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睡眠呼吸中止症有3種類型 診斷與治療方式一次看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無退休時代

70歲變百萬點閱料理youtuber!王培仁:人生不要苛求自己,60分就很不錯囉

50+


圖/取自50+(Fifty Plus)

編按:退休生活如何充實?怎麼找到一輩子想做的事?對料理Youtuber蔬食媽媽王培仁來說,就是做菜!料理,其實也很像人生,動手去做,不斷地面對與調整,才能把料理愈做愈好。還有,不要一開始就用100分來嚇自己,60分也很好呀,下次再進步就好。

2019年9月Youtube上一支祖傳蔥油餅教作影片暴紅,由蔬食媽媽王培仁示範,至今累積526萬點閱數!網友紛紛留言:「這位阿姨講得最詳細」、「奶奶您好漂亮啊!我希望我年紀大後也像你這麼活潑、有趣。」

快70歲還挑戰當Youtuber,這位白髮女士在想什麼?

位在景美仙跡岩步道山腳下的「培仁蔬食工作室」,早在10多年前就以無菜單蔬食創意料理成為老饕愛訪的私廚口袋名單。道道看起來簡單、背後工序卻極其繁瑣,利用食材原味創造不同的味蕾體驗,是料理家王培仁累積30多年的廚藝精髓與人生智慧。

她,外表優雅從容,個性大方親切,說到開心處毫不掩飾地放聲大笑。採訪當天桌上放著親手製作的小點心,抹茶紅豆銅鑼燒與核棗糕,紅豆餡、紅棗桂圓泥都親自熬煮,香氣與滋味一入口就知道與眾不同。

忍不住請教她,為何如此會做料理?王培仁爽朗地說:「因為料理這是我這輩子最有興趣的事。」

素顏白髮卻精神奕奕,王培仁示範的棗泥豆沙鍋餅,光看就令人口齒噴香。<br />圖/取自50+(Fifty Plus)
素顏白髮卻精神奕奕,王培仁示範的棗泥豆沙鍋餅,光看就令人口齒噴香。
圖/取自50+(Fifty Plus)
許多料理教室也會邀王培仁授課,這回示範的是花生豆腐、爆漿南瓜絲瓜卷、堅果白醬與蔬菜濃湯。<br />圖/取自50+(Fifty Plus)
許多料理教室也會邀王培仁授課,這回示範的是花生豆腐、爆漿南瓜絲瓜卷、堅果白醬與蔬菜濃湯。
圖/取自50+(Fifty Plus)

退休如何不要太廢太慌?找到能做一輩子的事

近年來退休後第三人生的思考開始普及,王培仁可是從很小就考慮到:「什麼興趣可以支撐我一輩子」。會有如此「先進」的想法,是因爲小時候為看到祖父和父親的前車之鑑。

「祖父在大陸是縣長,來台灣後找不到工作沒事可做,50多歲就天天坐在躺椅上,一躺就是20年。」

而父親則恰恰相反,退休後除了一週一次到大學兼課,其他時間怕無聊就剪剪報、修族譜,做完了再繼續找別的事做。一位是無所事事,另一位是沒有主軸拚命找事做,這2種退休人生太廢太慌,對王培仁來說都不理想。

還在中學當美術老師時,她便想到,料理是自己能做一輩子並且喜歡做的事。「若是不喜歡的事,會覺得忍耐犧牲,不可能持續下去。」她便積極在一日三餐裡練功,50歲後退休開餐廳轉行當廚師,當時學校同事還勸她別自找麻煩,沒想到至今70歲,依舊在蔬食領域鑽研投入、日日熱情不輟,甚至當起了youtuber、拍影片分享手藝、傳遞蔬食理念。

拒絕一成不變 每次做菜都像新的創作

愛做菜也愛請人吃飯,尤其喜歡看到別人吃得開心的表情,是她最大樂趣。談起料理的啟蒙,則要回溯到王培仁的成長時光。

戰後遷台物資短缺,出身富裕的母親,即使沒錢也會想方設法給小孩做點心吃。「她會用配給剩下的麵粉和油,桿成水餃和韭菜盒子,就算餡料少得可憐,也還是吃得津津有味。」王培仁說,因為得之不易,珍惜著吃反而更能吃出食物的滋味,「比如說難得有一顆桂圓,就小心翼翼地剝開外殼,一小口一小口地嗅聞、品嚐」,而這些飲食的記憶與味道,也成為她日後崇尚食物原味的養分。

懂吃是家庭養成的,而會煮則是自己練就出來。結婚生子後,天天張羅三餐、幫先生小孩帶便當,一般職業婦女覺得辛苦的差事,王培仁卻樂此不疲,在預算有限下,甚至還想著每天如何變化菜色。「個性使然吧,我就是討厭一成不變。」

「請朋友吃飯時,沒什麼錢買肉,就買便宜的魚尾巴,或是排骨切成肉絲拿來炒菜;買烤鴨三吃,還得把不吃的鴨骨熬湯,就這樣變出做一桌子的菜。」受到婆婆影響茹素後的她,蔬食照樣能請客擺桌,對她來說,運用簡單又便宜的食材變化出千滋百味才是做菜好玩的地方。

家常用餐有時原本只是想簡單弄個2、3樣菜,不小心靈感大爆發備了美味一桌。<br />圖/取自50+(Fifty Plus)
家常用餐有時原本只是想簡單弄個2、3樣菜,不小心靈感大爆發備了美味一桌。
圖/取自50+(Fifty Plus)

人生盡力就好 60分也不錯啊

個性「愛動」不拘小節,但遇到料理,心反而像定了錨一樣,專心一致。「做一道菜我會花好幾天去想、去研究、去試做,就好像做數學證明題,這個過程很享受也很有趣。」

沒有網路的年代,學料理就是邊聽、邊看、邊做。小時候跟在媽媽身邊看,長大後聽聞同事說了哪道菜,回家就嘗試自己做,「味道不對再重來,煮完了吃看看,想著還能怎樣更好吃,然後下次再改進。」

她說,學習任何事物,光聽光看是做不出來,得自己放手去做。就好比調味,鹽巴加幾匙才濃淡剛好,得一次次憑經驗才知道。

乍聽之下會以為她是個追求完美的人,但王培仁卻搖頭說:「人生盡力就好,不要苛求,我從來都不要求自己100分,60分也不錯啊,下一次再改進。」

或許就是這份豁達,才讓做菜變成享受,也讓她在母職角色不苛求自己,小女兒怡慈分享媽媽的開朗程度,「以前學測時媽媽去陪考,我書沒讀完緊張兮兮,我媽卻鼓勵我說:『別緊張,趕快看同學的(考前筆記),現在看印象最深刻!』」雖然阿Q但頗有道理,也安撫了女兒的焦慮。

人生就像做料理 面對、調整,滋味才會變更好

料理也教會王培仁人生道理。面對事情,必須去面對它,錯了要知道怎麼改。「就像做糖醋,太鹹了就加點糖、加點醋,或再加料,想辦法調整味道,不能甩鍋就走,碰到問題不去面對。」

人生就像做菜一樣,滋味若不理想,就必須不斷調整。

她以夫妻相處為例,「遇到爭執就要解決、去調整自己啊。夫妻關係就像和麵,要做得好,水加多加少、皮桿厚桿薄、火力是大或小,都是要不斷慢慢調整,才能磨合到最恰好的狀態。」

回想起自己媽媽,對一生的不愉快,不曾去改變,只有怨懟。「她老是抓著過去不放,連50年前的舊帳也翻出來和我爸生氣,一直把煩惱背在身上,怎麼會快樂?但其實她很幸福了,不用為生活操心,小孩子也都圍在她的身邊。」王培仁認為,就像弄砸了一鍋菜,那就把心力放在下次如何修正才會變好吃。

之於身體,她也有同樣的體悟。

「50歲後因為更年期,經常暈眩、頭痛、嘔吐,加上有糖尿病,後來肺也長東西。生病了,就是得接受它、面對它,緊張、煩惱都沒有用。」於是王培仁試著改變,找到跟身體好好相處的方式,「我變得更積極運動,不吃添加食品,也嘗試泡腳、打太極拳等,只要是不太麻煩又能養生、增強體力的事,我都會去試。」

行動吧! 做了才知道行不行

幾年前因為店租緣故,王培仁將餐廳收了起來,不過,料理還是帶領著她一路往前,除了寫食譜、教學、做菜、種菜,還當起youtuber拍影片,想把母親的麵食手藝傳下去,還找來小女兒來幫忙拍攝與後製。

激厚蔥油餅、棗泥豆沙餅、白菜豆腐捲,影片中的每道料理信手拈來都是工夫,也是多年的經驗累積。

問她如何才能找到可以做一輩子的興趣?她指著工作室牆上一幅字畫,上頭提了「行」字,「想做什麼就去做,做了才知道行不行。」也是提醒她自己,無論年紀走到什麼階段,都要不斷學習、嘗試和調整,有行動才有夢,這樣人生才能活得有意義。

原文:70歲變百萬點閱料理youtuber!王培仁:人生不要苛求自己,60分就很不錯囉

退休生活 人生下半場 蔬食 創意料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