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無法以意識控制排尿動作,產生漏尿的現象。平均產後婦女會有1/3出現的尿失禁問題。症狀輕微者,可同時合併藥物或凱格爾運動輔助治療,嚴重時可以手術治療。
- 症狀: 漏尿 頻尿 急尿 解尿困難
- 併發症: 尿布疹 泌尿道感染 蜂窩組織炎 失眠 憂鬱症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尿失禁是指無法以意識控制排尿動作,產生漏尿的現象。平均產後婦女會有1/3出現的尿失禁問題。症狀輕微者,可同時合併藥物或凱格爾運動輔助治療,嚴重時可以手術治療。
突發性耳聾為耳鼻喉科的急性病症,醫學上定義為短時間內(3天)突然發生的感音性聽力障礙,聽力檢查顯示連續3個頻率以上的聽力閾值變差超過30分貝。發生率男女相當,大部分發生單耳,極少數雙耳同時發生。 病因大部分不明,從內耳耳蝸至聽神經的異常,包括病毒感染、血管性問題、內耳水腫、到少見的聽神經瘤,皆有可能造成突發性耳聾。 治療黃金期為發生後1至2週之內,若突然聽不清楚,應儘速就醫接受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檢查,確定診斷後開始積極地治療,以期能達到最佳的聽力復原。
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有很多特徵和自閉症兒童雷同,唯一不同的是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並沒有明顯的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 亞斯伯格症候群究竟是一種疾病,或是僅僅是一種人格特質,尚未定論。其特徵為社交互動有困難、自我侷限且重複的行為。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已將亞斯柏格症侯群併入於自閉症譜系中,在國際疾病分類手冊第十一版則合併至孤獨症譜系障礙的亞型之中。 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必須具有以下三種症狀: 一、社交困難 (Social deficit) 二、溝通困難 (Communication deficit) 三、固執或狹窄興趣 (Rigidity or restricted interest) 前兩項可以綜合為以下幾個現象: 一、對常規無法理解或僵化規則。 二、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感到不安,甚至出現不穩定的情緒。 三、患者的情緒成熟度往往不足實際年齡。 四、執著一種或多種特定且不具功能性的行為。 五、認知狹隘,思維方式與思維內容特別,普遍為圖像認知方式,經常停留在記憶中的情節。 六、對於興趣方面,患者一般會對一種或多種異常強烈的興趣模式。 另外,和自閉症光譜分類的其他狀態一樣,亞斯伯格症候群也與性別有相連關係,整體約有 75% 為男性。
幽閉恐懼症是一種情境恐懼症,對於狹窄或擁擠空間產生非理性和強烈恐懼感,例如被鎖在沒有窗戶的房間內,或者被困在擁擠的電梯裡,又或是行駛在擁擠的高速公路上等因素而引發。 幽閉恐懼症是常見的恐懼症之一,對於某些患者而言,幽閉恐懼症可能會自行消失,不過對於其他患者可能需要治療,以便管理和應對他們的症狀。
人體有兩個腎臟,約拳頭大小,位於後腹腔脊柱的兩旁,主要與人體排泄有關。一般所指的腎功能,泛稱腎臟清除身體代謝後所產生廢物與維持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的能力。 當腎臟的正常功能因某些因素逐漸減損,腎功能逐步下降,這個持續發生的過程就可以稱為慢性腎臟病。如果當腎功能嚴重下降,來到慢性腎臟病第5期,伴隨出現尿毒的症狀,就可能需要洗腎(透析治療)或接受腎臟移植。 根據《2012 KDIGO臨床治療指引》建議,慢性腎臟病(CKD)的定義為腎臟結構或功能出現異常,且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臨床上可用這些項目檢查: 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簡稱為GFR)低於60 ml/min/1.73m2 。 尿液出現微白蛋白尿,定義為白蛋白與血清肌酸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 ratio, ACR)≥ 30 mg/g(或者≥ 3 mg/mmol)。 尿液檢查出現異常沉積物 。 影像學顯示有構造異常 。 腎臟有組織學異常 。 腎小管疾病所造成的電解質及其他異常。 有腎臟移植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