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接觸者僅匡列同住親友 防疫險理賠以隔離單為原則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宣布,5月8日零時起,調整密切接觸者匡列以同住親友為原則,也調整居家隔離單開立原則,居家隔離單開立僅就「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及「同住室友」。產險業者表示,防疫險理賠是以隔離通知書為主,有收到衛生單位開立的隔離通知書,才有符合理賠的要件。
指揮中心今公布密切接觸者的匡列範圍,5月8日零時起,僅匡列同住親友為原則,同事、同學則不再被匡列為密切接觸者,採自主應變,也不會開立居家隔離單。
產險業者指出,防疫險理賠看的是居家隔離單,如果有收到衛生單位開立的隔離通知書,就有符合理賠的要件,反之則無。就算指揮中心改變匡列密切接觸者範圍,理賠仍然以衛生機關開立的居家隔離單為理賠要件。
換言之,因應被匡列隔離者縮限到同住親友,之後僅有同住親友拿得到居家隔離單後,才能夠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至於確診者的同事、同學等,若在之前已收到,或延後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者,仍然能在2年內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此外,部分民眾隔離後仍未收到居家隔離通知單,擔心無法申請保險理賠。產險業者也表示,現在衛生單位多以電話先通知民眾需被隔離,被匡列的民眾可能會收到簡訊通知,或透過村里長送通知單。目前衛生單位都有開立隔離通知單,只是沒有辦法立即開立,保戶可以等收到隔離通知書後再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即可。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公費快篩對象再擴大 社區式機構下周一至7月底發放
全台醫院放寬探病 每日1時段、同時段最多2人可探視
第3輪家用快篩實名制啟動 7月1日起可持健保卡購買
北部地區新冠疫情趨緩 指揮中心降載專責病床開設比例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長新冠「腦霧」瞬間斷片,她開車開到失憶!營養師推薦這些飲食改善「類失智」
確診條件新增 莊人祥:核酸試劑快篩陽即確診
長新冠如何照護 清淡飲食少吃冰冷食物修補元氣
28歲確診女吃類清冠竟心悶、下肢水腫 解隔趕緊就醫
免疫低下族群防新冠 提高保護力新解方
血管受損!確診童指甲全變白 醫:數月後可自癒
家有確診者如何挑房避家戶感染? 醫師實際模擬這樣做
花蓮地牛翻身!居隔者「人命優先」 可戴口罩逃
男童染疫後手腳指甲全變白家長嚇壞 醫師:長新冠症狀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抗病毒藥漏吃怎麼辦?藥吃完又快篩陽還需再領藥嗎?醫師詳解新冠口服藥常見疑問
30歲女長新冠咳不停 搭車被側目、被要求沒毒再上班
防疫記者會停開=疫情降溫?陳其邁:過防疫新生活
入境檢疫調整3+4 「Q&A」提醒民眾勿違法被重罰
新北兒童第2劑疫苗採雙軌制 22日起入校、醫療院所開打
「長新冠」咳嗽咳不停 兩個簡易食譜助止咳潤肺
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優化 仍有52萬人確診者尚未自主回報
確診康復狂咳、易喘,還很健忘? 「好不了關鍵點」曝:解方在這
居家防疫該如何自「煮」健康管理?營養師教你3招挑選食物,控血糖助減重食材大公開
啟動血清研究查隱形傳播鏈 指揮中心:30日前致電1922可退出
「3+4」旅館批無指引難管控 羅一鈞:陰性證明方式不限
染疫康復後容易疲勞、呼吸不順?醫建議可從4方向改善新冠後遺症
她確診康復仍不敢內用 一票苦主反揭「這場所」更危險:別無選擇
輕症居隔怎麼吃? 營養師公開提升抗疫保護力飲食清單
陸指我水產採出新冠病毒 羅一鈞:國際無報告指會致病
猜你喜歡
當醫師確診時/從未在外聚餐、高規格防疫仍快篩陽性!感染科醫師施長慶:千算萬算不如一次家中聚餐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當醫師確診時/連吞口水都痛,傅雲慶靠這些克服喉嚨痛!面對Omicron「戒慎但不用恐懼」
有症狀卻快篩陰?專家示警:出現2症狀就別忍 尤其是年輕族群
今本土+2.8萬 單日確診人數創近兩個月來新低
當醫師確診時/染疫一天內全家都中 泌尿科醫師曲元正:即便有無敵星星依然不敢大意
染疫3個月內不能打疫苗? 專家:打了浪費
本土今增4萬8283例、新增死亡166人
整理包/MIS-A、MIS-C是什麼?常見症狀、好發年齡 5大QA一次懂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當天竟不是臥床休息 婦癌權威賴鴻政染疫仍做一事避免肺部積痰
當醫師確診時/「Omicron比想像中強!」胸腔科醫師李國賢染疫:喉嚨乾最痛苦,孤獨感最揪心
史丹佛研究:新冠腦霧與化療腦相似 即便輕症也會在大腦引起發炎反應
到底該不該吃藥?確診者服新冠抗病毒藥最擔心的幾個問題
【重磅快評】一天帶兩個風向 蘇貞昌不累嗎?
本土個案回升至4.4萬 莊人祥:較上周二下降二成
北部「三流」活動增加再掀疫情? 專家曝下周是關鍵
「二次感染」定義近期將明列:三個月內再驗出PCR陽,符合三條件將認定二次感染!
確診新冠肺炎可以吃什麼?營養師教如何避免進展為中重症
陳時中淡出記者會為選舉? 莊人祥:指揮官都有參加各項會議
莫德納兒童疫苗指引通過 建議0-6歲幼兒打2劑
清冠一號並不是新冠用藥 而是「外感時疫」的臨時許可處方?
台大公衛:全國免疫防火牆達7成 6月底開始進入平原期
輕症確診喉嚨痛不喝水更嚴重 耳鼻喉醫授可吃這些食物減痛
確診者居家隔離垃圾怎處理?密封消毒靜置3步驟不可少
確診條件新增 莊人祥:核酸試劑快篩陽即確診
Omicron確診過、打完3劑仍可能「二次感染」! 專家揭「重複感染症狀嚴重度」
增369例中重症個案134死 11歲女童重症、MIS-C已出院
當醫師確診時/病人休克沒床被迫躺地上CPR!急診醫吳紋綾:因染疫更能同理確診者說不出的痛
當醫師確診時/國內首位確診院長 黃弘孟住院後真心話:應該讓確診者住得舒服一點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後的喉嚨痛如刀割 心臟科權威魏崢:終於明白為何有人想要安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