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民眾仍然認為「照顧」是家人的責任。但專家提醒,其實照顧可利用外部資源做更彈性的安排,凡事親力親為,照顧者恐會先累垮。「新家人」鄰居和照服員反而是更強支援系統。
中華民國家庭關懷總會理事長郭慈安表示,照顧責任全家扛是傳統孝道觀念所致,但並非最好的方式。不少子女年輕離鄉打拚,若突然回家照顧父母,一來打破生活規律,二來和父母相處也不如過往親密。
此時與父母最親密的人反而是鄰居,或是提供長照服務的照服員。這群「新家人」其實是更強的支持系統,況且長期照顧是一項專業,運用外部資源導入適當服務,可能比家人自己顧得還要好。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也認為,過去照顧是以家人優先、外部資源次要,現在順序應互調。只是長輩可能會抗拒外人照顧,或認為子女「不孝」;若是老老照顧,配偶更可能獨攬所有的照顧責任。
郭慈安坦言,她曾見家屬向父母介紹照服員「這是我的朋友來找你聊天。」當長輩聊得開心也願意信任這名「朋友」,家屬就能放心地慢慢抽離,將主要照顧工作交給專業人員。
由於照顧安排需要時間,家總倡議政府制定「長期照顧安排假」。郭慈安強調,用意並非讓家屬請假回家照顧,而是讓家屬能騰出時間來盤點可用的照顧資源,再做適當分配,提供長輩最好的照顧安排。
4招小技巧 照顧安排更聰明
1.觀察長輩生活作息,釐清哪些活動需要他人幫助。
2.盤點照顧人力及可用的長照資源,進行照顧安排。
3.確認突發狀況時能尋求協助的單位,例如長照機構、醫療院所等。
4.告知社區鄰里長輩的健康狀況,如獨自外出可請託共同照看。
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延伸/你所不知道的長照↘↘↘】
吳若權曾說:「照顧父母就像在照顧未來的自己。」、張曼娟在專訪中分享:「可以成為父母的照顧者,是我今生最榮耀的身分。」因為愛而成為照顧者,邀請您花5分鐘的安靜時光進行填寫。
《照顧者生活調查》立即填寫:https://bit.ly/2S0nsz0
《照顧者生活調查》立即填寫:https://bit.ly/2S0nsz0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