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爆發一個月 11個SARS時期的錯誤歷史重演
前兩天,看到人們排隊搶雙黃連時,書單君只有一個反應:2003年搶的鹽吃完了嗎?
非典已經過去了17年,但當年的悲劇還在發生,而且不止一件。
也許時間讓我們遺忘了一些東西,但網路是有記憶的。
今天書單君就帶大家梳理一下,抗疫一個多月以來,我們重複掉過的“坑”。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記住這些教訓,歷史才不會重演。
一、2002年 吃野味/2019年 接著吃野味
非典疫情爆發後,科學家調查發現最早的11個病例,大多和野生動物有接觸歷史。
隨後,科學家在廣東野生動物市場中的果子狸體內,分離和檢測到了SARS樣病毒。
一時之間,果子狸成為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罪魁禍首”。
廣東關閉了所有野生動物市場,並且對養殖銷售的野生動物採取滅殺行動。
然而,果子狸只是SARS病毒的直接傳染源。
直到2017年,經過13年的追蹤,我們才最終確定了SARS病毒的源頭——菊頭蝠。
這次新型肺炎爆發後,專家很快就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出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冠狀病毒的直接傳染源,又是野生動物。這個原因,一點都不2020。
而且這次病毒的源頭,不知道要過多久才能確定。
二、2003年 開演唱會/2020年看聯歡會
2002年12月10日,廣州軍區總醫院上報了第一例非典患者。
二十多天后,2003年1月2日,河源市將有關情況報告廣東省衛生廳。不久,中山市同時出現了幾起醫護人員受到感染的病例。
2003年2月,因為媒體報導非典疫情影響不大,廣州按計劃舉辦了兩次大規模集會。
12日,中國足球隊和巴西足球隊的友誼賽正常進行,現場球迷超過5萬人。偌大的觀眾席上,只有零星幾個人帶了口罩。
18日,“2003羅大佑廣州演唱會”在天河體育場如期舉行。
17年後,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政府公告稱,共發現27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
這兩個“未發現”,在1月11日更新的通報中依然存在,臨近年底,武漢各種大規模集會照常舉辦。
1月18日,武漢百步亭社區舉行了第二十屆“萬家宴”,共4萬人參加。
2020年1月20日,鐘南山院士明確表示,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
當天,武漢派發了景區的免費旅遊券,湖北省應急管理廳舉辦了春節聯歡會。
三、2003年不戴口罩/2020年依然不戴口罩
非典是由飛沫及分泌物傳染的,所以口罩是一種有效的預防屏障,尤其是在流動人口較多的地方,口罩更是必需品。
但瀋陽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當時瀋陽北站候車大廳的通道上,所有賣食品的售貨員中只有一位佩戴了口罩。
負責人王經理跟記者說,“戴口罩對非典根本起不到預防作用,只能給人帶來許多不適。”
17年後,那個面對王經理的記者,變成了面對長輩的年輕人。
長輩的回答也很簡單,跟我們不想穿秋褲時說的一樣——“沒事”。
四、2003年 口罩有假的/2020年 口罩依然有假的
現在哭著說自己買不起口罩的人,17年前也買不起。
不但買不起口罩,也買不起消毒液。不但買不起消毒液,還買不起金銀花。
就算僥倖買到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2003年5月,央視記者暗訪了山東的一個口罩村,熟練工一天能生產4000個低質口罩,每天收入超過萬元。
這些口罩根本沒有經過消毒,更談不上防範非典。
2020年,假口罩捲土重來。
無論是線下的藥店,還是線上的網店,都有很多人買到了假口罩。更過分的是,很多好心人通過中間商訂購捐贈給醫院的口罩,也是不合格的。
接受捐贈的醫生說:“這批口罩連民用標準也達不到。相當於一個塑料紙碗上加了兩根橡皮繩,外包裝上也沒有相關標識。”
五、2003年逃離北京/2020年逃離武漢
2003年5月2日,被確診為非典型肺炎的張某,因為交不起5000元診療費,從醫院出走,帶著女友坐火車從北京回到瀋陽,並搭計程車回到村裡。
2020年,武漢成為新型肺炎的重災區,相信不用舉具體的例子,我們很多人身邊都發生了“隱瞞武漢旅行史”,甚至出現發熱等症狀後,依舊否認的情況。
疫情當前,誰都不希望自己被感染,但如果不幸中招,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我隔離,及時就醫。
因為人可以撒謊,但病毒不會。
六、2003年 歧視廣東人/2020年 歧視湖北人
武漢封城後,短短兩三天之內,湖北人、武漢人在一些人的眼中,變成了病毒喪屍,經歷了歧視、拒絕、驅趕、信息洩露、網絡暴力。
有人被酒店拒絕入住,面對露宿街頭的窘境;有人電話、住址、車牌等個人信息被洩露,在微信群裡傳來傳去……
很多人似乎已經忘了,就在兩個月前,自己曾唱過“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也忘了17年前,同樣被當作過街老鼠的廣東人和北京人。
2003年4月,非典在全國各地肆虐,當時外地的廣東遊客和湖北人一樣,被酒店拒之門外,甚至不能踏進商店和超市,也搭不到車。
和現在的網路暴力一樣,那時的論壇上有很多過火的言論。
有人說,建國幾十年,北京人終於嚐到被人歧視的味道了。
幸好那時網路還不發達,也沒有微信,不然他們的信息,大概也會被掛在各個群裡。
七、2003年 挖斷國道/2020年 硬核封路
前一陣子,網上天天都能刷到某地硬核封村封路的圖片和影片。
這路是怎麼封的呢,要麼開輛大挖土機在路上挖出條溝,要麼堆一大車渣土,把路堵死,要麼乾脆用磚在路上砌堵牆。
可是這種封路方式,只能攔住車,不能攔住人。
結果救護車無法通行,居民去趟醫院也回不了家了,物流也因為封路停運了……
直到28日,公安部發布消息,未經批准擅自斷路將依法處置,基層幹部和群眾們才終於沒那麼“硬”也沒那麼“核”了。
“硬核封路”一點兒都不稀奇,算是非典的“傳統項目”之一。
2003年4月為防止北京人進入,北京至塘沽國道被神秘挖斷。
輝縣市峪河鎮某村民委員會為防治“非典”,將村中道路挖斷,村民宋某騎摩托車途經該路段時,不慎跌入坑中受傷。
廊坊居民為不讓北京車外出,在路上挖出巨大深坑。
沒想到17年後,依然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八、2003年 打狗隊棄貓潮/2020年 摔貓砸狗,埋貓
1月20日,鐘南山院士確認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的當天,微博大v @獸醫張旭發過一條微博,希望不要出現非典時遺棄寵物的情況。
有些人的確沒有遺棄寵物,他們只是把自家的貓狗從高樓上扔下去。
有些人沒有寵物,但他們會把別人的貓活埋進土裡。
非典時,全國各地都成立過打狗隊。
一個貴州的朋友說,他們小區的打狗隊每次出動都會引起一陣騷動,即便家養的狗也會被他們帶走。很多朋友就是在那時,失去了心愛的寵物。
可是貴州至今沒有發現一例非典病例。
除了打狗隊,非典還掀起了一陣棄貓潮,好在世界上還是有好心人的,一些小貓被收養了。
17年前,人們打死了那麼多狗,卻沒有一隻狗被發現攜帶SARS病毒,更不用說傳染給人了,香港的學者雖然在疫區的貓咪身上發現過SARS,但沒有發現貓傳人的證據。
17年後,世衛組織說沒有證據顯示寵物會感染,但人們還是選擇了讓動物來承擔人的錯誤。
九、2003年 排隊買板藍根/2020年 搶購雙黃連
在中國,有一種安慰劑叫板藍根,說到它就不得不提到17年前,那場板藍根封神之戰。
非典初期,全民陷入恐慌,中藥管理局和防治非典指揮部,給出了以板藍根為配方的預防方,並稱對治療非典有效。
群眾們紛紛到藥店排隊買板藍根,更有人因為害怕感染非典,服藥過量,中毒搶救。
誰能想到,2020年,板藍根竟走下了神壇,被雙黃連所取代。
1月31日,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發布了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後,雙黃連口服液一瓶難求,連雞喝的藥都被人買下架了。
好不容易被勸住待在家裡的父母,轉眼跑全到藥房門口排起長隊。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板藍根陪伴著中國人走過了A肝、SARS、A流、禽流感,整整32年,而雙黃連上位的時間卻只有一天。
不免讓人好奇,下一副安慰劑會是什麼呢,書單君覺得金銀花挺有潛力的。
十、2003年 傳言像蝗蟲群鋪天蓋地襲來/2020年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在一個新聞或事件剛發生時,由於人們沒有了解到全面的信息和細節,傳達出現偏差,不算是造謠。
但那些未經確認,就不負責任的傳播,甚至是故意編織的信息,一定是不可原諒的謠言。
距離1月20日,才過去兩週,丁香醫生的謠言榜上已經有95條與疫情相關的謠言被闢謠。
什麼抽煙喝酒能預防新冠肺炎,洗攝氏56度的熱水澡能對抗病毒,用微波爐加熱口罩可以消毒,不敢想像如果有人信以為真,會造成怎樣嚴重的後果。
非典時期,很多謠言都是通過短信傳播的,內容也是千奇百怪,除了前面提到的熏醋,那時還有傳言說喝綠豆湯、放鞭炮能預防“非典”。
一名到福建務工的農民林某,故意轉發有關非典謠言的短信息,被南安市公安局處以15天的行政拘留。
他轉發的這條短信看著挺眼熟:
中國衛生部告知:北京非典型肺炎患者突破100例,五一節放假一天,你把此消息轉發給10位用戶,您的賬戶將加上188元話費,我剛才試過是真的,快轉。
回顧一下家庭群裡長輩們分享的信息,有內味兒了。
還有一批唯恐不亂的陰謀論者,非典的時候說SARS是當時美國為了打伊拉克,怕中國趁機採取其他行動,所以對中國使用之“生物心理武器”。
這次的新冠肺炎,又有人說,是美帝的生化武器。唉,這麼多年了,劇本都沒改。
這個世界總是不缺造謠者和傳謠者,但謠言止於智者,多讀書是好的。
十一、2003年 小區讓外地人三日離京/2020年 在北京租房住,太難了
前幾天,新聞報導了一件尷尬又心酸的事,一些返京工作的租客,被小區的工作人員攔在大門外,要求在外自行隔離14天后,帶著健康證明才能入住。
後來,北京市民政局強調:只要沒有確認是肺炎病例的,或無明顯發燒、咳嗽,應當讓返京人員自由地進入小區。
不過,在17年前,類似的事情就發生過。
2003年的4月24日,芍藥居小區10號、11號兩棟樓內,近三十戶外地住戶被勒令必須三日內離京,否則“公安部門將強制執行”。
25日,太陽宮鄉已責令芍藥居居委會撕掉該通告,只要求“三無”人員離京。
在非典肆虐的北京,這些人只能硬著頭皮搬家。
在這種時候,會格外體會到北漂的真正含義吧。
相比17年前的非典,我們在這次疫情中難道沒有進步的地方嗎?
當然不是。
在病原的認定速度上,我們比2003年快了近3個月。還可以隨時查看疫情發展情況。
不過,在那些一犯再犯的錯誤之下,都有不變的深層根源。
不是“某些人不戴口罩”,而是很多人缺乏基本的衛生知識和防護意識。
只有深入解決了這些背後的問題,才不會一次又一次踩坑。
非典結束後,鐘南山院士說過一段話:
我們用意志和智慧、鮮血和生命取得了抗擊SARS的重大勝利。當硝煙漸漸消退,我們仍在反思、叩問:
為何SARS幽靈會突如其來?我們的星球怎麼啦?我們的社會機體還缺少些什麼?我們如何完善自身、實現自我超越?
不僅人在總結教訓,病毒也在進化,這次的冠狀病毒僅僅用了一個多月,就讓確診人數達到了非典的三倍。
我們進步的速度,至少要超過病毒吧,你說呢?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退役將軍夫人拒快篩、PCR闖三總病房 失控飆罵護理師
防疫政策滾動調 密切接觸者:不管幾+幾 就是良心+自律
她和3月大女兒還沒康復就出院 陳情衛生署卻被告知「別鑽牛角尖」
長照機構失守又禁探視 家屬煎熬
慢性病+新冠肺炎 新冠戰神「台姐」:醫護人力捉襟見肘
宜蘭、屏東確診孕婦剖腹產 母子平安
影/南投應變中心內況曝 2寶媽為防疫慘操19小時:好想回家
宜蘭確診婦母親節前剖腹產子 醫護人員備戰平安接生
確診大學生心聲:防疫政策天天滾動調整 不知該滾去哪?
獨/護理師摔斷腿照上班 關懷確診者竟被譙「我居隔單咧」
桃急診滿載300快篩陽+急症湧入 僅2護師掛號崩潰哭了
機組員健保卡職業別註記可取消
少女打疫苗後死亡 遲未能下葬
壓力爆表…護理長哽咽 忙到要母別打電話
10天隔離日記/我確診了!怕傳染家人連澡都不敢洗,住進防疫旅館後自費線上看診
快篩實名制開賣首日系統大當機 藥師公會證實
衛福部公文惹議 醫勞盟:可遶境演唱會不能辦急救課程
自主應變?她曾接觸確診者卻買嘸快篩 曝躲在家很無助
居家照護確診親人染疫!Omicron確診者經驗談:畏寒、發燒、頭痛等症狀如同加強版宿醉
缺救護車 確診客機場熬8小時
花蓮慈院護理師致電父哭訴遭歧視:妳是慈濟的不賣早餐
阿妹男友錯用抗體快篩 指揮中心:僅核准抗原快篩
窩心!確診學生90度鞠躬 向全身隔離衣巡房醫護感謝
影/羅一鈞深夜突請假 陳時中曝原因:眼淚快流下來
防疫兩年來成為另類社工 陳時中感覺壓力很大
醫護批染疫補償不透明 陳時中不反對列核定依據
北市聯醫醫護確診! 工會:補償金比防疫保單還不如、審核標準連衛福部都不清楚
一離開冰箱壽命僅8小時 疫苗接種機動隊常趕場拚藥效
「可幫我抱抱爸爸嗎?不想讓他一人寂寞的走...」隔離病室的送行者,擁抱臨終患者化解家屬遺憾
「疫情下跨國戀」入境嚴格 內行人曝已拆散數對伴侶
猜你喜歡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心臟科權威魏崢Omicron確診 授輕症退燒、止咳、化痰3大重點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QA/快篩陽性怎麼辦?家人同事確診了怎麼辦?5張圖表快速了解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
醫藥記者確診日記/從快篩陽性到醫院PCR確診、視訊看診的漫漫長路!政府應變力不足讓民眾心累
QA/確診了居隔了,保險怎麼理賠?五千位過來人實戰教學,告訴你防疫險怎麼申請最快又最多
約25%康復者在疫後3個月出現新冠後遺症!醫師揭腦霧3大核心症狀
唾液快篩開賣!一表比較唾液快篩與鼻咽快篩用法、準確度、優缺點…
圖表整理包/一樣居家差很多 一圖秒懂居家照護、居家檢疫、居家隔離
居隔怎麼伴?/電子居隔單、健保快易通檢測 可作請假證明
QA圖表/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該怎麼辦? 10大常見疑惑
QA/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
Omicron「輕症、中症、重症」個別症狀曝! 食慾不振、拉肚子應警覺
問答集╱0+7今上路也能選3+4 怎麼選、誰適用 八大問答一次看
直播/本土確診直衝8.5萬 陳時中:新增將近三成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
健康益友都預約不到?視訊診療4管道,虛擬健保卡也可看!全台支援虛擬卡院所名單公開
「感覺自己被放生…」確診後感受惡夢的開始!確診者忠告:染疫前你該做的3大準備
整理包/「勞保傷病給付、防疫補償金」 確診者與居隔者該申請哪個?
QA整理包/確診輕重症分流「誰才可以住家裡」?秒懂居家資格、解隔條件
居隔再鬆綁!明起接種三劑疫苗免居隔 每兩天需快篩
確診怎麼辦?五千人居隔經驗幫你沙盤推演,必要準備一次看
確診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才懂 居隔日記讓你同理確診者的徬徨
整理包/家中孩子確診怎麼辦?症狀、建議備藥、何時送醫…注意事項一次看
愈來愈多人確診,感覺周遭空氣都有「毒」?專家籲做7件事 大減住家、辦公室病毒量
新冠肺炎可能造成神經後遺症 最新研究:認知功能衰退20年
確診用藥QA/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誰及何時該吃抗病毒藥物?輕中重症適用藥品及申請流程詳細看
51名醫護抱病返工、醫護不敢篩 陳時中:沒篩就沒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