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永孝/神經外科醫的真心話 駝背也是種美
駝背,就得開刀矯正弄直嗎?行醫三十幾年來,有數不清的患者當面問我這個問題,要我給他們一些建議,甚至為他們動刀。說來慚愧,我的答案通常讓他們失望。
不是我缺乏同理心,而是深切體認到近年來雖然醫學進展一日千里,卻仍無法違抗人體老化的自然演變法則。手術對駝背的老人家來說,未必是好事,與其如此,一動不如一靜。
每個人一出娘胎後,身體就開始出現自然變化,包括隨著年歲增長,皮膚會逐漸老化,皺紋也會一條條浮現,這是不可逆的過程,誰也改變不了。
有人會說,現代美容醫學相當發達,透過拉皮手術或是注射玻尿酸等手段,還是可撫平臉上皺紋,找回年輕。沒錯,從外表看確實年輕了,但還是改變不了身體不斷老化的事實。這些老化現象,有的彰顯於外,有的則隱藏在各個部位,未被發現。
以當前的醫療技術而言,手術把往前傾的脊椎矯正拉直並不難,但從駝背到立直,問題真的解決了嗎?顯然不全然如此,手術改變的只是外觀,以及外觀帶來的些許自信心,不變的是老化引起骨骼及肌肉強度變差這個殘酷事實。
到了這個歲數,骨骼沒有年輕時的堅硬,肌肉協調性明顯下滑,肌力也不足,加上年紀大了運動量不夠,更容易摔跤跌倒。就算經過外科手術讓身體變直了,風險還是繼續存在,一個不小心,會跌倒的還是會跌倒。以此看來,手術對這些駝背者來說不見得是好事,有時反而增加了他們的風險及痛苦。
有時候,人真的要服老。駝背是老化的自然過程之一,服老,順應自然,說難不難,就看你如何看待。

蔣永孝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副院長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1958年次的雙魚座男性,他長期致力研究腦外傷、腦血管疾病、腦瘤、巴金森氏症與神經再生醫學等領域,並渴望了解日新月異的所有醫學新知,長期為台灣神經外科及脊椎外科醫學深耕,每次都要旁邊同事好說歹說才要乖乖吃飯,常以雙魚式幽默鼓勵病人,認為其個性與心情會決定病情,快樂擁抱人生當下的每一秒,才是真正掌握幸福的關鍵。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猜你喜歡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李偉文/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