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退休力.活躍好學
搜尋
閃到腰
共找到
64
筆 文章
-
-
2024-08-09 醫療.骨科.復健
突然劇烈下背痛無法走路站立…脊椎退化打PRP或類固醇治療就會好嗎?
我平時喜歡運動,無論仰臥起坐、深蹲、瑜伽、慢跑…,都難不倒我,身體靈活度極佳,七十高齡的人,仍精力充沛,四處遊山玩水,讓同年齡層友人羨慕不已。古語有云:「人不可自詡。」這一年內,發生兩次劇烈下背疼痛,一次是採PRP增生療法,最近是施打類固醇治療,終於認輸豎起白旗了。出國突發病 原來脊椎退化去年國外旅遊時,突然從腰部到臀部之間劇烈疼痛,無法站立、走路、彎腰,全身顫抖,立即急診,打針吃藥後勉強撐回國,到教學醫院骨科就醫。經X光、超音波檢查,診斷是脊椎退化,第4、5節輕度滑脫,可能因過度活動、久坐不動、姿勢不良、搬重物,導致肌肉、韌帶拉傷所致,吃了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痠痛才逐漸舒緩。我因腎臟功能不好,不敢過度服用止痛藥,醫師建議打PRP增生療法,可以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但需自費,兩周施打一次,經過兩個月沒有明顯的效果,坐硬板凳或沙發椅,腰椎受到壓迫,常痛到無法行走,直到打了3劑PRP後,活動角度才明顯改善,隨著時間效果越明顯,大概到5個月後恢復正常活動。可是PRP的保護期並不長,才過半年腰背再次劇烈急性疼痛。這次到神經科看診,醫師對疼痛部位、性質、嚴重程度評估後,採用從腰椎硬脊膜外低劑量類固醇治療,這是一種緩解脊椎神經疼痛的方法,以達到消炎、止痛、神經調控的效果。接受類固醇注射後,疼痛立即減緩恢復正常。我有「類固醇恐懼症」,醫師說類固醇的劑量非常低,合理地使用類固醇,是治療發炎及自體免疫疾病的首選藥物。做伸展運動 保護脊椎健康很多腰背痛患者長期穿戴腰部護具,不但造成腹部核心肌群弱化,也無法減緩坐骨神經疼痛。醫師指導幾個伸展動作,目的在使腹肌緊縮、伸展下背,增加肌肉群之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透過簡單的伸展運動、改善不良姿勢,保護脊椎的健康。下背痛,我看過骨科、復健科、神經內外科、疼痛科等門診尋求治療。心裡很徬徨,下次腰背疼痛時,要如何選擇,打PRP增生療法還是類固醇治療?下背痛治療 嚴重者要開刀【諮詢╱振興醫院運動復健科主任陳建成 整理╱記者黃妙雲】年長者常見反覆發生椎間盤突出問題,若一直沒有治療處置,久了會出現椎間盤退化,進而可能長骨刺,或因椎間盤的支撐力不夠而導致輕度脊椎滑脫,就容易閃到腰,引發腰背疼痛、甚至無法彎腰、站立、行走等下背痛症狀。如果椎間盤突出產生嚴重骨刺,且因神經孔狹窄壓迫到坐骨神經,就會引起坐骨神經痛,在急性發作時,往往會讓人動彈不得,坐立難安、無法行走,必須先服用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止痛,再考慮是否要施打PRP、葡萄糖水等增生療法,或是注射低劑量類固醇治療,若無法有效改善,更嚴重者則可能要開刀治療。「自體血液高濃度生長因子(PRP)注射療法」是一種增生療法,只要抽自己的血分離出PRP再打回患部,讓組織增生,可以減緩、修復軟骨細胞壞死磨損,防止發炎,延緩關節的退化,減輕關節疼痛。一般是施打3劑、約3至5個月才有效,但可能半年後又要再施打。若從腰椎硬脊膜外注射低劑量類固醇,則可以針對受傷組織周圍的發炎進行治療,而類固醇是消炎止痛藥,使用低劑量約一周可分解,作用效果達兩周以上,疼痛即獲得緩解。預防下背痛或改善腰背疼痛問題,建議應加強核心肌肉訓練,若是下背痛的患者,則必須穿戴護腰做肌力訓練,避免二度受傷。
-
2024-06-26 退休力.活躍好學
夏天種4植物 泡茶、煎蛋助養生
現代人重視居家生活,在家種植綠色植栽不僅能妝點室內,還能培育出療癒身心靈的植物。園藝治療師廖美惠推薦想成為「綠手指」的植友,可種植魚腥草和白鶴靈芝2種青草,製成茶飲有清肺降火和保養皮膚效用;也推薦植友種植火炭母草,用來煎蛋味道獨特、營養豐富。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MOA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攜手,規畫退休5力課程「實(食)用園藝系列—輕鬆打造植感居家生活」,教導民眾在炎炎夏日可以輕鬆種植綠色植栽。7月20日第一堂課以本土青草作為主題,廖美惠介紹魚腥草、車前草、火炭母草、白鶴靈芝草等4種陽台可輕鬆栽種的青草植物,不僅運用到餐桌上,還能美白保養身體。廖美惠提到,魚腥草是清冠一號中使用的植物,對呼吸系統和肺部有益,不僅能清肺降火,還能用來製作面膜,生吃時可以加入鳳梨和蘋果提升口感。車前草可與枸杞一起煮茶,增強保健效果,尤其可保養泌尿系統。火炭母草可以入菜,這種青草在鄉間隨處可見,葉子可以拿來煎蛋,營養豐富;長輩們閃到腰時,會將葉子搗碎後加入米酒,拿來舒緩腰部。白鶴靈芝草的葉子可以煮茶飲,或剁碎後加米酒敷在扭傷的部位,以減輕疼痛。針對夏季種植的挑戰,廖美惠提供3點實用建議,首要避免讓植物直接暴露在大太陽下,可選擇在樹下或陽台遮蔭的地方種植;其次,剛開始種植的兩周內,保持土壤潮濕,在晚上或清晨澆水,避免濕熱悶壞植物根部;最後是選擇透氣性好的土壤介質,也是成功種植的重要因素。實(食)用園藝系列—輕鬆打造植感居家生活5堂課上課日期:7月20日(六):植物的力量—讓植物照顧你8月03日(六):壁掛式植栽(植物上板)手作8月10日(六):植物心南向—南洋辛香料8月24日(六):養顏美容的蘆薈與健胃解毒的紫蘇8月31日(六):石蓮花與多肉小森林上課時間:下午2時至4時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73號4樓洽詢:02-8692-5588轉5869線上報名:https://shih5869.pse.is/64m89g
-
2024-02-18 醫療.骨科.復健
有做有效、沒做沒效,復健要一直做下去嗎?常見復健治療疑問一次看
Q:哪些疼痛警訊不該忍耐?疼痛是代表身體某個部位發生了傷害,基本上都不該忍耐。當身體有疼痛的感覺,建議觀察三個訊號:1. 是否疼痛部位有撞到或受傷?2. 是否因運動或過勞造成肌肉痠痛?3. 有沒有急性傷害如落枕、閃到腰、扭傷等情況?一般下背痛指的是從腰部到雙臀之間,因肌肉、肌腱、韌帶、關節、軟骨、骨骼、神經或血管問題,引起的痠痛麻脹等不舒服的感覺,有時也會延伸到下肢,甚至影響排尿功能。例如大掃除引發的下背痛、頭頸部痠痛、手臂痠痛,就是因短時間內、同一姿勢動作不斷反覆,造成不適感覺。Q:腰痠背痛該看哪一科?看病前應準備什麼,讓就診更順利?腰痠背痛一般建議可以看骨科或復健科。要讓醫師知道今天看診的目的(或原因),醫師才能進行適切的評估及檢查。如果敘述比較模擬兩可,如好像有點痛又不太痛,疼痛跑來跑去不知道哪裡痛。醫師比較無法做出適切的診斷及開立適當的治療建議。Q:就醫時該如何對醫師說明疼痛狀況,讓醫師正確判斷?不論是急性傷害,或是慢性累積型的肌肉痠痛,需要知道明確的受傷時間(或疼痛持續時間)及部位,跟醫師描述病情及症狀。看診時要明確告訴醫師疼痛的部位、持續時間、哪些姿勢或動作會讓疼痛加劇或減緩。疼痛是按壓得到,還是深層的?疼痛的類型是屬於麻、刺、鈍痛哪一種?疼痛的範圍是在哪?描述愈清楚愈能有助於醫師判斷。Q:復健完會痛,甚至更痛,正常嗎?儀器治療(電熱療項目)在治療的過程或完成後,一般不會有疼痛加劇的狀況,如果在電熱療的過程有不舒服的狀況,應立即告訴治療師,並停止治療。因儀器治療屬於非侵入性治療,有任何不適症狀會立即顯現,如電療開太強、熱療太熱等。另外,如果在治療前或返家後(當下不會不舒服,隔了很久才有不舒服的感覺),有無法緩解的疼痛問題,建議掛號請醫師評估狀況。Q:很多患者覺得,復健有做有效,沒做沒效?難道要一直做下去嗎?復健(物理治療)分運動治療和儀器治療(一般的電熱療和牽引等),一般單純的腰痠背痛,會建議在初期的時候先做儀器治療,目的是放鬆肌肉及止痛。在疼痛減緩或肌肉相對較不緊繃的時候,建議要加上適當的運動,讓我們身體的肌肉學習正確的出力,來維持好的生活功能。所以要讓痠痛得到適當的緩解,並回復好的肌肉功能,除了儀器治療外,也要進行正確的運動來輔助。Q:為什麼做了十幾次復健,效果仍不明顯?還要繼續做下去嗎?如果是急性傷害造成的疼痛(僅限於骨骼肌肉系統相關的問題,如扭、拉傷,落枕、挫傷),十幾次的儀器治療是可以達到相當程度的疼痛緩解。但如果是疲勞性的傷害,如肌肉緊繃、筋膜炎等,可能儀器治療的次數和頻率要相對較長,但會建議合併正確的運動及伸展,效果會較好。一般診所或物理治療所都會有自費的運動治療,治療師會針對個案的狀況進行評估及給予治療建議,如被動按摩、被動伸展、姿勢調整及核心訓練等。如果有需要的民眾,可以在接受健保的儀器治療之餘,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的運動指導。Q:為何不到50歲就有「五十肩」,常常肩頸痠痛?沾黏性肩關節腔炎也可稱為「冰凍肩」,好發於50歲前後的年齡層而得名,但求診民眾不乏3、40歲或6、70歲族群。症狀多是肩關節囊發炎而產生沾黏,或是肩關節處肌腱炎、肩關節周圍曾經骨折、長時間過度使用,慢慢產生疼痛,導致肩關節活動被局限,久而久之就產生肩關節周圍肌力下降、活動受限,得由骨科、復健科醫師治療。一般民眾做家事要避免長時間勞動,建議勞動30分鐘,休息5到10分鐘,擦拭物品時,長時間抬頭或雙手高舉過肩,容易壓迫頸椎,造成肩頸痠痛。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06 醫療.骨科.復健
動不動就閃到腰?恐是「這塊肌肉」沒復原!醫授「超簡單4步驟」護腰
「醫師,我以前從來沒有閃到腰過,結果光今年就閃了3次,好像有了第1次之後就會一直來!」有病患在診間詢問醫生,疑惑為何閃到腰會一直反覆發作?骨科醫師提醒,若經常閃到腰,要小心這可能不是巧合,而是核心肌群中的「這塊肌肉」沒有完全復原,並建議可透過「腹橫肌收縮」運動來訓練腰部核心肌群,保護腰背、脊椎。事實上,「閃到腰」是背部肌肉拉傷的一種,通常是在突然變換姿勢時,因背部肌肉施力不當所導致,例如從床猛然起身、快速轉身,或是彎搬重物要直起身來的瞬間等,好發於各個年齡層的成年人,症狀較多是腰部單側疼痛。反覆閃到腰 因核心小肌肉沒復原閃到腰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根據肌肉拉傷的嚴重程度,會有不同的疼痛程度,輕微的拉傷,可能只需要稍微休息一下就不痛了,但嚴重時可能必須躺下休息才能緩解疼痛,而且疼痛會持續好幾天,等待肌肉拉傷、發炎慢慢復原。台中光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嚴可倫在臉書粉絲頁發文表示,很多人閃到腰,在疼痛症狀減退之後就以為「好了」,但脊椎附近有許多深層的核心小肌肉,負責穩定脊椎,閃到腰之後,這些小肌肉可能沒有正常運作,所以就會容易再次閃到。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議患者做一些簡單的核心訓練,讓這些小肌肉「重開機」一下。「腹橫肌收縮運動」4步驟護腰背嚴可倫建議,在家可做超簡單的「腹橫肌收縮運動」來訓練腰部核心肌群,達到保護腰背、脊椎的效果。他補充,想了解這種運動的簡單程度,其實也能用「仰臥不起坐」來形容,以下教民眾動作步驟:●平躺,脖子下可以墊個枕頭或毛巾,雙腳屈膝、腳踩在床上。●肚臍內縮(就是傳說中的縮小腹),感覺腹肌微微用力。維持5~10秒,重複10次。●進階版:在肚臍內縮的情況下,雙腳交替踏步,重複10下。(注意踏步時要維持肚臍內縮,然後不要憋氣。)●在躺姿執行腹橫肌收縮沒有問題後,可以嘗試再各種姿勢(站著、坐著都可以),以及活動中(像是走路的時候)搭配腹橫肌收縮運動。有不少民眾會問:第4步驟的「各種姿勢」,有沒有包括半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嚴可倫強調,這種姿勢雖然一時很舒服,但是會讓脊椎呈現大角度的彎曲,很容易造成腰跟背的傷害,還是應該要盡量避免。【資料來源】.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閃到腰的處置及預防【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2728.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2-02 退休力.健康準備
退休力/壺鈴運動鍛鍊肌力、強化心肺 日常家務不容易閃腰
許多人在大掃除、提菜籃、搬重物或從高櫃子拿取東西時,會不小心閃到腰、受傷。運動教練田玉笛建議,可以透過參加壺鈴運動課程,鍛鍊全身肌力、心肺功能,在從事這些日常家務動作時更能掌握正確的施力技巧,較不容易受傷或閃到腰。沙袋壺鈴 掌握肌力運用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將於2月21日開辦「強肌運動─掌上健身房壺鈴」系列6堂課,田玉笛將帶領學員藉由「沙袋壺鈴」進行組合式動作訓練,以日常生活動作常使用到的肌群、部位為重點,展開全方位訓練。田玉笛指出,與啞鈴相比,沙袋壺鈴的質地較軟,重量分布會因施力不同而出現變化,訓練時更需了解、掌握正確的肌肉力量運用技巧,對於肌力的刺激與運動效果的提升,會更有效率。若與鐵鑄壺鈴、啞鈴等相比,由於壺鈴是沙袋材質,即使不慎掉到地上,較不會因砸到腳而受傷、疼痛,較為安全。改善體態 體力明顯提升曾參加壺鈴運動課程的黃姓姊妹對於課程所帶來的改變,特別有感。四年級生的姊姊說,原本擔心以前沒有運動習慣,可能無法跟上教練的訓練腳步,但是參加課程後發現,教練的教學循序漸進,因為是小班制,較有機會進行個人化指導,她開始留意自己的動作、儀態,較少彎腰駝背,不只小腹縮小,也感覺體態變得比較好,整個人更有自信。妹妹過去是長坐辦公室的上班族,退休後為了儲存更多健康本錢,因而參加壺鈴運動課程。她說,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她的體力、肌耐力都明顯提升,現在參加旅遊或出門健行、運動,時間都比較持久,也更盡興。壺鈴擺盪 強化心肺功能田玉笛指出,進行壺鈴運動時,透過「壺鈴擺盪」(Kettlebell Swing)動作,可有效鍛鍊心肺功能、全身肌力。執行這一動作,重點是由臀部發力、啟動,而非用膝關節、手部發力,藉由臀部力量的帶動,讓壺鈴擺盪於雙腿間,這過程對於從臀部、大腿後側到全身肌肉、核心與肩部的穩定,甚至心肺能力,都能得到充分訓練。田玉笛希望,透過壺鈴運動的訓練,讓學員進行各項日常動作時,所關聯到的肌群、肌力都能有更穩健的力量基礎,這樣行動時更能隨心所欲、自由自在而不容易受到傷害。「強肌運動─掌上健身房壺鈴」系列課程時間:2月21日、28日、3月6日、13日、20日、27日地點: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4樓舞蹈教室北市仁愛路一段17號4樓洽詢:02-8692-5588轉2070或5869報名:https://shih5869.pse.is/5kj5mt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1-03 醫療.骨科.復健
跨年後迎接農曆春節!除舊布新大掃除,醫師傳授「防止痠痛4原則」
大掃除對於平常較少活動的人來說,真的很吃力,不管是打掃天花板、粉刷牆壁等,除了手部長時間舉高之外,頸部也會受到影響;另外,刷洗廚具、窗戶等物品,若姿勢不正確,加上用力不當,都容易造成肌肉痠痛。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高功能醫學運動中心主任陳韋任表示,大掃除對於平常較少做家務的人來說,容易超出體力和肌力負荷,過程中可能腰背受傷,輕者過幾日便好,重者可能打針、吃藥、物理治療才有辦法復原。首先、不熟悉做這件事;其次、量的問題,累積到過年一次要清理居家環境,短時間內無法負擔;第三、錯誤的姿勢或動作;第四、使用不當的工具。造成痠痛4原因❶不熟悉:上班族平日久坐,少有機會搬重物、爬上爬下,或趴地上擦拭,手腕手肘肌肉與肌腱過度使用,容易發生痠痛或閃到腰的狀況。❷量的問題:很多人覺得搬重物或爬上爬下工作量比較大,受傷或不舒服很正常,但有些人可能只是擦擦玻璃、掃掃地、清洗就感到不適,臨床有個疾病叫「重複性勞損」,雖然只是簡單的動作,單次勞動時間過長容易造成肌肉傷害。由於短時間重複做產生累積性的損害,症狀包括痠痛、疼痛、抽痛、刺痛、肢體肌肉無力,一開始多為間歇性的不適,之後發作頻率會增多。❸錯誤的姿勢:慣性彎腰,跪著大面積擦地板,以至於身體過度傾斜,長時間下來就容易造成肩頸症候群、下背痛。為清掃大型家具底下的陳年灰塵,挪動搬移重物,容易導致下背脊柱韌帶或肌肉的拉傷,甚至是撕裂傷。❹不當的工具:清潔窗戶或是高的牆面或櫃子時,不能隨便找個抹布就擦,容易肩頸痠痛,也容易造成脖子拉傷,要尋找適當的工具,例如比較深的地方,可以使用伸縮桿或長柄刷等工具代替,避免勞重傷害。陳韋任指出,「勞動不是運動」,勞動只是出力,消耗的是體力,沒有運用動力來訓練肌肉、肌力。勞動跟運動最大的差別在於勞動過程中的姿勢通常沒有經過調節或保護,同樣的工作反覆做,持續維持不良姿勢;比方說,辦公室裡的上班族,長期使用電腦和維持靜態坐姿,導致全身肌肉的痠痛,回到家後感覺勞累不堪。運動是根據需求,選擇方式、強度、地點等,通常是短暫的且全身均衡的運用到身體的各個位置的目的。自我保護4原則原則1:時間不要太長洗碗、拖地、掃地、蹲這類動作,腰部會微微往前傾或彎腰,久而久之造成腰椎的負擔,一旦察覺腰部有異狀要馬上休息,若需要長時間勞動,要佩戴護腰或束腹,增加對腰部的保護力。原則2:不要單兵作戰搬重物時直接彎腰或直接抬舉高處物品,是掃除NG動作,搬重物一定要兩個人,以「推動」取代「拉動」,全家動起來,一人掃地、一人拖地板、一人整理書櫃,另一人處理垃圾。原則3:小心清潔劑危害陳年汙垢不好清,只好使用各類清潔劑提高效果。清掃過程保持環境通風,做好防護,戴上口罩,避免大幅度吸入有害氣體。疏通水管、馬桶時,要戴上手套,小心肌膚直接清潔劑碰觸。此外,清潔劑避免分裝在不同容器導致混淆而誤用誤食,尤其要放在兒童拿不到、陽光照不到的陰涼處,以免發生意外。原則4:避免吸進過敏原趁著大掃除拿棉被出來曬,太陽正大時有很好的除塵蟎效果,但是拍打棉被床單,要留意被拍打出來的髒汙飄散在空氣中,若不慎吸入容易發生氣喘,戴上口罩就能避免吸進過敏原,減少氣喘風險。年終大掃除後遺症.閃到腰:陳韋任說明,門診裡最常見,通常是錯誤的動作或不良姿勢造成腰部肌肉急性拉傷,嚴重一點恐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如果因為大掃除出現痠痛,可先自行在家熱敷患部或簡單伸展,預後都不錯,多數人會自我緩解,因為腰部肌肉急性拉傷,短時間好好休息,將日常動作放慢,大約2到4周就會逐漸緩解。若出現腰椎滑膜嵌頓或急性椎間盤滑脫,初期不舒服時應立即就醫確認病因。腰椎滑膜嵌頓不論中醫或復健科,搭配外用的藥物例如藥膏或者貼布,採復健治療會做牽引、熱肌電療,採中醫治療則多搭配針灸,減少久站久坐,使用護腰與配合輕度適當運動。急性椎間盤滑脫可先採取保守治療3個月,靠復健減輕疼痛及神經持續壓迫,避免病情的進展或惡化。有民眾嘗試整脊或推拿治療,可緩解一些肌肉筋膜所造成的緊繃感,但維持時間不長久。接受整脊或推拿前,要先經過專科醫師診療,若年齡較長,需先釐清是否合併有骨質疏鬆或是較嚴重的脊椎退化狀況,診間不少民眾本來只是椎間盤滑脫,因為沒有事先檢查,推拿後反而變成韌帶斷裂。.跌落或摔傷:打掃天花板、燈具與窗戶,換洗冷氣濾網時,許多人會使用工作梯登高清潔,一不小心重心不穩,容易有跌落或摔傷等意外發生。.挫傷:輕微的挫傷,皮膚沒有破損,或只在表皮的輕度擦傷、局部腫脹、疼痛、青紫,又或者是出現瘀斑,壓痛明顯。嚴重的挫傷會出現肌肉的部分撕裂,局部血腫,或是受傷部位無法自在活動等。挫傷後,不少民眾習慣用紅花油或其他跌打損傷油揉搓患部,以利「活血化瘀」,實際上揉搓會增加出血,反而導致局部腫脹加重,不利於挫傷恢復。.瘀青瘀血:若出現瘀青瘀血,急性期要消炎止痛。剛發生時,進行局部加壓,短時間的冰敷,接著熱敷,用熱水袋、熱毛巾、暖暖包、電熱毯或紅外線燈皆可,讓挫傷的地方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痠痛的肌肉。建議做適當的活動,休息並不代表躺在那裡什麼都不做,可做一些伸展、散步,甚至是小範圍的快走,增加心肺功能,周邊肌肉的運用會加速新陳代謝跟血液的循環,有助於受傷或疲勞的回復。.網球肘:刷洗時需要重複使用手、手腕或手臂,如扭毛巾、擰拖把等動作,也會因過度用力出現肌腱拉傷,導致手肘疼痛,嚴重時甚至連開門、拿碗這些簡單的動作都沒法做,出現所謂的「 網球肘 」。運動醫學治療,協助恢復受傷部位陳韋任提醒,只要會動,都可能因為動而產生傷害,不分年齡層,從小到大、男生女生,或職業運動員、全民運動員、上班族,只要是因為動而產生的不適,都可運用運動醫學的概念來幫助大家快速回復、治療。延伸閱讀:.打掃很心累?專家教你提升掃除力妙招,搭配輔助工具更省時省力.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03 醫療.骨科.復健
閃到腰怎麼處理?醫教4招舒緩!2情況需就醫
閃到腰四招應對如果您年過五十,一定都有閃到腰的經驗吧,所謂的閃到腰,其實就是因為用力不慎,引起的急性腰痛發作,謝醫師碰過不少案例,如同詼諧劇裡演的那樣,搬個重物起身就痛到受不了了。今天謝醫師就來教你,如果真的不幸閃到腰,要怎麼處理!1.休息和冰敷如果你閃到腰,請立即停止你現在的活動,避免進一步損傷。建議盡快躺下,減少對腰部的壓力,並使用冰袋冰敷受傷的區域,每個區域每次持續15-20分鐘,4-6小時一次,冰敷有助於快速減輕疼痛和減少腫脹。2.藥物治療藥局可以買到的止痛劑,像是普拿疼之類的,可以緩解閃腰引起的疼痛和發炎。當然這些藥都有使用限制,請務必遵照藥劑師指示使用,若吃了1-2天的止痛藥還是無法改善,也請盡快來找謝醫師!3.熱敷和伸展運動一般來說,輕微的閃到腰,只要多休息就能有所改善,過了24小時後,可以使用熱毛巾熱敷或浸泡熱水來緩解肌肉緊張,建議熱敷完後再進行輕微的伸展,但謝醫師要提醒,還是避免過度伸展或用力,以免二次傷害。4.預防措施閃到腰後,請避免重複性的壓力或過度用力,像是進行劇烈運動,或是搬重物等等。謝醫師提醒,工作時盡可能保持良好的姿勢,運動前後記得熱敷伸展,或是穿戴護具,以防未來的傷害。當然,如果你重複閃到腰,或是閃到腰過後這些處置也未見明顯改善,請務必盡快就醫!(本文轉載自臉書粉絲專頁《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 謝炳賢主治醫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07 醫療.骨科.復健
一張照片曝好痛!蔣萬安因「甜蜜負擔」閃到腰 骨科醫教你4招減少閃到腰機率
編按:台北市長蔣萬安今(8/7)日出席北市府員工親子日活動,對於昨天副市長李四川透露市長這幾天閃到腰,媒體關心市長身體狀況,蔣萬安笑稱「很好、很好,已經好很多了,謝謝李副市長還特別拿藥給我」。蔣萬安還自曝,之所以會閃腰,主要是因為二寶、三寶突然變比較重,所以有時候抱他們,一個不小心就會閃到腰。據了解,蔣萬安在卡努颱風來襲時,腰已經相當不舒服,蔣萬安是忍痛主持防颱會議,媒體也捕捉到蔣萬安當時要坐下時,還要扶一下椅背才坐得下去。閃到腰的痛苦很難為旁人所知,而且它的發生總是讓人措手不及,不過閃到腰可能不只是一項惱人的小毛病,還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跡象。根據骨科醫師嚴可倫在臉書粉專「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指出,閃到腰本身並不是很嚴重的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有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之一。嚴可倫指出,腰椎間盤是一塊位於脊椎骨之間的避震組織,當其受到反覆過度壓迫、突出壓迫到周圍神經時,就會引發腰痛與下肢疼痛等不適症狀。如果忽視不理,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品質。例如走路變得困難,彎腰、坐下和起身都成一大挑戰。嚴可倫提醒,除了閃到腰,椎間盤問題常見的症狀還包括腰痛、腿部放射性疼痛、肌肉無力等。如果症狀嚴重,可能需要進一步的醫學評估和治療。什麼是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是因椎間盤長期承受重力,產生退化及椎間盤軟骨含水量的減少,造成彈性及緩衝能力隨之減弱,導致椎間盤髓核由纖維環向外穿出造成神經壓迫的情形。亦可因患者承受到突發性的外力撞擊或承載受力過重,導致椎間盤的髓核穿出纖維環。》看更多椎間盤突出成因如何避免閃到腰?預防閃到腰到底該怎麼做?嚴可倫建議有四件事你應該要知道:1.保持良好姿勢和適度運動保持正確的坐姿、站姿和睡姿有助於減輕脊椎壓力,降低腰椎間盤受傷的風險。此外,適度的運動如伸展、強化腰部核心肌群也能增加脊椎的支撐力,預防腰椎間盤突出。2.搬重物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正確的姿勢和方法可能對腰部帶來不可逆傷害!建議使用雙手,保持腰背挺直,彎曲膝蓋,過程中避免扭轉腰部,盡可能減少腰椎間盤受傷的風險。3.管理壓力以遠離閃到腰的困擾壓力對身體健康的不良影響比我們想像中的大很多,包括增加肌肉緊張和影響免疫系統。適當的壓力管理,如運動、放鬆技巧、規律作息等,能幫助減少腰椎間盤突出的風險。4.日常生活中不忽視任何腰部不適如果有閃到腰的症狀,千萬別置之不理。若有需要,請及早就醫並尋求專業的評估和治療。哪些運動可減少閃到腰機率?彰化秀傳醫院脊椎外科醫師胡名賢受訪時也曾指出,加強核心肌群運動,可減少閃到腰的機率。不過,每個年齡層都有屬於自己的訓練方式,不是每個人活到70歲都能一尾活龍,有些人40歲體能比60歲還差,他推薦低難度的運動是快走,中難度的是游泳,高難度的才上健身房進行肌肉訓練。如果喜歡游泳,對減少下背拉傷也有幫助,胡名賢說,游泳時會動用到腹部和背部的肌肉,水療很舒服,對下背部的訓練也很有幫助。但要注意的是,如果運動的過程中,覺得下背部太痛,就不要再進行,可找醫師、物理治療師或運動教練確定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他提醒核心肌群動作一定要做正確,否則也可能適得其反。
-
2023-08-06 醫療.骨科.復健
睡覺常把手舉過頭? 醫提醒:這NG姿勢恐致肩頸疲勞、肩周炎
不少人睡覺時,習慣把手舉過頭,醫師提醒,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可能過度鍛鍊手臂,導致肌肉緊繃、肩頸疲勞,或是頸椎病變、肩周炎。外電報導提到,每個人身體構造、感覺不同,當入睡時,身體自然地調整到舒適、沒有壓力的姿勢,以幫助入眠,而有些人睡覺時習慣「手舉過頭」,感覺可以舒緩肩頸壓力、減輕緊張感,令人覺得身心平衡,比較好入睡,但事實上這種睡姿真的能達到此種效果嗎?醫師將為你1次說明。手舉過頭睡覺比較舒服? 外科醫師:小心這睡姿會害你肩頸疲勞韓國延世愛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閔瑟基認為,「手舉過頭」睡覺,早上醒來,可能讓肩頸更為僵硬、疼痛,原因在於「萬歲型睡姿」容易導致肩膀血液循環變差、周遭肌肉僵硬,長時間下來,引發肌肉發炎,進而變得疼痛。此外,「萬歲型睡姿」者常有「圓肩」,也就是肩關節過度內旋,上半身呈現過度內縮,造成肩頸疲勞。往左躺會壓迫到心臟? 醫師教你正確睡姿對於睡覺姿勢,心臟權威、台大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不建議左躺,有些人只要一左躺,心臟被壓迫,就會覺得悶痛、不舒服,反而無法入睡。因此,一般建議,以平躺或是右躺為宜。不過,孕婦則剛好相反,因為靜脈位於中間偏右,懷孕時,如果右躺,比較容易壓迫到胎兒,造成水腫,因此,建議孕婦以左躺為主。俗話說「高枕無憂」,王宗道提醒,如果枕頭較高,才睡得好,換成較薄枕頭,或是不用枕頭,就會覺得呼吸急速,胸口悶痛,就可能是心衰竭,建議至心臟科門診,接受進一步檢查。一般來說,平躺是對脊椎最好的睡姿,建議在頸、腰、膝關節等部位加上墊子,姿勢符合人體工學,進而放鬆肌肉。延伸閱讀:.閃到腰、肩頸僵硬…過度服用肌肉鬆弛劑,小心「鬆」過頭!.預防脊椎側彎?專家傳授簡易居家脊椎矯正3運動.長期偏頭痛、肩頸僵硬 竟是因為這裡發炎了★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02 醫療.骨科.復健
背部隱隱作痛,大笑又更痛…坐姿不良「膏肓痛」 3姿勢、2穴位緩解
腰痠背痛是現代人普遍的毛病,尤其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的上班族,姿勢不良恐造成「膏肓痛」,會異常疼痛。中醫師表示,膏肓痛主要發生在背部、前胸位置,若沒有找出源頭,一昧貼藥布僅是治標不治本,有時更涉及骨頭結構問題,一定要找尋求專業醫療。一名30歲的男性上班族,長期久坐在辦公桌前,造成背部老是隱隱作痛,只要一咳嗽或大笑就會更疼痛,但他痛了5年都置之不理,覺得只是小毛病,都以貼膏藥、推拿來因應。中醫師楊宗翰表示,該病患去年開始背痛加劇,連呼吸、睡覺都會不舒服,經診斷發現,他一周都打高爾夫球三到四次,過去舊傷沒有照顧好,加上不正常的肌肉運用,才讓膏肓痛更嚴重。什麼是膏肓痛?膏肓痛的常發生在那些人?膏肓痛在西醫來說是「菱形肌筋膜炎」,位於背部肩胛骨附近,楊宗翰指出,由於神經、手臂肌肉、斜方肌都會連結到肩胛骨,因此膏肓痛很大部分與「胸肌」過於緊繃有關,若只是單純處理後背,其實沒辦法根治問題。楊宗翰說,打高爾夫球握桿的姿勢需要身體前傾、夾胸,對胸小肌來說非常緊繃,又直接從前側連結到肩胛骨上,長期過於緊繃就會導致「肩胛骨移位」,這也正是該名上班族個案背痛的根源問題。中醫師陳潮宗指出,手往前拉、往後伸、用力推門等動作,都會使用到膏肓部位的肌肉,臨床上膏肓痛常出現在搬重物的工人身上,往往手一用力就會痛到無法入眠。中醫如何治療膏肓痛?滑手機、吃飯、洗碗都是膏肓痛的風險姿勢。楊宗翰說,駝背、低頭等動作都需要身體往前拱,導致前胸筋膜的張力大,加上久坐會影響下背、臀部、大腿的筋膜緊繃,長久累積下來,不但會引發膏肓痛,還容易閃到腰。肩胛往內的區域包含了心臟、肺臟、食道,若膏肓痛都不處置,會導致胸悶、心悸,甚至會影響到心理健康。楊宗翰表示,膏肓痛治療得先分辨是「姿勢不良」還是「神經壓迫」引起,姿勢不良導致肌肉緊繃,可能會直接影響肋骨、手臂關節周邊,單純抗發炎藥物無法解決,需進行結構調整;若為頸椎壓迫到神經引發的疼痛,就得先把壓迫部位鬆解開來,再針對不同部位進行治療。如何從根源解決膏肓痛?楊宗翰表示,中醫會採取針灸、針刀、拔罐、徒手治療等方式綜合治療,首先是將緊繃的肌肉放鬆,再將歪掉的骨頭結構擺正,後續也需要病患學會正確的坐姿,否則膏肓痛仍會不斷復發。預防「膏肓痛」上身,調整姿勢3動作:1.長時間坐辦公桌的民眾,不要固定姿勢太久,每30到40分鐘應起身晃一晃。2.由於身體多處於前拱狀態,可多做肩膀往後旋轉的動作。3.腿部放鬆可進行坐姿體前彎,放鬆腿部後側,讓全身筋膜張力保持平衡。緩解「膏肓痛」,可按壓2穴位緩解:1.曲澤穴:位於手臂肘橫紋內側,可緩解胸部肌肉緊繃。2.陽陵泉:位於小腿腓骨外側,適度按壓可放鬆全身的肌肉。資料來源/楊宗翰
-
2023-07-21 養生.運動健身
關於肌力訓練最多人想問:肌力訓練能治好腰痛、預防肩膀脫臼嗎?
近來,雜誌、書籍或電視節目上常大量地討論肌力訓練的用處,其中雖然也有媒體認真提出具有科學根據的內容,但許多都過度在意觀眾的眼光,於是比起教育性,似乎更多內容是趣味導向。那些光是紙上談兵而沒有親身體驗過肌力訓練的人,設計出來的復健課表或治療方法,儘管符合學術性,卻缺乏實質的內容。剛開始肌力訓練的前3 個月,因為是從零起步,所以看得見效果,但在那之後就不容易再有任何變化。反之,也有人是本身熱衷於肌力訓練,但在醫療現場的臨床經驗尚淺,他們的建議也容易偏向個人經驗,因此要特別注意。有段時間流行支付大筆金錢來進行體態改造,但本質上就是嚴格進行既有的肌力訓練與飲食管理而已,並沒有什麼創新的內容。因此,本篇筆者將站在運動器官治療的第一線,從運動醫學科(前骨科)的立場,來回答有關肌力訓練的疑問。以下介紹的是造訪運動醫學科門診的人,最常諮詢的五個代表性疑問及回答。Q1 「肌力訓練」能治好腰痛嗎?桂子女士:「我大概從10 年前開始,每年都有1、2 次腰痛得無法動彈。醫院的醫師說我腰痛是因為腹肌太弱了,要我做肌力訓練。我有拿到宣傳手冊,但真的只要做肌力訓練,腰痛就會好嗎?」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答案有好幾種。首先要看腰痛的原因是什麼,比方說,如果是在骨質疏鬆症導致腰椎椎體壓迫性骨折後、癌症骨轉移導致椎體發生病理性骨折,或是因椎間盤突出而麻痺等情況下,肌力訓練本身就是禁忌。桂子女士年約45 歲,身體還很健康,所以應該不是屬於這些特殊狀態。即使是所謂的閃到腰,疼痛也有可能是來自肌肉或筋膜、椎間盤、椎間關節等各種原因,確實請醫師診斷出腰痛原因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哪種腰痛,急性期的疼痛很強烈時,必須靜養或藉由藥物來止痛,有時還要用護腰固定,以維持日常生活,疼痛無法減輕時,甚至有可能要住院。等到疼痛減輕,能夠活動到一定程度後才能開始運動。換句話說,與其說是靠運動來治療,不如說是靠運動來預防復發。桂子女士的腰痛讓醫師說出「請鍛鍊腹肌」的建議,恐怕腰痛的原因是姿勢吧!觀察桂子女士的站立姿勢會發現,呈現骨盆前傾、腰椎內凹的狀態,也就是所謂「拱腰」或「翹屁股」,常見於腹肌呈鬆弛狀態、主要以背肌支撐軀幹且反覆腰痛的人身上。實際上,腰痛很多都肇因於站立或坐著時的姿勢異常,這種姿勢異常可能是薦髂關節或脊椎的可動性差、腹部或背部的肌肉攣縮或肌力弱等原因所造成。若想改善攣縮或可動性,必須做伸展運動,強化肌力則需要做肌力訓練。從這種角度來說,「請做肌力訓練強化腹肌」的說法並沒有錯,但其中省略了很重要的事。並不是「只要做肌力訓練就能消除疼痛」,而是「請先做下肢或骨盆周圍的伸展運動,讓軀幹與骨盆附近變得柔軟,然後再做肌力訓練,以強化軀幹肌肉,矯正姿勢,才能消除腰痛」,這樣才是詳盡的說明。接下來,必須選擇肌力訓練項目,並階段性地提高強度,以避免疼痛復發。沒有一種所謂萬能的、只要單做該項目就沒問題的肌力訓練。此外,缺乏肌力的人不僅是肌肉量少而已,很多時候目標肌肉也都無法順利地收縮,必須再次讓肌肉活化。如果沒在一開始就進行活化的指導,就會抱著錯誤的意識做出似是而非的動作,如此一來,不僅沒有效果,反而還會造成腰痛復發。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建構「良好的姿勢」。正因為沒有正確的姿勢,才會讓腰椎過度前彎、後凸或扭曲。請看著鏡子確認自己的姿勢,並反覆練習軀幹的肌肉,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旦學會保持良好姿勢,有可能身高會變高1、2公分,或是運動表現變好。重點:在腰痛的治療或預防上,重要的是維持良好的姿勢,因此才需要做伸展運動或肌力訓練。Q2 「肌力訓練」能預防肩膀或手肘脫臼嗎?真一郎同學:「聽說肌力訓練可以預防肩膀脫臼,這是真的嗎?我有個橄欖球社的朋友,因為擒抱而肩膀脫臼,之後又反覆脫臼了好幾次。最近聽說連在床上伸懶腰都會脫臼,弄得他很困擾。」肩膀的習慣性脫臼,是因為關節囊或韌帶脫離肩胛骨後,變得鬆弛所引起,因此即使位於關節囊外側的胸大肌、三角肌或旋轉肌袖變得再強,還是一樣會脫臼。嚴格來說,必須透過手術將脫離的部位縫緊,讓關節恢復到穩定堅固的狀態,否則無法防止脫臼。第58 代橫綱千代富士在現役時代,肩膀經常脫臼。雖然他靠肌力訓練打造出一身肌肉盔甲,確實比較不容易脫臼,但晉升橫綱以後,只要碰到勉強的肢體位置,還是不免會脫臼(見圖5.3)。像這樣製造出不易脫臼的狀況或獲得代償動作,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預防,但並不能取代手術。真一郎同學的朋友如果肩膀這麼不穩定,連在床上伸懶腰都會脫臼,最好還是接受手術治療。重點:光靠肌力訓練,無法預防肩關節或肘關節的脫臼。※ 本文摘自《強化肌力訓練全書》。書名:《強化肌力訓練全書》作者:石井直方, 柏口新二, 高西文利 譯者:劉格安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3/07/06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3 焦點.長期照護
協助長輩移位易施力過度閃到腰 治療師教2原則防照顧者腰扭傷
【本文重點】照顧者在協助長輩轉移位時,往往因使用錯誤姿勢或方式而受傷,也容易讓長輩感到不舒服。職能治療師建議照顧者要掌握正確的轉移位技巧,如直腰、彎膝、開腳等,並善用輔具減少負擔,選擇適合的輔具,如移位腰帶或移位板等。此外,每一次轉移位也可以提供復健機會,增加長輩的活動量,刺激認知、訓練肌肉和緩和情緒等。照顧者也應該使用護腰減輕脊椎壓力,千萬不要硬抱、硬搬。--by ChatGPT一名45歲女性照顧者在協助家人下床、起身移動到輪椅時,因彎腰施力不當,不小心失去了重心,但為了保護行動不便的長輩,不僅自己閃到腰,兩個人也一起摔倒受傷。協助移動長輩好吃力,每天都要重複從床上起身坐到輪椅上、移到廁所或餐桌、客廳沙發,甚至是坐上車出門,一連串從躺到走的動作稱為「轉移位」。職能治療師黃上育說,常見照顧者用「徒手搬運」直接抱起,這樣的方式非常耗費力氣,拉扯搬抬也很容易使雙方都受傷,使用正確技巧,才能讓長輩感到舒適,並刺激四肢活動。別用蠻力 要讓被照顧者感到舒適正確的轉移位技巧除了掌握腰要直、膝要彎、腳要開三大要素,善用輔具更能事半功倍,一方面減輕照顧者負擔,一方面增加被照顧者的安全。黃上育分享,看過太多傳統徒手使力法,結果雙雙慘跌的個案;還有照顧者習慣兩手拉抬對方褲頭或尿布,長輩覺得不舒服而抗拒起身。長期臥床、久坐不活動,肌肉就會快速減少,伴隨生活功能的退化,導致臥床、失能更嚴重。黃上育強調,每一次轉移位都是復健機會,可增加長輩的活動量,包括刺激認知、訓練肌肉、緩和情緒等,即使是腳尖輕踩在地上,也能提供腳底不同的觸覺感知。除了脊髓損傷者、腳無力的年長者、腦中風病患、巴金森病友,失智病人的定向感受損,都可能連帶發生跌倒的危險,有時明明是前方很近的距離卻移動不了,照顧者應學習適當的轉移位技巧,避免因錯誤姿勢受傷。告別腰痛 選擇適合的輔具轉移位錯誤的轉移位方式常會造成照顧者手部肌腱拉傷、腰椎受傷,以及長輩一起跌倒的立即性傷害,選擇適合的輔具可以安全又省力進行移位。轉移位技巧也要針對長輩身體能力,例如尚有行走能力或下肢支撐能力較差者,可穿戴移位腰帶,照顧者用手扶持提把,提供穩定與舒適性。偏癱者可使用移位板,「搬滑」至其他位置,力氣小的女性也能輕鬆完成。黃上育提醒,照顧者也應該使用護腰減輕脊椎壓力,千萬不要硬抱、硬搬,如果不小心閃到腰或扭傷,可以冰敷舒緩急性期發炎反應,等到紅、腫、熱、痛的症狀減輕後再熱敷。在操作轉移位前,也要先做簡單的暖身動作,拉伸背部、腰部肌肉以及扭轉關節,預防拉傷、扭傷,同時保護膝蓋。
-
2023-01-29 醫療.骨科.復健
天冷起床容易閃到腰?2種肌肉放鬆運動可減少椎間盤突出機率
瞬間腰部一陣剌痛「閃到腰」竟是椎間盤突出很多人都有「閃到腰」的經驗,常見狀況例如在天氣冷且剛起床伸懶腰時、突然用力打噴嚏時以及搬起重物時,一名宅配司機陳先生經常需要搬貨,甚至需要搬運沉重的冰箱、冷氣等,每天都覺得腰痠背痛,某日搬貨時手一滑,連人帶貨物往前撲倒,瞬間感到腰部一陣剌痛,就醫診斷為急性椎間盤突出。復健科呂學智醫師表示,椎間盤的功能是增加脊椎的活動度還有緩衝脊椎受到的壓力,急性的椎間盤突出通常是外力所造成的,當過度使用腰部、脊椎受到過大的壓力或是受力不均時,就有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若沒有壓迫到神經,大部份病人只有在彎腰、咳嗽或打噴嚏時會感受到腰痛,如果已經壓迫到神經,則可能引起下肢的神經症狀,例如痛、麻、灼熱感、下肢無力感。情節嚴重者,例如嚴重導致大小便失禁、嚴重肌肉無力,需要由骨科/神經外科醫師進行手術評估治療。由於陳先生的狀況相對輕微,因此使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的熱療與電療幫助肌肉放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可減少疼痛,再配合運動治療,即改善及解決疼痛至逐漸復原。急性期活動時可使用束腰支撐身體負荷,也能緩解疼痛,必要時可以採用藥物進行疼痛控制、更進階的治療則有超音波導引尾骶孔脊椎硬膜外注射治療或超音波導引注射神經根阻斷治療緩解急性疼痛。2招肌肉放鬆運動 有助緩解椎間盤突出疼痛有空時可做背部肌肉放鬆運動,第1招,平趴在床上,並讓腳掌垂出床緣,即可簡單放鬆背後肌肉,並幫助椎間盤回到正確位置,第2招眼鏡蛇式,趴式時雙手撐起,支撐於胸部兩側,視線看前方或頭向上仰,雙腳併攏,也可以再做進階版眼鏡蛇式,在眼鏡蛇式的動作時,以小腿帶動腳跟向上,使腳跟貼進頭部,以核心出力、停留數個呼吸再放下。動作時注意不可低頭一邊滑手機或做別的事,錯誤姿勢不但無法幫助放鬆,還會增加頸部壓力。當急性疼痛期過去之後,可透過復健治療改善症狀,例如牽引治療,以機器牽拉身體,讓脊椎產生負壓來使椎間盤突出的情況漸漸改善。順利復原後,建議要養成訓練核心肌群與伸展的好習慣,透過訓練腰背部的肌肉與核心肌群,增加肌肉力量與控制能力,並透過正確腰背部伸展動作,放鬆肌肉,才能減少椎間盤突出再次發生的機率。資料來源/呂學智醫師
-
2022-10-15 醫療.骨科.復健
腰痛、背痛到屁股、腿也在痛? 醫指椎間盤突出症狀,勸盡早治療
腰痛、背痛日常在所難免,不過有些痛起來異常就不可輕忽,小心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國泰綜合醫院骨科劉哲瑋醫師提醒,椎間盤突出雖治癒率高,並不如民眾想像中可怕,但若遲未治療或情況嚴重還是會有癱瘓風險,不可輕忽。 腰痛、背痛到屁股、腿也在痛?醫指椎間盤突出症狀及影響 劉哲瑋醫師表示,椎間盤是一種在兩節脊椎骨之間的軟骨,由外層的纖維環框住內層的髓核而成,當結構因退化、創傷兩大原因影響,就有可能使得內層突破外層,進而壓迫到神經根,形成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大多出現於腰椎的第4-5節,而頸椎也可能出現在第5-7節,胸椎則較少。因影響神經,症狀會有別於一般閃到腰的疼痛,患者常會出現放射性疼痛、發麻等不適,範圍可從腰部放射延伸至臀部,甚至一路到大腿、小腿。情況更嚴重也可能出現無力、神經失能、大小便失禁、癱瘓等,雖較少見仍不可大意。 椎間盤突出可分2類型 年輕人也得留意姿勢不良! 劉哲瑋醫師更進一步說明,退化型的椎間盤突出風險因素可如年齡、長期姿勢不良、長期施力不當等,如懶躺坐沙發等。創傷型則常見突然的姿勢不良、施力不當,如閃到腰。因此除了日常姿勢不良外,其他像是檢貨人員、工人、貨車司機等,需長時間或經常處於不良姿勢、搬重物工作者,也需要特別留意。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眾認為椎間盤突出只有在高齡者才會出現,但其實年輕人也有可能發生,正如前述姿勢不良也是個風險因子。 椎間盤突出治療可藥物優先 手術分3種,可與醫師詳談。 劉哲瑋醫師說明,椎間盤突出有機會透過藥物治療、復健治療等保守治療改善,約3-5成患者可恢復健康。一般而言會建議民眾先以藥物治療為主,若是嘗試約2週未見改善,建議患者進行手術。 手術治療大致可分成3大類型,包括傳統手術、微創手術、脊椎內視鏡。傳統手術為醫師肉眼直視患部進行,通常會約有5公分的傷口,待2-3個月休養、復健後可康復。 隨醫療進步,微創手術運用顯微鏡觀察患部進行,可看得更清楚,傷口大小可控制在約3公分左右,手術後復健休養的時間也縮短,約在1個月左右。 至於脊椎內視鏡,則是以內視鏡所產生的影像進行,可為單通道內視鏡、雙通道內視鏡。前者為一個傷口,可控制在約1.5公分,後者為兩個傷口可控制在各約0.5公分,術後幾乎不用休養、復健,通常患者早上開刀後,下午、晚上就可以正常活動。不過當然,剛手術完還是應避免搬重物、不良姿勢等相關風險。 劉哲瑋醫師提醒,若有發現到椎間盤突出症狀盡早檢查並治療為佳,即便接受手術也不用太過擔心,許多民眾會認為在脊椎上開刀風險很大,其實隨醫療進步,椎間盤手術風險相當低,更重要的是盡早治療造日康復。 《延伸閱讀》 .久坐屁股痛是哪裡出問題?物理治療師指3大可能,4招助改善! .常肩頸痠痛、腰酸背痛?專家指「最常見關鍵」,2招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0-01 退休力.健康準備
要活就要動!80歲吳松光傳授凍齡祕訣,教你如何健康又快樂的變老
現代人愈活愈長壽,國人平均壽命來到80.86歲,如何「健康又快樂的變老」,將是未來每個人都會面對的課題。最多人擔憂的是,退休後沒有生活重心、沒有運動習慣形成肌少症,連扭瓶蓋、爬樓梯都吃力。對於80歲的吳松光來說,退休後的生活更多采多姿,透過10年來的固定舞蹈律動,不僅讓年紀凍齡,更在70歲後收穫了在國際舞蹈年會的經驗,讓人生下半場更添光彩。70歲學「動身體」 10年不中斷退休將近25年的吳松光,精神奕奕的神情,看不出來已是80歲的年紀,每周固定健行、上律動課、到菜園中整理農務,行程堪比上班族還忙碌。許多人問他為何能看起來如此神采飛揚,他都會開心笑說,70歲第一次到雲門教室上課,開啟他人生新的一頁。吳松光分享,70歲後有感於身體慢慢變老,平時在朋友的菜園務農,但是往往不注意就閃到腰,一旦閃到腰,都要花好久時間才能恢復。由於他太太是雲門教室的資深學員,當初半推半就下來到雲門教室,第一次感受什麼叫「動身體」,包括伸展、有氧、核心、呼吸、平衡等基礎運動。他坦言,以前根本沒有活動身體的意識,多半是健走、登山的局部活動,在上課後才了解到將身體打開的感覺,透過課程中的活動設計,真正的運動到全身肌群,上完課後感受到身心舒暢,肌力也有明顯改善,更能自信的展現肢體。也因此,他已經連續上課10年不中斷,不僅是資深學員,還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是最大的收穫。運動平衡身心靈 躍國際舞台談到律動印象最深的經驗,不僅在教室發生,更讓他在國際舞台上留下美好回憶。透過雲門教室,2018年吳松光與其他4位平均年齡逾70歲的學員和15位青少年,一起登上在澳洲舉辦的國際舞蹈年會,透過舞蹈律動,不僅收穫了健康,更為心靈帶來充實的養分。「要活就要動,我會持續舞動身體」,對80歲的吳松光來說,律動已經是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他從中找到身心空間的平衡。你也想為自己的身體,找到最舒服的運動方式嗎?《橘世代》與雲門教室共同推出「大人的律動課」,詳情了解更多請掃QR code或電洽02-2649-1681按2。
-
2022-09-14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體態變好、成功減齡!由淺入深的背肌訓練+伸展
駝背、肥胖讓背後看起來有嬸味?稍微一用力就快閃到腰?不妨多多練習背部肌肉吧!背肌是身體最大的肌群,隨著年齡增長或肥胖,體態上看起來就像虎背熊腰,人自然就顯老,若平時能夠注意背部肌肉訓練與運用,不僅能保護脊椎,還有減齡的效果。但實在太忙或不想進健身房,沒關係,照護線上的白映俞醫師親身示範、由淺入深,帶著你一起來做背肌肌力伸展訓練。這組訓練一共14個動作,每個動作都不難,人人都可以做,而且不用出門可以在家進行,只要點開影片跟著白映俞醫師的動作以及配合影片中的背景節奏即可喔!動作從最簡單的肩膀畫圓、手臂畫圓、對角開合手...到眼鏡蛇式、貓牛式及嬰兒式動作結束,每個動作30秒,間隔休息10秒,整組完成不用10分鐘,運動強度算是輕量級,亦不需要任何器材輔助,只要準備一張瑜伽墊。背部肌力鍛鍊好,肌肉不緊繃自然腰酸背痛就不會上身,趕快動起來吧!想了解更多關於健身的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背肌練起來,人就年輕有活力!原始影片照護線上網站照護線上FB延伸閱讀老是睡不飽?三大招趕走慢性疲勞!羨慕別人的川字腹肌?學會熊爬加上兩大關鍵就能搞定!「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8-02 醫療.骨科.復健
「大釣哥」以為坐骨神經痛 經診是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高雄53歲漁民蔡先生半年來坐立難安,自己當「大釣哥(台語諧音貼藥膏)」加民俗推拿都沒用,接受脊椎微創手術也沒改善。81歲周姓婦人則是半年前閃到腰後,開始背痛、臀部疼痛。兩人都以為是坐骨神經痛,這兩個個案經檢查診斷,是髖關節病變、股骨頭壞死,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後得到改善。阮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洪誠聰指出,蔡先生雖有糖尿病及三高,平常仍愛呼朋引伴喝兩杯,半年前來有著坐立難安的疼痛,無法工作,自己貼膏藥和民俗推拿都沒改善,以為坐骨神經痛,就接受脊椎微創手術,但術後仍依然疼痛難耐。轉診來檢查發現病患無法翹腳坐,移動身體時也會因牽動髖關節痛到發抖,經X光檢查確診右側髖關節病變、股骨頭壞死,在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一周後就活動自如,兩個月後已回到漁場。有高血壓及低甲狀腺疾患的81歲婦人,半年前閃到腰後開始背痛、臀部疼痛,後來一路痛到膝蓋去,原也以為腰椎受傷導致坐骨神經痛,但害怕開刀遲未就醫,尋求藥浴及推拿等民俗療法,沒改善還更痛。經X光檢查發現是髖關節病變、股骨頭壞死,接受人工關節置換後,症狀在三個月內逐漸改善,洪誠聰仍建議她拄小四腳拐杖走路維持平衡。洪誠聰表示,髖關節病變症狀和坐骨神經痛類似,差別是坐骨神經痛者躺著或維持站姿時會感到疼痛,但髖關節病變是久坐後起身、或騎車跨坐等動作時會劇烈疼痛。由於髖關節和腰椎相近,患者常混淆,就醫檢查時也不易被發現是髖關節的問題。洪誠聰強調,髖關節病變常容易被誤認腰椎疾患,高危險群是長期酗酒、長期服用類固醇者,及曾隱形股骨骨折卻未發現者。髖關節疾患的治療需依照個人病變程度,決定服藥、復健或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民眾出現疼痛應該到醫院檢查,找出疼痛源對症治療,才能輕鬆自在過生活。
-
2022-06-29 醫療.骨科.復健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腰痠背痛不只是年長者的專利,根據統計,約有80%的人在一生中曾發生過下背痛的經驗。下背痛的原因中,腰椎椎間盤突出是非常常見,發生的部位以在第四和第五腰椎或第五腰椎和第一薦椎最多,近日副總統賴清德因腰椎椎間盤突出合併神經根壓迫造成急性下背痛,緊急接受腰椎微創手術。這段新冠疫情期間,大家配合防疫待在家中時間變長,長時間久坐或大量採購家庭用品搬重物,若是姿勢不良或長時間固定姿勢不動,容易造成椎間盤不當受力,嚴重的話就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不可不慎。以下提供7個日常動作要領及口訣,方便民眾自我提醒:側翻起身 要注意夾臀直背 有夠水抬腳綁帶 莫忘記挺胸平視 顧眼力坐好坐滿 不費力挺腰屈膝 蓋有力硬舉用髖 不閉氣並幫大家整理一整天從起床到晚上休息期間,常見可能造成腰椎椎間盤突出的動作如下:1.側翻起身 要注意2.夾臀直背 有夠水3.抬腳綁帶 莫忘記4.挺胸平視 顧眼力5.坐好坐滿 不費力6.挺腰屈膝 蓋有力7.硬舉用髖 不閉氣硬舉可以針對多個肌肉群進行訓練(腹部深層的肌肉、臀肌和骨盆肌群),在整個動作的過程中,會用到核心力量幫助身體穩定,並且鍛鍊到臀部肌肉,提升整個背部和下肢的力量。有助於緩解並預防下背痛,也能減少「閃到腰」的狀況。當然急性背痛時,還是必須要先避免做此動作。椎間盤突出在復健科門診是相當常見的問題,千萬不可忽視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困擾,若有急性或慢性下背痛的症狀,建議由專科醫師進行檢查及評估後,透過藥物治療、超音波導引注射或疼痛控制治療,並搭配適合之復健處方及復健運動,也建議經由姿勢動作評估,進而矯正錯誤動作,才能讓椎間盤突出或下背痛的問題逐漸獲得舒緩與改善喔!(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別讓錯誤的日常習慣姿勢,讓你的椎間盤出軌了!)
-
2022-06-27 醫療.骨科.復健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副總統賴清德因左側腰椎第五節/薦椎第一節椎間盤突出併神經根壓迫,引發急性下背痛,昨在北榮接受腰椎顯微手術,預計今出院。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表示,這節椎間盤突出很常見,就是一般說的「坐骨神經痛」,早期減壓手術侵入性較高,術後要穿背架三個月,現在顯微手術只需切除椎間盤突出部分,術後恢復快,但還是要避免彎腰拿重物、強健核心肌群,以預防再發。韓德生表示,椎間盤是脊椎中間的構造,中間是髓核,周圍是軟骨,就像一顆輪胎,中間還有緩衝。椎間盤富含水分、有彈性,但經過反覆使用,彈性會隨著年紀變差,會慢慢變扁,可能會往前後左右其中一個方向突出來。當椎間盤壓迫到神經,會引發該神經所支配的肌肉或皮表區域出現無力、酸麻脹痛、冷熱感覺異常等症狀,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位置就在小腿、腳底、腳外側和腳背。但仍須透過鑑別診斷,確定不是其他疾病導致神經壓迫,才能精準、即時地治療。韓德生指出,要診斷坐骨神經痛,首先可透過徒手的仰臥直抬腿測試(straight leg raise test; SLRT),看是否會誘發出陽性症狀。也可透過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看看神經傳導是否變慢、肌肉電位有沒有異常。核磁共振影像也很重要,因為壓迫的來源也可能是不常見的脊椎腫瘤,如果誤以為是椎間盤,會延誤腫瘤的治療。韓德生表示,大部分椎間盤突出,剛開始就像閃到腰那種痛,會先採取保守治療,服用消炎止痛、肌肉鬆弛等藥物,通常就會改善;如果壓迫厲害,無法改善,可考慮手術治療。傳統的減壓手術有幾種方法,比如說,把一小塊骨頭切掉,以製造空間、減少壓力,也可以把椎間盤拿掉,並取自身骨盆的碎骨來補,然後將這節脊椎融合固定起來。術後為了等待骨頭癒合,病人需要穿背架三個月;被融合固定的那節脊椎,也會失去活動度。現在有顯微手術,傷口小、出血少,只透過內視鏡切掉椎間盤突出的部分,不會動到骨頭,術後不需穿鐵架等骨頭癒合,恢復更快。不過,就算是顯微手術後,也要從生活中注意預防再發。韓德生表示,預防椎間盤突出,需要維持脊椎的正常排列,這涉及脊椎附近韌帶和肌肉穩定性。雖然韌帶較無訓練空間,但是核心肌群是可以訓練的,這包括腹肌、背肌、部分臀肌、骨盆底肌等。再者,當生活中難免遇到需要搬重物的場景,韓德生提醒,切記不可彎著腰下去拿,這會對於脊椎造成莫大的壓力;應該要深蹲下去、抱好東西,再用力踩地站起來。椎間盤突出不是年長者的專利,年輕人從事需要跳躍的運動,例如籃球或排球,落地時對於脊椎都會造成壓力,可能導致急性的椎間盤突出。韓德生提醒,年輕時發生過這類運動傷害的人,年紀大的時候再發機率較高,應特別注意。
-
2022-05-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
背痛是日常相當常見的毛病,但未必是閃到腰等肌肉筋膜問題,嚴重也有可能是危及生命安全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或是臟器感染等。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指出背痛主要可能,並提供一般情況可應對方法,也提醒若有察覺不對應盡早就醫,以維護生命安全。 為什麼會背痛?醫指主要3大原因。 結構性背痛:王威傑醫師表示,背痛主要可分成結構性、發炎性、臟器性三大類。結構性包括肌肉、筋膜、韌帶、脊椎等,各結構關係密不可分,一個結構出問題,其他也可能受到影響。肌肉、筋膜、韌帶常見如扭傷、拉傷、發炎等。脊椎相關如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椎間盤退化、癌症骨轉移、骨質疏鬆造成的壓迫性骨折等,其中前二者則可能背部某處脊椎呈現明顯突出,後三者可能造成脊椎塌陷,出現「矮、駝、痛」的情況。脊椎相關問題也容易有椎體敲痛的情形,也就是敲擊患部會有明顯疼痛感。 發炎性背痛:發炎性則由各類發炎性疾病所引起,如僵直性脊椎炎容易晨間僵硬,疼痛在活動之後會減緩。乾癬性關節炎患者除了出現乾癬以外,也會影響到脊椎等關節。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等,除了腹瀉、血便以外,也會出現脊椎疼痛。骨結核則易有低燒、半夜發燒盜汗的情況。 臟器性背痛:臟器性常聽到、也常被聯想到的如腎盂腎炎,容易有發燒、噁心、嘔吐、泌尿道感染等,疼痛常見於腰部兩側。除此之外也包括泌尿道結石,疼痛於腰的兩側或轉移到腹股溝,容易出現血尿。 特別注意劇烈疼痛!要特別注意的是,主動脈剝離和心肌梗塞也可能出現背痛。主動脈從胸腔至腹腔皆有經過,不單只在胸腔,出現主動脈剝離時,會產生劇烈的疼痛,甚至嚴重到冒冷汗,疼痛在背部也有可能出現。心肌梗塞則在發生時除了胸悶胸痛外,常見也會出現心臟周圍各處的延伸性疼痛,或稱轉移性疼痛,如左肩、左臂、頸部、下巴等,背部疼痛也可能出現,和主動脈剝離一樣,痛到冒冷汗是嚴重的警訊。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8種情況盡速就醫不要拖! 綜合上述,王威傑醫師提醒,出現背痛時可先觀察有無其他症狀出現,若出現脊椎敲擊時會痛、半夜平躺特別痛、身高變矮或駝背、晨間僵硬、單側麻木或抽痛、噁心想吐、發燒等,這類問題通常恐怕不單純是出自於肌肉或筋膜,應盡早就醫檢查。而若是出現劇烈疼痛,甚至冒冷汗,更應即刻就醫。 肌肉筋膜背痛通常一週好轉,超過四週、4種情況早檢查。 觀察背痛,民眾也常會以時間計算,對此王威傑醫師表示,症狀感受以外的觀察方向,若以時間來看,一般而言小傷通常1周就會好轉,但視情況也會有較久的時候,最久別觀察超過4週,超過建議盡早檢查為佳,包括「內科治療無效」藥物遲遲無法改善。其他像是第一次出現不明背痛但小於20歲或是大於50歲者,以及長期使用類固醇、有骨質疏鬆症、癌症病史等也都不能大意,盡早就醫為佳。 背痛怎麼辦?4招助改善!醫:貼布別超過4小時。 民眾出現背痛,最常見優先使用的如痠痛貼布,不過有時效果相當有限,對此王威傑醫師表示,痠痛貼布主要對淺層肌肉筋膜效果較佳,對於較深層或是肌肉筋膜以外的問題效果有限,甚至沒用。因此背痛出現時,民眾可先嘗試使用痠痛貼布改善,但不宜過久,視藥物有所不同,應詳細了解包裝上用藥說明,一般約4小時左右就得取下,以避免接觸性皮膚炎或過敏,若未改善也可以適度使用消炎止痛藥,藥效可透過血液傳到全身。酸痛貼布和消炎止痛藥也可以兩者一起使用,適量使用鮮少有藥物過量疑慮。另外背痛剛出現時也可以使用冰敷降低發炎反應,後幾天則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復原,並適度休息。上述為推斷是肌肉筋膜疼痛等一般疼痛的處理方式,因此建議若狀況較輕可多觀察其他症狀,較嚴重應先檢查確認,若遲未改善則盡早檢查。 《延伸閱讀》 .睡覺躺平會背痛,側躺就沒事?醫指常見2原因,4招有助改善! .閃到腰未必是扭傷!醫:3情況速就醫,5姿勢搬物避免受傷。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3-2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婆婆媽媽閃到腰痛不欲生 物理師教3招舒緩
高雄一名55歲張姓婦人近日做家務時右腰突然劇痛,起先想說忍忍就好但未好轉,就醫診斷是肌肉拉傷,俗稱「閃到腰」,物理治療師指急性腰痛如果不理會,很容易再受傷,尤其清明將屆,家戶需張羅祭拜事宜,如需搬移物品,應蹲下保持腰椎平直,身體靠近物品後再抱起,以免拉傷肌肉。「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林惠玲說,這名婦人覺得右腰劇痛時原想忍一下就會,因此用手壓著腰部繼續忙碌,結果過了一會兒痛到直不起腰,只好躺著休息,疼痛雖有緩解,但只要稍改變姿勢劇又痛,最後才就醫,確認是肌肉拉傷。林惠玲說,「閃到腰」就是肌肉拉傷,通常是突然轉換姿勢、肌肉施力不當導致,像猛然起身、快速轉身或搬重物要起身的時候拉傷。很多人在疼痛緩解後就以為好了,其實脊椎附近很多小肌肉在急性腰痛後如果不特別訓練的話,容易一再受傷。她表示,民眾若不慎閃到腰,可做三式舒緩運動,避免再次傷害。第一式平躺以雙手抱大腿後側,將膝蓋靠近胸口,背部及臀部稍微有緊繃感維持10秒,重複做10下,放鬆腰部。再來訓練腹橫肌,平躺時腳踩床,雙腳屈膝往肚臍處內縮,讓腹肌稍微用力維持5到10秒,重複10下。最後俯臥,腹部墊小枕頭,慢慢將一腳抬離床面膝蓋打直,骨盆則維持平放床上,兩腳交替,重複做10下,訓練背肌。
-
2022-03-0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強化腹肌和背肌減輕疼痛 名醫教你適合慢性腰痛的伸展操
醫師獨創! 適合慢性腰痛的「池谷式腰痛伸展操」如果是因為感染、癌症、骨質疏鬆症引起壓迫性骨折,並造成腰痛,就必須要好好休養。除此之外,其他類型的慢性腰痛比起休養,進行運動療法,也就是做「池谷式腰痛伸展操」更重要。腰痛伸展操共有四個動作,可以強化腹肌和背肌,增加大腿肌肉的柔軟度,持續進行能減輕腰痛,因此備受注目。適合進行伸展操的地方包括:硬度適中的榻榻米地板、地墊或地毯。有些人會在睡前或起床後做伸展操,不過,請避免在過於柔軟的床上或棉被上進行。接下來要介紹腰痛伸展操的動作,請每天做二至三組,持之以恆。如果腰痛變得嚴重,請停止運動並諮詢骨科醫師,不要勉強自己。每天做腰痛伸展操,強化肌力、改善疼痛腰痛伸展操的第一個動作,是腹式呼吸的同時進行draw in。腹式呼吸可以消除交感神經的緊張,刺激副交感神經,對於導致腰痛惡化的壓力來源,具有緩和效果。深呼吸之際,要有意識地運動腹肌和背肌,讓腹部凹陷和膨脹,能鍛鍊腰部周圍的肌肉,緩和腰痛。此外,深呼吸可伸展胸部肌肉,也能改善腰痛。若在做腰痛伸展操時會感覺疼痛,請立即停止,並遵循骨科醫師的指示。重要的是,自己要動起來,而這股動力就是來自於「是否真的想治好腰痛」。如果你是抱持著「想結束腰痛生活」、「不想再為腰痛煩惱,想要有活力的活著」的想法,那務必就從今天開始,讓身體動起來吧!Draw-in 呼吸法功效:透過腹式呼吸放鬆身體,強化軀幹肌力次數:五次為一組,早晚各做一組❶ 仰躺,雙膝立起。從嘴巴吐氣八秒,下腹部肌肉用力並讓腹部凹陷。❷ 用鼻子吸氣四秒,讓腹部到胸部皆膨脹起來。仰躺抬膝功效:想改善腰痛,提高腰部肌肉的柔軟度很重要。這個動作能伸展腰部和臀部的肌肉,鍛鍊支撐腰部的腹肌次數:單腳進行五至十次,再換腳進行❶ 仰躺,雙膝立起,再緩緩用雙手將單腳膝蓋拉往胸部靠近。❷ 同時像是要窺看肚臍一樣,上半身慢慢往上抬起。維持此狀態五至十秒,再慢慢躺回地面,將腳放回原位。※ 本文摘自《腰痛難民:好不了的腰痛,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徵兆!》。《腰痛難民:好不了的腰痛,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徵兆!》作者:池谷敏郎 譯者:張佳雯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02/10
-
2022-02-23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腰痛是閃到腰還是內臟疾病?日本名醫教一招分辨
▌躺一分鐘即可分辨是「閃到腰」還是「內臟疾病」!首先,突然腰痛時,必須確認是否有「觸發點」。如果曾搬重物、扭到腰或彎腰等,做過這些成為觸發點的動作時,就可算是「腰部扭傷」(急性腰痛)。請側躺於床上,膝蓋彎曲將身體稍微拱起,然後仰躺,在膝蓋下放個抱枕,輕輕彎曲膝蓋,過程大約一分鐘。如果感覺「可以找到比較舒服的姿勢」、「腰一動反而更痛了」時,那就是閃到腰。也就是說除了觸發點外,「姿勢變化時,疼痛也會改變」也是另一個重點。閃到腰的原因,是腰椎關節或椎間盤被施以超過容許以上的力量,造成扭傷或挫傷,使得支撐腰部的肌肉拉傷、韌帶輕微挫傷等。但是,即使照X光或拍MRI,偶爾也會發生「找不到原因」的狀況。有症狀後馬上會痛到難以動彈,但是兩三天後,劇烈疼痛就會緩和,漸漸的身體又能夠恢復正常活動,於一至兩週的時間內自然痊癒。因此,就像骨科醫師或媒體所言,不需要勉強自己到醫院看診。但是,也有例外。骨質疏鬆症患者、癌症病人,便無法排除脊椎有壓迫性骨折的可能性,建議前往骨科檢查較安心。另一方面,與扭到腰完全相反,當「不管什麼姿勢,疼痛都無法減緩」、「找不到舒服的姿勢」時,就不是單純的腰痛,有可能是內臟疾病。除此之外,使用護腰也無法舒緩疼痛或變得舒服,在疼痛之外還伴隨其他症狀時,有很高機率會確診骨科以外的疾病(或是嚴重的骨科疾病)。‧ 變換任何姿勢都無法舒緩疼痛。‧ 突然痛起來,疼痛感加劇。‧ 強烈疼痛的部位會移動。‧ 伴隨血壓下降。‧ 伴隨腿部痠麻或倦怠,或是腳無法動。‧ 有血尿,或是排尿時劇痛。‧ 大小便失禁。如果發生突發性的腰痛,並同時出現上述症狀,有可能是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破裂等血管問題,或是尿道結石、馬尾症候群等緊急性疾病(請參考附圖。不要猶豫,馬上叫救護車吧!)※ 本文摘自《腰痛難民:好不了的腰痛,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徵兆!》。《腰痛難民:好不了的腰痛,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徵兆!》作者:池谷敏郎 譯者:張佳雯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02/10
-
2022-01-1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經常肩頸痠痛、腰酸背痛?簡文仁教簡單2招助改善
許多民眾常會有腰酸背痛、肩頸痠痛、常常落枕、手麻腳麻等,問題不嚴重,多數人不會看醫生,又或是看了醫生沒有疾病,但依舊受到毛病困擾。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或許關鍵就出在姿勢不良,問題雖小,但對身體的影響相當廣泛,若常常有各種痠痛問題,在看醫生之外,可適度檢視是否時常姿勢不良,並建議以簡單的方式改善、達到平衡,更有助健康的發展。 常肩頸痠痛、腰酸背痛?姿勢不良是最常見關鍵! 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表示,肩頸痠痛、腰酸背痛原因繁多,最常見的關鍵問題就是姿勢不良,例如駝背、躺坐在椅子上、腳跨在物品上、趴在床上滑手機、翹腳、三七步、低頭族等,這些姿勢相對舒適,但同時也是不利於脊椎、肌肉、筋膜。而有這些姿勢的民眾,相信已經有此習慣好一段時間,長期處於這般狀態,輕者容易腰痠背痛、肩膀痠痛,若遲遲沒有改善,視情況也將可能進展成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脊椎側彎、長出骨刺等各種疾病,也容易出現常閃到腰、常落枕,也因為受到壓迫,可能更進一步影響到四肢,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出現手麻腳麻等,對身體結構的影響相當全面。換句話說,若常常出現腰酸背痛、肩膀痠痛等上述情況,就真的需要好好檢視,自己日常是否存在著姿勢不良,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導致。 調整姿勢改善各毛病,習慣成自然是關鍵! 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表示,雖然說行要直、坐要正是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否則容易出現上述這些毛病,不過這是一個理論,也必須考量是否能融入生活當中,相較之下大多數人多為放鬆姿勢,這是因為出自於習慣成自然,也正是因為這樣生活比較自在。因此建議民眾與其記著哪些不能作,不如把行直坐正的觀念適度加進日常習慣當中,日久便可以習慣端正,如此即便是處於放鬆狀態也是較為端正的姿態,也就較不容易有腰酸背痛、或甚至各項脊椎、肌肉、筋膜等問題。 不過要端正成自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表示,最簡單的一個觀念,就是「拉高2公分」。人不論是坐著、站著,只要姿勢放鬆,身高就會相對變矮,在端正習慣還沒成自然前,可提醒自己讓身體姿勢比現在的再提高2公分,這樣的狀態就離端正更近了一些,是個簡單、又可以融入生活的好方法。 簡單2伸展,避免身體腰酸背痛! 即便是良好的姿勢,同一個姿勢維持久了,也常會有身體僵硬、不舒服的感覺,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表示,不論是在改善姿勢習慣前,又或者是已經獲得改善後,都可以適度的作個簡單的伸展,像是伸懶腰就是個最常見也有效的伸展方式。 不過伸懶腰也並非時時都方便作,像是嚴肅、隆重的場合就不大適合,簡文仁物理治療師指出,像這種時候就可以用「收腹後仰」的動作進行,身體的姿態會有如伸懶腰一般,只是手沒舉起來,看起來如純粹挺起胸膛一般,除了可以達到伸展目的,看起來也優雅,民眾不妨可以試試。 上述兩種簡單的伸展,不必刻意規定多久作一次,只要想作就可以作,也讓此伸展形成自然,日久便有助改善各種疼痛問題。當然若真的非常不舒服,或是發生太頻繁,還是建議盡早就醫檢查,看是否有疾病在身為佳。 《延伸閱讀》 .老是腰酸背痛、關節痠痛?醫推4大類食物強筋健骨! .工作上班老肩頸痠痛?按摩3穴位助改善,超過2週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1-02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一早起床比沒睡還累?物理治療師教你5個動作舒筋醒腦
起床後總感覺沒休息到嗎?常常越睡越累感覺快落枕?Youtuber「啾c物理治療師」來教你5個動作減緩起床的腰痠背痛,以及如何挑選適合的床墊,讓你可以有個神清氣爽的早晨!根據2009年的研究,發現更換平均躺了9.5年的床墊後,參與者的睡眠品質和腰痛現象都有很大的改善,所以選擇支撐力好的床墊就更為重要,試躺床墊時,要能保持脊椎中立,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去做選擇,才是對脊椎最好的保護喔!影片中「啾c物理治療師」教大家5個舒緩動作,分別是骨盆與脊椎活動、側腰拉伸、後仰旋轉-手驅動、後仰旋轉-腳驅動、脊椎旋轉-髖關節進階,喚醒脊椎活動度,有效避免閃到腰與姿勢性低血壓,詳細內容快點開影片吧!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運動常識?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舒筋伸展,我們陪你!完整影片:點這裡!啾c FB:點這裡!延伸閱讀關節緊繃無法出力?3招鬆開髖關節減緩疼痛舒緩肩夾擠症候群 3個動作搞定!「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2-13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太常落枕恐怕頸部出問題!簡文仁教5招改善 「含羞草伸展」助加速復原
落枕總是讓人非常不舒服且困擾,民眾往往也拿它沒轍,只能慢慢等它好。對此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建議,可先了解相關原因避免發生,發生時也可以透過4種方法幫助解除落枕。 為什麼會落枕?哪些人容易落枕? 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表示,民眾所稱的「落枕」一般而言指得是睡覺姿勢不良所發生的情況,也因此常讓人誤以為只有睡姿不佳才會發生,事實上原因不單僅限於此,其主要為脖子的肌肉群或軟組織,因拉傷、血循不佳、同一個不當姿勢維持過久等因素,形成痙攣、緊繃、發炎引起的疼痛,較嚴重也可能為小面關節錯位、滑脫,可想像類似於輕微脫臼的情況。 從上述來看,落枕的常見族群自然就不難理解,除了睡姿不良、枕頭沒有支撐頸部以外,也包如括低頭族、上班族等,容易長期維持不良姿勢者;容易使得肌肉緊繃、壓力較大、疲憊者;血液循環不佳、未作足保暖的族群,如年長者;或是因為突發狀況,迅速擺出了不良姿勢而扭傷者,就像閃到腰一樣。日前就有民眾洗完頭擦頭髮的時候,為了看電腦通訊軟體所傳來的訊息,無意間快速地做出了有違正常人體姿勢的動作因而落枕。 落枕一個月來一次?太常落枕恐怕「有問題」! 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表示,落枕一般而言通常約一周內會逐漸好轉,約3~6個月發生1~2次為可接受的合理範圍,天冷可能使得循環不佳,發生次數可能稍多一些。不過若是太常發生,一個月來一次、甚至超過一次,那麼可能就得需檢視,是否因為前述的落枕因素依舊存在,使得此傷不見好轉,又或者因為太常發生已經出現了關節錯位等結構問題。不論原因為何,都對頸部健康相當不利,應多加觀察並盡早排除風險,並從日常保養取得平衡藉此改善。 4招防落枕發生,脖子也要躺在枕頭上! 防範落枕最基本的就是睡覺時挑選好的枕頭,所謂好的枕頭不是高的枕頭、也不是低的枕頭,而是適合自己的枕頭,而睡覺時頸部也要躺於枕頭上,讓頸部有個支撐。工作之外也注意適度休息,放鬆肌肉,並且可以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血液循環,天冷的時候也注意保暖,這些都可以有助避免落枕發生。而若是因上班等無法避免的因素,更要注意日常保養。 5招改善落枕,「含羞草伸展」助加速復原! 解除落枕的方法,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表示,一般而言民眾是沒有當下完全治癒的方法,若情況較嚴重,有些患者是痛到每走一步都在痛的,就建議就醫檢查並治療,通常以口服或注射肌肉鬆弛劑幾個小時內便可改善。民眾可做的改善方式,可貼痠痛貼布、吹風機或熱水袋熱敷、按摩等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復原,而「含羞草伸展」也有助改善。 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說明,含羞草伸展顧名思義就是讓身體模仿含羞草一般,讓頭部以轉、偏、仰的方式,輪流緩緩的向患處反方向轉動、伸展,若轉到有疼痛感出現,就停在該處並視個人情況斟酌停留約10~20秒,以「得寸進尺」的方式,漸漸舒展開緊繃、發炎的肌肉,讓可轉動的空間逐漸擴大,雖無法直接完整的治療,但有助大幅縮減復原時間。落枕別「硬坳」,小心問題越坳越大! 簡文仁物理治療師也提醒,如遇落枕,千萬不要試圖自行以「硬坳」的方式改善,雖然許多中醫診所會以這樣的復位治療協助患者,但此方法是需經由具有合格證照的專業人員或醫師執行,才能掌握拿捏的力道、速度、避免產生其他傷害,若自己執行,成功的機率相當少見,多的是讓情況加劇,或衍生其他問題,民眾務必留意。 《延伸閱讀》 .低頭族不只傷頸椎!醫:4情況速就醫,簡單1招助防範! .長期低頭滑手機易增落枕風險 中醫4招改善肌肉筋膜落枕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2-02 新聞.健康知識+
按摩越痛越有效,為何是種錯覺?日本物理治療師破解「舒緩疼痛」3大迷思
用力按摩能止痛?都是錯覺很多人痠痛時都喜歡去按摩,可惜的是,按摩並不能消除疼痛。它唯一的好處,就是提供「被觸摸的舒適感」。比起短時間的按摩,長時間的按摩似乎更受歡迎,這是因為被觸摸的感覺很舒服,大家才會希望被按摩得久一點。許多人認為,按摩具有鬆弛肌肉、緩解疼痛的效果。但這只是暫時的,肌肉很快會再次僵硬。誠如前文所言,導致肌肉僵硬的關鍵,在於關節位移;關節產生位移後,肌肉會為了保護位移的部位而變得僵硬,企圖藉此限制該部位的活動。就算藉由揉捏方式,能使肌肉暫時變得柔軟,但關節位移的根本原因仍然沒有解決,所以肌肉必定會再次僵硬。按大力一點,肌肉就更僵硬一點有些熱衷按摩的人,特別喜愛強力按壓痛處的手法,但這麼做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強力按摩的確給人舒服的感受,但那只是一種錯覺,不過是「疼痛狀態」→「用力按壓後更疼痛」→「手放開後,疼痛跟著減緩」的過程。除了難逃自欺欺人之嫌,還可能使肌肉為了保護疼痛部位,進一步變得更加僵硬。過去,我曾與某個運動巡迴團同行,負責替女性選手治療。治療結束後,她們立即表示:「疼痛全都消失了,身體也變輕鬆了!」而「對照組」則是男性選手們,他們由另一名運動防護員陪同,趴臥著接受按摩,結果幾乎所有的人都持續處於疼痛狀態。大部分的運動團隊都會與負責按摩的運動按摩師合作,卻有不少選手在接受按摩後,不僅小傷未能治癒,有時還引發更嚴重的傷害,甚至因為長時間的疼痛而無法出賽。由此看來,按摩似乎的確較無助於消除疼痛。過度伸展,超出可動範圍那麼,勤做伸展操,對解痠止痛有幫助嗎?我個人對此抱持懷疑態度。伸展的目的是藉由靈活地伸展肌肉,避免身體產生疼痛,並不是在經過伸展之後,肌肉就會變得柔軟。了解身體的運動防護員都知道:肌肉是在收縮時,才會變得更加柔軟。想要擴大關節的可活動範圍,必須在肌肉鬆弛的狀態下,伸展關節囊(articular capsule)或韌帶。若未能理解正確觀念,光是一味地伸展肌肉,很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千萬不要忘記,肌肉的內側還有關節的存在,執著於不正確的伸展,有時反而會弄巧成拙、引起關節障礙。具體來說,伸展操最危險之處,在於動作往往會超出關節原本的可活動範圍。是否完整伸展到可活動範圍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一旦超出範圍限制,就容易引發關節位移。所以我們不能制式化地強行伸展肌肉,應該運用它本身具有的收縮、鬆弛特性,「順勢地」使身體變得柔軟。尤其是身體覺得疼痛時,絕對嚴禁操作該部位的伸展操。因為當下的肌肉僵硬是自然的防禦機制,能保護身體免於疼痛,這時候進行伸展操完全沒有意義。重點在於找出疼痛的病灶並消除之,肌肉自然會變得柔軟。咳嗽、打噴嚏,比抬重物更危險提到閃到腰,大家應該都會聯想到「這是抬重物時會發生的情況」,事實上並非如此。抬起重物時,人的肌肉會下意識地用力,反而相對安全。比較危險的其實是下列這些狀況:•咳嗽或打噴嚏時。•從床上坐起身時。•準備彎腰洗臉時。•轉身拿旁邊或身後的東西時。•打高爾夫或棒球,輕輕揮桿時。這類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動作,反而更容易閃到腰。因為人在完全沒有警戒心、毫無活動身體的心理準備下,一旦進行快速的動作,就有很高的機率引發關節障礙。此外,大家或許會覺得很意外,閃到腰與年齡完全無關。並沒有高齡者比較容易閃到腰,年輕人就不容易閃到腰這種慣例。書籍介紹書名:九成慢性疼痛,10秒消失!:只有1%物理治療師才懂!驚人的「關節重置術」,找出真正痛因,快速根除多年不適痛感作者: 羽原和則(Habara Kazunori)出版社:方言文化出版日期:2021/12/01作者簡介/羽原和則(Habara Kazunori) 日本銀座Gran Pro診所物理治療師、日本關節促進學會(SJF)前本部理事。1964年生於大阪市。從小便是棒球少年,高中時期為手肘、膝蓋、腰部、腳踝疼痛所苦。1985年,進入國立療養所近畿中央醫院附屬復健學院就讀。並向日本關節痛治療權威醫師博田節夫,以及物理治療師宇都宮初夫學習。 畢業後,在大阪勞災醫院與國立大阪醫院(現大阪醫療中心)任職11年,之後開設工作室,專為運動選手進行治療與訓練。迄今已成功治療多位運動選手,其中更有獲得奧運金牌的體操選手、大聯盟選手;亦曾幫助步行困難的相撲力士,在後續的比賽中獲得優勝。延伸閱讀: 爸媽都是精神病患,在療養院一見鍾情...從小就是「瘋子的小孩」,偏鄉教師文國士:我要走出「家庭複製的悲劇」
-
2021-10-2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輕熟女解封後多游幾圈 胸部莫名疼痛急求醫
疫情趨緩後,一名年約30歲的女性恢復游泳,且多游了幾圈補償近月無法運動的苦悶,結果回家後莫明胸痛,以為是心臟出問題,就醫發現原來是背部一條特別的肌肉拉傷,結束虛驚。「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林士傑表示,這名婦女主訴就醫前一周曾去游泳,當時因為人多,她急著下水,沒有暖身,又疫情期間都沒游泳,於是多游了五圈,結果回家後胸壁疼痛。林士傑表示,婦女經X光檢查,排除意外撞傷或心臟病史,但她右上臂肌肉有幾處壓痛點,研判是背闊肌拉傷。背闊肌是背部特別的肌肉,附著點在胸椎與腰椎處,終止點則在上臂前側肱骨的地方,這條肌肉也分布在外側胸壁,恰與患者右外側胸壁痛及右上臂肌肉壓痛吻合。林說,背闊肌是將手臂向下和向下後拉的肌肉,除自由式游泳時容易造成拉傷,舉手過頭搬重物或手部過度往前時也容易拉傷疼痛。這陣子各種運動場所解封,運動傷害病例增加4至5成,所幸經藥物、物理治療及使用非侵入性的肌能性貼紮,就能改善。林士傑提醒愛好游泳民眾,下水前仍要做好暖身運動,並重視背部及上臂的伸展,游水時千萬別過度逞強。游泳後若手臂痠痛、覺得閃到腰或胸部、背部異常疼痛,就要小心背闊肌拉傷,應盡早就醫。
-
2021-10-27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腰痛是腎臟病嗎?醫:不可大意 4種人最容易洗腎
腰痛起來時,除了閃到腰,許多人也會擔心是否是腎臟出問題,甚至擔心是否可能需要洗腎,不少人會前往腎臟科檢查。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醫師表示,雖然腰痛多與肌肉、骨骼等結構性原因有關,但若出現相關症狀還是得要留意腎臟疾病的可能。 腰痛3大類型。腎臟病少見,但不可大意! 顏宗海醫師表示,診間不乏腰痛前來腎臟科就診的民眾,不過多數檢查發現是和肌肉拉傷有關,也就是常聽到的閃到腰,又或者是骨骼的問題,如椎間盤突出。腰痛可分成三大類型,包括和骨骼、肌肉、神經有關的結構性疼痛;與發炎、疾病、免疫疾病有關的發炎性疼痛,例如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以及臟器性疼痛,包括了民眾常聽說、常會擔心的腎臟問題。當中以結構性和發炎性最為常見,臟器性雖然較為少見,但一樣不可大意。 腰痛是腎臟病嗎?醫:留意相關合併症狀。 腎盂腎炎:顏宗海醫師表示,腎臟疾病繁多,與腰痛有關的較常見包括了急性腎盂腎炎、腎結石、腎臟腫瘤等。主要和泌尿道感染有關,腎臟屬於上泌尿道,下泌尿道受到感染若嚴重,就會侵襲到腎臟,因此此問題也較常見出現在女性族群身上。也因泌尿道感染,患者常會出現發燒、噁心、想吐等症狀,更嚴重可能出現血尿。 腎結石:腎結石則好發於男性族群,主要和飲食習慣有關,因飲食不當、飲水不足等原因,使得礦物質結晶沉積在腎臟當中,久而久之形成結石,最常見的結石為草酸鈣結石,若結石卡住輸尿管會引起腎水腫,進而造成劇烈疼痛。腎結石主要症狀包括了排尿疼痛、尿量減少、血尿,若合併泌尿道感染也可能出現發燒、噁心、想吐等症狀。 腎臟癌:至於腎臟癌,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不過通常較常出現在年長族群身上,致病的原因如多數癌症,與遺傳、菸酒、肥胖、疾病有關。因是癌症的關係,腎臟癌除了腰痛、血尿等泌尿道症狀之外,患者也容易出現常見與癌症有關的症狀,如體重不明下降、食慾不振、容易貧血等症狀,若轉移到他處,則也會出現相關症狀,如骨轉移出現骨痛。 顏宗海醫師提醒,雖然腰痛多與肌肉、骨骼有關,但若出現這些不尋常的症狀,萬不可輕忽認為只是閃到腰或其他問題,應盡早就醫檢查,以避免誤判而延誤就醫。 4種人最容易洗腎!早檢查、遵照醫囑最重要 說到腎臟疾病,不論是因為腰痛而懷疑,又或者已經過檢查確診,民眾往往最擔心的就是洗腎。對此顏宗海醫師表示,上述3種與腰痛有關的腎臟疾病,僅有嚴重的腎結石所造成的雙側腎水腫才有可能進入到洗腎這個階段。常見引起洗腎的原因並不會造成腰痛,根據衛生主管機管統計資料相關病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腎絲球腎炎、多囊性腎臟病等疾病,其中又以糖尿病最為大宗。 顏宗海醫師表示,這些疾病雖有所不同,但會走到洗腎都有個共通點,就是未妥善治療或控制原有的疾病。例如許多民眾日常出現疼痛就吃止痛藥而不就醫治療,又或者就醫治療後因各種聽來的迷思而不吃藥、自行停藥,包括認為吃藥傷身體、吃久了變藥罐子、藥吃多了會傷腎,或是聽信各種來路不明的偏方、親朋好友介紹的民俗療法,這些都可能導致延誤治療、疾病不受控制、惡化等,最終導致洗腎,舉例來說,這些情況就常見出現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提醒民眾,不論是否發現的症狀為腰痛,任何疾病都應盡早檢查找出原因,找出原因後也要確實的接受治療,以避免惡化或出現合併症。 《延伸閱讀》 .睡覺躺平會背痛,側躺就沒事?醫指常見2原因,4招有助改善! .為什麼會腰痛?一張圖看懂!醫:6情況早就醫,七成易復發。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