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硬鏘鏘!找回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幸福超能力
一名長得頗帥的小伙子,卻覺得自己今生與戀愛、結婚無緣,因為每天起床二小時不能動,光是跨上機車的動作就要慢很多拍,工作也因無法久站而常請假,被診斷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心情非常低落,覺得人生很是憂鬱。
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李蒔青指出,當僵直性脊椎炎病患長期處在發炎狀態,增加的發炎酵素導致腦部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減少,病患容易覺得憂鬱沒有動力,而身體疼痛不適進而憂鬱的心理狀態,又會導致體內的發炎狀況更為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這名年輕人說,他從事糕餅業,需要長時間站立,但是肩、背疼痛,讓他沒辦法好好工作,需要經常請假,很擔心造成雇主與同事的壓力。
而且每天早晨起床,會在床上晨僵二、三小時,出門要騎車上班,光是跨上機車這個動作,就痛苦萬分。他對醫師說,他不想談戀愛,也不想生小孩,免得害了別人。
在接受生物製劑的治療之後,二個月就緩解了症狀,從此生活煥然一新,一年之後結婚了,帶著親手做的糕點向醫師致謝,那是他女兒的出生蛋糕。直至今日,每年都帶著糕餅回診。從他表情看到的是一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重獲新生。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許多病患誤以為是「絕症」,李蒔青強調,無法治療的疾病才叫做絕症,而僵直性脊椎炎並不難治療,只要配合醫囑,規律回診,正確治療,多數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病情都很穩定。
許多民眾對僵直性脊椎炎的印象停留在,駝背、僵硬、頭不能轉的刻板印象,李蒔青指出,十多年前,門診中,確實很多因為衛生教育及醫藥不發達的年代,因此延誤就醫,導致脊椎大範圍沾黏,才會導致變成俗稱的「竹節狀脊椎」,如今已經非常少見。
李蒔青說,難治型的僵直性脊椎炎,有時合併皮膚乾癬、或血便如潰瘍性結腸炎、眼睛虹彩炎等,但有賴於現今醫療科技的進步,已有許多的治療藥物可以使用,且治療效果都非常好。
對於病患的憂鬱問題,李蒔青指出,透過藥物控制發炎物質,搭配運動、飲食,患者的症狀改善,生活品質提升後,腦部的血清素也回升,對生活懷有希望,擺脫憂鬱人生。
李蒔青醫師
專長:過敏、全身性紅斑性狼瘡、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硬皮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痛風關節炎
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
經歷:
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天主教聖保祿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超音波學會會員
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僵直性脊椎炎用藥不僅止痛 還可緩和惡化
APP問診好認真 醫師協助僵直性脊椎炎病患開立生物製劑
痛到想殺人 僵直性脊椎炎可以不要那麼痛
年輕男性晨起下背痛要看哪一科?大部分人都錯了!
運動讓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逆轉勝 改善疲勞與關節活動
眼睛紅了 小心僵直性脊椎炎共病虹彩炎
好想當媽媽!女性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可以懷孕生子嗎?
你絕對沒想到 運動對僵直性脊椎炎超重要
HLA-B27帶因家族別怕 僵直性脊椎炎不一定發病
僵直性脊椎炎不是男人專屬 女性腳跟痛要小心
戒菸吧 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抽菸會加劇病情
痛一下、痛很久差很大 僵直性脊椎炎誤與痛風混淆
別再當運動傷害 僵直性脊椎炎平均延遲六年才確診
預防發病 避免惡化 名醫魏正宗如何與僵直性脊椎炎和平共存
蔡世滋:養成衛生習慣,防疫不困難!
林永章:自體免疫疾病感染風險高?
林孝義:抗病聽醫囑,向小道消息說不!
羅淑芬:你我都是防疫成功關鍵
謝佳偉:落實衛生保健基本功
梁培英:讓運動成為生活必需品
殷光達:控制體重減少關節負擔
歐燦騰:控制好疾病才能減少用藥
周昌德:放鬆心情才有抗病力
黃光永:運動長保關節靈活
吳詹永嬌:免疫力,平衡最重要!
葉宏明:疫情終將過去
陳堃宏:別忽略病情也有失控危機
洪偉哲:疫情教會我們的事
蘇昱日:運動要持之以恆
胡瑞潔:防感染,從個人衛生做起!
猜你喜歡
曬多久太陽才足夠補充維生素D?美國皮膚科學會的建議讓人意外
寒舍董事蔡伯府驟逝享年48歲!醫:45到75歲是猝死高峰期 教你辨別5種猝死類型
胃食道逆流不治療成為癌症誘因!哈佛專家公布5個好習慣改善症狀
蔡伯府驟逝/看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師提醒:家族史+抽菸肥胖最危險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14歲女學生突然斜視 奔波兩岸就醫終找出病因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胃食道逆流長期恐發炎 睡覺面朝左等3招有助改善!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睡覺、脫衣都要注意!醫師揭天冷猝死3大危險時刻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假牙清潔不佳 老翁口腔出現灼燒感、白色斑塊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口臭好困擾!醫:口臭成因有這些,6種方法助改善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