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過敏性休克
共找到
62
筆 文章
-
-
2021-08-09 新聞.健康知識+
食物過敏常見誤解/驗血可找出過敏食物?半數以上出現偽陽性
因為飲食引起的過敏反應,常見如皮膚搔癢、紅腫、起麻疹或嘔吐、腹瀉、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甚至導致死亡。世衛組織估計,世界人口有20%患有過敏性疾病。民眾對食物過敏常有許多的誤解,舉例來說:1.驗血是檢驗食物過敏的最好方法?事實上這種方法有50%到64%假陽性。2.食物過敏僅僅是在兒童期而已?其實因體質和食物而有不同,根據一項對4萬4000個食物過敏者所做的研究,發現一半的人並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減輕過敏反應。一般來說,兒童對牛奶、雞蛋、大豆和小麥的過敏反應可能隨年齡而減輕;但對花生、堅果、魚和貝類的過敏反應往往是終生的。3.為了避免食物過敏,孩子出生後就應該避免接觸常常引起過敏的食物?事實上美國的小兒科、過敏科,和免疫學會都建議,在孩子斷奶時吃一些日後可能引發過敏的食物,可以激活腸道免疫系統,觸發健康反應,減低敏感性。
-
2021-07-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剖析接種疫苗副作用 黃立民:先打AZ可防9成重症機會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未歇,接種疫苗是緩解疫情關鍵,根據疫情指揮中心目前疫苗採購狀況,台灣施打的新冠疫苗將有4款,分別為AZ、莫德納及國產疫苗聯亞與高端。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若是染疫高風險族群,可打莫德納疫苗等RNA疫苗,保護力較高;對於有人不太希望接種AZ疫苗,他並表示,原則上可先打第1劑,防範重症效果達9成,未來若開放混打,可再改打其他疫苗。黃立民今日晚間於戰疫最前線臉書直播中分享,「目前認為高齡者打這些疫苗都是安全的,但接種前要注意自身健康狀況」。RNA疫苗如莫德納、輝瑞疫苗,發炎反應較強,副作用大,但效果好。AZ、聯亞與高端疫苗的效果則較RNA疫苗低。針對接種後副作用,黃立民表示,AZ腺病毒疫苗第1劑副作用比較明顯,第2劑還好,因為是去補充前一針的不足;RNA疫苗第2針是要加強第1針的效果,所以打第1針會比較不舒服;此外,AZ可能引起血栓反應,年輕女性要特別注意,有些歐洲國家已限定50歲以上的女性才能接種AZ疫苗。接種對象部分,肥胖者打疫苗是否較危險?黃立民表示,「要看有無其他疾病」,如肝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若單純肥胖沒有慢性病者,接種後的效果會差一些,因為肥胖有是免疫抑制效果。若還有慢性病,務必控制好病況才可接種疫苗;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均可接種疫苗,但務必要在身體狀況良好時施打。針對染疫高風險族群,黃立民指出,可以選擇打莫德納疫苗,保護力較高;對於有人不太希望接種AZ疫苗,他並表示,原則上可先打第1劑疫苗,先獲得保護力,並可防範9成的重症機會。目前國際研究已證實,混打疫苗的保護力較高,之後若開放混打,就可再改打其他疫苗。至於有感冒症狀者能否打疫苗?黃立民表示,只要接種疫苗當日沒發燒,只有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就可以打疫苗。針對之前接種疫苗有過嚴重過敏反應者,如呼吸困難、喘不過氣、全身起疹子,可能是對某些成分過敏,會擔心發生「急性過敏性休克」,故接種前務必要跟醫師說;接種後30分鐘內若沒有不適反應,可以安心返家,原則上後續不會有太嚴重的反應。接種後若出現副作用,能如何加速緩解?黃立民表示,可以採「症狀治療」,副作用如發冷、發熱、發燒、頭痛、全身痠痛、倦怠等,可以使用普拿疼,有止痛消炎的效果,接種疫苗後過4至6小時,可吃2、3顆,覺得症狀舒緩就可停止服用。另不建議使用其他藥物緩解症狀,原則上多補充水分、多休息比較好。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長輩打疫苗安全嗎?慢性病患會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台灣自五月進入社區感染後,提高疫苗覆蓋率非常重要,但鼓勵全民接種疫苗的同時,染疫復原、孕婦、服用慢性病藥物、罕病病友等族群接種前,比一般人多了一層考量,專家建議,有任何疑慮,應先洽醫師評估。Q:我曾染疫已復原,需要打疫苗嗎?什麼時候該打?確診病例數破萬,患者染疫後雖然會產生抗體,但根據疾管署在新冠疫苗接種對象與期程、注意事項中提及,染疫後得到的免疫力可維持多久,仍未知,可能有再次感染的風險,不論過去是否染疫、不論有無症狀,仍建議接種疫苗。指揮中心指出,自然感染後6個月內再感染的風險極低,確診者可經醫師評估後,且距離發病後或第一次採檢陽性日期,至少6個月後再考慮接種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建議染疫者康復後六個月可施打新冠疫苗,體內產生抗體,加強保護力。Q: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打新冠疫苗真的安全嗎?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召集人邱南昌表示,慢性病患服用的絕大多數藥品,不會因為施打新冠疫苗產生過敏反應。不過,對於照射X光的「顯影劑」有過敏史者,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如輝瑞BNT或莫德納)。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旗下學術庫PMC研究資料顯示,若曾經對核磁共振顯影劑或以下藥物過敏:Niflec、Depo-Medrol、Depo-Provera、Micera、Neulasta、Herceptin,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關於接種前的注意事項,邱南昌提醒,長者心情務必放鬆,又因近日高溫難耐,老人家切勿過早到注射場所等待,排隊時也要遠離陽光曝曬、注意隨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中暑。針對長者打疫苗產生嚴重不良反應,邱南昌說,到頭來都會發現,症狀與疫苗本身無直接關聯。接種新冠疫苗與一般流感疫苗的狀況相似。」邱南昌建議,不只是老人,民眾身體狀況不穩定的時候,像是接種前發現血壓異常高或低;身體發生感染、有嚴重發炎;甚至突然出現急性嚴重症狀或慢性病突然惡化,皆不宜馬上接種。Q:孕婦打疫苗安全嗎?懷孕前期會否有風險?孕婦也是染疫高風險族群,在最新接種順位中,全台約18萬名產婦提升到第六類對象。國內現在有AZ和莫德納疫苗可供選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於五月底函文衛福部建議,孕產婦接種疫苗,建議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孕媽咪擔心接種疫苗恐致流產風險,台灣婦產科學會理事長黃閔照指出,懷孕三個月內(約12周)有一成多的比率可能流產。美國CDC的新冠疫苗安全監測系統,追蹤9萬多名接種mRNA疫苗的孕婦,發現流產率約13%,與未接種疫苗孕婦的流產率相近,「懷孕初期流產歸咎於施打疫苗並不合理」。黃閔照提醒,學會建議懷孕期間皆可接種疫苗,與其考慮應該要打AZ還是莫德納疫苗,孕婦應該要更知道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合打疫苗,接種前可諮詢醫師。他舉例,對疫苗嚴重過敏者不建議接種,以免出現過敏性休克;也要排除急性疾病,發燒、流產中或不完全流產等也不適合接種。Q:罹患罕見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者,是否有施打禁忌?全台約有1.8萬名罕病病友。馬偕醫院罕見疾病中心主任林炫沛說,罕病患者回診頻率高、常與醫療場域接觸,目前是第九類接種對象,正積極爭取順位提前。罕病病友一旦染疫,出現重症的比率高,但是否適合接種疫苗,也要詢問主治醫師意見,評估可能的風險、優點及視個別疾病情況再行決定。林炫沛舉例,一般來說,病友接種疫苗利大於弊,但分析個別狀況,被稱為玻璃娃娃的先天成骨不全患者,體重只有20公斤,疫苗劑量可能需要調配。至於風濕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患者,因接受免疫抑制劑或特殊藥物治療,注射疫苗前也需審慎評估。兒童能接種疫苗嗎?● 新冠疫苗針對兒童的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目前資料有限,因此暫時不建議兒童接種。未來可能因為新的實證,而增加適用年齡層。● 依據目前臨床試驗的結果,AZ及莫德納疫苗的合適接種年齡是18歲以上,而輝瑞╱BNT疫苗則是16歲以上。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
2021-07-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哪些情況不能打莫德納?副作用有哪些?台大醫告訴你莫德納疫苗的接種攻略!
近日台灣的確診人數都在百名以下,疫苗也逐步擴大施打,除了AZ疫苗可選擇外,現在又多了莫德納疫苗可選擇;請民眾在輪到你的施打順位時,且在醫師評估身體狀況沒有異常後,即可進行施打疫苗,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隨著莫德納疫苗的開打,許多民眾對此種疫苗也有諸多疑問。究竟哪些情況不能打莫德納疫苗?常見副作用是哪些?副作用發生時如何處理?何時需要去看醫生?對此,台大家醫科醫師林嘉俊整理相關資訊來替大家解惑!這些情況不能打莫德納疫苗若你正在發燒、對疫苗的成分過敏、或曾對莫德納過敏,都不建議施打莫德納疫苗。莫德納疫苗的常見副作用1.注射部位疼痛2.感到疲倦3.肌肉痛、頭痛4.發燒 (通常48小時緩解)林醫師提醒,年輕人的副作用比老年人嚴重,第二劑的副作用會比第一劑嚴重。發生莫德納副作用,該如何處理?面對疫苗的副作用,提早準備就不用擔心,若發燒超過48小時,建議就醫。1.注射部位可以適度冰敷,不要揉!2.發燒、頭痛可在接種後每6-8小時吃普拿疼3.不建議在接種前提早吃普拿疼預防。我的手怎麼一星期後突然腫起來?接種一星期後手突然腫起來,這現象就是傳說中的「新冠手臂」;通常第一劑平均7天後、第二劑平均2天後,會有手突然腫起來的現象,一般會持續5天左右。新冠手臂是莫德納疫苗特殊的副作用,但因為會自然消退,所以不用太緊張;若真的擔心也可以請醫師開立症狀治療藥物。林醫師提醒,即使發生過新冠手臂,會是能打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心肌炎好可怕!我會得嗎?通常是發生在第二劑以後,較常是16歲左右的男性較易有此病況。但心肌炎沒有你想的這麼常見!以國外的例子來看,以色列注射400萬劑後出現6起心肌炎。林醫師提醒,若接種後有胸悶、喘、心悸的情況,有可能是心肌炎的症狀;發生以上情況,建議就醫。有食物∕藥物過敏,可以接種莫德納疫苗嗎?◎只要不是對莫德納或它的成分(PEG、trometamol...)過敏就可以接種。◎如果曾過敏性休克,建議先與醫師討論。◎如果還是不放心,建議先和長期追蹤的醫師討論。台大家醫科醫師林嘉俊:facebook、Instagram
-
2021-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COVID-19照護研討會/專家強調 病情穩定慢性病患也可接種疫苗
新冠疫苗開打以來,接種疫苗亂象叢生,不僅出現搶打或緩打問題,更多人關切注射疫苗的副作用?可以混打嗎?面對Delta病毒來襲,打疫苗有效嗎?癌症病人或洗腎病人可以打疫苗嗎?日前台中榮總舉辦「COVID-19照護研討會」民眾場,專家強調,絕大部分的民眾,不論施打何種疫苗,產生血栓的機率,是非常低的,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也可接種疫苗。「COVID-19照護研討會」影音連結在這場線上研討會中,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以「有打有保庇?疫苗聰明接種全攻略」為題,對於疫苗的種類、效果、副作用等進行詳盡說明,分析比較AZ、莫德納、輝瑞、嬌生、Novavax、高端、聯亞、滅活等疫苗的副作用、禁忌症及使用方法。陳伯彥說,打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例如過敏性休克,美國發生率是每百萬分之11,台灣大約是百萬分之1。施打前的問診很重要,只要打過任何藥物後,曾出現過敏反應者,都要特別注意及進行緊急處置。心肌炎、心包膜炎則在年輕族群較常發生;血栓在國內發生率約3.6%,與其他國家相比並不算高。很多人打不到新冠疫苗,改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否有效預防新冠肺炎?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指出,目前的研究中,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夠預防新冠肺炎。不過,建議長者宜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若是染疫對於後續自我保護能提供保障。得了新冠肺炎後,有抗體能否用於預防二次感染,許碧珊建議,感染過新冠肺炎者,仍要接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台灣建議自確診日起六個月後,再進行施打;國外的指引則是痊癒後三個月才施打。面對主要流行的Delta變種病毒,陳伯彥指出,美國、以色列、英國都曾出現接種疫苗後,仍感染Delta變種的案例。由於Delta病毒傳染力變強、毒性變強,導致疫苗偵測出病毒的能力變差,現有的預防、治療都打折扣,死亡率也提升。至於疫苗的有效性,mRNA疫苗打完兩劑後,仍有85%左右的保護力;AZ的效果降至約60%~50%。未來病毒會怎麼變化,仍屬未知,因此二代疫苗仍在研發。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說,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在癌症患者身上是安全的。許多癌症病友需要接受化學治療,建議在治療後三周,是接種疫苗的好時機。而接種疫苗後,間隔三周後待抗體產生,再繼續進行化學治療,會是比較好的做法。但建議癌友,即便是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疫苗注射,還是要做好自我保護,戴口罩、勤洗手。洗腎患者多為多重共病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指出,洗腎患者較為孱弱、免疫力較低,每周進行三次血液透析,面臨群聚的風險,因此施打疫苗相當重要。施打疫苗是避免洗腎患者因感染新冠肺炎重症死亡,同時減緩醫療負擔的重要措施。此外,中風患者能否打新冠肺炎疫苗?許碧珊強調,如果處在急性中風狀況下,不適合施打,但如果是穩定後的中風患者,仍可以接種疫苗。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裝過支架的病患、服用阿斯匹林等藥物者,只要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都可以施打。
-
2021-07-0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COVID-19照護研討會疫苗篇:疫苗對Delta變種有效嗎?血栓如何發現?
由台中榮總主辦、榮興醫學發展基金會與元氣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協辦的「COVID-19照護研討會」,今天(3日)舉辦民眾場,以民眾為主要對象,並開放提問,由專家提供最正確詳盡的解答和解方,吸引逾九千五百人同時上線觀看。以下《元氣網》整理一般民眾最關心的議題「疫苗篇」詳細問答。Q:新冠肺炎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需要擔心的?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第一個是過敏性休克,第二個是栓塞(血栓)。栓塞在腺病毒載體疫苗中的比例比較高。傳統的包括Novavax、高端、聯亞,都是屬於蛋白,所以副作用非常少。接種輝瑞、莫德納等mRNA疫苗者,常會出現注射處疼痛的現象,這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疫苗打到肌肉裡面,肌肉、淋巴、淋巴結都會受影響。所以疼痛感可能第一次沒什麼感覺,第二次反應通常會特別強。所以第一次沒有感覺的人,要特別注意第二次接種後的副作用。此外,根據統計數據,接受莫德納疫苗施打者,發燒的比例比接種AZ者少很多。Q:目前國內的疫苗接種者的不良反應如何?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美國的疫苗不良監測稱為V-Safe,台灣則有V-Watch疫苗施打後不良反應監測機制,早期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後,都有填表,並以此為據整理出統計數據。有幾個問題,包括過敏性休克,美國發生的機率是每百萬分之11,那國內大約是百萬分之1,目前台灣有5例,其中3例是AZ,2例是莫德納。其中有一個個案,打了AZ後發生過敏反應,第二劑換打莫德納,過敏反應依然發生。所以問診中的重點是,只要打過任何藥物後,曾出現過敏者,都要特別注意,進行緊急處置。心肌炎、心包膜炎則在年輕族群身上較長看見,國內有2例。至於血栓,在國內的發生率約為3.6,與其他國家相比不算高,跟美國施打嬌生疫苗者的比例不相上下。Q:打完疫苗後能不能捐血?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基本上目前在美國紅十字會,或是全球紅十字會,針對捐血的相關規丟,mRNA疫苗或是AZ疫苗都沒有特別限制。國內的規定,則是接受mRNA疫苗接種者可以捐血;接受AZ疫苗接種者則謹慎一點,觀察14天後再去捐血。不過要提醒民眾,疫苗施打後,常會出現發燒不適的症狀,在症狀緩解後,再進行捐血會比較合適。此外,捐血後,疫苗產生的抗體並不會受到影響。Q: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否有效預防新冠肺炎?若要施打,間隔為何?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目前的研究中,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夠預防新冠肺炎。不過有些大型研究中,例如美國近期發表、針對5千餘萬65歲以上長者的觀察性研究,可以看到流感疫苗可能有助於預防新冠肺炎。然而並不是說高齡長者就不要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助於預防肺炎鏈球菌,在長者染疫後的後續自我照護中,能提供保障。不過針對流感疫苗,除了上述的大型研究結果外,流感死亡率也是非常高。因此還是建議65歲以上的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Q:感染新冠肺炎後還需要接種疫苗嗎?需間隔多久?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得了新冠肺炎後,抗體仍持續多久,仍有待研究。有人認為可以持續8個月,甚至更久。但是這樣子的抗體效果,能否用於預防二次感染,的確有觀察到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後,又再感染新冠肺炎變異株。因此建議感染過新冠肺炎者,仍要接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國內目前的建議是,自確診日起六個月後,再進行施打。國外的指引則是痊癒後三個月。目前輝瑞、AZ疫苗染疫後再打一劑,可以看到保護力明顯上升。特別是mRNA疫苗,染疫康復者再打一劑的保護效力,與接種兩劑者相當。Q:關於疫苗混打的效果及建議?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確實有國家,包括英國、西班牙、德國和加拿大,都做過相關研究;美國也有研究觀察,但不是以AZ疫苗,而是嬌生疫苗為主。我們知道初步的結果是,打了AZ或輝瑞疫苗,第二劑接種後,抗體一定比較高。但是不是等於保護力,仍有疑問,因為抗體衰退得相當快。此外,接種第二劑的副作用一定比第一劑來得嚴重,大家要有心理準備。許多國家都允許民眾混打疫苗,然而國內在6/20的專家會議後決議,因為疫苗廠商的指引並不建議混打,若是出了問題,權責難以劃分。除此之外,混打疫苗在行政處置上,也會造成很多困擾,這也要納入考慮。目前國內專家小組(ACIP)是建議不要混打,除非有通報施打後的不良反應,不論輕微或嚴重,只要有通報,第二劑就可以混打。Q:Delta變種有何不同?目前的疫苗保護力如何?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美國、以色列、英國都曾出現,接種疫苗後仍感染Delta變種的案例。疫苗高度關注病毒(Variant of High Consequence, VOC)有四個定義:第一,傳染力變強;第二,毒性變強;第三,病毒發生突變,導致疫苗偵測出病毒的能力變差;第四,現有的預防方式、治療方式都打折扣。目前有Alpha、Beta、Gamma、Delta四種,為了避免污名化而使用希臘字母進行命名。Delta變異株因為抗原決定位發生改變,使其穿透力變高,因此傳染力變強、毒性也變強,死亡率也有所提升。至於疫苗的有效性,第一劑的效果一定比較差,降幅達10%左右。mRNA疫苗打完兩劑後,雖然效果下降,但仍有85%左右的保護力;AZ的效果就差一點,降至約60%~50%。未來病毒會怎麼變化,仍屬未知,因此二代疫苗仍在研發。Q: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為何會引起血栓?何時發生?如何發現?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新冠肺炎疫苗之所以會引起血栓,是因為棘蛋白誘發了一些抗體,這些抗體使血小板凝集在一起,消耗了血小板,並在凝集的過程中,於比較不常見的地方產生血栓,包括腦部、腹部,且因為消耗了血小板,血小板低下,進而導致出血等問題。事實上,血栓發生得機率極低,約為十萬分之1~2,跟買樂透中獎的機率差不多,不用特別擔心。此外,產生血栓並不是AZ疫苗的專利,mRNA疫苗也有發生血栓的個案情形。不論如何,接種疫苗後產生血栓與血小板低下的情形,比起說是給民眾恐慌,不如說是讓醫療團隊有警覺心。舉例而言,患者打了疫苗後,發生血小板低下,那我們就應該去思考,是不是因為疫苗造成的血栓所導致。絕大部分的民眾,不論施打何種疫苗,產生血栓的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Q:癌症患者能否接種新冠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從事任何醫療行為,都必須以不傷身體為前提。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在癌症患者身上事實上是相當安全的。第二個問題是,何時打?許多癌症病友需要接受化學治療,接種疫苗、產生免疫反應必須要有血球,且必須要有好的血球才有辦法產生有效的抗體。因此接受化學治療的病友,需在治療後三週,血液的生成才會恢復正常,此時即是接種疫苗的好時機。而接種疫苗後,間隔三週後,待抗體產生,再繼續進行化學治療,會是比較好的做法。有病友好奇,化學治療會不會使抗體濃度降低?由於全球接種疫苗的癌症患者比例仍較小,因此仍無相關證據。有些血液的惡性腫瘤、骨髓移植,或是打單株抗體的患者,的確這群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漿細胞、B細胞受損嚴重,因此未必會產生好的抗體。美國血液病學會、癌症醫學會的建議是,對於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應在手術完成後三個月,再施打新冠肺炎疫苗。英國的研究發現,一群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不論接種輝瑞或AZ疫苗,最終產生中和抗體的機率僅有一半。因此建議癌友,即便是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疫苗注射,還是要做好自我保護,戴口罩、勤洗手。Q:洗腎患者能否接種疫苗?抗體會不會被洗掉?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洗腎患者多為多重共病患者,例如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因此患者本身較為孱弱、免疫力較低。患者每週需進行三次血液透析,每次約需3~4小時,且期間需面臨群聚的風險,因此施打疫苗是很重要的。未施打疫苗的糖尿病患者,其染疫風險為一般人的5~20倍左右。此外,感染後患者因肺炎重症而死的機率,是6~32%。因此血液透析的患者,比起一般患者,因為新冠肺炎造成死亡多風險,高出10~400倍。所以施打疫苗是避免洗腎患者因感染新冠肺炎重症死亡,同時減緩醫療負擔的重要措施。且即使患者未來感染新冠肺炎,大部分患者因體內已有保護抗體,可以減少嚴重程度,有些患者也能痊癒。台中榮總於6/15~16,為院內450個洗腎患者施打疫苗,發現大部分患者並無嚴重副作用、不良反應產生,僅有倦怠症狀。大約有50%有局部疼痛紅腫現象,僅30~40%的患者有發燒,有20%有腸胃道症狀,10%以下患者有呼吸道症狀。此外,血液透析並不會把抗體洗掉。因為透析的瓣膜是人工腎臟中的瓣膜,它非常小,只有中小分子的毒素會被洗掉。接種疫苗後產生的抗體是球蛋白,是大蛋白、好東西,在透析的過程中會被留下,以保護洗腎患者。面對新生變種病毒,仍建議洗腎患者施打疫苗後,需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感染新冠肺炎。Q:如何防範兒童感染變種病毒?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柏彥:針對兒童較少染疫,有許多理論,包括受體較少,以及因為冠狀感染期程短,而產生的交叉保護效果。兒童年紀小,所以接觸外界較少,因此染疫機率較低。不過因為病毒一直在變,仍不排除兒童感染的可能性。兒童從出生到學齡前,都屬於抵抗力發育階段,抗體器官組織都不成熟,感染併發症較多,因此即使現在沒有那麼嚴重,仍要小心提防。之所以18歲以上才能打疫苗,是因為所有的藥物、疫苗,都是18歲以上才能使用,所以目前只有做18歲或20歲以上,是成年的定義的問題。輝瑞最早做到12歲,甚至往下,學理上認為效果、安全性相當,不過因為沒有研究就不能斷言。因此例如高端、聯亞研發的過程中,都被要求要先做青少年,再往下發展,這是必然的趨勢。所以沒有資料情況下,無法給予建議。至於孕婦的部分,婦產科還是建議施打mRNA疫苗,不打AZ,因為孕婦有其他潛在的問題。但是疾管署沒有特別註明說打哪一種疫苗,因為目前疫苗供貨仍然不足,沒辦法讓民眾自由選擇。Q:中風患者、癲癇患者能否打新冠肺炎疫苗?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目前如果處在急性中風,或是癲癇控制不良的狀況下,是不適合施打的。疫苗完成幾種後,大部分人會有發燒、不適的症狀,這些不適的狀況,可能會降低癲癇發作的預指,並不是說疫苗本身會導致腦部損傷,或造成癲癇發生。基本上如果控制良好的、或是穩定後的中風患者,仍可以接種疫苗。Q: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裝過支架的病患能否施打疫苗?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只要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都可以施打。此類個案可能會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栓用藥,目前仍建議這些病患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因為他們一旦染疫,症狀會更為嚴重,造成嚴重併發症或死亡,反而是會強烈建議施打疫苗的族群。但如果有服用特定藥物的患者,仍須先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濃度後,再行接種。此外,如果過去有因為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狀,就不建議選AZ,應選莫德納。Q: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保栓通...等藥物的患者,是否能接種疫苗?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只要是控制穩定的情況下,是可以接種疫苗的。Q:接受免疫療法、細胞療法的癌症患者,是否可以接種疫苗?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美國血液病學會、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停止接受細胞瘤療法的三個月後,再接種疫苗會比較好。其餘接受免疫療法的患者,則並沒有特別限制,不過其反應效果可能會比較差。此族群患者染疫後併發症發生率、死亡率會升高,因此需要儘早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即便施打疫苗後,因其免疫受到抑制,還是必須做好個人及周遭防護,達到群體免疫,才能真正保護癌症患者。
-
2021-07-0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腎友施打疫苗翻轉角色 保護自己珍視家人
大疫之下,世界秩序一夜翻轉,混亂之中,我們面對未知,難免恐懼、擔憂,但民眾自律依舊,在生活中落實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隨時使用快乾酒精洗手液與自主健康隔離,悉心如實地配合執行各項防疫工作,但同時期待著疫苗能即時供應接種,保護自己與家人,因著這共同目標,當全民70%以上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的那一日,將迎來疫後正常新日常。「減少感染嚴重度、降低傳播力、降低重症是接種新冠疫苗的目的,也是疫情最終解決方案」,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說。台灣在新冠疫苗採購供應及自行研發未及供應的窘境下,將高風險生命危險及群聚感染的長者及洗腎病患等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並且考量腎友減少至大型接種場所染疫的風險,可於診所/洗腎機構施打,台灣的這項措施超前美國,對洗腎病患就地施打疫苗的方便性決策超前部署。以往洗腎患者因長時間透析,體能較為虛弱,多數是被家人照顧的對象。但腎友若能接種疫苗,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在多數人仍未順利接種疫苗之時,反過來保護家人,翻轉角色。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官網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三月宣布和透析診合作,為洗腎病患與醫護人員施打疫苗,資金來自一項百億美元計畫。裏頭開宗明義解釋道「為什麼洗腎病患特別需要受到防護?」因為(血液)透析病患每周必須接受3次療程,且無法拖延,相對增加群聚染疫的風險,因此接種疫苗對保護病患與醫護人員相當重要。根據同份資料指出,洗腎病患若不幸染疫,導致重症甚至致死風險較一般人高,致死率約20-30%,也就是每4位染疫就至少一位嚴重到危及生命甚至死亡。「腎友有疫苗就快施打,利多於弊」。陳伯彥說,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量,是自然感染所產生抗體的八倍,且疫苗使用的病毒經過設計,經過試驗證實不具有細胞毒性,可以安心接種。國外還針對罹患過新冠肺炎的洗腎病患研究顯示,就算接種疫苗後,體內抗體會逐漸降低,但未來還會施打第二劑,甚至不排除接種第三劑,這些都有助於增加抗體,避免病患墜入重症憾事。依照研究顯示,一般民眾感染後病毒會侵犯腎臟、血液,觀察住院的重症患者,腎臟功能會快速變差,何況洗腎病患原本的腎臟狀況就不佳,「避免染疫」才是最主要的考慮。尤其在家庭群聚案例增加之時,洗腎病患施打疫苗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等於給照顧家人多一道安全罩。兩特殊族群先保護自我 再打疫苗但有兩類腎友先別急著施打疫苗。第一種是剛完成腎臟移植的患者,因移植器官的患者後續需要服用免疫製劑、抗排斥藥物,建議等移植後三個月再接種,這時免疫功能恢復,較能能誘發較高抗體量;或是採取「保護自我」的方式,宅在家減少被病毒感染的機會。第二種不建議施打的族群是有血小板低下的腎友,若血小板數量低於3到5萬,有出血的可能,最好等血小板數值穩定後再接種疫苗。新冠疫苗目前在台灣有AZ疫苗及莫德納疫苗,國際則還有輝瑞BNT、嬌生等廠牌。台灣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亦有望完成審查,提供接種。目前上市的新冠疫苗類型分為三種型態,mRNA、腺病毒載體、次單位蛋白。至於中國的滅活病毒疫苗,有多方的疑慮,目前無法提供接種。第一種,mRNA疫苗:如莫德納、輝瑞,打進體內後病毒會先刺激人體免疫細胞製造棘抗原,後續再產生抗體。 第二種,腺病毒載體疫苗:以不同的腺病毒當載體(黑猩猩腺病毒、Ad5及Ad26),如牛津AZ疫苗、嬌生(J&J-Janssen)疫苗,打進人體後會刺激人體免疫細胞製造抗體,產生的效果也類似mRNA疫苗。第三種,次單位蛋白疫苗:如諾瓦瓦克斯、高端、聯亞,是直接將重組(修飾)的棘抗原打進人體,直接一道程序提供抗原幫助人體產生抗體。預先演習副作用處理 減少焦慮疫苗接種身體多少會出現不適症狀,因此接種疫苗後應留在現場觀察30分鐘再離開。陳伯彥表示,常見的副作用如接種部位紅腫、發燒、疼痛等,通常第二劑的反應會較第一劑明顯,可以多喝水(腎友適量)、接種前服用維他命來改善。若身體持續不適,建議可服用非類固醇止痛藥物,發燒時適度使用退燒藥。至於民眾普遍關心的「過敏性休克」及過敏反應(mRNA略多)以及瘀青、血栓(腺病毒載體的AZ/Janssen疫苗略多)等副作用,較可能發生在免疫力較強的女性身上。他建議接種疫苗之前可預先暸解,例如發現出血點、瘀青、疼痛時,應至醫院家醫科或特別門診尋求適當的診療及處置。台灣腎臟醫學會為了幫助台灣九萬多名洗腎病患以及照顧家屬,努力為腎友爭取到疫苗施打優先順位的第五類;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6月份舉辦「COVID-19疫苗接種線上研討會」,由理事長-台北安德診所楊孟儒院長主持,邀請重量級講者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陳伯彥主任主講「洗腎病患COVID19疫苗接種的必要與迷思」,破除施打疫苗的各項迷思。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楊孟儒指出,從全球疫情趨勢來看,COVID19變種病毒一直變化中,疫苗效果和副作用報告陸續出現,疫情之下,醫師對哪些病患應儘速施打COVID19疫苗有共識,呼籲民眾勿受不實資訊或因近期長者死亡案例影響施打意願,也盼望透過研討會讓大家對疫苗接種有更完整的認識,即使近日疫情較為趨緩,但這是防疫升級下的結果,還不是疫苗施打的結果,顯見平時要做好防護措施更為重要,民眾也要做好新冠恐成日常的心態準備。
-
2021-07-05 養生.聰明飲食
芒果好毒?專家揭過敏來源 一次吃一顆當心血糖飆
台灣是芒果王國,芒果的品質居世界之冠,黃澄澄多汁美味的芒果,讓人難以抗拒。芒果營樣價值豐富 有助恢復體力夏日補充體力好水果吃芒果好處多多,其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營養師劉純君說,芒果含有果糖、葡萄糖這類吸收快速的單醣類,在食慾不振的夏天,是很好的「恢復體力」的食物,同時芒果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A,也可以幫助用眼過度的民眾給予眼睛的營養補充,芒果也含有大量的鉀離子,鉀有助降低血壓,富含的膳食纖維則能讓人排便順暢,含有的豐富維生素C,則可以減少人體氧化自由基產生。一次吃一顆芒果 當心血糖飆升不過,改良過的芒果甜度一代比一代高,而且我們的飲食習慣是,通常1個人1次都會吃掉一顆芒果,1顆愛文芒果約重0.4~0.5公斤,一顆金煌芒果甚至可能高達1公斤,使得很多人吃完之後血糖飆升,趕快掛急診。因此,劉純君提醒,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因為芒果好吃而多吃,以愛文芒果來說,1天最多只能吃半顆;另外,芒果富含鉀,雖然有利於降低血壓,但若是腎臟功能不佳以及心臟病患,每天吃的份量,最多不能超過自己的1個拳頭大小。芒果含間苯二酚類 容易過敏者少碰果皮芒果是屬於漆樹科,漆樹科的特點,就是枝葉切斷後,產生的白色如乳汁般的樹汁,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根據國內農業改良場的解說,其中含有的過敏物質為「間苯二酚類」,此物質主要分布在果皮油胞組織內。一旦對芒果產生過敏的人,接觸到沾有樹汁的果皮部位,就可能產生蕁麻疹、丘疹、紅疹、小水泡、搔癢、嘔吐,還有人吃完芒果,嘴唇週圍一圈會出現紅腫,還可能引起聲音沙啞,甚至過敏性休克;因此,若對芒果樹汁過敏者,真的很想吃芒果的話,建議請他人代削芒果皮來避免接觸殘留的樹汁,削皮時也要多削去一些表層的果肉,就可以減少過敏的發生。此外,國內農業改良場解說中指出,芒果的過敏原間苯二酚類,在「完熟」過程中,這些成分會慢慢消退,所以,一般採用留在樹上待成熟後再採收的「在欉紅」愛文芒果,通常被認為比較不容易引起過敏。芒果洗、選、存、放 跟著做準沒錯芒果品種多,愛文和金煌產期在5、6、7月,挑芒果方式都一樣。首先,香氣要濃郁,要有芒果的清香味,外觀的表皮細緻、形狀飽滿、顏色偏紅橘黃色,頭和肚子的部位少有紅綠色混雜。買回來的芒果要用自來水沖乾淨,因為就算會剝皮,沒有沖洗掉的髒汙仍然會污染果肉;若買回家的芒果已經熟透,一定要放在冰箱保存,兩天內食用完畢,如果想過幾天才吃,應選果皮偏綠一點,先放室溫下貯存,等綠色全部褪掉後就可以食用。但要注意的是,芒果是熱帶水果所以會「後熟」,如果太早放入冰箱反而會有「寒害」,讓後熟過程停止,會造成水果熟度不足,而且,果皮也會產生斑點或變黑褐色,降低芒果的品質和風味,所以芒果要冰存前,先確認是否已經熟了。'延伸閱讀: ·吃錯品種容易胖! 一張圖秒懂8常見芒果熱量 ·芒果吃多皮膚癢? 原因可能出在「太甜了」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孕婦易血栓 建議mRNA疫苗優先
高雄市府廿一日晚間搶先宣布,一到五類孕婦可打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昨早先強調,「只限一到三類孕婦」,但半小時後又改口「孕婦經醫師評估,可選擇接種AZ或莫德納」。指揮官陳時中否認政策轉彎,僅表示「跟時間賽跑愈快愈好」。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提醒,與其擔心打AZ還是莫德納,孕婦應該要更知道自己體質適不適合打疫苗。亞東醫院產科主任彭福祥表示,目前國外數據均顯示孕婦打莫德納或輝瑞BNT等mRNA疫苗,副作用較小;AZ比較不建議,主要是因為女性在懷孕時,是屬於高凝血狀態,容易形成血栓的副作用,就婦產科醫師的角度而言,建議孕婦一定要打疫苗,但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以mRNA疫苗為主。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AZ在年輕族群易致血栓,而孕婦本就是易致血栓的族群,他才會函文給CDC,建議孕婦都能施打疫苗,且希望能以mRNA為優先。盼中央安排孕婦至醫療院所接種,與一般民眾分流。黃閔照提醒,與其擔心打到AZ還是莫德納,孕婦應該要更知道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合打疫苗。他舉例,對疫苗嚴重過敏者別打,雖然過敏風險是萬分之幾,但過敏性休克也是很難避免;第二,要排除急性疾病情況,像正在發燒、流產中或不完全流產等緊急狀況。
-
2021-06-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師提醒打完新冠疫苗應多喝水 只有這種人不行
老年人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引發關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表示,台灣80歲以上重症率達到43%,致死率有26.9%,所以特別提醒高齡民眾,真的需要接種疫苗。接種完疫苗要定時量測體溫多喝水,但洗腎病人要記得打完不能喝太多水。鍾飲文表示,目前美國新冠疫苗施打劑數3億1600多劑,占總人口比率94.50%;施打2劑占總人口比率44.39%,至少施打1劑占總人口比率52.71%。從疫苗開打以來,美國住院人數在各年齡層都明顯下降,大於80歲的死亡率也明顯下降。可以看到美國很多州都已經解禁,慢慢恢復正常的生活,這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鍾飲文說,在台灣本土確診病列、重症、死亡人數數據上,各個年齡層我們可以看到,80歲以上重症率達到43%,致死率有26.9%,所以特別提醒高齡民眾,真的需要接種疫苗。大家關注老人打疫苗很危險嗎?鍾飲文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死亡個案被判定為與疫苗相關。他強調接種後要觀察30分鐘的重要性,因為疫苗會直接引起的死亡為過敏性休克,會在打完 疫苗30分鐘內發生。而與疫苗有關的血栓,主要出現在腦部、肺部與深部靜脈,但大多在接種後第5天到第16天出現,不太可能打完疫苗隔天就血栓死亡。鍾飲文說,疫苗接種第一天,記得加壓止血1至2分鐘,切勿搓揉,留觀15到30分鐘是非常重要的,定時量體溫並記錄,多喝水,1天要喝2000cc,多休息,均衡飲食。第二到三天,同樣定時量體溫,多喝水,多休息,均衡飲食,若不舒服可以服用普拿疼,如果不適症狀持續為改善就盡速就醫。鍾飲文提醒,有一種人在接種完不能多喝水,就是洗腎病人,因為多餘的水分沒辦法像正常腎臟功能的人一樣,隨時自我調節,必須在洗腎的時候才能移除。因此會建議備用一些退燒藥,測量體重是監測水分的好方法,若仍有微燒仍可少量補充水分,注意體重。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哪些症狀需警覺?AZ疫苗開打傳13長者猝死 一圖看縣市分佈
日本捐台124萬劑AZ疫苗,全台各縣市已於6月15日開打,須依序以第1至7類接種順序施打,其中以75歲以上老人及65歲以上原住民為大宗。不過,各地卻陸續傳出長者打完AZ疫苗後返家猝死的案例,3天來已有13起,但死因是否為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則有待釐清。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疫苗僅會造成過敏性休克死亡,通常在剛注射後的半小時內發生,但超過30分鐘後的死亡,不能算與疫苗有關,按照以往慣例,會將由衛生局調查請專家研判。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提醒,打疫苗之後,若發生持續頭痛、胸痛、腹痛、不明原因出血點等症狀,馬上就醫檢查有沒有血栓問題。疑與打疫苗相關的長者猝死案例:▋台北市 1起.96歲翁(心臟病史)士林區福華路一名有心臟病史的96歲老翁,16日上午接種AZ疫苗後,晚間被家人發現躺在房間床上,已無呼吸心跳死亡。▋新北市 3起.88歲翁一名88歲老翁,15日於淡水區新市國小接種站接種後,16日上午被家屬通報死亡。.81歲婦(洗腎患者)一名81歲的女性洗腎患者在16日上午至淡水匯康診所接種完疫苗後,返家出現不適症狀,被家人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緊急送往馬偕醫院仍不治。.69歲男(慢性病史)板橋一名在長照機構的69歲蔡姓男住民,患有有多重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等慢性病史,15日接種疫苗後,16日遭看護人員發現無呼吸心跳明顯死亡。▋新竹市 1起.97歲翁(罹阿茲海默症)患有阿茲海默症的97歲林姓老翁,14日施打AZ疫苗,15日身體不適送醫,但病情惡化於16日清晨不治。▋新竹縣 1起.97歲婦竹東鎮一名97歲范姓老婦人16日上午至竹東衛生所打完疫苗後,返家向家人表達肚子不舒服,於當日上午被家人發現躺在床上已昏迷無呼吸心跳。▋台中市 3起.90歲婦(罹阿茲海默症)南屯區一名90歲蔡姓老婦人15日至崇倫國中施打AZ疫苗後,出現意識模糊、發燒,經送醫急救後仍不治,經查該名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但無慢性病史,衛生局仍須釐清死因。.94歲翁(慢性病史)西區一名94歲林姓老翁,有糖尿病、高血壓及阿茲海默症等病史,15日施打完AZ疫苗第1劑後,16日上午被家屬發現已失去生命跡象。.60歲男(慢性病史)一名為第5類接種對象的60歲邱姓男子,有腎臟癌及糖尿病病史,15日在護理之家接種AZ疫苗後,16日凌晨出現不適,隨後因重症引發急性呼吸衰竭死亡。▋彰化縣 1起.86歲翁(慢性病史)一名86歲男性14日由家屬陪伴到關懷據點接種AZ疫苗,當下並無身體不適,但16日被家屬發現已無呼吸心跳,經醫生判定死亡。據查該名老翁有糖尿病、高血壓和慢性肝炎等疾病。▋嘉義市 1起.83歲婦一名有心臟病病史的83歲盧姓婦人15日前往港坪體育館打完AZ疫苗,16日被看護發現身體不適,出現嘔吐狀況,接著沒有呼吸,送醫不治。▋台南市 1起.90歲翁一名90歲邱姓老翁15日打完AZ疫苗後,16日晚間被家屬發現在家中3樓樓梯仰躺猝死,家屬稱老翁除了腸胃小毛病外,並無其他常見慢性病,懷疑與打疫苗有關。▋高雄市 1起.92歲翁高雄92歲的潘姓老翁16日才打完疫苗,17日清晨身體不適,送醫後仍宣告不治,醫師診斷疑為心肌梗塞。家屬不滿昨日人還好好的,今日就出狀況,怒喊「我要見市長」。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1人猝死和AZ疫苗有關? 李秉穎:沒有發現危險訊號
國內開放75歲以上長者施打日本捐贈的AZ疫苗,傳出已經11人接種疫苗後猝死。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今天上午接受寶島聯播網主持人周玉蔻的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電話專訪,他說,還是建議打,年齡是新冠重症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老人家受不了新冠病毒,年輕人可能還受得了」。他說,開始接種疫苗之前就有持續幾次的衛教活動,打了疫苗之後出現任何不良事件,包括死亡,不一定是因果相關,用科學態度去看有沒有因果關係的話,就是要跟沒有打疫苗的人發生率相比,如果有確實高於沒有打疫苗的人,才能說有因果相關。李秉穎說,他去年在疫苗接種的諮詢小組就要求行政單位必須根據健保資料庫,台灣地區每天或每年可能跟疫苗有關的不良事件,列起來可能上百種,例如腦中風、神經炎,有這些背景資料,萬一出現類似今天的狀況的時候,就可以知道有沒有高於背景值。通報的死亡數如果比一般沒打疫苗的老人高,才有因果關係,需要去調查。李秉穎表示,學理上來說,美國CDC講過,臨床表現沒有過敏性休克,不能說它是疫苗致死。從媒體報導看起來,並沒有過敏性休克的症狀,打疫苗之後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臉部潮紅、呼吸聲音很大等等,它臨床表現不像。他說,從內政部的人口統計就知道,前年統計75歲以上老人家總數是140幾萬人,再看死亡人數,一年以內9萬5000多人,數字就是很複雜,換算成每天死亡數75歲以上老人家261人死亡,這就是我們的背景值,現在打了7、8萬名老人家,可以預期一天之內約14人死亡,現在出現11名老人猝死,並沒有超出預期值。所以從背景值的資料,我們沒有發現危險訊號。周玉蔻問,教授杜紫宸在臉書寫,注射AZ疫苗後死亡比例高得嚇人,「日本這批疫苗是否有品質問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是不是應該立案展開調查?」李秉穎說,當然會去調查,會有衛生相關人員做疫情調查,如果家屬願意接受的話,可以解剖釐清死因,不過就是說,學理上來講並沒有過敏性休克,如果品質有問題,不可能不被食藥署驗出來,「我們食藥署很龜毛的欸,龜毛得非常厲害」,人家藥廠已經驗過,進來後食藥署要再驗一次。李秉穎說,如果疫苗品質有問題,通常也是無效而已,不會說出現不良反應,以前疫苗安全事件是細菌汙染,在檢驗品質時就會被驗出來,「那可能是幾十年以前會出現的事情」,可能就是敗血症,但敗血症也不會猝死。李秉穎表示,老人家會猝死其實也不是感染症,感染症也不會猝死,會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一下子發作。無論美國、歐盟也持續用不良事件通報發生率和背景值做比對,台灣也這樣做法,用科學態度看疫苗事件是不是有因果關係。如果說直接關係就說疫苗引起的話,反而會影響疫苗措施和民眾健康的保障。還沒打疫苗的長輩,建議去打嗎?李秉穎說,還是建議打,年齡是新冠重症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重要性高於潛在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會有引發重症的風險,但年齡越大是死亡率和重症發生比率是等比級數上升,有民眾擔心老人家身體弱是不是不適合打疫苗,但就危害性,「老人家受不了新冠病毒,年輕人可能還受得了」。李秉穎說,臨床實驗上,不管是哪種疫苗,年紀比較大的人不良反應會比較少,就是免疫系統老化以後,對疫苗外顯反應比較低,感覺到的症狀比較低,但還是滿有效的,反而可以說老人家承受不良反應是比較輕的。他說,過敏性休克是體質因素關係,建議有急性過敏性休克的人,打疫苗之後一定要休息30分鐘密切觀察,如果沒有急性過敏就休息15分鐘,但必須自己警覺密切觀察15分鐘。接種以後有任何不舒服要立刻回來,有過急性過敏的人觀察期要久一點。打疫苗之後,發生持續頭痛、胸痛、腹痛、不明原因出血點等症狀,馬上就醫檢查有沒有血栓問題。
-
2021-06-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開打 專家建言孕婦優先
國外出現孕婦、新生兒染疫案例,國內本土疫情嚴峻,近日北部也有染疫孕婦出現呼吸窘迫等症狀,緊急剖腹生產搶救,讓醫護團隊、家人繃緊神經。國內尚未將孕婦納入公費疫苗優先對象,疫苗專家、高醫院長鍾飲文呼籲,首批莫德納疫苗應禮讓醫護孕婦優先施打,據美國研究顯示,感染新冠肺炎孕婦有較高死胎與早產機率,併發子癲、子癲前症機率也增加,顯示孕婦有優先施打疫苗必要。孕婦、AZ副作用者 應先打「將孕婦和施打AZ疫苗第一劑有嚴重副作用的民眾列為莫德納優先施打對象,應是合理的規畫。」新冠疫苗專家會議召集人鍾飲文表示,疫苗研發初期,臨床試驗通常會排除孕婦與兒童,所以缺乏這些族群的藥物安全性與有效性資料。鍾飲文指出,今年4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三萬多名美國孕婦接受mRNA疫苗(包括輝瑞BNT162b2與莫德納mRNA-1273疫苗)施打的研究,發現與同時期未接種的孕婦對照,流產、胎兒異常與早產的比率並沒有比較高,顯示mRNA疫苗在任何孕期都可以施打。此外,歐洲婦產科醫學會也建議孕婦與餵母乳者都應接種疫苗,英國及德國的研究文獻也建議孕產婦應優先施打mRNA疫苗。鍾飲文說,會有這個想法,是觀察懷孕醫護人員在防疫第一線奮鬥,幾乎都沒有接種AZ疫苗,缺乏疫苗保護力,如今國內已有莫德納此一選項,應讓懷孕醫護優先施打。至於可否從懷孕醫護擴及一般孕婦都能接種莫德納?他說,因公費疫苗接種有些思考,不能造成混亂,是否擴及一般孕婦,中央會有通盤考量。陳其邁:莫德納相對較安全高雄市長陳其邁昨天在防疫記者會表示,目前檢視國際的資料,莫德納疫苗對懷孕者相對是比較安全,需檢視科學證據,尊重專家會議審查,「這是科學的問題,不是政治的問題。」鍾飲文:AZ過敏者建議混打少數打AZ疫苗第一劑後,產生過敏性休克、血栓或嚴重血小板低下等嚴重副作用,有人也擔心打過AZ後能否混打其他疫苗?鍾飲文說,打AZ會過敏的人不建議續打第二劑。至於混打疫苗,據今年五月英國在「刺胳針」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並不會有更多嚴重的副作用,只是發燒機率比兩劑都打AZ的人來得高。因此,當接種AZ第一劑後有嚴重副作用發生時,建議可接種其他疫苗,以得到足夠的保護力。
-
2021-06-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產疫苗v.s國外疫苗 權威醫李秉穎對國產疫苗提6點
疫情嚴重引發國人對國產疫苗高度疑慮,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1)日公開喊話「有智慧的台灣民眾,要小心警覺不要被牽著鼻子走」。他對國產疫苗提出六點釋疑。李秉穎今天早上接受周玉蔻網路電台《蔻蔻早餐》節目訪問時,針對近來疫苗疑問,針對近期國產疫苗被汙衊的看法。李秉穎首先強調,這是有心人士「看不得台灣好,不以台灣利益為優先。」特別是在網路論壇很多這樣的聲音,一直在質疑國產疫苗,這是有心人推動。有智慧的台灣民眾要小心警覺,不要被牽著鼻子走。李秉穎強調,這也讓人聯想到2009、2010年,H1N1新型流感流行,台灣國光第一次做出疫苗,台灣是全世界14個國家裡面有能力可以做出的,但卻被罵得要死,很多是政治語言。當時很多覺青、文青反國光疫苗,說政府圖利。但你看那時疫苗多珍貴,如果沒做出來,台灣不知道死多少人。當時疫情沒多久,9月就多推動接種,打國光疫苗並沒有增加疾病發生率。但當時也是到處謠傳說有副作用,說會癌症、腦中風,都亂講,是政治語言,有心人要打擊國產疫苗,這是台灣悲哀。輿論用來打擊國產疫苗,這是一種「認知做戰」,有人不想看到國產疫苗成功,用盡各種,讓國人對國產疫苗失去信心。其次,李秉穎也被問到國產疫苗跟他國疫苗優劣。他指出,國產疫苗使用的重組棘蛋白疫苗,比較可靠。有的人說是RNA、腺病毒那些比較先進。「那是速食店、設計簡單、製造容易」,輝瑞、莫德納都是mRNA疫苗,但因為不穩定,所以都要特別小心,才能夠讓人類用。現在技術雖然比較穩定,但像運送保存都還是一個問題,一定要放在冰箱裡。且接種後,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機會比較高,因而這種疫苗打完後要在原地觀察30分鐘才離開。至於AZ的腺病毒疫苗,打了之後會讓你產生腺病毒抗體,因而第二劑會被中和掉,反應不太好,但因為能發展成疫苗,平均還是有七成的保護效果,這是跟設計有關。不過風險就是有有血栓意外,雖然不高,但這也是當初設計腺病毒疫苗沒想到會有的反應,但當然還是利大於弊,不過使用同意書上都要寫清楚這些風險。至於國產疫苗的使採用的重組棘蛋白疫苗,不像mRNA、腺病毒打了之後會全身到處跑,它也不會有血栓風險,看起來抗體高度還高於自體感染者,所以可用性是可以預期。李秉穎也被問到第三個問題:很多人吵應該要等國產第三期過,才能購買跟使用?他認為,要等第三期,無視於台灣現在緊急的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何要開會想要訂保護性抗體標準,就是要讓世界各國疫苗廠有規則可遵循。用血清抗體做效力保證,已經是世界共識,WHO都認可。李秉穎表示,新的疫苗若跟目前已上市疫苗比較 ,如果產生抗體不亞於先前緊急許可授權上市的疫苗,就應該就要給予緊急授權,但這是緊急授權 不是正式授權。疫情指揮中心說輝瑞、莫德瑞沒有完成第三期,這是對的。去研究兩萬、三萬人有沒有打疫苗、有沒有傳染力,還要弄一個追蹤研究,確認疫苗有持續保護力,耗時冗長。目前現在世界上的疫苗,都沒完成第三期,都是緊急授權。而不是正式授權。緊期授權的依據就是他們的三期期中報告,期末報告要以後才會出來。如果國產要三期,這樣要多久?如果做研究地方沒有大流行,感染人數不夠,還沒辦法做出報告。第三期實驗要大量經費跟時間,還要等一兩年嗎?到時候疫情已經到尾聲了啦。第四,有人說挺國產疫苗是為了炒股?李秉穎認為,「那就小看了我們醫療從業人員」,我們的心裡不是只有錢。我們是要保障台灣人民的健康,國產疫苗投入幾億元,不一定會成功。如果失敗,血本無歸,是我也不敢。說是炒股沒有根據。第五,國產疫苗還沒二期政府就下單?李秉穎指出,以色列搶疫苗,就是搶在疫苗廠二期還沒完成就下訂單。這本來就是一個風險,因為你簽約對象不是實體,而是虛無飄渺的組織,你要求償要怎麼辦?可是沒有冒這個風險,你不能早一點獲得這疫苗。若要在第三期才下訂,你獲得疫苗時間,就是排在很後面,你在看美國為什麼疫苗拿這麼快?研發之前他就先投資金額,第一期疫苗廠資金。第六,過去有企業捐助疫苗情況嗎?李秉穎表示,像是王永慶,但都是捐錢,讓中央統籌去買。至於對郭台銘已經要購買BNT疫苗的看法,他有聽說那一批快到期,如果購買後到台灣,再算上封緘檢驗的時間,是否能確保在效期內使用,除此之外他沒有意見。
-
2021-04-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藏漏洞 接種新冠疫苗受害恐求償無門
我國已到貨的新冠疫苗約31萬多劑,品牌皆為AZ疫苗,國際間不斷傳出接種後出現血栓事件,國內也傳出有零星的不良反應;台灣女人連線與台灣人權促進會今召開記者會,國內現行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不完善,且日前修正部分條文,一旦醫學無法證實疫苗與不良反應的相關性,接種後產生的風險將全數轉嫁到民眾身上,台女連強調,科學本來就有極限,呼籲衛福部應修正,建立完善的補償機制。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國內外皆倡議盡速接種新冠疫苗,增加對抗新冠病毒的保護力,但台灣打氣低迷,與國際屢傳血栓事件有關;據美國統計,施打新冠疫苗產生不良反應者,77%為女性,過敏性休克的案例約66件,其中63件為女性,有此數字也可能是女性較願意通報,但無論如何都顯示,施打新冠疫苗仍具風險,且女性相對風險較高,一旦出現風險,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的制度應立即銜接協助國人。今年2月衛福部修正「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其中第13條,將鑑定受害的情形關聯性分為三種類別「無關」、「相關」、「無法確定」,中研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員邱文聰說,在無關的類別中,增列醫學實證未支持其關聯性,等於把無法確定的情況也納入無關,間接讓接種後受損害的民眾無法獲得補償,致其社會補償的功能蕩然無存。立委邱顯智表示,新冠疫苗都是透過緊急授權使用的,接種後一但發生受害情況,審議的標準應該要有所不同,應該要更加保障國人,目前接種階段還是開放給第一順位,後續全民都有機會接種,政府應該要提出完善的疫苗保障制度。除了救濟制度以外,國內應該要協助給付喪葬費用,讓補償制度更加周全。
-
2021-03-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AZ疫苗後過敏送加護病房 院方:首例所以採高標準
我開打AZ新冠疫苗,昨出現我首起「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北部某醫學中心一名40多歲護理師,本身有雞蛋、花生過敏史,接種後急性過敏反應,送加護病房,所幸給予適當處置已出院,亞東醫院今派醫師出席指揮中心臨時記者會,證實該名過敏護理師來自亞東醫院。亞東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廖俊星表示,由於當初醫院規畫接種AZ新冠疫苗的休息區,就安排在加護病房旁,所以該護理師出現不適後,就送往加護病房觀察,該護理師在急性過敏發生過程中,人都很清醒,心跳約為120至130、血壓數值則是150至160。廖俊星說,當時有立即給予護理師施打類固醇、抗組織胺,並沒有打強心針,在接受適當處置後,觀察一個晚上就出院返家。該名護理師過去也有接種過流感疫苗,都沒有出現過敏狀況,坦言其實以該護理師的症狀可以直接急診就好,但因為首次出現類似狀況,仍選擇高規格處理。廖俊星表示,雖院內出現急性過敏事件,但亞東醫院醫護人員打氣不受此影響,每天仍有60-70名醫護人員接受施打,返家後並沒有再出現其他症狀。未來若出現過敏性休克就一律送加護病房,若輕微過敏就送急診,簡單說,若有到過敏性休克就送加護,因為這是第一例採高標準。
-
2021-03-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逾5千人打AZ 3成有發燒
AZ新冠疫苗開打後截至昨天累積接種五六一九人,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顯示,近三成接種者發燒,昨新增五件不良通報,其中含我國首起「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北部某醫學中心一名四十多歲護理師,本身有雞蛋、花生過敏史,接種後五分鐘內出現急性過敏反應,送加護病房,所幸給予適當處置,已出院。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昨至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備詢時說,該個案過敏與個人體質有關,且同一瓶疫苗僅有此例發生不良反應,研判非疫苗問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個案接種前曾主動告知過敏史,但經醫師評估仍接種疫苗,才至休息區約五分鐘,自覺發熱、呼吸不到空氣,臉部、頸部冒出尋麻疹、四肢無力,及血壓偏高,緊急服用抗組織胺、類固醇,並未過敏性休克。目前歸類於「其他嚴重不良事件」,過敏反應是否與疫苗有其關聯性,須進一步釐清,目前傾向為偶發性事件。一名感染科專家說,參考國外施打RNA疫苗經驗,對食物或藥物過敏者較易有嚴重過敏反應,但AZ屬於腺病毒疫苗,較少類似報告,目前接種指引中未規定過敏史者不可施打。莊人祥呼籲,對食物或藥物過敏的民眾若首次接種後出現嚴重過敏,不建議接種第二劑。據指揮中心統計,AZ疫苗開打第三日接種一九五一人,較前一天增加三一三人;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中,已填寫第一日健康狀況一四八四名接種者,百分之廿九點四自覺體溫偏高。北市一名醫護說,台灣疫情穩定,沒有立即施打急迫性,加上AZ疫苗保護力僅百分之七十六,且副作用比率偏高,並未參加這次疫苗接種,等莫德納、輝瑞等疫苗在台開打,屆時才會登記。一名內科醫師說,較相信莫德納疫苗的保護力,不少醫護同仁都抱持相同想法,對AZ疫苗興趣缺缺。另外,傳出衛福部金門醫院以考績要求醫護打疫苗,若不接種,考績恐只有乙等。對此,石崇良表示,會再了解是否有相關情事發生。
-
2021-03-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護接種AZ後進加護病房 石崇良:僅7例輕微不良反應
國內開打AZ疫苗後,傳出北部某醫學中心一名四十多歲護理師,接種AZ疫苗後不到十秒,出現急性過敏反應,並送進加護病房觀察。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對此表示,據了解該案並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主要是醫院為求慎重而安置在加護病房,目前已經離開加護病房。石崇良今赴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備詢,被問及醫護接種AZ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一事。他表示,截至昨晚已有4000名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只有7例輕微的不良反應事件。至於外傳北部有護理師接種AZ疫苗後,發生全身起疹、臉部紅腫、喉嚨腫脹、心悸等劇烈反應,醫師立即給予氣管擴張劑,緊急搶救,生命跡象穩定後,將該個案送進加護病房觀察。石崇良表示,因為出現過敏反應不知道會多嚴重,最嚴重的是「過敏性休克」,會產生呼吸道症狀,血壓也會變化,因此院方為求慎重而安置在加護病房。但該案雖然出現呼吸急促卻並未出現哮喘聲,研判並未出現呼吸道緊縮,也沒有需要使用升壓劑。目前個案生命徵象都穩定,也已離開加護病房。石崇良說,因為過敏與個人體質有關,且同一瓶疫苗僅有此例發生不良反應,因此並非疫苗出現問題。而原本已配送58家院所施打疫苗,會再增加14家院所為施打據點。但傳出衛福部金門醫院以考績要求醫護人員打疫苗,若不願接種,考績恐只有乙等。對此,石崇良表示,金門施打的醫院只有一家,會再了解是否有相關情事發生。
-
2021-03-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AZ疫苗後過敏送加護 醫憂「太快了」
國內開打AZ疫苗後,嚴重不良反應個案情況首度曝光。一名醫師透露,北部某醫學中心一名四十多歲護理師,昨天早上接種AZ疫苗後不到十秒,出現急性過敏反應,全身起疹、臉部紅腫、喉嚨腫脹、心悸等劇烈反應,醫師立即給予氣管擴張劑,緊急搶救,生命跡象穩定後,將該個案送進加護病房觀察。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天下午確實收到一例類似情節的不良反應通報案例,至於是否歸類在嚴重反應,將再進一步了解。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接種前兩天,共四例接種不良事件,除指揮官陳時中接種後發燒,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表示,本周一接種AZ疫苗後,當天手臂痠脹,晚間出現畏寒、倦怠,體溫為卅七點五度,第二天持續發燒,吞了「普拿疼」,體溫才降下來。陳時中說他雖發燒,但沒有到必須服用「普拿疼」退燒。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師表示,該名醫事人員屬容易過敏體質,接種前評估並無異常,不料接種後立即出現過敏反應,整個過程不到十秒鐘,院方施以急救,二到三小時後症狀緩解,被送至加護病房觀察治療,診斷結果為「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記者向醫院求證,院方指出,該名醫事人員是在打針後的五分鐘出現過敏反應,較嚴重症狀為「全身起疹」及「心悸」,心跳瞬間飆至每分鐘一三○到一四○下,現場的醫護人員立即給予適當處置。院方表示,該案不屬於「過敏性休克」,因為並未插管或動脈導管等,應屬於「急性過敏反應」。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接種疫苗引發過敏性休克機率約十萬分之一,此次台灣拿到十一點七萬劑AZ疫苗,可預期會出現一、二例過敏性休克案例,但如開打第二、三天就出現有嚴重不良反應,這「有點太快了」。黃立民表示,若台灣僅施打十一點七萬劑疫苗,出現二例以上過敏性休克的案例,可能有兩原因,一為此批疫苗有問題,二為國人體內已有腺病毒或新冠病毒等抗體,打進疫苗才會出現過敏性休克。
-
2021-03-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AZ疫苗5分鐘內急性過敏 醫護人員住進加護病房
國內開打AZ疫苗後,嚴重不良反應個案情況首度曝光。一名醫師透露,北部某醫學中心一名四十多歲護理師,於今天早上接種AZ疫苗後不到十秒,出現急性過敏反應,全身起疹、臉部紅腫、喉嚨腫脹、心悸等劇烈反應,醫師立即給予氣管擴張劑,緊急搶救,生命跡象穩定後,將該個案送進加護病房觀察。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下午確實收到一例類似情節的不良反應通報案例,至於是否歸類在嚴重反應,將再進一步了解。該名不願透露名行的醫師表示,該名醫事人員屬於容易過敏體質,接種前評估並無異常,不料,接種後立即出現過敏反應, 整個過程不到十秒鐘,院方施以急救,給予氣管擴張劑,二到三小時後症狀緩解,被送至加護病房觀察治療,診斷為「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記者向該醫院求證此事,院方指出,該名醫事人員是在打針後的五分鐘出現過敏反應,較嚴重症狀為「全身起疹」及「心悸」,心跳瞬間飆至每分鐘一百三十到一百四十下,現場的醫護人員立即給予適當處置。院方強調,該案不屬於「過敏性休克」,因為並未插管或動脈導管等,應屬於「急性過敏反應」。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接種疫苗引發過敏性休克的機率約十萬分之一,此次台灣拿到十一點七萬劑AZ疫苗,可預期會出現一、二例過敏性休克案例,如果開打第二天就出現有嚴重不良反應,這「有點太快了」,就像第二次買愛國獎券就中獎一樣。黃立民表示,若台灣僅施打十一點七萬劑疫苗,出現二例以上的過敏性休克的案例,可能有兩大原因,一為此批疫苗有問題,二為國人體內已有腺病毒或新冠病毒等抗體,打進疫苗才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的反應。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截至今天中午為止已有三二一八人接種AZ疫苗,昨天則有一六三八人接種,比第一天多,若單純分析昨天接種人數的所在縣市,以桃園市接種四二二人最多,其次依序為高雄市三二五人、台中市二六八人。
-
2021-02-01 科別.兒科
發燒該多穿衣服or少穿? 醫曝「正確答案」多數人都錯了
「唉呀~寶貝的身體怎麼那麼燙啊?」發燒的孩子病懨懨的躺在病床,還真是急慌了爸比媽咪的心。爸媽只要一發現孩子發燒,就怕頭腦也會跟著燒壞,變成智能不足,所以都急著退燒,但這其實是對發燒症狀認識不清,以訛傳訛所造成的不正確觀念。高燒不會燒壞腦 體溫過高是常見小兒發燒主因小兒科醫師盧英仁表示,通常小孩得了腦炎、腦膜炎或先天性感染等真正影響腦部的感染疾病時,才會導致腦細胞受損,而發燒只不過是伴隨這些疾病的一個症狀罷 了。通常41℃以下的發燒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極度高燒有時會使意識出現程度不等的異常,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高燒本身會對神經組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為什麼會發燒?盧英仁說明,一旦人體因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時,發炎反應製造出的小分子會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因而造成體溫的定位點上升,若是上升過於異常就是發燒。此外,另一種常見的小兒發燒,多半是身體沒有發炎、體溫定位點也沒有上升, 但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且來不及散熱而使體溫上升,這種情形稱為「體溫過高」;此種原因的發生,多半是太過保護孩子的爸媽,即便在炎熱的環境下,總是怕孩子著涼,依然給予多重衣服或包裹得很緊等。幼兒發燒的反應 這些情況別大意倘若當時幼兒體溫並未達到正常的體溫標準,就會感覺很冷、不自主地出現肌肉顫抖(以增加身體熱量,並讓四肢 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喪失)等症狀,因此,出現體溫升高卻手腳冰冷的迥異現象。盧英仁特別提醒,新生兒、小於3個月的嬰兒、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免疫缺損病童等發燒幼童,爸比媽咪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尤其若高燒超過41℃、發燒合併紫斑症狀的話,也要盡快帶給醫師診治。 幼兒發燒別驚慌 發燒照護4招倘若幼兒體溫上升的原因不是發炎性疾病,而是衣服穿太多或中暑之類的高體溫,對人體並沒有幫助,隨時都可予以退燒。至於是身體發炎反應而引起的發燒,盧英仁建議,若體溫並未太高,也沒有引起特殊的不舒服感時,就不需要積極退燒(尤其當體溫還沒超過39℃以上的時候)。爸比媽咪面對三更半夜時,幼兒突然的發燒不要驚慌,最好是先用溫度計(肛溫較佳)量一下體溫並記錄,才能送醫後,協助醫師判定症狀。若是安撫後,孩子比較能夠安穩入睡,就讓他好好休息睡到天亮;倘若孩子仍持續吵鬧不安,爸比媽咪可依照下述醫師建議的步驟處理,待天亮立即就醫診治:第1招、補充水分發燒時首先要補充水分,最簡單的方法是多喝水。盧英仁指出,尤其二歲以下的嬰幼兒有時會因水分攝取不夠,引起所謂「脫水熱」;由此可知,發燒需要多補充水分。此外,退燒後的人體流汗會散發體內多餘熱量,並因大量流汗而導致脫水,所以更應注意水分、電解質的適度補充。第2招、輕微發燒可躺冰枕若小孩體溫於38.5℃以下,可先行給予睡冰枕、洗溫水澡等方式來幫助退燒。值得提醒的是,因為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反而有礙散熱,所以,傳統老一輩使用酒精來擦澡的方式,並不適合作為退燒用途,以免產生不當的副作用。第3招、勿穿著厚重衣物發燒幼兒的衣服穿著和平常一樣即可,不用特別添加衣服,以免流汗太多反而更易脫水。此外,穿著的衣服應減少,才可幫助散熱,有出汗的話,可以用毛巾擦拭乾淨,以免幼兒著涼造成病情更加惡化 第4招、視情況給常備藥當小兒輕微發燒(體溫>38.5℃)時, 有非常嚴重的不舒服,那就先給予口服退燒藥 (如小兒普拿疼)。若吃完藥後發燒仍然持續,可讓孩子洗溫水澡;若是服藥後1小時, 仍然沒有流汗或退燒情形,則可加強給予栓劑。小於5歲的嬰幼兒發燒常伴隨有熱痙攣(抽筋)的併發症,尤其是最常發生於6個月∼5歲的小孩。若是發燒溫度超過 38.5℃,並在24小時內發生熱痙攣,且每次抽搐時間不超過15分鐘,一般都是良性的;本身若是熱痙攣體質的小孩,則應在發燒初期就服用退燒藥,並立刻就醫。盧英仁表示,口服退燒藥與栓劑兩者的效果一 樣,只差吸收速度不同;小朋友不建議打退燒針來退燒,因為曾有小朋友打退燒針導致過敏性休克而致死的案例。正確量體溫 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溫度傳統習慣以「摸皮膚」來判斷有沒有發燒的方法很不準確,體溫計量出來的體溫比較正確,而測量的方法則包括肛溫、口溫、腋溫、背溫、耳溫、額溫等,其中又以「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必要時可取代肛溫;但必須注意3個月大以下嬰兒的耳溫常不準確,5歲以上的孩童才能量口溫。由於口溫和腋溫容易受到皮膚黏膜及血管收縮的影響而偏低,所以,口溫平均比肛溫低0.5℃,腋溫平均比肛溫低 0.8℃。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發燒的皮膚表面,常有嚴重低估真正體溫的現象,並不建議常規使用;盧英仁建議,1個月大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可考慮量肛溫。延伸閱讀: ·量體溫有眉角! 一張圖秒懂5種測量方式發燒標準 ·發燒別急著吃退燒藥! 分3階段處置才能加速康復
-
2021-01-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CDC:400多萬人打莫德納疫苗 僅10例嚴重過敏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說,對莫德納(Moderna)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呈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案例很「罕見」,在400多萬人施打第一劑後,僅10例有嚴重過敏反應。法新社報導,美國疾管中心也強調,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廣泛施打疫苗至為重要。疾管中心在報告中說,根據這波初期監測,在接種莫德納疫苗之後呈嚴重過敏現象看來很罕見,也沒有任何相關死亡案例。疾管中心資料顯示,404萬1396人在去年12月21日至今年1月10日間接種莫德納疫苗第一劑後,當中發生過敏性休克有10例。疾管中心說,這些被列在108個可能過敏反應的案例報告中,其中6例需要住院,其他4例則在急診室治療。根據疾管中心研究,注射莫德納疫苗每100萬人當中有2.5例出現過敏性休克;而施打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每100萬人當中則發生11.1例。疾管中心說:「施打莫德納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案例在臨床與流行病學特徵上,類似於接種輝瑞&BNT疫苗後通報的案例。」上述10個嚴重過敏反應案例都是女性,年齡介於31歲到63歲,其中9例在未接種疫苗前就有過敏病史。此外,有9例在施打15分鐘內開始出現過敏症狀,有1例在30分鐘後出現症狀。報告也提到,在注射輝瑞&BNT疫苗人口中,有較大比例是女性過敏。專家說,此一現象可能是因為女性接種人數比男性多,比例接近2比1。疾管中心表示,施打疫苗地點必須附有設備,可以治療嚴重過敏反應,而且能在必要時將病患轉送醫院。路透社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免疫專家戰略諮詢小組(SAGE)將在26日公布對於使用莫德納疫苗的建議事項。世衛今晚表示,免疫專家戰略諮詢小組(SAGE)已在昨天特別會議中就這些建議事項達成共識。
-
2021-01-19 該看哪科.兒科
皮膚過敏兒小心休克 過動風險也大增
影片重點整理》🔎2:17 過敏可能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風險高?🔎2:53 懷孕到底能不能養寵物呢?🔎4:10 寶寶4個月可以接觸副食品嗎?🔎5:20 異位性皮膚炎的偏方該相信嗎?🔎8:00 2原則3步驟 向過敏SAY NO!一名年僅六個月大的女寶寶,某天喝完阿嬤煮的土虱魚湯後,皮膚竟起了大片紅疹、拉肚子、呼吸困難,險釀過敏性休克,經搶救後救回小生命,檢查才發現原來寶寶患有異位性皮膚炎,飲食需格外注意。●過敏兒童盛行率50% 研究:罹過動症風險增據統計,台灣過敏兒童的盛行率有增加趨勢,自1987年盛行率5%到近幾年已高達50%,成長近十倍,每兩名兒童就有一人有過敏性鼻炎、每五名就有一人因過敏引發氣喘問題、每十名就有一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開業小兒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表示,過敏性疾病是國內兒童常見疾病之一,部分兒童大約一歲就有症狀,五歲為高峰期,近三分之一的孩童成長至青春期會逐漸好轉。不過,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曾執行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當兒童罹患兩種以上過敏症,例如鼻炎、濕疹、氣喘等,未來得到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的風險,是無過敏兒童的兩至三倍。●環境+飲食調整 降低過敏危機為降低兒童接觸過敏源的機會,盧英仁建議,可優先進行環境改善,如經半年後,孩童過敏症狀仍未好轉,評估可再接受藥物治療,由醫師開立適當的處方用藥,例如,睡前服用抗組織胺、使用類固醇噴劑等。飲食方面,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寶寶在四到六個月後,可開始添加少量但多樣化的副食品,提早接受多樣食物的刺激,也可降低過敏機率。但是,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或具有過敏體質的孩童,盧英仁建議,提供完副食品後須觀察三天,如出現腹脹、拉肚子、皮膚起疹或呼吸困難等症狀需立刻停止餵食,包含帶殼海鮮、堅果、巧克力及芒果、奇異果等,皆屬常見會引發過敏的食物。此外,寶寶出生時,家中已飼養寵物,相關研究指出,如此環境因具有多樣性的微生物,寶寶過敏的機率反而較低,但在寶寶一歲之後才開始養寵物,恐會誘發過敏反應。●過敏與塵蟎有關 室內濕度應維持50%~60%身體清潔部分,盧英仁建議,異位性皮膚炎可選擇不含皂鹼、香精、色素成份的沐浴乳及保溼乳液,且避免過度清潔、洗澡水溫不宜過熱,沐浴完後可加強塗抹保溼乳液。盧英仁提醒,由於90%的過敏與塵蟎有關,加上塵蟎在70%以上濕度會大量繁殖,建議維持家裡濕度在50%至60%,可避免黴菌增生,每兩周可用55度溫水清洗寢具並於陽光下曝曬,保持室內通風、乾燥,減少使用厚重地毯、窗簾。更多訊息加入LINE@搜尋《友愛寶貝大無畏》盧英仁小檔案現職:翁佩魁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主治專長:疫苗注射兒童健檢一般小兒感染疾病小兒過敏氣喘泌尿道感染皮膚疾病學經歷:台北國泰綜合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感染症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專科醫師臺大醫院小兒感染科研究員輔大醫學系臨床講師小兒科專科醫師指導醫師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會員嬰兒與母親雜誌票選2010年以及2011年以及2013年以及2016年全國最佳小兒科好醫師
-
2021-01-06 科別.耳鼻喉
哈啾不斷、鼻水一直流好困擾 醫師教你如何治療過敏性鼻炎!
近期正值季節交替,日夜溫差變化大,經常間歇降雨濕氣加重。如此不穩定的天氣,讓有鼻過敏的孩童出現「哈啾」不斷、鼻水「共共流」;晚上又鼻塞到難以入睡影響睡眠品質,這讓家長感到相當心疼及困擾。 目前臨床上,過敏性鼻炎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台灣大約有1/3的兒童患有過敏性鼻炎,發生比率是逐年上升。兒童的過敏性鼻炎是因本身過敏體質並接觸到環境中的「過敏原」或刺激因素,例如:塵蟎、動物皮毛、溫差變化、空氣汙染等。常見過敏性鼻炎會有哪些症狀呢?過敏性鼻炎的四大症狀: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其他常見的症狀還包括倒吸鼻涕、清喉嚨咳嗽、揉鼻子等…過敏性鼻炎預防及治療很多家長都會問,這樣的鼻子過敏可以根治嗎?答案是【不可以】!但經過正確醫療治療及環境上的控制後,是可以減緩症狀並得到良好的控制唷!◎避開過敏原或刺激物在台灣地區主要引起過敏性鼻炎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所以預防過敏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超前佈署,預防重於治療。減少周圍環境過敏原刺激物的接觸為首要第一步。再來可以經醫師評估後,是否需要考慮做過敏原的檢查,看看有沒有對其他物質過敏。◎藥物治療方面過敏專科醫師會依照每個病童「症狀持續的時間」及「症狀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選擇適當的藥物治療。目前常見藥物包括:1.口服抗組織胺 (希普利敏液、勝克敏液、驅異樂);2.抗組織胺鼻噴劑;3.類固醇鼻噴劑 除了以上的藥物外,使用洗鼻器或洗鼻液來「洗鼻子」也能有效緩解鼻炎的症狀作為輔助,減少過敏原停留在鼻腔的時間並同時排出鼻腔內的黏稠分泌物,漸而改善症狀。但針對年紀較小的孩童來說可能無法接受「水灌進鼻腔的刺激感覺」,但目前已有多種洗鼻器的種類可以選擇,幼童可以選用衝力刺激性較小的。建議可依自家孩童年齡大小與醫師討論後,選擇合適自己小孩的洗鼻噴霧器使用。 建議不要自行在外藥局亂買鼻噴劑使用,有些為了快速緩解鼻塞,內含去充血劑的鼻噴劑只適合短期使用,長期使用反而會造成症狀惡化,所以一定要諮詢過專科醫師,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有效穩定鼻炎症狀唷!!◎減敏療法(Allergen ImmunoTherapy, AIT) 簡單的來說,減敏療法是使用調整過的過敏原,再次訓練孩童的免疫系統,讓孩童身體適應它,漸漸的對過敏原不產生過敏症狀,「減敏療法」可以說是從根本改善過敏體質。以往傳統減敏治療主要是利用皮下注射的方式,但皮下注射的方式偶而會引起氣喘發作、蕁麻疹、甚至嚴重的過敏性休克等副作用,一個療程大約需要至少2~3年,且對於年齡較小的孩童來說定期需要回診接受針劑注射,是困難且辛苦的一件事。因此,近年已進化到新一代經舌下給予減敏藥物,可以針對因塵蟎引起的過敏進行治療,擺脫以往注射方式,改為藥物放入舌下黏膜吸收,不經由全身途徑傳送,安全性更高且可以在家服用提升方便性,一個療程至少先使用一年,如果效果不錯也可以再延長時間。但常見的副作用為口腔癢、喉嚨有異物感、嘴部水腫,這些症狀通常在免疫系統產生耐受性逐漸增加之後,大部分副作用的不適感會慢慢減輕。舌下減敏治療是提供醫師及中、重度對塵蟎明顯過敏的孩童另一種安全的自費用藥新選擇。◎少數需配合手術治療有少數過敏性鼻炎的個案鼻塞症狀,用藥治療後仍無法改善,例如有﹕鼻中膈彎曲、鼻息肉、鼻甲肥厚等…,可能需要施行手術來改善鼻塞的症狀,但手術只是緩解鼻塞症狀,術後過敏的控制還是很重要。過敏性鼻炎是一種惱人的疾病,良好的控制「過敏性鼻炎」需要病童、家長、醫師三方的共同配合,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上要避免環境中的過敏原,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改善症狀,我們一起努力唷!
-
2021-01-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疫苗引腦脊髓炎?指揮中心:目前歸類為不良事件
墨西哥一名32歲女醫師近期接種美國輝瑞(Pfizer)和德國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後出現痙攣、呼吸困難及皮膚起紅疹,墨西哥衛生部1日發布聲明:「初步的診斷是腦脊髓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須釐清是否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後續需要進一步評估。針對外界擔心該案是否與輝瑞疫苗恐有副作用有關,莊人祥表示,一般而言,是不是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要去評估是不是接種後偶發的情況,還是與疫苗直接相關。莊人祥表示,通常以大家對疫苗所知的副作用,主要是接種部位紅腫熱痛,或部分的人有過敏性休克,其他反應是不是疫苗造成,要進一步評估。如果同一批號疫苗接種後都有類似狀況或類似狀況較多,超出預期值,才會認為跟疫苗有關。報導指出墨西哥當局昨天表示,正在研究一名32歲女性醫師案例,她接種輝瑞疫苗後入院治療。墨西哥衛生部在1日發布的聲明中說:「初步的診斷是腦脊髓炎。」腦脊髓炎是大腦和脊髓發炎。這名女醫師有過敏反應史,並說從臨床試驗中沒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後會出現大腦發炎。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公司版對此事尚無評論。
-
2020-11-04 新聞.健康知識+
打完針後,頭昏暈針怎麼辦?專家教正確3處理方式
流感疫苗開打以來,出現部分頭暈案例,有家長反應孩子在學校打完針後頭暈暈的,被質疑是否因流感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林明志對此表示,目前尚未接收到有相關不良反應案例,門診中施打也沒出現問題,推測應該是暈針。「建議打針後頭暈者,可以平躺避免跌倒,或休息30分鐘後再移動。」同儕間互相影響 情緒傳染造成暈針兒科門診中施打多為學齡前兒童,因小學會安排集體施打,林明志主任說,同儕間容易互相影響,原本不緊張的同學,看到前面同學哇哇大哭,心情可能因此焦慮、害怕。暈針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恐懼感刺激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先心跳上升、血壓升高,再因為迷走神經過度矯正,瞬間心跳變慢、血壓降低,進而昏倒。頭暈休息30分鐘 多喝溫開水「情緒起伏過大都會刺激神經,就像突然中樂透,也會因為過度興奮昏倒,但通常一下下就會恢復了。」林明志主任解釋,通常發生在打針或看到針頭的瞬間,如果頭暈,最好立刻平躺休息,避免碰撞跌倒,或是多喝溫開水、休息30分鐘,基本上都會恢復。而近幾年來都沒收到流感疫苗造成的過敏性休克、類過敏性休克的通報,不用太過緊張。疫苗保護力降低重症機率 醫仍建議施打疾管署說明,疫苗有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包括接種後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的人則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2天內自然恢復。嚴重的副作用,如立即性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發生機率非常低,若不幸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林明志主任表示,在兒醫中心看過太多因流感造成的兒童重症,如心肌炎、肺炎,危險性都很高,而且他本身有一年疏忽未打疫苗,即被傳染A型流感,一週病程苦不堪言,建議兒童還是要施打流感疫苗,避免嚴重併發症。
-
2020-10-17 新聞.健康知識+
接種流感疫苗後需注意什麼? 家醫科醫師:3類情況宜留心
每年10月是流感疫苗開打的季節,尤其適逢新冠肺炎攪局,儘早接種流感疫苗更顯重要。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雖高,但仍建議民眾在接種後48小時內密切觀察身體是否出現異狀,少數人接種疫苗後可能會有輕微發燒、頭痛、紅疹等症狀,正常來說約1至2天就有恢復,若不適症狀持續超過2天,最好回診檢查為佳唷!流感疫苗開打,接種完流感疫苗之後身體居然有些感冒症狀,這樣算正常嗎?有過敏體質、對雞蛋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會誘發過敏症狀嗎?接種完該注意哪些照護重點?柳朋馳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高,目前根據疾病管制署建議,僅將「已知對疫苗成分有過敏者」以及「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列為接種禁忌症,其餘民眾經醫師諮詢後即可安心接種,但仍建議注意以下三類狀況:1.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接種後應加壓注射處至少2分鐘。柳朋馳醫師補充,這類民眾接種流感疫苗時建議主動告知醫師個人病史與用藥狀況(如使用Aspirin、Warfarin、Clopidogrel、Ticlopidine等藥物),經醫師評估後可採用較細的針頭注射流感疫苗以減少出血狀況;此外,建議使用抗凝血藥物及凝血異常患者在接種後應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注射處是否有出血或血腫狀況,若皆無不適反應再離開。然而,柳醫師也叮嚀,一般民眾若無特殊狀況,基本上不建議搔抓或揉壓打針處,只要確認注射後5至10分鐘後沒持續出血或出現血腫即可安心。2.對雞蛋過敏、有過敏體質者,接種後建議休息觀察30分鐘,無不適再離開。參考英、美等國之做法,疾管署今(109)年已正式將「對雞蛋嚴重過敏者」自接種禁忌症中移除。然而,柳朋馳醫師補充,絕大多數民眾皆能安心接種流感疫苗,但有鑒於仍有相當小的機率可能出現立即性的過敏反應,包括皮膚搔癢、出疹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症狀包括氣喘、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眼唇腫脹等),因此提醒有過敏病史者在接種流感疫苗後最好主動留院觀察30分鐘以上,若無不適症狀再離開更安心。3.疫苗與其他藥品皆可能出現副作用,若症狀持續逾48小時應主動回診檢查。打完流感疫苗後在注射處可能會有局部疼痛、紅腫狀況,皆屬於正常反應,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疫苗副作用,包括頭痛、發燒、肌肉痠痛、噁心、皮膚搔癢或出疹等狀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大約持續1至2天身體即可自然恢復。然而,柳朋馳醫師叮嚀,若持續發燒逾48小時,或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都屬於接種的異常反應,建議應儘速回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醫療處置。柳朋馳醫師也補充,打完流感疫苗約需2週才能發揮保護力,但並非完全對流感免疫,也就是接種流感疫苗仍有感染流感的可能,但會降低感染機率且症狀也會相對輕微;因此,提醒民眾在秋冬病毒肆虐時,仍應注意做好個人衛生,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以保護自己免受病毒威脅。 流感疫苗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柳朋馳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9-10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吃完火龍果呼吸困難休克 原來過敏
嘉義市王姓男子對奇異果過敏,前天吃完火龍果後突然呼吸困難、頭暈、全身無力,妻子嚇得立即報案,消防隊到場急救時王男已呈休克,經送往台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救治暫無大礙,將會診免疫風濕科做過敏反應檢測,確定過敏原。台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急診主任蔡政翰說,患者入院已出現過敏性休克症狀,家屬表示患者吃完火龍果就不舒服,經藥物、點滴治療一小時後,血壓呼吸都已恢復正常、生命徵象穩定。蔡政翰說,自然界造成過敏物質種類很多,常見藥物、甲殼類海鮮,或水果、豆類、蛋類等食物過敏,奇異果、草莓和火龍果的果實中都有一顆顆小籽,這些籽就是常見的過敏原,另外自然界昆蟲、蜂類、紅火蟻等也都可能引起嚴重過敏症狀,建議曾發生過敏狀況的人,可至免疫風濕科做過敏原檢測,確定過敏原,以利預防。嘉義市消防局表示,前天上午救護人員抵達上海路某檳榔攤前,31歲王男已倒臥檳榔攤旁地上,太太緊張表示,先生過去曾對奇異果過敏、已很久沒食用,但從沒吃過火龍果,沒想到剛吃完火龍果就突然呼吸困難,且頭暈全身無力、不支倒地。救護人員評估王男生命徵象,脈搏已超過每分鐘120次、出現休克症狀,立即給予面罩給氧氣,並靜脈注射生理食鹽水維持良好循環,送醫院診治。台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羅佳琳表示,過敏威脅無所不在,令人難以察覺的過敏原,一不小心,就會引發過敏症狀。食物是引發過敏的主要來源之一,其中常見引發過敏的水果,則包括奇異果、鳳梨、芒果等。食物過敏分為急性和慢性過敏,羅佳琳指出,急性過敏的致病因素與食物中的蛋白質有關,通常發生於進食後2小時以內;慢性過敏的致病因素,與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所形成的某些代謝產物,或過敏原的累積導致,通常發生於進食後1到3天之間。想要減輕食物過敏的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過敏原,並且確實避開它。羅佳琳建議,可利用「過敏檢測」找出過敏原,只要抽血約5cc,幾周過後就可得知結果。
-
2020-07-29 科別.百病漫談
男遭虎頭蜂螫休克 一周終脫險
夏、秋是虎頭蜂出沒季節,一名在高雄甲仙山區道路工作的挖土機駕駛誤觸虎頭蜂蜂窩,被蜂群攻擊多達40幾處傷口,一度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近日已脫險。衛福部旗山醫院表示,患者出現過敏性休克、橫紋肌溶解症與急性肝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症,蜂螫沒有特效藥,在山區活動的民眾應提高警覺。入夏後,旗山醫院接獲多起蜂螫急救病例,有些是農民工作時被蜂螫,也有民眾爬山遇蜂群攻擊。本月中旬,一名40多歲挖土機駕駛在甲仙山區施工,作業時觸及虎頭蜂窩,虎頭蜂傾巢而出,司機快步逃跑,頭頸、手部等沒有衣物遮掩的皮膚遭蜂螫,男子第一時間沒有不舒服,回家出現深褐色尿液才前往旗山醫院就醫。腎臟科醫師陳河卿指出,患者到院時意識清楚,告知遭虎頭蜂攻擊,不久病情急轉直下,出現過敏性休克,同時併發橫紋肌溶解、急性肝腎功能衰竭等重大病症,所幸一周後脫離呼吸器,目前只有腎臟功能待觀察。另一參與急救的胸腔科醫師李文銘說,蜂螫沒有特效藥,靠醫院給予支持性治療,不可忽視過敏性反應,嚴重可能造成急性呼吸衰竭。高市消防局六大隊中隊長朱敏誠提醒,上山別噴香水,蜂群會追逐香味,若在山上看見蜂窩應避免驚擾,最好放低姿勢安靜離開,別用手或衣物驅趕,若已驚擾蜂窩要趕快逃跑,並找遮蔽物保護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