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常常會聽到患者在問:「醫師,我邊走路邊看東西時,會覺得在景物在震動,靜坐時就不會,有人說我是內耳不平衡,可是我又沒有頭暈的感覺,而且我聽力很好…」,其實,患者所描述的,確實不是眩暈或頭暈,其實是一種稱為「震動幻視」的現象,主因為視覺影像在視網膜上出現多餘的移動,造成一種視覺妄想和平衡錯覺。好發於有頭痛、眩暈及睡眠障礙的人身上。
正常眼球在穩定地轉動時,視網膜所能偵測到景物漂移的閾值是每秒0.1度,目的在於能據此微調眼球轉動,使目標影像精準地落在視野的中央;當眼球轉動動作不穩定時,任何目標景物在視網膜上的漂移就很容易超過這個閾值,當漂移的速度超過每秒2.5-4度時,視力會快速變差。例如,當多人一起閱覽同一台平板上的文字時,如果有人突然滑動畫面時,其他仍緊盯螢幕者便會感到不適,這就是一種人為的震動幻視。
醫學上判定「震動幻視」最準確的辦法莫過於攝影記錄眼振電圖,患者在測試時往往無法精準地盯住目標紅點,特別是在目標紅點移動或患者左右轉頭時會更為明顯。另外,還有一個能提供給讀者的簡易自我診療法:(1) 固定頭頸姿勢,雙手攤開報紙,緊盯著某條新聞標題,如果這時就已感到不適時,比較傾向是頭暈或眩暈症狀,(2) 如果只有在雙手上下左右移動報紙畫面才會感到不適時,才是震動幻視。
圖/陳建志提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