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葉的功能,就是負責形塑一個人的個性,但病患也可能因為記憶力不好,影響到他的情緒,這個是很難說得清楚。」臺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冠宏正在上課,台下的學生有家屬、有里長、有一般民眾,只要是想關心失智症議題的人都可以來課堂上,林冠宏說,跨出第一步,增加醫院和社區互動,找到早期病人,這是治療失智症的關鍵。
林冠宏說,社區的民眾了解早期失智病人的徵兆之後,他們就會發現周遭也有類似病徵的人,透過他們的引薦,醫師可以進入社區協助篩檢,及早治療患者。林冠宏也發現有年輕人的身影出現在課堂上,他們未來打算投入失智症領域的工作,開設記憶保養班等課程。
林冠宏的開課內容不只有醫療面,還加入了非藥物課程,包括教老人家講繪本給孫子聽,或是運動、音樂治療,這些都不是醫療人員能勝任的,如果家屬學會相關的知識,便可以帶回家輔助失智長輩。
林冠宏發現,課堂上學生最常問的問題是,「失智症為什麼會發生?何時發生?」但很多人誤以為失智症是老年退化才會發生,事實上,退化型的失智症也可能在三年內發生,加上早期失智症是會隱藏的,病人常常覺得自己沒問題,因此這些課程也是要提醒家屬,失智症的發生可能是令人措手不及的。
這些學生就是社區篩檢失智症的助力,尤其是里長,開課兩年以來,至少有兩個里就是透過學生轉介病患。比起在醫院診所內看診,社區篩檢所耗費的時間和交通往返比較多,但林冠宏認為,這對醫師是有利的。
他說,因為在早期失智時就開始用非藥物的治療,可以幫助病患進入中晚期失智歷程時,有生活的規則可以遵循,改善病患在中晚期產生的一些行為問題,或是個性的轉變,讓病人不用過度依賴嗜睡的藥物,造成更多照顧上的問題。
想了解更多失智相關訊息?請前往》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