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9 醫聲.院長講堂
搜尋
預防醫學
共找到
419
筆 文章
-
-
2022-03-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強化自主應變 指揮中心籲確診及接觸者先做3件事
邊境解封,自主應變措施是重要配套之一。指揮中心今天呼籲檢驗確診者與密切接觸者在疫調前,可先準備3件事,包括回想可能的發病日、接觸者及活動史並提供聯絡資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輕症化,全球防疫逐步鬆綁,邊境也漸漸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盼在解封同時強化民眾自主應變能力。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陳婉青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Omicron變異株傳播力、傳染風險很高,第一時間通知染疫者的密切接觸者並快速採檢,對於防堵疫情至關重要。陳婉青說,指揮中心研擬檢驗陽性民眾與其密切接觸者,民眾一旦檢驗COVID-19陽性,可在等待衛生單位聯繫期間,先可能彙整3項資料。陳婉青指出,首先是自主回想並列出發病日,也就是最早出現症狀的日子,如無症狀則為檢驗陽性日,並記錄發病日的前4天至被隔離前,曾經在任一方未佩戴口罩情況下接觸的人、時間及地點。陳婉青表示,其次是回憶共同居住、用餐、聚會或參加活動、工作或就學場所、曾去過的醫療照護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及可能接觸達15分鐘的對象;第3,主動聯繫及提供衛生單位相關聯絡資訊,以保護接觸者的健康並及時防堵疫情傳播。陳婉青指出,如被通知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在獲得衛生單位進一步指示前,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期間應配戴口罩,注意手部衛生、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或共同用餐,並自我觀察是否出現COVID-19相關症狀。陳婉青說,如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腹瀉、倦怠、嗅味覺異常或呼吸喘等疑似症狀,可以家用快篩進行檢測並聯繫各地方衛生局或撥打1922、1999。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被通知到的密切接觸者,應避免移動、戴口罩並盡量回想去過的地方及可能接觸過的人,這不是要做到100分,而是儘早提醒家人與朋友,以防疫情擴大。
-
2022-03-05 養生.聰明飲食
「開心食物」芝麻、茶葉蛋...都在列!醫師點名:吃含有「這營養」的7大類食物,舒心又好眠
作為一種人體必須的胺基酸,它能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Melatonin)生成。我自己都會吃芝麻醬,或泡芝麻飲來喝。有一種關乎你快不快樂、身體爽不爽快的重要神經化學傳導物質,它叫做血清素。血清素濃度過低,有人會憂鬱、頭痛,有人會易怒易焦躁,時常心不能安,有些人會莫名其妙發胖,出現睡眠障礙,有些人則是明顯感覺到注意力無法集中,倦怠又壓力很大放不下。症狀百百種,你我皆不同,總之,很麻煩就是。「哎呀,你要放下啊!」「我也知道要放下啊,但哪有那麼容易。」這是我們常聽到的對話。許多時候,放不下並非心理因素,而是生理因素,是營養攝取上有所疏漏所產生的問題。一味責怪自己的心不夠瀟灑,其實心也很無辜。這時候我會問,你晚上有睡好嗎?你有吃芝麻嗎?問芝麻是因為芝麻及其製品皆含有豐富的色胺酸(Tryptophan),作為一種人體必須的胺基酸,它能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Melatonin)生成。我自己都會吃芝麻醬,或泡芝麻飲來喝。褪黑激素管你晚上有沒有好睡,血清素則跟你白天夠不夠清醒、快不快樂有關。我常常勸大家做日光浴的原因,就是為了維持血清素跟褪黑激素的平衡。平衡搞好,很多健康問題都不再是問題。自己檢查,我到底是把自己吃好了還是吃壞了?如果你本身一天中快樂的時間比厭世的時間長、看到有趣的事情會笑出來、大多數時間精神飽滿,或是充電很快,很容易熟睡、睡飽。自覺精神安定穩定,不容易情緒起伏很大。這樣超棒的!基本上你的平衡沒什麼問題。請繼續保持。就照現在的飲食習慣正常吃即可。倘若你生理期前常常特別不舒服、晚上睡不好又容易醒、情緒低落注意力差、容易衝動無法控制、難以感到快樂,那不妨注意一下自己在飲食上有沒有偏食、是否有營養失衡的問題?合成血清素的原料之一「色胺酸」要是缺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神仙下凡、喜劇大師卓別林到你家成天逗你,也沒辦法令你快樂起來。現在市面上雖然也有口服色胺酸這種方便的選擇,但其實只要日常飲食掌握多樣、均衡原則,且不要採取什麼激烈偏頗的節食法,基本上你體內色胺酸的存量,都會是足夠的。補充色胺酸自己來,請把以下七類食材牢牢記得,或貼在冰箱上,下回採買,別忘了這些讓人開心的好東西。大原則多樣化少量攝取、輪流享用。一、五穀雜糧:燕麥、小麥胚芽、蕎麥二、堅果種子類:黑芝麻、白芝麻、核桃、腰果、蓮子、花生、榛果、葵瓜子三、各種豆及其製品:黑豆、毛豆、鷹嘴豆、納豆、豆腐、豆漿與拌涼麵的芝麻醬四、乳製品:鮮奶、優格、用傳統方法製作的起司五、蛋類:雞蛋、鐵蛋、鹹鴨蛋、茶葉蛋六、藻類:紫菜、髮菜七、送人自用兩相宜類:蜂蜜、巧克力蜂蜜我都說它是「植物的精華液」,不方便出國的時候,買不同國家的蜂蜜來吃,照樣能得到世界各地植物們的健康加持。至於巧克力,可可脂含量越高越好,可避免無意間攝取過多糖分。趴數高的黑巧克力吃對了,不僅人會開心,還對促進心血管健康有正面的影響。荷蘭萊頓大學認知心理學系研究人員發現,補充色胺酸、提高血清素水平的人,會更願意慷慨解囊,多捐一點錢給慈善機構。而且,還會變得比較願意和人合作、願意信任他人。下回你若遇上「不聽話」的人,先別急著自己生悶氣,別忙著爭辯講理,何不請對方吃兩顆茶葉蛋、送他巧克力,或端碗豆腐紫菜味噌湯來,有了色胺酸,血清素不缺,心情愉快,什麼事都好談、什麼困難都不難。★快樂任務:任選一樣食材,觀想它的來源,衷心感謝感恩食物、讚嘆食物,是文明人的好習慣,而且這樣做,還對促進健康大有益處。舉例來說,中午用餐時,你可以觀想一粒米的來源,是有多少機緣,才能讓這粒米被送到你眼前、成為你的營養來源。首先,要有農人,天要會下雨,土壤要夠肥沃,害蟲不能把它吃光光,賣米的老闆要身體健康,送貨的、烹調的、幫你端上桌的……都有出一份力喔,啊不然你以為這粒米是自己走進你碗裡的嗎?謝天謝地、謝謝所有人,讓這粒米現在能在這裡被自己吃進去。時不時你都能做這樣的一個練習,食材任選,吃到什麼謝什麼,香蕉、芭樂都可以。書籍介紹書名: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作者:洛桑加參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10/26作者簡介洛桑加參:現任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樂沛德健康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京妍生技董事長學經歷: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物理系台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醫師台北榮總神經再生中心特約醫師台北榮總白金逆齡中心執行長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退化性關節炎防治,以及慢性病、癌症與睡眠調理。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靜心・淨心》、《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更多養生新知與媒體節目播出訊息,請關注「洛桑加參」臉書與YouTube頻道。延伸閱讀: 疫苗「AZ、莫德納、BNT」混打三廠牌,保護力更強?醫師為何不建議!
-
2022-02-1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常常頭暈、無力留意低血壓!醫:6族群應每日測量血壓防休克
民眾日常多關注高血壓等三高問題,也得留意低血壓對身體帶來的影響。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低血壓對健康的影響不亞於高血壓,且情況嚴重時將有休克、致命的危險,相關風險族群平時需注意血壓監控,並留意日常保養。 低血壓風險不亞於高血壓,嚴重恐有休克危險! 洪暐傑醫師表示,血壓顧名思義指得就是血液在血管中的壓力狀態,如同水管中水的水壓,這攸關血液是否運輸正常,血壓不足身體各處供血便也會不夠,也就容易出現相關問題,身體陸續出現症狀,例如全身無力、頭暈目眩、四肢冰冷、呼吸困難等。 低血壓情況較為嚴重時,也會影響各器官,例如腎衰竭、心衰竭等,腦部血流不足也容易引起失智症,研究發現,低血壓與高血壓相比,高齡者低血壓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高血壓高出許多。而若血壓過低也可能形成休克、危及生命安全,例如心臟無法正常運輸血量,造成心因性休克;或是受到感染使得血管過度擴張,造成血壓大幅下降的敗血性休克;又或是嚴重出血、身體嚴重脫水,嚴重影響血壓形成低血容性休克等,提醒風險族群應多加留意。 低血壓常見6大風險族群,貧血應找出原因而非亂補鐵! 洪暐傑醫師指出,引起低血壓的原因繁多,相關風險族群除了年齡老化、血管健康不佳以外,也包括民眾常聽到的因突然變化姿勢出現的姿勢性低血壓、身體脫水或嚴重出血的低血溶性低血壓。高血壓藥物或控制心律不整藥物,也可能有所影響。受到感染等因素,使得血管擴張導致壓力下降。運動量不足,血管容易彈性不足,也使得血壓出現異常。 低血壓也常與部分疾病息息相關,例如單邊動脈阻塞、主動脈剝離等。貧血也是風險之一,原因繁多,需經診斷確認原因,而非亂補鐵。上述這些族群,日常就需規律監控血壓,以確保血壓正常,或在發現情況不對時及早就醫。 慎防低血壓引休克,日常保養要注意! 洪暐傑醫師表示,易有低血壓的族群,平時應注意良好生活避免維持血管健康、水分補充避免水分不足影響血壓,一般而言,建議以體重乘以30計算,如體重60公斤者,每日攝取至少1800CC。有疾病患者應控制好病情,如三高、貧血等,避免影響血管健康引起阻塞。用藥者也需規律用藥,避免因未妥善用藥使得病情加重、藥物加重,在此惡性循環下也提升低血壓的風險,而若有觀察到每當服用藥物後就會有血壓降低的情況,也應多觀察並與醫師討論,萬不可擅自停藥。 除此之外也建議每日遵循「722守則」測量血壓,也就是連續測量7天、一天早晚共2次、每次測量2遍。前半小時不可抽菸、喝酒、喝咖啡、運動,前10分鐘先坐下休息。早上測量建議取在起床一小時之間,並在尿完尿、吃早餐前測量。而特殊情況者建議測量三次,例如心律不整者,此族群會在血液未完全吸收的狀態下就放出,血壓也就會不足,在此狀態下只測量兩次也較為不準。一般正常血壓值約為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若低到收縮壓100mmHg/舒張壓60mmHg便可能有低血壓問題,此為參考標準值,若是比此標準值再更低一些,如收縮壓98mmHg/舒張壓59mmHg,建議留意身體症狀,如有極度不適應盡快就醫。而若是比此標準值低得太多,如收縮壓低於90mmHg建議就醫追蹤為佳,以確保健康及生命安全。 《延伸閱讀》 .常常頭暈是低血糖?8族群注意4重點,嚴重恐致命! .常暈眩、耳鳴竟是耳屎太多?醫指8種人易堆積,4步安全清潔!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常常頭暈是低血糖?8族群注意4重點,嚴重恐致命!
頭暈是相當常見的症狀,可能原因繁多,其中一個也包括了低血糖,低血糖有別於常聽到的高血糖,危險程度相當高,若在發生的當下未妥善應對,將可能出現昏迷,嚴重甚至死亡。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指出相關症狀,並提醒風險族群應特別留意。 低血糖嚴重恐致命,風險族群小心警訊! 洪暐傑醫師表示,低血糖一般定義在血糖低於70mg/dL即符合,血糖是身體各組織、器官、肌肉等重要的能量來源,當血糖過低,整組身體機能都會受到影響,患者自律神經反射會強化,將會視個人出現一系列相關症狀,最常見的如全身無力、冒冷汗、心悸、發抖、頭暈、呼吸困難等,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此時便需要補充糖份,若持續降低,如低至30md/dL時,將可能進入昏迷、神經系統停擺、嚴重甚至死亡,是個危險的急症。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性低血糖者,自律神經反應能力會越來越差、越來越不敏感。舉例來說,若起初血糖低於55mg/dL出現相關症狀,又持續沒有妥善監控血糖,讓低血糖的情況一再發生,日後會讓身體產生警訊的血糖值將可能在更低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症狀,這意味著警訊越來越晚出現,可補救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直接昏迷、死亡的風險也會逐漸上升,不可大意。 低血糖風險及危險族群,用藥者留意避免「警鈴關閉」。 洪暐傑醫師指出,低血糖的好發族群主要為正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部分糖尿病藥物會較容易引起低血糖,建議民眾在取藥時可多與醫師確認、討論。除此之外,長時間熱量過低者也會容易出現低血糖,例如不當減重者或年長、罹癌等因素食慾不佳,常常有一餐沒一餐的族群,都在風險名單當中,需多加留意。而空腹運動、運動過度者會大量消耗血糖,也可能出現低血糖。 除了留意風險族群,也需注意危險族群,例如前述一再發生低血糖患者日久不易發現警訊,而身體反應不靈敏的長輩也會較容易無所察覺。另外,獨居者因日常無人照應,在出現低血糖時也會較為危險,這點也需特別小心,特別是許多醫療知識相較匱乏、行動不便、年長等族群。 除此之外,若有服用ß阻斷劑藥物也得留意,這類藥物會降低自律神經反應,是相當常見的藥物,如年長者心律不整需控制心律,或是有時使用於控制血壓,都常見開立此藥。而正如前述提到,低血糖症狀主要出自於自律神經,自律神經阻斷症狀便會不明顯,有如「警鈴關閉」,當低血糖發生時便不容易發現,危及生命風險也就會上升。因此風險族群,若有使用其他藥物,建議確認自己是否也正使用此藥物。 防低血糖致命,風險族群留意4重點。 洪暐傑醫師提醒,低血糖風險族群平時保養,除了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妥善控制血糖,也需多留意避免高強度運動,建議運動以中高強度為原則進行,簡單而言就是會稍喘、但不至於無法好好講話的運動。 日常身邊也應備著糖果、血糖劑、血糖機等,以利症狀出現時測量了解,在確認為低血糖時應快補充糖份,血糖在45~70mg/dL時先補充15克的糖,小於45mg/dL補充30克,補完15分鐘後觀察是否回到70mg/dL以上,若沒有就再補一次,至少回到70mg/dL。而若血糖遲遲沒有回升或症狀持續,又或者不確定是否為低血糖,此情況也可能代表著有其他健康問題正在發生,建議撥打119請求協助,盡速就醫,但避免行車以免發生危險。 《延伸閱讀》 .頭暈4類型一張圖了解!醫:成因各不同,3情況盡早就醫! .抬頭、翻身突然暈眩 耳石脫落症相關症狀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0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改善心理的不安 醫:把握今天好好過 過度假設只會引來恐慌
工作忙碌、照顧家庭、煩惱經濟問題……這兩年又加上疫情的恐懼,現代人常時間處於壓力之下,心靈難以安頓。身心科醫師、營養師教你如何從轉念、飲食攝取,改善心理的不安、找回生活品質。用想像創造 自我的幸福瞬間葉啟斌/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推薦理由:現代人壓力大,容易產生恐懼或不安,是因為對現實產生「抗拒」,像曾被霸凌、被虐待,或是膝蓋疼痛等身體不適,「抗拒」導致分心、有雜念,進而產生壓力。每個人的「心理自我」,除了自己以外,包括父母、老師、同儕或同事、主管都會影響,雖可能留下傷口,但這些事成就了現在的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接受自己」。當開始接受自己,可以用想像進入「幸福瞬間」,找回自己的幸福感。像是輕輕閉上眼,想像自己何時、何地能最放鬆心境,有些人喜歡到海邊或山上瀑布旁,在這場景中有誰能共享,以及該地點的空氣、溫度、味道如何,用想像連接感官,包括身體、皮膚、眼睛、鼻子、嘴巴的感受,最後回到內心「心理感受如何」,享受自己創造的幸福瞬間。若不善於進入「幸福瞬間」的想像空間,可以試著放慢腳步,創造輕鬆自在的氛圍;此外「相信自己」就有力量,若不相信自己,內在會有很多衝突、矛盾,容易迷失方向,相信自己時,更能掌握自身優勢及能力,能更有效率應對事情。面對疫情,許多民眾產生恐慌、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更難好好「與人相處」,他建議,除了做事,與他人維持友善關係更能增加和諧關係,再困難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用餐環境要放鬆 細嚼慢嚥多清淡許為捷/新光醫院營養師推薦理由:吃得好心情也會好,許為捷表示,自己最注重「用餐環境」,應盡量避免慌亂、吵雜,也要細嚼慢嚥,從開始進食到大腦產生飽的感覺,大約需要20分鐘,若吃得太快恐會吃過量,也會導致胃酸過度分泌,對腸胃道造成負擔;許多民眾以外食為主,需注意避免過油、過鹹,像是吃泡麵隔天恐水腫,建議多清淡飲食,少油、少鹽,減少身體負擔,心情自然好起來。許多人在壓力出現時,會想用「暴吃」來紓壓。情緒性進食往往只有當下能舒緩情緒,但吃完並不會心情變好,反而產生罪惡感、甚至變胖,建議民眾仍然要以「定時定量」攝取,不要不吃早餐、午晚餐報復性飲食,讓身體處在高高低低狀態。另外,應該多攝取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素,還有全穀根莖類、當季蔬菜水果等,可促進腸道健康。現代女性追求纖瘦外型,許為捷說,有些人會用少吃、補充乳清蛋白想增加肌肉量,但卻不運動,導致肌肉流失速度快,呼籲民眾仍要維持運動。除了飲食,睡眠更重要,若睡得少精神差,且身體瘦體素分泌不足,也容易變胖,建議民眾要吃得好、睡得好,維持運動,讓身心靈都能更健康。減少比較、把握今天 不過度假設洪暐傑/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推薦理由:根據健保署統計,疫情期間各科就診量下降,唯精神科就診數成長最多。反映民眾壓力增加、產生焦慮,原因是對未來不確定、會有很多的「假設」出現,甚至會有「如果疫情再來怎麼辦?工作會不會受影響?」的想法,自然產生壓力。未雨綢繆儘管好,但計畫趕不上變化,因此要學習「把握今天」。疫情延續兩年多尚未平復,身為前線醫護的他,時常與「壓力」共處。只要看到疫情起伏,都會想著「是不是別回家,怕感染家人與孩子」,若突然因為病人增加,醫院需要提升醫療量能,每位醫護都得配合醫院排班,犧牲與家人相處時間,他直言「這些事真的想也想不完」,因此多半不浪費時間焦慮,而是勇敢應對,把握當下、過好今天。此外,減少「比較」更能減輕壓力,讓心靈處於舒服狀態。有些人喜歡比較薪水;有人會比較自己的體力不如從前,像是病人中風後,埋怨手腳不如過往靈活,不斷比較讓他萬分痛苦。過去已無法改變,但可以珍惜現在所擁有,對往後人生有正面幫助。
-
2022-02-06 養生.運動健身
將運動融入生活較容易成功 專家:健康與體態是在比誰走得長遠
明知道養成運動習慣很重要,但光是要找時間運動、持之以恆運動,就已讓人倍感挫敗。專家認為,懷抱「雄心壯志」並非養成運動習慣的必要條件,反而是那些不介意只有少少時間、只能達成一點點進度、達成小小的目標也很開心的人,能將運動融入生活、走得長久。運動不要跟風 專注自己能做的夏子雯營養師推薦理由:養成運動習慣,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不要跟風,要專注在自己」,包括找到自己嚮往的目標、喜歡的運動、可行的運動形式。以我自己來說,能運動的時間較零散,很難固定一個時間跟朋友相約運動,如果為了跟上朋友喜歡或現在流行的運動,勉強自己跟著做,很難建立運動習慣。我發現自己最適合的運動,是每個禮拜三到四天,每次半小時以內的居家運動,這樣的頻率和形式是下班回家還能做到的,不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要挪出時間,也不需要額外的花費。現在網路上有很多可以跟著做的運動影片,例如壺鈴、彈力繩這些居家運動器材都很好取得、也不貴。至於目標,有些人可能會說,運動是為了健康。不過坦白說,愛漂亮、想要穿衣服更好看,都可以當成目標,如果體態變得更加緊實,健康一定跟著來。例如我工作形態是久坐,如果不做點運動,下半身特別容易胖。當我開始居家運動,加上慎選飲食內容,體態變好,穿各式衣服都很好看,相較於要看到體重數字下降、血糖血脂變低等健康數據的變化,體態的成就感來得更快、更直接,也很令人開心。每天分次運動 集滿30分鐘就有效洪暐傑/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推薦理由:大家都知道運動原則「333」,每周運動三到五天、每次30分鐘,每次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很多人抽不出30分鐘,就覺得乾脆不要做,但其實美國運動醫學會早就更改建議,這個30分鐘可以分段完成。如果是上班族,早上上班時快走10分鐘,中午買便當來回各快走5分鐘,下班再快走10分鐘,這樣就有30分鐘。退休長輩可以利用看電視的廣告時間,每次進廣告就站起來,原地踏步或來回走動,積少成多,每天累積30分鐘,也不難達標。很多人可能會想,這樣有用嗎?答案是肯定的。很多研究都證實,「有動就有差」,與完全不運動的人相比,每周運動90分鐘,壽命可延長3年,全死亡率下降14%,癌症死亡率下降10%。「有動」的定義是什麼呢?如果用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每個人感受到的吃力程度差異很大,對於心肺能力不佳的人來說,可能已經太吃力。其實不需要硬性要求心跳幾下,只要能達到「有點喘但還可以講話、不能唱歌」的程度就可以了。醫師工作很忙,但我會盡量增加走路、爬樓梯的機會。例如要去買東西,如果距離不遠,就用走的;如果不是太多層樓,就會捨棄電梯,選擇爬樓梯;不忙的時候,也去健身房做重量訓練或有氧運動。但如果沒有完整的健身時間,也不會覺得有壓力,記得「樂活多動」的原則是「先求有、再求好」!簡單開始並持續 更有機會達標王為國營養師推薦理由:大我們常誤以為健康和體態的改變必須「全力以付、忍受痛苦」,沒想到,這反而使我們不斷地在堅持「放棄」。我要推薦的好習慣是:簡單開始,並持續取得進展。2016年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發現,人們的新年目標有55%與健康和體態有關,例如減掉10公斤、戒掉含糖飲料等。但一年過去,卻只有20%的人完成當初設定的目標並持之以恆。這些人是怎麼辦到的呢?體態和健康的改變對許多人來說是一項艱鉅任務,人們常因此踏入「全力衝刺」的誤區,一開始就拚了老命。但許多研究已證實,完成艱鉅目標需要的是「持續進展」而不是「一步到位」。因為「持續」可以讓大腦不停地收穫「多巴胺獎勵回饋」,使我們感到愉悅、滿足,並且充滿動力繼續下去。然而,我們通常只能持續完成簡單的小事情。如果專注在「我要三個月瘦十公斤」這種大目標,就容易促使我們採取「一步到位」的極端方法,導致身心負擔過重,過程中大腦缺乏獎勵回饋,成果便不易維持。建議試著把大目標拆解成數個簡單的小事情,逐步執行並持續取得進展,只要確定每個小事情都與最終目標環環相扣,就不需要心急。比如第一周,上網搜尋公司或住家附近的健身房;第二周,打電話問問有興趣的幾間健身房;第三周,約個時間去參觀;再下一周,去健身房學著使用兩項器材。關於健康與體態,一直都是在比誰走得長遠,而不是比誰衝得快。
-
2022-02-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入境檢疫期14天改10天? 專家籲勿大幅放寬
Omicron變異株傳播速度快、潛伏期短,且確診者多為輕症,指揮中心有意將入境者居家檢疫十四天縮短為十天,指揮官陳時中昨說,「縮短檢疫期勢在必行」,但要縮短為多少天,以及是否在二月十四日後實施,仍在討論中。專家表示,縮短檢疫期將增加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如果國人願意接受這樣的風險,小幅度放寬是沒有問題的。新北市長侯友宜說,中央有權限決定檢疫時間是否縮短,但應該觀察全球與國內春節過後的疫情變化,是否有朝穩定的向下趨勢,隨疫情滾動檢討。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Omicron病毒潛伏期也不像先前長,若大家打了疫苗管制方式還是跟過去一樣,那打疫苗有什麼用,十四天是否要檢討可討論。針對入境者縮短居家檢疫時間,陳時中說,「有確定就會和大家報告,縮短檢疫期會逐步進行,在我們有把握情況下,根據潛伏期情況進行調整。」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贊成縮短檢疫天數,他說,「依Omicron潛伏期狀況,入境者隔離檢疫其實五天就夠了。」該研究團隊依台灣境外移入確診情形進行模擬研究,結果顯示,隔離檢疫五天與隔離七天、十四天,或隔離期間檢驗兩次後的確診情形都沒有差別,建議五天檢疫措施即可。陳秀熙表示,採用五天檢疫措施,一定會漏掉隱性感染個案或出現社區小型群聚疫情,但Omicron確診者都是輕症,且只要不讓病毒在社區擴大流行,就不需過度擔心;建議指揮中心依不同場域、職業等工作型態,採取「客製化」防疫措施,大幅降低八大、娛樂場所、休閒運動中心等職場員工感染,一旦出現疫情也能立即阻斷。「慢慢的,小小的放寬是可以的,目前還不適合大幅度放寬居家隔離檢疫時間。」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依研究顯示,從十四天縮短為十天,將出現百分之一的漏網之魚,增加病毒傳播風險,對台灣來說,若因此出現另一波疫情,國人心理恐承受不住,但民眾如願意接受病毒傳播的風險,且有此認知,小幅度放寬是沒有問題的。
-
2022-02-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春節疫情在可控範圍 專家曝下一波疫情將在3月爆開
春節期間,指揮中心每天公布新增確診病例,社區疫情均屬在可控的範圍內。但專家認為,民眾接種第2劑莫德納或BNT的疫苗保護力,將在3月初至中旬失效,屆時可能再出現新一波疫情,而歐美國際疫情約在今年4、5月間,應會慢慢趨緩,但9至10月有可能會出現新的變異株,屆時恐有另一波疫情,現在最重要的是落實防疫生活,好好保護自己,正常過日子。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說,春節期間,包括物流中心(日翊公司)、高雄防疫旅館等群聚感染,均是上一波群聚事件的延伸,且目前防火牆也都把疫情圍堵的很好,應不至於有大規模擴散。「但下一波疫情可能出現在3月初至中旬,一定要預作準備。」陳秀熙說,因接種第二劑莫德納或BNT疫苗保護力,將於此時失效,建議民眾應盡速接種第三劑疫苗,且落實防疫措施避免感染。Omicron已成為全球最強勢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曾有專家說,這是上天給人類最好的禮物,將使新冠肺炎疫情流感化。陳秀熙說,新冠病毒一路演化,每次不同變異株出現的不同變異位點,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和人類共存,如此病毒才能得以繼續生存。以Delta變異株來說,它引起感染者重症的機會高,因此人類用很大的力氣加以防堵,因此進而演變成Omicron,讓確診者症狀多為輕症,如今人類防堵力量變小,病毒也得以和人類共存,朝向流感化發展,這是病毒相互「取代性」、「競爭性」的特性所致。陳秀熙評估歐美地區的Omicron疫情,約在今年4、5月間,應會慢慢趨緩。但他憂心,相同的Omicron變異株在東南亞等亞洲國家流行後,因當地衛生環境不佳,民眾社經地位較低,有可能經過5至6個月後,恐出現新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如果真的如此,今年9至10月有可能出現另一波疫情。他評估,隨著病毒移動,國際間下一波疫情,最有可能會在南美州爆發。陳秀熙說,如果沒有出現新的變異株,Omicron將會在流行一陣子後告一段落,也預估未來Omicron有可能像流感病毒一樣,在不同區域流行不同的分型,各自尋找合適的生存地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若國外疫情趨緩,台灣疫情也會慢慢好轉,但不會是同步趨緩,台灣一定會比國際慢。今年秋冬新冠肺炎疫情「一定會再來」,國人一定要了解,每個人都可能有染疫的機會,重點是千萬不要引發重症。
-
2022-02-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染疫增多 醫曝可能後遺症呼籲盡速打疫苗
指揮中心昨公布今年1月份,Omicron本土病例最新分析,其中0至9歲兒童確診人數達60人。對此,11歲以下兒童是否應接種疫苗,以預防感染,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對此「沒有強烈想法」。專家認為,兒童接種疫苗是「嚴肅的問題」,並是容易受到感染的族群,且染疫後可能會出現學習障礙等神經學的後遺症,如果可以應盡速接種疫苗,且是愈快愈好。 「兒童是容易受到感染的族群,看起來不打疫苗,可能是不行的。」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美國已經開放至5至11歲兒童接種疫苗,台灣可以跟進,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尤其兒童染疫後,可能會引發神經學方面的長期後遺症,如可能會無法集中精神,往後可能會出現學習障礙等問題。黃立民坦言, 11歲以下兒童是否要接種疫苗,各界看法不同,算是有爭議的議題。但若兒童確診者增加,出現學習障礙後遺症的兒童也有可能會增加,這對國家、家長而言恐增加負擔,「那真的就要昏倒了」,指揮中心應盡速開放11歲以下兒童接種疫苗,且是愈快愈好,現在時間點已有點慢了。「11歲以下兒童接種疫苗,這是嚴肅的問題。」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說,兒童染疫對家長來說,已有很大的焦慮感,雖然現在尚未有兒童專屬的新冠疫苗,但指揮中心應為民眾著想,審慎考量,如同抗病毒藥物提早預做準備,當有可以使用的兒童疫苗應積極採購。
-
2022-02-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微解封話題正夯 專家:客製化防疫才是國際趨勢
Omicron社區疫情延燒,高雄、桃園多點爆發,所幸確診個案多為輕症,且國人也多接種疫苗,指揮中心研判,疫情仍在可控範圍。有藉於此,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近日積極推動二月底微解封,認為防疫措施應適度鬆綁。專家表示,與其微解封,應針對不同場域、職場擬定「客製化」防疫措施,更為重要。Omicron引發的群聚感染,在國人多有疫苗保護力,以及防疫意識提升的的情形下,尚未像國外在社區引爆大規模的流行。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說,目前國際防疫策略已非著重在「封鎖」或「解封」,而是朝向依不同場域採取「客製化」防疫措施,台灣也應考量經濟、國際趨勢等,採取「客製化」措施更為重要。陳秀熙說,每個場域、職場的群聚、社交、工作模式,各有不同,如餐廳、家戶、物流中心、防疫旅館等場域爆發群聚感染,顯示Omicron已經會依不同情境,而出現不同(異質性)的傳播模式。他舉例說,像日翊公司員工的工作特性是在社區移動,因此容易接觸到感染者,可能必須從提高員工接種疫苗比率、落實防疫措施,以及長期監測血清抗體、快篩檢驗等方面保護員工避免感染,一旦出現疫情也能立即阻斷。「如此客製化防疫措施,可以擴及八大行業、娛樂場所、休閒運動中心等。」陳秀熙說,客製化防疫措施是更符合現實,讓各行各業的疫情維持在可控制範圍,而這必須藉由中央及地方分工、分權,因包括疫調、疫苗、防疫政策等措施,現在已不是中央可以一條鞭的處理模式。「台灣現階段不可以解封,微解封也應僅針對已接種第三劑疫苗族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基於三點,台灣不能解封,第一、國人第三劑疫苗接種率偏低;第二、國內確診患者少,社區保護力不足;第三、疫情一有風吹草動,國人容易恐慌,因此台灣疫情對比全球是「較為脆弱的」,即便要解封須十分小心。未來解封確實是「勢在必行」,黃立民說,解封應該是慢慢的放,不能放太快,同時加速國人接種第三劑疫苗的速度,若要微解封也應只是有限度的解封,如針對已接種第三劑疫苗族群的防疫措施可以放鬆,或是匡列密切接觸者的範圍可以縮小、居家隔離、檢疫時間可以縮短等,但最重要的是,疫情仍必須在可控範圍。
-
2022-01-31 養生.生活智慧王
打掃很累?權威醫親授5招「家事療癒術」,能增肌健腦搏開心
老一輩家長為了讓小朋友有好成績,常會說「你只要負責把書讀好就好,其他的不用你操心」連家事都可以免了!而擁有新時代科普知識的爸媽,已經能理解「先動再學,效果加倍」的原理,多利用機會勞動雙手,是好事情。換做是成年人,養成腳勤手勤好習慣,則對預防失智症十分有益。洛桑加參醫師出版《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用各種方法做家事,連帶大腦多個區塊包含運動區、感官區、情感區與學習認知區,都會一起活化。葡萄牙與德國的學者都發現,身體先動起來之後,學習新技能的速度會變快、專注力也更持久。能勞動是福。你去觀察那些很愛做事、樂於為他人付出的老人家,再去看看那些整天坐著,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等著人伺候的長輩,哪一個比較快樂?哪一個讓人覺得和藹慈悲好親近?很多時候,是前者!科學家拿老鼠做實驗,分兩批,一批給他們滾輪可以跑,一批讓他們閒閒沒事幹。一段時間後,滾輪組老鼠大腦裡增加了許多新生血管,這意味著他們能得到更多氧氣跟營養。至於沒事幹那批,則是血管萎縮、認知功能下降,還有點悶悶不樂這樣。成天召喚工具人,自己很快就沒戲唱老婆老媽老闆叫你去倒垃圾、叫你去跑腿、叫你幹一些粗活,不用不爽,反而要開心,有機會活動運動勞動,你的血管會新生、生長因子能活化,頭好壯壯不憂鬱,一動解千愁。我們常聽到人家說誰誰有王子病公主病,不是公主只是有病,小心,明明很能動卻要耍懶,得的很可能就是腦部的各種退化性疾病。為增肌健腦家事療癒更添樂趣,來試試下面幾招:◎換手做做看你我都有慣用手,偶爾,換另一手試試看。比方說換左手擦拭刷洗、用非慣用手扭開瓶蓋。習慣左手提重物的人,改換右手提提看,藉此鍛鍊一下平常很少用到的肌肉。 ◎進階棒式,訓練核心不管是健身還是復健,核心肌群的強化都相當必要。基礎棒式練到無聊了,你可以試試三點不動一點動,兩腳加一隻手撐地,一手拿抹布擦地板。痠了就換手。臀部夾緊、肚子收緊,效果更佳。◎省電省水衣服改手洗藉由活動十指,刺激大腦皮質、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對於腦部疾患的預防,現在逐漸受到醫界重視。我推薦手洗衣服這招,不用每次都出動洗衣機,少量或精緻衣物改手洗,還能順便省水省電。此外,活動手指激活大腦,你彈琴、玩魔術方塊、編織、幫人按摩、幫狗梳毛也都很好,儘量各種方法輪流用,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刺激。◎做料理加上擺盤。生活要活出儀式感,擺盤可以來練一下一開始沒有頭緒,不妨參考美食雜誌、食譜書籍或教人做料理的影片。吃得多不如吃得好、吃得巧、吃得美。蛋包飯用番茄醬畫上笑臉,把飯糰捏成兔子形狀,吃來將更有食趣。 ◎深蹲洗碗,墊腳尖取物我一些愛運動的朋友,連刷牙、等紅燈都可以拉筋。如果你夠高,那洗碗的時候順便深蹲練大腿,未嘗不可。至於墊腳尖取物、擦拭櫃子、晾衣服,也都很好。墊腳尖的時候小腿會出到力,小腿是人的「第二顆心臟」,強化這裡的肌肉,能幫助下半身血液打回心臟。家裡上上下下,都是你的健身房。在家做事同樣也能健肌健腦,能工作是福,能勤快勞動,也是福。作者/洛桑加參現任: 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樂沛德健康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京妍生技董事長獨創「ACT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退化性關節炎防治,以及慢性病、癌症與睡眠調理。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靜心・淨心》、《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更多養生新知與媒體節目播出訊息,請關注「洛桑加參」臉書與YouTube頻道。本文節錄:【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一書
-
2022-01-24 新聞.元氣新聞
牙醫出頭天? 衛福部設口腔司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多年來存在「心口分家」爭議,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已發文衛福部同意分設心理健康司以及口腔衛生司。但分家後業務量不大的口腔業務單獨設司,從兩科擴增至三到四個科,員額也暴增,外界質疑是因部長陳時中緣故「牙醫出頭天」,引發「因人設司」聯想。衛生署九年前升格為衛福部,將心理及口腔業務「心口合一」,這幾年來社會安全網愈受重視,外界要求心理司獨立設司的呼聲不斷,爭議不大。但口腔司卻未併入同屬預防醫學的國民健康署,或比照其他醫師人員由醫事司管理。衛福部內部透露,目前心口司負責口腔業務只有兩科,業務量都不多了,未來還要增科,「哪來這麼多業務?」是為設而設。根據衛福部規畫,口腔司將擴增為四科,雖被人事總處刪為三科,但仍可增十名員額,加上在心口司管理口腔業務的七人,共十七人,人事總處並說,後續依衛福部規畫若增為四科,不逾衛福部整體員額上限即可。但中央近年組織瘦身,衛福部卻能反其道而行。醫界都知道這與陳時中有很大關係。兩千年總統大選,陳時中以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顧問身分,號召兩百位牙醫加入民進黨,還曾在蔡總統首次參選總統擔任「蔡英文醫界後援會總幹事」。陳時中也在蔡政府上台後第二年成為首位擔任衛福部長的牙醫,蔡總統二○一九年競選連任時則承諾推動「心口分家」。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說,口腔司預負責的口腔衛生業務並不簡單,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口腔健康需要系統性規畫不同年齡層的口腔保健策略,另一項任務是推動「口腔衛生師」,未來口腔司不只有衛教工作,還有很多政策要推動。「口腔司設立有其必要性。」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王棟源說,在心口司下,口腔業務一直由精神科醫師或非牙科醫師領導,許多決策都往錯誤方向走,光是小孩齲齒率改善,台灣一直沒做好。且口腔業務不能只靠納入國健署就能解決,國健署以公衛為主,同樣與牙科是不同領域的專業。▍延伸閱讀:【牙醫出頭天?/下】衛福部長期人醫與牙醫勢力傾軋 邱淑媞籲從全人角度推動口腔健康
-
2022-01-1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你的走路姿勢正確嗎?醫:5招自我檢測看鞋底磨損,判斷關節是否健康
大家知道除了年紀漸長促使關節退化,其實走路、運動的姿勢不良,也有可能是影響關節健康的因素之一嗎?陳炯瑜醫師分享:「近年來健身模式改變,不僅能在家看網路影片自行訓練,還能透過電玩來運動,而這樣的趨勢背後,其實暗藏著因錯誤姿勢,導致損害關節的危機。」甚至有很多的年輕族群,因不了解保養關節的重要性,輕忽了自身病況。今天我們就先來跟大家介紹,不同鞋底集中磨損的部位,所代表的隱憂。從鞋底磨損的磨損處,來檢查看看你的姿勢是否正確:⭕️腳跟外側與前足內側:代表足底受力平均,屬正常磨損。❌鞋底前側:代表有走路踮腳尖、拖著腳走路的習慣,會使後側筋膜過緊,導致腰酸背痛、肩頸僵硬與關節不穩定的狀況。❌鞋底內側:代表走路習慣內八,可能有骨盆前傾、拇指外翻等症狀,且會加速關節磨損及膝關節疼痛。❌鞋底外側:代表走路習慣外八,易圓肩、下背痛,也要特別注意關節扭傷、膝蓋軟骨磨損以及關節炎的問題。❌兩腳磨損不對稱:出現此情況者,代表身體已呈現歪斜,才會導致雙膝受力不均,因此建議盡早尋求醫療資源,請專業人士協助評估。陳炯瑜醫師也提醒,鞋底磨損過快的人,平時更要注意關節保養,當疼痛發生時,千萬不要覺得休息一下就會好,導致延誤就醫時機,如害怕動刀或服用藥物,也可以選擇透過免動刀的治療方法,像是PRP、SRF優適骨等等,來舒緩關節不適。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
2022-01-12 養生.聰明飲食
腰果、開心果、瓜子都上榜 營養師揭10大最肥零食
年節飲食擔心熱量超標,如何健康吃?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整常見的年菜、過年零嘴熱量,公開十大年菜、零食的熱量。聯青診所營養師李珮誼提醒,過年飲食應多留意自己的攝取量,針對熱量高的菜餚或零嘴盡量有節制的吃。李珮誼強調,吃年夜飯等正餐時,多攝取蔬菜、蛋白質等食物,像醬炒綜合菇、芹菜炒雞丁、高麗菜炒蛋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可提升飽足感,正餐有吃飽,就不容易再吃零食。許多人喜愛吃花生糖、豬肉乾等,都是熱量非常高的零嘴,李珮誼指出,1顆或1片熱量就高達100大卡,吃3顆或3片下肚,就約等於1碗飯的熱量,不可輕忽。建議可選擇食用熱量較低的蒟蒻條、堅果類,但提醒吃零食時勿直接把大包裝拿在手上,可以拿個小碟子抓好一份要吃的量,就不會攝取過多熱量。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流感化並不等於可以「與病毒共存」 陳秀熙分析2022年疫情2大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每周三固定直播,向國人傳遞科學防疫新知,已持續將近100個星期不曾中斷。身為國內最密切關注國際疫情的學者,陳秀熙分析2022年疫情有兩大趨勢,首先是新冠疫情會走向流感化,口服藥必然要普及化;再者是次世代疫苗的發展成敗,將帶來決定性的影響。要達到與病毒共存,抗病毒口服藥不可或缺,最快要今年中以後。陳秀熙表示,現在Omicron變異株在歐美掀起新一波大流行,目前觀察到傳播力增強、輕症化等趨勢,這項挑戰將延續到新的一年,而且全世界都必須面對。如果走上流感化之路,勢必也需要類似於克流感的抗病毒口服藥,才能避免重症死亡,但在藥物普及之前,大量輕症個案仍可能讓醫療體系崩潰,因此發展次世代疫苗來減少確診,仍然非常重要。「次世代疫苗發展速度、病毒變異速度,兩者間的消長,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陳秀熙指出,目前多劑混打的基本原則也已確定,以輝瑞和莫德納這兩種mRNA疫苗的開發腳步最快。如果能夠成功開發有效回應病毒變異的次世代疫苗,各國非藥物公衛防疫措施嚴格度、疫情可忍受度、人民心理負擔,才能比較放鬆,「希望Omicron帶來的疫情,可以在2022年畫下句點。」然而,今年開始走向流感化,並不等於可以「與病毒共存」。陳秀熙分析,今年底忽然殺出一個Omicron,要達到與病毒共存的狀態,最快要到今年中以後。現在以色列已開始接種第四劑,以一劑效力是半年來估算,世界各國在今年中都可能已經打到第四劑,這時口服藥應該都出來了,不可能每半年無止境的打下去,但未來確實有可能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打一次。面對變異株襲來,要落實「疫苗、檢測、公衛防疫」金三角。變異株一直來,民眾自我防護的方式會有任何不同嗎?陳秀熙說,面對變異株不用慌,重點就是「疫苗、檢測、公衛防疫措施」這個金三角,應該要落實成為社會新常態。只是疫苗要打到第三劑、第四劑,很容易忘記,他建議疫苗預約平台可轉型為客製化的自動預約系統,有主動提醒、自動預約的功能,有助於覆蓋率穩定提升。再者,他建議具有合格檢測能力的醫療院所,可提供民眾檢驗中和抗體的自費服務,幫助民眾檢查自身保護力。陳秀熙提醒,如果接觸過有風險的境外旅客、出入過高風險的場所,之後就要每三到五天自行定期快篩,繼續保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好習慣,維持好的防疫文明。如果有需要出國,則強烈建議,一定打過第三劑再出國,如果前兩劑打載體疫苗,第三劑應該要混打mRNA疫苗,才能獲得最佳保護力。春節防疫重點機場是重要感染源 嚴守居家檢疫是關鍵有新冠疫情相伴的第二次農曆春節,對於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來說,與平常的日子並沒有太大不同。陳秀熙說,自己平常都有維持慢跑習慣,去年十月接種第二劑疫苗之前,頻繁定期自行快篩,完整接種之後也沒有改變運動和戴口罩的習慣。預計這次春節,只會在自家簡單聚會,還有很多研究資料要整理,幾篇文章想要寫,都是為了對防疫的部署提出有用的建言。「歐美疫情已經告訴我們,機場是很重要的感染源。」陳秀熙提醒回國的旅客,就算持有陰性證明,到了人多的機場,如果心情鬆懈,沒有做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以酒精洗手、避免觸碰公共物品這些個人防疫作為,很可能就會在機場感染。陳秀熙分析,如果出境前於機場感染,到台灣入境是驗不出來的,等到病毒量漸漸上升,很可能剛好就是選擇春節方案的旅客回家檢疫的時候。回家以後,要是沒有做好定期檢測、沒有嚴格遵守居家檢疫規定,就很可能會造成家戶傳染,同住家人若外出去到人多場所,就可能衍生社區傳播鏈。「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戒,才能將病毒阻絕於境外、保護境內社區。」陳秀熙呼籲,以台灣過去兩年養成的防疫文明習慣,加上疫苗覆蓋率達到一定程度,社區已具備一定的保護力,不需太過恐慌,但仍要嚴格遵守檢疫相關規定,不可以有僥倖和鬆懈心理,如果家有居家檢疫者,拜託同住家人與他一起共體時艱,千萬不要去人多場所也不要參加聚會,按照規定時間做快篩,外出時也要全程戴口罩。陳秀熙小檔案年齡:60歲現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經歷: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劍橋大學生物統計博士
-
2022-01-01 養生.聰明飲食
要吃蛋,就要連蛋黃一起吃!怕膽固醇過高、心血管疾病?醫師破迷思
雞蛋是CP值極高的食物,不過雞蛋會否帶來健康隱憂的議題在全球已辯論多年,包括膽固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風險。那怎麼吃蛋、吃多少蛋對身體最理想呢?一天吃幾顆蛋才好?雞蛋對身體有什麼影響?以營養成份來看,雞蛋含有大量的微量營養素如鎂、鉀、鈣、銅、鐵、錳、鋅、膽鹼等,及大量維生素B群、維生素A、E和K及抗氧化劑如葉黃素,可減少氧化自由基生成,有保護心血管效果。專長為肥胖醫學、腸道微菌研究和代謝疾病的醫師王姿允指出,根據《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攝取適量富含磷脂醯膽鹼的食物如雞蛋,可能有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延伸閱讀:防失智,「吃雞蛋」就可以做到!日本神經科醫師教你:10元就能吃到的「抗失智飲食」許多人擔心膽固醇過高,避開蛋黃只吃蛋白,營養師林世航表示,其實影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最大的因素是吃進去的「飽和脂肪酸」,例如五花肉、培根、奶精、烹調用豬油等。而蛋黃有70%是不飽和脂肪酸,包括可抗發炎的omega-3 ,而雞蛋所含飽和脂肪一顆只有1.6克,相較於100cc的全脂牛奶,飽和脂肪則有2.5克。吉安醫院醫療副院長、家醫科主治醫師鄭崇佑表示,一般人每天膽固醇攝取上限為300毫克,而一顆雞蛋的膽固醇含量則約為260毫克,因此適量吃雞蛋是沒有問題的,應該避免含酥油糕點、內臟和油炸食物。而且比起飲食,基因遺傳、缺乏運動及大量菸酒才是膽固醇過高的元凶。王姿允提醒,烹調方式比食材更關鍵,不管是蛋或肉,用水煮、清蒸、乾煎、無油氣炸或烤等無油方式料理,都可以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取。她提供全蛋的攝取建議如下:全蛋的攝取建議1. 奶蛋素者、唯一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就是雞蛋→一天吃兩顆蛋2. 可控制一天的瘦肉加低脂魚類攝取量小於150克者→天天一顆全蛋3. 無肉不歡或愛吃油炸零食者,飽和脂肪動不動就會爆表→2-3天一顆蛋延伸閱讀:一個星期最好吃超過4顆蛋!細胞分子營養學專家:7個有科學根據的健腦飲食近年研究顯示蛋的攝取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不具關聯性,加上蛋所含的營養豐富,所以國健署公布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中也調整「蛋」在蛋白質食物來源的順序,由「豆>魚>肉>蛋類」修正為「豆>魚>蛋>肉類」。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的前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林慶順建議,雞蛋可適量食用(取決於整體飲食形態),且要吃就連蛋黃一起吃,因為所有對健康有益的元素都在其中,如果有疑慮就少吃,但不要完全丟棄蛋黃。雞蛋怎麼吃最好?水煮蛋綠綠的怎麼辦?由於蛋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與好的油脂,飽足感較佳,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整合醫學診所家醫科醫師顏佐樺指出,早上吃蛋是不錯的選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師鍾頡表示,較需要注意的是茶葉蛋因有浸泡滷汁,所以鈉含量較高;煎蛋則要注意油量。另外,因生蛋白中含有白素,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的利用與吸收,營養師黃曉彤提醒,比起消化吸收率為30%~50%的生雞蛋,熟雞蛋則接近99%,更符合人體所需。延伸閱讀:營養吸收率居然可以差到50%以上!台大營養講師:雞蛋,最建議這樣吃熱量低又營養的水煮蛋是民眾早餐和飲食控制的常見選擇,不過水煮蛋難剝殼或剝殼後看到綠綠的也成為許多人的困擾。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張正明解釋,水煮蛋容易剝殼與否,關鍵在於蛋殼兩層內膜的老化狀況,而氣室就存在於兩層膜之間,因此越新鮮的蛋殼會越難剝。至於雞蛋水煮去殼後,偶爾會發現蛋黃和蛋白接觸面呈現灰綠色,這是因為蛋在加熱時,蛋白中蛋白質的含硫胺基酸生成硫化物,與蛋黃的鐵反應生成硫化亞鐵,屬於正常現象。雞蛋買回來到底要不要洗?你可能聽過人家說蛋殼有層保護膜,洗過的蛋保存期限會變短,對此張正明說明,雞蛋剛被生下來時表面會覆蓋一層「角質層」,具有保護功能,但大約只能維持 12 至 24 小時,而民眾買到的雞蛋通常都已是產蛋後 2 天以上,保護層可能已不再有功能。因此,張正明表示若購買「洗選蛋」就不需清洗後保存,若購買散裝蛋,可能會有沙門氏桿菌汙染風險,因此應該要清洗再保存,且洗蛋要用「溫水」才能藉由熱脹將蛋殼的汙物推出洗淨,用冷水反而會使髒污被吸進蛋裡。他也提醒,洗蛋不可用浸泡的方式,必須用「流水」。不過,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則建議烹煮前再洗雞蛋,因為用水清洗若不徹底或洗後乾燥不完全反而會增加衛生安全風險。因此若購買常溫的散裝蛋,應先用乾布擦掉雞蛋表面粉塵再放入冰箱,同時避免接觸冰箱中其他食物,以減少食材與雞蛋表面髒污交叉汙染。資料來源:.【錯誤】網傳「水煮蛋讓你遠離中風,修復肝功能」?.一天只能吃1顆蛋? 專業醫師破除吃蛋迷思.【鄭崇佑醫師】膽固醇過高都是吃蛋惹的禍?破除數值迷思和了解如何改善.膽固醇太高,不吃海鮮就對了嗎?.【部分錯誤】雞蛋買回家別傻傻這樣放冰箱裏?秒變毒蛋?誤導描述.聽說吃蛋對心血管健康有害,所以最好不要吃?.食安小資訊:破除雞蛋的迷思延伸閱讀: 「媽媽今天不在家...」每天遲到被處罰也總是笑笑的孩子,沒遲到的那天為何哭了?
-
2021-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羅列居家檢疫必遵守事項 指揮中心:「這動作」最危險
隨著春節防疫專案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有7+7、10+4等不同方案,而居家檢疫期間再三強調是與其他家人不接觸,而居家檢疫要注意事情必須再三強調。衛福部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說,檢疫者與家人溝通應在房間內使用通訊軟體,不要打開門用喊的,這真的很危險。蘇家彬說,最近返鄉國人增加,也有人返家居家檢疫,國人在海外很久均思鄉心切,但返家檢疫者不代表自由了,還是要像在防疫旅館一樣「不能外出」,必須與同住家人不接觸,只能待在自己房間內,也別把門打開用喊的,盡量待在房內用通訊軟體或電話溝通,非得要打開門溝通,務必兩人要全程戴口罩,距離一公尺且縮點接觸時間,減少感染。至於,清洗衣物應在自己房間處理,檢疫期間結束後再一併清洗,房內應減少垃圾產出,若垃圾真的滿了,處理時切記要把垃圾袋綁好、綁緊,確定不會露出汙染到外面,開門拿到外面放好,同住者處理時要戴手套及酒精消毒。蘇家彬說,與檢疫者同住者一定要注意,不可以跟檢疫者共用房間、衛浴或一起吃飯,這是非常危險動作,重申若要溝通,應在房間內通訊軟體,不要打開門用喊的,這很危險。若採用7+7+7方案入境者的同住人屬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因此外出一定要戴口罩,跟他人保持社交距離,並記錄行程,這段時間不要搭大眾交通工具、不要去演唱會、早晚要量體溫紀錄,實名制紀錄,同住者也要第三天、第七天家用快篩確認有無感染,同住者若有類似症狀一定要跟衛生局聯繫,或撥1922告知,才可以就醫,就醫時也要跟醫師講清楚,家裡有檢疫者,讓醫師做最適當判斷。
-
2021-12-18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黃國晉採取醫養合一,創老人營養中心 希望助大家主動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健康最大的威脅就是慢性病和癌症,這些病大都是生活習慣造成。」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是台灣推動肥胖醫學的先驅,雖然減肥是台灣美容瘦身產業的主軸,但他的行醫心願不在於成為減肥名醫,而是盼望跨領域專業合作,幫助大家主動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慢性病 不能靠別人「預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責任在自己,不能靠別人。」黃國晉強調,看似簡單的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定期健檢、接種疫苗,真正要做起來,常會無所適從,因此有了解自己狀況的家庭醫師在身邊就很重要,可讓人輕鬆負起自我健康管理責任。黃國晉擔任北護分院長六年來,積極深耕社區,在腎臟病衛教、糖尿病照護、戒菸、健康醫院、出院準備、長照等屢屢獲獎。醫院經營從全人觀點出發,採「醫養合一」的靈活思維整合團隊合作,以巧思改善環境、善用智慧科技,塑造令醫療人員工作輕鬆、病人心情愉悅的環境。發展「CGT飲食」認證長者怎麼吃得營養健康,也有享用美食的快樂?黃國晉表示,有的長者可以咀嚼(Chew),有的能用牙齦壓碎(Gum),有的只能用舌頭壓(Tongue),除了基本的吞嚥評估、吞嚥或舌壓訓練,北護發展出「CGT飲食」認證,希望未來推廣為食品分級制度,經專業評估,長輩可根據自己適合的CGT分級去選擇愛吃的食物。為長者設計好吃食物為長者設計好吃的食物,北護分院有全國首創老人營養研發中心,由跨專業團隊進行食物質地測試,不論是硬度、黏稠度,都能確認食品可滿足長者口腔能力的要求,為未來標準化生產建立基礎。目標開發100道兼顧美味,符合CGT飲食分級的食譜。黃國晉更打造北護分院成為國內外老人長照的標竿,提供護理之家、樂齡病房、居家護理、肌少症整合門診等服務。他說,現在病人出院之後,還需要後續照顧,家屬得自己去找護理之家,但如果醫院、長照、社區的連結可以更緊密,讓急性後期、居家醫療更順暢連起來,病人就不會不敢出院,家屬也不會這麼辛苦,社區醫院正是關鍵的連結點。盼強化社區醫院功能「社區醫院功能強化,是台灣醫療未來的願景。」黃國晉表示,社區醫院有很多不可取代的重要功能,醫師只是健康的守門員,能幫助病人的不只有醫師,還有其他專業人員、家屬、照顧服務者,如果能轉換到不同的角色去思考,就能靈活地想到很多可以做的事、可以連結的資源。黃國晉養生祕訣:巡視醫院走樓梯 每天萬步不難走進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的辦公室,馬上注意到牆邊放了一台固定式腳踏車,原以為這是肥胖醫學專家的養生祕訣,沒想到黃國晉笑說:「忙到已經很久沒騎了!」雖說沒時間運動,其實他已經把健康原則融入在每天的生活裡。巡視醫院習慣走樓梯,各棟各樓層走一回,一個多小時下來,不知不覺就走超過一萬步。黃國晉會利用時間運動,上樓走樓梯、下樓為保護膝蓋改搭電梯,搭公車提早兩站下車改用走的,如此積少成多,每天一萬步並不困難。保持心情愉悅也很重要,每天睡滿六小時、不熬夜,會追劇、與朋友聚會,適時釋放壓力。黃國晉的太太是營養師,他在台大首創減重門診時就是得力助手,每天聽太太對病人衛教,也耳濡目染。因此他的飲食原則就是營養均衡、避免高油,像炸雞腿,一定會去皮再吃。「研究發現,年長者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24到27之間最長壽。」黃國晉說,所以無論飲食、運動,他都抱持輕鬆的態度融入生活,每周量一次體重可確認保持健康範圍,沒有要追求「瘦」。黃國晉照顧自己健康的方式講求科學化,定期健檢即是一大重點。建議如果有符合國健署的癌症篩檢資格,就要跟著做,其他部分就要看家族史、個人風險因子等因素,與家庭醫師討論較為個別化的健檢項目。「該吃什麼保健食品?」黃國晉常被詢問此問題,他通常會建議可吃綜合維他命,其他則因人而異,一樣要與家庭醫師詳細討論。黃國晉小檔案●年齡:56歲●專長:家庭醫學、社區醫學、肥胖醫學、預防醫學、營養醫學、旅遊醫學●現職: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教授、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學歷:台大醫學系、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博士、台大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給病人的一句話「定期健康檢查」最重要,「慢性病的責任在自己,不能靠別人。」大家應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降低壓力、充足睡眠、定期健檢,有任何疑問都可以找家庭醫師做進一步討論。
-
2021-12-18 養生.聰明飲食
冬至即將到來,你的補冬方式對了嗎? 營養師:別養生不成反傷身,教你兩招聰明吃!
其實會有冬至進補的習慣,主要是因為在以前的社會較貧乏,較難餐餐吃到肉,因此才會特別會重視進補日。而現代人飲食營養足夠,自然就不需特別像以前一樣特地進補。郭珍熙營養師分享,只有掌握幾個以下重點,就能在冬至開心吃也不怕傷身體。1.多吃高纖食物、減少加工物:在進補時,食材應選擇高纖的蔬菜、根莖類,像是金針菇、茼蒿、玉米筍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也要減少火鍋料等加工物,不只熱量高,鈉含量也很驚人。2.湯圓適量吃:糯米製成的湯圓,如果吃太多容易導致胃脹氣,而且升糖指數高,也容易讓血糖快速上升。建議血糖較高的朋友們,可以用白木耳、桂圓取代一般的紅豆/花生湯底,並盡量選擇無包餡的湯圓。也提醒大家,並非人人都適合進補,建議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才能養出健康好體質。來源出處:長春藤粉絲團
-
2021-12-11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反而容易失眠?醫師教你從9樣食物中找回好眠
最近天氣冷,大家是不是每天都很想住在被窩裡,不想出門上班呢?很多人都說在冬天特別容易想睡,但其實在冬天反而容易失眠,快來看看醫師怎麼說。林凱信醫師分享:「冬天日照較短,體內的褪黑激素較難轉換為血清素,容易造成情緒不穩定、容易失眠。」以下也和大家分享能幫助找回好眠的3大營養素1.色胺酸:是屬於褪黑激素的前驅物,建議日常中可以多攝取雞胸肉、牛奶豆漿、堅果等優質蛋白質來補充。2.鈣:鈣質可以幫助放鬆神經、穩定情緒,同時適量補充也能避免睡到一半腳抽筋的狀況。建議可以多攝取黑芝麻、小魚乾、黑木耳。或是睡前喝一杯熱牛奶也是能幫助入睡又能補鈣喔。3.鎂:能夠幫助降低壓力賀爾蒙,同時也是協助調節褪黑激素的重要角色。日常中可以從南瓜籽、黑巧克力、深綠色蔬菜中來補充攝取。林凱信醫師也提醒,想要改善睡眠問題,建議也可以在睡覺前先做做伸展操、拉筋,幫助身體放鬆,或是透過建議睡眠儀式感,也能幫助改善失眠問題。除了生活中的這些方法,如果想要更有效的提升睡眠品質,也可以透過像是靜脈雷射等方式,提升血液循環,找回好眠。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診所
-
2021-12-05 養生.人生智慧
維持腦力、體力、社會力 快樂熟齡從不服老開始
創立台北協和婦女醫院、創辦台灣第一本專業婦幼類雜誌《嬰兒與母親》……人生上半場過得豐富精采的林經甫,第三人生對他而言,也是一段從抗拒、面對到放下的過程。2017年,他當起「時尚老人」YouTuber,用自己的例子打破大眾對於「老」的框架,想告訴大家即便身體有病痛,依然可以擁有感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挺直胸膛、自信優雅地走到人生最後一刻。有人說,「人生的10%,在於如何創造;剩下的90%,在於你如何接受。」可我認為剛好相反:「人生的90%,在於如何創造;剩下的10%,在於你如何接受。」面對「老化」這件事也一樣,當你選擇「活躍老化」、「優雅老化」時,首先就要建立「不服老」的信念。為高齡化找解方 維持三力生活、避免失能臥床我們該如何找到一個積極有效的方法來改善健康、延緩老化、降低疾病風險,才能避免臥床、成功地老化,為台灣高齡化問題找出解方?我開始往預防醫學的方向思考,歸納出三個亟需重視的要素:維持體能、訓練腦力、活絡人際關係,也就是我一直在推動的三力生活:腦力、體力、社會力。第一個是腦力。老人失智症是臥床原因的第一名,所以要想辦法避免腦力退化,有一個信念是:保持好奇心、樂於學習,什麼都可以去嘗試。生活中有太多可以經驗、思考、學習,心態上要永遠把自己當成學生,不斷地探索學習、延伸生活觸角,投入你所熱愛的事,自然能延緩大腦退化,為你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性。第二個是體力。中高齡者發生跌倒或者肌肉、關節、脊椎有狀況的人太多了,要預防這些狀況,就要強化體能與肌力,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設定運動目標,並開始認真執行。要活就要動,運動是延緩失能與老化的良方,不管到幾歲都不要停止。最後是社會力。社會力就是社交活動、人際關係,包括:家人、朋友、夫妻、親子、同事、社群等關係。社交生活對年長者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透過社會連結的過程,可以結交朋友、拓展人際關係、增強個人資源,同時獲得自信、快樂、成就感及自我價值感。研究證實,社交活躍的人通常擁有較佳的健康狀態、智力及記憶力,可降低失能或失智的風險。可見社會力、體力、腦力三者互為影響,缺一不可。誰沒有病痛?積極控管疾病 享受每一天人不用要求自己都不生病,50歲以上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病痛,重要的是,學會與疾病共存。很多人看我精神奕奕,都以為我身上沒什麼疾病,事實上,幾年前我才動過心臟、腰椎手術,這些都算是職業病。我也有糖尿病,糖化血色素(HbAlc)曾飆破10(正常值為4∼5.6%),後來使用胰島素、運動加上飲食控制,幾年下來,糖化血色素、飯前血糖值都很正常,最近半年,糖化血色素甚至從8.4%降到6.2%。這讓我更確定高齡者是可以與病共存的,力行三力、心情愉快,是老人生活最重要的健康基礎。身體有病痛,依然可以擁有感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活出好的生活質量。不不是有病,天就會塌下來,即使今天你坐在輪椅上,還是可以好好生活,但切記不要讓疾病擴大,導致需要仰賴他人的照顧,能夠自主照顧自己是最重要的目標。老人健康與否的定義,不是看慢性病的數量,而是生活自理的能力。我的觀念是:積極生活、實踐三力就好,預防本身就是一種治療。從預防醫學角度,已有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不管你是癌症或其他慢性病,都不要太在意自己生了什麼病,診斷一旦確立,就從生活中去面對,只管認真地走三力的方向,好好生活,就可能逐漸康復、不再惡化。面對糖尿病,我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因為甜對我依然有致命的吸引力,人家在吃提拉米蘇,為什麼我不能吃?所以我和醫師商量:「我不是要治療糖尿病,而是要生活。」他很同意我的觀點,我們的約定是,只要我的指數不超過多少就及格,在這個標準下,我依然能好好享受美食。並不是有糖尿病就不能吃自己喜歡的食物,而是在量上控制,並多選擇對血糖控制有益的食物。在與疾病和諧共存的過程中,我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生活法則,從而更懂得感恩,更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美國新一代作家羅伯特.M.德瑞克(R. M. Drake)說:「在發痛的身體裡面,存在著更美好、更強大、更真實的東西。」饒是如此啊!
-
2021-12-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防心肌炎 專家促青少年第2劑隔12周
指揮中心前天拍板,開放十二至十七歲青少年接種第二劑BNT疫苗,預計十二月中旬於校園施打。指揮中心昨公布青少年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個案,總計廿三例,有二人住院中。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可預期第二劑不良反應將大於第一劑,但是,接種仍「利大於弊」,而且間隔延至十二周,可以減少心肌炎發生。李秉穎表示,今年五月國內疫情爆發時,出現多起校園感染事件,就算學生並非重症高風險族群,仍具傳染力。近期新變異株Omicron出現,有社區傳播風險,因此ACIP委員會建議青少年應接種第二劑,以建構較完整的保護網。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陳婉青說,截至十一月廿四日,共廿三位歲青少年接種BNT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其中,一男一女住院中。廿三名個案為十九男四女,男性比女性多,與國際相仿,多在接種疫苗後十四天內出現症狀;症狀以急性胸悶或胸痛為主,其次為運動後或平躺後呼吸困難,另有發燒、心悸、暈眩、食慾下降等。李秉穎表示,據BNT仿單建議二劑接種間隔為三至四周,但根據國際研究顯示,若二劑間隔延長到六至十四周,不僅不影響疫苗抗體生成性,更可能因延長間隔時間而減少心肌炎發生機會,但間隔周數和心肌炎發生率間的直接相關性尚未被證實。指揮中心宣布最快明年一月開放民眾任選接種第三劑疫苗,相較AZ、莫德納及BNT疫苗,高端未完成三期臨床,接種第三劑具一定風險。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只要食藥署通過四款疫苗第三劑緊急授權(EUA)就可接種,不可能等到所有臨床試驗組合結果出爐才開放。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目前混打高端疫苗第二劑及第三劑實驗皆未出爐,若能得知抗體表現結果,再來宣布第三劑接種政策,民眾才能放心選擇疫苗。國內雖有少數「新四劑戰士」混打高端和他牌疫苗,但未來廣開給一般民眾施打,少了數據支持的結果就是「風險自負」。
-
2021-11-2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原來練肌力也能提升免疫力?醫師教你兩招養出好肌力
秋冬是流感的好發季節,提升免疫力更顯得重要!說到提升免疫力,大家腦中想到什麼方法呢?像是吃保健品、多吃蔬果等等...但其實還有一個方法是大家經常忽略的,那就是「鍛煉肌力」。陳志銜醫師分享:「肌肉能分泌免疫細胞激素,因此當肌肉量減少,免疫力也會變差;且免疫力失衡時,也會導致肌肉更難生成,形成惡性循環。尤其40歲之後,肌肉流失的速度會加快,因此年紀越大更不能忽略肌力的鍛煉。」 以下也跟大家分享幾招培養肌力的方法1.重量訓練:其實像是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主要是幫助提升心肺功能,增肌效果較不明顯。想要鍛煉肌力,建議可以選擇重量訓練,像是棒式動作、深蹲等等。2.補充蛋白質:蛋白質是肌肉合成的重要營養素,建議日常中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在有運動的狀態,大約可提高每日蛋白質攝取量 1.5-2公克/公斤),比如60公斤運動者,應攝取90公克以上的蛋白質,而富含蛋白質的食材像是雞胸肉、蝦子、毛豆、牛奶、豆漿等。 然而希望提升免疫力之前,也別忘了先了解自身免疫狀況,才能有效顧好自身保護力唷。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粉絲團
-
2021-11-19 養生.聰明飲食
防骨鬆、骨折別只補鈣、喝牛奶!營養師指6關鍵助防範
隨年紀增長,不少人會開始關注骨質疏鬆、骨折問題,許多人認為每天補充高鈣食品就不會骨鬆,其實不然。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莊譓馨營養師表示,防範骨鬆除了補鈣,其他營養也得均衡攝取,日常生活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國人普遍鈣質不足,影響骨鬆、骨折發生率! 莊譓馨營養師表示,骨鬆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常被忽略,患者往往是在骨折後才發現。且骨鬆並非年長者特有的問題,人體骨質在20歲左右達到顛峰後,三十歲開始便會以0.1-1%的速度逐漸流失,更年期的女性流失更快。而與骨骼息息相關的鈣質,具國健署調查發現,6歲以下的幼童約有6成鈣質不足,其他年齡層更高達9成以上,顯見國人長期鈣質不足,這不單影響發育,也影響成年、長者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機率。 防骨鬆別只補鈣、喝牛奶,營養師:6關鍵更助防範! 莊譓馨營養師建議,一般人每日鈣質攝取量為1000毫克,青少年則需1200毫克,不過飲食通常僅能攝取到一半的量,因此不足之處建議可透過營養品補充。 相信許多人會納悶,「明明每天都有喝牛奶、補鈣,為什麼還有骨鬆問題?」,對此莊譓馨營養師表示,即便天天喝牛奶、補充高鈣食品,一樣會有骨鬆的可能,原因在於補充量不等於吸收量,鈣在小腸當中吸收率最多約為30%。因此除了補充鈣,日常也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K、礦物質-鎂,以助鈣質吸收。而補充鈣後也可以喝點醋、檸檬水、維他命C等,在酸性環境中更有助鈣質吸收。像是優酪乳的鈣質,就比一般牛奶容易來得吸收。 另外,民眾在補鈣時也可以注意時間,莊譓馨營養師表示,營養學中公認最佳的補鈣時間在「夜間」,因為入睡後人體會分泌生長激素,有助於留住鈣質,且鈣質也具有安定神經的效果,和鎂一起搭配,不僅更有助補鈣,也有助於良好的睡眠品質。也建議若有吃宵夜習慣的民眾,可以選擇優格,除了補鈣也能補充蛋白質,不過切記,炸物、高油脂、高醣、碳酸飲料等食物,會影響鈣吸收,建議避免。 也提醒民眾,補鈣僅是幫助延緩骨鬆,並無法完全逆轉,日常運動、飲食、作息也很重要,運動方面可透過肌力運動增加骨密度,如重訓、跑步、快走、跳舞、騎單車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補鈣食材大公開!防骨鬆別只知道喝牛奶! 補鈣防範骨鬆,飲食上除了喝牛奶外,莊譓馨營養師也分享各類含鈣的食材,提供民眾作參考,當中以奶類製品、豆類製品、堅果、小魚乾、芝麻、綠色蔬菜等為主要來源。 奶類:奶類除了牛奶以外,每100公克鈣含量大於200毫克的食材包括奶粉、羊乳片、乳酪,在50-200毫克的則有鮮奶、保久乳、優酪乳。 水產類:水產類每100公克鈣含量大於200毫克的食材,包括了小魚乾、蝦米、鮭魚鬆等,介於50-200毫克的則有文蛤、魚鬆、干貝、蝦仁,而小於50毫克的有鮭魚、鯖魚、小捲、明蝦。 豆、蛋、肉類:至於豆、蛋、肉類,在每100公克鈣含量大於200毫克的食材有凍豆腐、豆干、豆皮等,50-200毫克有蛋類、豆腐、紅豆、綠豆、黃豆,而豆漿、毛豆、牛肉、鴨肉、雞肉、豬肉等則小於50毫克。 蔬菜類:除此之外蔬菜類也吃得到鈣,鈣含量在每100公克大於200毫克的食材,包含了髮菜、海帶乾、芥蘭、高麗菜乾、梅乾菜,介於50-200毫克的則有香菇、紫菜、海帶、菠菜、空心菜、地瓜葉、深綠色蔬菜,而小於50毫克的有苦瓜、茄子、筍子、黃豆芽、洋蔥、龍鬚菜。 其他:其他食材也包括了每100公克鈣含量大於200毫克的黑芝麻、山粉圓、無花果,50-200毫克的則有白芝麻、蓮子、開心果,腰果、南瓜子、葵瓜子小於50毫克。 《延伸閱讀》 .跌倒骨折才發現是骨鬆?醫師教面對骨鬆三關鍵! .肌少症易骨鬆、三高、退化性關節炎,久坐少動要注意!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1-15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睡覺放件外套助防心肌梗塞 醫籲防範天冷6疾病風險
冬天天氣寒冷、潮濕,太陽露面的機會也不多,不論是身體或心理的疾病,風險都隨之提高。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提醒,冬季留意6種常見疾病,並留意生活中的細節,更有助確保健康。 中風、心肌梗塞:洪暐傑醫師表示,天氣冷血管收縮,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問題,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且不單僅限於寒冷,也包括溫度變化過大,例如太冷或太熱,像是在較冷的浴室洗熱水澡,又或者是洗完澡後從溫暖的浴室回到較冷的房間等。這些情況年長、三高等慢性疾病者、有心、腦血管疾病史者等風險族群更要注意。 因此防範中風、心肌梗塞等,醫師提醒,平時應做好保暖,除了適度添加衣物外,頸部禦寒也很重要。洗澡前建議先用熱水暖暖浴室再進入然後脫衣;洗澡時先用溫熱水暖暖手腳再沖身體;洗澡後則先穿好衣服再出浴室。睡覺時,也建議放件外套於伸手可及之處,以利夜間上廁所時做好保暖。而慢性病族群自然更要穩定控制病情。 除此之外,也留意中風及心肌梗塞徵兆,若有臉歪嘴斜、出現單邊無力等肢體障礙、講話口齒不清等,可能為中風,用「微笑、舉手、說你好」的方式檢視。而胸悶、胸痛、甚至延伸至肩部、頸部、背部等,則可能為心肌梗塞,亦可能因不適冒冷汗、喘不過氣。如有上述情況應盡早就醫! 呼吸道疾病:洪暐傑醫師指出,天冷之際是病菌活躍度最高的時後,因此現階段民眾除了需對新冠病毒有所防範以外,另外也包括了流感病毒及肺炎鏈球菌。而冬季也有不少聚會活動,例如聖誕節、跨年、過年等,若當中有人受到感染,其他人受到感染的風險也會提高。另一方面,天冷也容易讓氣管收縮,使得氣喘、呼吸道過敏加劇。 醫師建議,即便現在國內疫情控制得宜,民眾還是應持續做好防疫,不可完全鬆懈,除了盡早接種新冠疫苗,也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更有助提升保護力。平時也可以再多戴一層布口罩,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氣,降低氣喘、呼吸道過敏的機會。當然,多戴一層口罩有可能擠壓原本防疫用的口罩而出現細縫,因此也要留意完全密合,以助防疫。 糖尿病低血糖、併發症:洪暐傑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寒冷的天氣,因為患者容易有各項併發症,包括前述提到的中風、心肌梗塞等大、小血管問題,天冷血管收縮,易釀成周邊動脈阻塞,發生機率也就更高。其他併發症也包括神經病變,患者也容易因此忽略寒冷的感覺,暴露於風險當中而不自知。而若藥物使用不當,患者也容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但同時因為天冷的關係,往往讓患者忽略低血糖發冷的警訊,嚴重可能休克、喪命。 因此呼籲糖尿病患者,天冷時也更需要注意保暖,且務必規律用藥,而若有感覺到發冷、手抖、心悸等症狀時也應提高警覺,別忽略了低血糖警訊。另外也提醒,糖友也盡量避免冬季進補,洪暐傑醫師表示,進補的概念出自於早期社會營養較缺乏之時,現代普遍營養過盛,其實沒有進補的必要,補的大多是心靈層面,而糖友不論是以羊肉爐、薑母鴨等方式進補,都容易使得血糖飆高,且也多為重鹹、高蛋白,容易增加腎臟負擔,建議維持原本的健康飲食即可。 冬季皮膚癢:冬季皮膚癢,最常見出自於乾燥所引起的「缺脂性濕疹」,當保護肌膚的油脂因乾燥而減少,便有可能出現乾癢的情況,各種過敏原也容易從皮膚細微裂痕長驅直入。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會誤以為是不乾淨而不斷沖洗,使得原本所剩不多的油脂持續被沖刷掉。也有民眾會用熱水沖洗,試圖以熱水刺激蓋過發癢的不適,但這情況也容易使得病況加劇,甚至引起皮膚發炎。 洪暐傑醫師建議,防範、改善冬季皮膚癢,最主要就是保濕鎖水,建議可使用沒有人工添加物的乳液,並避免使用洗淨力過強的肥皂或沐浴乳等。而若真的出現皮膚乾癢,除了避免抓癢外,上述的不良行為也應避免,建議以冰鎮的方式止癢,最好的改善方式自然還是請醫師協助為佳。 骨折:冬季天氣濕冷、環境不易乾燥、容易滑倒,進而產生骨折,特別在浴室更要留意。且也因太陽照射較為不足、民眾外出減少,普遍有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這也容易影響骨密度,增加跌打損傷時發生骨折的風險。且活動減少,肌肉保護下降,也是骨折的風險之一。 洪暐傑醫師提醒,冬季應多留意環境地板保持乾燥、止滑,以免發生危險,若浴室有窗戶,建議敞開通風,若沒有窗戶,可使用電風扇、除濕機等。而有太陽露臉時,可把握機會多曬曬太陽,平時也可以直接從保養品攝取維生素D,以利維持骨密度。並不論在家或戶外,皆可維持簡單運動的好習慣,更有助保護骨骼。 憂鬱症:冬季除了時常陰雨綿綿,容易使得人心情低落,也因為日照不足的關係,血清素濃度就可能受到影響,血清素與情緒息息相關,若缺乏,便容易出現憂鬱等負面情緒,若更嚴重、持續沒有改善,也可能形成精神相關疾病,如憂鬱症。 洪暐傑醫師建議,民眾平時可多留意適度攝取水果的養分,大多數水果當中含有色胺酸,其為血清素的原料,有助彌補因日曬所造成的分泌不足,另外像是香蕉、牛奶等,也是有助於舒緩情緒的食材。平時不論在家或戶外也一樣可以保持運動習慣,或是多元培養興趣,有助避免憂鬱情形出現。平時也可以多加觀察,若近兩周內頻繁出現憂鬱的情況,以及兩周內明顯對以往喜歡的事物逐漸失去興趣,便建議及早追蹤。 《延伸閱讀》 .冬季進補先看「自己缺什麼」,中醫:補錯恐傷身,台灣以滋陰潤燥為佳 .天冷低溫是心血管疾病旺季!泡溫泉勿過久、少吃高油脂食物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1-14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台南是最多人得糖尿病的城市?糖友只能吃不甜水果? 醫師解惑6大常見「糖尿病」問題
糖尿病就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現代文明病之一,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名,根據統計幾乎每3分鐘就有1人確診;提醒大家,千萬不可忽略血糖危機!這次健康管家收集了幾個常見問題,希望可以讓大家對於糖尿病有更多了解:1.台南是最多人得糖尿病的城市嗎?大家公認的全糖城市台南,真的是最多人得糖尿病的城市嗎?根據全國統計,全台糖尿病患者比例最高的反而是在中彰投。而這也顯示,喜歡甜口味和得糖尿病之間也不一定有絕對的關係。2.糖尿病藥物吃太久,會導致洗腎嗎?這是很常見的錯誤迷思,服用藥物並不會導致要洗腎,反而是長期沒有控制好糖尿病,引發併發症,導致腎臟功能退化才會需要洗腎。3.血糖是越低越好嗎?雖然血糖高不好,但血糖過低也很危險。如果血糖低於70mg/dL,就可能開始出現手抖、心悸、頭暈等低血糖的症狀,如果沒有即使補充糖分,甚至會出現抽筋、昏迷的風險,這時就應送醫治療,以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4.打了胰島素,一輩子都得打胰島素?如果糖尿病靠藥物仍控制不佳,醫師會建議施打胰島素來輔助。而很多糖友都會擔心,打了一次是不是一輩子都要繼續打?其實這是不一定的,如果能搭配藥物、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只要血糖有恢復穩定,就能慢慢將胰島素減量,甚至到不用注射胰島素了。5.糖友只能吃不甜的水果?糖果甜不甜和所含的糖份不成正比,建議糖友們挑選水果時可以以低GI值的水果作為標準,像是芭樂、奇異果、小番茄和蘋果都可以。6.糖尿病就要「少量多餐」?之前有一位糖友到診間,跟我們說他最近開始少量多餐,但血糖卻反而變高了主要的原因是如果執行少量多餐時,沒有控制好每一餐的份量,反而變成「多量多餐」,或是每一餐的營養攝取不均衡,反而讓血糖和體重更難控制。提醒大家,如果出現血糖問題,記得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千萬不要忽視血糖危機。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
2021-11-13 新聞.長期照護
健康長壽論壇/「光吃藥就吃飽了」 高齡醫療照護正夯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於世界數一數二,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系今舉辦「次世代大未來論壇」,從長壽、健康兩方面探討,人可高齡化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應如何因應。專家表示,為促進高齡者健康,應藉由醫院開設的高齡醫學門診照顧身體健康、延緩失能,。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現代人健康、長壽是兩個重要關鍵詞,許多民眾會祝福長輩長命百歲,但長壽、健康應要連在一起,尤其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以長壽來說,國人年齡越來越高,於2020年平均餘命達81.3歲,女性更高達84.7歲。雖然國人往長壽方向邁進,但健康卻無法與長壽同步。據統計,國人不健康身體年數於2019年創下新高已達8.5年,且趨勢還會持續往上。游美月說,如何透過有效方法縮短不健康年數非常重要,本報會持續關注及推廣健康議題,促進國人健康。今參與論壇的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說,台灣高齡化速度在全球數一數二,若依65歲以上人口比率逾總人口7%,稱為高齡化社會,當增加至14%時則為高齡社會,而歐洲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花費近百年時間,鄰國日本花費了26年,但台灣卻僅花費25年,因此對社會文化產生巨大挑戰。林明憲表示,隨著醫療進步,國人平均餘命增加,高齡者面臨醫療費用上升、失智風險增加等影響,甚至在用藥方面,高齡者因常有多重疾病,曾有報導指出,有高齡者每天吃18顆藥物,「光吃藥就吃飽了」,因此該院推動以「終」為始的照護模式,從預防醫學、急性醫療、長照體系,從個人觀點及醫療服務提供高齡者醫療應對方法。林明憲說,2006年起北榮開設高齡醫學門診,收治患有任何疾病的80歲以上長者,以及65歲以上有多重複雜性疾病、急性功能衰退等患者,多年來患者逐步增加,2016年至2020年每年平均1.5萬多人次就醫,解決多重共病、多重用藥問題。其次,北榮建立高齡友善病房,提供個人化復健服務等,每年收治患者有800多人次,平均年齡87.5歲,住院時間平均為兩周,經對虛弱年老患者持續追蹤照顧,均改善行走及疼痛、憂鬱等症狀。北榮更整合長照資源、日照中心,延緩高齡者失能。與會民眾關心,新聞報導有年長者每天吃18種藥物,多元體系照顧是否可以介入。林明憲說,高齡者每天吃18顆藥物,原因是高齡者與很多種疾病共存,如高血壓、氣喘等,因此可透過高齡醫學門診檢視用藥,並重新整合,減少重複用藥問題。
-
2021-11-13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長壽論壇/2025年超高齡社會來臨 「長壽且健康」成趨勢
台灣2025年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過去祝福老人家「健康長壽」代表長命百歲,但長壽不一定健康,高齡醫學專家提倡,從40、50歲青壯年就要開始關注健康餘命,想追求晚年的安適,應在人生不同階段,從身心靈、多元有效的方法介入,不應只是單純地追求長壽。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今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並同步於線上直播,邀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張立鴻、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醫師彭莉甯等專家,帶民眾在日常中做到健康又長壽。台北榮總副院長侯明志表示,高齡化是全球化重要議題,而台灣高齡化速度居於世界前端,在短短10幾年間,高齡人口比例從7增至14個百分比,至2020年已到達20個百分比,甚至2050年時,有三分之一人口是高齡者,無法避免高齡世代到來。侯明志指出,隨著高齡進展,生理及心理等會逐漸衰退、失智,生活可能需要依賴,因此不能只有長壽,更重要的是如何過得健康,因此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跨領域配合、建置相當重要,高齡醫學如何落實「健康長壽」,進而推廣到全國每一個角落。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這2年常聽到「百歲世代」的社會趨勢,也常會與身旁長輩說「祝福長命百歲」,但如果和歐美相比,台灣人的不健康時間是延長的。根據統計,2018年平均餘命是80.96歲,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歲,2019年不健康生存年數增加到8.5年,創下歷史新高,如何透過有效方法,讓大家能縮短不健康天數,用「日」取代「年」,也就是大家想知道的訊息。游美月指出,論壇除了北榮和陽明交大團隊帶來國際研究以及門診經驗,還從社會腦(社會連結)怎麼促進腦力認知不失智,一天攝取多少蛋白質會增肌等,這些都是每天都用得上的知識。游美月說,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領導研究團隊,近期將發表刊登在國際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的頂尖研究,融合AI科技、社區參與等元素,打造宜居新模式,未來將在關渡醫院落實。她預告,次世代的健康長壽,聯合報也必定參與其中,透過醫學科學及媒體參與,陪伴民眾都能為自己營造美好的健康人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表示,這2年因新興傳染病出現,許多專家預測,新興傳染病提醒人類,健康醫療才是公共政策的主軸。就高齡疾病領域中,透過醫學結合科技,近年實證醫學也逐漸在社區中實踐。相較過去,生病了才會到醫院,但一個健康的人,不可能一瞬間就失智,因此如何預防失能歷程,現在醫院要穿透進社區、家戶,醫療型態轉變為「預防醫學」。林奇宏指出,近年發展智慧醫療,結合電子及醫療領域,推展出可預測性、去集中化、連結體三面向。透過大數據分析,讓疾病可預測性提高,民眾得知健康資訊後,如何將預防體系串接。像科技時代中常應用數據彙整,延伸出「數位分身」、「數位孿生」概念,從人身上測量的數據成為「虛擬的我」,想介入醫療可先透過「虛擬的我」,再進到「真實的我」,將服務遞送到個人身上。林奇宏表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年2月1日正式揭牌,結合交大科技及陽明的醫療,體現「科技源自人性」,讓健康有照護也有溫度,也期待培育「π」型人才,包括管理科技法律、金融科技、產學共創等,整合「科技、醫療、人文」跨領域人才。被問及陽明交大是否會成為台灣第二個「護國神山」,林奇宏說,學校的目標是培育人才,透過尖端研究,以高教教育視角洞悉未來趨勢,的確有這樣的期許,會以這方向做未來努力目標。
-
2021-11-11 新聞.元氣新聞
東基放射腫瘤科添生力軍 師徒聯手照顧台東病人
台東基督教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鄭鴻鈞醫師曾疾呼「要降低台東縣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需要一群人一起做」,醫師任崇文深知東基需要第二位放射腫瘤科醫師後,毅然決定從台北到東基,和老師鄭鴻鈞醫師一起醫治台東癌症病人,他也期許自己成為讓台東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持續下降的團隊成員之一。2019年11月東基首位放射腫瘤科醫師、癌症中心副院長鄭鴻鈞開設門診,並在隔年2月啟用直線加速器,讓需要放射治療的台東癌症病人得以在地治療。鄭鴻鈞以降低台東癌症標準化死亡率為主要目標,但要達到這個目標,非個人之力所能及,需要一群人,需要有熱忱的年輕新血加入。北部成長、求學的任崇文醫師,對台東不陌生,任崇文說,當年醫療替代役抽到台東,分派到台東的醫院服務,生平第一次長住台東,台東環境不錯,生活機能佳,台東的醫療資源確實不足,各醫院雖有醫療設備,醫師人力嚴重不足,台東的病人時常奔波外縣市就醫。任崇文曾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接受4年放射腫瘤科專科醫師訓練,擔任主治醫師後,他認為「應該找個地方好好發揮自己的專長」,東基需要再多一名放腫科醫師,他把握機會,再回到台東服務,他坦言降低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非一蹴可及,需要更多醫師人力的長期努力,才能往好的方向前進。任崇文醫師治療病人細心、耐心兼具之外,也不斷加強醫療專業知識,忙碌的工作之餘,善用工作空檔,攻讀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班。「治療無縫接軌」,任崇文到任三個月來幾乎沒有適應期,他說,東基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合作,開啟兩院癌症照護「無縫接軌」計畫以來,東基癌症治療的相關醫護人力都到和信受訓,他也在和信接受專科醫師訓練,加上在和信的老師之一鄭鴻鈞醫師親自到台東「打基礎」,東基放射腫瘤科治療團隊在治療病人的方式與想法都與和信相當,有志一同。任崇文觀察,台北、台東的病患大不同,病人的疾病相似,但不少台東病人是忍了很久才來,即使來了,也是隻身前來看診與治療。病人家庭支持力薄弱,憂心治療期間因副作用無法工作養家,家裡沒有足夠的人力及時間照顧病人,病人討論病情時,需顧及病人的經濟、身體狀況、家庭支持力等各層面,才能決定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式。任崇文說,台東的醫病關係融洽,病人尊重醫師的專業與建議,許多醫師不願意前來,是對台東太陌生,若能在台東長住一陣子,或許願意投入台東醫療的人會增加,一起為降低台東縣癌症標準化死亡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