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早期確診不易 醫籲精準診斷工具可幫忙
謝小姐的父親原被確診輕度阿茲海默症,才短短半年,病況急遽下滑且性情大變,進一步檢查才知,罹患的是額顳葉型失智症。醫師胡朝榮說,失智症早期精準診斷有助延緩惡化。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暨衛福部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胡朝榮表示,失智症有3大類,分別是腦神經退化造成的退化性失智症、腦血管疾病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續發性失智症。
退化性失智症病人占大多數,其中較常見的阿茲海默失智症占約6至7成。
胡朝榮說,失智症早期的症狀與老化十分類似,如記憶變差、說話會中斷或忘記詞彙、比較難回想事情等,還會與其他疾病症狀雷同,如憂鬱症等,且症狀可能單一、也可能同時出現,並不容易診斷。
胡朝榮表示,研究顯示,典型65歲以後發病的晚發型失智症患者,從失智症症狀出現至確診,平均要2.8年;65歲以前發病的早發型失智症患者,更需要4.4年。為了正確治療,多次往返醫院找原因,幾乎是所有疑似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必須經歷的漫長痛苦歷程。
失智症家屬謝小姐分享,父親到古稀之年時,身體健康是一極棒,連一般人常有的三高慢性病都沒有,頂多就是偶爾有點健忘,但家人一直認為就是「老化」而已。
直到健忘情況延續2、3年,謝小姐才驚覺父親行為反常,有時會像機器人一樣,不斷重複說同樣的話,或是跟5個人握手後會再重頭握一遍,還常迷路打電話求救,謝小姐這才趕緊送父親就醫,診斷後為阿茲海默失智症。
但不到半年時間,謝小姐的父親精神愈來愈錯亂,無法控制情緒,從健忘變得暴躁易怒,在醫院就診時更要4名護理人員努力安撫。醫師以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查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阿茲海默症,而是較少見的額顳葉型失智症。
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林昆儒表示,腦神經退化疾病進展緩慢,以阿茲海默症者來說,他們的大腦會發現異常蛋白質堆積,從腦部出現病理變化,到產生臨床症狀,歷時約15至20年。
林昆儒表示,腦神經細胞運作時會產生乙狀類澱粉,這些澱粉樣胜肽一旦不正常沾粘,就會形成斑塊沉積在神經細胞周圍,多年後數量逐漸增加並瀰漫。類澱粉斑塊在失智症出現症狀前就形成,評估大腦斑塊,是鑑別診斷失智症的最早期指標之一。
胡朝榮表示,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為目前診斷阿茲海默症的技術之一,準確率達9成 ,歐美日韓已投入臨床診斷,台灣今年才開始推廣使用,輔助醫師診斷及排除失智症疾病種類,但需要民眾自費。
謝小姐說,雖然父親經過半年才確診,且快速惡化到中度失智,有人問她會不會怪醫生,但在那當下,醫師能做的檢查都做了,且持續嚴謹追蹤;只能遺憾精準檢測的方法太晚上路,如果可以提早診斷並確診,父親在罹患失智症的道路上,能有更多甜蜜而不辛勞的家庭時光。
胡朝榮也說,失智症早期精準診斷、治療,有助延緩惡化,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26、27日在台北醫學大學舉行年會,希望提升精準診斷及失智症醫療照護水準。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分享照護失智母快樂秘訣 失智症權威:別老問「我是誰」
守護失智長輩/互動之間 看見長輩的赤子之心
守護失智長輩/每天一點小進步 融入社區一大步
長者變馬路三寶 恐是失智警訊
親人一一從腦海裡消逝…失智症遺忘是有順序的嗎?
每到傍晚就焦躁易怒?失智者的「日落症候群」有解方
父親患失智症不認識自己 黃渤渴望被再打一次
失智症八大初期症狀 快看看你有幾個?
失智≠失能 患者拍IG秀自己
照顧失智者 譚艾珍:辦家家加上「開心」與「細心」
任意穿越馬路 拿叉錯拿刀 竟是額葉顳葉型失智
長輩情感淡漠? 小心是失智症狀
情感淡漠常見於失智者 照顧者要注意
24歲失智男子丟失零用錢呆坐橋邊 暖警安撫護返家
影/長照悲劇!老人疑推失智妻落水後輕生 兒只救起媽
母親最後的那段時期,兒子都沒來過…「還好我有生妳!」
母48歲失智 兒40多歲也發病
每天都到診間找遺失的健保卡…當心你的父母正在失能!
107年各縣市失智症門診就醫人次前五名
失智症確診 靠這兩大量表
父親夜裡變樣、陪婆婆跳脫衣舞 譚艾珍照顧兩失智親人
「21世紀黑死病」健保署:近每百人就有一人因失智症就醫
當名醫的父母罹患失智症:不要跟他生氣、避免硬碰硬
太太勤拉先生復健、上課、當志工 成功延緩失智
失去工作不到一年 他失智病程盪谷底
功能評估+職務再造 早發性失智者有機會繼續工作
失智嬤誤吞別針 尖針插胃壁釀胃出血
照顧失智媽崩潰 唐從聖自爆「不想活了」
再說一次我愛妳!他50歲失智忘了妻子 一句話又墜入愛河
長輩愈容易被詐騙、聽信他人 罹失智症風險愈高
猜你喜歡
延緩失智症報到 WHO公布7新招
開放式失智日照中心 衛福部明年推動
燕麥又多一功效!韓研究:可預防和治療阿茲海默症
全球每3秒新增1失智者 桃市府論壇11位專家分享新知識
桃園失智論壇 衛福部承諾將辦失智症專門日照中心
小中風快就醫 不讓失智症找上
芬蘭FINGER新模式 陳亮恭:只要做對一件事 有效預防失智
冷氣團報到!「這群人」體溫調適能力差,外出4準備要做妥
分享照護失智母快樂秘訣 失智症權威:別老問「我是誰」
失智共照 天晟醫院串聯特色5G長照
高齡社會不用怕 醫師這四招不怕失智症上身
汽機車廢氣吸5年 失智風險倍增
學歷高低影響罹患失智症風險?無論如何,專家建議多做這些事準沒錯
真失智還是假失智?名醫破除失智症迷思
長者變馬路三寶 恐是失智警訊
年長者體溫調適較弱 天冷慎防失智者走失
守護失智長輩/互動之間 看見長輩的赤子之心
失智照護論壇 歡迎免費報名
守護失智長輩/每天一點小進步 融入社區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