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少數不需使用農藥的蔬菜!天氣漸熱食欲差,2種涼拌菜吃了不發胖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新冠肺炎/ COVID-19疫苗

初解AZ疫苗罕見副作用疑雲 科學家找到血栓觸發點

極少數人注射AZ疫苗後發生血栓,科學家們發現了這一極罕見副作用的「觸發點」,即腺病毒能吸引人體血液中一蛋白質,他們認為,這進而誘發連鎖反應,最終導致血栓形成。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天報導,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被認為拯救了約100萬人免於染疫身亡,但各國對於接種後可能引發罕見血栓的疑慮,影響當局的AZ疫苗施打年齡層策略,例如英國建議40歲以下民眾選用他牌。

非常少數民眾在接種AZ疫苗後發生血栓,衛生當局稱這一「疫苗引起之免疫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症」(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VITT)「極度罕見」。

澳洲Mirage News指出,英國卡地夫大學(CardiffUniversity)、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University)和AZ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企圖釐清VITT發生的原因。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AZ一位發言人強調,與疫苗相比,感染COVID-19更可能導致血栓發生,且它發生原因的完整解釋尚未確定。

她補充,雖然這項研究並非確鑿,但提供了有趣見解,AZ藥廠正在尋找方法利用這些新發現,作為致力消除血栓這一極為罕見副作用的一環。

研究人員對罕見血栓研究的兩個初步線索為:只有使用某些技術的疫苗,才有較高的血栓風險;發生血栓者身上帶著不常見的抗體,這些抗體會攻擊他們血液中一種叫做「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的蛋白質。

AZ疫苗使用黑猩猩腺病毒作為載體;研究人員認為,腺病毒可能與某些人發生的罕見血栓有關聯。

因此,他們使用了一種稱為「冷凍電子顯微術」(cryo-electron microscopy)的技術,拍攝了腺病毒分子尺度的圖像。

這一研究發表於期刊「科學先端」(ScienceAdvances),揭示了腺病毒的外表面像是磁鐵一般,將血小板第4因子吸引到它身上。

澳洲Mirage News報導,卡地夫大學研究人員派克(Alan Parker)表示:「需要發生一系列複雜事件才能觸發VITT這種極其罕見的副作用。我們的數據證實血小板第4因子可以與腺病毒結合,這是解開VITT機制的重要一步。」

他告訴BBC新聞網:「腺病毒表面帶負電,血小板第4因子帶正電,兩者結合得很好。」

他表示,現在掌握的是罕見血栓的觸發器,研究人員認為,下一階段為「錯位免疫」(misplacedimmunity),但這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人體免疫系統在罕見情況下,將血小板第4因子誤認成外來腺病毒一部分後,便釋放抗體到血液中攻擊它,最終,抗體與血小板第4因子簇集在一起,引發血栓形成。

伯明罕大學醫院NHS基金會信託(UniversityHospitals Birmingham NHS Foundation Trust)顧問血液學家萊斯特(Will Lester)稱讚這一「非常詳細」研究,稱其有助於解釋血栓的「最可能初始步驟」。

但他也表示,仍有許多問題未獲解答,包括部分人是否可能比其他群體更易受此副作用影響,以及為什麼血栓最常見於大腦和肝臟的靜脈中,這些問題可能需要時間和進一步研究來釐清。

與AZ合作研發疫苗的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Oxford)則拒絕針對這一研究置評。

AZ疫苗 血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