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健康橘

日本掀起「卒婚」潮:各行各路夫妻感情更加升溫?

各自培養生活圈,但心緊密相依,如此才能在第三人生中的夫妻關係,找到兩人愈來愈自在的平衡。
各自培養生活圈,但心緊密相依,如此才能在第三人生中的夫妻關係,找到兩人愈來愈自在的平衡。
圖/pixabay

卒婚」這個詞源自日文表達畢業的「卒業」二字,不過它的意思並不是要夫妻離婚或分居,而是說兩人可以各自擁有自己的生活圈,但晚上還是要睡在一起。換句話說,就是彼此保持一種「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狀況。

我和太太目前的生活就是這種模式,彼此都不必勉強陪伴對方,但也非常珍惜可以共同參與的活動。

我太太近幾年非常熱衷參加各種舞蹈班,有跳韻律舞的,也有跳民族舞蹈的,藉此認識了非常多的同好。她除了定期去上課之外,也經常不定期受邀到各種社區慶祝聯歡的場合去表演,讓她的生活非常充實,也很有成就感。她和這些同學們不只跳舞,也常相邀去喝咖啡、逛街,甚至還一起去國內外旅遊。

第三人生任逍遙:50之後,比理財更重要的事!<br />圖/有鹿文化提供
第三人生任逍遙:50之後,比理財更重要的事!
圖/有鹿文化提供

有一回,她邀了這些閨密到家裡喝茶,我還很識趣地出門看電影去,免得她們聊得不盡興,我在家可能也會不自在。我們這些閨密的先生,後來也彼此認識,因此她們的聚餐和旅遊,偶爾也會邀我們參加。這種有時候獨自活動,有時候又可以一起出席,就是一種最典型的「卒婚」的狀態。

我認為最不該勉強另一半參加自己的親戚或同學聚會。如果只是少數幾個人,倒還可以一起參加,但如果是動輒一、二十人的場合,除非另一半本來就跟這些人很熟,否則我通常不會邀太太一起參加。這種大型的親友聚會,很多人或許很久不見,敘舊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空去招呼自己的另一半呢? 但看著另一半無人搭理,自己當然過意不去,結果就很難盡興了。

在此,我舉一個自己的親身實例與大家分享。我雖是家中獨子,但同輩的表(堂)親卻有十幾個。某年,我主動邀請他們來聚餐。因為長輩陸續過世後,大家難免漸行漸遠,有些人甚至彼此已經超過十年未曾謀面,因此我還特別拜託大家不要帶另一半及下一代來聚餐,才能讓大家盡情敘舊。我太太當時還怪我怎麼這麼不通情理,但我想我們這些略有血緣關係的人都快不認識了,另一半若一起來參加,肯定會很無聊、很尷尬。

千萬不要跟別人打賭,自己和另一半之間絕無任何祕密,因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所以應該讓各自保有一定的隱私空間。原本我一直堅持不和太太與子女在臉書上成為臉友,但最近不得不開放了,原因是太太是一個非常體貼的人。臉書經常提醒我和太太之間有超過六十位的共同朋友,所以她擔心如果我和她分別都在臉書上貼出我們出國旅遊的照片,會讓這麼多共同的朋友不斷被我們「洗版」,所以她堅持我們要成為臉友,然後從此之後都交給我貼文,再標註她,這樣就不會再給大家製造困擾了。既然加了太太,當然也要加子女了。

我和太太近幾年會一起參加的活動,多半是一開始就認識對方的另一半,大家就可以很自然的互動。二○一八年,我們和兩對夫婦朋友一起參加一個蘭嶼徒步環島旅行團。在健行的過程中,我有時會和其中一位太太邊走邊聊,我太太則正巧和她先生走在一起,後來居然讓剛認識我們的團員造成很尷尬的誤會。

《遠見》雜誌就曾做過一個調查,有十三•八%的受訪者表示,「夫妻相處時間太長」是困擾家人朋友間互動的原因之一。夫妻如果沒有各自的生活圈和不同的寄託,硬要兩人同進同出,或是成天在家大眼瞪小眼,保證愈老會愈相敬如「冰」。因此,鼓勵大家試試看「卒婚」的狀態吧,各自培養生活圈,但心緊密相依,如此才能在第三人生中的夫妻關係,找到兩人愈來愈自在的平衡。

本文摘自《第三人生任逍遙:50之後,比理財更重要的事!》,有鹿文化 2019/08/02 出版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健康橘 兩性關係 施昇輝 卒婚 婚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