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條不明感染鏈!近2萬人被居隔無法返家過年
國內本土疫情延燒,且透過基因定序,發現南北大串聯,甚至還有多條不明感染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台灣仍零星個案,總共還有七條未知傳播鏈,還要持續追查感染來源。
包含桃園已確診的案18555,其媽媽嫂嫂等染疫來源皆不明,還有礁溪旅館傳染、新北房仲傳播鏈、亞東醫院確診個案及隔壁病房等,尚無證據彼此關聯、龍潭個案、錢都餐廳衍伸幼兒園等案。
同時針對龍潭確診個案,透過基因定序疑發現跟加貝爾幼兒園相符。陳時中表示,目前可以追查到兩案件的案18535、案18530等足跡有重疊,如果同一株基因定序便可找到關聯,但目前還沒找到關聯性。
對於春節期間已經有超過1.6萬人居家隔離無法回家過年,昨日再新增2至8千人隔離及匡列,陳時中表示,數字每天都在變,由於病毒傳播速度快、匡列速度也要快。「對於無法在家過年很抱歉,但為了疫情、為了家人,必須待在級檢所或旅館,還有部分隔離者情況輕微者,也不要串門子。」
本土個案中延燒範圍廣,甚至匡列者有過共同用餐或擦身而過,有民眾認為「匡列定義不明」,陳時中指出,確診者的親密家人同住者或非同住家人有往來等接觸者,會被列為居家隔離。
但過去定義15分鐘、沒適當防護下的近距離接觸會列為居家隔離,如今Omicron傳染力高,條件更寬鬆。根據醫師判斷,可能更短時間接觸就要列為居家隔離,人數相對多,「但及早匡列可以避免後續擴散,若未來漸次轉揚,卻沒被隔離,現在要花很大力氣去追足跡。」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本土+9萬4808例、中重症增343 死亡126例 全創新高
雙破新高!新增333例中重症、104例死 又2童死亡
本土增8萬1852例 確診104死再創這波疫情新高
快篩陽確診中醫未加入 中醫師不平:可能形成疫情黑數
76死飆新高 專家:致死率續攀升
新冠單日確診逼近9萬人 高峰到了?陳時中:仍在高原期
今新增191例中重症76例死亡個案 又有6歲童腦炎重症
增8萬9352例本土 確診76死創本波疫情新高
兒童染疫併發腦炎不尋常 衛福部將以基因定序進行研究
兒童合併腦炎多 急增病床
疫情南北交叉?中南部戒慎恐懼
新冠整合門診 全台剩基隆、澎湖、連江3縣市尚未成立
染疫幼童5死4人與腦炎相關 一表看個案危險症狀
死亡+42 10歲童列死亡統計 累計5童死
本土+8.2萬 死亡+42 指揮中心:和上周差不多
指揮中心要求放寬護病比 醫護直言無法負荷
確診到死亡偏快!指揮中心放寬用藥 轉重症標準擬調
重症童併腦炎最致命 6死亡案例5人有腦炎
1歲童午睡猝死 最小染疫死亡個案
快篩陽確診全民適用26日上路? 莊人祥:只是暫定
指揮中心增TOCC提示對象 健保卡一插就知道
指揮中心:個案死亡時間平均4.2天 近半3天內死亡
快篩陽確診申請不到數位證明 莊人祥:25日系統調整後才會出現
醫護怨有床沒人顧 陳時中:請告訴我們是哪家醫院
積欠醫療防疫獎勵 陳時中:7月再不付就懲處行政單位
10歲男童逝? 指揮中心證實剛收到法傳資料
確診九萬到六萬疫情降? 陳時中:看來無持續快速往上升
口服抗病毒藥風險因子調整 移除吸菸者、增產後六周婦女
再增2童新冠肺炎死亡 一歲童「午睡中昏迷」送醫急救後才確診
今本土+6.6萬、死亡+40 疫情平穩?莊人祥:恐是周末因素
猜你喜歡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QA圖表/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該怎麼辦? 10大常見疑惑
全民快篩陽即確診明上路 6狀況可PCR
Omicron生命力完勝原始株,可附著「不銹鋼」表面長達10天!專家教你怎麼防疫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為何清冠一號在台灣是嚴格管控的處方藥 國外卻是稀鬆平常的保健品?
第四劑該打什麼廠牌?專家:重點不在哪個保護力比較好
整理包/「快篩陽性=確診」上路! 哪裡可以請醫師評估?全台各縣市醫療院所名單一次看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
QA/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
清冠一號是什麼?民眾可以自行購買嗎?營養師帶你從清冠一號認識食品及藥品的差異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討論度高卻容易被忽視的Omicron症狀 醫師告訴你出現嘔吐狀況該怎麼辦及緩解方法
全民快篩陽性確診今上路 「這些」要擺一起拍照
「快篩陽=PCR陽」對象再放寬? 陳時中:逐步擴大適用範圍
確診用藥QA/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誰及何時該吃抗病毒藥物?輕中重症適用藥品及申請流程詳細看
清冠缺貨!染疫兒童發燒如何自救?中醫師教你這樣做
本土增8萬1852例 確診104死再創這波疫情新高
清冠一號究竟有沒有科學實證的療效?教授這麼說
羅一鈞自曝糖尿病史勸世 別為吃「無敵星星」故意染疫
感染Omicron如何判別是重症?確診者三餐怎麼吃才好得快?新冠確診常見問題一次看
感染Delta、Omicron BA.1、BA.2有不同新冠後遺症風險嗎?英國最新數據揭曉
整理包/「勞保傷病給付、防疫補償金」 確診者與居隔者該申請哪個?
快篩陽性、接觸者隔離 數位證明今上路
Omicron「輕症、中症、重症」個別症狀曝! 食慾不振、拉肚子應警覺
打過新冠疫苗後染疫可獲得超級免疫力?專家解析「刻意被感染」到底是不是好主意
QA整理包/確診輕重症分流「誰才可以住家裡」?秒懂居家資格、解隔條件
本土+84587例 中重症+223例 再增59死
新冠染疫後無症狀、輕症,還需擔心後遺症嗎?中醫觀點:5成患者會出現這種病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