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雙北
共找到
666
筆 文章
-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56、不明傳播鏈19條 指揮中心在基隆「類普篩」遭批雙標
國內疫情多點爆發,波及校園,海軍官兵也確診,昨日新增五十六例本土個案,其中八例尚未釐清感染源,全國不明感染源的傳播鏈已達十九條。指揮官陳時中直言,「個案多,很亂又散發」;疫情記者會都因而延誤。基隆小吃店群聚事件再添十九人確診,陳時中下午趕赴基隆,宣布基隆「類普篩」社區採檢,希望抓出黑數,在第一時間圍堵疫情。彰化縣衛生局曾因主動血清檢測遭懲處,去年五、六月雙北疫情大爆發,許多專家建議對藏有黑數的熱點地區普篩,指揮中心也拒絕;但這次處理基隆疫情,卻一改常態要求「類普篩」,外界質疑指揮中心雙重標準。曾與彰化縣合作普篩的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昨表示,Omicron傳播力是原始病毒株的三倍,精準疫調、匡列採檢恐來不及,指揮中心如今積極處理是正確方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類普篩對象為基隆卅六萬市民,由中央發放快篩試劑,市府提報相關計畫,篩檢方式、人數、如何發放、回收等,預計一周內執行完畢,希望基隆模式可供其他縣市參考。莊人祥說,去年是以社區篩檢、三級警戒措施限制民眾活動範圍,現在則希望在不限制民眾活動下「類普篩」,釐清疫情集中區域陽性率。陳時中說,基隆疫情「多路散發」,還沒收斂,要非常提高警覺。基隆小吃店全案累計六十八人。此外,新北中和公寓周邊增六人確診,全案累計十七人;樹林科技廠增六人確診,全案累計廿九人;大潭電廠新豐宿舍再增十二人確診,累計七十八人;台東卑南家族群聚增二人,累計十一人;高雄化工廠增一人,累計廿四人。陳時中表示,新增八例感染源不明個案分布於桃園、台中與雙北,台中婚宴群聚增三人確診,案二三二六六、二三二六八住在台北,案二三二七七是海軍一六八艦隊濟陽級軍艦官兵,家住基隆,官兵確診後,八十多名同袍採檢結果均為陰性。海軍艦隊指揮部表示,已啟動防疫機制,並完成兵力調整,不影響戰備任務。一六八艦隊基地在蘇澳,但最近海軍在南部海域實施「海強操演」,各艦隊主力艦隻雲集高雄左營軍港,目前也有敦睦艦隊進出港實施演訓,此案例是否影響海軍操演,受到關注。 近日社區疫情多點爆發,加上清明連假將至,有專家以「老虎來了」形容這波疫情,陳時中回應「一定會謹慎以對」;各院占床率還不到四成,且重症比率偏低,「民眾看到幾十個案例就緊張,請大家戒慎,可以緊張,但不要恐懼」。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時中推類普篩阻斷Omicron 專家:疫情擴散如覆水難收
基隆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親自前往基隆視察,拋出基隆卅六萬人「類普篩」防堵疫情。專家表示,「類普篩」就是「普篩」,藉此找出潛在確診病例,採取隔離措施,防堵疫情,且可以了解當地真實感染情形,並搭配血清抗體檢測,推估自然感染率,但如今利用「類普篩」控制疫情,可能已經慢了,效果可能有限。「基隆普篩應針對高風險地區內,所有民眾都要進行篩檢,不要挑選。」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類普篩就是普篩,由此可以了解當地真實感染情形,並最好搭配血清抗體檢測,如此才可找出所有感染者控制疫情,同時也可推估基隆地區的自然感染率,但若感染者人數多,要如何居家隔離,需要後續的配套措施。蘇益仁說,基隆類累普篩與去年五月雙北疫情大爆發時,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設立快篩站篩檢方式不同,快篩站無法了解當地真實感染情形。蘇益仁曾建議柯文哲萬華地區應進行普篩,但當時萬華地區每天快篩出五十名確診患者,依柯文哲推估,如果進行普篩,每天確診患者恐高達五百人,到時將找不到防疫旅館加以隔離,只能快篩多少算多少。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說,類普篩就是普篩,兩者差別可能是篩檢範圍大小有所不同,如今基隆疫情嚴峻,指揮中心想要介入控制疫情,利用普篩是必要及正確的手段,以找出潛在確診病例,立即採取隔離措施,不再傳染給下一個人。但Omicron變異株傳播快速,目前「疫情已擴散出去,覆水難收」,如今要利用「類普篩」控制疫情、阻斷傳播鏈,已經有點慢了,效果也有限。基隆類普篩是以居家快篩試劑採檢病毒為主,與疫情初期彰化縣萬人血清篩檢抗體不同。黃立民說,兩者意義不同,篩檢病毒是反應目前的情形,檢驗血清抗體是反應過去感染情形為歷史考古。黃立民說,現在指揮中心態度,應是容忍確認個案數少、小規模的疫情,但對感染人數多、大規模的疫情,還是會介入處理,接下來Omicron疫情能否控制,須觀察三大指標,首先是疫情有無進入安養機構或長照中心,以及清明連假、宗教遶境後病例數有無激增,但感覺接下來疫情都不會太好,確診個案會陸續增加,何時趨緩還有待觀察。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國內重症比低、占床率不到4成 陳時中:醫療量能足夠
國內疫情零星個案不斷增加,各界憂心醫療量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國內醫療量能重症比例很低,占床率不到四成,「大家看到確診10幾個緊張,我也是,但還是要講,大家戒慎可以緊張,但不要恐慌」。陳時中表示,目前全國重症占床率不到四成、僅三成多,重症比例都很低,現在病房都恢復平常用途,目前專責病房都還沒開啟,量能都足夠。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目前全國專責病房、負壓隔離病房使用率37.1%,全國2596床目前使用了964床,其中台北區(雙北、基隆等)使用56%、北區(桃竹苗)佔40%,醫療量能仍有餘裕,也會持續做輕症分流。專家認為,抗病毒口服藥至少準備百萬份才算夠,陳時中說,藥物新藥是有時效的,新藥時效大約只有半年,如何準備幾萬份的藥、又把浪費減到最低,需要再計算,依照計算,約有千分之一是重症,台灣目前沒有那麼多,適應症可能變成重症的都要匡列進去,以現在藥物的份數一定足夠。陳時中表示,昨日疫苗施打不多,僅6.3萬劑,目前國內疫苗覆蓋率第一劑83.4%、第二劑78.28%、基礎加強劑0.81%、追加劑49.69%。媒體詢問,是否討論打第四劑會以哪個族群優先?陳時中說,染疫高風險的可能是較優先對象,但時間還沒到,時間近一點科學證據更多,比較能講清楚。至於是否強制長輩打疫苗?他回應,在法律上做不到強制施打,傾向用鼓勵加上限制等方法做。
-
2022-03-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群體免疫或疫情控制 專家籲從病毒清零改為重症清零
國內各地爆發多點確診個案,包含中和某社區公寓、基隆警察及小吃店案等,今日又有新竹縣市、宜蘭縣、北市、基隆等縣市學校因疫情停課進行全校篩檢。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跨縣市多點感染鏈靠傳統的疫調跟思維,無法再阻擋Omicron病毒擴散。他表示,以中和公寓群聚來看,雙北許多老公寓沒有電梯,樓梯間的手扶梯則增許多表面接觸的機會,加上多數老舊建築通風設備不好,有可能是透過氣融膠傳染,若進到建築物間有脫口罩行為,就有可能確診。而基隆員警相關傳播鏈的小吃店及社交情境都很萬華相似,高雄港個案群聚則跟境外移入港口有所關係。針對八大行業等各行業可以進行抗體檢測、疫苗保護力時效監測,針對高危險區域如廁所跟電梯,進行環境監測及清消,加上清明假期到來,也要避免高危險族群接觸公眾及群聚場所,或與境外移入個案有所接觸,民眾也要維持口罩及社交距離,即便各地有小群聚發生,也不至於演變成大流行的關鍵。面對Omicron病毒株的高傳播力,更需要更精準防疫。陳秀熙建議,國人第二劑要達九成,第三劑追加劑需要針對不同疫苗的時效進進行精準追加接種及混打,且高危險族群第三劑要優先施打,近期WHO積極推行Novavax次單位蛋白疫苗,其副作用小,若疫苗抵台後建議優先給75歲以上長者接種或考慮給青少年使用,補足疫苗覆蓋率缺口。即便全世界Omicron致死率下降致死率約在3.5%,但以傳染病控制下,在1000人裡不可超過2人,目前六大洲只有大洋洲有符合,致死率達0.93人,台灣也有符合標準達0.3人左右,但台灣如今要走向群體免疫或疫情控制,已無法追求「病毒清零」,太過理想,而因改為「重症清零」。未來要避免社區步入大爆發的風險,病毒將會感染未打疫苗族群的長者跟小孩,其重症、住院及死亡將增加,此外輕症也不宜短時間暴增,會造成醫療人員健康照顧量能下降、多家公司基本工作人員因隔離而工作停擺,造成社區經濟損失,同時最重要的疫苗免疫保護力失效問題,也可能導致部分輕症者轉變重症,民眾仍須盡快打第三劑疫苗。
-
2022-03-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例分布雙北 境外95例
國內新增9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個案及95例境外移入,有6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2例女性,年齡分別為10多歲及40多歲,位於雙北地區。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46例男性、47例女性、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34例)、菲律賓(5例)、荷蘭、澳大利亞、泰國及韓國(各3例)、香港、馬來西亞、印度、美國、新加坡(各2例)、羅馬尼亞、英國、義大利、加拿大、印尼、巴拉圭及波蘭(各1例)移入,另27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22日至3月2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794,22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6,771,704例排除),其中22,188例確診,分別為6,614例境外移入,15,52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5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3-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嘉義婚宴定序同桃機群聚 羅一鈞:研判和設計師群聚有關
嘉義婚宴群聚再增四人染疫,但感染源仍不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長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針對這起群聚最早的個案(案21792)已定序出為桃機序列,研判和新北設計師、旅遊團衍生到玉米節活動等相關,但個案間如何接觸還需要詳查,仍列不名感染源傳播鏈;目前國內不明感染源傳播鏈共五條。羅一鈞表示,根據疫調嘉義群聚中的指標個案(案21792)於3月14日發病,但今天公布的雲林個案(案22137)發病日比指標個案更早,3月13日就有不適症狀,且婚宴在13日中午舉行,因此需要詳查其過去14天的足跡,是否會和新北設計師,或是旅遊團衍生出的南部家庭等群聚有關聯性。羅一鈞表示,目前累積17個不同序列的Omicron傳播鏈,不論BA.1或BA.2都是同一株病毒、序列相近,只是後來有突變可進一步分型,不過BA.2傳播力比BA.1多三成,但重症死亡率並沒有比較高。17個序列中有六個是BA.2,最早是高雄港群聚,但已順利控制;其他包括桃機航警、引水人等也都局限性群聚或只有單一個案,沒有外擴。目前國內不明感染源傳播鏈共五條,包括嘉義婚宴群聚、桃機清艙人員、米迪幼兒園群聚、五分埔服飾店員、雙北親友群聚。羅一鈞也表示,目前落地採檢陽性個案每天約在兩位數,八成五左右會分流到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收治最多在雙北,目前都可以負荷。而境外個案雖多,但國際疫情有些國家已進入中後期甚至尾聲,大約一半或一半以上是舊案,符合提前解隔離條件,5天到7天就可以解隔,不用隔離到10天以上。
-
2022-03-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今年本土重症病例均未打3劑 羅一鈞籲長輩接種疫苗
據指揮中心分析,今年累計3例本土重症病例,均是介於60至80歲、有慢性病史的高風險族群,其中2人未完整接種疫苗,另1人也未打第3劑,指揮中心呼籲長輩儘速接種疫苗。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收斂,但染疫併發重症個案仍時有所聞,高風險族群不可不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上週共新增2例Omicron併發重症個案,境外移入、本土各1例。羅一鈞表示,本土重症病例至今累計3例,年齡介於60歲至80歲,都有慢性病史,其中2人沒有完整接種疫苗,包括一名7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高血壓、中風、腎臟病病史,從未接種疫苗,2月上旬康復解除隔離;1例是台南60多歲男性,有中風、癲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慢性病史,僅於去年7月接種1劑AZ疫苗。羅一鈞說,另有1例為8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慢性腎病要長期洗腎,曾接種2劑AZ疫苗,最後一劑為去年9月,並未接種第3劑,雖符合解隔條件,但卻因吸入性肺炎死亡。羅一鈞呼籲,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長者染疫後重症、死亡風險,還沒打滿3劑疫苗的長者務必盡快接種。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昨天國內共接種7萬5370劑,累計接種4886萬劑疫苗,第1劑涵蓋率83.26%、第2劑77.85%、第3劑追加劑47.61%,基礎加強劑0.81%。第27期1922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共提供約100萬個疫苗名額,但截至今天中12時,共14.8萬人預約,預約率僅14.81%。在國內疫情方面,羅一鈞說,目前國內仍有4條感染源不明傳播鏈,包括米迪幼兒園、雙北家人親友群聚、基隆染疫女店員、嘉義市30多歲男性,仍持續疫調監測中。
-
2022-03-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時中:台灣「類清零」下一步解封關鍵為3月17日後
國內疫情未停歇,陸續有零星個案,外界憂「清零」難達標,恐成解封變數,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近期台灣已「類清零」,下一步解封須觀察17日後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國內尚在監測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感染源待釐清傳播鏈維持3條,分別為基隆染疫女(案21497),定序尚未出來,及雙北家族親友群聚,還有桃園米迪幼兒園群聚。雖然偶爾會出現本土零確診,但持續出現零星個案。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目前台灣境內的零星個案,不在考慮造成疫情升溫的範圍內,這幾天台灣疫情有點「類清零」傾向,但仍然不可因此鬆懈。陳時中提到,因為自3月7日入境檢疫天數縮短至10天,且檢疫場所改為居家為主,預估3月17日後,是觀察新制上路後,是否對於境內疫情造成影響重要關鍵期,如果疫情可以穩定控制,才會考量後續解禁。台灣正朝經濟防疫模式前進,陳時中日前鬆口,入境檢疫期將朝向753規劃,也就是循序漸進將檢疫天數縮短至7天、5天、3天,最後則是全免檢疫,紐西蘭已宣布入境免隔離,台灣入境解禁規劃何時上路備受關注。陳時中表示,邊境管制放鬆,本土疫情勢必升溫,台灣打開國門規劃,秉持「不落後太多,在逆境中做好」原則,須將本土疫情控制在可承受範圍。針對媒體詢問若檢疫縮短到5天,推估20%染疫者可能進入社區,他坦言,確實可能出現大量本土或境外輕症患者,但尚無規劃改為居家隔離。陳時中認為,解禁後,本土疫情控制關鍵在於民眾自主應變性,如染疫者疫調據實以告,疑似症狀者積極居家快篩,辦公場所落實分流分艙,設立內部防疫小組等,都有利於將疫情控制,全民防疫做愈好,解禁速度自然會加快。國際疫情持續,自韓國入境的確診人數明顯增加,今天共新增11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解釋,其中9例自韓國境外移入個案是船上自費採檢發現。至於為何僅擬將韓國增列入落地採檢範圍,不考慮所有國家一視同仁,皆納為落地採檢對象,陳時中解釋,是否執行落地採檢有2大考慮因素,首先是機場容量跟班機頻繁度,再者是當地及入境陽性率,韓國近一週確診率是世界最高,所以才會考慮納入。據指揮中心現行規定,旅客抵台時須「落地採驗」航班為歐美、中東、紐澳及印度、東南亞航線航班,檢驗結果陰性者接續入境通關程序,檢驗結果陽性者,指派專人完成證照查驗後,由空側後送醫院或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防疫旅宿。
-
2022-03-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平穩醫院擬探病全面解禁 專家:應觀察至4月7日
國內新冠疫情日趨平穩,醫院開放全面探病呼聲漸起。目前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醫院維持禁止探病,但家屬若有特殊緊急需要,可向醫院提出申請。其餘縣市開放探病包括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及兒童病房等。專家表示,醫院全面開放探病是可以討論,但應再觀察一個月再做決定;另有專家認為,醫院全面開放探病,恐爆發院內感染風險,不應輕易開放。據了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議,若疫情更加平穩時,雙北、桃園市、高雄市醫院開放探病,將先比照其他縣市,包括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及兒童病房等優先開放,而已開放探病的其餘縣市醫院,探病次數可望由現在的一次,再有所增加。不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表示,目前雙北、高雄、桃園都是中等風險,雖然疫情趨緩,但還需要觀察一小段時間,或許就可以開放,但本周還無法開放。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就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觀察,現在亞洲疫情較為嚴峻,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日本、韓國、越南等持續傳出疫情,但歐美疫情已逐漸趨緩,可是若要進一步開放醫院全面探病,還是必須小心,建議再觀察一個月,屆時依疫情變化再行研議。「國內疫情平穩,民眾應逐步恢復正常生活,醫院是否全面開放探病,這是可以討論的議題。」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但仍須觀查四大指標,分別是國外疫情變化、有無新變異株出現、疫苗覆蓋率有無持續上升,以及社區有無爆發大規模疫情。尤其國內3月8日起放寬邊境管制後,是否進一步解封,包括醫院全面開放探病等,最好是再觀察至4月7日再來評估,可能較為恰當。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說,社區疫情雖然平穩,但仍有不明感染源且有隱性染疫患者,而民眾也是可以到處看病,若醫院全面開放探病,恐增加院內感染風險,不應輕易開放,避免醫療量能受到衝擊。至於何時才可以開放,就是「與病毒共存」的時候。
-
2022-03-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入境檢疫 可望縮為7天
國內昨新增二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及七十三例境外移入個案。本土個案分別為桃園和基隆個案,前者與雙北家庭群聚有關,後者則為新的不明感染源個案。另指揮官陳時中說,入境檢疫期將朝向「七五三」規畫,也就是七天、五天、三天,最後則是全免檢疫,若疫情一個月後沒特別變化,將先縮短往七天走;至於青少年第三劑疫苗,最快在四月初開打。雙北家庭群聚昨再增卅多歲桃園男性案二一四四○,曾與之前案二一三五九共餐。陳時中說,該案病毒量低且N抗體呈陽性,恐非此群聚感染源頭,其未確診的弟弟PCR雖陰性,但N抗體為弱陽性,被懷疑才是感染源。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這起家庭群聚病毒基因定序結果桃機序列有相關性,但還沒找到確切感染途徑,仍暫列不明傳播鏈。至於另個廿多歲女性案二一四九七,住基隆,為台北市五分埔服飾店「禾荷HER HER」女店員,自行快篩呈陽性,主動通報,且感染源不明,Ct值僅十三點一,目前匡列八人,包括同住家人及職場匡列者,但三月十至十二日連上班三天,十一日晚間曾到饒河夜市的下港名彭臭豆腐用餐。
-
2022-03-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增一不明感染源個案 國內剩三條不明傳播鏈
國內又增一名不名感染源個案,為基隆一名20多歲女性。目前國內不明傳播鏈共三條,包括基隆個案、雙北家人親友群聚,以及監測至3月18日才期滿的米迪幼兒園群聚案。至於雙北家庭群聚,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起群聚的基因定序已經出爐,和桃機序列有相關性,與最初的個案僅差一個位點,但尚未釐清確切感染途徑。指揮中心今天公布一例不明感染源個案(案21497),為20多歲女性,居住於基隆,平時在台北市上班。因出現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發燒等症狀而就醫,但醫療院所僅開立藥物就讓個案返家。因個案有警覺性,快篩陽性後進一步篩檢確診,Ct值13.1。目前匡列八人,包括同住家人四人以及職場匡列者四人。除這例不明感染源個案外,雙北家庭群聚目前亦尚未找到感染源。這起群聚今天新增一名個案(案21440),目前共29人染疫。羅一鈞表示,雙北親友群聚這起序列屬於桃機相關,而北部之前陸續個起群聚的基因序列也都和桃機相關,因此彼此間可能都有關聯,但還沒找到與哪個群聚直接有關係,所以仍列為不明傳播鏈。基隆個案和雙北家庭群去都要監測到3月23日。至於另一條列為不明感染源的米迪幼兒園群聚案,已近一周沒有新增個案,到3月18日監測期滿。至於旅遊團衍生醫院群聚事件今天無人增個案,但增加兩例個案的定序結果,皆和設計師的序列一致,這起群聚案將監測至3月22日。
-
2022-03-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案例+2、境外移入+73 雙北家庭群聚又增一人
國內今天新增2例本土個案,73例境外移入個案,無死亡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3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這週歐美入境陽性率降低,東南亞入境者陽性率增高。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分別為30多歲及20多歲,桃園和基隆各一例。桃園個案為雙北家庭群聚相關個案,為妹妹(案21359)的朋友,2月27日曾與妹妹一家人吃飯,經匡列檢驗確診,Ct值從30升至33,N抗體陽性。不過指揮中心研判,這名朋友並非群聚感染源頭,因該家庭中未確診的弟弟PCR雖陰性,但N抗體為弱陽性,懷疑才是感染源。而病毒基因定序也已出爐,與樹林電子廠、米迪幼兒園、新北涮涮鍋等案一樣,都屬桃機序列,但彼此有些微的差異。另一名基隆個案(案21497)則為不明感染源個案,為20多歲女性,平時在台北市工作。因出現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發燒等症狀而就醫,但醫療院所僅開立藥物就讓個案返家。因個案持續發燒且有警覺性,快篩陽性後進一步篩檢確診,Ct值13.1。目前匡列八人,包括同住家人四人以及職場匡列者四人。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42例男性、30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分別自索羅門群島(6例)、越南(5例)、香港(4例)、泰國及美國(各3例)、新加坡、緬甸、印尼、德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及巴基斯坦(各2例)、巴拿馬、日本、英國、柬埔寨及俄羅斯(各1例)移入,另33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2月27日至3月1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萬1363例確診,分別為5819例境外移入,1萬54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4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3-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擴大疫調抓5確診 社區感染風險仍在
昨新增五例本土個案,台南四例、北市一例,分別為雙北家庭群聚、旅遊團衍生醫院群聚相關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五案係在擴大疫調匡列才被確診,社區感染風險仍在,兩起群聚事件都需監測至三月廿二日。台南市長黃偉哲宣布,台南市今起三天提供免費快篩,憑身分證到衛生所領取試劑。四例台南個案皆與旅行團衍生的就醫群聚相關,案二一三九三為七十多歲男性,未接種疫苗,曾與日前公布的個案(案二一二六二)有就醫場域接觸史,自我監測採檢陽性,Ct值卅二點六、無症狀,研判屬感染後期,將進行二採和抗體檢驗。案二一三九四為案二一二九七的同職場同事,十一日出現症狀,三月十二日因職場匡列採檢陽性,Ct值十九點八。另兩名個案(案二一三九二、案二一四二二)為夫妻,因案二一三九二出現症狀,自主快篩陽性就醫確診,匡列後發現案二一四二二也確診,兩人Ct值分別為十四點五和十九點六。疫調發現,案二一四二二曾到日前公布確診藥師的醫院就醫,且三月七日就出現症狀。這起旅遊團衍生醫院群聚累計廿八人染疫。北市新增一例為感染源待釐清的雙北家庭群聚延伸個案(案二一三九五),為日前確診個案(案二一三五九)的同住哥哥,案無症狀,Ct值卅三,僅接種過一劑BNT疫苗。在可傳染期間(三月八至十二日)足跡包含林辰熹建築師事務所、OK便利商店華山店、搭捷運往返善導寺站及市政府站、台北市政大樓南區一樓、統一超商華雙門市及台北杭南郵局,皆已陸續清消。
-
2022-03-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醫附醫統計:喘、疲勞 3成新冠確診者留後遺症
目前國內新冠病例已逾兩萬例,全民關注長新冠後遺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統計,確診者出現後遺症中,以「喘」最多,其次為健忘、疲勞,且隨著Omicron變異株出現,染疫者後遺症以「疲勞」占多數。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提出「新冠感染者復健治療指引」,呼籲及早復健,避免確診後喪失活動力。指揮中心昨天公布,新增一例本土個案,為雙北家庭聚群個案接觸者,全案累計四人染疫。新增患者為案二一三五九,是台北市卅多歲女性,曾在二月廿七日與案二一二九五接觸,於三月十一日擴大匡列採檢後確診、Ct值廿八,個案無症狀,全案累計四人確診,感染源仍待調查。國際疫情趨緩,但仍有近三成民眾飽受長新冠後遺症痛苦,台中榮總復健科主任程遠揚表示,新冠染疫者因肺部發炎引發肺纖維化,或病毒侵犯心血管系統使心臟功能受損,住院臥床時可能使四肢肌力喪失、心肺耐力下降,影響後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衛福部去年十二月十三日推動「新冠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北醫附醫統計,新冠後遺症包含呼吸費力或喘,達五成,健忘四成六、疲勞四成三,還有掉髮、失眠、焦慮、咳嗽咳痰、喉嚨不適等。無論輕症或重症,疫後都可能出現疲勞、倦怠或無力感,讓染疫者降低活動意願,提高失能機率。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認為,應積極讓確診者復健,並提出「新冠感染者復健治療指引」三方向,一是避免染疫飽受倦怠引發的退化,解隔離後加強心肺耐力訓練;二是針對年長者咳痰、呼吸道不適,應協助學習不費力的咳嗽的技巧;三是因染疫住進加護病房者,恐因急性呼吸窘迫造成肺纖維化,急性期就應開始復健。
-
2022-03-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院內感染醫護人力短缺 今公布新制可提前重返崗位
國內宗教旅遊團延伸復健巴士及醫護院內感染,全院停止門急診並進行匡列篩檢,影響醫院人力短缺。指揮中心宣布調整醫療照護工作人力短缺之應變處置建議。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去年三級警戒遇到院內確診事件會有多名醫護受到匡列,且病患無法被好好照顧,今年國內也有雙北、台南等四家醫院有院內確診及感染,因此修正應變措施。尤其遇到院內確診事件,使多名醫護匡列隔離,醫療照顧機構啟動備援人力計畫,可報請機關同意後,讓這些醫護返回工作,適用對象是匡列居家隔離的醫護,不適用於出國回來的醫護人員,減少人力短缺問題。另外若屬於「陰轉陽」等密切接觸者或家中有人確診等,或是高風險暴露或等高風險醫療行為,以及醫院或機構中非屬於照護必要性人員,或本身免疫風險高,也排除在適用範圍外。指揮中心公布細則如下:一、適用對象:醫療機構和長期照護機構工作人員。惟高傳播風險之密切接觸者(如家戶內接觸者、未穿戴適當防護裝備執行插管或支氣管鏡等高風險醫療行為等形式之暴露等)、非屬必要性之工作人員及免疫不全等工作人員不適用。二、醫療照護機構提前返回工作建議:(一)已完成接種COVID-19疫苗追加劑達14天(含)以上之無症狀密切接觸者:於1次核酸檢驗結果為陰性後,可返回工作,並於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第3、7、10日各再進行一次核酸檢驗,其後比照居家隔離者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相關採檢規定。(二)未完成接種COVID-19疫苗追加劑達14天(含)以上之無症狀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7日。居家隔離期滿時,於1次病毒核酸檢驗結果為陰性後,可返回工作,並於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第10日再進行一次核酸檢驗,其後比照居家隔離者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相關採檢規定。(三)除前揭規定外,經傳染病防治醫療網網區指揮官同意者,得視疫情需要調整返回工作建議。指揮中心呼籲,請醫療機構和長照機構訂有人力備援計畫,評估人力需求及適當配置,落實感染管制措施,以因應可能遭遇之人力困境,共同嚴守醫療防線。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發展,滾動修正相關應變策略,完善醫療照護體系,確保醫療量能充足以因應疫情。
-
2022-03-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7、境外75例 雙北新增不明感染個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8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例本土個案及75例境外移入,有4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有7例本土個案,有4人為宗教旅遊團相關,另有1人在新北、2人在台北感染源不明。昨天入境航班篩檢結果,共19航班,入境人次1311人,共檢驗45人陽性,陽性率3.43%;今日早上5航班,共513人採檢、4位陽姓,陽性率0.78%。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4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43例男性、3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20例)、美國及印尼(各4例)、香港(3例)、荷蘭、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及緬甸(各2例)、衣索比亞、墨西哥、巴西、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瑞士及西班牙(各1例)移入,另26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2月18日至3月1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543,45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6,521,717例排除),其中21,163例確診,分別為5,627例境外移入,15,48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4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3-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南醫護與宗教旅遊團關聯未知 剩3條傳播鏈需關注
國內本土個案零確診,昨日新增的兩名台南醫院醫護確診,基因定序仍在持續調查,看是否與宗教旅遊團相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另外有宜蘭境外移入個案及雙北感染源需要觀察,其餘傳播鏈大致皆已監測期滿。陳時中表示,宗教旅遊團整體群聚中,案20913本身是照顧人員,接觸人員也多為陰性,曾在2月20日出遊,因而延伸高雄親戚案20861及家戶、餐廳接觸者及員工確診、員工家人(妹妹)等確診,其他都陰性,現已有13人確診。至於案20913也曾在工作場合接觸案20974,並搭乘過復康巴士至醫院看診,因而延伸一連串醫院、復康巴士接觸、醫院藥師也確診,已知醫院接觸者包括員工或受照顧者目前都陰性,監測要到3月21日,醫院端累計7人確診。另外還有兩條傳播鏈包含宜蘭境外移入個案造成家戶共四人確診。陳時中說,「這條個案看來單純。」其中個案從2月26日開始後,傳染給職場同事1人,加上送餐服務引起3名家人染疫,監測到明天期滿,全案有5人確診。另外台北、新北感染源帶釐清案例到涮涮鍋群聚,目前也無新發展,監測期將到3月12日止。陳時中表示,期待能將感染源釐清,疫情能持續維持住,目前都沒有看到進一步發展。
-
2022-03-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旅行團群聚再+3 入境檢疫天數縮短為十天
昨新增三例本土和四十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三例本土都與高雄自助餐衍生宮廟旅行團群聚相關。因疫情持續穩定,今起除入境檢疫天數將從十四天縮短為十天,並開放非本國籍商務人士來台,交通部昨晚也宣布,今起防疫計程車可恢復載送一般乘客,並取消補助。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入境人數一周約一萬多人,初步看來未因邊境微解封突發性增加,後續效應有待觀察。日前高雄一名自助餐店員確診,後發現其父母、姊姊共三位家人也確診,且染疫範圍擴至父母參加的宮廟旅行團,昨再擴大至一家老新台菜餐廳。昨高雄個案為台菜餐廳桌邊服務員,已完整接種兩劑BNT疫苗,曾接觸旅行團個案二○八六○。另兩名台南個案為夫妻,是參與同團個案二○九一二的姊姊、姊夫,因一起經營養雞場有職場上接觸。台南市長黃偉哲憂心疫情可能擴散,其家族未來有機會陰轉陽,市府緊急在大莊天月宮設立快篩站,希望附近民眾前往篩檢。高雄市長陳其邁說,同團中已有台南、新北、高雄共四人確診,Ct值都廿左右,顯示應是共同感染源。另新竹縣昨新增一例境外個案,案二○九六四去年在日本接種二劑莫德納疫苗,一月廿四日仍在日本確診,上月十四日返台後採檢五次均陰性,隔離期後均有外出活動,沒想到準備再前往日本,昨又驗出陽性。至於疫苗到期問題,台北市長柯文哲妻子陳佩琪昨指高端疫苗將到期,採購五百萬劑卻還有二七九萬餘劑,現在北市聯醫院外門診部一個下午只有二人打高端,過期報廢恐損卅億。雙北另有約五萬二千劑AZ疫苗月底到期,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昨說,已報請中央啟動縣市調撥。不過,因AZ非第三劑首選,致有兩百多萬劑最晚五月下旬將全過期。陳時中說,「過期了也只好報廢」,但疫苗或藥物都有超額準備概念,以因應進出口或藥物不足問題。
-
2022-03-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米迪增3例疑感染源頭 台中驗船師列第16條Omicron鏈
國內今日新增5例本土案例,皆為疫調匡列陰轉陽的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其中1例為宗教聚餐相關,其餘4例為米迪幼兒園相關。過去懷疑感染源頭是案20485個案,如今還有三人抗體陽性且Ct值高,也要當成可能源頭調查。陳時中表示,米迪幼兒園相關個案有4例,包含3例為案20555、案20556、案20580的家人,陰轉陽確認後列入案號20751、案20753、案20754。此外還有一個家庭的兒童也確診列為案20752。而宗教聚餐個案增1例為案19951,家人是過去已確診的案20755。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公布新基因定序,其中米迪幼兒園群聚有許多案例跟桃機延伸西堤餐廳一致,應該是桃園先前有相關的確診個案,需持續往上游釐清。而台中已確診的驗船師案20455序列出爐,是屬於ba.1與桃機不同也與其他所有本土傳播鏈序列不同,是國內第16個本土Omicron傳播鏈序列,屬單一個案,沒有造成任何外擴,需要監測到3月10日,源頭疑港船人員,目前暫無人確診,仍持續進行健康監測中。另外宜蘭家庭與雙北涮涮鍋也有增加一些新定序,但都與先前定序相同,沒有新的傳播鏈發現,目前有六條待釐清傳播鏈監測中,總計有16條不同的本土Omicron序列,明後天新北防疫旅館及航警家庭群聚期滿將陸續結案。
-
2022-03-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起運動、拍照免戴口罩!「5大類放寬措施」一次看
二二八連假結束,國內今起鬆綁部分防疫措施鬆綁,包含室內外運動及拍照免戴口罩、赴離島免快篩、大眾運輸開放飲食。但國內專家也提醒,疫苗接種率仍不足,建議長者第三劑覆蓋率須達八成以上,下半年才能安心解封。1.口罩鬆綁自三月一日起,「口罩鬆綁規定」有特定四種情況免於戴口罩,一、室內外運動;二、室內外拍照;三、直播錄影及談話性節目主持等拍攝;四、在車內且同車者為同住家人。2.探病探視排除雙北、桃園、高雄維持禁探病、禁探視外,其餘縣市可有條件開放「醫院探病」及「長照機構探視」,若已接種3劑疫苗或持康復證明得免3日內篩檢陰性證明。3.交通運輸針對交通措施放寬,國內如雙鐵、公路客運、船舶及國內航班可開放飲食;本島開放5機場、2港口「取消快篩措施及填寫健康聲明書」。4.開放試吃敬酒取消賣場、超市、市場依營業場所/公共場域防疫措施,不另要求人流管制,並且開放試吃。宴席開放逐桌敬酒敬茶,但所有餐廳仍要嚴格落實實聯制、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5.預備邊境鬆綁此外三月一日開放外籍人士來台進行人工生殖療程,進行申請依親證、醫院安排及隔離等行程,到三月七日則全面縮短邊檢疫從十四日至十日,且開放商務客來台。面對歐美各國逐漸解封,Omicron疫情仍在亞洲席捲日本、新加坡、韓國、香港,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可能下一個就是台灣。」他認為,流行病學上不可避免「與病毒共存」至少要六成感染率,但國內六十分之一都不到,將影響國人恢復正常生活,對於三月一日國內解封後,要朝三月七日逐步解封邊境一定要加入疫苗施打,將長者第三劑接種率提高至八成。
-
2022-03-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防疫放寬…雙鐵可飲食 運動、拍照可脫罩
今天起,防疫措施放寬,運動、室內外拍照、家人同車及談話性質工作時均可先拿下口罩,雙鐵開放飲食、賣場開放試吃,也可逐桌敬酒;另外,除了雙北、桃園及高雄等四都,其餘縣市醫院及長照機構均開放探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民眾外出仍應全程戴口罩,但七大場合可不戴口罩,包括從事山林海濱活動、農林漁牧工作、泡溫泉及室內外運動、室內外拍照、家人同車以及談話性質工作;唱歌則須全程配戴口罩。此外,雙鐵、客運等交通運具開放飲食;賣場、超市、市場開放試吃;宴席間開放逐桌敬酒敬茶,但實聯制、量體溫等仍需嚴格執行。國內五大機場和二大港口的篩檢站也從今起免篩檢和填寫健康聲明書。醫院探病部分有條件開放,除了台北、新北、桃園及高雄市等四都,其餘各縣市長照機構、醫院均放寬探病及相關規則。探視者及訪客均需完成三劑疫苗接種十四天或三個月內曾確診並解除隔離,另需出具探視日前三天內的自費篩檢陰性證明。為鼓勵十八歲以上尚未接種一、二劑新冠肺炎疫苗者盡速接種,指揮中心延長地方政府提供兩百元以下衛教品措施至三月卅一日。
-
2022-03-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幼兒園群聚延燒 已24人染疫
桃園一家三口衍生米迪幼兒園群聚案持續擴大。指揮中心昨下午公布昨新增九例本土病例,兩例為居家隔離陰轉陽個案,餘七人皆為米迪幼兒園群聚案。未料晚間,桃園再傳新增三例,且擴散到中壢區新街國小,教育局緊急通知該校一千八百多名師生採檢,這三案尚無案號,整起群聚短短幾天已廿四人染疫。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近日增加不明感染源群聚,代表社區當中仍有潛在的感染者,二二八連假不少民眾出遊,須觀察一周判斷疫情是否往外縣市擴散。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七例桃園個案中,三例是在國小校園擴大採檢而驗出陽性,富林國小採檢二三七人,其中一人確診;觀音國小採檢一○三七人,兩人染疫。富林國小驗出的案二○六一七為未滿十歲的女童,Ct值廿二點六,疫調發現,個案曾上過日前確診的電腦教師(案二○五六三)的課;觀音國小驗出案二○六一九、案二○六二○,分別為未滿五歲的男童和未滿十歲的女童,Ct值為卅六和卅一點五。另四名則分別為日前確診個案的同住家人、課後班同學以及職場接觸者,Ct值介於十四點八至廿五點三。其中這名職場接觸者,是因米迪幼兒園確診家長曾在其工作地點採買禮儀物品。未料,晚間傳出群聚案再擴大,這名確診禮儀百貨女員工,市府匡列同住家人採檢,發現她三名就讀新街國小的兒子都陽性,分別是二年級的雙胞胎兄弟和一年級的弟弟;教育局緊急通知全校師生含幼兒園約一千八百人採檢,該校即起也將停課十四天,改採線上教學。由於觀音國小多個班級感染,且課後照顧班混班上課,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說,觀音國小所有師生將預防性隔離五天,三月四日安排二採。市府昨也公布相關確診者足跡,包括觀音區甘泉寺、桃園區殯葬服務中心、中壢區殯葬服務中心、三商巧福內壢門市都入列。新北和台南昨也各增一案。新北板橋為六十多歲女性案二○六二三,為上月廿五日確診的雙北父子檔家人,一家三口皆染疫。高雄煉油廠群聚案個案因到台南訪客,傳染給友人,友人同事廿多歲男子案二○五八一被匡列,採檢陰轉陽。
-
2022-02-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北今增1例居隔陰轉陽 公布涮涮鍋員工3家人足跡
新北今日新增一例,為25日確診的雙北父子檔(案20396、案20397)的家人,衛生局說,個案因兒子及丈夫皆確診遭匡列居家隔離,採檢PCR為陰性,2月27日二度採檢轉為陽性,Ct值25.6,收治專責病房隔離治療,由於該案居隔陰轉陽對社區影響不大,相關接觸者先前均已遭匡列,因此無新增匡列者。衛生局說,案20623為板橋60多歲女性,已接種3劑疫苗,為雙北父子確診案20396、案20397的家人,2月27日二度採檢轉為陽性,Ct值25.6,收治專責病房隔離治療,由於該案居隔陰轉陽對社區影響不大,相關接觸者先前均已遭匡列,因此無新增匡列者。另外,衛生局也公布板橋某涮涮鍋店相關確診者案20564、20565、20566的足跡,多分布於新莊區及機捷、環狀線等地。
-
2022-02-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宜蘭火鍋店男員工染疫 縣府籲足跡重疊者儘速篩檢
繼昨日出現1例本土確診,宜蘭今天再增1人染疫,目前累積107例。案20486是案20395聚德家豐味鍋物員工的同事,昨日因有咳嗽、喉嚨痛等症狀,謹慎起見,自行用快篩試劑篩檢呈陽性,通知衛生局後,PCR採檢確診,CT值14。案20486為一名20多歲男性,是案20395的職場接觸者,曾於2月22日討論業務而染疫;他發現與確診足跡重疊,自行用快篩試劑篩檢,結果是陽性,趕緊通知衛生單位,PCR採檢出爐確診。縣府衛生局表示,案20486是在2樓備料的員工,與1樓用餐區的顧客接觸較少,但他在店內走動會經過用餐區,目前通知足跡重疊的民眾前往篩檢。另外,該案曾於2月24日自行開車北上,雙北市衛生單位目前已獲通知進行疫調。案20395匡列居家隔離11人、自我健康管理70人、自我健康監測31人;PCR檢驗結果,1名同事確診,其餘111人均陰性。今日新增的案20486,匡列居家隔離9人中,3人陰性、6人採檢中,至於自我健康監測現有22人採檢中,疫調匡列進行中。縣府衛生局今天公布其足跡,2月21日至25日,曾至聚德家豐味鍋物、炙燒牛排(羅東中山店)、肯德基KFC-羅東興東餐廳、大進文具用品社、7-11(杰昇門市、員泰門市、萬鴻門市、佳怡門市)。羅東聖母醫院今天下午3點至晚上7點,在馬仁光紀念大樓外廣場加開戶外篩檢站。縣長林姿妙表示,接獲疫調通知人員或有疑慮者,請把握時間儘快前往篩檢。
-
2022-02-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最新境外移入定序皆Omicron變異株 東南亞為大宗
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境外移入個案病毒基因定序最新結果皆為Omicron變異株,且來自東南亞為大宗;本土疫情部分,目前國內尚有6條感染源待釐清的傳播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說明最新病毒基因定序結果,本週完成74例境外移入個案定序,皆為Omicron變異株,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已連續4週未見。羅一鈞說明,新增的74例Omicron境外移入個案以印尼16例最多,其次依序為越南7例、香港6例、柬埔寨5例,皆為鄰近的東南亞國家或地區。羅一鈞表示,國內共國內共驗出908例Omicron個案,分別為575例境外移入、333例本土個案。羅一鈞說明,境外移入Omicron個案以20至59歲為主,突破性感染情形常見,中重症有3例;本土Omicron個案則有2例重症,2人都是高齡長者;若換算致死率,80歲以上長者染疫致死率高達14.3%,相較起整體本土Omicron染疫死亡率0.13%高很多,故呼籲長者要盡快打第3劑疫苗,以降低重症死亡風險。媒體在記者會上詢問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近期疫苗打氣下滑,是否擔心成為邊境鬆綁的隱憂。對此陳時中坦言當然會擔憂,故一再呼籲接種疫苗,並延長疫苗接種誘因,從國外經驗也可看出,接種疫苗可減低染疫死亡風險。針對本土疫情狀況,羅一鈞也說明,跨縣市家族群聚與日翊物流群聚今天監測期滿結案,目前國內尚有6條監測期未滿且感染源待釐清的傳播鏈,分別為嘉聯益電子廠、高雄砂石場、台北與新北加強版防疫旅館案、高雄煉油廠案,以及今天新增的雙北父子檔染疫案。
-
2022-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與中央不同調 雙北維持大眾運輸禁止飲食、全程戴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3月1日起,雙鐵車廂、公路客運開放飲食;新北市交通局表示,考量市區公車等大眾運輸上下乘客頻繁,雙北一致維持搭乘雙北市區公車、計程車等大眾運輸仍需全程戴口罩、禁止飲食。交通局運輸管理科長林詩欽也表示,雙北市維持車廂內禁止飲食防疫管制措施,若因生理需求需喝水、服藥、哺乳,應於食用完畢後盡速佩戴口罩。林詩欽指出,自2020年4月起搭乘大眾運輸須強制戴口罩,至今已接近2年的時間,感謝民眾配合;交通局亦要求公車業者維持高標準防疫措施,包括車輛至少每4小時消毒,加強乘客常碰觸拉環、把手等清潔消毒;並督促場站清潔、消毒、通風,以及駕駛員出車前必須量體溫、勤洗手。交通局也派員在各公車場站隨車稽查,列入評鑑考評,確保駕駛員依規定提醒勸導未戴口罩乘客;交通局也籲請市民朋友自律做好防疫,搭乘大眾運輸務必全程戴好口罩,且禁止飲食,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安心乘車。
-
2022-02-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憂打氣差 陳時中籲經濟防疫之路「疫苗是決戰工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3月鬆綁防疫措施,但近期疫苗打氣下滑,外界憂心會成為邊境放寬的隱憂。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當然會擔憂打氣下滑,強調「走向經濟防疫之路,疫苗是一個決戰的工具」,呼籲民眾盡快施打。昨日疫苗接種人次為17萬8千多人,第一劑覆蓋率為82.75%、第二劑覆蓋率為76.58%、基礎加強劑覆蓋率為0.81%、追加劑為39%。陳時中表示,從國外經驗得知,有打疫苗者對於死亡傷害絕對會降低,有相差20倍差異。現在已將疫苗施打可拿到200元衛教品的時間加長,呼籲民眾盡快施打。陳時中指出,「經濟防疫之路,疫苗是一個決戰的工具,打疫苗一定會好很多。」日後會搜集其他國家疫情與施打數據和資料,讓大家更明白好處。國內疫情趨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有跨縣市家庭群聚、日翊物流兩條傳播鏈已監測期滿,今天新增雙北父子列為不明感染源,待釐清傳播鏈剩下6條。
-
2022-02-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雙北父子染疫來源不明匡140人 越南返台男列死亡個案
國內今日有3例本土病例,且有1例確診後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位死亡個案(案18815)為60多歲本國籍男性,具慢性病史,為今年1月30日公布之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陳時中說,這位個案曾於1月28日入境時,因身體不適直接送醫,有呼吸困難、咳嗽、全身倦怠等症狀,診斷為肺炎,同日採檢確診並安排住院隔離治療,未解除隔離,於2月23日死亡。另外3名本土案例,在新北、台北有2人,分別為案20396、20397為父子,其中兒子(案20396)有一名韓國籍太太曾於2月12日入境,採「7+7」方案隔離,2月20日檢驗陰性回家檢疫。案20396便搬出來到父母親家住,直到2月22日韓國籍太太轉為陽性個案,而案20396則於2月24日也陽性,其同住母親陰性,父親陽性列為(案20397)。陳時中研判,家人中的韓國太太有國外史,但報告中沒有接觸情況要進一步了解,目前個案的上班公司,已匡列79人其餘足跡匡列140人,列為今日感染源待釐清的傳播鍊。另外一例本土個案是境外個案(案20089)衍伸的家庭群聚,新增一家人(案20395)確診。其中案20089為2月10日入境,2月17日陰性,2月20日為陽性;而新確診的案20395有去跟20089去送餐,在2月21日、22日有上班,同住家人檢驗都陰性,職場人員疫調中。
-
2022-0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排除雙北桃高!長照機構、醫院3/1起有條件探視探病
長照機構、醫院終於開放有條件探病。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先前全國禁止醫院及長照機構探病探視,除了雙北、桃園市及高雄市外,其他縣市醫院及長照機構自3月1日起可開放民眾探視。指揮中心表示,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需要維持現行管制措施,除例外情形否則暫停探視,例外情形也需經機構同意探視者,也應出具訪視前三天內採檢之自費篩檢陰性證明。針對「醫院探視」例外情形包括病人實施手術、侵入性檢查或治療須由家屬陪同,或基於法規需家屬親自簽署同意書或文件;或急診、加護病房或安寧病房等特殊單位,因應病人病情說明之需要或其他病情惡化、醫療處置等情形。羅一鈞指出,縣市「長照機構」有條件開放,最大不同在於「以前完整接種二劑可免篩,如今加嚴要打滿三劑疫苗可免篩。」否則探病或探視,仍出示三天內自費篩檢陰性證明。同時只要進到長照機構,要遵守訪客每次不超過三人要事先預約,不同住民訪客間維持社交距離、進入住房探視每住房每時段原則上僅開放1位住民接受訪客探視、全程佩戴口罩等。若長照機構訪客為「確診者取得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且距發病日未滿3個月者」或「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達14天(含)以上者」,可免除篩檢。而縣市「醫院探病」有條件開放,僅開放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包含RCC)、精神科病房、慢性病房及兒童病房等區域,及有身心障礙、病況危急者探病。探病時段為每日固定1時段,每名住院病人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所有探病者應出具探視日前3天內自費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指揮中心提醒,由於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疫情期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民眾若仍有探病需要,籲請探病者儘速完成疫苗追加劑接種,並配合實聯制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