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搜尋
走路
共找到
1669
筆 文章
-
-
2021-12-18 新聞.健康知識+
一走路就膝蓋痛、腳跟痛?原來是因為沒用「腳趾」!專家教你正確走路2關鍵
你的身體也像乾燥昆布般萎縮了嗎?「人到底從幾歲開始才算是老化?」前來健身房接受訓練的學員,經常問我這樣的問題。據說,她們每次因身體疼痛而前往醫院時,醫師總會委婉地表示「這是因為您開始老化了」。而這些不服輸的大齡女子,則會順水推舟地自稱「華麗一族」。抱歉,話題好像扯遠了。來我健身房的學員(男女都有),平均年齡大約是70歲左右(這只是我個人不負責任的推估),儘管已屆來稀之年,大家仍然相當朝氣蓬勃。只要我提出要求,他們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做出橋式、劈腿、靠牆倒立等肢體動作。更棒的是,若在健身房裡看到與自己年齡相仿的人駝著背,他們就會出聲提醒對方:「記得把背挺直喔。」這是因為他們早已明白,人一旦駝背就輸了。你走路時有用到腳趾嗎?另一方面,在我仔細觀察那些老喊身體疼痛的人之後,我發現他們在動作時總是大量使用單一種關節,其餘原本應該一同合作的關節,則完全英雄無用武之地。例如,一走路就喊膝蓋痛的人。就這樣的案例來說,他們的疼痛很可能來自於走路的時候「只使用膝蓋」所致,完全沒有使用到腳趾。實際上,這是一連串的連鎖效應:走路時沒用到趾關節,會連帶地使小腿肌肉、小腿脛、大腿肌肉也完全沒有被使用,兩隻腳就像是硬梆梆的木棒一樣,以僵直的狀態持續前進。這種狀態若長期持續,膝蓋的彎曲、伸展等動作就會跟著減少,進而導致走路時腳後跟、膝蓋、髖關節都會產生疼痛。就像這樣,走路時只使用膝蓋,將對身體造成局部負擔,長久下來,全身活動就會越來越卡、最終背離原本應有的順暢動作。這樣走路,血液循環就變好請大家先回想一下,平常走路的時候,你的腳趾是否總是呈現圓弧狀?若真是如此,還請試著改變走路的方式,以下說明需要特別注意的細節。例如,大家可試著用手將腳趾全數反折,如果腳底正中央出現明顯的線條,就代表足底筋膜(Plantar fascia)太過僵硬。若是在足底筋膜僵硬的狀態下,勉強做出跳躍等動作,就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發炎,產生腳底疼痛。也有很多人一穿上高跟鞋或厚底鞋,腳底就會發疼。像這種時候,除了按摩腳後跟之外,也可使用刮痧板之類的道具輔助,更有效地擴張關節可動域。人在走路時,腳後跟會最先著地,產生往前推進的力量,後續再利用整個腳底往前推,就像是用手把球往後方滾動一般,與此同時,往前伸出的另一腳大腿前側和膝窩將會伸展開來,胸部和腹部也會向上挺起。而上述過程都必須使用足底筋膜才得以完成。為此,足底肌膜炎是行走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還請大家一定要確實按摩腳底,讓肌肉變得更柔軟。書籍介紹關節放鬆,全身零痠痛:5大後彎伸展、6部位按摩、9種解痠止痛法,身體更柔韌,終結卡卡不順作者:原秀文(ShuWun Yuan)出版社:方言文化出版日期:2021/03/03作者簡介原 秀文(ShuWun Yuan):現任健身房Body Work Studio Alchemist負責人、專業健身教練。職業舞蹈家出身的她,過去也曾飽嘗肩膀無法抬高、雙臂無法開展、膝蓋疼痛之苦;試過醫院骨科、針灸、推拿等各種管道仍不見效果,於是,她開始自行研究各種肢體訓練和健身運動等做法。在過程中她發現,身體疼痛的原因出在關節可動域太過狹窄。克服自身的疼痛之後,她便把肢體訓練的內容系統化,持續協助有同樣身體煩惱的人們。延伸閱讀: 10多年來堅持不喝牛奶!85歲台灣糖尿病之父:牛奶喝越多,乳癌、心血管疾病比率越高
-
2021-12-17 寵物.寵物故事
大街上驚見狗狗走路「全身著火」 志工斥:魔鬼般的可怕劣行
美國喬治亞州發生一件駭人聽聞的寵物虐待案件,本月5日早上有路人看到一隻拉布拉多貴賓犬走在街上,最可怕的是牠全身上下被火團包覆,民眾趕緊幫忙將火撲滅,並將狗狗送醫。這隻拉布拉多貴賓名叫「威爾」(Will),幸好送醫搶救後沒有生命危險,獸醫說威爾最終能完全康復,不過中間會歷經艱辛的醫療過程,必須經過多次清創手術移除壞死的皮膚組織。負責救援威爾的非營利組織Dog Days Rescue持續在臉書粉專分享威爾的治療進度,他們不解是怎樣的人會做出這種殘忍的事,並形容這是可怕、魔鬼般的行為。他們還發現威爾身上有其他舊傷疤,顯然在被火燒之前,已經經歷一段被虐待的生活。所幸在事件過後三天,即使在鬼門關前走一遭,威爾首次搖了搖尾巴,也會親近工作人員,顯然牠擁有堅強的心靈,對人類仍存有信任。威爾預計還要住院至少4星期,動保組織為威爾的醫療費募款,截至周三已募得1.1萬美元(約新台幣33萬元)。警方已鎖定威爾的飼主,不過無法斷言兇手是他,全案仍在調查中。
-
2021-12-17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怎樣才算準備好了?3個世代從3面向教你規畫退休
▍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退休準備是老後生活的基石,今年影響退休準備最重要的變數就是新冠疫情,聯合報日前舉辦「疫變下的退休力應變沙龍」,邀請專家分享面對未來疫變新日常。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宣布,年底將推出「退休準備指標2.0」,並展開「台灣退休力資源地圖」計畫,邀請合作夥伴共同為幫助大家儲備退休力而努力。三位與談專家分別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以及旅居波蘭的作家葉士愷。施振榮以投資報酬率的觀念分享,平均壽命延長,一定要避免老來臥床失能,40~50歲就要開始準備,及早投資。陳亮恭建議要「以終為始」,保持健康需要「套餐」,即運動、營養、社會連結及慢病管理缺一不可。最年輕的葉士愷也認為,退休準備應該提早規畫。游美月表示,去年我們開啟退休準備工程,找出五個核心能力,分別是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推出「五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近一年來獲得3萬人的熱烈回響。去年調查發現,國人退休準備分數僅54分,根本不及格,大部分的人對退休沒有規畫,年長女性的退休準備更明顯不足。近來遭逢百年大疫,這個變數讓大家都必須重新適應生活。因此,今年特別邀請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與擅長人工智慧大數據的宏碁智醫團隊,依填答內容找出6種退休準備樣態,推出「退休準備指標2.0」,提供更精準的退休準備評量,也計畫推出「台灣退休力資源地圖」,希望對退休準備的各面向提供專業資源,幫助民眾進行退休準備,加強退休力以適應變局。【健康準備】保持健康需「套餐」 4要素不可缺陳亮恭指出,退休準備指標與其他工具最大的不同,就是問出「你動手準備了嗎?」,透過執行程度,問出實質準備狀況。初步發現,財務準備是退休準備的第一步,通常是先意識到退休生活需要財務支持,但若以完成度來說,健康準備的執行難度最高。他認為,可以將健康準備視為退休準備的「粽子頭」,只要拉起粽子頭的結繩處,健康力提升,其他退休準備能力也會跟著提升。不過,健康準備的執行必須落實在生活上,例如每周運動三次、攝取足量蛋白質等,除了個人動機,也需要環境配合。游美月指出,疫情使她固定健身的習慣中斷,但一段時間後,認為再這樣下去不行,於是開始自我鍛鍊,每天提早一小時起床,做各15分鐘的有氧與瑜伽、5分鐘冥想、3分鐘倒立,重新調整運動習慣,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施振榮和陳亮恭對於健康維持也有新領悟,尤其是陳亮恭,他說自己向來是健康知識的倡議者,如今成為實踐者,把運動放上每天的時程表,甚至在跑步機上邊聽有聲書邊走路,維持體力。曾經中風的施振榮說,他很早就意識到「自己健康 自己顧」,他現在每天走路、天天動腦,想辦法讓身體和頭腦都更健康。【延伸閱讀】>>企業家施振榮裝13根支架的深刻體驗 【財務準備】疫情激發危機感 年輕人開始理財財務準備是退休準備的第一步,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指出,疫情使股市大熱,不少年輕人感受到疫情帶來的危機感,開始規畫財務,看見市場的投資機會,但楊淑惠提醒,投資行為不完全等於財務準備,退休財務準備必須有完整規畫。楊淑惠表示,台灣爆發社區感染以來,約有3%的民眾因疫情增加退休規畫的金額,其中以30~39歲占大多數,不過,有4.2%的民眾認為疫情讓他們思考提前退休。另外,疫情期間,許多行業受疫情影響,導致收入短少,若不幸染疫,後續的醫療照護費用、薪資損失等,也是不小的額外開銷,凸顯緊急預備金、醫療保險規畫的重要性。 中信銀專家提醒 健康風險是財務準備變數 楊淑惠建議,財務準備必須思考資金來源、規畫目的與用途、甚至創造財富的方式,並注意風險控管,建議先確認投資目的及對風險的承受力,切勿將資金壓在同一個籃子中,此外,也要考慮年紀漸增的健康風險。不同年紀應有不同的財務規畫重點,30多歲的人多半處在事業衝刺期,除了及早投資,最好趁著年輕先規畫基本的醫療保障;三明治族群多半為家庭經濟支柱,也邁入事業高峰期階段,一旦遇到變數或事故,對家庭影響大,建立緊急預備金及壽險、重大傷病相關保障顯得格外重要。「50+」的準退休族群,則建議以退休金及長照規畫為主,並建議增加固定收益標的。【延伸閱讀】>>三個世代退休財務準備如何更完整【社交準備】疫情來了 運動、社交玩出新變化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習慣,更凸顯退休準備需隨時調整。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雖然最年長,善用科技的他,卻很享受視訊帶來的便利,「我適應得很好」;但視訊會議對於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來說,有時反而是惡夢,因為曾經一整天有7~8個會議;葉士愷則經歷波蘭和台灣疫情最嚴峻的時期,印象十分深刻。 施振榮說,因為有科技,疫情對我沒有什影響,以前同學會五年辦一次,拜疫情所賜,現在同學會每個月辦一次,「台美一起空中聚會」;過去參與會議,總需要外出,光交通往返就占據大半時間,但現在用視訊會議,反而少了許多限制。相較於過去,疫情之下的生活反而更快樂。但談到視訊會議,陳亮恭說,「我最近開始受到這個苦了。」疫情爆發讓他工作量暴增,以前實體會議,如人到不了就不去,現在都用視訊,即使舉辦地點在國外,也不能不去,最高紀錄一天開了7~8個視訊會議。旅居波蘭的作家葉士愷說,去年在波蘭碰上當地疫情嚴重,生活受到高度管制。他幾乎沒有出門,社交生活嚴重受阻,復活節、聖誕節一樣冷清,今年四月返台,又碰上台灣疫情大爆發。他認為,大家都要學習與疫情共處。【延伸閱讀】>>看看作家、Youtuber葉士愷分享波蘭防疫經驗【退休想像】施振榮、陳亮恭:腦中沒退休這件事葉士愷表示,新世代對退休想像是可以健康自在過生活,不需要為了經濟煩惱;陳亮恭則表示,現在腦中沒有退休這件事;施振榮則說,自己雖從工作退休,但沒有從社會和人生中退休。三個不同世代,對退休人生各有不同看法。退休制度於1880年俾斯麥於德意志帝國實施,規定65歲退休,但當時德意志帝國平均年齡才47歲。俾斯麥為了讓老到無法工作的人得到政府照顧,提出退休制度,與如今追求第二或第三人生的退休已經不同。即將邁入77歲的施振榮說,台灣平均臥床時間是8年,若以現在的平均餘命80歲來說,「我現在應該是躺在床上的人」。他60歲從工作退休,從40歲就開始準備,50幾歲時發現冠狀動脈阻塞,於是減少壓力、注意飲食及多運動,如今他雖然從工作退休,但一直保持社會連結,「活在社會就是要不斷地有貢獻,必須不斷的學習。」陳亮恭說,他現在腦袋裡是沒有退休,英國經濟部智庫曾調查,勞工不管幾歲退休,退休後平均僅開心兩年,隨後就開始因健康問題看醫師;法國研究也發現,勞工每晚一年退休,可降低失智症發生風險3%~5%。其實目前為退休人士設計的許多健康促進方法,包括要有活動量、要用腦力,與人相處應對,退休後要排很多課程才能達到這些目的。陳亮恭認為,有些工作職務必須世代交替,但不代表不用繼續工作,他目前腦中沒有退休這件事。
-
2021-12-17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工時長、壓力大,40歲時就高血壓!做6件事紓壓
兒科醫師工作時間長、壓力大,還好我很喜歡與小朋友相處,診間小病患很純真、可愛,一張小貼紙就很容易滿足,很紓壓,但我沒想到的是,「我40歲時,高血壓竟悄然而至。」「詹主任,你的臉怎麼那麼紅?」察覺我有異樣的是門診跟診的護理師,她發現我看診時整個臉漲紅,連忙提醒。連3次量血壓都超標量測血壓發現,血壓值150/100mmHg,超過標準140/90mmHg,單次血壓高以為是勞累所致,但經過休息30分鐘再量測,連3次量測都超過140/90mmHg,已是高血壓第一期,需要好好控制血壓。面對高血壓,我做六件事:一、接受治療並回診追蹤:很多人罹患高血壓已達需要吃藥控制,如選擇飲食、運動控制,但效果不彰,且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我常衛教病人,愈早控制好,預後愈好,合併症如血管硬化、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愈少,存活愈久。確診高血壓後,我吃藥控制,每天一顆降血壓藥,固定回診追蹤,醫師也會依照病況調整藥量,如今控制得宜,調整為一天吃半顆藥。二、自我檢查:愈年輕罹患高血壓,愈要注意是否有其他病變,我有高血壓、癌症家族病史,年輕時就固定每年自費全身健檢,在確診高血壓後,也及早發現患有高尿酸血症。我的飲食清淡,沒有攝取過多高普林食物,但研究顯示,過高尿酸與代謝疾病有共病的關係,高尿酸除了痛風外,也會傷害腎臟、增加洗腎風險,因此我及早服藥治療,控制尿酸。三、飲食上力行「得舒飲食」:少鹽、少油,多堅果,少吃紅肉,多吃蔬菜水果,居家常備小包裝的原味堅果。四、規律運動與作息:符合運動357原則,也就是每次運動30分鐘、一周運動5次、達每次最大心跳的七成,即(220─年齡)×70%;平時下班後,我和太太走路當運動,從住處快走到餐廳約半小時,達到中度運動程度,講話會有點喘,吃完晚餐再散步返家,晚上10時就寢,隔天早起;假日和家人到溪頭、杉林溪等景點,走步道兼森林浴。五、量測血壓:我的床頭擺放血壓計,每天早起、睡前量測,並且記錄。六、給生活找點樂子:高血壓患者要懂得紓壓,除了診間喜歡與小朋友互動,很多患者也是看著他們長大,變成好朋友,很有成就感。每天與太太共進早餐,共飲我手沖的咖啡,相當紓壓,開啟美好的一天。醫學辭典/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動脈血壓升高的慢性疾病,高血壓平時症狀並不明顯,有些病人即使血壓異常升高,身體不會有不適感,常被忽略,因此有隱形殺手之稱。 國中以上就可以自我量測血壓,年輕人若連三次血壓超過120/80mmHg(量測之間需休息30分鐘),40歲以上連三次血壓超過140/90mmHg,應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詹聖霖小檔案現職:●台中榮總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心臟科主任●陽明交大、高醫大醫學系兼任副教授●兒科醫學會副祕書長、兒童急診醫學會常務理事、兒童心臟醫學會監事學歷: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中山醫大醫學系專長:●微創心導管手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心臟病及川崎病診治●兒童急重症加護醫療●兒童腸病毒重症醫療經歷:台北榮總兒童心臟專科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紐約兒童醫院進修、台中榮總兒童加護中心主任興趣:健走、旅遊、欣賞音樂、品嘗咖啡
-
2021-12-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 不動勇士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內遺傳疾病大師林秀娟教授介紹他們的團隊。這是一門需要專精的學問、耐心的修養以及多元合作(醫師、護理師、諮詢師、個管師、社工師等)的臨床專科。林教授是國內這方面頂尖的小兒科醫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勾勒出遺傳疾病病人家屬的種種遭遇,需要團隊各種不同成員的合作。她並邀請兩位罕見疾病個管師分別敘述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人,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多年,還同意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以及一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母子以及家中唯一健康的父親剛被發現得到癌症,而呼籲積極協助這種不幸的病人與家屬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並讓他們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我們團隊,包括醫師、社工師、護理師及個管師,要去拜訪的個案非常特殊唷! 阿杰今年30歲,診斷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好幾年了。經罕病個管師聯繫得知他有意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於是團隊到宅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 一進到個案家中,看到他身穿乾淨的白色T恤及帥氣牛仔褲,房間擺滿可愛的公仔,床邊還放置電腦設備,小杰微笑打招呼說:「謝謝您們來看我!」我驚訝又好奇,阿!不是氣切裝了呼吸器嗎?怎麼說話還如此清楚有條理,小杰解釋說他特地花了很多功夫去學習發聲。他從小就不會走路,也沒上過一天學校,全在家靠網路自學,目前幫助教會工作,協助發行專刊及審稿。小杰娓娓敘述他的生命故事:「有記憶以來我覺得自己只是不能走路,媽媽把我照顧的非常好,生活起居沒有太大影響。後來聽父母說才知道自己曾被醫生判定只能活到兩歲。小時候被家人帶在身邊,到處求神問卜,接受各種民俗療法,也曾被算命說我上輩子做壞事之類的。直到19歲有一天突然胸痛送醫,醒來時發現我全身插滿管子,在加護病房住了40幾天,接受了氣切手術。出院回家後,每天一睜開眼,就只能望著天花板和四面牆壁發呆。幸好教會的朋友來看我,讓我藉著信仰能『走出來』。「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在那次住加護病房後我與家人溝通,希望未來能走得有尊嚴,於是在家人支持陪伴下我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最近在網路看到『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上路,希望可以了解,這是為了我媽媽,我怕她到時候又捨不得放我走。」真是令人敬佩的勇士!小杰雖然沒有受過學校教育,但他的思維談吐成熟及縝密,他希望可以為先安排好自己的未來,除了顧慮家人,熱心善良的他還同意我們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他的影片可以連接youtube。
-
2021-12-15 寵物.寵物故事
毛小孩,我很想你/Nike陪伴17年 因齒槽瘻管症告別
Nike出生1周即被抱進我家,我們視你為家人,列孫字輩之首,疼你愛你,給你充分的自由,家裡隨你追趕跑跳碰。你的生活幾乎都是我在照顧,我倆形影不離。我坐沙發,你就趴在我的腿上;我坐一半椅子,你就跳上另一半跟我擠;我吃東西時你坐在旁,眼神期盼能分享;我走到哪裡,你就跟到哪裡。時光飛逝,一晃眼17年,你算是「狗瑞」了。沒想到年初健檢,醫師說你有幾顆不太好的牙齒應拔掉,考慮到你的牙齒剩沒幾顆,請醫師盡量不要拔,讓它們自然脫落,未料這幾顆牙齒要了你的命,真是悔不當初。先是左上臼齒得了齒槽瘻管症,引發白血球和腎臟病指數飆高,身體大不如前,走路東倒西歪。經治療左臉頰傷口癒合了,左上犬齒也齒槽瘻管,膿液穿透鼻腔膜流入左鼻孔,治無可治,病入膏肓。看到你活得很辛苦,真令人心疼和不忍,我們不得不放手,希望讓你以比較自然、舒適的方式離開。你離去那天,我抱著你,你望著我,你以極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叫了十幾聲,像是在向我辭別,我淚水直流。或許是和爺爺道別的心願已了,接著你平靜地側躺著休息入睡,直到斷氣,安詳地離開。感謝你17年來陪伴我的退休生活,帶給我們家人非常多的歡笑和快樂,想念你,你依然在我們心中。
-
2021-12-15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新手必看 登山必備的炊煮裝備
登山是一個非常消耗體力的活動,一天至少都要走個七、八小時,登山糧食準備,也需要配合行程的天數,及環境的變化來做規劃。Youtuber「台灣368陳彥宇」教你如何準備登山炊煮的裝備,及學習正確高山用火的觀念。對大多數沒有在山上煮過東西的人來說,在野外煮東西好像很麻煩、複雜,「要準備什麼器具?」不外乎是我們第一個問題,接下來是挑選各種器具的種類、食材的準備、到烹煮的技巧。這一連串的問題,往往讓許多人卻步。「台灣368陳彥宇」透過影片,交登山者學習上山必備的炊煮裝備有哪些、怎麼使用;只要做足功課,有了適當的裝備,在山上煮東西,一點也不困難!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知識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改善飲食習慣!台灣368陳彥宇YT頻道:點我看台灣368陳彥宇YT原始影片:點我看延伸閱讀上下樓梯膝蓋痛?物理治療師一招讓你不再怕走路減重迷思大破解!醫師教你維持身材不復胖的關鍵「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2-1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影/8旬嬤靜脈栓塞腳腫難走路 血栓溶解再置放支架恢復
85歲王姓阿嬤雙腳腫脹、疼痛,到醫院腎臟科治療後右腳消腫,但左腳仍腫脹,懷疑是栓塞造成,轉診童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李志賢醫師,檢查後發現她左下肢深層靜脈血栓,確認是左腳總腸骨靜脈狹窄造成栓塞,李志賢醫師先安排血栓溶解手術,再進行總腸骨靜脈支架置放手術。手術4天後左腳已完全消腫,可以開始活動行走,住院一周出院。王阿嬤因為腎功能不佳,持續在腎臟科看診治療,她雙腳開始出現腫脹,以為是腎病造成的水腫情況,剛開始並不以為意,後來雙腳卻越來越腫痛,痛到連行走活動都困難,才到腎臟科就醫治療,治療後右腳消腫,但左腳仍是腫脹又疼痛,懷疑是左下肢深層靜脈血栓導致,立即轉診心臟外科李志賢醫師。李志賢醫師安排進一步的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患者因為左側總腸骨靜脈嚴重壓迫性狹窄,漸漸造成的深層靜脈栓塞,當血液無法順利回流才出現左腳腫脹而疼痛,進行血栓溶解手術,先解決血管栓塞問題後,再進行左側總腸骨靜脈支架置放手術,手術順利完成,術後左腳逐漸消腫,4天後左腳消腫恢復如昔,可以開始下床行走動。李志賢醫師表示,深層靜脈栓塞是指深層的靜脈裡血液回流出現問題或不良,造成肢體腫脹情況,好發在下肢,偶爾也會出現在上肢部位,若腫脹狀況沒有好好治療,嚴重可能導致動脈血液循環受阻,出現肢體腫脹部位因為缺血壞死狀況,甚至可能需要截肢,下肢或骨盆發生的深層靜脈栓塞,也可能併發肺栓塞而有致命危機,所以必須及早進行處置治療。李志賢醫師呼籲,長期坐臥、高齡、肥胖、慢性病患者等都容易出現深層靜脈栓塞,需多走動、活動腳部,增進靜脈回流來避免阻塞,尤其近期低溫,當日夜溫差大時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要做好腳部保暖,若有單側下肢腫痛情況發生,要及早就醫診斷治療。
-
2021-12-12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晚一分鐘差很大!腦中風救護不能拖:救一人就是救一個家庭
119正確判別通報 能加速醫院搶救周中興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主治醫師面對徵兆提高警覺,精準後送縮短治療時間。腦中風屬於急性重症,不論是腦血管出血或阻塞,大多會有不適徵兆,可採用「微笑、舉手、說你好」評估是否為腦中風症狀,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周中興表示,通報119並確認為急性腦中風時,醫院會同步啟動緊急救護SOP,包括緊急腦部影像檢查、抽血、準備醫材等流程。若少了通報119緊急救護這一關鍵步驟,民眾自行到院後還要諮詢、等待檢查,拉長了搶救時間,拖延每一分鐘,約增加200萬腦神經細胞死亡。周中興呼籲,民眾應該善用119資源,同時尊重救護技術員的專業,聽取建議送往「就近適當」的急救責任醫院。為了讓病人在黃金時間內順利施打靜脈血栓溶劑,或是進行動脈取栓,各縣市衛生局、消防局與醫院建立腦中風緊急醫療處置網絡,119勤務中心接獲通報將隨即通知就近的醫院啟動到院前準備。一到現場馬上施以緊急醫療處理的緊急救護技術員(EMT),在醫療最前線為病患爭取更多黃金救援時間,熱血守護國人健康。台灣腦中風學會透過與聯合報及各地消防局跨領域合作,推廣腦中風的健康識能、靜脈血栓溶解劑與動脈血栓移除治療,了解適切的診治及處置。民眾可透過評估危險因子調整生活型態,提高警覺注意身旁的親友,有機會救人一命、保住一個家庭。雲林縣/多獨居老人 搶救腦中風交給119陳韋鳴雲林縣消防局訓練教官、雲林縣政府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消防員接獲通報到現場時,是唯一可以幫助民眾的人,神聖使命強化我們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根據內政部統計,雲林縣65歲以上人口佔比僅次於嘉義縣和台北市,轄內有許多獨居老人或老老照護困境,相對身體不適通報119的個案也增加。雲林縣消防局訓練教官陳韋鳴說,腦中風病情瞬息萬變,處理準則要「快」與「準」,觀察患者的臉部表情、身體動作和語言表達能力,就要搶快緊急送醫。中風的徵兆除了較常見的眼歪嘴斜、單側無力外,民眾常有許多迷思,陳韋鳴說曾見民眾聽信「指尖放血降血壓,有助延緩中風」的說法,事實上在手指頭扎針放血無法治癒中風,這是錯誤的迷思。以及患者若有意識不清的情況,因民眾無法判斷是否為低血糖造成或是急性中風發作,切記不能往口中塞藥品、餵糖水等外來物,以免造成異物哽塞而致命,建議記下發作時間與症狀,等待救護人員抵達現場。陳韋鳴呼籲,保持警覺、及時分辨中風、撥打119送到正確的醫院才是最佳解方。南投縣/分秒必爭!就地送醫 縮短到院時間李嘉祐南投縣消防局訓練教官、南投縣政府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我只想幫助人!唯一可為民眾做的事,就是盡力去急救,重拾健康生活。全台唯一不臨海的南投縣,偏鄉醫療資源明顯不足。南投縣消防局訓練教官李嘉祐的父親是腦中風患者,對於重症救護感觸特別深,呼籲民眾日常做好健康管理控制,三高患者更要按時服藥、定期檢查,遠離致命威脅。急性腦中風有賴民眾、消防、醫院共同建立救護鐵三角,透過良好的溝通彼此信任,聽從專業人員就近送至責任醫院,急救搶快到院接受治療。南投縣的地區醫院大多能進行靜脈血栓溶解劑,若超過黃金4.5小時,由醫院轉院至台中或彰化的動脈血栓移除手術團隊,仍有機會降低腦部受損的風險。新竹縣/善用119 啟動腦中風急救網絡黃韓林竹東消防分隊小隊長、新竹縣政府消防局救護教官、高級救護技術員困難的事簡單做、簡單的事用心做,大家一起努力把災害降到最低,救是你、就是我!新竹縣三面環山,最遠的鎮西堡、司馬庫斯等部落離竹東市區尚有2小時車程,為突破山區地勢與氣候對緊急救護效能造成的限制,新竹縣政府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黃韓林說,已專門為腦中風病友執行「救護紀錄雲端e化系統」,提升救災救護與線上即時派遣,落實勤務管制加強搶救效能。當119人員受理案件時,一邊傳遞病人病情至救護人員e化系統、一邊衛教指導民眾,確保患者在救護車到達前維持生命跡象,以利救護人員順利銜接後續。大多數長輩發病時並不知道自己中風了,家中移工看護也僅認為「怪怪的」,跟平常比起來不愛說話、走路不穩,等到雇主回家才送醫救治,已造成不可逆的腦部細胞損傷。民眾可透過辛辛那提測試法辨別中風症狀,有任何異狀立即撥打119,讓救護人員協助送往有提供急性中風治療的醫院!腦中風盡早治療預後愈好,把握黃金救命3小時,救是你、就是我!苗栗縣/城鎮距離長 需正確判斷送對醫院劉旻昌苗栗消防分隊小隊長、苗栗縣政府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助人就是助己,營造溫馨正向的社會氛圍,總有一天會給予回饋。苗栗縣幅員廣大、城鎮之間距離較長,若沒有在第一時間送至專責醫院,反而增加舟車勞頓、延誤救援時間。苗栗縣政府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劉旻昌從事救災救護工作逾20年,曾遇過民眾指定送往台中童綜合醫院,經過衛教溝通,送至5分鐘車程的區域醫院,終於解除危機。劉旻昌表示,掌握腦中風的發病時間非常重要,可協助醫護團隊判斷使用血栓溶劑或動脈取栓,他的姑姑曾發生左腦中風,當時家人發現有失語異常,立即撥打119送往最近的醫院治療,出院後幾乎沒留下後遺症。有些三高病患平時控制血壓、血糖的成效差,出現腦中風徵兆時,以為只是身體短暫不適,等到家人發現眼睛緊盯前方不動、臉部表情僵硬偏癱、單側肢體無力,驚覺大事不妙,已錯失黃金治療時間,面對中風危機,他呼籲民眾應該提高警覺。
-
2021-12-12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易被忽略的後循環腦中風
73歲的陳先生清晨起床,覺得左手臂麻麻的,手機用起來不太順手。他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與心血管疾病,且冠狀動脈曾裝了支架。下午3點,家人帶他掛急診,因有三高與冠狀動脈病史,加上左手臂發麻,醫師擔心是急性心肌梗塞,替他照胸部X光,抽血檢測心肌酶指數等都正常,只有心電圖顯示陳舊性心肌梗塞,於是讓他回家觀察。第二天,家人發覺他走路不穩,帶他回急診室。醫師發現他左側偏盲,走路時容易撞到左邊的物品,看手機必須把頭轉向左邊才能看到整個手機,因此顯得操作不靈活。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側枕葉與顳葉內側有大片缺血性腦中風。磁振造影掃描顯示除了中風,右側後腦動脈的進端處有明顯狹窄,因而診斷是動脈硬化造成血管狹窄而導致缺血性中風。陳先生住院後服用抗血小板凝集劑,病情穩定,出院後繼續在門診追蹤。他並沒有因為第一天沒診斷出中風而影響病情或預後,但其發病診斷過程,值得醫病雙方參考。後循環中風常不易察覺:人類腦血流分前、後兩大系統。前循環來自兩側內頸動脈,分為前腦動脈與中腦動脈,供應大腦前大半部血流,如果中風,會出現單側肢體麻木無力、嘴歪臉斜和失語症等一般所熟悉的症狀。後循環來自兩側椎骨動脈,進入顱內後會合成基底動脈,除了分出兩側的後大腦動脈與三條小腦動脈,以供應後側大腦(枕葉、視丘)與小腦,還分出許多小血管到腦幹,非常複雜。後循環中風約佔所有缺血性中風的20%,症狀依中風部位而不同,雖然也會有肢體麻木無力,但大多是平常不易察覺的視野偏盲、複視或視線模糊、反應遲鈍、口齒不清、協調不佳和走路不穩等現象,還有頭昏、暈眩、噁心和嘔吐等非特殊症狀,而不易聯想到是中風。例如來自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發表於2016年3月《中風》期刊的一篇論文,病歷回顧465缺血性中風案例,相對於16%的前循環中風最初在急診室沒被診斷出來,後循環中風則高達37%。口訣「BE-FAST」有助於提升後循環中風的診斷:有個快速評估是否腦中風的「FAST」口訣:「微笑、手舉高、說說話、搶時間」(Face、Arm、Speech、Time)很實用,但不易偵測後循環中風的症狀,因此學者提出增加「BE」兩項,即「平衡、眼睛」(Balance、Eyes),需注意平衡、走路、視野與眼球轉動等問題。「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與「定錨效應」(anchoring)所造成的認知錯誤:臨床醫師的養成需要快思與慢想。急診室的病情大都緊急,醫師需在資訊還不明朗的情況下,根據醫學知識與經驗,靠快思做決斷並立即處理,難免會受到訊息所呈現的框架或定錨方式的誘導,例如有過冠狀動脈疾病的人,當出現左手臂發麻,就會聯想到需緊急治療的心肌梗塞。追蹤非常重要:當病情沒改善或變壞時,一定要回診,讓醫師再評估,跳出框架效應,找尋新的線索,以對症治療。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1-12-09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運動後腰痛、膝蓋痛?健身教練教你3個髖屈肌伸展動作
你也會深蹲時身體前傾嗎?運動後常覺得腰痛、膝蓋痛?都是因為你的髖屈肌(Hip flexor)太緊了!「Pelieving」健身教練Paige教你3個動作伸展髖屈肌,減少運動傷害。現代人長期坐辦公室,髖屈肌常常是收縮的狀態,不只是跑步、深蹲會使用到髖屈肌,像抬腳、彎腰等髖關節需要彎曲的動作也會使用到。髖屈肌我們一天會使用到上百次,沒有好好伸展就運動,導致不對的地方發力,造成腰痛、膝蓋痛。Paige在影片中教大家3個髖屈肌伸展動作,鴿式、跪弓步、蛙式,每天可以多次的練習,或是當成阻力訓練前後的伸展,能夠穩定核心、矯正骨盆、不容易產生運動傷害,詳細解說快一起看影片吧!想了解更多健康運動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身體更健康!完整影片:點我看Paige FB:點我看延伸閱讀減重迷思大破解!醫師教你維持身材不復胖的關鍵上下樓梯膝蓋痛?物理治療師一招讓你不再怕走路「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2-09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減重迷思大破解!醫師教你維持身材不復胖的關鍵
總是覺得減肥越減越胖嗎?除了飲食控制,不間斷的運動才是維持身材不復胖的關鍵,讓「好邱夫妻」用9分鐘教你改善所有復胖問題。從零開始建立運動習慣,除了要飲食控制外,選擇有氧運動以及重量訓練分別也會使人瘦下來後的體態不同。Youtuber「好邱夫妻」整理了運動減重的精華片段,並破解越減越胖的三大魔咒,且告訴你高強度間歇運動對減重的效果是否有效。要記得找到喜歡、並且能夠長期持續做的才會是有效的減脂運動,快跟著Youtuber「好邱夫妻」瞭解何謂減重,千萬別減重失敗做了白工還增胖得不償失!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運動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身體更強壯!好邱夫妻YT頻道:點我看好邱夫妻YT原始影片: 點我看延伸閱讀上下樓梯膝蓋痛?物理治療師一招讓你不再怕走路越動越痛?6動作放鬆肌肉、舒緩疼痛「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2-0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單腳腫成象腿 留意髂靜脈壓迫
一位年約60多歲女性,左腳因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服用抗生素後狀況改善,但左腳腫脹卻遲遲沒有消退,一踩到地板就感到麻痛。後來會診心臟科發現,她的雙腳不對稱水腫,左腳已腫成象腿,超音波檢查確診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髂靜脈位於盆腔內部,當被壓迫或產生血栓時「非常難被發現」。因為髂靜脈上方有一條動脈,髂靜脈與動脈並行,當腹腔空間被擠壓時,就可能壓迫到動脈再壓迫到髂靜脈。郭志東指出,壓迫原因非常多種,如腫瘤、膀胱疾病、坐姿或走路姿勢不正確、長期便祕壓迫、年紀大肌肉纖維化等,因此,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大多發生在年輕男性、50歲以上女性身上。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雙腿也難發現是否有水腫,必須等到血液回流明顯堵塞,才會開始出現,走路會感到腳部脹痛,或是穿褲子腿部變很緊,才可能察覺。郭志東說,髂靜脈壓迫症候群也會發生血栓等致命危機,通常髂靜脈壓迫症候群不會雙腳同時腫脹,建議平時要查看雙腿的水腫是否不對稱,或是壓小腿內側,壓下去查看是否有明顯的凹痕,且恢復速度慢,如果是,表示有水腫。若發現雙腿水腫不對稱,加上自行檢測確認有水腫時,可以到心臟內科照超音波確認。輕微的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可以透過抬腿、穿彈性襪幫助靜脈回流。嚴重的患者則會使用導管放置支架治療。郭志東提醒,冬天天氣冷,民眾減少活動,水又喝得少,更容易導致血栓的發生,呼籲民眾一定要多加注意。
-
2021-12-0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單一下肢腫成像象腿 髂靜脈遭壓迫恐釀致命危機
一位年約60多歲的女性,左腳因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由於症狀輕微,服用抗生素後狀況改善,但左腳「腫脹」卻遲遲沒有消退,左腳一踩到地板就感到麻痛。後來會診心臟科醫師,發現她雙腳不對稱水腫,左腳已腫成像是象腿,照超音波檢查,確診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國泰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髂靜脈位於盆腔內部,當被壓迫或是產生血栓時「非常難被發現」。他解釋,髂靜脈上方有一條動脈,髂靜脈與動脈併行,當腹腔空間被擠壓時,就可能壓迫到動脈再壓迫到髂靜脈。郭志東表示,壓迫原因非常多種,如腫瘤、膀胱疾病、坐姿或走路姿勢不正確、長期便秘壓迫、或是年紀大肌肉纖維化等,因此,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大多發生在「年輕的男性」、「50歲以上的女性」。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雙腿也難以常覺是否有水腫,必須要等到血液回流明顯堵塞,才會開始出現,走路會感到腳部脹痛,或是穿褲子腿部變很緊,才可能察覺。郭志東表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同樣會發生血栓等致命危機,平時建議要查看雙腿的水腫是否不對稱,通常髂靜脈壓迫症候群,不會雙腳同時腫脹,或是平時可以壓小腿內側,壓下去查看是否有明顯的凹痕,且恢復速度慢,如果是,表示有水腫。建議發現雙腿水腫不對稱加上自行檢測確認有水腫時,可以到心臟內科照超音波確認。輕微的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可以透過抬腿、穿彈性襪幫助靜脈回流。嚴重的患者則會使用導管放置支架治療。郭志東表示,提醒冬天天氣冷,民眾減少活動,水又喝得少,更容易導致血栓的發生,呼籲民眾一定要多加注意。
-
2021-12-07 新聞.元氣新聞
衛福部內首長再傳緋聞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問心無愧
《CTWANT周刊王》跟拍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並於今天上午報導他與年輕女性共進晚餐、散步牽手。李伯璋今上午出席記者會前表示,兩人間互動正常,沒有特別意涵。雖然媒體報導後,外界各有解讀,但他問心無愧,也會勇敢面對挑戰,繼續推動健保改革,讓台灣醫療環境更好。面對媒體詢問,是否會跟太太牽手、太太有看到報導?李伯璋表示,當然會跟太太牽手,今天還來不及跟太太確認,但兒子已有看到報導。至於為何與這位女性十指緊扣?李伯璋說,走路的情況沒有特別意涵,這位女性無論學問、做人做事都很好,是工作上認識,平常都是一群熟人一起出去。這次相約吃飯也都是正常的互動,吃完飯送對方回去,就這樣而已。「這是我個人行為的問題,本來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狀況,」李伯璋表示,自己要勇敢面對一些挑戰,雖然媒體報導大家各有解讀,但坦白講「我是問心無愧。」李伯璋強調,他從南部到台北工作,就是以讓台灣醫療環境更好為目標,很多事情一步一步進行中,這就是他在此服務最大的意義。希望外界關注健保署的工作,例如今天與台大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就是一個創舉。健保署今召開記者會,宣布與台大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建立心血管疾病診斷與預後之人工智慧預測模式,科技部司長陳國樑、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名醫王宗道都親自出席。李伯璋致力於推動器官捐贈,曾擔任器官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也是國內腎臟移植權威;他獲獎無數,包括2013年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療典範獎、2017年醫療奉獻獎的特殊貢獻獎等,同時也是第1任衛福部台南醫院院長、第2任健保署署長。
-
2021-12-07 養生.運動天地
為什麼運動是最好的藥?研究證實:能治療26種病
我在前天和昨天分別發表了自由基有害?運動有害?上集和下集,駁斥那些會讓民眾對運動產生疑慮的網路資訊,但總覺得應該還要進一步讓讀者知道運動對健康的重要,尤其是它能治療多種疾病。我是在2016-3-18創設這個網站,5天後就發表了兩篇跟運動有關的文章(什麽是最好的運動;馬總統的伏地挺身),而到現在總共已經發表了56篇跟運動相關的文章。在這些文章裡最常出現的一句話就是「均衡飲食,有恆運動」。為什麼我會這麼注重運動?道理很簡單,因為「運動是最好的藥」。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用exercise 和“best medicine”做谷歌搜索,共搜到琳瑯滿目大約是數百篇的文章,其中這幾篇是比較有來頭的:哈佛大學:Exercise is still the best medicine(運動仍然是最好的藥)Discover Magazine(發現雜誌):Why Exercise is the Real Miracle Drug(為什麼運動是真正的奇蹟藥)Long Island Center for Ear Nose Throat Health(長島耳鼻喉健康中心):Exercise- The Best Medicine!!(運動——最好的藥!!)Mercy Health System(慈悲健康系統):How exercise can be the best medicine(運動如何可以是最好的藥)美國心臟協會:Staying active is ‘the best medicine’(保持活躍是「最好的藥」)Texas A & M(德州農工大學):THE BEST MEDICINE: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OLDER ADULTS(最好的藥:提倡年長者做運動)我也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做搜索,搜到這三篇:2015-11-25:Exercise as medicine – evidence for prescribing exercise as therapy in 26 different chronic diseases(運動作為藥物——用運動作為治療 26 種不同慢性疾病處方的證據)。這篇綜述為讀者提供了最新的循證基礎,用於將運動作為治療 26 種不同疾病的藥物:精神疾病(憂鬱、焦慮、壓力、精神分裂症);神經系統疾病(失智症、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症);代謝疾病(肥胖、高脂血症、代謝綜合徵、多囊卵巢綜合徵、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卒中、間歇性跛行);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囊性纖維化);肌肉骨骼疾病(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背痛、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癌症。本文會討論運動療法對發病機制和症狀的影響,也會討論可能的作用機制。我們會解釋科學文獻,並且會針對每種疾病為讀者提供有關運動處方的最佳類型和劑量的最佳建議。2021-8-1 :Exercise Is Medicine for Immune Function: Implication for COVID-19(運動是免疫功能的良藥:對 COVID-19 的影響)。本綜述支持體育活動是可以改善免疫監控,並有可能在三個預防級別對抗 COVID-19 感染和症狀。在一級預防層面,多項證據支持體育活動是對抗傳染病的免疫系統輔助手段。最近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規律的體育活動與降低 COVID-19 的風險有關,類似關於其他呼吸道感染的報導。雖然仍需要跟COVID-19 相關的特定研究,但來自其他類型傳染源(如流感)的調查數據支持體育活動在增強 COVID-19 疫苗效力(二級預防水平)方面的潛在作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 COVID-19 可導致某些患者持續發病,而體育訓練和康復(三級預防水平)可用於改善身體素質、生活質量和免疫健康。2021-11:Exercise as Medicine for Older Women(運動作為年長婦女的藥物)。運動跟保護作用有關,但我國大多數成年女性不符合《美國人運動指南》中規定的體育活動建議。 本文討論了運動如何影響疾病並防止功能衰退。 也闡明了為什麼運動不是通用的萬能藥,而是醫生可以精確使用以影響無數健康問題的工具。 本文將提供有關身體健康評估和綜合治療的細節,以及醫生如何能更多利用運動來保持年長女性患者的健康。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有發表How much physical activity do adults need?(成年人需要多少體育活動?)。它說:「成年人每週需要進行150 分鐘兩種類型的體育活動來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我們知道每週運動 150 分鐘聽起來很多,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您每週進行超過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每週超過 75 分鐘的高強度活動或同等組合,您將獲得更多的健康益處。」美國衛生部也有發表厚達56頁的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nd edition(美國人運動指南,第 2 版)。讀者Peter Liao昨天在臉書留言:「感謝教授解答我的疑惑, 之前對家庭醫生建議不要太常常運動,每天走走路就可以這個觀點感到疑惑」。我的回應是:「這類醫師不外乎就是本身懶惰,或是想討好客戶。」原文:運動是最好的藥,能治療26種病
-
2021-12-05 名人.林靜芸
超過65歲也能保有年輕大腦 名醫曝一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根據109年12月體育署的資料,台灣規律運動人口只約33%,也就是說台灣大部分的人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尤其忙著賺錢生活的年輕人。小莉就是典型沒運動的病人。她37歲,被公司派到大陸,抛夫棄子工作了三年。期間她月經變亂,該來的時候不來,來了就停不住。接著發生心悸、失眠、腸躁、憂鬱、蕁蔴疹、肥胖等等困擾。小莉不得不請求調回台灣。她遍尋名醫,得到「自律神經失調」的診斷。最大的痛苦是晚上睡不著,早上爬不起來。這天她覺得鏡中的自己面容憔悴而來找我,我問了病史,經過小莉同意,替她作了臉部拉提的微整,並要求她日行一萬步,以及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六個月後小莉回診,看起來氣色很好,她說剛開始運動很痛苦,習慣之後就上癮了,她現在認為運動比吃飯重要。她睡眠變好了,月經正常,其他的症狀也改善了。我的門診有很多類似的病人,都是來要美容的。有的血糖高,有的血壓高,有的失眠,或是皮膚過敏。我除了作整形,也會勸病人運動。但得到的回答多是「沒時間」、「很累」,接下來會說「等退休才能運動」。運動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好處,如果說運動能治百病也不誇張。運動已知能維護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臟的功能,幫助睡眠,提高免疫,降低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最近的研究顯示運動還能免於失智。一般人對於體育優秀的學生保送升學(體保生)常懷著質疑的眼光,其實生理學的角度,體保生的頭腦是有天分的。我們身上肌肉共約600條,每條都有運動神經,大腦經由脊髓傳達指令,使肌纖維活動。大腦-脊髓-運動神經-肌纖維,稱為行動單位,人類每一個動作需要數個行動單位合作才能完成。年輕人行動單位敏捷,年長者運動神經變鈍,肌肉可能衰弱或死亡。不運動的老人肌肉萎縮,走路較慢,無法爬樓梯,容易跌倒,可能失智,甚至無法獨立生活,需要長照。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包爾教授的研究,發現80歲的世界級職業選手,肌肉的數量比同齡不運動者多了30%,肌力大了25%。為了瞭解一般人規律運動是否也有相同的效果,他找了一群30歲開始規律運動的老人(都年過65歲),研究他們的肌肉與大腦影像,發現他們的肌肉比同齡不作運動的人年輕,而且更驚人的是比30歲的人還年輕。30歲就開始規律運動的長者,擁有年輕的肌肉以及運動神經,他們顯然也擁有年輕的大腦。腦影像顯示,不同區域的神經迴路傳輸靈敏,數個神經迴路能夠同步亮燈,包括主管記憶與思考的海馬迴。相反的沒有運動習慣的老人,肌肉較少,肌力較小,大腦神經迴路會塞車,不同區域協調不佳,甚至無法同步。大腦的神經傳輸、尤其海馬迴區域,決定一個人的專注、決策及執行力。沒有規律運動的長者,失智及需要長照的風險較大。運動除了鍛鍊肌肉,還能強健大腦。所以愈年輕養成運動習慣愈好。
-
2021-12-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為何天氣冷容易關節疼痛?醫教4招預防、3招緩解
時序入冬,關節痠痛,低溫加上疼痛,讓人更不愛動,形成肌力衰退、關節卡卡的惡性循環。專家建議,拚命補冬不如維持規律運動、吃抗發炎食物,雙腿有強健的肌肉,才能支撐保護關節,維持行動力。●為什麼天氣冷容易關節疼痛?有些特別容易關節痠痛的人,身體就像「氣象台」,一變天就痛到不行,為何冬天容易痠痛?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龍指出,研究顯示,當外界的氣壓、溫度改變時,人類大腦對於疼痛的閥值也會不同,尤其是關節的冷痛覺與壓痛覺。許多相關理論也被提出,例如天氣冷影響周邊血管收縮,循環變差,組織代謝修復能力差,容易產生發炎疼痛。而天氣也影響大腦皮質、視丘主管疼痛的區域,疼痛抑制的訊息減弱,交感神經興奮,組織神經纖維敏感,導致原本不覺得痛的地方也痛起來。加上天氣冷容易使關節僵硬,壓力上升、肌肉緊繃、體能下降,這些狀況使關節更容易疼痛。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醫師丁滎隍表示,《黃帝內經》有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說的是湖水結冰、土地乾裂,萬物的陽氣閉藏,人的身體也同樣會隨著氣候變化有所反應,如血管收縮、新陳代謝減緩等,以降低能量散失。而隨著氣血運行的效率下降,關節有宿疾舊病的患者容易在冬天感覺到疼痛加劇、筋骨僵硬、屈伸不利等不舒服的情形,在中醫稱為「痺症」。●如何預防冬天關節疼痛?丁滎隍建議以下幾種方式可預防變天引起的關節痛。1. 注意保暖● 衣物保暖最直接簡單的方式就是穿著長袖衣物、鞋襪手套,幫關節保暖。● 曬曬太陽戶外有溫暖的陽光時,建議出門曬曬背部,上下午各一次,每次約10到20分鐘即可。● 熱敷關節針對疼痛不適的關節熱敷,也可緩解關節疼痛,用暖暖包或熱水袋隔著毛巾或衣物進行熱敷,每天1到3次,每次約10分鐘。但感覺異常(中風或糖尿病等)或是血液循環機能異常(雷諾氏症等)病人,務必隨時注意避免燙傷。2. 調整室內溫濕度一般室內溫度可設定在19到24度,不高於室外5度,避免氣血上衝引起頭暈,相對濕度則控制在40%到60%為宜。3. 適度的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基礎代謝,增加人體對抗風寒的能力。● 輕度退化者對於膝蓋未過度退化的人來說,最好的運動是健走,行走速度比平時走路再稍快一點,每天一次,每次持續45到60分鐘。健走時須注意選擇安全平坦的場地(公園或學校操場等),穿柔軟舒適的運動鞋或是護膝等。● 嚴重退化者若因膝蓋嚴重退化、行走有劇烈疼痛,可選擇溫水游泳等膝蓋負擔較低的運動。此外,運動前的熱身與運動後的緩和運動也很重要,適度的拉筋伸展也可以舒緩肌肉緊繃,降低關節疼痛。4. 充足的睡眠與適當的飲食● 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白天的疲勞,放鬆身體緊繃的肌肉,讓過度使用受損的關節進入修復狀態。● 避免生冷或刺激性飲食平時應避免生冷或刺激性飲食,不過度飲酒;痛風患者應避免飲酒與高普林飲食。● 適度飲用溫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使血液循環順暢。● 多吃新鮮蔬菜如胡蘿蔔、番茄、青花菜等抗發炎食物,可降低關節發炎疼痛的機會。●關節疼痛該怎麼辦?1. 熱敷改善關節僵硬李佳龍表示,冬天除了疼痛的閥值下降之外,不當的使用或是傷害導致關節及周邊組織的發炎,也是疼痛的來源。除了就醫檢查及藥物消炎止痛治療之外,透過簡單的熱療也能緩解疼痛、改善組織修復,例如溫毯熱敷、泡熱水、遠紅外線儀等方式,建議每次15到20分鐘即可,每日2至3次,可在關節特別僵硬時,或是睡前氣溫驟降時熱敷關節。熱敷加上按摩,也能和緩關節僵硬所造成的疼痛。2. 按摩穴道緩解疼痛丁滎隍建議,可針對關節附近穴道進行按摩,能預防和緩解疼痛。膝關節疼痛可按摩血海、梁丘、陽陵泉、足三里、陰陵泉等穴道;踝關節可按摩商丘、解谿、丘墟、崑崙、太谿等穴道;肘關節疼痛可按摩曲池、手三里、手五里、少海等穴道;腕關節疼痛可按摩陽谿、陽池、腕骨、大陵等穴道。3. 針刺或艾灸治療急性關節疼痛發作時的中醫治療,可於上述穴位進行針刺或艾灸治療,也可使用「天灸療法」改善及預防冬天關節疼痛。「天灸療法」選在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日子,對特定穴道貼敷辛溫助陽的中藥如白芥子、延胡索、細辛、附子等研粉加入薑汁製成的藥餅,可達到行氣活血、疏經活絡、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效果。
-
2021-12-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3動作無法達標代表行動力退化 簡文仁教2方法強化肌肉骨骼
入冬後,天氣驟變讓不少長輩的關節感到疼痛不已,加上戶外低溫更是不運動的最好藉口。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醒,關節不適必須立即就醫,瞭解關節退化的原因。而人開始退化與降低行動力有關,如果不持續運動,將會陷入惡性循環,從初期關節、肌力變弱,到最後完全不使用就會快速退化。退化主因,不是「過度使用」就是「沒有使用」。隨著年紀增長,行動力勢必會受到肌力、關節退化等因素影響。簡文仁表示,「退化」常被誤以為是「老化」。退化主因,不是「過度使用」就是「沒有使用」,而老化則是隨著年齡增長,漸漸失去功能,無法逆轉。對抗退化必須要找出原因,調整生活習慣;對抗老化則是要有健康策略。關節出現喀喀聲,兩方式強化肌肉骨骼。簡文仁表示,關節出現喀喀聲,顯示關節軟骨遭到磨損,屬於正常老化現象。但是如果走路姿勢不正確、體重過重、大腿肌力不足等,則會加速關節軟骨磨損。建議長輩,可以採取兩種方式,均衡飲食補充營養成分,另外就是增加肌力。1. 補充營養:攝取足量蛋白質,才能長肌肉。簡文仁表示,胃口不錯的長輩,只要均衡飲食,就能幫助關節補充營養,特別是蛋白質一定要足量攝取,搭配運動才能長肌肉。肌肉能保護關節,降低磨損的機率。如果胃口不佳,可以適時補充營養品,例如葡萄糖胺、軟骨素,可以幫助關節潤滑液分泌。另外,可以補充咪唑胜肽,簡文仁表示,長肌肉需要蛋白質,蛋白質屬於長鏈的胺基酸,長輩因為胃口或是牙口不好,不喜歡吃肉,攝取蛋白質相對困難。咪唑胜肽是由2個以上的胺基酸結合,屬於比較細的胺基酸,人體也比較好吸收。人體本身也會分泌咪唑胜肽,但隨著年紀愈來愈大,分泌的速度遠低於流失的速度。坊間的咪唑胜肽則是從迴游魚類提煉出來的,屬於一種胜肽,加強服用更能幫助長輩增長肌肉。除此之外,也建議可以補充維他命C、D,簡文仁表示,建立起足夠的肌群,需要多種材料,不能只靠單一的元素,就像是蓋房子,除了鋼筋水泥,也需要石灰、磁磚等協助裝潢。2. 開始運動:採循序漸進,習慣運動再加上重訓。很多長輩會說「一輩子都沒運動,怎麼可能再運動」。簡文仁強調「要活就要動」,擔心運動會增加身體負擔,就從最基本的開始做起,像是最簡單的「叭噗叭噗」,雙手張開後再握拳,這是所有人一定都做得到的運動。其餘的運動則視體能狀況,像是無法從椅子上自行起身的長輩,可以增加輔具,如扶手,幫助起身,多增加腿部肌力。腿部肌力足夠,關節被磨損的機率才能降低。如果從一般高度的椅子,透過扶手可以起身,可以降低椅子的高度,慢慢嘗試,多做幾下就能幫助腿部肌力增長。原地踏步也是幫助腿部肌力增加的方法之一。簡文仁表示,一開始每一個動作從五下開始,之後再變成十下,最多二十下。不間斷持續一個月,就會看見成績。簡文仁說,其實只要做一周就能看見明顯進步。開始培養基本的肌力以及體力後,可以慢慢接觸重訓,但千萬別操之過急,最好的方法是找教練,慢慢加強阻力,沒有經驗者,最好一開始別自己練,以免傷身。檢測行動力如果下列任一種方式無法達標或是有困難,顯示行動力開始出現問題。1.65歲以上的長者,每秒鐘至少要走0.8公尺。2.從椅子上起身不需要扶手,可順暢起身。3.上下樓梯時,可以只使用單腿的力量,往上或往下推進。
-
2021-12-0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膝蓋老是喀喀響算退化嗎?還可以運動嗎? 醫師詳解「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的6個問題
膝關節是支撐身體重量的重要關鍵,平均承受約35公斤,體重愈重或走路姿勢、運動方式錯誤,軟骨磨損的機率也愈大,容易加速膝關節退化。50歲過後,膝關節逐漸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痠腫甚至無力,影響出門行走意願。但是愈不動、關節退化愈快,久了就陷入惡性循環。「醫生,我的膝蓋最近有點卡,轉到某個角度會發出喀喀聲,前側偶爾隱隱作痛,我的膝蓋退化了嗎?」根據統計,50歲以上民眾大約5成都有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只是嚴重程度不一,「護膝」已經是中高齡重要的養生保健之一。運動能強化膝蓋,但是門診有許多因為運動傷害造成膝關節退化的案例,WaCare專家、物理治療師洪岳裕呼籲,要減少關節磨損,重點是避免過度負荷,包括肥胖、過度使用、不良生活行為等。膝蓋關節退化有哪些常見的症狀以及預防方法,請看以下Q&A。Q1:我明明還很年輕,為什麼會膝關節退化?A:退化性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炎」或「變質性關節炎」,隨著年齡及活動量增加,關節內的軟骨逐漸磨損退化,降低骨骼摩擦緩衝功能,因此感到疼痛。青壯年缺乏運動或過度運動,都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上班族習慣翹腳、女性愛穿高跟鞋都會增加膝蓋壓力。過胖也是高危險群,想要控制關節炎風險,體重是主因。Q2:為什麼女性較男性患者略多?A:邁入更年期,雌激素分泌量快速下降,骨質容易疏鬆、新陳代謝變慢,一方面肌力不足使關節軟骨缺乏支撐,一方面中年出現肥胖現象,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時間比男性早。另外,女性常蹲跪或彎腰做家事,對膝蓋造成的負擔很大。Q3:退化性關節炎是身體自然老化現象,年齡到了免不了會受影響?A:膝關節退化與年齡無直接關係,而是軟骨受到損傷破壞,跟不良生活習慣有關。例如:運動習慣與方式、工作長期負重、過度跑跳等。最近吹起健身風,許多人嘗試重量訓練,若肌肉量不足、動作錯誤,膝蓋首當其衝。Q4:若膝蓋已經出現疼痛不適該怎麼辦?A: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明顯時,應先休息、減輕承受的壓力;一般輕、中度退化性關節炎可使用藥物、物理治療改善,嚴重退化則需要手術治療。記得就診請醫師評估,照X光觀察軟骨磨損程度,勿過度推拿按摩。Q5: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還可以運動嗎?A:透過運動適當鍛鍊肌肉,可以減少關節負擔、增加關節活動度;若因為怕痛而不敢運動,反而會使關節愈來愈僵硬。不妨交替走路、游泳、騎腳踏車,依個人能力分次進行,建議諮詢專業骨科醫師。Q6:還有哪些關節保養的方法?A:保持正常作息,控制體重、少搬重物、多曬太陽等;若家中長輩發生關節退化,選擇適當輔具減輕受力。平常可補充對關節有益的營養素,例如:蛋白質、膠原蛋白、維生素C、含鈣食物、抗氧化劑等,修復關節軟骨並減緩發炎。
-
2021-12-02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上下樓梯膝蓋痛?物理治療師一招讓你不再怕走路
你是不是常常覺得爬樓梯膝蓋痛、關節也卡卡的?常聽到人家說爬樓梯很傷膝蓋,姿勢不正確、用錯施力點,都很可能導致膝關節加速退化,快讓物理治療師 Nick來教你上下樓梯的正確姿勢!上樓時,膝蓋承受身體4倍重量,下樓則是6倍之多,物理治療師 Nick表示,走樓梯時,不正確的姿勢,很容易造成膝蓋關節壓力上升,退化性關節炎、髕骨疼痛症候群等問題,所以保護好膝蓋更為重要,正確的方式是膝蓋在腳尖後,用屁股的力量走,就能減輕膝關節的壓力,詳細動作快一起看看影片吧!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常識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起找回健康活力! 。完整影片:點我看Nick FB:點我看延伸閱讀腰痠背痛用民俗療法?中醫師幫你破解迷思舒緩肩夾擠症候群 3個動作搞定!「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2-02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喉嚨痛走路搖晃 感染疱疹病毒
新冠病毒讓全球一夕變天,其他病毒威力一樣不容小覷。一名20多歲男研究生因喉嚨痛到耳鼻喉科就診,後來出現嚴重頭暈、說話不清、走路搖晃狀況,轉診至神經內科確診,感染疱疹病毒進而引發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經治療已獲改善。衛福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詡懷表示,發生急性小腦共濟失調原因眾多,不同年齡層都有不同病因,包括腦中風、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性小腦炎、藥物中毒、酒精中毒、基因遺傳性疾病等都有可能。邱詡懷指出,發生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病人除了嚴重頭暈外,常出現明顯的運動協調功能失常、走路不穩跌倒、說話含糊且缺乏語調、眼睛顫動等症狀。該名男研究生先出現喉嚨痛、咽喉發炎等呼吸道症狀,以為只是感冒,後續卻發生走路搖晃、話說不清楚等現象,經診療後發現,患者眼睛運動及四肢活動有明顯協調異常,步寬擴大,說話也出現構音困難的情況,因此立即住院接受治療。邱詡懷表示,患者經抽血、腦部核磁共振、腰椎穿刺等檢查,驗到帶有疱疹病毒抗體,可能與先前引起喉嚨發炎症狀有關,診斷為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經抗病毒藥物及類固醇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門診追蹤時僅剩些微症狀,已能行走。邱詡懷說,疱疹病毒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問題,影響小腦、腦部等,愈早治療效果愈好,若發病快2周才就診,多半會留下永久後遺症,包括頭暈、肢體協調差、說話不清楚等。該名患者近2周才到神經內科就醫,恢復狀況不錯,真的是運氣好,建議民眾如有相關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避免拖延,平時也要勤洗手、戴口罩等,建立良好衛生習慣。
-
2021-12-0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20歲男研究生「喉嚨爆痛」走路不穩 是這病毒惹的禍
新冠病毒讓全球一夕變天,其他病毒威力一樣不容小覷。國內一名20多歲男性研究生,起初喉痛疼痛到耳鼻喉科就診,後來出現嚴重頭暈、說話不清,走路搖晃需要他人攙扶,才轉往神經內科治療,經診斷感染皰疹病毒引發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已改善。收治該名個案的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詡懷表示,出現急性小腦共濟失調原因眾多,依照不同年齡層都有不同病因,包括腦中風、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性小腦炎、藥物中毒、酒精中毒、基因遺傳性疾病等等都有可能。邱詡懷指出,發生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病人除了嚴重頭暈之外,常出現明顯的運動協調功能失常、走路不穩跌倒、說話含糊且缺乏語調、眼睛顫動等症狀。該名20多歲男研究生案例,原先出現喉嚨痛、咽喉發炎等呼吸道症狀,以為只是感冒,後續出現走路搖晃、話說不清楚等,才到神經內科就診,經邱詡懷診療後發現,個案出現眼睛運動及四肢活動有明顯協調異常,步寬擴大,說話也出現構音困難的情況,因此立即住院接受治療。邱詡懷表示,個案住院後經過抽血、腦部核磁共振、腰椎穿刺檢查等檢查,驗到帶有皰疹病毒抗體,可能與先前引起喉嚨發炎症狀有關,診斷為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經過抗病毒藥物及類固醇治療後,個案症狀逐漸改善,於門診追蹤時已僅剩些微症狀,已能自行行走。「他算是運氣很好」邱詡懷指出,病毒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問題,尤其影響小腦、腦部等,能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如果發病快2周才就診,多半會留下永久後遺症,包括頭暈、肢體協調差、說話不清楚等。該名個案發病近2周才到神經內科,恢復狀況不錯,真的是運氣好,建議民眾如有相關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避免拖延,平時也要勤洗手、戴口罩等,建立良好衛生習慣。
-
2021-12-0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7旬嬤突走路吃力罹患肌少症 醫建議飲食運動
70多歲吳阿嬤近來常感到全身無力,連走路、爬樓梯很吃力、動作變遲緩,醫生診治發現阿嬤患有肌少症,建議先從飲食及日常運動著手改善。吳阿嬤上月來到衛福部新營醫院家醫科門診求助,經醫師侯昂廷診治,發現有巴金森氏症及骨質疏鬆病史,也發現阿嬤的體重偏輕,步行速度降低,且雙側肢體的肌肉量皆偏低,經過檢查排除內分泌相關因素後,診斷為肌少症。侯昂廷表示,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皆為老年人常見疾病,臨床上兩者間亦發現有所關聯,且其病症存在易讓老年有體力衰弱情形。他說,依據 2019 年亞洲肌少症共識會(AWGS)定義,肌少症是「因老化造成的骨骼肌流失、加上肌肉力量減少,及體能表現下降」的疾病。臨床上具備肌肉力量低及肌肉質量低即可診斷肌少症;若合併低體能表現,活動力下降,則可診斷為嚴重肌少症。而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骨質疏鬆症為「骨質密度小於年輕成年族群平均值 2.5個標準差以下」。臨床上有此病症的患者不見得有明顯臨床症狀,但容易因輕微創傷而引發骨折、住院及相關併發症。侯昂廷表示,目前對於骨質疏鬆肌少症的處置上,及早發現並接受阻抗訓練,可刺激骨密度增加,例如:啞鈴、彈力帶等,每周至少安排三次。在營養方面,適度蛋白質攝取可幫助體重控制、提升骨骼肌質量,例如:黃豆、毛豆、魚類等;此外,每天補充1000 IU的維生素D,例如:黑木耳、香菇、秋刀魚、牛奶等,並且曬太陽15分鐘,可幫助蛋白質吸收及使用,以改善低肌肉質量。
-
2021-12-01 寵物.寵物故事
毛小孩,我很想你/相伴19年 牠是我的貓女兒
19歲高齡的kiki,在105年5月13日上午9時50分逝世。那天老妻去當志工,家裡只有我一人,抱牠在懷裡,看牠痛苦地喘氣,真是不捨和悲傷。一向健康的kiki,病逝前半年就有白內障,走路常撞到牆壁,明顯消瘦,後腿無力,常跌倒,偶會仰天長叫,因此有不祥預兆,牠可能快離開我們了。我們只能盡量以好罐頭提升牠的食欲,也時時抱著牠和牠說話。病逝前兩天,牠一直躲在家裡偏僻角落,好似不願我們見牠最後一面似的。病逝那天上午,牠數次倒下已無力吃飯。老妻去當志工前,輕撫著牠,跟牠說謝謝,祝福牠安心好走,牠輕搖尾巴,好像說,牠知道了。最終,牠在我懷中吐出一口氣,闔上眼睛。kiki三個月大來到我家,雖是當時念國中小女兒吵著要養的,但照顧牠的責任和工作,都落在咱兩老身上。在兩個女兒離家後,kiki等於是我們第三個女兒,牠脾氣溫婉,和我們相處貼心,是我們老後的寶貝。中壯年人養貓,最不捨的是貓兒總早我們離去,kiki活到19歲很長壽,但終究比我們還早走。我看著kiki在我懷中逝世,對我心靈衝撞頗大,想這19年的「類家人」竟然走了,不禁懷念起牠在時的可愛模樣。我想念kiki,但兩老不敢再養貓了,七旬老翁,餘歲幾何?我不能讓寵物在我們走後,沒人照顧了。
-
2021-11-30 新聞.用藥停看聽
防心血管患者消化性潰瘍 健保12月開放預防投藥
健保署今天宣布,12月起放寬多項藥品給付,心血管病患若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劑藥品,將可預防性使用消化性潰瘍用藥,曾確診消化性潰瘍者拿藥規定鬆綁,每年約3萬人受惠。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日前召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由醫藥界、付費者代表及病友團體決議通過3款藥品給付規定擴增案。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今天上午接受媒體電話聯訪時表示,考量曾發生腦中風、冠狀動脈疾病、周邊血管疾病等重大心血管事件或屬易出血體質的病人,需使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劑等藥物,恐增加胃腸道出血風險,屬於消化性潰瘍高危險族群,未來治療時可直接開立每日藥費6.5元以下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作為預防性使用。連恆榮指出,若是曾經內視鏡檢查證實為消化性潰瘍的病人,因其他疾病而需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劑時,不須再經消化系專科醫師確認,可由臨床醫師直接開立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減少患者奔波往返醫院,上述2放寬預計每年約3萬名患者受惠,未來1到5年將增加健保藥費約新台幣1320萬至1440萬元。另一款放寬給付的是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藥膏,連恆榮說,目前臨床上大多使用外用類固醇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但嬰幼兒、敏感性肌膚患者使用類固醇有較高機率出現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因此藥物共擬會議同意擴增含pimecrolimus成分的藥品,供2歲以上孩童、青少年及成人敏感性皮膚部位的異位性皮膚炎第2線使用,5年內每年約5000名至7000名病患受惠,健保支出約增339萬元至618萬元。連恆榮指出,罹患「慢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炎」(簡稱CIDP)的患者會出現四肢麻痺、無法走路的症狀,屬於慢性、漸進性的周邊神經病變,若沒有及時治療恐造成周邊神經系統永久性傷害,兒童、成人都可能罹患此病,必須使用高單位免疫球蛋白。連恆榮說,考量藥物有效性,這款藥品以往僅給付18歲以上成人,但近年已有研究顯示,2歲至16歲的CIDP病人接受高單位免疫球蛋白也有明確的療效,因此藥物共擬會議也同意開放2歲以上兒童病人使用,未來1到5年預計將有10至13名患者受惠,每人平均可省下10萬元藥費。連恆榮指出,上述給付規定放寬將於12月1日實施,未來1到5年預計增加健保約2259萬元至2818萬元,受惠人數從3.5萬人增至4萬人,盼持續照顧需要的民眾。
-
2021-11-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復健科醫師談疼痛:徒手按壓檢查有時勝過影像檢查
【編者按】「疼痛」一直是醫療端非常棘手,而病人端非常痛苦的大難題。這次因為一位旅美資深復建科醫師的投稿,而有機會邀請國內麻醉科以及神經內科的資深學者,分別就三種不同醫療專業的角度寫出他們對疼痛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忙大家了解「止痛」固然重要,但探究疼痛的原因更是不容忽視。病人需要有耐心,能夠告訴醫師詳細病史,並用心回應醫師的問診,接受醫師的身體診察,而這絕不是昂貴的儀器檢查就能找出疼痛的病因。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疼痛的治療並不只是藥物,其他非藥物或心理方面的支持也都是非常重要。多數病人的病況 其實「觸診」就能被診斷有一次我從檀香山飛往洛杉磯,機上呼叫醫師,我一向志願幫忙,便去看個究竟。一位年輕醫師捷足先登,他已把病人平躺在走道上,囑咐空服員每五分鐘量血壓。我蹲下向病人探問狀況,她才廿來歲,健康無病,也沒服藥,先前無恙,上廁時不小心,頭碰到輕薄的廁門,稍感頭暈。我在她指出的頭部碰撞處,用手指輕按,找到痛點,這就是頭暈的來源,只須輕按五分鐘即可化解。這位年輕醫師我大聲喝住,不讓我碰觸病人;我說頭暈係頭皮下的筋膜扭傷縮緊所引發,輕撫五分鐘就好了。他不加理睬,堅持我勿插手,偏要全權處理,沒查明頭暈的原因,卻說她的頸椎可能斷了,頭頸千萬動不得,會導致全身麻痺。(輕碰一下廁門會打斷頸椎嗎?頸椎斷了只會頭暈嗎?) 我多說也沒用,只好袖手退下。見他驅走乘客空出四個座位,讓病人靜躺幾小時,並要空服員繼續每五分鐘量血壓,即使每次都正常,甚至聯絡洛杉磯機場,備好救護車待命,抵達時送她去醫院急診。這事令我搖頭三嘆,他反應過度、小題大作,將輕微頭暈當成緊急大病,缺乏理智的醫療判斷,胡搞一番,簡直太離譜了!可憐的病人,平白遭受如此折騰驚嚇,無謂地浪費時間與費用,著實替她叫屈。一位跛腳的病人由神經科醫師轉診過來做復健,他身體健壯無異樣,唯跛腳走路已有幾天。我觀察他的步態,看出腳底有問題,問他痛不痛,他說腳底痛,檢查之下發現有厚繭痛,我在厚繭處貼上軟墊避開負重,走起路來隨即不痛不跛。他說神經科醫師已開處方,要他去驗血、照腦部CT scan,把跛腳當作是腦的病變。我問他該醫師知不知道你的腳底痛,他說醫師沒問,也沒檢查。我向該醫師報告實情,他才取消所有的檢驗。 一位病人頸前右側有一小硬塊,按之會痛,便知是扭傷縮緊的肌肉,我輕按十分鐘就化解消失。她的家庭醫師卻視為甲狀腺的腫瘤,藥物治療多年,甲狀腺機能一直都正常。我很納悶,硬塊不在甲狀腺上,也沒連結,而是相距2-3 cm之外;若是腫瘤,按之不痛也不消失,該醫師竟沒觸摸檢查,逕以甲狀腺腫瘤治之。難道頸前的腫塊就必是甲狀腺而不會有其他嗎?還有一位病人腰痛了數天,醫師以為是腎結石,做了很多檢驗才罷休,腎結石引起突發性劇痛而異於腰痛,難道是腰痛的首選、沒有別的考慮嗎? 躁動手 (restless hand) 一概認定為神經的問題,許多病人被誤作帕金森氏病 (Parkinson’s disease) 經年服藥。要之,前者的躁動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 幅度甚大,動作時才發生,休息時則靜止不動,波及身體許多部位,不只手指。後者只有手指在靜止時出現微顫 (fine tremor),即所謂滾丸狀 (pill-rolling) 微顫,手一動就消失;另外,帕氏病還有運動過慢 (bradykinesia)、鉛管樣 (lead-pipe) 或齒輪樣 (cogwheel) 僵硬(rigidity)、姿勢前傾站不穩、碎步走路越走越快 (慌張步態festinating gait)、表情木訥等症狀。兩者的症狀懸殊,非常明顯,如此混淆,真是要不得。我一位病人半夜腹痛,到急診室求醫,醫師說是胃痙攣,做一大堆檢驗,搞了幾小時仍找不出病因,準備做腹腔鏡。她遲疑婉拒,翌晨來找我,我一聽就知是腹肌的筋肉傷,不是胃腸的毛病,輕按半小時就治好。事後她心有不甘,打電話去急診室痛罵一頓。我另一位病人頭暈,去急診室做了許多檢驗,還住院兩天觀察,都搞不出名堂。隔天找我看病,我輕按十五分鐘就根治,頭暈原是頭皮下的筋膜因傷縮緊之故,並非其他的問題,鬆開就是了。 疼痛的真相 徒手檢查可找出確切的傷處醫學界這類的糗事何其多!茲以我專業的「疼痛」為課題,根據親身的閱歷,再舉例略述之:首先應該把疼痛的真相弄清楚:疼痛必有根源,痛表示受傷或發炎,諸種疼痛的根源在於筋肉 (肌肉muscle、筋膜fascia) 傷,而與炎症無關,因炎症痛短期內就消失;一旦受傷,傷處長年留存累積,不治則時痛時隱,終生不癒。疼痛不可能來自沒痛神經的組織,脊椎、關節、血管無痛覺,因此腰痛與脊椎、膝痛與膝關節、偏頭痛與血管,互不相關;身體仰賴神經才有感覺,能感覺痛表示神經完好,否則神經損壞便已喪失痛覺,疼痛並非神經的問題。疼痛來自機械性扭傷的肌肉和筋膜,有如頭髮糾纏打結。徒手檢查可找出確切的傷處,X光、CT scan、MRI無以顯示。各類療法若不梳理扭纏的傷處,即屬無效,例如藥物、打針、冷熱敷、電療、推拿、矯整附件、開刀、針灸等;任何刺激傷處的動作,易致惡化,亟宜避免,包括牽引、拉筋、推拿、運動、按摩壓揉、鍛練肌肉等。若在確切的傷處施以輕按候住及輕拉候住的精準療法,筋肉傷以及急性炎症痛皆可輕易祛除,輕按或輕拉啟動自癒功能的生理反應而鬆解筋肉,候住則維持反應直到復原。醫學論述對筋肉傷略而不述,致令醫師對筋肉的傷痛所學有限,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全予忽略,沒做檢查也無從治療。事實上,所有疼痛均源自筋肉傷,醫學書在這方面卻付諸闕如,可以說助益很少也不可靠,讀者多遭訛傳誤導,落得「盡信書不如無書」。我一直懷疑那些撰寫醫學教科書的學者教授,是否依據問診檢查病人並親手治療所獲取的實際臨床經驗?究竟有幾個親自去診治病人?搞懂傷處在哪?或只沿襲傳統既有的謬誤,而對真確關鍵的病因茫然無知、視而不見、置之不理?遂致以訛傳訛延續窠臼,卻已悖離實情而不自知。結果,診斷偏差而無以「搔到癢處」,治療隨之歧誤而沒能「對症下藥」,診、療皆錯。腰酸背痛的病因,眾口皆曰椎間盤突出或骨刺,壓迫了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實則腰痛與脊椎或坐骨神經並無因果關係;脊椎的內部結構沒有痛神經,絕不致痛,壓迫神經引發的痛極其短暫,腰痛根本就是脊椎周圍的筋肉傷在作祟,按觸之下便可找出。醫師都沒檢查筋肉,只知遵照教科書,因循盲從,必然偏誤。手痛概皆認定是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 壓迫正中神經、網球肘不外是肱骨外上髁炎 (lateral epicondylitis of the humerus) 發炎造成、肩痛都是軸轉肌袖口撕裂 (rotator cuff tear)、五十肩係黏稠性包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 沾黏、膝痛即是半月板撕裂 (meniscus tear)、偏頭痛乃是腦血管的張縮所致、月經痛起因於荷爾蒙失調。這些全錯了,都是筋肉傷。 腳麻當成糖尿病性末梢神經症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連同皮蛇痛 (shingles pain)、三叉神經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都指向神經的病變。殊不知吾人依賴神經來感覺麻痛,能感覺麻痛表示神經正常,若神經損傷或病變,便就失去感覺,不麻也不痛;麻痛與神經病變,兩者不可能同時存在,有其一便無其二,所以疼痛與神經病變毫不相干,沒有神經痛 (neuropathic pain) 這回事。關節內部結構沒有痛神經,不管關節何種狀況皆無痛,即使骨磨骨、半月板撕裂、關節炎也不痛,痛在關節外具有痛神經的筋肉。膝、臀痛與關節無涉,乃是關節外的筋肉扭傷所致,觸診即可找出痛處,一、二小時就能治癒。可惜醫師都不予檢查, 卻誣賴關節,大費周章把膝關節、髖關節換掉。 呼吸困難多是胸肋、橫膈膜、腹肌的筋肉傷,致使胸式、腹式呼吸受限,比心肺的疾病更常見。乾咳來自喉嚨而非肺部,治療氣管肺臟則徒勞無功。鼻塞喉癢是胃液逆流 (acid reflux) 最顯著的症狀,甚少出於喉嚨發炎或過敏。小腿抽筋不是因為缺鉀缺水,而是筋肉傷。腳痛絕非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實是筋肉 (筋膜多於肌肉) 扭傷,並沒發炎。疼痛都是筋肉傷惹的禍一般大眾以及醫療人員對疼痛的病源,因誤導而缺乏正確的認知。腰酸背痛其實來自肌肉與筋膜扭傷,並非書上所說的骨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坐骨神經痛、關節炎或其他脊椎的問題。筋肉傷的診斷,只須徒手檢查,按觸疼痛的部位、肌肉的緊硬,檢測肌力的強弱、彎轉的幅度,觀察姿勢的歪扭、走路的姿態,很容易就可以準確地找出疼痛的根源,無需其他的檢驗來作診斷。認清病源並找到確切傷處之後,有了正確的診斷,腰痛即可輕易有效治之,而且節省花費;不是靠吃藥、打針、開刀,而是徒手施以輕按候住及輕拉候住的精準療法,筋肉傷很快就能治癒而不再有痛,不啻名副其實的「妙手回春」。療法不對或不足,則終久纏身無解。疼痛都是筋肉傷惹的禍。診斷若不檢查筋肉,便誤入歧途;治療若不及於筋肉,就徒勞無功。
-
2021-11-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健保大數據/聽力損失治療特色院所
全國醫院No.1高雄榮總/前庭復健治療 專為暈眩病患開設台北榮總利用一滴血、一滴唾液的基因檢測方式快速篩出先天性聽損新生兒;高雄榮總耳科團隊在南台灣的表現也不遑多讓。據健保署統計,高榮109年治療聽損人數達8,406人,全國第一,其中治療暈眩的前庭復健更是獨到,獲許多求診病患信任。高榮耳鼻喉部下設內視鏡室、超音波檢查室、聽力檢查室、語言治療室、前庭功能檢查室等,2012年引進達文西機器手臂等先進設備,每月門診量近3,500人。其中耳科近十年來在耳內視鏡微創手術及先天性聽損兒人工電子耳的植入領域,有長足進步。耳科主任林明毅表示,耳科分耳內科及耳外科,耳內科處理聽力、暈眩等問題,耳外科則對耳膜破損或膽脂瘤等進行手術。針對日益增多的暈眩病患開設「暈眩門診」,執行耳內平衡檢查,前庭復健是專為暈眩病人開發的特殊治療,是高榮特色治療之一。目前高榮內耳暈眩檢查儀器與世界同步,領先國內醫學中心。因應高齡化,高榮耳科對於老年聽損及職業性聽損的病患也十分關注,早先一步發展成人電子耳植入術,林明毅說,政府只針對小兒先天性聽障病患補助裝設人工電子耳,其實在國外,老人聽損病患的需求反而是大宗。全國醫院No.2台中榮總/門診配置耳用顯微鏡 大大提升治療成效根據健保數據,台中榮民總醫院去年治療聽損人數全國第二,共8,196人。台中榮總耳鼻喉部耳科主治醫師郭隸德表示,該院聽力檢查流程線上化、每個門診配置耳用顯微鏡,不斷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小兒先天聽損方面,建立一條龍治療模式,從出生開始由婦幼團隊初篩雙重把關,並與台大基因分子診斷實驗室合作。郭隸德說,台中榮總近年將聽力流程線上化,縮短病人等候時間,也讓檢查流程更有效率,大幅提升醫療管理及病人滿意度。耳用顯微鏡一般是在手術房才有的配備,為提升治療成效,在每個門診配置耳用顯微鏡,縮短治療時間並提高成功率及滿意度。郭隸德說明,耳科手術近年來不斷追求傷口更小及治療更加便利,在3D耳內視鏡手術輔助下,讓耳科手術相對傳統方式,傷口更小、時間更短、住院比率更低。在小兒先天聽損方面,從出生開始由婦幼團隊初篩,針對可能有問題的嬰兒到耳科門診做複篩,雙重把關。對於先天性聽損的嬰幼兒,和台大基因分子診斷實驗室合作,針對國人常見的30個聽損基因作檢測。另外,也協助需執行人工電子耳的患者申請社會資源補助,並可專案申請院內惠康基金會補助。全國醫院No.3光田綜合醫院/理學檢查加同理問診 才能找出聽損原因健保署109年資料顯示,光田綜合醫院聽損治療人數6,705人,居全國第三、區域醫院第一。該院開辦「耳鳴特別門診」20多年來,在國內外頗負盛名,甚至有遠從德國、丹麥跨海就醫的患者。「別輕易判耳朵死刑!」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部長賴仁淙說,許多病患在外院被診斷無法手術治療,一輩子只能戴助聽器,因而感到絕望,到該院仔細檢查後,才發現並非不治之症。除了完整的理學檢查和病史詢問,患者最需要的是「有同理心的解釋」。賴仁淙說,聽力損失原因很多,除了聆聽患者症狀主訴,還要用心了解生活型態、情緒及病史,才能找出病因。他舉例,由於暈眩症狀相似,只要民眾看診主訴頭暈,許多醫師即認定是梅尼爾氏症。但根據光田醫院調查,求診病人中只有十分之一是真正的梅尼爾氏症,必須經由聽力檢查及詳細的病史詢問才可判定。2008年光田領先引進鈦金屬材質人工聽小骨,具有質地輕巧、堅韌、生物相容性高等特性,能為病患量身訂做最適合的人工聽小骨,目前累積成功案例領先醫學中心。其中置換鐙骨手術是最精密的手術之一,精通此項手術的耳外科醫師在國內屈指可數。全國醫院No.4台北榮總/治療聽神經瘤 側顱底手術 全台唯一據健保署資料統計,109年台北榮民總醫院聽損治療人數為全國第四,5,422人。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治醫師王懋哲與北榮神經外科主任許秉權,自2011年起聯手進行側顱底手術,為患者切除聽神經瘤治療聽損,10年來已完成300多例手術。現在北榮已有許多年輕醫師願意投入耳科困難手術。王懋哲指出,聽神經瘤是良性腫瘤,生長速度緩慢,若患者聽力未受腫瘤影響、腫瘤小於3公分,或經評估患者有生之年腫瘤不會超過3公分,不見得要手術。據統計,約6成腫瘤不太會長大,但若腫瘤達3公分以上,恐壓迫腦幹,才須手術治療。北榮為全台唯一採用側顱底手術治療聽神經瘤,近年來全台相關患者都會到北榮治療。王懋哲說,目前該院每年治療超過50名患者,幾乎每個月都會進行相關手術。其餘慢性中耳炎引起的耳膜破損、聽小骨修補等手術,仍為耳科最常見的手術項目。王懋哲說,聽神經瘤不分男女也不分年齡,曾收治20多歲患者的聽神經瘤已長到近5公分,並出現腫瘤壓迫腦幹的走路不穩症狀,才被確診,手術切除腫瘤。提醒出現單側耳鳴、聽力變差,應懷疑可能罹患聽神經瘤,必須盡速就醫檢查。
-
2021-11-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損治療方式/幼兒嚴重聽損須在5歲前 植入人工電子耳
先天發育不良或後天因素引起的聽力損失,除了配戴助聽器,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嗎?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治醫師王懋哲說,聲音是種能量,首先傳到耳朵骨膜引起震動,並經過聽小骨傳到中耳,再由耳蝸絨毛細胞感應震動,把聲音動量轉為電能,最後為神經訊號透過聽神經,傳遞至腦幹聽覺皮質。骨膜或聽小骨缺損引發的聽力損失,稱為傳導性聽損;而耳蝸絨毛細胞、聽神經、腦幹聽覺皮質缺損,或是聽神經瘤、腦膜瘤壓迫聽神經或腦幹造成的聽損,則為感覺神經性聽損。目前手術治療聽損方式,包括骨膜修補手術、聽小骨置換手術、鐙骨置換手術、側顱底手術及人工電子耳,術前須經醫師評估,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式。1. 骨膜修補手術常用於慢性中耳炎患者,國內最常見手術。王懋哲說,骨膜修補手術常用於慢性中耳炎患者,此類患者上呼吸道反覆感染後,細菌會隨著耳咽管進入耳內,並導致耳膜破洞。此時需使用耳朵前方側臉或耳朵後方頭皮的筋膜,以取代骨膜進行修補。此為目前國內最常見的手術方式。2. 聽小骨重建術若缺損程度大,需置換人工聽小骨。主要是治療慢性中耳炎、先天聽小骨鏈異常或不明原因引起的聽小骨缺損。手術依缺損程度,可採用自己的聽小骨一部分或是耳朵軟骨,雕磨成需要修補的形狀後,重新接回受損聽小骨的位置,但如果缺損程度大,則要直接置換成鈦金屬材質的人工聽小骨。3. 鐙骨置換術耳硬化症亞洲患者很少,手術台灣少見。為針對聽小骨硬化症,又稱耳硬化症患者,因鐙骨底板硬化無法傳導聲音,手術會在硬化的鐙骨足板上鑽小洞,置入人工聽小骨取代硬化的鐙骨功能,再把硬化的鐙骨取出。因耳硬化症好發於白種人,亞洲人患者很少,目前這類手術已越來越少,台灣耳科醫師一生手術患者約八十至一百人已是最多,但在歐洲可能一年患者就有這麼多。4. 側顱底手術用於處理過大的聽神經瘤、腦膜瘤。王懋哲說,聽神經瘤、腦膜瘤患者常有耳鳴、聽不到症狀,一旦腫瘤大於三公分可能會壓破腦幹,引起走路不穩症狀,嚴重時更會危及生命。手術是切開患側耳朵後方的腦殼,如此手術空間比較大,可以看清楚位在小腦與腦幹間的病灶位置,以利直接摘除腫瘤,又可避免在手術過程傷害到顏面神經及周遭血管。5. 人工電子耳嚴重聽損幼兒須在五歲前植入,並搭配語言治療。國內新生兒好發雙耳全聾的重度聽損比率約為千分之一至三,新生兒出生後會進行聽力篩檢,一旦發現嚴重聽損,須在六個月內確診,以利幼兒長到一歲後、體重達十公斤時植入人工電子耳。王懋哲說,人類大腦必須在五歲前接收到聲音的刺激,否則無法發展語言,因此患有嚴重聽損的幼兒須在五歲前植入人工電子耳,並搭配語言治療,往後才能說話。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說,人工電子耳手術方式是於耳後腦殼經微創手術打開約2.5公分傷口,將電極順著耳蝸的形狀植入耳蝸,並利用耳朵外的聲音處理器接收聲音,再以電訊號方式經聽神經傳至腦幹,重新建立傳導途徑。因手術傷口小,可讓人工電子耳於24小時開機,加快聽損幼兒語言復健的時間。力博宏說,植入人工電子耳後,該院會加入人工智慧概念,以降低環境噪音對人工電子耳的影響,隨後進行聽語復健時,還會加入音樂治療課程,讓聽損兒的聽語復健更加順利。目前健保給付未滿18歲單側電子耳,力博宏說,「雙耳聆聽,天賦人權」是從醫以來的信念,仍呼籲健保署對於雙耳嚴重聽損的聽損兒,可以同時給付雙耳人工電子耳,以利提升聽損兒的生活品質。除了幼兒,成人也可能因耳蝸絨毛細胞受噪音傷害造成聽損;服用抗生素、癌症化療藥物及治療肺結核等耳毒性藥物,或是暴露於有害重金屬等,都可能造成雙耳全聾,必須植入人工電子耳。不過目前健保特材並未提供成人人工電子耳給付,單側自費就需花費近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