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基因檢測揪癌變惡司機 精準治療更能延命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失智/ 大腦健康

阿茲海默症研究論文造假推翻關鍵理論?教授解析β澱粉樣蛋白和阿茲海默症有無關聯

林慶順教授(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

一個多世紀以來,儘管已知各種系統器官中不同蛋白質組成的澱粉樣蛋白逐漸積累會導致破壞性疾病,但 George Glenner (Glenner & Wong, 1984) 提出的想法是,在阿茲海默症中積累的特定澱粉樣蛋白( Aβ) 可能是致病原因。
一個多世紀以來,儘管已知各種系統器官中不同蛋白質組成的澱粉樣蛋白逐漸積累會導致破壞性疾病,但 George Glenner (Glenner & Wong, 1984) 提出的想法是,在阿茲海默症中積累的特定澱粉樣蛋白( Aβ) 可能是致病原因。
大腦示意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上禮拜五(2022-7-22)臉書朋友Andy Wolf寄來四則關於阿茲海默症論文造假的資訊。不久後又有另外五位讀者寄來電郵或在網站留言,希望我對這件事發表意見。

我先請大家看自由時報在2022-7-22發表的科學界驚天醜聞!阿茲海默症關鍵論文疑造假 誤導外界16年。它的第一和第二段是: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校區神經科學家萊斯內(Sylvain Lesné),2006年在頂尖期刊《自然》上發表有關阿茲海默症的論文,直指患者大腦中出現的β澱粉樣蛋白是致病的主因,此後的研究發展多關注在如何消除β澱粉樣蛋白,但如今另一頂尖期刊《科學》踢爆萊斯內論文的大量圖片可能造假,若確實如此,那麼學界對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方向等於是被誤導了16年之久。《科學》專文指出,美國范德比大學神經科學家施拉格(Matthew Schrag),去年接觸到阿茲海默症實驗性治療藥物Simufilam,便在各大期刊上查詢Simufilam的相關研究圖片,沒想到最後發現數十篇期刊論文有明顯經過修改或重複的圖像。」

再來,我請大家看HungYin Tsai在臉書發表的

「這幾天科學界發生一件大事。原本我們對阿茲海默症的成因完全不瞭解,直到 2006 年,有一位科學家終於發現阿茲海默症可能是因為大腦裡的 β澱粉樣蛋白沉澱所引起,並將這篇研究發表在 Nature 期刊上,於是這十幾年來各大醫院、藥廠、學術研究投入無數科學家的青春和不知道幾個億美金的經費,想辦法檢測和消除大腦內的 β澱粉樣蛋白,結果這麼多年過去,卻發現這篇研究的圖片是造假的!如果最終證實 β澱粉樣蛋白和阿茲海默症沒有半點關係,所有關於 β澱粉樣蛋白的後續研究、藥物開發的投入很可能都是付諸東流,在這十幾年間招募來的臨床實驗參加者也都背上了不必要的健康風險,參與一項對人類未來和自己症狀都毫無幫助的實驗。」
(註:這篇文章有4400個贊,153個留言,和2800個分享)

從這兩篇文章裡的「誤導了16年之久」和「付諸東流」就可看出,它們認為這次的造假事件可能會抹殺多年來無數科學家辛苦建立的「阿茲海默症的澱粉樣蛋白理論」。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用Amyloid(澱粉樣蛋白)和Alzheimer’s(阿茲海默)這兩個關鍵字在PubMed搜索,共搜到61880篇論文,而最早的一篇是發表於1954年。然後,我再用那位被踢爆的科學家的姓名Lesné 以及Amyloid做搜索,結果搜到31篇,而最早的一篇是發表於2003年。

也就是說,以論文篇數而言,這位科學家在這個領域的份量也只不過是兩千分之一,而就論文發表資歷而言,這位科學家是整整晚了49年的後生晚輩。那,請問,HungYin Tsai所說的「原本我們對阿茲海默症的成因完全不瞭解,直到 2006 年,有一位科學家終於發現阿茲海默症可能是因為大腦裡的 β澱粉樣蛋白沉澱……」,是正確的嗎?

有關澱粉樣蛋白在阿茲海默症病因學所扮演的角色,最新的綜述論文是2016年發表的The amyloid hypoth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t 25 years(阿茲海默症的澱粉樣蛋白假說25 週年)。它裡面有這麼一句話:「一個多世紀以來,儘管已知各種系統器官中不同蛋白質組成的澱粉樣蛋白逐漸積累會導致破壞性疾病,但 George Glenner (Glenner & Wong, 1984) 提出的想法是,在阿茲海默症中積累的特定澱粉樣蛋白( Aβ) 可能是致病原因。」

從這句話就可看出,「大腦裡的 β澱粉樣蛋白沉澱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致病原因」是早在1984年就被提出來了。那,我再問一次,HungYin Tsai所說的「直到 2006 年」,是正確的嗎?

還有,在這篇綜述論文裡,那位被踢爆的科學家Sylvain Lesné是連一次都沒出現過,而他的論文也是連一篇都沒被提起過。所以,不好意思,說得難聽點,他和他的研究似乎是不值一提。事實上,他研究的是冷門的Aβ*56,而不是最重要的 Aβ40和 Aβ42,所以也就難怪他會不被重視了。

有關澱粉樣蛋白作為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標靶,最新的綜述論文是今年3月18日發表的Immunotherapy for Alzheimer’s disease: targeting β-amyloid and beyond(阿茲海默症的免疫療法:靶向β-澱粉樣蛋白及其他)。

同樣地,在這篇綜述論文裡,那位被踢爆的科學家是連一次都沒出現過,而他的論文也是連一篇都沒被提起過。那,請問,在這個治療領域裡,他和他的論文有如自由時報和HungYin Tsai所說的那麼重要嗎?

這次的吹哨人是Matthew Schrag,現年37歲。他也是一直在研究澱粉樣蛋白和阿茲海默症,而從2006年起到現在共發表了21篇相關論文,例如去年的PLD3 is a neuronal lysosomal phospholipase D associated with β-amyloid plaque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PLD3 是一種神經元溶酶體磷脂酶 D,與阿茲海默症中的 β-澱粉樣蛋白斑塊和認知功能相關)。

那,請問,HungYin Tsai所說的「所有關於 β澱粉樣蛋白的後續研究、藥物開發的投入很可能都是付諸東流」是不是表示Matthew Schrag的研究也可能都要付諸東流?如果是,那這位吹哨人是不是在自毀前程?

毫無疑問,這次造假事件是非常嚴重,但它對澱粉樣蛋白或阿茲海默症研究的影響,根本就不足以被說成「學界對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方向等於是被誤導了16年之久」或「所有關於 β澱粉樣蛋白的研究付諸東流」。

那篇踢爆的《科學》專文在最後引用哈佛大學教授Dennis Selkoe說,雖然Lesné的造假是非常惡劣的瀆職行為,但澱粉樣蛋白假說仍然是viable(可行的)。他更擔心的是,正當科學被懷疑和攻擊日益增加時,這次的事件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公眾對科學的信任。

沒錯,搞不清楚東西南北就胡亂發表文章評論,的確是會進一步削弱公眾對科學的信任。

原文:阿茲海默症論文造假引發的胡扯

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udn x WaCare 獨家線上課程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