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NOW健康
聽健康
你一定聽過日行一善能帶來快樂!但是要做出幫助老弱婦孺貧困者的行為才叫善行?其實像是給人搭便車、送杯飲料給朋友等小小的善意舉動就能讓他人感受到溫暖和愉悅感。根據1篇2022年8月發表於《實驗心理學期刊:總論》的研究顯示,慷慨的行為具有傳染性,接受他人幫助、分享或捐贈者也會相對付出,將自己收到的善意向外傳遞。
第2項研究將200名參與者分成2組,對照組中的50人因參與實驗獲得1個蛋糕並給自己的心情評分,另外50人則猜測接收蛋糕者的感受,實驗組的100人中,50人被告知可以把蛋糕送給陌生人,並分別幫自己和接收者的心情評分,結果顯示透過善舉收到蛋糕的接收者比對照組接收者更快樂。
最後1項研究,參與者在遊戲前收到來自實驗室商店或另1位參與者贈送的禮物,接著請收到禮物的參與者在遊戲中將100美元分配給自己和1位未知的接收者,結果發現透過另1名參與者的隨機善舉收到禮物的接收者,在遊戲中對陌生人更加慷慨。
從研究中也發現接受幫助的施者,在有機會幫助別人時,通常比較樂意,心情也會比較好,人在獲得別人幫助的時候,也會誘發善心去幫助別人,形成1個善行的循環,對陌生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小善行,接受者感到的溫馨與愉悅感超乎我們想像,建議民眾可以養成隨時助人的習慣,讓善行在社會中增長,大家自然都能從中受惠。
建議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善舉的民眾,從「關心」周圍的人開始,家人、同事、同學、朋友或公益團體關注的議題。打從內心給予幫忙,像是幫助焦頭爛額的同事買杯咖啡、倒杯水、公益捐款…等,從關心的角度就不會有過多的期待,且量力而為,避免讓善舉變成另1種壓力或負擔。像是打通電話給長輩,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讓對方收到關心,舉手之勞的善行,相對較「自在」,不會讓被幫忙的人感到需要有所回饋的壓力,同時有助於持續的從事利社會行為、累積了自己的正向情緒,及發揮善的影響力。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