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9 科別.精神.身心
搜尋
醫療人員
共找到
873
筆 文章
-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央下令對彰化衛局政風調查 醫聲援:防疫不該一言堂
彰化衛生局主動對從美返台居家檢疫的10多歲無症狀少年採檢,前天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中央下令對彰化衛生局政風調查,引起各界嘩然,前彰化縣醫師公會理事長蔡明忠今天凌晨也發出一封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的信,聲援彰化衛生局,質疑「衛生局,究竟犯了什麼滔天大罪、涉及了什麼貪瀆不法?」蔡明忠挺身說,我們是一群彰化在地的醫師,過去這半年來,正以己身之力,辛勤的在第一線把關疫情,也就是您(陳時中)眼中「比實施普篩便宜」的醫師。對於陳時中下令政風單位對彰化衛生局進行調查,蔡明忠說,疫情監測通報採檢及個案的處理流程,是可以討論、是可以與時俱進、可以滾動修正的。中央政策並非不能被檢討,地方衛生機關控制、監測疫情的努力,也不該被以政風相逼,否則政策將淪為一言堂。蔡明忠說,懇請陳時中部長體恤基層醫療人員的辛勞,不要讓醫界承受「政風單位」的壓力。防疫應該是團結,而非對立,讓中央與地方一同張羅防疫的密網,令國人安心地落實防疫新生活。蔡明忠致陳時中的信全文如下:致尊敬的陳部長時中:我們是一群彰化在地的醫師。過去這半年來,正以己身之力,辛勤的在第一線把關疫情,也就是您眼中「比實施普篩便宜」的醫師。很遺憾,在8月17日傳出案485境外移入確診病例後,卻聽聞鈞長已指示政風單位調查彰化縣衛生局。依據「政風機構人員設置管理條例」,政風機構掌理廉政、貪瀆、不法、公務機密、機關安全,我們彰化縣醫師們的大家長—衛生局,究竟犯了什麼滔天大罪、涉及了什麼貪瀆不法?疫情監測通報採檢及個案的處理流程,是可以討論、是可以與時俱進、是可以滾動修正的。當地方政府執行轄區內防治工作的過程中,採取更能有效杜絕傳染病傳染、蔓延的措施時,中央政策並非不能被檢討,地方衛生機關控制、監測疫情的努力,也不該被以政風相逼,否則政策將淪為一言堂,中央與地方分權的憲法原則也將如具文。因此,懇請部長體恤基層醫療人員的辛勞,不要讓醫界承受「政風單位」的壓力。防疫應該是團結,而非對立,讓中央與地方一同張羅防疫的密網,令國人安心地落實防疫新生活,才是眼下國人最深的期盼。
-
2020-08-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影/「看病便宜不普篩」惹議 陳時中:別把自己貢獻貶低
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接受媒體專訪,談到台灣不普篩的理由是台灣其實是透過醫療人員幫大家普篩,因為台灣有症狀的人幾乎都會去看病,第一線醫護人員等於幫忙政府做普篩工作,此話一出引發醫界反彈,醫師蘇一峰並自嘲是「醫奴」。對此陳時中17日緩頰說,看病便宜是因為健保的給付,並不是他這樣子講以後,看病變得比較便宜,「醫師不要把自己的貢獻都貶低了啦」。治療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因此各國競相研發疫苗,關於國產疫苗,陳時中透露12月底有部分疫苗將申請緊急授權使用,但民眾要普遍施打疫苗,將要再等等,預估第二季以後才會開放給一般民眾。至於近來傳出口罩搶購風潮,陳時中也說現在政府手上仍有30天以上的儲備量,民眾不需要瘋狂囤貨。
-
2020-08-17 新聞.長期照護
家中老人病倒不用慌 出院仍能轉銜長照2.0
現今社會擔心家有一老恐吃不飽,少子化社會不像過往大家庭隨時有人手可照應給予協助,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自2017年9月執行出院準備服務轉銜長照2.0計畫,提供病患人照護需求,減輕家屬的壓力。桃園醫院出院準備服務護理師張伊寧,已從事出院準備服務工作10年,她說曾遇到有位高齡104歲的阿嬤,5年前跌倒後生活就需他人協助,當時家中僅有兒子及媳婦,孫子女們都在外地就學及工作,礙於阿嬤本身有聽語障及家中環境無考慮申請外籍看護及機構照顧,就由當時寒假的孫子照顧,寒假結束後面臨白天無照顧人力的窘境。經院方與其家屬一番溝通後,家人同意申請長照2.0資源,協助阿嬤用午餐、更換尿片、交通接送,並向當地縣市輔具中心租借輔具,包括氣墊床、便盆椅及輪椅等,藉由長照資源減輕家人的照顧壓力,不用在上班空檔疲於奔波,或擔心家人狀況。張伊寧表示,桃園出院準備服務轉銜長照2.0計畫,呼籲住院病人及家屬及早的了解後續照護可能面臨的狀況,提早準備,若有進一步地照護需求,在出院前可主動向院方詢問「是否有出院準備服務?」張伊寧說,出院前三天即轉銜長照2.0,可藉由政府資源共同協助返家照護的人力、能力及物力的準備,並且在住院期間由醫療人員指導主要照顧者返家照護技巧,以減少不必要的再入院,降低醫療的消耗,增加病人的照護品質,創造民眾、醫療人員、政府3贏的醫療環境。
-
2020-08-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時中說出台灣沒有普篩的原因 醫師一聽哭笑不得
國內最近新冠肺炎社區感染風險再現,不少人質疑「台灣為何不做普篩」,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雖然沒有普篩,但是第一線的醫師會協助篩檢,效果非常好,但國外因為看病貴,沒有辦法學台灣這一招。對於陳時中的說法,不少醫師在臉書上反應「哭笑不得」,認為台灣的醫師在健保制度下已淪為「醫奴」,但卻也讓台灣藉此沒有疫情大流行,「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陳時中最近在接受「財訊」專訪時,提到全世界專家都在問台灣防疫做的好,但是為什麼沒有普篩,陳時中回應「台灣其實是透過醫療人員幫大家普篩,因為台灣有症狀的人幾乎都會去看病;而這些病患必定會經過我們第一線的一流人員去診斷,選出有可能性的去篩選。」陳時中並提到「世界各國沒辦法學我們這一套,因為其他國家篩檢比看醫生便宜,台灣則是看醫生比篩檢便宜很多,所以我們國家力量有辦法去做這道防護。台灣人愛看病、健保普及性又高、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又肯負責。我對我們的醫療界非常自豪,我們的第一條防線非常強,世界各國都難以學習。」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看到陳時中的說法,實在哭笑不得,也想起醫界的笑話「台灣的醫師不是一無所有,因為還有生命」,不過豈碼陳時中說出了實話。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則在臉書提到最近與家人一起開車環島,驚覺民眾防疫相當鬆懈,到花蓮東大門夜市,人潮擁擠,但只有極少數的人戴著口罩,在電梯裡很擁擠,一樣大家都沒戴口罩,只是自己一家人堅持從頭到尾戴口罩,走了台灣一圈,竟然成為「異類」。他表示,世界疫情仍然延燒,越南之前防疫有成,為了經濟復甦也是全力推廣國旅,結果因為防疫鬆懈,現在處於疫情不斷擴散的窘境,殷鑑不遠,台灣必須時時刻刻做好個人衛生防護,避免步上越南的後塵。
-
2020-08-10 名人.精華區
王正旭/健保資源不足 已衝擊醫療照護
健保自1995年開辦以來,原本可能被醫藥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癌症病人,經濟困境得到紓解。但近來我在臨床工作上,卻看到病人自費治療現象愈趨普遍,而且每個月需負擔10萬元以上的人有增無減。或許大眾想問:「明明有健保藥可用,為什麼病人還要自費呢?」癌友自費買新藥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訪談了幾位癌友。A小姐的肺癌細胞復發轉移到肝臟,對健保給付藥物產生抗藥性,只好拿積蓄來負擔新藥。B小姐診斷時已是乳癌四期,健保規定先打化療,無效才能用第二線標靶藥物,身為家中經濟支柱及主要照顧者,自費口服標靶藥物才能兼顧控制病情、自理生活及持續工作、照顧家庭,最重要的是讓她在之後的人生階段有體力好好陪伴家人。這些病友無法得到及時與適切治療,根本原因就是健保長期資源不足,無法與國際同步,提供病友最適合的照顧。醫療照護看到缺口感佩衛福部長陳時中在防疫期間不忘健保財務改革,提出調整保費的構想,因應逐年大幅增加的醫療需求。聽到「漲保費」,意見相左者紛紛表態,例如「疫情導致景氣低迷,調漲保費影響民眾生計」、「很多人浪費健保,把浪費節約下來,就不用調漲保費」、「民眾自付額已經夠高了,再漲保費吃不消」等。健保費用逐年提高,但在國民生產毛額(GDP)占率上,與日本10.9%、韓國8.1%相比,台灣始終維持6.2%左右。長期下來,身兼照顧病人的醫師與病友組織的負責人,我同時看見醫療人員以汗水撐起了高品質的醫療照護系統,卻也看到了病人照護缺口。台灣健保費低於日韓台灣跟日、韓同為社會保險制度國家,但台灣民眾繳交保費遠低於兩者。日、韓健保費率分別是薪資收入的10%與6.67%左右,並由民眾及雇主各負擔五成,且受到人口老化與醫療費用成長影響,保費幾乎是年年精算調漲。台灣健保費率4.69%,保費負擔較輕,又僅需負擔約三成(雇主六成、政府一成),保費也沒有依法每年精算調整,以至於健保預算總是不足,每隔幾年就會傳出健保財務危機。健保資源不夠充足,無法及時給付新藥,以致民眾罹患重大疾病時,常須自掏腰包才能用到適切的治療。調漲構想樂觀其成針對陳部長調漲保費的構想,基金會樂觀其成,除了本該依法調整健保費率,基金會觀察到,健保資源有限已衝擊對病友的照護。醫療需求不因經濟不景氣而減少,經濟受衝擊民眾,反而更需要健保保護傘分擔醫療風險,全民健保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社會互助。最近,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出版「2030健保大限」一書,提到「全民健保講的是生命價值與社會經濟的平衡,不能以生命無價無限上綱,亦不能只看健保財務。」指出健保三大價值:一、免於貧病交迫,因病而貧。二、讓每個生命都有機會發光發熱。三、社會和諧,每個家庭在生病時,不必再為錢奔波。在在提醒我們,健保制度為台灣社會帶來的安定無價,財務危機時更需要全民細心呵護。
-
2020-08-01 新聞.健康知識+
如何改善「吞嚥困難」?慎防吸入性肺炎試試這2個動作
前總統李登輝今年2月因喝牛奶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住院,於7月30日病逝。其實這就是長照醫學常見的「吞嚥困難」問題。一般會產生吞嚥困難的人,以年紀較大者、口腔肌少症及口腔衰弱症候群者居多,其他如中風、巴金森氏症、外傷後運動神經元受傷的患者也不少。根據統計,國內因吞嚥困難需要鼻胃管灌食的病患約30萬人,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未來一定會出現更多吞嚥困難的病例。常見產生吞嚥困難的原因,除了神經系統受損外,最常見的是負責吞嚥的相關肌肉群功能障礙所引起,包括咽喉肌群、上食道括約肌及咀嚼肌群等。吞嚥困難症狀,除了明顯的吞嚥動作遲緩外,初期會出現流口水、高頻率嗆咳、口腔後殘存食物增加及用餐時間增加等症狀。臨床的診斷,除了傳統的吞嚥功能檢測外,現在有電子螢光吞嚥攝影及電子鼻咽內視鏡檢查,特別是在失智者作鑑定時,可以正確的排除偽陰性的誤診率。隨著年紀的增加,吞嚥障礙的比率一定會大幅的成長,因為吞嚥障礙所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更是許多長者的夢魘,甚至因嗆咳導致窒息而猝死者也是常見的案例。對於如何預防及治療,都是長照醫學的一大課題。治療的團隊,除了耳鼻喉科醫師外,尚包括口腔外科醫師、復健科醫師及語言治療師等具專業長照專科的醫療人員。早期的預防是防治的王道,平常可以多做改善口腔肌少症的健口操及口頸部的按摩運動,其他如藉著食物含水量的調整也是改善吞嚥困難的方案之一。
-
2020-07-3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一心只為防疫 護理師曬這雙「好不了的手」讓眾網友心疼
新冠肺炎疫情雖逐漸趨緩,但對醫護人員來說,各種防護措施卻絲毫不能鬆懈。近日一名女護理師在網路上貼出一張照片表示「這是護理師的手」,並說明自己每天都必須使用酒精消毒手,在必要時候更需戴上含粉手套,導致雙手易乾癢脫皮,就算擦了護手霜一樣沒用。原PO於「爆怨公社」上發文解釋,「這是護理師的手,每天用酒精洗手、使用有粉手套,手每天又乾又癢又脫皮,擦護手霜也沒用,真的很煩……」但卻又在文末說明,自己抱怨歸抱怨,還是會依照院內規定乖乖洗手,並用hashtag表示「#有沒有辦法救救我的手」、「#有粉手套會逐步禁止」、「#真是一大福音」。此文一出,多數網友紛紛留言為這位護理師加油打氣,「辛苦了…台灣感謝有妳」、「辛苦了!感謝有您們」、「辛苦了」、「有什麼護手霜可推薦的,我買三條送她」、「每次看到我護理朋友PO她的手照,就覺得超心疼」、「妳的手很美,這是天使的手、救人的手」、「辛苦了,心跟手都是美美的」。對於含粉手套逐漸被各國禁止的原因,根據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FDA)發現,含粉的醫用手套不只導致醫療人員過敏,患者也可能增加過敏或傷口發炎、沾黏、感染風險,因此2017年1月全面禁用含粉的醫用手套。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也對此說明,醫用含粉手套都使很多醫療人員的雙手過敏,將於 2021 年元旦起全面禁止輸入、製造醫用含粉手套,違者還會依法開罰,甚至面臨有期徒刑的刑責。
-
2020-07-29 醫聲.數位健康
智慧醫院/廣達人才技術支援 台大醫院智慧醫療如虎添翼
如果能在病情惡化前,醫師就能夠得到預警,有機會挽救更多急重症病人的生命。這在過去幾乎是天方夜譚,但現在已是全球快速發展大數據與智慧醫療的現況。台大醫院也跟上這個趨勢,今與廣達電腦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人才技術合作,與國際重要資料庫結合,成為未來醫療強大的後盾。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表示,台大團隊是最強大的有最好的醫學院和醫師,過去兩年來廣達與醫學和科學兩大科學的合作,用廣達的技術去促成更多很好的科學發現和成果。現在延續過去兩年的合作,希望未來擴及更廣的面向,未來的幾年會有更美好的研究成果。台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葉育彰表示,台大醫院2017至2018年和紐澳加護醫學會接觸,其資料庫有30年歷史、250萬筆資料。以澳洲為例,其政府支援下,其資料具有可比較性,提供當地醫療品質管理的重要指標,包括常見疾病的嚴重度、死亡率、住院天數等。葉育彰表示,台灣是第15個加入紐澳資料庫的國家,目前台大醫院每年有7000多筆重症加護資料,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腫瘤癌症等,經過一年多已建置一萬多筆資料。現在有15家醫院將採取與紐澳同樣的資料格式開始擴大建置資料庫。這15家院所包括台大醫院、台大新竹分院、台大雲林分院、部立雙和醫院、長庚醫療體系、萬芳醫院、亞東醫院、北醫、馬偕醫院、烏日林新醫院、中榮、中山附醫、高榮、高醫、奇美醫院。葉育彰表示,在廣達資訊人才及技術的協助下,台大醫院也將有能力提取並運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第三代、第四代資料庫(MIMIC)六萬筆珍貴數據。葉育彰說,MIMIC資料庫已經走到臨床應用階段,將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產生的判讀,以友善臨床人員的方式建置在醫療系統中,這也是台大醫院發展智慧醫療的重要目標。葉育彰表示,加護病房有24小時持續不斷的病人生命徵象數據更新,可以每隔幾小時就會整最新的醫療處置建議給醫師。例如幫助醫師可以在病人血壓掉之前30分鐘、病人腎功能出現危機之前八小時,就提前示警。智慧醫療也能提醒醫師,或許再做什麼檢查就能更確定診斷;繼續用利尿劑或開始洗腎的勝算比各是多少;這個病人可能要住院多久、存活率如何等。目的是讓醫師判斷下一步處置時,有更完整精確的資訊可參考。MIMIC資料庫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台灣追得上嗎?葉育彰表示,MIMIC六萬筆病人資料當中只有900個亞洲人,台灣若發展起來,亞洲人資料很快就會超越MIMIC,這有助全世界的醫學大數據庫具備更完整的內涵。在未來,智慧醫療將是輔助醫病溝通的重要參考、醫療品質提升的關鍵依據,也可望發展跨國外遠距醫療,讓世界各國的醫療人員成為彼此即時的團隊。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胡務亮表示,人體的大數據就在基因之中,23染色體,兩萬個基因,30億個鹼基對。遺傳疾病診斷需要大量的電腦運算能力,因為做全基因體定序的資料,一個人的檔案就是200G,如果只做外顯子也要15G,要能隨時運算和存取,電腦永遠不夠用。胡務亮說,廣達電腦有強大的高密度儲存伺服器,台大醫院有專業團隊可做臨床判讀,目標是結合硬體和軟體,建立符合基因運算的系統,是基因醫學發展趨勢的必備基礎。台大醫院院長陳石池表示,台大與廣達還有很多合作計畫,在廣達強大的支援下,可望提升台灣醫療品質。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表示,今年底的台灣科技展,台大醫院的主題就是智慧醫療,將呈現臨床應用成果。
-
2020-07-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衛福部開放來台就醫 基層醫護反彈:請給風險加給!
中央公布至8月1日起開放國際醫療,國外人士可以入境,但引發基層醫護的不滿,認為在目前國際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之際,開放只會讓醫護人員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下,「真的有這個必要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上周公布,自今年8月1日起,除健康檢查、美容醫學等非急迫性醫療需求外,國際醫療病患可透過醫療機構檢具相關資料、文件提出來台就醫申請,衛福部將依醫療必要性、療程延續性及風險性等原則進行審查,協助海外人士來台接受醫療服務。入境後應進行14天居家檢疫,並於檢疫期滿時配合採檢措施,檢驗結果為陰性者,始得至醫療機構接受醫療服務;但若有緊急醫療需求者,則可由收治醫療機構直接安排入住專責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經1次採檢結果為陰性後,接受醫療處置,於14天檢疫期間需比照COVID-19疑似個案進行照護。奇美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表示,目前如果開放國際醫療,等於是用「醫療人員對政府的信任」去對賭。陳志金在臉書上提出反對的原因,指出:1. 開放國際醫療,各國的風險該怎麼評估,還是一視同仁通通可以進來台灣。2. 什麼才是符合「人道救援」、「有緊急醫療需求」的疾病/治療,是不是應該正面表列一下?只說排除健檢/醫美,恐怕有很大的解釋空間。根據過去國際醫療統計數據,國際醫療業務主要是生殖醫學、微創手術、癌症治療等,但是其中生殖醫學在這個時候並不是非常緊急、迫切需要的。3. 依公告「有緊急醫療需求」者可直接入院,「經1次採檢結果為陰性」後,接受醫療處置。但是醫護人員質疑的是,採檢如果是陽性,病人都已經住進醫院了,難道遇到危急狀況,醫療人員就可以不必急救嗎?危急狀況,尤其是插管和急救,正是醫療人員曝露風險最高的時候!人都在隔離病房裡,有可能不治療嗎?陳志金強調,為了國人同胞,醫護人員是心甘情願去冒這個風險的。但如果這個風險是為了「自費的國際醫療」,而從高風險國家引進的,這樣的「人道救援」,就不是每一位醫療人員都會覺得自己「必須這麼偉大了」!4. 「有緊急醫療需求者,於14天檢疫期間比照疑似個案進行照護」。照護「疑似」個案,無論對醫療人員的生理、或心理,都是不小的負擔!除非是不得已,一定會配合,但是,現在國家卻要冒風險「額外」引進這些病人,請問這算是醫療人員「自找」的嗎?5.此時如果真的一定要進行「國際醫療」,建議應該是要考慮由專門的醫院、專責的區域、志願投入的醫療人員,「分艙分流」的治療。這些參與的醫療人員,必須獲得較高的「風險加給」,同時為了保護其他醫療人員與國人的健康與安全,不得參與專區以外的其他治療。
-
2020-07-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的異化 能否多一點點的同理心
本篇回應醫病平台/希望日記——能否多一點點的同理心【編者按】今年四月我們曾以「病人與醫師的由衷之言」為主題,刊載一位文字工作者由本身罹患癌症的經驗,娓娓道出病人所受到的委屈,想不到因此引起一位關心這議題的學者霍教授幾個月後的回應,因此我們再度以「醫病關係」為主題,除了刊登這篇回應以外,也登載一位醫學生最近在門診實習後分享他對「醫病溝通」的深度反思,同時也轉載醫病平台一周年時,於「民報」所發表的「介紹『醫生』這幅名畫」。希望這星期透過這三篇由不同角度探討醫病關係,可以使大家對這重要的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異化勞動」(alienated labour),在哪個工作上的位置都可能發生但面對的是一個人,而非「一塊肉」的醫護人員的勞動異化所產生的殺傷力,在「勞動現場」上特別原始、赤裸和殘酷。每個人,理論上,都該對自己的勞動狀態及因勞動而產生影響的社會關係有所警覺。但警覺之後又如何?通向哪裡?尤其西方國家的醫療人員常見的罷工,在戰後的台灣社會簡直如鳳毛鱗角般地太罕見。忽然想起在法國的尋常看診經驗一般人最常看的是一般科醫師(médecin généraliste)的診所;應該就是台灣的家醫科。進入診所時,通常室內會有一個獨立的候診區,裡面有書報雜誌或兒童玩具,大家安靜等待,印象中從未看過有發出嘈雜聲音的電視設備。待輪到的患者進入診療室時,醫生的桌上常會擺著一缽或一罐使醫病關係輕鬆些的糖果。在醫生聽完患者敘述病情後,展開診療過程,之後在開藥寫藥單時,醫生就會一邊解說為何開這個藥,對治什麼問題,怎麼服用(所以時間累積下來,普通患者也累積了不少醫藥常識)。待診療結束,患者起身時,醫生也同時會起身,將患者送到診療室門口,打開門前,醫生會親切地和患者握手道別,有時也會講幾句安慰、勉勵的話。整個過程,不急不徐地,互為主體地「有—人—性」。但這種勞動狀態,在法國似乎也不只是在醫療現場。現在回想起來,舉凡從買高鐵車票、辦理居留證、上超市排隊結帳、電信公司或郵局排隊辦事、上銀行等等,只要事先已約好的工作約會,就算等候的人再多,輪到你時,通常都不會以「為了快速消化眼前個案以讓下一個個案快速繼續被消化」的方式進行,而是以「辦好這件事」的正常速度,讓剛剛可能等了很久的人得到滿意的對待。法國最被詬病的缺乏效率的官僚行政文化,可能也因非以營利為首的市場化,而較少發生囫圇吞棗、氣急敗壞、草率行事的狀況。但過猶不及,法國的問題是在另一種極端上,這裡就先不說了。台灣的健保制度美意,建立在醫療人員的血汗上。雖然去年住院醫師已被納入勞基法,一週連續工作時數不能超過28小時,但台灣沉痾已久的血汗醫療文化非經立法即可收立竿見影之效,還需要在整個勞動結構上做出大調整,路猶長。當一個醫護人員壓力大到連一句尋常問候或安慰病患的話都完全擠不出來,或已忘記患者跟自己一樣也是「一個人」,而把躺在病床上的對象看作「一塊肉」、「一件工作對象物」時,台灣醫療很「進步」這種讚譽,恐怕得跳開來,好好想想什麼是「進步」吧!
-
2020-07-25 新聞.生命智慧
「醫師拜託你,不要跟他說可以出院了...」病房裡,一位阿嬤的最後願望
回家,好難常常,我走近一個新面孔的床邊,那白髮皤皤的爺爺、奶奶甚少一開始就關心自己的病況與醫療需求。反而總是幽幽地說:「醫生,我不想住院哪。我想回家。」如果,某一次離開家門的就醫,會讓你一輩子都再也回不了家,你是會忍著病痛,就這麼堅持在家中待著?還是多眷戀地看上幾眼呢?每一回,想著眼前的病人,在離開家的那一刻,總是走得如此急促,甚至不曾想過就此與家訣別,我總是感到心裡強烈的疼痛,而我也總是沒有勇氣,問上家人一句:「你們為他感到心痛嗎?」雖然,有時我無法辨認那些在家人心中為此遺憾或捨不得的分量,到底有多重,我知道的是,家人通常不會沒來由的不肯讓病人回家,而是那照護的複雜性以及承擔生死的重量,讓他們挑不起,於是只好害怕地做出另一種他們認為對病人,也對自己更好的選擇——讓病人前往護理之家,接受長期照護,或是在醫院往生。這樣的回家,還有沒有意義呢?盧奶奶終於要回七股鹽山的老家了。聽到居家護理師對我轉述,我欣慰得都快要落下淚來。感覺即使在生命與健康上,我們已經無法幫上忙,但至少在重要的心願上,終於幫上了奶奶。但我還是揮不去內心的難過,因為奶奶遭受癌細胞與嚴重感染攻擊的身軀,已經破敗,無法再供予她的靈魂居住了。她處於即將啟程,前往極樂國度的狀態已經有了一陣子,然而,此時此刻,她卻無法用清明的雙眼,再看看她想念的老家,只能在高燒囈語中,搭著救護車回老家與世長辭。究竟這樣的回家,還有沒有意義呢?中華文化的落葉歸根,造成了醫院裡非常多的病人家屬,要求讓病人留一口氣回家,但是因為擔心無法應付臨終的照護,家人常提出「形式上返家」的要求,我們自然總是慨然應允。但我卻總是思考,已然沒有任何氣息,卻形式上掛著氧氣面罩返家那一口氣,是為誰而留的呢?又是在安誰的心呢?病人家屬的擔憂與懼怕常常,我走近一個新面孔的床邊,那白髮皤皤的爺爺、奶奶甚少一開始就關心自己的病況與醫療需求,反而總是幽幽地說:「醫生,我不想住院哪。我想回家。」「醫生,他沒有好起來,怎麼可以出院?」「醫生,他這樣怎麼叫做穩定。我們回家,要怎麼照顧?」家人們總是常常在聽到出院2個字時如驚弓之鳥,即使,我多年陪伴安寧病人的經驗,已經讓我對於家人質疑出院的合理性,不再感到挫折,但對於家屬如此的懼怕照顧,還是常會深深地嘆息。「他現在的器官功能都在退化。退化是一種慢性的狀況,一定會有症狀的。我們已經把他的症狀控制得舒適很多,現在沒有哪些治療一定要在醫院做。我們會教你們照顧的技巧,告訴你們,突然有不舒服的時候要怎麼做,也會安排居家訪視喔!」「醫生,你要跟我們保證,回家不會再有症狀,不用再來住院。」「醫生,在醫院,我們比較放心啦。沒關係啦,不要聽他亂講什麼要回家。醫院照顧比較好。」「媽,你乖乖聽醫生的話,我們很快就會好了,就可以回家了。」醫療無法帶給生命最後一程的病人什麼樣的滿足與改變,但是回家可以。有時,我會在現場靜默,因為我既無法保證,也無法無視於病人從來都不是亂講,更不可能應和一個即將走上生命最後一程的病人,「聽我的話,就會好」這樣的結論。然後,我會在靜默後,坐在病人的床邊。問問他,想回家做什麼。如果真的無法再回家了,是否會很遺憾。家人剛剛說不能讓他回家,可能是在擔心什麼事情。如果很想回家,我們給彼此一點時間準備,好嗎?大多數的時候,病人雖然有點不情願,但是會點頭答應。然而,同樣的循環出現了好多次之後,病人或許會對所有的人生氣。他或許再也不說話,他或許心裡煩悶影響著身體症狀感受加劇,於是,呼叫護理師的紅鈴頻頻響起。查房時,醫師所聽到的抱怨越來越多,而這一切的不順遂與不舒適的起因,卻無法碰觸,以至於這一切的緊繃,越演越烈。甚至家人被病人鬧得煩了,還會把我叫出門外:「醫師,拜託你,不要再繼續跟他說,可以出院了。如果健保真的不能讓我們繼續住,我可以自費。或是我會加快找安養中心,但是,我真的無法帶他回家。」有時,這種家人自個兒聯想到健保規定而為我找的台階,還真是讓我哭笑不得,但這一切卻無法撫慰我淌血的心,因為我太瞭解醫療並無法帶給生命最後一程的病人什麼樣的滿足與改變,但是回家可以。然而,無論我用盡多少的力氣,沒有盡頭地說明著,仍舊改變不了現實。絕望的奶奶,再不願開口說話曾幾何時,口口聲聲的落葉歸根、壽終正寢,早已不復存在、扭曲不已。我每天都在推著由家屬層疊而成的銅牆鐵壁,只為這些病人或是長輩們,尋一個轉圜的餘地。讓他們能在意識仍清明時,能回自己最安心的處所,靜望那一方熟稔的磚牆,嗅聞那伴了大半輩子的氣味。有時候,病人不停地譫妄與躁動,只要回家就會好了。但是因為無法透過實行回家的策略來做驗證,我們的病人常常就這樣心裡痛苦得一路躁動到生命的末尾。七股鹽山的盧奶奶,就是如此。她不平靜,我們都知道。住院診斷癌末,到出院,直至病危,前後不出1個多月。奶奶因為解便不順,長期灌腸,殊不知已是腸癌末期併嚴重腸阻塞。一心盼著住院後,症狀改善,可以不用再灌腸,然而,檢查與治療越做越多,身體狀況卻是越來越糟,而孩子們卻緘默不語。奶奶急了、倦了、絕望了,她一步一步的退守。最後只求,若是要死,讓她可以死在家吧。而且,這些爺爺、奶奶的臨終,可不是最後一刻死在家,而是趕緊地離開醫院,在熟悉的地方享盡餘生。盧奶奶無論如何衝撞,都無法如願。因此,她像個蚌殼一樣,把自己緊緊閉住,不願意說話,直到我們問起她過去的工作時,她才既緬懷又驕傲地說,自己是辛苦的鹽工,就在那座「被踩得好扎實,現在已經黑嚕嚕的鹽山」附近,操持著她一生的責任。但除了聊聊往事的幾許時間之外,奶奶總是充滿著無奈、憤怒與憂鬱的情緒。生命結束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我開了一次1個多小時的家庭會議。每回巡房,總是一次次地溝通,近乎拜託的希望家屬,可以讓我和奶奶談談現在的病況,她心理的需求,以及未完成的大小心願,但他們總是不願意。奶奶除了想回家,還想去某個神壇求平安符,但兒子以聽不懂,不曉得那地方在哪,非常輕易地否決了奶奶的想望。於是,奶奶又不說話了。直到在安寧病房團隊的照顧下,症狀趨於舒適、穩定。我跟她說,即將安排要回家的那一刻開始,她才又現笑容。但我說不出口的是,孩子並不打算讓她回老家,而是讓她與初至台灣,語言與老人照護都極其生疏的外籍看護工,一起回兒子家。我看著她的笑容,在心裡忖度著,盧奶奶還有多長的餘生,可以讓我繼續努力為她奮鬥著這生命結束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出院後1週,我前往兒子家裡看望她。發現盧奶奶高燒不退、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嗜睡,種種跡象顯示著奶奶大限將至,但她依然困頓地窩在兒子家裡,某個房間一方電動床上,被蒼白的牆面圍繞,還有車庫的鐵門,而不是鹽田鹹潤的空氣和未被高樓阻擋的鄉野陽光。我又開始遊說。一次又一次地引領著家屬,去面對奶奶的心願,去正視她最需要被滿足的需求。此刻,所有的醫療與藥物都幫不上忙,能牽著她的手,走往死生之門的,只有家人的愛與陪伴,還有老家的庇蔭。直到我離開奶奶的家,他們都還是沒能下個決定。所幸,下午能得知奶奶即將啟程的消息。殘忍的場景,卻天天上演我於是想起另一樁故事。在那段故事裡,我不停地被重量級人物關說施壓,幾位兒女硬是不肯讓高齡90好幾,想要在老家優雅辭世的心衰竭母親,離開醫院系統。奶奶從離開老家來到急診的那一刻起,就與她數十載相連的根狠狠被斷開了。這樣的故事,層出不窮。回家的路,越來越長,越來越顛簸,直到人生的燭光燒盡,都還走不進那個門。曾經那麼輕而易舉就跨進的門檻,曾經那麼自在歡笑哭泣一生的樓房,如今,連再次感受,都比登天還難。生命的最後一段路,所見盡是冰冷的病床、單調的病床鋪單、蒼白的牆壁、幾面之緣的醫護人員,而且,常常還掛著鼻胃管、尿袋、引流袋、點滴針頭,嚥下最後那口氣的當兒,往往鼻胃管裡還灌流著營養配方,護士還推著一管子藥,臂彎上還綁著血壓帶,臉上罩著呼嚕嚕作響的氧氣罩,心電圖機嗶嗶嗶地響個沒完。這樣的場景,想了就殘忍,卻天天上演。大多數的人可能都希望,如果,這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刻,我們可以穿著一襲最愛的衣裳,在最熟悉的那把椅子上,搖入夢鄉,安然而美麗的長眠。而我總夢想著,有一天,我能在醫囑單上,鏗鏘有力地寫上一句治療的囑咐:「回家!」最後一哩路的安心錦囊大多數的人都希望在家往生,但是,數據上卻顯示,最後大多數的病人卻都在醫療機構中過世,國、內外皆然。到底,要讓重病的人返家這件事情,有多麼困難,才讓大多數的病人都無法如願呢?●不知道如何照護: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症狀,家人即便有心要帶病人回家,但也擔心在家中若遇到病人有突發症狀時,自己無法因應,因此,讓安寧居家團隊來協助是必要的。除了由醫師評估返家後,可能會有哪些症狀發作,應當用什麼樣的藥物或是方式來緩解,並備妥足夠的藥物與衛教使用時機,以及安排能24小時聯絡的電話,好讓心慌的家屬可以隨時來電諮詢。另外,也需預演一旦在家的症狀照護或緩解有困難,甚至需要返回醫院處理的流程為何。同時,返家前,醫療人員也會教導家屬瀕死症狀如何判斷,以及這些症狀,是否會對病人造成舒適度的影響,是否需要介入處理。●擔心無法開立死亡證明書:在家往生的病人,只要備妥診斷書或是病歷,均可以聯繫在地衛生所的醫師(目前台灣部分從事在宅醫療的醫師,也可以協助開立),順利的開立死亡證明書。不必因為證明書而將瀕死的病人送回醫院,增添病人的痛苦、不適。●擔憂回家的照護品質,或是醫療可近性比醫院差:對於末期的病人而言,醫院中的交叉感染,過度醫療所引發的併發症,或是長期住院,所引致的失能和低落的情緒,都對末期病人的疾病狀態和生活品質沒有助益。回到熟悉的環境,除了對病人的休息睡眠、心緒的穩定,以及避免交叉感染風險等方面,有極大的助益外,文化上,在家的環境是最不會有被隔絕或是遺棄之感的,這對於讓病人心理、靈性圓滿走完一程,通常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只要有安寧居家團隊的指導,居家環境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創意可以進行,並不一定需要租、借病床,或是將所有的設備、儀器都放在家裡,病人才能得到很好且舒適的照護。書籍介紹書西: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作者: 謝宛婷出版社:寶瓶文化出版日期:2019/03/11作者簡介/謝宛婷醫師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緩和醫療病房)主任。曾獲頒院內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的終身獎。1983年生,臺南人,因為渴望工作不要一成不變而選擇踏入醫療,從此對那屬於同一個疾患章節的百樣病貌入迷。本身是安寧緩和醫療、家庭醫學與老年醫學的專科醫師,長年推動緩和醫療教育與社會宣導。工作場域從病房到民宅,治療意圖從病徵到人心,對文學、哲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充滿興趣,目前就讀成大法律研究所,正力行成為法律和生命科學之間的轉譯者。近年擔任衛生福利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計畫的專家顧問以及核心講師,協助推動該法案,也是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專科醫師培訓課程的講師與醫療法規因應工作小組的委員。延伸閱讀: 病人原本可能不會死的...一個麻醉醫師的真心話:碰到這一種外科醫師,你真的要多打聽一下
-
2020-07-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為何需要「國家兒童照護網和南部兒童醫院」?
【編者按】這星期以「醫療的不平等」為主題,由三位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由不同角度闡述台灣目前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呼籲政府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衛生署(現今衛福部)從民國101年5月開始著手推動「兒童醫院」設立。在104年實施第一次評鑑,結果只有台大與馬偕醫學中心設立的兒童醫院通過評鑑。另外二家沒有通過。令人訝異的是南部並無醫院提出申請。新制的評鑑條文修改將於近日完成,屆時將會有一波新的競爭。不管評鑑結果如何,濁水溪以南沒有合格兒童醫院的現況在可預見的將來可能不會改變。這情形無疑是台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極端表現之一。兒童醫院的推動與設立,其實是國家已經警覺台灣兒童醫療失衡的困境,包括先進器材的缺乏、兒科用藥的不受重視,以及專科醫師的不足所推動的政策。如何採行有效的方法導正過去累積下來的弊病,值得大家一起來思考。在健保給付制度下,少子化導致的兒童人口減少使小兒科近年以來成為醫院裡面所謂的孤兒科,甚至成為經營者眼中的賠錢貨。精打細算的醫院經營者幾乎不願意投注在兒科的身上。若以醫院的成本績效公式計算,世界上先進國家醫療上使用的新儀器、兒童適用器材、以及新的技術皆進不來,我們的兒童就無法受惠。「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句話大家都可以朗朗上口,但至今不免讓人懷疑只是一句口號。政府制定的前瞻政策裡也少有為這群未來國家主人翁而設定的投資。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呂鴻基曾經揭露,健保開辦之初,因為未採納兒科醫療的成本高於成人好幾倍的事實,使得兒科健保給付從一開始的基準值就偏低。近年雖然有調升住院診察費和會診費,以及六歲以下加成,但還是不如內、外科的調升。這使得兒童醫療的發展仍是處於長期資源不足的困境。兒童治療用藥受限於藥廠研發新藥後,人體試驗的不容易。同類藥品中,幾乎只有一至二種被藥品管制局核定可以用於兒科病人的治療。使用劑量是根據小孩體重或體表面積而定,因此,劑量常常是成人的二分之一、六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廠商賣給兒童或新生兒,甚至早產兒一個月的藥量,常常沒有成人吃三天來得多。如果只考慮營收,藥廠何必推廣病童族群的用藥?因為如此,常常有一些低價,或罕見疾病的藥物甚至得拜託廠商不計利益進藥。即使如此,有時還會遭醫院以沒有藥價利潤為由取消藥物品項。在南北不平衡發展的現況下,有特別醫藥需要的病患就得移地就醫,忍受長期奔波的痛苦。小兒專科醫師的養成相當不容易,尤其在健保給付偏低的情形下,更沒有年輕醫師願意投入兒童醫療行列。前輩們說過,健保開辦前,國立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招考,需要醫學系畢業成績前十名才有資格報考。顯示以往兒童醫療被醫學界重視的情況。然而訓練一位小兒專科醫師後,進一步往更專精的次專科(例如免疫科、腸胃科等等)深造,並且願意投入在醫學中心繼續服務、教學、以及研究的醫師,是少之又少。原因應該無庸置疑,就是收入少、事情多、又不被重視。不只於此,就連與小兒科相關的科系,像小兒外科、小兒神經外科、小兒耳鼻喉科、小兒眼科等,一樣找不到專科醫師。這些現象,怎叫人不為我們這些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健康照護而擔憂。上述導致兒童醫療不足,資源分布不均的原因,著實需要國家用整體社會資源來因應。現況是連台大兒童醫院都無法在財政和行政上的自給自足,必須要靠母院挹注經費才能夠存活,其他兒童醫院如何生存?一語道破了投入在兒童醫療照護人員的辛酸。兒童醫院的設立絕非是「輸人不輸陣」,也絕不是想要經營醫院賺錢。完整的兒童醫院功能除了照顧「急重難罕」病童外,還得兼具預防醫學,民眾與醫療人員的教育訓練以及醫學研究的功能。同時執行中央政策(如防疫、兒童篩檢與疫苗接種),整合地區醫療,並且與國際接軌、永續經營。如何讓兒童醫院能夠達成這些任務,沒有足夠的經費財源一定是做不到的。然而,台灣是誰能做這件事呢?也只有代表全國人民的中央政府了。如果國家級兒童醫院能由立法設立、編列預算、訂立目標和規模,用人民納稅錢照顧國家未來主人翁,活用兒科醫學界多年累積的經驗和人才,這些棘手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聰明有為的政府當如是。兼顧醫療資源南北平衡,規劃成立「國家兒童照護網和南部兒童醫院」應該是國家的當務之急。
-
2020-07-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補充維生素D增強免疫力抗新冠病毒?教授:毫無用處
我是應《白麓論壇》之邀在2020-7-12做了一個你是在科學養生嗎演講,而其中的一個主題是《維他命C和D》。我談到媒體是如何鋪天蓋地吹噓維他命C和D可以抗新冠。隔天,又看到世界日報發表的適當補充維生素D 增提高免疫力 病毒攻擊機率減低,真是感慨萬千。這篇文章的第一段是:如何透過注意個人的「衣食住行」增強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非常重要。有研究發現患者血中維生素D濃度較低者新冠肺炎的病死率較高,那麼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減少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降低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的細胞而死亡。上面那段話裡的《增強自身免疫力》是我演講裡的另一個主題,而它也是所有推銷抗新冠產品的《黃金標準》。我告訴觀眾,由於「免疫力」聽起來是如此冠冕堂皇,但實際上是如此籠統模糊,所以不肖業者就可以利用它來推銷一大堆聽起來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卻是毫無用處的「增強免疫力」的產品。要知道,正規醫學文獻裡從來就沒有《增強自身免疫力》這門子事,因為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測量免疫力的強弱(請看增強免疫力抗癌,吃這個補那個)。更可笑的是,如果真的能增強免疫力,那說不定就會攻擊自身的器官,造成《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上面那段世界日報的文章還有說《補充維生素D可以減少細胞因子風暴》。可是,《細胞因子風暴》不就是免疫力過強嗎?那,《補充維他命D增強免疫力來減少細胞因子風暴》聽起來像不像是《多放炮竹增強火勢來減少火災》?其實媒體吹噓維他命D抗新冠,早已是個常態。例如康健雜誌在2020-5-4發表的研究:維生素D不足易染新冠 怎麼攝取最好?就說:「儘管這份研究還沒經過同儕審閱、也無法證實維生素D能否對抗新冠病毒,研究人員仍建議補充維生素D來預防感染」。沒有證實,但建議補充?這是多麼可笑的邏輯?HeHo網站也在2020-5-14發表研究:維生素D降低50%新冠死亡風險!抑制「免疫風暴」。這篇文章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補充維他命D是如何重要之後,在結尾卻說:「人們不應該服用過量的維生素D,大量服用可能會有副作用,…很難講哪種劑量的維生素D對新冠最有益」。既然知道過量服用維他命D可能會有副作用,但卻不知道什麼劑量才對新冠最有益,那為什麼還要叫無辜的普羅大眾盲目地服用維他命D?有一個叫做Healio的網站是專門提供及時資訊給醫療人員的。它在2020-6-2發表Researchers caution against ‘misinformation’ on vitamin D during COVID-19 pandemic(研究人員告誡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不要提出有關維他命D的 “錯誤信息”),其中一段話是:「在大流行期間呼籲大眾補充大劑量維他命D只是基於推測,而沒有得到研究的支持」。它又說:「在這個大流行期間向公眾提供準確,基於證據的建議是至關重要。任何低於這個標準的建議都會誤導,並有可能造成傷害」。耶魯大學在2020-6-11發表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COVID-19: Is There a Connection?(維他命D缺乏 和COVID-19:有關聯嗎?),而它的副標題是:耶魯大學醫生說,證據薄弱。醫療資訊網站Medical News Today在2020-7-3發表‘No evidence’ that vitamin D can prevent or treat COVID-19(“沒有證據”表明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它說:「英國衛生專家的一項審查發現,沒有證據表明維他命D缺乏是COVID-19的獨立危險因素」。這項英國衛生專家的審查報告是發表於2020-6-29,標題是COVID-19 rapid evidence summary: vitamin D for COVID-19(COVID-19快速證據總結:維他命D用於COVID-19)。它是由13位專家共同撰寫,而這13位專家是審查了所有相關研究,包括那些聲稱補充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的。這份長達58頁的報告的結論是: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這份報告是2020-6-29發表的,但是世界日報竟然在2020-7-13發表適當補充維生素D 增提高免疫力 病毒攻擊機率減低。更何況這還是出自一個部長級的醫生,我能不感慨萬千嗎?世界日報,康健雜誌,HeHo網站,還有許多我為了節省篇幅而沒點名的媒體,一方面說維他命D可以提升免疫力,另一方面卻又說維他命D可以降低細胞因子風暴,一方面說維他命D可以預防新冠病毒,另一方面卻又說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D可以預防新冠病毒,劑量不明,可能會有副作用…。一張嘴巴兩個洞,右邊說好聽的,左邊說難聽的,永遠不會得罪人,永遠不會錯。這,英文叫Double talk。原文: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
-
2020-07-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日本第二波疫情擴大 台灣民間捐10萬個醫療口罩
由於日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第二波流行逐漸擴大,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明穎,透過僑委會訂購台灣醫療口罩10萬枚捐贈給日本10家大學醫療機構,於7月17日(五)在日本大學本部會館舉行捐贈典禮、提供大學醫院的第一線醫務人員高性能台灣製醫療用口罩。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謝延淙僑務部長特地出席見證並在致詞中表示:『日本是一個重要的鄰國,期待第一線醫療人員可以有高品質的台灣口罩使用』。受贈單位代表,日本大學田中英壽理事長回應:『非常感謝台灣的捐贈,未來如有需要協助的地方,必定加倍回饋。”鑒於東京疫情持續蔓延、統籌規劃這次口罩捐贈的東京台湾商工会副会長大川佳那,代表台方出席捐贈典禮。她表示,疫情中的捐贈典禮隆重倍感溫馨,期待日本疫情早日平息共同克服渡過嚴困疫情,也感謝吳明穎的愛心善舉。海華文教基金會為僑委會協輔成立的基金會,旨在促進民間資源投入海外僑民教育推廣、傳揚文化,基金會近年主要業務包含海外師鐸獎評選、海外十大傑出青年選拔、海華志工團培訓、華語教學工作坊、「蹲點僑世界」影片比賽及高職僑生作文比賽等文教服務。
-
2020-07-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是他的誰?」——同志就醫時會遇到什麼問題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多元性別教育」。這幾年同志友善的實務議題在台灣社會受到更多的重視,同時也看到政府立法方面也有更開放的空間。在偶然的機會聽到徐志雲醫師對醫護人員繼續教育的演講,才發覺這議題迄今未曾在這專欄介紹過。非常高興有機會邀請徐醫師的團隊寫了這三篇文章,讓我們有機會循序漸進地更了解這重要的議題。在台灣的醫療場域中,當一位男同志就醫時,會面臨哪些出櫃與不出櫃的處境呢?同志的另一半在就醫環境中又會是什麼角色?我曾因為嚴重的腸胃炎送急診住院,這篇文章是我寫下2015年當年住院的十五天裡,體驗到自己的同志身分與醫護人員、醫療環境的互動。伴侶該如何出櫃在醫病關係中,醫護人員握有同志病人不了解的醫療處遇知識與權力,也因此,同志病人難免會擔心向醫護人員出櫃後,會在醫療處遇上得到差別對待。我是被抬上救護車送進急診室的,記得從救護車來接我開始,一路陪著我的伴侶就被詢問「你是他的誰?」一直到急診室把我安頓好,大概就被詢問了五、六次。我伴侶的回答起初一直都是:「我是他朋友。」直到他到急診室的檢傷分類櫃台幫我處理掛號,他才回答:「我是他男朋友。」(事後聽他說對方聽到這個答案時面露驚訝)而後來急診室的幾位醫師來問診時,他則又改為回答:「我是他朋友。」我其實不知道他當時是如何決定哪次詢問要出櫃、哪次不要出櫃的,但當時躺在擔架上哀號的我聽到這些詢問,內心其實會對於出櫃後醫護人員如何對待我這位同志病人有著擔心。雖然理智上我知道醫護人員應當一視同仁面對眼前的病人,但我仍不免想,醫療人員是否都跟上時代的腳步,能夠理解同志族群,並且予以友善對待呢?伴侶與原生家庭在醫療中的接觸同性婚姻在台灣雖然已經在2019年合法化,但要如何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落實權利保障,其實還是會碰觸到同志伴侶與其原生家庭的關係。在碰觸的過程中要如何協商,或是會經歷什麼樣的過程與磨合,就不是法律所能完全處理的。在急診室時,我的伴侶問我是否該打電話給我媽,請她趕來醫院。我當然說「好」,因為當年(2015年)的我們還無法結婚,我知道如果接下來要動手術,他是沒辦法在手術同意書上的家屬欄位簽名的。但我內心也想著:好險他和我媽很熟悉且關係很好,否則我可以想像他接下來要體驗到的,就是在我媽面前隱瞞身分,或是我媽知情但雙方關係仍不好的尷尬與難受的互動。同志生活圈在醫院中也面臨出櫃對同志病人來說,同志社群很有可能是相當重要的支持者與照顧者來源,而醫護人員是否能看見或意識到這點?看見或意識到之後,又該如何與之互動?我住院的十五天裡,照顧我的除了我媽和我的伴侶之外,就是我的三位同志朋友。我的伴侶還在我的工作地點(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裡,幫我找了好幾位願意晚上來排班照顧我的義工朋友們。每當醫護人員或隔壁床的病人與家屬說起:「你的這幾位朋友人真好,來照顧你」,我都只能給予微笑,沒辦法回應什麼。只有一次是剛入住隔壁床的病人問起:「你和這些朋友是怎麼認識的?」我和那位朋友在被追問的過程中,答出:「是在同志諮詢熱線當義工認識的。」好像是當天晚一些或隔天,我就聽到護理師跟我說那位病人要求換病房,我內心想:該不會就是我在腦中腦補的那些歧視我和我朋友的爛理由吧?同志醫療人員的現身而剛剛這位護理師其實是一位女同志,我會知道是因為她在胸前別著一個彩虹徽章,第一次看見時心裡十分激動,還特地跟我的伴、老媽、來照顧我的朋友們說。激動的原因是我這位病人的同志身分,總算在這間醫院裡找到共鳴與同伴。但實際上並非是這間醫院能敏感到「病人之中有同志」且表達友善,其實只是一位同志醫護人員自己主動在個人層次上於職場現身。而且這位女同志護理師說,我們還是她在這間醫院別上彩虹徽章這麼久,極少數主動問她有何涵義的人。嚴格說起來,這間醫院沒有在醫病關係、勞雇關係與員工的人際互動中,看見我(病人)與這位護理師(員工)的同志身分。唯一展現出性別敏感度的地方,只有看見這間醫院在硬體上設有性別友善廁所。男同志住院時最常被詢問的問題是……除了這位女同志護理師有和我們聊起彼此的同志身分之外,首次主動想要詢問我是不是同志的醫護人員,就是在我住院多天後,因為發燒反覆不退而前來會診的感染科醫師。當我知道感染科醫師要來會診時,內心就有底可能要出櫃,果不其然在問完我的出國旅遊史後,就問我:「有沒有女朋友?」當時我媽就在我身旁,但我也就直接回答:「我是男同志,我知道自己的HIV狀況是陰性,但如果你還是想檢查,我OK沒問題,你可以抽血檢查。」當感染科醫師問診結束離開病房後,我媽就開始十分擔心,還打電話給我的伴侶想多做確認。而我內心在想這段問診過程,是否有可能更細緻一些?今天我剛好是一位已經對媽媽出櫃的同志,所以我據實以告。如果換做其他同志病人,不知情的家人在旁邊,面對醫師詢問跟性有關的病史時,真的能誠實自在地提供病情資訊嗎?後續是否馬上引起巨大的家庭風暴?醫護人員是否可以理解,男同志病人在面對被詢問是否可能感染HIV時,會有著很複雜且差異甚大的反應?可能是不想在家人面前討論、可能是自己也十分害怕感染、可能是在聽到愛滋二字後就完全停頓不知如何反應、可能是像我一樣地被勾起汙名的憤怒、可能是更多更多的可能......。落實同志友善的醫療環境以上就是這段住院過程中的簡要紀錄與我的思考,我和男友平常都處於滿公開的出櫃狀態,都在同志機構工作,身邊也有許多同志朋友,但即使如此,面對陌生的醫療環境以及還不確定是否友善的醫護人員,我們當下的直覺反應都是先隱藏自己的同志身分,等確認安全之後再慢慢出櫃。在這幾年台灣風起雲湧的同性婚姻立法過程之下,台灣民眾(當然也包括醫療人員)可能更常聽過同志了,但是否真的能對同志有正確的認識,而不是被侷限在刻板印象甚至是污名中,依然有賴醫療體系裡提供多元的教育訓練,並且從醫療機構的制度中就開始落實同志友善政策,在醫療環境中多展現一點對同志友善的訊息,我想這樣對於同志病人來說,也能夠在就醫的過程中更加自在。
-
2020-07-15 科別.精神.身心
加強精神患者護送就醫 衛福部設24小時緊急處置專線
去年七月,鐵路殺警案事件引發社會譁然,鄭姓男子持刀攻擊鐵路警察李承翰,嘉義地院宣判鄭姓男子無罪。社安網被批判「漏洞百出」,當時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曾說,鄭男在案發前並非無跡可尋,但卻無人願意向他伸出援手。為改善上述現況,衛福部將於16日成立「精神醫療緊急處置專線」,供警消等專業單位第一時間協助疑似或是精神疾病患者。衛福部心口司科長賴淑玲表示,無論是警消、社工或是公衛人員,常於第一線面對到社區中疑似精神患者或是精神患者,但他們外觀皆與常人無異,僅有少數行為不同於常人,過去常接到警消反應,「他們就看起來都正常人,只是常常來鬧事,不可能因此把他們安置送醫」。賴淑玲表示,各縣市衛生局雖然都有設置通報系統,警消人員等可依照民眾反應的狀況,通報給相關單位,依照指示確認是否可以緊急安置,不過各地的聯繫電話以及通報單位都不一致,像是資源較豐富的六都才比較有可能設置24小時的專線,一般多是下班後,留言待處理。根據台北市以及新北市已設置24小時專線的經驗,白天的來電數與小夜的來電數相當,大夜班相對少,不過相信各縣市需求不一,應仍有24小時專線的需求。因此,除了現有各縣市的資源以外,衛福部心口司設立精神醫療緊急處置線上諮詢服務專線(049)255-1010,從7月16日起正式上線,等同雙軌給予協助。賴淑玲表示,該專線目前是提供給警消、警衛、社工、公衛護士、醫療人員等專業人士,第一時間可以撥打的24小時電話,負責專線接聽的人員皆是精神醫學專業人士,會依照警消提供的訊息,給予警消等單位護送就醫的線上指引,減少社區滋事事件發生,也能即時協助患者就醫。一般民眾對於社區內疑似精神疾病或是精神疾病滋事等通報,目前可以致電給當地衛生局,由當地衛生局判定,是否需要緊急送醫。
-
2020-07-15 新聞.用藥停看聽
多吃益生菌能健胃「腸」保健康?掌握4關鍵護腸胃
一名30多歲上班族林小姐,常因加班導致三餐不正常,時常吃完晚餐就立刻睡覺;假日則是睡到中午,再跟三五好友聚會吃大餐。雖然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脹氣,甚至胸悶的情況頻頻發生,但因工作忙碌,沒時間到醫院就診。除了自行購買胃藥外,更食用益生菌,希望能調整體質。端午期間,連續幾天午晚餐都吃肉粽配手搖飲料,結果整天胃嘟嘟、胃痛又便秘,為了改善不適症狀,便自行增加益生菌產品的用量,結果脹氣反而更加嚴重,就醫後才發現自己患有胃食道逆流。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三餐外食、不規律進食或暴飲暴食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甚至嗜吃甜食、每天一杯含糖飲料或咖啡,長久下來,這些飲食習慣也導致胃嘟嘟、腸瀉、溢赤酸或是便秘等腸胃不適症狀發生。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民眾常認為是小事,以為自行購買藥品或補充益生菌、酵素,可以緩解不適;有些民眾則把益生菌當做日常保健品,以為天天食用,可以增加體內腸道好菌,有助於腸道保健、健胃整腸。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坊間的廣告常宣傳益生菌可以改善腸胃不適、改善過敏體質,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您,有些含有益生菌或酵素的市售產(藥)品其實屬於指示用藥,應在醫師、藥師或藥劑生的指示下才能使用,如果使用指示藥品三天後,仍無法改善症狀,就應該就醫治療,不宜拖延。使用益生菌或消化酵素 多多益善?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種類琳瑯滿目,除了日常可見的牛奶、優格和優酪乳外,也有做成粉狀或是膠囊狀的產品。益生菌是一種對健康有益的活微生物,包括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及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等,常被標榜為可以重建胃腸道菌叢,改善腹瀉、便祕的益生菌或酵素產品。但是在眾多產品中,只有經過科學驗證,取得衛生福利部核發的藥品許可證才能宣稱療效;或是通過健康食品許可申請,有小綠人標章,才能標示保健功效。民眾購買時也需透過醫療人員的評估,使用合適產品,對症下藥,才不致於適得其反。這些藥品許可證字號的益生菌藥品,有些僅含有比菲德氏B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和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等益生菌;或是有些藥品,除益生菌外,還添加了酵素,具有緩解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的療效。但由於它們的成分來自牛奶或乳製品,本身對牛奶或乳製品耐受力低或是過敏者,應避免食用。此外,這些產品亦可能會有脹氣或過敏不良反應發生,因此宜經由醫師、藥師或藥劑生的指示才能使用,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近年科學研究也發現,過去被添加在益生菌食品的「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及「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部分菌株經證實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並可能帶有抗生素抗藥性基因。因此,為避免產生抗藥性致病菌的風險及維護國人健康,衛福部針對這兩種菌株發布使用限制規定,未經確認其食用安全性前,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業者若有使用需求,應檢具菌株基本資料、安全性證明及不具致病性證明等相關資料,送衛福部提出申請並確認其食用安全,經公告後始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提醒民眾,購買市售益生菌保健類食品前,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以免花錢又傷身。藥害救濟基金會再次提醒您,益生菌非萬靈丹,腸胃不適時,宜儘速就醫,找出原因,由醫師開立適當的藥品。購買含益生菌、酵素食品前,建議諮詢醫療人員,不要擅自購買來源不明的益生菌產品,並特別留意產品成分及許可標章;若服用任何含有益生菌的藥品或食品後,發生任何不適的情形,應諮詢醫療人員或就醫治療。平日也要多注意生活習慣,像是細嚼慢嚥,進餐規律,定時定量,減少腸胃負擔,透過適度運動與適量蔬果,促進腸道蠕動。本文經授權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原文請點此
-
2020-07-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同性戀都可以結婚了,我還是對同志一無所知?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多元性別教育」。這幾年同志友善的實務議題在台灣社會受到更多的重視,同時也看到政府立法方面也有更開放的空間。在偶然的機會聽到徐志雲醫師對醫護人員繼續教育的演講,才發覺這議題迄今未曾在這專欄介紹過。非常高興有機會邀請徐醫師的團隊寫了這三篇文章,讓我們有機會循序漸進地更了解這重要的議題。同志是什麼?這幾年,台灣民眾很常聽到「同志」、「同性戀」、「同性婚姻」這些名詞,但大部分的人仍對同志一知半解,甚至受到網路謠言的誤導,而將同志視為毒蛇猛獸、破壞家庭倫常的異類。我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也在台大醫院開設了同志諮詢門診,專門諮詢同志因為社會壓力、污名而導致的情緒困擾。我常到各個醫療院所、醫學年會演講,主題經常是多元性別以及性別友善醫療,因此也發現仍有許多醫療人員對於同志存在著誤解。現代醫學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同志不是疾病、不是異常,而是人類多樣性的正常展現。但究竟同志包含了哪些族群呢?在傳統觀念當中,對於人往往僅限於男女兩種性別的刻板想像,但性與性別的豐富與多樣絕不僅於此。很多人以為同志就只有同性戀,但事實上,同志的定義隨著社會演進也逐漸變化當中,在華語地區,當代「同志」的範圍已逐漸擴充至泛指LGBTI(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Intersex),意指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陰陽人(或翻譯為間性人),進一步包括非異性戀、非二元性別的所有性/別少數者。原來不同性傾向的人有這麼多同志族群中,大眾最常聽到依然是男、女同性戀,同性戀是一種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性傾向是指一個人在身體、浪漫情懷或情感方面被其他人所吸引。男女同性戀者喜歡與自己相同性別的人、異性戀者喜歡相異性別的人、雙性戀者則可能喜歡相同或不同性別的人。除此之外,性傾向還有泛性戀、無性戀等其他各種可能性。那麼,社會上到底有多少人是同性戀、雙性戀呢?2012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六期第三次調查計畫,是我國第一個有系統地蒐集國人性傾向資料的大型學術調查,研究結果顯示,94%的受訪者自陳為異性戀,1.7%自陳為雙性戀,而僅有0.2%自陳為同性戀,不確定、不知道與拒答者共占4%(章英華、杜素豪、廖培珊,2013)。由於性少數的受訪者可能對於調查過程中「出櫃」的風險感到顧慮,不見得願意回答真實的性傾向,且此數據中同性戀比例遠低於歐美國家的大型研究結果,因此普遍認為該調查可能低估了性少數者的比例。楊文山與李怡芳(2016)則利用了2011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台灣北部24至29歲年輕人口中,有2.85%的男性自我認定是同性戀、女性則有5.21%自我認定是同性戀,且有8.86%的男性和27.65%的女性自我認定「不是異性戀」。不論在性慾望、性行為或性傾向認同等層面,女性同性戀傾向的人口百分比皆較男性多,此與西方研究結果相似。當代醫學對於同性戀的看法目前已知的、可信的科學證據,都顯示性傾向不是一種任意選擇、也不是外力可以改變的。世界精神醫學會(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2016年發布之〈性別認同與同性性傾向、性吸引與性行為之立場聲明〉強調:「性傾向是與生俱來,並由生物、心理、發展與社會因素等所決定。」世界醫師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在2013年10月於巴西召開之第64屆世界醫師會大會也通過〈人類多元性傾向聲明〉,強調「世界醫師會譴責所謂的『轉化』或『修復』性傾向的療法。這些作法構成對人權的侵害,更是不合情理的行為,應被譴責並接受制裁與處罰。醫師參與此類行為的任何步驟都將違反醫學倫理」。也就是說,不論你是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性傾向都不需要改變、不需要治療。台灣精神醫學會也在2016年12月26日公開發表〈支持多元性別/性傾向族群權益平等和同性婚姻平權之立場聲明〉,文中強調:「台灣精神醫學會支持政府應提供多元性別/性傾向者在法律與社會上的平等保障,包括醫療照護、反霸凌、反歧視、合法而完整的婚姻等權益,並給予多元性別家庭在生養、領養、撫育小孩上有完整的法律義務及權利,這將對同志家庭中的孩子提供重要的保護。」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曾在2014年和2015年兩度刊出文章支持同性婚姻,文中明確指出:「同性婚姻合法化是降低社會汙名的直接做法,能有效改善同志族群的身心健康。」台灣也在2019年5月24日實施《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使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醫療人員對於同志該有什麼樣的態度與觀念身為醫療人員,我們有社會責任經由倡議與衛教來改善社會的不平等,其中包括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相關的不平等。因此,醫療人員應該理解多元性別,當為性少數個案(例如同雙性戀、跨性別者)進行醫療及心理照護時,應以肯定式態度做為基本立場,避免對於性少數個體存有誤解、歧視,或落於性別刻板印象。在行政、立法或司法單位,決策過程中也應考量人民健康促進之面向,納入醫療實證,重視弱勢族群(包括婦女、性少數、兒少、經濟弱勢、以及被體制排拒於外之族群)的基本醫療權益,以符合憲法中平等權之核心價值。至於在醫療院所當中,也必然會有多元性別的員工,也應該照顧到同志員工的權益,讓不同性別、性傾向的員工,都能在醫療體系中自在地貢獻所學,這也是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當中,醫療領域應該與時俱進之處。
-
2020-07-12 養生.聰明飲食
吃了含紅血球凝集素的香菇柄會引發中風?教授這麼說
讀者何先生在2020-6-1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因家人在網路上有看到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0woxHcod9RA),表示香菇的柄不能吃會導致大腸癌?看到後十分納悶,也覺得不敢置信,但不知道怎麼跟家人表示哪邊有誤,可否請林教授解答一下?首先,我需要糾正這位讀者所說的《香菇的柄不能吃會導致大腸癌》,因為事實上影片裡所說的是《香菇柄會導致中風》。這個影片是在2014-11-13發表,標題是《痣瘡是肝臟機能引起的》,但是它最引起關注的並不是痔瘡或肝臟,而是《草菇》和《香菇柄》,尤其是《香菇柄》。這個影片是在去年一月的時候被大量轉傳,而台灣食藥署的《闢謠專區》也趕緊發表菇的柄不要吃,卻常拿來當素料,豆瓣醬不能吃 很毒,是真的嗎?。它說:【有關YOUTUBE「痔瘡是肝臟機能引起的」影片,請民眾應該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要隨便輕易相信。香菇或香菇柄皆為可供食品使用的傳統原料】。可是,在這個影片下面的評論欄裡卻有一位署名Yan-Cheng Lin的人這麼說:「政府的闢謠可以聽的話,國人就不會大量死於癌症了」。雖然這位Yan-Cheng Lin說的是有點過分,但食藥署的這個《闢謠》的確是太軟弱無力。光是說《可供食品使用》是無法使人信服的,尤其是謠言的來源是一位主任級的醫生,還是媒體口中的名醫。這個影片目前有超過一百萬個點擊,而在它的76個評論裡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這兩個人的對話:formosasong:「姑類煮熟,蛋白質也都熟了。…這位“醫生‘?!你公開講這些是在污辱你的專業吧。」tartpeixinho:「批評王醫師的這位朋友formosasong ,請問您是醫師或者醫療人員嗎?…我很尊重王醫師的專業,他講的很多都是很新的研究,更何況他是一名非常有經驗的名醫。我是一名在國外讀醫學系的大四學生,我有去查過一些研究以及文獻,以下告訴您相關資訊:很多蛋白質的途徑是可以直接吸收的,…」我看了這位tartpeixinho所說的《研究及文獻》,心裡感慨萬千:都已經是醫學系四年級了,竟然連最基本的生化還懵懵懂懂一知半解。還有,他說的《那位王醫師講的很多都是很新的研究》,更是讓我仰天長嘯欲哭無淚。還好他不是我的學生,要不然我真是要跳…。教出這樣的學生,會是我一輩子的恥辱。不管如何,這個影片的長度是7分零6秒,而內容是一位醫師在給現場觀眾做演講。這位醫師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也曾經是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他有一個2012年的演講影片也曾被瘋傳,請看吃肉鬆易罹大腸癌?名醫王輝明演講引發風波。我現在把王醫師在《痣瘡是肝臟機能引起的》影片裡第16秒到第45秒之間所講的話完整拷貝如下:「草菇就不能吃了。草菇裡面有一個蛋白質凝集毒素,吃太多會中風。還有香菇的柄也不要吃,也會這樣。香菇的柄。香菇吃那個帽子好了。那個柄盡量不要吃。那個沒有人吃。可是我們常常拿去當素料。有一個蛋白質凝集毒素,會中風。日本人研究出來的。草菇也有。」蛋白質凝集毒素?這是啥東西?我用中文和英文做搜查,怎麼查也查不出有這麼一個毒素。但老實說,我其實是一面查,一面心裡卻很明白 – 我知道這位王醫師是把《紅血球凝集素》誤說成《蛋白質凝集毒素》。《紅血球凝集素》的英文是hemagglutinin;香菇的英文是Shiitake mushroom,而學名則是Lentinula edodes。所以我就用hemagglutinin及Lentinula edodes做搜索,結果只搜到一篇俄文的研究論文。草菇的英文是Straw mushroom,而學名則是Volvariella volvacea,所以我就用hemagglutinin及Volvariella volvacea做搜索,結果只搜到一篇研究論文,但是它只是提到草菇,而不是做草菇的研究。不管香菇柄或草菇是否真的含有《紅血球凝集素》,其實真正重要的問題是,吃含有《紅血球凝集素》的食物真的會引發中風嗎?事實上,非常多的食物都含有《紅血球凝集素》,尤其是豆類,尤其是大顆的紅豆,是含量最高的。所以,如果王醫師認為《紅血球凝集素》會引發中風,那為什麼他沒有建議大家不要吃豆類呢?我在2017-7-17發表的生吃,熟食,抗營養素裡有這樣說:「生的豆類含有高量的紅血球凝集素,而此毒素是有致命性的。只要用蒸或水煮十分鐘,就可以將豆類中的紅血球凝集素減少200倍。但是,用慢鍋煮是沒有用的。這是因為攝氏80度以下的溫度是無法破壞紅血球凝集素」。註:請看研究論文Effect of Heat Processing on Hemagglutinin Activity in Red Kidney Beans(熱處理對紅豆紅血球凝集素活性的影響)。也就是說,只要是用高溫煮過,縱然是含有大量《紅血球凝集素》的豆類,也是安全無虞的。那,既然香菇柄和草菇也都是在高溫煮過之後才會成為食物,它們當然也是安全無虞的。所以,我可以跟你保證,吃煮熟的香菇柄或草菇絕對不會引起中風。原文:草菇、香菇柄,會引發中風?
-
2020-07-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隱藏在醫者內心底層不能說的秘密!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者的自省」,由三位資深醫師誠懇道出行醫過程對某些特別個案的反思。婦產科醫師對癌症病人的延遲診斷、麻醉科醫師在生死關頭需作瞬間的抉擇、放射科醫師在醫院定期討論會主動提出自己認為需要檢討的錯誤。透過他們坦然追述專業的困難抉擇,希望社會大眾能更了解醫者的內心世界。急診室打電話來請我去幫忙插管,這時候會請我去插管,一定是懷疑病人是武漢肺炎的患者我開始著裝,戴上護目鏡、N95口罩,穿上防護衣,等我全部穿好之後,大概已經過了五分鐘……我到達急診室之後,看到的那一幕景象,簡直淒涼到令人不忍卒睹。我到急診室時已經太晚,病人已經開始急救,但是他所接受的心肺復甦術,跟我平常所認知的急救方式不太一樣,只見到病人的胸口架著一台心肺復甦機,自動壓胸的機器不斷起伏地壓在病人的胸口,所有的醫療人員距離病人大概都保持兩公尺以上的距離,他們也只給他一般的氧氣面罩,沒有人給予正壓呼吸,這其實是比較沒有效率的復甦方式,就好像是一般的民眾看到路倒失去意識的病人,給予基礎的心肺復甦,就只要壓胸即可,因為壓胸所產生的胸內壓力差,會把外界少量的空氣帶入病人的肺部,而失去心跳呼吸的病人,因為耗氧量減少,所需要的氧氣也會比正常活動的人少,所以一般民眾只要做基礎的壓胸,就有可能幫病人保持最基礎的血液循環及氧氣供應,為病人保留一絲生機。但是這對我們醫療人員來說,平常所做的高級心肺復甦,積極的給予病人換氣、插管、給藥、電擊差異實在太大,一時之間突然覺得難以接受,但是這就是目前建議對懷疑冠狀肺炎患者心肺復甦的方式。我之前從來沒有真正見過這樣的急救方式,只在網路上讀過一些目前建議對肺炎病人急救的標準作業流程,不給予正壓呼吸是怕氣流的壓力把肺部的病毒帶出來,壓胸所產生的胸廓壓力差,也有可能把肺部的病毒壓出來,導致周遭的醫療人員曝露在感染的風險之下,所以在建立氣管內管之前,只能用機器壓胸,所有的醫療人員都站得遠遠的。這是一個為了避免醫療人員感染,不得不採取的一種方式,因為這個病毒的致死率,跟有沒有辦法保存醫療資源有關,一旦醫療人員感染被隔離,能夠上班照顧病人的人員就會越少,醫療負荷就會越來越重,當醫療負荷超過醫院所能承受的範圍,病人無法得到適當的照顧,就會到處散播病毒,導致更多的病人感染,最後這些感染的病人病情加重,導致病人死亡,如此一直惡性循環。而為了要保存正常的醫療儲備能力,我們不得不採取比較保守,對自己比較保護的做法,但是這個保守自己的方式卻可能對病人有害,我穿隔離衣所花的時間就超過五分鐘了,表示病人也已經缺氧五分鐘了,在病人到達醫院之前可能缺氧的更久,加上採用比較沒效率的急救方式,他可能早就已經腦傷了,就算救回來可能也是植物人,或許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缺氧,根本就救不回來……而在我們用這種方式救不回來的病人之中,十個裡面或許會有一個或兩個,假如我們可以像以前一樣奮力地壓胸、插管,總該有一些病人是不會死的……但是這就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戰場上當醫療資源有限無法處理所有病人的時候,重傷跟輕傷的病人都不用救,輕傷的病人不會死,所以不用救,重傷的病人救不活也不用救,只有那些積極救治可以改變病程的病人,值得在第一時間全心投入,就好像在媒體上所看到的,歐洲某些國家,呼吸器不夠用的時候,他們拔除了老人的呼吸器,給存活率較高的年輕病人使用,生命要能夠延續,是因為我們放棄了某些生命,這就是隱藏在醫者內心底層不能說的秘密。
-
2020-07-05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一位實習護生家長教我的事
美秀(化名)阿姨牽著失智的丈夫,緩緩走進診間。儘管隔著口罩,眼神交會瞬間,我已感受到她的情緒。「這陣子一定很辛苦。」趁著列印丈夫的慢性處方箋空檔,我一面問候美秀,一面將她的健保卡插入讀卡機。「醫師妳真靈感。」我常因病人類似回應,一時以為自己在宮廟服務。還沒開口「問事」,不,問診,病人已和盤托出:「妳怎麼知道我為了口罩,四處跟鄰居借健保卡去藥局排隊!」原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除了和不能去日照中心的丈夫成天「攬牢牢」,美秀還得為在醫院實習的外孫女準備口罩。「醫院沒提供嗎?」「就是啊。病院說,護生要自己想辦法。為了讓在病房實習的她天天有新口罩戴,我很拚啊!」望著美秀阿姨臉上那只已經起毛邊的口罩,我想起和她相依為命的外孫女。女孩從小沒見過爸爸,13歲又失去媽媽,國三那年因外公確診失智,立志「要學護理照顧他」。「妳會擔心她嗎?」「怎麼不會!不過,她將來的工作,要在病院救人,就是要趁這種時候好好學。」美秀阿姨突然頓了一下,「醫師,我的想法甘有正確?」我豎起大拇指,衷心佩服美秀的見識,因為17年前,SARS大流行期間,曾有許多家長衝向全國各醫學院院長辦公室,要求暫停實習,深怕自己的孩子染疫身亡。當時擔任台大醫學院院長的陳定信教授,認為實習是醫事人員養成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如果讓七年級的實習醫師(intern)離開醫療團隊,是否意味著將來這些學生成為醫師之後,在疾病來襲時,可以逃離崗位,棄病患不顧?並不是每個院長都扛得住壓力。根據當時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執行祕書賴其萬教授回憶,教育部召集各院校舉行協調會,就有一家醫學院院長表示,他無法用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服指著他破口大罵的家長,「現在不讓我還活著的小孩回家,難道要我等到他在醫院感染過世後,才讓我帶骨灰罈回家?」幾經討論,教育部將決定權交回各醫學院。所幸,當年決定繼續實習的學校,所有學生在妥善的防護與督導中平安完成實習。某所暫停實習的醫學院,也有位女同學堅守崗位,繼續進醫院。當校方要求出具家長同意書,她義正詞嚴回道,「我已經是成年人,這種事怎麼還需要我的父母替我決定?」「我贊成那位女同學。如果是我孫女,我會為她蒐集更多口罩。」過去幾個月,我常想起美秀阿姨。台灣的防疫,其實是全民的善念累積的成果。如今,第一波疫情已過,與其忙著為防疫人員戴「抗疫英雄」的高帽,還不如確實整備防疫體系、持續提供人員訓練與充實防護裝備。誠如台大蔡甫昌教授所言,「當醫療體系與社會無法提供個別醫療機構對抗大型疫病爆發時所需的資源與支持,要求個別醫療人員以英雄姿態來犧牲奉獻是對他們不公平,違反正義原則。」希望第二波疫情來襲時,美秀阿姨不用再為外孫女的口罩煩心,新一代的醫療人員,能從從容容加入團隊並肩作戰。
-
2020-07-01 科別.心臟血管
救護車神器 1個月救回3名心臟病患
台中市后里消防分隊的救護車,自善心人士捐贈心電圖儀器後,透過及時的圖像傳輸和判讀,1個月來已經救回3名心臟病患者。豐原醫院急診室主任林技政表示,急性心肌梗塞的黃金救援時間在90分鐘內,最近后里消防分隊陸續送來幾位急性胸痛病患,經由救護車上新裝置的心電圖儀器,透過共同心電圖傳輸與判斷群組,提供救護現場、急診醫師、心臟內科醫師及EMT等資訊,縮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黃金救援。林技政說,近1個月來已經有3名患者因胸悶、胸痛與心悸等症狀就醫,而急性胸痛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心律不整,有些是急性冠心症,其中最嚴重的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備NTG等心臟藥物,但不是每次都能在心臟不舒服時服用,因此心電圖輔助判讀,有利於現場救護人員判讀,即時給予急救藥物。台中市后里消防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張健智表示,后里分隊在抵達責任醫院時,所需花費的車程大約15至20分鐘,當遇到胸痛的病患在到院前,經由心電圖儀器先確定胸痛原因,判定是否為急性冠心症患者,可提供醫療人員儘早做準備。后里消防分隊隊員吳仲恒說,以往沒有心電圖儀器只能給與簡單基本的救護、給氧心理支持,救護車上裝置心電圖儀器後,不僅能即時判別患者急性胸悶情形,也能即時與醫師連絡患者情形。
-
2020-06-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新版孕婦手冊上路 加強準爸爸參與感
新手媽媽們的年紀越來越高齡。據內政部人口資料最新統計,國人女性平均生育年齡再創新高,2019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歲、35歲以上占30.9%,較10年前增加一倍。為了讓準媽媽掌握自身健康與胎兒情況,國健署今年改版孕婦手冊,除了重新編排外,並有方便性提升、閱讀流暢、週期紀錄、方便互動連結等四大亮點,也提供QR CODE讓查找資料更方便;更重要的是,手冊在封面裡終於出現「爸爸」角色,跳脫過去封面只有媽媽。今天的記者會上,更找來劇團演出新手爸媽可能會遇到的狀況,及孕婦常見的問題。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宜靜表示,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容易提高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流產、早產、低體重兒等風險,較35歲以下產婦風險高約1.5倍;而孕婦手冊1995年創立至今,陪伴每一世代懷孕媽媽健康走過25年,隨著我國婦女生育齡的提高,經歷五次改版,如增加衛教資訊、互動式孕婦自我檢核表、分為健康及衛教手冊等;這次手冊改版,則是從醫療人員及準媽媽的觀點,來調整手冊內容及編排,同時衛教手冊封面也加入先生,著重準爸爸角色的導入。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新竹馬偕醫院婦產部主任黃閔照表示,這次手冊如上次改版,也將衛教手冊、健康手冊分開,資訊重新編排外,增加更多插畫、圖片,如健保補助的10次產檢就以精簡的圖文說明,讓準媽媽用手機一掃,就能得到正確的衛教資訊;而手冊也增加非正式常規檢查的介紹,包含高層次超音波等,提供準媽咪們參考。黃閔照說,準媽咪懷孕過程中,準爸爸的參與非常重要,他指出準媽咪懷孕過程常因為身體不適,容易忘卻產檢時想提問等問題,透過準爸爸的協助,問的問題也能更全面;他笑說他在新竹看診時,多半都是準爸爸陪準媽媽來,且是「有備而來」,準備的問題往往比準媽媽更多。他強調,懷孕不是只是準媽媽的事,整個家庭都要一起投入,過去手冊雖也有提醒準爸爸的注意事項、但未特別強化;今年改版時,特別在封面加入準爸爸角色,也是期待準爸爸在太太懷孕過程裡能更積極參與。
-
2020-06-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灣能幫忙 贈譚德塞家鄉衣索比亞10萬片口罩
外交部今天說,秉持「台灣能幫忙,而且正在幫忙」精神,駐南非代表處近日援贈衣索比亞10萬片外科口罩,以協助當地醫療人員抗疫。衣索比亞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的家鄉。衣索比亞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持續擴大,目前已有超過4000例確診,其中有超過70人不治。外交部說,政府秉持「台灣能幫忙,而且正在幫忙」(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精神,援贈衣索比亞10萬片外科口罩,將全數交由衣國衛生部運用。台灣在衣索比亞未設立代表機構,相關業務由駐南非代表處兼轄。外交部說,南非仍處於鎖國狀態,駐處人員無法親自赴衣國捐贈物資,為及時將重要防疫物資送交衣國、協助當地醫療人員抗疫,捐贈儀式由駐南非代表周唯中與衣索比亞駐南非大使泰克勒馬利安(Shiferaw Teklemariam)18日代表雙方政府在衣國駐南非大使館舉行。駐南非代表處在臉書粉絲團貼文指出,泰克勒馬利安感謝台灣政府善舉,盼未來與台灣加強衛生、經貿及投資等合作,務實增進雙邊關係。周唯中則期盼台衣雙方能繼續秉持平等互惠原則加強各領域交流。外交部今天也在推特發文指出,台灣成功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且是世界一股良善力量;台灣能協助非洲抗疫,包括譚德塞的家鄉衣索比亞。
-
2020-06-20 養生.健康瘦身
減重難?不難!陳志金醫師教你「減重陳十點」
減重難?不難!減重能有效改善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但是,減重難不難?減重不難,但是稍為一不注意,就會馬上復胖!(就是所為的溜溜球效應Yoyo effect)。所以,要能夠持續的保有減重的成果,其實就需要心態的改變、養成新的習慣。陳志金醫師整理了十點減重方法提醒自己(就叫它陳十點吧!也就是減重要「誠實點」),也與他的臉書好友分享。減重陳十點之「心態改變」1.正向快樂減重,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形象改變可以讓自己更快樂!改變的過程是也快樂,是讓人享受的!也就是「享瘦就是享受」!保有正向快樂的心情,就不會輕易的以食物來發洩或補償。2.公開監督不要想默默的減重!一定要公開透明!接受大家的監督!減重就是要高調!也要昭告好友們,「請勿餵食」!3.替代更換就是要有取有捨!要懂得食物的替換道理:想要吃好吃的牛肉,就要減少其他蛋白質的攝取;想要品嚐美味的甜點,就得少吃其他碳水化合物。4.適當浪費在吃迴轉壽司,不要想到要賺,這樣就會拼命去吃高熱量的食物,吃吃蒸蛋、秋葵、海帶芽也不錯!也不要去吃什麼「吃到飽」,因為吃下的,並不是自己需要的,而是為了滿足「賺到了」的感覺!另外,因為我們都很勤儉,經常看到太太小孩吃剩的,為了不浪費,都會接過來「掃光」,這也是不好的習慣,有時候,適當的浪費是需要的!如果覺得心疼,那下一次就減少購買的份量吧,不要再當家裡的廚餘回收桶了!5.冥想襌定最近在接觸冥想,它除了能夠讓人思緒安定之外,也能夠「重設」生氣低潮的心情。更重要的是,要給大家介紹一個「食物」冥想的方法!當心情不好,或是在正餐之間很想吃東西時,可以拿一顆葡萄乾,很專注的欣賞它的外觀、觸摸它的觸感、聞一聞它的味道、與它真心的「對話」(感謝它讓你吃)、輕輕咬一口、細細的咀嚼,體驗口水泉流的感覺、咬下去爆漿的瞬間、沿著食道下滑掉入胃中的…吃這樣一顆小小的葡萄乾,就要花掉至少15分鐘,極少的熱量,卻能夠帶給你大大的滿足與快樂。減重陳十點之「新的習慣」6.天天測量一定要每天至少測量兩次體重,包含早上上完廁後(此時最輕,以此記錄)、晚餐以後(此時最重),絕對不能中斷!因為一旦中斷,就會「假設」或「誤以為」自己的體重還維持得不錯!不能這樣自我感覺良好、不能逃避,要知道:「沒有數據,就沒有真相!No data, no truth」7.卡卡計較吃東西不只是斤斤計較而是,而是要卡卡計較(Every calorie matter),有水煮清蒸的,就不要挑油炸快炒的!同樣是三明治,就要比較卡路里數!不要小看每一次少那麼幾卡,要瞭解積沙成塔的道理,畢竟這可是個長期抗戰啊。8.減頻減量有人說,不能為了減重而放棄對食啊!這麼說也對!否則,人生就沒什麼意義了!但是,面對美食,我們還是可以減少頻次、減少份量。例如:我很愛吃飯糰,以前週週吃,現在隔週吃或是每個月吃一次。另外,品嚐食物一定要細嚼慢嚥(這對醫療人員來說,最困難!看柯P那個吃法就知道~),不只更能夠感受食物的美味、更有飽足感,也能夠以「時間換取空間」,減少攝取量。9.衣服合身買衣服要絕對合身,不要買稍為寛鬆的!合身的衣服,除了能夠提供「警示」的作用之外(稍為胖一點就穿不下了),也能夠提供「動機」的作用(為了要能夠穿下上次購買的漂亮衣服,就要多努一些囉~)面對「肥胖」這個強大的敵人,我們要有破斧沈舟的決心,不要讓自己還有退路。(另外,請參考「皮帶對於減重的運用」)10.運動睡眠睡眠不足,其實就容易變胖(荷爾蒙變的關係)。而且,晚睡的話,就會想吃宵夜。要靠運動來減重,其實減的量不大(當然運動還是有很多好處的)。但是,「規律運動」是在宣示你減重的決心與毅力,而且,運重後的心情也比較好,有助於維持減重的動力!陳志金表示,自己在4個月內用這些方法減了12公斤,腰圍少了4吋!希望正在閱讀文章的你也能成功。而他也提出「修圖減重法」,說自己為了出書,封面的形象照先修圖修瘦,再認真減重。他建議大家也可以先修一張圖,貼在IG、臉書、辦公室或家門口等地方,提醒自己、也讓更多人來督促(或是嘲笑)自己,讓自己可以依照「修圖的樣子」去減重,高調減重更容易成功!
-
2020-06-17 新聞.用藥停看聽
停經後婦女使用抗骨鬆藥品 拔牙安全嗎? 藥記3原則降低顎骨壞死風險
現年72歲的張媽媽,有高血壓、心臟病病史,長期背痛、腰痛。5年前曾在家中浴室意外跌倒,導致骨折,經診斷為骨質疏鬆症,便開始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bisphosphonates)。可是,張媽媽不時會感覺牙齦腫脹疼痛,但因怕痛而拒絕就醫治療,最近因牙痛不已,決定去看牙科並接受了拔牙手術,手術後發現傷口一直無法癒合,牙齦疼痛感加重,下唇麻木感、牙齒鬆動、化膿,再次回診就醫,經追蹤用藥史發現,可能是雙磷酸鹽類藥品所引起下顎壞死的嚴重不良反應。「咦~張媽媽使用骨質疏鬆藥與下顎腫痛,有什麼關係呢?」其實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治療骨質疏鬆症造成顎骨壞死並不常見。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提醒,長期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治療骨質疏鬆的病人,應聽從處方醫師的醫囑,並定期進行口腔追蹤,若需進行牙科侵入式手術,宜由醫師評估,以降低顎骨壞死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 留意可能嚴重不良反應治療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的藥品眾多,依作用機轉分為抗骨流失藥品,如:雙磷酸鹽類、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單株抗體藥品、女性荷爾蒙製劑,和促骨質合成藥品,如:副甲狀腺素。雙磷酸鹽類藥品是治療或預防骨質疏鬆主要藥品之一,經文獻指出,相較於其他藥品,它能有效減少髖骨、脊椎或非脊椎骨折的風險,有每周或每月服用一次的口服劑型,也有三個月或一年施打一次的注射劑型。然而,有些民眾可能不知道,長期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可能會導致罕見卻極嚴重顎骨壞死的不良反應,症狀表現如口腔疼痛、腫脹、下唇麻木感、化膿、牙齒鬆動等,最嚴重症狀為顎骨壞死暴露。此外,這類藥品也可能發生大腿、鼠蹊部或髖部疼痛的不良反應,曾有非典型大腿骨骨折的案例報告。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停經後婦女,若正使用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品,例如alendronate、ibandronate、risedronate 及 zoledronic acid 等雙磷酸鹽類藥品或denosumab單株抗體(註),且罹有糖尿病、使用類固醇、有吸菸習慣、口腔衛生不佳或用藥期間曾拔牙者,更應留意上述嚴重不良反應症狀,早期發現,減低傷害。對此,政府也多次針對雙磷酸鹽類藥品發布警示,提醒醫療人員及民眾,用藥期間應避免施行牙科侵入性手術,若需進行牙科治療,宜與處方醫師及牙醫師討論與評估。註:每6個月皮下注射一次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單株抗體藥品denosumab,也可能會有罕見但嚴重的顎骨壞死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降低顎骨壞死風險 藥記3原則原則1:注意不良反應治療骨質疏鬆症的雙磷酸鹽類藥品,引起顎骨壞死的病例僅佔少數,若長期使用且持續出現不適症狀,例如感覺口腔牙齦疼痛、腫脹、化膿、唇或顏面麻木感、牙齒鬆動或脫落、齒槽骨暴露、牙齒傷口無法癒合等症狀,可能就有顎骨壞死的風險,要立即回診。原則2:主動告知病史及用藥史有骨質疏鬆症病史的婦女應定期回診,與處方醫師充分溝通,了解可能的用藥風險;如有需要進行拔牙、植牙等侵入性之相關手術,或是嘴巴或牙齒有任何問題,應主動告知處方醫師,以評估是否需調整相關治療計畫。定期至牙科檢查時,或是進行拔牙、牙周侵入性手術前,亦須主動告知牙醫師相關用藥史及病史,例如是否正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denosumab或類固醇等藥品,以評估牙科處置的安全性,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原則3:用藥期間隨時注意口腔健康正在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的病人,需定期接受牙科檢查及清除牙結石等口腔照護工作,平時注意口腔清潔,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每天檢查口腔牙齦,若出現牙齦疼痛、腫脹、化膿、唇或顏面麻木感、牙齒鬆動或脫落、齒槽骨暴露、牙齒傷口無法癒合等症狀,應告知處方醫師或牙醫師。藥害救濟基金會再次提醒您,雙磷酸鹽類藥品造成顎骨壞死雖屬少數案例,但仍不可忽視。建議民眾應定期做牙科檢查,用藥期間留意不適症狀及口腔健康;做侵入性牙科治療時,與處方醫師及牙醫師充分溝通,減少顎骨壞死發生機率,確保用藥安全。本文經授權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原文請點此
-
2020-06-14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最該照顧你的 是你自己
陳先生66歲的時候,太太過世,兩個出嫁的女兒很孝順,輪流接他去住。女兒煮他喜歡吃的食物,陪他聊天,替他安排活動。陳先生卻整天悶悶不樂,女兒以為他得了憂鬱症,加倍關心。陳先生沒有食欲,沒有活力,一天比一天衰弱。女兒帶他去醫院看病,陳先生在候診室遇見同鄉,聊到故鄉的媽祖廟,廟前的扁食、肉丸、鳳梨冰。陳先生突然醒悟自己欠的是鄉下的陽光、空氣以及味道。他搬回故居,自己獨立照顧自己。臉曬黑,人變瘦,卻尋回健康。張媽媽與林媽媽同一天,由同一位醫師動手術換人工髖關節。張媽媽沒有家屬,麻醉醒來就必須自己想辦法上廁所、吃三餐,很快就用助行器走動。林媽媽由兒子全程陪同,兒子很貼心,礦泉水替媽媽扭開瓶蓋,吃飯用餵的,大小便在床上用便盆。林媽媽不肯動,兒子不敢勉強媽媽。術後三個月,張媽媽已經正常走動了,林媽媽還拿拐扙在作復健。賴先生糖尿病,靠藥物控制。他常跟朋友誇口,他的糖尿病有好醫師,不必忌口,什麼都可以吃。賴先生最愛的是蜂蜜、甜點、水蜜桃等等糖尿病禁忌食物。沒隔幾年賴先生的藥越用越多,甚至口服藥罩不住,需要打胰島素。賴先生有回出國,時差沒算好,發生低血糖暈厥,差點變植物人。他才警覺,努力學習照顧自己。賴先生發現食物分為含糖量高與低,升糖指數快與慢。而且糖尿病不一定欠缺胰島素,肌肉對胰島素阻抗也會造成血糖升高。運動除了消耗血糖還能新生肌肉,降低胰島素阻抗。優質的睡眠可以避免肥胖。體重減輕3%,糖尿病就會改善……。學會照顧自己之後,賴先生不需要注射胰島素,只靠口服藥物就能控制血糖。他的身材變好,精神改善,體力恢復,他很後悔沒有早點照顧自己。原始人類面對疾病及疼痛,只能自己尋求生活對策來緩解不適,並降低疾病與死亡的威脅,才能延續生命。進入現代社會,生活及醫療進步,很多人忘了好好照顧自己。雖然大家總說,如果你需要任何幫忙,別客氣,我會隨時在你身旁,但是真的做得到的人很少。只有自己不會離開自己,自己照顧自己是最有效率的照護。如今連動物園都訓練動物自己照顧自己。每個人都想追求快樂及幸福,但是做為一個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吃飯、上廁所、穿衣服、洗澡、移動等等)不需要依賴他人是基本要求。所以生活哲學要學會照顧自己,不要被命運左右。往昔的醫療典範有南丁格爾、有史懷哲;醫療人員懷著犧牲、陪伴的精神投入救護工作。今日的社會,病患被當成顧客,習慣以經濟效益和消費角度評價醫療保健。醫護也改以賓客用語與病患溝通,加上醫療糾紛頻傳,賠償動輒天價,醫療體系採取防衛醫療,無法承擔所有的照護。照顧自己唯己有責,身上哪裡癢,自己最清楚;心裡什麼苦,也只有自己了解。學會好好照顧自己,才有能力、餘力去幫助別人。也唯有自己快樂,周邊的人才會快樂。
-
2020-06-14 科別.感染科
若不幸被毒蛇咬傷怎麼辦?務必記住毒蛇的外觀特徵或顏色,儘速就醫!
隨著台灣疫情逐漸好轉,政府積極推防疫新生活運動、防疫旅遊,民眾開始會出外踏青走走,有些人為避免去人潮眾多的地方,轉而選擇親近大自然走進山林。而炎熱的夏天即將到來,溫暖又潮濕的氣候適合野生動、植物生長,臺灣有許多高山、丘陵和溪流,很適合蛇類的繁殖,因此經常聽聞有民眾被毒蛇咬傷的意外事件,萬一在野外不幸被毒蛇咬傷,需儘速送醫施打抗蛇毒血清,自己及身旁的陪伴者,也要盡量記住其外觀特徵或顏色,以便讓醫療人員正確判斷和治療。台灣目前有四種抗蛇毒血清目前食藥署核發的抗蛇毒血清許可證共有4張,涵蓋臺灣6大類毒蛇,並由疾病管制署委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製劑廠製造,可充分供應國內醫療使用,抗蛇毒血清的產品名稱、外觀及相對應的毒蛇種類如下:1.抗龜殼花及赤尾飴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衛署菌疫製字第000006號2.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衛署菌疫製字第000009號3.抗百步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衛署菌疫製字第000010號4.抗鎖鏈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衛署菌疫製字第000001號我國管理抗蛇毒血清的方式,是先向食藥署申請查驗登記,取得許可證後,採取逐批檢驗合格後封緘放行;每批產品均由食藥署派人至產品貯存地點查核運送溫度,確認符合規範後,再抽樣執行檢驗。檢驗項目共有9項,分別為外觀、鑑別、pH值、硫柳汞含量、蛋白質含量、無菌試驗、異常毒性試驗、熱原試驗及效價試驗。檢驗合格後的產品會於外盒加貼「藥物檢查證」以供識別;經由食藥署國家實驗室嚴格把關,確保產品品質的安全。若不幸被毒蛇咬傷怎麼辦? 食藥署提醒,民眾在戶外活動時,千萬不要打草驚蛇,萬一不慎被毒蛇咬傷時,一定要保持冷靜,並記住毒蛇的外觀特徵或顏色,以便讓醫療人員正確判斷和治療,在包紮傷口後儘速就醫施打抗蛇毒血清喔!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6-13 科別.心臟血管
高血壓患者染新冠肺炎 死亡風險高1倍
國際合作的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死亡風險比其他新冠病患者高一倍。高血壓會讓嚴重的病情惡化,這是廣為人知的常識,4日刊載於歐洲心臟期刊的這項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死亡風險更加升高。由中國西安西京醫院心臟科醫師李飛和陶鈴(均譯音)領銜的國際研究小組,分析武漢2866名在醫院接受新冠肺炎治療的病患資料,其中約30%有高血壓。陶醫師說:「2月初我們在武漢開始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就注意到死亡病患將近一半有高血壓,百分比遠高於新冠症狀輕微的患者。」小組發現,高血壓患者死亡率為4%,血壓正常的新冠病患死亡率為1.1%。把患者各項差異列入比較統計後,高血壓新冠病患的死亡率比非高血壓病高出一倍,「停止服用高血壓藥的患者,死亡率更達7.9%。」研究小組進一步把另外2300名新冠病患的病歷拿出來研究比較,看看是否和他們服用的高血壓藥的藥性有關。醫療人員本來擔心ACE-2抑制劑和ARB降血壓藥進入身體發生作用的途徑,跟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的路徑類似,會讓體內的病毒,更容易擴散到其他細胞。但研究小組發現,沒有證據足以證明這點。陶醫師說:「研究結果不支持我們當初的假設,讓我們相當驚訝,事實還相反,服用ACE抑制劑和ARB降血壓藥的人,情況較好。因此,我們建議病患,除非醫師特別勸阻,不要停止或改變平常已在服用的抗血壓藥。」李醫師說,本來就有高血壓的人要明白,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死亡風險較高,因此,病疫流行期間要好好照顧自己,萬一不幸感染,家人和醫療人員需更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