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體溫
共找到
1407
筆 文章
-
-
2021-08-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高端疫苗會怎樣?毒理專家親曝接種後24小時內「3個有感反應」!
毒理學家、中原大學生科系副教授招名威已在日前施打國產高端疫苗,親曝「三個有感」反應。另外,對於目前有人施打過高端傳出猝死的消息表達遺憾,並指責那些「見獵心喜」的人,「一直在放大民眾的恐懼,煽動大家的情緒」。招名威強調,全世界沒有人可以號稱百分之百安全的疫苗,「以高端目前的比例,施打16萬人有2個人死亡,它的死亡率會是每一百萬人有12.5個人死亡,機率比AZ、莫德納和BNT低非常多!」招名威說明,高端疫苗施打後24小時內,比較有感的反應有三個: 第一個是略有疲倦感:就是有點想睡覺,大概發生在施打後的第4小時開始,很輕微,不至於是會度估的那種,持續了一下下,若有時間,稍稍休息片刻是可以快速恢復精神的。 第二個是體溫略微上升:發生在施打後第8小時,但只有「夯夯」的感覺,沒有超過37.5度,多喝一點水,維持兩個小時就降到36.5度了。 第三個是肚子餓:時間是在第10個小時,剛好是體溫下降之後,不過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沒有太誇張的餓。 招名威說,「當晚凌晨1點鐘睡,早上7點後起床精神還不錯!」至於發高燒、肌肉酸痛、注射處腫脹、腹瀉、嘔吐等症狀,在自己身上則都沒有發生。 最後,招名威呼籲「國產疫苗好不容易開始大規模施打,之前面對的挑戰很多,口水也很多,以後我相信也不會少,但很榮幸可以參與到這場國家大事,貢獻一己之力,感覺很驕傲!」 「很難過看到發生施打高端之後猝死的案例!」招名威說,畢竟施打疫苗是為了保護生命,絕對沒人期望在施打疫苗後,會發生任何生命上的損失,「但奇特的是,一堆人看到這個狀況出人命好像見獵心喜似的,一直在放大民眾的恐懼,煽動大家的情緒,其實這只反應了你們這些人的無知而已。」 第一,全世界所有廠牌的疫苗,甚至所謂「WHO認證」的疫苗,都沒有人可以號稱百分之百安全,舉列,像是AZ每100萬人約有80個人會死亡,莫德納和BNT則有30個死亡,若以高端目前的比例,施打16萬人有2個人死亡,它的死亡率會是每100萬人有12.5個人死亡,機率比AZ、莫德納和BNT低非常多。 「當要抗議的時候,看清楚數據,不要雙標,請一併連你們最愛的BNT一起禁用;請根據科學數據說話!」 第二,若打疫苗會死亡,表示疫苗確實會在身體裡面產生免疫反應,這不是也間接的打臉你們這些人說「高端是糖水」的謠言嗎?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幸災樂禍的人,和造謠的人竟然是高度重疊,也可以說他們根本就是同一群人,我真的不敢想像,天底下竟然有一幫人、一個政黨,會要求自己的國民仇恨自己國家的疫苗,要自己的國民不要打,編織各種謠言讓這支疫苗從頭到尾就沒一刻好過,最好整個生技產業爛掉,我完全匪夷所思。」 招名威強調,若看不起自家產的疫苗,可以選擇不打,這是個人選擇,但是不用一天到晚用幾乎是「零水準的醫學知識」,去評論EUA、有沒有過三期,講難聽點,搞不好連AZ、莫德納、BNT以及高端的技術有什麼不同都不知道,「好意思講得頭頭是道?」 招名威表示,自己力挺的是國家制度,因為高端是一個有經過政府獨立委員會審議通過,而且有數據可供公評的疫苗,倘若施打出現問題,是由國家出面賠償。 「要是不信任這樣的程序,那麼在台灣,別用健保了,我們也不用相信任何醫師,不用吃任何藥,因為這些都是經過這群人正在批評的國家所發給的執照;你甚至不該相信任何法律程序以及軍警制度,反正現在的執政模式,一切都是假的,你覺得這樣對嗎?」
-
2021-08-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賴清德接種高端疫苗 直呼完全不痛:「25號針頭?」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上午在台大醫學院體育館完成接種高疫苗,疫苗施打結束後,醫師背景的賴清德也向醫護人員表示,「技術真的很好,都不會痛,25號的(針頭)?」醫護人員回應,「對針很細,25號的」。賴清德也向國人呼籲,打完疫苗感覺很好,打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請大家照疫情指揮中心的安排,登記施打。賴清德今天穿著深色polo衫搭配西裝褲,約7點20分抵達台大醫學院體育館,並進行刷健保卡、填寫資料,量體溫等前置作業,完成接種疫苗後,賴清德向媒體秀出自己的疫苗接種卡,並比出讚的手勢表示接種完高端疫苗感覺很好。現場有媒體詢問,打完會餓嗎?賴清德回應,「我早上有吃飯」。賴清德登記高端意願時指出,自己和國人一起團結防疫守台灣,請符合資格的國人儘速登記預約接種,大家一起提升群體免疫力,取得對病毒的抵抗力,保護自己的健康,「我也要拜託大家,繼續落實防疫措施、遵守各場所防疫指引,全民共同努力,早日回到正常生活」。
-
2021-08-26 新聞.健康知識+
癌細胞怕熱是錯誤的觀念! 醫:喝溫熱水和熱敷,只會加重發炎反應
癌症:癌細胞怕熱是錯誤的觀念 在我用非藥物治療疼痛的患者中,有許多癌症患者,其中也有癌症已經轉移而到了末期的案例,而這些案例有些已經使用嗎啡或者類嗎啡,但都無法緩解他們的疼痛。其實只要癌症患者們願意活動,我可以用非藥物的方式緩解他們的疼痛,讓他們可以更熱衷於動一動身體,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癌症病友想以熱止痛,只會更痛 癌症疼痛大部分是一種組織發炎退化的後遺症,不見得與癌細胞的侵犯有關,多數也算是局部缺氧性的神經痛,這種疼痛是非常可怕的,別說是一般止痛藥,最後連嗎啡和類嗎啡都壓不住。另外,神經血管痛也常發生在非癌症的慢性疼痛患者的身上,嚴重時痛不欲生,是我能夠找到最好的形容詞。 然而,現在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主張癌細胞怕熱,所以利用熱來抗癌,這種誤解可能是因為癌症化學治療中有一種腹腔的熱化療而聯想到的。的確,熱可以增加免疫力這是無庸置疑的,但過多的免疫反應所產生的低度發炎反應,反而會造成各種病痛甚至癌症。癌症已經屬於發炎內熱了,不宜再加熱。 在生理上,人體只有在必須時才會提高體溫,在正常狀態下減少不必要的發炎才是維持健康、抗老化最重要的工作。其中,使用冷卻技巧以減少藥物的使用,是我知道最明智的方式。 喝溫熱水和熱敷,只會加重發炎反應 很多人以為高溫可以殺死癌細胞,因此不斷給自己加溫,這種想法過於一廂情願,因為溫度需要高到攝氏四十一度以上才有輔助殺癌的效果。況且,身體持續在高溫下,不用多久,也一樣受到嚴重傷害而產生各種疼痛;另一方面,持續發炎與高溫也會增加癌症發生的機會。 如果加上熱適應現象,也就是越接觸溫熱越能容忍高溫,例如常接觸溫熱水就習慣更熱的湯水,但是身體承受高溫的上限並未提高,反而容易產生慢性燙傷,也可能增加致癌的風險。 【案例30:乳癌切除後,手與肩頸疼痛難耐,且無法入睡】林小姐四十四歲,一年前因為左胸乳癌而接受全切除手術與化療,雖然術後也進行物理治療幫助肩頸活動,但是日漸感到舉手困難與肩頸痛,最難過的是平躺睡覺時都疼痛難耐,雖然她常熱敷希望改善循環,但是問題越來越嚴重。 調整與馴化→ 在手術部位做紓解治療,常按摩及冰敷,睡眠品質變好了 門診時她左手無法舉過水平面,甚至頭頸的活動度也不完全,胸部疤痕與手術區組織堅韌。除了協助將疤痕與軟組織做紓解治療外,我告訴她不能再熱敷了,相反的要她常局部按摩且冰敷,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她舉手已經可以貼近耳邊,疼痛已經很少了,雖然還是有點緊繃,但是可以好好睡覺了。 【案例31:鼻咽癌導致口乾舌燥、吞嚥困難、肩頸疼痛難耐】陳先生七十八歲,是鼻咽癌放射線治療與化療的患者,雖然經過物理治療與熱敷,他的口乾舌燥、聲音沙啞變得越來越明顯,而且開始肩頸痛,甚至偶爾會有吞嚥困難的情形。調整與馴化→ 做神經紓解治療,改喝涼冰水,兩個月後情況好轉 觸診檢查後,發現他的頭頸部深層組織硬化明顯,而且頭肩頸的活動受限,頭也抬不高。經過舌下神經與頸部交感神經節做紓解注射治療後,他的唾液分泌大致恢復,不再口乾舌燥;另外,肩頸部組織經過治療後,肩頸的活動也大為改善。 我告訴他不要再喝溫熱水與熱敷,因為那麼做會加重局部的發炎,應該改喝涼或冰開水,經過兩個月治療已經好多了。 【案例32:腸癌末期控制得宜,但腰背痠痛到無法入睡】 李先生三十七歲,身體骨瘦如材行動困難,他是腸癌末期患者,經過化療與放療後病情得到控制,但是腰痠與背痛嚴重而難入睡,雖然使用嗎啡還是痛,家人得常幫他熱敷按摩,但是效果卻越來越差。 調整與馴化→ 紓解神經性疼痛,不用再打嗎啡止痛了 整體而言,他的疼痛是體質流失導致神經發生缺氧性疼痛,這種疼痛最忌熱敷,即使給予嗎啡效果也有限,如果將發生問題的神經血管紓解開來,並且適當活動,即使不用藥也可以緩解疼痛。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可以行動自如,也不需要定時服用止痛藥了。 緩解癌症疼痛不難,要動、要冰敷 我在台大癌醫中心醫院的門診裡,常碰到有癌症疼痛問題的患者,其中有些案例即使以嗎啡治療止痛的反應也不好。但經過我給予非藥物的神經紓解治療後,多數不再需要過多的止痛藥。 癌症患者的疼痛,多數來自於與癌症相關的體質流失,其次才是癌症的手術和藥物治療之後的副作用,只有少數是癌症細胞所造成的局部疼痛。大體上,癌症患者大都長期處於低度發炎的內熱狀態,因此,他們的疼痛大多是軟組織發炎退化後的缺氧性神經痛,這種疼痛即使以嗎啡治療,效果也有限。 如果癌症經過治療獲得控制,同時患者可以自由活動,那麼,疼痛問題可以靠運動與神經的紓解治療而得到緩解,甚至痊癒。在治療過程中,必須減少發炎現象,多利用局部冰敷,有助於消炎、恢復循環,以及減少局部缺氧性疼痛。如果已經到了末期,即使身體贏瘦而核心體溫無法承受冰冷的刺激,也要避免過熱造成身體的負擔過大。※本文摘新自然主義《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 ●講座資訊不吃藥,也能搞定自律神經!求助無門的病痛、找不到病因的這裡痛那裡痛,很多是自律神經對溫度變化的發炎反應!疼痛科權威梁恆彰醫師與楊翠蟬醫師首創,以「冷處理」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降發炎。9月5日下午2點金石堂信義店,梁恆彰醫師演講「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分享改善自律神經失調與各種疼痛問題的撇步。洽詢電話:(02)23925338分機16或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uSWWJUmG4PdAxE8b7
-
2021-08-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總統蔡英文施打高端疫苗 一秒結束問:「這樣就結束了?」
總統蔡英文今天完成高端疫苗施打,蔡總統還問:「這樣就結束了?」總統蔡英文今天施打高端疫苗,一早到達預約地點「台大醫學院體育館」,透過網路直播,先量體溫為36.9度,並由醫師問診、說明注意事項,蔡總統也簽下施打同意書。過程中,蔡總統在等待施打疫苗時,也向在場媒體及醫護人員揮手打招呼。今天施打疫苗過程,由台大副校長張上淳及立委邱泰源等全程陪同。蔡總統今天穿著短袖上衣,蔡總統還提醒護理師將高端疫苗拿給媒體「照一下」,隨後護理師拿出針劑向媒體展示,現場媒體問蔡總統是否會緊張,蔡總統回應:「不會。」蔡總統也向現場的台大醫護團隊表示:「這樣大陣仗打針,不好意思。」護理師將手部消毒後,接著幫蔡總統施打疫苗,經過一秒鐘就完成,蔡總統還問:「這樣就結束了?沒什麼感覺。」施打完成後,蔡總統拿到「疫苗黃卡」,並向媒體比出「讚」的手勢,接著蔡總統與現場醫護人員合照。蔡總統也特別到現場設置的臉書拍照打卡區背板拍照,並稱要留下照片宣傳,現場有多種背板,蔡總統也稱「每一張都照一次」,隨後也提醒要給媒體「拍一下」,接著再次感謝台大團隊並離開現場。總統府昨天表示,經過維安團隊及台大醫院協調,為降低對其他民眾影響,蔡總統將於7時30分至現場,依照相關流程,報到、問診、接種疫苗,接種完畢後離開現場,交由醫療團隊後續掌握身體狀況,總統府將進行網絡直播。總統施打之後,將回到官邸與東京奧運選手進行第三次視訊會議。
-
2021-08-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24日起開放潛水、海泳 觀光局:降載5成、淋浴間也開放
國內疫情持續穩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8月24日到9月6日維持二級警戒,外界關心的海泳、浮潛等海域活動,在符合主管機關的指引就可以開放。而根據交通部觀光局所擬定出來的指引,於國家風景區內從事帶客潛水活動,每次指導人數降為五人(降載50%),水肺潛水或自由潛水每人每次指導人數降為四人(降載50%)。淋浴間也將有條件開放。有關8月24日後於國家風景區水域從事遊憩活動,根據觀光局擬定的指引,可全程佩戴口罩情況開放操作騎乘器具水域遊憩活動;另在非群聚情形、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單人活動及活動前後佩戴口罩下,得從事游泳及衝浪,因地制宜配合地方縣(市)政府調整防疫措施。國家風景區內合法業者於符合規定情形下,得從事帶客潛水活動(包含水肺潛水、自由潛水及浮潛),並因地制宜配合地方縣(市)政府調整防疫措施。規定包含業者須落實量體溫、實聯制、自主健康聲明、每週自主篩檢及紀錄、工作人員名單造冊、器材清消等防疫規範;應遵守保持1.5公尺社交安全距離、避免群聚、活動前後佩戴口罩;業者應提供個人夾鏈袋,供人員下水前將口罩以個人夾鏈袋裝好,及提供個人臨時置物櫃(或置物籃)放置夾鏈袋,使其上岸即可換上口罩,盡可能減少未戴口罩時間。而教練於教學或訓練時,應佩戴防水口罩或面罩。帶客浮潛每人每次指導人數降為五人(降載50%),水肺潛水或自由潛水每人每次指導人數降為四人(降載50%)。至於國家風景區轄管淋浴間(或淋浴設備)、更衣室管理,按照觀光局的指引,也將開放。不過要符合改採單一出入口,容留量為承載人數50%,並採實聯制、淋浴前後戴口罩(更衣全程戴口罩)、出入口量測體溫、使用完立即専人清潔消毒、間隔交替使用、保持1.5公尺社交安全距離。至於室外淋浴設備,同樣採實聯制、淋浴前後戴口罩、專人定時清潔消毒、間隔交替使用、保持1.5公尺社交安全距離。
-
2021-08-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兵入伍防疫 蘇貞昌指示快篩作業及疫苗施打規畫
國防部規畫9月起恢復役男正常徵集,有媒體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國防部,新兵除了健康檢測及評估施打COVID-19疫苗,也要加入快篩。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表示,蘇貞昌認為基於保護國軍健康,新兵防疫除了原本的量體溫、詢問旅遊史等健康檢測外,應該進一步做篩檢,提高軍中防疫安全性。羅秉成今表示,蔡英文總統對於軍中防疫工作非常重視,由於軍人生活有長時間群聚、近距離接觸等特性,無論是對原有單位之軍人或是入伍新兵,都要有高規格防疫措施,而目前國軍單位從防疫措施到施打疫苗都持續進行中。當然,軍中疫苗的施打仍要依疫情指揮中心的規畫,也需要醫療單位的配合作業。羅秉成表示,近日有關心新兵防疫措施的輿情報導,蘇貞昌認為基於保護國軍健康,除了原本的量體溫、詢問旅遊史等健康檢測外,應該進一步做篩檢,提高軍中防疫安全性,因此蘇貞昌指示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協調相關部會,協助國防部進行入伍新兵的快篩作業及疫苗施打規畫。
-
2021-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央擬開放同住家人共鍋 台中:視指引及疫情滾動調整
國內疫情逐漸趨緩,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表示,會開放同住家人共鍋共食。對此,台中市衛生局說,針對中央研擬同住家人免隔板與梅花座等相關指引,市府將視指引公告內容及疫情狀況滾動調整。台中市衛生局說明,中央宣布全國疫情警戒自7月27日起降為二級警戒以來,市府秉持「一前提兩態度」,包括以民眾防疫安全為前提,以及穩健式解封、漸進式鬆綁兩態度,開放餐飲業內用,但須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用餐採梅花座或隔板方式等規定,且室內人數不得超過50人,室外不得超過100人、用餐間距至少保持1.5公尺。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帶隊視察中友百貨美食街,被媒體問及仍有多數餐飲業對二級警戒台中市的規定「霧煞煞」,盧表示,起碼要符合中央防疫指引,一,實聯制,才能清楚掌握誰進來用餐,二、戴口罩。三,有飲食一定要有隔板,至少這三樣一定要做到。若還有問題打1999或詢問經發局。中友百貨總經理劉嘉誠說,中友百貨嚴格落實防疫措施,遵守政府頒發防疫規定,除了民眾熟知的入店量額溫、實聯制、酒精消毒之外,也嚴格管制人流,設置「社交距離宣導員」於每個樓層舉牌宣導,提醒顧客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餐廳內遵守可容留人數限制,座位數大幅降載,除了設置隔板之外,桌距也會拉開,保持梅花座,以確保用餐顧客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
2021-08-20 新聞.健康知識+
不明顯的發炎是「症」、明顯的發炎是「病」 醫:偏高的溫度環境會導致人體的大小病痛!
在討論冷熱的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人體是一個恆溫的有機生物體,運作溫度保持在攝氏三十七度上下,差異約只有○.五度,我們量到的表面溫度大約比核心溫度低○.五度。 在一天當中,早晨六點左右我們的體溫最低,約是攝氏三十六.四度,而在下午五點時體溫高達約攝氏三十六.九度。所以,黃昏休息後如果活動減少,體溫就會慢慢降低。如果體溫在攝氏三十八度以上,就開始有發燒的現象,如果在攝氏三十六度以下就有體溫過低的現象。因此,身體在正常情況之下,會運用各種生理反應以保持體溫的穩定。實際上我們對冷的容忍度比熱高 人體的新陳代謝作用終日持續不斷,意思是我們身體不斷的燃燒熱量作工而發熱,因此,實際上我們對冷的容忍度比熱高。所以,氣溫只要超過攝氏三十度就會讓我們感到炎熱難耐,如果達到攝氏三十八到四十度,也就是說比體溫高二至三度,我們就很容易發生中暑或熱衰竭而危及性命。相反的,我們覺得舒適的室溫大約是攝氏十八到二十五度,這個溫度比我們的體溫低了十二度左右,這是因為我們不斷在發熱而需要涼爽,只要所處環境的溫度夠,就不需要刻意提供額外的熱源;也就是說,人體對熱的容忍度比冷的容忍度低很多。 偏高的溫度環境,對於身體不好的人影響很大在台灣的生活環境中,我們在夏天最舒適的溫度約攝氏二十三到二十六度(感覺涼),到了冬天如果室溫保持在攝氏二十到二十五度(感覺不冷),這樣是比較理想的室內溫度。以台灣的氣候來看,多數時候都在舒適的溫度以上,因為自己產生的熱已經很多,所以散熱對我們來講就更為重要。很多人很在意冷氣病這個問題,其實冷氣對於維護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設備,因為偏高的溫度環境,對於身體不好的人影響很大,所以在醫院裡、加護病房、與手術室,冷氣都很強就是這個緣故。冷氣病的產生,主要是與我們的運動不足,或冷氣清潔做得不好有關,而不是溫度冷的問題。 細胞對熱真的很敏感 人體對冷有較高的忍受度,因此喝比體溫低二十度的水,我們會感覺涼快,但是比體溫高二十度的水,也就是接近攝氏六十度的水溫,就可能有致癌的可能性。所以,即使我們喝冰箱裡攝氏五度到十度的冰開水,也不會有致癌的危險。其實,我們的細胞對熱真的很敏感。根據醫學研究,常喝熱飲如茶或咖啡的人罹患食道癌的比例偏高,這可能是喝攝氏六十度以上熱飲的習慣所使然,也有研究認為喝熱茶甚至與胃癌相關。 我們身體的發炎反應也與體溫有密切的關係,溫度高發炎強,溫度低發炎弱,所以體溫超過攝氏三十七.五度就顯示可能有問題,超過三十八度明顯是發燒。根據醫學的研究,發炎反應跟很多疾病息息相關,包括現代人常有的心血管疾病、癌症與退化,所以說減少發炎是我們保持健康與養生的關鍵因素。 人體本身就是發熱工廠 我們有多會發熱呢?一般人日常代謝的熱量需求約二千大卡以上,大都以熱的形式發散出來,相當於五十公斤的水升高四十度。一天當中,身體散發出這麼多熱,如果冷卻做得不好,身體機能就會衰退而感到疲倦,也會有食慾不振的現象,因為吃東西會產生更多的熱令人受不了。尤其,我們新陳代謝的效率只有二十五%,換句話說,有七十五%所吃進去的熱量都要以熱的形式散發出去。這麼多熱跑出來,就須要有良好的散熱能力,主要靠的就是呼吸、排汗與排尿。 呼吸跟排汗都需要消耗能量,於是又得製造更多熱。所以,過熱時與其經過皮膚來散熱或者喘氣來散熱,不如直接喝冰開水或吃冰來得有效。人們在炎夏之際,都會喜歡各種冰品冷飲,這是因為有生理需求而產生心理反應。當我們降溫之後,常常會感覺心情放鬆愉快,這是因為冰冷帶來副交感神經作用所使然。過熱效應會導致大小病痛 人體為了保持體溫的穩定有很多平衡的機制,我們的選擇並不是一面倒的保暖,或者喝溫熱水就好了,因為這麼做可能破壞我們身體的平衡機制,造成我們的生理失去應付環境變化的彈性,反而會引起很多不適的症狀 。 【過熱案例1:中暑和熱衰竭】 人在中暑的時候,會頭痛、體溫過高、噁心嘔吐、心跳過快,甚至失去意識。在這之前,如果有熱衰竭的現象,雖然意識還清楚,但是可能會有頭昏、盜汗、心跳變快,甚至抽筋的現象。 實際上,嚴重的過熱現象表現出熱衰竭或者中暑的情形,而輕度或者中度的過熱現象在初期症狀可能不明確,如果沒有注意很容易疏忽,一旦慢性化後會有各種症狀,例如口乾舌燥、頭昏腦脹、眼睛脹痛、慢性鼻塞、胃食道逆流、食慾不振、便祕、下腹脹、腰痠、皮膚或者黏膜乾澀,以及各種慢性疼痛。 【過熱案例2:女性月經過量 】 有些女性有月經過量,月經出血日數過長的現象。在我多年接觸的患者中,女性與年長者特別容易有過熱引發的自律神經失調症。他們的不舒服,時常被以為是身體虛寒來調理,結果反而引起更嚴重的症狀。這些案例給予點滴治療以補充水分,並且降低體溫之後,通常效果很好。 【過熱案例3:農作或勞動的年長者】 在鄉間從事農作或勞動的年長者,許多都有太熱或不舒服就打點滴以補充水分養分恢復疲勞的習慣,除了補充水分恢復體力之外,冷的點滴液有讓身體降溫的效果,進而恢復活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大城市裡的人們多數在炎熱的季節可以待在冷氣房裡,因此對於打點滴的醫療習慣不能理解。 慢性過熱,會變得又怕冷又怕熱 慢性過熱會使體質變成外冷內熱,也就是又怕冷又怕熱,這是因為身體過熱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會造成體質流失、體力變差,因此四肢無力怕冷,但是內臟又處於過熱,因此很容易累,體力更差。大多數的家屬很驚訝,我說患者雖然看起來虛弱,其實是處於過熱發炎的狀態,必須要認真地降溫抗發炎,而且要避免過度給予溫熱。一般台灣的民間習慣,以為生病或身體虛弱怕冷就必須要給予熱補,其實在台灣的氣候裡,多數時候我們要擔心的是過熱加重發炎的副作用。 恆溫動物的身體會對溫度變化做出生理調整以適應環境,因此飲食的溫度也會產生生理作用。對多數人而言,一天當中多數時間都待在室內,身體會以室溫為基礎來運作,如果擔心喝冰開水或溫熱水對身體的影響,或是不確定該怎麼做,建議飲用室溫的涼水以保持中性的溫度效應。 不明顯的發炎是「症」、明顯的發炎是「病」 觀察百年來人類的體溫,科學家發現一般人的體溫比以前下降了一些,同時人類的壽命也比以前增長不少。除了因為醫藥的發達之外,我們體力的消耗減少,跟著發炎也減少,身體的負擔比古人輕鬆多了。 明顯的發炎反應可以從驗血實驗室檢查得知,並據此推斷疾病的原因,但是多數症狀從不舒服到癌症,絕大多數都與低度發炎有關,卻不容易從血液得到明確的答案。醫學臨床上,通常以幾個指數(如C-Reactive Protein,Rheumatoid Factor等等)概括,以解釋低度發炎的情形。 簡單的說,明顯的發炎是「病」,但是不明顯的發炎常常只有「症」。身體各處的低度發炎無法從臨床的儀器檢驗出來,只能由間接的臨床表現作判斷,例如從心率或交感神經的症狀,慢性疼痛或慢性病的存在,或者組織慢性發炎後的黏連現象去估算。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明明不舒服,到醫院做了一大堆檢查卻沒有明確的答案。 冷與熱的副作用與禁忌,知多少? 偏離標準體溫的冷或熱刺激,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冷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引起凍傷、心跳緩慢、高血壓、咳嗽、氣喘、腹痛、腹瀉等副交感神經症狀。 •冷刺激的禁忌:手腳冰冷等失溫的狀態、寒冷環境下、高血壓、心臟病等系統性疾病;未經少量漸進測試者不宜。 •熱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引起過熱燙傷、腫脹發炎、血栓、高血壓、低血壓、高血糖、心跳過快、心臟衰弱等交感神經症狀。 •熱刺激的禁忌: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心臟病、炎熱的環境下;未經少量漸進測試者不宜。※本文摘新自然主義《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 ●講座資訊不吃藥,也能搞定自律神經!求助無門的病痛、找不到病因的這裡痛那裡痛,很多是自律神經對溫度變化的發炎反應!疼痛科權威梁恆彰醫師與楊翠蟬醫師首創,以「冷處理」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降發炎。9月5日下午2點金石堂信義店,梁恆彰醫師演講「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分享改善自律神經失調與各種疼痛問題的撇步。洽詢電話:(02)23925338分機16或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uSWWJUmG4PdAxE8b7
-
2021-08-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代課老師也能打疫苗!台南21日啟動2階段教育人員接種
9月1日開學在即,台南市將啟動第2階段教育人員疫苗施打,包括國小、國中、高中及國立學校有3529人可接種疫苗,8月21、23日於柳營奇美醫院、部立台南醫院及吉安醫院分時分流施打。市長黃偉哲表示,除了大家關心的代理代課老師及原本的17類人員之外,這次還有納入夜光天使、課後照顧及學習扶助等3類人員,希望學校教育人員整體接種率達到9成以上。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台南高中、國中、國小第1階段造冊的教育人員疫苗施打已在8月8日完成,統計接種人數1萬3065人,接種率約88%。為進一步準備9月1日實體復課,各學校已盤整備足1個月以上的消耗性防疫物資存量,也陸續準備午餐隔板,部署開學防疫工作。黃偉哲說,第7類公費疫苗優先施打對象涵蓋「高中職以下學校教育人員」,台南市先在8月初即完成第1階段教育人員疫苗接種,面對9月開學後的校務正常運作,21日起再安排第2階段完成造冊的教育人員疫苗接種作業,包括代理代課教師及原本的17類人員,以及夜光天使、課後照顧及學習扶助等3類人員,如果因健康關係無法接種,也會依循教育部訂定的開學防疫管理指引,藉由定期執行抗原快篩、量體溫、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強化學校教育人員的健康追蹤。此次第2階段教育人員施打疫苗人數包含高中607人、國中852人、國小1890人及國立學校含特教180人,共3529人,規畫8月21、23日依照學校行政區域,在柳營奇美醫院、部立台南醫院及吉安醫院分時分流施打。
-
2021-08-15 該看哪科.皮膚
斑斑點點不好看?醫師:不想長汗斑 流汗馬上擦乾
●汗斑流汗後第一時間擦去汗水,才能預防汗斑發生。夏天潮濕悶熱的環境,是很多皮膚疾病的溫床,「汗斑」更是好發於喜愛運動、容易出汗者。一名20幾歲男大生,背部出現許多紅色斑塊,至皮膚科診所就醫後,經醫師診斷為汗斑,開立口服治療藥物後,一周內即痊癒。台北長庚診所副院長胡倩婷提醒,預防汗斑復發,需保持環境乾燥涼爽,並於流汗後第一時間擦去汗水。汗斑是皮膚感染皮屑芽孢菌引起,好發在前胸、後背及上手臂的位置,會出現一塊塊脫屑的斑塊並且會讓皮膚變紅、變褐色,甚至變白,因此又被稱為「變色糠疹」。胡倩婷指出,治療汗斑通常會塗抹外用藥膏,但患病位置若在背部,患者難以塗抹藥膏,這時會使用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如itraconazole。●痱子小朋友、長輩最常見,夏天別給孩子穿太多衣服。當天氣悶熱,排汗遇到阻礙,使汗水在皮膚累積,導致汗腺發炎,會形成熱汗疹,俗稱痱子。若皮膚上有細菌,會使汗疹變紅、搔癢的症狀愈趨強烈。台北市黃禎憲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黃千耀指出,汗疹主要發生在衣服蓋住的地方,如前胸、後背。小朋友、活動力不佳、臥床長輩等自我照顧能力較差者,是好發族群。「一般人熱了會主動穿脫衣物,但小朋友通常不會,汗水悶住就很容易長痱子。」黃千耀說,許多民眾平時總怕小朋友、長輩著涼,常常幫忙蓋被子,沒考量到被照顧者不懂得調節自身狀況,因而導致體溫升高、流汗,產生痱子。小朋友活動量大,黃千耀建議夏日不要讓小孩穿太多衣物,以免流汗過多悶住,更容易長痱子。胡倩婷表示,痱子基本上會自行消失,不必過於擔憂,出現早期病灶時,可擦痱子粉;若覺搔癢難耐,也可塗抹類固醇藥膏止癢;但若出現化膿的症狀,恐是細菌感染或嚴重發炎,應立即就醫。預防痱子發生,應避免暴露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不要穿太多衣服,選擇吸汗、通風的布料。洗完澡,擦乾身體,在穿衣前可以擦點含玉米粉成分的爽身粉,保持皮膚乾爽。另外,有人會因發燒而大量流汗,長出痱子,建議發燒時,用濕紗布手帕輕拍皮膚,有助退燒與吸汗。●足蹠蠹蝕症鞋襪要常換,撒痱子粉無利於鞋子保持乾爽。足部長期處於悶熱的鞋襪中,導致細菌增生,感染到皮膚角質層,是謂足蹠蠹蝕症。與香港腳不同的是,足蹠蠹蝕症可在腳底發現無數蛀蝕的小孔,主要分部在足底承受重力的部位,如腳掌前端、腳跟和接觸地面的趾頭處。黃千耀表示,由於足蹠蠹蝕症通常沒有特別症狀,頂多有輕微騷癢感、伴隨難聞氣味,許多病患都是在家人強烈要求下,才就醫治療。治療部分,以外用抗生素藥膏為主,若外用治療效果不佳,可使用口服藥物輔助治療,原則上一至二周即能改善。由於好發族群多是腳底容易流汗、長時間穿鞋者,黃千耀說,足部長期處在悶熱潮濕環境是患病主因,若想有效預防足蹠蠹蝕症的發生,需保持足部乾爽。盡量避免長時間穿鞋襪、選擇透氣性較佳的鞋子及吸汗力強的棉襪,或多帶一雙襪子替換;容易流腳汗者,可以帶毛巾將腳擦乾;鞋子盡量輪流穿,讓每雙鞋子都有時間通風、保持乾爽;返家盡量穿拖鞋。常有民眾於鞋內撒「痱子粉」,企圖讓鞋內保持乾爽,但黃千耀提醒,痱子粉僅是幫助吸附濕氣,濕氣仍留在鞋內,並不能使鞋內與足部保持乾爽。
-
2021-08-14 養生.聰明飲食
如何提升細胞功能對抗疫情?營養師:每天吃「這3類」食物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編輯部 COVID-19流行期間,能夠提升自己的免疫功能很重要,才有本錢對抗病毒。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徐裴莉指出,研究發現,「良好的營養狀態」可以減輕此波因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相關風險和發病率。1.每日攝取3份蔬菜類、2份水果類,搭配全穀雜糧類蔬果雜糧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抗氧化物,包括維生素A、C、D、E、B群、鋅、硒、膳食纖維及植化素,它們是免疫系統的重要調節劑,可利用多種途徑促進免疫細胞功能,進而優化免疫系統。 2.每日補充適量的豆魚蛋肉類與1-2杯的乳品含有優質蛋白質,可建造修補上皮細胞及器官組織,為身體提供良好防禦屏障,降低病毒入侵機會,同時可以維持肌肉組成,避免衰弱肌少症狀。3.每日攝取油脂及堅果種子類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免疫調節作用。海鮮,海藻油,海魚和亞麻籽中存在的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支持免疫系統;橄欖油、葵花油、紅花籽油和堅果中的ω-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則具有抗氧化、抗微生物和抗病毒的作用。 每天要喝足量的水,減少含糖飲料和加工品的攝取徐裴莉表示,文獻顯示足夠的水分對於細胞穩定、腎臟功能維持、體溫控制、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胃腸道和心臟功能以及預防頭痛、脫水等至關重要。根據不同年齡層、活動量、生理和疾病狀態,每天建議兒童4-5杯,青少年7-11杯,成年人10-12杯的水份需求。此外,目前尚無文獻顯示營養補充品對於預防COVID-19的功效,因此最好是從天然食物中獲得營養素,無須從補充品中獲得。徐裴莉提醒大家,面對疫情,建議民眾每日以新鮮食物作為均衡飲食的基礎,注意水分補充,減少含糖飲料和加工品的攝取。營養補充品需根據醫師或營養師評估後建議補充,否則多食無益。除了平日的飲食保養,應以謹慎態度做好自我防護、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才是杜絕疫情流行的根本之道。
-
2021-08-13 新聞.健康知識+
中暑不只是「太陽咬人」 高溫環境工作當心送命
高雄52歲蔡姓工人日前過了下班時間還沒走出廠房打卡,同事前往探看,發現他昏倒在地不停抽搐,馬上送醫急救,可惜雖救回性命,腦部卻受損,肢體協調性及發音都受影響,往後需由專人照護,醫師提醒,民眾在高溫環境下工作,也別輕忽中暑的可能。蔡先生工作的廠區有鍋爐,環境悶熱,他因過了下班時間還沒打卡,被熱心同事發現昏迷倒地送醫,阮綜合醫院急診室主任連守揚替他檢查發現,他體溫高達42度,呼吸心跳急促,出現癲癇、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血尿、肝功能異常、上消化道出血等中暑症狀。「中暑不一定是直接曝曬在太陽下」,連守揚說,在高溫悶熱環境如果一直流汗,就可能出現體溫偏高、頭暈、頭痛等熱衰竭情形,這就是中暑的前兆。如果已經頭昏、口渴、手腳無力,來不及離開高溫悶熱環境、補充水分並休息,接著就會走不動、躁動不安,這就是「中暑」,最糟的是一旦高燒不退,就會有神智不清、譫妄、癲癇等更嚴重症狀,甚至引發多發性器官衰竭,進而死亡。連守揚說,夏季容易中暑的高危險群包括熱調適能力較差的孩童、散熱調節不良的老年人、中風、新陳代謝疾病患者;以及另長時間在戶外與高溫環境工作的人,也務必多喝水並適當休息。因此從事戶外活動時要避免直接曝曬在陽光下,豔陽下活動愈劇烈,新陳代謝愈快,體溫就越高,建議民眾除找遮蔽物遮陽,減少皮膚的輻射吸熱效應,降低體感溫度外,每活動15至30分鐘,就應找遮陽處適當休息。而在通風不良的高溫廠房工作者 ,須適時換手、換班,並趁休息空檔降溫通風,補充水份。但他也提醒,有些民眾疑似中暑時,會慣於拿小碟子、磁湯匙「刮痧」,但這樣的調理行為其實有禁忌,最好先詢問中醫等專業為宜。
-
2021-08-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秀姑巒溪開放泛舟 禁潑水打水戰
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即日起開放秀姑巒溪泛舟,但業者需提出防疫期間營業計畫,且旅客禁止潑水、打水戰等行為。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每年夏季都受到歡迎的花蓮秀姑巒溪泛舟活動也已開放。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訂定相關準則,開放業者提出防疫期間營業計畫,經東管處審核通過,即可在花蓮秀姑巒溪泛舟河段帶客從事泛舟活動,東管處會不定時稽查,督導業者確實落實防疫措施。根據泛舟相關防疫準則,除須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等通則性防疫規定外,泛舟活動均採預約制、每艘舟艇乘載人數降載至每名遊客須維持1公尺以上社交距離、每梯次限100人以下、梯次間須間隔1小時,並落實人員的健康監測及相關清潔消毒作業。東管處說,旅客要到花蓮泛舟可先上東管處官網防疫專區,查詢合格業者,並跟合格業者預約行程,到場後配合業者量體溫、實聯制及填寫健康自主聲明,並請注意泛舟時採固定座位不得隨意更換,全程均須戴口罩,划槳及個人安全防護裝備不與他人共用,行進間應保持舟艇間距離,亦禁止潑水打水戰等行為。東管處同時呼籲遊客,雖然國內疫情降溫,國外疫情仍相當嚴峻,千萬不可輕忽變種病毒較高傳染力的風險,旅遊之餘也別忘了要注意安全,持續遵守防疫相關規範。
-
2021-08-11 養生.抗老養生
汗流太多易增心臟負擔!醫授「夏季6個養心術」:愛賴床、愛生氣要當心
夏天氣溫高、環境易悶熱,人體新陳代謝快、加速了血液循環,也使得心臟的做工量增加。中醫科醫師黃中瑀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汗為心液,過度流汗就 容易傷心、增加心的負荷;心又主神明,掌管著對外界的反應。也就是說,在夏天又悶又熱的環境裡,人容易疲勞、倦怠、頭暈等,再加上心的工作量增加,心又主神明,所以,人就容易暈眩不清、反應不靈敏。因此,到了夏日,養生的重點在於心,以免混沌不清:方法1、睡眠要充足夏天容易煩熱、煩躁、影響睡眠品質而睡眠不足、神智不清爽,且睡眠不足容易使中氣不足、通體不暢,而容易生病。因為心主神明,所以先要睡眠充足,讓身體得到適當的休息,才不會頭昏腦脹,而能神清氣爽、頭好壯壯。中醫認為,夏天最好晚睡(但晚上11點前必須上床睡覺)早起(早上5、6點就起床)。在古時候夏天很熱時,太早睡覺容易因悶熱無法入眠,晚點上床氣溫涼些,反而有助睡眠品質的提升。現在大家有了冷氣,不必擔心悶熱睡不著的問題,但仍需注意冷氣不要吹太多、溫度調節在 25~28℃就好,以免毛孔閉合、身體難以散熱,或甚至打亂了體溫調節中樞。夏天原本身體就容易呈現微微排汗的狀態,使新陳代謝增加,來加速排除身體產生的廢物,而不堆積在體內,因此冷氣開太強,反而使體內產 生的廢物難以排除。方法2、勿睡過多,早起運動雖然說睡眠充足對養心很重要,但也不建議因 為夏日炎炎正好眠,就睡太多。早起多運動,可以使身體新陳代謝變好,晚上更容易入眠,而提高睡眠品質;且早上起床後做些輕鬆的運動、散步等,可提高身體免疫、防禦外侵的能力,使氣血流暢,如此一來,整天的工作就會比較有精神、思緒也會比較清明。現代人很容易有「冷氣病」,中醫辯證論治,近年來常常在夏天開冬藥治療疾病。 因為很多人從酷熱的大太陽下進入強冷的冷氣房,立刻著涼中暑生病,所以,必須使用冬天用的大熱藥來排出體熱;冷氣病成了現代人的文明病,因此在夏天一定要適度的運動、讓體熱排出,身體才會健康。方法3、養心之外,也要顧脾胃隨著季節愈來愈熱,尤其到了梅雨、颱風季節,就得注意暑濕問題,暑易傷氣傷陰、濕易傷脾。夏天的食物很容易腐壞,因此在飲食上要注意新鮮衛生、食物煮熟少生食。此外,因為天夏天人體體溫比較高、腸溫也高,容易引起腸胃痙攣、腹痛、腹瀉等問題,所以,飲食以清淡為宜,不要過度增加腸胃的負擔。方法4、補充水分,加速病菌代謝夏日養心最擔心心氣不足,過度流汗容易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引起心悸、血壓降低等而「傷心」,所以,水分的補充一定要足夠;且因為夏天容易潮濕、流汗、泌尿道感染等,體內的廢物產生也相對的比較多,充足的水分補充不但可幫助排除體內的病菌,也可加速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此外,若有輕微的中暑現象,可以運動飲料加熱水飲用,不但能發汗、補充電解質,又可退暑。方法5、補充蔬果,冰冷少食因為夏天的人體新陳代謝很快,必須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來幫助體內細胞的修復;而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的攝取,以蔬果的來源最好,對人體的幫助最大,當季的時令水果是最好吃又最有營養的,台灣夏天的當令水果很多,但有些較屬於冰冷的瓜果少吃,例如西瓜寒涼,所以最好不要晚上吃,因為晚上腸胃也要休息,寒涼的食物容易引起腸胃痙攣,導致腹痛發生;而腸胃較弱的人,鳳梨最好少吃一點。此外,夏天很多人都很喜歡吃冰,一吃冰就覺得消暑又涼快,但是冰淇淋、剉冰等冰品冷飲,易寒食傷胃,對腸胃系統的保養很不好,所以能少吃就盡量少吃。方法6、夏日養生,使志無怒因為夏天體內新陳代謝快、容易火氣大,所以,做事情要保持身心愉快、心情平和、情緒保持平靜、不要動輒煩惱或動怒,否則「逆之則傷心」,不論是功能上的心,或心理、思慮等,都可能受傷;若夏天未能好好照顧身體,到秋天就容易秋燥,容易有燥熱疾病產生。延伸閱讀: ·為什麼夏天也會出現心臟病? 專科醫師解析背後原因 ·夏天吃對蔬果對心臟好! 專家認證「護心飲食3大重點」:今天吃了嗎? 
-
2021-08-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泳池禁淋浴有道理!醫詳解病毒在水中有無感染力
昨天(10日)是降級後泳池開放第一天,但各地管制程度不一,有些地方淋浴間、戲水池、冷熱水池、SPA區、烤箱、蒸氣室不開放,也有人仍憂疫情,使各泳池人數不如以往夏天人潮。而如果您是仍憂疫情而不敢去游泳,運動醫學科醫師吳易澄撰文指出,沒有研究證明人類透過水源或受污染的飲用水感染,相對密閉空間的感染力,沒有研究證明水中感染力的存在。SARS-CoV-2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跟接觸傳染,病毒的傳染性跟病毒量、環境溼度、溫度、生物體液的狀況有關,體液(例如唾液、黏液、嘔吐物或糞便等)污染是病毒在水中最常見的傳播方式,其他像眼睛粘膜、皮膚傷口等也是少數的傳染途徑。病毒可以分為有套膜跟無套膜兩種,流感跟新冠病毒屬於有套膜,其他像腸病毒、諾羅病毒等屬於無套膜,有套膜的病毒能用75%酒精破壞外層膜,使病毒失去活性,而無套膜病毒酒精消毒效果差,需要用次氯酸鈉、二氧化氯等消毒劑才能殺死病毒。病毒能夠在人體生存的狀況並無法轉移到一些泳池用水中,新冠病毒在水中環境較不穩定,在水中的活性降低速度較快,另外對於消毒過後的水中物質(例如氯)相對敏感,而無法在泳池中傳播,這跟某些病毒不同(例如諾羅病毒、腸病毒等),它們能夠在水中存活數天,即使使用氯、臭氧或溴化物消毒仍會部分殘存。根據研究,新冠病毒對氯的抵抗力低於細菌,所以目前對於泳池的消毒做法,有效減少細菌跟無套膜病毒數量,對於有套膜的新冠病毒也有效,而過濾後的水中,新冠病毒的活性減低較快,因為水中的懸浮物質提供吸附病毒部分保護作用,減少懸浮物質,也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的可能,目前水域中存在新冠病毒的研究證據少,而且沒有研究證明人類透過水源或受污染的飲用水感染,相對密閉空間的感染力,沒有研究證明水中感染力的存在。目前WHO以及其他國家對於戶外游泳以及泳池防疫規範都有相關標準可參考,從公衛的角度來討論,防疫絕對是首要目標,但是封鎖體育場館或設施不僅中斷很多人的訓練也代表減少身體活動量、未來的健康人口比例下降,特別是在需要運動介入的族群,包括兒童、老人、孕婦、殘疾人士等。美國CDC在今年7月9日所提供給泳池的防疫標準,有列出幾個重要建議:.針對12歲以上的人建議疫苗接種.如果有生病的狀況建議 員工與泳客待在家.鼓勵兩歲以上的人,如果沒有完全接種疫苗(註一),室內非下水時要戴口罩.不管在水中或水上、室內或室外,鼓勵未完全接種的人要與人距離6英尺(約1.8公尺),修改場域佈置,包括桌子、椅子和陽傘,讓人可以距離6英尺.不鼓勵共用會接觸臉部的器材(例如蛙鏡、鼻夾和呼吸管).提醒員工跟泳客經查洗手,使用肥皂每次至少20秒,或使用濃度60%以上的酒精洗手液.確保有足夠的供應品:肥皂、洗手液、紙巾、非接觸性垃圾桶.改善室內通風與空調狀況.經常清潔接觸表面,例如桌子、休息室、椅子、門把手、洗手間和其他設備,每天至少一次(註一:完全接種是指要打兩劑的疫苗要打完兩劑、療程為打一劑藥打完一劑,例如嬌生疫苗)把關嚴格的泳池水質標準,水質需要經過過濾和消毒,符合該有的微生物指標,添加到水中的消毒劑,能殺死微生物又不傷害皮膚、眼睛粘膜,符合衛生管理辦法與消毒處理技術規範。同時淋浴的容量限制非常重要,過去國外有公共場所淋浴感染的事件,遵守嚴格的社交距離規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風險。預防勝於治療,包括手部衛生、保持社交距離、飛沫預防,未下水前要戴口罩,某些在健身房可以執行的防護規定,轉換到泳池就有難度,雖然有部分面罩適合在水中使用,但防護能力有待商榷,目前沒有相關研究與政府規定建議在水中帶面罩。嚴格的症狀紀錄跟屏障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了解是否有相關症狀及接觸史,設置更衣室的屏障措施及人流管制,做好預防措施。在空氣品質的監控,室外泳池相對室內泳池安全,室內泳池必須做好通風,避免內部循環減少傳播可能,過去的團體課程可能需要有所規範,做好防護措施的個別指導與按表操課的游泳訓練,比較容易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泳池管理做好防疫措施是上上之策,制定風險評估標準以及危害分析,持續檢測目前的流行病學狀況,針對在職的員工、教練給予培訓與疫情相關在職訓練、考慮定期篩檢,入場的泳客提供足夠的衛生與防疫資訊,並做好入口處的監控與體溫量測、症狀紀錄,另外透過預約時間、單向路徑規劃、不共享置物櫃和淋浴空間等,能夠減少泳客間不必要的接觸與傳染風險。期待泳池暢游,一起做好防疫措施、享受健康!參考文獻Preventing SARS-CoV-2 transmission in rehabilitation pools and therapeutic water environments. J Hosp Infect. 2020 Aug;105(4):625-627.Possible Transmiss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in a Public Bath Center in Huai’a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JAMA Network Open. 2020;3(3):e204583.Coronavirus in water environments: Occurrence, persistence and concentration methods – A scoping review. Water Res 2020;179:115899Swimming Pool safety and prevention at the time of Covid-19: a consensus document from GSMS-SItI. Ann Ig. Sep-Oct 2020;32(5):439-448. Guidance for Public Pools, Hot Tubs, and Water Playgrounds During COVID-19. Updated Feb. 1, 2021 Content source: National Center for Immunization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NCIRD), Division of Viral Diseases
-
2021-08-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澎湖10日起放寬餐廳內用規範 合規定免申請審核
澎湖縣政府今天公告,將自10月起適度鬆綁餐飲場所內用規定,只要餐廳符合實聯制、維持社交距離或設隔板等6點規範,即可開放內用,不用再先向縣府申請審核,縣府將持續稽查、輔導業者,位用餐民眾安全把關。澎湖縣府表示,國內本土疫情持續降溫,縣府原規定餐飲場所內用需先經衛生局審核,自10日起適度鬆綁內用規定,餐飲場所需遵守以下規範,採實聯制、入口量體溫、噴酒精消毒,不同桌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獨立包廂、屏風間隔或使用隔板,同桌者採梅花座或使用隔板,如為同住且需照顧的嬰幼兒可免除。縣府建議,提供餐點以個人套餐為主,如使用合菜,需由專人分菜再上桌。服務人員每天落實健康管理,量體溫監測健康狀況,外場人員需以口罩加面罩,內場人員則以口罩加帽子。餐飲場所每天加強清消,並需維持良好通風環境。縣府提醒,10日起雖然免事先申請、審核,但民眾及業者仍應落實中央訂定的「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縣府衛生局、建設處會持續稽查,為業者、用餐民眾的防疫安全把關。
-
2021-08-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注射新冠肺炎疫苗 兩大疾病族群千萬不能多喝水
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之後,醫護都會提醒多喝開水,但75歲張姓男子卻喝到「肺積水」住院,經檢查他罹患慢性心臟病,短時間內大量喝水造成肺積水;醫師指出,心臟和腎臟功能不良的病患都不可在短時間內喝水過量,以免導致肺積水。張姓男子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第一劑的幾天後,開始咳嗽、氣喘、胸痛,起初以為是接種的副作用,又以為剛好感冒,忍耐坐著睡覺幾天,小腿竟水腫,他趕快就醫檢查,居然是注射疫苗後喝太多水造成肺積水,產生各種胸部不適症狀及下肢水腫。他告訴醫護,接種後最多一次喝1000cc白開水,「多喝水有益健康,哪知喝太多也有事。」衛福部彰化醫院心臟科主任何東錦今天表示,心臟像身體的幫浦,不斷收縮把肺部含氧血打到全身,心臟病患因心臟較無力,短時間喝太多水,心臟來不及把水分送到腎臟排除,就容易發生肺積水,張姓患者有慢性心臟衰竭病史,應該是短時間猛喝水釀禍,不太可能是注射疫苗發生副作用,病人服用利尿劑快速排水體內多餘水分,已逐漸恢復健康。何東錦又說,接種完疫苗最好定時量測體溫及多喝水,心臟病患者最好維持平常飲用量,若要多喝水,每次喝水都要間隔一段時間,讓心臟有足夠時間送出水分,才不會發生肺積水,否則發生肺積水,最嚴重可能呼吸衰竭致死。不只心臟病人不能短時間內暴飲,彰化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旻叡說,洗腎等嚴重腎臟病變患者無法像健康的人可隨時自我調節多餘水分,必須等到洗腎時,才能移除體內過多的水,因此嚴重腎臟病患者打完疫苗如果短時間內喝太多水,可能全身性水腫和肺積水。何東錦和蔡旻叡都表示,肺積水有上述的「心因性」及「腎因性」,為了避免發生肺積水,心、腎兩大疾病的病人要控制日常飲水量,分時段補充水份,千萬不能像一般人打完疫苗多喝水。
-
2021-08-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開放餐廳內用恐出現阿公店佯裝小吃店 北市府:會注意
雙北餐廳昨日在降級後首度開放內用,但不少店家仍不敢開放,台北長柯文哲昨日也有前往視察餐飲業內用情況,針對是否有違規,或是有阿公店佯裝成小吃店營業情況,柯文哲表示,昨日視察結果大致情況良好,後續將研議如何比照環南市場利用悠遊卡等方式快速實聯制;副市長黃珊珊說,目前稽查狀況沒有太大違規,阿公店部分會多注意相關狀況。柯文哲今在防疫記者會上表示,昨天親自去新光三越美食街觀察內用情況,發現人流不多,認為不要一下子增加人數是好事,對於開放餐廳內用他也很焦慮,視察時看到每家餐廳都很小心,像是一蘭拉麵本來就有隔間,其實中間隔一位即可,但他們隔了好幾個位子,顯見業者非常注意防疫安全,這是好事。柯文哲說,近期也在研究北市實聯制如何更有效執行,像是環南市場踩嗶悠遊卡方式,認為在人流較大的場域還是要使用悠遊卡比較好,用台北通不太可行,未來還在研究如何快速實聯制,但針對餐廳內用管制,仍呼籲要分艙分流,先觀察2周再看個案來處理。黃珊珊指出,市府各個主管機會都有前往稽查,總計稽查66件,沒有太大違規事項,較常出現的情況是店家沒有完整落實紀錄員工量體溫的紀錄;針對小吃店實際是阿公店的問題,黃珊珊說,之前遇到很多類似的情況,因此柯文哲指示在稽查時要多注意相關的狀況;餐飲人員公費接種部分,北市若爭取到疫苗會盡快安排接種。針對水源市場有店家反應,因市場通道狹小,民眾排隊難保持社交距離,因此仍不太敢開放,黃珊珊回應,市府有給餐飲內用開放指引,最困難的還是桌子與桌子間是否能做到1.5公尺的間隔,不能做到就不能內用,但如果是無法梅花座,使用隔板隔開也是可行,針對通道狹小的公有市場,北市是採取輔導措施。
-
2021-08-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北決定開放餐飲內用 柯文哲、侯友宜下午正式宣布
疫情上周降至二級警戒,許多縣市已開放餐飲內用,雙北市長柯文哲、侯友宜已經決定同步開放餐飲內用,稍晚柯文哲會與新北市長侯友宜通上電話,下午將同步宣布開放。雙北從5月15日率先進入三級警戒,近80天餐飲無法內用,產業叫苦連天,對於全國在7月26日後正式降二級,各縣市陸續開放餐飲內用,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兩人決定同步開放餐飲內用,預定今天下午的防疫記者會,將正式宣布最新指引與實施細節。根據北市府日前公布的餐飲內用指引。自助餐型態的餐廳,應該有適當的阻隔,避免食物遭飛沫汙染,並由服務人員夾取提供;餐廳應以個人套餐方式供應餐點。至於桌菜、或非單人火鍋、燒烤等多人共同烹調的用餐形式,則應由個人套餐方式供應餐點。另外,餐飲從業人員每天量測體溫及健康鑑測並作成紀錄備查,若出現發生或其他疑似症狀,應主動向專責人員報告,並儘速就醫。加強防疫教育訓練,並作成紀錄備查,需佩戴口罩、勤洗手,用餐環境維持良好通風,不同桌人員間保持1.5公尺以上間距、獨立包廂、屏風間隔或使用隔板;同桌應採取梅花座或使用隔板。餐飲場所定期清潔及消毒環境,廁所每天衛生清潔及消毒,並確實記錄。若有工作人員或顧客確診,應暫停營業及進行環境清潔消毒,場所至少暫停營業三日,恢復營業11天內,暫停內用,改採外帶或外送。根據柯文哲先前提出的開放餐飲內用標準,包括每周每日平均新增確診案例,須小於十例;每周每日平均不明感染源,須小於二例;每周社區群聚小於三例,這些指引也是給北市作為一些檢視,如果超過數量就要開始警戒。
-
2021-07-31 新聞.用藥停看聽
「記得配溫開水!」 吃藥能配飲料嗎?藥師告訴你不能不知的服藥禁忌
「吃藥要記得配溫開水喔!」這是藥師在發藥時常說的小叮嚀。所謂的溫水,大約是從室溫25℃到不超過體溫的37℃之間。但民眾常會忘記或求一時方便,直接以茶、果汁等飲品服藥。這不僅會影響療效,還可能提高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食藥署提醒民眾,除非藥品有特別標示,否則服藥時仍應配服溫開水為主。 服藥時,不能不知的藥品交互作用 日常飲食中,很容易因一時不慎發生藥品交互作用,食藥署叮嚀民眾在服藥時應多加注意且避免以下情形 :一、酒精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因為酒精除了可能影響藥效,還可能增加副作用。例如:酒精會增加胰島素降血糖作用,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增加止痛藥acetaminophen肝毒性風險、增強安眠藥中樞神經抑制作用,更會與抗生素、血壓藥等產生交互作用,甚至可能因嚴重低血壓、低血糖而導致休克。二、葡萄柚或柚子 葡萄柚或柚子中含有抑制肝臟代謝酵素的成分,可能影響某些藥品的代謝,使其在血中濃度增加,提高不良反應發生率,甚至產生嚴重副作用。可能影響的藥品包括 : statin類降血脂藥、免疫抑制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這類降血壓藥等,若正在服用上述藥品,應避免食用。三、紅麴、納豆 紅麴和納豆具少量降血脂功能的成分,在服用降血脂藥品時若大量攝取,可能會使藥品在血中濃度增加而導致副作用產生,像是橫紋肌溶解,嚴重甚至會導致腎衰竭,應避免併用。四、含咖啡因的飲品 咖啡、可樂、茶等含有咖啡因,會增加氣管擴張劑的作用,且降低安眠藥的效果。當服用某些種類的抗生素、避孕藥、降血壓藥或抗心律不整的藥品,會降低咖啡因的代謝,使體內咖啡因濃度增加,進而提高咖啡因副作用的發生機率。 食藥署提醒,若是不知道自己的飲食是否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除了在領藥的當下可詢問藥師,也可利用住家附近的社區藥局進一步詢問,藥師都會給予最適切的諮詢和用藥指導。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7-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農曆普渡將至 柯文哲宣布宗教團體普渡指引
今天起,疫情警戒降至二級,由於農曆七月普渡將至,台北市長柯文哲今也宣布台北市宗教團體普渡指引,柯文哲說,台北市暫不開放遶境、進香、平安餐、福宴等。相關普渡防疫指引仍禁止飲食、設置酒精消毒、戴口罩、量體溫、實聯制等;祭祀也須採梅花座,結束後分梯取回祭品。至於普渡人流管制,柯說,人流管控採單一出入口,工作人員先造冊,擬定分工計畫,容留室內不超過50人,室外不超過100人。柯文哲說,台北市只要做好量體溫、戴口罩量、實聯制、祭祀梅花座等防疫措施,普渡還是可以辦,甚至維持一定的人流管制,室內50、室外100人以下,若普渡會超過這個人數,超過標準,就是事先申請防疫計畫。北市民政局表示,因應警戒降至二級,台北市除繞境、進香、遊行等移動式活動及普度後福宴、平安宴等具聯誼性質餐會,還是禁止辦理,降級後宗教場所開放民眾進入,並開放辦理宗教集會活動,容留人數以室內不超過50人、室外不超過100人。至於台北市的中元普度活動,開放各宗教團體、公司行號、里辦公處、市場攤商及社區民眾得在依照內政部訂定的「二級疫情警戒期間中元普度防疫措施」及「二級疫情警戒期間宗教場所、宗教集會活動防疫指引」的防疫措施指引下辦理。民政局表示,共通的防疫措施包括室內不超過50人(以每人2.25方公尺計算)、室外不超過100人(以每人1平方公尺計算)為原則;落實實聯制、量體溫、噴酒精、全程佩戴口罩、妥善規劃動線、維持社交距離、執行人流管控、加強環境清潔消。另外,宗教集會採梅花座、固定座位,如有供餐必要者,以餐盒及瓶(罐)裝飲品為限。已登記寺廟、宗教財團法人有辦理大型集會活動,以及提供筊杯、籤筒供民眾使用的需求,需要提報防疫計畫,經主管機關同意者得放寬容留人數(室內不超過100人、室外不超過500人)及設置專人管理使用。至於已登記寺廟、宗教財團法人得提報防疫計畫經核准後,放寬參與人數(室內不超過100人、室外不超過500人)。至於有舉辦中元普度相關活動的需求者(如放水燈、主普壇等),不論參與人數多寡,應提報防疫計畫經本局同意後方可辦理。此外,公司行號、社區、里辦公處或市場等團體普度指引,活動參與者須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活動採實聯制、進行量體溫、酒精消毒及人流控管。場地管理活動應採單一出入口,主辦單位應於場地入口處張貼場地可容納人數告示。容留人數限制,以室內不超過50人、室外不超過100人為限。
-
2021-07-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降級首日衝墾丁沙灘 熱門水上活動仍受限
疫情三級警戒今起降為二級,餐廳及風景區都適度開放,夏日水上活動勝地的屏東墾丁,今天一早就有民眾迫不及待到海邊衝浪、戲水和潛水,卻發現水上摩托車等熱門水上活動未開放,抱怨海灘降級只開放一半;墾管處表示,船帆石和小灣遊憩沙灘的防疫計畫已送件,實地審查通過即開放,但沙灘上戴口罩、社交保持距離、個別下水活動沒問題。因受西南氣流影響海邊出現長浪,墾丁各遊憩沙灘上午10時也插上禁止下水警戒紅旗,民眾多只能在岸邊踩浪解解癮;從高雄來的吳姓遊客上午帶著妻兒在海邊玩沙、踏浪,他說,在家真得悶壞了,降級首日就帶著妻兒南下墾丁度假,飯店仍關閉游泳池,只能到海邊玩水,卻發現水上摩托車水上活動未開放,海灘降級只開放一半,有點小失望。墾管處表示,降級後,墾丁國家公園區內的沙灘及水域活動遵守中央防疫規定下「有條件開放」,在地協會或業者需依據防疫指引向墾管處提出防疫計畫審核後開放,包括單一出入口的人流管制、實聯制、量測體溫、傘座區安全距離等,目前只有船帆石和小灣沙灘有送件,其他海域沙灘尚未提防疫計畫,下午實地審核過即開放,其他沙灘商業水上活動仍未許可。墾管處說,除了從碼頭出海的船潛活動和各潛點的一對一潛水,海域沙灘若沒有提報防疫計畫不能開放,從沙灘岸際下水的水上摩托車、潛水等活動無法開放,執法人員會在各海域稽查,提醒民眾及業者,違規下水者仍會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屏東另處受歡迎的水上活動勝地小琉球,鵬管處公告在全程可配戴口罩情形下,開放轄內海邊、沙灘及水域從事操作騎乘獨木舟、風浪板、SUP、水上腳踏車等活動,並在非群聚情形、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單人活動及活動前後配戴口罩下,得從事水肺潛水及衝浪活動;降級首日只有零星遊客,業者卻開心說,封了兩個多月,能「開市」心滿意足了。
-
2021-07-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夢時代中午現用餐潮間隔座無虛席 消費者:恍如隔世!
高雄夢時代購物中心今天中午湧現用餐人潮,美食雖然座位數已減少、三面透明隔板,幾乎有位子的地方都有人坐了。吃著熱呼呼的美食,消費者滿足的說:有恍如隔世的感覺!夢時代公布7月27日起的營業時間,周一至周四上午11點至晚上10點,周五、假日前一天是上午11點到晚上10點,周六上午10點半到晚上10點半,周日及假日是上午10點半到晚上10點,基本上已經回復到之前的營業時間。入館仍要實聯制、戴口罩、量體溫。今天上午11點開放營業,民眾陸續進館,中午美食街人不少。夢時代減少座位、放三向透明隔阪。消費者說,能在外頭吃飯真好,不能聊天也沒關係!離上回在外頭吃飯好像已經好久好久了,吃完飯還是趕快把口罩戴上。
-
2021-07-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降級「健康碼」該上場了 王任賢:相信唐鳳的才智
全台今天迎來睽違69天的降級,各地開始出現人潮。預防群聚感染,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盼推台版疫苗護照,擬將打滿兩劑疫苗且滿14天的民眾,註記在悠遊卡裡;而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新冠疫苗接種黃卡需要資訊化,此時是規劃「健康碼」的最佳時機,憑政委唐鳳的才智一定可以很快上線。王任賢直言,指揮中心從最一開始的排斥檢驗,再來到阻擋疫苗,與不效仿大陸的防疫作為,以致停滯不前。像是大陸的「健康碼」的概念,可被視為通行證,將個人健康資訊存在手機裡面,進入公共場所一刷,能否順利進入一翻兩瞪眼,更維護相關場所安全。「土方法控制疫情、限制行動是錯誤的。」王任賢說,健康的人能夠去公共場所,政府該積極建構健康碼,裡面可包含疫苗黃卡以外的其他訊息,例如體溫、核酸篩查、抗體檢驗,及其他需防範的傳染病資訊。台灣早已擁有使用健康碼的籌碼,王任賢說,健保署、各大醫院的旅遊門診可以整合、連線,成為國內通行的門票,將來甚至可以運用在國際上的簽證用途。降級之後補教、幼托,與長照等機構須檢附篩檢陰性證明才有營業資格,王任賢指出,健康碼隨時更新資料,可取代紙本發放證明的耗費時間。事實上,健保署近期也在積極整合「新冠病毒篩檢結果」及「預防接種資訊」,利用健保快易通查詢至社區篩檢站或醫院篩檢的結果,也能查詢疫苗接種狀況,不必都仰賴三日內的陰性證明,但作為真正的疫苗護照使用,努力仍有努力的空間,得先取得國際的認同,才有辦法推行。
-
2021-07-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降級 監察院重新開放民眾到院陳情
監察院今天表示,為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從27日起,調降疫情警戒標準到二級,因此從明天起,重新開放受理民眾到院陳情業務。監察院晚間透過新聞稿表示,基於防疫優先原則,監察院將請到院陳情民眾,配合實聯制、量測體溫並全程配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1.5公尺,並宜講述案情重點,避免久留。如果到院陳情民眾人數過多,監察院指出,將採人員分流方式,以降低群聚風險。監察院說,後續將視疫情發展狀況,隨時就防疫措施滾動式調整。
-
2021-07-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持「疫苗護照」才准用餐!餐飲優惠慶降級、內用拼防疫
歷經長達2個月的全台防疫三級警戒,7月27日將迎來降級曙光,除了台北、新北與宜蘭外,其他縣市政府也針對餐飲業條件式開放內用。為了重新迎接顧客上門,各大餐飲集團也積極落實防疫措施,甚至規劃「持疫苗護照才能內用」的用餐型態。另外包括肯德基、摩斯等品牌,則推出炸雞桶62折、咖啡買1送1等不同的降級慶祝優惠。針對重啟內用的時間點,品牌各有不同安排。包括王品、藏壽司、添好運、了凡、麥當勞、85度C、築間、乾杯等連鎖品牌,將於7月27日起配合各縣市政府開放部份門市內用,但是麥當勞、85度C均尚未開放洗手間。至於漢來美食雖於7月27日開放旗下品牌內用,但漢來海港餐廳則會延至7月30日開放。旗下擁有饗食天堂、饗饗等品牌的饗賓餐旅,統一於8月1日起恢復內用,而肯德基預計於8月3日起才會開放內用,漢堡王則仍尚在研議當中。除了落實實名制、酒精消毒、梅花座、隔板、測量體溫、間隔1.5公尺等規定措施之外,包括添好運以及漢來美食旗下的名人坊、漢來軒等多個品牌,則是新規劃「個人套餐」以增添用餐安全;乾杯、老乾杯也調整用餐型態,改以統一定烤分食的服務;王品集團則是添購1萬份快篩試劑,免費提供給全體同仁居家快篩。至於ABV餐酒館更打出「疫苗餐酒館」的旗幟,標榜只安排施打過疫苗的員工提供服務,並且僅限持有本人疫苗護照的民眾可入內用餐,確保顧客與員工安全。由於雙北與宜蘭尚未開放內用,因此多數連鎖品牌仍同步供應外帶外送的優惠方案。例如馬辣新推出肉量達1.2公斤的「4人和牛暴肉餐」鍋物方案,原價2,358元,優惠價999元;築間旗下的本格和牛燒肉、燒肉Smile也有3款肉量達1.2公斤的燒肉套餐,每套999~1,680元。為了慶祝降級,7月27日起,肯德基限時推出7塊炸雞桶套餐限時優惠,原價470元,優惠價289元,另外還有4款指定點心與飲品享買1送1。至於摩斯漢堡也同步推出買火腿歐姆可頌堡加贈冰紅茶、摩斯咖啡買1送1等優惠,共同為全民加油打氣。另外於7月27日起新開幕的藏壽司岡山店、桃園遠百店,更是祭出長達28天的「用餐9折」優惠,均為降級後的用餐小確幸。
-
2021-07-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明天降二級 國家圖書館恢復開館
指揮中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國家圖書館表示,自7月27日起恢復開館,但部分密閉空間暫不開放,並透過減少閱覽座位席次及人流管制方式等措施,提供民眾安全無虞的使用環境。館長曾淑賢表示,國家圖書館依照教育部公布的指引,強化各項防疫措施,同仁小心翼翼做好開館準備,希望在自身安全無虞的狀況下,仍能提供學習和閱讀的資源,讓社會的學習生活慢慢恢復正常,民眾珍惜防疫期間寶貴的學習資源和閱讀環境,做好個人防疫措施,共同維護場域及個人安全。國家圖書館指出,請入館民眾應「實聯制」登記、全程配戴口罩、量測體溫、酒精消毒,並須保持室內1.5公尺社交安全距離。防疫階段,民眾仍可多加利用知識快易達資料快送服務,開館後取件地點恢復至閱覽大廳辦證處取件。【開館時間】●總館周二至周六9時至21時,周日9時至17時,周一及國定假日休館●自修室周二至周六8時至22時,周日至周一8時至17時,每月第一個周一及國定假日休館●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周二至周日10時至18時,周一及國定假日休館●資訊圖書館暫不開放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女大生打AZ吞6顆普拿疼「止不住爆痛」 貼文引過來人迴響
近日符合疫苗施打資格的民眾陸續收到了接種通知,不過也還是有許多民眾擔憂,接種後引起的不良反應。日前就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自己接種AZ疫苗後持續高燒,連吞6顆普拿疼也沒有改善,直言「給各位跟我一樣年紀的建議,真的不要輕易嘗試!」日前有位被歸類在接種第九類的18歲女大生在Dcard COVID-19版以「18歲打AZ第一劑」為題發文表示,自己7月22日打完第一劑AZ疫苗後,先是肩膀及施打處微微酸痛,到了當天凌晨突然覺得超級冷,「爬起來拿了冬天在蓋的厚毯子才睡得著」,接著23日清晨7點發高燒,感覺像得了腸胃炎一樣非常不舒服,只能吃清淡的東西才不會噁心。而後發燒的現象在接連吃了3顆普拿疼後也沒有改善,中午時體溫來到39度,「因為不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再吃普拿疼,先貼了小林退熱貼,午餐也只能吃一點,完全沒食慾。」當日下午連續再吞3顆普拿疼,這段期間關節痛、手痛、胸痛、頭痛、頭暈樣樣來,原PO表示自己「頭痛到很像被大卡車撞到!」隔日上午仍持續發燒。並在文末提醒,「要打AZ的人,普拿疼一定要準備充足,買舒跑或者FIN補充電解質,退熱貼也一定要有。」貼文曝光後,隨即引起許多網友熱議,「我也18,真的只有陣亡兩個字可以形容」、「我21歲,昨天早上打的,晚上開始燒到40度,超級不舒服」、「我也是18,剛打完就吃了一顆止痛藥,睡前才開始感到頭痛畏寒施打處酸痛」、「一樣18歲,打完就先燒39度,整個人快蒸發了」、「吃了五顆普拿疼還是燒到39,關節痛爆、頭痛爆,燒了兩天半頭依舊痛」、「我也18歲23號打,痛苦到一個不行今天才好了一點」。也有網友認為,「每個人對疫苗的副作用程度都不同,不要輕易嘗試這句話感覺不妥」、「再痛苦也沒有確診新冠然後變重症痛苦吧,這真的不算什麼」、「有副作用才要覺得萬幸吧!代表個體免疫力很好啊,完全沒有副作用的是疫苗認證老人欸」。事後原PO也將「不要輕易嘗試」,改成「還是要打的喔!雖然副作用很痛苦……」。
-
2021-07-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調降二級 高鐵乘載率仍維持七成以下全程對號座
台灣高鐵公司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依據交通部公布最新指引,各車次列車將同步配合維持乘載率在七成以下,並繼續實施全車對號座。高鐵公司持續以擴大「類梅花座」方式,依照旅客訂位狀況安排座位,旅客乘車時全程配戴口罩,上車後若發現座位過度擁擠時,可請列車長視現場狀況妥適調整座位,讓乘車更加安全、安心。台灣高鐵表示,近期國內疫情因政府控制得宜而持續緩解,高鐵公司正密切觀察旅客需求及疫情狀況,持續進行滾動式檢討並將機動調整班表,定案後儘速公告,以利旅客多加利用大眾運輸,提早規劃行程。同時,高鐵同仁疫苗接種率已逾九成,進一步確保營運及旅客乘車安全,敬請安心搭乘。高鐵公司表示,自7月27疫情警戒降為二級起,退票規定將恢復依旅客運送契約與各產品規定辦理,並同步停止三級警戒期間退票免收手續費的彈性措施。此外,列車上與車站(付費區與非付費區)內仍維持禁止飲食,列車上仍暫停販售高鐵便當、飲料、食品等各項推車商品販售服務。高鐵公司說,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與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警戒降級期間,車站內餐廳得提供內用餐飲服務,惟若車站所在地方政府另有防疫相關規定者,從其規定,敬請旅客注意配合。高鐵公司已針對站內餐廳完成「防疫管理措施」,持續敦促商家加強各項防疫措施,確保旅客用餐安全。此外,旅客於進出車站時,確實完成實聯制登記,並自進入高鐵車站(含車站大廳、售票處等非付費區)起,即全程佩戴口罩,乘車時也須佩戴口罩並配合量測體溫。高鐵列車組員及車上保全於巡視車廂時,將特別注意旅客佩戴口罩情形,發現未依規定佩戴口罩旅客除將主動勸導外,更將針對不配合或持續違反規定者,立即通知鐵路警察協助,守護旅客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