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在家就能鍛鍊全身!壺齡訓練有哪些好處?4個簡單動作一次看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洪惠風

洪惠風/健檢發現異常……然後呢?2023台灣慢性冠心症臨床指引

洪惠風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預防醫學委員會主委、新光醫院心臟科醫師

示意圖。
示意圖。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網路上有人分享年年健檢的個案,第一年血壓150,第二年血壓160,第三年170,第四年沒有回來健檢….因為主動脈剝離了。

健檢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為交差?為心安?還是為消化預算?但發現異常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怎麼做才是重點,畢竟許多疾病是可以預防的。

為什麼健檢發現問題卻不處理?自己覺得不會有事?還是誤信假消息?另一方面,發現問題後過度治療,也是頭痛的問題。

網路上包裝成「衛教」的醫學消息特別多,真真假假,有些類型比較容易判斷,當要掏腰包時,最好就要提高警覺,錢財損失還在其次,賠上健康才真的要命;另一種來路不明,看不到謀財目的的錯誤「新知」,殺傷力更為可怕,有人信了這些邪門說法,就像是被邪教洗了腦,醫師費盡心思,也很難把觀念導正回來,有的人覺得在自己的年紀血壓160-170也不要緊,有的人覺得低密度脂蛋白(壞的膽固醇)LDL 200多也沒關係……

早些年我不以為意,直到見到病人接二連三因為誤信而中風、心肌梗塞、變植物人、甚至死亡時,開始對這類訊息深惡痛絕,開始提高警覺大聲提醒,希望能斬斷錯誤的訊息,不讓它繼續流傳下去。

但該怎麼做呢?

第一個問題,什麼才是正確的?這個問題非常哲學,也許今天的真理明天就被推翻,但若是以當下這個時間點卻有答案,就是最新的「臨床指引」,它是全世界許多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絕不會是未受過此領域訓練的個人,依據最新的研究結果,提出科學的建議,不會是異端邪說。

第二個問題,該從何得到「臨床指引」的資訊呢?這就需要上網搜尋了,全世界大部分指引都是英文書寫,可以google出來放到chatGPT或是其他人工智慧翻成中文,還可以請它濃縮重點。

那有沒有直接中文的指引呢?有的,我們預防醫學委員會花了點時間,把2023台灣慢性冠心症臨床指引的十大重點翻譯成中文,希望減少大家的閱讀困難,但強調這是「慢性」冠心症的指引,「急性」發病時必需立刻就醫,此外血壓、血脂也另有台灣的指引可以參考。

讓我把這10大重點再畫重點,強調民眾該知道的部分:

1.大多數心肌梗塞發生於沒有嚴重狹窄的患者。

2.慢性冠心症時的初始侵入性策略(介入治療或外科繞道)並不能降低死亡率或是心肌梗塞風險,重點在於預防、控制危險因子。

3.只有在用藥後仍然有症狀、大面積缺氧、缺血引起收縮力減弱之心臟衰竭,才建議侵入性治療。

4.生活形態控制加合適的藥物治療對所有慢性冠心症患者都至關重要,概括為「ABCDE-PS2」:(A)抗血小板治療、(B)血壓目標

5.對於初級預防(尚未得病者),指南建議使用TwCCCC(金山社區心臟血管疾病研究計劃)風險計算器來估計台灣10年冠心症風險。(https://mrbs.cph.ntu.edu.tw/klchien/

6.一般而言,所有慢性冠心症患者的LDL目標均小於70mg/dl。對於極度危險的慢性冠心症患者,建議新的LDL目標小於50mg/dl。

7.慢性冠心症藥物治療目的包括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和心血管預後。

健檢只是第一步,採取正確行動才能讓健檢產生意義。

健康檢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