淋巴癌誤認缺運動 球場休克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31歲的葉北辰於5年前莫名發燒、體重下降,出現喘、心跳快等症狀。他以為是運動量不夠,卯起來運動,險些在球場上休克,就醫發現,原來罹患淋巴癌第三期。
葉北辰說,檢查發現,無法呼吸是因為心包膜及胸腔積水,積水多達一、兩公升,把肺都壓塌了。歷經6次化療及多次放療,葉北辰的淋巴癌還是復發了,住院7、8個月,做了自體幹細胞移植,五年來都未發病。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聖毅說,常見的淋巴癌初期症狀包括「腫、燒、汗、瘦、咳、癢」,症狀多樣化,包括不明原因發燒、皮膚癢、不明斑塊、淋巴結或肝脾腫大、夜間盜汗、久咳不癒,以及體重直線下降。淋巴癌目前仍無較好的篩檢方法,初期常會誤以為是感冒,有患者隨便到藥局買藥吃,延誤治療先機。
他說,只要早期化療,何杰金氏淋巴癌5年存活率可達七、八成以上,非何杰金氏淋巴癌較為棘手,合併化療及標靶藥物治療,五年存活率約兩成五到五成。
據統計,近年來淋巴癌人數持續增加,前年新增約2千人,比廿年前成長了5倍。淋巴癌病理組織分為何杰金氏及非何杰金氏兩大類,在國內,惡性度較高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比率偏高,淋巴癌名列去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

葉北辰
📍現任:
諮商心理師
📍經歷:
台灣大學心理系學士,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國北護生死教育與輔導所碩士。
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諮商心理師,馬階醫院自殺防治中心研究員,淡水馬偕安寧中心實習心理師,台灣世界展望會人力資源部專員。
各大醫院/學校/政府機關/部隊/企業等專題演講,文大及北市大兼任講師,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常務理事,癌症希望基金會特約心理師,樂為診所兼任心理師。
☛立即預約:https://bit.ly/3qHxGEy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猜你喜歡
張金堅/乳癌好發年齡,台灣竟比歐美少10歲!年輕型乳癌惡性高易轉移,留意4特徵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優照護/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林思偕/診間的強效安慰劑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