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韓國
共找到
981
筆 文章
-
-
2021-02-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球疫苗注射數量破億劑 逾6成集中在富國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確診病例破億之後,法新社今天公布官方來源的統計數據指出,全球注射疫苗的總數量也突破1億劑,但逾6成集中在富國,明顯貧富不均。法新社的統計顯示,最窮的29國都還沒正式展開大規模疫苗注射,於此同時,最富裕國家注射的數量則超過目前總施打劑量的2/3。截至目前為止,以色列領先世界各國,估計總人口的37%已至少施打1劑,而超過1/5已施打第2劑。然而,全球有超過1/3人口(35%)分布在還沒開始施打疫苗的國家。繼以色列之後,注射最多劑量疫苗的國家分布在北美洲、歐洲與波斯灣地區。● 英國進展迅速以人均接種率而論,英國已有13.7%的人口施打疫苗,居這些國家之首,領先共施打3200萬劑、約占總人口7.9%的美國。歐盟各國共施打約1270萬劑,僅有2.3%的人口接受注射,為此與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為取得的疫苗太少爭執不休。另一方面,中國境內已注射2400萬劑,而已生產數量可觀疫苗的印度,則全國僅施打400萬劑,占龐大總人口的比例微乎其微。總計歐盟27個會員國中,施打疫苗普及率最高的前3個國家分別是島國馬爾他(5.4%)、丹麥(3.2%)以及波蘭(3.1%)。歐洲疫苗施打普及率僅次於英國的塞爾維亞並非歐盟會員國,但因分別獲得「中國醫藥集團」旗下國藥控股公司(Sinopharm)研發的疫苗,以及俄羅斯自製的衛星-V(Sputnik-V)疫苗挹注,疫苗施打普及率占總人口6.2%。● 窮國只能等待法新社指出,當世界衛生組織(WHO)感嘆「富裕國家開始施打疫苗,而低度開發國家癡癡等待」,全球77個國家與地區已注射1億131萬7005劑疫苗,它們大都是富庶的國家與地區。不過若干富裕國家如日本、韓國、澳洲則尚未開始疫苗注射,他們已設法藉由加強邊境管制與隔離控制疫情蔓延。由世衛組織主導的較公平「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本月已展開首批的疫苗配送,目前只有幾內亞受惠,也僅只有參與先期試驗的數十人注射。
-
2021-01-31 該看哪科.婦產科
近三年剖腹產人數各級醫院多下降 診所大增
台灣進入晚婚晚育、生育率低迷的年代,複雜的社會變遷痕跡、當代產婦的特質,都可以從剖腹產的健保給付數據中看出端倪。自行要求剖腹人數,診所三年內增加近900人次健保署統計,106到108年的剖腹產率從34.1%攀升到35.1%,其中自行要求剖腹產人次從3478人次增至3936人次;自行要求剖腹人數在各級醫院都下降,但在診所,三年內持續增加近900人次。診所剖腹產率也明顯高於各級醫院。綜觀108年全國剖腹產人次最高的40間各級院所,第一名是林口長庚(1885人次),但若將診所前五名的三家禾馨診所加起來,達2531人次,超越林口長庚,恐才是真正的全國之冠。以剖腹產率看,最高前十名依序是木生婦幼(80%)、菡生婦幼(67%)、馨悅婦產科(61%)、王立文婦產科(51%),成大醫院(48%)、禾馨內湖診所及童綜合醫院(47%)、育禾婦幼診所(46%)、禾馨新生及茂盛醫院(44%)。高風險產婦多的醫院,剖腹產率未必較高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黃建霈分析,一般來說,剖腹產常見於高危險妊娠及生產,比較適合在醫院,診所剖腹比率高,可能是診所配合度高,例如可接受「看時」剖腹,也可能是診所人力及各科資源不如醫院,擔心自然產緊急變化處理不來,傾向剖腹避免醫療糾紛。另外,少子化也改變產婦想法,捨得花錢購買優質服務,許多診所看準需求,行銷一條龍服務,例如附設月子中心,這些是一般醫院較不會提供的配套。母胎醫學會創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主治醫師鄭博仁表示,通常高風險產婦都會轉診到大醫院,診所以低風險產婦為主,剖腹產率還這麼高,確實有待管理。其實高風險產婦多的醫院,剖腹產率不一定較高,例如接生量大的台北馬偕,一年剖腹產上千人次,剖腹產率僅28%;也有接生多但剖腹產執行很節制的診所,例如安安婦幼診所,剖腹產率也僅25%。近三年具適應症剖腹產人次變動不大,常見適應症依序是前胎剖腹、胎位不正、產程過長、胎兒窘迫。去年非自行要求的剖腹產中,有1萬8093人因前胎剖腹而再次剖腹;1萬1341人胎位不正;產程遲滯或胎心音窘迫加總1萬2806人。「新式產程」不過度干預產程進行,減少剖腹機率產房有所謂「吃全餐」,即產婦本來要自然產,等待子宮頸開,也持續內診,可以忍痛或已接受無痛分娩,但最後還是剖腹。鄭博仁指出,因產程遲滯或胎心音窘迫而剖腹的產婦,很可能就是「吃全餐」,但產程遲滯和胎心音窘迫的判定,與醫師專業和人格特質有關。如果了解「新式產程」進行判斷、膽大心細分辨胎心音是窘迫或生理性減速,知道如何處理生理性減速,又能營造良性溝通而不過度防衛的醫病關係,剖腹產的機會便降低很多。鄭博仁指出,1950年代建立的舊式產程,子宮頸口開到四公分就算進入活躍期,2014年美國婦產科醫學會與母胎醫學會共同發表新式產程,六公分才算活躍期。子宮頸口開至幾公分處於活躍期,非常重要,根據新式產程,就知道子宮頸口從四公分到五公分可能超過六小時,五公分到六公分可能超過三小時,低於這速度才算產程延長,醫師因此比較不會過度干預產程,按照舊式,產婦容易被判定為產程過長,建議剖腹,黃建霈表示,臨床上,「吃全餐」機率不高,大概不超過5%,有些是生到一半,小孩忽然心跳不好又缺氧,別無選擇、只能開刀。過去年代,生產造成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一,現已降到萬分之一,因為醫療進步,減少了99%的可能傷亡,所以非自然也不一定不好。黃建霈認為,民眾不需太執著自己的產程過長,醫師會給予專業判斷與建議,若想嘗試自然產,在沒有危險前提下,醫師會全力協助。台灣剖腹產率無明顯惡化,但仍有進步空間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剖腹產率大約在10%到15%之間,但很多國家的數據都高於此數。鄭博仁表示,長期來看,台灣剖腹產率沒有明顯惡化,在亞洲,比韓國好,但比日本差,還有進步空間。根據各國經驗,重點在減少「吃全餐」的比率、提高剖腹產後自然產比率,從這兩個方向著手並妥善管理,剖腹產率就會下降。※完整專題》健保大數據/自然產或剖腹產 準媽媽準備好了嗎?※剖腹產人次10大醫療院所排行,請點此
-
2021-0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韓國公布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畫 外國人也可施打
韓國政府今天公布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時程,當局表示,除本國人、持長期簽證及登錄證的外國人之外;若有必要,也會提供非法滯留者免費施打。韓媒edaily報導,疾病管理廳長鄭銀敬今天表示,持有長期居留簽證及登錄證的外籍人士,將與本國籍人士適用相同接種順序。同時,考量國民健康及對疫情傳播影響,為避免國民遭受感染,必要時將提供非法居留者免費疫苗施打,接種順序將依風險程度及既定接種順序決定。韓國政府目標在今年11月完成所有疫苗接種,據防疫當局今天發表的接種計畫,第一季預計向130萬人施打疫苗,施打對象包括第一線醫療人員、療養設施職員及居住者、精神病院及復健設施職員及入住者等。第二季施打對象包括65歲以上高齡者、老人福祉設施職員、第一季施打對象以外的醫療人員、身心障礙人士及街友等相關設施職員及入住者等,共計約900萬人。第三季擴及慢性病成人患者、18至64歲成人、軍警消及社會基礎設施職員、幼兒及青少年教育設施職員等族群接種;第四季則開放接種第2劑疫苗者等全體國民施打。韓國目前確定可取得5600萬人份疫苗,並正在洽談追加2000萬人份,但因各廠牌疫苗導入時程不一,不開放民眾選擇疫苗種類,若拒絕施打分配到的疫苗,接種順位將移至最後的第四劑施打。孕婦、嬰幼兒及18歲以下青少年則先排除在施打對象外,當局表示,將視臨床結果決定是否追加排入施打對象。韓國近日單日確診數維持在400至500例上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最近一天新增497例,累計7萬6926例確診,1386例病歿。
-
2021-0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立院將通過決議文 要求晶片換疫苗優先醫護使用
部立桃園醫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醫護防疫成為能否阻斷疫情延燒關鍵。立法院今朝野協商衛福部預算時,朝野達成共識,將在院會中通過一項由國民黨提出的決議案,要求衛福部應藉由全球晶片缺貨,透過貿易談判機制持續對外採購疫苗談判,並優先提供給第一線醫護人員使用。依照朝野協商後的決議案中表示,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瘋搶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在去年底表示對外採購疫苗預期的3000萬劑,相較於日本、韓國、新加坡今年起都已開始施打,台灣遲滯今日卻仍一劑難求,向國外採購疫苗出現困境。決議文中指出,近日全球爆發半導體缺貨朝,美、德汽車大廠均透過關係希望我國政府協助採購台積電晶片,有鑑於我國採購新冠肺炎疫苗不順,也可相對透過此一貿易談判機制,結合民間力量,加強對外採購疫苗。決議文中表示,部立桃園醫院疫情爆發後,讓台灣防疫在境內、外疫情夾攻下左支右絀,我國能否守下「防疫下半場」,將取決於能否順利取得新冠肺炎疫苗。
-
2021-01-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鐵防疫升級? 政院:視疫情是否侷限在桃園
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雙鐵與行政院本部防疫措施是否重回去年嚴峻時期,例如雙鐵禁止飲食、行政院會改部分視訊等等,行政院今表示,將視疫情是否侷限在桃園而定,目前就是要把防疫做好,穩住根本。這波由部立桃園醫院開始的本土疫情尚未停歇,交通部長林佳龍今受訪表示,雙鐵是否禁飲食、取消自由座,明天將召開應變會議,確定採取一致行動後才會宣布。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受訪時表示,近日疫情嚴峻,雙鐵是否回到去年6月前的嚴峻措施,包含不能飲食,甚至要梅花座等措施交通部仍在研議當中,畢竟重返去年措施勢必衝擊營運,也因此須謹慎討論,關注疫情發展是否侷限在桃園。另外,行政院會去年4月首度以「視訊」方式開會,其中,台南市長黃偉哲與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與部分部會首長都透過視訊列席會議。李孟諺說,目前出入証院都要戴口罩、量體溫,各類會議也是全程戴口罩,並拉出社交距離,至於要不要恢復去年4月時的視訊政院會,依然得密切關注疫情狀況,但希望能平安度過這波疫情能,現在就是傾全力把防疫做好,穩住根本。
-
2021-01-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加快全球取得步伐 世衛擬核准中英等國疫苗
路透社根據掌握到的內部文件披露,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在未來幾週或幾個月內,批准英、中等國研製的幾款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以便讓窮國也能盡速展開疫苗接種。路透社指出,由世衛等組織共同領導的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希望今年配送至少20億劑疫苗到世界各地,其中至少13億劑交付窮國。但富國紛為自己張羅大量疫苗導致訂單排擠,加上Covax資金短缺,以致迄今難以取得足夠疫苗劑量。世衛表示,目前約有50個國家已展開疫苗接種,其中40多國是高收入國家。各國若要展開接種,監管當局對疫苗的核准至關重要,因為如此方能確保疫苗效力及安全性,有助疫苗產出。但窮國的這類機關能力有限,大都仰賴世衛把關。根據Covax內部文件,世衛正為此「加速緊急批准」;Covax為籌措20億劑疫苗,已與5家製造商簽約。Covax文件顯示,世衛可能於1月或2月批准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與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由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SII)生產的疫苗;同款疫苗交由韓國SK生物科學公司(SK Bioscience)生產的批次,可能最快2月底批准。文件另顯示,世衛也考慮盡快批准兩款中國製疫苗。中國國藥集團(Sinopharm)與北京科興(Sinovac),已將自身所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申請世衛核准,世衛正在審查,可能最快3月雙雙獲准。國藥集團與北京科興兩款疫苗均未被世衛列入Covax的預購清單,獲得世衛批准使用不代表Covax會馬上採購,但有助增加窮國信心以便直接向兩公司洽購。世衛助理秘書長席馬歐(Mariangela Simao)指出,世衛正致力確保全世界都能獲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席馬歐說:「人人毋須恐慌,因為都會取得疫苗。我們正致力確保所有國家、全部人口都有機會取得。」
-
2021-01-19 癌症.飲食與癌症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癌症新增破11萬6千人 空腹吃蔬果植化素助防癌 衛福部公佈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新發生癌症人數突破11萬6千人,與106年相比增加4,447人,而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是癌症發生主因,其中大腸直腸癌、胃癌與飲食息息相關,民眾平日攝取蔬菜水果應掌握「多樣、量足」的原則,有助於減少消化道與各種癌症風險。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教授接受《今健康》採訪表示,蔬果含有數百種以上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會透過增加癌細胞標靶、增加良性分化、阻斷癌增生訊號通路傳遞及抑制血管新生等方式,達到抑制癌細胞的作用。讓身體吸收植化素最好的方法,建議在空腹飯前時攝取蔬菜水果,且生吃效益會更佳。 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攝取蔬菜水果,可掌握「蔬果彩虹579」原則。首先「份量要夠」,每日蔬果攝取建議為孩童5份,女性7份,男性9份。另外「顏色要多」,各色蔬果所含的植化素有互補效果。通常愈深色的蔬果,抗氧化成份與植化素含量愈多,防癌效果更好,平日可多吃深綠色、深紅色、深橘色、紫色蔬菜。淺色蔬菜水果如洋蔥、蘿蔔,皆有助於防止癌症。 預防大腸癌發生 避免肥胖多吃蔬果纖維 最新癌症資料顯示,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癌症。賴基銘表示,大腸癌發生的男女比例接近,顯然與生活習慣有關。各項證據顯示,透過作息、飲食和篩檢,可預防大腸癌發生。在生活作息方面,應注意避免肥胖、多運動、維持排便順暢。飲食選擇上,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多攝取纖維素,少吃高熱量與油炸食物。 此外,由於大腸息肉發生時身體可能毫無徵兆,賴基銘教授建議國人,定期參加政府推動的糞便潛血檢查,或及早接受大腸鏡篩檢,能幫助及早發現、切除大腸息肉和癌前病變,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吃蔬果降低胃癌發生 有輕微症狀及早做胃鏡 賴基銘教授表示,胃癌在全球癌症發生率為第六名,亞洲韓國、日本更是世界胃癌發生的第一、第三名。流行病學顯示,胃癌好發於嗜吃鹽醃、煎炸、炙烤、煙燻魚、肉和高香料食品的人群。然而,飲食習慣與日本、韓國、新加坡接近的台灣,胃癌發生率已逐年下降,從30年前第五名降至近年的第九名,表示「彩虹蔬果579」的飲食觀念,降低了國人胃癌風險。 「多吃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尤其是空腹、飯前吃,還可以保護胃壁,效果更好!」賴基銘指出,歐美、紐澳地區人民多吃生菜沙拉,胃癌風險明顯較低。呼籲國人除了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也要注意癌症的提前發現。賴基銘解釋,胃癌的發生與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在出現輕微症狀時接受胃鏡檢查,就可減少未來演變成癌症的風險。 《延伸閱讀》 三餐如何吃才能防止癌症上門?掌握六大飲食方針 腸癌居首、肺癌激增 十大癌症最新統計,專家:4篩檢做好做滿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師休息室為何出現病毒?資深感染科醫分析原因
北部某醫院發生醫護染疫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已有一名醫師、兩名護理師感染,確診護理師有一人為確診醫師之同住女友,兩人發病時間僅差一天。另一名護理師則曾與確診醫師在工作地點接觸,發病時間較晚。另外,確診醫師曾使用的醫師休息室,也發現四處有病毒。資深感染科醫師顏慕庸表示,醫師與護理師女友發病時間相近,有可能是各自暴露於醫院內的感染源。不過依照時序看,仍應是於醫院內感染,不是社區感染擴散到醫院,還算是比較令人放心的狀況,現階段防疫重點是要「防堵醫院感染往社區擴散」。醫師休息室為何會出現病毒?顏慕庸分析,醫院感染控制上,會將空間分為汙染區、緩衝區、清潔區,當人員從汙染區出來,要在緩衝區做好除裝、除汙,才能回到清潔區,醫師休息室理論上就是屬於清潔區。顏慕庸表示,在緩衝區除裝除汙的過程,每個動作間都要用酒精洗手,再做下一個動作,這樣就能有效阻斷病毒往外傳播的路徑。如果這過程接觸到病毒而未確實除汙,病毒就被帶出去,當病毒進入清潔區,就不容易管控,可能發生後續傳播。顏慕庸表示,目前對於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的了解,主要就是透過「飛沫、接觸、近距離氣溶膠」三種方式,而當中的「環境媒介」扮演重要角色。什麼是環境媒介的傳播?顏慕庸表示,人咳嗽後,比較大顆的飛沫其實馬上就掉在地上了,但中等大小的飛沫,可以在空中飄浮一到兩公尺遠,當飛沫掉落,如果座落在某些環境中的無生命物質,就會促成所謂的環媒傳播。現代人生活中的觸控式面板非常多,觸碰機會大增,然而,環媒傳播卻是隱形的、最容易被忽略的傳播機轉,也常導致疫情調查追接觸者時出現斷點。顏慕庸指出,2013年亞利桑納大學研究顯示,如果一個人在咳嗽,在半天之內,辦公室的環境和人就有50%沾上病毒,其中又以門把、咖啡杯、影印機、廁所、水龍頭等人們共同接觸的地方最多,可以想見,如果人手接觸後,就可能促成疫病傳播。韓國於MERS疫情一年後發表的研究亦指出,韓國一起高達70人的嚴重院內群聚,指標個案是「可行走的肺炎病人」,因輕微腹瀉而頻跑廁所,病毒因此分佈於廁所、病床間的隔帘,人們因接觸到環境中的病毒而感染。顏慕庸表示,馬有失蹄,人在這種環境久了難免壓力大,不能苛責,任何疏失都是可以體諒的,但是過去半年,確實看到防疫的態度有鬆懈下來,趕快重新繃緊神經,防止醫院感染進入社區,是現階段防疫的重點。顏慕庸呼籲,全台醫院都要藉此警惕,落實院內感染分區、除裝除污、節點洗手等感控措施。民眾進出醫院也要警覺,記得進醫院大門時,應主動以酒精噴消雙手,避免污染醫院環境,出醫院後也要洗手,避免把環境媒介傳播帶回家。
-
2021-01-15 新聞.生命智慧
歷經低潮,曾寶儀花十年才懂的人生醒悟:我再也無法對人說節哀順變,因為根本沒有這回事
編按:事業有成、有車有房、無數財富、子孫滿堂——真的就是所謂的人生最終成就嗎?藝人曾寶儀形容自己「2010年以前,活的就是符合社會期待的人生」,但2010年到2012年的她,人生依然陷入低潮。她不清楚工作的意義,對於感情感到無以為繼,直到教會她無條件的愛的爺爺離世,成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她翻閱無數身心靈書籍,跑遍世界各地,訪問多位身心靈導師,只想知道內心的空虛感到底從何而來,直到天、地、人的奇蹟打開了她看待生命的方式,意識到只需要一個念頭轉變,整個世界就跟著變了,身邊也迎來許多豐盛的美好事情。 「當我意識到『我的生命被祝福著』,那一天起,我的生命真的每一天都變得不同。」曾寶儀說。以下是曾寶儀的著作《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內容摘要:我人生的分界點,是從2012年開始的。一切都發生在11月底,很靠近12月冬至,也就是當時人們說的2012世界末日的時候。現在想想,我早就為2012年的到來做了不少準備。從2010年起,我就開始閱讀一些和2012世界末日有關的資料。其實我也是經歷過1999世界末日預言的一代,那時候的我完全不以為意,但不知為什麼,2012年的末日預言,我格外在乎,可能那幾年,剛好也是我人生中的低潮,我經歷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爺爺過世,因此對死後世界、生前計劃的主題也感興趣。我飢渴地吸收各種資訊,即使不知道那是什麼,我都看。一直看,一直看。這三年,我的工作遇到瓶頸。我不知道重複做這些工作,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我不斷接節目、做節目,節目開了又停、停了又開。工作的內容也都很像,不管是娛樂或頒獎典禮,就是做大量功課,然後做現場,做完,結束。 對我來說,就好像旋轉木馬一樣的生活,我一直繞……一直繞……好像一直在動,卻又哪裡都沒去。那時,我的感情也不順利。我的男友常年在北京工作,而我大部分在台灣,我們很長時間是遠距離戀愛。像我這樣的雙魚座女生,很依賴,也需要感情上的陪伴。遠距離,實在很難行得通。遠距離戀愛,不只溝通上容易出現問題,我心中也不免懷疑:我們這樣,真的算是在一起嗎?接下來,該怎麼打算?然而壓垮我最重要的事,是爺爺的離世。教會我無條件的愛,是爺爺2011年爺爺的離開,是我生命中莫大的衝擊。爺爺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人,雖然他不是我的父母,但他就像我的父親,也像我的母親。3歲的時候,我和妹妹就跟著爺爺奶奶來到台灣,爺爺就是帶著我們長大的那個人。我們來台後住在民生社區,我就念民權國小,在學校對面巷子裡的一棟公寓,住了六七年的時間。從小,我身上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爺爺處理的。奶奶比較強勢持家,她會帶我們去買衣服、買玩具、剪頭髮,但相對來說,更溫柔的對待,都是來自爺爺。比方說,我永遠不會忘記,爺爺每天中午到幼稚園接我們放學的時候,會在幼稚園旁邊的市場,買兩個包子給我們吃。一個是鹹的肉包,因為我愛吃鹹的;一個是甜的豆沙包,因為妹妹愛吃甜的。那時,我們兩個小不點特別龜毛,我們吃包子,但不吃包子餡。我們只想吃沾了豆沙、沾了肉汁的包子皮。於是,爺爺每次把包子遞給我們之前,一定會先一口吃掉肉餡,再一口吃掉豆沙。把我們喜歡的包子皮,送到我們面前。爺爺就是一個這麼溫柔的人。他會帶我們去買小學的制服、牽我們上學,考試成績好的話,就帶我們去買禮物。爺爺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有什麼需求,我們總是去找他。所以我常說,爺爺是這世界上第一個教會我無條件的愛的人。我一直以為爺爺是一個理所當然的存在,雖然他後來有好幾年的時間,都待在病床上。而我直到三十多歲都還住在家裡,主要的原因,除了我認為陪伴家人是理所應當外, 回家就能看到他,感受到我們存在在同一個空間裡,成為我很重要的支柱。當爺爺離開這世界,我心中的悲傷巨大到難以言喻。於是,當經歷過爺爺離世,我再也無法對人說「節哀順變」。因為我知道,根本沒有節哀順變這回事。當悲傷確確實實出現在人們生命當中,沒有任何一套標準處理程序,能讓人照著步驟就順利消化它。每個人都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經驗、去化解那份複雜的情緒。爺爺過世之後,我就像負氣一樣,去了很遠的地方。爺爺在台灣的喪事一辦完,我就跟著弟弟、堂弟一行人去了阿姆斯特丹。當時我們心想,阿姆斯特丹是全世界最自由的地方……還記得那時是2月,冷死了!可是雖然冷死了,但我們還是想要去世界上最自由的地方!我們都是第一次去阿姆斯特丹,所以該怎麼玩,就怎麼玩,我什麼也沒多想。在那裡,還掉了錢包!六年後,我拍攝紀錄片《明天之前》的第一站,就是阿姆斯特丹。再一次來到這裡的我,看著似曾相識的景象,走著走著,就掉下了眼淚。身邊的同事都嚇壞了,這麼歡樂的一個城市,妳怎麼哭了呢?「我突然想起之前來的時候,」我說:「上次來的心情,和這次完全不一樣。那時的我,對世界一無所知。我以為這個城市,就是這樣。」然而從11年到18年,我從生命中學習到的,我對於覺察的學習與生命的理解,都已讓我變得截然不同。當我走在阿姆斯特丹的運河橋上,彷彿看見過去的我迎面而來。我好想跟她說聲:「一切都會沒事的……」想到這裡,於是潸然淚下。走了一圈,我又回到了同一個地方,但這時的我和那時的我,早已判若兩人。或許我還有眼淚,但那已不再是悲傷的眼淚。11年阿姆斯特丹的旅行才到中途,我就決定,我要接著去看北極光。一個禮拜之內,找好旅伴,決定了行程。2月底從阿姆斯特丹回香港辦完爺爺的告別式,3月初我就馬上出發前往阿拉斯加。爺爺在世的時候經常進出醫院。好幾次我安排好長時間的旅行,會因為爺爺突然住院而取消。於是,當爺爺不在了,我心中也有種賭氣的感覺:好啊,現在這世界再也沒有什麼能牽絆我,那我就要去最遠的地方!有多遠,就去多遠!即興的出行,一切都很倉促。阿拉斯加真的很不方便。很多事情如果沒有事先計畫好,到了當地就只會耗到時間。3月初的北極,白天非常短又有時差,能處理事情的時間相當有限。那時候,我的身體也很不好。但我卻硬要去一個很冷的地方,就像想刻意用某種極端的環境去折磨自己。出門前,我突然得了急性腸胃炎,人都已經又吐又拉到完全虛脫,還依然堅持帶著藥、一包白吐司和寶礦力沖劑上路。現在想想,那場腸胃炎就像是一次劇烈的排毒。真狠的一場排毒!又或者,因為當時的我有很多事情還不明白,於是透過身體激烈的反應來處理。和我同行的有兩個朋友,後來幾天早就看極光看到膩了。我們安排了好幾個看極光的景點,但第一天到達就已經看到極光,後來又看到跳舞的極光,所以到了第三天、第四天……「還要看極光喔?」她們寧可待在車子裡,也不想出去挨冷。而我卻硬要走進那嚴寒,堅持要用相機好好拍下那個我追逐的景色。明明因為天氣太冷,還生著大病,我卻有一種說不上來的硬頸。曠野裡只有天和地與我,而我大部分時間都非常悲傷。非常、非常悲傷。我穿著厚重的衣服,在零下20度的荒野裡,一面看著極光,一面流眼淚。旅途中當然也有開心的時候,但大部分的時間,我的心都被悲傷佔據。雖然這是2012年一連串奇遇之前的背景故事,但上天的眷顧似乎已有端倪。畢竟,去到阿拉斯加,沒看到極光徒勞而返也是常有的事,我卻天天都能欣賞這美景。經常我們只要抬起頭,就能看到極光「就在那裡」,就連跳舞的極光也都看到了。那時,我似乎已開始感受到幸運,但我茫然不覺。書籍介紹書名: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作者: 曾寶儀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21/01/13作者簡介/曾寶儀兼具主持、歌手、演員等多重身分的全方位演藝工作者。大學畢業後進入電視幕後工作,師事張小燕,從助理主持正式跨到螢光幕前,曾榮登暢銷女歌手,也參與戲劇演出,主持眾多知名綜藝節目,類型包括益智、藝文、選秀、實境等等。主持經驗豐富,無論海內外各大知名頒獎典禮、晚會,以及韓國藝人見面會等。近期更參與電影製作與紀錄片拍攝,跨足全球。本書是曾寶儀10年多來在生命覺醒課題上,親自體悟出來的精華。她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這一路走來的心情,只希望她的故事是你生命中溫柔的陪伴。當你失去力量時,能給你一些方法提醒著你我,「我們都在路上,生命都是禮物」。「我希望這本書放在架上的時候,就是想要告訴大家『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當你拿起這本書,你可以跟我一起思考『你有好好成為你自己嗎?』然後,透過這本書,聽我分享,這是我思考自己有沒有『好好成為自己』的人生歷程。」── 曾寶儀延伸閱讀: 「重鹹」真的是健康頭號殺手!醫學期刊最新研究:15種NG飲食害你提早死亡,比抽菸更嚴重
-
2021-01-12 科別.新陳代謝
韓國女星朴信惠、IU的減肥菜單真的會瘦? 專科醫師揭「超悲劇下場」...小心更難瘦
網路上瘋傳各種韓國女星的減肥食譜,配上一張張身材火辣的照片,讓你也蠢蠢欲動想要嘗試了嗎?像人氣女演員朴信惠,每天小黃瓜一根、大白菜兩片、糙米飯半碗及低脂牛奶一杯;國民妹妹IU一天只吃一顆蘋果、兩條地瓜及一杯蛋白飲;韓劇一線女星黃正音甚至一天只吃未經調味的黑豆與豆腐。看完想必都替他們感到餓肚子了,難道減肥只能靠意志力一再節食嗎?瘦得很快 當心「溜溜球效應」新陳代謝科專門診所院長林怡君醫師說明,其實若執行這些減肥菜單,短期之內確實會瘦而且瘦得很快,因為符合減重需維持「熱量赤字」的概念,也就是人體的總熱量消耗多餘攝取,只是一般人沒辦法長期都吃那麼少的食物,一旦恢復原本的飲食習慣,體重也會迅速反彈,並且產生所謂的「溜溜球效應」,此種飲食方式會讓身體接收的營養素不夠,導致肌肉量減少、體脂肪相對增加、基礎代謝率下降,讓下一次減肥難上加難。認識食物 是瘦身的首要之務最理想的減重方式是透過調整飲食及運動達到「熱量負平衡」,長期穩定地讓每日總熱量消耗多餘攝取,以每週減輕0.5-1公斤的速度,前進至理想體重。因此林怡君醫師認為減重的首要任務是「認識食物」,除了能判斷每一項食物到底是澱粉、蛋白質還是油脂類等,辨別其加工方式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習計算熱量,並且盡量選擇原型食物、少碰加工食品。避免在選擇食物的過程中,做了錯誤的決定,例如多以精緻澱粉填飽肚子,捨棄了優質蛋白質,不但會讓體內血糖波動速度快、飽得快也餓得快,長期下來也會讓身體減掉肌肉而非脂肪。了解吃進嘴巴裡的每一口是什麼,就能簡單地在設定的熱量範圍內吃得飽又健康。 肥胖成因複雜 減重應求助專業再者,林怡君醫師指出肥胖不單只是因為沒有意志力而已,它其實也是一種慢性疾病,例如環境因素及多重基因影響,再加上現代環境、壓力等因素所造成的原發性肥胖。當然也有少數人是因為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引起的繼發性肥胖,或是治療其他疾病過程中,藥物副作用所導致的肥胖,這些都需要專業醫師的釐清。以身體內分泌賀爾蒙的角度來看,若體內存在「胰島素阻抗」而有高胰島素血症,則不利於脂肪分解,容易造成脂肪累積,引發肥胖問題,繼而再增強「胰島素阻抗」,造成惡性循環。因此,若有需要減重的民眾,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團隊,除了能找出肥胖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外,還能提供正確且個人化的飲食計畫,以及適度的運動方針,必要時給予藥物輔助,將長期且能持續執行的減肥方式融入生活之中,才是維持健康及體態的最佳方法。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減重忌碰碳水化合物? 沒有這回事!不吃恐胖更快 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 
-
2021-01-11 科別.感染科
日、韓禽流感來襲 彰化出動到芳苑禽場消毒
禽流感病毒好發於秋冬季節,嘉義縣鰲鼓濕地尖尾鴨寺日前檢出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高雄市茄定濕地候鳥(鴨科)排遺檢出H5N8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彰化縣為降低風險,縣府動物防疫所今天上午派遣消毒防疫車到芳苑鄉漢寶濕地及附近禽場加強消毒。彰化動物防疫所表示,這次檢出H5N8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與日本、韓國近期發生禽流感疫情的病毒有99%高度相似,目前已造成韓國48個禽場案例,撲殺家禽1490萬隻,及日本34個禽場案例,撲殺家禽數達500萬隻。彰化縣有陸禽1325場,水禽1132場,彰化動防所提高警覺今天出動前往禽場加強消毒,並向養禽戶宣導加強生物安全措施,強化消毒措施,以降低環境中病原量,減少禽流感發生風險。 彰化動防所長董孟治說,禽流感病毒容易隨著候鳥遷移,而攜帶病毒至台灣地區,漢寶濕地常有候鳥出現,彰化西南角也是禽場密度最高的區域,因此加強各項消毒,並提醒養禽農民加強各項生物安全防疫工作,禽戶應每日自主觀察家禽健康情形,若家禽有異常或不明原因死亡,或是飲水、攝食、產蛋率有異常下降情形,應立即通報。養禽業者務必依「H5、H7亞型家禽流行性感冒防治措施」落實各項生物安全防疫工作,如未落實「H5、H7亞型禽流感防治措施」中各項軟、硬體生物安全作為,將依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處以3萬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其防疫設施。
-
2021-01-09 新聞.元氣新聞
西岸濕地驗出H5N8禽流感病毒 高市動保處籲小心
農委會防病檢疫局8日發布台灣西岸沿海濕地,鴨科候鳥的排遺驗出H5N8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與日本近期的禽流感病毒相似度高達99%,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提醒轄區養禽業者提高警覺,並會持續對養殖場周邊環境消毒。高市動保處表示,這次檢出的H5N8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經比對HA基因的部分序列,與今年1月在歐洲蛋雞發現的病毒及去年11月在日本鹿兒島鴨科排遺所發現的H5N8病毒高度相似,並已造成韓國48個禽場及日本34個禽場染疫案例,累計撲殺家禽1990萬隻。動保處表示,為防堵禽流感病毒傳播,入冬以來已多次派員到沿海濕地及周邊養禽場消毒及訪視,高雄迄今尚未傳出相關疫情。不過仍請業者加強禽場消毒及架設防鳥網等生物安全防護工作,並適時補充家禽營養以提升免疫力因應環境變化。動保處已持續派員針對半徑5公里內的禽場疫情進行訪視,並加強邊環境消毒工作,並採樣候鳥排遺監測,清除生產環境中潛存禽流感病毒。動保處長葉坤松提醒,如發現場內家禽有精神沉鬱、食慾不振、產蛋率下降等症狀或異常死亡情形者,應主動通報防疫機關,並按「H5、H7亞型家禽流行性感冒防治措施」落實防疫,未配合者依規定可裁處15萬元。
-
2020-1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迎戰變異株不需鎖國 陳時中點出兩關鍵、兩戰略
為了慎防新冠病毒變異株進入國境,世界多國都宣布暫時禁止英國航班,台灣卻沒有禁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有管理優良的集中檢疫所,充足的醫療量能,所以不需要鎖國,只要做好「檢疫前後採檢、集中檢疫」這兩大戰略,就能有效防疫。面對外界提問不跟進禁飛英國航班的原因,陳時中反問「為什麼要禁止呢?」他分析,變異株傳染性高,歐洲已經佈滿,亞洲國家例如韓國、新加坡也有了,如果有變異株就要禁飛,那等於要鎖國了。陳時中表示,禁飛的國身疫情就很嚴重,如果有變異株帶來更嚴重的疫情,這些國家的檢疫和醫療量能都不足以承擔。反觀台灣,有很好的集中檢疫所,檢疫所的管理優良,不曾發生過逃脫或群聚,有「這麼堅強的集中檢疫所堡壘」在,加上醫療量能充足,「不用鎖國也依樣可以達到防疫的效果。」面對接下來每都定期的英國直飛航班,可能對檢疫所帶來人數承載的壓力,陳時中表示,台灣目前的戰略上就是「檢疫前後採檢、集中檢疫」,把境外移入進入社區的可能風險減到最低,而且目前檢疫所的量能都是夠的。
-
2020-12-27 養生.聰明飲食
美國豬肉有腥味?教授:9成台灣豬品種其實源自美國
我在2020-12-13發表美國豬肉有腥味?沒閹割?,指出《美國不給豬做閹割》是百分之百的謠言,而《美國豬肉有腥味》就只是欲加之罪。一個禮拜後,讀者Shu-hong Lin在我的臉書留言:「單純觀察是覺得可能跟農場賣場相關,一般中國超市比較臭,美國超市不太臭。背後原因有可能是品種或新鮮程度?不知道教授有沒有認識美國畜牧界人士能夠確認美國豬是不是跟台灣一樣以LYD三品種雜交為主?」首先,鄭重聲明,我不認識任何美國畜牧界人士。事實上有一位反美豬狂熱分子曾在我的網站留言,說我有朋友在美國經營豬場,所以我才會一直幫美豬說話。我就跟這位狂熱分子說歡迎他來調查,如果屬實我會立刻公開道歉,並且關掉我這個網站。直至今日,這位狂熱分子再也沒來我網站做出貢獻。雖然我不認識任何美國畜牧界人士,但網路上有很多美國畜牧界提供的資訊,而其中有很多是關於豬的品種,例如:Pig BreedsMajor Swine BreedsMajor Swine Breeds10 Pig Breeds for the Homestead網路上也有關於台灣豬品種的資訊,例如:【關於台灣你不豬道的事】台灣豬品種大解惑國產種豬品質提升-種豬產業輔導措施搶救台灣本土黑豬 產學盼政府保種所以,我就把這些資訊整理如下:讀者Shu-hong Lin所說的《LYD三品種雜交》指的是Landrace(藍瑞斯,L), Yorkshire(約克夏,Y),和Duroc(杜洛克,D)這三個品種的豬雜交所生出來的品種。Landrace品種是源自丹麥,毛色全白。Yorkshire品種是源自英國,毛色全白。Duroc品種是源自美國,毛色紅棕。Landrace品種的母豬很會生,奶量也很高,Yorkshire品種的母豬也很會生,又具有優良的母性,Duroc品種的豬則是生長率高,瘦肉率也高。把Landrace和Yorkshire交配所生下來的母豬和Duroc公豬交配,所生下來的豬就是LYD豬。如此的配種可以獲得很好的產仔數、生長性能和瘦肉率。1996年是臺灣養豬業的高峰期,頭數高達一千一百多萬,而當時農委會有輔導所謂的「二品戶」,專門飼養藍瑞斯(L)和約克夏(Y)這兩個品種(因此叫做二品戶)。這些二品戶提供雜交的LY母系種豬給一般養豬戶,而一般養豬戶就將LY母系種豬與自有的杜洛克公系種豬(D)交配,生出肉質與生長效率皆佳的LYD肉豬。1997年台灣爆發口蹄疫,豬肉無法外銷,所以肉豬的需求量大跌,而「二品戶」也就只好紛紛轉型成為一般養豬戶。其結果是LY母系種豬市場流失,而商用肉豬場只好在藍瑞斯與約克夏間選擇單一品種作為母系。目前較多豬農選擇以藍瑞斯種母豬配杜洛克種公豬成為LD肉豬,但仍有少部分為約克夏種母豬配杜洛克種公豬成為YD肉豬。真正的LYD商用肉豬已不復見。LD,YD,和LYD都是白毛豬,而牠們幾乎佔了台灣90%的肉豬市場。也就是說,所謂的黑毛豬只佔了約10%的肉豬市場。而縱然如此,由於90%的黑毛豬是外來種,所以真正台灣本土的黑毛豬只佔了約1%的肉豬市場。(註:主要的外來種黑毛豬是盤克夏豬和英國大黑豬,但市場上往往謊稱牠們是台灣黑豬)Landrace, Yorkshire,和Duroc也是美國養豬業的主要品種,而豬農也會將牠們交叉配種,但我查不到他們有採用LYD這個名稱。(註:有關LYD豬肉品質的研究幾乎全是出自韓國)所以,讀者Shu-hong Lin所問的《美國豬是不是跟台灣一樣以LYD三品種雜交為主》,簡單的答案是否定的,而複雜的答案則是《美國並沒有發展出LYD這個名稱,而LYD也已經不再是台灣的主要品種》。不管如何,LD,YD,和LYD這三個品種佔了約台灣90%的肉豬市場,而由於Duroc品種是來自美國,所以台灣人所吃的豬肉可以說90%是源自美國的品種。那,為什麼台灣人會認為台灣的豬肉沒腥味,而美國的豬肉則會有腥味呢?後記:有讀者來質疑,說Duroc只佔LD或YD品種的50%,所以《90%是源自美國的品種》的說法有點怪怪的。我現在補充說明,因為美國有本土化的Landrace和Yorkshire,所以我就把台灣的Landrace和Yorkshire視同源自美國。我的用意是希望台灣同胞能了解,台灣豬跟美國豬其實沒啥差別,所以不要因為《台灣之光》的心理作祟而歧視美國豬。另外,我也有指出,台灣同胞引以為傲的黑毛豬,其實九成是外來種。所以,那種由於《黑毛豬優越感》而歧視美國豬的心態,應當要有所收斂。原文:美國豬肉有腥味?九成台灣豬源自美國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今天耶誕夜 蘇貞昌喊話:盼不要參加群眾聚集的活動
耶誕、跨年和春節假期將至,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在行政院會表示,國際疫情日趨嚴重,盼民眾不要參加人群聚集的活動,若一定要前往,務必做好防疫措施,珍惜過去一年的防疫成果,「就是因為紐籍機師不遵守才會造成破口。」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在行政院會臨時動議報告防疫狀況。蘇貞昌裁示,過繼新冠肺炎疫情仍嚴峻,美國每日超過40萬人確診,英國倫敦封城,韓國首爾禁止5人以上聚會,台灣現在討論是否辦跨年活動是幸福國家,但這樣的成績得來不易,且253天無本土案例在跨年前夕發生破口,就是因為紐西蘭籍的機師做出違反防疫要求的種種行為,發生這個案例他非常惋惜與痛心。蘇貞昌說,防疫過程見證了台灣人的高水準、能力強悍與守規矩,盼國人同胞一起珍惜得來不易的防疫成果,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雖未禁止跨年大型活動,但蔡英文總統呼籲民眾盡量不要參加群眾聚集的活動,他也呼籲國人遵照蔡總統的說法,在家看電視、休息,如果一定要到人潮聚集的場合,也一定要做好防疫措施,不要讓過去一年辛苦毀於一旦。蘇貞昌也提醒,交通部須督管大眾運輸防疫、海委會落實歸國漁船和海上運輸防疫措施、教育部函知各校提醒學生與家長假期期間的防疫、內政部督導警察強化國境把關,以及退輔會加強督導醫療院所防疫,我國過去一年戒慎恐懼,才有防疫成績,但也可能造成大家鬆懈,盼國人不要輕忽、不遵守,「就是因為紐籍機師不遵守才會造成破口。」過往我國對居家檢疫隔離者嚴格掌握,蘇貞昌今則說,當初任何人趴趴走都能立即找到,現在嚴謹的態度有點鬆懈,但疫情沒有過去,英國甚至有新的病毒,我國沒有大意本錢,請國人同胞在耶誕跨年期間盡可能在家裡看電視,呼籲各縣市跨年活動務必做好防疫,負起責任。如果有假日門市、旅遊景點交通疏導之外,各部會也要做好防疫,讓防疫成績跟幸福守住,開創安全國境。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會後則說,指揮中心對跨年活動已有說明相關防疫標準要求都明確揭示,蔡總統、蘇院長還是期待國人都留在家,在家裡關心電視轉播,希望大家也盡量避免前往,要前往則定要依照防疫、規劃,不能在會場飲食等等。
-
2020-12-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韓國購2藥廠1600萬人份疫苗 擬2021年中接種
韓國政府今天表示,已與楊森、輝瑞等大藥廠完成簽約,購入足供1600萬人份施打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預計在2021年第2、第3季開始接種。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今天主持防疫會議,會中宣布政府23日已與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楊森藥廠(Janssen)完成簽約。丁世均說明,與楊森訂購的疫苗數量從先前預定的400萬人份增至600萬人份,預計明年第2季可開始接種;與輝瑞訂購的1000萬人份則預計在第3季導入。韓國政府透過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以及與4家藥廠簽約訂購,取得足供4600萬人施打的疫苗。目前僅剩與美國生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尚未完成簽約,預計在1月中簽署購買1000萬人份疫苗的合約。最先完成簽約的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預計在明年2到3月逐步導入,至於實施接種時間點,丁世均表示,雖然英美等國都已開始施打疫苗,但這些國家大多疫情告急,韓國政府會在確認疫苗安全性及效力後盡快實施接種計畫。在此之前,丁世均呼籲民眾配合今天起至2021年初的特別防疫措施,減少外出、聚會活動,以遏止疫情持續擴散。韓國至今累計確診5萬3533例,756例病歿,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23日凌晨零時至24日凌晨零時止,全國共新增985例確診,其中955例為社區感染,近一週日均社區感染確診案例達980.6例。
-
2020-1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機師足跡遭洩 學者預言最可怕未來「沒人疫調敢實話」
紐西蘭籍機師足跡疫調內容屬密件遭外流,已由政風處調查,但這份有姓氏、明確出沒各地時間足跡已四處流傳,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全峰指出,獲太多訊息,確診者就會被肉搜,以後誰敢相信政府會保密,更預言此事件爆發後,台灣防疫恐迎來沒人敢實話的惡夢。「這份文件公布的太仔細了。」吳全峰表示,這份外流的資料第一個質疑的是為什麼可以公佈姓氏,即使為了防疫需求,公布這麼詳細的資訊有是否其必要性,其實只要公布到幾時幾分的時間點出沒在哪些場所,有能力的人可以找到這個人是誰。吳全峰以機師曾出沒的新光三越為例,一但掌握他去幾點幾分出場,那他就可以去看他的車號,在使用該車號輕鬆找出車主。「不是不公布姓名或真實姓名就好了,公布太多訊息是非常有可能找到確診者。」吳全峰認為,這次洩漏足跡還有第二個問題,是「保密與人民的信任度」這份文件在公務機關裡面難道不是用密件處理,為何會被流出?吳直言,如果隨便的人都可以拿到,代表指揮中心個資保護根本沒有做好。吳全峰表示,若該足跡文件屬於密件,就涉及洩漏國防以外公務機密罪;若非密件,「怎麼可以不用密件?」不以密件方法處理如此敏感資訊,未來還有誰敢在疫調的時候說實話,「講了以後都被公布。」吳全峰提醒,未來如果再遇類似狀況,假設主管機關違法在先,媒體也可以ㄧ近一步處理,如時間可以不用標,姓名可以隱藏。今天發生確診者足跡遭洩事件,「真的很擔心」,韓國過去曾發生過類似的例子,公布的資訊越細,被辨識出來的機會就越高,造成確診者被獵巫。再者是民眾也會個人資訊不受保護而不信任政府,就可能更容易出現疫調隱滿狀況,造成傳染病防治漏洞。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認為,會擔心這次洩漏事件導致民眾不再信任疫調,所以要求政風單位釐清,再交由法制組處理。
-
2020-12-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本土病例破功股市大跌 網紅醫:就像學霸考99分的哀號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253天沒有本土病例,因為案771而破功,昨天疫情爆出後,馬上引發股市大跌,全民神經緊繃,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今天在臉書上表示,與國外嚴重的疫情相比,台灣只有一例就人仰馬翻,「就像是學霸考99分的哀號」、「台灣是外國人無法想像的角落生物」,提醒大家要謹慎防疫、但也不必過度恐慌。陳志金在臉書上開玩笑地指出,外國人與台灣人對話,「股市大跌、媒體瘋狂報導,你們台灣的疫情到底有多嚴重?」、「我們出現了本土病例耶!!!」、「是有幾例?」、「1例」、「....(白眼翻到後腦杓)」他開玩笑說,「只有一個病例就讓股市大跌200多點,這種事只有台灣辦的到」。他表示,對照國外嚴重的疫情,昨天美國新增20萬例,英國新增3萬6000例,德國新增2萬2000例,日本新增2000例,馬來西亞新增2000例,韓國新增867例,台灣的疫情真的還是在控制之內。而網友對他的說法也很有共鳴,一名住在加拿大的網友就表示「台灣是一個很奇特的國家,好好珍惜吧 ,加拿大BC省只要有一天少於600確診,我們就很高興數字下降」。也有網友表示「沒辦法,這一例有可能讓台灣淪陷,這不是在開玩笑的,大家還想跨年,真的是7月半的鴨子~」、「真的慶幸大家還會覺得緊張,而不是覺得無所謂。台灣人活在平行世界好一陣子,許多人也開始放鬆了…突然出現一例!讓大家發現事情確實還沒有結束,繃起神經來,然後審核自己是不是鬆懈了」。「資優生的鬱悶是旁人無法理解的」、「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過節之前發現,要是老外去參加聖誕趴、跨年,大家擠在一起,這下就爽了...」。
-
2020-12-23 科別.感染科
虛驚一場!自美返台全身痠痛以為染新冠 竟是怪蟲惹禍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出現今(2020)年首例境外移入萊姆病確定病例,為30多歲美國籍男性,與家人一同自美國來台探親,居家檢疫期間出現全身痠痛等症狀,害怕是染感新冠肺炎,但又想起在美期間有被蜱蟲叮咬,新冠檢驗結果陰性、萊姆病則檢出陽性,虛驚一場。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個案11月27日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個案12月1日出現關節痛、倦怠及全身痠痛等症狀,12月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因就醫時主動告知曾在美國家中遭蜱叮咬。由院方通報新冠肺炎及萊姆病,其中新冠檢驗結果陰性、萊姆病則檢出陽性;個案目前症狀已改善,同行家人無疑似症狀。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萊姆病潛伏期為3至30天(平均約7天),7至8成感染者會出現遊走性紅斑。感染初期會有頭痛、發燒、寒顫、噁心、嘔吐、肌肉疼痛及淋巴腺腫脹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林詠青提醒,目前萊姆病可透過服用抗生素有效治療,約可在治療後兩周內痊癒,但若無妥適治療,病毒可能潛伏體內數個月、數年才出現心臟、關節炎或神經系統等異常等併發症。林詠青表示,萊姆病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藉由被感染的蜱(俗稱壁蝨)叮咬而傳播,不會人傳人;多發生於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鼠類、狗、貓、牛、馬及鹿等。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接觸史以利醫師診斷治療。疾管署統計,我國自2007年將萊姆病列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迄今,累計17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美國11例、瑞典2例,英國、德國及丹麥各1例,另1例旅遊地包括德國、比利時、捷克、匈牙利。林詠青說,萊姆病主要分布於全球溫帶區域,如美國(尤其是東北部)、歐洲、前蘇聯、英國、加拿大、南美洲,以及鄰近的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國家。呼籲民眾至野外或流行地區應加強防護措施,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將褲管紮入襪內。另外,於皮膚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蟲藥劑;返家前應檢查是否遭蜱叮咬或附著,並儘快沐浴及換洗衣物;如發現遭硬蜱叮咬,應用鑷子夾住蜱的口器,小心將蜱摘除,避免口器斷裂殘留於體內,並立刻用肥皂沖洗叮咬處,降低感染風險。
-
2020-12-22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罕病法20年】曾敏傑:罕病法是台灣衛生政策中的鑽石
『「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是台灣衛生政策中的鑽石,讓台灣人民的人道精神被世界看見。』在立法20年後,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創辦人曾敏傑提起立法的過程,難掩引以為榮的激動。當年,為了拯救生命如微光的十個罕見疾病孩子,從草案到立院三讀通過,僅花了41天,創下國內立法先例,更是全世界第五個就「孤兒藥」立法的國家。1999年,衛生署正在推動「罕見疾病藥物法」草案,甫成立一年的罕見疾病基金會成員們咸認為,該草案對病患直接助益不大,只關注「藥物」,卻忽略「疾病」與「病人」。也是罕病家屬的曾敏傑說,我們不只需要藥物,還需要定義什麼叫做罕見疾病、遺傳諮詢、病患的就學、就業或就養權等,我們需要更審慎、更有系統的罕病法,因此推出民間版的「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這一套法,因含著病兒家屬的眼淚、醫師燃燒式的投入、律師的義氣相挺,各界的溫度,成就了一部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罕病法。再加上全民健保提供給付,罕病納入「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使得台灣的罕病病人持續獲得身心障礙的各項社會福利,國內的罕見疾病患者受到多重照護,證諸全世界,還沒有其他國家能及。台灣的罕病照顧獲得世界的高度認同,2016年聯合國罕見疾病NGO委員會舉辦研討會時,邀請了美國罕病組織(NORD)、歐盟罕病組織(EURORDIS)及台灣罕見疾病基金會(TFRD)發表演說,後雖然因為大陸施壓,時任罕病基金會董事長的曾敏傑無法進入聯合國大樓報告,仍無法抹去擁有罕病法的台灣,全方面照顧罕病病患的國家級體制,是國際社會典範的實績。台灣罕病法也引起英國經濟學人的注意,在2018年進行跨國研究,包括澳洲、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五個經濟體,對於台灣以盛行率作為罕見疾病的定義、讓社會認識罕見疾病的努力、積極推動及早診斷罕病、對病患的醫療費用支持,甚至是對病患生活品質的提升,包括就業與教育機會,都令國際社會驚艷。曾敏傑說,罕病法是台灣健康衛生政策上的一顆鑽石,彰顯了台灣人民的人道精神。罕病不僅是病家的事情,只要帶有基因的爸爸碰上帶有基因的媽媽,就可能出現罕病兒,只要生命繼續存續,這樣的機率可能發生在每一個家庭,在台灣,我們張好了保護的網,保護每一個珍貴的生命。認識罕見疾病:通常35%在一歲之前死亡,存活下來的通常要花八年確診,期間誤診二到三次,確診後也有95%無藥可醫,對於病患與家屬,恍若無止無盡的心理折磨,粗估全世界有二億罕病患者。資料來源為何?在台灣,罕病是指盛行率萬分之一以下,或是主管機關認定公告,通常具有罕見性、遺傳性及診治的困難性的特性,台灣已經公告223種罕見疾病,誤診時間縮短至二到三年。罕病照顧從發現、診斷、治療、追蹤、教育、預防、補助、藥物,日益完備。罕病法陪著一個一個原本活不過一年的孩子,延長了在風口下燭火般的生命,如今全台有一萬七千多名罕病病患。
-
2020-12-20 新聞.元氣新聞
流感疫苗不良事件通報達485件 創歷年新高
日前一名28歲女性產後施打流感疫苗,數日後竟罹患猛爆性心肌炎去世,雖然尚未確認與流感疫苗有關,但今年流感疫苗不良事件通報數量卻為歷年最高,其中死亡通報已達16件。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至12月9日的「季節性流感疫苗不良事件通報摘要報告」的最新統計,共有485件疫苗不良事件通報 ,較去年整個流感季僅有115件通報案件,高出3.21倍。今年通報案件中有347 件屬於「非嚴重不良事件」,主要通報症狀為發燒、畏寒、頭暈、嘔吐、皮膚紅疹、接種部位腫 /疼痛等。另有138件為「嚴重不良事件」,相較去年僅有22件「嚴重不良事件」,增加5.27倍。其中有16件為死亡通報案件,1件危及生命通報案件,為歷年最高。嚴重不良事件包含疑似急性心肌炎3件、疑似過敏性反應(anaphylaxis)7件、疑似史蒂文生症候群(Stevens-Jonson syndrome)1件、疑似顏面神經麻痺11件、疑似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5 件、疑似癲癇及抽搐9件、疑似熱痙攣3件、疑似脊髓炎4件、疑似腦炎1件、疑似神經炎1件、疑似原發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4件、疑似橫紋肌溶解症2件。但衛福部認為這些皆為接種疫苗後曾被零星報告過的不良事件,未觀察到須採取相關措施的安全疑慮,因此將持續進行監測。小兒科醫師詹前俊表示,以自己臨床打十幾年流感疫苗的經驗,今年不良反應的情形並沒有特別多,有些病人是合併其他病症,如腸病毒、帶狀皰疹,因此打完疫苗後出現發燒或是皮膚紅疹的的現象,但都不是疫苗造成的。但因受疫苗事件影響,只要病人有注射部位局部種痛、發燒等現象,都會來詢問,因此諮詢的民眾確實較往年多兩、三成。而今年受到韓國疫苗事件影響,臨床上在施打前評估也會比較謹慎,只要有急性病症的病人都會要求先過一陣子再打,避免出現不舒服的狀況。
-
2020-12-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擴大難出國!韓國檢疫人員嘆:好想去台灣!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海關成為擋下境外移入病例的要角,公務以外的海外旅遊幾乎不可能,讓海關人員不禁大嘆:「好想出國、好想去台灣!」入冬之際,中央社記者踏入韓國國門,在通過檢疫時因體溫超過攝氏38.5度而被攔下,經過一番例行問診,也許是因記者在機上穿著隔離衣太熱,體溫遲遲無法降下,因此被要求在機場隔離至採檢結果出爐。在等候分配隔離場所的空檔,其中一名負責在檢疫處巡查的海關人員主動搭話:「你吃蚵仔嗎?」原來,他曾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過中文,對台灣的蚵仔煎念念不忘。說著,他也開始向旁邊負責問診的檢疫人員宣傳台灣食物多好吃、海產多新鮮,「而且台灣人對韓國人真的很親切!」說得同事們都忍不住大嘆,「好想去台灣啊」,相約再次開放旅遊後要一起到台灣大啖美食。受惠於赴台取景的韓國綜藝節目,台灣在韓國的認知度及來台韓國旅客人次都有顯著成長。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庫,2019年訪台韓國旅客及訪韓台灣旅客分別都超過120萬人次。觀光局原看好今年訪台韓國旅客人次再創新高,不料卻爆發武漢肺炎,國際旅遊停滯,各國觀光業也大受衝擊;而囿於韓國國內疫情,也難以舉辦關於台灣觀光的宣傳活動。不過,從韓國海關人員的反應看來,疫情若能成功獲得控制,解除旅遊禁令後,可能有不少韓國人會選擇到距離較近且疫情相對不嚴重的台灣旅遊,值得台灣旅遊業者「超前部署」,掌握疫情後第一波商機。
-
2020-12-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韓國估2021年首季起取得疫苗 年底前接種完
韓國政府今天表示,預估2021年1月之前與4家藥廠簽約,2、3月開始導入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目標在同年11月前接種完成。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今天公開疫苗購買時程規畫,除已簽約完成的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外,與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楊森藥廠(Janssen)預計12月簽約,莫德納(Moderna)則規劃在明年1月簽約完成。韓國政府透過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與上述4家國際藥廠簽約,預計取得足供4400萬人施打的疫苗,明年2到3月將分批取得,並準備實施接種。美國總統川普之前簽署行政命令,確保「美國人民優先接種美國疫苗」,輿論憂心可能影響韓國接種計畫。保健福祉部保健產業政策局長林仁澤(譯音)說,就目前確認結果,藥廠皆表示不會影響對韓國供貨。韓國政府正與醫療界相關專家討論疫苗接種詳細計畫,目標在2021年11月流行性感冒好發期來臨前接種完成。至於韓國國內開發疫苗的狀況,林仁澤說,韓國開發進度確實較別國慢,最快可能要2021年底或2022年初才會開發完成。
-
2020-12-18 新聞.健康知識+
寶寶吃米含鎘限量是多少? 食藥署:日吃21克為上限
消基會抽檢嬰幼兒常吃20件米製品,其中發現4件鎘超標,引起家長疑慮;衛福部食藥署表示,我國一般白米的鎘容許量是0.4ppm,但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及嬰幼兒副食品鎘的限量是0.04ppm;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鎘提出暫定每月容許耐受量,每個月每公斤體重是25微克,若以最高鎘含量0.4ppm的米計算,10公斤的小寶寶每個月吃625克米(最高鎘含量0.4ppm的米)就超標,等於一天吃21克以上生米就超標。消基會抽檢嬰幼兒米餅重金屬鎘含量超標,事件延燒三天,仍無法解除家長的疑慮與恐慌,擔心連家裡白米煮粥給寶寶吃都有問題,衛福部、農委會、環保署今聯合召開記者會滅火。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一般白米鎘限量為0.4ppm,但市售米檢測都低於這限量,因此國人可安心食用。衛福部務長薛瑞元表示,一般白米鎘限量是0.4ppm,已經考量各年齡層的攝取量,甚麼年齡吃都安全,家庭煮粥給寶寶吃都可放心吃;但若市售米餅要宣稱嬰幼兒食用,就必須符合0.04鎘限量的嬰幼兒標準。我國一般白米的鎘容許量是0.4ppm是比照國際法典委員會(CODEX),嬰幼兒米食品鎘的限量是0.04ppm比照歐盟,衛福部說這是國際標準,但歐盟一般米的標準為0.2ppm,包括東亞地區同樣食米國家包括韓國、新加玻、中國大陸、香港的一般白米鎘容許量也皆為0.2ppm。薛瑞元說,我國的標準是參考國際標準,不只參考一個國家,食藥署已算過,是從國人飲食習慣去做推算考量,至於一般市售米的鎘限量標準0.4ppm是否要修正?他說不需要更動,因為訂了一般白米鎘限量0.4ppm時,已經考量國人相關攝食量。
-
2020-12-16 養生.聰明飲食
到底什麼是竹鹽?竹鹽的功效真有宣稱的那麼神嗎?
我在2020-10-25發表食鹽,海鹽,猶太鹽,喜馬拉雅鹽:鹽的趣事之後,馬來西亞的讀者MMSHEQ Yew在回應欄裡留言:「Hi Prof,希望在您的下一篇文章中,可以添加有关韩国竹盐的解释。谢谢」雖然這位讀者是特別提到《韓國竹鹽》,但事實上,中國也有竹鹽,美國也有竹鹽,只不過韓國竹鹽是被說得天花亂墜,宛如仙丹神藥,無病不治。(註:台灣也有廠商和個人在製作和販賣竹鹽)美國的竹鹽英文名稱是Hawaiian bamboo sea salt(夏威夷竹海鹽),而由於它是綠色的,所以有時候名字裡還會多加一個green(綠色)或jade(玉,翡翠)。這種鹽的製作其實很簡單,就只是把竹葉的汁跟海鹽混在一起,如此而已。中國的竹鹽在典故上和製作上都是複雜許多。根據百度百科,東晉後期,天花氾濫,瘧疾橫行,葛洪(煉丹家,公元278-359年)在現今湖北赤壁的葛仙山上就地取材,以丹爐為器,以鬆木為柴,以鮮竹、食鹽、艾蒿為料,晝夜煉製丹藥,救治黎民百姓,挽救了周邊無數人的生命,竹鹽由此誕生。韓國的竹鹽在典故上和製作上,就又更複雜了。根據《韓國生命科學》網站發表的What is bamboo salts?什么是竹盐?,一千三百年前新羅高僧真表大禪師於全羅北道邊山的修行處「不思議房」傳授竹鹽的製作方法後,竹鹽就成為佛門僧侶間代代相傳至今之民間療法的最佳工具。直到 1986年,有神醫之稱的仁山先生所著的「神藥」一書中內容詳細記載了竹鹽的製作方法,自此竹鹽之作法始公諸於世。這個韓國竹鹽的製作過程可真的是要老命的複雜,總共需要9次反复的燒烤,所以廣告上一定會看到《九什麼》、《9x》之類的。但是,請問,有誰能證明是真的9次燒烤的竹鹽,還是只是一包再普通不過的粗鹽?事實上,除了名字跟產品之外,這個《韓國生命科學》網站跟韓國沒啥關係,而所謂的《生命科學》也就只是偽科學。它是一個設於馬來西亞,華人經營的保健品公司,而主打產品就是韓國竹鹽。三個禮拜前(2020-11-23)讀者徐鹿在鹿胎盤幹細胞?治百病這篇文章的回應欄裡留言,其中的一句話是:「據說美國直銷設廠幾乎都在猶他州,鐵皮屋工廠隨處可見。亞洲則多以馬來西亞為根據地。」沒錯,我在2019-12-18就發表猶他州,詐騙首府,指出猶他州是直銷公司最多的州,而我最近發表的幾篇文章也都是跟馬來西亞的保健品公司有關,例如免疫維生素, Shiruto, IP-PA1, 美國諾貝爾醫學獎。《韓國生命科學》是把它主打的那款竹鹽說的是無所不能。光是《解毒之王》下面就列舉了化學毒、藥物毒、金屬毒、食物毒、添加劑毒、酸毒、肉毒、脂肪毒、血脂毒、蛋白毒、公害毒。它還放了幾個不孕婦人的見證,說吃了這款竹鹽之後就懷孕生產了。它還說:「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竹鹽是高能量食品,能穩定充分地放射遠紅外線,發揮了遠紅外線的作用。」穩定充分放射遠紅外線!遠紅外線也能用吃的來治療疾病!這麼了不起的發明怎麼還沒拿諾貝爾獎呢?唉!算了!如果不是為了要寫這篇文章來讓讀者了解真相,我實在是無法忍受《韓國生命科學》那一堆又一堆腐爛撲鼻的垃圾。我用Bamboo salt關鍵字搜索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到42篇論文,其中41篇是出自韓國,一篇是出自印度。這些論文大多是發表在阿里不達的期刊,水準真是慘不忍睹。唯一一篇跟人有關的論文是2013年發表的Severe Hypernatremia by Excessive Bamboo Salt Ingestion in Healthy Young Woman(過度攝入竹鹽造成健康年輕女性的嚴重高鈉血症)。它是一個很簡單的案例報告:一名20歲的女大學生從網路上看到廣告說竹鹽可以減肥,所以她就吃了約150克的竹鹽,結果在兩個多小時內上吐下瀉了十多次。到急診室時,她的血鈉濃度是174(正常是135到145之間)。經過低滲鹽水點滴後,她恢復健康。除了公司行號的胡扯推銷之外,媒體也需要為韓國竹鹽的歪風負責。中國央視在2006-9-8發表竹盐的“千年传奇”。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如日中天的韓國歌壇小天王RAIN保持富有魅力的歌喉的秘訣竟然是堅持食用一種經過特殊方法提煉的鹽——“竹鹽”;而著名韓國影星嚴正花也經常將竹鹽調拌在洗面奶中一起使用,日久天長換得肌膚勝雪、潤滑如脂……實際上,竹鹽在韓國、日本等地受推崇的程度已近瘋狂,人們把以它為原料製成牙膏、洗面奶、藥品,添加在食品中……無鹽不歡。」已近瘋狂!無鹽不歡!阿里郎,阿里郎,求你饒了我這苦命郎!原文:竹鹽:已近瘋狂!無鹽不歡!
-
2020-12-15 科別.消化系統
便秘、腹瀉、腸胃炎吃益生菌會好嗎?研究懶人包解答
益生菌吃進腸道,在腸道增殖,由腸道排出,想當然地和腸胃道疾病最有關係。先談談便祕與腹瀉,然後較詳細地談困難梭狀桿菌、幽門螺旋桿菌,以及急性腸胃炎、腸躁症。這裡將暫且跳過功能性腸胃疾病、發炎性腸道等疾病。 便祕與腹瀉:益生菌可預防腹瀉 便祕,最多人關心,卻最不容易得出定論。副乾酪乳桿菌NTU101015和植物乳桿菌PS128,都在便祕大鼠模式中表現出改善便祕的效果。人體臨床試驗效果很不一致,澳洲伍倫貢大學的菲芮拉(Ferreira)教授,2019年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論文,下了個批判性的標題「低水準的統合分析誤導民眾」,他們的結論是:沒辦法判斷益生菌對便祕有沒有效。澳洲墨爾本大學索斯威爾(Southwell)教授2020年論文的建議比較中肯:「益生菌可以增加孩童排便次數,但大型隨機對照試驗的數據不足」。其實我也一再強調,便祕改善靠的是基本功夫,不能只靠益生菌,要同時注意飲食、運動及紓壓。 益生菌對腹瀉的預防效果就很清楚了,請注意是「預防」!不是治療!特別是急性腹瀉,如果有發燒嘔吐,請立刻找醫生!2020年在荷蘭養護之家做的研究,就顯示益生菌可降低抗生素誘發的腹瀉,建議應該推廣,該研究做的益生菌是荷蘭Winclove公司含九株菌株的EcologicRAAD產品。益生菌預防腹瀉的機制,不只是間接維護腸道菌相平衡,有些特定菌株還會影響腸道電解質的平衡,直接改善腹瀉。 旅行者腹瀉原因較複雜,多半還是病菌、病毒感染,益生菌預防效果就不如抗生素腹瀉清楚。國際旅行醫藥學會2017年發布的指南,認為目前沒有充分證據證明益生菌的效果;2019年華盛頓大學麥可法蘭(McFarland)教授做的統合分析,也認為難以確定;但2018年韓國濟州大學裴(Bae)教授的統合分析結論,卻是有顯著效果。 亞洲乳酸菌聯盟每年在亞洲不同國家召開大會,2013年在印度,台灣照例派出數十位產學專家參加,聲勢浩大,葡萄王公司和生合公司都派員參加,帶了很多益生菌產品給大家無限暢飲,大家大量吃,一路平安。我跟好友渡邊博士、學生秀慧博士,在會後去印度北邊的錫金拜訪,益生菌吃完了,沒兩天就開始腹瀉!由經驗論事,我真心覺得益生菌可以預防旅行者腹瀉。 急性腸胃炎:又痛又拉,照四季輪番攻擊 急性腸胃炎在許多國家是五歲以下兒童的主要死因,例如印度,幾乎每十名兒童就有一名死於感染性腸炎所引發的嚴重腹瀉。在夏天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之細菌性感染為主;冬天則以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之病毒性感染為主。至於在3~6月流行的腸病毒,確實是住在腸道,可是卻會將毒素釋放出去,引起和流感相似的呼吸道症狀,以及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等。 加拿大兒科急診研究組織的腸胃炎研究小組,於2014年啟動一項美加跨國合作的四年臨床試驗,探討益生菌對門診腸胃炎的輔助治療效果。2018年底在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將美國及加拿大的結果分別發表論文,美國團隊在十個兒科急診收了因急性腸胃炎來急診的943位病童,加拿大則是在6個兒科急診收了886位病童,將病童隨機分為兩組,分別吃5天的安慰劑,或鼠李醣乳桿菌LGG(美國研究)、鼠李醣乳桿菌R0011及瑞士乳桿菌R0052(加拿大研究),然後觀察1個月的病情進展。 結果兩邊的結論都是:吃5天的益生菌,對急性腸胃炎病情並無明顯效果。雖然論文中有討論各種可能性,但無效就是無效。大規模的跨國研究案,發表在超一流的醫學期刊,當然受到注目,所以我說明得較詳細。 同一期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請了哈佛大學的拉蒙特(LaMont)教授寫了一篇評論,他說已經有數以千計的益生菌研究結果,證明益生菌對各種形式的急性、慢性腹瀉治療或預防確實有效,但是這項無效的研究,還是有其參考價值;而且LGG或R0011/R0052無效,不能斷言別的菌株就無效。休士頓衛理公會醫院的奎格利(Quigley)教授就指出:美加這項研究,在腹瀉發生50小時以後,才開始益生菌介入,太慢了,應該越早越好。 2017年,美國與印度的團隊合作,在印度收了4556位新生兒,做了60天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服用植物乳桿菌ATCC202195的新生兒,敗血症及呼吸道感染都顯著降低。這個研究發表在《自然》期刊,學術地位完全不輸給《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收案人數更是美加案的3倍。所以我認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這兩篇論文很有參考價值,但離蓋棺論定還差太遠。有許多高水準期刊論文討論益生菌,非常能夠帶動益生菌的深度研究。不過老實說,在台灣幾個月大的新生兒得了急性腸胃炎,還真沒有醫生敢於建議輔助使用益生菌,甚至我也只敢建議6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再開始逐漸補充益生菌。不過,如果是在印度這種嬰兒腹瀉死亡率超高的地區,益生菌絕對是救命的選擇。 腸躁症:益生菌功效因人而異 在《腸命百歲2》中,我說益生菌對腸躁症的功效早就被證實了。好友兼研究夥伴台北榮總的盧俊良醫師,在最近的論文就整理出19項益生菌對腸躁症的隨機雙盲臨床試驗。盧醫師和我們最近發表一篇植物乳桿菌PS128對腸躁症老鼠的研究論文,動物試驗的價值雖然遠遠比不上臨床試驗,但可以深入探討一些人體試驗無法探討的生理機制,例如我們就發現PS128可以調控大腦內部與痛覺相關的基因表現等。 最近德國漢堡大學的萊爾(Layer)教授,在《刺胳針》系列期刊發表一項大型隨機雙盲臨床案,募集443位腸躁症患者,服用8週經加熱殺菌的「失活」(註3)雙叉雙歧桿菌MIMBb75或安慰劑,結果顯示:失活菌組有34%受測者達到症狀改善30%,安慰劑組是19%的受試者達到30%改善,統計上是顯著有效,而且沒有任何較顯著的副作用。這項研究能發表在《刺胳針》系列期刊,是因為人數夠多,而且用的是雙歧桿菌的死菌,還有就是統計上結果夠顯著。 但是,容我提醒大家,即使如此,也只有34%的人達到症狀改善30%。那麼著名的期刊論文說有效,為什麼我吃了卻沒效?我只能說個體差異太大了,效果不同也許是因為腸道菌相不同,或腸躁症病因不同,或精神壓力狀況不同,太多可能性,臨床試驗太難做了,尤其是腸躁症的試驗更是難做。 雙叉雙歧桿菌MIMBb75早在2011年,米蘭大學團隊就完成了一項122人、吃4週的隨機雙盲臨床試驗,效果相當好,不過當時做的是活菌型。 另一株針對腸躁症更有名的菌是嬰兒雙歧桿菌35624,愛爾蘭科克大學的貴格立(Quigley)教授在2005年就發表隨機雙盲臨床試驗,效果非常好,稱得上一炮而紅。2006年又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合作,讓362位腸躁症女性吃嬰兒雙歧桿菌35624或安慰劑4週,腸躁症狀也是顯著改善。 最近,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林格.庫卡(Ringel-Kulka)教授募集275位有腹脹腹痛問題、但還不到腸躁症的亞健康受測者,吃一個月嬰兒雙歧桿菌35624後,結果卻是沒顯著效果。「健康人」或「亞健康人」的臨床試驗真的不好表現出效益,只可惜益生菌產品若要以食品上市,就被要求要在健康人身上看到某些效果。 無論如何,嬰兒雙歧桿菌35624目前以AlignR品名在美加販售,以AlflorexR品名在歐洲販售,已經是有臨床數據支持的知名益生菌。(本文出處/摘錄自方舟文化出版《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
-
2020-12-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我買疫苗關卡多 何時能打說不準
新冠疫苗成為全球脫離疫情的盼望,我國到底購得何種疫苗、到貨時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幾家廠商都在談,大部分簽有保密協定,待較確定的結果再公布。專家分析,台灣疫苗採購面臨的難關不少,除了市場較小,我預算有限、下訂時間較晚,何時能夠打到疫苗,仍難以預測。美英開打的輝瑞/BNT疫苗,保護力達九成五,台灣尋求COVAX與直洽藥廠採購,並將冷鏈技術交由藥廠負責。但專家分析,雖然輝瑞粗估明年底可生產十三億劑,供六點五億人使用,但若搭配冷鏈技術,費用大幅提升,藥廠幾乎不可能優先協助亞洲國家。中央研究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英美疫情持續上升,還要度過冬天,所以有施打疫苗的急迫性。美國採購疫苗是每家都去超量訂購,就算臨床試驗結果未出爐,有些疫苗不見得會過關,疫苗數量也很充裕,但台灣不能這樣花錢,「時間站在我們這邊」,有條件等待並評估最適合我們採購的疫苗。但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疫苗還是愈早買到愈好;指揮中心尚無法確認的兩大關鍵點是「何時拿得到、量有多少」,可能是全球訂購量極大,台灣較慢下訂、市場又小,所以一直無法確認。蘇益仁提醒,日本、韓國、新加玻等國都已經公開各家疫苗採購量,防疫要針對最壞的劇本做最好的準備,明年第二季以後,世界各國已經普遍打疫苗,全球解封之下,台灣的邊境解封也會面臨國際壓力。副總統賴清德昨出席「二○二○國際醫療高峰論壇」提到,他受蔡總統指示,協助國內新冠肺炎疫苗發展,政府會傾全力幫助國內四家疫苗公司。
-
2020-12-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加坡18日起開放我旅客入境免隔離 旅遊泡泡仍無進展
新加坡擴大開放邊境之際,今天宣布,18日起解除對來自台灣旅客入境限制。旅客行前需先申請「航空通行證」,抵星後須在機場接受病毒檢測,若結果呈陰性就無須隔離。外界好奇是否意味著旅遊泡泡有譜,交通部觀光局說目前暫無相關規畫。旅遊業者坦言,單邊開放對旅行社沒有助益。外交部稍早也表示,新加坡宣布18日起正式實施,旅客必須在出發前7至30天內向新加坡民航局線上申請單次入境「航空通行證」(Air Travel Pass, ATP),以及抵達星國前14天內沒有前往其他國家旅行的紀錄,抵達新加坡後,必須立刻接受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若檢測結果為陰性,就可以自由活動,不須居家檢疫。對於我國和新加坡後續有無旅遊泡泡規畫,觀光局說下午3時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就有說暫時不考慮,這部分尊重指揮中心,就市場旅遊來說當然希望可以開啟旅遊泡泡,但還是以旅遊安全防疫為優先。觀光局說,12月初新加坡來信說要開啟旅遊泡泡,觀光局也整理相關資料給指揮中心,指揮中心近日正式表達目前疫情嚴重,暫時不考慮。後續隔離並不是由觀光局決策,得要看防疫單位要求,但在開放旅遊泡泡前,觀光局都會做好相關準備。目前顧及旅遊安全,除非疫苗出來,有打才是有可能開放旅遊,疫苗是被動被通知,所以也沒辦法確定何時可以推旅遊泡泡,本來說第一季又說第二季會有疫苗,到現在沒有具體時程表。觀光局說,我國防疫很好大家都想做旅遊泡泡,但考慮的是對方疫情會不會傳到台灣。除新加坡有表明旅遊泡泡意願,帛琉先前也有,不過當局考量醫療體系喊停;日本雖非官方接洽觀光局,但業者有表達想要開啟;今天韓國航空公司也聯繫觀光局,但邊境開放問題還是要給指揮中心決定;越南則很早就接洽,只是考量疫情狀況所以暫緩討論。觀光局目前都有跟相關業者座談,組團社對旅遊泡泡都會有期盼。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蕭博仁直言,單方面絕對不行,兩個國家一定要互惠,如果到新加坡不用隔離到台灣卻要隔離,是絕對行不通,不會有旅行團去,就算是免費的也一樣,何況還要錢,除非是商務,有幾千萬生意才會願意。蕭博仁說,希望政府還是能給個期程,告訴業者哪個時間帶可能有旅遊泡泡,不然現在就很像是「在加護病房等著拔管」,紓困就是那根管子,也希望自己有釣魚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給政府餵魚。身為受疫情影響下唯一被限制的產業,真的過得很辛苦。
-
2020-12-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球拚抗疫 加拿大、美國、以色列公布疫苗接種計畫
加拿大今天批准美國輝瑞藥廠與合作夥伴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成為最新一個緊急授權使用這支疫苗的國家,最快下週開始配送、施打。加拿大是繼英國、巴林之後,第3個批准使用輝瑞(Pfizer)&BNT疫苗的國家。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USFDA)預計明天開會審議後,預料也將予以放行。昨天,英國成為第一個開始大規模接種COVID-19疫苗的西方國家;同一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表示中國製藥鉅子國藥集團研發的疫苗防護力達86%。如今除了加拿大,美國、以色列也宣布相關疫苗接種計畫,是全球在研發、配送安全有效疫苗以打擊疫情上,最新一波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官網的追蹤數據,新型冠狀病毒自去年底在中國湖北武漢傳出病例以來,全球迄今已有6882萬多人染疫、超過156萬人病故。● 加拿大加拿大下週開始配送、施打疫苗,計劃率先照顧優先對象之後,明年4月開始替全民進行接種,預計最快9月底就能完成作業。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國會中表示,「下週開始會看到3萬劑疫苗,未來還會有更多,然而…我們仍得通過冬天這一關的考驗」。截至目前,加拿大通報的確診病例累計達42萬9035例,包括今天新增的5981例。加國病故人數達1萬2867人。加拿大訂購2000萬劑疫苗,足以替1000萬人施打;並有採購額外5600萬劑的選項。第一波施打對象將包括護理人員、長照機構住民和員工、年長者以及原住民。● 美國美國FDA預料於10日批准使用輝瑞&BNT疫苗後,五角大廈官員表示,代理防長米勒(Chris Miller)、副防長諾奎斯特(David Norquist)、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等國防部高階將領將於下週前率先接種,以保障美軍指揮系統安全。首批給五角大廈的疫苗會有4.4萬劑,除了先替領導階層施打,也將優先替軍醫院和緊急服務處的衛生照護及支援人員施打,公共安全人員也列第一波施打名單。首批配送作業將包含16個基地,包括韓國、德國和日本各一處基地。為了加強國防人員對疫苗的信心,美軍領袖將以「公開」方式接種疫苗。而美國疫情重災區之一的紐約州,預計最快本週末接收到第一批為數約17萬劑的疫苗。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表示,優先施打對象將是養老院住民和員工,以及高風險的醫院人員。新型冠狀病毒在紐約州奪走3.5萬條性命,多數集中在紐約市,其中以較為貧困的黑人和拉美社區受創最深,死亡率是白人社區的2倍。因此當疫苗作業最快於明年2月初擴大至一般民眾時,非裔和拉美裔族群將優先施打。不過,鑑於率先施打疫苗的英國傳出2位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工作人員在接種後出現過敏反應,美國FDA如果一如預期批准疫苗使用,可能會要求有嚴重過敏史的民眾先不要施打。此外,美國FDA也可能要求醫療服務提供者觀察民眾接種後是否會出現罕見但暫時性的顏面神經痲痺現象。疫苗試驗顯示,約1萬9000名受試者中,4人會出現這種名叫「貝爾氏麻痺症」(Bell's palsy)的疾病。美國政府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與療法研發計畫最高主管施勞威(Moncef Slaoui)表示,整體來說,呈交給美國FDA的簡報文件上的疫苗數據讓他「印象深刻」。美國政府希望這個月接種2000萬人,其中以養護中心住民和前線護理人員為優先施打對象。目標是於明年2月完成1億人接種,6月時完成全民接種。●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今天宣布,800萬劑輝瑞&BNT疫苗的第一批稍早抵達以色列之後,將於12月27日展開疫苗施打作業,公衛服務團隊預計一天可接種6萬人。尼坦雅胡表示,明天還將接收到更大一批疫苗。尼坦雅胡並重申先前所說,「鑒於我要求所有以色列公民接種疫苗,因此有必要樹立榜樣,作為以色列率先接種疫苗的人」。他並沒有確切說明接種時間。他並表示衛生部正在開發「綠色護照」,「所有接種的人將可出示證書或應用軟體,藉此進出活動、購物中心等各式各樣服務」。「這將有助於鼓勵民眾接種,讓社會快速恢復正常。」根據最新統計,以色列有34萬9916人染疫,2934人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