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3 失智.大腦健康
搜尋
預防方法
共找到
152
筆 文章
-
-
2022-08-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年輕化 醫:家族符合3條件風險高
藝人余天、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罹患直腸癌第3期,抗癌8年,今天病逝。醫師提醒,大腸直腸癌年輕化多與家族遺傳史有關,若家族中符合3條件風險高,建議提早安排大腸鏡檢查。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在臨床上遇到30多歲確診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站在醫學的角度,並不會往「生活習慣」或「未及時察覺症狀」等面向分析,應是討論台灣對大腸直腸癌家族史認知不足,甚至可能連臨床醫師對家族史警覺性都偏低。邱瀚模說,據統計,約7成大腸直腸癌屬於散發性,是可以靠中央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預防的大腸癌;其餘3成則是會遺傳的大腸癌,若家族中有好幾名大腸直腸癌患者,尤其有小於50歲年輕病例,個案父母及手足就應提高警覺。台大內科部主治醫師陳彥年解釋,家族中有多名大腸癌患者可分為2種狀況分析,第一種為家族性大腸癌,研究顯示,當一等親家屬有大腸直腸癌,其他家人罹患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一般人風險若為7%,這類高風險者罹癌可能性攀升至15%。第二種狀況是遺傳性大腸癌,這類患者很多都是Lynch syndrome,也就是中文翻譯的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癌、林奇症候群。這樣的家族需符合3條件,首先是家族三代中有3名以上大腸癌患者,再者是上述病例有連續兩代,最後需至少1人確診年齡小於50歲。陳彥年建議,一等親家族史者,篩檢年齡建議比一般人往前10年,也就是從50歲提前至40歲;若一等親患者屬於年輕型個案,建議家族篩檢年齡為「這名個案確診年齡」往前10年,比如35歲確診,家族成員可25歲起篩檢。若篩檢沒事,未來每5年篩檢一次即可。陳彥年說,據文獻顯示,遺傳性大腸癌約占3%,相信台灣可能沒有那麼高比例,若家族符合Lynchsyndrome的3條件,雖然預防方法及建議大腸鏡檢查年齡較為複雜,但這類民眾不用自己嚇自己,只要盡快跟醫師諮詢,相信專業醫療團隊都可以提供妥善採檢模式。
-
2022-08-15 醫療.指甲.足部
肩膀痠、偏頭痛⋯竟是因「拇趾外翻」造成?醫教1招自我檢測
30多歲的小慧從小就有拇趾外翻的問題,因工作所需,得長時間穿高跟鞋,使症狀加劇,經常舉步維艱,令她相當困擾。另有一名50多歲男子,10年來每個月至少跑一次全馬,但最近一走路就痛到不良於行,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他的腳板特別寬,又愛穿狹長型運動鞋,腳在長期擠壓下,造成拇趾外翻惹禍。為什麼會拇趾外翻? 郭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振琨表示,「拇趾」為足部大拇趾,「外翻」是拇趾呈現異常的起角,並歪向第2趾。拇趾外翻的定義,是指外觀上大腳趾往第2腳趾的方向偏移超過15度,使大腳趾重疊到第2腳趾,造成第2腳趾異位。他也指出,造成拇趾外翻的原因,多與家族基因遺傳有關,但也會因長期摩擦而產生發炎、位移。主要有以下5種成因:.性別:女性患上拇趾外翻較男性高15倍。 .家族史:58~88% 的患者有拇趾外翻家族史。 .鞋子不合腳:長時間穿高跟鞋、楦頭太小的鞋子。 .扁平足:因內側足弓缺乏支撐,導致拇指下方無法支撐體重而外翻。 .發炎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神經肌肉病變者。拇趾外翻常見症狀 陳振琨說明,拇趾外翻患者有一明顯徵兆,通常在穿鞋時會感到摩擦不舒服,赤足時也會發現大腳趾根部的骨頭突出,且紅腫發痛。常見併發症狀如下:.疼痛、腳掌不穩定 .可能造成全身骨骼和關節歪斜 .出現O型腿 .膝蓋痛 肩.膀痠痛 .腰痛 .偏頭痛 .自律神經失調拇趾外翻如何治療? 保守治療: 陳振琨表示,初期治療拇趾外翻可使用消炎止痛藥,並建議改善穿鞋習慣,尤其女性盡量不要穿高度超過1吋的鞋子,楦頭寬度要能讓腳趾舒服活動等。另外,也可使用足部輔具,如五指分開襪、大拇指分隔墊等,減少大腳趾內側摩擦,減緩足部承重不均的壓力。 但當接受保守治療一段時間,拇趾外翻的症狀仍遲遲無法緩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拇指外翻超過40度時,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拇趾外翻矯正手術相當多元,超過200種以上,主要以「軟組織修補」和「切骨矯正」為主,前者是將拇指外翻緊繃的韌帶放鬆、內側鬆弛的韌帶拉緊;後者是將內翻的大腳趾矯正到理想角度,併搭配適合的內固定器。 近來亦有專為拇趾外翻手術而研發的矯正微創骨板植入物,具備減少軟組織破壞、客製化矯正、手術時間短、穩定性高、無異物感等多重優點,可供患者做選擇,術後3個月,即可經由X光追蹤復原狀況,骨頭癒合即可開始運動,如游泳、腳踏車、跑跳等。拇趾外翻預防方法? 因拇指外翻會隨時間角度變大,且嚴重的拇指外翻無法自行恢復,但陳振琨也建議,日常習慣中有一些預防方法: .改掉不良的穿鞋習慣,如太高或楦頭太小的鞋子,避免長時間久站或走動 .需多活動腳趾、矯正扁平足,以預防勝於治療 .長期穿鞋墊或五指襪保護足部健康 .維持適當體重【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58468.html】
-
2022-08-11 醫療.皮膚
一生中至少有1/3的機會得皮蛇 李秉穎揭高風險族群和預防方式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究計畫報告指出,台灣人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32.2%,即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帶狀疱疹「皮蛇」,比罹患流感重症或新冠重症的機率更高!而帶狀疱疹常見的疹後神經痛更如同「長新冠」,即使皮膚病灶復原了,仍有可能一直無法從疾病中痊癒,轉而成為長期的慢性疼痛疾病。 高風險族群:高齡、免疫力低下 1/3機會可能得到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的主要原因是水痘病毒再活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表示,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得到帶狀疱疹。因為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裡,等到年紀大或是身體免疫功能比較差,無法抑制病毒時,潛伏的病毒就會伺機活化,沿著神經分布、蔓延發病,最終在表層皮膚呈現出水泡的樣子,且伴隨著劇烈疼痛。 高齡之於帶狀疱疹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子,再來是免疫缺陷問題。此外,骨髓移植跟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因其長期使用化療藥物、生物製劑等免疫抑制劑,都會影響自體免疫力功能,屬於高危險族群。 ・罹患帶狀疱疹常伴隨急性疼痛 ・好發於身體單側、沿著神經走向表現 ・病灶宛如蛇紋、有「皮蛇」一稱 ・可能引發頭痛、疲倦、輕微發燒甚至留下後遺症「疹後神經痛」 帶狀疱疹雖然很少引起死亡,但如果蔓延到重要的神經叢,例如顱眼神經、顏面神經等就可能會造成生命功能的缺損,使視覺、聽覺受到影響,或是感染到臀部附近的神經時,還有可能造成大小便失禁,影響生活起居。 疹後神經痛可能維持數年 痛到憂鬱、影響生活品質 李秉穎醫師認為,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疱疹最嚴重的併發症。因為病毒沿著神經感染,會對神經造成傷害,雖然復原後的疱疹乾掉結痂,但底層受損的神經可能依舊非常疼痛,讓患者無法好好睡覺,導致長期失眠,甚至因長期疼痛而終至憂鬱,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是痛到讓人想自殺的那種痛」李醫師說。 疹後神經痛就如同長新冠一般,且更好發於確診者中,即便帶狀疱疹表面皮膚的病灶痊癒,仍約有30%的患者無法從疾病中痊癒,持續地有疱疹神經痛的痛感,疼痛時間可長達數個月甚至數年之久,通常年齡越大疼痛時間越長。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志榮醫師表示,通常五十歲以上的患者有超過半數的機率,在痊癒後將留下疱疹神經痛,從此飽受長期疼痛之苦。陳醫師分享自己20歲長帶狀疱疹的過程「一開始是半邊頭在痛,兩天後開始沿著顱眼神經、三叉神經冒出一些水泡,大概痛了兩個禮拜才慢慢癒合。疼痛指數大約是量表中的5-6分,痛到無法入睡需要鎮痛藥物介入的程度。」事實上,帶狀疱疹發病前只有痛覺,經常是莫名疼痛卻找不到原因,因為還沒有皮膚病灶時是無法診斷的,疹子發出來通常需要兩天,其明顯沿著神經分佈的樣態,才能清楚診斷為帶狀疱疹。 及早預防避免病毒活化 作息正常、不熬夜維持免疫力 免疫力通常從五十歲開始走下坡,而帶狀疱疹及疹後神經痛都是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的疾病。因此,非活性疫苗就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方法,疫苗的目標是不讓帶狀疱疹發生,幫助五十歲以上民眾達到92%的保護力,減少病毒活化的發生,還能預防疹後神經痛達八成以上。 因為社會走向高齡化及現代化,使得與免疫力息息相關的帶狀疱疹多了許多趁虛而入的機會。與免疫力相關的預防方式,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讓生活作息正常,不要熬夜、不要過度疲勞、不要日夜顛倒。及早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擁有抑制病毒活化的抵抗力,人生從此不怕受到帶狀疱疹及疹後神經痛的急性及慢性疼痛。 《延伸閱讀》 .皮蛇長一圈會有生命危險?醫:帶狀皰疹長在眼睛、肛門要注意! .最難纏的3大病毒!新冠病毒第一,HPV居次不容輕忽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8-08 醫療.眼部
夏日出遊視力突然模糊嚇一跳 原來3C看太多造成白內障
一名40多歲男子最近開車出遊,卻突然視力模糊,讓他嚇得馬上停車,還好沒有發生意外,經過醫師檢查,懷疑他可能是長期使用3C,造成白內障,外出時突然有陽光照射,才會造成視線突然變模糊。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中心醫師洪純玲表示,夏季視力變模糊除了因淚膜不夠潤濕眼睛、加上一直吹冷氣,加重乾眼症症狀外,另一個情況就是光線變化強烈使得瞳孔收縮,常見原因是白內障, 尤其是後囊混濁性的白內障 。安南醫院副院長洪純玲表示,眼睛的水晶體成分多由蛋白質組成,當有害紫外線及藍光經過水晶體時,水晶體會吸收高能量紫外線及藍光波長來保護視網膜,避免有害光線直射眼底而傷害視覺中心的黃斑部。高能量波長光線經過水晶體時,容易讓水晶體蛋白質變混濁而形成白內障,所以除了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盯手機或電腦螢幕外,也要避免外出時太陽光的紫外線及藍光傷害,建議外出時最好戴上帽子及太陽眼鏡,更要避免陽光直射眼睛,長時間3C藍光也是一樣要避免。洪純玲指出,白內障症狀情況很多,病人會覺得像隔著毛玻璃看東西,看東西時光線會折射,還有炫光、怕光、複視疊影、度數改變、看東西會感覺變較黃,以及容易疲勞。特別是當白內障的混濁發生在水晶體後囊中心時,遇到較強的光線使瞳孔收縮,白內障的後囊混濁又剛好擋在光線進入到視網膜的路徑之中心點,會造成視力突然模糊, 若是正在開車、騎車時就要有可能發生意外。洪純玲也提到,水晶體會隨著年齡的增加慢慢混濁,或是一些藥物引起的副作用而形成白內障 ,一般30歲之後就已開始有水晶體核的硬化產生,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注意有害藍光線及紫外線的傷害,避免長時間曝曬陽光下,出門戴帽子及太陽眼鏡,減少長時間盯3C螢幕及適度間隔休息,補充抗氧化物質如葉黃素和魚油,亦建議定期眼科檢查才能了解自身眼睛最新狀況。洪純玲提醒,白內障視力模糊如有影響日常生活,建議手術一勞永逸,目前白內障主流手術為小切口超音波乳化術,取出白內障後再置換新的人工水晶體,而人工水晶體的置換有許多選擇諸如長焦段、延焦段及多焦段,都有基本紫外線防護功能,而度數的調整可依個人需求諮詢眼科醫師。
-
2022-08-02 失智.大腦健康
閱讀習慣、語言能力都和失智有關?良好人際關係也有助大腦健康
語言能力包含「理解」與「表達」,也就是大家學英文常聽到的「聽、說」與「讀、寫」,前者是輸入大腦的資訊,後者則是大腦輸出的資訊。語言不只與我們的生活和社交互動息息相關,也有相關研究指出,語言和預防失智之間有密切的關聯。一項二十多年前發表在頂尖《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的研究,找出九十八位修女在近六十年前所寫的自傳,要當時平均年齡約二十二歲的她們「簡短描述自己的一生」,進而研究分析這些自傳中,每個人表達的內容、使用詞藻的豐富度(包括字詞能力、知識廣度等),以及文法的複雜度。分析結果發現,這些修女們年輕時的語言字詞能力,和她們年老後在認知測驗的表現好壞,有很大的關係。當年自傳內容被評定為「語言貧乏」的人,有高達百分之九十在日後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至於自傳內容豐富的修女們,只有百分之十三罹患阿茲海默症。 雙語者大腦可塑性較單語者好如果能說兩種或多國語言,對於大腦儲備認知、預防及延緩失智也相當有幫助。二〇一七年的義大利研究,將嚴重程度相同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分為「雙語組」(共四十五位,說德文及義大利文)和單語組(四十位,只會說義大利文),兩組比較。研究者發現,在雙語組的人,平均比單語組晚了五年才出現失智症狀,且雙語組在記憶力測驗的表現也明顯比單語組好。 研究者認為,這表示雙語者的大腦可塑性較好。在生活中會轉換使用兩種以上的語言時,需要更多注意力及執行功能,某種程度就增加了大腦的「認知負荷或挑戰」。一些腦影像研究也發現,雙語者的腦結構與單語者不同,正子電腦斷層造影顯示,雙語者的大腦灰質體積較大、白質的神經連結性及神經傳導功能也較佳。不愛閱讀者 失智風險較高另一個日本的研究則找到閱讀書報和失智症之間的關聯。失智組的測試者中,有一半的人過去很少閱讀書籍報紙,而非失智組中,鮮少閱讀的人僅占百分之八點三;相較於有閱讀者,沒有閱讀習慣者的失智風險,是閱讀者的九點六倍。如果我們能藉由頻繁地閱讀、聽別人講話、表達自己或書寫,來訓練自己語言、文字使用的複雜性與敏感度,就有機會維持較好的大腦認知能力。另外,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只能帶來幸福,也能維持大腦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 維持健康與快樂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長達七十五年的研究,從一九三八年開始,總共追蹤七百二十四位成人,想了解「是什麼為他們帶來幸福與快樂」。團隊從幾十萬頁訪談資料與醫療紀錄中,歸納出一個結論:「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人維持健康與快樂」,就這麼簡單。計畫主持人羅伯特・威丁格(Robert Waldinger)表示,研究發現有社交活動的人比較長壽,而孤單的感受則會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人是出於非自願地寂寞,便會容易不快樂,中年階段的生理狀態和大腦功能也會提早衰退。 俄羅斯的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其研究便指出,孤僻、抑鬱的性格與罹患阿茲海默症高度相關。因為疏離、緊張的人際關係會使大腦分泌壓力賀爾蒙,長期累積下來,便會對大腦認知能力和記憶力造成損傷。相反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則發現,有社交活動的長者,大腦的灰質(負責處理語言、注意力、決策力和資訊處理的區塊)較無社交活動者明顯增加。研究還發現,影響五十歲以上人們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們對目前擁有關係的滿意度,因為高品質的親密關係可以緩解老化帶來的身心衝擊。 這些人際關係不局限於配偶或伴侶,朋友、手足、親戚、興趣同好(例如球友、牌咖)也可以。有趣的是,一個人是否擁有信賴關係,也和其維持自身腦力、記憶力有關。 一個八十歲的長者如果覺得自己身邊有可以依靠、信任的對象,他能讓自己更長久保持清晰的記憶力,反之,他可能會提早面對記憶力衰退。(話說回來,誰想要清楚記得不可信任、難以仰賴的關係經驗呢?)因此我們建議,不管你是出於主動或被動都好,一周至少維持一次有目的的人際社交互動,協助你預防失智、遠離憂鬱。(本文出自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購書連結👉博客來、金石堂、Momo購物網、誠品線上
-
2022-07-09 焦點.健康知識+
猴痘是實驗室洩漏出來?會引發下一波全球流行?4個QA、如何預防,醫師一次告訴你
新冠疫情尚未消失,另外一種病毒-「猴痘病毒」,出現多個非洲以外的傳染病例,再度引發大家的擔憂。猴痘(Monkeypox)是猴痘病毒所引起的一種罕見人畜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一些非洲國家,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5月26日表示,迄今逾20個國家共通報約200起確診病例,令人關心歐美疫情特別是美國、加拿大、英格蘭和蘇格蘭等地區,所幸已知傳染速度相對緩慢,目前疫情主要歐美疫情在親密接觸者,同性間性行為者。目前並無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必要,而且並未建議使用天花疫苗對抗猴痘。猴痘的疫情起源英國5月7日出現第一例,該病人曾經去過猴痘流行地區奈及利亞(西非),推論他在那裏感染病毒後,返回英國發病,迄5月24日英國感染總數累計達到57例。加拿大在5月中發現首例,至月底目前確診猴痘病例累計26例,美國境內迄今在7個州分共發現9起猴痘病例,其他比利時、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典、以色列及澳洲等國亦陸續報告零星病例。早在1958年猴痘病毒是從研究用猴子身上發現的,而人感染猴痘病毒最早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9歲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過往屬於地區性流行,集中在非洲國家包括:貝南、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加彭、迦納(僅有動物病例)等國。2003年美國出現猴痘病例,是非洲地區之外首次猴痘病例報告,多數患者曾接觸受到猴痘病毒感染的進口寵物鼠而感染。2022年5月14日,英國衛生單位接獲兩例家庭群聚猴痘病例通報,病人並無旅遊史,也無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之接觸史,隨後歐洲與北美洲其他國家陸續通報確定病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個案以男性為主,且大部分為「曾與男性發生性行為者」,均無流行地區旅遊史。2022年5月這波疫情,目前經PCR確診之樣本均為西非分支猴痘病毒。猴痘的臨床症狀猴痘臨床症狀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嚴重度較輕微。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macules)、丘疹(papules)、水泡(vesicles 圖a)、膿疱(pustules圖b c)階段變化,結痂(crust圖e)脫落(圖f),嚴重病人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症狀持續14至21天,致死率低於10%,大多數個案可於幾週內康復。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報告,2022年的疫情病患症狀表現較不典型,包括皮疹最早出現於生殖器或會陰部,且不一定會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發燒等前驅症狀較不明顯,因此在就醫時容易與其他性傳染病混淆。猴痘的潛伏期約為5-21天,通常為6-13天。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屬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主要由齧齒動物(主要)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屬人畜共通傳染病。猴痘病毒可分為中非(剛果盆地)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中非分支比西非分支病毒更容易傳播和嚴重,中非分支致死率高達10%,而西非分支致死率約為1%。隨著1980年天花消滅和之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猴痘的治療照護 大多數猴痘病患的病程為自癒性,因此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以減輕症狀和併發症。目前有數種藥物可用於治療,但僅建議嚴重病患或免疫低下者使用。猴痘的預防方法1.降低人畜共通傳播風險: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2.降低人際間傳播風險: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3.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4.疫苗接種:台灣自1955年起就未曾再有天花病例發生,因此自1979年起即停止牛痘接種,故該年以後出生之臺灣民眾均為未接種族群。提供一些網路常見的Q&A供民眾了解Q1:猴痘是由實驗室釋放/合成/洩漏出來的?A:猴痘病毒是一種已知的病毒,早在1958年被發現確認,當時實驗室研究用的猴子出現類似天花的水皰,是人類首次發現猴痘病毒。Q2:猴痘與新冠疫苗的關係?AZ疫苗是以黑猩猩腺病毒為載體製成的疫苗?A:引發猴痘的病毒與阿斯利康疫苗中的病毒完全不同。而且猴痘病毒主要是存在於嚙齒目動物,而非猿猴。Q3:猴痘會引發下一波全球流行?A:猴痘的症狀獨特且明顯,不像新冠肺炎有無症狀的傳染,猴痘病毒症狀獨特而明顯,患者通常會出現皮膚創傷,此外發燒、嚴重頭痛、淋巴結腫大、背痛、肌肉痛和無力等症狀配合皮膚病灶的PCR也易於此病的診斷。Q4:猴痘目前無疫苗可以施打?A:答:猴痘疫苗很有效,但是目前不需要大規模施打。最初的天花疫苗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基於牛痘病毒的第二和第三代疫苗已經被研發出來,這些疫苗展現出能夠對抗天花和猴痘的效果,能夠引發強大的免疫反應抵抗天花和猴痘。
-
2022-07-04 醫療.感染科
猴痘來了!卡介苗、天花疫苗疤痕怎麼分辨?2張圖看懂自己有無保護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邀請衛福部防疫醫師陳婉青說明猴痘的衛教知識。陳婉青提醒,近期法國出現首例小學生感染猴痘,顯示幼童感染猴痘需格外小心,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幼童。猴痘潛伏期短 採支持性療法猴痘屬於人畜共通病毒,感染潛伏期約有5到21天,但通常是6到13天;症狀有發燒、畏寒、出汗頭痛、極度倦怠與皮疹等。發燒1到3天後會有皮膚病灶、多是從臉部開始蔓延到四肢。症狀可能持續14到21天。▲猴痘主要透過病患的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傳染,飛沫傳染需較長時間且近距離才會發生。(圖/疾管署提供)傳染方式有接觸感染,例如接觸到帶病毒的動物,或是病患的呼吸道分泌物、受傷的皮膚或黏膜,與相關汙染物;另有可能透過飛沫傳染,但這需在長時間共處才可能感染。在疫苗部分,國際都不建議大規模接種,僅建議高暴露風險職業,如實驗室人員;與高感染密切接觸者,如照顧者或醫護。且陳婉青提到,多數人感染後症狀輕微,可透過輸液治療、維持營養等支持性療法降低併發症。且藥物相當多,但這類藥物僅能使用於免疫力低下病患。 預防方法有:前往流行地區,避免宿主動物,所有食物需煮熟、避免與病患接觸,醫護須備妥防護裝備,有症狀需就醫。▲疾管署提供猴痘的預防方法。(圖/疾管署提供)第3代疫苗與藥物採購中 有發生重大事件才會搬出首代疫苗針對抗猴痘藥物與疫苗整備,指揮中心發言人說明,目前需與藥商作採購的詢問,目前都還在討論,只是提醒大家,感染者不一定要服用。「目前主要採購天花第3代疫苗,與許多人打過的第1代疫苗不同的是,第1代副作用極大。未來如發生天花恐怖事件,才需要把戰備的第一代疫苗拿出來。第三代的疫苗副作用低,僅用於醫護人員、實驗室人員以及接觸者才可做接觸後暴露之預防使用。你有打過猴痘疫苗嗎? 看你的左手臂三角肌莊人祥表示,台灣在1979年之前,不少民眾打過俗稱牛痘的天花疫苗;研究顯示該疫苗對於猴痘,具有85%保護力,但「我打這麼久,保護力有沒有85%,就是個問號。」另外有不少人不會分辨卡介苗與天花的疤痕,疾管署說明:曾接種牛痘的手臂,應當有較大的痘疤,多呈現輻射狀,大多數有2痘疤,也有接種在大腿外側的。另外,卡介苗疤多在左上臂三角肌中央,疤痕較小。▲疾管署說明卡介苗的接種痕跡。(圖/疾管署提供)▲疾管署提供接種過牛痘疫苗的疤痕樣態。(圖/疾管署提供)(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重症醫列3點證明「猴痘已加速進化」! 揭「8個感染徵兆」:發燒先出現 ·此波猴痘症狀較不典型!打牛痘疫苗能預防嗎? 美CDC解答...6種人恐重症
-
2022-06-26 醫療.心臟血管
身材纖瘦高挑是高危險族群!心臟科醫師詳解二尖瓣脫垂常見症狀、治療重點及預防方法
二尖瓣脫垂是常見的心臟疾病,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脫垂」指的是對瓣膜型態的描述,一旦二尖瓣脫垂,引起二尖瓣閉鎖不全,產生中度以上血液逆流、心臟腔室擴大,就需積極治療。二尖瓣位在左心房與左心室間,像閘門控管血液流向。王宗道說,心臟中的瓣膜像閘門,負責維持血液單方向的流動,二尖瓣位在心臟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當左心室收縮時,二尖瓣關閉,讓連接主動脈和左心室的主動脈瓣打開,不讓血液回流到左心房。二尖瓣係由瓣膜、腱索,以及心臟肌肉所構成,通常瓣膜脫垂指的是瓣膜本身,不過,瓣膜連結心臟肌肉的組織有著像降落傘般、牽引著瓣膜的細絲,稱為「腱索」。許多瓣膜閉鎖不全者原本無須就醫,但步入中年後,「腱索」突然斷裂,以致瓣膜無法關緊,若出現急性鍵索斷裂,症狀較嚴重。二尖瓣脫垂診治重點在觀察逆流程度、心房是否擴大。二尖瓣脫垂是什麼?王宗道說,脫垂描述的是瓣膜型態,變得較長且彎曲,一般尚無功能不良等問題。臨床統計,約三至四成的民眾都有二尖瓣脫垂問題,但大部分並無任何異狀,少部分則有胸悶、心悸等困擾,不用過度擔心。在診治二尖瓣脫垂病人時,重點在「逆流程度有多厲害,心臟有沒有相對應出現心房擴大」,若都沒有,只需定期回診觀察即可。一旦瓣膜出現閉鎖不全、關不緊,血液倒流,造成左心房容易擴大及血液循環較差時,就會進一步評估瓣膜閉鎖不全造成逆流的嚴重度,如果已至中度以上,就應考慮手術。出現心悸、胸悶、急喘,可就醫檢查嚴重程度。王宗道指出,中度以上的逆流,合併左心房擴大,病人容易發生心律不整,嚴重者將導致心房顫動,因血液逆流,在運動、爬樓梯時,耐力相對較差,容易急喘,呼吸不順。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江晨恩表示,重度閉鎖不全恐有致命風險,此時左心房、心室擴大,導致心臟衰竭,需透過外科手術進行瓣膜修復。民眾若出現心悸、胸悶、喘等情形,應至心臟科門診接受超音波等檢查,確定是否二尖瓣脫垂,以及嚴重程度。王宗道說,二尖瓣脫垂屬於先天性的結構問題,一般以身形偏瘦的年輕女性居多,九成五以上的二尖瓣脫垂民眾終其一生不會出現因瓣膜閉鎖不全造成中度以上血液逆流;此外,每二至三人中,就有一人為輕微、輕度的瓣膜閉鎖不全。起床到出門,至少喝水300c.c.,水分能撐起心臟。若有二尖瓣脫垂問題,該如何預防瓣膜閉鎖不全?江晨恩建議,多補充水分,從早上起床到出門,至少喝滿300c.c.的水,若心臟水分足夠,被撐起來,就比較不會脫垂,如果水分攝取不足,則脫垂症狀將更為明顯。輕度閉鎖不全的病人每五年定期追蹤一次,如為中重度,每年都應回診追蹤心臟狀況。王宗道提醒,重度以上瓣膜閉鎖不全、心臟衰竭者,平常應該減少鹽分攝取,並在醫師評估下,規律用藥,藉此減輕血管擴張,讓血液往正常方向走,避免逆流。在運動時,應提高警覺,如自覺容易喘、耐力變差,或心律不整,就應回診接受檢查。好發族群● 好發於女性,常見於身材纖瘦高挑、體重較輕、胸廓扁平的族群,像模特兒就是高危險族群。● 患者通常會有偏低的血壓,有時會有心電圖異常;部分患者有家族遺傳史。生活照護● 避免壓力過大、熬夜,少接觸菸、酒、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質,避免二尖瓣脫垂惡化。● 早上起床到出門至少喝滿300c.c.的水,心臟水分足夠,被撐起來,瓣膜就比較不會脫垂。● 輕度閉鎖不全患者,每五年定期追蹤;中重度患者建議每年回門診追蹤心臟狀況。● 若有不適症狀者,可適當使用口服的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或鈣離子阻斷劑等藥物治療,減輕不適。資料來源/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台北榮總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江晨恩、元氣網疾病資料庫
-
2022-06-25 醫療.感染科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國內首見猴痘個案,疾管署昨天(24日)公布,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過去半年於德國留學,經採檢檢體通報,認為為猴痘,台灣也是繼新加坡、韓國、亞洲第三個國家出現猴痘案例,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猴痘通常只有小規模感染,但若發生在社區的話傳播恐難斷根。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黃立民表示,猴痘傳播類似淋病等性病,發生在人與人親密、長時間接觸才可能傳播,但若發生社區傳播就很難斷根,他也指出,猴痘尚未嚴重到需要人人打疫苗,致死率不高,不用太過緊張。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除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前往猴痘流行區所有食物應徹底煮熟才食用,疫苗接種也是預防方法之一,目前已經列醫護、實驗室人員及高風險密切接觸者等為三大優先施打對象,正與國際藥廠洽談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莊人祥呼籲,為減少感染風險,民眾出國應避免接觸猴痘疑似個案,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
2022-06-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下降、病故居高不下 莊人祥:死亡是落後指標
本土疫情下降,今如指揮中心先前預估跌破單日確診5萬人,但死亡個案仍居高不下,今天新增166例死亡。外界關心,死亡數何時會下降,以及如何加速下降速度。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死亡是落後指標,這部分指揮中心也增加口服藥的開立和提供比例,目前約達到8%,盼更快診斷及早治療對於死亡率下降有幫助。莊人祥表示,針對死亡部分有幾個可降低的因素,在預防面,接種疫苗仍是重要的預防方法,尤其針對長者、具慢性病的高風險民眾,特別希望能接種三劑。除此之外也應避免感染,如果家人曾有疑似症狀或曾與確診者有接觸史,應避免接觸長者或高風險長輩。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昨天共開立6953人份口服抗病毒藥,其中輝瑞「倍拉維」(Paxlovid)共5540人份、默沙東「莫納皮拉韋」1413人份;今年以來累計開立約27萬9575多人份,包括22萬5451人份倍拉維及5萬4124人份莫納皮拉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口服藥開立數量與之前趨勢差不多,但隨著疫情下降,開立人數比前兩周下降。醫療資源統計方面,全台專責、負壓病房共1萬3930床、空床6905床、空床率49.6%,其中台北區52.5%、北區56.3%、中區45.6%、南區33.4%、高屏區54.4%、東區59.9%;55家集中檢疫所共8131床、空床數5146床、空床率63.3%;48家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4533床、空床數2111床、空床率46.6%。另有媒體關心國內可能會有夏季流感疫情,可能影響新冠肺炎的疫情。不過,莊人祥表示,確實有觀察到周邊國家最近有流感疫情,但台灣因為有邊境檢疫和戴口罩防疫措施等,流感併發重症自去年十月到今年沒有任何病例。目前看到的是類流感,多是因為新冠疑似症狀而就診,所以目前沒有所謂的流感疫情再發生。
-
2022-06-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時中退燒仍不算脫險 李秉穎:重症多是1周後出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多名核心成員確診,指揮官陳時中是高齡近70歲老菸槍,又曾自曝裝過心臟支架,病況格外引人關切。指揮中心曾透露他發燒3天,仍有咳嗽、咳到骨頭痛等症狀,已服用默沙東抗病毒口服藥(莫納皮拉韋)。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接受媒體人周玉蔻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時,對陳時中病情三緘其口,但仍提醒「沒有完全脫離危險」,新冠重症多出現於發病一周後,退燒仍不能掉以輕心。李秉穎表示,目前指揮中心都是視訊開會,他沒有特別打電話關心部長,但大家都會互相關心。新冠重症平均出現於一周後。李秉穎提醒確診民眾,「發病後即便已退燒或症狀減輕,也沒有完全脫離危險」,可能還要多注意一個禮拜,是否有突然症狀惡化或肺炎等情況。不過,現在因為有吃抗病毒口服藥,機會應該已降到很低。李秉穎分析,輝瑞抗病毒口服藥(倍拉韋)效果佳,通常是優先使用,但有交互作用的藥物還滿多的。如果病人正在服用一些高血脂等慢性病藥物,又無法暫時停用原本的藥物,就只好改用默沙東的抗病毒口服藥(莫納皮拉韋)。至於兒童如何預防腦炎等重症?李秉穎表示,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疫苗、避免感染,一旦感染之後,就很難有好的預防方法。因為病毒侵犯腦部與否也與個人體質有關,兒童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全,腦炎風險高於成年人。腦炎也沒有特效藥可以讓病程馬上結束,只能症狀治療,腦水腫就給消水腫、腦壓高就給降腦壓,呼吸困難就用呼吸器幫忙。李秉穎說,過去有些觀念認為,如果發燒,去運動出汗就會好,這是完全錯誤的。很多動物實驗證實,腸病毒的老鼠去游泳,心肌炎會增加,感染馬流感的馬匹在跑步機上跑步,會導致體重減輕、病情加重。因為身體受病毒侵犯時,營養應優先提供免疫系統,如果還去運動,會讓抵抗力變差。李秉穎說,生病就要多休息、維持適當營養,可盡量減少重症發生,「但百分百預防腦炎,是我們做不到的事情。」
-
2022-06-03 養生.抗老養生
中暑刮痧最有用?先搞清楚「陽暑」與「陰暑」,只有一種可以刮痧改善
「日頭赤焱焱,隨人顧性命」原本在閩南語是在形容人遇到患難時,沒有多餘心力幫助別人,以顧好自己為優先考量;而在這炎熱的夏天,藥師要提醒大家出外工作或踏青之餘,也要顧好自己身體,小心中暑囉!中暑在中醫裡分為「陽暑」與「陰暑」兩種,分別由不同原因造成的狀況,因此後續改善方法也不一樣,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陽暑【成因】主要是在炎熱的戶外奔波、勞動、運動,流汗過度且水份補充太少造成的【症狀】輕微的話出現身體發熱、多汗、頭暈、頭痛、口渴、四肢倦怠等症狀;嚴重會出現呼吸急促、意識不清等症狀【常見族群】建築工人、農夫、警察、學生朝會升旗典禮、部隊出操、馬拉松長跑者【如何改善】一、趕緊降溫:幫助體內熱氣排除→移至陰涼處並將衣服解開二、補充水分:將流失的水分、電解質補回來→水與運動飲料混合著喝:比例2:1三、刮痧:沿著經絡刮,可將熱氣打通→由脖子處往下至背部,從中間的督脈開始,慢慢往兩旁是膀胱經,再旁邊是膽經,都是由上往下刮,每處刮20下→刮痧結束後喝杯溫水,補充津液四、按摩:幫助血液循環1.風池穴:在後頸部,與耳垂齊平處2.合谷穴:在手部大拇指、食指中間虎口處【預防方法】一、穿著:選擇寬鬆衣物、戴帽子二、飲食:平時可以適量食用綠豆湯、薏仁湯、瓜類三、茶飲:青草茶、麥茶、酸梅汁四、叮嚀:定時至陰涼處休息並且補充水分陰暑【成因】長時間在室內吹冷氣、喝冰飲者,突然走到室外炎熱處,人體無法適應劇烈溫度變化所造成;或是原本在高溫下運動大汗淋漓狀態下,突然進入冷氣房內或去沖冷水,皮膚表面毛孔、微血管急速收縮,而體內有熱氣卻流不出汗,熱氣持續存在而造成不舒服狀況。【症狀】出現微微發熱、無汗、疲倦、頭痛、噁心、流鼻涕、頭暈等類似感冒症狀。【常見族群】經常待在冷氣房者、時常進出室內室外的人、排汗能力差者、很少運動者、睡眠不足者。【如何改善】一、服用藥物:緩解不舒服症狀→可至藥局購買感冒藥或是至診所看醫生二、補充水分:幫助體表發汗→喝溫熱水或是薑湯三、按摩:改善頭痛、噁心等不舒服症狀1.內關穴:其中一手中間三指併攏,擺置於另一手手腕橫紋處2.神門穴:掌心朝向自己,在小指向下延伸、手腕關節的橫紋處,骨頭之間的凹陷處四、注意事項:陰暑不可刮痧(因為毛孔緊閉,並無法藉由刮痧將熱氣排出體外)【預防方法】一、穿著:在冷氣房內穿著外套或戴帽子(為避免溫差過大)二、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生冷、油炸物三、叮嚀:平時多喝水、多運動、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快速喝下冷飲、避免電風扇直吹
-
2022-05-29 癌症.頭頸癌
亞洲人好發!權威醫揭鼻咽癌3大危險因子 6大症狀與預防方法一次看
韓星金宇彬常流鼻血,27歲發現鼻咽癌。以「繼承者們」韓劇竄紅的韓國偶像男星金宇彬,2017年罹患鼻咽癌,當時才27歲,在歷經三次抗癌治療、35次放射線治療,兩年半後終於戰勝病魔,順利復出,重回演藝圈。金宇彬最初症狀為流鼻血,他在拍戲時常常流鼻血,原本不以為意,以為只是經常熬夜、工作太累所致,在影星李炳憲建議下,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罹癌。亞洲人好發,初期症狀表現不明顯,頸部腫塊為最大警訊。事實上,鼻咽癌好發於亞洲人,其中又以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盛行率最高,如廣東、福建、台灣,又稱為「廣東癌」,且男性多於女性。國健署年初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鼻咽癌在108年男性癌症發生率排行榜中,位居第六,平均每年新增1300人癌友。與肝癌、胰臟癌相似,鼻咽癌同屬「無聲的癌症」,罹癌後症狀表現不明顯,一旦出現流鼻血及頸部腫塊等症狀,接受診斷時,病程大都來到中晚期,其中以頸部腫塊為最大警訊,此時,癌細胞已轉移至頸部淋巴結,必須治療。嬰兒副食品常吃泡菜等醃漬物,日後罹癌風險高七倍。鼻咽癌治療權威、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罹患鼻咽癌原因有三:1. 基因遺傳如一親等內家屬罹患鼻咽癌,則罹癌風險為一般人的19.2倍。研究指出,廣東人、台灣人即使到美國生活,並不會降低鼻咽癌風險,由此可見,此癌症與基因密切相關。2. EB病毒感染幾乎每一個鼻咽癌患者體內都感染過EB病毒,因此,該病毒為罹癌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帶有此病毒就會罹患鼻咽癌,另與基因變異、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3. 醃漬食物研究發現,剛開始吃副食品的嬰兒常吃泡菜、醃蘿蔔、醬菜等醃漬食物,則日後罹患鼻咽癌的風險為一般人的七倍。調查也發現,客家人罹患機率較高,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因嗜吃鹹魚、鹹菜等醃漬品。由於韓國民眾喜歡吃泡菜、醬菜,則正可解釋為何金宇彬27歲即罹患鼻咽癌。腫瘤在鼻腔深處,即使病程中晚期,患者多無疼痛感。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教授黃祥富表示,鼻咽癌位置在鼻腔深處,差不多就在做新冠病毒PCR及快篩時的採檢棒深入鼻腔的位置,透過鼻咽內視鏡檢查,就能察覺異狀,只可惜鼻咽癌症狀不明顯,即使病程已是第三、第四期,患者也不覺疼痛不適。台灣癌症基金會整理出鼻咽癌六大症狀,分述如下:1.頸部淋巴腺腫大此為最常見及最早出現的症狀,通常不覺疼痛,腫塊忽大忽小。2.頭頸部區域疼痛不少病人單側頭痛。3.口鼻部的出血早晨第一口痰帶有血絲,及經常流鼻血。4.鼻或鼻咽症狀鼻塞、鼻咽或膿性鼻漏。5.耳部症狀聽力障礙、耳鳴及耳阻塞感。6.神經症狀鼻咽癌侵入顱內造成顱神經麻痺,產生複視 。40歲以上男性、淋巴腫大、鼻涕痰液帶血絲,應速就診。黃祥富表示,如有上述症狀,應該至耳鼻喉科就診,只要透過鼻咽腔內視鏡檢查,即可發現異狀。進一步確診則需病理切片,樣本送至病理科化驗檢查。至於電腦斷層、鼻咽腔雙重造影、核磁共振等,則為輔助檢查的工具。至於哪些人屬於鼻咽癌高風險族群,黃祥富指出,鼻咽癌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提醒中老年男性,如有淋巴腫大、鼻涕痰液帶有血絲,以及耳朵悶塞等症狀時,就應至耳喉鼻科就醫。「鼻咽癌是可被治癒的腫瘤。」婁培人說,五成以上鼻咽癌病患於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但治療效果不錯,透過放射線治療合併化療,不論病程為第一期,或是第四期,治癒率可達七至八成。
-
2022-04-21 該看哪科.兒科
幼童被蚊子叮腫大包 若有過敏體質需當心
2歲幼童在寶母家一覺醒來眼睛下方皮膚腫得像被打、快睜不開了。保母表示晚上聽到蚊子在耳邊嗡嗡聲,早上起床看到小孩就變這樣,因為越來越腫,家長擔心會不會變成蜂窩性組織炎?衛福部桃園醫院醫師王淳峻表示,孩子免疫系統還沒發育完全,碰到蚊蟲叮咬,對有過敏體質的小孩而言,可能會誘發大量的過敏激素,造成嚴重的蕁麻疹,或血管性水腫,有時還有可能起水泡,這些嚴重的反應,隨著成長長免疫系統會成熟,慢慢改善。王淳峻說明,萬一過敏已經發作了,可以口服抗組織胺或類固醇藥物,經過兩天就會緩解了;但如果過敏太嚴重導致喉部水腫甚至呼吸急促,就需要掛急診注射藥物處理。桃園醫院護理師鄒瑞瑩說,預防方法是在蚊子叮咬初期,可使用強效類固醇藥膏擦拭覆蓋被叮咬之處,不用太擔心藥物過量,與其擦半天一班藥膏無效還被抓破,不如乾脆擦含有類固醇藥膏迅速止癢。該如何確定是血管性水腫不是蜂窩性組織炎?王淳峻說,細菌入侵後要造成蜂窩性組織炎,通常皮膚要先被抓破,並且感染48小時後才會腫那麼明顯,若真是細菌感染小朋友早就痛到哇哇叫。若是因為搔癢而抓破皮膚,隔天開始紅腫熱痛,也不要輕忽,建議這就時候需要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
2022-04-21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飲食控制對痛風發揮的作用其實有限?教授這麼說
讀者Shaun昨天(2022-4-18)在大腸水療,宋美齡長壽秘訣的回應欄留言:「林教授您好,這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提到『痛風是人體內尿酸新陳代謝異常所引起的急性關節炎,有年輕化趨勢。除了藥物治療,痛風患者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控制。首要建議多吃蔬食,因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能降低尿素的再吸收,尤其多數蔬果為鹼性食物,能促使尿酸在尿液中溶解,以減少痛風發作。』請問這種說法有依據嗎?謝謝您!」讀者提供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前天發表在元氣網的文章,標題是:「痛風怎麼吃才不會營養失調?專家教如何減少痛風發作」。作者是一位牙醫師,也就是標題裡所說的專家。有關「酸鹼食物」和「酸鹼體質」,我在2016年發表了鹼回命,在2017年發表了蚊子專咬酸性體質?,在2018年發表了酸鹼騙局被戳破,但又進階了和又一個治癌胡扯,然後在2019年又發表了酸鹼騙子陰魂不散。在這五篇文章裡我都會重複說:「只要你的腎臟及肺臟功能是正常,你的血液的酸鹼度就會永遠維持在7.35到7.45之間,不管你是做任何事情或吃任何食物。」真沒想到,今天又需要再重複一次,而且還是針對「專家」。不過,為了慎重起見,我還是到PubMed用alkaline、food、diet、gout做搜索,結果真的是搜不到有任何論文可以支持「鹼性食物能促使尿酸在尿液中溶解,以減少痛風發作」這樣的說法。至於這位專家所說的維他命C能減少痛風發作,我有搜到一篇2021-2-22發表的Role of Vitamin C in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Gout-A Literature Review(維他命C在痛風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文獻綜述)。它說:「來自體外和動物研究的報告似乎很有希望,並且可以解釋維他命 C 和尿酸之間的生理關係。 大多數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高維他命 C 攝入量與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儘管有正面的觀察,但觀察性和干預性的研究卻很少,而且它們的結果並沒有明確定義每天大量攝入維他命C 在預防痛風發展和復發方面的益處。」Linus Pauling Institute是Linus Pauling博士在1973年創立的,而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證明維他命C能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它有一個專講維他命C的網頁,而在預防和治療痛風方面的敘述是:「儘管觀察性研究表明補充維他命 C 可能有助於預防痛風事件和復發性痛風,但迄今為止進行的干預研究尚未證明這一點。 此外,目前幾乎沒有證據支持維他命 C 在痛風患者管理中的作用。」至於那位專家所說的「痛風患者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控制」,我有搜到下面這四篇論文:2017-1-1:Dietary Management of Gout: What is the Evidence?(痛風的飲食管理:證據是什麼?)。它說:「我們有注意到,只有 3 項隨機對照試驗檢查了飲食干預對已確診痛風患者的作用,但沒有一項顯示出益處。 2014 年發表的 Cochrane 評價報告表明,沒有高質量的試驗來支持或反駁使用生活方式干預來治療急性或慢性痛風。」2018-9-10:Nutri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gout: An update from clinical epidemiology(痛風的營養建議:臨床流行病學的現況)。它說:「痛風的營養建議通常是基於低質量證據。 就減肥作為一種管理策略而言,現有證據支持超重/肥胖痛風患者減肥。 然而,目前的證據僅包含少數方法學質量低的研究(主要是觀察性的)。」2021-7-1 :Dietary and Lifestyle-Centered Approach in Gout Care and Prevention(以飲食和生活方式為中心的痛風護理和預防方法)。它說:「通常建議痛風患者遵循低嘌呤(即低蛋白)飲食以避免嘌呤負荷。 然而,這種方法可能會導致不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取增加,進而導致代謝綜合徵,隨後升高血清尿酸鹽水平並導致不良心血管後果。」2021-11-19:Role of diet in hyperuricemia and gout(飲食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風中的作用)。它說:「迄今為止,很少有研究專門評估各種飲食方法對痛風患者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特異性結局的影響。總體而言,飲食因素似乎對血清尿酸水平的影響較小,其對痛風長期臨床病程的影響尚不確定。有限的證據表明,避免某些食物和飲料可能會降低痛風發作的頻率。降尿酸治療仍然是治療的主要方法。飲食因素在痛風的治療中發揮的作用有限。」所以,那位專家所說的「鹼性食物能減少痛風發作」,是缺乏科學證據,而【「維他命C」和「飲食控制」能減少痛風發作】,則只是基於薄弱的科學證據。原文:鹼性食物能減少痛風發作嗎
-
2022-04-20 失智.失智資源
照護資源╱失智症資源地圖 減輕照顧壓力
台灣失智症人口逾31萬人,65歲以上老人約每13人即有一人是失智者。根據「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指出,失智者獲得診斷及服務比率為54.1%,約超過13萬人尚未被確診,而無法得到妥善照護,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因此進行「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問卷調查,期望能幫助失智症家庭獲得更多使用資源及服務。認識社區失智症窗口失智症平均病程約8至10年,甚至超過15年,對家屬來說,照顧之路艱辛且漫長。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我國自2017年推動「失智照護服務計畫」,全國有超過95處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逾494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協助民眾取得社區中的長照資源。未來「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可凸顯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的角色,引導民眾認識社區裡失智症的第一個窗口,並銜接後續長照資源。周道君指出,當有失智疑慮或疑似確診階段,應先找到住家附近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做進一步諮詢與安排轉介;家中有失智患者,則可利用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參加多元課程減緩症狀。藉問卷認知失智症 高齡化社會帶來長照相關需求與挑戰,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面對這一波失智海嘯,政府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凝聚各地安老能量。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進一步舉辦「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問卷調查,蒐集失智症資源使用現況,包括失智症是否為正常老化現象、十大警訊、預防方法,藉由基礎題了解失智症識能的提升與友善認知。問卷也針對資源使用調查,包括目前布建的資源與實際使用狀況有沒有落差?資源夠用嗎?好用嗎?長輩行為異常應求診周道君提到,部分民眾對失智症仍有癡呆、無能等刻板印象,政府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期以打破迷思與歧視。例如有些個案走失未在第一時間被民眾發現,若能了解失智症況、及時伸出援手,就能防止迷路及誤闖國道等憾事。衛福部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胡朝榮說,民眾應加強失智症識能及敏感度,若家中長輩出現行為異常、經常遺忘事情,一定要求診神經內科或老年精神科。若是確診,院方可以協助患者、家屬預做準備;若是正常老化,日常生活則要降低失智症危險因子。各縣市政府正努力提升這部分,包括舉辦標準化課程、訓練師資,判斷社區的失智者進而轉介共照尋求資源協助。年底公布調查結果失智症對家庭、社會衝擊非常大,「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問卷調查結果,預計於今年底公布,希望能針對失智症照顧提供許多解決方案,提高民眾對失智的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協助連結資源延緩失智退化。
-
2022-03-22 新聞.食安拉警報
台灣金針菇被檢出李斯特菌!4族群需注意,最嚴重可能引發腦膜炎
台灣外銷金針菇被驗出李斯特菌污染。腎臟專科王介立醫師今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美國FDA公告(https://reurl.cc/OpK4xX),台灣外銷美國的金針菇,被加州衛生機關檢驗出李斯特菌而必須回收,而這批被回收的台灣金針菇,出口公司名稱為「彰化縣香菇合作社」(Changhua County Mushrooms Production Cooperative),條碼為UPC 8 51084 00835 8,批號為#3322”。李斯特菌感染途徑,主要是透過食用被李斯特菌汙染的食物或水,國外案例調查報告曾發現生菜、哈密瓜、未經殺菌程序的乳製品、未經充分加熱的熱狗及火腿等即時肉品及煙燻鮭魚等食品造成李斯特菌感染,國內則曾於生魚片、即食生鮮蔬果、即時肉品等檢出李斯特菌。4族群感染恐引發敗血症或腦膜炎4族群注意:年長者、免疫力低下族群、孕婦、新生兒依衛福部疾管署歸類,李斯特菌引發的疾病為第四類傳染病,民眾接觸到李斯特菌後,免疫力正常者不易遭受感染,即使感染也僅有腹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但年長者、免疫力低下族群感染後,主要呈現敗血症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侵襲性感染的相關症狀,其中以腦膜炎、腦膜腦炎較為常見,症狀有發燒、頭痛、頸部僵硬、意識混淆、失去平衡感、痙攣等。而孕婦多僅呈現類流感症狀,但感染後可導致流產、死胎或早產。至於新生兒感染後,容易引發敗血症或腦膜炎,可能出現發燒、皮膚紅疹、活動力變差等症狀。此外,李斯特菌症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少數病例是經由直接接觸李斯特菌而感染,如獸醫或畜產工作者經接觸帶菌動物或家畜排泄物而感染。而人與人間的直接傳染仍是相當罕見,除孕婦可經由胎盤傳染給胎兒,或新生兒於產婦分娩,經過產道時感染外,目前尚無人傳人的案例。7招避免感染李斯特菌症李斯特菌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此菌於冷藏室的4℃條件下可持續生長繁殖,需加熱至72°C以上才可殺死,因此,熟食及謹慎處理食品、避免汙染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1. 處理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污染。2. 處理生食後須徹底洗雙手及器具3. 牛肉、豬肉、禽肉或魚肉等肉類應澈底煮熟。4. 分切瓜果後應盡早食用,避免置於室溫超過4小時或冷藏超過保存期限5. 避免食用未經殺菌的生乳及其乳製品6. 對於易腐敗的食品,如海鮮、禽及畜肉類等,以及即食性食品,如分切的生鮮蔬果、涼拌蔬菜及肉類等,宜盡早食用完畢。7. 高風險族群應避免食用低溫保存的肉醬、即食肉類加工品,如熱狗、煙燻海鮮等,即食食品為先行製成並存放供人即食的生菜沙拉、三明治或壽司、剩菜及未經殺菌程序的乳製品,若要食用,請於食用前充分加熱。處理食物時,應避免熱狗等即食肉類加工品的汁液接觸到其他食品,並於處理後澈底洗淨雙手及器具。
-
2022-03-1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美國經驗 提供以人為本透析選擇
隨著人口老化,末期腎臟病已是許多國家的重要健康與經濟議題,美國近年積極推動改革,結合醫師、機構與患者,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讓腎病患者對居家透析有更多的了解與選擇,以提高照護效益,改善生活品質。美國在台協會商務組副組長葛梁安代表美國在台協會(AIT)出席「台美居家透析政策交流論壇」論壇時表示,腎臟病是全球健康議題,台美末期腎臟疾病患者逐漸增加,應該盡速找出可降低成本,並改善病患生活的方案。延伸閱讀:疫情助攻 居家透析新契機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CMS)、醫療保險及醫療補助創新中心(CMMI)副署長兼主任Elizabeth Fowler表示,美國有78萬名末期腎臟病患,2018年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支出高達4900萬美元,政府致力讓患者有更多更好的治療對策。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醫療照護及醫療補助創新中心部門組長Tom Duvall透過視訊分享美國推動居家透析的政策和經驗,他強調,許多末期腎臟病患者對於疾病的認知不足,有必須想出有效的預防方法。延伸閱讀:數位轉型 提升腎友自我照護能力Tom Duvall表示,在美國約有三成末期腎臟病患者在確診前不知道自己患病,除了讓腎臟病友積極就醫,有效治療之外,還應該讓患者了解自己是可以有哪些治療選擇。例如,到了必須透析階段時,應選擇血液透析,或是腹膜透析?要在醫院透析,還是居家透析?各有哪些利弊。政府及醫界應該思考合適、且符合患者需求的透析模式。延伸閱讀:創新模式 在家洗腎也能視訊聊天至於台灣,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將逐步放寬糖尿病新藥的給付標準,讓臨床醫師願意多開這類藥物,延後患者洗腎時機。李伯璋表示,腎臟移植應是末期腎臟病患者的最佳選擇,患者術後五年存活率逾九成,大幅提升生活品質。為了增加誘因,將提高腎臟移植手術點值,藉此鼓勵醫院及外科醫師。延伸閱讀:做對的選擇 去想去的地方延伸閱讀:洗腎照常工作 自信奔向勝利人生
-
2022-03-11 醫療.骨科.復健
「膝蓋痛」分前後內外側 5個保養方法改善和預防膝蓋痛
上樓梯時覺得沒力、下樓梯時膝蓋更痛,蹲下去又站不太起來⋯⋯膝蓋痛並不是年紀大才容易發生,臨床上的膝蓋痛出現在各年齡層,原因也非常多樣複雜。而最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40歲以上就是高危險群,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無法走久或久站;早上起來覺得關節僵硬,膝關節活動時會出現聲音,可能還會引起骨刺、韌帶失能或半月板受損等等,所以有時膝蓋痛也不完全只是退化性關節炎引起。「膝蓋痛」原因有哪些?從五種位置分辨膝關節主要是由大腿(股)骨下端、小腿(脛)骨上端和前方的臏骨三部分組成。根據膝蓋痛在前側、內側、外側、下方、後側這五大類位置,可初步找出可能的原因,但還是建議要由醫師判斷比較準確。1.膝蓋前側 股四頭肌肌腱炎:髕骨上緣有腫脹或疼痛感,上樓梯或站起來時會痛,因股四頭肌強力收縮,造成肌腱與髕骨連結處承受過度的壓力導致微小撕裂傷。大多起因於從事激烈跑跳運動,好發於年輕族群。 髕骨肌腱炎(跳躍膝):用手指按壓膝蓋骨的下緣和韌帶交界處會感到痠痛,嚴重時連坐著不動都會痛。常見於必須久站、勞動量過大或需要反覆跳躍練習的運動員。 髕前滑囊炎:膝蓋前方出現腫脹及疼痛,尤其在膝關節彎曲或下樓梯時更明顯,嚴重者可能會有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的急性發炎症狀,影響行走及活動能力。通常是因為膝蓋過度使用、直接受到撞擊、或是反覆從事膝關節彎曲及長時間跪姿的動作,慢性摩擦而造成發炎。 前十字韌帶損傷:屬於膝關節受傷中最常見的類型,通常發生在打球或跑步時腳沒踩穩,膝蓋成內八,有時會聽到「啪」一聲,接著一兩個小時後膝關節疼痛腫脹、腳發軟。臨床上有些患者並不一定會感覺疼痛,而以膝蓋無力為表現,或是綜合輕微無力和疼痛。 膝關節積水:會覺得膝蓋脹脹的,不一定會痛,症狀有無法蹲跪,上下樓梯等行動困難;膝窩或膝後部腫脹,觸壓痠痛;膝蓋紅腫發熱等發炎現象。不分年齡都常發生,常伴隨膝蓋內韌帶、軟骨受傷的後遺症。另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和感染性關節炎等也有膝前痛的症狀,會有腫脹和摸起來溫熱的發炎現象,也會影響到膝蓋的彎曲,通常會因為膝蓋輕微彎曲時減輕關節內壓力而覺得比較舒適。2.膝蓋內側 內側皺襞症候群:內側皺襞位於髕骨內下方與內側韌帶間,常見於長時間彎曲和伸直膝蓋例如蹲、跪等姿勢,內側皺襞和股骨內踝摩擦造成損傷,膝關節活動時會有聲響。患者通常主訴是「一跪就超不舒服、一蹲就超級痛超級痠」,好發中年長輩,屬於退化性的膝關節疾病。 鵝掌肌腱炎:由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這三條肌腱形成,在內側關節偏下方一點點,約佔膝蓋內側痛的 20-30%,常與退化性關節炎一起發生。運動前暖身拉筋不足、過度跑步、下山、久坐久蹲後、盤坐、跪坐或翹腳後,大腿肌肉沒有放鬆都可能造成,患者站起來瞬間會產生疼痛,通常上樓梯比下樓梯更痛,跑步踢球或騎腳踏車時更明顯。 膝內側副韌帶炎:內側膝關節偏下方腫脹劇痛,無法完全伸直和彎曲,數天可能出現皮下瘀血。除了退化常發作外,跟受到從後外側的撞擊外傷及扭傷拉傷有關。3.膝蓋外側 髂脛束症候群(跑者膝):跑者膝的痛包含1. 周邊韌帶發炎2. 髕骨軟骨磨損3. 肌肉受力不均常發生在跑到一半時感到膝外側或大腿外側疼痛,或運動後膝蓋有灼熱刺痛痠痛感,有時髕骨周圍一圈都可能有痛感。除了跑者(尤其初階者尚未適應訓練強度很容易發生),女性因天生骨盆較寬也是高危險群,但重訓、騎飛輪也可能造成。另外,久坐導致臀肌失能、擴筋膜張肌過度緊繃,也是近年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的跑者膝病因之一。因為容易復發,不可以再過度練習和硬撐,必須妥當治療。 膝外側韌帶炎:膝關節外側疼痛腫脹、韌帶上方痛或膝關節無力,患者會覺得膝蓋外側凹洞裡面很痠,但又摸不到痛點。常與打球、爬山扭傷膝蓋造成有關,約佔膝蓋外側痛的 15%。4.膝蓋下方 髕骨下脂肪墊炎:膝關節遭受外力直接撞擊,造成髕骨下脂肪墊於髕骨與股骨之間受到夾擠造成劇烈疼痛,痛感會因為長時間站立而加重。除了髕骨下緣處腫脹,按壓局部髕骨肌腱下方可能有痛感,膝關節伸直時會更痛。 脛骨粗隆骨骺炎(奧斯古謝拉德症):因膝蓋臏骨和脛骨間的肌腱拉扯生長板造成損傷和發炎,膝蓋下方的脛骨結節會有硬塊隆起、腫大和壓痛,常見於活動力強的青少年和運動員。5.膝蓋後側 貝克氏囊腫:因膝關節損傷和過度使用,在膝蓋後方形成囊腫,可能是凸起一小顆像乒乓球或腫起一片,並感到痠痛,嚴重則下肢無力無法上下樓梯等等。多數患者合併有退化性關節炎、關節囊破孔或是半月板損傷等根源問題。 膕肌炎:膝窩橫紋下方的「膕窩」幫助後十字韌帶穩定膝關節,協助膝關節伸曲,當跑步和下坡、下山時使用這塊肌肉的頻率增加,就可能導致後膝疼痛,嚴重時小腿無法完全伸直,股四頭肌過度勞損和過度足內翻也是原因之一。若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狀態,膕窩一不小心就可能拉傷、發炎,所以醫師建議運動後確實拉筋伸展可預防膕肌炎發生。 後十字韌帶損傷:常見於機車車禍,因小腿受到撞擊使脛骨過度後移導致韌帶撕裂或斷裂,但受傷時症狀未必很明顯,診斷較不易。初期會有輕微的關節腫脹或積水,當膝關節半彎曲時(例如下樓梯)會引起劇痛。深蹲、跑步後膝蓋痛?專家點出關鍵運動傷害治療專長的復健科醫師侯鐘堡強調,在正確的運動下,不論跑步或重訓,各種活動並不會導致關節退化,反而對關節有長期保護作用,關節退化或積水經過治療後也還是可以繼續運動。骨科醫師方啟榮補充,目前的研究無法證實跑步、馬拉松會直接加速關節的退化,體重過重、先前關節損傷或運動相關傷害包括韌帶、半月軟骨等等損傷,才是傷膝的原因。至於深蹲的最常見困擾——膝蓋痛,健身名人筋肉媽媽在其著作《用阻力,遇見更棒的自己》提到,這除了來自不知怎麼靠臀部出力,將力量放在腿部前側也導致膝關節壓力過大(將力量放在股四頭肌不是錯誤方式,但對膝蓋壓力較大);尤其是肌力不足,不自覺膝蓋内夾造成膝關節產生扭轉,長期下來的確會造成膝蓋損傷。她提醒,深蹲造成膝蓋痛的原因很多,應先找醫師與物理治療師評估,再靠運動增加肌肉、補強肌力,矯正失衡的體態與動作,才是最治本的方法。總之,運動務必適量、循序漸進並量力而為,才能避免運動傷害並達到強化膝蓋的效果,受傷後也要循序漸進的休息復健,才能讓膝蓋陪伴久久。預防和改善膝蓋痛,醫師教你日常保養的五個方法關節軟骨的損耗是不可逆的,保護膝關節首重減少磨損並加強修復。所以發生膝蓋痛時,除了就醫找到原因,骨科醫師和復健科醫師也建議平常就能做的五個「護膝」方法:1. 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負重:減少膝蓋負擔就是真正有效的預防方法。2. 增加肌力:特別是股四頭肌和大腿後側肌群的肌力強化,可增加關節穩定度。像是透過「抬腿運動」慢慢把膝蓋伸直,保持腳踝用力往上翹起,接著保持不動20秒再慢慢放下,一天至少做50~100次才能達到訓練效果。3. 拉筋伸展:因膝關節退化也常造成膝蓋周邊肌腱緊繃,適時伸展讓大腿後側肌群柔軟有彈性,可以減少膝蓋壓力,同時維持關節活動度。4. 低衝擊有氧運動:配合游泳或水中快走、太極、快走、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可減少對膝蓋的衝擊並增加血液循環。5. 避免不良姿勢:因為易使骨盆傾斜,膝關節髕骨外翻或位移造成軟骨磨損,或是造成膝蓋壓力和壓迫血液循環,都很傷膝。不良姿勢包括:.翹二郎腿、翹腳.站三七步.蹲、跪、盤腿過久.坐過矮的板凳資料來源:膝蓋痛不等於關節炎Dr. SKY 膝關節痛導航地圖 12種膝關節病因一次看懂《膝蓋退化 該怎麼辦》治療膝蓋痛,找對方法最有用!膝蓋痛的原因是什麼?堡醫師教你-怎麼自己當醫生!男兒膝下有黃金: 認識前膝疼痛-髕前滑囊炎《護膝運動》 圖解簡單動作,預防膝蓋疼痛延伸閱讀: 賴以威10年歷經父逝、閃婚、喪子...數學家的愛情小說登HBO:平凡日子才是機率極低的幸福|推薦免費保健課程給您|▽常見不適▽足底筋膜炎 👉 腳踩毛巾舒緩疼痛、強化足弓退化性關節炎 👉 2個積極的治標治本新觀念▽保健技巧▽膝蓋退化主因專家來破解 👉 退化也能做的5個運動類型穿夾腳拖會造成下肢傷害? 👉 教你怎麼穿才安心不踩雷▽急性處理▽扭到、拐到「腳翻船」 👉 3種扭傷等級處理方式受傷簡易處理 👉 口訣判斷冰熱敷時機
-
2022-01-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打莫德納或BNT會增心肌炎風險嗎?醫詳解心肌炎症狀、好發原因及預防方法
●心肌炎症狀:胸痛、輕微發燒、呼吸急速、喘或心悸●避免罹患心肌炎,應盡速接種流感疫苗國內爆發Omicron社區疫情,接種第三劑疫苗至關重要。指揮中心統計,目前第一劑涵蓋率已破八成、第二劑已達七成一。雖然大家開始搶打第三劑疫苗,但仍不免擔心接種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是否容易引發心肌炎。醫師表示,國際研究,尚未看到接種第三劑疫苗提升心肌炎好發風險,但癌症患者需使用化療或放療藥物,或罹患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為心肌炎高風險組群,務必多加注意。【延伸閱讀:抗Omicron混打該怎麼打?哪些混打組合副作用比較低?】Q:追加打半劑莫德納或全劑BNT疫苗,是否會增加心肌炎風險?A:不會。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主任褚柏顯表示,依莫德納及BNT疫苗接種須知,雖然都提到接種第二劑疫苗及年輕男性,於施打後14天內,易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病例,但評估對於年輕族群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Q:接種mRNA疫苗,為何容易引發心肌炎?A:研判可能是施打疫苗後,新冠病毒侵入身體,引起身體出現發炎細胞,當進入心臟後,引發心肌炎。褚柏顯說,尤其是30歲以下年輕族群身體免疫力強,易引起發炎反應,也會增加罹患心肌炎風險。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說,心肌炎會引起心臟細胞大量發炎、死亡,會導致心臟功能變差。Q:有心臟疾病、移植或其他病史者,是否不適合打第三劑疫苗?A:褚柏顯說,目前尚未有相關證據指出,心臟疾病或其他病史者不適合接種第三劑疫苗,但若正在發燒或急性中重度疾病患者,應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而接種疫苗前應諮詢醫師並充分討論,評估疫苗風險後再行接種,避免引發心肌炎。Q:接種疫苗後,若發生心肌炎可能是什麼症狀表現?A:褚柏顯說,接種疫苗後,若出現急性和持續性胸痛、呼吸急速、喘或心悸,或有輕微發燒等疑似心肌炎症狀,應速就醫檢查。甚至超過48小時仍感到呼吸急促、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嚴重過敏反應,應速就醫釐清病因。此外,蘇彥伯說,患者也可能出現急性肺水腫、胸悶、低血壓等症狀。【延伸閱讀:前兩劑混打 第三劑可採「AZ+BNT+BNT」或「AZ+莫德納+BNT」】Q:除接種疫苗外,好發心肌炎的原因有哪些?A:蘇彥伯說,一般造成心肌炎,多為感染流感等上呼吸道病毒,但也有一些是不明原因。褚柏顯表示,心肌炎好發原因,除感染感冒病毒外,還包括癌症患者需使用化療或放療藥物,或正在使用愛滋病藥物控制病情,或是罹患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或者曾進行心臟移植病人。Q:心肌炎治療方式為何?A:蘇彥伯說,感染病毒後引發心肌炎,發病速度快,若導致心衰竭時,治療時多先採取利尿劑、升壓劑、呼吸器等支持性療法,讓心臟充分休息,等待發炎情形慢慢好轉,但若病情嚴重,恐引起心衰竭,此時可能必須接上葉克膜維持身體機能,但若疾病持續惡化,仍有死亡風險。褚柏顯說,病毒性引起的心肌炎病人到院後,經胸部X光、超音波、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為心肌炎時,會先給予治療痛風藥物秋水仙素,降低病人體內發炎情形,多數心肌炎可以獲得治療及痊癒。Q:如何預防心肌炎?A:蘇彥伯說,心肌炎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好發率不高,民眾應了解可能發生心肌炎的致病因子且加以預防,但天冷時,各類病毒活躍,尤其現在Omicron及流感病毒流行,建議國人應盡速接種疫苗,平時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前往人潮擁擠場所。
-
2022-01-08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大腦退化,堅持這4個生活習慣,遠離失智
老了就會不靈光?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袁瑋說明,研究證實,若堅持對大腦與身體都好的4項「多方位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預防、延緩或改善已經退化的身體或頭腦功能,快跟著專家了解如何將習慣入生活,預防腦退化,從現在開始!在高齡精神科門診, 最常遇到的病人(或家屬)主述是:「我 (他)不如以前靈光了」,有趣的是,不約而同地,他們常會加一句:「老了就是這樣」。 是嗎?老了必然退化,我們 80 歲就不能爬樓梯、騎腳踏車、甚至走路?當我們老了,就要接受思考緩慢、找不到東西、說不出名字?其實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研究這項議題,如何到老都能健康活力、獨立不依賴別人、有聰明的頭腦,這些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面對老化的社會、自己在年紀漸長的過程中,非常關注的議題。說到健康,很多人會問是不是有藥物可以預防腦袋或身體的退化?很不幸的是,儘管科學不斷進步,這二十多年來在預防失智、或身體退化的藥物研究上,還沒有太好的消息。值得慶幸的是,因著瞭解造成身體退化或失智的危險因子,醫學界發現好的頭腦與好的身體是一體兩面,也因此越來越重視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來保護身體和頭腦的功能。💡 近幾年的研究證實,藉著我們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並堅持下去,可以預防或延緩退化、或改善已 經退化的身體或頭腦功能,所謂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在研究上有個專業的詞「multi–domains lifestyle intervention 多方位生活習慣介入 」。芬蘭和瑞典合作的 FINGERS trial(芬蘭預防認知缺損及失能高齡者研究)是第一個針對以「多方位生活習慣」介入減緩認知缺損與失能」的大型且結構完整的研究,FINGERS trial 從 2009 年開始,預計到 2024 年完成,類似的研究也陸續在全球延燒起來,包含美國的 U.S POINTER、新加坡的 SINGER、 澳洲的 MYB trial & AU-ARROW、 歐洲的 MIND-ADmini、以及中國大 陸的 MIND-CHINA。這麼多拗口的英文字,綜合起來其實在講延緩退化的四大重點:一、體能鍛煉。二、腦力訓練(包含心理健康)。三、營養介入。 四、控制代謝症候群和心血管危險因子。以上四大重點聽起來不難懂,細節其實很多,尤其身處太多網路假消息的社會,哪些是實證醫學證實?哪些是有行銷手法?仍須去研究探討,以下先談一些原則。體能鍛煉近年運動醫學蔚為風潮,運動的好處除了減重塑身,對頭腦也有正面影響。即使短短走幾個街區,腦影像都能看到血流的改變跟活化;只要每天快走 20 分鐘,幾週後就可以看到腦神經長出更多突觸(腦神經細胞間的連結更好),雖然能夠堅持「333 原則」很好,但對於還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只是多走一個捷運站、或聽五首歌的快走距離就是很好的開始。腦力刺激/訓練(含心理健康)包括更高的教育水準、從小多語言的學習、即使退休仍堅持社交互動與終身學習、玩數獨(數學邏輯遊戲)、猜謎、桌遊或其他腦力活動,過程中樂趣也很重要,所以喜歡跳舞的可以學新的舞步、喜歡編織的可以織新的圖案。近年也有很多手遊號稱可以刺激腦力,不過也有人問,究竟上網對腦袋好不好?研究發現如果手機不斷跳出的提醒會造成我們分心,就是所謂的同時多工,對腦袋是不好的。然而人在操作網路搜尋時,就像從事其他的學習一樣,在腦影像中可以看到大腦血流變活絡。營養介入目前有幾種主流觀念,包括 2002 年由哈佛大學公衛專家提出的哈佛飲食金字塔(Harvard Food Pyramid),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美國農業部 USDA 在 2011 年提出新飲食指南——我的餐盤 My Plate,受到前美國總統夫人 蜜雪兒歐巴馬的大力支持。台灣衛生福利部也於 2018 年推出聰明飲食計畫「我的餐盤」(圖一)。 💡 無論哪一種,記得網路新聞不能輕信,像這兩年最瘋傳的椰子油,有研究發現,椰子油(富含飽和脂肪酸)或生銅飲食會增加膽固醇而造成心血管危險性增加,WHO 與英國 NHS 建議不要攝取大量椰子油。控制代謝症候群和心血管危險因子對心臟好的就對腦袋好,原因很簡單,腦袋與心臟都是充滿血管的地方,糖尿病及過高或過低的血壓都會影響血管通透性與通暢,對腦部有影響。減重則具有一定的幫助,即使只減少 5% 體重都發現能改善腦功能。很多人會擔心這些生活習慣改變的成效是累積的,不禁疑惑「我都已經這麼老了,改變還來得及嗎?」 事實上從很多的研究甚至是腦部的影像顯示,只要開始改變,不論幾歲都是可以看到進步。這幾年強調的觀念 neuroplasticity 神經可塑性(神經元只要使用就有機會再生長,也就是大腦神經的用盡廢退說)正提供了理論基礎,知名的神經心理學家 Dr. Amen 常說一句話「你不會卡在你現在的腦袋,你可以使它更好」,「just do it」! 「多方位生活習慣介入」說來簡單,其實很多觀念不容易做到,尤其做改變要靠好的大腦,對於已經有些許退化的人來說,做起來更為困難。照顧者無論是想預防衰老、或家中長輩的退化、退縮令你擔心,建議從身、心、腦三方面帶著長輩一 起實踐健康生活,以達到延緩腦部與身體機能退化的功效,一起動動身、心、腦,100 不會老。(※本文轉載自振興醫訊第298期,作者袁瑋為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暨銀光學苑主任,原文標題為〈動動身、心、腦 100不會老〉)
-
2021-12-2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為何主動脈剝離如此致命?醫師曝原因及預防方法
新冠肺炎疫苗開打以來,傳出數起接種後因主動脈剝離而猝死的個案,引發民眾關注。據媒體報導,醫界認為主動脈剝離和疫苗接種在學理上並無關聯性,只是有時序相關。到底主動脈剝離為什麼如此致命?有方法可預防嗎?主動脈剝離分A、B型 A型死亡率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指出,主動脈是身體最大的動脈,心臟打出血液後,透過主動脈將血液輸送全身各處。主動脈剝離依發病位置,分為A、B型,狀如拐杖的主動脈,上行部分稱為升主動脈,轉彎部分是主動脈弓,下行部分則為降主動脈。剝離位置影響到升主動脈的屬於A型,未影響升主動脈的則為B型;A型容易產心臟相關的併發症,死亡率較B型高,若未緊急手術,發病48小時內致死率可高達50%。(推薦閱讀: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破裂、主動脈瘤不一樣! 完整解析三者區別)典型主動脈剝離症狀 撕裂般的劇痛典型的主動脈剝離症狀,在血管裂開時,會產生像刀割、肌肉撕裂般的劇痛,疼痛的表現往往是發作就達到最高,甚至是一輩子都沒有過的劇痛;心肌梗塞一般則是像重物壓迫的悶痛,且可能有下巴或左肩的轉移痛。主動脈剝離發生在升主動脈,通常以胸痛表現,若在降主動脈則會表現下背痛。李穎灝表示,這些疼痛症狀和打疫苗產生的全身痠痛大不相同,但若剛好發生在打疫苗後,病人可能難以分辨,誤以為是打疫苗所引發。(推薦閱讀:主動脈剝離48小時內會死亡! 教你看懂5大危險警示症狀)主動脈剝離影響器官 常見症狀表現一次看除了劇痛外,主動脈剝離也可能因血流受阻影響其他器官。在心臟,可能出現心包膜填塞、心肌梗塞;在腦部,可能導致意識不清、中風等;在腸道,可能導致腸缺血,造成腹痛;甚至可能影響到下肢,腳也會痛。因此,主動脈剝離有「偉大的模仿者」之稱,可能以各種症狀來表現。(推薦閱讀:為什麼會主動脈剝離?會遺傳嗎? 心臟外科醫師統整急性致死主因)50-70歲易好發 高危險族群當心據研究,主動脈剝離發生率每年每10萬人約有3人,以臺灣人口估算,一年約600多人發生主動脈剝離,並不常見,以50歲至70歲最易發生。危險因子主要是各種導致血管脆弱的疾病,包含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控制不佳,以及有抽菸習慣等。另外,有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如馬凡氏症候群),或是藥物濫用(如古柯鹼),也可能影響血管健康。(推薦閱讀:主動脈剝離9成都因高血壓引起! 專家教你辨識急性心血管疾病8徵兆)預防主動脈剝離 保持血管健康這樣做預防之道就是要遠離危險因子,保持血管健康。李穎灝強調,主動脈剝離病人約7成有高血壓,因此平時需控制好三高及慢性病,若有遺傳性疾病,更要提高警覺,平日養成運動習慣,生活規律,已有高血壓的人,可從事有氧運動、球類運動,如需做重量訓練(如舉重),建議諮詢醫生或專業教練。延伸閱讀: ·你是主動脈剝離高危險群嗎? 醫揭「奪命過程」:完全無預兆 ·3生活習慣藏主動脈剝離地雷! 心臟血管外科告訴你為什麼短短時間內就會死亡
-
2021-12-19 癌症.乳癌
預防乳癌多彩虹蔬果、少吃脂肪 避開荷爾蒙保健品
乳癌是我國女性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每天平均有35位女性被診斷乳癌,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營養師表示,許多研究指出,高熱量、高脂肪及低纖維,可能是引發乳癌的危險因子,因此少熱量、少脂肪、少接觸塑化劑、多蔬果、多運動,就能預防乳癌。1忌:高油、高脂肪食物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組長周育如表示,高油、高脂肪、高熱量可能會促進荷爾蒙生成,恐增乳癌風險。像炸雞皮、雞脖子這類食物,營養價值只有脂肪,攝取過多的脂肪,可能促進過多的荷爾蒙分泌,不利健康。真的很想吃雞皮等炸物,建議一個月一次就好,同時也要多攝取新鮮蔬果,以抵銷危害。2忌:含雌激素的保健食品高危險群如有癌症家族史、壓力大、不運動者,最好避免攝取含雌激素的保健食品,如大豆異黃酮、月見草油、蜂王乳、胎盤素等。3忌:含雙酚A塑料用品此外,也要避免環境荷爾蒙,平時使用的杯瓶,最好是不鏽鋼、陶瓷或玻璃材質,塑膠水壺也要選不含雙酚A,至於寶特瓶等一次性使用的瓶裝飲料罐,則不建議重複使用。天天五蔬果 加上運動333周育如強調,天天五蔬果不是口號,彩虹原則更是防癌飲食指南,孕婦可能影響寶寶出生後的飲食喜好,所以防癌飲食要從小養成。每天至少攝取不同顏色的「三蔬二果」,例如蔬菜除了葉菜類,也可以選菇類、海菜類等,水果則是黃色香蕉、紫色葡萄、紅色蘋果等,各種顏色都要補充。蔬果除了有植化素、多酚類可抗癌,本身的抗氧化維他命C含量也很足夠,不須額外補充過多維生素C保健品,以免增加結石風險。此外,規律運動可以消耗熱量、維持健康體位,有助預防乳癌並降低乳癌復發風險,掌握333原則:每周3次、每次30分鐘、心跳維持每分鐘130下,養成運動好習慣、避免菸酒危害,就能減少乳癌威脅。中醫觀點 乳癌易感體質 可藉針灸調整中醫很久前就有乳癌疾患,稱為「乳岩」,中醫師表示,乳癌的生成可分為「肝氣鬱結」、「肝腎陰虛」、「肝腎陽虛」和「脾胃虛弱」四種,要預防乳癌,就要對這四種易感體質進行調整。除了飲食之外,哈佛研究顯示,透過針灸刺激穴位,可以導正身體電位平衡,避免乳癌發生。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心情不好會造成肝氣鬱結;而壓力大、累卻睡不著、身體易發熱則是肝腎陰虛的表現;容易疲累、臉色蒼白和過勞則是肝腎陽虛;脾胃虛弱則是免疫力差、吃麵食就體溫升高昏昏欲睡,這些都是身體慢性發炎的表現,最後可能變成乳癌,預防方法就是針對不同體質進行調整。她舉例,肝氣鬱結可以多吃深綠色蔬菜和金針花來疏肝解鬱;肝腎陰虛則要減少紅肉攝取;肝腎陽虛可以多吃藜麥、豌豆等植固醇較少的植物性蛋白質;至於脾胃虛弱則要少吃加工品,多吃原型食物。中醫針灸已經證實可以透過周邊神經傳導訊號,導正身體電位平衡,避免乳癌發生,自覺有乳癌四種易感體質者,也可藉由針灸調整體質。至於平常穴位保健,張家蓓建議,肝氣鬱結可以按壓足臨泣穴,按到有痠脹感即可,一日數次;肝腎陰虛或陽虛者,可以按壓或熱敷三陰交穴,每次十五分鐘;脾胃虛弱則是按壓或熱敷足三里穴,可改善脾胃並平衡免疫系統;此外,避免熬夜、菸、酒,減少塑化劑攝取等,都是預防乳癌的方法。
-
2021-12-0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膝蓋老是喀喀響算退化嗎?還可以運動嗎? 醫師詳解「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的6個問題
膝關節是支撐身體重量的重要關鍵,平均承受約35公斤,體重愈重或走路姿勢、運動方式錯誤,軟骨磨損的機率也愈大,容易加速膝關節退化。50歲過後,膝關節逐漸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痠腫甚至無力,影響出門行走意願。但是愈不動、關節退化愈快,久了就陷入惡性循環。「醫生,我的膝蓋最近有點卡,轉到某個角度會發出喀喀聲,前側偶爾隱隱作痛,我的膝蓋退化了嗎?」根據統計,50歲以上民眾大約5成都有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只是嚴重程度不一,「護膝」已經是中高齡重要的養生保健之一。運動能強化膝蓋,但是門診有許多因為運動傷害造成膝關節退化的案例,WaCare專家、物理治療師洪岳裕呼籲,要減少關節磨損,重點是避免過度負荷,包括肥胖、過度使用、不良生活行為等。膝蓋關節退化有哪些常見的症狀以及預防方法,請看以下Q&A。Q1:我明明還很年輕,為什麼會膝關節退化?A:退化性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炎」或「變質性關節炎」,隨著年齡及活動量增加,關節內的軟骨逐漸磨損退化,降低骨骼摩擦緩衝功能,因此感到疼痛。青壯年缺乏運動或過度運動,都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上班族習慣翹腳、女性愛穿高跟鞋都會增加膝蓋壓力。過胖也是高危險群,想要控制關節炎風險,體重是主因。Q2:為什麼女性較男性患者略多?A:邁入更年期,雌激素分泌量快速下降,骨質容易疏鬆、新陳代謝變慢,一方面肌力不足使關節軟骨缺乏支撐,一方面中年出現肥胖現象,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時間比男性早。另外,女性常蹲跪或彎腰做家事,對膝蓋造成的負擔很大。Q3:退化性關節炎是身體自然老化現象,年齡到了免不了會受影響?A:膝關節退化與年齡無直接關係,而是軟骨受到損傷破壞,跟不良生活習慣有關。例如:運動習慣與方式、工作長期負重、過度跑跳等。最近吹起健身風,許多人嘗試重量訓練,若肌肉量不足、動作錯誤,膝蓋首當其衝。Q4:若膝蓋已經出現疼痛不適該怎麼辦?A: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明顯時,應先休息、減輕承受的壓力;一般輕、中度退化性關節炎可使用藥物、物理治療改善,嚴重退化則需要手術治療。記得就診請醫師評估,照X光觀察軟骨磨損程度,勿過度推拿按摩。Q5: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還可以運動嗎?A:透過運動適當鍛鍊肌肉,可以減少關節負擔、增加關節活動度;若因為怕痛而不敢運動,反而會使關節愈來愈僵硬。不妨交替走路、游泳、騎腳踏車,依個人能力分次進行,建議諮詢專業骨科醫師。Q6:還有哪些關節保養的方法?A:保持正常作息,控制體重、少搬重物、多曬太陽等;若家中長輩發生關節退化,選擇適當輔具減輕受力。平常可補充對關節有益的營養素,例如:蛋白質、膠原蛋白、維生素C、含鈣食物、抗氧化劑等,修復關節軟骨並減緩發炎。
-
2021-11-29 失智.非藥物治療
預防方法/遠離6大危險因子 1/3的失智症可預防
全球失智症人口增長,台灣失智症人口約28萬人,預估尚未被診斷的失智者將近13萬人。專家呼籲,避免發展成失智症,除了應及早診斷、治療,預防失智更重要,民眾應遠離三高、菸酒、頭部外傷、憂鬱、聽力障礙、空氣汙染等危險因子。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失智症危險因子共有五大項,分別為三高、頭部外傷、抽菸、憂鬱及聽力障礙。台北榮總失智症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根據2017年研究顯示,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下,有三分之一的失智症可預防。2020年最新失智症預防研究更發現,控制注意中年時期頭部傷害、減少飲酒傷害及老年後避免空氣汙染等三項危險因子下,預防失智症更提升至四成。三高未控制 失智風險高三高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王培寧說,三高若沒有控制好,可能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容易出現記憶、認知衰退,尤其血壓超標,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五倍。空汙影響 認知功能差近年研究觀察,「空氣汙染」成為新的失智症危險因子,王培寧指出,空汙引發失智症以PM2.5影響最大,包括工廠、燃燒、油煙皆為PM2.5來源,不只影響肺部,也影響大腦健康。國外研究指出,空氣汙染嚴重區域,民眾的認知功能較差,長期追蹤也發現,民眾認知退化速度也較快。聽力受損 憂鬱機率增不只中老年人需要預防失智症,世界衛生組織(WHO)提醒,全球11億的年輕人頻繁使用耳機,未來將面臨「聽力受損」,聽力不好會造成大腦負荷,認知問題也影響大腦結構,造成社交疏離感,恐增加失智、憂鬱、跌倒機率。2021年美國阿茲海默研究中心最新發表,戴助聽器可減少三成機率進展為失智症,若本身已是失智者,戴助聽器退化速度也變慢。老年憂鬰 不處理會失智有些老年人因「憂鬰症」影響認知功能,出現類似「失智」情況,造成「假性失智」,若沒有好好治療,假性失智也可能會退化成真的失智,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罹新冠肺炎 恐提早失智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王培寧表示,國外研究發現,年輕型失智症相較老年型失智症,確診新冠肺炎機率更高,若原先已輕度失智者,恐因長期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加速退化,提前進展到失智症。王培寧說,感染新冠病毒引起中風、癲癇、肝腎功能等急性期問題,也引發長期新冠後遺症,尤其新冠病毒會攻擊人體內ACE2受體,其受體在大腦中廣泛分布,而導致大腦、認知功能受傷害,專家也警告,感染新冠肺炎恐提早失智、快速退化。新藥問世 治療輕度失智王培寧提醒,預防失智症,早期診斷、治療很重要,但並非所有失智症都屬於阿茲海默症,臨床診斷時,除了觀察認知功能,也可透過生物標記來判定。美國FDA今年通過阿茲海默症新藥,適用於輕度認知障礙到輕度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試驗中受試者在高劑量、連續14個月使用才有顯著效果,但高劑量恐有局部腦水腫、發炎、微出血反應等副作用。
-
2021-11-17 失智.非藥物治療
預防方法/老年防憂鬱失智 做好身動、腦動、互動
據統計,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及失智症所苦,憂鬱和失智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呼籲,透過「三力」、「三空」、「三好」照顧自己身心。總統府資政、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表示,目前國人平均年齡81.2歲,因科學進步、醫學發展,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年齡增長不代表每個人都活得快樂。國健署統計,八成65歲以上長者有一種以上慢性病,近期北榮、國衛院及陽明交大合作研究發現,九成65歲以上長者有一種慢性病。張博雅說,根據基金會調查,台灣71至80歲老年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占12.4%,因此基金會開始推動老年憂鬱防治宣導,提升民眾對「老年憂鬱非老化」的認知,及早發現及早尋求協助。前衛生署副長賴進祥表示,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390萬人,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2015年資料,老人人口罹患憂鬱症比率約7%,推估台灣約有27萬名長者罹患程度不一的老人憂鬱症。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0人就有一人患有憂鬱症,失智症則是每12至13人就有一人,憂鬱和失智患者常見的共同症狀,包含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情緒不佳,一般可從「日常」、「情緒」、「認知」三面向來觀察。蔡佳芬指出,日常包括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洗澡、穿衣功能改變;情緒包括情緒低落、常常想哭、多疑、焦躁跟以往不同;認知包括時常有負面想法、強烈罪惡感、找錯錢、搭錯車。年長者罹患憂鬱或失智症,除了影響自身的生活品質和內在幸福感、加速身體其他疾病的惡化,也會對身邊的照顧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壓力。蔡佳芬提醒,照顧是漫長的過程,不要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要勇於對外求助,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避免成為下一個罹病者。蔡佳芬說,可透過身動、腦動、互動「三動」,來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身動是活動身體維持體能與肌耐力,腦動是轉動大腦維持腦力並轉換情緒,互動則是與人維持連結互動避免孤獨,可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也有助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延緩失智程度。董氏基金會推動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計畫,強調「三好」箴言,包括有錢真好、有閒真好、有健康才是寶;「三空」自處之道,包括腦子空、肚子空、屋子空,常外出走動;建立「三力」腦力、體力、社會力,培養施比受更有福、珍惜當下、自得其樂能力,讓老年生活更自得。
-
2021-11-12 癌症.其他癌症
壺腹癌難早發現不易手術 若淋巴轉移存活率剩25%
前駐泰代表李應元不敵壺腹癌今天病逝,享壽68歲。醫師提醒,壺腹癌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難早期發現,且腫瘤長在不易手術地方,若淋巴轉移5年存活率僅25%至40%。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郁文今天晚間告訴中央社記者,壺腹位於膽管、胰管與十二指腸交會處,就像是三叉路口,一旦發生癌變,癌細胞可能有不同來源,若源自於胰管細胞,會如胰臟癌般兇猛,若來自十二指腸黏膜細胞,則相對較不凶惡。田郁文說,壺腹癌較麻煩之處在於,除非腫瘤已造成膽道或胰管阻塞,造成膽道或胰管擴大,否則透過超音波或電腦斷層較難早期發現。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賴基銘也說,壺腹不容易發現長出腫瘤,所以患者確診多是晚期。大部分壺腹癌晚期確診者腫瘤位置非常不好,根本無法切除,只能採取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賴基銘說,只有少部分患者在初期腫瘤剛長出來、體積還非常小時,就造成膽道阻塞,進而出現黃疸問題就醫,才可能及早發現,進行開刀,但是壺腹癌手術複雜,更直言國內會開壺腹癌的醫師真的不多。賴基銘解釋,壺腹癌腫瘤長的位置多在膽管、胰管及十二指腸交集處,就像在三個河流交會口施工,需要不斷進行疏通與連接,所以即使可以進行手術,腫瘤仍可能無法切除乾淨,提高復發風險。賴基銘引用一份文獻統計,他提到,沒有淋巴轉移且可以開刀切除腫瘤的壺腹癌患者,5年存活率約有65%至80%,一但晚期淋巴轉移後,患者5年存活率就會降到25%至40%。田郁文表示,壺腹癌並無特別的好發對象,男女患病比例相近;賴基銘也說,雖然膽管癌成因多與結石或寄生蟲導致長期發炎有關,但鄰近的壺腹癌至今成因仍是謎團,所以很難指出哪些人可能是罹患壺腹癌高風險族群田郁文說,導致壺腹癌危險因子研究少,較難預防,僅能從症狀判斷,因壺腹癌大多會造成膽道阻塞,導致黃疸、茶色尿、食欲不振或發燒等症狀,建議就醫診治。賴基銘則特別點出持續不明原因劇烈腹痛應多加留意,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保持身體健康,養成運動、均衡飲食好習慣。
-
2021-11-0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近40萬名長者肌肉量不足 專家:運動、營養缺一不可
有肌肉才有力量,避免老後失能或生活品質受影響,預防肌少症非常重要,根據最新亞洲共識,運動打底及營養介入必須雙管齊下。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說,運動應有氧及無氧運動並進;營養不可或缺,攝取蛋白質最重要,腎功能正常的人,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不低於1.2克的攝取量,可增加肌耐力,降低肌肉內脂肪。人體骨骼肌肉隨年齡增長而減少,年過四十,肌肉量以每十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彭莉甯說,從握力、走路速度、肌肉量等肌少症定義標準,常以65歲作為分界點,隨著年齡增長,80歲以上老年人的肌少症比率顯著增加。全台65歲以上長者約有400萬人,依亞洲長者肌少症盛行率10%推估,台灣有近40萬名長者為肌少症族群。彭莉甯指出,全球藥廠雖積極研發增加肌肉的藥物,但至今尚未成功,主要是肌少症4項指標,肌肉量、活動力、握力及體力,藥物須同時改善兩項以上,但目前研發藥物只能改善一項,例如某一種藥物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該藥物雖讓受試者增加肌肉量,但肌力卻未明顯增加。運動:有氧+無氧同時進行彭莉甯說,為提升及維持年長者肌肉量、生活品質及活動功能,現已形成由運動及營養介入的亞洲共識。在運動方面,應同時進行有氧及無氧運動,有氧運動包括快走等,以訓練心肺功能、加快新陳代謝;無氧運動則利用啞鈴、彈力帶、水瓶等,從事阻抗運動,進而訓練背部、大腿、手臂等肌群,以達到刺激肌肉生長、對抗肌肉老化。彭莉甯舉例,若一名65歲以上長者要從事運動,如果體力還可以負荷,建議一周運動3至5天,有氧運動為快走20至30分鐘,讓呼吸、心跳加快一些,而體力不佳者可以外出多走路,70歲以上長者可以在家扶著椅背原地踏步,並試著把腳稍為抬高,增加運動量。無氧運動可藉由舉啞鈴或水瓶來做阻抗運動,但應依個人肌力不同,選用適切重量的物品,如舉20次水瓶感覺很輕鬆,就可以再增加重量;彈力帶則依訓練不同肌群,採用不同運動方式,如將彈力帶套住雙腿,大腿再向外進行開合運動,此為訓練大腿外側的力量。飲食:均衡攝取,蛋白質很重要彭莉甯強調,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營養也不可或缺,其中以蛋白質最為重要,其用途為增加肌肉量,但年長者可能因牙齒咀嚼功能下降,咬不動肉類,或考量健康因素不願吃肉,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依國際研究指出,僅有三成長者的蛋白質攝取量,可達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不低於1.2克的標準。以營養補充品提高蛋白質含量,是否有助提升年長者肌肉量?彭莉甯表示,若飲食提高蛋白質攝取比例,可能影響腎功能及加重體內慢性發炎,因此攝取蛋白質應維持每人每天每公斤1.2克的標準,無需大幅提高,即可增加肌耐力,同時可降低肌肉內脂肪。彭莉甯舉例,如一名體重50公斤的65歲以上長者,每天需攝取蛋白質60克,依此規畫菜單,至少要攝取6份蛋白質,可分為早中晚餐各為兩份,如早餐喝一杯240㏄的豆漿或牛奶,搭配一顆荷包蛋,中餐吃一塊手掌大小的魚類,晚餐吃一盒裝豆腐,即達到一天所需的蛋白質,但建議多搭配肉類、海鮮等食材。彭莉甯說,如年長者常吃的皮蛋豆腐一份為3份蛋白質,2個凍豆腐或三角油豆腐為一份蛋白質,年長者應多了解食物蛋白質的含量搭配攝取;根據一項針對2000名長者攝取蛋白質的研究發現,蛋白質攝取愈接近足量,肌肉量減少的情況最少。營養補充品: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研究也發現,補充營養補充品也可增加肌肉量。彭莉甯說,白胺酸為負責肌肉生長的氨基酸,透過以白胺酸為基礎的營養補充品,臨床試驗發現肌肉量增加,但此營養補充品須在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因運動後肌肉常有損傷,適時補充可達到修補肌肉及刺激肌肉生長。年長者肌肉流失可能與體內發炎有關,研究發現荔枝萃取物「寡酚」具抗氧化、抗發炎效果,可以阻止肌肉流失,增加肌肉生長及肌耐力,並降低肌肉內脂肪。彭莉甯指出,以荔枝萃取物「寡酚」為主要成分的營養補充品,可能對於代謝與肌肉有正向影響。彭莉甯提醒,年長者要增加肌肉量,維持肌肉健康,一定要先以運動打底,應同時進行有氧及無氧運動,再搭配均衡飲食,攝取足量蛋白質;而對攝食功能和吸收能力不好的長者,可補充含有白胺酸等成分的營養補充品,遠離肌少症威脅。2招防肌少症預防方法功效增肌運動1.有氧運動:一周運動3至5天,每次快走20至30分鐘;70歲以上長者在家扶椅背原地踏步2.無氧運動:利用啞鈴、彈力帶、水瓶等做阻力運動訓練心肺功能、加快新陳代謝、對抗肌肉老化飲食營養1.蛋白質:每天攝取蛋白質60克,亦即6份蛋白質,可早中晚各兩份,蛋白質食物包括豆漿、牛奶、蛋、豆腐、魚、肉、海鮮等2.營養補充品:補充含白胺酸、寡酚營養成分的營養補充品阻止肌肉流失,增加肌肉量>>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zpekzn3AXRWZH1Bf8
-
2021-10-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長痔瘡怎麼辦,會自己好嗎? 10大造成原因、9招預防方法一次看!
上完洗手間後,發現自己的衛生紙上有紅色血絲?那很有可能是痔瘡找上門了!痔瘡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時常會讓病人疼痛難耐、坐立不安,甚至影響日常工作與作息。 什麼是痔瘡? 長痔瘡的人,會感覺肛門口上有一塊息肉,誤以為是額外長出來的,但其實痔瘡並不是後天增長出來的,而是與生俱來的身體組織,以往我們可能認為痔瘡只是靜脈曲張或病變而衍生的小肉球,但目前醫學上支持的觀念為「肛門軟墊 (anal cushions)」學說,認為痔瘡是由黏膜下血管,結締組織及細小的平滑肌纖維,這三個結構所組成。 在肛門內部有兩個主要肌群,稱為內、外括約肌,肛門即使在內、外括約肌完全收縮的情況下,也無法完全封閉,若肛門沒有關好,液態糞便或氣體便可能溢出人體。 而痔瘡組織就扮演著「軟墊」的作用,它在內括約肌內襯協助封閉肛門。一般我們所談論的痔瘡,算是已產生症狀的病態痔瘡。 當肛門墊內部異常腫脹或壓力改變導致充血血管及肌肉纖維破裂,如靜脈回流減少,就會形成惱人的病態痔瘡。因肛門直腸位於人體的下半部,血液回流本來就不容易,這種狀況較易發生在久站、久坐族群身上。經長時間累積的壓力,就可能造成血液回流不足的情況,導致痔瘡充血。 【延伸閱讀:長期便秘易痔瘡!6種健康飲食可避免】哪些是痔瘡的高危險族群? 平時不良的生活與飲食習慣,也是造就痔瘡的原因。 ◎便祕、腹瀉,不良的排便習慣 ◎熬夜、作息不正常 ◎纖維及水分攝取不足 ◎愛吃辛辣食物 ◎久站、久坐、咳嗽,使腹部壓力增加 ◎從事激烈運動 ◎有吸菸習慣 ◎有潰瘍病史者 ◎酗酒及肝病病人 另外,懷孕的婦女,因腹部壓力增加,得到痔瘡的機會也會相對提高。 痔瘡會有哪些症狀? ◎可能有塊狀物從肛門脫出 ◎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 ◎肛門處有腫大異物感 ◎觸痛或持續性疼痛 ◎搔癢感、灼熱感 ◎痔瘡可分成四級 第一級:排便時可能出現少量出血,或伴隨搔癢感與分泌物,痔瘡不脫出肛門。 第二級:除出血外,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便後會自動縮回。 第三級:痔瘡持續增大,排便脫出肛門後,必須用手將其推回肛門。 第四級:痔瘡長時間脫出,且無法用手推回。 痔瘡有哪些種類? 痔瘡依據生長的位置,可以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 內痔:內痔是痔瘡長在肛門齒狀線以上,因此可能從外表看不出來。一般而言排便會出血,但疼痛度較不明顯,因為生長位置的神經較少。 外痔:外痔是痔瘡長在肛門齒狀線以下,除了會出血,疼痛感及異物感較重,讓人坐立難安。如果外痔的血管破裂、形成血栓,則會形成血栓性的外痔(Thrombosed hemorrhoids)。 混合痔:混合痔是肛門齒狀線上、下都有痔瘡。 如何預防?◎避免久站、久坐,上班族可定時起身活動。◎避免排便時間過久:很多人上廁所會看書、玩手機,一坐可能就是20、30分鐘,肛門壓力增加,更容易引發痔瘡。如廁建議5~10分鐘即可。◎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保持肛門清潔與乾燥,便後可用清水沖洗肛門。◎避免熬夜,以及飲酒或辛辣類等刺激食物。◎充足的飲水量,正常人每日所需喝水量約為「每公斤體重×30毫升」。◎多吃高纖蔬果,如奇異果、香蕉、花椰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使大便鬆軟,預防便秘。◎可以從事較為緩和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長時間久坐時,可在就寢前行溫水坐浴,達到放鬆、減輕肛門部位的壓力。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