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牛奶時,你喜歡全脂的香濃口感,還是為了身材傾向於低脂甚至脫脂奶?
關於牛奶對健康的討論,大多集中在牛奶脂肪對體重和心血管的影響上。但一項新研究提示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因素:牛奶脂肪含量的多少,還與成年人的衰老程度有關。研究發表在《氧化醫學與細胞壽命》雜誌。
這項研究由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教授Larry A. Tucker博士完成。數據源於美國全國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NHANES),從中納入了5834名美國≥20歲的成年居民,並獲得了他們的牛奶消耗等飲食營養情況,通過DNA樣本測量了他們的端粒長度。Tucker博士分析了人們的端粒長度與他們喝牛奶頻率和攝入牛奶脂肪含量的關聯。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一種重複的DNA序列,就像鞋帶末端的一小段塑料那樣能夠起到保護作用。隨著細胞不斷分裂,端粒會逐漸縮短,直到過短時,細胞會出現功能異常。端粒縮短是衰老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現象。
數據顯示,近一半人每天喝牛奶,四分之一的人至少每週喝牛奶。喝全脂(脂肪含量約3%~4%)或脂肪含量2%牛奶的人都分別約佔30%,10%的人喝脂肪含量1%的牛奶,17%的人喝脫脂牛奶,約有13%的人不喝牛奶。
在喝牛奶的人群中,無論每天喝、每週喝還是更低頻率喝,都不影響端粒長度。但所選擇牛奶的脂肪含量,與端粒的關聯引起了Tucker博士的注意。在調整其他影響因素後:
●喝脫脂或1%牛奶的人,端粒長度沒有顯著差異。
●相較於喝脫脂或1%脂肪牛奶的人群,喝全脂或2%脂肪牛奶的人群端粒上的鹼基對平均減少145個。
●平均而言,牛奶脂肪含量越高,端粒越短。牛奶脂肪含量每增加1%(比如從喝1%脂肪牛奶改為喝2%脂肪牛奶),人們的端粒就少69個鹼基對,這相當於生物學衰老4.5年。
以上關聯主要適用於至少每週喝1次牛奶的人群。也就是說,喝牛奶越頻繁,牛奶脂肪和細胞衰老之間的聯繫就越明顯。
此外,當樣本僅限於日常飽和脂肪消耗整體偏低的人群時,牛奶脂肪攝入量與端粒長度之間也沒有關聯。Tucker博士推測,當整體飲食中的總飽和脂肪量攝入偏多時,牛奶脂肪的消耗才在細胞衰老中起到明顯作用。
對於牛奶脂肪與端粒長度關聯的機制,Tucker博士認為可能與飽和脂肪觸發炎症途徑、增加氧化應激有關。
那麼,不喝牛奶的人呢?有意思的發現是,這些人的端粒也更短。相較於喝1%脂肪或脫脂牛奶的人群,他們的端粒也平均短了115個鹼基對。但相較於喝2%脂肪或全脂牛奶的人群,端粒長度差別不大。
Tucker博士認為,這項研究支持了美國飲食指南中對低脂奶的推薦。“ 喝牛奶不是一件壞事。但人們應該更了解自己正在喝哪種類型的牛奶。”
研究帶來了有意思的新證據。不過,只此一項研究未必足以顛覆日常實踐。
關於全脂和低脂,脫脂牛奶哪個更好,哈佛大學胡丙長(Frank B. Hu)教授曾在JAMA對乳製品的既往探討中建議:“無需過分強調乳製品這一種食物,更重要的是整體飲食習慣。”
本文摘自藥明康德傳媒:不是胖瘦的問題了,喝低脂牛奶竟然還老得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