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莫德納、AZ疫苗前,醫建議「3種食物」先別吃!還有這款退燒藥接種前後要避開
(【延伸閱讀】疫苗懶人包/莫德納、AZ 我該怎麼選?副作用有哪些?)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在電視節目《健康2.0》的《明欣醫聊事》中透露,曾碰到一名高齡長者在打完疫苗後表示肚子很餓,一問之下,才知道家屬擔心澱粉會影響疫苗功用,所以三天不讓這名阿公吃澱粉。
對此,陳欣湄表示,澱粉是人體一日所需,打疫苗前比較不建議的其實是炸物、精緻蛋糕和餅乾等精製澱粉類,以清淡飲食為佳。
此外,坊間有傳言指出,施打前大量補充維生素C可以緩解疫苗的副作用,針對這樣的說法,一同在節目上的營養師宋明樺表示,維生素C的確是維持免疫力的重要關鍵,但在體內只能保留3~6小時,且沒有降低接種疫苗副作用的功能,「目前沒有相關研究證實,維他命C可直接降低或預防副作用。」
打完疫苗備妥3法寶 多觀察身體變化
接種前的留意事項說完,那麼接種後呢?陳欣湄提醒,打完疫苗後要準備3樣東西,分別是水、體溫計、醫師開立的備用藥物,且要多觀察身體變化。
有些民眾會在施打疫苗前先吞退燒藥,不過,退燒藥也有分種類。陳欣湄表示,有降發炎止熱類型的退燒藥,像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在疫苗施打前後盡量別使用,避免導致疫苗效果降低。
另外,像是沒有降發炎作用的普拿疼,比較適合施打疫苗後有發燒症狀服用,但還是建議服用前先詢問醫生。
最後,陳欣湄要大家留意的是,接種AZ疫苗的民眾,4~30天內都有機會產生血栓風險,可能會有異常頭痛、腹痛、胸悶症狀,或是四肢有異常腫脹、疼痛感的狀況,以及皮膚出現自發性血點、沒由來持續出現瘀青等,這時應趕緊就醫,並告訴醫師自己曾打過疫苗。
●延伸閱讀:
.夫妻關係,不是「放軟態度」就會改變!陳安儀:打開內心所有抽屜,才能擁抱真幸福
.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
.想當「上流老人」,現在就讓自己過得好!中年後打造「優老計畫」,從這一步開始做起
推薦閱讀

今周刊幸福熟齡
今周刊持續揭露第一手的財經資訊與產業動態。從國際趨勢、政治經濟情勢、產業動態到理財規劃及社會文化資訊。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Novavax疫苗月底到貨何時能打?莊人祥:7月14日後才開放
ACIP通過2劑隔4至8周 6月至5歲幼兒可打莫德納
莫德納兒童疫苗指引通過 建議0-6歲幼兒打2劑
打第二劑莫德納 童疑出現心肌炎
逾百萬名孩童已打1劑疫苗 指揮中心:2男童出現心肌炎
高雄男童打2劑莫德納發生心肌炎 家長疑間隔4週時間太短
嘉縣男子疑施打第4劑疫苗死亡 檢警擇期解剖確認
5歲以下何時能打莫德納? 莊人祥:7月中是最晚目標
建議兒童疫苗打滿3劑 李秉穎:預防變異株威脅
兒童BNT疫苗明開打 指揮中心撥55萬劑到地方
免疫低下病人打疫苗保護力不如一般人! 醫:國際已有防疫解方
趕6/22開打 兒童BNT疫苗50.4萬劑今到貨
幼兒莫德納預計7月中下旬開打 羅一鈞曝幼兒BNT進度
幼兒有疫苗可打了!家長苦惱選莫德納還輝瑞?前台大醫解答
幼兒莫德納EUA審核通過 「6個月至5歲」孩童2劑間隔28天
成大研究中症童1個月抗體不足 羅一鈞:須全盤了解研究
兒童第二劑疫苗6月下旬開打 醫療院所、學校雙軌進行
兒童疫苗遲打的鍋誰背? 李秉穎:3月開會沒疫苗沒EUA
少女打BNT後死亡 驗出B19病毒
全身臟器血栓致命 打AZ亡獲最高救濟600萬
疫苗間隔縮短到四周 兒童第二劑BNT疫苗22日開打
堵Omicron變異株再攔26例 2類人擬打第4劑
最新藥害救濟出爐 打AZ致血栓獲最高救濟600萬元
16歲少女打BNT後死亡 體內驗出微小病毒B19型
再攔截BA.4、BA.5 羅一鈞:針對邊境人員考慮接種第4劑
賽諾菲追加劑對Omicron效果佳 但18歲以下不能打
憂不良反應「怕死」不打疫苗 專家曝接種死亡真正人數
國旅團不用再打滿三劑疫苗? 指揮中心:原則同意
QA/兒童疫苗第2劑開打!去哪打、有什麼限制?六大QA一次看
65歲以上必打3劑疫苗 專家:防感染死亡保護力增加7倍
猜你喜歡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當醫師確診時/連吞口水都痛,傅雲慶靠這些克服喉嚨痛!面對Omicron「戒慎但不用恐懼」
有症狀卻快篩陰?專家示警:出現2症狀就別忍 尤其是年輕族群
今本土+2.8萬 單日確診人數創近兩個月來新低
當醫師確診時/染疫一天內全家都中 泌尿科醫師曲元正:即便有無敵星星依然不敢大意
本土今增4萬8283例、新增死亡166人
染疫3個月內不能打疫苗? 專家:打了浪費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當天竟不是臥床休息 婦癌權威賴鴻政染疫仍做一事避免肺部積痰
南投老婦外出取藥 健保卡一插竟是「確診居隔期」開罰20萬元
當醫師確診時/從未在外聚餐、高規格防疫仍快篩陽性!感染科醫師施長慶:千算萬算不如一次家中聚餐
當醫師確診時/「Omicron比想像中強!」胸腔科醫師李國賢染疫:喉嚨乾最痛苦,孤獨感最揪心
本土個案回升至4.4萬 莊人祥:較上周二下降二成
史丹佛研究:新冠腦霧與化療腦相似 即便輕症也會在大腦引起發炎反應
整理包/MIS-A、MIS-C是什麼?常見症狀、好發年齡 5大QA一次懂
該不該打第4劑?前台大醫揭「2情況」可不打:效果有限且不持久
【重磅快評】一天帶兩個風向 蘇貞昌不累嗎?
北部「三流」活動增加再掀疫情? 專家曝下周是關鍵
確診新冠肺炎可以吃什麼?營養師教如何避免進展為中重症
莫德納兒童疫苗指引通過 建議0-6歲幼兒打2劑
陳時中淡出記者會為選舉? 莊人祥:指揮官都有參加各項會議
Novavax疫苗月底到貨何時能打?莊人祥:7月14日後才開放
台大公衛:全國免疫防火牆達7成 6月底開始進入平原期
確診者居家隔離垃圾怎處理?密封消毒靜置3步驟不可少
「二次感染」定義近期將明列:三個月內再驗出PCR陽,符合三條件將認定二次感染!
確診條件新增 莊人祥:核酸試劑快篩陽即確診
增369例中重症個案134死 11歲女童重症、MIS-C已出院
當醫師確診時/病人休克沒床被迫躺地上CPR!急診醫吳紋綾:因染疫更能同理確診者說不出的痛
輕症確診喉嚨痛不喝水更嚴重 耳鼻喉醫授可吃這些食物減痛
Omicron確診過、打完3劑仍可能「二次感染」! 專家揭「重複感染症狀嚴重度」
兵臨城下!上周境外定序結果BA.4、BA.5過半 計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