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貧苦的時代,父親的形象是那個早出晚歸、數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者,父親很少日常陪伴、他的愛不訴諸言語,我們在瓷杯與家書中,看到了父親的愛。
陌路變至親 一對瓷杯藏親恩
宋小英(新北市,49年次)
記得小時候,好幾個睡著後忽然醒來的夜晚,屋後樹林裡傳來貓頭鷹「勿~勿~」的叫聲。不久,客廳木門被輕輕推開,是爸爸下班回來了。翻個身,我又沉沉睡去。
高中畢業後,我離家北上念大學。有次放假返家,看見桌上擺著一個小禮盒,打開一看,是老爸公司慶祝創立45周年贈送的禮物。一大一小有著墨竹圖案的瓷杯令我愛不釋手,老爸微笑點頭說送給我。此後,我便一直帶在身邊使用兼觀賞。
說來老爸和新竹貨運公司與我此生的命運大有關聯。
憨厚的老爸原本租地務農,婚後經由姻親引介,進入當時頗具規模的新竹貨運公司工作。幾年後,家中經濟漸趨穩定,有一天,友人抱來一個遭逢家變的小女嬰,請求幫忙照顧。就這樣,我和老爸由陌路變至親,結下一世的父女情緣。
在那個沒有堆高機和自動升降設備的年代,貨物上下貨車全靠人力,老爸的工作有多辛苦可想而知。但他為了養家、培育兒女,每天早出晚歸,咬牙硬撐了30幾年,直到屆齡退休。然而,長年的勞動,早已造成他全身痠痛的後遺症。
30多年來,搬家數次,捨棄過不少身邊物品,但這一大一小的墨竹瓷杯雖然破了、舊了,卻始終丟不下手。我把它們珍藏在書櫥裡,往事歷歷,親恩難報,感謝老爸…
家書抵萬金
吳進興(高雄市,47年次)
民國70年間,於金門古寧頭服役期間。約莫每隔2、3個禮拜,總會收到父親運筆流暢、一方方具濃郁親情的信札,共有27封呢!
歷經就業、結婚、為人父後,這批如行雲流水般繕寫的明信片,真格地是「想丟卻又丟不掉的物品」。
那些年兩岸風聲鶴唳、飄泊外島,再加諸思鄉的「苦」、逢兵變的「痛」,已嗒然若喪般蠶食著心版。憑藉著父親不時捎來的訊息,旅人的那股悵惘不安感才逐漸消弭。
父親擁有一手蒼勁有力的中、小楷字體,平日與友人信箋往來,擅長用日文表達。來信中說道:春節前寄給他的500元,中了愛國獎券上下附獎4萬元,買了防寒襯衫、二斗書櫃作紀念。唉!往事歷歷在目。
憶念一生憨厚、耿直,除了休假外幾乎沒有休息,服務鐵路局43載的父親…淚花不禁潸然而下。
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