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外帶餐盒別急著丟 專家說還有這些用途及如何重複利用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新冠肺炎/ 預防自保

今年確診長者多 專家:網路資源較少 缺乏心理支持

元氣周報

主動打電話給親友尋求心理支持。 圖╱123RF
主動打電話給親友尋求心理支持。 圖╱123RF

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破萬、死亡超過400人,對於目前的確診者來說,壓力與去年台灣仍是「全球淨土」時的確診者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在目前各方關注焦點放在如何對抗疫情之際,他們的心理健康,相對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協助,該如何自我調適、身邊的人該如何給予協助,先自助才能助人,是這場硬場中必須學習的課題。

今年確診多年長者,網路資源較少,缺乏心理支持。

在疫情中,成大護理系特聘教授柯乃熒,接觸確診者的心理輔導工作,她表示,目前確診者與去年性質相當不同,去年多數是在海外的學生、台商,而今年則不少是年長者,很多都是家庭或社區群聚的老人家。

比較起來,去年的確診者因為當時國內疫情並不嚴重,而且多是習慣網路的年輕世代,在居家隔離的過程中,善用網路尋求資源、紓發心情,相對支援也很多。柯乃熒表示,不少個案到現在都與她保持聯繫,除了少數留下身體上的輕微後遺症,多數復原良好,也大多都回到國外繼續學業、工作。

但目前的確診者,比較少利用網路,過去生活中與人群的聯繫,大多是面對面的,頂多喜歡利用LINE群組發發問候文。一旦被隔離斷了聯繫,又或者是之前每天聊天的鄰居好友全都染疫,心理上的支持相對減少許多。

每天給自己安排事情做、生活規律,分散對不安、恐懼的注意力。

確診者不管是入住醫院、集中檢疫所或住在家裡,會遇到哪些心理障礙?根據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出版「安心手冊」指出,因為自由被剝奪,又被關在狹小的空間裡,起初一定有沮喪與孤立無援的感覺,面對一個不明朗與不確定的處境,各種的擔心與憂慮也會出現,例如擔心親密的人也被傳染、別人會怎麼看待確診者等。

安心手冊建議,當負面的情緒圍繞自己時,應該藉著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不要讓自己陷在其中。例如運動、閱讀等,都有幫助,同時讓自己的生活規律,每天有安排的事情可做,給自己一些調適的時間,不必強迫馬上接受現狀,並與外界保持聯繫,都能有助情緒穩定。

相關新聞少接觸,學習正念呼吸,對身心都有利。

對於確診、死亡,媒體上都有很多報導,特別是無症狀者的「隱形缺氧」造成無預期的死亡,往往會讓確診者心生畏懼。柯乃熒建議,在確診隔離期間,最好不要看相關新聞,免得愈看愈怕,覺得自己症狀愈嚴重,反而不利。

她表示,確診者的健康指標,包括發燒、呼吸急促、呼吸能力是否比前一天差、血氧濃度等,其中愈緊張可能會讓呼吸愈急促,成為惡性循環,但可以試著學習「正念呼吸」,一方面可以放鬆情緒,同時也是很好的肺部運動。

各縣市衛生單位都有心理諮商的專線電話,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在疫情期間也推出「在宅抗疫心生活線上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圖╱123RF
各縣市衛生單位都有心理諮商的專線電話,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在疫情期間也推出「在宅抗疫心生活線上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圖╱123RF

電話慰問確診者,家人朋友支持很重要。

由於現階段確診者年紀比較大,電話慰問相對重要。柯乃熒表示,家人給予的支持最好,經常通電話分享心情,即使一家人都確診隔離,彼此仍能相互打氣。而如果長輩過去在社區的長照據點裡,有經常聯繫的鄰居朋友,自己可以主動打電話尋求協助,相對的長照據點也可以主動出擊,關心隔離中的長輩。

什麼樣的情況,需要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的協助?柯乃熒表示,一旦出現嚴重憂鬰、不想吃東西、不想理人,甚至有負面情緒出現,「乾脆死一死算了」,自己如果無法主動尋求協助,經常聯繫的親友要特別關注確診者的變化,適時尋求協助。各縣市衛生單位都有心理諮商的專線電話,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在疫情期間也推出「在宅抗疫心生活線上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都可以給予即時的協助。

確診隔離心靈補帖

● 給自己調適的時間,不必強迫馬上接受現狀。

● 不安圍繞時,用運動、閱讀等興趣轉移注意力。

● 安排事情做,盡量讓生活維持規律。

● 隔離期間避免看相關新聞,以免加深恐懼。

● 練習用正念呼吸法放鬆情緒。

● 主動打電話給親友尋求心理支持。

新冠肺炎 心理健康 血氧 缺氧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