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寒流來襲除了心血管問題,還有哪些疾病好發?禦寒多吃5類食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人生智慧

投資型保單是什麼?傳統保單VS.自行投資差異在哪?專家告訴你投資前必知道的11個小知識

投資型保單是什麼?傳統保單跟自行投資差異在哪?專家告訴你投資前必知道的11個小知識。圖/123RF
投資型保單是什麼?傳統保單跟自行投資差異在哪?專家告訴你投資前必知道的11個小知識。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什麼是投資型保單

傳統保單vs. 自行投資,有何不同?

1. 投資型保單的定義?

2. 投資型保單與傳統保單的差異?

3. 透過投資型保單進行投資,與自行投資有何不同?

投資型保單的英文是「Investment Link Product(ILP)」或「Unit Link(UL)」,字面上的意思是「以投資為導向的保險商品」:是一種將部分保費投資在各種投資工具上,而投資績效會直接影響未來保險給付的額度,保戶必須自行承受投資風險的保險商品。

換句話說,投資型保單保戶能享有的保險保障,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投資績效」。如果保戶自行決定的投資決策正確、收益大幅增加,保險金額(請見1-3「保額與保障」中的介紹)也會跟著水漲船高;但如果保戶投資失利、獲利縮水,保障就會降到只有最基礎的額度。

反觀傳統型的保險商品,由於所有投資決策是透過保險公司(非保戶自行決定),因此,保戶所獲得的保障,永遠是當初保險公司所承諾的固定金額,絕不會因為保險公司當年度投資大賺錢,而享受再多一些的保障;或是因為保險公司當年度大虧損,而少拿一些保障。

投資型保單VS.傳統保單

正因為以上的差別,投資型保單與傳統型保單間的最大差別就在於:它將「投資選擇權」及「風險」都一併轉嫁給保戶,而保戶所能享受到的好處是:當投資失利時,保戶至少能享有最低的基本壽險保障;但是當投資收益不錯時,這筆錢也能百分之百回饋到保戶自己身上。而這,就是投資型保單裡,很重要的「盈虧自負」概念。

投資型保單的引進,對於台灣保險市場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因為它不像傳統型保單保額那樣的一成不變,甚至標榜可以彈性繳交保費。那麼,它與傳統型保單還有哪些重要差異呢?簡單來說,一共有下列六大差異:

一、保障金額不同:傳統型保單的保額是固定的,不論保險公司投資成功或失利,保戶都將獲得原本在簽約時,保險公司所承諾的保障金額。反觀投資型保單的保障金額卻是「變動」的。也就是說,當保戶投資績效優異,可以獲得更高的保障,但失利時也還能獲得最基本的保障。

二、帳戶不同:傳統型保單因為只有一個「一般帳戶」,且這個帳戶是屬於保險公司,所以,如果保險公司因為經營不善而出現倒閉情形,保戶可能得不到任何應有的保障。

至於投資型保單的保戶,就大可以放心了。這是因為,投資型保單是採用「分離帳戶(又成為「專設帳簿」,詳見1-2「三大種類與分離帳戶」中的介紹)」的概念,如果你買是變額壽險或變額萬能壽險,部份保障還是會由保險公司承擔。

另外,就算你是純投資的保戶,特別像是變額年金這類完全沒有身故、失能保障(除了少數幾張保單會在年金累積期間,提供保戶不同金額的身故、失能保障),也因為是採取分離帳戶的關係,就算保險公司倒閉,你也不必擔心這筆投資金額會不見。這是因為保戶放在分離帳戶裡的錢,只可能因為保戶的投資決策不當而虧損,或甚至最終保單帳戶價值歸零,卻不會受到保險公司破產時,債權人的追討而損失。

三、保費計算不同:傳統型保單(終身壽險)是採取「平準費率」,也就是說,從繳費的第一天到最後一次繳費,金額都是完全相同。然而,投資型保單的保費,則是採取「自然費率」,也就是金額會隨著保戶的年齡增加而提高。

(圖1-2)是以同一家保險公司的變額萬能壽險(採自然費率,灰藍色線)及20年繳費、保額平準的不分紅終身壽險(採平準費率,灰色線)為例的每年繳費成本狀況,有助於保戶了解這兩個繳費方式的差別。

四、險種多樣性不同:投資型保單只有「壽險」及「年金險」,主要是「人壽保險」。但傳統保單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傷害險(意外險)及各種健康險等,種類及保障項目較為多元。

五、繳款彈性不同:投資型保單(變額萬能壽險)讓保戶在「保單帳戶價值足以支付續期保費」的前提下,可以暫停繳費;但傳統型保單(指非躉繳型)的保戶則必須按期繳交保費,否則保單可能因此失效(有關投資型保單的繳費方式,請見1-4「保單相關費用」中的介紹)。

六、費用資訊揭露的透明度不同:傳統保單的保戶,通常並不清楚每次所繳的保費中,到底有多少是做為保險公司的管銷成本,以及業務員的佣金費用?但是在投資型保單中,保險公司必須清楚揭露相關的附加費用、危險保費(提供被保險人最低保障之用)、行政管理費用、轉換、贖回費用,以及各項投資相關費用等。

購買投資型保單VS.自行投資

既然「投資型保單」裡,有「投資」兩個字,且上面也有提到:投資型保單是將「投資決策權」,交還給保戶自己,由保戶自己去選擇投資標的,且保戶將「自負盈虧」。

那麼,很多人就會想:既然如此,買投資型保單,又跟自行投資「有何不同」呢?總的來說,透過投資型保單申購基金,與直接買基金之間的差異如下:

一、投資門檻不同:在「投資門檻」上,一般定期定額買基金,每月至少要花3,000~5,000元,才能買到一支基金;而投資型保單則是提供一個基金投資平台,這個平台有時連結的基金檔數多達30~50支,甚至數百檔以上,也就是說,可以用很少的保費,買到「一籃子」的基金標的。

二、可投資或連結標的數不同:投資人直接買基金,想買哪一檔,完全可按自由意願,從非常多檔的主管機關核准基金、ETF,甚至不同的類全委帳戶中挑選;但是,如果透過投資型保單買基金,只能就該保單提供的基金投資做選擇。當然,換一個角度看,這等於保險公司先幫保戶,篩選出中長期表現優良的基金,才會放到平台上供保戶選擇連結,也許會比投資人自己「在茫茫基金海中撈針」要安全得多。

三、相關費用收取不同:直接買基金與買投資型保單的費用,各有優勝劣敗。由於投資型保單具有保障的功用,所以,相關成本會多出兩筆:「保費(附加)費用」與「危險保費」(相關費用請見下表1-2)。

四、資產保全效果不同:實際以投保100萬元甲型投資型保單的某甲,與直接投資基金的某乙為例。假設6年後,兩者的基金淨值都是200萬元,而兩人都不幸身故,某甲可以從保險公司領到200萬元的身故理賠金,且這部分是可以免計入個人遺產總額中計算;至於某乙的200萬元基金投資淨值,則必須全數列入個人遺產中,計算遺產稅。

五、稅率負擔不同:也許讀者會說:就算保戶買的是沒有壽險保障的「變額年金險」,一樣有「比單純基金投資多出許多相關費用,且收取金額不低」的問題,怎能跟一般投資「相提並論」?

但是,民眾在細數投資型保單「收的費用多於一般投資基金」之際,卻常常忘記投資型保單會比直接資基金,少收取一些費用,並且少掉一些投資上的稅負。

買投資型保單可以「自負盈虧」,這對我有何好處?

由於投資型保單,是把投資的選擇權交還給保戶。因此,保戶未來能夠領到多少的保障,完全取決於當事人的投資績效好壞而定,這與傳統型保單「保障固定」的作法,有極大的不同。

實際以30歲男性,購買100萬元保額為例,假設買的是傳統20年期繳費及保障定期壽險(年繳保費是25,000元,共需繳費20年、保險公司則提供終身的保障),無論他在50歲前發生任何意外,導致身故或全殘時,他從保險公司所獲得的保障,就永遠是100萬元不會改變。

但是以同樣年繳25,000元為例,如果購買的是保額100萬元的變額壽險甲型(身故、全殘保險金為「保險金額」與「保單帳戶價值」較高者給付,詳細解說請見1–3「保額與保障」中的介紹)。那麼,他未來一旦不幸身故,所能夠領取的保險金,就完全要看他自己的投資績效而定了。

假使他的投資績效不錯,保單帳戶價值上漲到了150萬元,那他所獲得的身故理賠金,就是150萬元(「保險金額100萬元」或「保單帳戶價值150萬元」取其高者);如果投資不幸碰壁,保單帳戶價值只剩下50萬元,那麼,他所獲得的身故理賠金,還是有100萬元(「保險金額100萬元」或「保單帳戶價值50萬元」取其高者)。

正因為保戶未來的實際理賠金額,以及保單帳戶價值的總額,都是依照保戶實際投資績效表現而定。所以,投資型保單就有所謂的「投資得好就拿得多,投資得差就只能領到最基本保障」的特性。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想賺錢,要買對投資型保單》

作者:李雪雯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6/21
作者:李雪雯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6/21

投資風險 保險金 壽險 投資型保單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