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醫療量能
共找到
728
筆 文章
-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英媒示警台灣夏季前死亡率引爆...陳時中指「會參考」 不排除續開邊境
台灣疫情以來自詡為防疫資優生,但今年4月開始新冠肺炎疫情狂飆,已連兩日單日確診逾4萬人。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台灣短短數周內單日確診從數百例飆到數萬例,正面臨垂直感染軌跡的可怕前景,今年夏季前恐引爆前所未見的死亡率。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外媒體專家的疫情預測會參考,希望趨吉避凶,盡量把疫情控制好。另外,在疫情嚴峻的同時,陳時中表示,不排除繼續開邊境。之前就預測國際疫情大約7月可以開邊境,事實上現在要開也可以開,但現在本土病例這麼多,如果國外又來十幾例或幾百例,對國內也是壓力。他說,不是擔心進來台灣會造成傳播,是擔心對醫療造成很大壓力,現在沒有立刻開放是為了保留醫療量能。當疫情往下降,醫療量能充足時,就會往下開放。針對醫療緊繃,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未來一個月除了急診刀可能都得停。陳時中表示,應該是說慢性病處理可以延遲的刀就延遲,緊急的量能還是要維持。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南投今新增260例50校停課 明起急開8處快篩站
南投縣今確診新增260例,與昨天的266例,相去不遠,但因昨天個案數創今年新高,縣內也已有50所學校停課,導致民眾因疫去電縣府狀況暴增,衛生局今急召各鄉鎮防疫人員馳援防疫應變中心因應,明天起更將開設8處社區篩檢站。衛生局指出,中央今公布南投縣確診人數260例,截至7日累計確診人數1199例,住院中重症0例。居家隔離585人、居家照護809人,今日已解除隔離449人。根據今通報個案確認居住於外縣市,將予轉出外縣市衛生局做後續疫調管理。另,教育處統計全縣停課計有50校(含幼兒園停課),其中全校性停課有25校,部分班級停課則有25校;師生確診狀況,教師有4人染疫,學生確診人數71人。而因國內疫情持續延燒,南投縣更因昨天新增266例,確診人數創新高,不少民眾懷疑自已是否「中鏢」,大量去電縣府詢問,縣府電話被打爆,防疫第一線的南投縣防疫應變中心,電話被民眾打爆,衛生局為此急召防疫人員馳援因應。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隨昨天確診人數達266例,創下今年新高,引發民眾恐慌,大量電話湧入防疫應變中心,且什麼奇怪問題都有,昨為此緊急從各鄉鎮調來的衛生所防疫人員,今總計有15人馳援防疫中心,希望提供縣民更周全的服務。此外,為了避免醫院急診篩檢造成壅塞,影響醫療量能,已商請南投醫院、南基醫院、佑民醫院、竹山秀傳醫院、東華醫院、惠和醫院、埔里基督教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等8家醫院,自明天(9日)起至31日開設社區篩檢站。陳南松更提醒,明天起加開的社區篩檢站,僅針對持有居家快篩陽性檢體或證明者進行PCR採檢,因此前往篩檢務必請攜帶身分證健保卡以及包妥密封之檢體,並於各社區快篩站服務時間「截止前半小時」抵達指定地點完成報到,逾時不候。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宣布長照機構快篩陽 比照確診投藥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醫療量能緊繃,因此衛福部日前宣布長照機構住民一旦確診,就地治療,由醫師進入機構看診。指揮中心今再宣布新方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因住宿型長照機構有其特殊性,長照機構住民重症風險機會大,因此住宿型長照機構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只要快篩陽性即可投藥治療。羅一鈞表示,昨天已發公文給衛生局和長照機構,雖然快篩陽性即確診的措施要等到5月12日才上路,但長照機構只要機構內密切接觸者快篩陽性,就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並可回溯至5月5日,降低中重症風險,並且適用各項給付規定。而新北市教育局表示,如有學生快篩陽性,學校得比照確診個案處理,即可啟動相關人員防疫假或暫停實體課程,不用等到PCR陽性才進行相關作業。陳時中卻要求新北市用字精準。他表示,「新北是用詞要小心」,快篩陽性視為確診是有法律效應的,不可亂用此名詞。新北市若在學生快篩陽性後要求停課、管理消毒,「這沒問題,要早一兩天也沒問題」。但快篩陽是確診還是視同,在法律有爭議,建議不要用此名詞,就說「快篩陽停課」。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苗栗縣新增375人確診 常設4處社區PCR採檢站
苗栗縣今天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375人,除了獅潭鄉外,17鄉鎮市都有確診,頭份市、竹南鎮、苗栗市居前3名,疫情持續延燒,縣府常設4處社區PCR採檢站,籲請快篩陽性者或有症狀者可前往篩檢。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指出,今天新增確診375人,其中,4處社區PCR篩檢站昨天採檢507人,83人陽性、424人陰性陽性率達16.4%,衛生局持續委請醫療團隊在大千醫院急診室對面停車場、竹南鎮大厝里活動中心、重光醫院後方停車場,及苑東苑南苑北里活動中心旁停車場,開設社區PCR採檢站。此外,縣府配合指揮中心調整居家隔離措施,密切接觸者匡列以同住親友為原則,職場及學校採自主應變,並以暴露風險高低實施防疫假、停課等措施;調整居家隔離單開立原則為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及大學生同住室友;確診個案隔離治療、居家照護及居家檢疫期間,仍維持電子圍籬措施,但取消居家隔離者電子圍籬措施。另,今天起PCR陽性者,若為輕症,距發病日或採檢日滿7天,不必再採檢可直接解隔,並進行自主健康管理7天,衛生局長張蕊仙表示,病毒7天後傳染率非常低,「幾乎是沒有」,醫院的量能要用來照顧中重症,未來整體策略要把不是確診者的照顧量能減輕,將醫療量能放在中重症上面。
-
2022-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曝3特徵等於100%PCR陽性 直言:中央地方都不想當壞人
首批輝瑞BNT兒童疫苗下周到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指出,2000劑的測試用疫苗已經到台灣,預估會在5月20開打,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染疫,密切關注兒童疫苗情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觀察「3特徵」等於100%的PCR陽性,他也表示「不管中央或地方沒人想當壞人,強力限制人流社交」。謝宗學在臉書指出,新增確診病例每天以1.2-1.3倍成長,即使每日增加比例類似,但每日分母不斷變大,增加的絕對數字仍十分驚人,將對醫療量能形成巨大的壓力,特別是疫情嚴重的北部城市。他觀察發現「兒童確診病人」有幾個特點:1. 高燒+接觸確診者+家用快篩陽性= 100% PCR 陽性2. 高燒+ 家用快篩陽性= 接近 100 % PCR 陽性3. 兒童病人常有高燒症狀,體溫燒到超過 40度以上不算少見,通常 48-72 小時內會退燒,發燒超過 48 小時後,即使沒有完全退燒,最高溫度逐漸降低,發燒間隔逐漸拉長。4. 突然熱痙攣發作的孩子,要高度懷疑是新冠肺炎。5. 尚未遇到真正中重症兒童病例,但遇到一些因為高燒、嘔吐無法進食和服藥的輕症兒童,不一定需要住院,但需要輸液治療。謝宗學指出,台中地區一般常規醫療沒有明顯的醫療排擠效應,但兒童急診三級檢傷候診時間拉長,一、二級檢傷不受影響;四、五級檢傷,如有輕微症狀加上家用快篩陽性、到急診欲採檢PCR 病人候診時間將最久。文末,他表示兒童疫苗莫德納已經開始施打,兒童 BNT 也將要到貨,雖然疫苗無法防止被感染,但對於降低住院率和住院天數有明顯的幫助,謝宗學在留言處也表示「現在不管中央或地方沒人想當壞人,強力限制人流社交,現行作為無法有效壓低確診數。」
-
2022-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沒症狀不必快篩 醫:公衛防疫已非第一 應該醫療上場
確診人數急遽攀升,大台中醫師公會理師長魏重耀今指出,公衛防疫已非第一,應該醫療上場;大家不必急著快篩,沒症狀更不必快篩,有症狀就去就醫,並把快篩試劑用在醫療端,比照流感模式,由醫師決定是否快篩,才能維持好醫療量能,把力量用在照顧中重症。魏重耀說,看到這麼多人去排隊想要買到快篩試劑,其實那是不必要的。因為,Omicron 99.6%是無症狀和輕症,染疫了就去治療,不必先自行篩檢。而且,即使是輕症者,就醫時也不見得一定要篩,而是由醫師判斷,看若症狀有侵犯下呼吸道、痰多、會喘時,才快篩進一步確定,並用抗病毒藥物預防轉為中重症,這也是把快篩交給醫師,由醫師以專業判斷的原因。因此,各公司、學校也不必再要求員工、老師篩了才能上班、上學,因為自覺輕症就在家休息,至於無症狀者也不必擔心它會傳染他人,只要各自做好自我的防疫即可,因為Omicron就是感冒,不必看得太嚴重。他說,民眾即使快篩確診也不必一下子就跑醫院急診室,因為99.6%是無症狀和輕症,只要去診所當做看感冒即可,把醫院的量能留給中重症的患者;政府也應把防疫重心擺在中重症患者上。魏重耀說,政府應該確實向民眾說明疫情已經流感化,讓民眾不必恐慌,不要去搶快篩或到醫院要求快篩和PCR,並盡快把快篩試劑撥給基層診所,把量能放在醫療端。
-
2022-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死於非命比染疫亡更多 專家籲:專責診所一條龍開藥
新冠疫情邁入高峰,人口學家及防疫老將都擔心,去年多死了7、8000人,是死於新冠的10倍以上,疑似非直接死於新冠肺炎的死亡黑數。今年新冠病毒重症更低,但輕重資源錯置,恐導致更多其他病人「死於非命」。呼籲民眾不要怕就醫、出門,政府也要組織專責診所,從確診到給藥一條龍服務,以保護非新冠的急重症病人就醫無礙。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舉辦「少子化研討會」,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薛承泰視訊演講中表示,2020年全國人口統計破了三項紀錄,首先是首次自然人口負成長,出生數比死亡數少7907人。再者是出生數16.5萬創下歷史新低,第三是遷出比遷入多了3萬3978人。2020年結婚對數也跌了1成。薛承泰指出,2021年「生不如死」情況加劇,人口「自然負成長」高達2萬9912人,死亡總數是18萬3732人,比2020年硬生生多出1萬人,就算把人口老化導致死亡扣掉,仍多死了7000多人,他提醒「死亡數衝高,是否藏著和疫情或接種疫苗相關的死亡黑數?」這值得談討。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觀察,去年Delta重症率較高,但額外多死的「死於非命」人數高達7、8000人,是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的10倍;今年Omicron重症率威脅更小,其他人「死於非命」的威脅卻更嚴重。「希望媒體不要再強調新冠肺炎『很嚴重』,這不是事實!」施文儀說,明明99%都是輕症或無症狀,比流感還差很多、只比感冒才嚴重一點,「每天10萬例也不要害怕!就是要到高點,才會開始下來。」他呼籲民眾不要怕就醫、怕出門,政府也要組織專責診所,從確診到給藥一條龍服務,以保護非新冠的急重症病人就醫無礙。施文儀分析,如果媒體一直強調很嚴重,就會間接導致其他不是新冠肺炎的人「死於非命」,本來命不該絕的人反而「絕了」。因為老人不敢出門、不敢運動、不敢就醫,這些都會增加死亡率;確診輕症害怕而全擠到大醫院,珍貴的醫療量能都被耽誤,急重症反而被塞在外面、來不及救治。既然疾病輕症化,目前的防疫政策,是否已經發生「重大醫院、輕基層」的資源錯置?施文儀感嘆,他記得自己今年1月接受聯合報訪問時就說過了,但現在指揮中心仍沒在用SARS後就建立的「感染症醫療網」方式,回歸分級醫療運作。施文儀1月受訪時表示,政府應參考2009年H1N1大流行的策略,組織「專責」基層院所,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就優先到這些院所。這些診所有適當防護,可以「一條龍」做完檢驗、確診、診療、給抗病毒口服藥。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衛福部要求北北基桃專責病房開設3成 醫憂排擠急重症需求
醫療量能吃緊,醫界憂心新冠確診者影響其他急重症醫療需求,但衛福部昨天公告,要求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急性一般病床五百床以上醫院,皆須開設三成病房作為新冠專責病房,比率之高前所未見。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疫情高峰期即將到來,「這是最後一戰」,必須把疫情好好守住。柯文哲:將衝擊其他重症病患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這在台灣公衛史上還沒發生過這種事,沒有想像中容易,此舉將衝擊其他重症病患,但一定要在洪峰到來前達成,他呼籲中央鬆綁法規,授權醫院可直接開立解隔單,加速病患出院及周轉率。柯文哲說,防疫病床耗人力很高,不是說徵調三成就剩七成,估計整個醫院戰鬥率不到一半,這時間不是急診的恐怕都不能住院,但也不能叫癌症患者一個月後再來開刀,這很兩難。柯文哲表示,他相信第一線醫護瀕臨崩潰,但比賽還沒開始,現在全台確診數約四萬六千,還會再上升,至少再加一倍,若運氣不好,按照韓國的例子,也可能加到四倍。北市預估病床到十二日全滿,柯文哲宣布,確診者留在家裡,同住家人去住其他親友家,防疫專責旅館要給醫院下轉用。衛福部公告,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急性一般病床五百床以上醫院,須開設三成專責病房,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台中市急性一般病床五百床以上醫院,開設二成專責病房,其他縣市急救責任醫院,原核定專責病床全數開放,各醫院應著手醫療營運降載,三日內完成專責病房設置。醫院專責病房占比開設至三成,前所未見。石崇良說,「因為過去從來沒有這麼多病人」,指揮中心昨公布確診病例數已達四點六萬人,預計本周單日恐七萬至八萬。醫事司長劉越萍說,確診人數快速成長,為救治中重症,要求醫院及早準備。石崇良說,本周會邀集急性一般病床五百床以下醫院,依不同層級擬定專責病房比率,目標所有醫院都必須開設專責病房。昨天公告後,醫院即須依病人病情嚴重程度,輕症者安排出院,若非為緊急手術,手術時間延後,優先治療急重症。另外,長照機構住民一旦確診,就地治療,由醫師進入機構看診。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隔鬆綁 密切接觸者僅限同住親友
居隔者 電子圍籬取消疫情高峰將至,國內本土病例昨天達四萬六五三六例,今天恐破五萬例,新增中重症五十二例、死亡十一例。指揮中心放寬多項隔離規定,包括密切接觸者僅限同住親友、取消居隔者電子圍籬等,但衛福部同步提高北北基桃五百床以上醫院專責病房占比達三成,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照護好確診者是接下來重要任務。陳時中表示,隨著病例變多,中重症患者還會增加,未來政策不是降低確診數,公衛量能將從「居家隔離」轉移到「輕重症分流」,輕症或無症狀者確診後,要自己照顧自己,整體醫療量能要用於中重症照顧。今天是母親節,新北卻傳來悲傷消息,一名廿歲、懷孕卅周孕婦,因高燒確診四日在亞東醫院治療,先是腹中胎兒無法保住,昨天凌晨母親也失去生命。外界擔心急診量能壅塞導致治療延誤,但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孕婦經PCR檢驗確診後,當天即收治住院,而這位孕婦患有氣喘、貧血,曾打過一劑BNT疫苗,住院有使用瑞德西韋治療,無奈病程變化太快,引產搶救不治,初步研判死因為急性肺動脈栓塞與新冠感染。中學停課 僅匡九宮格指揮中心昨天上午舉行擴大防疫會議,放寬多項隔離規定。今起密切接觸者匡列,僅限同住親友、同住室友,並取消電子圍籬措施;而醫院等職場、學校相關接觸者,按規定僅須採自主應變,不必再開居隔單,若符合無症狀、完成追加劑接種及快篩陰性三個條件,可正常工作、就學。教育部放寬停課標準,國高中確診生身邊「九宮格範圍」才實施三天防疫假,不再全班停課,有家長團體擔心增加染疫風險。確診個案隔離治療、居家照護及居家檢疫期間仍維持電子圍籬措施,但取消居家隔離者電子圍籬。陳時中表示,考量Omicron特性以輕症及無症狀為主,民眾對居家隔離措施遵守性高,目前居家隔離人數眾多,多數隔離通知書無法立即於三日內開立,故採三加四居家隔離者,取消電子圍籬。確診黑數 逾半沒篩出放寬確診者解隔標準,原本輕症十天自動解除隔離,現無論患者居家照護或醫院、防疫旅館等,距離發病採檢日滿七天,就解除隔離,醫院或加強版防疫旅館則是五天內兩次快篩陰性,或第五天快篩陰性,即可解除隔離。陳時中表示,加快輕症者解除隔離天數,避免耗費醫院量能,集中心力處理中重症病人。本報昨獨家報導,專家示警確診黑數增加恐迎來第二波死亡潮。陳時中表示,隨疫情擴大,將有半數以上個案沒被篩出,「台灣趨勢也是如此,大家都在努力把疫情控制好。」但致死率不致像去年那麼高。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目前是國內恢復正常生活「最關鍵一疫」,會準備足夠疫苗及藥品因應。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破天荒!4都市專責病房升至3成 為疫情高峰作準備
新冠肺炎疫情即將進入高峰期,指揮中心今公布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已達4.6萬人,為因應國內疫情高峰期即將到來,衛福部最新公告要求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急性一般病床500床以上醫院須開設30%專責病房,而這是從來沒有發生的事。衛福部表示,「這是最後一戰」,一定要把疫情好好守住。衛福部最新公告,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急性一般病床500床以上醫院,須開設30%專責病房,專責病房開設至30%,而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台中市急性一般病床500床以上醫院開設20%專責病房,其他縣市急救責任醫院,請將原核定的專責病床全數開放,各醫院應著手醫療營運降載事宜,於3日內完成專責病房設置。醫院專責病房占比開設至30%,這是前所未見。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說,「因為過去從來沒有這麼多的病人」,指揮中心今公布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已達4.6萬人,預計明天應該會破5萬人,依此速度下周單日恐有7萬至8萬人,甚至有可能突破10萬人,確診患者高峰期即將到來,為救治中重症患者,醫院是必要提前準備。石崇良說,下周還會邀集急性一般病床500床以下醫院研議,依不同層級醫院情形,擬定專責病房開設比率,目標是所有醫院都必須開設專責病房收治患者,除收治中重症患者外,也必須為院內感染疫情及早準備。今日公告後,醫院依病人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輕症者即安排出院,若非為緊急手術,手術時間可以延後,優先治療急重症患者。至於,提升專責病房比率,會不會排擠到其他重症患者住院治療。石崇良說,當然不希望排擠到,但自從Omicron變異株開始流行後,觀察到一個現象,像是急性心肌梗塞、癌症、敗血症、中風等重症患者,也可能感染到新冠病毒感染,雖然就新冠肺炎可能是輕症,但原本疾病引發重症後,可能合併泌尿道發炎、腹膜炎,此時就必須收治於專責病房。指揮中心今也公布最新住院輕症患者解隔標準,於住院5天後,1次PCR採檢陰性即可解隔,或是5天內,2次PCR採檢陰性也可解隔。石崇良說,如此就能加快醫院病房的流動率,且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等各縣市首長都擔心醫療量能問題,也必須加以解決。此外,為避免影響醫院的醫療量能,現在住在長照機構的民眾,一旦確診後,就是就地治療,由醫師進入長照機構看診,若患者需要口服抗病毒藥物,就直接開立藥物,讓患者服用。「現在已經是最後一戰,一定要把疫情好好守住。」石崇良說,國內本月中旬至月底,將面對疫情高峰期,這是任何一個已經解封的國家的必經之路,若疫情趨緩會或病例數降低,專責病房開設比率將隨時滾動式檢討。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醫院開設專責病房多需3至5天準備期,因應確診人數快速成長,要求醫院及早準備,重症患者就醫權益不會受到影響。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指揮中心應有經過精確運算後,認為有其開設的必要性。
-
2022-05-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2517!居隔不匡校園 公衛、老師都減壓喊「德政」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本土新增4萬6377例確診,其中台中新增2517例。明天起居隔3+4調整,居隔對象取消校園、職場,並取消居隔電子圍籬。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上午還在為基層公衛發聲,基層公衛人員下午得知後「鬆了一口氣」,認為對公衛人力減壓非常有幫助;居隔不匡校園,台中市老師也反映,「真的是德政」,減輕老師很大的壓力。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上午視察南屯文山快打站受訪時說,台中防疫公衛醫療量能緊繃,已經快要崩潰,北部狀況可想而知,她昨晚下班後慰問衛生局防疫人員,「很難想像全局加班」,一個疫調要一、二小時,辛苦、疲憊仍硬撐著完成工作,讓她感動莫名,還有防疫員很久沒看到一歲半的孩子,講到掉淚。所以她昨天提出一定要減化不必要、繁瑣防疫相關行政流程。台中老師反映,台中本月5日天啟動校園快篩劑發放,但要在24小時內傳送居隔資料給衛生局,有的學校要求提早準備居隔資料,老師打電話給家長誤認為「詛咒」好尴尬,老師要準備線上上課,還要準備居隔資料,壓得老師喘不過氣,也有老師反映因為作業不及,領到快篩劑後,不知如何發給已居隔學生,現在中央宣布取消校園居隔,真的是德政,減輕老師很大的壓力。
-
2022-05-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台大醫院失守工會求救 2名急診護理師硬扛百名病人
新冠肺炎疫情突破天際,每日確診數突破3萬、雙北地區染疫與重症數都急遽攀升的,台大醫院終於宣告「失守」。台大醫院企業工會表示,自5月5日起,正在居家隔離、自主防疫與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人員,只要快篩陰性都須回到醫院工作。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秘書長王棋筠說,台大醫院是台灣醫療龍頭,人力相對較充足,過去幾周來「苦撐」面對疫情的爆衝,但到了今天也由於太多醫護人員確診、醫療需求持續攀升,不得不召回正在居家隔離的同仁投入前線作戰。「身邊的同事一個個確診返家休養、曾經接觸過的就被匡列隔離,線上能夠上班的人越來越少。」王棋筠說,雖然醫院已採降載方式營運,仍不敵嚴峻疫情,工會感嘆,病毒傳播力驚人,雖然緊盯院方採取人力應變政策,如今也只能忍痛看同仁提前復工,能及時領到院方發放的快篩試劑就已經是幸運。許多同仁在職場、社區或家庭被感染確診,但民眾就醫需求仍不斷攀升,造成醫療量能過度負荷,已經嚴重危及醫療品質。以台大醫院急診室來說,同一時間超過10名同仁確診,但來診量卻是平時的2倍以上,且完全沒有改善的跡象;專責病房當中每名護理師照護病人量更是比去年疫情最嚴重時還要爆增2至3倍,且病情嚴重度有增無減。台大醫院工會轉述現場慘況,最嚴重時的台大急診,2名護理師必須負擔100名病人的照顧事宜,包括檢體採集、抽血留尿、撰寫護理紀錄,此外還有各類無關醫療的工作,包含幫忙跑腿拿外送餐點、忍受病人等不到住院病床的不滿咆哮。專責病房護理師滴水未進、毫無休息照料呼吸器的確診患者及臥床長者已是家常便飯。近期確診死亡病例越來越多,更有許多民眾傳出因為排隊時間過長延誤就醫,種種跡象導致醫病緊張升溫,許多來診患者一有不順其意就動輒情緒勒索,醫護人員萬分無奈,只能淚訴「染疫真的不是我們害的」。王棋筠說,臨床醫護人員不滿,現行政策毫無拘束力也沒有將民眾導引到適當去處,讓民眾確診了以後還將病毒四散傳播,潛在危急的病人若「不會吵」就可能要等到天荒地老,就連救護車送進的危急個案都一路排到大馬路上不得其門而入,所謂降載、紓解急診壅塞根本只是口號。對比部份輕症到急診嚷嚷,擔心自己領不到保險金的,醫護人員接觸確診者後等不及病毒檢查結果就得上工,確診以後甚至可能無處可去,工會透漏,近幾日業界瘋傳,護理師得知確診以後,反而大喜過望,同事紛紛留言道賀,因為終於有合法理由遠離如地獄一般的工作環境。若政府再不正視與改變現有制度,立即出現的離職潮指日可待。
-
2022-05-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最恐怖流感死亡率21% 醫曝「Omicron流感化不見得是好事」
疫情燒不停,連兩日本土確診破3萬例,衛福部推估疫情的高峰期將落在五月底,目前防疫目標是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有專家表示,未來新冠肺炎勢必走向流感化,不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認為,「流感化」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流感每隔數年就可能發生較大的突變,甚至巨幅突變演變成人類沒有抵抗力的新流感,若疫苗無法即時研發製造,將造成嚴重傷亡。謝宗學在臉書發文指出,許多人預期新冠肺炎未來將「流感化」,比較流感併發重症的死亡率和新冠肺炎的中重症死亡率,可以發現流感重症的死亡率不亞於Omicron變異株,甚至超過,他指出,近年最恐怖的流感疫情發生在2016年初春節假期前後,當時急診室壅塞程度不亞於最近新冠肺炎疫情。統計2015年7月初到2016年6月底,共有2018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流感相關死亡者有425例,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率約21%,目前台灣Omicron變異株中重症死亡率約8%,看起來比當2015-16年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率低。謝宗學表示,新冠肺炎若「流感化」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流感每隔數年就可能發生較大的突變,甚至發生輻突變演變成人類沒有抵抗力的新流感,若疫苗無法即時研發製造,將造成嚴重傷亡,新冠病毒目前看起來雖然不斷變異,但沒有像流感病毒累積足夠變異後,明顯增加重症率和致死率,而是朝輕症化的方向走,只是遠高於流感的傳播力將快速讓大量民眾染疫,拖垮醫療量能。謝宗學說,現在Omicron變異株的超高傳播力將隨著染疫人數不斷增加而逐步衰退,每一個康復的民眾將成為可靠的屏障,慢慢讓傳播速率減緩,若未來沒有發現變異株朝增加重症的方向前進,期待經過幾波、數年大規模的傳染後,或許最終會朝著「感冒化」前進,變成跟傳統冠狀病毒一樣,不再對人類造成威脅。
-
2022-05-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者焦慮想衝急診室 專家提供4點「快篩」心理危機
疫情升溫確診個案增加,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確診者心理很慌張,且從5月12日後快篩就視同確診,還要衝急診室造成染疫的風險也會造成醫療量能的消耗,確診民眾在居家照護期間,除了隨時注意身體症狀,也要留意保持心理健康。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郭乃文表示,現在大家都在同一船上,心情越亂就會產生更多的困擾,他提供一些方法,讓民眾在不一樣的情況下,檢視心理危機是否正在發生?快篩一下自己,發現心理危機正在發生的時候,可以採用4個不同層次的練習辦法,讓自己度過危機,民眾只要掃Q QR Code可以得到更多資訊,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郭乃文表示第一條思考,判斷如果發現自己無法像以前那樣容易做到有組織、能判斷以及換位思考時,一般自我期許可以練習從不同角度思考,或為生活加入幽默及創意的概念,擴充自己的能力。第二條行為,當出現行動和舉止失去計畫力、表現出不同於以往的衝動狀況時,可以練習在原本的生活樂趣外尋找生活小確幸,快速治標的辦法,進而找個一個新的目標並列出步驟,豐富原本的生活。第三條心情,如覺察負面情緒停留時間長且強烈,情緒起伏較大,甚至自己難以控制時,可以試著讓自己放鬆、找親近的人說說話,並相信身邊的人事物。第四條情緒,如出現悲觀看待自己的可能性、機會或低估資源與支持時,可先放鬆練習深呼吸,並尋找資源幫忙,願意找人說說話,更深一點的功夫相信更多的人事,多微笑,以為自己很有靠山,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資源負向情緒,請打安心專線1925,並尋找和創造相信成為更好的自己是很重要的。
-
2022-05-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急診壅塞 指揮中心籲分流到診所PCR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昨天新增36213例確診個案,上午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急診室快篩站前民眾大排長龍,頂著豔陽排隊做快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避免輕症疑似個案集中於大醫院急診篩檢,造成急診壅塞、影響急重症醫療量能及引發院內感染,指揮中心自2020年建置COVID-19採檢網絡,指定190家社區採檢院所,提供有採檢需求之社區民眾前往。由於國內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確診個案遽增,為擴大基層醫療防疫量能,強化COVID-19採檢分流,指揮中心開放診所提供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新增的190間診所加入PCR採檢行列,完整名單可上查管署網站查詢,提醒民眾去採檢之前,須先以電話預約。
-
2022-05-0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5月6日疫情整理包/本土破3.6萬例!基隆市文化局長陳靜萍今確診 屏東只剩這鄉鎮未爆確診
近期本土疫情升溫、多點爆發,各地也陸續傳出確診。《聯合新聞網》為讀者快速整理本日台灣疫情重點。本土破3.6萬例、死亡10例 中重症87例皆創新高國內新增3萬621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6168例本土個案及45例境外移入,有22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10例死亡。其中本土案例及死亡創新高。more...全台確診學生數累計破3萬 22縣市1958校停課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教育部今(5/6)傍晚公布學生確診案例統計表,各級學校確診人數合計已達3萬2193例,突破3萬例,且相較昨日再增加4186例,22個縣市中則有1958校停課。more...過了這個峰北市確診數才會降 柯文哲預測在「這時段」發生台北市今新增本土7716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舉行防疫記者會,柯文哲預測台北市的洪峰在5月16日至5月23日那一周,過了這個峰,確診才會降下去。但柯說,只知道時間在這範圍,多高不知道。more...新北昨篩愈6千人 陽性率逼近7成新北市今新增確診1萬2066人、居隔列管4萬1291人、居家照護3萬6025人,除了居隔確診等數字不斷攀升,陽性率也是一路往上走,今年4月1日篩檢人數2794人,其中僅27人陽性反應,陽性率0.97%、期間陽性率不斷攀升,直至本月4日篩檢6237人,陽性4284人、陽性率68.69%逼近7成。more...竹市+348 國三生會考前暫停實體課程5日新竹市今新增348名確診個案,市府衛生局指出,今年以來已累積1974名確診個案;目前仍住院中的確診者有49人;「採居家照護之確診者」共1084人;另有因密切接觸而居家隔離者共190人。more...竹縣+577遍布13鄉鎮市 開設4處免費篩檢站全台今天確診新增3萬6千多例,其中新竹縣新增577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竹縣府下午指出,6成4為無症狀者,輕症者以喉嚨痛、咳嗽、發燒為主要症狀,確診者年齡分布在0到95歲,主要為18到64歲青壯年約占76%,12歲以下71人、65歲以上35人。more...苗縣+255 居家照護確診人數累計破千苗栗縣今天新增255例,分布在16個鄉鎮,其中竹南72例、頭份63例、苗栗36例、後龍21例、通霄15例、公館10例,其餘鄉鎮個位數,全縣居家照護確診人數已破千,達到1069人。衛生局表示,指揮中心將配發口服抗病毒藥到地方,衛生局收到藥物後,會和居家醫療照護團隊合作,讓居家照護確診者獲藥物治療。more...台中確診+1890 熱點足跡含7處市場、2家KTV台中今新增1890例確診,台中市政府公布10處確診者處熱點足跡,包括7處市場、夜市,及2處KTV入列。台中市衛生局提醒市民,外出落實防疫規定,戴好口罩、維持安全距離。more...在小吃部唱歌聊天不戴口罩 南投四大鄉鎮近百人中鏢民眾在小吃部唱歌、聊天、不戴口罩,成為南投縣近來疫情蔓延的主因,家庭群聚感染一天就增加了52例,南投衛生局表示,縣內今日確診個案共計138例,截至目前南投縣累計確診782例,目前居家隔離人數674例,居家照護人數496例,今日已解除隔離人數316例。more...嘉市確診+99 持續加強公共場域清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全國本土新增36168例,嘉義市新增99例確診個案,包含12歲以下15例,12~64歲 63例,65歲以上21例。市府說明,56例為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於居家隔離期間陰轉陽或匡列居隔採檢PCR陽性;3例曾接觸外縣市確診者;36例因有症狀就醫採檢PCR陽性、4例無症狀自行快篩。嘉義市目前居隔1923人,解隔59人,輕症居家照護人數346人。more...高雄確診+1694 陳其邁:社區風險增加高雄染疫人數急速上升,今天來到1737例,外縣市43例,所以高雄市為1694例本土。市長陳其邁說,繼上波外縣市移動外,現在進入第二波、第三波的社區傳播,因症就醫比例增加,社區風險增加;北部疫情續升,台中、高雄也漸落後8天到9天,提醒大家注意。more...唯一淨土 屏東縣32鄉鎮市全淪陷只剩這裡未爆確診屏東縣今天新增431例新冠本土確診個案,累計確診已達2931例,預計明天累計確診數就飆破3千大關。今確診案分布在屏東32個鄉鎮市,連離島琉球及山地原住民鄉都有確診,僅枋山鄉未傳確診。more...澎湖+31校園染疫風暴擴大 全縣20校53班學生停課澎湖縣今天新增31起新冠肺炎陽性確診案件,澎湖縣府指出,31人皆輕症,不過其中7例是學生,幼兒園及托嬰中心都有幼童染疫,澎湖科大、石泉國小實施線上教學,共有20校53班停課。more...金門確診+13 有一8旬嬤輕症轉中症住進加護病房金門今日新增13名確診者,確診累計139例,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目前收治中的54例,有1例從輕症轉為中症,目前住進加護病房,該案為80多歲長者,因有慢性病史、血氧濃度略低於標準值,為高風險群,經醫師評估後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中。more...基隆+1427 林右昌呼籲:不一定要特別在母親節回家聚會基隆市今天新增確診人數1427例,市長林右昌表示,這星期就是母親節,做好防疫就是珍愛媽媽最好的表現,往年母親節他都會跟家人回父母家陪他們吃飯,但今年他和弟弟妹妹商量,考量他父母親年紀已大,就不一定要特別在這天回家聚會。more...台東文健站長者傳確診 官員竟要照服員穿雨衣快篩台東縣今新增169例確診個案,其中部落文化健康站傳群聚感染,照服員嚇得求助原民處提供防護衣,未料,官員卻建議戴護目鏡、穿雨衣或拋棄式手套給長者快篩,讓照服員傻眼。原民處回應表示,「共體時艱」。more...基隆市首位局處首長染疫 文化局長陳靜萍今確診基隆市今天新增1427例確診個案,也傳出首位市府局處首長確診,文化局長陳靜萍今天在臉書說自己確診了,她說,昨天深夜還在想母親節要買什麼回家陪媽媽吃,沒想到今早就確診,「疫情人生果然跟人生走馬燈一樣,不斷地試煉著我們。」more...總統府確診再+3 與府方官員並無接觸史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天表示,總統府新增3名確診案例,2名為總統府員工,1名為總統警衛室駕駛。more...新北某國小老師遭爆瞞確診 跑朋友家打麻將喝酒跑攤新北市某國小教師被友人爆料,4月25日PCR陽性,卻疑似隱匿疫情,跑去朋友家打麻將,害朋友確診外,隔離期未滿又跑出去喝酒跑攤。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已針對該案調查,若查證屬實,可依法最高開罰200萬。more...蘭嶼綠島疫情升溫 目前醫療量能尚足夠台東離島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升溫,從4月底至今,蘭嶼累計27例、綠島32例,包括3個月、8個月嬰兒;台東縣衛生局表示,目前離島醫療量能尚足夠。more...台中法院列確診熱點 台中地檢今也傳2書記官快篩陽性疫情嚴峻,確診人數屢創新高,台中市今病例達1890例,繼台中市府日前將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列為確診足跡熱點,鄰近的台中地檢署今也傳出有2名書記官快篩陽性,檢方先請2人至醫院做PCR採檢,同時對周圍辦公室清消,但因尚未列案號,後續匡列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認。more...宜蘭監獄19受刑人、3幼童染疫 金六結逾10名新兵快篩陽宜蘭監獄近期出現19名受刑人確診,另有3名陪同入間的幼童染疫;陸軍六軍團金六結新兵訓練中心則有10多位新兵快篩陽性,因來自外縣市,經軍方安排返家。more...議員林世宗確診 北市議員染疫第8人疫情延燒,台北市議會今再傳議員確診,士林、北投區的民進黨市議員林世宗,昨天PCR確診,他說,一點咳嗽、流鼻水等,昨天柯文哲赴議員專案報告,他沒有出席質詢。more...死亡10例創今年新高!30多歲獨居男昏迷亡、小學男童也重症國內今日新增87例中重症個案,有11例中症及76例重症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需注意的是有一名30多歲男性,本身有泌尿道結石,在家中獨居昏迷,送醫急救無效死亡。more...2歲多女童隨母入監染疫 宜蘭監獄累計3幼童確診宜蘭監獄昨天傳出幼童確診,2間舍房共4名幼童,先是2歲多女童發燒快篩陽性,送醫採檢確診,另名1歲男嬰也出現症狀送醫、PCR陽性,今天再有1童確診,3人均已收治負壓隔離病房。more...高雄市議員黃捷曬「兩條線」:歹勢,我可能也確診了南部疫情也逐步升溫,高雄市議會截至目前尚未有議員傳出確診新冠肺炎,不過今早議員黃捷公布她的快篩結果出現兩條線,並說「歹勢,我可能也確診了!」。more...蔡壁如快篩陽性 自曝病狀:喉嚨些微癢癢的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今在臉書透露,昨天開始辦公室就因為有辦公室同仁確診,開始3+4自主隔離,今天早上她再次快篩時,出現了「2條線」,「很確定的是,我知道我應該是確診了」。more...
-
2022-05-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指單日3.6萬例是假象 「篩檢量能爆黑數」有隱憂
今日本土確診數突破三萬六千例再創新高,各地醫療院所篩檢站人潮未見舒緩。據每日通報篩檢數據,連續數日維持在五萬至七萬之間,但確診數仍節節上升,更顯示出篩檢量能面臨瓶頸。前疾管局長施文儀表示,在所有國家在Omicron疫情之中準備衝向高峰,本來就須面對篩檢量能瓶頸,「好比台灣今日篩檢出三萬六千例也只是假象,實際確診數字會遠高於檯面上的數字。」當一般民眾確診後,多屬於無症狀、輕症,根本不知道自己確診,傳染力也低,也沒必要擠去篩檢。現在各處醫院篩檢站人潮爆滿,第一線篩檢量能有限,又有民眾反映,自主通報系統填寫緩慢,無法確實居家照護及隔離等雙重夾擊下,施文儀表示,最該注意的是,在繁瑣的通報過程中和醫療量能吃緊的過程中,可能壓縮原有醫療服務,導致更多人「死於非命」。近期一名新北老婦人疑因盲腸炎引起右下腹劇痛,連續撲空三間醫院急診室,但現場篩檢人潮爆量,返家後被家人昏迷身亡,引起各界關注。施文儀呼籲,民眾若無症狀就不用做篩檢來確定有沒有確診,避免醫療量能跟公共衛生被拖垮。他列舉,疫情期間,有一定比例的中重症患者染疫死亡,但包含原有慢性病、癌症、重大傷病民眾,就算沒有確診,但可能怕去大醫院治療會染疫,自行斷藥或放棄追蹤,而在醫院機構禁止探病狀況下,導致失智症等患者惡化,都會加劇病程,縮短壽命。此外,若隨著篩檢量能出現極限,黑數上升,未來若有部分患者在未知確診的狀況,病程急轉直下,可能來不及請藥,將錯過服藥、用藥的時程。施文儀表示,國內不只要「高推估」確診數來進行藥物籌備,更要打通請藥、領藥的流程,未來才能壓低致死率,避免人民恐慌。
-
2022-05-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大量醫護確診隔離、護病比翻倍 北市聯醫工會:我們已經擋不住
北市聯醫工會在臉書發文表示,現在醫護人力已不足支應持續增加的病人與醫療需求,專責病房更要1名護理師照顧10甚至12名以上的病患,「已經不堪負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在臉書上發表聲明,表示大量醫護確診隔離,護病比翻倍,專責病房原訂護病比上限是1比5,目前實際護病比直接提升到1比10,夜班甚至1比12以上。聯醫工會表示,1比5是衛福部提出的人力規範,如今因人力不足,要求護理師做2倍的工作、照顧2倍的病人,第一線專責病房護理師,已經不堪負荷。聯醫工會指出,可上班的醫護人數遠遠不足第一線人力所需,政府與院方也沒有明確的人力調度、緊急應變計畫,各醫院只能自己想辦法硬擠出人力來維持醫療量能;還有可能有群聚感染、與確診者密切接觸,卻刻意不匡列隔離等亂象。聯醫工會表示,大量醫護確診,政策卻缺乏規劃,政府只靠壓榨基層解決問題,據傳已經下令「專責病房護病比放寬,依各醫院等級不等,最高可能達到1比12,小醫院甚至可到1比15」,批評把違法過勞就地合法化。聯醫工會指出,如果按中重症比例千分之2推估,依現在確診人數成長趨勢繼續提升,再過一陣子,無論肺炎病患或其他疾病,中重症的患者也會完全進不了醫院,醫療人員的崩潰,會擴散成全體民眾的崩潰。
-
2022-05-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一圖看懂七大疫情用語 告訴你「自主健康管理、自主防疫」哪個才要快篩
本土疫情大爆發,為緩解醫療量能緊繃,政府調整各項防疫政策,然而疫情變化太快,多項政策與名詞常令民眾混淆不清,《聯合新聞網》茲整理近期常出現的名詞,讓民眾得以迅速了解之間差異,明白該依循哪條規定。我是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10+7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若未滿69歲,非65-69歲獨居者,無血液透析、懷孕、洗腎等情形,且環境條件能滿足確診者1室、同戶未確診者小於4人,可採居家照護,期滿後繼續進行自主健康管理。管理期間:10天居家照護+7天自主健康管理解隔條件:符合「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且「距發病日或採檢日滿10天」,不需快篩即可外出篩檢次數:1次,僅PCR檢測確診時(第0天)我是密切接觸者或居家照護同住者→3+4若為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或居家照護同住者,則需居家隔離3天,採1人1室不得外出,並在匡列時進行快篩,3天居隔期滿後即進行4天自主防疫。管理期間: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解隔條件:期滿即解隔篩檢次數:最多1+4次。匡列時快篩,自主防疫期間如要外出,當日需快篩陰性我從國外入境台灣→7+7(5/9 0時起)自國外入境者,從入境隔日起算(入境日為第0天),需居家檢疫7天,第8天起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住所以1人1戶為原則,若環境條件無法配合者須入住防疫旅宿。管理期間:7天居家檢疫+7天自主健康管理解隔條件:居家檢疫期滿當日(第7天)快篩陰性篩檢次數:2次,入境時進行PCR檢測,居家檢疫期滿進行快篩我是密切接觸者的接觸者?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期間避免外出用餐、聚會,或出入人潮擁擠、近距離群聚等場所,待密切接觸者篩檢結果出爐,如果陽性則成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陰性即可解除監測。
-
2022-05-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民眾湧入醫院急診PCR採檢 即起開放190家診所提供採檢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大量民眾湧入醫院急診室進行PCR採檢,造成急診壅塞。為解決急診壅塞問題,指揮中心即日起增加公費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診所,請抗原快篩陽性或有症狀民眾前往篩檢。指揮官陳時中說,國內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指揮中心開放190家診所提供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並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共同合作,擴充採檢量能,提高民眾採檢可近性。為避免輕症疑似個案集中到大醫院急診篩檢,造成急診壅塞、影響急重症醫療量能及引發院內感染,指揮中心自2020年建置新冠肺炎採檢網絡,指定199家社區採檢院所,提供有採檢需求的社區民眾前往。陳時中說,經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及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提報有意願提供採檢服務,且完成診所採檢點、感染管制及傳染病通報自我查檢整備作業的診所家數,共計437家,其中190家完成合作檢驗機構規劃,已納入COVID-19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可提供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陽性民眾,或有COVID-19相關症狀經醫師評估懷疑等符合公費檢驗者進行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診所名單已公布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COVID-19防疫專區」/臺灣社交距離App及採檢地圖/COVID-19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地圖(網址:https://reurl.cc/QjM9bM ),以利民眾查詢。請民眾前往上述診所之前,先以電話預約聯繫,確認服務時段及預約狀況再前往。其餘有意願且已提出申請之診所,刻正由聯合會及學會協助媒合檢驗機構,將於完成整備作業後,納入下一波公布名單。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如自覺有風險且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嗅味覺異常、不明原因腹瀉等相關症狀,或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陽性時,請佩戴醫用口罩,就近前往指定社區採檢院所,由醫師評估進行PCR核酸檢驗。當出現COVID-19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心跳超過100次/分鐘(無發燒時)、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等嚴重症狀時,建議儘速前往醫院急診就醫。指揮中心將持續擴充採檢量能,強化採檢分流,以兼顧民眾檢驗需求及保全醫療量能。https://reurl.cc/QjM9bM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8旬婦連去3家急診無法就醫 侯呼籲:無症狀者不要占用
新北市一位80多歲婦人傳出疑似盲腸炎下腹劇痛,到醫院就診,但急診篩檢人潮爆量,連續了3家醫院都無法收治,只好回家,但3日竟在家中身亡。新北市長侯友宜呼籲,不要去占到急診的整個進出,影響急診的作業,讓急診的醫生忙不過來。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的醫療量能包括第一線的居家照護動用了12家核心醫院、412家診所,加上開設全國最多的集中檢疫中心,以及現在的空床率,新北市的醫療量能做了充分的準備,是足夠的。針對80多歲婦人的狀況,侯友宜呼籲,急診是接受急重症的,確診個案如果有症狀、快篩陽請走防疫急門診,防疫急門診跟急重症要分流出來,不要擠在急診室,讓有需要重症治療的民眾能夠快速接受急診的治療。沒有症狀的確診個案、快篩陽請走社區篩檢站。侯友宜指出,這個已經講過很多次,希望民眾一起配合,讓醫療量能因為輕重分流,不但能夠確保,也讓需要被照顧的急診也能夠充分的發揮。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篩陽即確診」5月12日上路 侯友宜:能夠再快最好
指揮中心宣布,5月12日起快篩陽視同確診。但台北市長柯文哲及新北市長侯友宜從4月底就不斷喊話中央,被問及中央是否落後,侯友宜沒有回答,侯說這樣做可讓醫療量能擺在中重症,居家隔離轉型要趕快面對解決。對於中央開放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等3類人「快篩陽=確診」,侯友宜表示,針對相關類別要擴大,前一段時間他都說,一定要讓中央把配套措施做好,昨天中央公布5月12日啟動,其實能夠再快最好。侯友宜說,考量全國PCR量能,尤其北北基桃地區,是否滿足民眾需要,PCR量能不是只有實驗室化驗最重要,重要是前端採檢,要動用很多醫事人員跟場所,PCR量能會有一定極限,就無法再往上,中央預估是20萬,新北一定會全力擴充量能,但也要有醫事人員採檢,所以希望才會推快篩陽,快速轉換後再推其他配套措施能夠更快速。侯友宜表示,快篩確認部分是否要經過醫師人員確認,整個系統傳遞如何做好通報、後端管理要做到更確實,這部分要趕快做,不然PCR到了一定程度,不趕快啟動「快篩陽視同確診」的話,以後挑戰會越來越大。針對「快篩陽=確診」,指揮中心在9天內從反對到昨天公布實施,柯文哲、侯友宜從4月底不斷呼籲,被問及是中央落後,還是因雙北不是綠營,先反對再說。侯友宜說,這樣做可讓後端醫療量能跟醫事人員全力先擺中重症跟高風險族群,也可以分一點力量做居家照顧,更重要的,居家隔離要轉型,要趕快面對解決,電子圍籬要解除,不然會讓公衛、行政體系要花時間跟浪費資源,是要確保中重症醫療量能,做好居家照護,侯友宜表示,新北現在居家照護人數3萬人,加上居家隔離4萬人,不能兩個都要守好,應該居隔要先轉型,讓民眾有自主意識,時間拖久了,民怨會很深,也浪費更多醫療資源在中重症上,希望可以快速轉換。侯友宜說,中央下午將針對居隔轉型開會,衛福部長陳時中有說要取消電子圍籬,這是從被動轉為主動的精神,只要把這部分做了,後面把快篩陽視同確診配套做好,全心全力做好居家照護跟後端中重症跟高風險族群。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市明啟動小兒篩陽門診
高雄確診病例昨首度突破千例,為恐疫情往校園加速蔓延,市長陳其邁宣布明天啟動全台首創「小兒快篩陽性特別門診」,已整合9家醫院,4大社區篩檢站,從基層診所就做分流,避免病患湧向大型醫院急診室,衝擊醫療量能。高雄昨增1127例本土病例,以同住親友、校園與職場傳染最多,市長陳其邁說,高雄採檢陽性率雖在3%至4%,但Omicron傳染期只有3天,仍得努力把疫情上升曲線往下壓。高雄縣、市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與朱光興及兒科醫師賴聰宏、王玲昨同台說明即將啟動的小兒快篩陽性特別門診,指未滿18歲的兒少在家裡快篩若呈陽性,可至9大醫院、4大社區篩檢站,由駐診醫師評估是否需住院或居家照護。朱光興說,目前確診病例多屬輕症,市民如有症狀,就近找基層診所處理,基層診所會擔起守護市民健康責任。王宏育指新北確診個案單日衝破1萬,令人戒慎恐懼,呼籲除非高燒,很喘或神智不清才需立即就醫,別一下子就衝大醫院急診,避免步上香港醫療崩壞後塵。高市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賴聰宏說,為疏通醫學中心大量緊急病患,快篩陽性又有症狀,可到9家大醫院附設小兒科快篩陽性特別門診或衛生局設置4大社區篩檢站,駐診醫師評估需住院或返家居家照護。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下旬恐達高峰 衛福部估5月11日破10萬例
衛福部昨天在行政院會陳報新冠肺炎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根據衛福部推估,五月七日新增發病數達到三萬七九一一人,五月十一日新增發病數將達到七萬五二四四人,也不排除達到十萬二七四三人。衛福部也表示,國際疫情趨緩仍嚴峻,國內病例及中重症個案持續增加,預估五月中下旬將達高峰。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轉述,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現階段防疫重點工作在確保醫療量能、維持緊急醫療體系順暢運作及減輕「高風險區」地方政府的行政負擔,指揮中心除持續滾動調整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也請各縣市增設「社區篩檢站」,以舒緩醫療院所壓力。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預估,疫情高峰落在五月廿日,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昨表示,疫情高峰是否落在五月廿日,受到許多變數影響,但不排除之後每天出現數十個死亡個案。目前疫情高峰尚未出現,就算高峰出現,不會一個月後就降下來,根據國外經驗,可能持續三至五個月。指揮中心日前宣布上修輕症住院並限制住院五天等,就是將醫療資源留給可能出現的中重症患者。李秉穎指出,新冠肺炎一兩年內不會消失,疫情高峰後一段時間,可能會有另一個高峰。二○○九年出現的H1N1,一次高峰後,隔一、兩年又出現一次高峰,但民眾逐漸有免疫力,每一次高峰帶來的傷害都會減弱,未來不是不做疫情控制,基本防疫措施仍必須做好。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北增萬例居護人數「陡坡式上升」 侯友宜啟動長照在地安置
新北今日新增1萬122例確診,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居隔人數越來越高,今日達4萬5422人且從曲線可以看出,實施居隔3+4影響不大,因此呼籲中央居隔要轉型、解除電子圍籬,保全醫療量能。另外,新北今啟動10家核心醫院分區照護312家長照機構,讓脆弱族群獲得照護,減少中重症的發生。侯友宜今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新北今新增確診1萬122例,居隔列管數為4萬5422人,居護3萬580人,從數字來看,居護人數越來越高,現已達3萬多人,因此需有更多公衛、醫療來幫忙。除居護人數上升,居家隔離數雖然因居隔3+4實施,當日有降下來,但已呈現V型反轉,顯示3+4對居隔人數影響不大,因此居隔要快速轉型。「居護人數呈現陡坡式上升,每天最少增加5000人居家照護。」侯不斷強調,為要讓更多人力來照顧居護者,就需要居隔轉型,讓居隔者自主防疫化被動為主動、解除電子圍籬,以保全醫療兩能。侯友宜表示,為照顧脆弱族群,即日起啟動長照機構在地安置隔離計畫,由10家核心醫院分區照護312家長照機構,以減少中重症的發生,責任醫院提供視訊診療、加速給藥治療服務,若經視訊後需送醫,可採綠色通道解決就醫問題。另外,侯友宜也呼籲民眾善用通訊診療,透過手機、筆電查詢衛生局、健保快易通APP查詢預約,新北有30家醫院、678診所、254家中醫診所及5家牙醫提供通訊診療,同時不是新北醫療院所有通訊診療,其他縣市也有,只要上健保快易通APP查詢預約,盼民眾慢慢習慣通訊診療。
-
2022-05-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病例增加 陳時中曝在這時間點出現
新冠肺炎疫情緊繃,每日新增本土病例將突破3萬人。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國內現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快速上升期,確診病例快速增加,社區會有一定比例未被發現的確診個案,依國際經驗,當病例數快速上升2至3周後,重症及死亡病例將隨著增加。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會今舉行「死亡黑數、國外快篩試劑採購原則、快篩試劑審核機制之檢討」等專案報告。陳時中說,截至5月3日止,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已達17萬3942人,其中876人死亡,致死率為0.5%,死亡病例年齡層多為60歲以上族群,人數為774例,占比為8成8,另有797人具有潛在病史,占比為9成1。口服抗病毒藥物方面,為強化醫療應變量能,已完成採購輝瑞的Paxlovid藥物及「莫拉皮韋」(Molnupiravir)藥物分別有2萬人份及5040人份,提供具重症風險因子的輕中度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治療,現已另增購70萬人份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並達3%人口使用量,與歐美先進國家相當,日前國內已到貨逾35萬人份,指揮中心於5月3日及4日陸續將藥物配送到各縣市應變醫院、核心藥局及200家設有專責病房的醫院。至於,快篩試劑實名制上路後,還是有多數民眾買不到快篩試劑,怨聲載道。陳時中說,指揮中心將會盡量買足快篩製劑。依國內快篩試劑業者預計,5月最大產能可提升至1280劑,7月如有新購置設備陸續到位後,每月產能可以提升至1580劑,而指揮中心自4月14日至7月31日徵用國內5家廠商專案製造家用快篩試劑。防疫整備方面,截至昨日統計資料為,全國共有182家醫院開設專責病房,共有7644床,空床數4511床,共收治3093人。至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截至5月3日止,於北、中、南、東設置52所,提供7170個床位,另補助地方政府設置加強版防疫旅館,目前設置37所,提供4114床位。衛福部強調,疫苗、快篩、抗病毒藥物是維持醫療量能並度過此波疫情的3關鍵,必須維持醫療量能,照顧中重症患者、減少死亡人數,在防疫、經濟和正常生活間取得平衡。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住院收治上修至80歲 輕症5天出院
疫情持續擴大,新北市昨天病例首度破萬;指揮中心宣布上修輕症分流年齡,八十歲以上長者或懷孕卅六周孕婦確診才能收治於醫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不是規定八十歲就一定要到醫院」,若醫院收治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住院天數以不超過五天為原則。近日有醫師表示,根據疾管署公文,院方若收受輕症確診者住院,健保可能不給付、院方須自行吸收。陳時中表示,全台每天確診個案多,不能無限供應病床也不可能臨時建醫院,分流收治有其必要,為避免大量不符合規定收治才發文提醒,但特殊狀況仍尊重專業考量。指揮中心公布,可收治於醫院者包括中重症確診者、輕症或無症狀的八十歲以上長者及懷孕卅六周孕婦、出生未滿三個月且有發燒或出生三至十二個月且高燒大於卅九度嬰幼兒,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的確診者。七十至七十九歲、六十五至六十九歲獨居者、懷孕卅五周內或不符居家照護條件的輕症或無症狀成人,安排入住加強型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六十九歲以下符合居家照護條件則居家照護。此外,醫院收治的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住院天數以不超過五天為原則,經過醫師評估已無住院醫療需求,必須安排出院或返家居家照護。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表示,為減輕醫療量能負擔,贊同上修年齡限制,畢竟年齡可作為參考,但是非絕對收治標準,相較於年長而無症狀者,中、重症的年輕患者更需要病床。以北榮為例,目前開設近四百床,占床數已超過一半以上,但北榮嚴格把關收治條件,除非發燒、喘不過氣、血氧濃度下降或合併其他疾病者才能收治。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醫療量能決定此波大流行能否過關,目前Omicron變異株病患平均住院五天,臨床上如果前三天給予氧氣等治療「往往就過關了」。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24歲女打3劑重症亡 陳時中估疫情520達高峰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再創新高,昨天新增兩萬八四二○例本土個案並新增五例死亡,其中一例死亡個案為施打三劑疫苗、日前公布為重症的廿四歲女性;新增個案中有七十七例中、重症個案,也創疫情以來新高。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高峰應落在五月廿日左右,近日將公布居家隔離對象優先適用快篩陽性視為確診,也將討論取消電子圍籬事宜。最快中旬 篩陽視同確診陳時中表示,過去採用匡列隔離、電子圍籬加上罰則,如今疫情進入一定規模,行政速度跟不上,已失去效果,這兩天會跟地方政府談;這是繼四月廿八日宣布簡訊實聯制退場後,另一個退場的防疫政策。居家隔離、檢疫者實施「快篩陽」並經醫師審核即認定確診的措施,最快五月中旬登場。六月起視疫苗接種情況,規畫讓接種三劑疫苗的密切接觸者,得免除居家隔離。因應醫療量能吃緊,指揮中心昨天也公布輕重症分流新規定,上修輕症、無症狀感染者收治於醫院的年齡至八十歲,住院天數以五天為原則。另外,指揮中心這幾天陸續下放輝瑞抗病毒口服藥物,今將配發兩萬人份至全台五十七家核心藥局,並將說明詳細的領藥條件和流程。五月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發言人莊人祥昨表示,累計發送六萬多人,回填三萬多人。昨起健保快易通App連結疾管署系統,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民眾登入「健康存摺」後,查看PCR檢測結果若是陽性,可直接點選與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連結填寫資料,縮短接觸者資料蒐集時效。疫情海嘯來襲,新北個案首度破萬,達一萬○一五一例;台北五五三八例,桃園四八一四例,台中一六八○例,高雄一○二一例,二○二○年至今本土加境外病例數,累計已逾廿萬。昨中症增七十二人、重症增五人,另有五例死亡,包括四例七十歲以上的二男二女,皆屬重度感染個案,多有慢性疾病;另一例為日前公布為重症的廿四歲女性,該名個案無慢性病,曾接種三劑BNT疫苗,四月廿六日發燒腹瀉、廿九日腹瀉未改善送急診,診斷為敗血症,五月一日心室顫動,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器官衰竭。在野轟下台 陳時中靜默陳時中昨天上午出席立院委員會,媒體提問在野黨批評陳時中防疫失守,應該下台,陳時中靜默八秒後回「已經下台了就沒有回應」,下午記者會再度被問到「已經下台」是什麼意思?陳說「如果下台了,問題我就不用回答了」。
-
2022-05-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陽應視確診 柯文哲:3成PCR後天知結果將延緩吃藥
本土今天新增2萬8420例確診,台北市新增5538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表示,目前民眾採檢PCR的結果出爐,當天出來的比率約26.05%,隔天出來約39.46%,僅約65.51%採檢報告24小時出來,但等同有三分之一的人,今天做PCR、後天才知道結果,這會出現幾個問題,就是該吃藥時間會拖到後天,延緩吃藥時間,所以他認為,快篩陽應視同確診處理。柯文哲說,他希望能透過快篩,盡量保存PCR量能,因為以目前台北市的狀況,今天做PCR,後天才知道,已經有延遲,另外,還要看怎麼樣保留PCR量能。至於台北市的醫療量能,柯文哲說,目前專責病房已經開到15%,可用1545床,空床數609床,至於其他負壓隔離病房還是需要留給肺結核等其他疾病病患使用,表現上看夠,但從圖形看,台北市每日確診數上升快,但住院人數沒有上升很快,就是因為現在住院的標準越來越嚴格,以前是想住就住,現在醫療量能怕不夠,已經嚴格限制。柯文哲說,他算一算4月26日之後,北市住院比率約7.2%,不過前幾天已經降至3.0%,5月2日再降至3.4%,但國外文獻住院率為0.3%,還有台北市的住院病人,戶籍在北市僅三分之二,台北市的醫院不僅要給北市民用,還有支援北北基桃。柯說,目前台灣確診住院比率,與國外其他國家比大約多了六倍左右,中央也知道這個問題,將75歲提高至80歲,但他的看法是,重點不是年齡,重點是生理年齡,若身體很好,也不一定要住院,現在開始,住院標準會比較嚴格,原則上是高風險,包括懷孕36周、洗腎、需要用氧氣的,希望真正需要住院的才住院,不要輕症將醫療量能擊垮。柯文哲說,他有兩件事要宣導,第一,北市設置防疫急門診,要將快篩陽擋在急診及醫院外面;另外,北市府也要儘量保留醫院量能,需要用氧氣的或高風險的才住院,還有可以下轉到防疫專責旅館,甚至當然比較好就是出院,就是要盡量保留醫療量能,才能衝破這個難關。柯也說,中央已經下令,病床已經從15%拉到20%,不過這大概需要幾天時間,未來病例數也會上升,結論是盡量保守醫療量能,在允許範圍內,更有效率,能量更高一點,克服這一關,不用拉高防疫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