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0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飽和脂肪
共找到
841
筆 文章
-
-
2024-04-20 醫療.新陳代謝
你聽過代謝症候群嗎?「5大指標」快檢查自己有沒有中標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40歲以上過重或肥胖者共有105萬人,其中5成以上的民眾有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儼然成為了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那代謝症候群是什麼?對於健康會帶來哪些影響?今天《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就來和大家分享4大絕招預防代謝症候群找上門!代謝症候群是什麼?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並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多種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集合體,我們可以把它視為一種身體的警訊,這些危險因子的異常都是屬於輕度的,還沒有達到被診斷為「疾病」的標準,可以說是「疾病前期」,但罹患代謝症候群通常代表或許你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長期累積下來所造成的結果,若沒有注意到身體發出的這個警訊,很可能日後就會引發其他代謝相關的「疾病」,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等。 代謝症候群的5大指標代謝症候群有「3高+2害」5大危險因子.3高:血糖偏高、血壓偏高、三酸甘油酯(TG)偏高.2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過低根據國健署建議的判定標準,5項危險因子中若有3項或以上超標,則認定為代謝症候群;若有任一項超標,則為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雖然國際通用的肥胖指標是BMI,但單單從BMI的數值並沒有辦法看出脂肪堆積的部位,因此在評估代謝症候群時我們使用的標準是「腰圍」,腹部的肥胖代表內臟脂肪可能堆積比較多,相較於其他部位的脂肪堆積,有更高的風險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養成定期測量腰圍的習慣也能幫助自己監控身材的變化喔!為什麼會得到代謝症候群?1.不良的生活型態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主因大多是有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期下來造成的,例如久坐少動、飲食不忌口(常吃高油、高糖和精緻澱粉的飲食習慣)、抽菸…等等,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有抽菸習慣的人得到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是沒有抽菸者的1.5倍,而低度活動量的人得到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更是高活動量者的1.7-2倍!可見良好的生活型態其實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喔!2.遺傳因素罹患代謝症候群第二大的原因就是家族遺傳,若是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家族病史,日後得到代謝症候群的機率也會比一般人高喔!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身體的機能本來就會慢慢變差,包括代謝、消化等等,很多不良的習慣可能在年輕時不易察覺到身體的變化,是因為當時身體能夠承受的負擔比較大,就算造成危害也能夠迅速地恢復健康。這就造成了許多人年輕時留下了積習,等身體機能過了巔峰時健康問題就一一浮現出來,才會有「中年危機」出現,因此,大家可以透過以下四大絕招預防代謝症候群喔!4大絕招預防代謝症候群說了這麼多,其實代謝症候群不外乎就是身體亮起了黃燈的警訊,並不是真的得到了「疾病」,因此透過調整是可以改善代謝症候群的狀況的!雖然我們沒辦法改變自己的家族病史,但可以先建立起良好的觀念、改善生活習慣,以下就來教你4大絕招預防代謝症候群找上門!1.健康飲食,3低1高均衡的飲食是維持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良好習慣,依照現代台灣人的飲食狀況,遵守「低糖」、「低油」、「低鹽」、「高纖」的「3低1高」原則,多攝取蔬果、以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減少精製糖及精緻澱粉的攝取,如此一來就能更貼近健康的飲食模式囉!2.養成運動習慣運動除了能夠讓自己維持良好的體態之外,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體內高密度脂蛋白的濃度、更能預防很多慢性疾病。許多人發現自己罹患代謝症候群時正值事業的高峰期,久坐辦公室、下班回家又躺沙發或床上,除了上下班的走動幾乎沒有額外運動的時間。國健署建議,若要預防代謝症候群,要養成每天運動30分鐘的習慣喔!3.定期健康檢查,早發現早治療為了落實預防保健的政策,國健署有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者每三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免費成人健檢,內容有包括最基本的代謝症候群以及其他相關的項目,民眾可以自行前往有配合的醫療院所進行檢查。即早發現異常才能即早治療,也可以避免演變成更嚴重的疾病喔!4.不抽菸,少喝酒抽菸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風險,而過量飲酒也會增加肝臟疾病、腸胃道疾病、心臟病等疾病發生的機率,為了短暫的快樂而賠掉了身體健康其實是非常得不償失的喔~看完今天的文章,相信大家對於「代謝症候群」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在維持體態的同時也能降低日後得到一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喔!健康設計家與您一起建立正確的保健知識!延伸閱讀:.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鬆?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降低血脂、降膽固醇、延緩血糖上升...膳食纖維5好處一次看!.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8 養生.聰明飲食
女性更年期該吃什麼?有助預防2大健康風險的更年期飲食一次看
眾所周知,女性更年期會帶來一系列身體變化,例如隨著雌激素濃度下降,體溫和體重等指標可能會增加。該如何在每個人都會碰上的女性更年期中保持健康?女性更年期可能有哪些疾病風險?所謂的女性更年期,意指女性已經停止月經至少12個月,但更年期症狀可能會比你預期的更早開始。更年期通常從40多歲開始,但最早可以在30多歲或晚至50多歲開始。在此期間,你可能會開始感到熱潮紅、情緒波動和精力不足等症狀,而雌激素的減少可能會開始影響你的骨骼、肌肉質量和新陳代謝。幸運的是,健康、多樣化的飲食和積極改變生活方式有助於減輕更年期症狀的嚴重程度。它還可以幫助預防停經後女性患上風險較高的健康狀況,例如骨質疏鬆症和心臟病。吃什麼有助改善女性更年期健康?在生命的任何階段,均衡的飲食都至關重要,但在更年期,身體需要額外的耐心和照顧,改變飲食有助於預防未來的症狀。必須留意的是,每個女性都是不同的,有不同的需求和症狀,沒有一套統一的更年期飲食標準,但有些食物你可以考慮添加到飲食中或盡可能多吃。1.強化骨骼健康雌激素對骨骼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雌激素濃度的下降,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就會增加,骨質疏鬆症還會導致骨折的風險更大。飲食能對骨骼健康有著正向的作用,以下有一些重要的常量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需確保你攝取足夠。.每餐都應攝取優質蛋白質,像是海鮮、豆類、乳製品、肉類和家禽。.鈣是骨骼健康的重要礦物質,良好來源包括乳製品、帶骨的罐裝魚、菠菜和豆腐。.維生素D是由陽光照射到皮膚上時產生,蛋黃、油性魚類和一些強化食品中也含有少量維生素D。.維生素K存在於綠色蔬菜、發酵食品、乳製品和肉類中,對骨骼強度有重要作用。.磷存在於家禽、肉類、乳製品、油性魚類、馬鈴薯、全穀類和豆類等食物中。.鎂是另一種礦物質,良好的來源包括全穀物、菠菜、南瓜子、杏仁和豆類。2.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停經期間和停經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這部分與老化過程以及雌激素下降的影響有關。與雌激素濃度下降相關的體重增加也會導致肥胖、高血壓、2型糖尿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升高的風險增加,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以下飲食改變有助於降低這種風險。.將飽和脂肪(動物脂肪)換成不飽和脂肪,例如特級初榨橄欖油、酪梨、種子、堅果。.將精緻碳水化合物(白麵包、白米)換成全穀類(糙米、黑麵包、小米)。.每天至少吃5份水果和蔬菜.每週兩次吃兩份油性魚類(例如鮭魚、沙丁魚、鯖魚)。.每天吃一把堅果和種子。哪些食物可能使女性更年期症狀惡化?當你經歷女性更年期時,你所減少和添加的飲食都會產生同樣大的影響。以下是你應該避免的一些常見食物:1.辛辣食物如果你出現潮熱紅和盜汗的情況,可能需要減少辣醬的用量,因為辛辣食物會使體溫升高,進而引發這些症狀或使症狀變得更糟。2.咖啡因咖啡因可能是更年期熱潮紅的部分原因,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完全戒掉它,但過量的咖啡因已被證明會使熱潮紅變得更加嚴重。3.酒精酒精會引發女性更年期症狀,例如熱潮紅、盜汗和頭痛。如果大量飲酒,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會升高,飲酒過多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4.碳水化合物和澱粉類食物由於女性更年期會減緩新陳代謝,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同樣的,高度加工食品和添加糖的食品和飲料也是如此。總而言之,更年期是一個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女性會經歷一系列嚴重的症狀,而保持均衡的飲食是嘗試緩解女性更年期症狀的好方法。目標是每餐吃各種顏色的全穀物、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全植物性食物、富含鈣的食物,並優化你的腸道健康,以獲得長期健康益處,從而支持健康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症的長期風險。【資料來源】.Menopause Diet: What To Eat To Help Manage Symptoms(Cleveland Clinic).Managing menopause with diet(British Nutrition Foundation).Healthy Eating During Menopause(The Menopause Charity)
-
2024-04-16 性愛.性福教戰
不是只有牡蠣能壯陽!中醫推薦吃10種食物加速血液循環、提高神經興奮度!
性致缺缺怎麼辦?當荷爾蒙失調、壓力太大、器官開始老化時,可能無法滿足伴侶「熱情如火」的需求。吃對食物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另提高神經興奮度,坊間有所謂的「天然壯陽藥」,可作為催情輔助。10種食物有助提高性欲日前有中醫師分享10種可以提高性欲的食物,泌尿科醫師莊豐賓在臉書粉專「幸福醫師莊豐賓」討論這些食物是否能催情、壯陽,甚至硬挺持久。他針對這10種食物列舉營養素、促進心血管健康的關鍵,分享「吃出來的性福」。1.南瓜籽每100公克的南瓜子,含有9毫克的鋅,鋅對男性健康有很多好處,例如:提升精子的品質和數量、增加睪固酮的濃度、改善攝護腺肥大,可說是男性的必須營養品。2.韭菜中醫認為韭菜有「補腎固精」的功效,從西方營養學角度來探究,韭菜含有硫化素、槲皮素。勃起功能與血液循環息息相關,硫化素可擴張血管,槲皮素則減少氧化造成的血管阻塞。3.黑豆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能補充女性缺失的雌激素,有助於改善更年期障礙的症狀。4.山藥含有植物雌激素及異黃酮,能幫助女性荷爾蒙的平衡穩定,自然提升性欲及性功能。5.杏仁同樣含有植物雌激素及豐富的鎂,能調節血壓、改善血液循環,對女性有滋陰潤燥。有些人擔心男性吃黑豆、山藥、杏仁會不會讓男性荷爾蒙減少,影響到雄風?莊豐賓提到,民眾不必過度擔心,正常食用並不會發生荷爾蒙分泌異常。山藥含有薯蕷皂素,跟製造睪固酮的DHEA有類似功效,可生成一氧化氮,讓血管擴張、改善勃起功能障礙。6.鰻魚在中醫食補中,鰻魚被視為壯陽聖品;相較於其他動物性食物,鰻魚除了豐富的蛋白質,還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維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元素,進一步加強勃起功能。其鈣質也能增加生殖機能和精蟲的活動力。7.牡蠣每100克牡蠣,含有10.6毫克的鋅,是海鮮類中鋅含量最高,想加強攝取鋅,牡蠣是不錯的選擇。8.蝦子每100克蝦子,含有21.9毫克蛋白質及2毫克鋅,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能提升好體力。9.鵪鶉蛋攝取鵪鶉蛋能補腎益精血,有助於催發性欲,但鵪鶉蛋的營養價值跟雞蛋差不多,日常生活中不用特別找鵪鶉蛋進補。10.羊肉每100克羊肉,含有5毫克鋅,其精胺酸的含量也比牛肉、豬肉、雞肉還高,適度食用補腎壯陽效果好。但是羊肉爐不宜多吃,尤其是酒精和蛋白質的組合,易造成攝護腺發炎問題。莊豐賓強調,除了均衡飲食,要注意規律運動、戒菸戒酒、正常作息也是提升睪固酮和性欲的重要助力。(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15 養生.健康瘦身
更年期女性為什麼少吃還是變胖?營養師授減重食譜,3策略減脂不減肌肉
「已經吃很少了,為什麼還瘦不下來?」「更年期一定會發胖嗎?該如何從飲食改善?」營養師指出,女性更年期通常發生在45歲到55歲之間,由於卵巢功能退化,逐漸減少製造女性荷爾蒙,身體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疾病、肥胖也跟著來。建議飲食應掌握「吃原型食物、均衡攝取六類食物及優質脂肪」3大原則,即可輕鬆減脂健康瘦。2原因讓更年期女性少吃還是胖許多更年期女性很疑惑「為什麼少吃還是變胖?」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說,最主要的因素是荷爾蒙改變,引起胰島素阻抗,不僅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更易造成脂肪囤積。雌激素具有穩定血糖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女性的經期前後,血糖變化特別大;尤其是停經後,對糖的代謝能力大大降低,一不小心就會變胖。更年期女性容易發胖,另一個原因是基礎代謝率下降。過了30歲之後,基礎代謝率每10年會下降2至5%左右,很難減掉多餘的體重。陳姿吟表示,門診病人常抱怨「吃很少卻沒瘦?」其實只要詳細記錄一整天吃下的食物,會發現三餐的量不大,但不自覺吃零食、甜食,尤其是高熱量的手搖飲,攝入的總熱量一定超標。均衡營養才是重點不建議生酮飲食肥胖是多種疾病的根源,也是一種慢性病,陳姿吟指出,更年期女性少吃也不一定變瘦,而且容易缺鈣發生骨質疏鬆、肌力變少。相對的,攝取各種均衡營養素才是飲食重點,尤其是含有優質不飽和脂肪酸的好油,可避免其他不好的熱量來源。建議掌握3大飲食原則,有助更年期減重,遠離三高、代謝症候群等健康威脅。陳姿吟特別提醒,更年期女性想減重,並不適合「生酮飲食」,此飲食法雖然可以讓體重體脂快速下降,但也大幅減少維持身體健康所需的營養素。努力節食不如正確吃,而且要吃得足夠,才能放鬆腎上腺素,使肌肉有力氣,增加消耗卡路里的能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12 焦點.食安拉警報
黴菌毒、化學毒…生活5大隱藏毒物!洪永祥教5招自保,多吃這些高抗氧化食物排毒
一波波食安風暴來襲,從毒辣椒粉的蘇丹紅、毒性猛烈的米酵菌酸(正名為:邦克列酸)到傷腎的紅麴,讓人恐慌到底該怎麼吃才安全呢?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在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指出,五大隱藏毒物:吸入毒、霉菌毒、清潔化學毒、加熱容器毒、經皮毒,危害你我的健康。日常中,潛藏著各種「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物,每個人因體質而有不同的抗毒體質與解毒能力,再加上暴露毒物的時間與劑量,同樣的中毒對每個人的傷害都不一樣。洪永祥分享抗毒五招,聰明面對無所不在的隱形殺手,降低從口食入、從鼻吸入、經皮膚接觸吸收的毒性物質。抗毒第一招:減少外食、吃垃圾食物,學會自己烹飪食安問題首要是「自己把關」,不應該把問題丟給外面的廚師及食品加工廠,建議學習採買新鮮當令食材,並學會健康的烹調方式,減少外食比例。外食除了中毒風險外,即使沒有中毒,也吃進許多含高油、高鹽、高糖、高熱量的垃圾食物。抗毒第二招:多喝水+膳食纖維如果避不掉毒物,要怎麼樣促進身體排毒?一定要攝取足夠的白開水、膳食纖維。足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刺激腸道蠕動,把吃進去的生物毒物、化學毒物、油鹽糖包覆成有體積的大便,減少吸收進身體裡的比例。以燒烤為例,可能會吃到焦黑的致癌物,但是邊吃烤肉邊吃大量高纖蔬菜,可減少致癌物的吸收,建議每天攝取25-35公克的膳食纖維。若毒物已經進入身體,可多喝水增加代謝;建議喝足體重3%-4%的水分,讓身體平日就處在一個健康且代謝毒物快的狀態。抗毒第三招:攝取高抗氧化力食物,增加肝腎排毒能力平日好好保養二大排毒器官:肝臟與腎臟,若不幸急性食物中毒時,症狀會比較輕微。以腎絲球過濾率來說明,有些人100分、有些人只有20分,身體排出毒物的能力就不一樣。護腎食物推薦多吃魚油、藍莓、羽衣甘藍、黑木耳、豆芽菜、蘋果、橄欖油、大蒜、洋蔥、小黃瓜。護肝食物則可以選擇十字花科蔬菜、海菜類、健康脂肪、富含硫的食物等。1.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高麗菜、白菜和白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類黃酮、類胡蘿蔔素、蘿蔔硫素,有益肝臟進行化學物質、殺蟲劑、藥物和致癌物質的中和作用。2.海菜類:海苔、昆布、洋菜、海帶等,可防止重金屬被人體吸收。3.健康脂肪:酪梨、魚油、亞麻籽、奇亞籽、橄欖油、苦茶油等,富含多元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護肝與抗發炎好食材。4.富含硫的食物:大蒜、洋蔥、青蔥、韭菜、舞茸、香菇和靈芝等;肝臟需要硫才能去除汞和某些食品添加物,以進行解毒。抗毒第四招:增強流汗排毒流汗對於排出重金屬與經皮毒非常有幫助,皮膚所排出的汗水和尿液中的物質很相像,例如都有尿素、乳酸等,但是身體大部分的脂溶性毒素、重金屬物質可藉由汗水排出。日本有一項研究發現,比較汗水與尿液中的重金屬含量,結果發現,汗水中的重金屬含量比尿液高出許多。推薦運動、泡澡、蒸氣浴等,不止增加代謝,也增強骨骼肌肉與心肺功能。抗毒第五招:知道生活毒物在哪,並且避開吸入毒:二手菸、廚房油煙、燒金紙、汽車香水、臥室香氛、煮沸的開水蒸氣、洗澡的水蒸氣、電子煙、傳統蚊香電蚊香、裝潢的甲醛。黴菌毒:浴廁黴斑、寵物皮屑霉菌、香港腳的襪子、潮濕劣質咖啡豆、開封久放的堅果花生、長黴斑的寢具。清潔化學毒:洗衣精、洗衣香氛球、洗碗劑、化學海綿、浴廁芳香劑、漂白水、除黴劑。加熱與容器毒:塑膠袋裝熱湯、使用不對的微波容器、燒烤油炸焦黑的食物。經皮毒:洗髮精、乳液、面膜、保養品、化妝品、酸痛貼布藥膏、提神精油、髮膠、染髮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11 焦點.健康你我他
擔心掉髮你用哪招?/拉長染髮間隔期 出門必戴帽防曬
小時候長髮及腰,走起路來粗黑雙辮甩呀甩的,羨煞鄰居理髮阿姨。時光飛逝,曾幾何時綁好頭髮,還要設法將劉海往上梳,蓋住額頭上方髮量較稀疏的頭皮,洗完頭梳下來一大把頭髮,令人怵目驚心。為了護髮,選用無矽靈成分、有養髮、健髮作用的洗髮乳,搓出泡沫後輕輕按摩頭皮,取代用力抓撓的洗頭方式。吹乾頭髮梳理時,握住髮尾上方,再梳開打結處,減少扯落頭髮及發生斷髮,頭髮也不綁過緊,使用適當鬆緊的髮圈。雖說愛美是人的天性,染髮讓人年輕,但也要拉長染髮間隔期,減少化學藥劑刺激。出門必戴帽防曬,保護頭皮還可遮醜,一兼二顧。做足外在改善措施外,還買了黑芝麻粉與奶粉一起沖泡當早餐飲品。黑芝麻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等營養物質,可養護頭髮,防止落髮與白髮,還含有維生素E,能滋潤頭髮、防止頭髮乾燥、脆化,維持髮絲的強韌及光澤,均衡飲食也很重要,多攝取鐵、鎂、鋅礦物質和蛋白質,對頭髮的生長很重要。每日更以指腹畫圓方式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紓壓之餘,有益於頭髮生長。「霸王別姬」有句經典台詞:「要想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想要頂上風光,自然也要多下功夫,對於年過半百的我來說,一頭飄逸的秀髮,不是憑空而來的。
-
2024-04-11 醫療.心臟血管
睡眠不足易引發高血壓!醫建議10點入睡佳:最晚別超過這時間
你每天有睡滿8個小時嗎?一天要睡多久才算夠呢?每個年齡所需要的睡眠時數不一樣,重點是「品質」,睡得好才能幫助大腦排除廢棄物質、讓身心完全休息,第二天才有精神體力維持工作生活所需。睡眠不足易引發各種疾病,尤其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說,長期睡眠不足的人要當心,睡眠質量差是中風一大危險因子。每天6至8小時為最佳睡眠時間林謂文表示,順應生理時鐘,晚上活動力下降,轉成副交感神經的運作,人體要進入睡眠休息狀態,這時心跳就會變慢,體溫和血壓也稍微下降。如果熬夜晚睡、失眠,會刺激交感神經再度反應,使血管收縮、增加血壓心跳。一旦出現睡眠問題,會提升高血壓風險,血壓失控會造成心臟病、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每天的最佳睡眠時間為6-8個小時,林謂文建議,晚上10點入睡是對心臟最好的節點,不要超過半夜12點,建立良好環境讓自己進入深度睡眠、消除生理疲勞。而睡太久也不行,研究顯示,平均每晚睡眠超過10小時的人,中風機率也會變大。高血壓沒有明顯症狀,但是會讓血管壁慢慢受損變形,甚至硬化、破裂。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有三成國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等到有嚴重頭痛、視線模糊不清、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或是出現併發症才治療處理。林謂文建議,民眾應養成量血壓的習慣,掌握「722」原則,連續「7」天量測、每天早晚共「2」次、每次量「2」次取平均值,標準值為130/80mmHg。前一天睡不好就會讓血壓異常只要一失眠,血壓就不容易控制,林謂文說,有些民眾早上就醫,血壓異常原因是「前一天睡不好」,直接反映在數值上。而早晚血壓變化也影響用藥,白天量測的高血壓,以「日間高血壓」稱呼;晚上量到的高血壓,稱為「晚上高血壓」,經評估開立長效降壓藥物或睡前加用降壓藥。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高血壓逐漸年輕化,日常三餐除了減少鈉的攝取量,應增加高鉀蔬果、高膳食纖維、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得舒飲食」非常適合高血壓患者,強調全穀雜糧、豐富蔬果,補充鉀、鈣、鎂元素。另搭配規律有氧運動、戒菸酒,避免過勞及情緒波動大,維持血壓的穩定。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03 養生.保健食品瘋
魚油這個時間吃效果最好!專家曝「2族群」應避免
魚油被喻為「天然抗炎聖品」,豐富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減輕發炎因子帶來的影響,另促進新陳代謝、提升記憶力、調節血脂及膽固醇。許多人常問:魚油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吃錯時間有副作用嗎?專家分享,飯後食用吸收效果較佳。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食藥闢謠專區」公布衛教文章,坊間傳說「魚油要在飯後吃,這時間效果最好,這是真的嗎?」答案是:「真的。」食藥署說明,魚油屬於脂溶性營養素,透過腸胃道吸收,因此建議魚油在餐後服用,尤其與含脂肪的食物一起吃,可提升吸收效率,並減少胃部不適的可能性。「食藥闢謠專區」說明,魚油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成分由DHA與EPA組成,其脂溶性維生素建議餐後服用。但食藥署也提醒民眾,在食用魚油補充品時,應遵守每日建議量,避免腸胃不適或凝血時間延長等可能的副作用。吃魚油好處多,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聯安診所營養師徐景宜過去受訪表示,若有服用抗凝血藥物者或接受手術者,都不建議吃濃縮萃取魚油。透過日常飲食攝取,也可以補充魚油,建議一周可以吃三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以深海魚類為例,可多食用鯖魚、沙丁魚等。要特別注意,鮪魚、鮭魚等大型魚類會有重金屬殘留問題,孕婦及幼童可依食藥署發布的《魚類攝食指南》適量攝取。另外,好食課營養師何采璇也提醒,魚油及鈣片能不能一起吃的問題已爭論許久,一派說法是認為,攝取高劑量的魚油於腸道鹼性環境中會與鈣發生「皂化反應」,降低鈣質吸收,也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另一派說法則是覺得皂化反應於高溫(70度以上)、強鹼環境下才會發生,因此魚油、鈣片一起吃並不影響吸收。雖然目前並無研究提及魚油與鈣質在體內真的會發生皂化反應,但確實也有因分開吃後,便秘問題得以改善者,因此建議非必要時,仍以分開為佳。延伸閱讀:.海鮮也有低脂、高脂之分!一圖教你聰明選擇適合瘦身的海鮮.你也有吃嗎?藥師揭國人最愛3保健食品:吃錯潛藏風險.錠劑、膠囊、粉劑…5大保健食品劑型比一比!營養師曝優缺點差異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03 養生.聰明飲食
清明節吃潤餅!掌握四訣竅,不分南北都能享健康
清明節將至,又到了吃潤餅時節!潤餅有南北之分,北潤餅內餡多以燙熟的高麗菜與綠豆芽,加入炸紅糟肉、豆干及蛋酥等配料,撒上花生糖粉製成;南潤餅有蔬菜外,會加入滷肉、油麵、香腸等配料,再撒上花生糖粉。這樣包起來的潤餅,卻是高達500大卡的高熱量食物,得慢跑2小時才能消耗掉。若要手作健康的潤餅,可以掌握4大訣竅。訣竅1:潤餅皮可換成生菜或千張豆皮麵粉製品容易讓腸道敏感,特別是有麩質不耐的人,麵粉餅皮薄薄2張就有100大卡,多吃2捲很容易發胖。建議餅皮可換成生菜或千張豆皮。用兩片生菜捲起來變成生菜捲,不僅熱量低,還能吃到滿滿的植化素、酵素及纖維;如果擔心生菜的寄生蟲或農藥,也可以改用高麗菜,將高麗菜葉片燙熟,當成春捲皮也是一個好方法。另外,千張熱量雖然沒有比較低,不過因為是黃豆製品,熱量來源從碳水化合物變成蛋白質,比較不會囤積成脂肪,也適合血糖控制不良的族群。訣竅2:炸肉換成雞絲或豆干北潤餅常用炸紅糟肉,因為炸過容易生成致癌物質;南潤餅的滷肉及香腸有熱量過多、飽和脂肪、添加物過量問題。建議將裹粉的紅糟肉或滷肉,換成雞胸肉絲、白豆干絲會更好,尤其豆干的鈣質含量高、沒有膽固醇,適合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食用。此外,如果擔心雞胸肉口感比較柴,可以改成雞腿肉,或是與鳳梨一起醃,肉質會比較軟。訣竅3:棄蛋酥,多蔬菜蛋酥及菜酥用油炸過,兩湯匙熱量就100大卡,而且這些油脂都是劣質油,吃進身體容易卡在大大小小的血管裡,建議改用其他食材。喜歡鹹味口感的人,可用菜圃或香菇丁取代;喜歡甜味的人,可以用蘋果丁取代,這類食物都富含膳食纖維,尤其每朵鮮香菇就高達約3公克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訣竅4:改用黑芝麻粉或亞麻仁籽粉潤餅不一定要加花生糖粉,台灣氣候潮濕,花生容易滋生黴菌,黃麴毒素是一種相當頑固的毒素,非常耐高溫,280℃都不見得能殺光它,為了健康著想,建議改用黑芝麻粉,不僅鈣質含量高,也富含芝麻素、礦物質鎂,與花青素一起搭配,可以讓情緒更放鬆。或是改用亞麻仁籽粉也很搭,每一湯匙脂肪含量就高達6公克,且幾乎都是有助視力及腦部發展的omega-3脂肪酸。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02 焦點.食安拉警報
廚師手部檢體驗出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惡貫滿盈」?中研院士:「它本是保護椰子的神將」
廚師手部檢體驗出 專家:米酵菌酸環境中可活天長地久【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有重大進展,台大法醫所昨天在台北市衛生局送驗的環境及生物檢體中,於越南廚師手部檢體中驗出米酵菌酸。專家表示,米酵菌酸在環境中可存活至天長地久,即使過了很長時間也能驗出,但除了米酵菌酸,當務之急應該是找出產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來源。北市送驗的檢體包括2把廚房刀具、1塊砧板及廚師手部檢體,皆為上月24日培養後的剩餘檢體。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表示,米酵菌酸的化學結構相當穩定,進入人體後,經人體代謝的半衰期是102小時,在環境中則可以存活到「天長地久」,隨時間消失的機率不高,而廚師手部雖然摸到米酵菌酸,但因皮膚阻隔且有角質抵禦,沒把毒素吃下肚故沒有中毒。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則說,法醫所是使用質譜儀檢測,儀器相當靈敏,即使廚師接觸米酵菌酸後有洗過手,只要有微量毒素就能驗出,而廚師本身有無中招也不得而知,因為並未對其抽血檢驗,且患者中毒後症狀不一,除了死亡、重症個案,也有人輕症、無症狀。姜至剛強調,驗到米酵菌酸後,應該盡快找出唐菖蒲伯克氏菌、尤其是產生毒性機率較高的椰毒亞型來源,往前溯源、培養才是重點,但此類細菌並不好培養。米酵菌酸「惡貫滿盈」?中研院士:「它本是保護椰子的神將」【記者廖靜清/台北即時報導】寶林中毒案截至3月31日共有31例通報,包含2名死者與5名仍在加護病房住院中,其中有4位肝臟損傷嚴重,人類檢體累計已有14例陽性。民眾聞「米酵菌酸」色變,衛福部昨天公布,粿條、香蘭葉、在來米粉以及調味料等35項食材均未檢出米酵菌酸,目前毒素源頭待逐步分析。米酵菌酸毒性十分猛烈,但真的「惡貫滿盈?」中研院士牟中原在臉書發文指出,「米酵菌酸本來是好菌(米酵菌)的好幫手,任務是保護含油量高的植物種子。」牟中原以椰子為例,椰子果肉含油量為60-65%,豐富的脂肪可榨取椰子油,油內大部分為飽和脂肪酸,僅有少量的油酸與亞油酸。早期印尼,將椰奶或椰油生產中的椰子肉副產品壓製成餅,再接種少孢菌進行發酵而製成椰子天貝;如果發酵不完全,米酵菌酸會增生。以下是中研院士牟中原的臉書:這幾天bongkrekic acid(米酵菌酸,以下簡稱BA)被吊打,認為他是罪惡滿盈,怎麼這麼毒啊? BA 辯解道,我本來是好菌(米酵菌)的好幫手。任務是保護那些油茲茲的植物種子。就擧椰子吧,它生的椰子肉富含油脂(高達20%),負責傳宗接代。可是有一種真菌會侵犯它使它從內部爛起。真菌是最早演化出來有粒線體的生物(單細胞或多細胞),那時地球上的氧氣還不大多,真菌高度依賴新入伙的粒線體進行氧化產生能量。可是這就讓椰子不高興了,於是它召來米酵菌來幫忙產生這厲害的武器BA. 這菌只𠕇在很油的種子上才造BA,來消滅真菌,使椰子可以活下去。其實這和國家一樣,和平時不浪費資源造武器。只有當肥茲茲受敵人威脅才造它。米酵菌只有在油含量很高的植物而且有真菌(發酵)作用時才產出多量的BA 去攻擊真菌的粒線體,因為那是真菌的阿基里腱,一打就完蛋。好了,時間快轉到19 世紀,印尼來了很多中國移民。中國愛黃豆食品,豆腐之類的。在印尼發展出國民美食「天貝」,它是發酵的黃豆餅,煎或烤起來很好吃。但是印尼不產黃豆,要靠進口。所以後來就發明「椰子天貝」,又便宜又好吃。但後來就出了大禍,死了很多人,多到政府禁止它。當政府決定禁止國家食物特產時,這當然是非比尋常的情況。 然而,1988年,印尼政府對數千起食品舉報做出了回應。正式禁止 tempe bongkrek(椰子天貝) 進入市場。 然而,實際並不成功——Tempe Bongkrek 仍然是一道受歡迎的菜餚。 傳統天貝是將根霉屬(Rhizopus spp.)真菌接種至煮熟的脫皮大豆,再以香蕉葉包覆,經過一至兩天發酵,真菌將大豆分解後菌絲包覆大豆而成的白色餅狀食品。顯然,你已猜到就是BA 造成吃椰子天貝中毒的。另外,富含油的玉米餅在中國東北也發生中毒事件,也死了很多人。但照說,米含的油脂不多,不應該容易有BA 啊。我們台灣人吃粿粉,粄條幾百年了真是使大家大惑不解。以下是我的猜測:台灣人吃粿條是用水煮或蒸的,沒有什麼油,那很安全。但馬來西亞炒粿條不會加水,且放入馬來西亞特製的黑醬油,裡頭含有香茅等香料,醬油濃度較黑,才能將招牌粿條炒到「黑黑的」。且關鍵在於製作時必須以大火熱鍋,利用鍋氣去炒粿條,火侯及油量都要控制得宜,「要炒但又不能在燒焦的邊緣」。大火會逼出粿條中的水,而由油進入米中(我們的炒飯是油包米,而非油滲米)。那再如果這炒粿又放了很久,就招來酵菌了。馬來西亞餐廳必備椰子產品,米酵菌不缺 當它遇到其它菌就奮勇殺敵,產生很多BA.這些東西一起進了人肚子,那些 BA 就更勇了,因為人體每一個細胞都有粒線體。我真不是故意的,我本來是保護椰子的神將。
-
2024-03-30 養生.聰明飲食
自由基是百病根源!如何減少自由基的傷害?營養師認證「3種抗氧化食材」預防老化、癌症
我們很常在保健生活、健康營養相關的報章雜誌中看到「自由基」這個詞,有人稱自由基是「百病之源」,要用各種方式來避免它的產生、對抗它……等等。不過,如此「可怕」的自由基究竟是什麼東西呢?今天《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為大家介紹到底什麼是自由基?我們為什麼要對抗它?而又要吃哪些東西才能幫助我們減少自由基的傷害呢?自由基是什麼?在自然界中,物質是由各種原子、分子、化合物所組成的,它們周圍各自都有著電子(Electron,簡稱e-),藉由電子的得失與交換來執行各種反應,包含我們的呼吸、代謝、免疫等等反應都與電子的得失息息相關。而這些周圍的電子大多傾向以成雙成對的「偶數」形式存在,才是在自然界中比較穩定的狀態。而那些能獨立存在、卻只有「奇數」個電子(不成對電子)的分子或離子,我們就稱之為「自由基(Free radical)」。這些只有奇數電子的自由基會處在非常不穩定的狀態,想要趕快去「搶奪」周圍物質的電子以達到穩定狀態,並且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這種「自由基連鎖反應」會促使蛋白質、脂質、醣類等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遭受到氧化而成為新的自由基,並且再去搶奪其他物質的電子……,如此過度循環下去的結果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包括細胞功能障礙、DNA的結構破壞、脂質過氧化等等。為什麼會形成自由基?自由基其實是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物質。包括我們行有氧呼吸產生身體所需的能量時、抵禦外來病原體時而產生的發炎反應等等,這些過程中都會產生自由基。而一些生活習慣或狀態例如:熬夜、焦慮,以及一些外在因素包括:油炸食物、精製加工食品、紫外線、輻射、電磁波等等,也都會增加體內的自由基。自由基都是壞人?其實自由基並非我們常聽到的這麼罪大惡極,反之,適量的自由基對生物體其實是有好處的,在體內某些反應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舉個最常見的例子:一氧化氮(˙NO)雖然是自由基的一種,但是因為其分子很小,所以可以穿越血管內皮細胞的細胞膜,而當周圍的平滑肌接受到訊息後就會造成血管擴張,讓大量血液通過。因此一氧化氮對於調節血壓、改善血栓是有幫助的。一般來說,我們體內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抗氧化機制,能夠維持我們體內氧化壓力的平衡,讓自由基維持在適當的量。然而,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或是環境暴露,造成自由基過度的產生並累積在身體中,就會引發上述一系列的「自由基連鎖反應」,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才要在日常生活中「對抗」自由基。自由基對身體的破壞經過許多研究顯示,擁有「百病之源」之稱的自由基,與許多種重大疾病都脫不了關係,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等。那麼,當自由基在體內過量累積時,究竟會對身體造成哪些方面的破壞,才導致這些疾病的發生呢?自由基對身體的破壞,主要從三種面向:1.破壞DNA:DNA為細胞的遺傳因子,而自由基會破壞DNA的結構單元,使得DNA股切斷或鹼基結構改變,造成基因無法正常修復而產生突變、甚至有致癌的可能。2.脂質過氧化作用:自由基會搶奪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電子,造成脂肪酸過氧化的破壞,產生有毒物質。而低密度脂蛋白(LDL)也會受到自由基的氧化,引起動脈粥狀硬化,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3.攻擊蛋白質:自由基會攻擊蛋白質的側鏈,使其結構被破壞,讓蛋白質無法正常運作。而蛋白質是組成身體結構非常重要的來源,包括肌肉、皮膚、毛髮、指甲等等,連體內代謝所需的酵素、影響生理的賀爾蒙都是由蛋白質所構成,因此蛋白質被破壞,受影響的範圍也非常大。3種抗氧化食材戰勝自由基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是一種緩慢累積的氧化過程,一開始可能不會感受到身體上的不適,但在日積月累的侵害之下,身體各個組織器官會漸漸達到無法復原的程度,此時就會出現明顯的老化或病變。因此,我們除了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作息、減少會增加自由基的外在環境因子之外,也可以從「飲食」方面著手,多攝取擁有「抗氧化」功能的食材,提高身體的抗氧化防禦系統,幫助對抗自由基!下面Evelyn就提供3種優質的抗氧化食材給大家參考:1.藍莓擁有「超級水果」之稱的藍莓,擁有非常高含量的花青素(anthocyanidins),根據研究顯示,花青素擁有非常高的抗氧化能力,能夠幫助清除身體的自由基、減少氧化傷害。雖然台灣本土的藍莓非常稀少,外國進口的價格會比較昂貴,但擁有如此強大抗氧化能力的水果絕對是值得投資的選項!2.洋蔥洋蔥內含有一種叫做槲皮素(Quercetin)的植物多酚,研究顯示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能力,對於免疫系統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不過槲皮素容易受到加熱破壞,因此建議可以生吃或輕烹調就好囉!此外,洋蔥內也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硒,都是對身體非常重要的抗氧化物喔!3.芭樂維生素C是飲食中非常常見的抗氧化物,大家常常以為檸檬、柳橙等柑橘類水果是補充維生素C的首選水果,其實,芭樂才是水果中的維生素C之王喔!根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每100公克的檸檬和柳橙分別含有34 mg及41.2 mg的維生素C,而每100公克的芭樂則含有高達137.9 mg的維生素C!相較之下,芭樂是不是有更強大的抗氧化能力呢?看完今天的文章,相信你對於報章雜誌上常看到的「自由基」這個名詞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其實自由基是生物體存活時必然會產生的物質,一般健康人的身體都擁有非常完整的抗氧化系統,只要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就能避免自由基大量產生而造成的疾病喔!想要戰勝自由基,就從擁有好的習慣開始吧!延伸閱讀:.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鬆?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降低血脂、降膽固醇、延緩血糖上升...膳食纖維5好處一次看!.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30 癌症.飲食與癌症
不是只有抽菸才會罹肺癌!6危險因子要當心,常吃紅肉、煎炒食物竟也會導致新癌王
最近很紅的台灣電影《周處要除三害》,男主角(阮經天飾)在得知自己罹患肺癌末期恐死期將至,導致他想在死前幹一些大事...詳細電影劇情就再不爆雷,有興趣的民眾請自行觀看。衛福部國健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肺癌新發個案人數超過大腸癌成為新癌王。針對台灣的新癌王,營養師高敏敏告訴你肺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怎麼吃才能遠離肺癌!為什麼沒抽菸也會得肺癌?誰是肺癌危險因子?不要以為只有抽菸的人才會罹患肺癌,若你有以下6種危險因子,也會是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1.肺癌家族病史爸媽、兄弟姐妹、子女中,如果有人罹患肺癌,則有機率會是高危險族群!可能是遺傳或生活在相似的致癌環境中所致。2.變異基因研究發現,華人肺腺癌與高風險遺傳因子YAP1變異基因,有很大的關聯,尤其女性罹患機率會更高...是正常基因的5.9倍。3.長期接觸致癌物質或肺部病變例如柴油引擎、廢棄、石綿、重金屬物質(鉻、砷等等)皆有可能提高罹肺癌機率。4.吸菸、二手菸世界衛生組織透過研究發現吸菸的人,罹患肺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30倍,而長時間處在二手菸環境的人 罹肺癌機率比沒接觸的人多了30%5.油煙女生肺癌很有可能與烹調產生的油煙,尤其是高溫炒菜、油炸的方式,更會產生致癌物。6.污染源懸浮微粒例如工業廢棄、汽機車廢氣、石化燃料等等,懸浮微粒已被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如果長時間處在有懸浮微粒的環境,會大大增加罹癌風險。怎麼吃才能遠離肺癌?想預防肺癌,也要從飲食開始把關!高敏敏盤點「3種食物」容易導致罹患肺癌,應避免多吃以下3類食物。1.少吃紅肉、加工肉加工肉品已被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而紅肉被列為第二級A類致癌物,這2種食物營養師建議還是少吃為妙。2.避免飽和脂肪、精緻糖飽和脂肪酸攝取和肺癌風險正相關,且肥胖者也會提高罹癌的機率,而精緻糖也會造成身體處於發炎狀態。3.縮短烹煮時間在煮東西時,避免高溫長時間烹調,如油炸、燒烤、煙燻、煎炒,易產生致癌物質;建議以蒸煮、燉滷的方式烹調。5種防肺癌營養素吃起來1.植化素:各色蔬果各色蔬果本身含有不同的植化素,而植化素本身就有強大的抗氧化力、消除自由基、減緩發炎的功效,也可抑制癌細胞初期分裂。2.膳食纖維:菇類、深綠色蔬菜腸道健康自然可以有良好的免疫力,因此攝取膳食纖維可以降低罹癌風險。3.天然β-胡蘿蔔素:胡蘿蔔、南瓜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會轉化成維生素A,有助於修護粘膜,進而提升防護力。4.Omega-3:魚油、藻油、堅果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發炎症狀、維持免疫力。5.天然維生素C:芭樂、櫻桃、蔓越莓維生素C是維持免疫力的重要維生素,我們也可以透過攝取維生素C,來增加膠原蛋白製造,幫助增強肺部的結締組織;不過營養師建議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更天然健康,也要避免一次補過頭,反而會有反效果。你是肺癌的高危險族群嗎?看完以上高敏敏介紹的預防肺癌飲食,知道平日該怎麼吃有益肺部健康了吧,一起從飲開始預防肺癌吧。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肺癌成為台灣最新癌王!9大篩檢步驟教你預防肺癌.久咳是肺炎還是肺癌?目前肺癌病人半數不抽菸,「這檢測」可早期發現!
-
2024-03-29 養生.聰明飲食
低脂肉更健康,但你知道每種肉的低脂部位在哪嗎?低、中、高脂肉選擇指南
由於蛋白質是身體建構肌肉、內臟等組織最基本的原料,因此,想要增加肌肉量,應在飲食上補充足量的優質蛋白質,尤其是來自於魚肉品等動物性蛋白質的補充十分重要。 一個人每天所攝取的蛋白質,其中一半應源自植物性蛋白質,另一半動物性蛋白質則宜依魚、肉、蛋的順序,盡量均衡的攝取,而且從健康的角度,肉類來源的蛋白質,宜選擇食用「低脂」肉類。 《低脂肉》魚類、雞胸肉、豬大里肌、牛腱魚、肉類每份平均含有7公克蛋白質,若是脂肪含量在3公克以下,熱量在55大卡左右範圍者,屬於「低脂肉」,例如一般魚類、草蝦、雞里肌、雞胸肉、豬前腿瘦肉、豬後腿瘦肉、牛腱等;另有低脂肉的加工製品,如蝦米、蝦皮、小魚干、魚脯、魚丸(未包肉)、牛肉干、豬肉干、火腿等。 《中脂肉》鱈魚、鮭魚、雞翅、雞爪、豬腳若是每份7公克蛋白質、脂肪含量在5公克左右,熱量在75大卡左右範圍者,歸類為「中脂肉」,像是虱目魚、鱈魚、鮭魚、雞翅、雞爪、雞蛋、鴨賞、豬腳、豬舌等;其中,鱈魚、鮭魚雖然屬於中脂類,但含有豐富的EPA與DHA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仍可適量食用。 《高脂肉》雞心、牛肉條、牛腩、豬蹄膀、梅花肉 若是每份7公克蛋白質、脂肪含量達到10公克,熱量在120大卡,則為「高脂肉」,例如雞心、豬肉酥、牛肉條等;有些甚至每份的脂肪量超過10公克,熱量逾135大卡以上,像豬蹄膀、梅花肉、豬大腸、牛腩等,則宜盡量避免。 延伸閱讀: ·小心吃進假油花!原肉塊、重組肉、注脂肉怎麼分? 1招簡易辨別 ·蹄膀不是最肥!1圖看「豬肉部位脂肪含量」 老饕最愛1部位也藏陷阱
-
2024-03-28 養生.聰明飲食
間歇性斷食減肥安全嗎?隔日斷食法、限時進食法有哪些差異?
全球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數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若出現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空腹三酸甘油脂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腹部肥胖這五項症狀中的三項,就定義為罹患代謝症候群。有代謝症候群者在未來有較高共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發生的風險,有鑑於飲食是誘發代謝症候群的主因之一,諸多針對代謝症候群患者的飲食型態油然而生,其中,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成為許多人的選擇。你了解間歇性斷食嗎?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透過設定特定時間進食與禁食,來達成體重控制及改善代謝功能的目的。根據不同指引,飲食控制的時間也有所不同,常見類型有以下幾種。.5:2斷食法、4:3斷食法:以固定週期在一週中禁食數天,其他天可自由進食。5:2斷食法為一週禁食2天;4:3斷食法則是一週禁食3天。.隔日斷食法:以一天完全禁食,一天正常進食方式交替循環。.限時進食法:一天中完全禁食時間需大於12小時,而其他時間可以自由進食。16/8斷食法即屬於一種限時進食法。斷食會產生哪些生理變化?間歇性斷食在飲食上的規律性能夠減少過多夜間進食的可能性,讓飲食更符合生理時鐘,並減少夜間飲食引起的血糖與胰島素波動,進而控制糖化血色素以及降低糖尿病發生的風險。除此之外,限制飲食時間也與消化道菌相變化有緊密關係。研究顯示許多導致肥胖的菌叢在限制飲食族群中比例較低。在細胞能量代謝轉換方面,禁食期間,細胞能量來源由葡萄糖轉換為脂肪酸與酮體,酮體不只能夠作為能量來源,也與許多調控健康及老化的蛋白質有關。斷食期間,細胞會增加抗氧化防禦系統、DNA修復、粒線體生合成與自噬作用,使得細胞對於外界有更強的適應力。當再度開始進食時,細胞會增蛋白質合成、粒線體生合成,並減少酮體及自噬作用,使細胞生長更具可塑性。間歇性斷食安全嗎?對於大多數非糖尿病患者而言,間歇性斷食是安全的,但有消化性潰瘍病史的人應先諮詢醫師。糖尿病患者實施間歇性斷食前應與醫師討論,可能需要調整用藥及加強血糖監測以避免低血糖發生。面對代謝症候群,除了斷食你還有這些選擇對抗代謝症候群,不僅僅是飲食調整那麼簡單,而是需要一個全面的生活方式改變。除了飲食管理,還涉及體重控制、運動習慣的建立,以及壓力管理等多方面的努力。飲食策略:平衡與適量.低鹽飲食:過量的鹽分攝入會增加心血管負擔,尤其對於血壓較高的人而言,減少鹽分攝入至每日6克以下是關鍵。.低油與高質量脂肪:選擇單元不飽和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以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適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優先選擇全穀類和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如糙米、燕麥和豆類,以穩定血糖。.高纖維攝取: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降低血糖和膽固醇水平。運動與體重管理.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游泳或騎自行車),配合肌力訓練,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體重控制。.體重控制:目標是達到並維持健康體重。即使是5%-10%的體重減輕,也能顯著改善代謝症候群。精神健康與睡眠質量.壓力管理:長期壓力可加劇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實踐放鬆技巧如深呼吸、瑜伽或冥想,有助於減輕壓力和改善心理健康。.優質睡眠:確保每晚7-9小時的優質睡眠,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會干擾體內的代謝過程,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透過這些綜合性的生活方式改變,不僅能有效管理代謝症候群,還能促進整體健康與福祉!延伸閱讀:.一天吃三餐好還是只吃兩餐?不止空腹血糖降,研究列5改善數據做這建議.50歲以下注意!年輕罹癌者變多!出現「10罹癌警訊」要當心,你有中幾項?.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參考資料:Hsieh, Yu-Ping, Po-Yin Lai, and Po-Tsang Chen. "間歇性斷食的生理代謝及臨床成效." 內科學誌 34.6 (2023): 428-436.Patterson, Ruth E., and Dorothy D. Sears. "Metabolic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 37 (2017): 371-393.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7 養生.聰明飲食
起司對健康是有益還有害?3大好處及可能的風險一次看
起司的鈣含量很高,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但它的脂肪含量也很高,所以起司到底健不健康?起司營養成分有哪些?起司主要由牛奶、鹽、益生菌和酵素製成,但起司也可以用山羊、綿羊和其他動物的奶製成。起司有數千種不同的品種,甚至屬於同一類型的起司其味道也不會完全相同,因為形成起司風味的因素有很多。根據美國國家乳業委員會的定義,起司大致可分為八種類別:.藍紋:例如戈貢佐拉起司(Gorgonzola)。.硬質:例如帕瑪森起司。.拉絲凝乳(pasta filata):例如莫札瑞拉起司(mozzarella)。.加工:例如美式起司。.半硬質:例如切達起司。.半軟質:例如哈瓦蒂起司。.軟質且新鮮:例如瑞可塔(ricotta)。.軟質且熟成:例如布里。起司是蛋白質、鈣和有助於消化的益生菌以及許多微量維生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B12)和礦物質(磷)的重要來源,但其成分比例也會因種類而有異。例如瑞士起司(Swiss cheese)、瑞可塔起司和蒙特里傑克起司(Monterey Jack)的鈉含量往往較低,而選用部分脫脂牛奶製成的莫札瑞拉起司其脂肪含量則比較低。以下為每一盎司(oz)份量(約28克)的五種常見起司的營養成分:1.瑞士起司瑞士起司實際上是一種起司的通用名稱,包括埃曼塔起司和瑞士寶貝起司品種。它可以通過其孔和淺黃色來識別。.卡路里:106大卡.蛋白質:8克.鈣:224毫克.脂肪:8克.鈉:54毫克2.蒙特里傑克起司蒙特里傑克起司,擁有溫和且奶油般的風味,帶有一點點酸味,非常適合融化。.卡路里:104大卡.蛋白質:7克.鈣:209毫克.脂肪:8克.鈉:150毫克3.切達起司這種受歡迎的起司有多種變體。它的味道可以從奶油味到濃鬱,顏色可以從天然白色到南瓜橙色之間變化。其質地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變得更乾、易碎。.卡路里:114大卡.蛋白質:7克.鈣:204毫克.脂肪:9克.鈉:176毫克4.部分脫脂莫札瑞拉起司莫札瑞拉是一種新鮮起司,透過拉伸起司凝乳,然後將其捲成球狀製成。為了保持新鮮,它們被泡在水中。.卡路里:72大卡.蛋白質:7克.鈣:222毫克.脂肪:4.5克.鈉:175毫克5.藍紋起司藍紋是用青黴菌培養物製成的乳酪的總稱,青黴菌培養物會產生藍色斑點或紋理。藍紋乳酪具有獨特的氣味。.卡路里:100大卡.蛋白質:6克.鈣:150毫克.脂肪:8克.鈉:395毫克起司對健康的優點和缺點?起司含有一些關鍵營養素,包括鈣,它可以改善骨骼健康,所有良好的營養成分都來自於牛奶為主要成分。1.預防蛀牙食用起司會提高口腔的pH值,這可能是由於唾液增加,有助於保護琺瑯質。2.預防心臟病和糖尿病一些研究表明表明,全脂乳製品可能會降低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風險,但仍應適量食用,因為起司的熱量往往很高。3.支持腸道健康含有益生菌的起司,例如切達起司或瑞士起司,可以改變人體的微生物群落,有助腸道健康。儘管有上述好處,起司的熱量和鈉含量高之外,飽和脂肪含量也很高。起司中的大部分脂肪是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飲食會增加「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以及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由於起司含有健康營養成分以及飽和脂肪和鈉,因此很難將其歸類為對健康有益或有害。一般的建議是起司不需要被禁止,但應該小心不要攝取過量。吃起司需留意事項.熱量高。.飽和脂肪高。.鈉含量高。.纖維含量低。因此,如果你想吃低熱量的起司,可嘗試部分脫脂莫札瑞拉起司。若你擔心鈉含量,可嘗試瑞士起司,其每盎司僅含54毫克。此外,較硬的起司其鈉含量較高,因為它們在陳化過程中需要更多的鹽。【資料來源】.Is Cheese Good for You?.Cheese 101: Benefits, Types, How It May Affect Your Weight, and More.National Dairy Council: Cheese & Nutrition.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heese.Is Cheese Bad for You?(本文不開放合作單位轉載)
-
2024-03-25 醫療.心臟血管
超高膽固醇與動脈硬化無關?教授告訴你生酮飲食問題出在哪
我在2022-6-1發表LDL,VLDL:有何差別,為何會過高,讀者陳先生在2024-3-10 留言:「林教授您好,近日看到台灣的一位減重名醫的影片,說一篇研究,說"超高LDL-C並不增加動脈硬化!甚至再次發現:LDL-C水平與動脈硬化無關"。看了教授的另外一篇文章知道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強度跟非 HDL膽固醇最有向關,第二膽固醇比率,第三LDL膽固醇。我們非專業研究人員看了一下這篇研究,內容跟一般的文獻內容不大一樣,是否可以相信這篇內容呢?是否遇到LDL高就真的不用擔心了嗎?」這個留言所說的影片是2024-1-8發表的宋晏仁醫師:心臟醫師要跳腳嘞 超高膽固醇與動脈硬化無關?!LMHR最新核彈級數據。這個影片標題所說的「動脈硬化」其實應該是「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才對。這個病變是脂肪(包括膽固醇)在動脈的內壁堆積而形成斑塊,會導致中風和心肌梗塞。有非常大量的文獻指出,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大於200,或壞膽固醇(LDL-C)大於100,是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指標。這個影片標題所說的LMHR是Lean Mass Hyper-Responders的縮寫,谷歌翻譯是「瘦體超反應者」。LMHR這個詞首次出現在一篇2017-7-3發表的部落格文章Are you a Lean Mass Hyper-responder?(你是瘦體超反應者嗎?)。作者是美國人Dave Feldman。他自稱是軟體工程師,從未受過醫學訓練,在2015年開始採用生酮飲食,也就是超高脂肪的飲食。(註:我發表過很多關於生酮的文章,例如一位生酮醫師之死)。他這篇文章的前兩段是(合併):在低碳水化合物膽固醇研究中建立這個圈子的好處之一是,人們不斷地向我發送他們的實驗資訊。 自然地,我沉迷於超級反應者的可能模式。有一種明顯正在出現的模式,我稱之為瘦體超反應者(LMHR)。我認為任何在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後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急劇上升的人(像我自己)都是超反應者。 通常,該比例為 50% 或更多。 正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典型情況一樣,大多數人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三酸甘油酯下降。他認為瘦體超反應者的切入點(cut points)是(1)LDL-C 在200以上,(2)HDL-C 在80以上,(3)三酸甘油酯 在70以下。(簡單地說,「瘦體超反應者」就是「採用生酮飲食,體型瘦,膽固醇飆升的人」。LMHR這個詞是在2021-11-30首次出現在科學文獻:Elevated LDL Cholesterol with a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 Evidence for a “Lean Mass Hyper-Responder" Phenotype(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瘦體超反應者」表型的證據)。Dave Feldman是第二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生Nicholas Norwitz是第一作者。(註:Nicholas Norwitz也是生酮飲食的提倡者)但是,在這篇LMHR論文發表之後,有人對於它的研究方法與判讀提出質疑,請看2022-5-27發表的Evidence for a Lean Mass Hyperresponder Phenotype Is Lacking with Increases in LDL Cholesterol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All Categories of Response to a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在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所有類別的反應中,缺乏具有臨床意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的瘦體重高反應表型的證據)。Dave Feldman和Nicholas Norwitz在2022年又共同發表兩篇論文,第一作者都是Nicholas Norwitz,而目的都是在傳達「LDL-C水平與動脈粥狀硬化無關」的理念,也就是宋醫師在宣揚的高膽固醇的健康人:Case Report: Hypercholesterolemia “Lean Mass Hyper-Responder" Phenotype Presents in the Context of a Low Saturated Fat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案例報告:「瘦體超反應者」表型呈現在低飽和脂肪碳水化合物限制飲食背景下出現高膽固醇血症)。The Lipid Energy Model: Reimagining Lipoprotein Function in the Context of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s(脂質能量模型:在碳水化合物限制飲食的背景下重新想像脂蛋白功能)。一個荷蘭團隊在2023-1-4發表一篇批判性回顧論文,認為LMHR的人應該調整飲食以持久降低 LDL-C 水平和心血管疾病風險,請看Severe Dyslipidemia Mimicking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Induced by High-Fat, Low-Carbohydrate Diets: A Critical Review(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誘發的類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嚴重血脂異常:一項批判性回顧)。一個以色列團隊在2023-8-18也發表一篇LMHR個案報告,但是不同於Dave Feldman和Nicholas Norwitz的是,他們認為LMHR是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需要積極治療,請看Extreme Hypercholesterolemia Following a Ketogenic Diet: Exaggerated Response to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Diet(生酮飲食後的極度高膽固醇血症:對一日益流行飲食的過度反應)。心臟科醫師Thomas Dayspring在2023-12-10發表推文:LMHR is a meaningless, made up term by folks with no CV education(LMHR 是一個沒有意義,被沒有接受過心血管教育的人編造出來的術語)心臟科醫師Mohammed Alo在2024-2-5發表推文:When researchers are caught lying, making up data, falsifying information. They need to be outed(當研究人員被逮到撒謊、編造數據、偽造資訊。 他們需要被摒棄)。所以,果然誠如宋醫師影片所說的「心臟醫師要跳腳嘞」。但是,心臟科醫師是否跳腳其實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您應該玩LMHR這個遊戲嗎?誠如那幾篇LMHR論文所說的,剛開始玩的前幾年您是不會出現「動脈粥狀硬化」。但是,您有沒有想過10年後,20年後?台灣有一個叫做「酮好」的臉書團體在2019-11-6開始募集LMHR團友,它說:「如果您生酮後,總膽固醇超過300,請與我們聯繫」。在下面的留言裡有這兩條:1.我380都覺得很高了,居然還有890的,所以生酮飲食後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偏高是正常現象嗎?2.401⋯⋯有點膽心。請看下一篇文章《LMHR:超級垃圾食物狂降壞膽固醇》。後記:讀者Elliot回應:「剛開始玩的前幾年您是不會出現動脈粥狀硬化。但是,您有沒有想過10年後,20年後?」鑑於“超高膽固醇或超高LDL-C是健康表現“的流行化,特別是青壯年以及體態苗條的群體容易陷入此迷思,在特定飲食法的圈子裡膽固醇不夠高還怕是不是吃得不夠生酮(極高脂與規避碳水化合物)。第一、體態(體下脂肪與體重等)與健康(血脂肪與內臟脂肪等)之間的關係並非高度正相關,外觀瘦瘦的甚至六塊腹肌然而超高血脂的人群也相當常見,流行病學上,這個現象在東亞人群裡格外顯著,血脂肪異常升高,即便體態輕盈結實 lean mass,還是徒增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第二、年輕、瘦體且代謝健康的族群,我就隨手舉例比較近期的 CARDIA study,研究對象是32歲~46歲的正常BMI、正常血壓、正常血糖、正常HDL-C、無吸菸的群體,在這群健康的青壯中年人群裡,隨著總膽固醇、LDL-C、non-HDL-C越高,冠狀動脈粥狀(軟性以及鈣化)斑塊則越多,atherosclerosis progression 階段越後期,ASCVD 發生率、罹患率也隨之升高,即便是在血脂肪“正常”的範圍裡,即便是 CAC = 0(冠狀動脈鈣化指數零分),類似的文獻與證據非常巨量,高質量、長期追蹤的高強度證據也多到數不完且科學共識度相當高,並非宋大師所言「超高膽固醇與動脈硬化無關」,也非宋大師追捧的「LMHR最新核彈級數據」,LMHR研究品質低到、研究設計有問題到只能刊登在一些付錢即發表的掠奪性期刊,核彈級?連BB彈都不及,勉強只能說是水波蛋,一捅就破。LMHR 這亡命遊戲,害人傷身,鼓勵特定飲食法誘發 LDL-C 異常升高,更是有違醫德倫理。Impact of optimal cholesterol levels on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the absence of risk factors in young adults原文:LMHR:玩命遊戲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24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軟硬濃淡總相宜 咀嚼困難之飲食寶典
「請問林醫師,我的牙齒拔完後,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做假牙?」患者陳女士滿臉愁苦地詢問。因為她憂慮的是漫長的等待傷口復原期,將造成她無法進食。除了盡快為患者解決牙齒醫療問題,設計易於咀嚼的營養健康飲食也是我的心願。健康飲食要符合色、香、味俱全,才不致影響患者進食意願。中式香菇豬肉燉飯(4人份)這是以中式傳統油飯改良製作的養生燉飯,針對部分缺牙或是牙周輕、中度的病患設計。烹調後必須符合質地較軟,且適口大小,所有食材如紅蔥頭、胡蘿蔔、乾香菇都切丁,但並不影響視覺判斷食材的原貌。以腰內肉部分取代五花肉,大大降低飽和脂肪酸含量。將難消化、易脹氣的糯米改為糙米,不僅營養加倍,也有助血糖控制。食材:乾香菇8朵、香菇水約630cc、五花肉和腰內肉各半共600克、紅蔥頭10粒、蝦米20克、胡蘿蔔1條、秋葵15條、糙米飯2杯、紹興酒1大匙、蠔油1大匙作法:1. 香菇、蝦米泡水軟化,食材切丁。秋葵汆燙切薄片。2. 平底鍋加入麻油或橄欖油並開小火。加入紅蔥頭炒香,接著放入豬肉絲、香菇、胡蘿蔔及蝦米。炒至豬肉絲五分熟後,倒入蠔油及紹興酒再拌炒均勻,先熄火。3. 將糙米、香菇水及作法2食材放入電鍋烹煮。煮熟後悶約10分鐘再攪拌,並加入秋葵。● 燉飯可依據個人喜好軟硬的程度,決定烹煮水量。 香煎鯛魚佐優格南瓜塔塔醬(3人份)針對多數缺牙或牙周病嚴重者設計。食材大小呈現細碎及濕軟狀態,根據IDDSI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化組織為5級。鯛魚肉質細緻柔軟,富含蛋白質,也提供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不易形成脂肪堆積。咀嚼能力受限的患者多數為高齡者,更需要補充優質蛋白質,避免肌少症。食材:鯛魚2片優格南瓜塔塔醬:希臘式優格150克、南瓜500克、小番茄15粒、花椰菜300克、紫洋蔥1/2顆、水煮雞蛋2粒、鹽&黑胡椒少許、高筋麵粉2大匙作法:1. 香煎鯛魚:在鯛魚表面撒上鹽和黑胡椒粉,並均勻沾上高筋麵粉。以平底鍋開中小火,放少許油再放入鯛魚煎至兩面金黃。2. 優格南瓜塔塔醬:南瓜以電鍋烹煮後趁熱搗碎,小番茄切小丁,花椰菜微波或汆燙後切成末,紫洋蔥切碎粒並泡水洗掉洋蔥的刺激味,水煮蛋切丁。先將優格與南瓜泥混合,接著放入紫洋蔥、蛋、花椰菜及小番茄。均勻混合後以鹽和黑胡椒調味。3. 將作法1鯛魚擺放於優格南瓜莎莎醬即可上桌。● 煎或炸鯛魚的麵衣,用中或高筋麵粉延展性較佳。 彩漾草莓酪梨&羽衣甘藍牛奶(3人份)針對無牙、牙齦也無法咀嚼,甚至連舌頭也難以壓碎食物的患者設計,口感近似奶昔的營養飲品。由完全食物牛奶貫穿全場,而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可降低膽固醇的燕麥也穿梭其間。燕麥由於口感黏Q,適時添加可增加飲品的濃稠度。 酪梨含有20種以上的營養,還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羽衣甘藍的纖維較粗且略帶苦味,加入香蕉攪打,口味甘甜;草莓滋味酸甜,有「維他命C之后」之稱,抗氧化力強、熱量低。食譜:草莓100克、酪梨100克、燕麥粉200克、羽衣甘藍100克、香蕉1條150克、牛奶300~400毫升、低溫烘焙堅果30克、砂糖適量或不加作法:1. 草莓牛奶燕麥飲:將草莓、燕麥粉100克及牛奶100~150毫升,放入果汁機內混合攪打至濃稠狀。2. 酪梨牛奶飲:將酪梨與牛奶100~150毫升放入果汁機內混合攪打至濃稠狀。3. 羽衣甘藍香蕉牛奶飲:將羽衣甘藍、香蕉、100毫升的牛奶及燕麥粉100克放入果汁機內混合攪打至濃稠狀。4. 將以上三種飲品依喜好順序分層倒入杯中,再撒上敲碎的堅果。● 本飲品可酌量增加燕麥粉,攪打至所需要的濃稠度。
-
2024-03-24 養生.聰明飲食
Omega-3脂肪酸好處多,7大功效一次看!多吃這些食物可補充
談論健康飲食議題時,富含「Omega-3」的天然食物,總是不意外出現在營養攝取清單中。究竟Omega-3是什麼?可以為人體帶來那些好處呢?什麼是脂肪酸?脂肪酸的兩種主要類型是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而不飽和脂肪進一步分解為多元不飽和脂肪和單元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有時被稱為「壞」或「不健康」脂肪,因為它們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等某些疾病的風險。不飽和脂肪,包括多元不飽和脂肪和單元不飽和脂肪在內,均被認為是「好」或「健康」脂肪,因為適量攝取可以支持你的心臟健康。 什麼是Omega-3脂肪酸?Omega-3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必須營養素,人體無法自行產生,必須由食物中獲取。儘管Omega-3很重要,但多數的人攝取不足。三種重要的Omega-3脂肪酸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α-亞麻酸(ALA)DHA和EPA主要存在於藻類和富含脂肪的魚類中,例如鮭魚、沙丁魚和鮪魚,而ALA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如亞麻仁油。當你從食物中獲取ALA時,身體能夠將部分ALA轉化為EPA,然後轉化為DHA。然而,這個過程只提供少量的EPA和DHA。因此,富含EPA和DHA的飲食來源,例如魚肉的攝取就顯得至關重要。Omega-3脂肪酸對人體有什麼好處?Omega-3脂肪酸可幫助體內的所有細胞發揮應有的功能,它們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提供結構並支持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雖然Omega-3對所有細胞都很重要,但它們在眼睛和大腦細胞中含量很高。此外,Omega-3還為你的身體提供卡路里,並支持許多身體系統的健康。1.保護眼睛健康DHA類型的Omega-3,是構成眼睛視網膜的主要脂肪酸,女性在懷孕和哺乳期間,不可缺乏DHA,否則會影響胎兒和嬰兒眼睛的健康發育。此外,充足的Omega-3,有助降低老年黃斑部病變的發生。2.減少身體發炎許多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和關節炎,都與身體發炎相關,因此減少身體的發炎,可降低這些疾病造成的健康風險。研究顯示,Omega-3在對抗身體發炎扮演重要角色,當身體在分解Omega-3脂肪酸時,會利用它來產生抗氧化物質,保護細胞免受傷害。3.改善心臟健康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死亡的常見因素,Omega-3被認為可改善心臟健康,減少心血管疾病發作:.提高高密度膽固醇(HDL).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降低三酸甘油脂.降低血壓.防止斑塊(脂肪、膽固醇和鈣的沉積物)在動脈中形成4.促進嬰兒大腦健康Omega-3對生命早期的大腦發育非常重要,DHA是大腦中形成細胞膜的主要脂肪酸。女性在懷孕和哺乳期間及兒童期攝取足夠營養素,非常重要。5.有助改善自體免疫疾病很多自體免疫疾病可能是由慢性發炎引發或惡化,因此減少發炎可能有助控制症狀和減緩疾病進展。自體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統誤認健康細胞有問題而進行攻擊,研究指出,Omega-3可能有助逆轉自體免疫疾病。相關疾病有:.狼瘡.多發性硬化症.發炎性腸道疾病.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6.預防阿茲海默症一些研究顯示,Omega-3可以在衰老過程中保護大腦,並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7.減緩憂鬱症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含有EPA的Omega-3補充劑有助於改善憂鬱症狀。如何補充Omega-3脂肪酸?建議透過富含Omega-3的食物攝取這項必須營養素,一般來說,動物來源的Omega-3提供EPA和DHA,而植物來源多含有ALA。以下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鮪魚.生蠔.核桃.蝦.魚肝油.藻類.奇亞籽.亞麻仁籽.亞麻仁油【延伸閱讀:到底能不能吃?研究揭鮪魚經50年汞含量仍高!4種魚類應少吃】1.亞麻仁油每一湯匙亞麻仁油含有7.26克ALA,約為每日建議量的七倍多。亞麻仁油的發煙點較低,因此用它烹飪會降低營養價值,並可能釋放有害化合物,比較適合用於調味品或蘸醬。2.奇亞籽每一盎司(約28克)奇亞籽含有5.06克ALA,它們還具有高纖維和蛋白質含量,使它們成為植物性飲食人們的良好營養來源。 3.核桃核桃富含纖維及多種營養成分,包括Omega-3,每一盎司(約28克)核桃含有2.57克ALA。4.鯖魚鯖魚是一種小而多脂的魚,一份3盎司(約84克)鯖魚含有0.59克DHA及0.43克EPA。除了Omega-3脂肪酸外,鯖魚還富含硒和維生素B12。5.鮭魚幾乎所有海鮮都含有 omega-3,但煮熟的鮭魚是特別好的DHA和EPA來源,3盎司(約84克)的煮熟養殖鮭魚含有1.83克Omega-3。6.貝類貝類是Omega-3的獨特良好來源,因為許多貝類都含有ALA、DHA和EPA三種形式的Omega-3,例如牡蠣每3盎司(約84克)含有0.14克ALA、0.23克DHA及0.30克EPA,總含量0.67克的Omega-3。7.蝦一份3盎司(約84克)煮熟的蝦子含有0.12 克DHA與0.12克EPA,它還富含蛋白質和鉀。(註:ALA、EPA和DHA含量取自美國農業部的食品資料中心。)當你將Omega-3脂肪酸作為飲食的一部分攝取時,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般來說,最好選擇食物來源是魚類而不是補充劑。若想透過補充劑補充Omega-3,請先諮詢醫師,以避免任何潛在風險。例如,Omega-3補充劑可能會與香豆素(華法林)等抗凝血劑發生交互作用,並且高劑量的攝取已被證實可能增加出血或中風的風險。【資料來源】.NIH: Omega-3 Fatty Acids.Cleveland Clinic: Omega-3 Fatty Acids.Cleveland Clinic: How To Pick Fish High in Omega-3 and Low in Mercury.Top Foods High in Omega-3s.The complete guide to omega-3-rich foods(本文不開放合作單位轉載)
-
2024-03-22 醫療.消化系統
改善脂肪肝從飲食做起!哪些食物有助於預防和逆轉?應避免吃什麼?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脂肪肝盛行率高達33.3%,當肝臟脂肪過多,會使肝臟細胞受損而易引起慢性發炎,恐會逐漸走向慢性肝臟疾病、肝硬化,嚴重造成肝癌。為了預防肝損傷或逆轉肝病早期階段,無論你的脂肪肝是否與飲酒有關,最佳方式是透過飲食和運動維持健康的體重,並且避免飲酒。哪些食物有助改善脂肪肝?營養師指出,健康且均衡的飲食有助於減少肝臟中的脂肪,地中海飲食就是一個最佳例子,其中包含大量蔬菜、水果、未加工的穀物、豆類、橄欖油以及堅果和種子;適量的魚、海鮮、蛋、乳酪、優格和家禽;更少的紅肉及甜食與添加糖。【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是什麼?地中海飲食有哪些食物、怎麼吃及好處一次看】地中海飲食除了對脂肪肝患者有益之外,還可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而且還被證明可以降低血壓和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並符合美國糖尿病協會的營養指導。這很重要,因為心臟病和糖尿病都是與脂肪肝密切相關的危險因子。1.家禽、魚類、海鮮和瘦肉家禽、魚類、海鮮和瘦肉對於肝臟脂肪過多的人來說都很重要,因為它們含有蛋白質和重要的維生素,可以保持健康,也有助肌肉增長。目標是每週吃兩次魚或海鮮。另外,吃適量的家禽或其他蛋白質食物,如瘦肉、雞蛋和起司。2.水果和蔬菜目標是每天吃五份或更多蔬菜。一份是半杯煮熟的蔬菜或豆類或一杯沙拉。它們富含纖維和營養物質。水果提供重要的維生素和纖維,但也含有果糖,會增加肝臟脂肪。因此,建議每天最多吃兩份水果。3.豆類豆類包括黃豆、黑豆、紅豆、綠豆等及其製品。它們是肉類的絕佳替代品,因為它們富含纖維和蛋白質,而且脂肪含量低。4.全穀類全穀類包括燕麥、蕎麥、藜麥、大麥、小米和玉米。另外,麵包建議購買全麥,並用糙米代替白米。5.堅果和種子堅果和種子提供蛋白質和健康的油脂,包括花生、腰果、芝麻、瓜子、核桃、杏仁及開心果。堅果醬和芝麻醬是奶油的絕佳替代品。6.油脂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脂對健康至關重要,並且不會增加肝臟脂肪,存在於特級初榨橄欖油、酪梨、堅果和種子以及鮭魚和沙丁魚中。建議用橄欖油烹飪,其他合適的食用油還包括葵花油、花生油或大豆油。7.乳製品乳製品富含鈣和蛋白質,但應適量食用。例如起司、牛奶或無糖優格,並且避免或限制熱量高的奶油和冰淇淋。脂肪肝患者應避免哪些食物?如果你患有脂肪肝,建議避免或至少少吃某些食物,這些食物通常會導致體重增加並增加血糖,包括:1.酒精酒精可能是脂肪肝疾病以及其他肝臟疾病的主要原因。2.添加糖避免吃糖果、餅乾、汽水和果汁等含糖食物。高血糖會增加肝臟中脂肪的堆積量。3.油炸食品這些食品脂肪和熱量都很高。4.添加鹽攝取過多的鹽會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風險。依據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將鈉攝取量限制在每天2300毫克(約為1茶匙)以下,至於高血壓患者應限制鹽攝取量每天不超過1500毫克。5.白麵包、米和義大利麵白麵粉通常經過高度加工,由於缺乏纖維,用白麵粉製成的食品比全穀物更容易升高血糖。6.紅肉牛肉和豬肉富含飽和脂肪。一般來說,高度加工的肉類也應該受到限制,例如香腸、火腿和培根,因為它們的鈉含量和飽和脂肪含量都很高。不同年齡層的脂肪肝患者該怎麼吃?營養師劉怡里曾指出,預防脂肪肝的飲食,不同族群也分別有其飲食方法,但共同原則是控制「脂肪、精製糖、酒精」三大目標,如果不小心攝取過量,建議加強有氧運動時間,且攝取較多的高纖蔬菜。只要用對方法,就可以改善脂肪肝。1.65歲以上銀髮族針對三高族群又合併脂肪肝的銀髮族,飲食首重「體重控制」,但要避免快速減重造成肌肉量流失。飲食調整以「選擇低脂高蛋白質、控制好油的攝取量、甜食點心不過量」為重點。2.中壯年上班族久坐少運動的上班族,一定要嚴格控制飲食的熱量與食物種類,體重控制以一個月減2公斤左右為目標。飲食調整以控制「酒精、下午茶、消夜」為主。3.12歲至18歲青少年青少年建議以運動為主,每周運動要超過150分鐘,因正值發育期,不宜過度節食減肥限制熱量,飲食調整以「晚餐、零食、吃飯速度」為重點。【資料來源】.Liver Foundation: Your doctor says you have fatty liver disease. Now what?.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ine: Fatty liver disease diet: What foods help prevent and reverse fatty liver?.Diet and Lifestyle Tips to Reverse Fatty Liver Disease.10 Foods to Include in a Healthy Liver Diet(本文不開放合作單位轉載)
-
2024-03-17 養生.聰明飲食
咖哩健康嗎?熱量高不高?有什麼營養?什麼人比較不適合吃?
起源於南亞的咖哩,在世界各地成為受歡迎的飲食,並因應各國文化而發展出各自特色。咖哩通常以薑黃、丁香、芫荽、小茴香、肉桂等多種香料組成,有各種配方,滋味或嗆辣或甘醇。近年來各種咖哩專賣店在台灣風行,吃咖哩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地雷區?元氣周報今天教你怎麼健康吃咖哩。咖哩為國內常見飲食,口味變化多元,從印度風味到泰式的綠咖哩、紅咖哩、黃咖哩,或是甜味較重的日式,也有顏色亮黃的台式咖哩。料理方式不盡相同,從咖哩粉、咖哩塊到咖哩調理包等不同形式都有。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表示,咖哩被認為有抗發炎、調節心血管等幫助,原因來自於其中成分「薑黃」。印度咖哩香料種類較多,薑黃是抗發炎主角。咖哩使用香料約有20多種,胡椒、辣椒、薄荷、芥末、芫荽(香菜)、丁香等香料,其中主要成分為薑黃、孜然、肉桂、小茴香等四種。雖然各地料理方式及口味略有不同,但咖哩主成分相去不遠。陳韻婷說,咖哩對健康的幫助主要仍是來自於薑黃營養價值,不至於差太多,但是日式、台式香料較少,香料較多的印度咖哩對抗氧化的效果可能較高。1.薑黃陳韻婷說,營養價值上最被廣泛討論的為「薑黃」,常被認為有抗癌、抗發炎的效果;薑黃素中的「多酚類」有抗氧化、增加免疫的功效,其中的「槲皮素」同樣對於抗發炎、提升免疫力有效果。此外,薑黃也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有預防失智症以及活化腦部智力的效果,薑黃素也能調節血糖跟血脂。2.肉桂「肉桂」同樣對血糖跟血脂調控有助益,並且也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效果。3.小茴香小茴香被認為能改善胃脹氣等腸胃保健。4.孜然孜然在中醫裡討論較多,多是認為具有「溫補」效果。調理包、咖哩塊含動物脂肪多,反引起身體發炎。縱使咖哩營養價值多,卻偶被認為因為屬性「燥熱」不宜多吃。陳韻婷解釋,以西醫的角度來看,咖哩的型態若為調理包或是咖哩塊,可能會有較多的動物性脂肪,如豬油等飽和脂肪,不只會讓身體攝取高油脂,還容易引起發炎反應。若是擔憂身體「燥熱」,甚至影響到睡眠,仍建議由中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再食用。她也提醒,薑黃粉雖然有調節血糖、血脂效果,但如果是食用微波食品、冷凍食品或是用市售咖哩塊製成的咖哩,為了增加湯汁濃稠度,會添加澱粉,反而會對血糖調節有害,挑選上應多加留心。日常偶吃咖哩沒問題,吃薑黃補充劑有疾病禁忌。雖然吃咖哩不挑體質,但是仍有一些疾病上的飲食禁忌。陳韻婷說,日常吃咖哩因為薑黃素含量不高,並沒有問題,通常是大量吃咖哩,或是吃薑黃補充劑等保健食品,比較可能過量。她說,特別是孕婦或是備孕中的婦女,因為薑黃有行氣活血作用,恐怕會增加出血風險。另外,薑黃也會影響身體抗凝血功能,因此使用抗凝血藥物的心血管疾病族群,或是兩周內預計要做手術者,也應該避免食用過多薑黃,影響抗凝血功能而增加手術風險。再者,有肝、膽結石者也應該避免吃下大量薑黃素。咖哩塊高鈉、薑黃高鉀,腎臟病患應避免。我國約8位成人就有1位有腎臟病,盛行率推估高達12%。陳韻婷說,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多,咖哩塊或是部分辛香料都是高鈉,而薑黃為高鉀食物,有腎臟相關疾病者應該避免。此外,網路上盛傳咖哩為催情食物,因為富含豐富香料有刺激性欲的效果,是否為真?陳韻婷說,咖哩的香料多元,除了薑黃外,還有番紅花、肉桂、豆蔻、月桂葉、茴香等綜合香料,可能影響荷爾蒙;不論男性或是女性,若是大量食用,確實有可能刺激性激素。然而,如果只是吃咖哩飯應不致於影響,應該留意的是服用薑黃膠囊保健食品,比較會有影響。誰要注意薑黃攝取量?陳韻婷表示,咖哩中最主要營養來源「薑黃」,按照歐洲的安全食用標準範圍,體重每公斤約0至3毫克;以一位60公斤的成人為例,一天攝取的量約是180毫克。然而,除非是服用薑黃素膠囊等補充品,單純吃咖喱飯並不用擔憂攝取過量。但咖哩仍有一些疾病上的飲食禁忌,以下族群應留意攝取量。1.孕婦或備孕婦女2.肝、膽結石者3.兩周內要做手術者4.腎臟病患者5.服用抗凝血藥物者咖哩塊多添加澱粉增稠,挑選應避開動物性脂肪、棕櫚油。咖哩料理搭配多元,從炸物、白飯、麵條、麵包到烤餅都有。咖哩原料有的採用香料混合而成的咖哩粉直接製作;有的則是以濃縮半成品的咖哩塊加工製成;有的則是購買現成料理包、即時包。挑選好咖哩,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建議從食品背後的營養標示、成分下手。檢視食材成分是否有動物性脂肪如豬油、牛油等,另外還有棕櫚油,都屬於飽和脂肪比例較高的;沙拉油等植物油則屬於植物性脂肪,飽和脂肪的比例比較低。咖哩製作上,直接使用香料混合而成的咖哩粉,成分單純相對健康。至於市售常見的咖哩塊,會加入澱粉、太白粉等澱粉類,增加濃稠度以形成塊狀;而咖哩料理包也會加入「粉類」來增加濃稠度。這類咖哩不利血糖調節,食用後的血糖起伏變化大。含「磷」字樣添加物,腎病患最好不要吃。5'-次黃嘌吟核苷磷酸二鈉、5'-鳥吟核苷磷酸二鈉、 5'-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大豆卵磷脂……陳韻婷說,咖哩塊、調理包的食物成分中,常看到這些長串的化學成分原料,只要有「磷」字,多是腎臟病患無法排出的礦物質。她提醒,我國慢性腎病患不少,挑選上應該要特別注意、盡量避開。陳韻婷說,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族群以及腎臟病患者,在咖哩挑選上應該要避免飽和脂肪、澱粉以及含磷加工物。一般民眾則建議從營養標示跟熱量著手,依據健康飲食觀念,一天飽和脂肪攝取量應該小於總熱量攝取的7%;因此,一餐中一份咖哩(20公克)的飽和脂肪含量,應該少於3公克(每100公克不超過15公克)。若咖哩飽和脂肪量略高,配料宜選白肉、海鮮、蔬菜。若咖哩的飽和脂肪量略微超過標準,但難忍口腹之欲怎麼辦?陳韻婷表示,若攝取飽和脂肪在標準量臨界值時,可以調整煮咖哩的「配料」,優先搭配「白肉」或「海鮮」,例如選擇蝦子、中卷、雞肉等,避免搭配豬肉、羊肉、牛肉等飽和脂肪含量較多的紅肉。蔬菜的搭配比較自由,陳韻婷說,除了常見的洋蔥、馬鈴薯、胡蘿蔔外,其實各種蔬菜都可以嘗試搭配,例如日式湯咖哩常使用的「茄子」,有蔬菜高纖維的特性外,也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她坦言,營養師在第一線服務時,常遇到不少排斥吃葉菜類或是綠色蔬菜的民眾,咖哩是用來鼓勵他們多吃菜的好方式,咖哩可以搭配花椰菜、瓜類、菇類一起煮,如櫛瓜、鴻禧菇、杏鮑菇等,都是可以增加纖維攝取的好選擇。若咖哩粉煮起來太稀,可加入馬鈴薯、南瓜等澱粉增稠。要提醒的是,咖哩飯中常見的搭配三要素為「胡蘿蔔、洋蔥、馬鈴薯」,其中馬鈴薯隱藏熱量危機。陳韻婷說,咖哩飯已經有米飯作為主食,馬鈴薯同樣屬於澱粉類,兩者一起食用,熱量容易超標,建議白飯可以減量或不吃,以馬鈴薯直接作為主食。另外,咖哩塊或是市售冷凍、微波食品的咖哩中,大多添加太白粉、麵粉等粉類,以利結塊成型,烹煮上會比較濃稠,但也會讓血糖不穩。陳韻婷建議,如果用「咖哩粉」料理,又想兼顧咖哩濃稠度,可以用馬鈴薯、南瓜等澱粉加入一起煮,越煮會越收汁、透過澱粉釋放到湯汁中,讓咖哩湯變得像咖哩塊般濃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14 養生.聰明飲食
愛喝飲料就喝這些!醫師推薦5種對心臟有益的飲料
確保我們的心臟健康,吃對的東西,喝對的飲料都有重大影響。德州休士頓赫爾曼紀念醫院(Memorial Hermann)心臟病醫生曹龍(Long Cao,音譯)推薦以下這五種對心臟有益的飲料:5種對心臟有益的飲料1.水曹醫師指出,「你的心臟隨時隨地都在將血液送往你的身體,平均每天約7600公升;保持充足的水分,可以幫助你的心臟更輕鬆地將血液泵送到肌肉,幫助你的肌肉更有效地工作,」;而且,脫水會使心臟的血液循環更加困難。曹醫師表示,你的心臟會透過加快跳動來補償,但心率升高可能會加大心臟負擔,導致更嚴重的問題。曹醫師因此建議民眾遵守美國國家學院(U.S.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的飲水指南,好幫助降低慢性病風險;根據指南,男性建議每日攝取 3.7 公升(約 15.5 杯)的水,女性每日建議攝取 2.7 公升(約 11.5 杯)的水;平日有運動或出汗,以及生活在炎熱氣賀者,應該要喝得更多。2.鹼性水「當我們身體在對抗感染、進行日常機能或運動時,我們的身體往往會處在酸性狀態,這會減緩我們器官的自然功能,」曹醫師解釋;他說,鹼性水不僅能緩解身體酸性,同時對心臟也有好處。曹醫師指出:「鹼性水的pH值高於自來水,且富含鈣和鎂等鹼化礦物質;這兩種都已獲證明可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3.綠茶曹醫師分享指出:「綠茶富含強大的抗氧化劑,尤其是稱之為『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的抗氧化劑,有助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和動脈斑塊積聚;這類抗氧化劑可透過減少發炎來減輕疼痛,並透過防止氧化或自由基損傷我們的細胞及其 DNA 來預防癌症。」此外,綠茶還有利尿作用,可幫助降低和調節血壓。建議一天喝上一到兩杯。4.燕麥奶曹醫師表示:「燕麥奶是一種易於消化、低飽和脂肪、低糖的飲料,不含任何對身體有害的成分;且富含對心臟有益的可溶性纖維β-葡聚醣,可透過幫助減少膽固醇顆粒的吸附來降低 壞膽固醇。」建議一天喝上一到兩杯。5.鮮榨果汁曹醫師解釋:「鮮榨果汁提供維生素、植物營養素、多酚和健康的天然糖,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同時,還能促進健康的能量水平,增強免疫系統,並有助於制定營養豐富的飲食計畫。但建議每天不喝超過5五盎司的鮮榨水果和/或蔬菜汁。(責任編輯 葉姿岑)
-
2024-03-14 養生.聰明飲食
譚敦慈曝心目中的「台大醫科魚」,護心護腦好處多!一周可以吃幾次魚?如何挑好魚?
吃魚會變聰明?吃魚真的好處多多,可幫助大腦發育、增強人體免疫力、保護心血管以及有效對抗身體發炎等。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分享養育兩個台大兒子的方法:經常吃鯖魚,她因此稱鯖魚為「台大醫科魚」。魚肉對人體重要性有哪些?每周可吃魚幾次?人體無法自行製造Omega-3不飽和脂肪酸,魚肉除了是優良蛋白質及脂肪來源,富含DHA、EPA與碘、硒、鈣、鐵等礦物質,其維他命A和D是人體不可缺乏的營養素。營養師鄭佾琪指出,魚類是優良蛋白質來源,建議成人或幼兒每周至少吃魚3次,每次大約手掌心大小。魚肉的營養素能調節人體生理機能,包含腦神經發育、維持腸胃系統運作、減緩記憶退化等,而且魚肉比白肉、紅肉更好消化,熱量相對低,減少對心血管負擔。台灣魚類CP值最高是「鯖魚」!如何料理更美味?魚類選擇多,哪一種營養含量比較高?台灣海域所產的鯖魚,全年皆有漁獲、肉質豐美鮮甜,登上營養價值第一名,且價格親民,「CP值」非常高。譚敦慈指出,她家裡經常吃鯖魚,不需要過多加工調味,南方澳撈捕的鯖魚,汞汙染也最低,搭配番茄、洋蔥等食材烹調,美味營養,保健效果增倍。鄭佾琪表示,鯖魚的味道比較重,大部分用烤或煎煮烹調;如果是購買已調味過的薄鹽鯖魚,只要簡單乾煎或放進烤箱即可。鯖魚料理/【味噌鯖魚】1.先稍微刷一下魚皮,塗上1比1用水稀釋的味噌。2.烤箱200-220℃,烤約15分鐘。3.食用前淋上檸檬汁,增加抗氧化的維生素C。那些魚類適合熟齡增肌?並且達到永續海鮮的精神!鄭佾琪另外推薦台灣盛產的虱目魚、秋刀魚、剝皮魚、白帶魚、鬼頭刀等,高蛋白質可說是最適合熟齡族群的增肌食物,這些魚種易取得又便宜,也符合「本地產」的永續海鮮精神。她提醒,大型迴游、掠食性海洋魚類容易有重金屬含量偏高問題,應避免食用野生的鯊魚及鮪魚,尤其是魚頭、魚皮、內臟等部位。補充魚油能夠取代攝取魚肉嗎?如果日常無法規律攝取魚肉,可補充魚油嗎?鄭佾琪強調,魚油是從魚類提取而來,無法完全取代其功效及好處,宜適量攝取。魚油具有抗凝血功能,孕婦、孩童、凝血功能不全、服用抗凝血劑藥物者應在食用前諮詢醫師、營養師。如何挑好魚?5點輕鬆選好魚魚的營養價值高,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低脂助增肌,但要如何從琳瑯滿目的魚獲中挑選好魚?台北漁產營運部經理徐碧霞說,除了要會辨別魚種,還要看季節,不同時令影響魚肉的脂肪厚度。徐碧霞分享市場選購的方法,包含看眼睛、魚鰓、魚腹,觀察魚的整體外觀,拿起來聞聞看魚身,詢問來源產地,觸摸魚肉是否扎實有彈性,掌握「望、聞、問、摸」原則。1.眼睛:呈現清澈透明、飽滿明亮,若眼球凹陷、變色,甚至有血絲,新鮮度已經下降。2.魚鰓:觀看是否緊密且呈淡紅色或暗紅色,色澤變成灰褐色或灰綠色,且出現黏液,要避開選購。3.魚腹:魚肉內臟容易腐壞,新鮮的魚因內臟完整,腹部堅實且不會破裂。4.氣味:新鮮的魚會有一種類似海藻或是海水的氣味,腐敗的魚會有一種腥臭、氨水味。5.體表:魚的表面黏液完整,有一層光澤感,魚鱗完整無脫落。
-
2024-03-12 養生.聰明飲食
超強「護心食物」堅果抗憂鬱、防心血管疾病!每天吃多少才不會熱量爆卡?
屬於植物種子的堅果,被譽為超強「護心食物」,在國健署推廣的每日飲食指南中,建議三餐各吃一茶匙(約10克),以達到營養均衡。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表示,堅果是很好的油脂來源,其脂肪中有八成以上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血壓、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堅果種類多 輪流吃吸收不同營養素堅果種類繁多,國人最喜愛杏仁果、腰果、開心果、核桃、花生、夏威夷豆、葵花子、南瓜子等,各含有不同的礦物質,尤其巴西堅果的珍貴硒元素,可增強抗氧化能力。陳姿吟說,輪流攝取堅果可吃進不同的營養素,例如:芝麻的鈣含量比牛奶高、花生仁富含菸鹼酸、核桃具有抗炎特性、杏仁的維他命E可調節新陳代謝、南瓜子中的鋅對男性攝護腺有良好保養作用......能預防失智的「麥得飲食」,強調使用堅果類,有益大腦健康。陳姿吟分享,台灣雲林盛產花生、國產芝麻最大的產地就在台南,符合「吃在地、食當季」的低碳食物里程精神。芝麻可以補充鈣質,含鐵量相當高;花生除了菸鹼酸,亦含有抗氧化物質白藜蘆醇,抗癌、抗氧化的功效備受矚目,以清蒸或水煮的方式烹調,口感Q軟綿密。吃堅果降憂鬱、護心血管 選「原型原粒」少熱量堅果特有的植化素,能抵抗體內氧化失衡的壓力,多吃促進身體分泌血清素,產生快樂的感覺,國外研究發現,吃堅果類食物可降低憂鬱。陳姿吟強調,堅果容易受潮,產生易導致肝臟損傷的黃麴毒素,要特別注意保存方法。另外,過敏體質者、腎臟病患者食用堅果要小心,避開過敏原及高磷、高鉀、高鈉食物。雖然是優質油脂,但堅果吃多了仍容易造成肥胖、出現上火症狀。陳姿吟提醒,加了糖粉或其他調味的堅果非常涮嘴,尤其是油炸、蜜煉等作法,一口接一口不小心就爆量。選購前掌握「原型原粒」原則,注意簡單加工,低溫烘烤能保留完整營養,也能吃到堅果的原味香氣,減少糖或鹽分的攝取,才不會吃下更多熱量。堅果食用5建議1.每餐攝取一茶匙(約10克),每天不超過30克。2.不執著只吃某種營養素高的堅果,均衡攝取。3.掌握「原型原粒」原則,不吃過多調味的堅果。4.買小包裝,避免吃過量或存放過久。5.選有信譽的品牌,盡量避免大量散裝。(責任編輯 葉姿岑)
-
2024-03-10 養生.聰明飲食
黑糖比果糖佳?奶茶含牛奶?蒟蒻零熱量?小心那些看似健康的手搖飲
上班前帶杯咖啡,中午吃飯買杯手搖飲,下班到超商買飲料,已成了許多現代人的生活模式。滿街推陳出新的手搖飲店,堪稱台灣一大特色,卻也危害了民眾健康。各種飲品的地雷藏在哪裡?阻止不了想喝飲料的心,如何選擇相對健康的飲品?利用空閒時間買杯手搖飲,是不少上班族的小確幸,飲料店品項琳瑯滿目,卻暗藏熱量危機。新光醫院營養師汪元嫃建議,民眾選擇飲料時,以「無糖茶類飲料」為首選,若希望飲料不要太單調,則可以選擇無糖鮮奶茶;如果真的想要「喝點甜的」,建議選擇蜂蜜奶茶、黑糖奶茶等,以天然糖分取代果糖。添加果糖危害最大,黑糖較佳但也不能過量。汪元媜表示,飲料店最常見的品項中,糖分添加包括果糖、蔗糖、黑糖、蜂蜜等,不少店家以果糖作為飲料主要糖分來源,不僅容易形成體脂肪,也會導致血脂上升,引起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疾病。有些飲料店主打以黑糖取代果糖,營造健康形象。汪元嫃說,黑糖成分中含有礦物質、有機物,與其他糖類比「相對健康」,但黑糖中上述成分含量不高,仍以糖分為主,若要藉由攝取黑糖達到礦物質、有機物的攝取量,恐要吃下很多黑糖才有幫助,但「黑糖也是糖,攝取過多,仍有肥胖風險。」無糖最好,飲料減糖不能忽略整日攝取量。許多民眾買飲料時,因擔心攝入太多糖分而有罪惡感,會選擇半糖、微糖等,減少糖分攝取。汪元嫃表示,在容量相同的前提下,選擇比較不甜的飲料,確實會降低健康風險,但必須考量每日總攝取量,否則若從半糖改成喝微糖,卻因喝了不滿足又喝一杯,總攝取量仍相同。汪元嫃說,選擇無糖飲料是最能降低健康風險的做法,但民眾可以自行評估,只要每天攝取糖分不超過建議量即可。以65公斤成人為例,建議每天至多攝取50克精製糖,以容量推估大約是「一杯全糖手搖杯」或「1.5罐330毫升汽水」。奶精奶茶、奶蓋奶茶,除了不含奶、更不利心血管。在眾多手搖飲品項中,不少民眾對「奶茶」情有獨鍾,常見的奶茶手搖飲,包括奶精奶茶、鮮奶茶、奶蓋奶茶等品項,其成分、健康風險也各有不同。汪元嫃表示,奶精是植物油經過化學加工製造而成,不僅成分中沒有牛乳製品,製作過程中產生的反式脂肪酸,還會形成低密度脂蛋白,造成心血管疾病,威脅健康。奶蓋則是由鮮奶油加糖打發而成,屬於飽和脂肪酸,熱量較高,容易引發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疾病。汪元嫃建議,民眾在挑選奶茶類手搖飲時,建議以鮮奶茶為首選。根據國民飲食指南,每天建議民眾攝取1至2杯奶類飲品,而每杯含量為240毫升,意即在手搖飲料店購買一杯大杯的鮮奶茶,其中約含有0.5杯每日所需奶類,可補充鈣質,提供人體所需的優質蛋白質。不過,攝取量不要太多,畢竟牛奶中含有脂肪,若喝太多還是有造成肥胖的可能性。注意配料是否含糖,選愛玉、寒天、仙草較佳。不少飲料店都有配料可供民眾作為選配,常見品項包括珍珠、椰果、蒟蒻、寒天、仙草、蘆薈、米苔目、布丁等。汪元嫃表示,這些配料通常都經過加工製作,且處理過程中多會經過糖水烹煮,熱量、精製糖含量較高,其中珍珠、芋圓等,本質上屬於碳水化合物,一份配料熱量相當於半碗米飯,相當驚人。汪元嫃指出,民眾選擇配料時,建議可選「自帶味道」、店家不必以加糖方式增添風味的選項,例如愛玉、寒天、仙草、蘆薈,上述品項熱量較低,且本身含有些許纖維,是不錯的選擇。至於減肥民眾常吃的蒟蒻,因本身沒有味道,店家通常會用糖水煮過,才作為配料,反而是較不合適、恐會增加肥胖風險的選擇。酸味飲料為調整口感,含糖量可能更多。口味酸甜的飲料,常會讓民眾有比較不甜、熱量較低的錯覺。汪元嫃提醒,為了讓酸甜飲料合民眾胃口,店家反而會加入更多糖分,若要喝到相同甜度,比起普通飲料,酸甜飲料的糖分、熱量往往較高。酸甜口味的飲料常以水果為主要成分,而水果熱量並不低,是碳水化合物,容易使人發胖,且水果的纖維素成分,通常在飲品製作過程中就已消失殆盡。汪元嫃提醒,民眾若要選擇標榜健康的含果汁手搖飲,盡量選擇帶有果肉的品項;夜市常見的現打果汁,雖然沒有過濾掉纖維素,但維生素成分仍會在高速高溫攪打過程中流失。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10 養生.聰明飲食
愛美熟女一周3次豬腳食補,體脂率超標成「泡芙人」 醫警告恐增心臟病風險!
54歲王太太正值更年期,面臨荷爾蒙流失問題,為避免皮膚老化,愛美的她一周會吃3至4次的豬腳,以補充膠原蛋白。未料,近期健檢發現,她竟是一位泡芙人,體脂率超出正常值高達40%(男性正常值15至25%,女性20至30%);血脂中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也都超標。醫師警告她,須改變錯誤的飲食習慣,否則發生心血管病變機率增加。豬腳、豬皮、牛蹄 很難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陳詩昀說,豬腳、豬皮、牛蹄等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但因為分子結構太大,很難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這些食材不僅熱量高,還含有高脂肪、高飽和脂肪酸,偶爾淺嘗即可。若拿來當作養顏美容食補,長久下來可能毫無幫助,反而會造成肥胖問題。更嚴重的是,倘若血脂中的三酸甘油脂不盡快控制改善,久了容易造成動脈硬化,使血管變窄,進一步影響血壓,增加心臟病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一般對於肥胖定義,不能只看外表體態或身體質量指數(BMI),也不能忽視體脂肪率(體脂肪重量占體重的百分比)。陳詩昀說,當體脂肪儲存過量時,即便BMI正常,也成了典型的「泡芙人」,不利於身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比起健康體重者,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 陳詩昀提醒,熟齡女性愛漂亮沒有錯,但想安全有效率的維持肌膚健康,日常還是應注重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天然蔬果,以提供肌膚足夠的抗氧化能力,才能幫助膠原蛋白合成。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06 焦點.健康你我他
我的防過敏妙招/勤打掃滅塵蟎 食療增抵抗力
家裡男人都有過敏性鼻炎。只要一回到家,就能聽到這邊「啾」、那邊「擤」的聲音,尤其乍暖還寒時節,所有人鼻子都被折騰得像小丑紅鼻,我看了都心疼。平日居家環境就很重視空氣流通,勤打掃滅塵蟎,外出時,再三叮嚀把口罩戴好戴滿,阻隔冷空氣和粉塵。家裡還備有蒸臉器,不是為了美容養顏,而是專門對付鼻塞,蒸熱氣可舒緩不適,有時候還能達到通樂效果。不過,這些措施只是減少過敏原,治標難治本,所以,日常我會準備養生料理和保健食品,期能增強抵抗力,對抗過敏。深綠色蔬菜和柑橘類水果是常備蔬果,可強健免疫系統;深海鮭魚和堅果類補充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減輕發病症狀。沒鼻炎的我,肌膚卻很敏感,氣候交替之際,皮膚就發癢,長滿斑塊,經常抓得體無完膚,求醫抹了藥膏才見好轉。知道病因後,生活習慣有些改變,泡熱水澡換成溫熱水淋浴,盥洗後護膚乳液不可少,戒掉嗜甜吃辣重口味,擦防曬穿薄衫隔絕紫外線,多吃地瓜南瓜五穀飯,少吃精緻澱粉,喝優酪乳、果醋或優格、益生菌,對抗發炎過敏有效。透過食用天然食物調理體質是保養作法,家中備用藥則是救急不救病,所以,病症嚴重時,還是得盡快就醫對症下藥,以免延誤治療黃金時間。
-
2024-03-06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該吃多少蛋白質?獲取蛋白質等於多吃肉嗎?吃太多會傷腎嗎?
你可能知道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膳食纖維是營養飲食的基本組成部分,但其中一個可能比你意識到的更重要,尤其是當你變老時。《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一項研究表明,蛋白質可能是健康老化的關鍵。大多數人都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但一天該吃多少的量才足夠?蛋白質攝取過多會對健康有影響嗎?需要靠乳清蛋白補充蛋白質嗎?吃太多蛋白質會不會傷腎?以下為幾個常見問題的解答。一天蛋白質要吃多少?事實上,每個人的身體組成、體型、年齡、性別、活動水平和病史皆有所不同,因此蛋白質的攝取量就因人而異。大部分的建議蛋白質攝取量會先從體重來計算。一般建議,若為符合每日最低需求,蛋白質的每日建議攝取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RDA)大約為每公斤體重0.8公克蛋白質。對於大多數很少運動的人來說,這相當於每天攝取45至60克的蛋白質,也就是大約兩塊雞胸肉(每塊約30克蛋白質)或一罐6盎司鮪魚罐頭(約40克蛋白質)和四分之一杯杏仁(約8克蛋白質)。然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避免生病所需的最低量,而不是你每天應該吃的具體數字。若你有固定運動習慣,你需要的蛋白質量還要更高,可能需要每天每公斤體重1.2至1.7公克的蛋白質,尤其當你想增加自身肌肉量時更是如此。至於一次應該攝取多少蛋白質?目前建議一餐攝取25至30克蛋白質,但需要進一步研究來量化每餐蛋白質攝取量的具體上限。再者,每餐所需蛋白質含量也會受到你的活動量和身體組成等因素影響。蛋白質吃太多會損害腎臟嗎?專家表示,並未看到數據顯示我們的身體在單次進食時可以利用超過每公斤體重0.4至0.5克的蛋白質,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相當於一大份的雞胸肉。如果吞下超過這個量的蛋白質,多餘的蛋白質會被存儲為脂肪,用作代謝燃料,或轉化為尿素,這是蛋白質分解後通過腎臟排出的物質。換句話說,過多的蛋白質會產生「昂貴」的尿液。除非你已經有了腎臟疾病,否則攝取過多的蛋白質並不會損壞你的腎臟。但也許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可能已經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為何該分散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專家指出,將每日蛋白質攝取量集中在一餐吃完其實並不明智,一方面你可能很難一次消耗很多,另一方面可能會使你無法與其他所需要的食物組成均衡的飲食。除此之外,攝取過多的蛋白質可能會導致體重意外增加,因為熱量被儲存在脂肪中,而不是用於肌肉生長。過量攝取蛋白質的其他副作用包括血脂升高,這可能會導致心血管健康和腸胃道問題,例如便秘、脫水等。專家建議,因為一餐吃太多蛋白質可能會讓人不舒服,所以你應該把蛋白質攝取量分散在每天三到六餐之間。如何快速補充蛋白質?專家表示,蛋白質補充品,例如乳清蛋白和能量棒儘管很方便,但是含有約6克蛋白質的水煮雞蛋或雞胸肉也是如此。雖然有些人信奉乳清蛋白,目前很少有證據表明某些蛋白質比其他蛋白質更營養。乳清蛋白是從牛奶中提取的,是一種良好的白胺酸(Leucine)來源,能幫助啟動肌肉生長。不過,希臘優格或鮭魚也富含白胺酸。事實上,大多數人包括運動員在內,即使不吃肉,也可以在不需要乳清蛋白的情況下獲得足夠蛋白質。換言之,素食者和純素運動員可以通過食用不同來源的植物蛋白組合,例如豆類和穀物以滿足蛋白質需求。攝取蛋白質等於多吃肉嗎?由於高蛋白飲食對於減肥或心血管健康的關聯性仍存在爭議,在開始增加每日蛋白質攝取量之前,首先不要將「獲取更多蛋白質」理解為「多吃肉」。即便牛肉、家禽與豬肉,甚至是牛奶、起司和雞蛋,都可以提供優質蛋白質,但許多植物性食物其實也可以提供,包括全穀物、豆類、堅果和蔬菜等。另外,考量蛋白質的組合也很重要,由於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總是與蛋白質一起出現,所以找尋飽和脂肪及加工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且富含多種營養素的蛋白質來源是優先選項。吃蛋白質有助變瘦嗎?由於蛋白質會讓你飽腹,它可以幫助你少吃,你的身體必須更加努力地分解它。因此,與碳水化合物或高脂肪食物相比,消化蛋白質所消耗的卡路里更多,但實際額外燃燒的卡路里量很少,而且不太可能對體重產生有意義的影響。換言之,攝取大量蛋白質並不能燃燒體脂肪。如果減重需求的話,必須攝取比你消耗的更少的熱量,不管這些熱量是來自哪種營養素。什麼時候最該吃蛋白質?專家建議,應該一整天都該攝取蛋白質,尤其是要確保早餐有攝取足夠。由於蛋白質是最能產生飽腹感的巨量營養素(macronutrients),它比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等巨量營養素需要更長的消化時間,而且會讓你感覺更飽。因此,每餐都攝取蛋白質有助於控制食慾,並確保為肌肉穩定供應胺基酸。【資料來源】.5 things to know about protein.How Much Is Too Much Protein for One Sitting?.How much protein do you need every day?(本文不開放合作單位轉載)
-
2024-03-04 失智.大腦健康
銀杏補腦、椰子油防失智?醫師籲亂吃保健食品更危險!4類運動延緩大腦退化
一轉身,突然忘記要做什麼事情;做菜不小心又多加一匙鹽,家人抱怨過鹹;看著藥袋卻想不起來剛剛到底吃過沒......,你也有這樣的情形嗎?旁人提醒:「該吃銀杏了。」記憶力衰退是失智前兆之一,吃銀杏真的能補腦嗎?還有哪些食物可逆轉大腦退化,遠離失智症上身?保健食品別亂吃 易與藥物交互作用中心綜合醫院中心診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秉晃說,「記性差要吃銀杏」是一般既定印象,銀杏葉萃取物的主要功效是促進血液循環,並沒有治療記憶力的效果,可以當作日常暢通末梢血管的保健食品。但要注意的是,銀杏具有抗凝血作用,不能與抗凝血劑併用,容易增加出血風險。有降膽固醇功效的紅麴產品,則不能與降血脂藥、抗凝血藥物、肝腎疾病藥物一起吃,小心因交互作用而產生不良反應。另外,魚油所含的Omega-3被喻為抗發炎好物,是長輩常食用的營養補充品,其DHA成分可以幫助思緒靈光,對健康確實有益處,不過服用仍有禁忌,包括減緩凝血速度、刺激腸胃道,避免攝取過量,也要避開降血壓、抗凝血藥物。椰子油防失智? 過度攝取增加負擔近年來,有「吃油防失智」的說法,又以椰子油最受矚目。蔡秉晃表示,椰子油具高含量的飽和脂肪酸,可說是植物油中的「豬油」,過度攝取會造成血管阻塞,反而增加罹患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想要遠離失智症的威脅,不妨選擇冷壓初榨的油品,例如有益大腦健康的麥得飲食(MIND diet)中的橄欖油,以及食用含油脂的堅果類。民眾常詢問的預防失智方法,還有鹿胎盤、卵磷脂、魚油、薑黃等,蔡秉晃提醒,含有抗氧化成分的保健食品,可幫助血液循環,但是對於預防認知功能衰退並無確切科學實證,應從日常生活、飲食型態著手。預防及延緩不外乎規律運動、良好作息以及控制三高、肥胖、慢性病。多利用社區關懷據點的資源,參加課程活動、維持人際社交、接觸新事物等,有益身心健康。預防失智推薦運動1.散步:單純走路,就是有益於健康的運動;養成每日走2500步的習慣,即有一定效果2.阻抗(肌力)訓練:靠牆深蹲鍛鍊下肢肌力,可預防肌少症、衰弱症,降低跌倒風險3.有氧運動:能提升心率的游泳、跑步、跳舞、單車等,促進全身血液循環4.認知運動:在進行拍手、踏步、走路的動作時,加入數拍子、念數字,刺激大腦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2-29 養生.營養食譜
多吃秋刀魚助降三酸甘油酯、預防代謝症候群!2道秋刀魚料理食譜快速上桌
過去研究已證明,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臟病及發炎的風險,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降低血壓、預防心肌梗塞,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使胰島素阻抗下降等健康益處,能夠降低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秋刀魚主要是台灣野生捕獲的魚類,因體扁而細長似刀,多在秋季捕獲而得名秋刀魚,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維生素B2、B3、B12、鉀、Omega-3脂肪酸、支鏈胺基酸、白胺酸及異白胺酸,秋刀魚與鮭魚相比,價格非常實惠,汞汙染風險也較低。 另外,秋刀魚也含有維生素B9及B12,不論是幫助腦部發育,還是維持神經、腸胃系統完整運作,以及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都具有良好的健康益處。 香煎秋刀魚食材:秋刀魚1條、苦茶油5公克、檸檬半5顆、鹽少許、黑胡椒、料理米酒1茶匙。作法:1.秋刀魚去魚鰓、內臟,以流水清洗乾淨,將水分吸乾,以鹽及料理米酒醃5分鐘。2.拿一個平底鍋,放入1茶匙的苦茶油,起鍋開中小火,油熱後,放入秋刀魚,煎至受熱面呈金黃色, 轉小火再續煎至二面呈金黃色即可。3.起鍋盛盤,依個人喜愛撒上黑胡椒粒或檸檬汁,即可享用。 香烤秋刀魚食材:秋刀魚1條、苦茶油5公克、檸檬半顆、鹽少許、黑胡椒適量、七味粉適量、料理米酒1茶匙。作法:1.秋刀魚去魚鰓、內臟,以流水清洗乾淨,將水分吸乾。2.將秋刀魚身上均勻塗上黑胡椒、七味粉、鹽、料理米酒,靜置5分鐘。3.預熱烤箱,上下火220℃。4.在烤盤上鋪上烤盤紙,放入秋刀魚,均勻塗抹苦茶油,放入烤箱烤15分鐘後,翻面再烤15分鐘,烤至兩面呈金黃色, 即可出爐。 量血壓722原則台灣高血壓學會建議一般民眾可遵循722(請量量)原則:連續量血壓「7」天;每天量「2」回,包括起床後一小時內且吃飯吃藥前,以及入睡前一小時內;每回至少量「2」次,中間間隔1~2分鐘,再取平均值。延伸閱讀: ·外表瘦≠真瘦!小心你有隱形肥胖 營養師認證「10樣食物」甩內臟脂肪 ·手搖飲喝太多小心會「爆肝」!年輕人危險了 營養師認證「3食物護肝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