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科別.精神.身心
搜尋
酒精
共找到
1818
筆 文章
-
-
2020-06-26 新聞.健康知識+
天熱小心熱衰竭、熱中暑! 做好5點讓戶外運動避免熱傷害
近年地球受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影響,夏季常見飆破36°C的高溫警報!尤其2020「小暑」節氣為7月6日,俗諺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在這高溫悶熱的天氣運動,若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恐怕會增加與熱相關疾病風險。面對炎熱的夏天,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戶外運動要做好5點自我保護措施:一、注意自己身體狀況:熱天從事戶外活動最怕發生熱衰竭、熱痙攣或中暑,因此,活動前一定要先注意自己身體狀況。尤其在參加運動比賽前,至少要花一周的時間,循序漸進地讓身體做好「熱適應」準備。二、選擇透氣排汗衣物:穿著適合身體活動及環境的輕便裝束,建議可選擇淺色、透氣易排汗的輕薄長袖衣物減少與陽光直接接觸,並適當使用防曬油及遮陽帽。三、避開太陽直曬時間:夏天日照最強烈的時間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前,選擇較涼快的清晨或傍晚,或是移到室內通風良好的空間活動,以減少大量曝曬機會。四、少量多次的補水法:運動時,應少量多次補充水份,每小時補充2至4杯水(1杯240c.c.);避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若有心臟病、慢性肝病或需要限制水分攝取之病人,則需諮詢醫師的建議。五、規律有節制的運動:了解自己的極限,以自己感覺最舒適的強度活動,避免逞強超出個人的體能負荷。熱衰竭與熱中暑之差異及徵兆熱衰竭:因長時間運動或在酷熱環境下運動,大量流汗導致脫水,會出現噁心、頭痛、無力及皮膚濕冷會導致熱衰竭。熱中暑:因從事費力運動,身體產熱能力顯著超出自身的散熱能力,出現口渴、發熱、心跳加速、體溫升高,甚至昏迷等症狀。若發生熱衰竭或熱中暑之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悶熱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搧風等)、意識清醒者可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6-26 橘世代.時尚橘
50+更要防曬!如果防曬係數選錯,熟齡肌越曬越老
夏日豔陽天來臨,總曬得皮膚發痛,這時防曬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特別是50+以上的人,更要注意防曬。皮膚科醫師就提醒,年紀大的人更要注重防曬,不然容易出現黑斑、提早衰老、臉部皺紋增加,愈曬愈容易看起來比同年齡的人更老。但是50+與一般年輕人的防曬,更要注意什麼事情呢?有4件事情要特別注意。一、防曬係數的挑選原則通常防曬乳的挑選,會看SPF與PA等係數,建議50+的人挑選防曬,從SPF30~50以上為主,如果低於SPF30,其實效用不大,PA最好也選擇+++以上,這樣才能充足防曬。而且不管晴天、雨天,只要出門在外,就要記得擦防曬,如果會長時間在外面活動,也記得一定要補擦,才不會讓防曬乳的防曬時間失效。二、防曬乳成分的挑選50+以上多是熟齡肌膚,與一般年輕人挑選防曬乳時,要特別注意成分,譬如防曬乳是否含有酒精,熟齡肌不建議使用含有酒精的防曬乳,也要注意添加物中,不要有Parabens、oxybenzone等。通常熟齡肌膚的防曬,建議除了防曬係數高以外,還要注意是否保濕度夠高,不然肌膚容易缺水,雖然防曬了,但肌膚太乾也容易產生皺紋,可以選擇含有較高保濕成分的防曬乳。三、不只擦防曬乳除了擦防曬乳外,熟齡肌的人可以多使用衣物、帽子與雨傘等遮蔽,畢竟現在陽光過強,善用衣物、雨傘等遮蔽,更能減少傷害。但要記得,不是撐傘或穿長袖衣服,就不用擦防曬,還是得要擦足夠的防曬乳。四、曬後保養注意修護與保濕50+在曬後的保養上,清潔最為重要,建議還是要使用卸妝產品與洗面乳,即使產品說明只要洗臉即可,但熟齡肌更要清潔徹底,卸妝與洗臉並進。後續保養中,夏天要以保濕為主,加強使用保濕產品,減少乳霜類,避免肌膚負擔,冬天則是基礎保濕外,要加強使用抗老產品,讓臉部避免曬出斑來。【夏日精選延伸閱讀↘↘↘】。夏天烈陽逼近!「最划算的防曬」要先打破5迷思!。保養品準備換季了嗎?保濕、面膜兩大重點快筆記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6-25 新聞.健康知識+
隧道一氧化氮濃度高 多用空調避免開窗
長途開車時駕駛偶爾會想開窗透氣,學者指出,戶外或郊區開窗能達到良好的換氣效果,但隧道內因一氧化氮濃度高於戶外千倍,應使用車內空調,避免吸入空氣污染物質。今天是端午連假首日,國道從24日就開始出現壅塞情形,其中國道5號塞爆一整夜,到目前為止南下南港到坪林路段仍車多壅塞,高公局預估最快晚上6時才會紓解。長途開車有時為了消散車中異味或透氣,駕駛會開窗,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張章堂透過新興科技媒體告訴中央社記者,若是在一般戶外、郊區,駕駛過程中開窗能達到良好的換氣效果,但若是行經隧道內則建議只用車內空調,避免空氣污染物進入車內。張章堂指出,隧道內一氧化碳(CO)濃度是戶外的數十至上百倍,一氧化氮(NO)更可能上千倍,開窗透氣反而可能會吸入空氣污染物;雖然密閉空間中呼吸可能會導致二氧化碳(CO2)濃度上升,但相較於CO與NO,CO2對人的影響還屬輕微,可以等到開離隧道後再開窗透氣。此外,消除異味也有人會選擇使用車內芳香劑,張章堂說,一般車內芳香劑分為溶劑類與非溶劑類,溶劑類可能比較容易有丙酮、酒精等揮發,經呼吸後進入人體,若是長時間累積在體內,可能會對肺、肝有不良影響。張章堂表示,若是選擇芳香劑,可減少使用水性、溶劑類;如果是可開關式的芳香劑,建議不要一直開著,減少揮發濃度;開車前可以先開窗,讓車內空氣流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簡任技正董曉音告訴中央社記者,若是以減少曝露在化學物質中為出發點,最好不使用芳香劑,若要使用,要注意是否有合格標章,使用時也建議避免高溫或長時間曝露。
-
2020-06-22 科別.新陳代謝
肝發炎為何與甲狀腺疾病有關?醫師解析兩者關連
人體的甲狀腺位於脖子下緣、氣管及食道的前面,由左右兩葉構成,屬於內分泌器官,會分泌「甲狀腺荷爾蒙(甲狀腺素)」,調節身體各項機能,包括影響蛋白質以及脂肪代謝、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等,同時也與體溫調節及青少年骨骼發育息息相關。當甲狀腺荷爾蒙分泌維持平穩,身體就能獲得平衡,若分泌太多,就會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甲亢)」;如果太少,則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可以說,分泌過多與不及都會影響健康,而且都可能造成肝指數異常。甲狀腺機能亢進者 約4成肝指數也異常甲狀腺機能亢進是相當常見的疾病,約有7成的原因與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葛瑞夫茲症(Graves' disease)」有關,也是身體製造太多自體免疫抗體引起。其他引發甲狀腺亢進的原因還有毒性甲狀腺結節(toxic nodular goiter)、亞急性甲狀腺發炎(subacute thyroiditis)、無痛性甲狀腺炎(painless thyroiditis),或是攝取過多「碘」、接觸含碘顯影劑等。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包括:體重減輕、食慾增加、過動、心悸、容易流汗、情緒緊張、手腳發抖、眼睛突出等。美國一份醫院資料庫分析研究發現,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中,高達4成合併有部份肝指數異常,包括AST(又稱GOT)、ALT(又稱GPT)、γ-GT(麩胺轉酸酶)、ALP(鹼性磷酸酶)、膽紅素等。其異常上升絕大多數在正常值上限的5倍以內,有時還會伴隨黃疸症狀。另一方面,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也常伴隨「高輸出性心衰竭」,也就是心跳過快,形同「幫浦一直打」,但打出去的血量反而不足,無法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且因心臟機能受損,導致肝臟血流也無法往心臟送,鬱積在肝內,造成「血流鬱積性肝病變」,這種人更容易有肝發炎,長期下去甚至會衍生肝硬化。甲狀腺機能亢進易合併肝發炎,目前尚不知確切原因,不過推測有以下幾項原因,包括:(1) 過多的甲狀腺素本身就對肝臟有毒性;(2) 甲狀腺毒症會加速肝糖和蛋白質的分解,引起肝細胞變性(degeneration);(3) 當甲狀腺素分泌過多,促使全身的新陳代謝速率加快,反而使停留在肝臟的血流變少,使得肝細胞缺氧、凋亡,導致氧化還原壓力增加,大量肝細胞受損、致使肝臟發炎。治療甲亢後 肝指數多半可恢復正常因甲狀腺機能亢進引發的肝指數異常,大半在服用治療甲亢的藥物後,肝指數也會明顯下降,如果肝指數還是一直異常升高,可以再詳加檢查找出其他原因,也可以注意一下是否為治療甲亢藥物的肝毒性所引起。目前用於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口服藥物主要有methimazole以及propylthiouracil(PTU)兩種,藥物安全性高,不過有少於1%的患者服藥後會出現顆粒球低下、貧血和肝毒性等副作用,少數甚至會造成肝衰竭,而這是跟自身體質有關,難以預測,稱為特異體質(idiosyncratic)。若有嚴重副作用,通常在用藥後的前3個月就會出現,若很嚴重就應該換藥或停藥,必要時應改採放射性碘或開刀治療,這需由內分泌科醫師評估後決定。甲狀腺機能低下者 較易罹患脂肪肝與甲狀腺機能亢進相反,「甲狀腺機能低下」是無法製造足夠的甲狀腺荷爾蒙,造成身體失調,較常見的原因包括自體免疫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接受甲狀腺手術、放射性碘治療後等原因;也有可能是腦下垂體疾病造成促甲狀腺荷爾蒙分泌不足。其中,橋本氏甲狀腺炎好發於30至50歲女性,是因遺傳、體質產生的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會產生對抗甲狀腺的抗體,破壞自身甲狀腺組織,引起慢性甲狀腺炎,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機能低下會出現髮膚乾粗、臉色蠟黃、畏寒、聲音低沉、便秘、活動力及反應變慢、嗜睡、全身無力、浮腫及體重增加等症狀。醫界研究亦發現,甲狀腺機能低下者,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比例為3成,較甲狀腺機能正常者高出1成左右。 脂肪肝需透過減重、飲食控制及運動才能消除甲狀腺機能低下者較易罹患脂肪肝,可能是與脂質及膽汁代謝異常有關。當甲狀腺機能低下時,脂質代謝異常,胰島素抗性增加,所以容易有脂肪肝的問題。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者易肥胖,也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甲狀腺機能減退,容易使膽汁鬱積,甚至引發肝炎。不過,肝臟組織學很少有纖維化發生。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治療,補充甲狀腺素即可,而肝發炎情形通常也會因此慢慢消失,恢復正常。但要消除脂肪肝,仍建議透過運動、節制飲食、減重才是最根本的方法。由於現在國人罹患脂肪肝的比例甚高,建議若是原因不明的脂肪肝,不妨檢查一下甲狀腺功能,或許能夠從中找出端倪。自體免疫疾病 可能同時攻擊甲狀腺與肝臟還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不只會造成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攻擊肝臟,造成肝發炎甚至肝硬化。因為自體免疫疾病肇因於自身免疫系統錯亂,把身體器官當成攻擊對象,造成多處器官的病變。自體免疫性肝炎(AIH)就是其中一種,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患者是抽血時發現肝指數異常,或是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粗糙甚至已經肝硬化,接受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自體免疫性肝炎,且3至4成的患者甲狀腺機能也有異常。自體免疫性肝炎好發於中年女性。當肝指數異常,又排除病毒、酒精、藥物等原因後,可抽血檢測特殊的自體免疫抗體,或進行肝臟穿刺,加以釐清是否為自體免疫性肝炎。這類患者通常也合併其它自體免疫疾病,例如橋本氏甲狀腺炎、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治療自體免疫性肝炎需用類固醇(steroid)及其他免疫抑制劑(azathioprine)去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讓它不要對肝細胞發動攻擊,減緩發炎情況,避免惡化為肝纖維化或肝硬化。但若患者已進展至末期肝病,或出現其他相關的嚴重併發症及肝衰竭現象,此時,肝臟移植是唯一的治療方式。另外,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最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葛瑞夫茲症」,也被研究發現與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症(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有關,患者的膽管被自身免疫系統猛烈破壞,經膽管運送的膽汁聚積在肝臟內,使得肝組織受損,若不治療,最終也會走向肝硬化的後果。對於PBC患者而言,口服藥物UDCA(熊去氧膽酸)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夠改善肝臟發炎與纖維化,並降低膽汁淤積對肝臟造成的刺激與毒性,有助於延緩肝硬化的進行。【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會刊》第90期(2020-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6-21 新聞.健康知識+
咖啡、貝果可能是禍首?7種食物可能讓你心情變差
心情低落時,你可能吃掉一盒餅乾、幾個甜甜圈,稍稍感到緩解。這些所謂的安慰食物(comfort food)的確短時間紓解了情緒或壓力,英國營養治療師Claudia Smith說,餅乾或炸薯條之類的安慰食物會激發大腦中的獎勵觸發器,帶來期待或興奮。心理學家和英國健康顧問Lee Chambers認為,安慰食物確實誘發使人愉悅的多巴胺分泌,但這種愉悅卻是短暫的。「造成情緒低落的不良飲食,通常來自糖分、澱粉和精製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Smith說,如果這些食物吃太多,最終可能會導致血糖飆升,從而讓情緒更低落、煩躁不安、焦慮、疲勞和注意力渙散。情緒化飲食是一個周期性過程,情緒低落會渴望吃升高血糖的食物,提升腦內多巴胺含量,但當它迅速下降後,我們會同時感覺罪惡。這樣的循環常使人感覺不滿足、羞愧、罪惡感和後悔。大量並長時間食用這類食物,可能導致大腦獎勵反應敏感度降低,你會發現需要更多安慰食物,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英國註冊的營養師Tai Ibitoye表示,「節制」是關鍵。經常或過量食用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可能對情緒產生負面影響,但只吃一塊餅乾可以對某些人帶來愉悅和舒適。以下是七種可能讓你心情變糟的罪魁禍首。1.酒Ibitoye說,攝取少量酒精可能不錯,甚至可以改善情緒。但經常性或過度飲酒會使情況惡化,經常宿醉的人就感受得到。2.炸薯條薯條的確美味且會讓人暫時感覺愉悅,但其中充滿飽和脂肪和精緻碳水化合物及過量鹽分,這就是迅速提升能量又急遽下降,讓人情緒不佳又疲憊的原因。Ibitoye說,緩慢釋放能量或結構複雜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糙米和藜麥等全穀物,可以使血糖緩慢上升。「選擇這些食物可以讓大腦發揮更好的功能。」3.咖啡因《醫學日報(Medical Daily)》報導,含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會誘使大腦釋放多巴胺和血清素。少量飲用沒問題,但過量會導致煩躁和焦慮。喝多少咖啡算太多?建議量隨著各種研究不斷變化,梅奧診所建議每天最多喝四杯咖啡。4.汽水汽水中的糖會被人體迅速吸收,導致血糖快速飆升。那麼選擇無糖汽水(Diet)就沒問題嗎?那可不!這類汽水含阿斯巴甜等甜味劑,容易引起焦慮和憂鬱。2014年一項研究顯示,甜味飲料和老年憂鬱有關係。5.烘焙食品史密斯說,烘焙食品充滿引起情緒低落的成分,例如糖分,糖會迅速分解為葡萄糖,引發血糖飆升又快速下降。他建議,試著幾天不吃蛋糕、餅乾和含糖飲料或其他含甜味劑的產品,注意身體的感覺,幾天之內,很快可以感覺到情緒改善的效益。6.加工食品薯片或披薩這類加工食品,會讓人的心情變糟。這些食物含大量精緻糖、飽和脂肪和防腐劑。這些成分加在一起會導致能量潰堤,引起疲勞和減少動力。7.貝果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貝果會讓身體感覺沉重、腹脹不適。這是因為貝果中僅含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成分,通常由精緻穀物製成,幾乎沒有營養價值。改吃糙米或全麥麵包,是對身體和情緒友善的選擇。資料來源/赫芬頓郵報
-
2020-06-21 養生.聰明飲食
想要得到安慰?這7種食物吃多了心情反而變差
心情低落時,你可能吃掉一盒餅乾、幾個甜甜圈,稍稍感到緩解。這些所謂的安慰食物(comfort food)的確短時間紓解了情緒或壓力,英國營養治療師Claudia Smith說,餅乾或炸薯條之類的安慰食物會激發大腦中的獎勵觸發器,帶來期待或興奮。心理學家和英國健康顧問Lee Chambers認為,安慰食物確實誘發使人愉悅的多巴胺分泌,但這種愉悅卻是短暫的。「造成情緒低落的不良飲食,通常來自糖分、澱粉和精製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Smith說,如果這些食物吃太多,最終可能會導致血糖飆升,從而讓情緒更低落、煩躁不安、焦慮、疲勞和注意力渙散。情緒化飲食是一個周期性過程,情緒低落會渴望吃升高血糖的食物,提升腦內多巴胺含量,但當它迅速下降後,我們會同時感覺罪惡。這樣的循環常使人感覺不滿足、羞愧、罪惡感和後悔。大量並長時間食用這類食物,可能導致大腦獎勵反應敏感度降低,你會發現需要更多安慰食物,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英國營養師Tai Ibitoye表示,「節制」是關鍵。經常或過量食用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可能對情緒產生負面影響,但只吃一塊餅乾可以對某些人帶來愉悅和舒適。以下是七種可能讓你心情變糟的罪魁禍首。1.酒Ibitoye說,攝取少量酒精可能不錯,甚至可以改善情緒。但經常性或過度飲酒會使情況惡化,經常宿醉的人就感受得到。2.炸薯條薯條的確美味且會讓人暫時感覺愉悅,但其中充滿飽和脂肪和精緻碳水化合物及過量鹽分,這就是迅速提升能量又急遽下降,讓人情緒不佳又疲憊的原因。Ibitoye說,緩慢釋放能量或結構複雜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糙米和藜麥等全穀物,可以使血糖緩慢上升。「選擇這些食物可以讓大腦發揮更好的功能。」3.咖啡因《醫學日報(Medical Daily)》報導,含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會誘使大腦釋放多巴胺和血清素。少量飲用沒問題,但過量會導致煩躁和焦慮。喝多少咖啡算太多?建議量隨著各種研究不斷變化,梅奧診所建議每天最多喝四杯咖啡。4.汽水汽水中的糖會被人體迅速吸收,導致血糖快速飆升。那麼選擇無糖汽水(Diet)就沒問題嗎?那可不!這類汽水含阿斯巴甜等甜味劑,容易引起焦慮和憂鬱。2014年一項研究顯示,甜味飲料和老年憂鬱有關係。5.烘焙食品史密斯說,烘焙食品充滿引起情緒低落的成分,例如糖分,糖會迅速分解為葡萄糖,引發血糖飆升又快速下降。他建議,試著幾天不吃蛋糕、餅乾和含糖飲料或其他含甜味劑的產品,注意身體的感覺,幾天之內,很快可以感覺到情緒改善的效益。6.加工食品薯片或披薩這類加工食品,會讓人的心情變糟。這些食物含大量精緻糖、飽和脂肪和防腐劑。這些成分加在一起會導致能量潰堤,引起疲勞和減少動力。7.貝果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貝果會讓身體感覺沉重、腹脹不適。這是因為貝果中僅含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成分,通常由精緻穀物製成,幾乎沒有營養價值。改吃糙米或全麥麵包,是對身體和情緒友善的選擇。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6-17 養生.健康瘦身
生酮飲食怎麼吃?5個QA確認自己是否適合執行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法越來越紅,近年不少人為了瘦身嘗試生酮飲食。但是吃法正確嗎?一直努力減肥的玲玲,最近從姊妹淘那邊知道生酮飲食,一向不輕易相信非正規方式的她,努力在網路上尋找資料,幾天之後還是對這個似懂非懂,只知道主要是以降低或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對她來說就是拒絕麩質飲食法的一種,在自己沒有頭緒的情況下,帶著疑問去問營養師,希望能夠得到比較專業的答案。聽完玲玲疑問的營養師,笑笑的對她說:「生酮飲食雖然很多人推薦使用,但這算是一種偏食方式,有優點也有缺點,並非全然只有好處,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進行!」追根究柢的玲玲又問這種方式的原理,於是營養師拉了張椅子,讓她坐下來慢慢聽。※只要知道多少量,沒有東西不能吃,包括碳水化合物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簡單來說就是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醣);適當的蛋白質的一種飲食法。起初是發現對於癲癇患者的症狀改善而出現的一種飲食法。並且因為網路上有眾多因為生酮飲食而減肥成功案例,不少人把生酮飲食與減肥聯想再一起。是否每個人都可以吃生酮?生酮前該做哪些功課呢?如何簡單入門生酮飲食呢?什麼是生酮飲食?生酮飲食的真面目到底是甚麼呢?其實沒甚麼神秘的,重點就是幾乎不吃可消化性的碳水化合物(澱粉、水果、糖等)為手段,分為「飢餓型生酮」與「營養型生酮」,前者是透過身體攝取極低熱量,強迫性代謝脂肪產生酮體,後者不強調大幅降低熱量吸收,主要透過極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提高脂肪攝取,強迫脂肪代謝產生酮體,這種飲食方式才會被稱為「生酮飲食」。生酮飲食幾乎斷絕可消化性碳水化合物,也限制許多食物攝取,如:米飯麵食(高精緻澱粉)、水果(含果糖、蔗糖)、牛奶(含乳糖)等,這樣飲食方式會造成微量營養素不足的問題,還會發生血糖降低,身體為了維持足夠的血糖和能量,在生酮初期肝臟與肌肉會釋放肝醣,更釋放水分至血液中有利尿脫水的效果。身體要提供甘油以作為糖質新生的原料,就會開始大量分解脂肪,肝糖能在肝臟與腎臟製造血糖,分解出來的脂肪酸在細胞氧化產生能量。正常生理狀態下,脂肪酸要完全氧化產生能量,要由糖類代謝而來「碳骨架」協助。可是生酮飲食的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無法提供足夠的碳骨架讓脂肪酸完全氧化,於是產生脂肪代謝時的副產品酮體,這就是是生酮飲食的名稱來源。生酮飲食的優點1. 生酮幫助治療癲癇禁食這類療法原先就是以治療癲癇為目的,近代醫學研究發現飢餓過程產生酮體,在腦部中促進GABA的合成,GABA是一種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在酮體的刺激後,增加GABA能減少腦部不正常放電,減少癲癇發病機會。2. 生酮飲食能有效幫助減肥因為可以有效代謝脂肪,成為許多人採取這方式的主要目的。醫學研究顯示生酮飲食確實能幫助減重,速率也比傳統的減低熱量飲食為高,不過該方式初期反應為脫水,並非期待的脂肪代謝,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效果。研究來源:生酮飲食長期對於肥胖患者的影響3. 調節血糖生酮飲食法有助於改善糖化血色素(HbA1c)、禁食血糖等健康指數,根據2005年研究,以沒有服用降血糖藥物與注射胰島素糖尿病患,作為研究對象,歷經4個月的生酮飲食後,糖化血色素降低1.2%、禁食血糖比原先減少16.6%。生酮飲食的缺點與副作用1. 酮酸中毒因為酮體是酸性物質,該飲食法會造成酮酸中毒的傳言,其實一直沒有停過。不過經研究發現正常人採用生酮飲食,升高的酮酸並不會影響血液pH值,會造成酮酸中毒的風險並不高。2. 血脂問題由於斷絕可消化性的碳水化合物來源,雖然三酸甘油酯指數有可能會降低,但攝取大量油脂且要攝取奶油、豬油或椰子油等含有高飽和性脂肪酸的油脂,這時低密度脂蛋白會有增加的現象,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3. 心臟問題從事生同飲食法的人,出現沒有心肌梗塞的疾病史,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問題。有學者推測可能與心肌缺乏肝醣的能量有關,生酮飲食法的水果、全穀雜糧與蔬菜量受到限制,讓抗氧化營養素與微量營養素攝取量減少,直接影響心臟的功能。你適合執行生酮飲食嗎?Q1:你對食材『營養成分』了解嗎?Ans:『醣、脂肪、蛋白質之間的比例』是生酮飲食最主要的一環,在還不了解前建議不要輕易嘗試Q2:你可以克制『糖跟醣』的誘惑嗎?Ans:雖然有『代糖』可以替代,但如果無法克制自己去吃甜食,還是很容易誤踩地雷。Q3:你可以勤勞自備三餐嗎?Ans:就如同剛剛說到,生酮是要去計算份量、熱量的。外食族除非選擇一些有品牌的營養餐盒,要不然是較困難去落實生酮飲食的。Q4:你是否有些特殊疾病呢?Ans:依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之機轉及臨床應用有提到,有先天性代謝缺陷,進而會影響到脂肪酸運輸或氧化的病患,是絕對不可執行生酮飲食的。Q5:你是否做足了功課?Ans:生酮飲食是一種完全改變熱量來源的一種飲食法,所以身體在初期勢必會有一些不適應症的產生,這些是要去克服或是去了解的。諮詢專業營養師或是熟識你身體狀況的醫師是最簡單的方式如果以上五題,都充分瞭解了那就可以開始嘗試執行生酮飲食了,就讓我們進入Step.2。執行生酮飲食前的準備 你的熱量該如何分配?首先,你必須知道你每天該吃多少熱量,不知道的話可以參考TDEE網路計算機(好像每篇都會提到TDEE,沒辦法因為控制飲食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熱量囉)例如:你一天的熱量是1800大卡,那就需攝取脂肪140~160公克、蛋白質90~112.5公克、醣5~45公克。大家不妨可以試著去算算看。食物種類你都搞清楚了嗎?主食類: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米、麵、冬粉、麵包外。地瓜、南瓜、芋頭、山藥、菱角…這些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所以這些都是生酮飲食要盡量避免的。豆魚肉蛋類:看上面比例就知道,生酮飲食其實還是有在控制蛋白質的量,根據國健署-食物代換表,一分的豆魚肉蛋類蛋白質大約7公克,如果一天1800大卡約只能吃13~16份蛋白質。蔬菜:那5~10%的醣熱量基本上都可由蔬菜類取得喔(提醒大家:小番茄是水果、大番茄是蔬菜唷)水果:水果含有果糖、蔗糖就跟主食類一樣,要盡量避免或透過精算去攝取喔。脂肪:生酮飲食大部分的能量來源都由脂肪提供,而且因為是主要的飲食來源,所以需要攝取多種不一樣的油脂,才能平衡每種油脂的特點喔(這等下會好好介紹)。如何簡單入門生酮飲食1. 看懂營養標示不管是醬油、胡椒、醬汁…調味料,根據法規都是需要有完整營養標示。在挑選時,注意營養標示中的『碳水化合物』、『糖』這兩項的量是很重要的,但也必須說因為在法規上有制定,如果每10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及糖量小於0.5公克,是可以註記為0的,所以還可以用成分中是否有添加『糖』或是『○○澱粉』去判斷唷!但也再次提醒,只要妳的碳水化合物量控制得當,還是可以吃少許的水果、主食喔!!!2. 了解油脂的種類及特性油脂大部分是由脂肪酸合成,而脂肪酸又可以分為SFA飽和脂肪酸、UFA不飽和脂肪酸[PUFA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3、ω-6)、MUFA單元不飽和脂肪酸(ω-9)]ω-3:足夠的ω-3脂肪酸對於大腦記憶力及學習能力使有益的,大家眾所皆知的EPA、DHA都是ω-3的一種,所以除了一些堅果種子類富含ω-3外,深海魚類也有喔。ω-6:與ω-3相似的一種脂肪酸。但已有許多研究證明,過多的ω-6是會增加慢性發炎反應(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在一些植物油中ω-6都是明顯高於ω-3的。包含:花生油、紅花油…等。ω-9:為非必需脂肪酸,有研究證明是有益於心血管的預防保健。最常見於:酪梨、苦茶油、橄欖油 營養師會建議我們攝取的油脂ω-6:ω-3的比例是1:1~4:1是最理想的。但是現在市售單品油好較少有這樣子的比例,所以執行生酮飲食時,才會需要攝取多種的油脂來達到這樣的平衡。一篇311位7~12歲小朋友的研究中發現,攝取較多比例的PUFA是有較高的除脂體重,及較低的內臟脂肪及體脂。進一步分析ω-6、ω-3比例發現,較高的ω-6:ω-3比例與是更有利於降低腹部脂肪的。資料來源:Cardel M, Lemas DJ, Jackson KH et al. Higher Intake of PUFAs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Total and Visceral Adiposity and Higher Lean Mass in a Racially Diverse Sample of Children. J Nutr. 2015 Sep;145(9):2146-52.3. 椰子油、MCT oil又是什麼?中鏈脂肪酸,與上述的脂肪酸不同的地方在碳鏈較短。在小腸吸收時因為碳鏈較短,代謝路線不同於以往的長鏈脂肪酸,是經由肝門靜脈直接運送到肝臟產生酮體當作能量使用,所以能夠快速的當作產生能量,重點是代謝過程中幾乎不產生三酸甘油脂。營養師的簡易生酮飲食菜單以1800大卡為例,脂肪140~160公克、蛋白質90~112.5公克、醣22.5~45公克去設計。生酮飲食是否會影響運動表現很多人都會擔心,如果成功進入生酮飲食世界減肥了,那會不會也把自己身體的力量減掉,導致運動表現越來越差。網路上面其實有很多實測影片,在執行生酮飲食後會有一段時間身體會感到不適,大多是因為改變飲食所產生的不適症。2014年研究中發現,給予越野自行車運動員生酮飲食後觀察運動員的體能表現中發現:1.長期高脂飲食再訓練期間,其實是對有氧耐力型運動員有利的(推測是因為減少體重、並減少運動後肌肉傷害)。2.但須要注意的是,較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會影響執行高強度工作的能力。另一篇有關生酮飲食與身體表現的文章中也提到,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仍然可以保有身體的最大肌力,但須注意的就是酮適應症問題、礦物質營養及蛋白質的攝取量的限制,最後作者也不約而同的提到:生酮飲食導致的肌肉肝糖不足會限制無氧運動的運動表現喔。執行生酮飲食小叮嚀大家都認為生酮飲食只要完全『戒醣』就可以,其實是錯的。因為在生酮飲食中是要足夠的蔬菜,搭配適量的豆魚肉蛋及大量且多種的油脂,才是最重要的。這種方式有許多隱藏性的風險,採行之前強烈建議找專業人士,像是醫師、營養師以血糖、血脂、疾病史等資料評估健康狀況,沒有確認之前切忌貿然採行生酮飲食!開始生酮飲食後,初期會有水分排出現象,體內電解質也會被排出,容易有出現疲倦、頭痛等情況,經過適應期後這些問題隨之消失。最後警告,這種飲食法用酮體取代葡萄糖,減重效果的確明顯,不過回復正常飲食後,復胖機會也頗高,不要超過個半個月比較安全。這邊也要呼籲各位朋友執行生酮飲食時,需要喝足夠的水來維持身體正常運作,且千萬不要在還沒了解生同飲食透徹前就隨意嘗試生酮,要做任何飲食調整前,都需要諮詢相關專業醫生或營養師再去執行才會安全又有效喔!※本文摘自SuperFIT,原文請點此
-
2020-06-17 養生.聰明飲食
吃荔枝會引發低血糖症?當心這樣吃恐致命!鳳梨、芒果也都在危險榜上
夏季來臨,很多人三餐飯後都會吃點水果助消化,但是吃下這些水果時可能要特別注意!現在也正值荔枝的盛產季節,喜歡吃荔枝的人可是過足了嘴癮。但近日,關於荔枝的消息也是層出不窮。「荔枝吃多了容易得『荔枝病』」、「過量食用荔枝後果很嚴重,會致死?」、「空腹不能吃荔枝?」這讓很多人都慌了,荔枝一顆接一顆的吃,真的會奪命嗎?荔枝能不能空腹吃?今天就來一一說清楚。什麼是荔枝病?荔枝病,實際上就是現代醫學認為的一種"低血糖症”。一次吃大量或空腹吃荔枝導致低血糖,而引起的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叫做「荔枝病」。導致這種「荔枝病」的主因有兩個:1.因荔枝含有較多的果糖,而果糖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或合成糖原的代謝過程,需要一系列酶的催化才能轉化改造。如果一次大量攝入太多果糖,體內來不及提供足夠的轉化酶,結果血液中存在大量的果糖,刺激胰島β細胞迅速釋放大量胰島素來降低血糖。2.另一方面,果糖太高,也會抑制肝葡萄糖產生,從而導致血糖進一步降低。特別是機體處於飢餓狀態,血糖含量(即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較低時,攝入過多果糖,大腦可能會受到已進食的錯誤信息。人體感覺不到餓,也就沒了食慾。正常進食受到影響,人體所必需的營養補充不足,導致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較低而引起低血糖症。所以,一次吃大量荔枝,特別是空腹食用更容易患上「荔枝病」。荔枝吃錯了真的會致命?「荔枝病」按臨床表現可分為輕重兩型:輕型荔枝病的機體處於低血糖狀態,腦組織因能量代謝紊亂及代謝產物中毒而發生障礙,此時若救治及時,迅速糾正低血糖,大多輕症患者均能在短時間內緩解。若延誤治療,低血糖昏迷時間超過5小時,就會相繼引起全身性代謝紊亂,出現能量代謝障礙、缺氧、昏迷、多髒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此時單純補充葡萄糖已達不到治療的效果,必須及時採取綜合治療措施。一般的低血糖為何「沒事」呢?荔枝病主要是因為引起了低血糖,很多人平常都有低血糖的症狀,為什麼沒事呢?這是因為,低血糖症狀嚴重程度與血糖水平、血糖的下降速度、機體對低血糖的反應性及年齡有關。很多時候低血糖是一過性的反應(功能性低血糖),在進食醣類之後就會有所緩解。但某些情況下,低血糖可造成腦細胞損害。腦組織的能量代謝全部依靠葡萄糖供能,每克腦組織儲存的葡萄糖非常有限,僅夠維持5-10分鐘腦細胞供能。當低血糖時,葡萄糖進入腦組織減少,極易損害腦組織,如低血糖昏迷6小時以上,腦細胞會受到嚴重不可逆傷害,可導致癡呆甚至死亡。當荔枝病引發死亡時,就屬於這種嚴重的低血糖表現。如何才能預防「荔枝病」?最好的預防辦法是:1.不要一次吃太多荔枝老人小孩一次食用不要超過5顆,成人一天食用在300克內為宜,即不超過10-15顆。2.不要空腹、久餓和早餐前吃荔枝,更不能拿荔枝當食品充飢。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再食用。吃荔枝後,一旦出現頭暈、噁心、出冷汗等症狀,要及時大量補充葡萄糖水、普通砂糖、方塊糖、冰糖水和白麵包饅頭片等。成年人的血糖調節能力較強,一般情況下,喝糖水會緩解,嚴重者應及時就醫。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幼兒如果症狀嚴重,應及時送醫院救治。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高糖的荔枝是絕對要少吃或不吃的。需強調的是,糖尿病患者想以此降低血糖的方法並不可取,後果會很嚴重。而攝取過多的水果,或者以水果充當三餐來減肥,可能會因果糖攝入過多而導致能量過剩。夏天吃這幾類水果也要注意1.鳳梨過敏症有些人在吃鳳梨後,會出現皮膚瘙癢、潮紅等過敏症狀。這是因為鳳梨中含有多種生物甙和鳳梨蛋白酶,這些物質容易使人出現過敏症狀。生物甙會刺激口腔和食道黏膜,使口腔發癢;而鳳梨蛋白酶則是一種異性蛋白。對這種蛋白過敏的人吃後,多數在1~2小時會出現腹痛、嘔吐、腹瀉、頭暈、瘙癢等過敏症狀,特別是免疫力發育不健全、皮膚嬌嫩的孩子,更容易引起過敏。嚴重時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和昏迷等,必須送醫院搶救。因此建議在吃鳳梨之前,可以先去除鳳梨皮後,將鳳梨用鹽水浸泡後幾分鐘再食用。而已經確認對鳳梨過敏者,就不要吃這個水果。2.胃柿石症柿子富含多種營養素,含糖量也很高。還有人相信「柿子中澀味成分可以分解酒精」,因此在飲酒時會吃過量的柿子,但沒人告訴你,這樣可能對身體帶來危害。其實,柿子口感澀主要是因為矢布醇、紅鞣質,這些物質與胃酸結合會形成凝塊,再經過胃裡的一系列活動就很有可能成為石頭般的團塊而發生柿石症。柿石症會造成劇烈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嚴重者需要手術。因此,柿子雖甜,但不宜多吃,最多一天吃1-2個,更不能吃不成熟和未去皮的柿子,尤其不要空腹食用。3.芒果皮膚炎芒果的營養成分基本為碳水化合物、檸檬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C等,夏天吃芒果消暑解渴。有些人吃芒果時,也會出現嘴週皮膚皮疹,是一種呈均勻或不規則分佈的淡紅色斑皮症,多分佈在雙側口角、上下頜或面頰部的密集而細小的丘疹,這個叫「芒果皮膚炎」。建議吃芒果時最好將其切成小塊再吃,防止接觸臉部。總而言之,荔枝、鳳梨、柿子、芒果等水果,雖然好吃,但也不要貪嘴哦。如果確認自己對某種水果過敏,更應該少吃或不吃。(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6-17 科別.感染科
疫情尚未緩解民眾卻不再堅持洗手 急診醫:危險的警訊
台灣因為防疫得當,民眾防疫警覺逐漸下降,醫師謝宗學觀察,戴口罩的人明顯減少,勤洗手的人更是不多,頂多是用乾式酒精洗手清潔手部;但許多「無套膜」病毒無法被酒精殺死,只能藉由洗手將病毒沖離手部,越來越少人堅持洗手習慣,他認為「對於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緩解的時刻,絕對是危險的警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昨天在「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臉書粉絲專頁指出最近小兒急診室來診人次回溫,剛開始時是腸胃炎和腺病毒感染增加,這幾天開始出現零星腸病毒病例,流感幾乎看不到。然而,有許多呼吸道感染發燒病人,流感、腺病毒快篩呈現陰性反應,病程、症狀較輕微,抽血報告顯示傾向病毒感染,判斷是一般感冒病毒,鼻病毒是可能的原因 (鼻病毒因為症狀輕微,不是急診常規檢驗項目)。謝宗學指出,高雄 15 學生群聚感染證實是鼻病毒惹得禍,再配合他在兒童急診的觀察,赫然發現這些感染的共通點:腸胃炎病毒、腺病毒、腸病毒、鼻病毒都是屬於「無套膜病毒」,75% 乾式酒精洗手液無法有效消毒!雖然武漢肺炎國際疫情仍然嚴重,台灣因為防疫得當,暫時成為世外桃園淨土,人民防疫警覺逐漸下降。根據他的觀察,戴口罩的人明顯減少,勤洗手的人更是不多,頂多是用乾式酒精洗手清潔手部,越來越少人願意走到洗手台,仔細用水和肥皂清潔手部,但許多「無套膜」病毒無法被酒精殺死,只能藉由洗手將病毒沖離手部。謝宗學強調,從腸胃炎病毒、腺病毒、腸病毒、鼻病毒等無套膜病毒感染增加,可以大略推估,許多人對於洗手習慣不再堅持,對於世界武漢疫情尚未緩解的時刻,絕對是危險的警訊!他提醒,乾式酒精洗手液雖然可以殺死武漢肺炎病毒,但它不是萬能,只是簡易消毒的替代方案,仔細洗手才是最正確的消毒方式,威脅兒童又無法藉由乾式洗手液消毒的病毒還有很多,勤洗手的習慣還是要維持,不然將容易爆發其他病毒疫情,特別是腸病毒。
-
2020-06-16 科別.新陳代謝
代謝症候群導致四大死因 85歲以上肺炎最致命
衛福部公布十大死因中,其中有四大死因與心血管有絕對的關係,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性疾病,四類死因去年總死亡人數為4萬8286人,逼近癌症的5萬232人。這四類疾病,都與飲食、生活習慣不佳引發的代謝症候群有絕大的關係。衛福部今公布十大死因排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若用年齡分析主要死因,1到14歲以事故傷害為最大宗,其次為癌症、15到24歲第一名同樣為事故傷害,其次為自殺、25到44歲則是癌症居首、自殺居次、45到64歲及65歲以上則是癌症位居第一,心臟疾病居次。由於我國已是高齡社會,另針對65歲以上人口進一步分析各自的十大死因。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65到74歲及75歲到84歲均以癌症、心臟疾病位居前二名,但是85歲以上高齡者,則以肺炎居首。陳雅俐說,肺炎、高血壓以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會隨著年紀增長,排名往前且風險增高,而糖尿病以及事故傷害則隨著年齡增長排名往後。台大醫院生醫園區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肺炎是老化的疾病,當社會愈來愈高齡,死亡率也相對上升。另外,癌症患者或是重大手術病人,也可能因為免疫力低下而併發肺炎。余忠仁表示,肺炎主要還是因為感染流感病毒或是肺炎鏈球菌而引發,因此最好的方式施打疫苗。而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余忠仁說,國際指引是建議55歲以上便需施打。但僅有少數地方政府放寬接種年齡層至55歲,疾管署目前僅針對75歲以上長者給予公費疫苗。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的心臟疾病、第四的腦血管疾病、第五的糖尿病、第八高血壓性疾病,這些疾病皆與代謝性疾病有關。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成儀表示,這些疾病都與飲食、生活習慣有絕大的關係,雖然近年國人開始注重飲食以及運動,但是質量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蕭成儀表示,這四類疾病都不是一蹴可及,都是長時間累積的疾病,這四類的疾病根本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肥胖」。依據2013到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5.4%,男性為53.4%、女性為38.3%,我國肥胖盛行率仍逐步提升。臨床觀察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習慣,雖然開始注重健康飲食,但飲食西化已經不可擋,質量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且健康飲食也是近幾年才開始注重,想要立即根除相關的心血管疾病,仍需要時間,而國人運動的意願仍「非常非常地差」,這部分仍待政府以及公衛體系積極推動。蕭成儀表示,心臟疾病中最致命的大概就是心肌梗塞,過去心肌梗塞好發於50歲以上的民眾,但近年來30歲就出現心肌梗塞的案例已經見怪不怪了,代謝症候群引發的心血管相關疾病,使近20年發病時間快速地年輕化。他呼籲,民眾應該要多加強健康飲食以及規律運動的觀念,也建議民眾可以遵循「S-ABCDE」的健康守則,該守則雖然是推薦給高血壓患者使用,但一般人也建議可以遵循,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S-ABCDE 生活降壓口訣:-限鹽(Salt restriction)每日食鹽攝取量低於6公克或食品標示上鈉含量低於2400毫克,多選擇新鮮食材,減少攝取加工食品、醃漬食物。-限酒(Alcohol limitation)男性:每天酒精少於30公克;不超過2當量。女性:每天酒精少於15公克;不超過1當量。註: 1個酒精當量=15公克酒精=罐裝啤酒一瓶(酒精濃度5%)或 紅酒130 cc(酒精濃度12%) 或 白蘭地40cc(酒精濃度40%)或高粱酒 30cc(酒精濃度53%)-減重(Body weight reduction)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24。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戒菸(Cessation of smoking)戒菸能遠離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風險。-飲食控制(Diet adaptation)每天攝取8到10份蔬果、2到3份低脂製品、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取註:宜多選用清蒸、水煮、涼拌、滷、燉、燒烤等烹調方式,盡量減少油炸、油煎的食物。-持續運動(Exercise adoption)每周運動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強度要能達到心跳每分鐘130跳以上。資料來源/國健署 製表/陳雨鑫聯合報
-
2020-06-14 科別.指甲.足部
指甲長得不好看 需要特別做保養嗎?醫師這麼說
小美日前發現指甲長得不好看,找美甲師保養、貼甲片,美甲師發現小美指甲變厚,修剪已深入甲肉,且疑有灰指甲症狀,建議小美直接就醫,並說明保養並無法改善狀況,因為保養無法治療黴菌。醫師強調,指甲有異狀,一定要找皮膚科醫師治療、處理,光靠坊間的指甲保養療程,無法解決指甲的疾病問題,只會讓指甲愈來愈醜、更見不得人。Q 正確的修剪指甲方法是?要剪成方的或圓的呢?嘉義基督教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邱健群表示,多數人剪指甲有一個迷思,會順著指甲弧度甲剪,但他並不建議這樣修剪指甲。剪指甲可有弧度,但兩側不能剪到太下面,如果剪到太下面接近甲肉部分,未來指甲不僅容易長歪,也可能出現「嵌甲(凍甲、甲溝炎)」狀況。因此,前端可以修剪成弧度,但兩側就不能往下剪,如果造成「嵌甲」再次修剪,很可能會越長越歪,造成惡性循環。邱健群說,若為工作、生活丶美觀需要,指甲要稍微留長沒有關係,但要注意做好清潔。而指甲修太短,很可能出現甲床分離,指甲會上下分裂開,長得不漂亮。他說,甲床分離是常見、但不容易處理的疾病,雖然大多甲床分離無害,但外觀不漂亮,也容易被誤以為是灰指甲,而且指甲也可能產生濕疹,指甲分離的旁邊,更可能發生甲溝炎。Q 喜歡做指甲彩繪的女性,可能會有哪些指甲健康問題,如何預防?近年許多人因為愛美或其他因素,喜歡做美甲、彩繪或貼甲片。指甲表面必須先做處理,才能黏貼甲片丶彩繪,當要去除彩繪或甲片時,就必須使用拋光水等有機溶劑塗抹、去除指甲上的黏膠。當指甲彩繪、貼甲片頻繁,就會不斷重複拔除、去除指甲表面黏膠過程,可能造成指甲表面受損。邱健群舉例,就像皮膚,持續用酒精等刺激物抹擦,一定會受傷。同理,過度清潔對指甲是不好的,因為指甲角質蛋白不耐酸鹼,即使是健康的指甲,在不斷做美甲、彩繪之下,就可能越做越不好看,變惡性循環。Q 指甲要特別做保養嗎?邱健群說明,指甲成分是角質蛋白,如果受到刺激,角質蛋白就可能排列不整齊、失去光澤。一般只要不過度清潔、過度刺激,指甲不會有太多問題,也不太需要專門作指甲保養。邱健群坦言,一般人的指甲, 只要做正常的清潔、保持乾淨乾爽就可以。他提醒,手部常常碰水的人,指甲縫容易潮濕、殘留水分,不僅容易藏汙納垢、生菌,指甲的生長、分裂也會變得不好看,因此只要碰過水,就要擦乾,保持清爽。他也建議手部護膚保養、擦護手霜時,順便對指甲保養一下就可以,不一定要花大錢做指甲保養。Q 常使用清潔劑、酒精,對指甲有影響嗎?常洗手、浸水、噴酒精,的確可能造成甲床分離。邱健群表示,這段時間為了防疫,出入各機關丶公私部門都會噴酒精或常用清潔劑洗手,當這些東西使用太多,指甲旁邊可能會發炎,指甲長出來凹陷,或長得不漂亮、有白點丶光澤喪失,這雖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但臨床的確曾遇到這類患者。他說,指甲也可能是許多疾病的外在表現,也有可能是缺鐵、圓禿、乾癬,因為指甲病變相當複雜,像甲床分離就可能伴隨念珠菌或其他黴菌感染,建議發現指甲異狀,先找皮膚專科醫師診斷丶確認原因,才能做正確治療。
-
2020-06-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百工防疫第六課! 辦理活動…民眾座位若無法保持1.5公尺應戴口罩
「小曦局長x貓小姐的防疫課」第六集登場!因應武漢肺炎疫情,新竹市衛生局推動「百工防疫」。為打破嚴肅的防疫新生活運動宣導,邀請插畫家貓小姐Ms.Cat聯名合作,用系列圖文懶人包提供在各職場工作的民眾小叮嚀,維持健康之餘,也能維持產業運作、撐住經濟。貓小姐Ms.Cat是知名插畫家,喜歡用詼諧的手法畫貓、開貓的玩笑,有不少著作出版,也同時經營粉絲團。系列懶人包除了有逗趣的貓咪插圖,局長王宗曦也化身小曦局長,以可愛的插圖人物形象,為民眾開防疫課。系列懶人包針對的產業別包括有: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運輸倉儲業、支援服務業、教育業、藝術娛樂業等11大重點產業別,而本次「小曦局長x貓小姐的防疫課」之開課對象為在藝術娛樂業工作的民眾。新竹市衛生局局長王宗曦表示,喜歡到圖書館或藝文中心辦活動的朋友們應注意,不在通風不良的空間辦理活動,若有民眾前來,除了入場前後空間都要消毒,座位間的距離也要保持1.5公尺,無法保持距離應戴口罩。在健身房工作的朋友們使用器材前後要用酒精消毒,另請來運動的民眾自備毛巾擦乾汗水,運動完用肥皂正確洗手。王宗曦提醒,只要有咳嗽症狀等呼吸道症狀,就應避免前往健身房,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健康。防疫新生活,民眾也可多選擇到戶外運動,不僅更安全,也能趁機多曬太陽,感覺更陽光健康!(新竹市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0-06-12 新聞.健康知識+
除了不能裝熱的,塑膠容器也不能裝這2種飲品!台大農化系教授:6關鍵避免把毒吃下肚
食器塑化劑溶出問題保麗龍便當盒、塑膠餐具、泡麵碗,還有各種塑膠包裝的食品……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常常出現。但許多研究陸續發現,製造塑膠使用的塑化劑在某些塑膠材質中可能因加熱溶出,若長期接觸、攝取會干擾內分泌系統,因此引起民眾的重視。塑化劑是一種統稱,大約是數十種化學物質,主要添加在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目前有24項塑化劑是環保署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其中17項屬於第4類毒化物。依照〈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將毒化物分成4類,分別是:・第1類「累積性」在環境中會蓄積、不易分解,致汙染環境或危害人體健康者;・第2類「慢毒性」有致腫瘤、畸胎或慢性病者;・第3類「急毒性」經暴露會立即危害生命者;・第4類「疑似毒化物」有汙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之虞者。2011年臺灣爆發重大食安事件,昱伸香料公司在食品添加物起雲劑裡違法加入的塑化劑DEHP,則是同時具有累積性及慢毒性的塑化劑成分。食器會溶出哪些可能具危害性成分,與溶媒(容器盛裝的液體)、容器材料及接觸容器的條件(容器盛裝的液體溫度、酸鹼及盛裝時間長短)有關。因此,容許溶出哪些成分是以溶出試驗條件去定義。塑膠材料有可能含有重金屬及塑化劑,但法規對於含量與用來盛裝食物時可能的溶出量均訂有規範。含量部分,如鉛、鎘要在100ppm以下;塑化劑溶出量則規範在正庚烷下溶出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1.5 ppm以下。由於消費者對於食安問題的重視,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為讓食品業者與消費者能清楚了解塑膠產品的相關資訊,正確且安心地使用可能接觸到食物的塑膠類產品,於2016年4月18日公告修正〈應標示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品項〉及〈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標示相關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製造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若食品接觸面含塑膠材質,必須揭露該產品的材質、耐熱溫度,以及做為重複性或一次性使用等資訊,並明確告知使用該產品的注意事項,以利消費者正確使用。●如何選擇安全食器目前正提倡減塑風潮,所以盡量不要使用塑膠器皿,當非得要使用塑膠製的食器時,必須注意選擇的重點。應注意產品標示內容,選購標示完整之產品,並依標示說明正確使用,產品上如有刮痕、霧化、缺口、破裂等情況,應立即更換。而且不僅是塑膠材質的製品或器具,所有食品容器具的「接觸面」只要含塑膠材質,都要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6條的規定標示。例如塑膠杯、表面有塑膠膜的紙杯,或是有一層塑膠覆膜的紙袋,都需要揭露該產品使用的材質、耐熱溫度、是否可重複使用或僅能做一次性使用等資訊。此外,也要從我們的直覺去判斷食器是否有異狀,若器具、容器或包裝有變色、臭味、異味、汙染、發霉、含有異物或纖維剝落的情形,都要避免購買或是使用。●如何安全使用塑膠食器1. 清潔塑膠類容器、器具時,要注意不可造成塑膠材質的刮傷,因此應避免過度激烈刷洗,要選擇柔軟材質的刷洗工具與溫和洗劑,並且不要直接在塑膠餐具上使用刀具切割食物。2. 塑膠類容器或餐具,若有刮傷或是磨損,應立即更換,避免溶出物質;而刮傷或磨損的地方,也可能會沾染汙物或是有微生物生長。3. 要注意塑膠材質的種類是否適合所盛裝的食物,但基本上避免盛裝高溫、過酸或是含酒精成分的食品或飲料。4. 除非產品上有說明或是明確知道這材料可加熱使用或可微波,否則塑膠製品(包括保鮮膜或是盒子)加熱時都要注意不宜與食物直接接觸。5. 消毒殺菌時,避免使用紫外線或是用熱水蒸煮,一旦發現有材質龜裂、變形或顏色異常的情況,應盡量避免使用。6. 其他不合適的使用方式,例如有些店家會用塑膠袋包住盤子,再把食物直接放上面端給客人,這種做法要盡量避免,因為盛裝高溫食物時,塑膠袋易溶出有害健康的物質。書籍介紹正視威脅,別讓毒駭到你:家庭必備!認識毒物的真相,積極避毒、減毒,降低全家人健康風險作者:顏瑞泓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18/11/15作者簡介/顏瑞泓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負責主持農藥暨環境毒物研究室,曾獲頒「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年輕學者學術研究獎」,並分別獲國立臺灣大學及生農學院評選為「教學優良教師」,學生評價授課風格生動有趣,擅長以大量的生活知識或小故事,讓看起來很難記的東西變得令人印象深刻。曾榮獲2014臺灣農業化學會第五十二屆大會學術榮譽獎。著有《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延伸閱讀: 明明沒撞到,身上卻出現「不明瘀青」?中醫師:這3種部位,小心是癌症前兆!
-
2020-06-11 新聞.用藥停看聽
便秘讓腸子變黑?教授指出造成黑腸症的原因是這件事
讀者吳先生在2020-5-17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問我一些有關便秘的問題,我也立刻回覆了。之後他又和我聯絡了幾次,而直到最近(5-25)這一次我才決定寫文章來給他回覆。他這次說:「昨晚到中醫回診,醫生把脈及問診後,重新開了2星期藥方,內含1公克的番瀉葉。醫生表示劑量少,沒副作用。但我之前在網路上看過不少關於蕃瀉葉的副作用報導,例如腸子會變黑之類的。我也向醫生表示我近2周每早起床必喝約10CC苦茶油來解除便秘,但成效似乎不佳,倒是體脂肪明顯增加。醫生認為我還得持續喝,因為才喝2周,看不出效果。今天早上又讀到一篇文章"排便習慣變3天一次 是大腸癌警訊?"(https://times.hinet.net/times/news/22914507),我對自己的狀況越來越不安。」吳先生被便秘困擾已有三年,而儘管中西醫都看了,還是沒有改善。他所提的番瀉葉,跟其他瀉藥一樣,就只是讓病患被動性地排便,而且長期使用就會產生依賴性,從而使便秘狀況更加惡化。所以,瀉藥絕對不是治療慢性便秘的好方法。他所提的《腸子會變黑》,在台灣是叫做《黑腸症》,而幾乎所有媒體都會特別強調黑腸症是多可怕,例如《鏡周刊》就發表保健品加入番瀉葉 衛福部放任黑腸症氾濫。另外,也有健康資訊說便秘會造成黑腸症(如貼圖),但這也並非正確。長期服用番瀉葉的確是會造成黑腸症,而《黑腸症》聽起來也的確很可怕。但,黑腸症是真的很可怕嗎?在今年正好有兩篇回顧黑腸症的論文:(1)Melanosis Coli: A Comprehensive Review(黑腸症:全面性的回顧),(2)Melanosis Coli(黑腸症)。我現在把這兩篇論文的重點列舉如下:1.黑腸症的英文是melanosis coli,而直翻的話就是《大腸黑色素病變》,但其實黑腸症跟皮膚的黑色素是毫不相干。黑腸症的形成是因為大腸粘膜有lipofuscin(脂褐素)的沉積,而非melanin(黑色素)的沉積。所謂沉積,指的是巨噬细胞內含有色素顆粒。(註:有網路文章說顏色是來自瀉藥所含的色素,但這並非正確)2.長期服用蒽醌類瀉藥(番瀉葉和大黃衍生物)是造成黑腸症的主因。當這些瀉藥通過結腸時,會從原來的無活性狀態轉化為活性狀態,從而引發結腸粘膜細胞凋亡。這些死掉的細胞會形成脂褐素,並被巨噬细胞吞噬,最終導致脂褐素沿著大腸管壁沉積。3.黑腸症沒有特定的臨床表現,其診斷主要是基於互補檢查,例如內視鏡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4.首選治療方法是改變生活習慣。在沒有嚴重惡性腫瘤的情況下不應考慮藥物或手術治療。5.停止瀉藥的使用通常就會讓大腸恢復正常顏色。6.黑腸症與大腸癌風險無關。7.瀉藥應該只用於緩解急性便秘。 慢性便秘的治療不應依賴番瀉葉之類的瀉藥,而是應該從生活習慣的改變下手。水果,蔬菜,全穀類和豆類的食物可以提供必需的纖維,以增加糞便體積和預防便秘。 充足的水分是保持健康排便的另一個關鍵步驟。 必須記住,其他刺激物也會引起便秘,例如咖啡,能量飲料,油炸食品,過量的碳水化合物,酒精,紅肉和人工甜味劑。 足夠的運動可以刺激腸蠕動並幫助糞便向下通過消化道。 充足的睡眠有助於腸道健康。至於這位讀者所說的《喝苦茶油來解除便秘》,網路上的確是有非常多這樣的中文資訊,但是我卻找不到任何這樣的醫學文獻。所以很顯然,這就只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偏方。至於他所說的《排便習慣變3天一次 是大腸癌警訊?》,關鍵是在《變》這個字。由於他本人便秘已有三年,所以就不算是《變》了,而當然也就不算是大腸癌的警訊了。總之,長期服用番瀉葉這類的瀉藥的確是會造成黑腸症,但黑腸症只是內視鏡檢查時才會觀察到的(病患本身毫無感覺),而且也會隨著停用瀉藥而消失。也就是說,真正值得擔憂的是瀉藥的濫用,而不是黑腸症。原文:便秘,番瀉葉,黑腸症
-
2020-06-10 科別.新陳代謝
台灣疫情大解封 醫籲糖友持續回診勿停藥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趨緩,雖指揮中心六月七日宣布台灣大解封,但不代表不會再有感染者出現。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表示,相較於一般人,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較弱,更易受感染外,至今仍有糖友擔心風險而減少回診,若因停藥或棄打胰島素而導致長時間高血糖,身體保護機制將受到嚴重破壞,恐出現併發症、治癒力也會相對變低。呼籲糖友應定期回診、勿擅自停藥。彰基體系糖尿病健康e院院長、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台灣糖尿病患人數逐年增加,學會估計目前全台約230萬名糖友;而據國健署2018年統計,糖尿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第5名,不得不慎。杜思德說,65歲以上的年長者若有糖尿病,易出現高血壓、血脂異常、腎病變等共病,也是嚴重肺炎的高危險群。 據日前中國疫情研究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若罹患新冠肺炎,死亡率較一般患者高;而在2003年的SARS疫情中,糖尿病患者也被發現具有較高死亡率。而患者的血糖高低,普遍認為是預測疾病預後的一項重要因子。杜思德說,新冠肺炎發生至今,即便台灣五六月份疫情已趨緩,糖友回診數仍偏低,有糖友仍不敢出門、情緒波動大、怕有感染風險而減少就醫,之前更出現患者採血針、酒精棉片用完了也都不回診、不去藥局的情形。但其實血糖控制不佳、自行停藥,反讓自己曝露在更高的危險中。因此,他建議糖友在後疫情時代,除保持個人衛生,外出還是配戴口罩、勤洗手外,應定期驗血糖、留意血糖水平、規律用藥,並適度運動、保持免疫力,勿受疫情影響就自行停藥。若擔心感染肺炎疑慮,也可與醫師討論,考慮施打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來增進保護力。另外他也呼籲,糖友不應聽信地下電台的廣告偏方藥來做為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
2020-06-09 科別.心臟血管
夜晚喘不過氣醒來…心臟衰竭是慢性病 但症狀卻常突發
我們常說心臟像是個幫浦,能推進血液到全身各處。然而當心臟無法足夠推進血液時,可能就是「心臟衰竭」了。對年紀大於65歲的人而言,心臟衰竭是最常見的住院原因之一。心臟衰竭可分成兩型態,收縮型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從心室擠出足夠的血液供應全身需求。舒張型心臟衰竭起因於心臟肌肉無法在心跳之間放鬆,導致血液停滯於心臟腔室及血管中。無論是收縮型或舒張型的心臟衰竭都會導致水腫,讓液體堆積在肺部及身體其他各處。這時,心臟會試著彌補功能的不足,而讓心臟腔室逐漸擴大,或讓心臟壁越來越厚。心臟衰竭是個慢性病,但症狀及徵兆可能是突然出現的。● 運動時喘不過氣● 躺平的話很難呼吸● 在夜晚突然因為喘不過氣而醒來● 疲倦勞累或虛弱● 下肢或足部腫脹● 肚子有腹水堆積而腫脹● 半夜常需起床上廁所(夜尿)● 因為水腫而體重上升● 心律不整(感覺自己的心跳很快或是不太規則)任何會破壞心臟的狀況都可能造成心臟衰竭,因此危險因子如下:● 高血壓絕對脫不了關係,血壓持續升高,心臟就要更努力做工,這個幫浦也就更容易壞掉。● 罹患冠狀動脈疾病時,就像是機器管線阻塞及鏽蝕,當冠狀動脈血管變細,能獲得的動脈血變少,心臟肌肉就不夠強壯有力。● 心臟梗塞會損害部分心臟肌肉,部分心肌壞死後就像機器的一部分壞了,運轉就無法順利。● 呼吸中止症代表睡覺時沒法好好呼吸,就像會突然當機一樣。血液中的氧氣含量變少,心跳節律也不正常,都會影響心臟的功能。● 心臟瓣膜疾病:大家可以想像成機器的控制閥出了問題,幫浦功能就受到影響。● 心律不整:像是機器失去了自己的節律,不按照正常節拍運轉,那機器壞掉的機會就高了。例如造成心跳變快速且不規則的心房顫動,就可能會引發心臟衰竭。除了以上原因外,使用菸草、過量使用酒精、病毒感染,也都是會讓我們心臟幫浦壞掉的原因。下一次,我們會繼續介紹心臟衰竭的治療,敬請期待!原文:
-
2020-06-08 科別.皮膚
拔毛、剔毛哪個好?皮膚科醫師提醒除毛必知4常識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大部分女性都會想辦法去除腋毛或手腳毛,拔毛、剔毛或使用除毛膏是比較常見的手段,但如果拔毛或剔毛器具沒有清潔好,加上毛囊因拉扯出現傷口,就很有可能導致發炎;假使習慣用除毛膏,也有可能出現過敏症狀。皮膚科醫生建議,除毛前不論皮膚與器具都要清潔好,發現除毛膏塗抹時有異狀,就要立即停用。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許仲瑤表示,拔毛與剔毛是比較常見的方式,但都有可能導致毛囊傷害,拔毛由於拉扯毛囊容易有傷口,如果器具、皮膚、雙手,只要有地方沒有清洗乾淨,就有可能讓細菌入侵導致發炎;剔毛也類似,除了也會容易拉扯毛囊外,比較脆弱的皮膚容易在刀片摩擦下變薄,可能容易產生傷害。許仲瑤也說,當細菌入侵毛囊導致發炎,皮膚會出現類似青春痘的紅腫塊,趕快就醫應該可以消除,然而特別要注意,毛囊發炎或皮膚有傷口,有可能引起黑色素沉澱與聚集,傷口部位有可能看起來比較暗沉,雖然隨著時間,黑色素會慢慢消散,大多不會是長期性的黑色素累積,但是不論用拔毛夾或剔毛刀,都應該要特別小心清潔。另一方面許仲瑤補充,比較大面積的除毛,有些民眾會用除毛膏,例如腿部或手臂。除毛膏屬於微酸物質,可以分解毛髮蛋白質,讓體毛可以脫離,一段時間後體毛才會長出來。然而要特別注意的是,化學物質接觸皮膚,有可能導致過敏,擦除毛膏最好先小範圍測試一下會不會過敏,如果皮膚出現異狀就不要大範圍使用。衛福部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周報》中,邀請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同樣也談到除毛相關話題,趙昭明表示,毛髮多寡常會影響自信心,男性最在乎落腮鬍,女生則關心腋下、上臂毛、下腿毛,以及私密處比基尼線的體毛,擔心「雜草叢生」不好看,希望除之而後快。至於除毛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有哪些?以下提供民眾參考:1.除毛前後都要注意清潔,可用酒精稍微擦拭,若用拔或刮的方式除毛,動作務必要輕,減少毛囊拉扯,除毛後再抹乳液加強保溼。2.如果皮膚有溼疹、發炎、感染及傷口等問題,建議不要使用除毛膏。3.除毛後要用冷水清潔,除毛後有時會有暫時的紅腫及輕微刺痛,大約半天時間就會消退,並可使用冰敷或外用消炎藥膏塗抹,直至紅腫消退。4.臉部比較不建議使用,而私密處的肌膚,比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膚都還要脆弱敏感,所以選購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成分的安全性。頻繁使用或敏感皮膚會造成紅腫過敏,甚至發生皮疹,敏感體質者最好每次使用間隔1個月。趙昭明提醒,除毛後皮膚會產生色素疤痕沉澱,是使用除毛膏最常見的後遺症,要好幾個月色素才會淡化。除毛時有可能造成過敏、感染、傷口紅腫、毛囊角化粗糙、毛囊發炎、毛髮內嵌、發炎性色素沉澱,更嚴重時還會傷害皮膚造成灼傷及水泡形成。趙昭明進一步解釋,這是因除毛膏成份中,常常也含有角質溶解酵素成份,容易刺激皮膚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建議使用前應先抹在手臂內側肌膚測試,看看自己是否會對該產品產生過敏。(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被叮成紅豆冰!  最有效的防蚊秘訣大公開 雷射除毛不擔心再長? 醫點名6種人不適做 全台進入梅雨季 高溫潮溼適合黴菌孳生香港腳來報到 孩童單側視力不佳即為弱視 常見的類型有這3種
-
2020-06-08 科別.新陳代謝
年紀輕輕高血壓…腎上腺瘤惹禍
現年29歲的小偉,今年博士班畢業後,順利錄取了科學園區內薪水不錯的工作。不過,就職前的員工體檢卻發現,他有高血壓,收縮壓高達160mHg,回家量測偶爾會超過180mmHg,在吃了一陣子血壓藥後,他的血壓仍然居高不下。經就醫檢查發現,他的腎上腺分泌醛固酮(aldosterone)過高,電腦斷層也顯現,左側腎上腺有一顆1.2公分的腺瘤,於是到新陳代謝科門診進行治療。在門診中常有這類案例,年紀輕輕就被診斷為高血壓,未做進一步檢查卻服用了多年的高血壓藥物,血壓也一直控制不好。雖然90%以上是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即多重因素造成,包含遺傳、體重過重、鹽分攝取、壓力、酒精、缺乏運動引起,主要治療都還是以降壓藥為主。但若是高血壓的情形比較特殊,例如年紀低於30歲即被診斷、使用三種以上藥物仍難以控制、原本血壓正常突然在短期內升高、惡性高血壓(極高血壓引起器官受損)等,這類情形就要特別注意,是否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續發型高血壓」。常見續發性高血壓發生原因,包含內分泌異常、腎動脈狹窄等問題,若有懷疑應到大醫院做更進一步的檢查,而非不斷地吃降血壓藥物。小偉經評估後,腫瘤暫時不需手術切除,也不須使用高血壓藥物,而是服用針對內分泌治療的藥物,血壓因此回到正常值,可以正常的上班。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外食、缺乏時間運動等因素,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問題愈來愈年輕化。因此要預防三高,就必須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一旦發現問題,要趕快配合醫師指示處理,才能確保健康的身體。
-
2020-06-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趨緩民眾不再搶酒精 藥師:大量庫存造成困擾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民眾瘋搶防疫物資,其中消毒酒精更是一瓶難求,為此台灣菸酒公司推出濃度75%的防疫酒精,生產逾1800萬瓶,但隨疫情趨緩,民眾需求減少,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陳昭元表示,藥局內大量庫存反造成藥師困擾,呼籲民眾可用一杯珍珠奶茶的價格購買防疫紀念酒精,不但能協助藥師,還可紀念這光榮的台灣防疫史。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台灣菸酒公司日前宣布,防疫酒精生產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再加上台酒及各通路庫存充足,各產線於5月29日停產防疫酒精,恢復生產一般產品。陳昭元指出,隨著民眾對防疫酒精的需求量減少,台酒配給至社區藥局的防疫酒精出現滯銷,大量庫存已造成藥師困擾。當初政府每周配送三箱72瓶的酒精,但由於社區藥局很多以調劑處方為主,若沒有銷售出去,「這些酒精將會庫存很久」。陳昭元表示,日前新北市衛生局食藥科已率先合購四箱防疫酒精,作為防疫活動的紀念,呼籲民眾可到前領取口罩的社區藥局,以一杯珍珠奶茶的價格購買防疫紀念酒精(每瓶40元),不但能協助藥師減輕壓力,還可共同紀念這光榮的台灣防疫史。
-
2020-06-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抗疫總回顧 影響決策8事件
新冠肺炎延燒全球,從1月21日台灣出現首起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次次面臨突襲,關關難過、關關過,到今天放心解封,民眾能接近正常生活,歷經8個重大事件影響決策。1、登機檢疫 防疫視同作戰去年12月,中國武漢傳出疑似冠狀病毒感染的不明肺炎案例,那時還沒有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這個名詞,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跨年夜獲得中方證實疫情,啟動登機檢疫,防範境外移入病例。隨後派人赴武漢實地探查疫情後,以電郵向世衛示警。隨著疫情發展,開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團隊從加嚴邊境檢疫,防堵於境外,繼而拉起醫院防線,切斷院內感染,再擴大疫調追查零星案例源頭,撲滅星星之火,築起社區防火牆,防疫措施一層包著一層。2、武漢封城 台胞身分註記包機返台時間拉回到1月23日小年夜,凌晨2時天還沒亮,整座城市的人們還在睡夢中,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布上午10時起正式封城,公共運輸全面暫停、無特殊原因不得離開武漢,恐慌情緒一觸即發。各國紛紛派出專機撤僑,台灣頻頻向陸方提出包機要求,卻未獲回應,數百名台灣民眾受困當地,甚至出現藥品短缺,幾經協調,總算在2月初傳來好消息,2月3日深夜出動首班包機,載回200多名台商返台。考量疫區風險,指揮中心對湖北武漢台人進行身分註記,要求只能以包機形式返台,避免個別擅自回台成為防疫破口;建立下機後的消毒、發燒篩檢等作業流程,有症狀者通通由救護車送醫治療,其他由專車送往集中檢疫所,原則一人一室,專人提供三餐、垃圾按照感染性廢棄物高標準處理,建立起包機、集中檢疫模式。3、口罩實名制 國家隊成軍預購再升級在疫情期間,口罩、酒精、額溫槍等防疫物資十分搶手,行政院長蘇貞昌1月24日宣布管制醫療口罩輸出時,雖然指揮中心釋出防疫庫存,仍見民眾在超商排隊搶購,為解決口罩短缺,政府以公權力徵用口罩,並由經濟部協調廠商擴建口罩生產線,口罩國家隊成軍。2月6日購買口罩實名制上路,民眾可在健保特約藥局及部分衛生所限量購買,之後進化為口罩實名制2.0及3.0,增加了網路通路、超商預購,口罩漸漸供應無虞,在6月1日開放內外銷自由買賣。4、郵輪災難 三採陰解隔離防復陽曾停泊基隆港的「鑽石公主號遊輪」傳出有20多名乘客確診,郵輪可能淪為病毒溫床,載著病毒散布世界各地,指揮中心於是在2月6日宣布禁止國際郵輪靠泊台灣港口。但此時以基隆為母港的「寶瓶星號」正準備從日本外海返港基隆,船上1700多名台灣人,指揮中心強調一定會讓台灣人回來,但只要有1人確診新冠肺炎,必須全員留船隔離14天。寶瓶星號返抵基隆港那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親自登船信心喊話,防疫團隊共對128名有發燒、中國旅遊史、旅遊史不明及外國人進行採檢,全船旅客歷經9小時等待,檢驗結果全數陰性,陳時中開心公布「這一仗我們打贏了」,全民信心大振。郵輪事件看似落幕,卻傳出日本鑽石公主號乘客二次篩檢陰性出院後,又轉為陽性,國際間也頻頻出現「復陽」個案。由於病毒捉摸不定,為了避免復陽個案具傳染性,指揮中心依專家決議將解除隔離標準從二採陰性,升級為更嚴謹的三採陰性,將風險降到最低。5、媽祖不遶境 大型活動停辦或延期農曆3月媽祖遶境是宗教界一年一度的盛事,其中又以3月19日的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規模最大,9天8夜將橫跨4縣市,每年吸引200萬人次參與,但當時國內出現零星社區感染,加上韓國教會爆發群聚感染的前車之鑑,醫師、專家、甚至陳時中都表態籲延期。原本堅決要辦的大甲鎮瀾宮態度逐漸軟化,2月底宣布暫停媽祖遶境,指揮中心隨後也公布公眾集會指引,呼籲人潮密集活動應考慮延期,此後各種大大小小的宗教活動、馬拉松相繼自主停辦,讓台灣至今不曾因集會活動出現群聚感染。6、歐美返台病例釀危機 入境一律檢疫大型活動取消雖然降低群聚感染風險,但3月中旬疫情迅速延燒至歐美各國,在海外旅遊民眾、留學生返台避難潮雙重夾擊之下,台灣在短短7天內暴增79例境外移入病例。為防漏網之魚成防疫破口,指揮中心3月18日宣布提高國境封關管制措施,限制外籍人士入境、所有入境民眾一律居家檢疫14天,此後境外移入病例總算逐漸獲得控制。4月初,一架3月底剛從美國紐約飛往台灣的中華航空班機CI011傳出機上9名乘客確診,指揮中心發現大事不妙,隨即對全機旅客、機組員進行採檢,該班機共有12人確診,均為出現疑似症狀者,所幸空服員、機組員均無人確診。外界注意到,在機上密閉空間工作的空服員恐成染疫高風險族群,國籍航空為了保護空服組員,不僅備有組員專用洗手間,也增添隔離衣、口罩、手套等防護裝備,指揮中心也宣布4月起,空服員執勤時須配戴外科口罩、護目裝備、防水隔離衣及防水手套。7、女公關染疫 酒店舞廳難復業此後國內疫情漸趨穩定,僅有零星本土病例,未料4月8日確診的30多歲家庭主婦,一夜間竟成了台北市酒店女公關,指揮中心考量娛樂場所無法落實社交距離,隔天火速宣布全台酒店、舞廳即日起無限期暫停營業。疫調人員抽絲剝繭、層層追查相關接觸者,截至4月22日監測期滿,這名女公關的接觸者無人染疫,陳時中這才鬆了一口氣,宣布此案結案。但是各縣市卻為了酒店舞廳何時能恢復營業、如何落實社交距離與實名制或實聯制的防疫配套,爭議許久。8、敦睦艦隊群聚 國軍亡羊補牢4月18日正當疫情快速降溫,國內連續2天沒有新增確診個案時,竟傳出剛完成任務從友邦帛琉返台的海軍敦睦艦隊有3人染疫,全艦人員立即召回採檢並集中檢疫,當時全艦隊700多人的假期已邁入第2天,而且散布在全台各縣市,全台民眾頓時陷入恐慌情緒,也讓軍艦未落實通報、無檢驗能力等問題浮出檯面。經艦上與陸上集中隔離檢疫、反覆檢驗抗體,指揮中心釐清個案全都集中在磐石艦上,專家研判病毒來自台灣,且艦上已出現4波感染。除36名病毒核酸檢驗陽性的確定病例,還有8名血清抗體陽性的極可能病例,耗時1個多月調查後,確定查無感染源,宣布結案。為防磐石艦群聚事件重演,國防部已採購17套小型PCR檢測儀,優先部署在執行長期偵巡任務的船艦、外離島,以及6所作戰區醫院,實施早期採檢及初步診斷,以利及時通報應處。
-
2020-06-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故宮搶先解封 南北院取消進場人數控管
6月7日防疫規範將鬆綁,故宮表示,從今天起故宮北、南院取消進場人數控管,但會視展場擁擠程度適度疏導遊客,以維持社交距離;觀眾進館仍會維持量體溫及酒精消毒措施。隨著國內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趨緩,並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7日後擴大鬆綁生活防疫規範,讓許多藝文場館看到一線曙光。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天表示,即日起將取消進場人數控管,但會視展場擁擠程度適度疏導遊客,以維持社交距離。不過觀眾進館時,故宮仍會維持量體溫及酒精消毒措施,觀眾在場內如無法保持適當距離,將勸導戴口罩,而展場服務人員仍會配戴口罩服務。
-
2020-06-0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防疫解禁 這些解封項目一次查清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考量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風險低,為了讓民眾順利恢復正常生活,今天達到四個潛伏期滿,仍維持本土病例零確診且無社區感染,正式擴大鬆綁民眾生活防疫規範。不過仍有但書,民眾仍須配合實名(聯)制,並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勤洗手、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或搭乘大眾運輸時戴口罩),從事各項日常及休閒活動,包括藝文、餐飲、休閒活動場所,不再受限人數規範。1、保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若無法保持距離就要戴口罩。2、落實個人衛生防護,如戴口罩、量測體溫,店家建議於入口及場所內提供洗手用品或設備。3、建立實名制,並確實執行人流管制及環境清消。至於哪些項目解禁、以及有條件解禁,本報一次條列式整理,方便讀者查詢。●大眾運輸:台鐵、高鐵、捷運、公車等旅客進站乘車仍須量體溫、戴口罩,不過進站、上車後,若可維持社交距離或適當阻隔時,可不戴口罩,否則需戴上。台鐵、高鐵今天起恢復列車上販售便當等;在車上若能維持社交距離,或鄰座旅客有配戴口罩,可在列車上飲食。台鐵太魯閣號、普悠瑪號等新自強號恢復連假發售站票,每列次最多120張,端午節連假適用。北北基宜桃今天起實施進車站閘門、上公車時仍要先戴口罩、量體溫,進站或上車後若可維持社交距離,或適當阻隔設施,可不戴口罩。台東縣返往綠島及蘭嶼的客輪業者,包括凱旋、天王星、恆星、綠鳥之星等,今天依舊針對搭船遊客實施量體溫、戴口罩防疫管制措施,不戴口罩及發燒遊客一律拒載。●餐飲餐廳仍加設隔板,桌椅區仍要維持距離,但不會再限制餐廳內顧客人數,包含婚宴原先最多250人、每桌八人也放寬,做好社交距離、實聯制,不再限制人數。●藝文國立故宮博物院南北院取消進場人數控管,入內觀展無須戴口罩,但院方會視人流情況勸導戴上口罩,並視展場擁擠程度適度疏導遊客,以保持社交距離,仍維持量體溫及酒精消毒措施。電影院保持社交距離即可脫下口罩。●體育賽事中職:不再限制入場人數,座位採梅花座。●廟宇遶境白沙屯拱天宮、鎮瀾宮尚未決定恢復遶境日期。各地廟宇陸續規畫時程。
-
2020-06-07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風險因子 這些要預防!
癌症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如遺傳、基因突變等大家熟悉的因素,我們所處的環境、飲食習慣也與癌症的發生相關。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定期整理最新的研究及文獻,將致癌性物質依實證等級分類如下:● 第1群:為人類致癌物● 第2A群:對人類可能為致癌物● 第2B群:對人類懷疑為致癌物● 第3群:無法判定為人類致癌物● 第4群:認為該物質並非人類致癌物有關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IARC的專家做了完整的醫學文獻回顧後,依2015年10月提出之報告,將以下兩類食物列為第1群及第2A群之致癌物。加工肉品指肉品經鹽漬、醃漬、發酵、煙熏等處理以達風味提升或改善保存等目的,如:熱狗、火腿、香腸、鹹牛肉、肉乾、肉類罐頭、經調味等其他肉製品,列為大腸直腸癌之第1群致癌物。根據IARC的估計,每天攝食50公克加工肉,將使罹患大腸直腸癌風險提高18%。需特別注意的是,依IARC的分級,加工肉品雖然被列為與香菸和石綿同級的致癌物,但僅表示具有充分證據證明加工肉品會引起人類癌症,並不表示其危險程度與香菸、石綿相同,不能用於說明致癌風險高低。紅肉被列為第2A群致癌物,指所有哺乳類動物之肌肉,如牛肉、豬肉、羊肉及馬肉等。雖然報告提出食用紅肉過量可能會增加罹癌的機率,但也指出,由於無法排除其他飲食與生活習慣可能帶來的影響,食用紅肉與癌症有直接相關的證據有限。需特別說明的是,紅肉有其營養價值,含有高蛋白質與包括維生素B、鐵與鋅等物質,因此,建議民眾均衡飲食,避免大量攝取肉類,如此即可獲取營養又可降低因攝取過量所帶來的風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個人每天攝取紅肉的量約自身手掌大小(不含手指及拇指),平均大約100公克,每周約有3天吃紅肉,等於每周不超過300公克,其他以家禽、魚類或豆類取代,作為蛋白質的營養來源。除了上述WHO、IARC公布之因子之外,其他文獻也有報告可供參考:美國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於2018年5月公布了新版關於飲食、營養、體重和運動等生活方式因素,是如何影響癌症風險的最新研究。有關導致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包括:● 增加風險1.成年後體重超重或肥胖2.過多的脂肪3.食用加工肉類和大量紅肉4.每天喝2杯或更多酒精飲料● 減少風險1.吃全穀物和含纖維食物2.每日適度的體力活動大腸癌風險因子 還有這些1. 膽汁與大腸直腸癌近年來有些學者觀察到,大腸直腸癌的病人中,曾接受膽囊切除者占較高比例,也有研究發現,膽囊切除10年以上患者比未切除膽囊患者的大腸直腸瘤和癌的比率明顯增加。這樣的現象是偶然?還是二者之間的確有某種關聯?如何解釋?平時肝臟分泌的膽汁大多儲存在膽囊,膽汁的作用是乳化脂肪,促進脂肪吸收,我們吃飯以後,特別是進食含油脂多的食物後,膽囊就會收縮,把儲存的膽汁排入腸道,發揮消化、吸收的作用。如果膽囊被切除了,肝臟分泌出的膽汁沒有了儲存的地方,於是膽汁則會晝夜不停地直接進入腸道,膽汁被腸道中的細菌分解後,產生次級膽汁酸及代謝物,有較強的致癌作用,可能使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增加。但目前這個觀點還有爭議,有一些研究者持反對態度,他們觀察了上千名做了膽囊切除和未做過此種手術的病人,發現這兩群人中,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相差不多。因此到目前為止,尚不能肯定地說做過膽囊切除的病人更容易得大腸直腸癌。雖然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證明膽汁與大腸直腸癌的關係。但是臨床上不妨提高警覺,在膽囊切除術後多注意飲食習慣,觀察大便的形狀變化、有無出血,在平時生活中加強預防大腸直腸癌。2. 鈣質與大腸直腸癌對於大腸直腸癌高罹病風險者(指有非惡性息肉病史的病患)而言,鈣質似乎能預防息肉惡化成大腸直腸癌,且鈣質所帶來的好處,在停止鈣質補充療法後仍持續有效。但部份研究指出,鈣質補充療法可能提高攝護腺罹癌風險,因此對男性而言,服用鈣質補充劑的好處是否能壓過風險,仍不清楚。3. 維生素D與大腸直腸癌經由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身體內含維生素D較低的人,容易有大腸直腸癌;或是發現大腸直腸癌病人體內,維生素D含量偏低。似乎意味著維生素D與大腸直腸癌相關。但這些報告多是回溯觀察性研究,有其侷限或偏差。比方說,維生素D 含量高的人可能本身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較好,罹癌風險也較低。因此,維生素D與大腸直腸癌之因果關係,仍有待後續研究證實。摘自╱大都會文化出版《SAY NO TO 大腸癌》
-
2020-06-07 養生.樂活人生
人愈老真的會愈有智慧嗎?首先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文、圖/摘自如果出版《老年的意義:我和那些老人共處的一年》,作者約翰.利蘭】一九八○年代,瑞典社會學家拉斯.托斯坦(Lars Tornstam)驚訝地發現王萍這樣的人十分普遍。他們雖然失去許多,老了卻心滿意足。托斯坦和我一樣,發現這樣的人隨處可見。他開始訪問他們,談起他們的人生時,他們描述了自己的價值觀如何隨著年歲漸長而改變。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對於如何運用時間、和誰一起共度時光,變得更挑剔了。他們不再有興趣在雞尾酒會與人閒聊或和陌生人調情,不再尋找新朋友或增加社交網路上的新聯絡人。此外,他們變得沒那麼自我中心,比較意識到自己是大我的一部分。他們不覺得寂寞,反而告訴托斯坦,他們珍惜有獨處的時間可以沉思。其他社會科學家爭先想出新主意,讓老人有事可忙,托斯坦卻自創「超越老化」(gerotranscendence)這個詞,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老年──不是一段衰退的時期,而是一個高點,此時人們會超脫物質煩惱,專注在真正有價值的事物上。托斯坦以七十四到一百零四歲的人為對象,問他們五十歲之後的價值觀有什麼改變,將近四分之三的人同意這個陳述:「現在我對膚淺的社交比較沒興趣。」三分之二的人說:「現在我的內在世界比較多喜樂。」百分之八十一的人同意這樣的陳述:「現在物質的事物比較不重要。」他們變得比較無私,比較接受人生中有些他們永遠解不開的奧祕。這個結果很驚人──他們雖然沒有經歷一般所謂的成長(例如工作升遷或學習新技能),卻仍然以更深奧的方式在進步。托斯坦發現了一件驚人的事:年長者似乎同時活在過去與現在,模糊了記憶和當下經驗之間的界線。他們會回溯從前的對話,向他們曾經虧待但已經過世的人道歉,依然為從前的喜悅心懷感激。當然了,托斯坦的受試者是瑞典人和丹麥人,他們享有的社會安全網以慷慨聞名,但他「超越老化」的概念在美國流行了起來。佛羅里達大學的蒙妮卡.阿德特帶我認識了這個概念。阿德特研究的是智慧與老化,她認為老年人的一些趨勢(例如接納混合情緒、節制負面感覺)造成某種隨著年歲一同進化的智慧。智慧無關天賦或全知──不是指發現相對論或解決中東危機──而是隨著經驗而增長的一種能力。莫札特有天賦,但你母親有智慧。至少我母親有。為了評估是不是愈老愈有智慧,阿德特制訂了她所謂的三維智慧量表(three dimensional wisdom scale,3D-WS),用三個座標軸來表達智慧:認知(cognitive,理解人生的能力)、反思(reflective,從不同觀點看待人生的能力)和情感(affective,情緒智慧)。一個人可能在某個維度比較強,但有智慧的人運用這三種維度的方式,會使各個維度彼此增益。阿德特用這個量表發現,一開始就有智慧的人,智慧確實會隨著年齡而增長,而且智慧愈高,幸福感愈強。研究護理之家或住院者得出的效應特別明顯,這些地方的幸福感比較低,那些智慧得分比較高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比較滿意,滿意程度和同年紀獨立生活的人相當。有智慧的人,決策能力比較好,懷著比較實際的期待,如果事情不如預期,他們不會那麼失望。老人不會因為他們花不到的財富或釣不到的對象而昏頭,也不會為了自己記不得的冒犯而懷恨在心。阿德特說,以縮短的時間觀來看,不論年輕人或老人都能除去無關緊要的干擾。「自我中心的情況減輕了。原先耗費在膚淺事物的所有能量,現在用於精髓、真正寶貴的事物。一般來說,年長者接受他們沒有多少時間可活的事實,這他們沒意見,他們並不是怕死,他們怕的是死亡的過程,而有智慧的人比較能接受這過程。」喬納斯.梅卡斯對於自己為什麼快樂有比較簡單的解釋。他說:「我覺得這樣很正常。」選擇快樂其實是最輕鬆的辦法,遠比他朋友自尋焦慮來得簡單──他們擔心尚未發生的事,為自己不需要的事物汲汲營營,過度沉迷藥物、酒精或性。喬納斯說,到頭來即使蘇聯和納粹對他做的事也成了好事,正因此他才來到紐約,在那裡創造了他的人生。喬納斯有一天在他家說:「是啊,我想我有種洞察力。我比較清楚哪些事可以改變,哪些會維持原狀,或只能稍微改變。我有些朋友覺得,喔,這事輕輕鬆鬆就能改變。」他不會為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懊惱,他會省下精力,追求有益於他和他人的事。選擇權在他手上。何必選擇讓他不開心的事?他說:「追根究柢要看你相信什麼。藝術與美雖然飄渺,但我選擇藝術與美,而不是我們今日周遭的醜惡和恐怖。看花、聽音樂對人有某些作用,有正面的影響,而身陷醜惡和恐怖之中,則有負面的影響。所以我覺得我有責任不要辜負這些詩人、科學家、聖人、歌手和過去幾世紀的吟遊詩人,他們的種種努力使得人類更美好。我必須用我渺小的方式,繼續他們的豐功偉業。」在任何年紀要有智慧,首先恐怕必須接受你終將死去(而且是真的接受這個事實),並且在面對限制時知足一點,而不是感到困乏。現代醫學鼓勵我們把死亡視為一場考驗,我們或許通過或許失敗,而穿白袍的專家凌駕其上。然而長者給了我們更有智慧的觀點──我們所有人都難逃一死,所以不如趁還活著的時候,好好活這一遭。如果我們過世的場面比較像我們祖先(在家,有至親環繞,是他們關心的焦點),我們活著的時候,會更留心灌溉出那種愛嗎?兩千年前,斯多噶學派(Stoic)哲學家賽內卡(Seneca)主張,我們應該「珍惜、鍾愛老年,因為只要知道如何運用,老年就能充滿喜悅……生命走下坡卻尚未劇烈衰退時,最是愉快。而我本人相信,那段時期像是站在屋頂邊緣,其實有種獨特的喜樂。否則就是我們對喜樂已經習已為常,因此渾然不覺。飽足煩厭,再無所求,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事!」卡斯騰森引用猶太教拉比約書亞.L.李普曼(Rabbi Joshua L. Liebman)的話,表達類似的概念:「我時常覺得,死亡並不是生命的敵人,而是朋友,因為歲月之所以那麼珍貴,正是因為我們知道歲月有限。」老年讓年長者被迫接受這種概念,他們之中有些人比較願意接受,有些則否。然而我們應當不用等年老才採納這種觀點。我們只需要選擇這麼看事情就得了。有六個人願意教我用更快樂的方式看待人生──不只是他們的人生,也包括我的人生。這麼做我沒什麼損失,頂多就是損失我已經知道的故事罷了。
-
2020-06-06 新聞.健康知識+
熱傷害嚴重恐致命!牢記「3要訣」守護健康
最近天氣開始變熱,6月將進入炎熱的夏季,任何人身處高溫環境都可能引發熱傷害的風險,應事先做好預防熱傷害的準備,才能安心度過漫長夏日。什麼是熱傷害?熱傷害是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產生的一種急性疾病統稱。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其中以熱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超過30%,也就是說,100位發生熱中暑的人,至少會有30人死亡。預防熱傷害三要訣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大家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下,且牢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共同守護健康。一、保持涼爽:(一) 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二) 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汽車內。(三) 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可到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二、補充水分:(一) 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但若醫囑限制少量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二) 可吃適量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三) 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三、提高警覺:(一) 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二) 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三) 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相關防護措施,並宣導預防熱傷害以及重新調整分配工作,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此外,雇主應安排相關課程,使員工認識熱傷害的症狀,以強化預防熱傷害的行動。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此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多一分警覺,少一分傷害。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6-05 科別.新陳代謝
肥胖者當心 國健署:2成肝癌和脂肪肝有關
肥胖者注意了,國健署統計發現,全台每年1.1萬名確診肝癌患者中,約有2成和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有關,尤其脂肪肝沒有症狀,恐默默危害肝臟,但只要均衡飲食、減肥就能有效改善。106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2成民眾罹患肝癌並非因罹患B、C型肝炎,而是與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有關。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民國106年全台有1萬1225人確診肝癌,高居10大癌症第4名,其中有2成與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有關。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說起肝癌,多數人常聯想到B、C型肝炎,卻忽略脂肪肝對身體的影響,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肥胖、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但因脂肪肝沒有症狀,難以察覺,久而久之造成脂肪性肝炎、纖維化、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林莉茹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相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如脂肪肝)及血脂異常的風險比體重正常者高出3倍,而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她表示,目前脂肪肝雖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但只要改變日常生活作息,就能改善脂肪肝,例如均衡飲食、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規律運動等。均衡飲食方面,可以參考國健署「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運動部分,林莉茹指出,有氧運動有助減少肝臟中的脂肪,近期研究顯示,體重減輕5%到10%就能改善肝臟內脂肪肝的程度,同時減少肝纖維化。
-
2020-06-05 科別.皮膚
戴口罩痘痘狂長受不了 醫師說這些皮膚病恐被觸發
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民眾長時間戴口罩悶住臉部,有些人因此狂冒痘痘或起紅疹,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劉康玲指出,為了防疫限制戴口罩的場所仍要戴,建議民眾可到皮膚科測試過敏原,此外口罩清潔度也與長痘痘有關,應保持臉部清爽,上妝要透氣、保濕清爽為宜。劉康玲表示,近來皮膚科門診因「口罩痘」而上門的病人增加,長痘痘的人通常是長時間戴著口罩,悶住的部位又濕又熱,阻塞毛孔,才容易冒出痘痘,如果又擦上質地厚重的保養品、防曬品或彩妝品,恐怕加重災情,讓痘痘遍地開花;此外,口罩內側每天與肌膚不斷摩擦,有些人對口罩材質過敏,接觸的部位會出現搔癢、紅疹等不適,有酒糟性皮膚炎、濕疹的病人,也容易因戴口罩誘發。「面子」該怎麼顧?劉康玲建議,若懷疑自己有特定的接觸過敏原,可到皮膚科做貼膚測試,北市聯醫有28種常見過敏原可測試,幫民眾找出對什麼東西過敏;另外,口罩清潔度也大有關係,若有殘妝、汗漬停留在口罩上,又未妥善清潔就反覆使用,就可能狂冒痘痘;民眾口罩若不夠用,建議保持臉部清爽,或依衛福部教學,用電鍋蒸口罩消毒;長時間戴口罩的人,可抽空到通風良好的戶外空曠處,取下口罩透透氣。劉康玲也建議,若要戴口罩,上妝應以淡妝為主,畢竟戴了口罩,只露出不到一半的臉部,加強眼妝即可,底妝以粉狀的透氣度較高,氣墊類、BB霜、CC霜等遮瑕效果雖好,但相對不建議;不論何時要做好保濕,戴口罩時盡量選擇清爽型保濕產品,不要太濃稠厚重;另外,口罩也具一定防曬作用,如同穿長袖或撐傘,容易起疹長痘痘的人,可以只擦防曬在露出部分,避免口罩下更悶濕。除了臉部,民眾落實勤洗手、用酒精消毒,劉康玲則說,手部肌膚乾燥不適的求診者也增加,建議民眾洗手應以溫水取代冷、熱水,清洗後要立即擦乾、塗上護手霜,避免水分流失。
-
2020-06-04 科別.消化系統
國人逾4成有脂肪肝 醫師建議預防從這二方面著手
脂肪肝是肝臟累積過多脂肪導致發炎的現象,根據國泰健檢2019年健檢數值統計顯示,4成6的人身體出現脂肪肝的警訊,其中40至69歲者,每2個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問題。若肝臟處於長期發炎的情況下,有10到20%的機率會形成肝硬化或肝癌。國泰健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舒淳表示,現代人工作繁忙、運動量少,加上偏好外食、手搖飲,容易攝取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大大提升了得到脂肪肝的機率;當糖尿病患者的三酸甘油脂、血糖控制得不好,也很有可能產生脂肪肝;飲酒過量容易患有酒精性脂肪肝,罹患肝硬化、肝癌的風險高。脂肪肝不會有明顯症狀,若患者感覺疼痛、疲倦,肝臟可能已經嚴重發炎或長出腫瘤,因此要確認是否有脂肪肝,得透過超音波檢查。若有嚴重的脂肪肝造成肝臟發炎的狀態,建議每半年就要追蹤一次。脂肪肝沒有特效藥,肝臟受損是因脂肪堆積在表面,肝細胞受到刺激所導致的,藥物也許可以稍微減緩肝臟的發炎,但沒有辦法解決根本的問題。預防脂肪肝,許舒淳提醒,必須從飲食和運動兩方面著手,飲食要少吃高油、高糖的食物,勿過量飲酒,也要避免熬夜、日夜顛倒等作息不正常的現象,若有吃消夜、睡前進食的習慣,很容易造成脂肪肝的形成,若有過胖、BMI超標的問題,建議應藉由飲食調整改善血脂肪、高血糖的問題。此外,搭配運動是消除脂肪肝重要的環節,運動可以很快把血糖消耗掉,接著就會開始去分解一些蛋白質和脂肪。推薦從事有氧運動,包括慢跑、爬山、游泳、騎腳踏車等,建議一周運動三天,每次運動30分鐘,每次心跳每分鐘達到130下,並且頻率持續10到20分鐘,就能達到運動的功效。只要能持之以恆,就有辦法改善脂肪肝,也能代謝掉身體的膽固醇。
-
2020-06-04 癌症.肝癌
顏清標三弟也罹肝癌!每4人中1人會惡化為肝硬化
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因肝癌、肝硬化,至高雄長庚醫院接受活體肝臟移植手術,與二兒子顏仁賢配對成功後,捐了3分之2的肝臟救父,換肝手術也十分順利。不到1個月,又傳出顏清標三弟顏清山同樣因為肝癌而住院,正在評估換肝手術的可能性。多年來,肝炎被喻為國病,感染人數達2、300萬人,國健署提醒,年滿45至54歲民眾、40至60歲原住民均有1次肝炎篩檢公費補助,務必接受檢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B型與C型肝炎是國內感染人數最多的病毒性肝炎,感染後每4人中,1人會惡化為肝硬化,如有肝硬化,則每20人,1人會併發肝癌。 根據統計,全台每年約有13,000多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而肝癌持續高居癌症死因第2位。王英偉說,大部分肝病並無明顯症狀,患者常因此延誤就醫,以肝癌為例,不少人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 在肝炎治療上,我國早已實施B肝試辦計畫,由健保給付B肝藥物或針劑治療。106年則提供C型肝炎口服新藥治療,並納入健保給付,且自108年1月起,病人只要確認感染慢性C肝,不論有無肝纖維化,均可成為給藥對象。 王英偉提醒,民眾如經C肝篩檢為陽性,應儘快前往醫療院所就醫,並在醫師評估下接受治療,就能徹底清除C肝病毒,讓自己遠離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致命3部曲。 至於預防上,我國於100年8月開始提供民國55年(含)以後出生且滿45歲之民眾,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終身接受1次B、C型肝炎篩檢服務。108年6月1日起,先行放寬年滿40至60歲具原住民身分的民眾,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接受終身1次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 如果不符合成人預防保健受檢資格,又尚未做過B、C型肝炎篩檢者,則可利用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也就是40至60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的肝功能GPT、GOT等檢查。 王英偉說,如果檢查結果為肝功能異常,則可依醫師建議,接受健保給付必要的病毒性肝炎檢驗、追蹤及治療。未來將視經費狀況,研議調整擴大篩檢對象的可行性。 至於顏清標兄弟相繼罹癌,外界認為,與年輕時抽菸、喝酒、吃檳榔等因素有關,王英偉建議,勿過度飲酒,維持適當體重,才能預防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罹B肝又貪杯! 中年男超慘下場出爐 小酌幾杯無傷大雅? 別僥倖!肝病三部曲就從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