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陪病
共找到
368
筆 文章
-
-
2021-10-0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新北幼兒園群聚落幕 醫曝隔離病房的溫情與艱辛
9月初,亞東醫院急診醫師因患者一句話,意外揪出新北幼兒園群聚。父母們無畏疫情,爭相要進隔離病房照顧孩子,連阿嬤都自告奮勇要照顧染疫孫,用愛瓦解令醫界苦惱的倫理難題。9月初新北市幼兒園發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群聚疫情,累計33人染疫,其中有11名患者是幼童,也寫下台灣疫情期間最大規模幼童隔離紀錄。正當外界目光聚焦於機師染疫群聚疫情,亞東醫院一名急診科醫師在眾多患者中嗅出危機,機警揪出整起事件指標個案,也就是幼兒園老師的丈夫(案16128),經過採檢、疫調,意外揭開整起群聚事件。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蔡光超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這名幼兒園老師的丈夫9月初就醫時,雖然自述身體不舒服,但並沒有發燒,同樣的患者每天在急診室至少數以百計,很多人只是在太陽底下工作一陣子,也會出現類似症狀,很可能看完診、拿個藥就回家休息了。不過,蔡光超說,那時收治個案的是一名不到30歲的王姓女醫師,她聽到個案提到「前幾天有點發燒」,縱使症狀輕微、不完全符合採檢條件,仍出於急診醫師的直覺,總認為「哪裡怪怪的」,機警替個案採檢,並交代個案戴好口罩、回到家中等待採檢結果。幾小時後檢驗結果出爐竟是陽性,亞東醫院緊急聯絡個案並進一步採檢他在幼兒園擔任老師的太太,夫妻2人雙雙確診,整個幼兒園頓時陷入染疫危機,30多名幼童相繼湧入急診室,焦急全寫在陪同的父母臉上。「幼童鼻孔很小,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受傷,採檢難上加難。」蔡光超回憶,事發當天正好是假日,以急診的人力根本難以因應30多名幼童的採檢工作,只好緊急動員全院兒科醫師和兒科護理師回醫院,發揮和孩子溝通的本領,和家長合力完成採檢的艱難任務,更一口氣找出8名確診幼童。蔡光超當時心想:「慘了,這一定是Delta變異株」,因孩童染疫率高於大人是Delta變異株主要特徵,萬一真是Delta,以這病毒的傳播力絕對不只8人確診,因此亞東醫院緊急清出近150張病床,並提高防疫規格,要求病房附近禁止住其他病人,避免不知情的人經過被感染,窮盡一切方法圍堵疫情。染疫幼童不可能獨自住院隔離,但沒有染疫的父母陪同又可能遭感染,成為醫界在COVID-19疫情期間面臨最大的倫理難題。「真的是天下父母心。」蔡光超感嘆,即便知道可能被孩子感染,非但沒有一個父母感到害怕,甚至爭先恐後要進病房安撫孩子,還有阿嬤急忙稱自己打過疫苗,自告奮勇要進隔離病房照顧孩子,但考量阿嬤年事已高,染疫後重症風險也高,最後還是讓父母陪同照顧。為了保護父母,亞東醫院無償提供醫護人員使用的防護裝備,舉凡口罩、防護衣、帽子等,並每隔2到3天替他們採檢,最後陪病者竟無一人染疫,令蔡光超大呼「神奇」;在隔離病房的孩子們更是活力滿滿,不僅都沒有症狀,對於氧氣管、各種開關都相當感興趣,最後也都順利痊癒,解除隔離。蔡光超說,這次群聚疫情雖然一路從幼兒園延燒到社區大樓,還好最後成功控制住疫情,也因該名急診醫師機警採檢可疑個案,才讓這次疫情沒有演變成社區大流行事件。蔡光超也感嘆,面對疫情的一年多來,各行各業都很辛苦,他所住的街就不知倒了幾家店,但防疫是全民運動,看到社會願意齊心防疫真的很感動,畢竟防護做得越好,醫護的負擔就愈輕,「很慶幸能在台灣當醫護人員」。
-
2021-10-02 新聞.長期照護
弟患思覺失調症,家人考驗的開始! 照護長路築起最強後盾
邁入高齡化社會,我們思考著如何擁有尊嚴又快活的熟年生活。對於身障者、精神障礙者來說,「老有所依」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對家人而言,更是拋卸不下的甜蜜負荷。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總幹事金林陪伴弟弟共度思覺失調的低谷,創立協會幫助更多家庭受益,漫漫照護長路,成為彼此的親密後盾。身型精瘦的金林,說起話來聲如洪鐘,侃侃而談創立協會的機緣,是因為弟弟罹患了思覺失調症。「我的家庭很普通,父母親不太喜歡拓展社交生活,日子平淡卻很平實,五個小孩的成績都很好,不用操心。」金林娓娓道來,以往平靜生活卻在一夕間變調,20多年前,正值當兵的弟弟突然性情大變,被送進國軍818,接著就被告知有精神障礙,提前停役回家,家中氣氛從此丕變。【延伸閱讀:沒有人知道如何當個照顧者... 金林笑成立心生活協會,為病友老後鋪路!】弟思覺失調 家人考驗的開始回憶弟弟的發病過程,金林認為身心困頓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似乎在高中時期就有跡可循,當時一些怪異舉止被家人解讀為「抗壓性太差」,出社會就可以被調整,從沒想過一切與精神疾病有關。弟弟上大學後,到外縣市求學,金林任職會計師事務所偶爾出差到新竹查帳,抽空去探視他,已感覺出弟弟明顯的情緒起伏,心中隱隱不安。直至入伍,弟弟在制式化高壓環境下終於爆發,軍醫示意病情嚴重,確診為「重度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出院回家是一段彼此磨合的過程。精神分裂症於2014年更名「思覺失調症」,最主要的症狀是幻聽、幻覺、被害妄想、思考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等,金林的弟弟原本是才華洋溢的文藝青年,發病之後,情緒極度不穩定、個性敏感多疑。病情時好時壞,給家庭增添了許多負擔,金林身為同住的家人,每天都有衝突,面對的是無止盡的焦慮和恐懼。一輩子服藥 親情支持是關鍵與弟弟的相處過程,金林坦言一開始並不順利,「病人狀況不好的時候,想法固執、行為古怪,幾乎無法溝通,有時候脾氣一來,難免會用肢體動作表達想法和不滿,我曾氣到束手無策。」金林待心情稍微平復,靜下心來研究思覺失調症,也詢問任職台大醫院的高中同窗,這種精神疾病接下來還會怎麼樣?得到的結果令人難過,雖然經過治療,病情可以獲得緩解,但很可能需要一輩子服藥,與疾病共處。陪伴弟弟服藥控制的過程中,金林發現,思覺失調症的病徵出現時,家人的支持是關鍵,但因患者的幻覺、怪異妄想和失序行為讓人害怕,反而斷開關懷的距離。「家屬是以理性思維講道理,患者則是被害思維產生溝通障礙,往往處於恐懼狀態,陷在負面泥淖中。」金林轉念思考,這是大腦出問題的生理疾病,患者受病情所苦,思想架構不同於一般人,在生活的安排上也發生問題,他們的老後與餘生該怎麼辦?心生活協會 助病友生活自理看著弟弟多次進出醫院、後來轉入慢性病房,前後共3年多,家人每周都去探望。陪病治療的過程,金林感受到患者與精障家屬的無奈、無助,「人人生而平等,沒有人應該被放棄!」這個想法縈繞在心頭,加上想要改變社會對精神病的汙名,2003年7月成立「台北市心生活協會」,從關懷精神疾患家庭的原動力出發,為精神障礙者提供獨立生活能力訓練、心理復健、家庭支持、資源連結等服務。「因為無助,所以我們想要自助!」金林體會到,不能以一般人狀況來衡量患者的言行對錯。她多年來努力奔走促進病友權益、爭取平等發聲權和工作權,串聯各縣市康復之友協會和康復之友聯盟等單位,倡議精神病康復需要一系列治療配套,包括訓練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最終目的是因為:彼此都會變老。除了努力不與社會斷線、得到基本照顧與醫療協助,還要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好好過生活。
-
2021-09-30 癌症.攝護腺癌
一家三兄弟全得攝護腺癌 醫師:有家族史別輕忽!長效型荷爾蒙控制病情 減少就醫奔波
文/洪素卿 「攝護腺癌的家族史很重要,假如父親有的話、罹癌機會就比別人高。假如兄弟有的話、那機會就更高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李經家主任曾接獲多起兄弟都得攝護腺癌症的案例,其中一起讓他印象很深刻,案例中的大哥一開始是到醫院照顧攝護腺癌轉移住院的二弟,順便做了檢查、沒想到結果數據也異常,進一步檢查確認罹患攝護腺癌,最終轉到高醫接受手術。 結果三弟一聽也來做檢查,竟然真的也罹癌,大哥與三弟因早期發現、還來得及手術治療。但最早發病的二弟因為發現時已轉移,最後不敵癌症。 李經家主任指出,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很多年長者有頻尿、急尿、夜尿、尿不乾淨、小便變細,甚至產生血尿等排尿異常症狀。部分人自覺這是「老化」自然現象,並沒有特別在意,但這些症狀卻也是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共同可能出現的症狀。 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建議應該交給專業醫師鑑別診斷。醫師會藉由肛門指診,抽血檢驗血中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甚至加上直腸超音波,協助揪出早期攝護腺癌。 「早期診斷很重要!」李經家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如果在三期以內都有機會接受手術、根本解決。傳統開刀因為容易流血、術後可能留下尿失禁或是性功能異常等後遺症,部分患者聞之卻步。不過,近年手術技術不斷進步,包括民眾熟知的達文西機器手臂等,不僅讓手術變得簡單、而且能夠保留神經、保留括約肌。手術成效良好,平均三期內病人五年存活超過九成。 「但是一旦跨過第三期,到第四期轉移之後,存活率就大幅降低。」李經家指出,因為腫瘤可能轉移到淋巴或是骨頭,手術無法將腫瘤拿乾淨,這時候就需要接受荷爾蒙治療。 李經家指出,睪固酮、也就是所謂的男性荷爾蒙,是攝護腺癌滋生的促進因子,透過荷爾蒙治療,把睪固酮降到最低,讓攝護腺癌少了刺激因子,腫瘤就會穩定、甚至慢慢崩解。 荷爾蒙治療是一個使用很久的治療,但是效果還是非常好,近年除了有第二代荷爾蒙問世,主力第一代荷爾蒙也發展出長效劑型。讓患者不需要每個月到醫院打針,可以三個月打一次、甚至可以六個月打一次。 一般來說,接受荷爾蒙治療的患者如果血中的PSA數值穩定維持在0.1以內,就會建議他不妨三個月來一次、減少往返奔波。 尤其是交通不便、住得比較遠的,李經家醫師說,「像是我個人門診就有從離島、澎湖、七美,甚至在東南亞工作的台商。因為不方便每個月就醫、對他們來說,三個月到醫院一次就變成非常方便。」「尤其攝護腺癌罹病族群很多都已經七、八十歲,甚至八、九十歲,常常需要全家勞師動眾一起陪病,如果說家屬還要上班,也很適合三個月打一次。」 「最近這一年多因為肺炎疫情,有不少患者擔心頻繁進出醫院被感染,甚至也會跟醫師提起是不是能夠不要每個月來醫院一次!這時候三個月劑型就提供了非常大的助益。」 李經家主任指出,近年也陸續接獲四十多歲就罹患攝護腺癌症案例,提醒民眾,如果家族裡有父執輩或是兄弟有病史,五十歲以上健康檢查時別漏了攝護腺。另外,攝護腺癌最常轉移的區域除了淋巴之外、就是骨頭轉移,「如果沒有特別受傷、骨頭常常有一個點固定疼痛,可能也要多注意!」 《延伸閱讀》 .男性隱藏殺手?攝護腺癌確診逾3成已晚期,高低風險治療大不同? .攝護腺出問題非開刀不可?攝護腺癌分數愈高愈危險,晚期轉移如何治療?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27 養生.人生智慧
好女人只會累死自己!精神科醫師賴奕菁:女人不能只是一昧犧牲奉獻
編按:女人的一生,常被期許要肩負好太太、好媽媽、好媳婦的責任。精神科醫師賴奕菁,常在診間看見不快樂的女人,為各種關係所苦,卻又無力改變。她奉勸所有女性,與其一昧犧牲奉獻,期望他人看到妳的努力,不如做個懂得為自己累積資源的聰明女人,才會活得幸福!走入精神科醫師賴奕菁的診間,一張辦公桌、一台電腦,兩張椅子,沒有多餘的裝飾。簡明的空間,隱然已透露主人的性格。她和我們聊起近年同業的診所,多鋪設木地板、擺設植栽,再打上柔和燈光,診間瀰漫如咖啡館般的溫馨氛圍。「我呢,不是走那種路線的。」她笑說。精神科的病人,主訴失眠、憂鬱、無法專注。有時,單純只是大腦、神經方面的疾病,服藥即可改善。但許多時候,疾病與生活壓力息息相關。醫師像偵探,必須陪病人抽絲剝繭找到致病的原因。女醫師因性別使然,特別容易碰上女性患者傾訴心事。行醫多年,賴奕菁聽過不少病人談到自身的煩惱。女人的壓力,常和「關係」脫不了關係——親子、夫妻、婆媳⋯⋯。這些受苦的女人,又往往是世俗定義中的「好人」。為此,她甚至寫了一本書,書名即是她的感慨:《好女人受的傷最重》。好女人只會累死自己!不做好媽媽、好太太,人生從此海闊天空今(2021)年剛滿50歲的賴奕菁指出,許多同世代、乃至更年長的女性,成長過程中或許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妳以後要做個好太太/媽媽/媳婦。」早年,重要的社會位置被男性占據,女性能扮演的角色有限。父母對女兒的期許,大多是要善良、全心為家族奉獻。若是一路上表現不錯,最終苦媳婦會熬成婆,成為受晚輩尊敬的「公媽」。「至於其他的事,你就不必奢想了,那是男人的世界。」賴奕菁說得直白。然而,「好女人」的框架,不是人人都能適應。許多女性在婚後扮演不同角色的過程,會遇上重重阻礙。就像螞蟻走在迷宮,無論怎麼打轉,總是困在其中。「進入婚姻,才知道其中的糾葛、無奈與衝突。」曾經,她也是那隻迷宮中的螞蟻。28歲結婚、生子,她白天在醫院工作,晚上回家則要專心打理家務。先生雖然會「幫忙」,但她仍是主要照顧者。她記得,孩子還在襁褓中,先生常問她:「現在要怎麼做?我才剛當爸爸,當然不知道。」她忍不住回應:「我跟你是同一天升格當家長的耶!」她坦言,自己當時也秉持著傳統的教誨,希望面面俱到。「後來才發現,這些角色根本彼此衝突,我怎麼可能都做到完美?」婚後第7年,身心俱疲的她在通勤時,突然有跳下月台、結束一切的念頭。幸好,就在人生跑馬燈之際,她轉念一想:「我這麼拚命、腦袋也不錯,人生怎麼會搞成這樣?死都可以考慮,還有什麼不能?」那天過後,她開始改變既有的行為模式。不想做的事就不做,看不順眼的事也直接說。例如,過往家人們總是逕自安排週末的行程,她只能別無選擇地接受。現在,她會說:「我想要這樣,不想要那樣」,不再是被動等待他人安排。她笑說,從腦中移除「好女人」的框架後,人生愈來愈海闊天空。有趣的是,家人似乎也並未感到困擾。「可見我以前的堅持根本沒意義。」她進一步指出,女人做自己不樂意的事,常是為了維持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但其實,根本沒人希望妳做成那個樣子。」女性要避免成為「沒有資源」的那方 平等的關係才能做自己賴奕菁觀察,診間裡常見女病人抱怨先生、婆婆、父母。但當旁人提出建議,她們又有許多不願改變的理由:「可是長輩會覺得我離婚很丟臉」、「可是我對婆婆說不出口」。深究她們的心理,除了怕撕破臉外,真正的原因其實是缺乏改變的資源。她指出,女性在結婚後,常會被指派許多無償的工作,像是煮飯、洗衣、帶小孩等家務。時間一久,無後顧之憂的先生工作有成,可以累積經濟資本。相反的,太太手中的資源卻愈來愈少。「最後男人開始嫌你沒生產力、覺得你本來就該免費做家事,否則就是欠他們的。」賴奕菁感嘆說起許多女性的血淚史。「女人為難女人」的婆媳紛爭,本質上也是資源競爭的問題。賴奕菁分析,當女人仰賴男人獲得生存所需的資源時,自然會沒有安全感。婆婆必須確認,兒子提供的愛、關注與金錢夠不夠?媳婦亦然。「很多男人不了解,為何妳們女人爭得要死?他們不懂,這對女人而言,是關乎生存的戰爭。」如何跳脫這樣的困境?賴奕菁認為,聰明的女人要懂得為自己累積資源。這個社會總是告訴女人,要默默付出、奉獻自己所有,他人終究會看到你的努力。否則,就是自私自利的「壞女人」。她比喻,這種行為就像:「你摘了很多花,但不能插在自己頭上。你只能把花送人,再看看會不會有好心人也送花給你。」她看過不少「好女人」,平時省吃儉用,不敢對自己好。有天想離婚,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獨立生活。甚至連和先生爭吵想離家出走,口袋也掏不出住旅館的錢。她直言,「如果妳踏入這種陷阱、重複無償地付出,最後就會成為關係中弱勢的那一方。」50後應有面對世事的智慧 別讓自己成為滿腹苦水的「憤嫗」「婆婆為什麼總是這樣對我?」、「老公為什麼不對我好一點?」在賴奕菁多年的行醫生涯中,這樣的問句總是不斷出現。當事人多年來為同樣的問題所困擾,也試圖用同樣的方式解決,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同一面牆撞了100次,都已經頭破血流了,也該理解這面牆是撞不破的。」她認為,50歲的人看多了世事,面對生命中不愉快的人事,應以更通透的心態觀之。若只會抱怨、發脾氣,代表這些年的智慧累積不夠。就像許多年長女性,開口閉口都是自己曾受過的委屈、認為身邊的人都虧欠她,最後變成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憤嫗」。「大家都遇過這種老太太吧?我並不想自己變成這樣的人啊!」賴奕菁笑說。她認為,女人不妨學學男人的行事邏輯:誠實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面勉強自己,一面又哀怨地期待有人為自己抱不平。若是因為做自己,卻和親朋好友撕破臉,怎麼辦?「那就這麼辦囉。」賴奕菁淡淡地說,脫離一段關係,未必是壞事。她看過許多病人,離婚前困擾不已,離婚後反而鬆了一口氣。討厭的公婆、小叔等姻親,一秒成為沒關係的路人。日常的人際相處也是如此。賴奕菁提到,隨著年紀增長,朋友間的價值觀也可能日益分歧。她形容,朋友的親疏遠近如同心圓,不合的人愈推愈遠,「最後就會喪失萬有引力,從此不再現身於你的人生軌道當中。」「我覺得緣分也有賞味期限,有些關係不必然是要長久維持的。」賴奕菁指出,人過中年,最重要的是維持內心的穩定和滿足。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生活精采的人,結束了舊的關係,也有能力結交新的朋友。相反的,若是整天惶恐不安、努力討好別人,不只自己不快樂,也難以創造吸引人的氣場。她笑說,活到中年以後,最大的體悟就是愈不乖乖聽話,人生就愈舒爽。女人真的不需要犧牲奉獻、拯救他人。只要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已是名符其實的「好女人」了!原文:好女人受的傷最重!精神科醫師賴奕菁:女人要有累積資源的智慧,而非一昧犧牲奉獻
-
2021-09-23 新聞.元氣新聞
明年總額協商上看8180億 首度討論住院看護納醫院總額
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會(健保會)明天上午九時將開始進行總額協商,根據國發會之高低推估,明年總額將介於7935至8180億元之間,很可能首度突破8千億大關。明天也將首度正式討論「住院整合照護」納入醫院總額,粗估需47到79億元,可望大幅減輕住院病人請看護的經濟負擔。根據試算,若每天健保支付750元,民眾每日負擔將從目前的2400元減少至900元,而且是由醫院依照疾病特性及照護需求安排適當人力組合,服務將更加專業,也可減少陪病家屬院內感染風險。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表示,國發會高低推估之間的範圍,就是健保會的協商空間,今年有244億的協商空間,是16年來最大範圍,扣除掉支持新藥新科技的最大宗預算後,還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推動部長陳時中提出2021到2025年的「健保中長期改革計畫」,這就包括照護司已經與各界討論已久、也試辦過的「住院護理整合照護服務計畫」。根據照護司今年向健保會報告,健保資料顯示國人每年住院件數高達353.3萬件,每件住院天數平均9.29天,一天看護費若以2400元計,需求高達787億元,很多國人在經濟壓力之下,只有靠家人請假照顧、聘請無證看護工、家庭聘雇外籍移工,每年甚至有13.3萬人因此離職。由家屬照顧除了缺乏專業照護品質,也增加了醫院感染和醫院安全的風險;但醫院照服員又有供不應求,人力資訊不透明、工作血汗等問題。照護司試算,如果每天由健保支付750元、民眾負擔900元,可由醫院按照民眾疾病特性及照護需求,去安排照護輔助人力,並將此人力正式納入病房團隊;家屬如果仍希望自行照顧或自聘看護,也可選擇不參與。依照全台灣急性病床數及佔床率推估,推動前三年如果初估30到50%病床加入,所需的經費大約是47.5億到79.3億元。商東福表示,計畫已經試辦一段時間,加上本土疫情中確實有很多陪病者、自聘看護在醫院感染,這次協商空間比較大,是討論住院整合照護的最佳契機。明天就要看醫界所提出之服務模式,付費者代表是否可接受,如果順利達成共識,周五健保會大會確認協商結果,後續就可以在共擬會訂定支付標準。明天總額協商之各項內容若有未達共識的部分,則會並陳到衛福部,由部長陳時中做最後決定。
-
2021-09-23 新聞.元氣新聞
住院看護111年可望納健保給付 健保會23日討論
全台每年逾353萬人次住院,對家屬而言是沉重照顧壓力。健保會明天將開會討論明年是否將住院看護納健保給付,由醫院籌組照護團隊、調度人力,健保、民眾各負擔部分照護費用。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會明天起將展開為期2天的健保總額協商會議,由醫界、付費者等代表,針對醫院、西醫基層、牙醫門診、中醫門診等部門明年的總額及其他預算進行協商。因應全台每年有多達353萬人次住院,每次住院平均9.29天,許多民眾必須花錢聘請坊間看護或自己請假在醫院照顧,造成沉重壓力,因此衛福部研擬「住院整合照護計畫」,希望將住院看護費納入健保給付,以部分負擔方式減輕民眾經濟壓力,此案也將於明天醫院總額協商中討論。此計畫由衛福部照護司提出,照護司司長蔡淑鳳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目前國內住院照護面臨許多困境,許多民眾為了照顧住院的家人,多數選擇請假自行照顧,但恐因此影響全家經濟,面臨「一人住院、全家快倒」窘境;另有2到3成聘請看護,疫情期間一天就要新台幣2400元,過年期間更貴,也不見得請得到人。除此之外,蔡淑鳳表示,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陪病者、看護也屢次引起院內感染事件,因此衛福部這次計畫就是希望由醫院聘請護理佐理員(護佐)籌組照護團隊,統籌安排患者住院期間的照護人力調度,照護費用一部分由健保給付、一部分則由民眾部分負擔。蔡淑鳳說,根據估算,急性一般病房的人力成本加計行政成本,每床每日費用約1650元,草案初步估算可由民眾負擔900元、健保支付750元,不僅大大減輕負擔,照護人員也不用像現在一工作就是24小時、一做就是好幾天,也能領到月薪約4萬2000元,盼讓照護產業制度化。不過,醫院代表則認為這項計畫來得過於匆促,也有許多問題無法解決。健保會委員、台灣醫院協會副理事長朱益宏受訪時說,衛福部1個多月前才提出此計畫,醫院部門原定編列3億元,以專款方式小規模試辦,但衛福部卻一口氣提出多達60億元預算。不只如此,朱益宏指出,生活照護工作不像醫療照顧有時間性,而是隨時都要處理需求,萬一照護出現爭議恐有責任歸屬問題,人力從哪裡來也是一大問題,目前長照人力已經不足,若真要推動、醫院高薪搶人,長照也可能面臨人力不足問題。
-
2021-09-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社區監測達標率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已一年九個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年8月30日起終於啟動社區加強監測方案,希望全國82間基層定點醫師診所積極促成兩歲以上疑似症狀民眾快篩。預計每月共發下1萬份快篩試劑,希望每間診所每周回報至少100件檢驗結果,達成每周至少1萬件的監測目標。方案上路已逾兩周,但單周通報病例數卻都只有7、800人,達標率低於一成。基層醫師與實驗室主持人都擔憂,政府發現確診就採用高強度大範圍隔離,社會心理壓力過大,導致輕症或無症狀但有風險的民眾排斥檢測,診所也缺乏通報意願,恐無助於及早阻斷社區傳播鏈。專家也提醒,中秋連假大規模出遊,10到14天後就是一個考驗,到時候任何疑似症狀者都應採檢,希望民眾正向看待篩檢。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現在疫情比較緩和,症狀輕微的民眾就「不想面對」,如果症狀不嚴重又打過疫苗,民眾就更不想篩了。但是病毒存在於台灣社區,已經是既成的事實,所以可以看到最近確診的民眾,很多人都原本以為自己沒事,因為需要去陪病探病或做醫療檢查,不得不受檢,才被發現的。長庚醫院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這幾天看到中秋連假出遊人潮,在外遊玩難免與人群接觸、比較難確實洗手,未來10到14天可能出現一波有疑似症狀的,到時候只要有疑似感冒症狀者,都應該要快篩,及早發現病例,才能控制疫情,不再出現重症病人湧進醫院的社區大流行。但令人擔心的是,現在除非是有出國、探病、就醫而被規定要篩檢,一般民眾對於快篩的態度相當負面。針對中央與地方對確診者周圍的人祭出大範圍的預防性強制隔離,施信如說,政府應三思這些措施的必要性。雖然Delta變異株傳播力強,但是嚴重度並未明顯提高,也已知如何治療、預防重症。即便Delta變異株沒有這麼恐怖,施信如表示,隔離政策卻是如此嚴苛,只要有確診就有很一大群人被強制隔離,這種隔離措施對某些身心較脆弱的人來說幾乎是難以承受的,像是被打入地獄一般。這樣一來,誰會願意做檢測?人們心理上一直把Delta變異株視為恐怖的致命病毒,「這樣是無法過日子的。」「快篩找到病人是好事情,」施信如表示,社會大眾需要調整心態,正向看待檢測,改變對確診者的態度,也要調整過度嚴苛的隔離政策。這樣在等待疫苗到貨和接種期間,才能有效利用檢測控制社區疫情。林應然則提醒,另一隱憂是流感疫苗打氣差。因為防疫措施間接減少流感疫情,民眾對於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視度大減,相較往年9月下旬的預約人氣,今年目前預約流感疫苗人數都少了一半以上,剩下固定每年必接種流感疫苗的人還是會來。林應然提醒,今年流感疫苗供貨充裕,不同疫苗之間間隔一周就可以,民眾登記預約新冠肺炎疫苗之餘,也別忘了安排時間接種流感疫苗。
-
2021-09-19 新聞.元氣新聞
自費快篩影響腸胃鏡意願 部立嘉義醫院募快篩劑
疫情期間醫院針對侵入性檢查也要求患者先做快篩,但須自費,衛福部嘉義醫院發現,疫情期間民眾進醫院的意願原本就低,部分要照腸胃鏡的民眾,疑考量快篩需費用就暫不檢查,導致6、7 月疫情嚴峻時,檢查人數一度掉到剩3成,院方近期募捐獲贈100組快篩試劑,將提供弱勢免費快篩。嘉市衛生局表示,目前住院、陪病者都可公費篩檢,且先前已有分配外界捐贈的快篩試劑給各醫院,若因做腸胃鏡檢查等要做篩檢,屬使用者付費,難以全數支應。部嘉醫院指出,院方對於「打開嘴巴」做的檢查要先快篩、確認為陰性,且必須為醫院出具的證明,民眾以家用快篩試劑無法採納,仍要重做,也使有的人就決定先不做腸胃鏡。部嘉表示,日前疫情嚴峻時,來醫院人數下降,檢查腸胃鏡者比以往掉到剩3成,近來整體門診回升到8成,檢查人數也逐漸恢復到7、8成,不願做腸胃鏡的僅不到1成;目前腸胃鏡檢查異常的患者回診率64%,幸好還無「糞便有血、拒絕回來做大腸鏡」病人。聖馬爾定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黃國智說, 自費快篩500元,確實遇上民眾有需要檢查腸胃鏡,但經濟真的有問題,就表示「忍著不舒服」,健檢腸胃鏡人數下降更多,會憂心早期癌症,會勸別延誤病情,總計檢查約少3、4成。嘉基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周莒光表示,三級警戒以來,腸胃鏡相關檢查的人數掉了2、3成,除不敢來醫院,有的認為疫情很快就降溫,想再觀望,少部份人因須自費快篩而不願檢查;他都會勸說,該檢查還是要檢查,且1間醫院篩檢徹底、管控好疫情,民眾會更信任,整體上「想驗的比不想驗的多」,目前人數回流8成、9成。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的自費快篩800元,副院長黃敏偉說,先前外界愛心捐贈快篩試劑,都視情況提供免費使用,不會讓民眾負擔增大,但之後可能還是得回到自費。部立嘉義醫院日前透過民眾黨嘉市黨部主委吳亭蓁、嘉市西區服務處主任王冠鈞、嘉市體育會足球委員會主委蕭嘉農、獅子會300D1區糖尿病防治教育及行動委員會主席黃秀子,捐贈100劑快篩試劑;部嘉指出,將提供經濟有困難民眾使用,認定條件會從寬,盼拋磚引玉,歡迎外界再捐贈。
-
2021-09-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自費驗抗體爭議 指揮中心下午2時記者會
網紅「四叉貓」劉宇在臉書分享他施打高端後15天,在禾馨檢驗的抗體報告,此舉引發各界熱議,指揮中心、北市衛生局更要查是否違反醫療法,若違法可處分5萬到25萬元。昨晚禾馨診所營運長林思宏則於臉書發文,過去曾發函給台北市政府的公文證明,禾馨確實有向北市報備申請過,並非外傳的沒有報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臨時記者會,今下午2時將由指揮官陳時中親自說明。民眾自行檢驗疫苗抗體,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說,有12家指定醫療院所可以驗抗體,但先前僅開放機組員公費檢驗,並沒有開放一般民眾檢測自費抗體,若醫療院所要申請檢驗費用,需要跟地方衛生局申報核可才可以申報費用。對於違法爭議,林思宏在臉書表示,6月時曾向北市報備申請過,但他也指出,也不是北市府問題,是當時相關規範並未制定,他也表示禾馨醫療會依規定儘速再補足程序。昨新增2名北市確診案例,其中案16227是20幾歲女性,5月時疑似有感染症狀,在9月要母親住院要陪病採檢驗出,而家人和男友都有確診,卻未隔離14天或採檢,外界質疑對社區影響大。莊人祥指出,該案Ct值33,初步評估為先前感染案例,還在繼續釐清,初步匡列8人接觸列居家隔離,針對個案會再多採檢、多驗抗體確認,並根據她的可傳染期,再持續匡列。我國自購64萬劑AZ疫苗、108萬劑莫德納昨陸續抵台,此批莫德納施打對象,主要提供7月9日以前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的75歲以上長者,接種第二劑,人數約29.1萬人,由各縣市政府造冊通知長者施打。此外,第九輪將提供BNT及高端疫苗,意願登記昨中午12點結單,第九輪是否有望開放更多施打對象,陳時中將於今日說明。
-
2021-09-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產手臂如今覺得「很嘔」 他無奈打高端被笑三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第9輪提供第1劑BNT疫苗,及第2劑高端疫苗。這個消息對於高端開打首日,即獻出手臂接種的25歲沈先生來說,有些無奈。他8月有陪病需求,又苦等不到疫苗,只能接種國產,沒想到打完僅隔短短一、兩周,AZ突然加開、BNT又宣布將到貨,讓他直呼:「真得很嘔,我打一針高端,被訕笑三次。」第六輪公費疫苗施打高端,8月23日國產疫苗首次投入接種。開打第一天,別於先前莫德納、AZ疫苗,最多只提供給青年族群施打,高端率先向下開放至20歲以上民眾接種。因此,當時有很多年輕面孔出現在接種隊伍。沈先生也是其中一員,也曾接受記者採訪,他指出,內心原本是不把高端當作接種選擇,但自己已經陪病一個多月,因為年紀較輕的原因,成為「疫苗孤兒」,即便穿梭在醫院病房,也沒有一劑疫苗的施打資格,風險考量之下,「別無選擇才來打高端」。但他接種幾周內,年輕人就陸續獲得施打國際疫苗的資格。可以看到第七輪AZ疫苗,在沈先生施打後僅隔11天,隨即宣布向下加開至23歲族群;甚至是在接種滿兩周後,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宣布,BNT催貨成功且是「周周來」,到今年11月底,總計可望到貨逾800萬劑,優先給學生施打,而沈先生同時也有研究生身分。沈先生今天告訴記者,「我真得快嘔死了。」接種高端多少會被揶揄,施打完後,隨即AZ往下加開,又被取笑一次,現在就連BNT,自己也符合優先施打對象,再次淪為身邊好友的笑柄,「打一針高端被笑三次。」第九輪將開放第2劑高端疫苗接種,由於國內尚未開放混打,沈先生說,因為現在疫情零星爆發,又有Delta變種病毒,還是會乖乖上網預約第二劑,即便覺得很嘔,「但防疫為重,我還是不會浪費公費疫苗接種機會。」縱使高端保護力資料,比起其他國際疫苗略顯不足,他說,有打疫苗比沒打來得好,保護力低還是有那麼點保障。
-
2021-09-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握病患手陪走最後一程 醫暖心遞手套讓家屬紀念
急診室感控在新冠疫情下嚴密,在病患生命走到盡同時,成為與家屬最後一段路的阻隔。一名癌末的先生日前送往急診時,已經性命垂危,著急的女兒無奈因防疫規定,只能在門外等待PCR結果。然而,收治該男的急診醫視病猶親,選擇握著他的手,暫代家屬陪伴他人生最後一段路,並把曾握著病患的外層手套交給女兒,讓她感受父親的餘溫。收治癌末男的是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部主任田知學,她回憶,當病患從救護車被推入急救室時,已經呈現頻死前的呼吸,團隊心裡也已經有底,家屬端同意不再施行急救,讓親人別再受苦。醫療團隊還是盡可能地替病患著想,包含緊急快速新冠病毒PCR篩檢等。但很快地,病患的呼吸越來越慢、越來越淺,及心跳也越來越無力。就在突然間,呼吸動作也隨之停下。患者病危前夕,以往院方會讓家屬陪著走完,他們人生的最後一段,疫情間則礙於防疫都不可接觸。田知學這時走到病患身邊,輕輕恭敬地握住他的手,在心裡想著:「請原諒我直接握住手,讓我暫代家人,陪您最後一段。」直到PCR報告出爐。她說,這時患者像是有感應似地,心電圖監視器顯示,心跳從每分鐘20下,變成10幾下,接著就變成平靜的一條線。田知學輕輕鬆開手,恭敬地向他點頭,走出急救室的門向家屬解釋。病歿男的女兒早已有心理準備,但仍哭紅雙眼。田知學向她說明,無法放行去看父親最後一面的原因,「我剛剛戴著這個手套、握著他的手,陪他走完最後一段。」接著,便將外層手套脫下,並交給家屬。田知學說,急救區的區塊疫情間兩個族群可以進來,一是著全套防護裝備的人員,或是採檢陰性的病人及家屬。能理解規定不通人情,無奈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不能確定感染源,甚至有時候反而是陪病家屬,遭驗出陽性的狀態,大家只能互相多一層體諒。
-
2021-09-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Delta病毒來勢洶洶!機師兒CT值僅11 網怕爆:取消中秋連假
國內五天內有三名機師突破性感染,其中一位長榮機師的十多歲兒子也染疫,他於8月30日自覺疑似中暑,9月1日喉嚨痛,昨天(30日)驗出陽性,且CT值只有11,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高度懷疑是「Delta病毒」,讓網友怕爆,擔心台灣疫情再度重演。陳時中表示,機師小孩案16122,為一名高中生,此案例高度懷疑是Delta,因此謹慎處理,全校都需要停課,其中同班同學家人集中檢疫,跨班同學是集中檢疫14天,採預防性集中檢疫。宣布由於確診三人都住桃園,因此即日起自9月9日,桃園市升級二級加強警戒。不少網友看到3個關鍵點「Delta病毒」、「CT值11」、「桃園疫情升強化二級」,紛紛在網上討論,「疫苗施打率那麼低還敢開學」、「大家再放一次暑假」、「才剛開學...」、「Alpha不打疫苗上班用3個月撐過去了,Delta的話我不敢想」、「無限循環阿」、「開學三天,全台又要開始放寒假了」、「怕爆」、「取消中秋連假」、「乾脆中秋取消週一放假,變單點放,也不必補」。Delta變異株來勢洶洶,讓許多國家確診人數不斷飆升,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如果都沒有打過疫苗,面對Delta,「真的很危險」,國際研究顯示,Delta引發重症死亡率還是比其他新冠病毒株高,如果沒有疫苗保護,台灣肯定會再次面臨到一兩個月內,上百人死於Delta變異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桃園二級管制加強,室內活動限50人、戶外限100人,醫院也暫停探病、陪病以1人為限;由於中秋節將至,鄭文燦也宣布中秋相關活動全面停辦,管制後續再視情況調整。
-
2021-09-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嚴防Delta病毒 林智堅:竹市同步升級二級加強警戒
桃園有機師與機師兒子確診共3人,很可能是傳染力強的Delta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布,由於確診3人都住桃園,即日起自9月9日,桃園市升級二級加強警戒;新竹市也如臨大敵,市長林智堅今天宣布,竹市同步加強防疫,即日起至9月9日,也強化COVID-19第二級疫情警戒措施,呼籲大家一起嚴守社區防線。確診機師都已打完2劑疫苗,仍確診屬於突破性感染,目前基因定序還未出爐,但極有可能是Delta病毒,引起地方關注,確診的機師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在桃園、竹縣與苗縣都有公共場所足跡,雖然竹市沒有相關足跡,但面對疫情,市府仍不敢大意。林智堅今天下午表示,因應桃園市傳出疑似境外移入Delta變異株疫情,秉持區域聯防,竹市同步加強防疫,即日起至9月9日,也強化COVID-19第二級疫情警戒措施,包含縮減集會活動上限室內50人、室外100人;加強賣場與超市人流管制;醫院及長照機構將停止開放探病及探視,陪病及陪伴者限一人。「市府料敵從寬、禦敵從嚴!」林智堅強調,即日起進行7天強化防疫措施,並同樣視疫情適時滾動式調整,也特別呼籲,請民眾務必落實個人防疫,包含外出戴口罩、進出場所實聯制,保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的社交距離。
-
2021-09-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嚴防Delta入侵 指揮中心:桃園市即日起升二級加強警戒
長榮航空近期出現三名機師「突破性感染」,其中一名機師的小孩也確診,其就讀於桃園市某高中今天因此停課,下午進行全校採檢。為嚴防Delta病毒入侵台灣,指揮中心即日起加嚴機組員檢疫規定,指揮官陳時中也宣布,由於確診三人都住桃園,因此即日起自9月9日,桃園市升級二級加強警戒。陳時中表示,機師小孩案16122,為一名高中生,先前對於學生確診,原是一位確診全班停課,兩人確診全校停課。但此案例高度懷疑是Delta,因此謹慎處理,全校都需要停課,包括同班同學家人集中檢疫,跨班同學是集中檢疫14天,預防性集中檢疫,採檢完畢後,確定不會傳給家人,預防性集中檢疫可以提早解隔離。陳時中表示,因為3人都住在桃園,主要足跡都在桃園較多,除了有兩個足跡在新竹縣,有一個足跡還有苗栗縣,會請他們擴大採檢隔離。而桃園市本身加強警戒,集會活動的上限改為室內50人、室外100人,賣場超市加強人流管制,醫院長照停止探病探視,陪病等縣一人,我們觀察七天之後滾動式檢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因應境外移入Delta變異株疫情,宣布自即日起至9月9日,強化桃園市COVID-19第二級疫情警戒相關措施,請民眾落實遵循。強化措施如下:一、集會活動人數上限降為室內 50 人,室外 100 人,若超額得提防疫計畫報請桃園市政府核准後實施。二、賣場與超市加強人流管制。三、醫院及長照機構除例外情形,停止開放探病及探視;陪病及陪伴者限1人。指揮中心表示,除上述措施外,也請民眾持續落實第二級警戒其他措施,與政府共同努力,嚴守社區防線。
-
2021-08-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太太懷孕7個月「入境遭擋」 父心酸嘆不如外籍生
國內邊境管制,以專案申請方式「人道放寬」,許多跨國婚姻家庭,卻是看得到吃不到!一名孫姓男子表示,他跟泰籍老婆結婚,且太太已入籍,因懷有七個月身孕要回台灣待產,卻因為五月後停止核發簽證被阻擋在國門之外。孫先生表示,他跟太太在今年4月初就在泰國駐台北辦事處登記結婚了,太太需要返回泰國進行後續面談,原定6月飛機返台,就可憑依親簽證換取合法居留證,但台灣卻在5月疫情全面停止核發簽證,導致夫妻團圓夢碎。按照指揮中心規定,唯獨經緊急或人道考量等經專案許可者,可以允許入境,副指揮官陳宗彥也表示,自去年至今國內已核准外籍人士奔喪、陪產,甚至親屬病危等事由入境人不在少數,強調「只要個案提出申請就會盡力協助。」孫先生表示,他跟老婆早就登記結婚也已入籍桃園,是合法配偶,甚至已懷孕7個月,他早在5月提出「入境特別許可」卡關三個月。「我先找移民署,移民署說要問衛福部,衛福部又說要問外交部,外交部說要問簽證組,要遞交文件和陳情函到駐外館處。」過程不只被互踢皮球,夫妻倆也得忍受未知的煎熬。孫先生同時將結婚證書、太太胎兒超音波照、產檢證明、入籍證明一併檢附,「殊不知等了一個多禮拜,對方說很遺憾並不符合陪病、奔喪及陪產這三條件。」他很不解,指揮中心說要放寬人道考量,但外籍學生可以入境,但合法配偶卻無法團聚,這是什麼道理?他表示,「你說要人道考量,當然可以提出申請,但這標準根本一點都不人道!」簽證組也表明,通不通過要看指揮中心,就算要該案核准入境,最多也只能待180天,就必須出境後重新在申請。孫先生說,太太已經懷孕七個月,入境滿180天後就被迫返回泰國,孩子才剛出生不久,就沒媽媽在身邊餵奶照顧,「這樣哪裡人道?我太太是因為回泰國去進行結婚面談,卻就此無法入境,難道非得要讓孩子臨盆才算緊急嗎?」指揮中心過去表示,境外生依照教育部專案入境,孫先生心寒道,泰國醫院也面臨醫療崩潰,甚至有孕婦去產檢染疫,「我相信台灣醫療,希望太太跟孩子能在國內自費生產,卻比不上學生就學,人道標準讓做父親十分心寒。」實際致電外交專案人員,也表示該案尚未通過人道考量,目前也未收到指揮中心針對該案放寬等相關公文。
-
2021-08-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檢疫規定何時放寬? 陳時中:疫苗涵蓋率高才考慮
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但國際疫情仍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要等到疫苗人口涵蓋率較高時,才會考慮放寬邊境檢疫措施。國內出現久違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0確診個案,陳時中表示,本土疫情穩定,國內相關活動會盡量放鬆,但境外移入威脅還在,因此邊境仍要嚴守。目前邊境檢疫規定,14天檢疫期必須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媒體提問,檢疫費用對於經常往返國外者負擔不小,若完整接種疫苗,是否能恢復1人1室居家檢疫。陳時中表示,當然希望檢疫情況能放鬆,但重點還是台灣自身的保護力是否足夠,類似邊境或檢疫措施放寬,會到疫苗人口涵蓋率較高的情況下,才開始考慮。而國內疫情趨緩,餐廳開放有條件內用,但有民眾用餐時,被發現把頭探出隔板交談。陳時中提醒民眾,「頭不要亂伸,把自己保護好來。」針對特殊狀況開放入境,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自去年3月19日起針對全球疫情實施邊境管制,但對於產業需求或人道考量,會以專案協助入境,如陪病、臨終前最後探視或陪伴配偶生產等。陳宗彥說,中港澳人士是透過移民署,其他外國籍人士是透過外交部領務局申請,針對上述人道考量,會依照個案狀況盡可能予以協助。陳時中也提到,若是不同形式的伴侶仍可提出申請,外交單位會以事實認定並衡量來台必要性,但重點還是入境後要嚴守相關防疫規定。
-
2021-08-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跨國夫妻、伴侶「入境無門」 指揮中心:將採個案放寬
指揮中心8月21日宣布重啟境外生入境,然而來台工作者及跨國伴侶仍被阻擋在外,面對台灣國內本土案例「+0」好消息,是否對於國內及邊境管制有機會開放,陳時中指出,國內出現本土零案例,也是一絲希望,希望這兩周能將國內疫情守好守住,針對邊境管制,站在人道角度,將以個案專案來辦理,另外對於跨國伴侶等,會透過外館以事實認定來台必要,入境一定要嚴守防疫規定。目前還有很多外籍配偶家庭要來台灣整理,卻沒有居留證,指揮中心表示會由外交部成立專案,讓外配有居留權,至今還沒有管道跟明確流程。陳時中指出,有關入境會採人道角度,以個案專案心態來辦,移民單位或外交單位跟指揮中心,基於完整防疫前提下,也希望能夠放寬。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國內從去年3月19日全球疫情邊境管制開始,後來也有進入秋冬加強嚴管,並執行邊境管制。當時對於產業需求或人道需要,都會進行專案協助。而我國比較特殊,一般其他外國籍者,要透過外交部程序處裡,而中港澳需要透過移民署,皆採個案處理。他舉例,有些要來台陪病就醫、探視親屬最後病情、配偶即將生產,來台陪生產的,基於不同人道類型,都依序協助個案處理,「他們只要提出,會盡可能協助。」但目前還有部分族群,例如跨國伴侶並沒有夫妻身份,無法入境台灣,國際間例如歐洲的挪威、捷克、冰島等國,會用不同形式情侶簽證,來讓跨國伴侶也能在疫情之廈入境,未來台灣是否比照模式。陳時中表示,對於,有各種不同伴侶,會透過外館來以事實認定來台必要,進來一定要嚴守防疫規定。
-
2021-08-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國醫院有條件開放探病 雙北住院、陪病者須定期篩檢
隨著本土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調整醫療院所住院病人的探病需求,針對特定病房住院病人的探病放寬為每日有一固定時段,且至多兩名訪客為原則,但需出具探視日前三天內自費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不過,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雙北探病原則比其他縣市嚴格一點,住院病人和陪病者需定期篩檢。陳時中表示,住院病人探病規範鬆綁自即日起調整,醫院須配合於8月28日前開始執行。一、開放醫院的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精神科病房、兒童病房等區域,及有身心障礙或病況危急者得探病;探病時段為每日固定一時段,每名住院病人限每次至多兩名訪客為原則。為保護病人,所有探病者應出具探視日前3天內自費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住院天數達七天以上者探病,將列為下一階段開放對象。二、為避免入院時因處於潛伏期導致偽陰性結果,風險縣市包括台北市及新北市住院病人及其陪病者,除維持原有入院篩檢外,增加定期篩檢措施。雙北住院病人入院第7天及第14天各進行一次公費抗原快篩。其陪病者每7天進行一次抗原快篩,一位由公費支應。三、陪病或探病者如為「完成2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達14天以上者」或「確定病例符合採檢陰性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未滿3個月者」,得免除前述篩檢。指揮中心提醒,由於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籲請民眾於疫情期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若仍有陪病或探病需要,應配合實名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陪(探)病人員須不具新冠肺炎相關症狀,亦未曾接觸確診個案或具相關公共場所活動史;且進入醫療機構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手部衛生;陪病及探病期間,以單一病房為活動範圍,減少非必要的人際交流及聚會,縮短在公共空間的停留時間,以降低交互感染風險,保障自身及病人安全。
-
2021-08-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開打/年輕面孔多 有人接種後昏倒
高端疫苗開打,各地零星傳出接種後不適案例,桃園市有三人出現疑似不良反應,卅歲外籍賽姓女子打完直接倒地,撞傷頭部、膝蓋,四十七歲畢姓男子出現高血壓、呼吸急促、暈眩等現象,曾有暈針紀錄的廿六歲王姓女子接種後昏倒;高雄也有一名廿多歲男子接種後暈眩倒地,所幸四人均無大礙,昨天都已返家。第六輪公費疫苗接種由高端疫苗登場,指揮中心放寬廿歲以上民眾皆可接種,各大接種站施打隊伍中,有許多年輕臉孔。廿一歲、還是學生的李先生說,開學倒數,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支持國貨;廿五歲沈先生在台北榮總接種,他說陪病月餘,苦等不到疫苗,只好選擇高端。也有人留下手臂就是為了接種高端疫苗,屏東市六十歲陳婦相信國產疫苗,認為「台灣研發,應會較適合台灣人的體質」。許姓台東市民也說,相信蔡總統也不敢冒險,對高端的信心建立在政府。新竹廿三歲謝姓補習班男老師認為網路不少文章在帶風向,質疑高端效力,「總統都帶頭打,應該不需要擔心」。昨天上午有三人接種後不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直播記者會中指出,可能因為暈針導致血壓低、心跳快,就醫觀察後無大礙,都已返家。他提醒,打針本身幾乎是沒有感覺,接種時不要太緊張,慢性病病況不穩民眾暫緩接種。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高端疫苗是蛋白質疫苗,使用較傳統的技術平台,比較不會有預期外副作用。預估民眾接種高端疫苗之後,可能在兩天內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發燒、倦怠等常見輕微反應,症狀會隨時間自行緩解。長庚醫院副院長黃集仁表示,接種首日現場未觀察到任何不良反應,醫護人員都提醒民眾,回家後要維持正常作息,保持免疫力在最佳狀態,如果有持續發燒、顏面神經麻痺等反應,則應盡速就醫。
-
2021-08-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年輕人早起打高端 他陪病一個月苦無疫苗「別無選擇」
高端疫苗今天開打,總統蔡英文早上7時30分在台大體育館,施打全台第一針,盼提高國產疫苗打氣。台北榮總今天上午9點起開打,登記接種有637人,由於第六輪施打年齡開放到20歲以上,可見年輕人早起打疫苗,有民眾抱怨,自己已陪病一個多月,苦等不到疫苗,是別無選擇才打高端。第六輪高端疫苗接種,北榮共開設三個接種時程,分別為今天、明天以及27日早上9點至12點。負責疫苗接種的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陳育群說,今天共637人登記接種,明天382人,男女比約一比一,這次開放年齡至20歲以上,可以看到較多年輕人來打疫苗,由於市府規畫接時間是周一、周二,推測有很多人請假來打疫苗。今年27歲、在台北從事氯水修換服務的陳先生,今天特地跟公司請假兩小時打疫苗,打完後再回去繼續上班。他告訴記者,由於職業關係,工作一天要拜訪6至8戶家戶,接觸至少20至30位民眾,發現許多客戶擔心作業員穿梭家戶中,會有染疫風險。陳先生說,自己平常非常關注時事,一看到疫苗名額開放至20幾歲,連廠牌都沒有思考就直接預約接種了,「有什麼先打什麼,先讓顧客安心,自己也有保護力。」25歲的沈先生指出,陪病一個多月,苦等不到新冠疫苗。他原本也沒打算接種高端,但幾個禮拜以前到附近診所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諮詢基層醫師才了解,高端副作用相對較小,加上必須陪病等因素,才下定決心打國產疫苗。他痛批,「別無選擇才來打高端」,並抨擊政府採購疫苗,捐贈的疫苗竟比自購還多。但也有人支持國貨,因應開學在即,在台北就學21歲的李先生,也搭上這波國產施打潮,他分享,周遭同學大都沒有打疫苗,自己選擇搶先接種,支持國貨,不等BNT疫苗。指揮中心統計,自8月16日10時至8月21日12時,共有90萬157人符合高端疫苗預約接種資格,已完成預約數59萬9613人,佔符合預約資格人數66.61%。第三波加開預約從今天上午10時到8月24日下午18時,將於8月27日至29日接種疫苗。
-
2021-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雙北長照機構可探病了? 陳時中:可以期待
指揮中心目前規定,醫院限定僅一名陪病者,不過有孕婦生小孩,若老公陪產但家中還有6歲小孩,是否研擬放寬陪病僅1人限制?指揮官陳時中說,有關探病的規定,明天會有一定公布,「有些特殊病房我們會放寬」。指揮中心自5月11日宣布,調整醫療院所及長照機構門禁及人員管制措施,擴大至全國醫院與長照機構,除例外情形,停止開放探病及探,陪病及陪伴者仍為1人。近期調降為二級警戒,指揮中心於8月12日宣布,開放長照機構探視,每名住民訪客不可超過3人,須附快篩證明,但雙北仍為中高風險地區,暫時不鬆綁規定。不過有雙北民眾反映,超過三個月沒看到父母,是否可再放寬?陳時中說,雙北還是中高風險地區,因此規定相對嚴格。雖然目前有案例,但維持很少,疫調掌握也相當準確,近期風險等級會往下調,看來趨勢是一定的,從中高風險往下是可以期待的,隨等級下降,調整探視時間與人數。
-
2021-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家人外食共餐鬆綁?地方逆時中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清零出現曙光!國內昨天僅新增一例本土病例,創五月疫情爆發以來新低。隨著疫情趨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擬自八月二十四日放寬部分管制,同住家人可在外共餐,吃火鍋、合菜時不需梅花座,桌上也不用擺設隔板。昨天新增一例本土個案為新北市五十多歲男性,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八月十八日陪家人就醫時,以陪病者身分接受採檢,不料,意外確診,Ct值為廿二.七,屬無症狀感染。對於防疫鬆綁措施,陳時中表示,防疫應該更人性化,如果四歲小朋友吃火鍋,必須自己一鍋,那被火鍋燙到怎麼辦?同住親友在家裡「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因此研擬在外同桌用餐,可不再使用隔板或梅花座。但如何驗證同桌為同住家人,另情侶可共桌嗎?陳時中表示,這確實很難查證身分。對於指揮中心的說法,也引發部分縣市質疑,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除特殊狀況,可以自己用餐,新北就要採取嚴格防疫。不過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尊重指揮中心的規畫,因為家人同住可追蹤,於情、於理、於防疫,可朝鬆綁方向進行。「觀望疫情變化,暫不跟進」,雲林縣長張麗善說,現階段仍維持內用梅花座、使用隔板。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說,出外用餐少了隔板,仍具有飛沫傳染等風險,目前仍按既定防疫規範為準則。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說,內用規定不會放寬。桃園市衛生局表示,待指引出爐後會再評估,現階段還是會取締未使用隔板、分餐等違規情事。台中市衛生局說,將視指引公告內容及疫情狀況滾動調整。
-
2021-08-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陪病規定暫不放寬 陳時中:8月23日前仍須PCR採檢
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鑑於仍有醫院陪病者相關染疫,10至23日陪病規定暫不放寬,陪病者仍要PCR採檢,不能用快篩取代。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趨緩,全國疫情警戒自7月27日起降為第2級,8月10日至23日仍維持第2級警戒,但游泳池將依照防疫指引開放。媒體今天在疫情記者會提問,疫情趨緩是否鬆綁醫院陪病限制,不須核酸檢測(PCR)採檢,只要快篩陰性就可陪病。陳時中表示,近來有醫院陪病者相關染疫,經過討論,10日後的2週內,醫院陪病規定暫不放寬,陪病者仍要PCR採檢。此外,熱帶性低氣壓及西南氣流影響為西半部帶來豪雨,陳時中表示,集中檢疫所已保持警戒,若防疫旅館若位處低窪地區需要疏散,集中檢疫所會隨時待命,準備好房間就近安置。大雨來襲,陳時中說,明天適逢父親節,他建議還是待在家裡較安全,也希望豪雨風災盡快過去。
-
2021-08-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莫德納 3.3萬名醫護最快下周開放混打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針對一到三類對象先做起第二劑疫苗混打規劃,考量到疫苗供需平衡,現已接種過第一劑AZ者,第二劑想打莫德納者,粗估有3萬3千人。因疫苗需要解凍配發,加上國內遇雨災淹水,最快下周即可開打。陳時中昨說,專家小組會議認為在「AZ疫苗+BNT疫苗」、「AZ+mRNA疫苗」這個方向是可行的,預計將開放國內一至三類對像進行疫苗混打,藉以提升保護力。對象會先以專責醫療院所第一線醫護人員、專責病房及接種站人員者為主,下周會依照人數需求撥配至醫院施打。陳時中今指出,目前因疫苗估應都採滾動式檢討,專家才剛開放混打規定,國內有多名民眾也要施打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供應遠不及需求量。近日疫情現在稍緩,專責負壓病房、採檢院所人員的保護力也要及時,所以提供3萬3000劑疫苗,希望大家打得到最好,即便量不足,也已經盡力安排了。指揮中心數據顯示,國內昨單日接種人數26萬7008人,覆蓋率36.88%,劑次人口比為38.98。目前國內疫情警界已降至第二級,是否考量鬆綁醫院陪病者規定,陳時中指出,因近來還是有陪病確診疫情,經討論自8月10日起兩周內,仍不會放寬醫院陪病者規定及陪病者PCR篩檢。
-
2021-08-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自費PCR醫院價格不一 彰化衛生局:中央建議收3500元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住院者及陪病者須PCR檢測陰性才能進醫院,住院患者與1位陪病者可獲檢驗費補助,但第2人陪病須自費,且各家收費不一,有的醫院3500元,也有要價5000元,還傳出中部醫院收到7000元,價格混亂。彰化縣衛生局指出,三級警戒前中央有發文地方,建議醫院一般PCR收費3500元,也要求縣內醫院配合。台中某住院手術張姓婦人說,住院與1名陪病家屬CPR篩檢免費,但家屬若要輪替,第2人PCR篩檢就要5千元,快篩甚至要7千元,若有看護也需要患者付錢自費篩檢,住在彰化親友也表示,彰化某醫院自費採檢也要5千元,對各醫院篩檢收費不一又貴感到相當不解。為落實防疫,有婦產科醫師會建議孕婦預約催生,提早做PCR採檢,費用公費支付,但有些產婦堅持等到產兆再到醫院生產,就須做快篩,自費篩檢500元到1500元不等。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住院除了緊急手術可用抗原快篩,一般要求PCR,PCR篩檢成本並不低,但中央先前已發公文建議醫院以3500元收費,也已發文醫院,若超收可向衛生局反映。至於有民眾反映,陪病第2人須自費對家屬造成負擔,會向中央建議,讓進出醫院頻繁的患者及住院時間久的家庭可放寬補助。
-
2021-07-27 新聞.元氣新聞
余苑綺歷經17小時手術 醒來後崩潰:夢到自己死掉
余苑綺因為直腸癌復發,之前肝臟、淋巴出現癌細胞,歷經手術、化療,沒想到隔了幾個月後,5月又發現肺部、肝、淋巴有陰影腫瘤,且擴散至大腿胯骨,26日一早進行手術,歷經17個小時才結束,余苑綺醒來還崩潰大哭夢到自己死掉,讓媽媽李亞萍很不捨。據「三立新聞」報導,李亞萍透露醫師在進行手術時,發現到余苑綺的淋巴其實有3顆腫瘤,再加上之前手術肝有出現沾黏的情況,手術從26日早上7點,歷經17個小時,到27日凌晨12點多,而余苑綺一出手術室後原本以為就能看到小孩,但是要等麻醉退,推出來之後更大哭表示在恢復室夢到自己死掉了,讓李亞萍聽了之後非常心疼,而現在因為疫情關係,陪病家屬只能一位,所以目前是由余苑綺的老公待在醫院陪伴。
-
2021-07-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夏天可戲水了!開放沙灘潛水衝浪「降級十大QA」一次看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7月27日起至8月9日全國將降為二級警戒,公布大原則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配戴口罩、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人流管制等,其中更罕見開放球類、中元普渡、沙灘及潛水活動等,本報匯集「降級指引十大Q&A」一次看懂。Q:搭轎車、計程車、遊覽車可以脫口罩飲食嗎?A:搭乘轎車必須全車都是家人,才能同時脫口罩飲食,車上若有外人,建議座位有間隔或坐斜對角,一人可脫口罩飲食,不能同時脫口罩飲食;遊覽車採間隔座,可分班吃飯,先二分之一脫口罩吃飯,另外二分之一再吃。Q:遊覽車的麥克風到底怎麼用?A:不能唱歌,但可以導覽。因為唱歌會輪流給多人使用,每使用一次必須要清消。如果要換人導覽,必須要清消才能給下一個人使用。Q:降級後可以進行水域活動嗎?A:游泳池還是不開放,但到海邊潛水、衝浪、水上摩托車,只要不群聚,上岸戴口罩,就會開放。Q:戶外運動可以開放嗎?A:考量到民眾有運動增進健康需求,籃球場採時聯制及戴口罩就可開放,羽球網球等人跟人不會接觸等運動,只要戴口罩也會開放,且單打雙打都可以。Q:中元普渡可照常舉辦嗎?A:可開放普渡及公祭,但禁止中元普渡過後的福宴、平安宴、流水席等,另外社區及公司行號可參考指引舉辦普渡等活動,呼籲民代、首長別參加公祭和普渡。Q:可以到海灘遊玩嗎?A:沙灘可開放,但需要戴口罩且人流管制。Q:降級後長照機構及醫院是否開放陪病?A:明天會公布相關規範,但醫院暫時維持現狀,不開放陪病探病。Q:降級指引中多項行業人員,皆須要持有3~7天的快篩陰性證明,實際是要幾天的陰性證明?如何查驗?A:基本原則是七天,採每周快篩一次,若有遇到疫調等特殊情況,會縮短制三天,並根據衛生單位要求為準,可由地方去定期查驗、各部會研議,讓民眾更放心。Q:各縣市及各單位可以自行加嚴或鬆綁嗎?A:各部會可以在評估訂定更寬鬆或更嚴謹的指引,報指揮中心同意發布實施。地方在執行有疑議時,得請中央部會給予解釋。Q:若不在此指引內的行業及單位怎麼辦?A:若非屬各部會鎖定訂指引者,如指引不全或不在規範內,認為無法依照指揮中心頒布的原則性規範實施時,該職業場所負責人或單位,可自擬防疫計畫送地方政府核定後進行,地方准駁有疑議時,得轉中央次審。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公布規範包含生活多元面向,單純的原則性規範無法滿足所有人需要,強調「有原則相對有例外,但指引訂好了,執行上若有困難,地方政府可以根據疫情調整。」至於指引有牴觸或不完善之處,都可以提出來討論,讓執行上的困難和疑義減到最低。
-
2021-07-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年紀大染疫易重症亡 羅一鈞:75歲以上死亡率達30.7%
新冠肺炎容易造成長者重症、高死亡率,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希望全體打疫苗,以前講過涵蓋率和施打疫苗有關,盡量去鼓勵打疫苗,高齡者開放打疫苗時間也很長,達到一定效果。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統計自5月11日至今,確診個案65-74歲重症率39%、致死率12%,75歲以上重症率52.7%、死亡30.7%。不管重症、致死,都有隨年齡增加,年紀愈長罹病會比較嚴重。對於疫苗施打,陳時中說,65-74歲有74%,有67%都比流感高很多,AZ或莫德納兩種疫苗都有可能,未來還有其他選擇,打疫苗比例會緩步的往上升,目前目標是快點涵蓋年齡層愈廣愈好。目前長照機構、醫院陪病者仍有相關規定在,7月27日後可再逐步開放?陳時中說,長照相關明日會再開記者會,而醫院規定則暫時維持現狀。
-
2021-07-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放寬院內採檢標準 專家樂見:接種2劑疫苗確診傳染力低
指揮中心15日發文各醫療院所,放寬院內採檢標準,無論是醫護人員、住院患者、陪病者,只要完成兩劑新冠疫苗接種且滿14天,無需定期強制採檢;若未完成兩劑接種者,則依原來規定標準。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樂見中央現行鬆綁院內採檢,他說,這類似我國東京奧運代表團回國放寬規定一樣,完整接種2劑的選手、隊職員,返台執行14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即可;未完整接種者,需要依原本居家隔離14天的規定。專家學者一再強調,即便接種完兩劑疫苗也無法得到100%保護力。蘇益仁說,這是大家一定要面對事實,但打完兩劑若不幸染疫,大部分患者僅會輕症,或病毒量很低,但仍有少部分免疫力不全或低下的病患,縱使注射疫苗後確診,病毒量仍高。「至少我目前還沒看過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確診後再傳染給別人的例子。」針對放寬院內採檢標準,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也說,當然疫情控制得宜下,尤其現在還是夏天,樂見適時放寬;假設鬆綁施行後,不幸發生院內確診,該篩檢還是要檢驗。她說,施打疫苗最終希望社會得到自由,現階段我國可能以目標八成接種率,還是要回歸覆蓋率20%來看,潛在高風險者是否如實施打疫苗,另也觀察到有些長者接收到錯誤資訊拒打疫苗,政府應該祭出政策,以鼓勵高齡者接種疫苗、提高施打率,能有效降低染疫重症發生情形。即便完整接種兩劑還是有在院內需篩檢的狀況,若醫師詢問病患TOCC仍認為有風險,還是可以採取公費篩檢,陪病者,無論是照服員、家屬、外籍移工等,也循一樣模式。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昨受訪說,健保系統都可以查詢二劑接種時間,釐清是否屆滿14天,如果沒有符合放寬的資格,就回到原先的規定,入院前必須篩檢,第一位陪病者公費篩檢,第二位以上採自費篩檢;染疫康復者則是符合解隔離條件且距離發病日滿3個月,也適用不需要強制採檢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