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搜尋
跌倒
共找到
1079
筆 文章
-
-
2021-04-21 新聞.元氣新聞
板橋榮家長者免奔波 北榮遠距會診5科別預計試辦半年
板橋榮民之家長者就醫免長途跋涉。台北榮總自4月起,針對板橋榮家提供遠距會診服務,在專用網路系統建構下,榮家醫師可將清楚的影像傳送至台北榮總,進行共同遠距會診,總院醫師可線上與病人直接互動、進行詳細診療評估。台北榮總醫務企管部主任李偉強表示,目前每周一、四、五固定時段開診,預計試辦半年,若未來效果不錯,會再結合台中榮總、高雄榮總等分院,擴展服務至其他榮民之家。國軍退除役輔導委員會自去年推動「金字塔計畫」,三級醫療體系從榮民總醫院、榮民分院到榮家,已經提前啟動實體與網路的系統整合工程,李偉強表示,台北榮總自2020年1月起啟動與榮家醫務組的超音波影像會診,為落實「在地醫療」、降低高齡長者到院感染的機會,自今年4月1日起,提供板橋榮家遠距會診服務。板橋榮家共有700多位住民,目前有不到10位住民使用過此服務,每次診療時間平均15分鐘。李偉強說,依據榮民需求,第一階段開設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與精神科及腸胃科門診,榮家醫務組醫師視病人的需求,經病人同意後,預約會診,再經由遠距設備與北榮醫師直接會診,且雙方均會將診紀錄登載於院內的電子病歷系統上,完全比照一般就診的標準與規格。李偉強進一步指出,榮家醫師可經由北榮醫師的會診建議開立藥品及處置,若在榮家端有超音波檢查,亦可以經由遠距系統的無線傳輸,由總院的醫師同步在線上會診,減少到院就診感染病毒風險。此外,台北榮總與研華科技公司合作的遠距醫療行動推車,結合臨床上常用的診斷儀器,如耳鼻喉科使用的五官鏡、眼科的眼底鏡及皮膚科用來看各種皮膚疾病的鏡頭等設備,不僅可作為與北榮會診使用,透過攜帶式遠距醫療箱,也可作為榮家內部醫療會診基地台,針對臥床、行動不便或是夜間臨時會診,由照護的護理師與值班醫師進行遠端即時診察,減輕移動不便之長者的不適,並避免跌倒的風險。
-
2021-04-20 養生.生活智慧王
皮鞋逾6成未達CNS防滑效果 消保處擬訂一致標準
行政院消保處依據CNS標準檢測16件市售皮鞋,結果多達10件、6成3未達防滑基準,但因僅供業界參考,不能說不合格;消保處擬凝聚業界共識,朝訂定一致性的國家標準推進。消費者文教基金會1月底曾召開記者會,公布接獲作家劉墉投訴,告知某天穿要價數千元知名運動鞋外出,卻險些滑倒遭輾的經歷,呼籲推動一般鞋子防滑的國家標準。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簡任消保官王德明今天指出,消保處獲知後,隨機購買16件市售皮鞋,檢視標示與防滑係數,除了其中8件標示不合格,包含未標示品名、進口商名稱等資訊,將限期改正外,也委託「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檢測防滑係數。王德明說,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訂頒提供鞋類製造商與供應商簽約使用的參考基準,依照鞋類功能要求,目前有CNS 16037及CNS 16039防滑性要求,鞋跟滑動摩擦係數要大於、等於0.28,平底滑動摩擦係數要大於、等於0.3,結果有10件、占6成3未達前述參考基準係數。他表示,在這10件當中,不乏知名國產品牌的鞋子,例如LA NEW(老牛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女鞋,還有A.S.O(阿瘦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男、女鞋。消保處已邀請業者開會討論,他說,業者願意要求供應商強化防滑功能,也提供實務意見,例如阿瘦告知採用政府機關標案要求的ASTM F1677測試方式,都符合要求;老牛皮認為,各類鞋款製作時須綜合考量功能、實用等,消保處檢測採用的基準非強制性,僅是參考。王德明提醒消費者,買鞋時還是可以參考上述防滑基準係數選購,若在乾燥地面行走,橡膠鞋底防滑效果比較好,走在光滑及潮濕的地面,則PU(聚氨酯)鞋底表現較好,還有應選擇鞋底紋路較深、避免溝槽太細的鞋子,因為排污效果較好,較能防滑。王德明說,2018年接近1月底,消保處曾會公布旅行箱的抽驗結果,台灣也率各國之先訂定旅行箱的國家標準;考量鞋子防滑不足涉及人身安全,甚至會釀禍致死,將再跟產業界溝通,了解各種鞋類的特性,朝訂定防滑國家標準推進。
-
2021-04-18 養生.保健食品瘋
多數人都缺乏維生素D?權威期刊《JAMA》揭真相
前天(2021-4-13)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一口氣發表了5篇關於是否需要做維他命D篩檢的文章。最主要的那一篇是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的研究報告,而其他4篇則分別是:一篇根據這份研究報告而做出的聲明,一篇給民眾的指南,以及兩篇編輯評論。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USPSTF)是一個由很多醫療專家組成的非牟利組織,專門提供關於各種醫療項目(如篩檢及治療)是否需要施行的建議,具有崇高的地位。這個工作隊剛發表的研究報告是Screening for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Adults:Updated Evidenc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成人維他命D缺乏的篩檢: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的最新證據報告和系統評估),而其結論是:沒有研究評估篩檢維他命D不足的直接利弊。 在維他命D水平低的無症狀社區居民中,有證據表明,維他命D治療對死亡率或骨折,跌倒,抑鬱,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或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沒有影響。關於治療對身體機能和感染的影響尚無定論。這個結論當然是跟台灣媒體最喜歡說的「國人99%缺乏維他命D」有天壤之別。請看下面的圖片(註:懷疑表情圖是我加進去的)。針對USPSTF的這份研究報告,美國醫學會期刊提供了兩篇編輯評論,其中一篇的標題是Why USPSTF Still Find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pport Screening for Vitamin D Deficiency(為何USPSTF仍然找不到足夠的證據來支持維他命D不足的篩檢)。這篇編輯評論對於所謂的維他命D不足以及相關研究的種種問題,討論得可以說是針針見血,因此我決定把它的重點整理如下: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USPSTF)在2014年得出結論,在18歲及18歲以上的社區居住無症狀成年人中,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評估篩檢維他命D缺乏的利弊。如今,由於在過去的7年中,又有許多隨機臨床試驗調查了補充維他命D是否可改善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抑鬱症,骨骼健康和跌倒等健康情況,因此有必要重新評估是否有必要篩檢維他命D不足。維他命D的篩檢是通過測量血液中的25-羥基維他命D(25 [OH] D)水平。在流行病學研究中,低水平的25(OH)D一直是與許多健康狀況有密切的關聯性,例如抑鬱症,骨折,虛弱,摔倒,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但是,關聯性並不等於因果性,而25(OH)D較低通常就只是反映出較差的健康狀況。例如,患有肥胖症,戶外體育活動減少和健康飲食較少的人更有可能具有較低的25(OH)D水平。重要的是,高質量的臨床試驗還沒有發現補充維他命D可以顯著減輕這些狀況。甚至連維他命D對骨骼健康和肌肉骨骼的益處也受到了挑戰。如何準確測量25(OH)D一直是一項挑戰。最常用的免疫測定法會大大高估或低估25(OH)D的水平。另外,25(OH)D主要是以結合的形式在血液中循環,因此只有10%到15%是處於生物利用狀態。然而當前的臨床測定卻不能區分結合狀態和生物利用狀態。有鑑於此,維他命D的篩檢技術是有改進的必要。使用25(OH)D來作為骨骼健康狀況的標誌物,一直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那就是,種族之間的悖逆現象。 由於對紫外線-B的吸收較少,居住在北緯的黑人成年人的皮膚中25(OH)D的水平是低於皮膚較淺的人,但是黑人婦女的骨質密度通常都比同齡的白人婦女高,而骨折率也較低。 因此,在人口水平上很難定義什麼叫做維他命D不足。根據目前的定義,大約一半的成年人會被認定為維他命D缺乏或不足。雖然將無症狀的人認定為維他命D缺乏並沒有明顯的危害,但是過度治療是具有潛在的維他命D毒性,會導致高鈣血症和高鈣尿症引起的不良臨床表現。即使沒有明顯的高鈣血症,也有研究表明,每天補充超過4000 IU的維他命D甚至可能會降低骨骼健康並增加跌倒的風險。維他命D和鈣的聯合補充可能會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因此,不應將維他命D補充量超過建議的每日攝入量視為良性的干預措施。(註:建議的每日攝入量大約是600單位,而這是包括從食物及曬太陽攝入的)總之,在2021年,USPSTF的建議仍然是「證據不足,無法評估對無症狀成年人進行維他命D缺乏篩檢的利弊」。最大的挑戰仍然是,尚無研究專門評估篩檢維他命D缺乏症的直接利弊。要改進現況,是需要進一步的數據來確定基於人群的廣泛篩檢是否優於選擇性靶向測量,或優於根本不做25(OH)D的測量。理想情況下,評估這樣一種篩檢方法的臨床試驗將產生最有力的證據,但實施起來將具有挑戰性。篩檢試驗需要仔細選擇臨床結果,以針對獲益的證據(骨骼健康與其他)。此外,所需的試驗持續時間不確定,在亞組間進行篩查的益處可能存在很大的異質性。在過去的7年中,儘管增加了許多補充維他命D的臨床研究,但是對於是否需要做維他命D篩檢的評估,仍然是證據不足。註:有關維他命D的篩檢與補充,在我去年發表的新書維他命D真相裡有全面性的討論,而這些討論至今仍然是正確及有效,也就是與JAMA的這5篇最新文章吻合。原文:仍然找不到足夠的證據來支持維他命D篩檢
-
2021-04-16 養生.運動天地
「單腳站立」竟可讓頭腦一生好用!日本醫師教你4步驟增強肌力、燃燒熱量
有氧運動可以遠離老化的導火線──氧化與糖化有氧運動的效果,是可以同時預防氧化與糖化這兩種作用。我們的身體原本就擁有抗氧化能力,可以抵抗來自活性氧化物的「氧化」攻擊。其中最主要的「抗氧化酵素」,可以奪取活性氧化物的氧、使它喪失攻擊能力。平時會做有氧運動、活動身體的人,他們體內抗氧化物質的量明顯較多。事實上,運動本身雖然是讓活性氧化物產生的原因,但若能維持運動習慣,就能在體內蓄積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另一方面,如果想預防「糖化」,同時降低血液與細胞中的糖,效果最好。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降低其中一項,另一項就會升高,兩者的關係就像鐘擺一樣。唯一例外的就是有氧運動,它能同時降低血液中與細胞中的糖。具體而言,要做哪些有氧運動呢?以我來說,我會推薦每天二十到三十分鐘的快走、登階運動等,重點是「負擔輕、動作不必太迅速,但有持續性動作」的運動。不必練出精壯發達的肌肉,也能讓頭腦一生好用為什麼肌力訓練很重要?因為鍛鍊肌肉可以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遠離肥胖。我們每天消耗的能量中,基礎代謝就占了約60到70%。而基礎代謝中的六成,就是用在活動肌肉。但人到了4、50多歲,基礎代謝會逐漸下降,加上肌肉量減少,這時如果從飲食中攝取的熱量,無法像年輕時那樣大量消耗的話,體脂肪率就會上升,開始發胖。因此,若能注重飲食習慣、同時增加肌肉量的話,不管到了幾歲,都可能提升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具體來說,每增加一公斤的肌肉,就相當於每天增加五十到六十大卡的基礎代謝。這樣的熱量消耗量,相當於健走十五到二十分鐘。極端一點來說,只要增加身體的肌肉量,就算每天都坐辦公室工作,光靠基礎代謝率就能充分消耗熱量。正因如此,我才會建議大家「開始做肌力訓練吧」。但不少人聽到這樣的提議,都會退避三舍。因為,伏地挺身、鍛鍊腹肌,使用健身房的器材鍛鍊等,這些訓練都讓人感覺負荷很大、很辛苦。但請各位放心。想要擁有健康身體、保持頭腦一生好用,不需要精壯發達的肌肉。在此,我們鍛鍊肌肉的目的,是要增加肌肉量、維持緊實的身體。肌肉可分為「白肌」(或稱快肌)和紅肌(或稱慢肌)。在做瞬間爆發性強的動作時會用到白肌,做持久性運動時用到紅肌。而在健身房裡,一些以鍛練肌肉為興趣的健身愛好者,他們練的就是停止呼吸、在短時間內承受最大負荷的無氧運動,也是在鍛鍊白肌。但要支持頭腦一生好用的身體,重要的是紅肌。當然,目的不同,訓練肌肉的方法也會不同。有些4、50歲的人常覺得自己的運動量不夠,但如果因為過度訓練而受傷,那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我想推薦給各位的運動是「單腳站立」訓練。兩分鐘的「單腳站立」訓練,簡單又能消耗熱量你可以維持單腳站立幾秒鐘呢?這個訓練看起來簡單,其實它具備一定的運動量。各位不妨實際試試單腳站立,一開始身體可能會前後左右搖晃,過一段時間後應該就會覺得腿部的肌肉變得緊繃。這就證明你使用到了平時很少用的肌肉。尤其是被稱為軀幹,也就是支撐身體軸線的肌肉會受到刺激。單腳站立的效果・提升下半身的肌力一般人聽到下半身的肌力訓練,腦中就會浮現深蹲等感覺很辛苦的動作。但其實只要單腳站立,就能確實鍛鍊下半身的肌肉。鍛鍊下半身可以讓你不容易疲勞,而且能預防跌倒。・鍛鍊軀幹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鍛鍊軀幹的肌力很重要,但不太清楚具體的訓練法。其實,單腳站立的時候,自然就會使用到軀幹的肌肉。就算不去健身房使用健身器材,還是可以鍛鍊到。・培養平衡感培養平衡感很重要,因為可以減少跌倒的風險。一般的運動很少可以鍛鍊平衡感,但單腳站立可以刺激小腦,因此有其效果。我推薦單腳站立訓練最重要的理由,是它任何地點都可以做。不管做哪一種運動,持之以恆最重要。從這點來看,單腳站立可說是具備兩個很好的條件,它可以在任何地點做,而且短時間內就可以做完,是最容易持之以恆的運動。單腳站立訓練實踐法,隨時隨地都能做接著為各位介紹單腳站立的具體訓練方法。.四周保持些許空間、站著。.抬起膝蓋,腳尖離地約五到十公分。.保持抬起的狀態一分鐘,一邊緩慢呼吸,一邊維持姿勢。.另一腳也進行相同的動作。.習慣之後,可以保持單腳抬起的狀態,腳尖試著往前後左右緩慢移動,可以增加負荷,作為平衡運動的訓練。更進階的方式是如下頁圖下方所示,轉動髖關節十次左右,進一步增加負荷。想打造強健身體、保持頭腦一生好用,與其追求激烈的肌力訓練,能持之以恆的單腳站立等訓練,會更有效果。這個原則也能套用在其他的運動習慣上。書籍介紹書名:30%的人將來會失智,我該怎麼辦?:人會老化,但腦部可以不退化。兩分鐘單腳站立、系列減七法、健腦踏板,能讓你的腦越用越靈活!作者:長谷川嘉哉出版社:大是文化出版日期:2019/07/26作者簡介/長谷川嘉哉1966年生於日本名古屋市。名古屋市立大學醫學院畢業。醫學博士、日本神經學會專科醫生、日本內科學會專科醫生、日本老年病學會專科醫生。每個月診察1,000名失智症患者,是日本屈指可數的神經內科與失智症專科醫生。受到祖父罹患失智症影響,於2000年在岐阜縣土岐市開辦失智症專科門診,以及提供居家醫療的診所。方圓100公里內許多患者不惜遠道而來求醫。自開業以來,已累計超過5萬件的居家醫療診察,實踐500件以上的居家照護服務。延伸閱讀: 護理師開100公里回醫院幫忙、免費住宿和眼鏡...一場太魯閣號事故讓我看見:台灣人善念無所不在
-
2021-04-10 新聞.健康知識+
職場太潮濕...勞工沒精神、咳不停 勞安所這招有效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今指出,每逢春季,事業單位可能面臨「室內潮濕發黴、勞工在濕滑地板上跌倒、吸入黴菌孢子誘發過敏反應」的問題,勞安所建議,如果是氣溫舒適卻潮濕的環境,須同時開啟冷氣與除濕機,才能有效防止室內發黴。勞安所副研究員王順志說,每年春季,民眾打來詢問的電話中,高達6、7成都在諮詢職場潮濕問題,其中,更以養護機構、餐廳為大宗。勞安所指出,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一到春天,南風攜帶的水氣凝結在冰涼的室內地板牆壁,黴菌因而得以滋長,有些工廠害怕室內發黴,刻意將辦公室或倉庫密閉,在室內連續運轉除濕機,使室內空氣乾燥,但這樣的作法雖然讓室內空氣變乾燥,但通風不良導致二氧化碳濃度累積增加,可能引起室內工作人員精神不佳或身體感覺不適。王順志建議,當室內有人時,可適度保留對戶外的門窗縫隙,或每小時打開對外門窗數分鐘,也可安裝能促進通風換氣的全熱交換機,如此一來,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就不至於過高。王順志進一步說明, 解決了通風問題,接著就要處理濕氣,建議可搭配使用常見的冷氣機、電暖氣機、除濕機控制室內濕氣,而且,不同天氣型態要搭配不同機器。他解釋,若天氣炎熱潮濕,只須啟動冷氣機,若10度以下的嚴寒,啟動除濕機即可;最麻煩的是溫涼、但很潮濕的春天,除濕機與冷氣機必須要同時啟動,把冷氣機的氣溫、除濕機的相對濕度,分別設定在理想數值,即可控制室內空氣的溫濕度,防止室內發黴。王順志表示,許多養護機構為了省電,且老人家怕冷,冷氣溫度通常設定較高,但當冷氣沒有冷到一定溫度,就不會凝結水氣,導致室內濕度過高,滋生的黴菌孢子會進一步引發長輩咳嗽、皮膚過敏,這個時候必須同時打開冷氣跟除濕機,才能解決過度潮濕的問題。
-
2021-04-09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別以為帕金森氏症只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張先生40歲時毫無預警出現手抖、走路拖行等動作,一開始以為是脊椎病變壓迫神經,後來確診為帕金森氏症。透過藥物控制十餘年,但漸漸出現抗藥性,變得容易跌倒,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團隊認為張先生可以透過深部腦刺激術協助,改善生活品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高齡社會,帕金森氏症是僅次於失智症,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好發於55歲以上,但不代表沒有年輕型帕金森氏症患者,他曾收治年僅30多歲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年輕型患者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都能找到與帕金森氏症相關致病基因。張先生說自己已50多歲,10多年前走路突然步態不穩、容易跌倒,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一度走一走就僵硬,「定格」在路邊,完全無法行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神經外科主任暨神經外科陳淑美表示,帕金森氏病是因人體的中腦黑質退化細胞漸漸凋亡,負責神經傳遞的多巴胺減少,無法正確傳遞神經訊息,多巴胺減少50%到60%即會出現帕金森氏病的症狀。葉篤學表示,帕金森氏症初期症狀如靜止狀態時,單邊手部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病人常是不自主也不自覺,而是身邊親友察覺有異,例如臉部表情僵硬如撲克臉,也有病人走路時單手橫放胸前,宛如拿破崙。葉篤學表示,多數帕金森氏病病人為偶發性,因內在遺傳因子與外在環境因子交互作用,導致神經元退化凋亡,出現臨床症狀;約10%的病人為遺傳性,包括有家族史、年輕發病,病程發展較為緩慢。台灣最常見的基因異常為PRKN、PINK1和GBA,偶有ATP13A2、PLA2G6,而LRRK2(G2385R及R1628P)為危險因子。陳淑美表示,帕金森氏病初期與中期可透過藥物改善症狀,維持正常生活與工作能力,但因屬於進行性疾病,部分病人會出現藥物併發症,特別是藥效衰退,出現開關現象、平衡感變差、走路容易跌倒,影響正常行動能力和生活品質,此時可考慮透過深部腦刺激術做為輔助藥物的治療方法。北醫附醫由神經內外科組成治療團隊,迄今完成4例深部腦刺激術,健保署於2015年納入部分給付電池刺激器、2019年起給付全套器材含植入電極與電池刺激器。陳淑美提醒,並非所有帕金森氏病的病人都適合接受外科手術,通常發病7到12年後,因出現藥效衰退,開關現象和異動症,才會評估是否需要輔以外科手術;病人也要接受多項評估,例如確認對左多巴藥物的反應、排除其他腦部疾病或不適合手術的情形等,手術於腦部植入微電極,持續高頻刺激深層腦核,藉由重整運動迴路,改善症狀。
-
2021-04-08 失智.像極了失智
長輩常走失 認知異常 失智前兆
一名喜愛外出的90歲老爺爺,最近經常找不到回家的路,還不慎跌倒送醫治療,讓家人擔心不已。醫師指出,如果年長者經常「走失」,可能已出現認知異常、腦部功能退化問題,恐是罹患失智症的警訊,應及早至神經內科或成年精神科就醫診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指出,從認知功能正常到患有失智症的中間時期,稱為「輕度認知障礙」,研究顯示,社區中篩檢出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有三分之一會在五年內進展成失智症。劉建良表示,老爺爺外出走失,意味著他已有認知異常、腦部功能退化等問題,建議進一步就醫檢查,診斷是否罹患失智症,雖不一定就是失智症,但可了解是否功能退化,提前預防,或用定位系統掌握人身安全。劉建良說,輕度認知障礙主要是「腦部功能」及「身體活動功能」下降,若兩種功能下降嚴重,就會進展為失智症。在腦部功能下降方面,常為不記得剛才發生的事,只記得很久以前的事,或在熟悉環境中覺得陌生、找不到廁所,甚至平常會用的工具也突然不會使用;身體活動功能下降方面,例如容易跌倒、耐走度下降、走5至10公尺就覺得累、走路速度下降等。若發現長輩愈來愈沒有耐心,情緒波動大、個性改變,劉建良認為,可能是認知功能下降作祟,應盡速就醫,進一步檢查診斷是否罹患失智症或有其他功能退化。此外,若是長期服藥或服用多種藥品,造成相關症狀,應與醫師討論病史及服用藥物史,釐清是否需要調整用藥處方。
-
2021-04-08 新聞.用藥停看聽
3種老人常用藥 服用不當反危險
根據統計,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高達五成有三種以上共病,使用多重藥物的機率與種類逐年上升。馬偕醫院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周曉慧指出,最常見的老人不當用藥,分別是胃藥、安眠藥、高血壓藥等三種藥物。這些藥物若未正確用藥,不但會適得其反,還可能引發跌倒、骨折等意外危險。以胃藥來說,周曉慧表示,老年人年紀越大,體內的胃酸相對降低,然而,不少長輩可能有「吃藥傷胃」迷思,經常自行服用胃藥。一位70多歲的婆婆是慢性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照過胃鏡指數正常,但一感覺胃脹不舒服,就服用含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的強效胃藥,這種胃藥可強效抑制胃酸,但吃過多會讓消化系統變弱,建議停藥換成消化酵素後,她的症狀就獲得緩解。安眠藥也是老人家常見用藥,周曉慧發現,65歲以上門診患者,一半以上曾服用或長期使用安眠藥,值得注意的是,效果愈快愈好的安眠藥,副作用也可能愈多,最常見老年人吃了安眠藥,半夜起來尿尿時意識不清跌倒,骨鬆者還會發生骨折。老人失眠原因很多,可能合併失智、憂鬱、巴金森,或年紀大退黑激素不足等問題,各有不同的用藥,不能只以安眠藥通盤解決。周曉慧建議,吃安眠藥需搭配正確生活作息,讓生理分辨白天、晚上才行,否則真正的睡眠好處沒有得到,吃到後來反影響睡眠周期。台灣的高血壓盛行率高達四分之一,高血壓用藥頗多。周曉慧說,許多長者常吃降血壓藥卻沒有天天量血壓,曾有一位阿公吃到頭好暈,一量血壓才知道血壓降太多,她呼籲,慢性病藥不可能跟一輩子,高血壓用藥要記得搭配量測血壓。
-
2021-04-07 新聞.長期照護
長者出外頻走失、跌倒 醫師:11症狀應就醫檢查
一名年逾90歲的老翁,平日喜愛外出本是好事,但有時會迷路,甚至不慎跌倒送醫,叮嚀他不要太常外出,也不聽勸,讓家人擔心不已,精神科醫師指出,「走失問題」恐意味著認知異常、腦部功能退化,即便長者平時生活方式如常,能自理,但若腦部、身體功能下降,應及早至神經內科或老年、成年精神科就診。●長者有這11種症狀,應至神經內科或老年、成年精神科就診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表示,認知功能正常到失智症,中間的時期稱為「輕度認知障礙」,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社區中篩檢出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在5年內發展成失智症。劉建良建議,該名逾90歲的老翁「出外走失」恐意味著認知異常、腦部功能退化,建議就醫檢查,「跌倒」則可能是平衡問題,可使用輔具協助行動或訓練自身肌力。劉建良進一步表示,即便長者平時生活方式如常,能自理,但若腦部、身體功能下降,就該帶長者及早至神經內科或老年、成年精神科就診,提早發現問題,並予治療、預防。劉建良說,「腦部功能下降」如不記得剛才發生的事,只記得很久以前的事,或是在熟悉環境中覺得陌生、找不到廁所,甚至平常會用的家具也突然不會使用;「身體活動功能下降」如容易跌倒,耐走度下降,走5至10公尺就覺得累,走路速度下降。此外,劉建良指出,若發現長輩愈來愈沒有耐心,情緒波動大、個性改變,可能是認知功能下降作祟,也應至門診就診,檢查是否罹患失智症,或是否有其他功能退化。劉建良提醒,長者長期服藥或服用多種藥品,相關症狀仍持續,建議找醫師討論病史及服用藥物史,請醫師做藥物整合,釐清是否需要做處方調整。●家人心態要有:確診失智並非限制長者行動自由長者因上述問題就醫,不一定會診斷出失智,但可以了解是否功能退化,提前預防,甚至用科技定位系統協助掌握人身安全。劉建良呼籲,確診失智症並非要限制長者行動的自由,而是協助做更好的照護服務,提供長者可以運用的資源,延緩退化。
-
2021-04-07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吃了就會好睡?能自行停藥嗎?藥師剖析,關於安眠藥你不知道的6件事
現代人由於工作繁忙、壓力大,或有潛在疾病影響,常常會有失眠的困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林婉蓉表示,持續性的睡眠缺乏,會而造成情緒不穩、精神無法集中等問題,不可小覷。 安眠藥有哪些?藥師解析常見用藥 林婉蓉指出,目前最常見用來治療失眠的處方用藥主要為作用在GABAA受體的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 (BZRAs),包括有苯二氮平類藥品(Benzodiazepines, BZDs),如 TRIAZOLAM、 ESTAZOLAM、 DIAZEPAM、 FLURAZEPAM等;及非苯二氮平類藥品(Non-benzodizepines, non-BZDs),如 ZALEPLON、 zolpidem、 ZOPICLONE等。 林婉蓉說,不同的苯二氮平類藥品之間的差別,主要是在於作用開始時間及作用時間長短。此類藥物雖然安全性高,長期服用也必須留意耐藥性及依賴性的問題。 短效且作用快速的藥品可幫助減少入睡的時間,隔日白天較不會有殘留的鎮靜作用,但短效藥物在突然停用情況下,較容易發生反彈性失眠;中、長效的藥品可幫助維持睡眠,減少睡眠中斷的問題,常見的副作用為嗜睡、頭暈、肌肉無力、運動失調等。 而非苯二氮平類藥品的作用時間快速,可幫助快速入睡,也較不易產生耐藥性及成癮性。 藥師提點,服用安眠藥注意事項 她提醒,大部分的安眠藥多經由肝臟代謝,老年人因為肝臟代謝藥物能力降低,會使得藥物有較高的血中濃度,導致藥物的效果延長,因此較容易出現過度鎮靜、認知障礙、譫妄、及跌倒等藥物不良反應。 林婉蓉指出,使用安眠藥的同時,應具備有正確的用藥知識,才不會增加藥物副作用及造成藥物濫用的問題。部分特殊族群在使用安眠藥上必須特別小心,像是老年人。 安眠藥應於睡前15~30分鐘服用,服藥後就立刻就寢不要再進行其他的活動;服藥後8小時內避免開車或操作機械等行為,若隔日有殘留的嗜睡感,應與醫師討論可考慮換成較短效的安眠藥。 開始服藥後,不應自行增減用量,若是突然停藥也可能產生戒斷症狀,必須經過與專業醫師討論並遵照醫囑使用。而酒精會增加安眠藥的鎮靜作用,可能會有過度的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嚴重恐昏迷、呼吸抑制,千萬不能與酒精併服。 林婉蓉呼籲,失眠時,除了使用安眠藥助眠,同時更應該培養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尋找失眠的原因,才能一夜好眠。 小編畫重點!關於安眠藥你不知道的6件事 1.安眠藥由肝臟代謝,肝臟代謝藥物能力降低時,會導致藥物的效果延長。 2.使用時,應具備正確用藥知識,才不會增加藥物副作用、藥物濫用問題。 3.安眠藥應於睡前15~30分鐘服用,服藥後立刻就寢。服藥後8小時內避免開車或操作機械等行為。 4.服藥後,若隔日有殘留嗜睡感,應與醫師討論,考慮換成較短效的安眠藥。 5.開始服藥後,不應自行增減用量,若是突然停藥也可能產生戒斷症狀。 6.不能與酒精併服,可能有過度的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嚴重恐昏迷、呼吸抑制。 (諮詢專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林婉蓉) 【延伸閱讀】
-
2021-04-07 該看哪科.眼部
視力模糊 走樓梯踩空 長者不知有白內障
● 白內障是長者常見的眼科疾病,盛行率達七、八成● 視力模糊、眼睛畏光,恐罹患白內障,易跌倒受傷● 預防之道,應節制使用3C產品、外出戴太陽眼鏡、多吃橘黃色及綠色蔬果一名78歲爺爺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送至醫院急診室緊急處理後,才發現早已罹患「白內障」,視力僅剩0.2,因為看不清楚,所以跌倒。嚴重程度 隨年齡攀升白內障在老年族群的盛行率高達七至八成,患病人數與嚴重程度均隨年齡逐步攀升,長者往往患病而不自知。振興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呂宜玲建議,高危險群每3個月應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檢查眼睛,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長者因視線不清、重心不穩,導致跌倒受傷。年齡愈大 水晶體愈老化呂宜玲表示,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與人體自然老化、長期暴露在陽光中的紫外線及頻繁使用3C產品中的藍光有關,年齡愈大,水晶體也跟著慢慢老化,產生硬化、混濁,逐漸造成視力下降、模糊、眼睛畏光等問題。根據衛福部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就是跌倒。呂宜玲說,由於長者走路時,容易重心不穩,罹患白內障後會視力模糊,跌倒風險大增。那位78歲爺爺就是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經檢查發現已罹患白內障多時,因老翁自身沒有警覺,也未定期做眼睛檢查,才遲遲沒有發現已經患病。換水晶體 視力恢復為0.8患者經白內障超音波乳化手術合併人工水晶體置入術治療,復元狀況良好,視力從治療前的0.2恢復為0.8,如今視線清晰許多,大大降低踩空跌倒的風險。呂宜玲指出,70歲以上長者、高度近視者、眼睛反覆發炎,如葡萄膜炎者、眼睛受過外傷者、接受過眼科手術者、不當使用藥物,如類固醇,以及糖尿病患者等,都是罹患白內障的高危險群,且白內障惡化程度在70歲後愈趨明顯。預防罹患白內障,呂宜玲建議,除應節制3C產品使用時間外,外出也應注意防曬、戴太陽眼鏡護眼。在日常飲食方面,可多吃富含葉黃素的橘黃色蔬果與綠色蔬菜,例如青椒、紅椒、胡蘿蔔、菠菜、花椰菜,以及芥蘭菜等。每3個月 定期檢查眼睛呂宜玲指出,臨床上,不少白內障患者直至病況惡化,導致視力不清,才發現罹患白內障,發生意外的風險大增,提醒高危險群應每3個月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做眼睛檢查,及早發現、及早追蹤治療。
-
2021-04-07 養生.運動健身
慢病主題館【運動】Johnny游:天氣冷身體冷吱吱 暖身行為前停、看、聽
天氣冷颼颼,身體可不能冷冰冰。氣溫驟降的天氣,我們都很希望洗個熱水澡、窩在棉被裡、抱著電暖爐,但這些暖身行為,可不能想做就做,小心中風找上你! 每年連續低溫都讓猝死案例暴增,大多都是心血管、中風導致,年齡層從老年到青壯年都有,建議大家在做這些事情前「停、看、聽」。 延伸閱讀:腎臟危機解密!四大暗示別忽視 洗澡前、離開被窩前、出門前,停!劇烈快速的氣溫變化,容易讓體內血流異常。洗澡時,記得水溫別太高,先讓身體先適應,再逐步調整溫度,且切勿低頭過久,避免造成暈眩、跌倒。浴室溼滑的環境容易滑倒,而凌晨起床離開被窩也別衝太快,離開床的溫度差加上速度,非常容易讓血管產生不適應的漲縮。掀開棉被後,可稍作停留,並做些許伸展動作,讓身體稍微適應後再起床! 健康檢查、家族病史,看!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小中風(TIA)等,都是中風的危險因子。健康檢查報告出來時,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血壓異常、血脂過高、BMI過高、抽菸等,都是警訊要小心。若有「突然失去意識」的現象,像是坐在沙發、躺椅上,突然睡著或突然「斷線」,幾分鐘之後醒來等狀況,不見得是太累「睡著」,有可能是小中風(短暫腦部缺血)導致瞬間斷線、說話不清、昏厥過去。若有上述類似症狀,就須盡快到醫院檢查。 身體的不正常狀況,留意仔細聽!天氣冷,室內門窗通常緊閉,空氣不流通問題造成的溫差現象,也容易讓身體出問題。這時,除了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外,也須注意聆聽身體的狀況,一旦有頭暈、呼吸困難、暈眩,或聽到呼吸開始變得急促,甚至感受到心跳加速、心悸等狀況,就需要進行更加一步的檢查。天氣冷、隨時注意身體狀況,小中風預防及早發現不是難事,更可維持健康的生活! 【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 -營養食畫RD.Chiu/風靡全球的綠拿鐵竟會造成這些症狀!-莊昕悅營養師/營養師教你在家輕鬆做低蛋白點心-如何慢養肌力?美國運動醫學會推薦4種運動對抗肌少症【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04-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睡不好服用安眠藥,精神卻愈來愈差? 專科醫揭「關鍵原因」:小心留後遺症
1名82歲的阿嬤,有糖尿病、高血壓的病史,平時都有按時服用慢性病藥物。前(2019)年中風後,左側肢體乏力,目前持續復健中,生活起居大部分可以自理。兩個禮拜前,阿嬤因為左側腰部長疼痛性的疹子,被醫師診斷帶狀皰疹,即俗稱的皮蛇。但自從疹子長出來後,阿嬤因為疹子疼痛,晚上都睡不好,且胃口也變差。漸漸的,阿嬤精神越來越差,晚上常常睡不著,白天卻又很嗜睡,開始有點胡言亂語,有時候還認不得人。起初家人不以為意,某天早上,外勞發現阿嬤尿失禁躺在床上,叫不醒,因此緊急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就醫。最後被確診為譫妄症。精神越來越差被診斷譫妄症 安眠藥竟是致病因子來到奇美醫學中心後,急診醫學部暨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殿和詳細地評估病人,給病人抽血、驗尿、做頭部電腦斷層,病人因為食慾不佳造成嚴重的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且有尿道感染而造成失禁,頭部電腦斷層排除腦出血或大範圍中風。因此,陳醫師判斷阿嬤的精神狀況的改變,是因為有譫妄症的發生。確診譫妄症後,醫師給予適當抗生素治療尿道感染,補充水份及電解質,並將病人收治住院治療。在急診觀察室待床期間,藥師檢視病人的藥物,發現因為阿嬤最近晚上睡眠不好,因此服用了安眠藥,亦是引發譫妄症的原因之一。護理師衛教家屬及看護,詳細地解說譫妄症發生的原因,並告訴他們,多給阿嬤強調現在的人、事、時、地、物,並補充足夠的水份及營養,小心上下床避免跌倒等。入住奇美醫院整合醫療中心後,老年醫學科主任蔡岡廷接續急診的治療,繼續投以抗生素治療尿道感染,抗病毒藥物及適當的止痛來改善帶狀皰疹帶來的不適。並按照藥師的建議,把容易造成譫妄症的安眠藥剔除,同時會診營養師,針對每日的飲食給予建議及調整,會診復健部物理治療師,每天替阿嬤做肌力的運動,及早復健避免功能衰退,最後,出院前蔡主任替阿嬤安排居家訪視,免去行動不便的阿嬤回來醫院就診。在經過醫療中心團隊的整合治療和家屬、看護的悉心照護之下,阿嬤的譫妄症得已改善,也沒有因為得病而失去原有機能,精神狀況也恢復如初。高齡長者是譫妄症高危險族群 未處理得當恐留後遺症陳殿和說明,譫妄症是指注意力及急性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症候群。其病程特徵為急性發作且時好時壞,並具有暫時性及可恢復性。臨床上,常常碰到高齡病人突然精神混亂、日夜顛倒、產生幻覺、失去定向感,如:認不得人、失去時間概念、不知身處何方,這很可能疑似為譫妄症發生!而譫妄症是1種常見的老年病症候群,但在臨床上常被忽略。無論任何場所(住院、急診、機構或居家)的高齡病人,均可能發生譫妄症,嚴重時可造成生命危險。譫妄症的發生都是急性發作,但沒有處理得當亦能變成慢性的,甚至是造成永久的後遺症。譫妄症容易被忽略 病人照護啟用跨團隊照護模式陳殿和指出,高齡病人往往都有多重的慢性病,加上突發性的急性病作為誘發因子,就會造成譫妄症發生。急診醫師必須先治療這些引起譫妄症的急性病,並要致力於找出譫妄症的危險因子,例如:潛在不適當潛在用藥、疼痛問題、脫水、營養不足、睡眠障礙等。因此,照顧譫妄症的病人是跨團隊的照護模式。陳殿和強調,譫妄症是1個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不單是一般民眾對這個疾病的認知不夠,往往醫療人員也輕忽這個疾病,甚至低估它的發生率。因此醫療人員在臨床上照顧高齡病人時應有高度的警覺性,才能早期診斷譫妄症,並給予適切的治療。另外,還有很重要的1環是病人的家屬,在急診等床期間,護理師會給家屬詳細的衛教,讓家屬理解譫妄症的發病原因及治療的方向,協助病人如廁、協助肌力的復健、適當的提示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陪伴與照顧,卻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久住加護病房小心「譫妄症」上身! 醫曝原因及警訊 ·吃安眠藥仍失眠怎麼辦? 精神科醫師給「加藥or減藥」建議
-
2021-04-04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解救囚居老人大作戰
聯合報最近的「老宅困老宅人」主題,報導了台灣因為「人老、屋老」雙老問題而產生的「囚居老人」現象。報導中很多案例可能是健步如飛的年輕人或居住於電梯大廈的住戶難以想像的。●有因為中風無法下樓,15年沒見過鄰居的二樓住戶,僅僅二樓就成為都市的偏鄉。●有因為膝關節退化開刀後,十幾年來只能睡一樓客廳,失去隱私與尊嚴的阿嬤。●有每周看醫師,都要請搬家工人背下樓的洗腎患者。很多都市老舊公寓在興建之初,並沒有考慮老人上下樓的困難。中南部也有很多透天厝僅有樓梯,屋主年輕時還能樓上樓下行動自如,但是隨著身體機能的退化,只能困居一樓。據統計,目前居住在無電梯公寓的老人接近43萬名,若不能趕快想辧法解決問題,隨著老人身體機能更加退化,或照顧者本身也因年紀漸增而無力扶抱老人上下樓,則突破囚居困境將更遙遙無期。在無法安裝電梯的情況下,除了找搬家工人或家人自己背長輩下樓,也有許多專業輔具或無障礙設計可協助長者上下樓。安裝樓梯升降椅是一個選擇,樓梯升降椅會沿著樓梯架設,只要樓梯寬度有70公分左右就可安裝,不過若要從一樓裝到五樓,所需費用也不少,也可能會因安裝經費的比例分攤問題或住戶不同意而無法安裝。另外一個方式,也可考慮購買或租借「爬梯機」,目前有履帶式爬梯機和輪動撐桿式爬梯機兩種選擇,不過履帶式所需迴轉空間較大,若梯間窄小可能就不適用;輪動撐桿式爬梯機則需要較高的操作技巧,一定要受過訓練才可操作。除了自行購置,目前有些民間團體及輔具中心提供爬梯機的單次或月租服務,不過因為數量有限,需提早預約才行。租用爬梯機可算是目前解決囚老困境最快的方式,而且目前長照2.0也有補助使用爬梯機服務。以台北市為例,若具有長照資格者要使用爬梯機服務,月租最高可補助4000元、單趟專人操作服務最高補助700元,有需要者都可洽各地社會局諮詢。只是目前爬梯機的數量可能還不夠,政府若能補助輔具中心多購置一些爬梯機,當能解燃眉之急。其實,囚居的困境不只在上下樓,獨居老人在家若發生緊急事故如何通知外人?居家室內移動的安全性如何確保?大門的門檻或高低落差有無改善?這些都應一併考量。所幸,目前一些輔具的發明,已可有效改善這些問題。以獨老居家緊急事故為例,目前已有很多隨身的科技設備可以在第一時間呼救,甚至有跌倒偵測器,在老人跌倒時便可自動發出求救訊號。居家無障礙的改善,除了基本的扶手安裝,室內段差的消除、浴室的防滑施作都是重點。另外,大門高低落差的消除,若因泥作工程可能會占用馬路或騎樓的公有地,也可採用非固定式的斜坡板來改善。以上所提輔具設備,很多都在長照2.0的補助範圍,民眾若有需要可提出申請。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除了解救現在陷於囚老困境的長者,更重要的是防堵更多老人步入囚居牢籠。要避免此狀況,除了政府的宣導及補助,更重要的是民眾要強化健康意識,維持運動習慣,讓自己不會因為年紀增長而喪失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
2021-04-04 該看哪科.眼部
白內障老翁踩空跌倒送急診 醫師:7大高危險群要注意
一名78歲老翁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送至醫院急診室緊急處理後,才發現早已罹患「白內障」,視力僅剩0.2,患病嚴重程度已可動手術,眼科醫師指出,白內障在老年族群中的盛行率高達七至八成,且患病人數與嚴重程度均隨年齡逐步攀升,長者常常患病而不自知,建議高危險群每3個月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檢查眼睛,以盡早發現並治療,避免長者因視線不清加上重心不穩,導致跌倒受傷。振興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呂宜玲表示,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原因與人體自然老化、暴露在陽光中的紫外線及3C產品中的藍光等有關,年齡愈大,水晶體也跟著慢慢老化,產生硬化、混濁,逐漸造成視力下降、模糊、眼睛畏光等問題,在年長者中的盛行率更高達七至八成,患病人數與嚴重程度均隨年齡逐步攀升。由於長者走路時本就容易重心不穩,罹患白內障後會視力模糊,大增跌倒風險,據衛福部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就是跌倒。呂宜玲說,之前醫院急診室收治過一名78歲的老翁,走樓梯時因視線不清踩空跌倒,經檢查才發現已罹患白內障多時,且已可進行手術治療,但因老翁自身沒有警覺,也未定期做眼睛檢查,才遲遲沒有發現已經患病。該名78歲老翁動手術後,視力從治療前的0.2變成0.8,「有如重獲新生」,且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如今視線清晰許多,大大降低踩空跌倒的風險。呂宜玲指出,罹患白內障的高危險群有70歲以上長者、高度近視者、眼睛反覆發炎(葡萄膜炎)者、眼睛受過外傷者、接受過眼科手術者、不當使用藥物(如類固醇)者及糖尿病患者等,且白內障惡化程度在70歲後愈趨明顯。為預防罹患白內障,呂宜玲建議,除應節制3C產品使用時間外,出外也應注意防曬、佩戴太陽眼鏡護眼;日常飲食部分,可多吃橘黃色蔬果與綠色蔬菜,如青椒、紅椒、胡蘿蔔與菠菜、花椰菜、芥蘭菜等。因臨床上發現患者們常常已經罹患白內障卻不自知,病況惡化導致視力不清,大增發生意外的風險,呂宜玲提醒,高危險群應每3個月至眼科相關醫療院所做眼睛檢查,及早發現,及早追蹤治療。
-
2021-04-0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走路常踢到地板、半蹲無力,肌無力警訊!2招測試下肢肌力夠不夠
●長期肌無力易讓關節代償,造成關節過度磨損、退化●騎腳踏車、走斜坡,可訓練肌力●椅墊調高、膝蓋彎曲角度稍大於90度,踩踏較不傷膝走路常常不小心踢到地板差點跌倒,或是想坐下時,到半蹲動作就沒力而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嗎?其實這些都是肌肉無力的症狀。長期肌無力會讓關節代償,久而久之造成關節過度磨損、退化,這些問題可不是老年人專利,年輕人也該注意。肌力不夠造成關節磨損關節退化除了先天因素外,最常見就是用力錯誤或肌力不夠,造成關節磨損、壓力上升。棨晨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顧允文表示,關節退化的初期,因為關節內有水分及軟組織潤滑,所以一開始不會痛,等到磨損嚴重、已磨到軟骨,才會感覺疼痛。治療可利用熱敷、電療、做肌力訓練等物理治療方式處理,也可選擇是否加上注射玻尿酸、增生療法PRP (Platelet-rich plasma),甚至手術等侵入性治療方式。顧允文指出,人的身體是聰明的,會藉由代償方式完成所需動作,例如推不動15公斤的腿推機,卻可以負擔自己的體重上下樓梯,這是因為部分肌肉收縮沒力氣,其他身體部位就會出來代償。小心用力的方式和角度要訓練肌力,走樓梯、騎腳踏車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提醒必須小心用力的方式和角度,例如使用跑步機時要有一點點斜坡,讓關節微彎、肌肉比較好用力,這樣比起平地走,可減少對膝關節的傷害。此外,膝蓋在全彎時負擔最大,建議騎腳踏車時,可以把椅墊調高,讓膝蓋彎曲角度大於90度一點點、不必全彎就能踩踏,這樣的施力方式較不傷膝關節,或是在健身房騎躺式腳踏車,也較不易造成膝關節負擔。顧允文強調,騎腳踏車時,要留意大腿、小腿及腳板施力應呈一直線,如果外開青蛙腿,代表肌肉使用不平均,內外八的姿勢也會導致膝關節被壓迫。矯正肌肉施力緩解關節痛很多人關節疼痛反而不敢動,但顧允文建議,如果照X光確認退化不嚴重的話,應盡早開始做肌力訓練,透過矯正肌肉的施力方式,將有助減輕疼痛,但運動量一定要從輕量漸進,才能避免運動傷害。簡單測試下肢肌力夠不夠腿推機至少要推得動自己體重,若做不到代表肌力不夠,都是靠其他肌肉代償,會造成關節軟組織擠壓。慢慢坐下的分解動作,在屁股快接觸椅面時,維持半蹲而不會往後倒,如果撐不住,也代表肌力不足。
-
2021-03-29 癌症.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診間一位76歲的老伯攝護腺指數PSA高達300 ng/ml,透過攝護腺切片確定是攝護腺癌,而且骨頭掃描顯示已有多處骨轉移,進一步詢問後,更得知老伯最近下肢感覺比較無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陳嘉宏醫師表示,轉移到骨頭的攝護腺癌可能會壓迫脊髓神經,導致下肢無力,若未及時治療,恐將導致癱瘓。「做完電腦斷層後,發現老伯的脊髓神經確實有受到壓迫,進一步討論後,決定使用針劑的荷爾蒙合併口服的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來治療。」所幸,接受治療一段時間後,老伯不僅下肢無力的狀況改善許多,攝護腺指數PSA更降到幾乎歸零。讓老伯非常開心!早期沒症狀,發現時就已經轉移的攝護腺癌!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目前在台灣男性10大癌症排第5名,罹病人數每年都有增加,這20年來大概已經增加了3倍,每年大概有6000名新增加個案。陳嘉宏醫師解釋,其中約有3成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時就已經有轉移的狀況,這些患者平均存活時間大概是4年。這幾年來台灣的攝護腺癌患者越來越多,可能與幾個因素有關,一個是人口老化,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隨著中老年男性人口越來越多,攝護腺癌患者也隨之增加。第二個是攝護腺指數PSA(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較常被使用,所以可以找到比較多的早期攝護腺癌。另一個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平時攝取較多高脂、紅肉,可能增加罹癌風險。相較於歐美,亞洲人的攝護腺癌惡性度較高,大家應該要更加重視。「如果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罹患攝護腺癌的機會較高。」陳嘉宏醫師提醒,「目前也找到幾個與攝護腺癌有關的基因,帶有這些基因的人,可能在日後發展出攝護腺癌。」早期攝護腺癌幾乎沒有症狀,讓患者無法察覺。當腫瘤越長越大,可能出現頻尿、解尿不順的狀況,由於症狀與攝護腺肥大類似,而容易被輕忽。隨著疾病進展,攝護腺癌可能壓迫直腸導致解便困難、若轉移到淋巴可能導致水腫、若轉移到骨頭可能造成疼痛不適。陳嘉宏醫師說,「1、2期的攝護腺癌症通常沒有什麼感覺,到了3、4期才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症狀。」積極治療攝護腺癌攝護腺癌的治療包括局部治療和全身性治療,陳嘉宏醫師說,「局部治療」是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可以利用傳統手術或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將攝護腺全部切除,也可以利用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若攝護腺癌細胞已經隨著血液、淋巴轉移到其他器官、骨頭,患者需要接受「全身性治療」,例如荷爾蒙治療、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化學治療等。由於男性荷爾蒙可以促進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治療是相當重要的治療方式。所謂的「去勢」,在過去可能會將睪丸切除,減少體內的男性荷爾蒙,現在可以使用藥物來抑制男性荷爾蒙生成。對荷爾蒙治療有反應的攝護腺癌稱為「去勢敏感性攝護腺癌」。然而,接受荷爾蒙治療大約兩年後,可能演變成「去勢抗性攝護腺癌」,陳嘉宏醫師分析,「我們體內的男性荷爾蒙主要來自睪丸與腎上腺,不過研究發現部分攝護腺癌細胞也會發展出分泌荷爾蒙的能力,,導致荷爾蒙治療失效。在治療過程中,若發現原本控制穩定的攝護腺指數PSA開始爬升,代表荷爾蒙治療漸漸失效。」荷爾蒙失效之後,過去就只剩下化學治療,但是因為副作用較明顯且成效有限,所以患者接受度較低,近年來發展出來的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就是為了解決過去的治療困境。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能阻止雄性素跟細胞的受體結合,阻斷訊息傳遞路徑,幫助控制病情,降低PSA指數,有助延長患者的存活期,延緩進入化學治療的時間,還可以減輕癌症轉移的疼痛、降低骨折的風險,改善生活品質。相較於化學治療,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的副作用較少,對心臟肝臟的負擔較小,患者接受度較高,且採用口服劑型,患者不用住院,較為便利。陳嘉宏醫師說,「一開始,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只被用在去勢抗性攝護腺癌,不過新的研究發現,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若與荷爾蒙治療併用,對患者也有幫助,不用等到荷爾蒙治療失效才用。」貼心小提醒陳嘉宏醫師叮嚀,攝護腺癌是個進展相對較緩慢的癌症,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因為攝護腺癌容易轉移到骨頭,可能造成嚴重的骨頭疼痛,非常不舒服。患者要與醫師詳細討論,積極治療才能改善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期。若有骨頭轉移的狀況,要留意家中環境,盡量預防跌倒、碰撞,以減少骨折的機會。原文:
-
2021-03-2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9旬嬤跌倒骨折 骨鬆症害的
91歲阿桃阿嬤日前在養護中心跌倒,家屬帶到醫院診治,家屬擔心併發症選擇保守治療,但阿嬤疼痛難耐,甚至無法入眠至醫院骨科求診。醫師判斷後認為是骨鬆症加上摔倒導致骨折,決定開刀治療,阿嬤手術後恢復良好,住院6天後出院,開始復健,準備回歸正常生活。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沉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不適症狀,往往等到骨質流失嚴重,出現突發性骨折求醫才發現。一般人跌倒不太會骨折,但骨質疏鬆的病人因骨質流失速度過快,只要日常生活中突然承受過重外力,骨頭就可能無法負荷而骨折。衛福部台北醫院骨科主任黃漢仁說,骨折手術是否微創並非重點,關鍵在於醫師會評估以損傷最小的方式完成必要手術。黃漢仁說,骨鬆性骨折的治療可分為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醫師會依據不同部位及病人情況給予合適的治療建議,因骨質增加相當緩慢,提早治療可在年紀大時減少不必要的骨折風險,避免未來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黃漢仁指出,預防骨質疏鬆症,應提早養成運動習慣,他呼籲家中有長輩者應慎防跌倒、避免障礙物,並注意照明、訓練平衡感等,同時透過攝取含鈣量豐富的食物來維持骨質。
-
2021-03-25 新聞.元氣新聞
詹雅雯確診帕金森氏症後再曝近況 「辛苦與希望同行」
金曲歌后詹雅雯日前被醫生確診帕金森氏症左腦中度萎縮且暴瘦8公斤,所屬唱片公司今再釋出詹雅雯病床看診照,回應上萬粉絲的關心;詹雅雯也分享近況:「現在台中台北兩地往來看醫生,因為身體狀不可控的,但我都會疼惜每一天,人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挑戰,我比大多數人幸運,有很多關心,我覺得我越來越有力量。」帕金森氏症會有包括手出現顫抖、走路時步伐小常跌倒、音調變小或沙啞等症狀,未來是否能重返舞台唱歌?詹雅雯說:「唱歌對任何人來說,都不能是永遠的有他的年限,只要有機會我一定會把握和珍惜。工作的部分還是要以身體為重,暫緩工作邀約,現在我的身分是病人,好轉了自然會有能力工作。這陣子很多人都會給我很多建議和營養品,我目前都會專心聽取醫生建議,因為太多的選項都會變成困擾,我目前最需要的是靜心下來,這是最急需的營養品。」她也透露陳時中部長第一時間致電關心盼親視,但她覺得部長防疫工作已非常忙碌、辛勞,「有收到關懷,希望大家都要照顧好自己身體」。詹雅雯推出新歌「互相祝福」,她感性分享:「祝福,有很多層次。純粹的境界,是最高的祝福,支持對方的努力,而不是投射對對方的期待,就像我的病痛是我自己累積來的,誰都不能替代我我承擔。我們就互相祝福吧,不管好或不好,只要純粹的祝福,各自加油就好。」她也不願歌迷擔心她的病況,笑笑表示:「得了這個病擔心一開始都會有的,但就像爬山, 一切都是辛苦與希望同行。」
-
2021-03-24 新聞.長期照護
願景專題/四代同堂無障礙共生宅 是孩子送的禮物
六十三歲的王宜忠敲著家裡樓梯旁的夾板牆,扣扣作響。「你們猜,這夾層裡面是什麼?」曾任宜蘭特教資源中主任的王宜忠微笑揭開謎底:「是為以後裝電梯預留的空間。」約莫三、四坪大,「以後再老一點,住二樓的哥哥、姊姊兩家就用得到。」走不上樓梯了,就能靠電梯垂直移動,搭著輪椅走向世界。這是老年自由之所繫。這棟座落宜蘭員山的二樓房舍,裝著四個家庭:王宜忠和兄姊三家人,及九十三歲的母親劉心鈺;九十六歲父親前年過世。在同一屋簷下,卻又是「家中有家」,四個家庭有自己的動線、廚房、衛浴、洗衣間,既相伴又互不干擾。每室都有大片玻璃窗,陽光灑落,框出宜蘭的四季變化。此刻稻田灌了水,準備春耕。種了果蔬的庭園有長長斜坡道通向車庫,「這樣的緩升坡,走在上面不會有感覺。」休旅車改裝過了,可以讓輪椅上下。通向房子的橫推門,「未來可以改成感應式,我們老到坐輪椅的時候,門就會像小七一樣自動打開。」王宜忠說。所有的廊道都夠輪椅迴旋,這是他們未來終老之所。在還不老的十六年前,王宜忠就和兄姊合力打造了這棟高齡友善的二樓建築,提早為老後生活預備。如此超前部署,「這是孩子給我們的禮物。」王宜忠說。獨子王尹是重度腦性麻痺,十歲之前都是靠王宜忠夫婦「抱來抱去」應付生活起居。「後來他愈來愈大隻,我也抱不動啦。」當家有障礙或失能者,就能體會:房子,是照顧的重要配備。王宜忠原本住的是兩層樓的透天厝, 再抱不動兒子上樓時,全部的生活機能只得由二樓移至一樓。把臥室、衛浴、廚房等全塞在廿坪的空間,花了兩百萬元重組空間。大哥王宜杲也有重度自閉的孩子,明白弟弟夫婦的辛苦,抱到「脊椎都出問題」,提議不如重溫兒時,手足與父母同住、互相照顧。搭上當年「宜蘭厝」補助計畫,開始蓋棟理想家園的工程。 建築師陳樂屏為了理解不同需求,到各家住了一天,觀察生活動線及需求。走進兒子王尹的臥室,王宜忠說:「這些是來看你的朋友!」卅六歲的王尹看來是開心的。天花板畫著藍天及雲朵,還貼著夜裡會放光的螢光星星,即使躺著也看得到風景。在雲朵之間還有軌道,這是移位機用的。軌道由王尹的床上方鋪到浴室的馬桶及浴缸。兒子廿歲時,開始聘用移工。「這位安妮小姐是印尼來。」有了移位機,她一人可以就能輕易移動王尹。移位機是十五年前由丹麥進口,約廿五萬元。安妮繫好移位袋,操動按鈕就能將王尹由輪椅到移到床上。軌道未來也可以增設到廚房,設計時天花板已有更高的承重力。「我們老了,也可以自在煮食。」浴室的另一邊,門打開就是王宜忠夫婦臥室,視覺的穿透性,讓他們可以關注兒子。L型的房子,包著一片綠地,溫煦陽光灑在後院草地,有足球門,有曬衣架,曬著各家的被毯。旁邊就是九十三歲媽媽劉心鈺的房間。「這是整棟房子的核心,我們出入都會經過。」大姊王祖瑤說,她的孫子上學前就會先跟阿祖說再見。九十六歲父親王念茲前年過世,只臥床幾個月,都是母親照顧。浴室裡裝了許多扶手,老爸愛泡澡, 後期就用沐浴椅。劉心鈺說:「他現在快活了。活著辛苦。」她有自己的廚房,這天自閉症長孫由住宿機構回家,阿嬤為他料理紅棗雞湯,雖然她臉上還掛著數天不慎跌倒留下的黑眼圈。劉心鈺每天騎單車由員山到宜蘭市區,找舊街坊兼買菜來回一小時。「我們有時開車跟在後面,媽媽騎得歪歪扭扭。」王祖瑤說,子女要學會放心、放手。父親當年眼睛不好,還是騎機車四處逛,老爸說:「人家停,我就停。」但兒女還是沒收了機車鑰匙,父親就再也不想出門了,意志消沉。「我們覺得好虧欠。」現在媽媽開心就好,安全第二。王祖瑤還要九旬老媽每周二都要為大家煮頓媽媽味晚餐,平日大家是各自開伙的。一樓的公用空間化身大食堂,原本給客人用的廚房加上老媽房間的廚房一起上,「她可以兩邊開伙,動作神速」。周二大餐是老媽每周的身心活化大計。周一她就看電視烹飪節目,抄筆記,第二天騎車採買,忙上一整天,餵飽十多口。王祖瑤說,媽媽很有成就感,覺得被需要,思考菜單、採買都是腦力和體力的訓練。大哥王宜杲說,爸媽原本抗拒搬來新厝,因為不想離開熟悉的環境及鄰居。等房子落成,幾乎流淚求老人家。先說服媽媽,她對爸說「你不搬,那我搬囉。」住進來之後,爸爸得意跟老同事介紹新家有多麼舒適。王家宅是台大社工系教授楊培珊衷心嚮往的理想老後居所。但王宜杲說,這是住鄉下才可能完成的理想;台灣未來老人是人口主流,但即使現在的新建案還是沒有納入高齡考量 ,他日前參觀一處新建案,「輪椅連大門都進不去」;為了坪效,房間坪數小,門也小,老來要住,改建是大工程。姊夫施純材說,年輕人很難自己蓋房子,只能買現成,但市場上卻很少友善高齡住宅。在房子裡的人是會老的,建商應該想辦法設計「可由年輕住到老的房子」。▌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完整報導https://vision.udn.com/vision/cate/122046【囚居晚年】數位報導https://bit.ly/3rDih82
-
2021-03-23 新聞.長期照護
長照2.0申請路漫長 自救防跌這樣做
現行「長照2.0」的居家環境改善服務中,雖包含無障礙空間相關補助,但因廠商難尋、核銷困難、等待時間過長等問題。許多民眾好不容易走完流程,卻等不到實際協助;或評估完發現困難重重,最後乾脆放棄不做。台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紀彣宙強調,長照應是「連續的過程」,當人在生活中遭遇困難,便需要加強本身體能,透過訓練復健與進步,此刻就會需要透過輔具及環境的協助。但紀彣宙指出,很多個案在接受「長照復能」服務時,會遇上職能治療師雖有復健專業,不一定具備「甲類輔具評估人員」資格,無法進一步為個案規劃無障礙空間修繕;導致長者必須找另一位擁有資格,卻不熟悉他的治療師來評估,造成「服務不連續」。若晨室內設計工作室創辦人徐宛菱表示,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會依照申請者的「失能狀況」和「家庭環境」核定適合的服務,若需要居家無障礙修繕,便派符合資格的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前來評估。待申請、完成評估報告、照管中心核定項目後,民眾才會拿到公文,可能要等待一個多月。且民眾收到公文後,「如何找施工廠商?」也是個大問題。徐宛菱說,政府特約的無障礙廠商會自行處理核銷流程,民眾只要支付自付額即可,「但無障礙特約廠商很少,民眾也不知道怎麼找」。徐宛菱強調,長輩通常不懂什麼叫QR code,也不會上網查,必須靠兒孫幫忙查詢。徐宛菱建議,縣市政府可用紙本提供清冊,或至少在公文上載明可特約廠商的聯絡資訊。至於自行找人施工的民眾,也可能遇到大麻煩。徐宛菱表示,長照核定的項目可能只有幾根扶手,對很多廠商來說不合成本,不願承接。此外,也有廠商不願開發票,甚至施工單位沒有營業登記,民眾無法核銷。徐宛菱還說,很多民眾走到核銷時,才發現發票格式或內容不符規定,無法申請補助,最後只能自行吸收成本。徐宛菱認為,照管中心應提供民眾「更明確的發票範本」,長照家庭才能順利獲得補助。她也建議,縣市政府可分析申請量和核定量之間的落差,就會知道有多少資源因為流程卡關而白白浪費。至於對尚未失能者來說,紀彣宙認為應「未雨綢繆」,替老後生活提早準備無障礙環境。他建議,可多採取「通用設計」原則,例如撥桿式的水龍頭、把喇叭鎖門把改成不需精細抓握動作的門把,門寬至少要預留80公分至90公分。徐宛菱表示,人老化後可能少用廚房,但「如廁及沐浴」仍是例行活動,結果浴室是老人最容易跌倒的地方之一。重點是門寬要夠,甚至去掉門檻,改用「下埋式水槽」減低門口的高低差及潮濕問題,預算較充足也可拆除浴缸。若只想局部整修,或預算有限的長輩,則可以尋找比較有經驗的廠商協助規劃、幫忙申請長照服務。▌數位專題:‧老宅困老人 台灣難解的雙老難題‧居家醫療 拯救被老屋困住的長者‧四代同堂、家中有家 打造理想老後居所
-
2021-03-23 新聞.長期照護
孝子揹父母下樓就醫 辛苦熬了近十年
孝順需要體力,今年五十八歲的呂理兆深有感。因為背著父母出門看病的日子,他已熬到第九年。從新北市永和區五樓公寓背到一樓,再從家到醫院,他住沒有電梯的老公寓裡,樓梯寬度窄且陡,但體力活終究比買新房簡單,畢竟在雙北要換房,談何容易?先是整整六年時間,呂理兆背著罹患帕金森氏症的父親出門就醫。「我一背,爸爸身體萎縮就痛,後來改用抱的,樓梯都要一階一階下」,每一階雙腳踩穩,才邁開下一步。前年父親離世後,母親接著重摔,自此得靠助行器,自此失去下樓的自由。「我已經八十幾歲了,走樓梯我真的無法度,自己不敢出去。」只剩看醫生,是她少數的出門機會。一般人上下樓梯也需要小心行走,呂理兆或背,或攙扶著父母移動,何其困難?幾年前母親身體還硬朗時,呂理兆每周都會帶她下樓到附近公園走走、曬太陽,但母親受傷後,老化身體無法復原,上下樓梯更加辛苦,變相被困在家裡。「雖然很吃力,但沒辦法,就是遇到了。」呂理兆坦言,房子不是說買就買的起。過去幾年,他原本還可以背著母親上下樓,原想「練好體力」就可以解決。然而歲月不饒人,呂理兆自己也老了,再背不動母親。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呂家成功申請到外籍看護來照顧母親;即使如此,起身一定要依靠助行器,且外出一定要有家人陪伴的母親,移動範圍仍然只在屋內。老母親顫抖地描述,「我只要走樓梯就會很喘,還會怕跌倒。」如今老母親出門的時間,剩下三個月一次就醫。每次必須出動呂理兆、看護,一人攙扶母親、一人拿著板凳,以備老人家休息。他說,母親的身體日漸虛弱,「上下樓梯從原本的單趟十幾分鐘,現在要半小時才走得完。」▌數位專題:‧老宅困老人 台灣難解的雙老難題‧居家醫療 拯救被老屋困住的長者‧四代同堂、家中有家 打造理想老後居所
-
2021-03-23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警訊自我檢測/你正值發病年齡嗎?帕金森氏症10症狀中3項別輕忽
台語金曲歌后詹雅雯驚傳罹患帕金森氏症,她在臉書貼文及照片,圖片中她手腕的住院標示上面寫著台大醫院,文中則表示,近日檢查發現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中度萎縮,2個月內已瘦8公斤。之前詹雅雯就罹患喉部腫瘤,以及無法自行分泌口水的罕見疾病之後,最近2個月來,食慾變差,吃不下東西,爆瘦8公斤,至台大醫院接受檢查,確診為帕金森氏症,左腦已經中度萎縮。目前她持續服用藥物,仍保有行動能力。詹雅雯貼文表示,醫師宣布的當下感到很震驚,覺得是老天爺在開玩笑,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沈澱,覺得能輕的像一陣風也不錯。她認為每個病痛都是有原因的,是在提醒自己要愛自己的身體,應該把速度慢下來,現在最重要的課題是學習聽醫師的話、學習不要恐懼和新的生活方式並珍惜現在擁有的。帕金森氏症 腦部慢性神經退化疾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帕金森氏症是一種腦部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是因為腦內稱做黑質的部位出現退化,導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使得肌肉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影響身體活動能力。帕金森氏症病患大多在50至60歲發病,由於運動功能逐漸退化,因為手抖,無法寫字、吃飯,隨著肢體行動困難,患者慢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相當折磨。帕金森氏症10大症狀 出現3項別忽略葉篤學提醒,如果下列10項特徵,出現3項,就應該提高警覺,此外,單側肩膀疼痛(五十肩)、鞋子磨損速度變快、作夢時會大叫,這些均為警訊,也容易被忽略。▸症狀1:手在休息放鬆時出現顫抖 ▸症狀2:走路時手不會擺動 ▸症狀3:站立時身體向前彎曲 ▸症狀4:走路時一隻腳拖在後面 ▸症狀5:步伐小、常跌倒 ▸症狀6:覺得懶洋洋、做事沒動力 ▸症狀7:頸部後方或肩膀常疼痛 ▸症狀8:刻意避開和聊不來的人相處 ▸症狀9:音調變小或沙啞 ▸症狀10:寫字變慢字體變小帕金森氏症可分5期 第3期身體平衡能力明顯變差值得注意的是,在症狀表現及病程上,帕金森氏症可分5期,第1期為單側症狀(如單側五十肩)、第1點5期為單側加中心症狀,如脖子僵硬等。第2期是雙側症狀、第2點5期是雙側加上初期的平衡問題。到了第3期,身體平衡能力明顯變差,走路不穩,經常跌倒。第4期就需輪椅輔助,到了第5期,已經缺乏自主能力,必須長期臥床。葉篤學提醒,如能及時診治,透過藥物或是手術,就能夠有效延緩疾病惡化速度。(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巴金森氏症早期有明顯6大警訊! 手抖、便祕、動作遲緩別以為只是在變老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 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醫師曝「4危險誘因」 【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3-22 養生.抗老養生
有無肌少症,用自己雙手測量小腿圍可知!增肌2招必知
● 小心罹患肌少症,可用雙手測試小腿圍初判● 小腿肌肉量不足易骨質疏鬆,跌倒、骨折風險高● 增強肌力,每天深蹲運動、補充足量蛋白質小腿太細的長輩,小心「肌少症」上身!專家建議,以雙手的中指及大拇指量測小腿圍,如果可以完全圍住,即可能罹患肌少症,身體肌肉量不足,易骨質疏鬆,進而容易跌倒、骨折等,影響日常生活。肌力夠才能支撐站立小腿肌肉是長者肌肉消耗最明顯的部位之一,可以判斷身體肌肉量是否不足,也是判斷罹患「肌少症」的重要指標之一。衛福部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指出,長輩咀嚼、夾菜、行走都需要肌肉,肌肉量足夠才能支撐骨骼並站立,若長輩雙腿太細,肌肉量不足,最怕跌倒、骨折,容易併發其他病症。想知道是否有肌少症,花蓮縣衛生局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李欣婷指出,可以用雙手簡易測試小腿圍,先坐下,再以自身雙手的中指及大拇指圍成一圈,套在小腿肚上,若可完全扣住,便是「肌少症」的高風險族群。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提醒,每個人的手指與小腿的比例不同,切勿用他人的雙手測量,若要用皮尺測量,也須以中指及大拇指圍成一圈的長度為基準。訓練肌力從運動著手李欣婷指出,很多長者怕有三高、慢性疾病,一改年輕時的飲食習慣,認為要「少吃肉類,多吃飯菜」,但不吃肉反而容易餓,吃下更多的飯,導致蛋白質攝取量相對變少,易罹患肌少症,長者常會感覺身體無力、精神不濟,影響日常生活。若想增加肌肉量,可以從運動方面著手改善,劉燦宏強調,阻力型運動可以訓練肌肉,長者應常常做,建議每天可以深蹲30下,可先從10下做起,可分段累積做,不需一口氣做30下;不覺得費力後,可以增加每日訓練量,每次調升幅度以10下為單位,如一日深蹲40下,再慢慢調整為一日50下,以此類推。多攝取蛋白質食物增肌飲食部分,劉燦宏表示,長者蛋白質吸收率較差,消耗率卻更高,需要多攝取蛋白質食物,建議可多吃魚類、雞肉、牛肉、豬肉、豆類、蛋及牛奶等食物。男性建議一日攝取蛋白質10份,女性則為8份,例如1顆蛋約1份,手掌大小的肉約6份。深蹲該怎麼做?基本的深蹲,是採取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腳尖要朝向前方,蹲下去時,要保持背部的挺直,也就是上半身往前傾、將臀部往後坐,深蹲時膝蓋不要超過腳尖,不過,因為每個人的體能不同,身體的軟硬度也不一樣,適時調整角度、循序漸進的往下蹲,記得雙腳跟一定要踩穩,不能離開地面。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讓膝關節內夾角成為90度,雙手同時往前伸直平舉,讓重心放在後腳跟而不是前腳。此時,大腿與地面是平行的,且上半身的背部仍然保持打直。
-
2021-03-20 科別.骨科.復健
8旬嬤1周跌2次骨折開刀!醫師公開「常跌地點」教保命防跌
台中80歲張姓阿嬤2周前在家裡滑倒,造成左髖部股骨頸移位性骨折,手術置換人工關節,沒想到出院前一晚,趁看護沒注意自行下床絆倒受傷,醫師X光檢查發現,又從原本手術的人工關節旁邊骨折,再次手術把骨折及人工關節復位,並作加強及修補,才順利恢復,家屬也積極請教如何預防老年人跌倒骨折的相關衛教。台中醫院骨科醫師黃敏旭說,老年人平衡感較差,難以控制自己的姿勢,加上視力退化、老花、對黑暗的適應不敏感,易在黑暗中碰撞、跌倒。根據統計,老年人最常跌倒的地點即為「家中」,易發生跌傷事故地點為浴室、廚房及樓梯等,如室內光線不夠、地板過於光滑都容易跌倒受傷,且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患有骨質疏鬆症,更是一跌就導致骨折。黃敏旭說明,老年人髖骨骨折若採保守性治療,容易產生褥瘡、泌尿道感染,大小便不好照顧;痰咳不出,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食慾不佳,身體容易虛弱等等,建議老人家若跌倒骨折可以積極和醫療團隊討論評估手術相關治療,避免上述臥床的併發症,術後1到2個月使用助行器輔助及復健,及早回到正常生活,減輕患者痛苦,也減少家屬的負擔。黃敏旭建議,預防長輩骨折,照顧者有正確認知也是關鍵因素之一,照顧者平時多注意居家環境安全,從生活細節做起,如增設扶手、防滑設備等居家環境改善或使用手杖、拐杖、助行器加強年長者站立或行走的穩定度與支撐力的輔具著手,降低老年人再次跌倒的風險。黃敏旭醫師提醒,依失能程度不同,所需使用輔具的目的也不同,更需要專業人員進行評估才行。台中醫院於長照大樓一樓設立臺中醫院輔具中心,除了有各式醫療護具更有專責人員提供完善的衛教指導,產品健檢,另外,針對特殊需求患者,也提供客製化服務,以達到最佳活動功效。
-
2021-03-14 新聞.長期照護
用北歐觀過台灣生活!劉毓秀的自家實驗:父母90歲仍健康、生前臥床僅數週,如何辦到?
編按:號稱老人天堂的北歐國家願景,在台灣有可能實現嗎?學者劉毓秀從1996年起多次前往北歐考察。她發現,北歐國家不論在個人層面的飲食、運動,或者社會制度面的長照政策,都是以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為目標。回台灣後,她將這套的概念應用在父母身上,成功地讓兩老維持生活自主到90多歲。「北歐式養老」,在台灣如何落實?採訪台大外文系兼任教授劉毓秀這天,是一個晴朗的冬日午後。從咖啡廳的落地窗向外望去,好幾位外籍看護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門曬太陽。一陣微風吹過,讓人有了置身北歐國家的錯覺。但眼前情景卻提醒了我們:這是步入高齡社會後,台灣的尋常風景。「在北歐,你幾乎不會看到這樣的老人。」劉毓秀感歎地說。66歲的劉毓秀,是國內知名的婦運先驅。早年她為了抗議民法「以父為尊」的思維,曾將自己的姓氏由父姓的「黃」改為母姓的「劉」。其後,她不只在大學開設性平課程,也擔任彭婉如基金會董事長,推動公共托育、女性就業等議題。女性一生中的大事,從出生時的姓氏、成年後的工作、為人母後的育兒乃至於老年的照顧,都是她所關心的議題。性別平等、社會福利制度高度成熟的北歐國家,是劉毓秀心中理想的願景。1996年,她首次赴北歐國家考察性別平等政策,卻意外觀察到當地老人生活極為獨立,和台灣人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比台灣早15年變高齡 瑞典人如何自立到老、不麻煩家人?說起關注熟齡議題的契機,劉毓秀坦言,造訪北歐那年她40出頭,家有「四老」:70多歲的爸媽、公婆,都在邁向老年的人生階段。一提到老,人們最直接的聯想就是中風、失能、臥床、癱瘓等病老的景象。而照顧無力自主的長輩,又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子女的責任,「大家想到就怕得要死!」然而,早在10幾年前,瑞典、丹麥、芬蘭等北歐國家就已步入高齡社會。以瑞典為例,1996年的老年人口已達18%,相當於每5人就有1位老人。瑞典人看待年邁的父母,卻不像台灣人憂心忡忡。當地長照政策以自立為最大目標,盡可能地讓老人健康活到最後,不成為家人的負擔。瑞典老人如何生活?在劉毓秀主編的《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一書中,她長年的倡議夥伴、台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王品寫到,瑞典幾乎每個社區都有老人聚會點。這些聚會點無障礙設施完善,一般老人和失能長者都能使用,相當程度地展現了北歐長照政策的自立精神。在聚會點,每天都有各種不同的活動或體驗,且多是由長者自行規劃、主導經營方向。可以是欣賞歌劇、音樂、健身、跳韻律舞,也可能是品鵝、品蝦大會、慶祝耶誕節。長者們也會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社團,一起表演爵士樂、看服裝秀、組讀書會等。做自己喜歡的事,有成就感也有歸屬感。此外,瑞典的國家政策也特別重視預防老人失能。例如,政府會安排足部治療師到聚會點為長者定期健檢、宣導衛教資訊。長者有健康的雙腳,才能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活動。劉毓秀也指出,瑞典政府鼓勵人們在退休後繼續工作,持續累計退休金。直到75歲前,都算是勞動人口。透過推遲工作年限,延長長者在經濟與生活獨立的時間。除了政策規劃外,北歐人「吃得好、動得多」的生活型態也有助於延長健康餘命。根據歐洲統計局的數據,芬蘭、丹麥、瑞典、冰島、挪威等國家,過半數人每週運動至少2個半小時,是歐盟平均值的2倍。哈佛醫學院所出版的《哈佛健康雜誌》則指出,北歐人的飲食以全穀類、莓果和海鮮為主,崇尚在地當季的食材,對心血管健康有正面影響。在台灣也能實踐的「北歐式」養老 不要剝奪父母獨立的機會從北歐取經返台,劉毓秀開始思考,如何將這套理想落實於台灣社會?她的第一號「實驗品」,正是自己的父母。「媽媽曾說要燒香拜佛,求上天讓她跟北歐人一樣善終好走。我說不是這樣!妳要從生活習慣下手。」劉毓秀回憶。她觀察,在重視孝道的台灣,子女過度為長者著想,反而剝奪了他們的自理能力。例如,看護怕老人跌倒,寧可讓他們坐輪椅也不願攙扶。久而久之,老人雙腿肌肉流失,更不可能起身走動。她也聽過有長輩長期被餵軟爛的食物,導致咀嚼能力退化,進食時常不由自主地流口水。為了讓父母能自理生活,劉毓秀和弟弟、妹妹共同買下一戶有電梯、生活機能不錯的房子。平時購物、煮飯、洗衣都讓兩老自行負責。子女會陪聊天、吃飯,但不代勞家務。若有處理不來的家事,則請彭婉如基金會的家管員每週打掃一次,每月開銷約4千多元。父親過世後,母親還主動請家管員將打掃頻率減為2週一次。相較於聘請24小時的外籍看護,開銷精簡許多。「我們常說做父母要有堅持,其實當子女也是。」劉毓秀直言,子女即便遭人非議,也不能剝奪父母獨立的機會。像是有次,社區管理員看見黃爸爸自行扛米回家,打電話質問她怎能對父親如此不孝?也有讀者看見媒體報導,特地寫信向她興師問罪:「大學教授還做這種錯誤示範!」然而,時間證明劉毓秀的做法是正確的。實施北歐式養老20年後,劉毓秀的父親以93歲的高齡在睡夢中離世,生前臥床時間僅數週。媽媽今(2021)年超過90歲,仍可自行上菜市場買菜、搭公車、到老人中心上課。更重要的是,2人都沒有慢性病,僅偶爾上醫院看看過敏、腳無力等小病。「這20年間,我照樣教書、做研究、參與社運。因為爸媽生活能夠獨立,我才有這樣的自由。」劉毓秀笑說,父親本性屬於「懶惰型」的人,其實並未特別勤於鍛鍊身體。但光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就無病無痛地活到93歲。不要說長照,就連健保卡都很少使用。她總結,「顧好小我,對大我也有好處。」台灣北歐大不同 改變觀念是老年幸福的第一步說起北歐國家令人羨慕的老年願景,總會有人質疑:「台灣跟北歐民情不同、人民不願繳高額稅金,怎麼可能跟他們一樣?」但劉毓秀認為,台灣人期望幸福的老年,其實應從改變觀念開始。除了對老人過度保護,她也觀察到,台灣人多有延命迷思。且因健保費用低廉,無效醫療更為普遍。雖然平均壽命長,生命有意義的日子卻相對短。例如,她有位舅媽,因為多重器官衰竭被送至養護中心。為了安全,院方規定舅媽不能自主行動,平時由看護拿健保卡代為領藥。「我常常在想,那到底是孝親還是虐親。」類似的例子,還有一位她認識的長輩,因為善於養生活到90多歲。有天半夜卻衝到馬路上大吼:「我想死,我不要活了,太無聊了!」原來,家人無微不至的伺候,反而剝奪了老人家生活的樂趣。她指出,北歐人的老年以自立為目標,更強調回歸生命的本質。當生活品質無以為繼時,就放手不再強求。就像她在北歐安寧照顧中心看到的臨終者,不以灌食、打點滴等方式延長生命,只是讓身體慢慢關機,圓滿地壽終正寢。此外,她也特別提醒,4、5年級這個世代握有許多資源,有能力改變制度與社會風氣。台灣步入高齡社會,除了讓熟年人口活躍老化,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少子化問題。倘若青壯年人口持續縮減,未來年金、健保等和老人息息相關的福利制度都將無以為繼。在北歐國家,因為公共托育普及、家內性別平等、男女同享充分的有薪育嬰假等因素,儘管老年人口多,年輕人生育率也高。劉毓秀指出,中年人身為主管或決策者,應建立更友善的育兒環境。例如,她在彭婉如基金會推動彈性工作制度,方便家長照顧孩子。她笑說,改變的效果非常顯著,「好多人都去生第二胎、第三胎!」。現在對年輕人好,其實也是對自己的晚年好。照顧好自己的老年 是我輩人都能做到的社會責任研究北歐制度多年,再加上親眼看見父母的成功經驗,劉毓秀對即將展開的老年充滿信心。她計畫像父母一樣,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假手他人。時間到了就離開,絕不拖泥帶水。「老年的生命不必然讓人恐懼,它可以很有尊嚴。」劉毓秀希望,台灣有愈來愈多人能效法北歐,以自主生活為目標。不僅國家負擔減輕,也會停止無法承擔的照顧責任所造成的長照悲歌。在她眼中,獨立的老年,背後是一份對社會的責任。她開玩笑說,「我有時候太忙,都會告訴自己不行喔。你要顧好自己的健康,不能變成家庭和國家的負擔!」台灣人不必羨慕北歐,因為幸福老年的關鍵,就掌握在我們手中。原文:用北歐觀過台灣生活!劉毓秀的自家實驗:父母90歲仍健康、生前臥床僅數週,如何辦到?
-
2021-03-14 養生.運動天地
有運動卻不長肌肉,問題出在哪?專家曝3大原因
雖然現在許多人都有運動習慣,早上公園也能看到滿滿都是運動的人,但多數都在甩手、拍打和走路。而運動不規律、強度低、項目單一等三大運動問題,正是造成我們未老先衰的原因之一。1.想到才運動體育署公布的最新《運動現況調查》發現,全台灣規律運動人口為33.6%。從年齡層來看,65歲以上的退休族規律運動的比率接近六成,但還在職場打拚的30歲至65歲的中年,只有兩成左右有規律運動習慣。2.運動強度低台灣人運動強度低,不喜歡流汗、不喜歡喘。運動強度來看,運動時選擇會流汗也會喘的,隨年齡如陡坡般下降,二十幾歲的人約有一半的比例會選擇這種運動強度,但調查50歲的人發現,幾乎是每三個人才一個(36.1%)。3.運動偏食從《運動現況調查》來看,台灣人最常做的運動是散步走路健走(55.2%),其次是慢跑(21.6%),排名第三的是爬山(13.2%);排名其後的籃球、瑜伽等項目,全都掉入一成以下。走路是不錯的運動,但無法抵禦肌肉無情的流失。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何立安認為,中老年人的肌力訓練有燃眉之急,因為肌力退化提高了運動難度,進而減少運動的意願,也就造成肌力下降,這是「一旦開始就會愈來愈嚴重的惡性循環,要阻止退化,必須要有足夠的刺激強度才會有效果。」重訓三個月,就能有感增肌。有人說,自己運動的目的是養生,所以不需要那麼操,有動、放鬆就好。也有人說,醫師說膝蓋省著點用,所以盡可能不要運動到膝蓋。也有人說,高中時打球受傷,所以腰不行,不能運動。更有許多人怕肌力運動那麼「強」,會不會受傷? 事實上,肌力運動並不只是給健美選手、運動員或動作片男主角,最能從肌力運動得利的,就是中老年人。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只要經過三個月的重量訓練,就能建立肌力。但中年後的肌力訓練,比起追求健美的線條、追求爆發力的訓練,更需要著重功能肌力訓練。何謂功能肌力?其實就是每一天我們會用到的動作所需要的肌力與肌耐力,如走路、蹲下搬起重物、推開沉重的門,或只是從椅子上站起坐下而已。無論你幾歲,這些訓練都能幫助你的日常活動,而不只是肌肉看起來雄壯有線條而已。訓練功能肌力時,通常會運用自己的體重做徒手訓練,較不依賴器械,且能避免受傷,不只避免運動傷害,更包括日常生活不小心的受傷。吃蛋白質增肌 運動後24小時很重要增肌要補充蛋白質,但是蛋白質並非吃愈多愈好。蛋白質攝取量如果超過總熱量的35%至40%,或每次攝取超過20克至25克蛋白質,便超過了肝臟能夠處理的胺基酸上限,蛋白質合成效率亦會開始減速鈍化。所以比較好的策略是運動完吃點心,但接下來的三餐依舊要特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及熱量。蛋白質不只量要足夠,質也重要。在增肌效果上,動物性蛋白質效率較高,如蛋、牛奶、優格、雞肉等會比豆漿、豆腐好。但如果運動後並不餓,這也很常見,尤其是在濕熱天氣下運動。但即使吃得少,也比沒吃的好。例如喝杯冰的巧克力牛奶,或去果汁攤喝杯果汁配顆茶葉蛋。過去都認為,運動後要馬上吃,否則合成窗口會關閉,一切白做工。馬上吃還是需要,不過現在也發現黃金合成窗口其實大大敞開,除了運動後的那一餐吃夠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接下來的24小時都要認真補充蛋白質,依舊能幫助你長肌肉。哪一種運動真能對抗肌少症?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對於中老年人運動建議如下,不見得要上健身房,也不需要特殊的器材,就能開始基本的運動。阻力運動:也就是訓練肌力,包括徒手練習和使用阻力式運動器材。如果沒有做過任何阻力訓練,一開始最好找個教練或尋求指導,正確的姿勢能預防運動傷害。運動類型包括徒手練習和器械式運動。耐力運動:就是能提高心律、加強呼吸的運動,透過耐力運動可以有效率地將氧氣送到身體各部位。如:騎自行車或固定式室內腳踏車、慢跑、快走、游泳或水中運動。柔軟度運動(flexibility):可以幫助你身體更靈活,也可以消除肌肉、關節緊繃帶來的疲勞。如:伸展、太極、瑜伽、皮拉提斯等。平衡運動:提高保持平衡的能力,能幫助你降低跌倒的風險。如:雙腳站立到單腳或以腳跟站立、以腳尖站立等。
-
2021-03-10 養生.運動健身
如何慢養肌力?美國運動醫學會推薦4種運動對抗肌少症
雖然現在許多人都有運動習慣,早上的公園也能看到滿滿都是運動的人,但多數都在甩手、拍打和走路。而運動不規律、強度低、項目單一等三大運動問題,正是造成我們未老先衰的原因之一。(推薦閱讀:洗腎完累得像蟲 3 招運動變活龍)1、想到才運動 體育署公布的最新《運動現況調查》發現,全台灣規律運動人口為三三.六%。從年齡層來看,六十五歲以上的退休族規律運動的比例接近六成,但還在職場打拚的三十歲至六十五歲的中年,只有兩成左右有規律運動習慣。2、運動強度低 台灣人運動強度低,不喜歡流汗、不喜歡喘。運動強度來看,運動時選擇會流汗也會喘的,隨年齡如陡坡般下降,二十幾歲的人約有一半的比例會選擇這種運動強度,但調查五十歲的人發現,幾乎是每三個人才一個(三六.一%)。3、運動偏食 從《運動現況調查》來看,台灣人最常做的運動是散步走路健走(五五.二%),其次是慢跑(二一.六%),排名第三的是爬山(一三.二%);排名其後的籃球、瑜伽等項目,全都掉入一成以下。走路是不錯的運動,但無法抵禦肌肉無情的流失。 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何立安認為,中老年人的肌力訓練有燃眉之急,因為肌力退化提高了運動難度,進而減少運動的意願,也就造成肌力下降,這是「一旦開始就會愈來愈嚴重的惡性循環,要阻止退化,必須要有足夠的刺激強度才會有效果。」 重訓三個月,就能有感增肌 有人說,自己運動目的是養生,所以不需要那麼操,有動、放鬆就好。也有人說,醫生說膝蓋省著點用,所以盡可能不要運動到膝蓋。也有人說,高中時打球受傷,所以腰不行,不能運動。 更有許多人怕肌力運動那麼「強」,會不會受傷? 事實上,肌力運動並不只是給健美選手、運動員或動作片男主角,最能從肌力運動得利的,就是中老年人。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只要經過三個月的重量訓練,就能建立肌力。 但中年後的肌力訓練,比起追求健美的線條、追求爆發力的訓練,更需要著重功能肌力訓練。何謂功能肌力?其實就是每一天我們會用到的動作所需要的肌力與肌耐力,如走路、蹲下搬起重物、推開沉重的門,或只是從椅子上站起坐下而已。無論你幾歲,這些訓練都能幫助你的日常活動,而不只是肌肉看起來雄壯有線條而已。 訓練功能肌力時通常會運用自己的體重做徒手訓練,較不依賴器械,且能避免受傷,不只避免運動傷害,更包括日常生活不小心的受傷。 運動那麼多,哪一種真能對抗肌少症? 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對於中老人運動建議如下,不見得要上健身房,也不需要特殊的器材,就能開始基本的運動。 1、阻力運動:也就是訓練肌力,包括徒手練習和使用阻力式運動器材。如果,沒有做過任何阻力訓練,一開始最好找個教練或尋求指導,正確的姿勢能預防運動傷害。運動類型包括徒手練習和器械式運動。 2、耐力運動:就是能提高心律、加強呼吸的運動,透過耐力運動可以有效率地將氧氣送到身體各部位。如:騎自行車或固定式室內腳踏車、慢跑、快走、游泳或水中運動。 3、柔軟度運動(flexibility):可以幫助你身體更靈活,也可以消除肌肉、關節緊繃帶來的疲勞。如:伸展、太極、瑜伽、皮拉提斯等。 4、平衡運動:提高保持平衡的能力能幫助你降低跌倒的風險。如:雙腳站立到單腳或以腳跟站立、以腳尖站立等。 在運動前,請先測試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再決定適當的運動強度。若無法通過測試,則練習測試版的動作一個月,打好基礎後,才進入下一階段的初階與進階練習。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慢養功能肌力》) ● 肌力測試做做看 ● 平衡測試做做看 【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
2021-03-10 科別.泌尿腎臟
她疝氣難啟齒 手術擺脫陳年之痛
46歲謝小姐曾於幼稚園時跌倒,留下左側腹股溝疝氣的後遺症,但一直未就醫。隨年齡增長,「該邊」(即鼠蹊部)愈腫愈大,痛到坐立難安,曾被路人揮到患部,痛到當場定格。二年前,謝小姐尋求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小兒外科部主任王世憲協助,半小時內完成單孔腹腔鏡手術,術後疤痕僅有一毫米,一個月內生活就恢復如常。王世憲表示,疝氣俗稱墜腸,是指體內臟器或組織通過某薄弱處或破洞造成位移,最常發生在小腸位移、腹股溝(鼠蹊部)疝氣,男女生發生比例約為8比1,兒童及老年是罹病的兩個高峰期。腹股溝疝氣每年約有三萬人確診,女性約占3%,比率雖低,但女性患者常因難以啟齒,拖延多年不處理。王世憲曾遇過忍到60、70歲後才就醫的太太,也曾有88歲奶奶因大腸癌開刀,才順便處理十幾年的「陳年老疝」。王世憲指出,腹股溝疝氣可細分間接型(外側型)、直接型(內側型),前者是因腹股溝管的內環開口在出生後未完成退化,腹腔臟器由此孔洞掉入腹股溝管而形成疝氣,後者是因腹股溝管的後壁筋膜層,隨著年紀增長逐漸變薄,腹壁失去支撐力致使臟器膨出。不過有時腹股溝疝氣在手術之前,難確認是間接型或直接型,有些患者屬於混合型,因此過去的手術是採取「一網打盡」的方式,大範圍手術雖提高成功率,但反而增加組織破壞的程度,王世憲說,單孔腹腔鏡進入體內的傷口小且精準度高,降低組織的破壞,也能確定類型,手術時間更可以縮短至十分鐘以內。他提醒,曾有腹部手術而有腸沾黏疑慮者、60歲以上直接型疝氣的男性或全身麻醉具高風險群的患者,並不適合施行此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