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醫療.自體免疫
搜尋
遊走
共找到
111
筆 文章
-
-
2021-03-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500名國產疫苗受試者注意!現想打進口疫苗得退出試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購買1000萬劑AZ疫苗,昨到貨11.7萬劑,直接照顧確診者的醫事人員優先接種。同時,兩家國產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都在拚收案,不惜祭出遊走於受試者保護原則邊緣的招募廣告,除了為盡快取得緊急授權,也擔心受試者很可能為了接種進口疫苗而退出試驗。隨越來越多疫苗逐漸到貨,兩家國產疫苗二期試驗要順利收到7500人,再添變數。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參加疫苗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在追蹤期間不能打其他的疫苗,特別是其他同性質的疫苗,得等到第二期試驗所需的追蹤完全結束才可以,才不會干擾試驗結果。這個前提,研究人員必須要在受試者確定參與之前,清楚說明。黃立民表示,即便答應加入試驗,受試者也有退出試驗的權利。當有經過確效的疫苗可以打,受試者繼續接受試驗的意念被動搖,是人之常情。疫苗進來,的確可能增加國產疫苗臨床試驗收案和追蹤的變數,因為「隨時可退出」是受試者的基本權利。黃立民說,根據目前調查,大約七成台灣醫事人員有意願接種新冠疫苗,這比例與其他國家的醫護人員相近。不想打的人主要考量是擔心副作用、覺得疫苗開發太倉促、覺得自己不出國所以沒有需要。隨著疫苗逐漸開打,恢復跨國往來的條件,是各國熱議重點,各國科學家也積極發表實證研究,探討不同年齡或特質的國民接種不同疫苗的效果。台灣雖然剛拿到疫苗,開打後的抗體監測計畫也值得開始討論。對此論點,黃立民表示,疫苗百百種,效果可能不一,相關規定很難規定到很細,但在某段過渡時期,跨國移動的條件除了疫苗接種證明,很可能也會要求檢附抗體檢驗報告。不過這些檢測相關事務,要由指揮中心定奪,畢竟台灣防疫做得很好。
-
2021-03-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試驗變形宣傳 網宣車馬費、院長代言遊走規範邊緣
高端疫苗臨床試驗如火如荼進行中,各大醫院都在趕進度收案,希望儘速完成試驗、取得緊急授權,網路上也開始出現遊走於受試者保護原則邊緣的宣傳圖文。部立桃園醫院在臉書粉專貼出院長徐永年接受打針的照片,載明「在本院參加台灣高端疫苗臨床試驗」,院長形同試驗代言人。還有民眾臉書為台大醫院製作了文宣,圖中強調「高端疫苗臨床試驗最後衝刺!!」特別強調徵求65歲以上受試者,載明車馬費總金額,明顯有誘導性,違背臨床試驗受試者招募原則;計畫主持人則在文宣下留言表示,民眾在網路上的資訊傳播,並不受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的規範。受試者保護協會理事長林綠紅表示,研究機構的員工不能參與試驗,這是國際通則,為了保護員工,並且維護臨床試驗的客觀性。透過任何重要人物的光環或職務去進行宣傳和招募,名人背書會誤導民眾以為試驗是絕對安全、有保障,非常不恰當。林綠紅指出,招募文宣是研究計畫書送人IRB審查的一部分,研究單位只能按照通過的內容去招募。如果發現有人體試驗委員會或管理辦法所不允許的「變形宣傳」,研究單位的受試者保護中心應該要調查、主動對外釐清這些內容並未經過認可,如果有受試者誤信、對於試驗及風險的認知產生偏差,研究計畫主持人和研究機構也要負責。台大醫院IRB主委蔡甫昌表示,網傳的內容是某個熱心受試者自行張貼的,比較積極一點的處理方式,可以請計畫主持人跟他解釋那些文字具有誘導性、勸說他撤掉,或是轉傳經審核的中性招募文宣就好,但勸導恐怕也難限制民眾的個人行為。至於名人的代言,蔡甫昌說,在試驗階段確實應該要更謹慎,要小心在衝速度之餘,也要避免施加不適當的影響力,干擾了受試者知情和決定的自由。台大醫院受試者保護中心執行秘書、家醫科醫師陳怡安表示,上述情形是很特殊的情況,做了十幾年臨床試驗,第一次看到有受試者這麼熱心地散佈訊息,而且不是用現成的招募資訊,是將自己覺得重要的資訊轉換成文宣品,這可能也與疫苗試驗較具普遍性有關,不像臨床試驗的對象會比較針對特定對象或疾病。陳怡安分析,招募廣告的管理是為了避免民眾受到金錢、名人代言的誘惑,而在沒有充分瞭解的情況下就參加高風險研究,因此IRB的審查就是要同時考量風險和利益,並且尋求平衡點。現在國內外都有名人公開表態參與臨床試驗,可能與疫情的時間壓力有關,大家都希望儘早遏止每天快速累積確診和死亡個案,考量到防疫的公共利益,不能像平常那樣緩慢地收案,或許可考慮更開放思考。陳怡安表示,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和受試者保護中心,是兩個不同的單位,各司其職。IRB是獨立的委員會,法定要求其組成要有五分之二是院外人士,三分之一必須是非醫療背景者,不能只有研究單位內部人員,而且需要經過衛福部查核通過,才能開始審案子,每四年就要接受一次查核,非常嚴格。至於受試者保護中心,陳怡安表示,台大醫院是台灣第一家通過美國美國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評鑑協會(AAHRPP)認證並成立受試者保護中心的醫院,現在台灣已經有十幾家醫院都具有這樣的內控單位,可以協調並管理院內所有與臨床試驗相關的部門,規劃研究人員的教育訓練。通過這嚴格的認證,除了有助試驗單位能吸引國際大藥廠來合作,研究成果的品質也具有國際的公信力。
-
2021-02-21 失智.新手照顧
初臨失智/兵荒馬亂新手照護期 最需要知識分享
失智症與癌症被視為兩大疾病挑戰,其中失智症除了病患本身的疾病問題,還涉及照護以及照顧人力的分工與協調等家庭問題。也因失智症的病程長達8~10年,許多人形容照護之路就像行走在隧道,需要財力、人力共同支撐。失智症照護最挑戰家屬的究竟有哪些問題?如何向照顧者伸出援手?為了陪伴失智症家屬,點亮照護之路,聯合報系與健康遠距平台WaCare攜手打造udnxWaCare失智症線上照護服務,邀請15個跨領域的專家提供從即時團體課程、影片等,讓照顧者在短短15分鐘解決一個照顧上的問題。udn×WaCare針對參加線上課程的百位失智症家屬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近四成的失智症者需要四打一,也就是由四位以上照顧者輪流照護;33%需要一打三,21%則是一對一照顧。顯見一位失智症者的照護人力比需求超過一比一。而他們所照顧的對象則以中度失智症者最多,約近46%,其次為重度,約24%,照顧輕度失智症者則約18%。超過半數的照顧資歷多在三年內。一到三年的「新手照顧期」,最令家屬頭痛。WaCare執行長潘人豪強調,調查顯示一到三年的「新手照顧期」是最令失智症家屬頭痛的時期,也是最需要建構照顧知識的關鍵期。他表示,新手照顧期間,照顧者可能面臨失智症行動自如、外出遊走問題;日夜顛倒情緒變化大;重複問問題,就像跳針般;總是重複購買,冰箱大爆炸等生活問題。以上的照顧難題,需要跨領域專家例如諮商心理師、營養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等一一給予具體技巧,一一化解,甚至透過訓練,延緩病程。四大技巧當誘因,照顧者陪失智者一起運動。以肌力提升為例,WaCare邀請愛迪樂創辦人鍾孟修進行肌力訓練課程,幫助失智症者之餘,鼓勵照顧者陪伴運動,也顧及自己的健康。鍾孟修在即時課程指出,運動成本低,可以幫助大腦健康與心情愉悅,而肌少症與失智症有相關聯性,若肌肉流失,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變高,建議可以進行功能性運動,提升肌力,包括在安全的環境之下,可以加速走路;用椅子坐、站,重複進行來取代深蹲效果;利用穩固的桌椅、輔具輔助做弓步蹲的動作;手部引導協助軀幹運動,想像一下撿東西的動作,可作向地面或上面、側面轉身延伸撿拾東西狀;搬東西走動時加點重量;單、雙腳練習踮腳尖等。他建議照顧者若要增加失智症者的運動誘因,有四大技巧:適當的引導、鼓勵;陪伴練習很重要;簡化重複執行,每次做點小變化;增加器材或轉移到室外環境;建立生活習慣。照顧路上不孤單,經驗交流可穩定情緒。潘人豪表示,失智症照顧者除了透過線上課程資源,改善照顧困境,還需要資深照顧者等的經驗交流和心理支持。他分享最近在討論區上的幾則照顧者留言,格外能觸動照顧者的心,例如一位照顧者提問:「是否有被情緒勒索的經驗?」有其他照顧者提出建議:「若是家人,會坐下來好好談,分配照顧工作,成員做不來也不勉強,起碼知道別人會承擔,自己也會認知有所收斂。」也有照顧者面對失智長者脫口三字經辱罵,分享處理經驗,「自我要求做到該做的事情,例如準時接送長者到日照中心,若長者依然失控,照顧者自我設定事不過三,超過三次就換手照顧,兼顧自己的情緒安定。照顧路上不孤單,潘人豪表示,udn×WaCare除了在七大系列主題深化課程,還會持續擴大專家群以及關注的面向,未來將推出失智症不可不知的通識課程、財產信託、安寧照護、法律等。給照顧者的實用密技營養師張文馨:睡不好會提升失智風險或加重症狀,簡單的飲食調整可助眠,且減少晚間情緒躁動。助眠飲食的原則有四項:補充足量優質的碳水化合物、色胺酸、鈣鎂鉀、維生素B群。今晚睡前就來一杯香蕉牛奶加蜂蜜,簡單又助眠。張文馨影音課程睡眠飲食息息相關 失智者專屬助眠菜單https://bit.ly/3sahzit個管師簡均穎:失智長者不喜歡洗澡怎麼辦?先找到不洗澡的原因,可能是退化到不會洗澡、不會用熱水器或自認不需要?其次是給予協助而不是幫他做到好,例如提醒長者內衣物在哪?陪他選擇想穿的衣服等。最後是要保有失智者的隱私。簡均穎影音課程失智症患者不洗澡怎麼辦?護理師實戰經驗傳授https://bit.ly/37lsYUD職能治療師鍾孟修:挑選簡單的遊戲可增加失智者的成就感,即使失敗,照顧者也可為其歡呼。不是所有長輩都喜歡玩遊戲,玩遊戲前,建議照顧者以「陪我玩、對大腦有幫助」等理由促成,別用強迫手段。鍾孟修影音課程失智者日常生活沒梗?簡易認知訓練DIYhttps://bit.ly/3blrOti
-
2021-02-17 新聞.長期照護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勇敢割捨不合時宜的觀念與做法,在心裡保持一段距離、保留一點空間,反而保障了彼此的幸福。電影《神隱少女》有一段台詞:「人生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這段話淺顯易懂,卻具體呈現關係的流動是怎麼一回事,而割捨與分離,更是人生必修的課題。有些人的出現只是為了教會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許是背叛、正直、付出、勇敢等,當事件落幕後,他們也就會離開或淡出我們的生命。如果我們不能接受,關係的汰換與切割是必然的,那麼我們就會在心裡頭住進太多人,造成我們的負擔。就像一間房子,東西只進不出,堆積如山的雜物將會癱瘓主人的生活。當我們背負太多期待,承擔太多責任,就很容易卡在關係裡,無法動彈。那些會傷害你的關係,其實都是在你心裡生了根的人,他們製造出來的關係腫瘤也會特別的大。割捨,並不是決裂,而是了解到如果不適度的切割,生命的養分就無法得到最適當的發揮,整個人會越活越虛弱、衰敗。孝與不孝的兩難如果小皖沒有學會割捨他人的期待,現在的她早已被陌生人的一句話給擊落了。那天,小皖和先生帶婆婆一同到餐廳吃飯,結帳時,老闆娘突然問到:「你們全家人一起來高雄玩嗎?」小皖有些訝異,原來剛剛點菜中不經意的對話,全被老闆娘給記住了。「不是,我們是特地從北部下來帶婆婆出來吃飯的。」小皖客氣地回應。「你們沒住在一起?婆婆在高雄跟其他兒子、女兒住?」「不,我婆婆住在安養院。」話一說完,老闆娘眼中出現一閃而逝的訝異。「她看起來很健康,不像是需要住安養院的人……」老闆娘似乎意識到自己失言,馬上住嘴。以往一聽到這句話,小皖總得為自己辯護,可那天面對老闆娘的疑惑,小皖只是不疾不徐說:「我們都覺得住安養院是一個很棒的決定。」那是小皖第一次發現,自己已經可以從容地說出這個事實,不再害怕別人質疑的眼光。更重要的是,她回答的語氣帶有一種堅定,讓對方沒理由再往下探問。但其實要這麼坦然的接受現況,不理會社會觀感,不承擔扛不起的未來,不為了圓滿別人口中的孝,而犧牲彼此的生活,並非一蹴可幾。小皖和先生都經過一段掙扎與拉扯。小皖的公公很早就過世,婆婆一個人拉拔三個兒女長大,兩個姐姐陸續出嫁後,還是女朋友的小皖,已經可以感受到先生的焦慮,認定自己是家裡唯一的兒子,有義務負擔照顧母親的餘生。所幸當時婆婆還年輕,一個人生活也還能自理,不覺得兒子需要放棄好不容易打下的事業,回家鄉照顧自己。但先生為了減少內心的愧疚,仍舊每個星期搭車南下回家探望母親。這樣的情況維持好多年,即使是婚後也沒有改變。舟車勞頓當然有,但想一想,一星期也才回家一趟,平常不需要天天住在一起,對需要獨處的小皖來說,已經是很大的自由了,所以即使每次回婆家都睡得不安穩,她仍努力扮演好媳婦的角色,儘量減輕先生的內疚。不幸的是,某天婆婆跌倒昏迷了,恰巧先生出差回家探望,才及時發現送醫治療。幸好,醫生說只是血糖不穩,造成的暈眩,而且只有輕微瘀青不用住院,但要小心不能再跌第二次了。從那天開始,他們才正式意識到媽媽老了,已經無法再一個人獨居了。婆婆已高齡八十多,雖然保養得宜,活動自如,也沒有失智的狀況,但一些慢性病,像是高血壓、糖尿病再加上三不五時的健忘,忘記關火、關門等,仍舊有可能威脅生命安全。先生返家後,和小皖商量該怎麼安排媽媽接下來的生活。但因為他們都無法放棄事業,眼下只剩下把婆婆接上來同住一條路。為此,先生還考慮換屋,多準備一間孝親房給媽媽住,就盼望能取得小皖的首肯。可小皖遲遲沒點頭。小皖能體諒先生想善盡人子的責任,和母親同住,是最合情合理的安排。但先生卻沒想到讓母親住進生活裡,並不是多一張床、一雙碗筷這麼簡單,這裡頭隱藏著許多情緒的勞動、生活習慣的適應。小皖還顧慮到婆婆需要專業的醫療協助,以控制日漸升高的血糖和血壓,和大量的社交刺激延緩智能退化。這些都不是她和先生每天工作將近十二小時的上班族,可以照料得來的。他們雖然可以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空間,但裡頭卻沒有靈魂,婆婆只能天天獨守電視,面對空蕩蕩的家,沒有朋友、無人交談。就算請外勞,情況不會改善到哪裡去,而且經濟壓力更大。思考數週後,小皖告訴先生:「真要考量媽媽的福祉,我們必須為她找合適的安養院。」不出所料,先生一時間無法接受,覺得這麼做太無情,等於是遺棄媽媽,不論小皖怎麼解釋他都不聽,夫妻關係降到冰點。但小皖堅定的告訴先生:「如果媽媽還沒來住,我們就已經無法心平氣和的討論事情。那麼媽媽進入我們的生活後,壓力只會更大,到時候,你要處理的不只是媽媽的健康、婆媳相處,還有夫妻衝突。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都會有情緒,想要扮演好孝子和孝媳的信念,很可能成為壓垮我們感情的包袱,讓關係變調。你覺得媽媽會希望這樣嗎?當你一心期許自己成為孝順的孩子時,你有想過這樣的想法,是以你自己的需求為中心?還是真的以媽媽的角度思考,怎樣的安排才會讓她的後半輩子過得有尊嚴?你該成全的是自己、媽媽,還是我們這整個家?」那晚,先生在書房待上一夜沒有回房。隔日,便親自向母親表達這個安排,母親聽完後沒多說什麼,只說年輕人高興就好。小皖很感謝婆婆的包容與開明,和先生決定在老家附近找一間設備完善的安養院,希望母親別離開家鄉太遠,老友和親戚還能定期去探望,提高她的安全感。送婆婆入住那天,小皖和先生一同處理了許多手續,臨走前,小皖看到先生眼眶含淚,總是背對母親,那一刻她覺得自己很殘忍,好像是劊子手拆散他們母子,很怕自己一時心軟,就撤銷了入住申請。但她忍了下來,背負著親戚們的耳語與批評,堅持讓婆婆搬入安養院至少一年,真不行再來想辦法。為此,他們仍舊一如往常的每週探視,直到婆婆適應新環境,先生完全放心為止。至今已過了兩年,某天小皖陪先生到安養院探望婆婆,剛好聽見婆婆跟來訪的親友說:「我好喜歡住安養院,我在這裡有很多朋友,每天也有很多活動,有卡拉OK比賽、志工表演,一點都不無聊。醫生說我的血糖血壓控制得很好,很健康呢!」聽到這些話,小皖紅了眼眶,慶幸自己當初的堅持是對的,那些被誤解的委屈,一點也不重要了。小皖回想,假使那時選擇走另一條路,和婆婆距離是近了,但心卻會越來越遠。彼此無法有好的心理狀態,面帶微笑的話家常,而是難以克制的嫌棄與不耐。婆婆的身體會衰敗得更快,而她和先生的婚姻也會受到嚴重的考驗。透過這個過程,她更明白愛不一定是緊緊相依、噓寒問暖、侍醫奉茶,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限制,勇敢割捨不合時宜的觀念與做法,在心裡保持一段距離、保留一點空間,反而保障了彼此的幸福。割捨掉別人的期待現代女性的生活充滿著為難與矛盾,要巧妙平衡家庭與工作、自我與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皖因為婆婆年紀越來越大,必須和先生重新檢視老人家的照護問題。此時,她所面臨的「他人期待」有兩個,表面上是先生希望把母親接來同住,但底層隱含的是她要不要接受社會對一個好媳婦的要求,犧牲事業,承擔侍奉公婆,代替先生盡孝道的責任?可她的「自我認同」,卻是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擁有自己的專業、一段融洽的婚姻關係。更重要的事情是,她對於老年生活的觀念,是有尊嚴的活著,而不是被動的消耗生命。很顯然,時間所帶來的立場差異,造成她和先生的劇烈爭執。但她沒有選擇忍耐,屈服於這個社會對女性的期待,因為她很清楚照護工作絕非一兩天,而是一場持久戰,如果要參與這場戰爭,她和先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準備與資源,才可能打贏?審慎評估後,她知道自己和先生並沒有能力因應這個重大的變動,與其勉強彼此,埋下日後爭執的種子,倒不如坦誠以對,接受自己的有限。因此,她選擇割捨,割捨掉了別人的期待,好好的與先生溝通,獲得先生的支持與認同。切割必然會帶來許多疼痛。小皖必定會遭遇許多奚落和質疑,但她明白這是邁向完整,必須付出的代價。忍耐看似是一條比較簡單的路,但後頭等待她的卻是無盡的黑洞,到最後不僅夫妻的感情被消磨殆盡,婆婆的身心也不一定比較健康快樂。兩相權衡之後,她選擇積極面對,不為了一時的和諧,放棄自己的認同。過程中,小皖花最多力氣的,不是說服旁人接受她的觀點,而是讓先生明白成全不是放棄,別人的快樂,不一定都需要自己給,陪著伴侶處理心中的恐懼,於是先生才能真正切斷不合理的信念(送家人去安養院就是遺棄),成為一個成熟、能獨立思考的人,而不是照著社會的框架而活。最後整個家庭變得更幸福相愛,避免分崩離析。集體主義下長大的孩子,心裡塞滿著別人的要求和看法媳婦該不該以夫家為重?兒子需不需要完全承擔年邁父母的照顧責任,犧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品質?這些問題反映出集體主義的典型思想。在東方社會裡,做為一個人,我們必須總是把他人的期待擺在自己之前,努力保持關係的和諧與緊密,不能夠太過主張個人的需要,否則就是一個自私、不懂禮數和感恩的人。因此,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心理空間一直是擁擠雜亂的,裡頭充斥著道德、禮教、習俗等,許許多多束縛與框架。我們必須很努力撐大心理的家,塞進許多角色,努力和每一個人都維持好關係,壓抑個人的狀態和特質,無法坦然的面對拒絕。當「讓一讓」、「退一下」、「忍一忍」,變成一整個社會處理衝突的潛規則時,你就會習慣性的壓縮自我認同,好裝進他人的期待,忘記要留一點餘地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疼惜自己的委屈、爭取應有的權益。書籍介紹書名: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動手處理消耗你的人,擺脫煩雜忙的互動,過你想要的理想人生作者: 楊嘉玲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8/11/07作者簡介/楊嘉玲國家考試及格之諮商心理師、啟點文化有限公司執行長、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碩士,身分多元,喜歡遊走在感性的諮商師、作家、故事創作,和理性的創業者、講師、溝通教練之間,尋找生命不同面向的平衡點。擅長透過文字,爬梳人心中複雜的情感;同時,不忘具體的行動與策略,帶領個案走出生命的困境與僵局。專長:自我成長、溝通表達、親密關係、心理界限、生涯規劃等議題。著作:《早點這樣想,該多好》(大田出版)、《心理界限》(采實文化)、《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別人的情緒,你讀懂了嗎?》、《衝突對話,你準備好了嗎?》(大雁文化)……等。延伸閱讀: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
2021-02-16 新聞.健康知識+
「癌症只是數字遊戲」得癌的機率很大程度取決於一事
【文、圖/選自奇光出版《免疫解碼》,作者麥特.瑞克托】如果你突然受傷,例如,踩到棍子或被罐頭邊緣割傷了手,這件事會引發一波波的緊急維生行動。紅血球湧向現場開始凝結把血止住。來自各地的細胞進入破口啟動分裂。這些細胞包括免疫系統細胞、嗜中性白血球和巨噬細胞。傷口癒合的專家莎賓娜.華納(Sabine Werner)形容這就像急救人員到達現場一樣。「發生緊急事件,透過血塊封住。」那裡的免疫細胞要對付的是「細菌、真菌、病毒,它們全部都可能存在。」中性粒細胞產生「蛋白酶」(proteases),細心的讀者現在知道那是一種酵素。這些酶有點像手榴彈,會在某些細菌上打洞,「積極地殺死它們。細菌也被嗜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所吞噬。」華納說。清潔溜溜。除了嗜中性白血球外,還有第二個絕命殺手。它的名字名列記不住的名稱中,它叫: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簡稱ROS)。只要記住這點:它很討厭。活性氧分子中有一種叫過氧化氫,巨噬細胞和嗜中性白血球都可以合成這個化學物,然後用它在傷口進行殺戮。嗜中性白血球和其他殺手不僅清除細菌或其他可能的感染,它們還殺死周圍組織。這就是為什麼在受傷後,即使傷口很小,也會在受傷幾天後加重疼痛和發炎。因為你的免疫系統已經用工業強度的化學藥品進行了房屋清潔。該區域「其他的東西」都被清除,留下焦土一片。然後在死寂之地,巨噬細胞進入吞噬餘燼。建築工人幾乎很快就搬進來。在九○年代初期,華納研究了這種現象,注意到傷口部位促進生長的信號會在一兩天內增加十倍。體內發生了什麼可以這樣迅速復元? 要求細胞迅速分裂並補充組織的信號從何而來?她熱烈地追求答案。請想一下這種轉變有多劇烈。一瞬間,你被鮪魚罐頭割傷的手指就被特警隊打掃乾淨了,然後在幾個小時內,整個建構施工完成,殺人機器就退場了。這對整體健康系統的意義何在?「傷口以這麼快的速度反應,我感到非常興奮。」她思忖。她還不了解陰暗面。當然,這些重建程序各自都有複雜的語言命名。就如「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又稱「成纖維細胞」)是一種刺激組織再生的關鍵細胞,是能增殖移居到定點的心臟細胞,具有各種用途。這些細胞能被巨噬細胞發送的信號吸引,要注意的是,它顯示巨噬細胞的另一面。這些巨噬細胞雖是「大胃王」,但在刺激新組織的生長中也能發揮作用。當纖維母細胞聚集在一起時,它們形成結締組織,這是新舊組織間的橋樑。在傷口部位,新組織呈顆粒突起,因此叫做肉芽組織。非常重要的是,這些組織是由傷口邊緣出現的血管餵養的,這是為新組織做的真正餵食管。新組織是一種頑強的網狀結構,一種纖維狀基質,正如華納與合著者在論文中寫的,它可以防止病原體的侵襲, 並且「最後修復階段需要生長因子,它也是生長因子的匯聚池;也有不同細胞被引到傷口位置,它也為這些細胞提供支架。」生命慶典中的某個特定聚會場所爆炸了,先清除碎屑,接下來是基底建設和架起鷹架,然後才開始重建。但是,正如許多建案一樣,必須獲得許可。身體必須接受建造的東西是「自己的」。這個地方若出現任何會致病的異物都將被摧毀且不再重建。這是危險的必然結果。一旦獲得許可讓新細胞被餵養,就注定它們會被認為是「自己」,就會讓它繼續建設。但問題是,新細胞並不一定是自己,它們有時是癌細胞。因此,促進健康組織生長的因素似乎也促進了腫瘤生長。自從一八六三年德國科學家魯道夫.維爾蕭(Rudolf Ludwig Carl Virchow)觀察到:「慢性刺激和之前的受傷是腫瘤發生的前提。」華納在演講中引用了另外兩個同樣有見解的引文:「腫瘤產生很可能擋不住。」這是蘇格蘭醫師亞歷山大.哈多爵士(Sir Alexander Haddow)在一九七二年發表的評論。然後有麻塞諸塞州病理學家哈羅德.德沃拉克(Harold Dvorak)的觀察,他在一九八六年說:「腫瘤是治不好的傷口。」這些智慧之語已經過實驗室實驗得到有力證明。幾十年前有一個用小雞呈現的生動實驗。這個在柏克萊做的實驗是在小雞身上注射一種已知會致癌的病毒。這一針可以打在皮下或肌肉中,但無論打在哪裡,這一針都會造成很小的傷口。一兩週內,在打針處會出現腫瘤,小雞會在一個月內死亡。研究人員合理地認為傷口與腫瘤的生長有關,並想出了第二個實驗來證明。這次,他們只感染了小雞的右翅,不感染左翅。同時,他們刺破了右翅。瞧,腫瘤長在注射部位和另外一翅有傷口的地方,腫瘤在有受傷但沒有注射感染的翅膀上長出來,長出來的時間多花了約二十%。非常清楚地,傷口對促發腫瘤扮演某種角色。到了一九九○年代,華納開始將各條線索拼在一起。華納等人發現了為什麼吸菸、採煤礦或日光浴等事容易致癌的解釋。每個活動都會傷害組織並破壞DNA,當組織受損時,免疫系統會介入清理該部位,並幫助刺激新組織的生長。但問題在於,當DNA受損時,正在生長的新細胞可能是惡性細胞,其中一些是自己構成的,但與自身有差異,表現就如癌症。這些細胞不按身體的正常規則行動,而遊走在邊界。這些因素全加在一起後,就得到受免疫系統保護甚至培育的癌細胞。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某些自體免疫失調患者有得癌的風險,因為自體免疫失調會導致慢性組織損傷。一旦出現傷口,也就是醫學界所說的出現損傷,細胞就會分裂。它們當然要分裂,因為需要新組織。但當新細胞分裂時,很可能出問題。每一個細胞分裂都是一次錯誤的機會,也就是突變。例如,某段DNA可能複製得不對,這事常常發生。幸運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突變沒有影響,因為細胞會死亡或很快被吞噬。突變變得太異常,以致細胞無法生存,因為它缺乏生存基本的基因物質,然後巨噬細胞出現,吃了垃圾,故事結束了。其他狀況,突變是由免疫系統負責的,因為細胞已變得根本就是個異類,成為潛在的問題,所以用轟的或用炸的把它炸毀、破壞,然後吃掉,故事也結束了。但有時候,這種突變非常微妙。細胞具有足以生存的基因物質,且完全像「自己」,並不會被免疫系統認出有問題。有些情況,免疫系統還對它做過測試,但認為它就是自我,不能放著不顧。這並不是說這種細胞一定是癌。單個突變的細胞極可能不是癌。華納向我解釋說,細胞要轉變為癌細胞至少需要經歷五到十個不同的基因突變。不僅如此,要成為「完美的癌細胞壞蛋」,DNA還需要在不同區域發生特定的隨機基因突變。就像,會活下來且變成癌症的突變細胞已經變出能向免疫細胞發送信號的能力,它的指令是:不要攻擊我,請保護我,把我養大。「它們的分泌能改變免疫細胞的因子。」華納告訴我。舉例來說:「巨噬細胞不再引起發炎了,它們反而保護癌細胞並刺激血管生成。」這是癌細胞利用免疫系統的關鍵時刻。癌細胞不斷增長,被悄悄保護著,有血管餵養,甚至被纖維網絡守護。腫瘤「一直平穩前行,看不見它卻不斷增長。」CTLA-4的開創性研究者艾利森如此說。但是隨後,「在某個時候,〔腫瘤〕達到了一定的大小,氧氣和食物都不夠了。」艾利森解釋,它們對生長環境來說已經變得太大。「它們開始死亡」,巨噬細胞進入, 發生吞噬作用,腫瘤碎片被清理,免疫系統開始提供更多的生長基礎設施,就像要癒合傷口所做的一樣,同時間CTLA-4 還關上了攻擊犬。這是免疫系統造成的惡性循環,沒別的好說的。免疫系統開始餵養和培育癌細胞。微妙的防禦已經轉向攻擊你。全部加起來就是,得癌的機率很大程度取決於某人受傷的頻率,又是受哪一種傷。這只是數學。簡單來說,更多的傷意謂更多的細胞分裂,也就有更多發生危險突變的機會。讓我們一探世上最大殺手的狀況。人在抽菸時,肺部脆弱的粉紅組織內會形成微小傷口,向肺部注入數千種化學物質,其中很多不僅破壞DNA,還干擾DNA的修復。同時,免疫系統的警察和救火隊出現,傷口癒合的過程開始了,開始造新細胞。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抽了一根又一根,年復一年。(吸菸是一種長期活動,和偶然從篝火吸入的不同,直接從火吸入的化學物較少。)以吸菸的情況而言,惡性細胞得到餵養和保護,且保護與餵養它的是一開始清理傷口的同樣系統,這套系統也確保沒有病原體在那裡造成傷害。這些新細胞中有一些是造錯的,被認為是異己。也出現某些正確隨機的突變組合,它們活得下來且很像自己。以上各種各類,讓免疫系統,這個為捍衛我們而建立的系統,成為腫瘤的促進者和保護者。再次提醒一個重要關鍵,癌症只是數字遊戲。傷口越多,突變和發炎越多,罹患癌症的可能性越大。這就是抽菸這類事為什麼如此危險的原因,每抽 一口都會增加風險。同樣地,沒有塗防曬的日光照射也為傷口和發炎提供另一個機會,加上紫外線直接誘發突變,更增加皮膚癌發展的機會,還包括特別危險的黑色素瘤。其他進入人體的毒素,無論是食物毒素還是化學毒素,也會造成傷口,發生損傷,就算再小再輕微,都需要修復,再來就是炎症和重建。每次輕微侵擾都是細胞分裂和免疫系統反應的機會,雖然原意在清理,但也可能引發癌症上身。基於數學的確定性,吸菸者幾乎肯定會在某個時間點罹癌。如果你是吸菸者,也許現在身上就有癌細胞。實際上,很可能已經發展成癌了。但大多數的情況,因為缺乏基因改變的準確類型,特別是無法藉由歸化免疫系統而增殖,癌症的存在並不表示癌症會紮根。不做此類高風險行為的人罹患癌症的可能性要小得多,或說,我們還不會那麼快得癌。但是,如果我們壽命夠長,數學也會追上我們的。事實是,人到最終還是會有癌細胞的,就算滿口稱讚免疫系統做的權衡取捨,但最終還是會發展成癌症的。因為演化,才讓這種可能性存在,甚至才讓癌症可以生根。原因很簡單:在短期內,它願意冒著突變的風險只求立刻重建組織。畢竟,還有什麼其他選擇?讓你的組織出現一個洞?讓你的身體一點一滴被缺口刀傷弄得殘破脫落嗎?細胞分裂是必須的。突變、癌症是細胞分裂的副產品。死亡之所以注定,這是原因之一。但這種動態也是對抗癌症的關鍵,這就是艾利森利用CTLA-4 要做的。第二個重大的概念發現是讓它幫助修補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轉而支持生命。
-
2021-02-11 失智.失智100問
走失問題/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是怎麼了?通常有4種情況
徘徊現象常常發生在罹患失智症的人身上,卻不是每個病患都會發生徘徊,不過失智症患者發生徘徊,沒有即時發現或得到幫助,很容易發生失蹤的事件在台灣失智症的患者因為徘徊失蹤的案例,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能夠看見,每一篇失蹤協尋的背後,都是一整個家庭的焦慮擔心。對「徘徊」多一分了解,我們就能多一點準備,來看看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是怎麼回事。會發生「徘徊」通常有四種情況習慣:有些長輩在罹患失智症後,還會維持以前的習慣,或者突然重新拾回以前的習慣,例如:「我要去工作」、「我必須去國小接兒子女兒」。想念:會出現想要回老家的行為,但老家可能已經拆遷;或者突然想念起老朋友或沒回家的家人,決定親自去拜訪。找不到正確方向:可能出現單純想要去廚房找東西吃,但是一路從自家大門出去越走越遠。無目的徘徊:沒有特別的目的,無論在室內還是戶外都會來回游走,遇到阻礙會推開繼續遊走。以上的徘徊現象有目的性的徘徊,需要耐心地了解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再加以引導或轉移注意力,有些人在徘徊中沒有達成目的被帶走,可能引起反抗的心思,容易讓症狀惡化,建議可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例如:詢問她老家的模樣,陪伴她散步一陣子再帶回家。建議有失智症家屬,可以準備以下事項1. 每天記錄他們的穿著,以備不時之需2. 使用防走失手環或手機,有GPS定位3. 到警察局建立指紋檔,方便走失後循回4. 在日常衣物上繡上名字、聯絡人與聯絡方式5. 隨身攜帶有名字、聯絡人與聯絡方式的識別物,例如:識別手鍊有時候徘徊狀態下的長者,是不容易被發現的,只有少數的人會出現無目的性的徘徊,因此大家在生活中若發現疑似需要幫助的人,都可以主動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也許主動詢問的一句話,就能幫助失智症患者早一點回到溫暖的家中,感謝所有溫柔的人們※本文經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2-02 失智.名人專家
徐文俊/身心靈面面俱到, 打造失智症友善照顧
對於完整的失智照顧,失智者及家屬的身心靈照顧也格外重要,把神的愛帶給他們,把他們的困難及需要一起帶到神面前。在愛與福音的環繞中,失智者重新與神連結,家屬也因此有了喘息的空間、安靜親近神的機會。每樣工作在推展初期總是會遇到很多的挑戰與困難,然而因著倚靠神,我們在愛裡沒有懼怕,能一起預約一個不害怕失智的未來!失智,不斷失落的過去幾年前,以年輕型失智症為主題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在台上映。電影劇情描述,發病前的愛麗絲(Alice)是一名專精語言與認知科學的大學教授,有著頂尖的學術地位、優渥的生活,然而因著失智症的緣故,一輩子點滴累積的知識、地位與記憶都隨著時間不斷離她遠去。電影最扣人心弦的一幕,是看到愛麗絲在診斷失智後仍站上講台,藉由美國女詩人伊莉莎白.碧許(Elizabeth Bishop)的詩作做為起頭發表了演說。在演說裡,愛麗絲提到:「我不是詩人,我只是一位患有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病人。這個身份迫使我開始學習『失去的藝術』。我失去了優雅、失去了目標、失去了睡眠,而失去最多的,則是記憶。」面對失去,愛麗絲除了緬懷珍貴如財富的回憶不斷因失智而被抹除,她還告訴大家:「我還活著、我還活著,我還擁有我愛的人。我仍在奮力抵抗,讓現在的自己儘量存在於生活,讓過去的自己儘量存在於現在。」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多數失智者肇因於退化性失智、血管型失智兩種類型,亦有少數是因為其他顱內疾病、代謝異常、感染、中毒、特定營養元素不足等原因所致。而最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疾病,則有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阿茲海默症通常以記憶力障礙為起始症狀,額顳葉型失智症主要造成失智者在情緒與行為上的改變,病人容易出現不合理的舉止。路易氏體失智症的特點是除了認知功能等障礙,還會伴隨著情緒不穩、帕金森症候群(肢體僵硬、手抖),容易跌倒症狀。如同電影情節的敘述,失智症總讓病人的生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過去十分熟悉的道路轉眼變得陌生無比。以往總是引以為傲的專業與成就,似乎也越來越遙遠,過去的一切彷彿與自己毫無關係。與此同時,失智者的家人在生活上同樣也面臨著各種不確定的改變,每個人的身心也都陷入了高度的壓力與疲勞當中。「為什麼是我?」這是許多人生病後都會產生的疑惑。然而,面對需要長期照顧的疾病,與其找到為什麼的答案,不如找到「該如何生活」的解方。以愛為本的照護方案一份專屬失智者的全方位照護計畫,除了要定期以正規醫療來追蹤控制病情,要真正實踐「好」的照顧,則得從日常起居著手,幫助他們延緩失智進程,也讓整個家庭都以愉悅的心境面對生活。舉例來說,失智者時常出現日落症候群的問題。正常情況下,我們會在白天活動、晚上睡覺休息,然而失智者,反倒是在日落傍晚時分開始出現異常的幻覺與焦躁不安。為了安撫失智家人,家屬們時常得要捨棄很多的睡眠時間,有時甚至連好好睡一覺的機會也沒有,隔日一早又得出門上班。若說日落症候群較容易為朝夕相處的家人所察覺,有機會被周遭親友發現的症狀,會表現在「自理能力的失去」以及「無法如常處裡庶務」這兩個面向。例如曾經很熱衷社交活動、也會大方與人寒暄的長輩,有天突然在聚會中變得十分畏縮,躲到一邊不願講話、不願參加;或是他們應該很上手的工作,卻開始忘了該怎麼做、花了很多時間卻不斷出錯,都是要多加留心「長輩是不是失智了?」的訊號。惟有愛能建造人當整個家庭都因失智症陷入惶惶不安之時,讓屬神的平安進到家中,將成為翻轉處境、使生命由苦變甜的關鍵。如同《聖經》教導我們惟有愛能建造人、惟有愛能使人完全,帶著信仰的眼光出發,上帝會幫助我們更仔細地察覺他人的需要,也會有更多的細心與耐心成為他人的天使。呼應日落症候群、失去自理能力、無法處理庶務等症狀,有志投入失智照護事工的教會,可從打造陪伴與關懷的網絡做起,不論是開設失智症團契、舉辦相關的講座都是很好的方法。對於失智症有足夠的認識,就能讓大家知道該怎麼去愛失智症的弟兄姊妹,也能理解他們有時的脫軌行為,以接納的行動,讓人能夠在失智後依然自在地繼續留在教會聚會。專為失智者打造小組團契一般松年(或稱長青、香柏)小組的聚會,在內容與流程上對失智者來說都太困難了一些,容易會因為沒辦法跟上大家的步調、聽不懂彼此分享的內容,漸漸地興趣缺缺、無法融入。如果能專為失智者打造小組活動,可以依照大家的需要進行規劃,會讓失智者在白天有更多的活動機會,不但練習了與人相處的能力、讓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因著在白天的活動時消耗體力,讓晚上容易入眠、建立良好作息。在教會裡,失智者有一大群弟兄姊妹的關愛與陪伴,對他們的家人來說,這就成為能夠稍作歇息、喘口氣的大好機會,讓人能放鬆身心充電,還可以和其他家屬、教會好友聊聊生活中的各種酸甜苦辣,也能和他人分享自己面對的挑戰,彼此代禱,在禱告中把困難都交給上帝。另外,《聖經.路加福音》中三個僕人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上帝分賜眾人不同的能力、才幹與恩賜,然而祂也說「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當失智者對自己喪失了信心,開始封閉自己時,充分的愛與理解,將化作對他們的支持、鼓勵和引導,讓失智者能繼續在生活中大小事上自理,依然是神眼中的好管家。兼顧靈性與關係,成為患難中的安慰《聖經》也提醒我們,在創造的起初,上帝將祂生命的氣息吹進人的身上,使我們成了有靈的活人。相信從神而來的靈性,不會因失智就煙消雲散。因此,只照顧到失智者身心上的需要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用真理來餵養靈性,讓聖靈保惠師作失智者隨時的安慰。不必懷疑失智者是否理解經文,因為上帝會親自動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失智者帶到神的面前。不論造成失智症的原因為何,認知功能的障礙成為失智家庭的普遍困擾。認知障礙彷彿像是一層薄紗(當然更嚴重時,像是黑幕),將失智者層層圍繞,不只阻擋了他們清楚的與外界溝通,我們也因著薄紗的阻擋,看不到薄紗後方的真實樣貌。愛與關懷,滋潤性靈的養分「如何揭開簾幕,穿透阻隔的薄紗?」對於這個問題,單靠人所能作的極為有限,真實的改變需要由神動工、從內作起。在瑞智基金會創立的「甘泉咖啡坊」中,我們不只是藉著唱詩、讀經、手作等環節,讓人在活動中與耶穌的愛相遇。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信,即便是在失智的狀態,他們讀過的每一句經文、發出的每一聲讚美,都還是進入他們的心靈,與上帝真實產生連結。投入瑞智事工的這些年中,不乏看見許多長者在靈裡與上帝重新連結、得著醫治的例子。失智後躁動不安、不斷焦躁遊走的長輩,當為他們禱告後,他終於安穩的靜了下來。屬神的愛,也顯現在我們願意為失智者付出的行動中。當長輩們在主日聚會或小組團契時坐不住、失控,很容易被指責和嫌棄的眼光來看待他們;但若能起身以擁抱代替責罵,這份愛的心意都將透過肢體間溫暖的碰觸與安撫來傳遞。不要以為失智者總是沒有太大的反應,我們所給予的關懷,涓滴都能化為滋潤靈性的養分。道愛、道謝與道歉除了不要忘記給予足夠的愛與關懷、讓失智者還是有機會來到上帝的面前,另一個很重要的叮嚀,則是「讓愛儘早重新開始」。失智症破壞的不只是健康的身體構造,也破壞了既有各種的社會關係。大家一定聽過,失智者氣呼呼地反覆抱怨─「我的衣服不見了,一定有人把它藏起來!」、「媳婦又偷走我放在衣櫃裡的錢!」、「家裡又遭小偷,我要趕快換大門鑰匙!」「你爸爸一把年紀了,竟然還背著我和別人在外面亂來、搞外遇!」即便我們都知道這不是真的,然而這些憤怒的言語有可能毀壞了曾有的親密關係。但是當我們進一步檢視抱怨的源頭,驀然發現失智背後憤懣猜疑的負面情緒,有些是源自於過去生活中累積的不滿情緒與誤會。失智症的症狀有時服藥是必要的。但關係的維繫或修護,則需要儘早從生活中做起。「道愛」、「道謝」與「道歉」絕非生命來到末了才要進行的課題,平時的陪伴與溝通,都是讓家人間把誤會說開、傾心吐意的大好時間;犯錯了就及早道歉,不要把不滿壓在心中,不要到了失智後,浮到表層,成為干擾親人關係的因素。所以,聖經中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26)。喜樂的心才是良藥,不僅能預防失智的發生,即便真的走入失智的境地,當失智者感受到自己在家中仍能得著支持與尊重,身為「人」的尊貴地位不會在病後消失,照顧起來便會輕省許多,讓家人不致焦頭爛額、針鋒相對。建立「瑞智友善教會」與「瑞智友善社區」為了支撐為數龐大的失智症家庭,理想中的失智症照顧,需要從個人、家庭到社會每個環節,互相地幫補和配合,意即我們也很期待「瑞智友善教會」和「瑞智友善社區」在台灣各地廣泛的存在。依照現有的衛生福利政策,目前台灣社會雖已存在著許多失智症共照中心、社區服務據點,也有日間照護中心與養護機構可以提供失智養護的服務,不過當我們以信仰的眼光出發,更多看見生命的需要,也就能察覺到:「愛」與「福音」是照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此時教會就自然而然地變成最適合開展失智照護工作的單位。「既有工作過多,無法再負荷失智事工」、「資源不足,無法投入失智照護」這是我們前往眾教會分享「以福音為核心」的失智照護異象時,最常聽見讓教會對此踟躕不前的原因,而這也正是我們從最初的「瑞智事工」,到後來決定成立「瑞智基金會」的主要目的。我們希望與教會連結,以此來集合眾人的力量,用基督的愛給予失智症家庭需要的扶持和關懷。及早開始,友善失智的未來我常和大家分享心中的一幅藍圖,畫面中我看到了一幅樸素的石牆,起初牆面就是完成砌造後未經修飾的。然而後來開始有很多的失智症朋友、照顧他們的家人一起圍到牆邊,用手上的顏料將牆上畫滿了色彩斑斕的圖案。這些圖案就是一個個回到上帝的愛中的美好見證。讓原先灰黑一片的畫面,透過大家相聚、一起共同創造轉變為美麗的畫面,我想這正是上帝所賜的美好應許,失智者能因著瑞智重新與神連結,家屬也因著瑞智有了喘息的空間、安靜親近神的機會。教會投入失智照顧,不代表一定是要以設立養護機構、開設日照中心等模式進行,只要牧者和弟兄姊妹能重新看到上帝創造人的美意,明白祂讓人有了神的形象,能夠認識神、活出神的樣式,帶著多一分的理解與耐心去包容失智的弟兄姊妹,多一點問候和關心照顧失智者的家人,就足以讓友善失智的未來有了很好的開始。若是願意投入失智照護的教會越來越多,我們的影響力就能由小到大,進一步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從醫療照護、預防走失、社會福利多面向同步著手,共同打造適合失智者生活的環境。也再次邀請眾教會與弟兄姊妹投入失智照顧,在愛裡沒有懼怕,齊心預約一個不害怕失智的未來!徐文俊財團法人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執行長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失智症中心主任
-
2021-01-30 科別.腦部.神經
與失智症拚搏!專家籲:打造失智症友善照護,身心靈都該面面俱到
對於完整的失智照顧,我心中有一幅美好的藍圖。我看見一群人圍著原先單調的石牆,在上頭畫滿了各樣的色彩。在愛與福音的環繞中,失智者重新與神連結,家屬也因此有了喘息的空間、安靜親近神的機會。每樣工作在推展初期總是會遇到很多的挑戰與困難,然而因著倚靠神,我們在愛裡沒有懼怕,能一起預約一個不害怕失智的未來! 失智,不斷失落的過去幾年前,以年輕型失智症為主題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在台上映。電影劇情描述,發病前的愛麗絲(Alice)是一名專精語言與認知科學的大學教授,有著頂尖的學術地位、優渥的生活,然而因著失智症的緣故,一輩子點滴累積的知識、地位與記憶都隨著時間不斷離她遠去。電影最為扣人心弦的一幕,是看到愛麗絲在診斷失智後仍站上講台,藉由美國女詩人伊莉莎白.碧許(Elizabeth Bishop)的詩作做為起頭發表了演說。在演說裡,愛麗絲提到:「我不是詩人,我只是一位患有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病人。這個身份迫使我開始學習『失去的藝術』。我失去了優雅、失去了目標、失去了睡眠,而失去最多的,則是記憶。」面對失去,愛麗絲除了緬懷珍貴如財富的回憶不斷因失智而被抹除,她還告訴大家:「我還活著、我還活著,我還擁有我愛的人。我仍在奮力抵抗,讓現在的自己儘量存在於生活,讓過去的自己儘量存在於現在。」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多數失智者肇因於退化性失智、血管型失智兩種類型,亦有少數是因為其他顱內疾病、代謝異常、感染、中毒、特定營養元素不足等原因所致。而最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疾病,則有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阿茲海默症通常以記憶力障礙為起始症狀,額顳葉型失智症主要造成患者在情緒與行為上的改變,病人容易出現不合理的舉止。路易氏體失智症的特點是除了認知功能等障礙,還會伴隨著情緒不穩、帕金森症候群(肢體僵硬、手抖),容易跌倒症狀。如同電影情節的敘述,失智症總讓病人的生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過去十分熟悉的道路轉眼變得陌生無比。以往總是引以為傲的專業與成就,似乎也越來越遙遠,過去的一切彷彿與自己毫無關係。與此同時,失智者的家人在生活上同樣也面臨著各種不確定的改變,每個人的身心也都陷入了高度的壓力與疲勞當中。 以愛為本的照護方案「為什麼是我?」這是許多人生病後都會產生的疑惑。然而,面對需要長期照顧的疾病,與其找到為什麼的答案,不如找到「該如何生活!」的解方。一份專屬失智者的全方位照護計畫,除了要定期以正規醫療來追蹤控制病情;要真正實踐「好」的照顧,則得從日常起居著手,幫助病人延緩失智進程,也讓整個家庭都以愉悅的心境面對生活。舉例來說,失智症病人時常出現日落症候群的問題。正常情況下,我們會在白天活動、晚上睡覺休息,然而失智者,反倒是在日落傍晚時分開始出現異常的幻覺與焦躁不安。為了安撫失智家人,家屬們時常得要捨棄很多的睡眠時間,有時甚至連好好睡一覺的機會也沒有,隔日一早又得出門上班。若說日落症候群較容易為朝夕相處的家人所察覺,有機會被周遭親友發現的症狀,會表現在「自理能力的失去」以及「無法如常處裡庶務」這兩個面向。例如曾經很熱衷社交活動、也會大方與人寒暄的長輩,有天突然在聚會中變得十分畏縮,躲到一邊不願講話、不願參加;或是他們應該很上手的工作,卻開始忘了該怎麼做、花了很多時間卻不斷出錯,都是要多加留心「長輩是不是失智了?」的訊號。惟有愛能建造人當整個家庭都因失智症陷入惶惶不安之時,讓屬神的平安進到家中,將成為翻轉處境、使生命由苦變甜的關鍵。如同《聖經》教導我們的,「惟有愛能建造人」、「惟有愛能使人完全」,帶著信仰的眼光出發,上帝會幫助我們更仔細地察覺他人需要,也有更多的細心與耐心成為他人的天使。呼應日落症候群、失去自理能力、無法處理庶務等症狀,有志投入失智照護事工的教會,可從打造陪伴與關懷的網絡做起,不論是開設失智症團契、舉辦相關的講座都是很好的方法。對於失智症有足夠的認識,就能讓大家知道該怎麼去愛失智症的弟兄姊妹,也能理解他們有時的脫軌行為,以接納的行動,讓人在失智後依然自在地繼續留在教會聚會。專為失智者打造小組團契有鑑於一般松年(或稱長青、香柏)小組的聚會,在內容與流程上對失智者來說都太困難了一些,容易會因為沒辦法跟上大家的步調、聽不懂彼此分享的內容,漸漸地興趣缺缺、無法融入。如果能專為失智者打造小組活動,可以依照大家的需要進行規劃,會讓失智者在白天有更多的活動機會,不但練習了與人相處的能力、讓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因著在活動時消耗體力,讓晚上容易入眠、建立良好作息。在教會裡,失智者有一大群弟兄姊妹的關愛與陪伴,對他們的家人來說,這就成為能夠稍作歇息、喘口氣的大好機會,讓人能放鬆身心充電,還可以和其他家屬、教會好友聊聊生活中的各種酸甜苦辣,也能和他人分享自己面對的挑戰,彼此代禱,在禱告中把困難都交給上帝。另外,聖經中三個僕人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上帝分賜眾人不同的能力、才幹與恩賜,然而祂也說「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當失智者對自己喪失了信心,開始封閉自己時,充分的愛與理解,將化作對他們的支持、鼓勵和引導,讓失智者能繼續在小事上忠心,依然是神眼中的好管家。兼顧靈性與關係,成為患難中的安慰《聖經》也提醒我們,在創造的起初,上帝將祂生命的氣息吹進人的身上,使我們成了有靈的活人。相信從神而來的靈性,不會因失智就煙消雲散。因此,只照顧到失智者身心上的需要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用真理來餵養靈性,讓聖靈保惠師作失智者隨時的安慰。不必懷疑失智者是否理解經文,因為上帝會親自動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失智者帶到神的面前。不論造成失智症的原因為何,認知功能的障礙成為失智家庭的普遍困擾。認知障礙彷彿像是一層薄紗(當然更嚴重時,像是黑幕),將失智者層層圍繞,不只阻擋了他們清楚的與外界溝通,我們也因著薄紗的阻擋,看不到薄紗後方的真實樣貌。愛與關懷,滋潤靈性的養分「如何揭開簾幕,穿透阻隔的薄紗?」對於這個問題,單靠人所能作的極為有限,真實的改變需要由神動工、從內作起。在瑞智基金會創立的「甘泉咖啡坊」中,我們不只是藉著唱詩、讀經、手作等環節,讓人在活動中與耶穌的愛相遇。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信,即便是在人看來失智的狀態,他們讀過的每一句經文、發出的每一聲讚美,都還是進入他們的心靈,與上帝真實產生連結。投入瑞智事工的這些年中,不乏看見許多長者在靈裡與上帝重新連結、得著醫治的例子。失智後躁動不安、不斷焦躁遊走的長輩,當為他們禱告後,他們終於安穩的靜了下來。屬神的愛,也顯現在我們願意為失智者付出的行動中。當長輩們在主日聚會或小組團契時坐不住、失控,很容易被指責和嫌棄的眼光來看待他們;但若能起身以擁抱代替責罵,這份愛的心意都將透過肢體間溫暖的碰觸與安撫來傳遞。不要以為失智者總是沒有太大的反應,我們所給予的關懷,涓滴都能化為滋潤靈性的養分。道愛、道謝與道歉除了不要忘記給予足夠的愛與關懷、讓失智者還是有機會來到上帝的面前,另一個很重要的叮嚀,則是「讓愛儘早重新開始」。失智症破壞的不只是健康的身體構造,也破壞了既有各種的社會關係。大家一定聽過,失智者氣呼呼地反覆抱怨─「我的衣服不見了,一定有人把它藏起來!」、「媳婦又偷走我放在衣櫃裡的錢!」、「家裡又遭小偷,我要趕快換大門鑰匙!」「你爸爸一把年紀了,竟然還背著我和別人在外面亂來、搞外遇!」即便我們都知道這不是真的,然而這些憤怒的言語卻狠狠地毀壞了曾有的親密關係。但是當我們進一步檢視抱怨的源頭,驀然發現失智背後憤懣猜疑的負面情緒,有些是源自於過去生活中累積的不滿情緒與誤會。失智症的症狀有時服藥是必要的。但關係的維繫或修護,則需要儘早從生活中做起。「道愛」、「道謝」與「道歉」絕非生命來到末了才要進行的課題,平時的陪伴與溝通,都是讓家人間把誤會說開、傾心吐意的大好時間;犯錯了就及早道歉,不要把不滿壓在心中,不要到了失智後,浮到表層,成為干擾親人關係的因素。所以,聖經中說「不要含怒直到日落」(以弗所書4:26)。喜樂的心才是良藥,不僅能預防失智的發生,即便真的走入失智的境地,當失智者感受自己在家中仍能得著支持與尊重,身為「人」的尊貴地位不會在病後消失,照顧起來便會輕省許多,讓家人不致焦頭爛額、針鋒相對。從統計數據上來看,估計全台灣的失智人口已經來到30萬大關,到了2030年的時候,甚至會達到46萬人左右之多。每一位失智者的出現,也都代表著他們的家庭會隨之有了大幅度的變化,每個失智者大概都會有八至十位家人,因此實際上受到影響的將會是數百萬人之多。建立「瑞智友善教會」與「瑞智友善社區」為了支撐為數龐大的失智症家庭,理想中的失智症照顧,需要從個人、家庭到社會每個環節,都互相地幫補和配合,意即我們也很期待「瑞智友善教會」和「瑞智友善社區」在台灣各地廣泛的存在。依照現有的衛生福利政策,目前台灣社會雖已存在著許多失智症共照中心。社區服務據點,也有日間照護中心與養護機構可以提供失智養護的服務,不過當我們以信仰的眼光出發更多看見生命的需要,也就能察覺到:「愛」與「福音」,是照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此時教會就自然而然地變成最適合開展失智照護工作的單位。「既有工作過多,無法再負荷失智事工」、「資源不足,無法投入失智照護」這是我們前往眾教會分享「以福音為核心」的失智照護異象時,最常聽見讓教會對此踟躕不前的原因,而這也正是我們從最初的「瑞智事工」,到後來決定成立「瑞智基金會」的主要目的。我們希望與教會連結,以此來集合眾人的力量,用基督的愛給予失智症家庭需要的扶持和關懷。及早開始,友善失智的未來我常和大家分享心中的一幅藍圖,畫面中我看到了一幅樸素的石牆,起初牆面就是完成砌造後未經修飾的。然而後來開始有很多的失智症朋友、照顧他們的家人一起圍到牆邊,用手上的顏料將牆上畫滿了色彩斑斕的圖案。這些圖案就是一個個回到上帝的愛中的美好見證。讓原先灰黑一片的畫面,透過大家相聚、一起共同創造轉變為美麗的畫面,我想這正是上帝所賜的美好應許,失智者能因著瑞智重新與神連結,家屬也因著瑞智有了喘息的空間、安靜親近神的機會。教會投入失智照顧,不代表一定是要以設立養護機構、開設日照中心等模式進行,只要牧者和弟兄姊妹能重新看到上帝創造人的美意,明白祂讓人有了神的形象,能夠認識神、活出神的樣式,帶著多一分的理解與耐心去包容失智的弟兄姊妹,多一點問候和關心照顧失智者的家人,就足以讓友善失智的未來有了很好的開始。若是願意投入失智照護的教會越來越多,我們的影響力就能由小到大,進一步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從醫療照護、預防走失、社會福利多面向同步著手,共同打造適合失智者生活的環境。也再次邀請眾教會與弟兄姊妹投入失智照顧,在愛裡沒有懼怕,齊心預約一個不害怕失智的未來! 本文出處/摘錄自大好文化出版《咖啡香中遇見愛:跟著瑞智認識失智》
-
2021-01-25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力行三招 改善肌少症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快,國發會推估台灣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人「肌少症」問題越來越迫切;南投70歲張姓阿嬤罹患肌少症導致肌力下降,無法長時間行走,與家人出遊走10分鐘就覺雙腳無力,站不太起來,她不想掃家人的興減少出遊,缺乏訓練肌力反而更差。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楊育菱說,「肌少症」是指因老化導致身體肌肉量減少、肌力減弱,伴隨身體活動量降低、活動功能變差、步行速度與耐力下降,會導致老人日常活動能力降低、關節磨損、逐漸失能,增加住院或死亡風險,也增加健康照護需求和成本。要如何預防或治療?楊育菱教授3招,包括營養、藥物治療及運動;營養部分建議每天攝取1.2-1.5g/kg的蛋白質,最好分布在3餐,且選擇優質蛋白質如牛奶、黃豆、花生、雞肉、瘦肉、魚等;且補充維他命D如鮭魚、鮪魚、鯖魚或起司、蛋黃等;多吃抗氧化物質的蔬菜、水果與攝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她強調運動可減緩肌肉流失與功能退化,特別是阻抗性運動例如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建議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可包含暖身與有氧運動、肌肉訓練、緩和伸展及平衡協調運動;可從自己可耐受的低強度運動開始,慢慢延長運動時間,勿過度造成傷害。
-
2021-01-14 失智.失智100問
走失問題/如何減少遊走症狀發生
接下來介紹的是,受到遊走症狀困擾的家庭,為減輕遊走症狀所嘗試的照護方式。對家屬而言,遊走是失智症照護最困難的症狀之一。由於周遭環境與病人性格等諸多因素影響,從沒出現一個方法,敢說絕對能減輕症狀,想想還真令人遺憾。 因此,製作小組採訪了許多醫療與照護專家,試著將實用的照顧原則歸納成以下六項要點。由於症狀各自不同,不敢說一定能減輕症狀,但值得參考,請您抱著觸類旁通的心情繼續閱讀吧。▎重點一:調整日夜節律、善用長照保險服務 半夜遊走是最令照護家屬苦惱的問題之一。 對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人來說,由於掌握自己身在何處的定向能力減弱,一旦身處昏暗環境,無法看到周圍景物,很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歸途。為了阻止夜間外出,照顧者常常夜不成眠,搞到疲累不堪。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是好?熊本大學的池田學教授,是研究遊走等失智症行為與精神症狀首屈一指的學者,他認為應該重視晝夜顛倒的現象。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重建晝夜節律。如果是白天,身處熟悉的環境,多半能自己找到回家的路。但在光線昏暗的夜裡,有時連健康的人都有困難。然而,即便是白天,失智患者認不出路,發生走失仍比比皆是,因此,我也會針對白天的種種狀況,試著列舉對策。」為了建立正常晝夜節律的家庭環境,可以嘗試下列方法:.上午出去曬曬太陽。.睡覺的時候,適度調整室溫及亮度。.白天小睡,以不超過二十分鐘為度。.適度運動。 此外,池田教授建議善用照護服務的短期留院(short stay),所謂短期留院,就是預先和養護機構講定,入住個一星期。 「由專業照護人員完全照顧,將白天睡眠時間減到最低,並適度消耗體力,夜裡自然容易入眠。以重建晝夜節律作為短期留院目標,同時讓家屬和個案管理師,向負責照顧的醫師等團隊人員,學習調整日夜節律的正確知識及照顧技巧。」 當然也有人經過短期留院,白天照樣睡覺、半夜起來踱方步,回家後當然一點兒改變也沒有。 家屬尋找照護機構協助時,一定要清楚告訴照顧團隊,這次短期留院的目的是為了調整長者的日夜作息,拜託照護機構著力於調整作息。 池田教授認為,「應該倡導使用治療導向的照護服務。讓患者待在安全的機構,為了通盤了解患者的症狀,改由專業人員提供照護。雖然,提供照護的家屬,由於充分了解被照顧者的生活型態與喜好,多半能發展出不錯的對應模式。不過,當家屬遇到無法搞定的狀況,卻不願找專業照顧者幫忙,還是叫人遺憾。」 善用長照保險提供的服務,也可以用來處理棘手的「黃昏症候群」。當夕陽西下,天還沒完全暗下來的時候,常有病人丟下一句「不回家準備晚餐不行」或是「該去上班了」,便頭也不回離開家門,因而走失。 遇到這種狀況,可以善用日間照護中心的延長服務,或是小規模多功能的居家養護服務。 一般的日間照護中心,會讓使用者在下午五點以前回到家,也就是下午三、四點左右離開照護中心。因此黃昏症候群好發時間,正好落在家屬接手照顧的時候。如果申請延長服務,讓長者在日間中心留到晚上七點左右,換言之,最混亂的時段,將由專業照護者守護。 近來,以照護事業所為根據地的小規模多功能的居家養護服務,既提供居家照顧,也提供住宿,由於照顧模式極有彈性頗受好評,各地陸續增加當中。這類服務機構,能夠針對個案狀況,彈性變更照護使用時數,也較能因應黃昏症候群。 想要利用這些照護服務,可以事先預約,也可以到住家附近的事業所諮詢,要是患者和個案管理師關係緊密,直接請他安排即可。▎重點二:房間和廁所加標示,夜間照明充足 當遊走症狀加劇,不只是外頭,連在家裡也會找不到路。年紀漸長,半夜上廁所次數增加,常搞得昏頭轉向,甚至無法成眠,最後變成日夜顛倒。照顧者不跟著起床不放心,不少人搞到精疲力竭,白天就跟著睡覺。 為了防止演變成這種狀況,房間和廁所門口可以貼上醒目、容易辨識的標示,減少在家中遊走的可能。用黑色麥克筆在A4大小的白紙上,寫下「廁所」等場所標示,再以膠帶黏貼門上,就算是大功告成。當然,用假花裝飾,或以其他視覺記號加以提醒,也能達到類似功效。 池田教授表示,「失智症患者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辨識能力發生障礙,有時會無法理解一般的標示,在原地來回踱步,稍不留神,就會走失。不論是搞不清空間位置,還是大腦辨識能力下降,如果能適當加以提醒輔助,許多場合便不會出問題。」 因此,夜裡走廊和廁所的燈不能關,光線明亮比較容易辨識方位。就連一般人在明亮的環境裡行走,也比較不會跌倒。▎重點三:留心疼痛、想上廁所等不快的生理狀況,以及炎熱或寒冷的環境 由於失智者可能因為疼痛、搔癢等感覺引發遊走,故留心其身體狀況,並尋求改善也很重要。 愛知縣名古屋市的上飯田第一綜合醫院老人精神科主任鵜飼克行,在其合著的BPSD(失智症行為與精神症狀)初期因應策略專書提到,「當身體發癢、疼痛時,普通人也會變得焦躁不安。特別是失智症患者,有時無法溝通,如此一來,便會以行動的方式,也就是遊走症狀表現不安。」 肚子餓、想上廁所,或是有其他生理需求未被滿足的狀況,會引發遊走。再者,不舒適的環境同樣有可能,故須多加留意,像是房間會不會忽冷忽熱?會不會太嘈雜? 光線太刺眼? 或是有不好的氣味?當環境引發嗅覺、聽覺等五感上不快的感受,也可能誘發遊走。 遇到這種情形,必須仔細觀察當事人的表情與姿態,考慮可能發生的狀況。究竟是牙痛、長疹子,還是身體搔癢,狀況能越早搞清楚越好。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的環境,身為最了解當事者的家屬能替長輩好好想想,將產生極大助益。 鵜飼先生的總結是,「當本人不瞭解周遭環境,一定會為了達成什麼目的而有所行動,必須預見其目的。身體狀況加上周遭環境的影響,會讓本人感到不安,進而發生遊走症狀。有時,就為了尋找同住的妻子為何不在家而走失。如何體察當事者內在意向,儘管困難,卻很重要。」▎重點四:花時間對話,試著了解其目的與理由 出聲叫喚像在遊走的當事者,並試著和他聊聊,去理解他真正的想法,就能找到解決方法。提出這種做法的是失智症照護研究訓練仙台中心的研究團隊,他們是個透過大學建教合作,著重於開發高齡失智患者實用照護方式的團隊。 以研究訓練部門主任阿部哲也為首的研究團隊,針對一千四百多家照護事業所進行問卷調查,歸納分析所有成功因應遊走症狀的案例,在二○一四年發行了實務因應方法的解說集,其主要讀者是缺乏失智症照護經驗,以及剛開始從事照護工作的人。 阿部先生談到書的宗旨,「蒐集專業照護人員在第一線施行有效的做法,成為一本照護知識的集結。符合當事人個性的照護固然重要,如果將實際對應方法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照顧家屬看了,一定會產生觸類旁通的效果。」 解說集強調「對話」的方法與重要性,在當事人狀況許可,且不搞砸心情的前提下,提出類似「怎麼會這麼做」的詢問,試著找出行為背後的目的與理由,將有助於理解遊走發生的原因。 能確實防止遊走的對話,絕不是塘塞些藉口,必須找出遊走的根源,才能設定處置目標。例如,當詢問「為什麼想回去」,當事者若回答「這裡不是我家,我要回去」的時候,千萬不能劈頭加以阻止,而是鄭重探詢他的理由,運用身體語言等方式,顯示自己關心他的想法,試圖展開對話。持續以平和的態度對話,也能讓處於激動狀態的當事人漸漸接收到,自己正在家裡的訊息。 還有個重要技巧,就是適度使用感謝與讚賞的話語,像是「一直都很感謝你」「爸爸您能待在這裡,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等。讓當事人感到自己在這個地方是被需要的,也可以減少他們的遊走行為。 秋田谷一先生是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現任青森縣失智症照護督導,有超過十五年的第一線照護經驗,他認為「思索遊走行為這類問題,絕不能無視當事者的情緒。為什麼想到外頭,為什麼轉來轉去踱方步,一定要順著當事人的心情和理由去應對,才能讓他定下心來,自然而然減少遊走行為。因此,順著當事人心理去思考問題是很重要的。」接下來的對話技巧,很多場合都適用:.說明目前狀況,並預告即將發生的事情。.和當事人對話的時候,講話速度要不疾不徐。.不要站在正對面,擺出一副阻擋去路的對決姿態,可以站斜前方,不要讓對方有壓迫感。 秋田谷先生指出,「失智症患者的記憶殘缺不全,才會對所處環境感到不安,不斷以溫和的語氣與之交談,讓患者安心,時時都有待在自家的心情。」▎重點五:營造熟悉的環境和能定下心的場所 接著再介紹一項失智症照護研究訓練仙台中心的團隊推廣的理念,強調「熟悉的環境」和「能定下心的場所」的重要性。 失智症患者一旦遇到生病住院,或搬家改變環境,由於內心突然失去安定的感覺,往往會加重遊走症狀。這是對時間和環境的辨識能力下降,無法確定自己身在何處所致;一旦對環境失去熟悉感,就容易引起遊走。換言說,要是能待在熟悉的環境和能定得下心的場所,就能減少遊走的發生。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保坂昌之先生,是北海道社團福祉法人「安友會」所屬的老人特別養護之家主任,他表示,「失智患者不容易適應創新設計的生活用品。因此,詳細觀察當事者,再根據他的生活型態與日常行為,營造一個能讓他安心的空間,是很重要的。」接下來列舉實際做法:.平常使用的家具與日用品,不要隨意變更擺設。.喜愛觀葉植物的人,可以將室內布置成適合種植盆栽的環境。.沙發擺定後,在視線所及處懸掛闔家照,營造安定的氣氛。 該怎麼改造目前住家的環境,使之散發出熟稔的氣氛,營造成能定下心的場所?研究團隊把防止遊走和其他症狀的照護技巧,寫在名為「續篇:開始照顧失智患者(遊走、暴力與激動,想回老家)」的解說集裡,並公布在網路上。雖然是為了讓機構的照護人員建立正確觀念而寫,但通篇讀來幾乎沒有專門術語,且解說文字簡明易懂,自行在家照顧的家屬也容易理解。▎重點六:協助吃飯、換衣服與上廁所等日常起居,有助於情緒穩定 當失智者聚焦在日常生活困擾他的事情時,協助他解決困擾,同樣能減少遊走的發生。 這是神奈川縣三浦市的老人護理養護之家「油菜花苑」的松浦美知代護理長的臨床觀察小結。老人護理養護之家的設置,是為了幫助病人返家,因而提供了大量的復健醫療與照護服務;而「油菜花苑」是全國專門提供失智症照護的機構之一。二○一四年,能夠離開機構,重新回家生活的「在宅復歸率」,高達八五%。受病人遊走等行為與精神症狀所苦的家屬,因而對「油菜花苑」趨之若鶩。 松浦女士認為,「遊走行為有時是因生活不便而生。舉例來說,失智患者想一個人去廁所,因為找不著迷了路。反正,為了任何不做不行的事情動了起來,就有可能走失。如果照顧者只會罵人,讓當事人有被逼到走投無路的不好感覺,那發生遊走,也就不足為奇。」 因此,最具體的照護,就是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進食」、「換衣服」和「上廁所」等行為發生困難時,即時給予支援,當事者得到幫助,情緒隨之安定,出現遊走症狀的機會,便大大減少。例如:.吃飯:可以嘗試在沒開動前,將餐具放置在視線內;吃到一半要是停住了,就把一些配菜放到主食上頭,促進食欲。.換衣服:搞不清楚穿脫順序時,可以先解開一個扣子,讓他跟著做,或是把脫下來的上衣拿到本人看不見的地方擺著,免得穿脫時弄得一團亂。.上廁所:找不到廁所發生失禁的人,會起身在走廊上走來走去,或將手擺在褲子前方擋著,若看到這些徵兆,可以試著引導當事人到廁所。 但是,只是傾聽,卻不去思索當事者的理由和遊走的連結原因,無法直接減少遊走的發生,一定要找出對策才有效。松浦女士接下來說了一段話,像是回答旁人的疑問。 「其實,我們單位的工作人員,過去曾主動糾集,一起在機構裡散步。這類自發性活動有不少好處,我們也因而改變提供當事者生活支援照顧的方式,想不到吵著要衝出大門到外頭去的人,真的減少很多。照顧者並非代替當事人打理進食、換衣服和上廁所等日常生活步驟,而是視當事人的能力予以協助。善用環境的改變,促使當事人發揮本身的能力。」 松浦女士再次強調,不要從照顧者的觀點,一昧地制止造成困擾的行為,必須從失智者的角度,思索其日常生活需要哪些協助。 「會不會是想上廁所?還是要換衣服?或是肚子餓了想找東西吃?我認為這些生活上的困難,都可能以遊走這樣的外顯行為表現出來。要是家屬什麼都不讓他做,也不給予協助,只是限制行動,我覺得將往不好的方向發展,是惡性循環的開始。」 遊走等行為與精神症狀,是許多原因交互影響的結果。如果能從生活中需要協助的行為著手,通常能收到極為正向的結果。 當內心出現「藥物治療沒效了嗎?」的疑問時,不妨以上述六個要點,作為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向。現有藥物針對失智症引發遊走等具體症狀,至今仍無法證明有確切療效。 熊本大學的池田教授認為,「逼不得已而處方安眠藥等藥物,引起步態不穩等副作用,反而承擔了更多風險。」 關於藥物使用,基本原則就是儘可能不用。不過,藥物治療亦非毫無可取。目前臨床第一線就用了不少抗精神病藥等藥物,部份失智症患者的特定症狀,也確實獲得改善。 不過,用藥後狀況反而更加惡化的個案確實存在,必須高度留意。為此,日本在二○一三年制定藥物使用指引,呼籲相關醫師謹慎使用。因此,一旦考慮藥物治療,最好能由專治失智症的專科醫師確診,適度掌握疾病與症狀成因,再慎重考慮投藥。 還有兩個未定論的觀念,在此一併提出。 首先,遊走症狀不會持續發生。雖不會完全消失,高峰期大約半年至一年。隨著失智症病程發展,接著會出現對事物的興趣降低,趴趴走的衝動也會跟著下降,原先擔心的照護問題就不存在了。 另一個提醒是,一開始就要考慮有沒有可能出現遊走症狀。近來,失智症早期就醫的患者漸漸增加,建議預先請教醫師,未來可能出現哪些症狀。在還沒發生最令人苦惱的夜間遊走前,就和個案管理師談談可以採取哪些對策。大家一起預先設想,照護患者時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安心感也將油然而生。 再次強調,至今仍沒有任何對策,可以讓遊走症狀不再發生,但也不須過度絕望而直接放棄。雖然針對失智症的核心,也就是腦細胞發生退化引起記憶障礙等症狀,尚未發現根本治療的方法,但是遊走等行為與精神症狀,仍能針對個別狀況找到不錯的因應方式,換言之,是可以治療的。 雖未獲得嚴謹的臨床研究證實療效,確實有些被歸類為非藥物治療的方法是有效的。只不過,目前多在醫療院所和養護機構實施,並未推廣至居家照護,故無法在此詳述。 例如,一種稱為腦鍛練的電玩遊戲,針對認知功能中的記憶力進行操練,可視為某種形式的認知復健;又如透過美術及音樂活化腦部的藝術治療,這些非藥物療法都能豐富患者本人的生活,值得一試。 因為照護病人感到苦惱的家屬,不妨多方嘗試可行的策略。除了在家獨自努力,也可以諮詢醫院及長照機構的專業人員,必要時,積極活用長照服務的短期留院。如此一來,不但家屬負擔減輕,對失智患者本人,也將產生正面的影響。
-
2020-12-23 科別.感染科
虛驚一場!自美返台全身痠痛以為染新冠 竟是怪蟲惹禍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出現今(2020)年首例境外移入萊姆病確定病例,為30多歲美國籍男性,與家人一同自美國來台探親,居家檢疫期間出現全身痠痛等症狀,害怕是染感新冠肺炎,但又想起在美期間有被蜱蟲叮咬,新冠檢驗結果陰性、萊姆病則檢出陽性,虛驚一場。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個案11月27日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個案12月1日出現關節痛、倦怠及全身痠痛等症狀,12月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因就醫時主動告知曾在美國家中遭蜱叮咬。由院方通報新冠肺炎及萊姆病,其中新冠檢驗結果陰性、萊姆病則檢出陽性;個案目前症狀已改善,同行家人無疑似症狀。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萊姆病潛伏期為3至30天(平均約7天),7至8成感染者會出現遊走性紅斑。感染初期會有頭痛、發燒、寒顫、噁心、嘔吐、肌肉疼痛及淋巴腺腫脹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林詠青提醒,目前萊姆病可透過服用抗生素有效治療,約可在治療後兩周內痊癒,但若無妥適治療,病毒可能潛伏體內數個月、數年才出現心臟、關節炎或神經系統等異常等併發症。林詠青表示,萊姆病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藉由被感染的蜱(俗稱壁蝨)叮咬而傳播,不會人傳人;多發生於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鼠類、狗、貓、牛、馬及鹿等。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接觸史以利醫師診斷治療。疾管署統計,我國自2007年將萊姆病列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迄今,累計17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美國11例、瑞典2例,英國、德國及丹麥各1例,另1例旅遊地包括德國、比利時、捷克、匈牙利。林詠青說,萊姆病主要分布於全球溫帶區域,如美國(尤其是東北部)、歐洲、前蘇聯、英國、加拿大、南美洲,以及鄰近的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國家。呼籲民眾至野外或流行地區應加強防護措施,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將褲管紮入襪內。另外,於皮膚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蟲藥劑;返家前應檢查是否遭蜱叮咬或附著,並儘快沐浴及換洗衣物;如發現遭硬蜱叮咬,應用鑷子夾住蜱的口器,小心將蜱摘除,避免口器斷裂殘留於體內,並立刻用肥皂沖洗叮咬處,降低感染風險。
-
2020-12-11 科別.精神.身心
「不是想太多,只是生病了」一名憂鬱患者的住院日記
▍弟弟弟弟是我們病區的「明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果說,我的成名史是一部精彩絕倫的極短篇小說,那弟弟的成名之路簡直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瑰麗史詩。弟弟17歲,在我眼裡,他就是個天才,撲克、象棋、百家樂樣樣精通。他非常非常非常喜歡籃球,不管你懂不懂,他都會一股腦兒地和你說柯瑞、NBA(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等你壓根不感興趣的話題。他跟我炫耀過他的柯瑞手環,他的籃球遊戲,還有他的畫作。我驚訝於他的繪畫手法和表達方式,對他說:「我從你的畫裡,看到了一種掙扎。」▍發作我來的第一天,弟弟就發作了:襲擊醫生、掀翻病床、大呼小叫、瘋狂抽搐,把整個大通鋪鬧得雞飛狗跳。即便護士打了好多針鎮靜劑,用束縛帶把他五花大綁,他依舊不屈不撓地高聲嘶吼,猛烈撞擊,持續了四五個小時。所有人都嚇得目瞪口呆。事後,連護士都對他說:「我看到你就怕。」▍見聞在精神病人的所見所聞上,我遠不如弟弟的見多識廣。多年的患病經歷和治療生涯讓他攫取和積累了眾多素材。他也樂於和我們分享,我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他說,有一位跟他一起住院的自閉症兒童,老是在垃圾桶裡翻牛奶盒,一個一個把剩餘的牛奶喝光;還有一個人格分裂的女人,看見男人就跳上去親,有一次夢遊直接跑到男人床上去了;妄想症患者妄想自己活在科幻世界裡,老是抓起酒瓶就在大馬路上到處砸車⋯⋯這些精彩又可憐的故事往往讓我們聽眾瞠目結舌。精密的大腦真是容不下一點錯,稍微一點錯位都能錯出千奇百怪的形態來。▍撲克牌娛樂在這裡是貧乏的,五根手指頭就能數完:象棋、軍棋、五子棋、撲克牌。不過也不影響什麼,畢竟大多數人都對所謂的娛樂興趣缺缺。大多數時間,大家都互不打擾地發著呆。如果沒有醫護人員的督促,我絕對相信,大家都會發著自己的呆,一起發呆到天荒地老。但今天,發生了一件「小確幸」的事。那就是我學弟的呆腦瓜開了竅,竟然主動出現在我門口問我:「要不要玩撲克牌?」我像是突然被皇上欽點侍寢的婢女,完全受寵若驚!我呼朋引伴,叫上弟弟,湊了一桌。沒想到後來發生的事,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控制。▍活著我們興味盎然地玩著大老二,卻有一位躁鬱症的阿姨一直不識相地找弟弟搭話,猛灌他令人煩膩的心靈雞湯,好幾次我都想嚴正告訴她:「阿姨,我們在很嚴肅地賭博。」但這位阿姨依舊對著弟弟滔滔不絕:「你的夢想是做麵點師對不對?可以的,出去以後,你開個店,做麵點,這是你的夢想對不對?來,你的夢想是什麼?!」弟弟回:「活著。」▍發作其實這場牌局,有太多可圈可點的地方。但相比於弟弟的又一次發作,這些就都顯得微不足道了。牌局結束,我們相約「江湖再見」。隨著一聲驚叫,弟弟倒地不起。湧動的人流、嘈雜的雜訊、慌亂的護士、聞訊趕來的親人、驚慌失措的朋友等四面八方的力量,都在大廳交錯奔走,以弟弟為中心共同交織成了一幅混亂的畫面,氣氛又一次沸騰到頂點。對於這裡的每個病人來說,生命是具體的、可觸摸的、被細心守護的、被共同瞻仰的。正因為遊走在生死邊緣,所以對於生命的存在,我們都特別敏感。大家齊心協力、萬眾一心,為了一條鮮活的生命共同努力。▍夢想我看著心電圖的波動起伏,心裡默念著:這是命,這是在湧動著的生命。弟弟發作的具體場景,我不想贅述。但看著弟弟和病魔誓死對抗的樣子,我想到他回答「活著」時的眼神,堅定又果敢。─「你的夢想是什麼?」─「活著。」活著,普通人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卻是我們拚死捍衛的夢想。▍小浣熊雖然大家都是和樂融融的,但和我最麻吉的是我的「姐妹團」。16 歲的「小浣熊」和18 歲的「金子」都是我姐妹團的成員。小浣熊是病區的人氣王、小可愛、萬事通。我千挑萬選,選定她作為「自己人」,但她始終一視同仁,把所有人都當「自己人」,所有人也都把她當「自己人」。小浣熊有一個毛病,就是永遠也坐不住。她時時刻刻都在走動,所以她是病區出了名的「流動人口」,要「抓住」她非常困難。她唯一一次「坐定」,是和我交心地聊天。那次,我無意中說了一句「你很像當年的我」,她便坐在我床上,剖析了她內心真正的感覺。她說「我太重感情了」「我對事物的感知太敏銳」「我總是想太多」「我力求把每一件事都想透徹」「我從很多細節中得出判斷」⋯⋯她一直強調著一個詞─「細節」,我不懂她口中的「細節」究竟是什麼。她迷離的眼神中,有太多東西,我怎麼都看不清楚。▍金子金子的媽媽是個天生的樂天派,但金子的頭頂永遠烏雲密布。只是偶爾,金子會笑,嘴角露出一個甜美的酒窩。她的口袋裡永遠收著一副牌,逢人便問:「玩牌嗎?」然後就和小叮噹一樣從口袋裡拿出撲克牌。有一次,我拉著她去串門子,她卻淨往男病房跑,搞得我這樣一個青春少女非常尷尬,於是我立馬改變主意,說:「玩牌吧!」然後她立馬找了兩個我非常討厭的男病友湊桌,我更尷尬了,但也只能硬著頭皮玩了下去。我想,金子雖然憂鬱,和男生相處得倒是很不錯。我當時真的是很單純地這麼想的。▍選擇我相信,如果一個正常人參與我們的日常聊天,他一定會覺得駭人聽聞。我們湊在一起,展示著結束生命時的各種傷口,嘴裡輕描淡寫地說著:「你是什麼病啊?」「你是怎麼自殺的啊?」「不要割腕,會有疤,你看。」「我吞了一整盒藥呢!」「我不後悔當時跳樓的決定。」─像是大家剛好在菜市場買菜時遇到了,閒話家常般地討論著「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的生命。其實,我們對「命」這個浮華的東西棄之如敝屣,就連互相鼓勵的話也都是「活著啊好朋友!」這樣無力的訴求。但是,我們是真心誠意地希望這句話能說服對方「活著」,但心裡明白,這句話始終勸服不了自己活著,所以也是真心誠意地希望自己「能走」。現在,我這樣平靜地敘述著,甚至還覺得我們就像是當年頹喪的「非主流」們的大集結。但其實我們都懂,彼此內心的曲折究竟是有多曲折。最後小浣熊說:「死了一定比現在活著好。」我想力挽狂瀾,強撐起精神說:「當時死了也就死了!但我們現在活著,那就只能活著!」小浣熊說:「沒有第二種選擇了嗎?」我堅定地回應:「是的。」然後心裡想著:死了比現在活著好。一定的啊!淚中帶笑的真實故事!重鬱症患者的精神病院觀察日記「可能很多人覺得,精神病人難以理喻甚至有點可怕,但我後來慢慢發現,在精神上有障礙的人,往往都是不願意傷害別人,而寧願選擇傷害自己的人,他們都是溫暖而善良的好人。」精神病院裡,最不缺的就是善良與溫暖。你再傷痛難堪,都有人能承接你同理你。反正大家都有精神病,誰也別嫌棄誰。走過這一遭,她說,精神病院並不可怕,相反的,世上再沒有這麼可愛溫情的地方。憂鬱症患者能披荊斬棘活下來,真的是一種堅強。而更堅強的,是無論如何,誓死也要留住他們的朋友和親人。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2-11 科別.骨科.復健
遊走各大醫院求助不明髖關節疼痛 竟是轉移性骨腫瘤
1名60歲大學女老師平時喜歡爬山運動,近1年來因下背部疼痛延伸到雙側大腿,在多家大醫院看病,初步診斷脊椎狹窄及神經根壓迫,持續藥物及復健治療,始終無法改善症狀,最後求助嘉義長庚醫院骨科醫師楊典育,發現脊椎體有不正常腫瘤病變,手術切除腫瘤重建,病人開心感謝醫療團隊為她找到原因治療,讓她的痛可以真相大白。楊典育說,病人到院時雙側大腿疼痛到無法行走,初步X光檢查並無脊椎或髖關節的病變,安排脊椎核磁共振檢查,脊椎神經部分也無明顯壓迫神經,卻意外發現脊椎體有不正常腫瘤病變,近一步做全身骨頭掃描及雙側髖關節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她脊椎、右側骨盆及雙側近端大腿骨都有腫瘤病兆。手術切除雙側大腿及骨盆處腫瘤並重建,術中病理報告顯示為癌症轉移性腫瘤,病人手術後疼痛得以緩解,使用輔具行走,手術傷口復原後由腫瘤科醫師接續化療治療。楊典育指出,近年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國健署資料顯示國人罹癌發生年紀年輕化趨勢,大腸癌最多,其次肺癌及女性乳癌,其中以肺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腎細胞癌等,最容易造成轉移性骨腫瘤。轉移性骨腫瘤好發於骨盆、脊椎、大腿骨及肱骨,初期症狀會以局部痠痛為主,睡前會覺得局部骨頭疼痛會加劇,後期嚴重者會以骨折表現,病人大多表示未遭受明顯外力。早期轉移性骨腫瘤可利用全身性化療或局部性放射線治療,針對晚期轉移性骨腫瘤因為骨頭結構破壞(尤其下肢骨骼),加上需要負重行走導致骨頭結構無法支撐,會產生病理性骨折,這時就需要手術的介入,楊典育提醒民眾若有類似不明原因疼痛等症狀,及早到醫院詳細檢查、治療,讓生命及生活品質更有保障。
-
2020-11-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苗試驗平台惹議 衛福部:收集意願非招募受試
台灣新冠肺炎疫苗臨床試驗意向登記將滿2萬人。國民黨籍立委蔣萬安今天質疑,衛福部公開招募有違法之虞。衛福部說,新冠肺炎屬重大疫情,為疫苗求快才設意願平台,並非招募。 國內3支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候選疫苗最快年底進入二期臨床試驗,各家疫苗廠預計收案3500人以上,為避免受試者招募不易而使臨床試驗推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日宣布成立「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意向登記平台」,盼加速疫苗業者收案速度。 截至目前,平台登記人數已超過1.9萬人,短短幾天就逼近2萬人目標。 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蔣萬安上午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詢表示,臨床試驗相關明文規定,必須人體試驗委員會核准,且招募廣告不能強調免費醫療補助,也不能用名額有限、即將截止等文字,也不能有鼓勵性質的圖表,不宜在媒體宣傳、以記者會招募等。 蔣萬安說,但衛福部日前公開在記者會上說,參加疫苗人體實驗有營養費、車馬費,且平台網站有登記人數、限時倒數,且特製圖文「因為有您、疫苗有譜」在媒體、社群平台廣傳,是否違反相關規定,且可能讓民眾輕忽臨床試驗風險,而放大金錢誘惑。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答詢表示,指揮中心設立平台並非臨床試驗的招募廣告,而是請民眾表達參與意願。因新冠肺炎是全球重大疫苗,大家都期待疫苗發展讓疫情緩和,疫苗開發必須要快,才會先請民眾表達意願。 薛瑞元說,屆時等藥廠的實驗核准,且經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當藥廠要進入實驗後,不用到處去找受試者,可以迅速從平台找到願意受試的人。 不過,蔣萬安說,衛福部以此說法遊走,未來廠商可能有樣學樣,未來恐難執法。 薛瑞元說,這是個案認定,因新冠肺炎疫情有重大和緊急性,未來疫苗也可能緊急授權使用,並不是所有疫苗和藥物都有此急迫性。
-
2020-11-16 新聞.健康知識+
自來水其實不是無菌!生物學家揭怎麼樣的水質比較好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我的野蠻室友:細菌、真菌、節肢動物與人同居的奇妙自然史》,作者羅伯・唐恩】水與水中生物落腳在我們家中的故事,可說是既簡單又極其複雜。水管系統算是簡單的部分:進入你家的水管會先一分為二,一支經過熱水器,讓水被加熱之後,再與另一支未加熱的水管一起延伸,而後兩條水管繼續分支,最後以串聯方式到達家中的每一個水龍頭與蓮蓬頭。但故事複雜的部分,在於水到達你家之前發生的事情,水的路徑很大程度取決於你居住的環境。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居家用水來自一個深入房屋下含水層的水井,或者是一個擷取含水層的都市行政區集水系統。「含水層」這花俏的名詞,指的是岩層中保存地下水的空間(而地下水就真的只是地下的水)。含水層的地下水來自雨水,雨水落在森林、草皮上的草和田間的作物上,經過幾小時、幾天或幾年(依各地地理條件而異),一尺一尺地滲入土壤。雨水滲入地表的速度,會隨著深度增加而逐漸變慢。在地下極深處,其速度緩慢到含水層的水可能已經存在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當你挖到一口很深的井,那裡面就是古老而未經處理的水。這種未經加工的水會直接流入家庭中,或者流進一座給水廠。許多地區的給水廠會將水中的大顆粒物質(細枝、泥土之類)過濾掉,稍加工後,再經由地下水管送到你家,也就是自來水。飲用水的水質條件是不含病原體(或是含量非常少),以及毒素濃度在不影響人體健康的範圍內(其範圍隨毒素種類而有差異)。含水層越古老、深度越深,當中的水就越不容易有病原體,生物學上來說可安心飲用。世界上大部分的地下水,都不須經過任何處理就能飲用,這是因其時間、地質與生物多樣性的原因:地質方面,有些種類的岩石或土壤可以有效阻止地表的病原體擴散至含水層。生物多樣性方面,地下水中既有的生物相會抑制病原體孳生,當其中的生物種類越豐富,病原體就越不容易存活。如果病原體是細菌, 它就必須與其他微生物競爭食物、能量與生存空間,還要抵抗地下水中其他細菌產生的抗生素,以及避免被掠食性細菌(例如布德樓弧菌屬[Bdellovibrio]的細菌)或原生生物給吞食。光是雷文霍克觀察到的纖毛蟲,一天內就能吃掉周遭百分之八的細菌。領鞭毛蟲甚至一天可以吃掉百分之五十。此外,病原菌還必須避免被噬菌體這種專門攻擊細菌的病毒給感染。這些在生態系中位於食物鏈頂端的,通常是小型節肢動物,例如端足目或等足目, 牠們有如穴居生物,身上已沒有色素,視力也退化了,完全依賴觸覺與嗅覺在這萬千世界遊走。這群生物也包含所謂的活化石(孑遺生物),牠們在百萬年與世隔絕之下沒有太多演化,而且只在該地特有。這些生物只會存在生物相豐富、各物種生態棲位穩定的地下水中,因此牠們可以說是水質的健康指標。地下水生態系中的生物看似遙遠、模糊,只能隔著一段距離觀察(科學家必須伸出長桿、鑽頭與採集網)。但根據估計,全球百分之四十的細菌生物量,可能都包含在地下水中, 百分之四十!在某些區域,地下水生態系連通了包含集水區、河流與地下水庫的龐大網路; 而在另一些地區,地下水生態系也可以是與世隔絕的地底孤島。因此,地下水的生物相取決於水層的位置、年齡,以及是否與其他地下水系統連通。就如同每座海島都會出現與眾不同的生物, 每個地下水系統也蘊含著獨一無二的物種。美國內陸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的地下水,之所以與冰島的地下水不同,部分原因就是:這兩處含水層中生存的生物,已經各自在其獨立系統中演化了數百萬年。飲用未殺菌過的地下水,聽起來似乎有點奇怪,但其實很多人都喝過。大部分井水都沒有經過殺菌劑處理,丹麥、比利時、奧地利或德國的市區自來水也沒有使用殺菌劑,尤其德國慕尼黑的自來水,是從附近河谷下多孔的含水層中抽到水管系統,再直接流出水龍頭的。由此可見,生物與時間所構成的大自然過濾系統為人類帶來極大的福祉,關鍵是要給地下水足夠大的靜置空間,讓大自然發揮功能,因此我們需要保護分水嶺;它也需要時間淨化,因此我們也要避免排放會汙染它的病原體與毒素。不幸的是,不少荒野地區已經被我們開發,使大自然沒有空間能發揮過濾地下水的功能,有些地下水已經被我們汙染了, 也有些地方的地下水無法供養過於龐大的人口。因此,我們發揮人類的創造力,從水庫、河流或各種安全的源頭取得所需用水,但是人類的創意儘管實用,卻終究比不上大自然的渾然天成。人類創造的取水建設非常依賴殺菌劑。二十世紀初,有些淨水場為了抑制病原體,開始在水中加入氯或氯胺來殺菌,在地下含水層受汙染的區域尤其是必要之務。有些地區則因為地下水不敷急速成長的人口使用,只好改從較淺層的河川(例如倫敦的泰晤士河)、湖泊或水庫抽水,也因此必須使用殺菌劑。在美國,所有城市中的用水都需要在淨水場中經過殺菌劑處理,除此之外,因為美國自來水系統中的管線往往比歐洲地區的還要老舊,常出現水管漏水與汙水淤積的情形。在大自然的含水層中,越古老的水品質越好,但在我們的人造水管裡,情況完全相反。水管裡若有水持續積存,病原體就容易滋生。為了解決積水造成的衛生問題,美國的水在流出淨水場前都會用加倍的殺菌劑處理,遠高於歐洲淨水場的用量。殺菌劑或者是氯、或者是氯胺、或者是兩種的混合。淨水處理場使用的技術其實是很複雜的,但原理則非常單純,不外乎是藉由一連串的過濾系統去除各種水中生物(過濾介質包含砂石、活性碳、或半透膜),或者用臭氧曝氣後再以殺菌劑去除微生物。然而,即便自來水經過殺菌劑消毒後離開淨水廠,卻仍稱不上是無菌的,事實上,裡頭滿滿都是無法抵抗殺菌劑的微生物屍體、殺不死的頑強微生物,以及後者的食物殘骸。如果生態學家在過去一百年來學到了一些教訓,那就是:當你企圖殺死某些生物,卻留下了牠們仰賴的生存資源,那麼存活下來的物種就會因為競爭者消失,而更加茁壯,這就是所謂的「競爭釋放」(competitive release)。牠們不僅不用再背負競爭壓力,也往往免除了被寄生或掠食的危機。以自來水系統為例,可以推測受惠於競爭釋放的,就是那些不受殺菌劑如氯或氯胺影響、或者比其他物種多了些耐受性的那一群。而分枝桿菌屬下的物種,通常很能忍受氯和氯胺。
-
2020-10-18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我是老人好自在
一位70多歲的朋友對我埋怨道,她住院接受手術,手術前一天醫師問了她許多有關個人的疾病問題,並告知手術風險,她都一一回應,但談到最後時,醫師卻將同意書遞向在旁一直沒出聲的兒子。她快速攔截,在上面簽了名,交還給醫師。她嘟囔著:「難道是醫師認為我老了,無法自己做決定?可是從頭到尾都是我在與醫師對話啊!」幾天前,我獨自搭車到淡水漫步,走著走著迷失了方向,看到路旁有位老婆婆與一位中年女士在聊天,我「很自然地」走向中年女士問路,她說不知道,反而是老婆婆為我指引正確路徑。難道年過70的我,「也」下意識地對老年人有偏見,認為她應該不會知道?如果連我這個老人都如此看待老人,那麼一般人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也就不難理解了。歲月的腳步從嬰兒、小孩、年輕人、中年人到老年人,處在哪個階段,一看就知道。例如疫情期間,我自認衣飾光鮮,又戴著口罩和帽子,心想皺紋和白髮都不見了,自覺輕盈地踏入捷運車廂,卻有位年輕人立刻起身讓位。年齡讓我們不僅外貌、動作、心境不一樣,連疾病都不同,如小兒多感染,年輕人易有自體免疫問題,老人常退化,也才有小兒科、青少年門診和高齡醫學等科別之分。甚至,即使同一個疾病,發生在不同年齡,所表現的症狀、用藥劑量和療效也常有所差別,所以病例討論會時,一定會先報告病人的年齡。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它的美好和限制。老,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固然可能視茫、髮蒼、齒搖、腦筋不若以前靈活,但閱歷豐富、智慧圓融,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生理和心理年齡可能比實際年齡年輕。而且每個人老化的速度、老化的器官以及對老化的適應能力都不同,不可一概而論,老了並不等同衰老病弱。年老如我,常活動健走,勤讀書報雜誌以健腦,慣用3C產品、遊走網路以跟上時代,並且穿著整齊不邋遢;即使,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我是老人。是啊,我本來就是,而且還是個自在自主的老人。所以囉,面對年紀我們還可打出一張王牌,就是心態:「接受變老的事實,往好的方向看,並自我心理建設。」例如,捷運上被讓位,是一種尊重和體恤,應該欣然接受。尤其常看到尖峰時間,捷運車廂內很擠,但敬老座硬是空在哪裡,等待讓給老人家,我都非常感動。再看看各種敬老方案,如臺北公車、捷運每個月免費480元,火車、高鐵票半價,以及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免門票等優惠,我們都歡歡喜喜的享受,並不認為是對老年人的財力歧視呢。於是我笑著告訴朋友:「那位醫師可能只是認為妳的兒子也應看看同意書的內容,不過想必對妳的果斷俐落印象深刻,發覺有些老人很不一樣,以後對老年人說不定會刮目相看呢!」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0-09-30 科別.牙科
天天刷牙為何蛀牙還會找上門?洗牙會讓牙縫變大嗎? 6大牙齒問題醫師替你解答
牙齒健康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成年人滿口牙齒在28至32顆之間,世界衛生組織提倡保護牙齒的“8020”計劃,即80歲保留20顆功能牙。但是在我國,牙齒養護現狀不容樂觀。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預防保健科主任鄭樹國教授表示,有牙病別拖著不治,因為牙病會在一點一點地拖延中,越來越嚴重。如何發現牙齒健康出現問題了?如果發現牙齦出血,這往往是身體在發出預警信號,提示口腔健康狀態已經不是很理想了。比較常見的情況是菌斑導致的牙齦炎。這時牙齦處在早期表淺的炎症狀態,通過保持口腔衛生,以及一些簡單治療(如潔治,也就是“洗牙”),會在一定時間內恢復正常。還有一種是已經出現牙周炎的表現。牙齒在口腔當中就像大樹在土壤中一樣,患牙周炎後,就好比樹根周圍的土壤流失,牙根暴露出來,專業稱為附著喪失。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進展為牙周炎了。此時單靠認真刷牙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必須經過專業系統的治療才能控制炎症。牙周疾病都有些徵兆,首先,是牙齦出血。專家提醒,刷牙的時候如果發現牙刷上黏了一些血漬,或者在咬蘋果、饅頭等食物時留下帶血的齒痕等,這往往提示牙齦可能出現炎症了。另外,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情況,要特別注意。例如突然覺得牙齒咬東西沒有力量,或者牙齒出現鬆動,出現不太好的口氣。這都是身體在提醒你:牙周狀況不好了。建議儘早去專業醫療機構進行口腔檢查。好好刷牙能不能護好牙周?很多口腔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是牙菌斑。雖然通過有效的刷牙可以去除牙菌斑,但是並不能將其完全清除乾淨。隨著菌斑不斷形成,唾液當中鈣和磷等礦物成分會附著其上,形成牙石。有部分牙石肉眼可見,附著在齦上,其實還有相當一部分存在齦下,它們不斷刺激牙根周圍的牙周組織,產生炎症。通過日常的刷牙,並不能將其清除。對此,洗牙是很好的解決方法,它可以去除齦上的菌斑、牙石。此外,對於齦下菌斑和牙石的去除,還需要係統的牙周治療。只有有效去除了齦上和齦下的菌斑和牙石,才能使牙周組織有一個很好的恢復環境,進而有效地解決牙周問題。專家表示,普通牙刷和電動牙刷比起來,在去除牙菌斑的效率上是沒有顯著差別的。很多臨床研究都證實了這一點。使用普通牙刷,當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後,一方面可以達到和電動牙刷一樣的菌斑去除效果。另一方面,刷牙的精細動作使手部得到鍛煉,一舉多得。可見,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更為關鍵。首先,在選擇牙刷時,盡量選小刷頭牙刷——在刷牙時,更為靈活,尤其容易進入不易清潔的部位,以便提高清潔效率。其次,刷毛軟硬要適宜。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因為牙周疾病或者已出現牙齦退縮,牙根暴露,適合選用軟毛牙刷。而對於青少年和兒童來說,刷牙時容易清潔不到位,那麼這時可以選刷毛稍硬一點的牙刷。第三,刷毛尖端要磨圓,對牙表面的損傷會相對較小。最後,刷柄要防滑,可選擇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款式,更方便持握。天天刷牙,蛀牙還會找上門?蛀牙臨床稱為齲齒,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是牙齒本身。有一部分人牙齒發育不理想,容易被酸性等物質腐蝕,更易得齲齒。第二是導致齲齒的細菌。口腔中細菌非常多,平時刷牙可以去除一部分,但實際上即使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也只能清除大約50%的牙菌斑。第三是人們的日常飲食。有些人喜歡甜食、飲料,攝入大量糖分,在被口腔中的產酸細菌酵解過程中產生酸性物質,進而腐蝕牙齒。專家強調,齲齒的早期治療非常關鍵。牙齒表面的牙釉質很堅硬,沒有神經分佈。當齲齒在早期時,只局限在牙釉質表層,在用工具清除被腐蝕的部分時,實際上人是感覺不到的。而如果治療不及時,齲齒越來越深,波及牙齒內部的牙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牙神經”,再進行治療,痛苦可想而知。有的人不以為意,覺得可以忍兩天、吃點鎮痛藥,甚至用一些止痛“偏方”。這是不對的行為。因為齲病這時還在進一步擴散,一旦擴展到牙髓後,不僅會帶來疼痛,齲坏中的致病菌以及炎症的有害代謝產物會進入血管,隨著血液循環遊走於全身各處,可能對心、腎、中樞神經系統等產生影響,帶來更嚴重的後果。洗牙會讓牙縫變大嗎?牙石形成後會逐漸壓迫牙齦退縮,佔據牙間隙位置,當通過洗牙將牙石去除後,牙間隙再次空出來。但由於牙齦此前已經退縮,有人甚至形成了牙根暴露,感覺上好像是洗牙後牙間隙變大。事實上,通過清除牙石,是為原先受到擠占的牙周創造了恢復空間,所以單純洗牙是不會讓牙縫變大的。洗牙通過超聲波的爆破、震動作用,將牙石震碎,並通過水的沖洗將其清理乾淨。它對牙齒本身是沒有影響的。專家解釋說,將牙齒通過超聲潔治後,放到掃描顯微鏡下觀察,結果發現牙表面並沒有造成損傷。因此,到正規醫療機構定期洗牙,對於保持口腔健康是很有必要的。智齒到底應不應該拔?大多數人有4顆第三磨牙,就是通常所稱的智齒。專家認為,如果智齒萌出很理想,長得比較整齊,並且咬合關係也很好,是可以保留的。而有些長出一半的智齒,位置不正,導致周圍的牙齦組織形成盲袋,食物殘渣、細菌等容易堆積其中,容易引起炎症、疼痛,或者對相鄰牙齒造成影響。這類情況的智齒可能就要拔除了。建議出現智齒萌出異常情況時,一定要去專業的醫療機構檢查就診。多久進行一次口腔檢查才好?很多人每年都會進行常規體檢,其實口腔也需要這樣的檢查。一些口腔早期疾病,非專業人士很難發現。通過定期進行專業檢查,能儘早發現問題。對正常成年人來說,一般每年需進行至少一次口腔檢查。對於易患口腔疾病的成年人,比如有易患齲齒或牙周疾病的情況,建議縮短口腔定期檢查的間隔時間,每年進行兩次口腔檢查。對處於發育時期的兒童來說,身體變化往往很快,另外飲食習慣和口腔清潔習慣也較成年人更差,因此定期檢查的周期要更短一些,一般建議每年至少兩次口腔檢查。對一些發育不良、易感口腔疾病的孩子來說,可能每3個月就需要口腔檢查一次。另外,對於備孕的年輕女士來說,口腔的健康問題也要在懷孕前及早解決,以便孕期更平穩、更健康,也更利於將來寶寶的生長發育。(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9-27 養生.聰明飲食
為什麼控制體內自由基產生很重要?名醫告訴你原因
【文、圖/摘自高寶《吃出超級免疫力》,作者喬爾‧傅爾曼】抗氧化劑的性質與功能由於加工食品與動物製品都不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營養素或是任何植化素,因此現代飲食特別容易產生疾病,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吃到生病。抗氧化劑就是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植化素,能幫助身體清除「自由基」並控制自由基的產生。為什麼這件事這麼重要呢?自由基是帶有一個奇數電子的分子,因此具有活潑的化學反應。這個不穩定的分子在碰到細胞內的其他分子與結構時會產生破壞性,要是沒有足夠的抗氧化劑(自由基的天敵)過量的自由基就會造成身體發炎以及提早老化。維生素C、E、葉酸、硒、α˗ 和β˗ 胡蘿蔔素與其他的植化素都具有抗氧化作用。絕大部分的抗氧化劑都是透過水果、蔬菜以及其他天然植物進入人體的,在動物製品以及加工食品中都無法找到大量的抗氧化劑。(植化素除了當做抗氧化劑之外也有各式各樣的益處,目前這些益處正在研究當中,還需要進一步的了解。)當細胞內的自由基活動增加,跳脫自己的細胞區室影響到周圍其他細胞時,就會產生氧化性損傷。自由基並非都是有害的,事實上它們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它們會清除身體的廢棄物,而免疫細胞也會利用自由基來攻擊並除去可能危害人體的受損細胞,阻斷它們持續惡化後發展成癌症的可能性。然而,自由基和其他細胞內毒素的問題就出在於:我們沒有讓它們每天固定接觸到大量各式各樣的抗氧化劑與植化素,違背了大自然的原意,使得自由基數量大增並且全身到處遊走。因此它們清除的不再只是體內的垃圾和異常組織,也開始摧毀正常的組織,導致細胞受到損傷並且增加了細胞毒素的濃度。由於蔬果富含這些有益的化合物,所以計算蔬果(特別是綠色蔬菜)的攝入量,就是一個測定飲食中總抗氧化能力的簡單方式。另外科學家也可以用測量血中α˗ 胡蘿蔔素含量的作法,來評估我們的蔬菜攝取量。β˗ 胡蘿蔔素在胡蘿蔔和其他橘色蔬果中含量很高,是受到最廣泛研究的類胡蘿蔔素;但α˗ 胡蘿蔔素更能精確地反應蔬菜的攝入量。首先是因為大部分的綜合維生素與營養補充品中都沒有包含α˗ 胡蘿蔔素,其次是因為它是一項非常好用的指標,可以用來檢視攝取了多少高營養蔬菜(深綠色與橘色蔬菜是α˗ 胡蘿蔔素含量最豐富的地方)。α˗胡蘿蔔素是40 多種類胡蘿蔔素的一種,屬於抗氧化劑家族的一員,文獻記載有預防疾病與延長壽命的功用。最近有一項研究檢測了所有受試者體內的α˗ 胡蘿蔔素含量,然後在接下來的十四年間追蹤他們的死亡情況。研究員發現當受試者體內的α˗ 胡蘿蔔素含量越高,死於各類疾病的機率則會降低。和體內α˗ 胡蘿蔔素含量最低的那群受試者相比,體內α˗ 胡蘿蔔素含量最高的受試者們的死亡風險降低了39%。類似的關聯性也體現在α˗ 胡蘿蔔素與特定病因的死亡風險上,體內α˗ 胡蘿蔔素含量較高的人不只是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機率會降低,也較少患上其他疾病,特別是傳染病。α˗ 胡蘿蔔素本身確實能提供大量有益的抗氧化劑,但更重要的是,α˗ 胡蘿蔔素也是一項指標,能反映出其他存在於綠、橘色蔬菜中數千種化合物的攝取量,並與這些化合物共同協做來維持身體的健康。綠色蔬菜的綜合營養密度是最高的,代表它們每一卡中微量營養素的含量是最多的,當然也是含有最多α˗ 胡蘿蔔素的食物。上述所引用的這篇長期大型研究的內容,很大程度上支持我所推薦的高營養飲食法,因為許多富含α˗ 胡蘿蔔素的食物在其他微量營養素上的綜合含量也非常高。當我們優化飲食中所攝入的微量營養素後(豐富其種類及數量),就有可能大幅降低晚年罹患疾病的機率並延長自己的壽命。換句話說,在飲食中加入各式各樣大量的未加工蔬果,身體就能更健康、活得更長久。每一卡中的α˗ 胡蘿蔔素含量高的食物包括以下幾種:• 小白菜• 蘆筍• 高麗菜• 寬葉羽衣甘藍• 紅椒• 綠花椰菜• 胡蘿蔔• 豌豆• 青椒• 瑞士甜菜(Swiss chard)• 西洋南瓜(Winter squash) 缺乏植化素的飲食需要為低落的免疫系統負起大部分的責任。吃較多蔬菜的人得到癌症的機率能大幅降低,而歷史上最長壽的那些人飲食中蔬菜的攝取量也都非常大。我甚至可以說植化素是過去五十年間人類營養學領域最重要的發現。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數百種植化素營養素,而獲得詳細研究的大概有150 種,然而能提升人體免疫力的植物來源分子可能超過數千種。植化素的密度常常會以鮮豔的顏色如黑、藍、紅、綠、橘色做為凸顯,植化素的類別中含有各式各樣的結構及有益健康的獨特物質,這就是為何廣泛攝取植化素是對人體最為有益的原因。各式種類的植化素包括以下幾項,有部分在上面一段已經介紹過了:蔥屬化合物、硫化丙烯、花青素、甜菜紅素、香豆素、類黃酮、黃酮醇、配醣體、吲哚、異黃酮、木酚素、檸檬苦素、有機硫化物、果膠、酚類化合物、植物固醇、蛋白酶抑制劑、 烯(類異戊二烯)、酪醇酯類,每一個種類裡都含有數百種化合物。許多新鮮剛摘採下來的植物,其所含的植化素會在現代加工技術包括(在某些情況下)烹煮的過程中受到破壞或流失。天然植物類食物是非常複雜的,因此我們還未能完全辨識出它們確切的結構以及大部分所含的有益化合物種類。但很顯然的是,免疫細胞的功能與製造都與細胞大量接觸各式各樣的植化素有關,吃太少富含植化素的各類原型植物性食物,是導致罹患大部分可預防性疾病(包括癌症)的主因之一。再更明確一點地說,我的意思是一塊雞肉和一片餅乾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不含大量抗氧化劑或是植化素的食物,兩者皆是動物製品與加工食品,缺乏可支持免疫系統的營養。我們吃越多缺乏植化素的食物,免疫系統就會越衰弱,於是生病及罹癌的風險也會隨之提高。許多種受歡迎的低脂飲食例如蛋白、白肉、義大利麵等其實都會基於各種因素而破壞免疫系統並導致癌症,主要就是因為缺少前述具保護性的植化素。在許多不同的研究當中,專家學者發現植化素擁有維生素和礦物質所無法提供的保護功能,例如:• 生成解毒酶• 控制自由基的生成• 降低致癌物質的活性與毒性• 保護細胞結構不受毒素破壞• 加強人體修復機制來修補受損的DNA 序列• 阻止DNA 受損細胞再繼續自我複製• 具有抗真菌、抗細菌、抗病毒的功效• 能夠抑制受損或基因改變DNA 的功能• 加強免疫細胞的細胞毒素(破壞力)—代表能殺死微生物與癌細胞的能力從這份清單我們可以看出植化素的主要功能可以濃縮成一項:人體抗癌防禦機制的燃料,富含植化素的飲食是我們在與癌症對戰時發射出去的大砲。防禦機制包含了免疫系統的細胞殺傷力,免疫系統必須能夠消滅入侵的微生物(病毒與細菌),並在自體異常細胞癌變之前將其殺死。當一個細胞的DNA「斷裂」次數增加時,細胞就會變得越來越異常,因此免疫系統會做出反應並試圖清除這個細胞。這個催化自體異常(也就是快要癌變與已經癌變的)細胞死亡,以預防之後對身體造成損害的過程被稱為「細胞凋亡」。
-
2020-09-23 癌症.肺癌
誰需肺癌篩檢?4醫學會擬共識
肺癌蟬聯十大癌症死因之首,不少民眾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當成肺癌篩檢工具,但因檢查太過敏感,民眾拿著檢驗報告遊走於各大醫院診間尋找答案,衍生不少亂象。國內四大醫學會日前擬定「肺癌篩檢共識」,可望在兩個月內對外公布,將針對不同危險性的民眾給予篩檢建議,甚至包括篩檢儀器及診斷的品質都列入。「醫師,這是我在A醫院拍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這張是我在B醫院拍的,有醫師說這肺部結節很小不用理它,但我想聽醫師您的看法。」這是胸腔內科門診常出現的狀況。台北榮總胸腔內科主任、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無奈地說,這現象已快排擠到真正需要看診的肺癌患者,也造成臨床醫師的困擾。低劑量電腦斷層約有兩成機會發現小於0.5公分的小結節,通常會建議一年追蹤一次。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煌麒,曾針對高雄大林蒲周遭的高危險者進行肺癌篩檢,他指出,小港醫院篩檢了2500例個案,直接被判定為肺癌的病人只有個位數,但有結節的民眾非常多,追蹤後多數是良性個案。但醫師的建議再怎麼多,擔心受怕的民眾還是無法安心,有些患者追蹤半年後就受不了,問醫師可以直接開刀嗎?其實,104年國內就公布「台灣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共識宣言」,建議年齡50至80歲、抽菸史超過30年,目前仍在抽菸或戒菸時間尚未超過15年的民眾,可以「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肺癌,尤其60至75歲者最有成本效益;若有肺癌家族史者「建議接受」篩檢,有肺病史或特定職業則可先與「醫師諮詢」考慮篩檢。新版「肺癌篩檢共識」,以民國104年的版本加深加廣,並依據台大前校長楊泮池帶領17個醫學中心針對1.2萬人進行的肺癌篩檢試辦計畫及國內外資料,提出民眾版及專業版的「肺癌篩檢共識」,目前已有初步共識送至衛福部國健署。參與擬定共識的陳育民說,共識內容較清楚的建議,包括哪些人需要LDCT篩檢、哪些人需要與醫師討論才進行篩檢、哪些人不建議篩檢;篩檢的品質包括儀器設定及校正都需要統一,甚至如何正確判讀都要把關,讓醫病都有所依據,也解決醫療浪費問題。「肺癌篩檢共識」是由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等四大醫學會的專家,擬定科學化的建議,希望共識出爐後可以解決篩檢亂象。
-
2020-09-13 橘世代.好學橘
50+娛樂!下午就開的酒吧,「頂級世代」進場搖滾
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訂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每11人中就有1個老人(年齡在65歲以上),到了2050年,每6人中就有1個老人,顯見全球都在奔向老化社會中。綜觀全球,較早邁入高齡化及高齡社會的日本與歐洲國家,已有許多行之有年的制度與規劃,是成?是敗?又有何創新創意、新興模式呢?在德國St. Pauli區一家有名的潮酒吧,先是台上阿卡貝拉純人聲開唱熱場,老人們打拍子;接著玩音樂賓果,台下的阿嬤啥也聽不懂,沒關係,兒子很會,給她答案後,她立馬傳給整排的老人,大家集體作弊玩得超High;後來DJ一放搖滾樂,頓時全場舞動起來,台下參加者盡是老人,個個成了「舞棍阿伯」,舞得比陪同來參加的兒孫還起勁,喝著酒廠特製、加了奶喝不醉的甜酒,玩得High翻天!德國潮老年生活 青銀共創全新服務這是今年5月間,「合勤共生宅」團隊去德國參訪的一個案例。40多歲的Mitra Kassai,原來是帽子設計師,後來又轉作音樂經紀人和DJ,在工作多年後重新思考人生,發覺自己喜歡與老人在一起,她思索,有沒有辦法結合自己的專長,讓長輩跳舞?於是她說服潮酒吧出借下午非營業時段,讓老人進來搖滾,後來愈來愈多年輕DJ加入,也吸引酒商、礦泉水商、藝文業者、運動商等紛紛贊助,甚至特別為老人開發適合的新產品,除了舞會,還納入電影、重機、搖滾等娛樂活動,在短時間內掀起一股老人娛樂浪潮。Mitra顛覆傳統,帶老人去體驗酷炫生活,青銀共創,吸引廠商也投入,一同摸索創新老人服務。一提起德國的潮老人、潮老年生活,金齡享頤的總經理莊家華彷彿被點中了笑穴,笑個不停,許是酒吧裡長輩們的歡樂太有感染力,說是喝不醉的牛奶甜酒,卻喝醉了她,讓她心心念念想將那種歡樂開心帶回給台灣的長輩。來到Facebook的柏林辦公室,在年輕的工作團隊間,看到銀髮閃動,原來有一群阿公、阿嬤正在學習銀髮社群媒體操作,授課的是創立「走出孤獨協會」的祖母級Dagmar Hirche,她還在柏林火車站舉辦銀髮族快閃活動、銀髮族快閃約會,在柏林最潮的pub舉辦熱舞趴,被祖克伯看上,Facebook成為協會最大的贊助者,並提供場地讓他們學習新科技。在德國,許多廠商贊助老人的活動,正是看好銀髮商機,積極投入醞釀新的商業模式。日本失智咖啡館的陪伴 介護保險的制度我們將目光拉回鄰近的日本,當前全球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as a Cafe」是一間位在熊本的失智症預防照顧咖啡館,自從照顧咖啡館加入營運後,讓同棟3個收入高度失能的失智症患者團體、日間照護中心等。其長者年齡延長到90-95歲,雖然記憶力退化,辨識與判斷能力、理解力下降,卻少有躁動、遊走、玩糞便等失智症反應,他們的情緒祥和、開心,連帶減省了許多周邊的照顧人力,反而增加許多帶失智長者「玩」的人力。這間咖啡館的存在,也讓社區居民能很平常地在照護機構進出,提供機構的使用者與社會連結的機會,社區的孩童也可來此遊玩,與長者們一起喝茶互動,在這裡以陪伴取代限制。例如面對患有黃昏症候群、從銀行高階主管退休的失智者,每日惦記著要去銀行,照顧者遠遠尾隨在後,照應其安全,這是「零約束」的概念;此外,他們秉持「自立支援」的精神,讓長者減少包覆尿布。各種照顧方式,細膩、貼心又顧及人性。日本無障礙友善住宅環境整合師王芸芸指出,這間失智症咖啡雖有政府補助,自成立以來年年虧損,創辦人考量對其他照顧機構與人力的正面助益,仍堅持營運下去,這是讓她最感動之處。在政府制度方面,有健保與介護保險,後者是撐起長照等老年照顧服務的保障制度,40歲以上繳交,65歲以上可以開始使用,舊制造成政府財政破大洞,無力繼續支應而改革推出新制,給付縮水、項目刪減,並以積極式表列取代齊頭平等或經濟弱勢補助:擁有不同資產的人自費的金額不同,從1成起算。日本政府擬訂細膩的制度,然而介護保險未給付的部分,業者就未提供服務。本文轉載自《科技生活雜誌》延伸/樂齡產業的全球取經模式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9-07 名人.精華區
陳景寧/「長照四包錢」應增照顧機構
近日發生70多歲老先生到長照機構欲殺死臥床妻子不成,自飲鹽酸自殺身亡的悲劇。夫妻有四個兒子,各自為生活打拚。老先生很愛太太、早晚探視,除不忍妻子受苦,也曾吐露經濟壓力大。機構照顧費不可承受之重機構照顧費用每月三至七萬元,對大多數家庭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經濟不支的「無望感」,常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長照政策是不是該補強缺口?在失能者中,約八成是屬於輕、中度生活無法自理者,兩成是病情嚴重,需要高度依賴他人照顧者。重度失能家庭「不夠用」107年上路的長照2.0給付制度,提供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喘息服務等「長照四包錢」。但照顧服務僅限「居家服務」,白天出門晚上回家的「日間照顧服務」,獨缺24四小時「機構照顧」。這樣的設計,較適合輕、中度失能者,但有重度需求的長照家庭普遍反應「不好用」、「不夠用」。例如有些失能者進入重度臥床階段,每兩小時就要翻身、拍背,身上可能有尿管、鼻胃管、呼吸器等,需要高密度人力看視照料。或是失智長輩進入重度階段,更密集地遊走、哭喊、時而清醒、時而混亂,家屬根本應付不來。長照機構照顧人員,還能排班輪休,但重度長照家庭中的家庭照顧者幾乎獨自處於24小時待命、高度警戒、長期過度負荷狀態,短暫「喘息服務」,也不足解決他們身心俱疲、瀕臨崩潰的危機。應把照顧選擇權還民眾隨著長輩年齡漸增、每一次病情變化或家庭照顧人力變動、經濟出現困難等,都有新的挑戰與風險,家庭最清楚自身需求。長照2.0標榜「點餐式服務」,應該把照顧安排的選擇權還給民眾。因此建議「長照四包錢」應針對重度生活無法自理者新增「機構照顧」選項。以108年為例,全國約有80萬失能、失智及身心障礙者,推估兩成約16萬人口屬重度依賴需求人口,以目前長照2.0第七級、第八級每月給付金額的中位數34135元推估,每年編足預算約需655億元。希望照顧悲劇不再發生下一代海闊天空,未來長照還想靠兒女?大多數中壯年大概心裡都有底,自己是「孝養的最後一代、被棄養的第一代」。既然已經不能奢望一對一的家庭照顧者,必須認真面對一對多的公共化照顧模式,這就不只是個人意願問題,也有權衡整體勞動力不足、成本效益的考量,是高齡化國家不得不採取的策略。希望照顧悲劇不再發生?政府該做的是面對高齡現實,做好財務分析,不論稅收或保險制,坦誠告訴民眾有限的選擇與必須付出的代價。
-
2020-08-26 新聞.健康知識+
6大症狀都是身體正在慢性發炎! 經常疲倦、感冒、皮膚癢別大意
很多人可能會問:「醫師,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慢性發炎?有什麼檢查方法嗎?」事實上,目前檢驗慢性發炎的實驗室或影像學方法尙未普及於臨床,如細胞激素測定或腦部發炎掃描等檢查大多來自較高階研究單位的專案計畫。那麼,治療者是如何判斷個案是否有慢性發炎呢?關鍵就在於臨床症狀/徵兆的分析,其可協助治療者以最有效率且最貼近病患主觀經驗的方式進行診療,亦可讓個案在每次門診之間做自我觀察與記錄,就像每天量血壓一樣,有利於篩檢、追蹤、與溝通。以下我們將慢性發炎的常見症狀、徵兆逐一列出。(一)疲倦那是一種無止盡的疲憊,找不到可以恢復精力的方法,感覺全身彷彿被沉重枷鎖給綑綁一樣,施展不開。疲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心理上的疲憊,覺得提不起勁、無精打采、或者找不到做事與享樂的動力;另一種則是身體上的疲憊,覺得肌肉無力與動作緩慢。心理疲憊與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有關,身體疲憊則與腦部紋狀體有關,顯示疲憊不只是一種抽象的感受(更不是懶惰),而是有其生理學依據。(二)心情莫名低落、焦慮、不耐煩經常為一些自己也覺得無關緊要或雞毛蒜皮的瑣事在擔憂,也常會因為生活的小摩擦而對周遭親友發脾氣。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彷彿別人都在跟自己作對,甚至對未來沒什麼期待。容易反芻負面經驗,並過度猜想可能發生可怕的事。(三)消化道症狀例如喉嚨梗塞感、便秘、拉肚子或胃食道逆流等症狀。「我到底怎麼了?做過胃鏡、鼻咽鏡,看過很多醫師,但都查不出為什麼喉嚨會有卡住的感覺?」關於這點,筆者經常會與病患分享歇斯底里(Hysteria)一詞的典故。早在西元前四百年,被稱為現代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將一種多見於女性的焦慮與身體不適的現象命名為hystéra(辭源為子宮的意思),並認為子宮的四處移位是造成身體多處不適的原因,比如當子宮上移到喉嚨時便會有梗塞感。姑且不論這古老論點的偏見與不合時宜,有些人聽了,就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意識到原來這不是什麼怪病,而是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被注意到的現象。其他如便秘、腹瀉、或絞痛等類似腸躁症的症狀也與身體發炎有關,尤其是對壓力及作息特別敏感的人,比如有人上台前就會拉肚子,或者輪班時常會便秘,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四)皮膚與呼吸道症狀如果要阻絕外來物入侵,那時時刻刻都與環境有頻繁接觸的皮膚及呼吸道就是第一線邊防重鎭了。因此,人體很自然的在這兩個部位上布滿了免疫大軍,隨時準備迎戰。但若體內環境失衡,導致免疫系統對自身或外界有過於強烈的反應時,鼻炎、氣喘、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與呼吸道的發炎便接踵而至。臨床上,許多個案也會因為壓力、飮食或作息不正常而惡化上述症狀,這都顯示慢性發炎的狀況正在發生。(五)無法被解釋的疼痛莫名的頭痛、肩頸痛、膏肓痛、四肢痠痛,或胸、腹、臀部的疼痛,看遍骨科、復健科、腸胃科、或心臟科等,都找不出病因。有些人以為個案是在無病呻吟,或說那是公主病,但其實個案的感受是無比眞實的,有時根本動彈不得。舉例來說,有一種稱為纖維肌痛症的疾病,核心症狀是多處肌肉疼痛、疲憊與注意力減退,但周邊組織根本看不出異常,不管巨觀或微觀都與常人無異,而且疼痛的位置還會四處遊走。在人們對此「怪病」還不了解時,個案常被誤以為是心理作祟或止痛藥上癮。所幸,最新研究已指出纖維肌痛症患者的中樞神經其實是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合併諸多痛覺處理機制的異常,還給罹病者治療的機會與公道。(六)經常感冒「醫師,我又感冒了。好像每次來看診,都是在流鼻涕和喉嚨痛。我明明就是看身心科,不是看耳鼻喉科啊……」經常有個案這麼苦笑著說。有人會問,發炎不是免疫細胞變得活躍嗎?怎麼我還會成天被病毒給入侵呢?其實,慢性發炎並非持續性的免疫反應增強,相反的,因為來自各路的免疫細胞、細胞激素及荷爾蒙的複雜互動,有時甚至會出現免疫抑制的效應,如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和T 細胞被抑制,並有所謂免疫抑制微環境(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的形成。因此慢性發炎是一種免疫失調的結果,不但抵禦感染的能力減低,甚至也可能誘發癌變(此與近年來被大為關注的免疫治療有關),或出現各種過敏。所以慢性發炎的個案經常在感冒與過敏的交疊發作中度過,有時也很難分淸楚到底是何者了。(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慢性發炎與腸道有關! 5種NG飲食你常做嗎? 身體毒素通通藏在臉! 超容易犯的日常9個NG習慣是元凶
-
2020-08-22 科別.腦部.神經
長輩一到傍晚就情緒失控?可能是跟這種病有關係
如果遇上日落症候群 ,要小心有失智的可能!門診中遇到一個兒子帶著媽媽就醫,描述著媽媽最近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症狀,媽媽平常作息很規律,身體也蠻健康的,但是最近在下午或傍晚的時候,看起來很疲累 、嘴巴還會喃喃自語 、手腳會躁動的搓揉 ,甚至還會突然走來走去一直講著:我要回老家。剛開始家屬還以為媽媽真的很想念老家,老家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拆除了,所以就一直安慰媽媽,可是媽媽彷彿聽不太懂老家已經不在了這件事。這個狀況持續了一陣子,後來發現媽媽好像在睡完覺,隔天早上起床又好了,整個人彷彿忘記昨天自己有說過要回老家的話。原本以為可能是媽媽那陣子太累了,沒想到經過一段時間媽媽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常常情緒很不穩定,甚至想要離開家裡。以為媽媽是不是中邪了?她的兒子開始擔心媽媽是不是身體哪裡不舒服,於是開始帶著媽媽到處求醫,抽血檢查等等的都很正常,之後來到了神經內科,來看是不是腦袋有中風,或是有長腦瘤的問題。我在幫這位媽媽做評估時,發現她的腦部沒有中風和長腦瘤的問題,但是發現有輕微的腦部退化 ,甚至發現有輕微的失智症 。這讓她的兒子非常驚訝,因為媽媽平常狀況都很好,在家裡都認得、記憶力也還很清楚,真的是失智症嗎?我跟家屬說:「可能是輕微失智症,而失智症又合併日落症候群,就是在下午或傍晚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焦慮不安、遊走踱步,甚至產生幻覺等等的行為。」日落症候群不是疾病,而是由失智症引起的一連串行為的總稱,原本白天時人還好好的,但是到了太陽快要下山時,就會開始出現失控的行為。 從日常生活著手,注意長輩的身體健康1.注意家中長輩的日常作息規律會建議盡量避免打亂長輩的作息規律,如果是患有失智症的長輩被打亂作息規律,日落症候群的行為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同時也能從日常作息中,發現長輩是不是有出現行為的異常,及早就醫接受治療。2.陪伴和關心多多陪伴長輩,可以讓長輩適當地轉移注意力。3.打造安全的環境如果家中有長輩,我也會建議大家將雜物收拾好放櫃子裡,盡量讓空間保持寬敞整潔,不但可以減少居家意外發生的可能性,也能避免有失智症的長輩在游走時發生碰撞意外!來源出處:林志豪醫師粉專延伸閱讀: 這件事多做幾下,腦部血循暢通,失智症不上身長者重聽 失智風險增5倍
-
2020-08-20 科別.一般內科
經常感冒、痠痛、疲倦、便祕、胃食道逆流……可能與這原因有關!
很多人可能會問:「醫師,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慢性發炎?有什麼檢查方法嗎?」事實上,目前檢驗慢性發炎的實驗室或影像學方法尙未普及於臨床,如細胞激素測定或腦部發炎掃描等檢查大多來自較高階研究單位的專案計畫。那麼,治療者是如何判斷個案是否有慢性發炎呢?關鍵就在於臨床症狀/徵兆的分析,其可協助治療者以最有效率且最貼近病患主觀經驗的方式進行診療,亦可讓個案在每次門診之間做自我觀察與記錄,就像每天量血壓一樣,有利於篩檢、追蹤、與溝通。以下我們將慢性發炎的常見症狀、徵兆逐一列出。(一)疲倦那是一種無止盡的疲憊,找不到可以恢復精力的方法,感覺全身彷彿被沉重枷鎖給綑綁一樣,施展不開。疲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心理上的疲憊,覺得提不起勁、無精打采、或者找不到做事與享樂的動力;另一種則是身體上的疲憊,覺得肌肉無力與動作緩慢。心理疲憊與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有關,身體疲憊則與腦部紋狀體有關,顯示疲憊不只是一種抽象的感受(更不是懶惰),而是有其生理學依據。(二)心情莫名低落、焦慮、不耐煩經常為一些自己也覺得無關緊要或雞毛蒜皮的瑣事在擔憂,也常會因為生活的小摩擦而對周遭親友發脾氣。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彷彿別人都在跟自己作對,甚至對未來沒什麼期待。容易反芻負面經驗,並過度猜想可能發生可怕的事。(三)消化道症狀例如喉嚨梗塞感、便秘、拉肚子或胃食道逆流等症狀。「我到底怎麼了?做過胃鏡、鼻咽鏡,看過很多醫師,但都查不出為什麼喉嚨會有卡住的感覺?」關於這點,筆者經常會與病患分享歇斯底里(Hysteria)一詞的典故。早在西元前四百年,被稱為現代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將一種多見於女性的焦慮與身體不適的現象命名為hystéra(辭源為子宮的意思),並認為子宮的四處移位是造成身體多處不適的原因,比如當子宮上移到喉嚨時便會有梗塞感。姑且不論這古老論點的偏見與不合時宜,有些人聽了,就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意識到原來這不是什麼怪病,而是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被注意到的現象。其他如便秘、腹瀉、或絞痛等類似腸躁症的症狀也與身體發炎有關,尤其是對壓力及作息特別敏感的人,比如有人上台前就會拉肚子,或者輪班時常會便秘,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四)皮膚與呼吸道症狀如果要阻絕外來物入侵,那時時刻刻都與環境有頻繁接觸的皮膚及呼吸道就是第一線邊防重鎭了。因此,人體很自然的在這兩個部位上布滿了免疫大軍,隨時準備迎戰。但若體內環境失衡,導致免疫系統對自身或外界有過於強烈的反應時,鼻炎、氣喘、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與呼吸道的發炎便接踵而至。臨床上,許多個案也會因為壓力、飮食或作息不正常而惡化上述症狀,這都顯示慢性發炎的狀況正在發生。(五)無法被解釋的疼痛莫名的頭痛、肩頸痛、膏肓痛、四肢痠痛,或胸、腹、臀部的疼痛,看遍骨科、復健科、腸胃科、或心臟科等,都找不出病因。有些人以為個案是在無病呻吟,或說那是公主病,但其實個案的感受是無比眞實的,有時根本動彈不得。舉例來說,有一種稱為纖維肌痛症的疾病,核心症狀是多處肌肉疼痛、疲憊與注意力減退,但周邊組織根本看不出異常,不管巨觀或微觀都與常人無異,而且疼痛的位置還會四處遊走。在人們對此「怪病」還不了解時,個案常被誤以為是心理作祟或止痛藥上癮。所幸,最新研究已指出纖維肌痛症患者的中樞神經其實是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合併諸多痛覺處理機制的異常,還給罹病者治療的機會與公道。(六)經常感冒「醫師,我又感冒了。好像每次來看診,都是在流鼻涕和喉嚨痛。我明明就是看身心科,不是看耳鼻喉科啊……」經常有個案這麼苦笑著說。有人會問,發炎不是免疫細胞變得活躍嗎?怎麼我還會成天被病毒給入侵呢?其實,慢性發炎並非持續性的免疫反應增強,相反的,因為來自各路的免疫細胞、細胞激素及荷爾蒙的複雜互動,有時甚至會出現免疫抑制的效應,如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和T 細胞被抑制,並有所謂免疫抑制微環境(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的形成。因此慢性發炎是一種免疫失調的結果,不但抵禦感染的能力減低,甚至也可能誘發癌變(此與近年來被大為關注的免疫治療有關),或出現各種過敏。所以慢性發炎的個案經常在感冒與過敏的交疊發作中度過,有時也很難分淸楚到底是何者了。本文出處/摘錄自遠足文化出版《發炎世代:為人體的心靈、免疫、疾病找到和諧與療癒之道》
-
2020-08-19 橘世代.健康橘
動不動就生氣、日夜顛倒...?這8個徵兆和失智症有關
失智症並非只是單純正常的老化,或記憶減退罷了,而是一種大腦功能逐漸喪失的疾病。失智症的病程長可能長達10多年,一直持續到死亡。 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最後到達末期症狀;每位失智病患者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而不同的病因,也會造成不一樣的腦部病變,進而產生的障礙程度也不同,所以每一位失智症的個別差異,有時相當的大。失智症常經歷的三個病程 健忘期:病患會忘記熟悉的人事物,特別是近期的記憶,像是忘了剛剛有沒有吃飯,簡單的計算能力也會降低。混亂期:病患記憶力顯著衰退,注意力無法集中,思考出現明顯的障礙,會以為別人拿了他的東西;迷路、漫無目的的徘徊;忽略個人衛生,甚至可能會出現幻聽、幻視的情形。癡呆期:上述情況的嚴重度更為明顯,功能更加退化,所有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初期失智症的八大症狀 事先瞭解失智症的病程與症狀,可以幫助患者、家屬預先做準備,以因應疾病帶來生活上的變化。下面是為初期失智症的八大症狀,我們可以檢視一下親人或自己是否已經出現以下症狀: 1.記憶力下降:遺忘近期發生的事,像是東西放在哪、忘記現在幾點、忘記是否吃過飯、忘記約會、弄不清楚現在是何年何月何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會下錯站,甚至可能迷路,但是對於遠期記憶卻念念不忘。 2.活動力降低:變得不愛出門,對於原本感興趣的事也顯得興趣缺缺。3.情緒轉變:情緒起伏比以前大,例如:會因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生氣。4.表達能力降低:像是突然忘記事務的名字跟詞彙。5.妄想:懷疑自己的配偶不忠、擔心被家人遺棄,出現受迫害的妄想,認為鄰居會傷害他或偷他東西。6.產生視幻覺:看到幻覺,如房間裡有人,可能是熟識者、已死去親人,或是陌生人。7.重複動作:例如不斷地把東西收進櫃子又拿出來,或是多次重複問相同的問題。8.睡眠障礙:日夜顛倒,夜間起來遊走或從事其他活動。 如果檢視後發現已經有以上的症狀,可以去醫院相關門診做進一步的檢查。早一點發現、早一步治療,就可以延後失智症症狀加劇的發生。 本文摘自《愛長照》。延伸/「這樣玩,防失智!」5款樂齡桌遊讓你存腦本。延伸/哈佛醫給失智妻的情書「她認我是陌生人,要我滾」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12 失智.名人專家
巫瑩慧/讓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持續發揮照顧與支持的能量
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最新推估,國內的失智人口如今已超過29萬。衛生福利部有鑑於失智人口急速增加,而且有九成以上居住在家中,因此從民國102年起就積極推動失智照顧服務資源的佈建,並於106年開始推行,107年陸續建構「失智共同照顧中心」(簡稱共照中心)和廣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簡稱失智據點)。前者以提供失智者社區個案管理服務,並負責社區照護人才培育及公共識能教育,及輔導社區失智據點為目標。後者則是提供失智者及照顧者多元複合支持服務,如認知促進、緩和失智、安全看視、照顧者照顧訓練及照顧者支持團體等,普及失智社區照顧服務。全國至108年度已設置87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434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對於申請補助的對象及規定,每年持續修正中。筆者從民國107年開始擔任新北市衛生局的失智照護輔導計畫委員,參與申請案審查、訪視及相關會議。綜觀新北市在107和108年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業務,承辦單位分別為47家和52家,包括: 社區協會、合作社、基金會、醫院、診所、托老中心、護理之家、養護中心、居家護理所、職能治療所、物理治療所和宗教團體等。而共照中心有9家,亞東、慈濟、國泰、耕莘、淡水馬偕、輔大、雙和、恩主公等醫院和樂生療養院,每一家負責輔導5-7個據點,並轉介個案至據點參加課程。以下彙整心得與建議,以供參考。1.據點設置的地點,最好在交通便利或大眾運輸系統容易抵達的地方。地處偏遠的據點,須設法連結接送服務,對出席意願和參與人數都會有所幫助。2.一樓以上並具有門禁管制的場所,容易影響可近性和參與意願。3.環境中有比較寬裕的迴廊或空間時,將雜物和通道淨空後,就可做為失智者遊走、安撫的場域。4.活動帶領空間需要獨立,避免與廚房、卡拉OK、社區服務等鄰近或共處一個空間,而受到干擾。5.活動課程應包含非藥物治療的體適能、活化認知、藝術、音樂、園藝、芳療、舞蹈、戲劇、瑜珈、律動、樂器、靈性、出遊等多方面的介入,盡量避免只集中在其中的一兩項。這樣才能讓不同的團體動能,促進多方面的身心功能。6.在每堂課開始10分鐘左右,導入長者和家屬喜愛的健康知識,更符合日常需求和增進自我管理。7.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同時為長照或社區服務相關計畫之單位,如C據點、預防延緩失能、公共托老中心、社區關懷據點、銀髮俱樂部或失智共照中心時,人員配置運用、課程規劃或師資聘任,須盡量妥善規劃與區隔,且要釐清整體和個別的運用模式。8.宗教單位辦理的據點,需要盡量開放社區民眾參與,而且宗教性課程不宜超過一定比例。9.建立連結資源,如科技、餐飲、音樂專營店、博物館、幼兒園、學校、桌遊等,促進創新服務。10.針對失智者或家庭照顧者的滿意度調查,需要落實。如果滿意度調查以臉部的表情變化或比較有創意的圖像供選擇,就具有親和力和方便回應的優點。11.鼓勵工作人員多參與失智識能和專業能力的培訓。12.志工的失智相關培訓,可考慮由共照中心或縣市主責單位定期統一辦理。當據點志工人力越充足,就可以有效協助安全看視、活動推展和社區關懷。13.鼓勵志工多參與培訓和領取證照後,彈性加入長照服務,既可以貢獻高齡化社會,也可以有所收入增進經濟自立。14.當據點陪同前來的外籍看護佔半數時,建議規劃以單獨課程或是和家屬一起列入培訓。也需要跟家屬溝通,對外籍看護於失智者上課中外出的彈性。15.退休的護理人員可以培訓成志工、據點協同承辦人或居家護理所工作人員。讓他們的專業,轉化成另一種形式的服務和社會參與。16.職能治療和物理治療科系學生,透過失智識能教育成為志工或據點活動協助人。17.據點或共照中心,都需要安排專責人員為聯繫窗口。活動帶領須以專業人員為主,如果是領有培訓證照者或照顧服務員,最好有實務歷練年資與基礎。18.在資源連結方面,鼓勵據點的承辦人員和主管多參與相關會議。並與社區其他單位及共照中心建立溝通管道、分享和合作。19.行政和服務建置比較成熟的據點,可藉由聯繫會議或提供參訪等形式,彼此交流分享精進。20.據點大都限於人力、空間和個案人數,比較難依疾病進程、年齡或文化背景等分班教學。不過,未來建議在幾個整體機制比較合適的據點先試行推展。目前比較共通性的挑戰是: 家屬支持團體課程和諮商,在規模比較小、位置偏遠、新設立的據點或對社區照護不熟悉的單位中,仍是普遍不容易達到的目標之一。所以,新北市為服務無法到據點參加活動的家屬,108年起採取更周延的作法。委託場地、資源和專業人力充沛的共同照顧醫院,來規畫辦理家屬支持課程,讓這項服務更彈性的進行和落實。而且,如果能夠每個月固定一次由醫師主持擔任家屬諮詢,讓參與者可以從中釐清健康和照顧上的困難。同時,從別人的案例和醫師的回應中,學習到新知。這樣更能有效達成兼顧知識技能、情緒紓解與資源連結等功能。由於新北市幅員廣大,在偏鄉地區的交通、服務輸送、參與意願、特殊民情和地方情節等,存在著不容易克服的侷限,相信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其他縣市城鄉佈建分散的地區。不過,也陸續目睹許多感人的案例。例如在資源和行政體系較薄弱的據點,活動帶領的老師洗淨各種資源回收用品後,製成不同的活動材料或教具。同時也親切活潑的和失智者及家屬互動,並鼓舞主動協助其他學員的家屬,讓整體氛圍充滿歡樂溫馨。還有據點積極和里辦公室合作,串聯社區單位統籌志工,服務弱勢家庭、兒童和獨居長者。並在巷弄沿途擺設懸吊盆栽,美化社區環境。而且克服困難,透過多次協調,邀請里民及失智者在畸零地中,共同闢建菜園。一掃過往垃圾堆積的髒亂,開拓了失智友善環境。在每個縣市推展的失智社區服務計畫中,地方主管機關、失智共同照顧中心和失智社區據點,是三位一體架構,必須有賴主管單位的運籌和變通。另一個重要關鍵是,共照中心願意投入社區營造。參與據點的協調、輔導和培訓,協助就醫確診、各項資料建置、人力培訓和公共識能。而社區中的協會和組織,在有限的經費下,不斷學習、連結和成長,而帶動整體前進的力量。筆者在兩年訪視據點的過程中,看見社區中的協會或組織,只要其主管和承辦人員有三心:愛心、用心和熱心,加上積極和其他資源建立連結與合作,普及服務,反而更能呈現在地服務的溫暖、感動和永續。謹以此篇文章和新北市及全國失智社區照顧服務計畫的所有夥伴共勉,讓失智症的服務可以持續發揮多元照顧和支持。 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8-12 失智.失智100問
疫情問題/全球失智症協會 持續在疫情中努力
COVID-19(新冠肺炎),從2019年底悄悄地蔓延,到2020年演變成一隻全世界沒有人預料到的黑天鵝。它是一種新型病毒,感染力強,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又出現突變。許多地區和國家,並沒有警覺,提早啟動防衛與篩檢機制和建立整體照顧資源。以至於帶來全球大流行,讓世人和第一線醫護人員,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傷亡。所有人都面對著一項艱鉅的事實:社會的封鎖和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尤其失智者,在疏離的環境中,認知能力可能加速退化。因此如何確保失智者的福祉、安全和權益,以及他們的照顧者獲得所需要的支持,國際失智症協會和歐洲失智症協會都陸續提出了挑戰與相關建議。全球失智症協會視訊會議國際失智症協會在4月22日召開了全球視訊會議,來自國際失智症聯盟和五大洲會員國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努力。國際失智症聯盟:一個由全球失智者所組成的協會,建議失智者持 續進行的項目包括:1.線上同儕支持2.家屬和朋友藉著facetime, zoom 或skype交流3.連結國際失智症協會的最新建議和資源4.查詢世界衛 生組織的最新資料5.邀請失智夥伴家人和朋友一起參加聯盟每個月的咖啡座談和線上會議等活動6.聯絡自己國家的失智症協會7.每天運動8.保持社交距離和居家安全。五大洲代表(亞洲:中國大陸、印尼、台灣;歐洲: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美洲:美國、阿根廷、巴拿馬、牙買加;中東:黎巴嫩、伊朗;非洲:馬達加斯加、肯亞)。中國大陸因為是目前所知的疫情開始國,所以投入許多相關研究。其中談到最常被詢問的三大類是:1.網路諮詢:失智症和身體狀況 的併發症處理、情緒問題的處理、領藥、身體檢查受到限制。2.記憶門診:因為用藥和就醫中 斷後的問題行為、因為環境限制所產生的行為問題、失智症和身體狀況的併發症、很難對初診者進行認知評估和影像檢查的診斷挑戰。3.社區支持:沒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設備、補充處方藥物困難、擔憂焦慮和抱怨、疾病資訊受限、缺乏對新冠肺炎的了解。彙整各國的服務以下是從這次的全球視訊會議資料中,彙整和歸類各國所提出的服務:大同小異的服務1.發展指引:和國際失智症協會、各國政府和媒體合作,提供失智照顧者和家屬參考。2.公民教育:透過視訊、網路或 廣播,定期舉辦新冠肺炎知識、安全管理、日常生活照顧與支持、問題行為處理、服藥、照顧者支持和壓力管理、失智者需求、預防感染措施、吸引失智者戴口罩的方法等主題。 3.網路活動:運動、歌唱、音樂、舞蹈、瑜珈、繪畫及藝術創作等;照顧者會議或講座、專業人員講座或會議、失智諮詢小組網路會議。 4. 電話專線:提供諮詢、疾病照顧、相關資源、諮商及支持等。特別的服務1.娛樂活動:蒐集和提供失智者 有興趣的音樂和電視節目(台灣失智症協會)。2.保障失智者權益:以正式信函向行政院長爭取,並獲准如果失智者沒有遵守相關規定,只要出示身心障礙手冊,可免於受罰(台灣失智症協會)。送正式信函給衛生主管機關、各地政府單位,請求監督失智者在養護機構和加護病房有受到公平的對待(義大利失智症協會)。 和其他協會合作向參議院陳情:特別的居家照護、減少或補助尿布的費用、藥品的持續供應和保護遊走的失智者(肯亞失智症協會)。 3.社區支援:動員各地分會和失智友善社區志工,送達食物、餐食,代購日常用品和協助領取藥物( 義大利失智症協會)。4.支持感染新冠肺炎的失智者: 包括得病的狀況,針對獨居、居家、在照顧機構、在醫院等的各項建議。5.家屬支持模式:每天固定以App 串聯日照中心60位個案的家屬,提供3種不同病程的認知刺激、體能 訓練、職能治療和諮詢。另外,在首都德黑蘭總會設有診所,因此安排2位醫師去家庭訪問;也教導家庭照顧者心靈放鬆和膈呼吸,以減輕家屬壓力(伊朗失智症協會)。 6.贈送營養給失智長者:透過募款,送給失智長者食物和營養品,以增加免疫力(馬達加斯加失智症協會)。7.運用軟體開藥:許多照顧者不願意在疫情蔓延時帶失智者去醫院,所以請醫師運用What’s App 或Zoom溝通開藥方( 肯亞失智症協會)。結語因為疫情的肆虐改變了人與人的互動模式,從面對面接觸,轉換到視訊或虛擬實境的崛起,科技在這樣的氛圍下扮演了另一種溝通和連結的媒介。它具有安全距離和管控的優勢,也是一種必然的潮流。但是如果站在失智者的角度,那卻是他們很難掌握和實際互動的情境。因此未來的照護,除了應用科技,許多基本面還是需要回歸到人性和倫理面去考量。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8-07 養生.心理學解密
愛開快車其實是自我壓抑?駕駛座心理學,從11種開車方式看隱藏性格
從多年搭人便車與自己開車的經驗中,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不管是什麼牌子的車子,都像一部X光機一樣,會把那個坐在駕駛座上、手握方向盤的人的真實面目照得一清二楚。不過,由於照出來的本性,與原來所認識的那個人的樣子相差太多,往往需要再認識一次這個朋友。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奇妙經驗,譬如,搭某個同事的便車時,突然發現,平常看他做事慢條斯理,甚至有點拖拖拉拉的,但開起車來卻橫衝直撞,讓人嚇出一身冷汗;也有的人剛好相反,平常做事勇往直前,開起車來卻四平八穩。到底開車時會出現哪些小動作?和個性之間又有什麼關聯?下次有機會搭朋友的便車時,不妨做個細心的觀察家,把他的各種言行舉止記在腦海中,相信會更進一步認識對方的人格特質。充滿侵略性的「路怒族」在很多手機影片及電視新聞上,常常會看到暴躁易怒的駕駛人,只因被別人按個喇叭提醒,或是別人超車讓他不爽,就衝動到攔車爆打、砸車洩憤。有人稱這群人為「路怒族」,開車不愉快就會轉成侵略性的駕車行為(Aggressive driving)。開車時何以特別容易引發「路怒族」的情緒?有些「路怒族」是把車子當成自己的私有領土,一旦感覺私領域被侵犯,就會立刻採取激烈的防衛措施。也有些「路怒族」會把別人「超車」跟「按喇叭」的行為解讀成挑釁、敵意的意思,於是二話不說,立刻不分青紅皂白下車報復對方。還有些「路怒族」是因日常生活中累積大量不滿的情緒,以至於看什麼事情都不順眼,任何小事都會讓他們大暴走。另外,氣溫高低也跟情緒息息相關。研究發現,炎熱夏天暴力犯罪的比率也有上升的趨勢,特別是濕熱難耐的時候,很容易引發開車衝突。還有若開車駕駛剛好處於「雙相情緒及其相關障礙症」(躁鬱症)的狂躁期,也很容易生氣失控,變成不可理喻的「路怒族」。邊開車邊演說的人邊開車邊演說的人也很常見,不管原本從事什麼工作,只要一上了車,就立刻搖身一變成為聲音宏亮的政治演說家,特別是碰到交通混亂的塞車時刻,他更是口若懸河地講個沒完沒了,從交通問題一路批評到國家大事。政府官員在他眼中都是笨蛋,學者專家均是蠢才,沒有人比他更具有智慧了。如果這種類型的人思想又較為偏激的話,那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便很容易遭遇挫折。惡性循環的結果,往往會讓他們看什麼都不順眼、做什麼都不如意,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他。性別歧視的人抱持性別歧視的人,在他們眼中,女人多半不如男人,所以,只要一看到開車速度比較慢、倒車入庫不甚靈光的車子時,便會立刻以非常輕視的口吻強調:「這一定是女人開的車。」如果事實證明開車者的確是女性時,他更會得意洋洋地笑說:「你們女人根本就不會開車,還要出來跟男人爭道。」對有性別歧視的人來說,女性最好乖乖待在家裡,才是最好的歸屬。緊急煞車、橫衝直撞的人喜歡緊急煞車的人往往情緒也較為焦躁,性格常會處於不安定的狀況,因此開起車來會毫無預警地來個緊急煞車,讓全車的人越坐越緊張。橫衝直撞的人和緊急煞車的人頗為相似,大多是個性急躁且缺乏耐性的人。他們會為了求快而採取非常的手段,譬如,開車時會抄捷徑或不斷地變換車道,結果反倒欲速而不達,這時他的火氣會直衝腦門,動不動就遷怒他人。追求速度的人喜歡追求速度來紓壓的人,通常都有自我壓抑的傾向,會刻意隱藏自己的本性及喜好。所以,當他碰到不喜歡的事物時,常會勉強自己假裝喜歡;或是明明很討厭某個人,但表面上依然笑臉迎人;或是心裡不想做的事,卻不懂得如何拒絕。而當他實在受不了外在人情世故的壓力時,往往會以出走、失蹤、飆車等冒險行為,來平衡內外失調、表裡不一的情緒感受。烏龜慢跑的人開車像烏龜一樣慢的人,可能是年紀大了反應變慢,也可能是個性較為溫吞的慢郎中,他們無論為人或處事都比較小心謹慎,非常重視安全,寧可慢一點也不要發生意外。自言自語的人或許是經常一個人開車上路,身旁缺乏一個講話聊天的伴,久而久之,他們便養成自言自語的習慣。而當他們一旦習慣成自然後,以後即使有人坐在他的身邊,他也會旁若無人地喃喃自語起來。有自言自語習慣的人通常朋友都不會太多,沒事時他們喜歡做做白日夢,讓思緒漫無目的地四處遊走。所以,音樂對他們來說,就如同陽光、空氣和水般的重要,他們不但一上車便立刻扭開音樂,還要邊聽邊唱,流露出一副沉醉不已的模樣。至於聽音樂的動機,有些人是為了提神,以免長途開車會睡著;也有些人則是趁機練歌,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演出的機會,通常他們亦有某種程度的自戀傾向,很容易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從不開發新路線的人從不開發新路線的人,只敢開曾經走過的路線,不只個性較為謹慎保守,也較為膽小害怕,只要是從沒去過的地方,他都會卻步,即使有人自告奮勇要帶路,他也會想辦法拒絕對方的好意。在現實生活中,從不開發新路線的人既不敢嘗試新奇事物,連做個決定都猶豫不決,最好世界靜止不變,這樣他才會有安全感。畫路線圖的人每次在出門辦事前,畫路線圖的人會先依照地點的遠近和方向來規畫開車路線圖,然後按圖行事,不會想到什麼做什麼,徒然浪費時間在往返奔波上。一般而言,行前喜歡畫路線圖的人都有「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同時也會為自己的生涯訂定近程、中程、遠程的目標,具有不錯的組織力,思考方面也頗為縝密周到。不守規則的人開車不遵守規則的人通常不把交通規則看在眼裡,無論是違規停車或是闖紅燈、黃燈、超速、超車,他都覺得理所當然。除了開車不守規則外,他們在做其他的事情時,也可能會鑽法律的漏洞或是走後門,舉例來說,從事投資事業時傾向操作短線,不太有耐心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事情。奉公守法的人奉公守法的人行事作風和不守規則型的人完全相反,他們不但遵守所有的交通規則,做起事來更是認真實在,絕對不會動歪腦筋或走後門。雖然和奉公守法的人相處既有安全感也很有保障,不過,由於他們的言行舉止一點也不踰矩,所以相對的也比較不會營造生活情趣,既不會甜言蜜語也不懂得羅曼蒂克,需要靠自己製造浪漫情調。在自己還不會開車以前,我很好奇:為什麼一個人「開車前」與「開車後」會有這麼大的差別?究竟是哪雙看不見的手,在暗中為他們的個性做整形手術呢?等到自己也成為駕駛者後才知道,原來人在開車的時候經常是處於「無意識狀態」,所有的動作都是被制約的反應,難怪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不為人知的本性來。此外,人與人相處時需要應酬客套、做做表面功夫,以免得罪他人;可是,人與物相處時哪還需要如此客氣,反正機器是死的也不會有感覺。於是,各式各樣的小動作、小尾巴便統統露出來了。經由開車去印證一個人的個性,可以觀察的訊息實在太多了,不僅從「價值觀」到「獨特性」都能一窺究竟,還能進入對方的潛意識,看到隱藏性的自動化反應,可說是最豐富的觀察旅程,有時甚至還會解開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謎底。書籍介紹書名: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作者:林萃芬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4/14作者簡介/林萃芬擁有專業諮商心理師的證書,多年來推廣心理學不遺餘力,除了「洞察人心」系列書籍獲得數十萬讀者的熱烈迴響外,更為企業界量身設計「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的課程,協助企業界提振員工的自我效能。為什麼她可以橫跨企業界與心理諮商界?事實上她曾經擔任文化及服務業顧問近十年,她表示,這是個心理學時代,人與人的接觸越來越短暫,如果缺乏辨別他人意圖的讀心技巧,不僅人際溝通常會面臨尷尬挫折,更會導致生涯發展錯失良機。有鑒於此,她致力於融合各個心理諮商學派的精華,活用於生活、人際、工作,輕鬆掌握人際優勢。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聯合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著作:鍛鍊心理肌力:15項心理鍛鍊,擺脫那些職場與人際間的控制、害怕、停滯、危機與焦慮林萃芬諮商心理師的生活EQ樂園 www.fannyeq.com.tw延伸閱讀: 拜託~別再這樣抬腳了!中醫師點名:3個常見錯誤姿勢,傷膝又傷腰呀
-
2020-07-02 科別.腦部.神經
男全身摸到就痛懷疑卡到陰 原來罹患「公主病」
一名52歲男子平日沒有慢性病史,不菸不酒,偶爾快走當作運動,但最近身體卻多處莫名疼痛,四處求醫但仍毫無改善,不僅影響睡眠,白天也精神不佳,一度還擔心是否「卡到陰」直到醫師確診為「纖維肌痛症」並經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他才解除困擾。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致螢指出,患者平日沒有做耗費體力的粗重工作,但全身各部位疼痛卻如影隨形,即便到多家診所、醫院就診,做過不少抽血及放射檢驗,都未能改善。也曾經吃了一陣子止痛藥,似乎稍有些改善,但沒多久疼痛又來襲。除此,患者還經常晚上失眠,導致白天工作精神不濟,連以往熱衷爬山、打球也提不起勁,令他懷疑自己自律神經失調、碰上更年期,甚至以為是卡到陰、被下降頭等。吳致螢指出,經詳問病史、臨床表現及壓痛點檢查後,確診是俗稱「公主病」的纖維肌痛症,只要摸到哪,就會痛到哪,甚至輕觸身體也會造成莫名疼痛。由於外人無法體會患者的痛苦,因此常會以為是無病呻吟,就醫也會被當成詐病或心理疾病。他強調,纖維肌痛症的盛行率約2至4%,以女性患者居多,確切致病原因不明;一般認為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失調或和神經傳導物質有關。包括疼痛刺激太嚴重或持續太久,造成中樞對疼痛感受的敏感化;腦部容易將不是疼痛的刺激,誤認解讀為疼痛訊號,以致體內疼痛抑制系統功能下降。他說,疼痛感猶如警報系統,對身體具示警作用,讓人可適時就醫,及早治療,但此病有如警報器故障,一直發出假警報,使病人身體或心理提心吊膽;不僅嚴重干擾正常工作及作息,甚至造成焦慮、憂慮及失眠。病人因此常遊走於神經科、身心科、骨科、風濕科和復健科,仍找不到原因。他強調,目前仍無法以醫學檢驗儀器協助確診,甚至針對疼痛部位的肌肉切片檢查,在顯微鏡下也觀察不到任何的肌肉發炎病變。不過研究顯示,早年受傷、感染,或遺傳及環境因素都可能是致病因子。吳致螢提醒,目前無法以單一因素歸咎病因,不過可藉由抗憂鬱藥物、抗癲癇藥物,以及物理治療、體能訓練及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達到改善症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