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據點/據點重啟服務 為配合防疫措施將面臨什麼挑戰?
衛生福利部於7/20公告失智據點防疫管理指引,讓失智據點終於能重啟服務。但重啟服務面對多重挑戰,其中最嚴苛的是,配合防疫措施需增加工作人力,且需減少活動出席人數,結果卻使得補助經費驟減,嚴重影響據點營運的意願和失智照護服務的穩定性。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衛福部和縣市政府給予失智據點支援:
(1)放寬原本6人才補助活動費用的門檻規定。
(2)對於提供電話關懷或線上服務認列補助費用。
(3)縣市政府提供快篩資源(如免費篩檢服務或補助)和防疫清消物資。
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以下稱失智據點),不同於服務一般長者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是專門提供失智家庭多元複合支持服務的場域,服務內容包括辦理認知促進活動、緩和失智活動、照顧者訓練課程及照顧者支持團體、協助轉介疑似失智者、連結相關長照資源等。在整個長照系統中,失智據點負責承接照顧還不需進入日照機構接受全天生活照顧服務,但亟需認知促進活動以延緩退化的失智者。目前全台有508處失智據點,遍布22縣市,一年服務逾1.5萬人。
然而,失智據點服務並沒有納入長期照顧給付支付制度,而是由民間單位每年申請政府計畫補助來承接並免費提供服務。補助費用依據實際服務時段數、參與活動人數而認定,且有諸多條件和限制。其中很重要的門檻是,每次活動須滿6人才能補助活動費,補助費用隨人數遞增,但滿20人為上限。換句話說,若單次活動少於6人參與,該次活動費需由承接單位自行吸收。
政府於7/20公告「失智據點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失智據點需經各縣市政府核准才可以恢復失智照顧服務。但失智據點在原本的補助條件下提供服務已屬不易,在當前疫情氛圍、疫苗施打率和解封指引措施重重影響下,重啟服務後的營運更加艱難。
失智據點重啟服務必須降載 人數未達門檻補助驟減
台灣失智症協會在8/2-8/6進行「失智據點重啟服務線上調查」,獲全台19個縣市114個據點回應。調查結果顯示:約九成據點預計或已向各縣市政府提出申請重啟服務,但因各項防疫整備工作,多數據點預計最快在八月中旬開始服務。重要的發現是,失智據點每個時段的服務人數預期比三級警戒之前大幅減少約3成。有逾2成據點每時段平均服務人數將不滿6人,若按照原本的補助原則(每次活動須滿6人以上才補助活動費),重啟服務後,許多據點補助經費將驟減。造成服務人數減少的主因包括:陪同者因未打疫苗或未做快篩無法帶失智者前來(55%)、空間不足而無法兼顧防疫措施和維持原本的服務量能(33%)、部分失智者回來接受服務的意願低(28%)(因無法打疫苗,也擔心疫情)。
參與調查的據點人員表示:「雖然已經開始提供服務,但個案回來據點上課人數不足6位,無法請領費用,經費無法滿足現有的營運成本,據點人力大多只有一位,許多據點紛紛面臨需要關閉的壓力。」、「希望中央與地方能同步,復課人數規定可以下降。」
實體服務之空間人力有限 遠距服務可作為補充
在重啟服務過程中,失智據點需以現有空間、人力、物力等資源條件落實指引中42項防疫項目,需要克服的挑戰包括:場地空間難符合規定(維持社交距離,出席人數將低於補助標準) (57%)、「疑似感染應變措施」執行困難(26%)、缺乏執行防疫控管及清消人力(26%)、原有人力不足以支應防疫和活動(25%)、據點相關人員之快篩難以執行或認定(25%)。
另一方面,因三級警戒而無法提供實體服務時,失智據點所發展出的電話關懷和線上活動等遠距服務,在此逐步解封、疫情反覆、疫苗仍未普及的情況下,仍有必要持續提供以照顧到無法到據點的失智者。在調查中,近九成據點表示重啟服務後,將持續提供電話關懷和線上活動等服務。
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政府放寬補助條件並提供防疫支援
在疫情之下,一般人的工作、生活均發展出新的型態,照顧服務當然也不例外。失智據點的服務在原本空間、人力等條件限制下,努力增加人與人的活動距離、為失智者準備多重防護、加強空間清潔消毒、嚴格執行人流與感染的管控、重新設計出避免長輩互相接觸的活動課程,希望能提供安全的失智照護服務。在種種條件限制下,服務人數減少是必然的現象,但若因此減少補助費用,將會傷害失智照顧服務的穩定營運。
失智據點努力重啟服務,以幫助社區中失智家庭獲得幫助及喘息,但失智據點們向中央及地方政府求助,逾九成希望補助標準因應疫情適度放寬(95%),以及希望電話關懷認列補助服務(82%)、線上活動可以認列補助服務(57%)、政府提供免費快篩服務(69%)、政府提供防疫或清消物資(56%)。另有據點人員提到希望獲得防疫應變措施的輔導與協助。
為避免失智照顧服務在疫情下,不堪營運壓力而告終,導致失智者無服務可使用,台灣失智症協會提出以下三點建議,懇請衛生福利部及各縣市政府在二級警戒期間給予失智據點支援:
(1)放寬原本6人才補助活動費用的門檻規定,讓失智據點和失智家庭有充分的空間和資源,逐步調整並恢復失智照顧服務。
(2)除實體服務外,失智據點透過電話關懷或線上活動提供失智個案關懷服務、照顧諮詢與認知促進服務,應認列補助失智據點量能提升費及活動費。
(3)各縣市政府提供快篩資源(如免費篩檢服務或補助)和防疫清消物資(如酒精、漂白水、防護衣、面罩、護目鏡、血氧機等),讓失智據點提供服務時,無後顧之憂。
有任何失智症相關疑問請於上班日上午9點至晚上9點撥打【失智關懷專線0800-474-580】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點亮年輕失智者的生命故事!Young記憶會館,年輕失智者的家
照護資源╱失智症資源地圖 減輕照顧壓力
臺中市超前部署 創設全臺首家年輕失智者據點
輔具資源/長輩怕跌倒?走路沒力?行動輔具「這樣選」才安全安心
失智老人基金會23周年 籲疫後加速診斷失智症
復生教會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阿公阿嬤視訊上課不怕疫情來阻擋
輕中重失智者的綠洲/臺北市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新康居家職能治療所
共照中心/醫療照護諮詢、轉介與追蹤 失智共照中心提供找得到的資源
照護資源/失智症照顧資源有哪些?專家教你如何善用資源,減輕負擔
失智課程/失智線上影音 宅在家學照顧長者
失智據點/失智夫遭據點退貨 民間團體籲照護接地氣
失智據點/63歲丈夫失智遭3據點退貨 民間單位建言盼接地氣
失智課程/善用3平台 當個聰明照顧者
失智據點/讓失智者得照顧、照顧者得喘息 竹市打造失智照顧圈
日照中心/全國首間…年輕型失智日照中心 年底開幕
失智據點/老學童上學防失智 桃園醫院醫師深入鄉里教醫療知識
失智據點/運動、玩手作 長輩版停課不停學
失智據點/板橋榮家失智專區 打造熟悉的家
失智據點/互動之間 看見長輩的赤子之心
失智課程/太太勤拉先生復健、上課、當志工 成功延緩失智
失智課程/失智者學堂 幫他找回我愛你
失智課程/為失智家人 做本照護手冊
友善社區/阻照顧悲劇 營造失智友善社區
喘息資源/移工休假照護空窗30天難熬 12月起1天也可申請喘息服務
失智課程/陽光學堂「不是醫院不用吃藥」 失智者團體療癒練肌力
失智100問/照顧失智者的輔具可以向政府申請嗎?
照護資源/為協助照顧者找資源 她讓圖書館變得不一樣
失智課程/瑞齡學堂結合各項專科 滿足患者與家屬不同需求
失智課程/居家訪視經驗帶入瑞齡學堂 助家屬解決問題
失智課程/照顧失智長輩壓力大 瑞齡學堂給照顧者喘息
猜你喜歡
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握力強弱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走路變慢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專家授1招扭轉大腦萎縮
送失智媽進養護中心 牛湄湄人生最難過的14天
睡到自然醒是最幸福?研究揭睡眠超過這時間可能提升失智症風險
讓失智母親好好洗澡 是最大成就
照顧者的煎熬 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院嗎?
預防飲食/油有害健康已是過時觀念!多攝取「這幾種」對大腦有益
飲食照護/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睡不著?用運動改善日夜顛倒
膽固醇愈低真的愈好嗎? 秀傳研究:反而倍數增加失智風險
失智警訊/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
失智警訊/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
強化心肺、肌力與訓練認知 治療師教你棍子伸展操延緩失智
父親失智怎麼辦?照顧失智患者不硬碰硬,運動、社交都能預防,3道把關防走失
麥得飲食抗氧化及抗發炎!10大食物補腦又助延緩失智
預防飲食/「地中海飲食」到底怎麼吃?「我的餐盤」口訣教你補足營養
生活照護/與失智者溝通像在對牛彈琴?善用「5技巧」讓互動變順暢
點亮年輕失智者的生命故事!Young記憶會館,年輕失智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