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 該看哪科.一般外科
搜尋
醫學中心
共找到
1492
筆 文章
-
-
2021-11-21 新聞.長期照護
北市超前部署高齡營養政策 長者病得少、老得慢、活得健康
臺北市近年在國內外健康宜居城市評比屢獲肯定,為台灣首善之都。隨臺北市人口快速老化,面對老化所帶來的問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率領公衛團隊四年來積極推動高齡營養工作,由社區營養師深入社區角落服務長者,一步一印記,讓老人家揪甘心。讓長者「病得少、老得慢、活得健康」。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10月,臺北市總人口數253萬8千多人,65歲以上人口為50萬3千多人,占總人口數19.84%,且長者兩性平均壽命達84.12歲,女性為86歲,男性為81歲,老化速度為六都最快,也是全國平均壽命最高的縣市。身為醫師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對於長者的健康特別關注,而曾是醫學中心骨科教授,且身分亦為長者代表的黃世傑局長更瞭解與關注長者身體狀況,他表示,長者除了顧骨本,更應防止跌倒意外。尤其長者隨著年齡增長、體能衰退,容易因味覺及嗅覺降低、胃排空能力降低、吞嚥困難、疾病;若退休後社交生活減少,可能導致如憂慮、焦慮等造成營養不均衡,而衰老得更加快速。因此讓長者「病得少、老得慢、活得健康」便成了衛生局的重要任務之一。特別是在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上,臺北市帶領市民一起重視高齡營養健康促進議題,共同邁向高齡營養新食代。運用數位科技進行營養風險篩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從107年起,便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共同合作成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隔年於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成立分中心,由社區營養師深入大街小巷提供長者營養風險篩檢、團體營養衛教與共餐輔導,至今年10月已有1萬9千多人接受營養教育,滿意度更超過96.3%,整體營養知識改善率提升24.4%;個別營養諮詢服務了494人及輔導241家共餐據點提供高齡友善健康均衡飲食。運用數位科技進行營養風險篩檢,是臺北市在高齡營養促進的一個亮點。黃世傑指出,臺北市平時除面對面的營養風險篩檢外,也架設營養衛教互動平台,運用電子化表單讓長者自我評估,迄今完成7,179人,其中營養不良高危個案有597人,約占8.3%。再進一步分析這些營養不良長者的問題,主要是體重過輕、體重下降、食量中度減少等,藉此適時給予他們營養諮詢服務。全員動起來,高齡營養納入里鄰長研習。為解決社區中部分長者在營養上的不足,臺北市各局處也全員動起來推動營養健康促進。例如,民政局將高齡營養納入里鄰長研習;社會局邀請第一線共餐據點負責人與長者一起受訓;教育局與大專院校合作,培養學子擔任志工陪伴社區長者;體育局也趁著長者去運動中心活動筋骨,提醒長者要重視自身的營養,才能活得健康、活得長壽。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張惠萍主任說,在今年五月發生大規模COVID-19疫情前,即已超前部署建置不同類型「供餐輔導模式」,包含「據點自行烹煮」、「餐廳或自助餐廳供餐」、「HACCP盒餐業者供餐」及「慈濟環保教育站」等4類型,藉以評估據點供餐的營養均衡度、品質、食材多元性、質地合適性,並給予營養回饋建議及相關教材,讓據點得以改善品質。接受輔導的臺北市南港區久如社區發展協會蔡弘睿社工說,即使據點因疫情暫停供餐,營養推廣中心視訊輔導不斷線,藉由LINE與據點人員、長者進行視訊共餐輔導。對於高齡營養的議題,黃世傑局長強調,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成立以來,始終以「長者最需要什麼」為依歸,中心的優質服務也獲今年衛福部「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肯定,未來將著重於輔導長者共餐據點,並請餐飲業者調整飲食質地,發展更多適合長者的健康餐點,讓長者外食有更多選擇;並拓展跨領域合作夥伴,共創永續合作模式,持續倡議營養健康促進,建構綿密的社區營養照護網絡。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1-11-20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進補因人而異,盲目進補恐傷身!醫:把握4觀念更養生。
天氣轉涼變冷時,民眾多會吃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等進補,不過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提醒切勿盲目進補,進補方式因人而異,亂補恐怕僅會造成身體負擔,越補越糟。 養生進補4觀念,並非吃鍋就是進補! 梁祐爾醫師表示,天冷之際氣溫變化大,是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此時養生應著重在「養陰藏陽」,而非胡亂進補,也不宜燥熱,天氣冷時可適度補充桂圓、肉桂、丁香等溫中散寒食材。 許多人誤以為天冷就是多吃鍋物以利禦寒,但其實現代人多的是營養過多又少運動,加上生活、工作壓力等因素,多有「外寒內熱」的情況,若大肆助陽,容易發生失眠、口腔潰瘍、便秘、痔瘡、皮膚紅疹等上火問題,因此除了看個人身體狀況,也建議循序漸進為佳。好的進補關鍵在於良好的消化吸收,若忽略了原本身體狀況,恐怕越補越糟,甚至加重腸胃系統的負擔,出現腹脹、胃痛等不適。 進補吃什麼因人而異,中醫提醒3種人更要謹慎! 梁祐爾醫師舉例,平時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者,恢復腸胃功能就會是進補的重點,而以內含茯苓、淮山藥、蓮子、芡實的四神湯進補就相當有幫助,具有滋補脾陰、厚實腸胃的效果。 除此之外,兩大族群進補時需更加謹慎,包括「陰虛有熱」者,以及「痰濕內盛」者。陰虛有熱者常見體型較瘦、長期晚睡、大便偏乾、皮膚容易過敏或長痘、身體常覺得燥熱、舌頭細瘦或舌面有裂紋。而痰濕內盛者則常見肥胖、飲食油膩、臉部容易出油、大便軟黏、舌頭形狀較胖且舌苔厚。這兩種族群可用清補、通補等方式進補,食材建議可選擇百合、杏仁、蓮藕、山藥、木耳、大白菜、白蘿蔔等,痰濕重則加上砂仁、白豆蔻、薏苡仁等。 案例健康出問題,一問出自進補不當! 梁祐爾醫師分享,日前診間曾有案例,因進補不當出現各種身體不適,該案例有甲狀腺腫瘤病史,個性容易緊張,且常覺得燥熱,長期在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門診調養,某日就診時表示近一周長了許多大顆的疔瘡,且睡眠多夢又不穩定,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些症狀是出自於吃了養生大補鍋。 養生不只在於進補,良好生活更助健康!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進補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建議在進補前可先與中醫師討論,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作精準的進補。梁祐爾醫師也表示,進補在養生只是其中一個面向,也需注意保暖避寒、休養生息,並培養運動鍛鍊及腦力活動,以及調整好飲食消化,如此才更有利養生。 《延伸閱讀》 .冬季進補先看「自己缺什麼」,中醫:台灣以滋陰潤燥為佳。 .簡單防範天冷6疾病風險!醫:睡覺放件外套助防心肌梗塞。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1-18 新聞.元氣新聞
10月1日才保外就醫!孫道存今晨癌逝 享壽72歲
太平洋電信電纜公司前董事長孫道存,今日傳出過世。孫道存10月1日才保外就醫,台北監獄也證實這項消息,孫道存今晨癌逝,享壽72歲。孫道存過去因為犯下偽造文書罪遭判刑3年,犯下公益侵占罪遭判刑1年半,兩案均定讞後,再度發監執行。而孫道存向法院聲請定應執行刑,主張自己因生病、年事已高,請求執行3年2月,一二審均裁定應執行4年3月,孫道存再抗告,最高法院駁回,孫道存確定還要執行4年3月。孫道存先前聲請保外醫治,10月初獲准,獄方人員表示,經參酌第三家醫學中心等病歷摘要及診斷,並綜合評估病況嚴重性、疾病治療計畫、生活自理及親友照顧能力後,乃報請矯正署審核保外醫治。而孫道存10月1日才保外就醫獲准,17日凌晨便因癌症逝世。北監指出,日前依保外規定定期訪視時,孫道存還正在接受治療,今天聽到不幸消息後,已與家屬確認,將等家屬提供死亡證明書,報請矯正署結案。
-
2021-11-17 該看哪科.婦科
新竹一孕婦子宮頸沒閉緊 雙胞胎差點未足月就早產
新竹縣一名38歲的陳姓女子求子多年,經試管嬰兒多次好不容易懷上雙胞胎,卻在懷孕30周時出現「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頸提早開指險些早產,經緊急手術紮緊,才沒讓胎兒滑出,最後在細心照料下順利懷胎足月生下雙胞胎。據了解,這名38歲的竹科媽媽因為求子心切,耗費鉅資經由竹北的生殖醫學中心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終於成功懷上雙胞胎男嬰,不過疑似因懷胎中途出現雙胞胎妊娠,竟然在懷孕7個月時,沒有宮縮、腹痛的情況下,子宮頸提早開指。就怕得來不易的雙胞胎早產,家屬立刻將孕婦送到生殖中心,中心再轉院到竹北東元醫院,當下婦產科醫師診斷為子宮頸閉鎖不全,必須緊急手術並安胎,才不會使胎兒早產排出母體,或造成其他更嚴重的後遺症。婦產科醫師吳瓊惠表示,當下立即施以子宮頸環紮手術,避免子宮頸擴張並加強拉力,搭配安胎處置,才讓母子3人狀況穩定下來,避免出現早產情況。吳瓊惠說,正常懷孕的情況下,子宮頸的長度會在2.5公分以上,子宮頸處於閉合及夠長的型態,能讓胎兒安全成長到足月期,但有時會遇到超音波測到子宮頸太短或內診子宮頸早期擴張,不過發生機率不高,約只有200到500分之1的機率。據醫生表示,必須施以子宮頸環紮預防性手術的孕婦類型,通常是有懷孕中期流產史,或子宮頸曾手術過,例如子宮頸癌前病變做過圓錐切除手術,也有是經歷過多次人工流產手術、部份雙胞胎妊娠、部份12周後不明原因出血者,不過經手術都會有良好的穩定效果。醫師也提醒,準媽媽們務必定期產檢,有任何問題能與醫師積極討論,並留意身體狀況,避免過度焦慮。
-
2021-11-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實習時被寶寶順利娩出的幸福時刻所感動 進而投入「婦產科」當母胎健康的守護天使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今日醫界面臨的困境」。一位中學老師緬懷過去好醫生受人尊重且生活優渥,感慨現代的醫師不如以前倍受尊敬,而自省過去自己在太太生產時曾經對醫師有不滿的情緒,反思今日社會對醫師的態度不如以前,加上健保制度的種種限制,而深深同情今日醫師的困境。一位中生代的產科醫師分享自己在婦產科已不再是年輕醫師最響往的大環境下,還是選擇自己的最愛,並與大家分享他這幾年來照顧孕婦、接生的成就感,以及呼籲「孕婦要多正向思考,家人與醫師要正向支持」。最後,健保署李署長親自上陣,說明健保局的努力與目標,在財源擴增有限的情況下,如何與時俱進的增加醫療給付,提供國人與世界先進國家品質相當的醫療服務,並提出醫療給付共識決策,維護健保公共財,「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可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耗用。希望醫病雙方都能諒解政府已竭盡所能,讓我們醫病共同合作,使這全世界都讚嘆的「台灣健保奇蹟」可以永續經營。 懷孕生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對於個人、整個家庭,以至於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俗諺有云: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這句話著實描述了婦女生產的辛苦、喜悅,還有風險。從醫學的角度來說,超過八成以上的懷孕與生產是順利的。然而產科風險與併發症(例如產後大出血、羊水栓塞等)的發生,多半會有幾個特性:發生時間短,難以預測,以及後果嚴重。正因為如此,再加上面對潛在醫療糾紛的壓力,婦產科曾為醫療四大皆空科別的一員。 記得筆者在實習醫師時期,看到婦產科老師與產婦共同努力,寶寶終於順利娩出且哇哇大哭的幸福時刻,因此深受感動而投入當時招生困難的婦產科。經過數年住院醫師的訓練,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並赴美國耶魯大學進修高危險妊娠。接下來臨床的看診、不定時接生,以及在醫學中心所需要的教學與研究佔據了我大部分的生活。面對最熟練且每天在做的生產,雖然有著完整的訓練與醫學中心的豐沛資源,還是有力有未逮的時候……那是一個凌晨的時間,我來產房接生一位產婦,順利完成準備離開時,產房大門推進來我的另外一位產婦A女士。她是一位年輕產婦,產檢一路以來都順利無異常,近期胎動也活潑。那天剛好是預產期,因為晚上開始陣痛而來到產房。我們一如往常地請A女士到待產室,進行內診與胎心音評估。沒想到,胎心音監視器發現寶寶的心跳雖然是正常的140下,但卻幾乎沒有變異性。這是一個不好的徵象,我知道我必須盡快讓寶寶出來。那是一個忙碌的大夜,產房幾乎全滿,所有的護理師都在忙進忙出。除了我的產婦外,還有其他醫師的產婦也正在生產室生產。我隨即幫A女士做了內診,子宮頸口接近全開,胎頭仍高,但骨盆條件應該還不錯。接著我做了人工破水刺激產程與評估羊水狀況,流出的羊水已因濃濃的胎便看起來像芝麻糊,更加表示寶寶狀況真的不妙。此時,A女士的狀況明顯符合剖腹產的標準。然而在一個忙碌的大夜,等待生產室空出,聯絡麻醉醫師,調度更多的護理師馳援,剖腹產真的是最快最好的選擇嗎?時間不容許我猶豫,根據我內診評估骨盆的感覺,考量整體醫療團隊的能量,我決定盡快讓A女士陰道生產。這不是個容易的決定,萬一用力一段時間寶寶頭下不來,延遲的時間必定比直接剖腹產更久。經過和A女士和A先生說明後,我開始引導A女士用力。沒多久,胎頭有順利下降,我隨即接著用真空吸引的方式,讓這個寶寶出來。這一次,寶寶出來後沒有令人感動的哭聲。隨之凝結的空氣中,只有兒科醫師不斷地抽吸胎便,與準備插管的口令聲。我仔細縫合完會陰傷口,睡意全無,等待著我的是早上滿號的門診。但心裡面已不斷閃過人生跑馬燈:我有醫療疏失嗎?當初直接開剖腹產是否會有不同結果?更糟還是好?我要怎麼面對A女士和A先生?我會不會被告?是否會有天價的賠償金?這會不會是我接生生涯的終結站?非常幸運地,後續的發展出乎我意料之外。A先生在稍晚我巡房時,向我握手並致上誠摯的謝意。A先生來自非洲某國家,他因公派駐台灣已經超過10年,會說不錯的中文。A女士來自中國大陸,來台時間較短。A先生說,在他的國家醫療資源缺乏,有不少無法在醫院而在路邊生產的婦女,也有許多無法長大的小天使。A女士生產當天,他明白我們已經盡到所有最大可能的努力。A先生請我們持續努力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產婦,他也會努力和A女士一起度過最艱難的時刻。聽到這些話,真的瞬間令我語塞。或許因為A先生特殊的背景與經歷,讓他有著在台灣醫療現場少有的正向良善反應。相對於課堂上所提到的醫學、生命倫理,A先生親身展現對生命的尊重、熱愛與豁達,著實給我最寶貴的一課。寶寶經過兒科醫師救治後,依然沒有很好的自發性呼吸,需要一直仰賴呼吸器。在產後六週的回診時,寶寶依然在加護中心接著呼吸器,但狀況並不是很好。A女士由自然產恢復的很好,心情也較平穩。A先生和我說,等到這一切的辛苦結束後,他要帶A女士去旅行,接著再重新開始。之後,A女士和A先生就沒有再出現在我的門診。許多年後的某一天,我在醫院附近的公園看到一位捲髮,皮膚黃黑的混血女孩在玩耍,不知為何我突然想起了A女士。接著真的不敢相信,就如電影情節般,我看到了A女士出現在女孩的身旁。我和A女士進行了短暫的問候,真開心她和A先生做到了,現在正擁抱新的一段幸福。 懷孕十個月,所有人,包括孕婦、家人,當然還有產科醫師,都希望一切順利有好結果,母胎均安。產科醫師是產婦生產時的重要夥伴,經過數次的產檢,醫師與產婦之間對彼此個性與想法有所了解,當與產婦共同面對的一些未知可能風險時,醫師可以做出更符合產婦期待的決定。然而總是有可能出現不如預期的結果,若發生,產科醫師面臨錯誤決策的質疑,甚至潛在的醫療訴訟,其中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經過政府和各界的努力,「生產事故救濟條例」也已上路多年。對於生產中醫師無疏失卻又不如預期的事故,由國家的力量提供即時救濟,以減少醫療糾紛,促進產婦與醫事人員之伙伴關係,並提升女性生育健康及安全。 在門診時常被病人問是否我會是接生的醫師,其實孕婦們不需要擔心,經過產檢共同相處的時間,產科醫師也很想把這個在產檢看了好幾個月的寶寶親手接生出來。如果有產婦待產,產科醫師可能因此更改他當天的行程,犧牲許多私人時間,為的就是要及時接生。然而即使如此,產科醫師畢竟沒有小叮噹的任意門,有時遇到產程太快或臨時緊急狀況,還是得請產房的資深值班醫師協助接生與處理。面對生產這個人生大事,筆者建議孕婦要多正向思考(be positive),家人與醫師要正向支持(be supportive)。孕婦給自己和寶寶多一點信心,相信自己與生俱來的本能。了解生產的過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積極尋求親友們順產成功經驗的秘訣,而不是因為網路上的討拍文而過度煩惱。相信這樣面對孕期與生產不同階段的各種挑戰,都可以在產科醫師的領航下,關關難過關關過,順利抵達終點。
-
2021-11-16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照護/慢性病 科技結合醫療
台灣將於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距今不到四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表示,科技與產業發展,再生醫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科技將大幅度改變醫療照護模式, 陽明交大將致力培育未來所需人才。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指出,照護模式必須以「終」為始,從個人觀點提供高齡者應對的方法。林奇宏表示,醫療照護需求改變,重點將由急性醫療逐步趨向慢性疾病管理,民眾健康與保障弱勢將成為政策重心。有民眾提問,是否將打造陽明交大為第二座護國神山,林奇宏表示,期待陽明交大成為打造護國神山的推手,培育具多元創新與整合的人才,生醫與資通訊科技跨域人才是一大重點。林明憲表示,高齡者因多重疾病而多重用藥,媒體曾報導,有人一次要吃十八種藥物,「光吃藥就吃飽了」。為了提升高齡者整合醫療,北榮於二○○六年開設高齡醫學門診,解決多重共病、多重用藥問題;同時建立高齡友善病房,提供個人化復健服務等。
-
2021-11-16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照護/增肌 每日足量蛋白質
肌肉和腦力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指出,遠離肌少症,建議以運動打底、營養介入,適取足量蛋白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社中心助理教授張立鴻指出,高齡者應多參與社交活動,降低失智及憂鬱風險。彭莉甯指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因營養不良、活動量不足等影響,約一成有肌少症,七十五歲以上更高達三成,導致走路沒力、易跌倒,並增加失能及死亡風險。彭莉甯說,高齡者自我測試肌少症,可用雙手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圍成一個圈,測量小腿最粗部位,若留有空隙表示具高度風險;或用皮尺測量,男性小腿圍小於卅四公分,女性小於卅三公分,也要注意。測試活動力可坐在穩固椅子,雙手抱胸起身坐下五次,不論男女,時間大於十二秒或平常走路速度每秒小於一公尺,即需要提高警覺。張立鴻說,高齡者可聊天的朋友愈來愈少,開始會依賴陌生人,被詐騙風險增加,提醒家人應讓長輩多參與社交互動,多多與社會連結,增進大腦健康。
-
2021-11-16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整合照護 北榮落實健康長壽
「長命百歲」過去是祝福,如今大家知道長命不等於健康,應追求「健康長壽」。要在人生中不失能、不失智、不需被人照顧,除了及早緞鍊肌力與腦力,生活環境的調整更有助提升健康,關渡醫院將以台灣本土研究為基礎,創立「關渡學(Gandaulogy)」,打造關渡為宜居社區,成為實踐健康長壽的最佳場域。由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健康長壽次世代大未來」論壇於十三日舉行,包括台北榮總副院長侯明志、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及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陽明交通大學人社中心助理教授張立鴻、桂冠實業副總經理王振宇等專家,共同分享健康長壽的最新研究與實證經驗。台灣人 不健康生存逾八年 侯明志表示,台灣高齡化速度位居世界前段班,到了二○五○年,三分之一是高齡者,高齡醫學如何落實「健康長壽」,非常重要。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則表示,台灣人不健康生存年數達八點四一年,如何透過有效方法以「日」取代「年」,聯合報將持續關注,陪伴大家營造健康人生。陳亮恭表示,社區醫院提供醫療、長照及社區健康促進,是推動社區化「健康長壽」的最佳場域,而全球每年票選「宜居城市」,除自然環境、人文等條件,健康醫療也是重要因素。陳亮恭與法國、日本等專家合作,在國衛院經費支持下,展開「次世代健康長壽宜居新關渡」計畫,盼「關渡」成為健康長壽代名詞,進而再推廣到國內外社區 。落實慢性病與失能預防「次世代健康長壽,宜居新關渡」計畫的基礎,是台北榮總過去十餘年的高齡醫學研究實證,加上新近的「台灣高齡整合照護研究」(英文縮寫為TIGER),這項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的研究發現,只要落實慢性病與失能預防的全人整合照護,以全人觀點推動加強體力、腦力及改變生活習慣,即可讓高齡者衰弱情形改善、失能與失智風險降低。陳亮恭新創「關渡學」一詞,更將 「TIGER」研究成果擴大為五大精神,落實於社區,包括「強化Training」、「智慧Intelligence」、「連結Gathering」、「快樂Enjoyment」、「回春Rejuvenation」,並成立關渡學苑,讓長者學習多元課程、強化體適能,提供遊戲化認知訓練,十二月預計招募第一批學員啟動。
-
2021-11-15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整合照護模式實證有效 健保署研擬調整給付
人口高齡化衝擊醫療與長照體系,如何找出最適合台灣本土的高齡照護最佳模式,至關重要。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結合醫學中心、社區醫院門診、基層診所與衛生所,進行大規模隨機分配試驗,驗證全人照護的全方位成效。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除高齡化外包括新冠肺炎等的整合醫療都是重要議題,將研擬調整給付方式,提高照會費用以獎勵設置整合門診。陳亮恭表示,我國65歲以上的長者樣貌,六成高血壓、三成糖尿病;近九成有一種慢性病、五成有三種慢性病;一成五失能、百分之五有失智症狀。但過去這些長者就醫習慣皆是以專科角度思考,高齡民眾每年門診次數接近30次,多重照護需求者耗費醫療的資源甚鉅。陳亮恭表示,針對這些長者不是不把資源投入,而是應該找出「聰明」地照顧方式。因此陳亮恭團隊結合醫學中心、社區醫院門診、基層診所與衛生所,在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花蓮縣展開為期一年的隨機分配試驗。將平均年齡72.3歲合併三種以上慢性病的高齡長者、共398位納入研究,並讓門診醫師接受多重慢性病管理、多重用藥、失能與失智預防等高齡醫學訓練。經過一年試驗,研究團隊發現接受全人整合照護加上多元生活介入的長者,顯著提升體能與認知功能,更能維持老化期間的生活品質;該研究也登上醫學期刊《刺胳針•健康長壽》(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陳亮恭表示,下一步計畫是希望將研究在社區中落實、推展,因此將推動五年得計畫,以關渡地區五萬人口為目標,結合關渡醫院、基層院所提供整合式醫療服務窗口,布點社區活動中心以及透過虛擬醫院等線上線下同步整合,推動社區化的整合照顧。台北榮總院長許惠恆表示,這篇研究對台灣的高齡照顧方式指出正確方向,關渡醫院也將在北投、士林地區建立社區高齡長照模範,希望未來能推展至全台北市甚至更多地方,做到「活躍老化、老化活躍」。李伯璋則表示,民眾常常一個人看很多科別,除高齡長者的醫療照護外,包括腎臟病、糖尿病甚至現在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整合醫療都是目前重要的課題。因此,未來健保署也會研擬調整給付方式,考慮提高照會費用等作為誘因,並從有三種或兩種以上慢性病的民眾下手,推動整合醫療。
-
2021-11-15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偏鄉居家醫療 應導入合理健保給付
健保署於民國88年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 IDS)」,這幾年來,每次跟著承作計畫的醫療團隊至山區居家醫療訪視,內心都很感動,感恩醫療人員在台灣這片土地付出的大愛。讓山地離島 同享醫療資源上周,苗栗大千醫院醫療團隊總裁徐千剛與醫師陶國翔,深入苗栗縣泰安鄉天狗部落,訪視一名高齡原住民。她有痛風,雙手、雙腳無力,10多年來一直居住在部落裡的屋子,無法下山就醫。我們住在都會區的民眾,很難想像要「跋山涉水」的醫療現實。健保署20年前即規畫IDS計畫,讓同樣繳健保費的山地離島民眾,也能盡量享有醫療資源。自擔任健保署長以來,每次深入探訪山地離島及偏遠居民,感受到他們真實的醫療需求,內心總滿滿悸動,IDS計畫實施逾20年,一定要導入更多合理醫療給付,彌補當地資源不足。偏鄉居家醫療 不可或缺服務110年,健保投注在IDS計畫的經費約6億多元,目前有26家承作醫院,包括7家醫學中心、14家區域醫院、5家地區醫院,結合當地84家基層診所或衛生所,共同在50個山地離島地區提供醫療服務。院所視當地醫療狀況提供差異化服務,包含專科醫師駐診、定點門診、夜間或假日待診、各專科門診、巡迴醫療、居家護理及居家醫療等服務。從健保大數據分析,109年山地離島接受「居家醫療」有24073人次,平均接受訪視次數約12.5次,顯然居家醫療在山地離島是不可或缺的醫療服務。目前健保支付山地離島地區醫師訪視費1709點,略高於非山地離島地區1553點,但幾次實際走訪下,感受到山地離島地區的交通就是繞山路,雖有很美的風景,但醫療團隊往訪居家醫療,往往耗時一小時以上,實非150點所能彌補。遠距醫療元年 透過視訊問診記得阿里山衛生所的Atai e Ucna醫師笑笑跟我說,車子輪胎耗損率很高,還好他開車技術很好。聽了都很心痛與不捨,強化山地離島IDS計畫中的「居家醫療」服務的醫療動力,將是健保支付改革重點。另外,山地離島及偏僻地區民眾的專科醫療確實受限,為彌補不足,今年是健保「遠距醫療元年」,我們透過視訊將大醫院的專科醫師帶到民眾眼前,有效率地提供醫療諮詢,實現在地就醫、在地治療,病人不動的醫療服務。實施初期以當地缺乏且民眾迫切需要的專科醫療,如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或急診為主,未來IDS計畫也勢必要和「遠距醫療」結合,作為山地離島重要的醫療主軸之一。台灣都會區醫療資源可說已飽和,搭捷運就有好幾家醫學中心可供選擇,走幾步就可看到診所;但在偏遠的海角山區,卻居住著一群醫療弱勢的族群,他們的就醫路必須百轉千迴。健保署推動的「居家醫療」,讓都市醫師們可前往住在沒電梯高層公寓、不便就醫民眾有醫療照護,也讓IDS計畫醫療團隊協助照顧偏鄉不便就醫民眾。城鄉醫療照護 努力縮短差距今年起更積極推動遠距醫療,可藉此拉近山地離島醫師和大醫院專科醫師的距離,滿足民眾基本就醫的需求,達到「平等就醫」的目標。走入好山好水的台灣深山部落,我們發願努力縮短城鄉醫療照護的差距,真正落實健保照顧全民健康的責任。
-
2021-11-15 新聞.健康知識+
人原來在「50歲」左右最聰明!大腦健康關鍵在血流量,專家教超簡單4招養出健全大腦
任何年齡都能生成新的腦細胞先來點實話:我們每天喪失幾千個腦細胞,這是年齡增長的自然現象。有些人因為壓力太大,或接觸過多環境、飲水和食物裡的重金屬、農藥之類的毒性物質,比其他人折損更多腦細胞。當然,藥物或酒精成癮,大腦輕度傷害、中風、帕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等認知疾病,都可能造成腦細胞消亡。再來點好消息:我們大腦有大約1千億個神經元,也就是腦細胞,而腦細胞是人體最長壽的細胞之一。我們從娘胎裡帶來與兒童時期發展出來的神經元,絕大多數都會陪伴我們走到生命盡頭,所以神經的健康對長期的認知功能至關緊要。最後是天大的好消息:過去科學家認為成年人無法生成新的腦細胞,事實證明他們錯了。隨著年齡增長,腦細胞也會持續增生,不管你是60、70或80多歲。神經新生不只對急於開啟大腦最佳功能的運動員或年輕人有用。近年的研究顯示,即使是70、80甚至90多歲的高齡者,也能透過運動、飲食、壓力調節、睡眠與營養補充,刺激腦細胞新生。研究人員甚至發現,高齡者能增生的新神經元數量不輸年輕人,就連阿茲海默症患者也一樣。健康的新細胞一旦製造出來,神經的功能就能提升,可以活化、連結並回應大腦處理與接收的所有資訊。健康細胞越多, 我們就能更迅速、更有效地做出明智決策,更能專注、記憶力更好,也能保有各個面向的執行功能。「執行功能」是一個包山包海的用詞,泛指控制我們各種行為的高層次認知技能。神經元的死亡等於大腦的老化,所以你越能生成新細胞來延緩或對抗老化,你的大腦就會越年輕。研究進一步顯示,神經新生能夠增加海馬迴的體積與功能,因此有助於保存記憶、促進學習。新細胞的增生也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對抗壓力,並且減輕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情緒病症。儘管這方面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得到的數據卻相當樂觀,顯示海馬迴的細胞新生也有助於延緩,甚至逆轉諸如阿茲海默症等認知疾病的進展。神經新生與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都告訴我們,不管到了幾歲,大腦都可以改變。神經可塑性是指透過新的學習改變神經的連結。我們可以藉由生成新的神經元來重塑大腦,在生命中全程掌握改善認知功能的能力。在這本書裡,會學到如何運用經過科學驗證的特殊方法刺激新神經元的生成。這些方法包括特定形式的運動、食物、營養素補充與如何調適壓力。有些方法有其特殊性,比方說,不是所有類型的運動都能刺激神經元新生。就像汽車保養,你對這些新習慣的堅持與否,決定你的大腦只能勉強運作,或氣象一新。親愛的,血流量決定一切聽起來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神經科學,不過實證研究告訴我們,增加大腦的血液流量正是提升認知健康與功能的要件。如果你覺得這未免太簡單,確實如此。但簡單不代表普遍通行:大多數人大腦的血液循環都有進步空間。要了解人們大腦的血液循環為什麼普遍不佳,就得先認識大腦健康的兩大要素。首先,我們的大腦需要充足穩定的血流, 才能正常運作。第二,現代人的很多生活習慣對大腦血液循環有不利影響,等到出現症狀或發生問題,往往為時以晚。我們的腦組織的重量只占體重的2%,需要的血流量卻占全身血液供應的15%到20%。有時候身體為了將富含氧氣與營養素的血液送到大腦,甚至會暫停將血液輸往其他器官。大腦需要的氧氣也是肌肉的3倍。氧氣可以確保腦細胞有效運作、活化、發出信號。要將氧氣送進腦細胞,只能靠血液。一旦血流量不足,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血液也是腦細胞取得葡萄糖的唯一管道,而葡萄糖是腦細胞的燃料。肌肉能儲存葡萄糖,大腦卻不能,所以,如果你的大腦血流量不足,腦組織就會挨餓。偏偏我們的腦子很容易餓,它需要消耗身體40%到60%的血糖。另外,血液還會把其他必需營養素送到大腦,包括維生素、礦物質、脂肪、胺基酸和電解質。大腦需要的營養素和氧氣就算只減少一丁點,它也會沒辦法全力活化支配情緒與認知功能的區域,那麼我們集中注意力、記住細節、想出新點子、做出明智決策與多工處理等能力都會降低。大腦血流還扮演另一個關鍵角色:清除新陳代謝的廢物。其中一種廢物是β類澱粉蛋白,這種蛋白質一旦在大腦堆積,就會產生毒性,據說與阿茲海默症的進程快慢有關。如果你有腦霧、注意力不集中或記憶問題,你可能會先找出一大堆原因,比如睡不好、壓力大、飲食不正常,甚至甲狀腺功能低下,卻不會想到大腦血流量。大多數病人或醫療人員都不會考慮到這個面向。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大腦血流狀況欠佳?很多現代生活習慣都是禍首,比如飲食、睡眠、運動和日常生活的壓力。雖然原因不及備載,但只要改變幾個習慣,就能大幅提升大腦健康。沒錯,你這個年齡也可以改變大腦關於改變大腦的最後一點提醒:不管你年紀多大,都能辦得到。如果你現在20多歲,覺得自己不需要擔心認知功能退化,可能有點太過自信了。人類的大腦到25歲才完全成熟,有些神經科學家甚至認為我們的大腦會發展到30多歲。這代表你目前的飲食、睡眠、運動方式、飲酒量和整體生活型態,都會影響大腦的發展。到了30多歲,大腦已經成熟,自然老化的過程於是展開。這時我們每天大約會失去8萬5千個神經元,也開始出現可測量的認知功能衰退跡象。妥善照顧大腦,可以延緩老化進程,打造更健康、更幸福、更靈活的中年。到了40歲,大腦的體積開始縮小,每10年平均縮小5%。不過請記住,這只是平均值。只要養成我在這本書裡建議的新習慣,就可以減緩大腦體積縮小的幅度。40多歲的人也可能發生短期記憶、推理與口語流暢等方面的失誤。不過,這時大腦控制情緒與同理他人的能力會更細膩。研究顯示,專注力與持續性注意力也在40多歲達到頂點。到了50多歲,我們的綜合知識邁向高峰,也比其他年齡階段更能理解並學習新資訊。這就是為什麼研究人員發現,中年人的認知測驗表現比年輕時更優秀。你在50多歲時最聰明,但你的字彙能力要到60多歲或70歲出頭達到高峰。研究也發現,60多歲的飛行員儘管需要更多時間檢視駕駛艙儀器,卻因為擁有更多專業知識,駕駛飛機的能力比年輕機師更優越。如果幸運活到80多歲或更高齡,更需要持續提升認知健康與功能。只要好好照顧大腦,它就能讓你保持靈敏,方便你繼續跟親友互動、閱讀、看電影,追求你的喜好。我在診所甚至看過80多歲的患者改善了大腦血液循環,提升大腦功能。別忘了,大腦隨時可以改變。我喜歡跟求診者分享這句話:不讓任何大腦被拋下。不管你幾歲,我們都可以讓你的大腦更健全。就從以下的方法開始。讓大腦更健全4招1、快走。研究顯示,短時間激烈運動可以增加大腦血液流量、提升創造力、產生新點子,增進綜合執行能力。如果工作中腦袋卡住,或準備參加大型會議,不妨在辦公室快走一圈,為大腦和工作盡點力。2、吃點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富含礦物質,含有大量類黃酮(flavonoids)。類黃酮是一種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合物,可以消除自由基,增加大腦血液循環與氧氣的輸送。有些研究顯示,出席活動前2小時吃黑巧克力,記憶力會增強,反應也更敏捷。切記只能吃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或白巧克力都沒有大量類黃酮。3、挺胸坐直。挺直背脊,肩胛骨往後、頸部拉長, 大腦血流量會立刻增加。研究顯示,挺胸坐直可以改變別人對你的觀感,也能增強自信。4、用非慣用那隻手寫字。這個小動作會讓大腦跳出舒適圈,強化神經連結,刺激神經新生。對某些人而言,光是用手寫字就足以讓大腦感到新奇,因為他們習慣用手機收發簡訊或鍵盤打字。書籍介紹大腦逆齡指南:頂尖神經科學家教你改變生活習慣,修復再生大腦細胞,長保健康活力、思緒清晰,遠離失智威脅!作者: 克莉絲汀.威勒米爾博士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1/06作者簡介克莉絲汀.威勒米爾博士Kristen Willeumier, Ph.D.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生理學實驗室、西德斯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神經遺傳學實驗室,完成碩博士研究,取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理學與神經生物學雙碩士,以及神經生物學博士。於西德斯西奈醫學中心完成博士後研究,之後續留研究神經退化性疾病。曾於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獎學金,在國際上發表研究成果。目前定居加州洛杉磯。延伸閱讀: BNT保護力只有6個月?AZ比BNT兩劑保護力更好?打不到第二劑莫德納怎麼辦?解析3大疑問
-
2021-11-14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精液裡一隻精子都沒有 泌尿科名醫曝2種無精症類型
小張與妻子在一起五年,遲遲無法做人成功,日前兩人至某婦科診所接受檢查,意外發現,他精液裡一隻精子都沒有,確診為「無精症」,建議至醫學中心接受進一步檢查。「無精症」患者的精液量較少、較透明、不太黏稠。「你應該一出生就沒有輸精管。」我幫小張檢查時發現,睪丸大小發育正常,但摸不到兩側的輸精管,研判輸精管從未發育過。夫妻兩人聽聞後一臉茫然。我解釋,「無精症」患者的精液量較少、較透明、不太黏稠,小張聽了直點頭,驚訝地問「所以我的精液中從來就沒有精子?」「沒錯!因為儲精囊極可能沒有發育。」 我說。「我們在一起五年了,之前都還一直用保險套避孕……所以那些保險套都是……」小張和太太對望。「嗯!浪費……」我說。「醫師,那麼我們還能生育嗎?」小張太太問。「大部分都可以,患者需接受抽血及睪丸組織切片,造精功能完全正常,就可透過試管嬰兒讓另一半受孕。」我解釋。睪丸造精完全正常,只是缺乏輸精管運送。小張抽血報告顯示,腦下垂體的「荷爾蒙濾泡促素」(FSH )及「黃體促素」(LH)數值正常,睪固酮濃度也正常,而組織抹片結果發現,睪丸造精完全正常。在婦科醫師協助下,張太太順利進入促排卵療程,在預計取卵那天,我幫小張取精,採局部麻醉,從小張的右側睪丸中以細針取得睪丸的組織,過程僅十分鐘。睪丸組織再送往人工生殖實驗室,由胚胎師萃取出精子,再以顯微操作技術,將精子一一注射到卵子細胞質中。 隔天,共有9個卵子受精,最後6個胚胎形成,在張太太下一次月經周期進行胚胎植入,受精卵順利著床。一年後,我收到小張傳來的張小弟照片。寶寶三個月大時,小張夫妻特別抱至我的診間,檢查後,確認小弟弟兩邊輸精管正常,夫妻倆這才放下心中石頭,希望兩年後,再一次試管嬰兒,能招來妹妹。教授講堂無精症有兩種精液中沒有精子,為「無精症」,英文是azoospermia,可分為阻塞型無精症、非阻塞型無精症。前者問題在於精蟲運送的路線發生阻斷,睪丸造精是正常的;至於後者,問題在於睪丸造精過程發生問題。輸精管沒有發育,醫學名詞為CBAVD(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vas deferens)。輸精管的胚胎來源為中腎管,要靠睪固酮的持續刺激,才能分化為輸精管,同時正常的氯離子通道功能會維持輸精管的暢通,若氯離子通道功能不全,會導致管腔堵塞而引起小管退化萎縮。這類患者主管氯離子通道的基因發生突變,引起胚胎時期的輸精管堵塞萎縮,最後退化。 此外,中腎管也會分化為儲精囊,製造及分泌出儲精囊液,貢獻六成精漿成分,使精液呈現黏稠、乳白,以及少許結凍透明的特徵,呈現鹼性。一旦少了儲精囊液,精液就會量少、稀薄如水,pH值略呈酸到中性。 CBAVD是屬於阻塞型無精症,所以睪丸內的造精與外在的荷爾蒙調控都是正常的。抽血驗荷爾蒙的項目必須包括FSH、LH及睪固酮。另外兩個會影響的荷爾蒙Prolactin及E2也常會同時檢查。不過即使荷爾蒙、睪丸大小正常,並不能完全保證睪丸造精完全正常(平均5%~30%可能有正常的睪丸大小,正常荷爾蒙數據,但造精狀況並不正常),因此睪丸切片(採樣檢查)仍然是確定睪丸正常造精的黃金標準。睪丸切片作法有很多種,可以是開放性手術,或以細針採樣,以局部麻醉進行。切片結果可以病理檢驗方式或是細胞學抹片來判讀。
-
2021-11-14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糖尿病前期」快幫血糖踩剎車 醫師公認降血糖最佳飲食方式
當抽血報告上的血糖超出標準值,醫師告訴你已進入「糖尿病前期」,別不當一回事。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其相關併發症更影響健康甚鉅。糖尿病前期指的是血糖高於標準值,但還不足以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它是一個警訊,代表你可能在未來幾年,有高達50%的機率罹患糖尿病,但透過生活飲食的改變,還有機會扭轉,避免加入糖友一族。今天(11/14)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醫師與營養師建議,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預防或逆轉糖尿病。三到六小時進食一次大巴爾的摩醫學中心糖尿病和營養中心醫學博士Rebecca Denison說,起床一到兩小時內吃早餐,每三到六小時吃點心或正餐,維持血糖恆定。注意餐盤食物分配不含澱粉的蔬菜應該要占餐盤的一半,另一半則是蛋白質和全食物碳水化合物的組合,如糙米、藜麥、豆類、小米等穀物。這類複合碳水化合物比白米、麵包和義大利麵等加工碳水化合物含有更多纖維和營養素,纖維有助維持血糖穩定。早餐吃得好 晚餐要吃少西方俗諺說:「早餐吃得像國王,中午吃得像王子,晚餐吃得像乞丐。」雖然在睡前吃100-150大卡的小點心是允許的,但請確保晚餐要在睡前四小時吃完。「有證據顯示,愈晚進食,身體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調節血糖,愈可能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風險。」《前驅糖尿病飲食計畫》的作者Wright說。分散碳水化合物攝取時間晚餐除了份量較少,最好也限制白飯、義大利麵等精緻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建議吃「全食物」碳水化合物、並分配在三餐攝取,能減少胰島素持續分泌的負擔,減少血糖驟降。降低血糖的最佳食物非澱粉類蔬菜份量至少要佔餐盤一半以上,「對有糖尿病風險的人來說,大大提高蔬菜攝取量非常重要。」《前驅糖尿病飲食計畫》的作者Wright說,吃大量蔬菜會讓人有飽足感,進而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綠葉蔬菜所有非澱粉類蔬菜都很好,其中綠葉蔬菜效果更強大。在針對六項研究的回顧中,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食用1.35份(約2/3杯煮熟蔬菜)綠葉蔬菜,與吃0.2份的人相比,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14%。全穀類吃全穀物已被證實可讓餐後血糖緩慢上升,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全穀物中的纖維會減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從而減少對胰島素的需求。全穀物還含有抗氧化劑和多種營養素,可能有助於預防糖尿病。瘦肉蛋白(Lean protein)蛋白質可以幫助長時間維持飽腹感,它還會減緩消化速度,讓餐後血糖緩升和緩降,不會大起大落。可選擇魚或豆類等植物性蛋白質、家禽和瘦牛肉。健康脂肪Wright說,和碳水化合物一樣,脂肪的選擇與兩個問題有關:質量和數量。不飽和脂肪能改善胰島素阻抗,選擇堅果、種子、橄欖油、酪梨等來源,但要注意份量,因為脂肪的熱量很高。膳食中適量的脂肪也有助於增加飽腹感。豆類發表在《臨床營養(Clinical Nutrition)》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花四年時間,追踪超過3,000名沒有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年人飲食。他們發現,豆類攝取量最高的人——尤其是小扁豆——患糖尿病的風險最低。每天用豆類代替半份雞蛋、麵包、米飯或馬鈴薯,也與降低糖尿病發病率有關。包括扁豆在內的豆類,都富含纖維,也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全水果(Whole fruit)適量吃包含纖維的完整水果,對糖尿病前期是有利的,但千萬不要喝沒有纖維的果汁。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
-
2021-11-14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長壽論壇/顛覆觀念!肌少症攝取蛋白質這個量剛好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於世界數一數二,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本報系今舉辦「次世代大未來論壇」,從長壽、健康兩方面探討,人口高齡化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應如何因應。專家表示,為遠離肌少症,已形成運動打底及營養介入的亞洲共識,為增加肌肉量攝取蛋白質不是越多越好,健康長者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不低於1.2克最佳。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今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包括教導民眾如何吃蛋白質增加肌肉量,另有關渡醫院長陳亮恭的重要研究,將在醫院實踐結合AI技術及社區參與,打造宜居、宜住的新環境,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榮總從國際研究及臨床門診分享經驗,與從加強社會連結提高腦力、智力,降低失智症風險等議題,本報會持續關注及推廣健康議題,促進國人健康。與會的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說,人體若要健康,肌肉健康格外重要,主要建立在肌肉量、肌力及活動力,一旦肌肉量不足又合併肌力、活動力不足,就是肌少症。依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1成有肌少症,75歲以上即高達3成,影響因素有年齡、營養不良、活動量不足、肥胖等,進而出現走路沒力、容易跌倒、骨折及失能風險高,並容易導致死亡風險增加。彭莉甯表示,人體肌肉量於30歲到達高峰,往後以每10年平均下降6%,但60歲後肌肉量流失速度,卻加速為每年平均下降1.4%至2.5%,因此70歲時約有近4成肌肉量流失,因此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感覺追公車、追捷運會追不上,這就是肌肉流失的結果。此外,不論男女握力在30歲後開始下降,而男性於50至60歲下降更快。因此,要遠離肌少症、增加肌肉量,現已形成藉由運動打底及營養介入的亞洲共識。首運動方面應包括無氧運動,如利用舉啞鈴、水瓶或彈力帶等阻抗力運動,達到刺激肌肉幹細胞促進生長、對抗肌肉老化,還可以穩定血糖、血壓,提升免疫力。彭莉甯說。此外,營養也不可或缺,其中以蛋白質最重要,其用途為增加肌肉量,如需攝取動物、植物蛋白質,但攝取蛋白質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攝取適量蛋白質,也就是健康長者每天每公斤體重不低於1.2克,且蛋白質攝取量則不超過每天總熱量20%。至於,長者如要測試肌肉健康可採用下列方式,首先可用雙手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圍成一個圈,測量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留有空隙,代表肌肉流失量高,或是用皮尺測量高齡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就要特別小心。活動力測量部分為坐在椅子上,起身坐下5次,不論男女如果時間大於12秒,或是走路速度每秒小於1公尺,即代表活動力差需要提高警覺。彭莉甯參與研究發現,補充營養補充品也可增加肌肉量,如以白胺酸為基礎的營養補充品研究發現,白胺酸為負責肌肉生長的氨基酸,於人體試驗可看到增加肌肉量的情形。而長者也可透過奶、蛋、魚肉、豆類、優格、蘑菇等食物或營養補品補充維生素D,有助增加大腿肌肉量,降低跌倒風險。彭莉甯指出,抗氧化物質對肌肉有好的影響,因年長者肌肉流失可能與體內發炎有關,如抗氧化物質-寡酚具抗氧化、抗發炎功效,可以阻止肌肉流失,增加肌肉生長及肌耐力,同時也可使肌肉脂肪降低。與會的桂冠實業副總經理王振宇表示,民眾吃的營養多從食物或營養保健品獲得,而如何攝取好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為全球食品趨勢,且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攝取的營養素多有不同。因此,如何從餐食中獲得營養,讓民眾健康長壽十分關鍵。王振宇說,桂冠因此研發許多湯品,如今年旗下健力湯產品將搭配運動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也為進行湯品GI值(升糖指數)進行研究,同時從醫學、營養等方面進行產品設計,為民眾健康長壽把關。
-
2021-11-14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長壽論壇/台研究登國際期刊 關渡醫院創宜居社區
慢性病長輩除了醫療照護,透過生活環境調整,健康狀況也能同步提升。台北市關渡醫院推行「次世代健康長壽 宜居新關渡」計畫,針對本身有3種以上慢性病患者,整合醫療、生活品質改變,發現慢性病長者腦力、體力明顯提升,成為創新的健康模式,該計畫命名為「Tiger」研究論文近期更發表國際知名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今天上午舉行,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如何運用AI科技,幫助長者安心走出社區,結合關渡在地藝術文化、地貌景致,讓青壯世代提早規畫適切的長壽生活。陳亮恭表示,國人平均餘命逐年增加,每10年平均會多2、3歲,但不健康餘命也伴隨增加,從2018年的8.4歲,到2019年增加到8.5歲,未來一定會活得更久,但要活得健康,不失能、不失智、不需被人照顧的狀態。此外,全球每年票選宜居城市,除了自然環境、人文、空氣品質等,健康醫療也是重要因素。陳亮恭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到,健康長壽要整合多元層次,包括身心運動、優質飲食、社會心理、健康生活、慢病管理等,並依照個人的功能狀況,導入適當的醫療或長照資源。他直言,應以個人狀態、需求組裝不同服務,而不是用服務體系切割每個人的需求,應打破現行服務提供者所畫定的界線。陳亮恭表示,WHO更指出,一個社區級的醫院就能做到幫助民眾健康長壽,包括提供醫療、長照、社區健康促進及改造。他說,若關渡醫院做得到,台灣任何社區都可以成功,於是展開計畫,並與法國、日本合作,盼「關渡」成為長壽代名詞。過去芬蘭著名研究「Finger」,社區長輩每周運動5天、2至3天重訓,研究結果成效非常好,全球更掀起「Finger」網絡,台灣先前也曾做類似研究,收案1千多名、平均75歲的健康長輩,導入運動認知、營養衛教、人際關係連結等,發現結果相當好,體力、腦力明顯進步。雖然因訓練頻率前密集、後下降,6個月後運動效果遞減,但腦力仍遞增,表示訓練仍可改變長輩思考邏輯,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繼芬蘭「Finger」、新加坡「Singer」研究後,陳亮恭以台灣來命名「Tiger」研究,是延續先前研究的進階版,於門診中篩選有3種以上慢性病患者,且身心功能衰退者,結合少數人有研究的慢性病管理,結果比原本研究更好,尤其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有慢性疾病,因此整合慢性病管理更是關鍵。該篇論文更刊登國際知名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是多年來台灣本土設計、執行計畫,唯六刊登的論文之一,整篇論文沒有抽血報告,全是透過體力、腦力及生活品質改變等,創新健康模式,這將影響未來世界照護模式的發展。陳亮恭新創名詞「關渡學(Gandaulogy)」,延續「Tiger」在台灣高齡整合研究中代表的五種精神,包括「強化Training」、「智慧Intelligence」、「連結Gathering」、「快樂Enjoyment」、「回春Rejuvenation」,並成立關渡學苑,提供民眾遊戲化訓練,相較一般社區據點提供更多元更有強度的活動及運動,預計12月招募第一批學員開課。陳亮恭表示,關渡醫院除升級軟硬體成「智慧醫院」,推行整合門診,減少醫療費用支出及兼顧品質,減少失能機率,也融入病患體驗導向,讓「客戶回饋」減少醫療資源不當使用,除了高齡醫學,也整合神經內科等其他專科,並落實「Tiger」研究,疾病急性治療後,也創造適合運動的環境,真正打造宜居社區。
-
2021-11-13 新聞.長期照護
健康長壽論壇/「光吃藥就吃飽了」 高齡醫療照護正夯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於世界數一數二,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系今舉辦「次世代大未來論壇」,從長壽、健康兩方面探討,人可高齡化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應如何因應。專家表示,為促進高齡者健康,應藉由醫院開設的高齡醫學門診照顧身體健康、延緩失能,。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現代人健康、長壽是兩個重要關鍵詞,許多民眾會祝福長輩長命百歲,但長壽、健康應要連在一起,尤其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以長壽來說,國人年齡越來越高,於2020年平均餘命達81.3歲,女性更高達84.7歲。雖然國人往長壽方向邁進,但健康卻無法與長壽同步。據統計,國人不健康身體年數於2019年創下新高已達8.5年,且趨勢還會持續往上。游美月說,如何透過有效方法縮短不健康年數非常重要,本報會持續關注及推廣健康議題,促進國人健康。今參與論壇的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說,台灣高齡化速度在全球數一數二,若依65歲以上人口比率逾總人口7%,稱為高齡化社會,當增加至14%時則為高齡社會,而歐洲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花費近百年時間,鄰國日本花費了26年,但台灣卻僅花費25年,因此對社會文化產生巨大挑戰。林明憲表示,隨著醫療進步,國人平均餘命增加,高齡者面臨醫療費用上升、失智風險增加等影響,甚至在用藥方面,高齡者因常有多重疾病,曾有報導指出,有高齡者每天吃18顆藥物,「光吃藥就吃飽了」,因此該院推動以「終」為始的照護模式,從預防醫學、急性醫療、長照體系,從個人觀點及醫療服務提供高齡者醫療應對方法。林明憲說,2006年起北榮開設高齡醫學門診,收治患有任何疾病的80歲以上長者,以及65歲以上有多重複雜性疾病、急性功能衰退等患者,多年來患者逐步增加,2016年至2020年每年平均1.5萬多人次就醫,解決多重共病、多重用藥問題。其次,北榮建立高齡友善病房,提供個人化復健服務等,每年收治患者有800多人次,平均年齡87.5歲,住院時間平均為兩周,經對虛弱年老患者持續追蹤照顧,均改善行走及疼痛、憂鬱等症狀。北榮更整合長照資源、日照中心,延緩高齡者失能。與會民眾關心,新聞報導有年長者每天吃18種藥物,多元體系照顧是否可以介入。林明憲說,高齡者每天吃18顆藥物,原因是高齡者與很多種疾病共存,如高血壓、氣喘等,因此可透過高齡醫學門診檢視用藥,並重新整合,減少重複用藥問題。
-
2021-11-13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長壽論壇/2025年超高齡社會來臨 「長壽且健康」成趨勢
台灣2025年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過去祝福老人家「健康長壽」代表長命百歲,但長壽不一定健康,高齡醫學專家提倡,從40、50歲青壯年就要開始關注健康餘命,想追求晚年的安適,應在人生不同階段,從身心靈、多元有效的方法介入,不應只是單純地追求長壽。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今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並同步於線上直播,邀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張立鴻、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醫師彭莉甯等專家,帶民眾在日常中做到健康又長壽。台北榮總副院長侯明志表示,高齡化是全球化重要議題,而台灣高齡化速度居於世界前端,在短短10幾年間,高齡人口比例從7增至14個百分比,至2020年已到達20個百分比,甚至2050年時,有三分之一人口是高齡者,無法避免高齡世代到來。侯明志指出,隨著高齡進展,生理及心理等會逐漸衰退、失智,生活可能需要依賴,因此不能只有長壽,更重要的是如何過得健康,因此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跨領域配合、建置相當重要,高齡醫學如何落實「健康長壽」,進而推廣到全國每一個角落。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這2年常聽到「百歲世代」的社會趨勢,也常會與身旁長輩說「祝福長命百歲」,但如果和歐美相比,台灣人的不健康時間是延長的。根據統計,2018年平均餘命是80.96歲,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歲,2019年不健康生存年數增加到8.5年,創下歷史新高,如何透過有效方法,讓大家能縮短不健康天數,用「日」取代「年」,也就是大家想知道的訊息。游美月指出,論壇除了北榮和陽明交大團隊帶來國際研究以及門診經驗,還從社會腦(社會連結)怎麼促進腦力認知不失智,一天攝取多少蛋白質會增肌等,這些都是每天都用得上的知識。游美月說,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領導研究團隊,近期將發表刊登在國際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的頂尖研究,融合AI科技、社區參與等元素,打造宜居新模式,未來將在關渡醫院落實。她預告,次世代的健康長壽,聯合報也必定參與其中,透過醫學科學及媒體參與,陪伴民眾都能為自己營造美好的健康人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表示,這2年因新興傳染病出現,許多專家預測,新興傳染病提醒人類,健康醫療才是公共政策的主軸。就高齡疾病領域中,透過醫學結合科技,近年實證醫學也逐漸在社區中實踐。相較過去,生病了才會到醫院,但一個健康的人,不可能一瞬間就失智,因此如何預防失能歷程,現在醫院要穿透進社區、家戶,醫療型態轉變為「預防醫學」。林奇宏指出,近年發展智慧醫療,結合電子及醫療領域,推展出可預測性、去集中化、連結體三面向。透過大數據分析,讓疾病可預測性提高,民眾得知健康資訊後,如何將預防體系串接。像科技時代中常應用數據彙整,延伸出「數位分身」、「數位孿生」概念,從人身上測量的數據成為「虛擬的我」,想介入醫療可先透過「虛擬的我」,再進到「真實的我」,將服務遞送到個人身上。林奇宏表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年2月1日正式揭牌,結合交大科技及陽明的醫療,體現「科技源自人性」,讓健康有照護也有溫度,也期待培育「π」型人才,包括管理科技法律、金融科技、產學共創等,整合「科技、醫療、人文」跨領域人才。被問及陽明交大是否會成為台灣第二個「護國神山」,林奇宏說,學校的目標是培育人才,透過尖端研究,以高教教育視角洞悉未來趨勢,的確有這樣的期許,會以這方向做未來努力目標。
-
2021-11-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換個方式跟病人溝通 變成可以聊天的朋友
【編者按】這星期收集了一位年逾八十,回國已經二十幾年,仍舊認真照顧病人、教導醫學後進、關心醫療大環境的醫界前輩,最近三個月來在疫情下,在台灣、短期回美探親、剛回國所陸續寫出的三篇文章。希望以他年輕時長期在美國教學醫院行醫以及回國服務多年的經驗,冷眼旁觀台灣的醫療,以及回顧過去在美國、台灣照顧病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可以引起國人省思,我們更歡迎醫界更多的回應。名人來掛我的門診看病我在紐約的醫學院工作時 ,有一位當地的病人來掛我的門診看病,當其他的同事看到這位「有點名氣」的病人掛我的門診時都有點驚訝。這位病人在紐約開了一家很出名的酒莊,同時也有自己的葡萄園及釀酒廠。因為他的經商環境,在當地的媒體也會報導這位有點名氣的「名人」資訊,所以當這位「名人」要來當我的病人,有些同事很警訝。當這位名人來門診時,我也直接問他什麼人介紹來的。談話中,他告訴我説他曾經看過很多在紐約的名醫,大多都是各醫學大學的名敎授,這些名醫都是很出名的肝膽腸胃科大師。原來這位「名人」是因為喝了很多酒而引起肝臟功能的異常,因為這種問題是飲用酒精引起,解決這問題的最佳方法是戒酒。這位「名人」是賣酒又釀酒的人,加上自己從來的創業就在這方面很成功,所以過去的醫師們出自專業的角度去處理這位病人的問題,要他戒酒來緩解生理上的問題也是正確的。這位病人還想另外找一位不是大師級的醫生照顧他的身體健康。當這位病人告訴我他過去的就醫經驗時,我就很敏銳的發現,如果我跟其他「大師級」醫師來同樣的話來回應他的問題,這位病人也會再換另一位醫生來以安慰身心上的矛盾。我就改變了詞句,談了他最內行的「酒」的歷史,及社會上需要及存在的事實,也順便強調每人對酒精的反應、吸收量的不同,對身心有不同的影響。跟病人變成可聊天的朋友我認為對一位酒精飲料有習慣性「需求」的人,要一下子戒酒是不可能也不容易,所以用討價還價的方式勸說減量。如此一來,我們建立了相當不錯的醫病關係,也變成可以聊天的朋友,每逢年節,他都會寄送整箱的美酒來作禮物。一般的醫病關係,尤其在傳統的環境,醫護人員多少站在權威的立場,發號施令式的向「被動」及「弱勢」的就醫者用比較多的專業詞句說明病情及治療計劃。尤其在亞洲社會,病人及家屬也相當尊重專業,而以似懂非懂的心態面對醫療的建議。這種情況,相信在病人求診於「醫學中心」,尤其面對「專家」、「主任」級等大名醫的情況下更常見。人與人之間,如果面對面的溝通,多少會「見面三分情」,也許較容易建立好的溝通及信任。目前因爲有冠狀病毒的流行,很多醫療作業改為網路視訊服務,如果在醫病關係已經建立好了,或許醫師與病人之間的溝通還是可以維持。但對於初診或求診是追求第二意見的時候,少了「面對面」的溝通,是否會有不足或缺乏安全感及信任的缺點,值得探討。
-
2021-11-11 新聞.元氣新聞
信賴感、安全感被打破 外遇婚姻諮商首重找出這關鍵
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緋聞事件備受關注,他與妻子、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共同接受鏡週刊訪問。尤香玉說,這件事「對我傷害很深」,「自己現在沒有原諒王必勝」。要如何修補外遇夫妻關係,諮商心理師說,外遇事件後,夫妻間的信賴感、安全感已被打破,若要繼續走下去,須找出雙方一同走下去的強力意義及動力,以維持夫妻關係。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說,為外遇夫妻進行婚姻諮商時,需先釐清雙方對未來婚姻的走向,是要恢復關係繼續下去或要和平的離婚,並依不同個案給予不同協助。羅惠群指出,外遇事件中,夫妻的信賴感、安全感已被打破,外遇方可能為重新建立信賴及安全感,而隨時回報行蹤或讓伴侶查看手機,但長久下來卻可能造成彼此強大的壓迫感,而在關係中不斷掙扎;臨床觀察,如此重建信賴感、安全感的方式往往成效不佳,因此須從修補創傷等其他方面著手,讓夫妻關係保持彈性狀態。如夫妻決定要繼續走下去,應積極尋找這段關係中對兩人的重要意義,以及維持下去的動力,一起改善現況,增加彼此信賴感、安全感,並創造新的起點、新的相處方式,以維繫夫妻關係,但這修補、創造的過程並不簡單,恐需要長時間的心理諮商。若夫妻想要和平的離婚,首先也會讓彼此修補創傷,慢慢的和解。羅惠群說,其中如有孩子因素,也會告訴夫妻雙方,雖然夫妻關係已經結束,但親子關係依然存在,還是必須扮演及強化父母親的角色,維護孩子權利及照護品質,降低父母失和對孩子造成的創傷。羅惠群呼籲,在台灣社會及文化觀念下,妻子面對先生外遇時,往往會思考更多、更深的層面,因而遭受到許多無形的壓力及委屈,家人應持續關心,避免妻子心情更加低落、憂鬱。
-
2021-11-10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王必勝妻面對先生緋聞高EQ 醫師:外遇方要負起責任
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緋聞事件紛擾多時,他與妻子、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共同接受鏡週刊訪問。尤香玉說,這件事「對我傷害很深」,「自己現在沒有原諒王必勝」。但回顧許多名人外遇事件,最後都是由妻子出面,盼外遇紛爭可以落幕。精神科醫師表示,面對外遇事件,外遇方應對家庭、孩子付出更多心力及關懷,不要讓另一方飽受委屈。尤香玉受訪表示,王必勝的暖男個性很容易造成情感上濫情、不知道分寸、容易妥協,但現代女人沒有要為了一個正宮的位置,委屈求全,夫妻關係是平等的,沒有誰隸屬於誰。如此高度情商(EQ)的回應,獲得了外界滿滿支持。夫妻間發生外遇事件後,彼此相處格外重要。開業身心科醫師楊聰財說,先生外遇後若選擇回歸家庭,應對家庭、孩子付出更多心力,也可尋求婚姻諮商,重新看待夫妻間的互動及關係,尤其要關注外遇事件對妻子、家庭造成的創傷,夫妻雙方從尊重、包容、理解的角度出發,保持身心健康,使彼此繼續經營下去。楊聰財說,面對外遇事件的處理態度,男女大不相同,一般來說,女性較重感情,當先生發生外遇後,妻子第一時間會難以接受,感覺被背叛了,感覺自己的「城堡(家庭)被瓦解、被攻破」,但同時她會衡量時事,如果先生願意認錯,也表明不想拆散家庭,且還願意生活在一起,加上又有小孩的因素,妻子的態度可能會比較容易軟化。因此,法院中常見到通姦罪成立後,妻子提告妨礙家庭的訴訟案中會持續提告小三,卻對先生撤告,以保持家庭的完整性,這樣的情形屢見不鮮。楊聰財說,妻子出面說明先生外遇事件,幫先生收爛攤子、分擔責任,犧牲滿大的,更是飽受委屈。楊聰財指出,相對於妻子常在夫妻關係中難以取捨,又須兼顧家庭,但相反的若是妻子外遇,先生被戴綠帽,往往心情是憤怒的,不會選擇原諒妻子,多採取報復手段拆散對方。
-
2021-11-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業在近世代的轉型 科技進步改變了診斷的精確及時效
【編者按】這星期收集了一位年逾八十,回國已經二十幾年,仍舊認真照顧病人、教導醫學後進、關心醫療大環境的醫界前輩,最近三個月來在疫情下,在台灣、短期回美探親、剛回國所陸續寫出的三篇文章。希望以他年輕時長期在美國教學醫院行醫以及回國服務多年的經驗,冷眼旁觀台灣的醫療,以及回顧過去在美國、台灣照顧病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可以引起國人省思,我們更歡迎醫界更多的回應。【延伸閱讀:「全民健保」讓人人可享受就醫及治療 該如何維持醫術與算術的平衡?】最近回到過去在國外參與研究及敎學的醫學中心及附屬醫院,訪問舊的同事及朋友,聊一些有關醫學教育及附屬院的過去與現在。因為科技的進步、醫療診斷作業,因有先進的技術在影像技術的應用及其它生化、分子及基因學知識的應用,改變了診斷的精確及時效。再搭配因上述生化及生理的確定而研發出的藥物,更可正確的治療過去很難診治的疾病。科技在電子業搭配研發出的技術,如達文西手臂的開刀,也改變了過去外科領域的診治,大幅降低外科手術的風險及治療,改變了治療的效果,也縮短住院的時間。因此引起了科技的開發及競賽來突顯在醫學領域上的地位及投資,臨床領域的培訓也越來越次専科化,或許也影響了醫學教育的「基本功」的傳授,學校更投資於新科技的基礎研究及開發。附屬醫院的作業因為醫療系統分類更細,専科或次專科分得更細。各種不同専業病人的照顧模式也有點複雜。住院病人的照顧,由專責的Hospitalist (醫院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協調。醫學院的經營模式也跟過去不同。最近大醫院的經營模式因為有了「績效獎金」的制度,直接或間接也影響了傳統的醫病關係,而開展新的醫療科技技術及應用與服務就變得很重要。更特別的現象是,醫學中心除了教學,更注重研究開發。過去研究資源大多來自美國國家研究院(NIH)的資助,還有學術學會的基金等等。最近因爲基礎研究,也有很多的成果引用在開發應用上,附屬醫院的經營也多少受到醫療給付的公司影響,而會開展一些特殊的技術及儀器來展現特色,所附帶的經濟效益也多少影響學校的運作。一般的醫學生自主性很高,基礎及臨床的課程自動學習的態度也很好,所以醫院的「執業名聲」會影響學生是否想要申請為受訓的埸所。執業聲望是建立在設備、精準、有創新的專家及設備等等,都會吸引醫學生畢業後進階訓練及就業,也因此促進良性循環,使好的醫學中心更進步。台灣的醫學中心近年來積極擴大専科及次専科的推廣,很多新的儀器設備也都擴充。台灣算是比較小的地方,因醫學中心分佈密集,民衆求醫方便,因此病人直接去醫學中心求診的機率比外國高些。這種民眾方便在大醫院就醫及檢查和治療,也促成醫師集中在大醫院與增加科技的醫療及檢驗,也增加了醫療負擔。如此一來,增加了許多基層的醫療診所及地區醫療機構在經營上的困難,同時也有醫護人員召募上的困難。整體來說,這種結果改變了醫療體系主張小病在基層診所或區域醫院先診治,有進一步需要時再轉診去進階治療機構的社會醫療保險原則。
-
2021-11-10 新聞.元氣新聞
王必勝認不倫戀 陳時中:社會大眾應給他機會
「抗疫英雄」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日前被媒體揭露不倫戀,12天後王必勝打破沉默,偕妻子尤香玉接受媒體專訪。王必勝回想事件曝光時,衛福部長陳時中跟他說第一句話是「你跟你太太講了沒?」陳時中今赴立院備詢,會前接受媒體訪問,針對此事,他表示,「呼籲社會大眾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家庭回歸常軌」。對於王必勝承認不倫戀,陳時中表示,「他有跟我報告過相關事情,對於他對相關媒體澄清、說明,呼籲社會大眾應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的家庭回歸常軌」。疫情雖趨緩但不能掉以輕心,是否因此鼓勵王必勝出面對外說清楚?陳時中說「沒有」,「家裡的事,要跟太太、家人共同面對處理這件事」。王必勝遭爆料他與小15歲的林姓護理師交往,甚至疑似生下一女。王必勝接受鏡週刊專訪時說,與林女是「不適當、不應該的關係」,也強調與林女關係已經「結束了」。王必勝妻子、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事後首度打破沉默,坦言此事對她傷害很深,「我現在沒有原諒王醫師。」
-
2021-11-10 新聞.元氣新聞
王必勝稱不適當關係已結束 妻:對我傷害很大 還沒原諒他
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不倫戀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在事發兩週後,王必勝偕妻子尤香玉接受《鏡週刊》專訪,表示與林女的關係已結束,但未否認林女的孩子是他的;妻子尤香玉則坦言,這件事對她的傷害很大,但到了這年紀要對很多人負責,她自己到現在還沒原諒他。王必勝在緋聞風波後一直迴避媒體採訪,但日前終於打破沉默,與妻子尤香玉共同接受專訪。王必勝首度坦言與林女是「不適當、不應該的關係」,並強調與林女的關係已經「結束了」。至於之前聲稱是林女與前男友的孩子,他也首次改口,強調要尊重孩子,但未否認自己與孩子的關係。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王必勝的妻子尤香玉則是首次露面,她表示,這件事「對我傷害很深」,「自己現在沒有原諒王必勝」。她進一步強調,接受專訪本意也不是要告訴社會大眾「我原諒我先生,你們也要原諒他」。尤香玉重申婚姻關係中牽扯很複雜,「後面我要怎麼做,那是我的隱私,我也沒有義務告訴我不認識的人。」她強調,此時此刻她並沒有辦法做什麼決定,與王必勝是從大學同學走到現在、相識超過三十年的夫妻和朋友,他們雙方的親友關係也非常好,也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同事。她並認為,若是王必勝未參與這次的防疫工作,他們的婚姻關係應不致於會招來這麼多關注;會不會後悔王必勝參加此次防疫工作?她則回答:「我不會,因為我知道他影響很大,沒關係,我們兩個可以承受。」
-
2021-11-10 性愛.性福教戰
活到老做到老!壯世代樂活關鍵,愛愛1周1次的8大好處
知名YouTube頻道「技安CHI AN」與「那對爸媽」在近期皆以「壯世代性生活」為話題進行街訪,從內容不難發現許多壯世代對於「性生活」是「腦袋有想法,身體沒辦法」;另外,「年齡實驗室」針對台灣50歲以上民眾進行「壯世代性需求大調查」,結果顯示其平均性生活(包含自慰)頻率約為一個月1.3次,且頻率隨年齡遞增而下降。次數太少 僅達建議次數一半「年齡實驗室」針對全台22縣市,共1,256位50歲以上的壯世代進行調查,發現50至59歲一個月性行為平均僅1.9次、60至69歲約1.1次、70至79歲0.6次,隨年齡增高而遞減,整體平均僅約一個月1.3次。對此,「年齡實驗室」執行長莊雅萌指出,若以台灣男性學醫學會提出的「性生活建議次數」為標準,台灣壯世代實際性生活頻率只達平均標準值一個月2.36次的一半。1週1次 就能享有8大好處宜蘊生殖醫學中心院長陳菁徽日前於Podcast頻道「壯聲勢」受訪,針對壯世代如何持續保有性生活提出專業意見,並提出壯世代性生活的8大好處!陳菁徽表示,英國倫敦大學一項針對婦女的調查發現,每週至少1次親密行為的女性,比起同齡每月不到1次的女性,進入更年期的機率少了28%。而相關研究也顯示,保有和諧性生活的人,能擁有以下幾項益處:1.有助舒緩壓力:性行為有助釋放腦內啡,可使人感到放鬆愉悅,消除緊張、釋放壓力。2.幫助睡眠:肌肉在興奮緊張過後會備感放鬆,也有助精神穩定而產生睡意。3.幫助燃燒脂肪:性行為有如一場運動,一次約等於爬一棟五層樓的體力消耗。4.有益心血管健康:性生活可提高心跳率和血壓、增加血流速、促進代謝率。5.有助抑制食欲:性行為可刺激體內產生腦內啡,有效節制口欲。6.增加親密感:融洽的性行為與兩性關係的互動上存在正向相關,是良好的溝通工具,可讓彼此更恩愛。7.抗老養顏:性生活可提高個人自信,也可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並轉化為女性荷爾蒙,使人肌膚豐腴,保持青春活力。8.延長壽命:性生活可以帶來生理與心理的滿足,有助延緩老化、延長壽命,維持年老生活品質。針對壯世代在生理上的困境,陳菁徽強調,性行為的範圍不只是插入式性交,口交、愛撫、自慰皆包含在內,即使沒有伴侶,也能靠自己享受性愉悅。身體若有障礙,可多選擇自己舒適的體位,也不妨尋求醫師或是適度服用藥物。活到老做到老 也沒有什麼不行針對壯世代性生活頻率,陳菁徽建議,以雙方都能接受的頻率與意願為原則,若太多或太少可能反而造成雙方心理上的壓力。只要雙方都可以很自然地一直經營性生活,生理上的狀態也都是OK的話,活到老做到老,也沒有什麼不行!對此,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執行長吳庭宇進一步呼籲,壯世代應該對性抱持更寬闊及包容的態度,有益身心的性生活絕對是樂活的關鍵!★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11-09 新聞.元氣新聞
大二生進刀房縫傷口合法? 陳時中:等衛生局釐清事實
成大醫學院一名二年級學生被學長姐在網路發文指控,沒有醫師執照就在手術房替患者縫合傷口,外界質疑合法性。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聽起來像是有違法」,仍要等台南市衛生局把事實釐清,若需中央協助認定也會協助。有網友在網路發文表示,「如果說你今天到了某南霸天的醫學中心,這裡集結了各式醫學權威與手術人才,於是你非常放心地動了手術,從手術房醒來後,發現旁邊的醫師格外年輕,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是連國考都沒有考過的大二學生,手術的縫線就是他幫你縫的,那麼各位會怎麼想呢?是會覺得這裡的學生非常強,不需要考醫師國考就有R3的實力?還是會再也不敢來這邊呢?」對此台南市衛生局表示,雖然學生是在醫師監督之下進行醫療行為,不違反醫師法,但是成大是教學醫院,仍然有相關的教學計畫,大二的學生是否可以實際接觸病患進行醫療行為,還要進一步的審視其教學計劃,如果醫院沒有依照計畫,可能涉及違反醫療法第57條,可以開罰5到25萬元。
-
2021-11-09 新聞.元氣新聞
成大爆大二醫學生進開刀房縫合 醫師坦言:有背景待遇不同
成大醫學院一名2年級學生被學長姐po文指控,沒有醫師執照就在手術房替患者縫合傷口,事後還有當事人上網回嗆「有本事,你給我看看你的實力,把我放倒,沒本事就閉嘴」,在網上引發討論,成大醫院上午尚未對此事表示意見,但資深的外科醫師指出,通常不會有這麼年輕的醫學生進入手術房幫忙,但是沒有執照的醫學生依法可以在醫師的監督下協助手術,「每個醫師都是這麼訓練上來的」,也不必大驚小怪。網路社群Dcard上月16日出現一篇名為「各位可以想像一下」的文章,一名成大的學生發文表示,「如果說你今天到了某南霸天的醫學中心,這裡集結了各式醫學權威與手術人才,於是你非常放心地動了手術,從手術房醒來後,發現旁邊的醫師格外年輕,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是連國考都沒有考過的大二學生,手術的縫線就是他幫你縫的,那麼各位會怎麼想呢?是會覺得這裡的學生非常強,不需要考醫師國考就有R3的實力?還是會再也不敢來這邊呢?」文章引發熱烈的討論,「可以這樣嗎?」「以後去大醫院手術真的要小心」、「很扯耶」、「法令許可嗎」,除了對大二進手術房有疑慮,還有成大學生表示,這名學生曾經在學校實驗室裡偷拍過學姐,但事後「好像這個學生有背景」不了了之,沒有受到相關處分。但之後又有一名學生疑似是當事人,直接在網上對學長姐開嗆「我(的)實力就是一切,今天有學長學姐不滿意,要用rules來打壓,有本事,你給我看看你的實力,把我放倒,沒本事就閉嘴,五大於二只是數學上。」發言又引發一連串的回應,「你國考過了嗎」、「實力?這不是人命關天的事嗎?」依照醫師法第28條規定,未取得合法醫師資格卻執行醫療業務者,可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但在中央主管機關認可的醫療機構,並於醫師指導下實習的醫學院、校學生或畢業生不罰。資深外科醫師表示,醫學生通常要到大五、大六才有機會進開刀房當助手,通常大二因為相關的知識還不夠,不太可能帶進開刀房,頂多只是學習「刷手(進開刀房前的手部專業消毒程序)」,之後就在一旁觀看,不可能真的拿起刀剪、針線,而日劇裡面通常高處有玻璃房,可以讓學生觀看手術學習,「但在台灣也很少有這種設備」,通常會透過監視器來觀看,目前台灣的醫學中心裡護理人員都很充足,實在不需要讓大二學生上陣。但是也有醫師坦誠表示,「背景不同確實可能有不同的待遇」,醫學院裡不少學生是「某某大老的小孩」,當然可能會有不同的情況發生。一名資深醫師表示,「當年我大二時確實已在小醫院裡幫忙縫合」,但現在制度比較完善,這種情況已很少見,過去醫學院是7年制,但是6、7年級時都已實際上線服務病人,等畢業後才會考醫師執照,現在改為6年制,畢業後考照才能擔任住院醫師。
-
2021-11-07 新聞.健康知識+
預防阿茲海默症 研究曝最佳睡眠長度穩定認知功能
最近一項研究顯示,睡眠時間7.5小時,是保護大腦和抵銷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最佳時間。研究人員表示,睡眠時間過少或過多的人,認知能力下降幅度更大。華盛頓大學睡眠醫學中心神經學副教授Brendan Lucey博士說,「我們的研究顯示,人類的總睡眠時間有一個最佳點(sweet spot),在這個範圍內,可維持認知功能穩定。」他說,睡眠時間過長或過短與認知能力較差有關,可能是由於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造成。這項發表在《大腦(Brain)》雜誌上的小型研究,100名平均年齡75歲的參與者,晚上睡覺時在額頭綁上微型監視器,用以量測四年半中,他們在睡眠期間的大腦活動。科學家還利用腦脊液——腦部顱骨與大腦皮質間的透明體液——來測量阿茲海默症的蛋白質水平。研究顯示,每晚睡眠時間少於5.5小時或超過7.5小時的那組,認知分數下降。之前也有許多研究發現,記憶力減退、意識模糊和學習新事物變慢,都與睡眠不足有關。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1-11-05 新聞.活動快訊
如何健康長壽 13日聽名醫怎麼說
傳統祝福老人家「健康長壽」代表長命百歲,但長壽不一定健康,專家提倡從40、50歲青壯年就要開始關注健康餘命。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國際有健康長壽新觀念,想追求晚年的安適,應在人生不同階段,從身心靈、多元有效的方法介入,不應只是單純地追求長壽。如何在日常中做到健康又長壽?走路足夠運動量嗎?一天吃下多少營養才夠?交朋友對大腦健康有多少幫助?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中,將一一揭祕具體方法。此論壇將於13日舉辦且線上同步進行,邀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帶大家想像「健康長壽跨域創新大未來」;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將從豐富的門診經驗,帶領大家走一趟「健康長壽的北榮經驗:以終為始的旅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張立鴻,將告訴大家社會連結對於腦力影響和介入為何。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提醒民眾,應該將不健康時間以「年」為計算的想法,縮減為以「天」計算,臥床時間愈短愈好,如何從年輕時就累積資本?除了運動,透過營養增肌是一大亮點。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醫師彭莉甯將詳述「運動與營養雙管齊下」亞洲新共識的多項具體作法,例如一天要吃到每人每天每公斤不低於1.2克的蛋白質攝取量,即可增加肌耐力,並降低肌肉內脂肪。陳亮恭補充說明,近期與國際藥廠、食品大廠針對營養補充品,以及運用新成分例如白胺酸及其衍生物、荔枝萃取物等進行長期研究,研究發現,對於進食狀況和吸收能力不好的長者,建議可補充營養補充品。會中將邀請桂冠實業副總王振宇分享為長者設計的營養餐食。陳亮恭將在論壇描述「次世代健康長壽宜居新社區大未來」,如何運用AI科技等幫助長者更安心走出社區,並結合關渡在地藝術文化、地貌景致,讓青壯世代提早規畫適切的長壽生活。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名額有限,即日起免費報名。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時間:11月13日(周六)9:00-12:30地點: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1國際會議廳免費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zpekzn3AXRWZH1Bf8線上觀看:請搜尋聯合報粉絲團、元氣網粉絲團
-
2021-11-05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打PRP有多痛,受傷了才知!林頌凱「以後一定要對病人更溫柔」
「誰說醫師不會受傷?」我熱愛網球運動,打了30年,沒想到7月間一次打網球雙方殺球纏鬥中,連續高壓殺球沒處理好,當下覺得肩膀怪怪的,有種跑掉的感覺,忍著不適直到結束。回到家發現慘了,肩膀痛到手舉不高,自己測試竟是傷到關節唇,傷勢不輕。沒想到自己也運動傷害這算是運動員的大傷,「沒想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當下感覺噩夢來了,擔心「能否再打球、看病、開刀」,意外產生一些負面情緒。由於受傷3天疼痛未解,因此再進一步檢查確認,傷到關節唇和肩峰鎖骨關節,連續打了2劑PRP(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後,活動角度和力氣明顯改善,睡覺不再痛到輾轉難眠,超音波檢查也明顯好轉,只是某些動作還是滿痛的,尤其在幫病人打針或檢查時,會突然痛到手卡在半空中,仍要假裝沒事繼續看診,相當困擾。受傷更能體會病人感受自己受了傷,更能體會病人的感受,也才知道打PRP到底有多痛,因為「疼痛+驚恐=全身冒冷汗+無力」,自我承諾「以後一定要對病人更溫柔才是」。之後搭配中醫治療,發現肩膀半脫位,加上原本有頸椎問題,造成肌筋滑動、肌肉收縮抑制,「整個動力鏈大大走鐘」,經中醫針灸治療,再用肌貼強化背肌固定肩胛,頓時覺得肩膀變輕、角度變大了,疼痛減少8成以上。透過肌力運動練回胸肌 2周後,胸肌因肩膀受傷出現萎縮,由於沒有運動、肌肉消失,受傷後肌肉串連不見,接著就乖乖做運動,為練胸肌,更換適合老人用的球拍,透過肌力運動,慢慢將胸肌練回來,避免肌肉繼續萎縮。自己是醫師,受傷後,我比別人更知道要提早治療,經由西醫PRP、中醫針灸復位的治療,加上運動復健,比一般受傷的人恢復快,也因患了「球癌」,受傷2個月後,9月我慢慢恢復打球,最近恢復正常了。這次打球,頸椎和肩膀上背部受傷,頸椎舊傷是根源,自己沒有正視才會這麼嚴重。人都是肉做的,運動醫學醫師也是會受傷的,我和大家一樣,受傷都要乖乖接受治療、復健,傷勢才會趕快好起來。中西醫並治互補性高中醫、西醫觀念在運動醫學上頗為謀和、互補性高,自己親身體驗後就更確定,台灣有很好的醫療環境,中西醫、運動醫學搭配治療恢復快。醫學辭典/肩關節唇與肩峰鎖骨關節傷害肩關節唇位於肩胛骨外緣、往外突出的纖維軟骨,包覆在肩胛骨凹窩四周,負責肩關節的穩定度,做投擲動作時,二頭肌肌腱會拉扯關節唇,容易導致關節唇受傷;肩峰鎖骨關節是指肩胛骨外側、鎖骨外側關節,通常運動時,發生側面或正面撞擊肩部,造成肩峰鎖骨關節傷害。林頌凱小檔案現職:●聯新國際診所院長●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運動醫學研究員、台大管理學院EMBA研究所經歷:●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秘書長●台灣復健醫學會副秘書長●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顧問醫師●中華奧會顧問暨醫學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