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點靈/防疫 勤洗手最佳 乾洗手為輔
新冠病毒疫情威脅,手部清潔也是重要課題。乾洗手商品種類五花八門,該怎麼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感染科醫師顏慕庸表示,勤洗手仍是最好的方式,若出門在外洗手不便,可利用乾洗手,有助消毒、抗菌的乾洗手成分會含有次氯酸、70%左右的酒精,選購時可特別注意。
「平時就要做好手部清潔。」顏慕庸表示,民眾外出按電梯、拿現金等東摸西碰,手很可能沾染細菌、病毒,回家後若未先洗手,就會在家中擴散,特別是抱小孩、吃東西等之前,務必要先洗手。
顏慕庸說,肥皂洗手主要透過物理方式除去病毒、細菌,正確洗手效果不輸酒精、乾洗手。洗手時,先將雙手沖溼,抹肥皂搓揉起泡後,徹底清潔手心手背、手指、指縫及指甲縫等,搓揉約20秒,再以水洗淨,最後用乾淨毛巾擦乾或風乾。要特別留意的是,關水龍頭前要先洗淨,才不會白洗了。
至於乾洗手,顏慕庸說,好處是出門在外,沒地方洗手時能降低感染風險。依成分,主要分酒精、次氯酸兩大類,都是透過化學方式破壞病毒、細菌,成分單純的次氯酸水及濃度75%的酒精水的消毒殺菌效果,可能會比添加芳香、黏液等的乾洗手好一些,部分乾洗手商品酒精濃度降到50%,也會影響殺菌效果。
民眾買回濃度95%的酒精,可加入蒸餾水,以3比1比例調配成消毒用酒精。但顏慕庸說,酒精揮發性高、乾燥快,可能造成皮膚乾燥,對於腸病毒、諾羅病毒等,因外層有無脂質蛋白質外殼,親脂性酒精起不了作用。
近來很紅的次氯酸水,顏慕庸說,是含氯、微酸性電解水,對腸病毒、諾羅病毒等有效,可用來擦拭物品消毒。但不管是哪種乾洗手,不該過度依賴,最好還是勤「溼洗手」。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指揮中心估7月死亡將穩定低於百例 口罩政策維持!
長新冠咳個不停 中醫師建議按壓這個穴道可有效緩解
長新冠易導致細支氣管發炎 年輕人竟占7成
37歲女狂咳5周、侄發燒1周!竟是新冠+黴漿菌惹禍
確診死亡「3成有心血管疾病」 醫:應定期回診穩定用藥
0至6歲幼童可免費再領5劑快篩試劑 7月1日上路
公費快篩對象再擴大 社區式機構下周一至7月底發放
全台醫院放寬探病 每日1時段、同時段最多2人可探視
第3輪家用快篩實名制啟動 7月1日起可持健保卡購買
北部地區新冠疫情趨緩 指揮中心降載專責病床開設比例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長新冠「腦霧」瞬間斷片,她開車開到失憶!營養師推薦這些飲食改善「類失智」
確診條件新增 莊人祥:核酸試劑快篩陽即確診
長新冠如何照護 清淡飲食少吃冰冷食物修補元氣
28歲確診女吃類清冠竟心悶、下肢水腫 解隔趕緊就醫
免疫低下族群防新冠 提高保護力新解方
血管受損!確診童指甲全變白 醫:數月後可自癒
家有確診者如何挑房避家戶感染? 醫師實際模擬這樣做
花蓮地牛翻身!居隔者「人命優先」 可戴口罩逃
男童染疫後手腳指甲全變白家長嚇壞 醫師:長新冠症狀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抗病毒藥漏吃怎麼辦?藥吃完又快篩陽還需再領藥嗎?醫師詳解新冠口服藥常見疑問
30歲女長新冠咳不停 搭車被側目、被要求沒毒再上班
防疫記者會停開=疫情降溫?陳其邁:過防疫新生活
入境檢疫調整3+4 「Q&A」提醒民眾勿違法被重罰
新北兒童第2劑疫苗採雙軌制 22日起入校、醫療院所開打
「長新冠」咳嗽咳不停 兩個簡易食譜助止咳潤肺
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優化 仍有52萬人確診者尚未自主回報
確診康復狂咳、易喘,還很健忘? 「好不了關鍵點」曝:解方在這
居家防疫該如何自「煮」健康管理?營養師教你3招挑選食物,控血糖助減重食材大公開
猜你喜歡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當醫師確診時/連吞口水都痛,傅雲慶靠這些克服喉嚨痛!面對Omicron「戒慎但不用恐懼」
該不該打第4劑?前台大醫揭「2情況」可不打:效果有限且不持久
今本土+2.8萬 單日確診人數創近兩個月來新低
南投老婦外出取藥 健保卡一插竟是「確診居隔期」開罰20萬元
有症狀卻快篩陰?專家示警:出現2症狀就別忍 尤其是年輕族群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本土今增4萬8283例、新增死亡166人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當天竟不是臥床休息 婦癌權威賴鴻政染疫仍做一事避免肺部積痰
本土+4萬2112例、85人染疫歿 指揮中心:穩定下降
染疫3個月內不能打疫苗? 專家:打了浪費
當醫師確診時/「Omicron比想像中強!」胸腔科醫師李國賢染疫:喉嚨乾最痛苦,孤獨感最揪心
本土個案回升至4.4萬 莊人祥:較上周二下降二成
確診請特休不能申請補償?疫苗險只針對不良作用給付?統整容易忽略漏領的防疫補償金
整理包/MIS-A、MIS-C是什麼?常見症狀、好發年齡 5大QA一次懂
Novavax明來台最快7月8日提供接種 4類人打第2次追加劑
北部「三流」活動增加再掀疫情? 專家曝下周是關鍵
Novavax疫苗月底到貨何時能打?莊人祥:7月14日後才開放
確診新冠肺炎可以吃什麼?營養師教如何避免進展為中重症
當醫師確診時/從未在外聚餐、高規格防疫仍快篩陽性!感染科醫師施長慶:千算萬算不如一次家中聚餐
當醫師確診時/染疫一天內全家都中 泌尿科醫師曲元正:即便有無敵星星依然不敢大意
確診者居家隔離垃圾怎處理?密封消毒靜置3步驟不可少
當醫師確診時/病人休克沒床被迫躺地上CPR!急診醫吳紋綾:因染疫更能同理確診者說不出的痛
增369例中重症個案134死 11歲女童重症、MIS-C已出院
Omicron確診過、打完3劑仍可能「二次感染」! 專家揭「重複感染症狀嚴重度」
莊人祥估本土跌破萬例「也許要到七月底」
家用快篩T線呈微弱紅線是確診? 感染科醫師曝這關鍵
死亡回升百例 1歲男童重症 年齡最小MIS-C
「二次感染」定義近期將明列:三個月內再驗出PCR陽,符合三條件將認定二次感染!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營養師教「飲食+保健法」緩解確診4大症狀,加速痊癒、減少後遺症!
史丹佛研究:新冠腦霧與化療腦相似 即便輕症也會在大腦引起發炎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