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天地/接長輩回家照顧 不要對衝
日照中心或護理之家的長輩多少都有些失智,有時重複問一些問題,又不愛戴口罩,有人在家看電視新聞擔心疫情,使自己情緒更緊張,也造成照顧者的壓力。
張丞淯說,長者平常在日照中心都有DIY、肢體運動、音樂或畫畫等課程,讓老人家有事做消耗體力,有助於課程結束後回家好入睡;可是當長輩回家被照顧時,每天不見得有這麼多活動課,造成有些老人家呆坐客廳或重複問問題,晚上不睡。
張建議,可以增加長輩白天的活動量,晚上才好入睡,例如帶他共同打掃清理、種花種草等,如果外出耕種,也可帶著長輩去坐在田邊,曬曬太陽也不錯。
有些失智長輩可能會堅持要去哪裡、或要去做某件事吵鬧不休,張丞淯說,此時嚴厲跟他講不行,只會造成情緒對立,倒不如順著對方心情,建議先去換個衣服、洗把臉或吃完點心再去,通常長輩做完這些事就忘記先前堅持要做的事了。
至於疫情趨緩,還是得注意防疫,如果長輩不愛戴口罩,可透過他所熟悉的老電影或電視人物進行角色扮演,勸對方戴口罩,或換不同圖樣的造型口罩,也可以增加新鮮有趣感及佩戴意願。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讓失智母親好好洗澡 是最大成就
照顧者的煎熬 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院嗎?
送失智媽進養護中心 牛湄湄人生最難過的14天
父親失智怎麼辦?照顧失智患者不硬碰硬,運動、社交都能預防,3道把關防走失
飲食照護/長輩吞嚥困難易嗆咳怎麼辦?台大專家教「3步驟」增加患者進食安全
社區照護有助延緩失智 醫師籲及早接受評估
長輩戴罩仍「足不出戶」 失智者近5成嚴重退化
身心障礙失智者85%住在家 改善三大跌倒地雷區
防失智海嘯來襲 協會籲提升診斷率
明天,一起為失智症家庭祝福
飲食照護/失智症患者吞嚥困難,該選擇鼻胃管還是胃造口?
鄧世雄:疫情讓失智症與家屬的壓力更大
失智症患者吃不下怎麼辦? 臺大醫教5招照顧技巧
飲食照護/無法進食的煎熬與愛 談末期失智症的營養照護
臥床照護/肌肉萎縮怎麼辦?2大預防重點,關節運動要每天做
臨終照護/用感官的接觸和活動陪臨終的失智者走到最後
臥床照護/照顧者必知!長期臥床者易產生3大問題,護理師教這樣預防
飲食照護/春節陪失智長輩用餐 慎選食物+耐心
安寧療護/失智患者生前難受 7成遭管灌餵食
猜你喜歡
提早識別失智症高風險患者 研究揭肌肉量與認知功能關聯性
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握力強弱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走路變慢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專家授1招扭轉大腦萎縮
膽固醇愈低真的愈好嗎? 秀傳研究:反而倍數增加失智風險
送失智媽進養護中心 牛湄湄人生最難過的14天
飲食照護/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
讓失智母親好好洗澡 是最大成就
照顧者的煎熬 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院嗎?
睡到自然醒是最幸福?研究揭睡眠超過這時間可能提升失智症風險
預防飲食/油有害健康已是過時觀念!多攝取「這幾種」對大腦有益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睡不著?用運動改善日夜顛倒
失智警訊/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
失智警訊/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
認知彈性能力 靈活補腦
預防飲食/「地中海飲食」到底怎麼吃?「我的餐盤」口訣教你補足營養
生活照護/與失智者溝通像在對牛彈琴?善用「5技巧」讓互動變順暢
照護資源/臺中長照APP 讓長照服務零死角
點亮年輕失智者的生命故事!Young記憶會館,年輕失智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