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政府、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啟動萬人新冠肺炎血清抗體調查,下周二即將公布結果,初步調查三千人,部分受檢者血液抗體陽性,且分布於確診者、接觸者、居家檢疫者和醫護人員四個族群。但專家提醒,血清流行病毒調查雖具研究價值,但不等同社區普篩數據,不能代表社區陽性率或盛行率,必須小心解讀。
前疾管局(疾管署前身)副局長施文儀指出,不論彰化萬人血清抗體結果,或彰化做了一千多件無症狀居家檢疫者採檢,都只是高危險群檢測結果,「這些都不是社區普篩數據」。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兒童感染科專家黃立民則建議,彰化萬人血清抗體檢驗不宜做個別判讀,「因為牽涉多重因素干擾,不要計較陽性人數。」他建議,應先了解感染趨勢及高危險群,若真的發現中和抗體陽性案例,值得注意,因該結果能證實該個案確實曾感染新冠肺炎。
熟識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的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面對這幾天的紛擾說,指揮中心有其統一發言權的必要性,不過各國的防疫措施都只能說是處在某種實驗階段,沒有嘗試就不會知道其相對的優劣。一個衛生局長多做了一些嘗試,也滿合乎公共衛生的探索與評估的原則。
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指出,彰化縣衛生局目前進行的擴大居家檢疫者篩檢及萬人血清調查,研究成分比防疫成分重,尤其是擴大居家檢疫者篩檢,唯一的瑕疵是沒有事先報備指揮中心,若先報備,當出現陽性個案,才不會嚇一跳。
張鴻仁也認為,目前國內防疫策略是精準防疫,檢疫與隔離政策也一致,台灣感染率極低,如果普篩,偽陽性風險高,會製造許多問題,檢驗人數越多,問題就會越多,會有不必要的恐慌。
施文儀指出,以彰化一千多件無症狀居家檢疫者採檢出現一例陽性,推估台灣高危險群陽性率約萬分之七,若彰化萬人血清結果也接近這個數據,「更加證明台灣不用普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