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搜尋
賴香珊
共找到
134
筆 文章
-
-
2022-03-22 新聞.元氣新聞
預防中風!南投啟動綠色通道計畫 估年篩2.1萬人
南投縣政府今獲贈14部「30秒即時心電圖量測儀器,同步啟動「心房顫動快速就醫(綠色通道)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後續將該儀器配置全縣13鄉鎮市開辦免費篩檢,偕同我國心律協會及縣內5大醫院檢測治療,預計年篩檢量達2.1萬人。衛生局指出,南投縣高齡化嚴重,65歲以上人口逾9.8萬人,占全縣人口19.6%,產生心血管、腦中風等疾病風險較高,發生時猝不及防,更因縣境多山遼闊,送醫路程遙遠易錯過黃金救援時間,若能及早發現將能降低家庭、社會醫療負擔。根據研究,有心房顫動問題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4至5倍,占腦中風病人總數的4分之1,是造成中風的主因之一,而心房顫動最常見且最重要的就是心律不整,為落實預防規劃「心房顫動快速就醫(綠色通道)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南投縣內扶輪社、商業總會、砂石、汽車貨運、不動產等商業同業公會及公司企業等11個善心單位獲悉縣府需求,共同捐贈14部、總價逾百萬元的「30秒即時心電圖量測儀」,縣府於今天辦理捐贈儀式,同步啟動快速就醫綠色通道計畫。南投縣長林明溱說,該計畫除由各善心單位促成,也偕同心律協會及南投、佑民、埔榮、埔基、竹山秀傳等縣內醫院,透過該部儀器短短30秒就能測出心律不整問題,篩檢結果會上傳至雲端,交由心律協會專業醫師判讀,有問題就轉介就醫。衛生局長陳南松則表示,這14部儀器將配置於13鄉鎮市衛生所及衛生局,凡50歲以上或有意願的成年縣民持健保卡即可免費篩檢,年篩檢量可望達2.1萬人,預估可篩出400位心房顫動患者及早治療,減少中風產生社會成本及負擔。
-
2022-02-23 癌症.其他癌症
罹患「癌王」胰臟癌半年恐奪命 但醫揭仍有轉機
資深藝人巴戈因胰臟癌病逝,讓各界關注發生率與死亡率幾乎畫上等號的「癌症之王」胰臟癌,但醫師表示,胰臟癌的死亡率雖高,但並非沒轉圜餘地,只要提高警覺,並透過基因檢測等訂定合適治療計畫,就算是胰臟癌也仍有轉機。南投醫院指出,胰臟癌為2020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7位,雖非第一名,但因發生人數幾乎等於死亡人數,而被稱為「癌症之王」,除了巴戈,蘋果電腦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盧洽諾·帕華洛帝也皆因胰臟癌病逝。該院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洪弘昌說,因胰臟位在後腹膜腔,位置較隱密,若胰臟病變長惡性腫瘤,因症狀較不明顯,甚至無感,或是症狀與腸胃道疾病類似,而容易被忽略,所以被確診時多已晚期,導致治癒率大幅降低。由於確診胰臟癌後的5年存活率不到5%,甚至確診時多已是晚期,因此從診斷到離開,恐不超過半年,讓不少患者或家屬感到絕望,但並非沒轉機。洪表示,手術是胰臟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但在治療前可透過基因檢測,確定有特定的細胞基因突變或缺陷後,訂定合適治療計畫,安排免疫或標靶治療,而在化療與手術搭配下,提高治癒率,不少患者在治療後仍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該院腸胃科醫師黃仲岐則提醒,胰臟癌大多數為個別發生,家族性遺傳不到1成,而其主要危險因子是「抽菸」,無論一手或二手菸,其次是「肥胖」;另有5%是因為慢性胰臟發炎;若為高危險群,或出現食慾不振、體重驟降、上腹痛、背痛及黃疸等症狀時應提高警覺就醫,藉由專業醫師檢查診斷,達到早期發現並治療。
-
2022-02-1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打完疫苗手臂痛炸有解方 3動作5循環可緩解
全球疫況嚴峻,且隨病毒不斷變種,追加施打疫苗恐成常態,而疫苗接種後最常反應的便是「注射部位疼痛」,甚至痛到無法舉起手臂,但醫師指出,有時可能是太緊張、焦慮等心理因素造成,臂膀痠痛則能以特定姿勢進行適度活動來緩解。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打完疫苗後,手臂相當有感,有人痛到無法舉起手臂,或睡覺翻身壓到被痛醒,其實這並不一定是疫苗所導致,也可能太過緊張、焦慮等心理因素,而手臂、肩膀等痠痛也非無法改善,反而可適度活動緩解疼痛症狀。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說,「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通常是指疫苗注射後立即出現肩膀的症狀,而據統計約9成患者是在24小時之內即出現症狀,很少是超過3天才出現肩膀問題,而這些症狀大多會自然復原,不需要特別治療,倘若民眾覺得疼痛遲未舒緩建議可就醫,評估是否服用止痛藥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或由復健科透過臨床理學檢查,確定骨關節疼痛的原因,再藉由超音波導引注射消炎藥來降低發炎,後續搭配物理治療儀器幫助患者減輕症狀。物理治療師張鈞渝建議,以不引發更嚴重痠痛為原則,適度活動肩關節伸展攣縮的肌肉群來降低疼痛,可舉高整隻手臂、手臂內收外展如擦大桌面的動作、肩膀內外轉等運動,每次10下共5次,每次間隔20至30秒,約15至20分鐘。南投醫院則提醒,為確保自身健康,民眾仍應盡速完成接種,而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副作用,通常輕微且於數天內消失,並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擔心副作用者,也能先與醫師討論,經諮詢、評估以選擇合適的疫苗接種。
-
2022-02-15 新聞.元氣新聞
元宵節招財求好運 民俗專家指點3必做、1大忌
15日就是元宵節,也是俗稱的「小過年」、「上元節」,民俗專家廖大乙提醒,上元為天官賜福之辰,而要祈求天官賜福,建議「點燈」、「布施關懷」、「祈求」3件事必做,幫自己招財求好運;元宵當天「剪頭髮」則是大忌,恐把「發」剪掉。廖大乙指出,過了元宵,農曆新年才算結束,而元宵是農曆年的第1個月圓日,也是三官之首「天官」生日,是影響一整年行運的日子,想要「天官賜福」招財求好運就要把握元宵節,又以午時、未時(上午11時至下午3點之間)最佳。然而,在元宵節這天祈求天官賜福其實不難,建議有3件事必做,廖表示,第1件事「點燈」,不論是點光明燈、在門口掛2盞紅色燈籠,或在元宵夜點亮家中的燈,不要有暗房至隔天(正月十六日)天亮,光明迎接天官賜福、招財求好運。第2件事則是「布施關懷」,民眾能利用元宵這天問候曾提拔、幫助自己的長輩、長官或親友,打電話、傳LINE或簡訊都可以,關心他人是種人際交流,能使自己人員更好,同時也是一種布施,而有「施」才會有「得」,對行運很有助益。而第3件必做之事為「祈求」,民眾可準備水果、糖果或鮮花到常去的廟裡拜拜,向神明行三跪九叩禮後,再說出自己想祈求的事,誠心祈求就會靈驗;若想求得好姻緣,元宵夜可雙手合十對著圓月祈求,記得端正儀容,且勿穿黑、白色衣物。此外,元宵節這天也有些禁忌,廖大乙說,「小過年」別跟人借錢、別詛咒別人,也不要罵小孩,「剪頭髮」更是大忌,因台語「髮」與「發」同音,招財求好運的日子卻把「發(財)」剪掉,相當不妥,建議想剪髮的人可延後1天再去剪。
-
2022-01-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除夕圍爐有禁忌 紅包別封口、這道菜別上桌
今天是除夕,多數民眾都會返家圍爐吃團圓飯,但民俗專家廖大乙提醒,圍爐有些事項仍要注意,像是紅包袋別封口留活氣,菜色更是一門大學問,倘若在工作、人際關係上不如意,建議準備螃蟹料理,象徵打開「結」帶錢財,反之,像「芹菜花生炒魷魚」有勤勞工作卻被「炒魷魚」涵義,相當忌諱,別上桌為宜。廖大乙指出,除夕吃團圓飯是農曆年中相當重要的日子,因此圍爐菜色必須講究,而在菜色安排上也有其學問,除了多數人熟知的,最好要有「雞」象徵「起家(台語)」、「魚」代表年年有餘等,也能視自身狀況來安排喜氣或避免掉忌諱的菜色。倘若工作運不好或友情、愛情等不如意,建議可以準備螃蟹相關料理,其中又以紅蟳最佳,廖表示,螃蟹煮好後會變成紅的,擺上桌除了喜氣,更重要的是,處理過程中,會要解開牠身上的綁繩,螃蟹的大「鉗」得以鬆開,象徵將「結」打開,也迎來金錢財氣;在感情上則是解除不好的因緣,讓不好的對象別再糾纏。而在忌諱的圍爐菜色上,像是「芹菜花生炒魷魚」千萬不要擺上桌,廖說,「芹菜」象徵勤勞、勤快,但新的一年工作辛勤,還發(花)生「炒魷魚」丟工作等狀況,諧音上真的不太吉利,因此仍建議能避就避。此外,吃團圓飯不論是魚、雞,其頭、尾及雞屁股都別吃才能「有頭有尾」;而除夕會發紅包給長輩、小朋友,別在圍爐前發,團圓吃飽再發紅,也才是「壓歲錢」,而紅包袋別封口,要留活氣,長輩才會健康,財氣也才能流通;此外,直式紅包表正財,橫式紅包則為橫財,再使用紅包袋時可依發放對象職業選擇。廖大乙也提醒,過年包紅包要用新的紅包袋,而送出去或拿到的紅包不要對折,財運福氣不打折;還有除夕夜除了守歲,更要注意晚上11時前點亮家裡各房間的燈,不要有暗房,讓家戶燈火點亮到大年初一,光明迎接全新的福虎年。
-
2022-01-28 新聞.健康知識+
初二回娘家禁忌別踩 民俗專家:兩撇步招好運
農曆正月初二回娘家,是眾所皆知的傳統習俗,民俗專家廖大乙表示,初二回娘家也稱「迎婿日」,但出嫁的女兒新春回門與父母團圓,有些禁忌最好能注意且避免,才不會影響整年自身運勢,甚至帶衰家運,沒能回娘家則有兩撇步招好運。廖指出,初二回娘家不要太晚,要趕在午時(上午11時)前就回門;而新春穿新衣要鮮豔明亮,大紅色最好,不要穿黑、白2色衣物,就算是新的也不宜,畢竟黑、白屬冷色系慣用於喪禮,穿亮一點回娘家喜氣洋洋總是好,才不會像奔喪。而女兒回娘家是要讓父母安心,也讓鄰居知道在夫家過得好,所以一定要帶伴手禮俗稱「回門禮」,而回門時不僅水果或禮品數量、紅包金額都須為雙數(不要4),連進家門時人數最好也為雙數,若為3人家庭建議能多找個朋友陪同回去。廖大乙也說,娘家辦桌最好要有全雞,「雞」、「家」閩南語音同,象徵「全家」圓滿,宴請應在中午時間,要是吃晚上會被認為是「吃到尾」帶衰家運,娘家有可能會窮一年,所以吃完飯就離開,回自己家「初三睏到飽」,不要在娘家過夜。倘若有事無法回娘家,也有兩撇步招好運,廖提到,正月初二「頭牙」可就近去土地公廟、教堂等自身信仰場域沾人氣帶財氣回家,更重要的是,求財前先求貴人,求財會受限自身能力,但有好因緣有貴人協助牽線,求財才不會繞一大圈,所以求貴人比求財還重要。此外,初三是老鼠娶親日,初二晚早點睡,睡前最好在入門右牆側各放一小杯的鹽、米,象徵布施分錢,隔天睡到飽,別打擾牠們,討牠們歡心,新的一年才不會打擾自己,招好運也平順一整年,初五再將鹽、米倒在住家附近水溝即可。
-
2022-01-26 養生.聰明飲食
小心年菜藏飲食陷阱 營養師教5撇步防範過好年
農曆春節將屆,親友圍爐相聚難免吃吃喝喝,飲食常不自覺過量,導致熱量超標、血糖上升,對糖尿病友更是一大考驗,但中榮埔里分院營養師提醒民眾,考量健康仍要節制飲食,糖友更要秉持均衡飲食為原則,善用5撇步開心過年。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指出,過年圍爐菜色比起平時豐盛,像佛跳牆、糖醋魚、蘿蔔糕、米糕、酥炸金元寶等常見傳統年菜,多用油炸、油煎、糖醋、勾芡等烹調方式料理,相較於清蒸、川燙等較不健康,一頓年菜熱量往往超過建議的2至3倍。該院營養科表示,年菜美食藏有熱量超標、血糖上升等飲食陷阱,一般民眾要注意,糖友更不能不防,過年時仍應均衡飲食,並善用食物份數代換、3低1高、多動531、自我監控、定時服藥,透過這「5撇步」有效穩定血糖過好年。該院營養師劉郁庭說,撇步一「均衡飲食」適量攝取全穀雜糧、蔬菜、水果、豆魚蛋肉、油脂與堅果種子、乳品等6大類食物,獲取人體所需營養素;撇步二「3低1高」即飲食攝取應低油、低鹽、少加工,更要高纖,每餐最少1拳頭蔬菜量。撇步三「食物份量代換」透過食物代換適量攝取,像是蘿蔔糕4片或佛跳牆中1拳大的芋頭,等同1碗飯,別重複食用;撇步四「多動531」每周至少運動5天,每次30分鐘,心跳至少100下;撇步五「遵醫囑」定時服藥,切勿自行中斷。台中榮總埔里分院也提醒民眾,除了飲食更要均衡,維持運動習慣,定時服藥監測血糖等5撇步外,更要注意含糖飲料改為無糖或水分攝取;此外,面對疫況嚴峻,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量測體溫等防疫措施,才能開心健康迎接新的一年。
-
2022-01-23 該看哪科.中醫
輕熟女蕁麻疹反覆發作 中醫揭如何才能好得快
南投縣30歲陳姓女子因就寢前,皮膚容易冒出一片片紅疹,吃藥或擦完藥後緩解,但沒幾天又再度發作,且奇癢無比影響睡眠品質,也影響隔天的工作,忍無可忍便至南投醫院就醫,經診是「蕁麻疹」,想要好得快,中醫籲要內外調理改善。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蕁麻疹即中醫所謂「風疹」,是身體的一種過敏反應,主要發作於皮膚,發作時可見皮膚上出現膨起的疹塊,伴有紅腫熱癢感,搔抓後可能越抓越癢、越冒越多,通常在一段時間後就會自行消退,隔一段時間又再發作。南投醫院中醫科表示,蕁麻疹依病程長短,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蕁麻疹與藥物、飲食、感染或接觸其他過敏原引起,病程通常不超過6周;倘若是發作超過6周以上就為慢性蕁麻疹,且大多找不到發病原因,少數可能與自體免疫疾病相關。南投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卉蓮說,在蕁麻疹治療上,西醫臨床第一線用藥大多為抗組織胺,第二線除了加重抗組織胺的劑量外,有必要時使用類固醇;但從中醫角度,造成蕁麻疹的原因多是體質、氣血受內外在因素影響,能以中醫療法改善。賴認為,蕁麻疹耗發多因體質免疫力差、氣血虛弱,受到外邪侵犯、飲食不當或情緒變動過大,導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引起過敏,可依證型辯證施治。除一般中藥內服,也能按摩風溪、內分泌、神門、肺、心等耳穴按摩減緩皮膚癢不適症狀。而想要蕁麻疹好得快有技巧,需內外調理改善,賴卉蓮建議,飲食方面須避免容易誘發蕁麻疹的食物,像辛辣重鹹類,醃菜類、優格優酪乳、酒精飲品等發酵食品及堅果類、含咖啡因飲食、甲殼類海鮮,也要避免吃到不新鮮的食物等。南投醫院也提醒,除了注意飲食,也應該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如穿著寬鬆衣物、不戴過多首飾、洗澡水溫勿過熱等等,最重要的是癢的時候盡量不要抓,維持規律作息,保持心情放鬆,找適當的紓壓管道都有助於改善蕁麻疹。
-
2022-01-17 新聞.長期照護
醫病天地/陪長輩玩鏡子遊戲 延緩失能
強烈冷氣團來襲,全台急凍,而且國內疫情加劇,民眾減少外出活動,不利於長輩身心健康,台中榮總埔里分院復健科建議,民眾宅在家可以與長輩玩「鏡子遊戲」,透過簡易居家式預防活動增進互動,維持健康和延緩失能。台中榮總埔里分院職能治療師王哲煜表示,「鏡子遊戲」顧名思義就像照鏡子一樣,活動時,長輩與照顧者要面對面,之後請長輩盡量「模仿照顧者動作」,做動過程不用快,要依長輩的認知能力及體能,適度調整動作難易度及範圍,例如用上肢寫字、雙側上肢同時活動、上肢加腰臀(左右前後擺)、上肢加下肢(膝蓋微彎再伸直)等動作。反之,也能由長輩做動作「讓照顧者模仿」,但遊戲過程中,照顧者可請長輩在能力範圍內,同樣不用快,但盡量將動作做大、做難,如此可讓長輩知道活動度是否足夠;若長輩無法以站姿活動,就改採以「坐姿」進行,並將動作簡化成舉右手、舉左手、抬右膝及抬左膝,能力好者採舉手抬膝的合併式動作。王哲煜也提醒,照顧者在進行鏡子遊戲前,可以先面對立鏡或能映照自身影像的門窗等,先行練習觀察及帶動作鏡中的自己,才會知道長輩是否有確實比擬自己,在家持續活動,也能達到延緩老化失能、減少肌力流失、促進認知功能等效果。
-
2021-12-21 養生.聰明飲食
4顆包餡湯圓等於1碗飯 營養師提醒5撇步健康吃
今天是冬至,傳統習俗要進補吃湯圓,同時象徵闔家團圓、凡事圓滿,不少民眾會動手自己做湯圓,市面上販售的甜、鹹、包餡等種類多元,但營養師提醒,湯圓熱量可不低,享受湯圓也別忘了遵守「看標示、巧搭配、減分量」的健康原則。衛福部草屯療養院指出,湯圓是由糯米製成,不易消化且較有黏性,但製作上大小不一,讓民眾很容易輕忽,認為只是沒吃幾顆應該還少,實際上,湯圓熱量不低,尤其包餡湯圓,4顆包餡湯圓約等於1碗白飯的熱量,相當驚人。而湯圓製作簡單,不少民眾會自己揉粿漿動手做,市面上販售各式各樣的湯圓,甜、鹹、有包餡、沒包餡等種類也是琳瑯滿目,但不論是自製或購買煮食都應適量食用,注意遵守「看標示、巧搭配、減分量」的健康原則,避免熱量攝取過多。草屯療養院營養師吳昀軒說,民眾購買湯圓時應注意看食品標示及保存期限,想降低熱量,吃得健康「5撇步」,第1步要懂得運用食物代換,將當天的全榖雜糧減量,避免攝入過多主食;第2步,搭配蔬菜、肉等食材煮成鹹湯圓當一正餐吃。第3步,煮鹹湯圓以洋蔥、香菇等爆香,減少使用油蔥酥、五花肉等油脂量高的食材;第4步,甜湯圓別太甜,包餡甜湯圓用清水當湯底,避免吃進過多的糖;第5步,煮甜的無餡小湯圓時可加入白木耳,增加攝取膳食纖維,幫助消化。草屯療養院也建議,為避免過量飲食,民眾可少量烹調,並小碗盛裝,盡量做到淺嘗就好;此外,長者與小孩的咀嚼與吞嚥能力較不足,在吃湯圓的時候須多加留意,除了提醒細嚼慢嚥,也可先將湯圓切成小小塊再給予,聰明吃健康過冬至。
-
2021-12-13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冬天容易尿路結石 醫師解密竟與「愛賴床」有關
南投基督教醫院巡迴醫療車今前往信義鄉潭南部落,為居民進行腎臟超音波檢查,醫師提醒,多數人知道夏天是尿路結石好發季節,卻不知道冬天愛賴床,食量及飲水量下降,同樣也易造成結石症狀發生,呼籲要多補充水分,有不適應速就醫。南投基督教醫院院長鄭均洹指出,為完善偏鄉醫療,該院在疫情前就透過院內扶輪3號巡迴醫療車前往信義東埔、望鄉等部落進行醫療服務,而在腎臟超音波檢查中發現,許多原民鄉親及長輩罹患腎臟結石病症,今再鎖定前往當地潭南部落。不少原民鄉親務農,事務繁忙而不去看醫生,小病灶積久成病,像泌尿道系統結石就是小結晶在體內成型,恐卡在原地越養越大,最後只能靠體外碎石或開刀取出,為此透過醫療巡迴到部落,透過就醫可近性,提高他們就醫意願,及早發現。南基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潘岳則提醒,多數人知道夏天排汗量大,水分攝取不足,易形成尿路系統卡石頭,卻不太清楚冬天也是尿路結石好發季節,因天冷讓人愛賴床,不吃飯、不喝水,尿量減少易導致尿液濃縮,尿中晶體沉積而形成結石。而結石一但卡在輸尿管,會令人痛到臉色發白冷汗直流,泌尿系統感染若沒積極治療,還可能導致細菌感染,嚴重時引發敗血症及休克,且尿路系統結石若不改變喝水與飲食習慣,復發率相當高,民眾不要輕忽,應該要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對此,潘岳建議有結石體質的民眾,每日攝取足量開水,而何謂足量,大概為自身體重乘以30,但若有被醫師限水民眾除外,並多採鹼性飲食,減少攝取含高草酸食物,適當蛋白質攝取,最重要的是定期追蹤檢查,這樣才能遠離結石之苦。
-
2021-11-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南投男打疫苗後瀕死救回 執意打第2劑身亡
國內疫苗覆蓋率持續成長,南投縣偶有不良事件通報,其中有打第1劑疫苗出狀況,仍執意打第2劑,最後致死,縣議員今質詢要求衛生局應持續關懷追蹤不良個案給予建議,甚至強制不要打;衛生局長陳南松則說,疫苗接種屬個人意願,接種前,醫生有評估給建議,若曾有不良反應可能通報考慮混打其他疫苗。王秋淑指出,魚池鄉有民眾今年8月至埔里衛生所接種疫苗後,施打後兩腳無力,家屬抱怨,有通報衛生局卻仍無人聞問,而這絕非單一個案,衛生局應要指派專人協助追蹤個案,除了關懷,也提供後續就醫協助或給予醫療建議。廖梓佑也表示,疫苗擴大接種後難免會有不良事件通報,而除了不良事件外,部分民眾只是輕症,症狀可能不是非常嚴重,有反映,但不見得足以納入不良事件,像類似的輕症民眾,衛生單位也應追蹤關懷,確保狀況沒有加劇。衛生局長陳南松說,民眾施打疫苗後衍生的副作用,不論是死亡或產生不適都能向衛生單位反應,後續會評估並協助申請納入疫苗接種受害救濟,受理後,並非沒持續追蹤回覆給民眾,而是申請救濟有一定程序及所需時間,才未能馬上回覆。葉仁創更提到,埔里一名46歲男子今年7月接種AZ疫苗,當時即發生不良反應,還好經醫護努力救回一命,10月按規定去接種第2劑,當時醫護人員有提醒他第1劑有不良情形,建議不要施打,但男子仍堅持簽切結接種,最後因此喪命。而其家屬不希望解剖,未向請領受害救濟金,但像這樣第1劑就有不良反應,第2劑又出狀況,很明顯是疫苗問題,除了解剖,是否提供協助其他救濟方式?另針對第一劑有不良反應者有衛生局無追蹤,強烈建議甚至強制他不要接種第2劑。陳南松表示,疑因疫苗死亡檢附病理報告是中央規定,而解剖是快速知道與疫苗有無因果關係的做法;不願解剖則能檢附疫苗接種後的就醫期間紀錄,送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審查認定死亡與疫苗接種有關,也能獲救濟補助,會協助申請。至於是否能強制要求不要接種疫苗,陳則表示,疫苗接種是個人意願,經醫生評估給予建議,仍堅持接種是其權利;不過,施打第一劑疫苗若產生不良反應,經通報衛生單位確認屬實,後續透過專業醫療評估,民眾是可以考慮混打其他疫苗。
-
2021-10-2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重機男衰擦撞卻因禍得福 查出罕見骨內腱鞘囊腫
南投43歲張姓市民騎車與人擦撞受輕傷,原本沒打算就醫,經警方建議才去急診,未料檢查竟發現靠近踝關節處長了罕見的「骨內腱鞘囊腫」,及時手術治療,成功避免大範圍侵蝕骨頭及骨髓,導致骨內空腔、破壞關節面及骨折等嚴重後果。南投基督教醫院指出,張男今年7月騎重機外出買晚餐,與其他車輛擦撞,事發後還能起身行走,僅左腳踝挫傷破皮處有些疼痛,因此沒想要就醫,是因為警察先生強烈建議下才搭救護車到院,未料,急診進行X光檢查後才驚覺事態嚴重。南基醫院骨科醫師沈泰杉說,該患者在脛骨近踝關節處長了骨瘤,雖無法判定其為良性或惡性,但經磁振照影確認瘤在骨頭內往上生長,邊緣已脹大變型,不盡快開刀刮除,恐大範圍侵蝕骨頭及骨髓,造成骨內空腔、破壞關節面,甚至骨折。經與患者溝通後進行腫瘤刮除手術,以人工骨填塞侵蝕區域,再用鋼板予以加強固定;而經切片檢查骨瘤,才發現竟是罕見「骨內腱鞘囊腫」,在影像上的表徵與「骨巨大細胞瘤」極為相似,而其雖是良性,但會持續長大,對健康造成影響。沈表示,「骨內腱鞘囊腫」發生打多是因為踝關節使用過度、過度運動、體重或粗重工作、久站等,初期無症狀,很難及時發現,一般都是等到骨頭受腫瘤侵蝕到一個程度,出現痠痛,甚至不明原因骨折才會被發現,張姓患者真的因禍得福。而張男因及時發現,治療狀況佳,院方表示,該患者從開刀後回診至今,以人工骨填充處的自體骨頭恢復很好;這也凸顯,民眾平時就要多留意身體狀況,若發現身體出現異狀,就應立刻就醫尋求醫師協助檢查,及時發現才能及早治療。
-
2021-10-2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天天低頭滑手機 小心擁有「貴婦包」 頭痛找上門
現今社會人手一機,甚至透過筆電、桌機或平板等數位載具遠距上班或上課,因此出現肩頸疼痛等症狀,台中榮總埔里分院復健科表示,因該症狀到院求診患者,多半都是不當使用3C產品所造成,最常見就是「貴婦包」,並導致頸因性頭痛。中榮埔里分院復健科指出,「貴婦包(dowager’s hump)」指的是背後頸椎和胸椎交界的地方突出的一包肉,使得不少患者以為是因為好吃懶做變胖造成,錯當富貴象徵被說是「貴婦後肩頸的駝峰」,實際上變胖產生貴婦包的認知是錯誤的。而「貴婦包」其實是因為看手機或螢幕太久,頭不知不覺一直往前伸,直到頸椎已經承受不了頭的重量而變形,造成後肩頸駝峰凸起,而這類患者不見得會有肩膀或手臂麻痛等症狀,多半會因頸後肌肉變緊,筋膜緊、抽痛而導致頸因性頭痛。該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生王繼貞說,罹患頸因性頭痛的患者經常誤以為頭痛是工作壓力太大造成的偏頭痛,沒察覺是因為脖子肌肉太緊繃所造成,而這類症狀只要常練習縮下巴,並改善坐姿讓耳垂、肩峰和髖關節成一直線,就可以有明顯改善。此外,因常用3C而易出現的症狀還有「圓肩」,像肩膀不對稱、大小邊、高低不均、雙手同時舉高時角度不一樣、穿寬鬆衣物時衣領易掉到某一側,甚至「長短腳」都是廣義的圓肩現象,多半是使用電腦鍵盤或滑鼠的位置太遠離身體所造成。中榮埔里分院復健科表示,3C低頭族所造成的頸椎傷害多半是短暫且可逆的,只要在症狀初期盡早復健治療,可以獲得緩解,平時則得多注意自己的姿勢和工作時間,加上規律的牽拉運動等治療,復原的效果通常是令人滿意的。
-
2021-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青少年BNT、流感疫苗接力注射 台中南投拉長間隔14天才打
中秋連假後,12至18歲青少年將接種第一劑BNT疫苗,10月接著打流感疫苗,中央宣布兩種疫苗至少間隔7天。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為降低家長疑慮,台中BNT、流感等疫苗接種,將間隔14天再打。台中市衛生局表示,針對國二女生的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有14所國中無法在9月中旬前打完,為避免影響BNT接種,將延後到12月再打。南投縣衛生局長陳南松說,兩種疫苗間隔會拉長到14天,讓家長、學生放心。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認為,兩種疫苗同時打也不會互相干擾,間隔7天為了判定副作用的來源,不必太擔心。青少年有多種疫苗要打,陳姓家長說,家長群組都在聊,擔心打BNT有心肌炎反應,搶著幫小孩買疫苗險,不過早晚都得打疫苗,市府拉大兩種疫苗間隔,會讓家長更放心。梁姓國中家長說,孩子沒做過心臟檢查,就怕有未知毛病,打了不知道會不會有風險?不少家長說,BNT畢竟新疫苗,不像流感、HPV疫苗有大量施打紀錄,雖然有政府把關,還是會擔心。台中市衛生局表示,台中國高中生BNT第一劑23日起開打,約有15萬人,中央上周五表示,BNT疫苗會再進來,要求在10月8日前打完第一劑,第二劑間隔28天後再打。曾梓展說,中央規定新冠、流感疫苗間隔至少7天,但考量家長的擔心,兩種疫苗會間隔14天再接種,先打完第一劑BNT,間隔14天再打流感疫苗,再隔14天才打BNT第二劑。中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黃高彬說,國外研究報告指出,青少年打BNT疫苗併發心肌炎,較感染新冠肺炎併發心肌炎高,讓家長陷入兩難,若兩劑間隔拉長到4個月,心肌炎比例可降低到百萬分之6。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說,青少年接種BNT第二劑1周內,極少數個案打BNT併發心肌炎,但症狀輕微,國外資料顯示,經治療預後良好。
-
2021-09-13 養生.聰明飲食
中秋吃月餅 廣式月餅熱量最高等於1個排骨便當
中秋節將屆,各式特色月餅陸續推出,不少民眾會買來送親友或客戶,但營養師提醒,月餅富含熱量、糖分與脂肪,其中廣式月餅熱量最高,相當於一個滷排骨便當,其他月餅也不低,沒控制份量恐造成身體負擔,建議多人分食、淺嘗為宜。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中秋節月餅選擇多,親友間也會互相贈送,吃月餅數量比平時還多,而香酥美味的月餅相當誘人,很容易讓人一吃再吃,而忽略了月餅的熱量、糖分和脂肪等相當可觀,吃太多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說,月餅種類多元,「廣式月餅」皮薄餡多,常以蓮蓉、棗泥、豆沙及核桃為餡,也有鹹的口味內包金華火腿;傳統「台式月餅」餅皮使用油皮、油酥,層次分明,內餡常以滷肉、香菇、綠豆沙、鹹蛋黃及肉鬆等食材。而最受民眾歡迎且熱銷的「蛋黃酥」則是以油酥皮包裹紅豆沙、鹹蛋黃,口感香酥,鹹甜兼具;還有,以糯米粉取代傳統油酥油皮的「冰皮月餅」,口感香Q、冰冰涼涼的,內餡除了蓮蓉之外也會放奶黃或芋泥等。其中,以廣式月餅的熱量最高,陳表示,一個185克的廣式月餅,熱量就高達790大卡,相當於一個滷排骨便當的熱量,而廣式月餅吃下肚後,可能得走路將近2.5小時才有辦法消耗掉卡路里,至於其他月餅熱量也不低。民眾常吃的綠豆椪,一顆約95克,熱量約363大卡,相當於0.8碗飯加上1湯匙的油,走路逾1小時才能消耗;55克的蛋黃酥熱量約250大卡,50克的冰皮月餅則約100大卡,因此建議民眾要控制食用份量,建議多人分食、淺嘗為宜。南投醫院則提醒,吃月餅時應參考食品標示,挑選低膽固醇、鈉含量較低、熱量較低或內有高纖食材的餡料,食用時建議搭配無糖咖啡或無糖茶飲,除了解膩也能減少糖的攝取,還有連假期間仍要適時安排運動,才能健康過節少負擔。
-
2021-09-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孩童易跌傷骨折 醫師曝完全康復關鍵及最佳時機
南投縣黃姓女童騎車跌倒以手撐地,手肘關節處腫脹變形,診後確認是肱骨髁上骨折,經手術治療及固定已完全康復;醫師提醒,孩童跌倒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見,事發後就是馬上送醫,絕不要自行嘗試幫孩子復位,以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南投醫院骨科醫師林昱成說,肘關節的「肱骨髁上骨折」是兒童常見的骨折,大多發生在孩子騎腳踏車、滑板、溜溜車等活動不慎跌倒時,使用前臂撐地所致,輕則造成手肘骨折變形,嚴重恐合併神經血管受損,因此需要醫療介入處理。而兒童受傷的當下,千萬不要自行嘗試幫孩子復位,應盡早送醫讓專業醫師評估,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可能會造成肘關節變形難以復位或骨癒合不良等情形,因此發生後應盡速就醫,醫師則依患者受傷的程度會安排不同的治療方式。林表示,倘若「肱骨髁上骨折」屬輕微移位,可考慮閉鎖性復位及石膏固定治療;若明顯移位則需進行閉鎖性復位,及經皮穿針固定之微創手術;另,除了確認骨頭移位外,也需注意血管是否受損,以及神經是否受傷或被壓迫。而「肱骨髁上骨折」復位手術會採全身麻醉,術後則以石膏保護患部,確保復位固定的骨頭能在正確位置癒合;手術後會使用石膏固定,家長屆時可觀察孩子手部活動循環的狀況,以及定期返診追蹤骨頭復原的情況。對於家長憂心孩童骨折是否會有後遺症,林則說,兒童有相當厚實的骨膜,且血液循環豐沛,對於骨折的生長、修復及重塑潛力是相當強大,像黃姓女童等大部分孩子經適當治療及追蹤下,多能康復且不會留下明顯的後遺症,恢復正常生活。
-
2021-09-0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收假難收心 逾1周應就醫
今天高中以下開學,史上最長暑假結束,放假太久有學生出現食慾降低、睡不好、腸胃不適等情形;衛福部南投醫院醫師提醒,面對「收假症候群」,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憂鬱、精神不振及睡眠失調等狀況,家長要多陪伴鼓勵孩子,並協助調整生活作息,若相關症狀持續長達1至2周都未改善,應就醫尋求專業協助。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今年5月19日起各級學校停課不停學,改採線上授課至暑假,學生長達3個多月待在家中,被稱為是「史上最長的暑假」;身心科主任陳致遠說,連續假期之後的上班日或上課日,大人小孩都可能出現情緒低落、憂鬱、精神不振及睡眠失調等狀況,這都是「收假症候群」,當假期越長,收假後越容易出現相關症狀。醫師說,「收假症候群」雖非精神疾病,卻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有人因為焦慮,伴隨胸悶、疲倦及身體緊繃,甚至有腹痛、便秘或腹瀉等症狀,通常會隨壓力解除後逐漸緩解。陳致遠說,為協助孩童改善收假症候群,家長開學前應多陪伴,協助調整生活作息、避免熬夜,整理好新學期的文具等用品,提前預告、規劃開學後行程,安排適當的運動緩解焦慮;開學後可觀察孩子的適應情形,讓孩子順利的回復到原本學習節奏,倘若孩子仍難收心,情緒不佳,建議尋求協助。
-
2021-08-3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史上最長暑假結束了 孩子「收假症候群」逾1周應就醫
明天就要開學,號稱「史上最長的暑假」也將結束,但放假放太久,有些孩子因「不想上課」出現食慾降低、睡不好、腸胃不適等情形;醫師提醒,面對「收假症候群」,家長要多陪伴鼓勵孩子,並協助調整生活作息,若相關症狀持續長達1至2周都未改善,應就醫尋求專業協助。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今年5月爆發本土疫情,同月19日起各級學校停課不停學,改採線上授課至暑假,而因學生長達3個多月時間都待在家中,被稱為是「史上最長的暑假」,孩子因不想開學,情緒低落或身體不適,需重新調整身心。南投醫院身心科主任陳致遠表示,面對連續假期之後的上班日或上課日,不論大人小孩,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憂鬱、精神不振及睡眠失調等狀況,這都是「收假症候群」的症狀,而當假期越長,在收假後越容易出現相關症狀。而「收假症候群」雖非精神疾病,但相關症狀卻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甚至有些民眾或學童會因為焦慮,而伴隨胸悶、疲倦及身體緊繃,甚至腹痛、便秘或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症狀,不過,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壓力解除後逐漸緩解。對於如何協助孩童改善「收假症候群」,陳建議家長,開學前應多些陪伴,並協助孩子調整生活作息,避免熬夜,整理好新學期要使用的文具等用品,提前預告、規劃開學後的行程,安排適當的運動緩解焦慮。開學後,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適應情形,持續正面鼓勵,並在耐心陪伴下,可以讓孩子順利的回復到原本學習節奏,並持續觀察,倘若孩子仍難收心,情緒不佳,「收假症候群」症狀長達1至2周以上都沒有改善,建議應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
2021-08-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挺8月23日不降級 籲中央「全台清零14天再考慮」
本土疫情趨緩,今新增2例,民眾關注823二級警戒是否再降級,指揮官陳時中保守回應,觀察時間仍不夠,但會認真考慮對其他特定區域鬆綁;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則表示,「這是正確的」,並認為全台清零14天再考慮解除二級。我國疫情趨緩,今天國內僅新增2例本土個案,且無死亡案例,外界關心8月23日後是否能夠解除二級,但陳時中在今天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下周是否再降級,觀察時間仍不夠,若是指引可行,會認真考慮對特定場所進一步鬆綁。不難看出,疫情指揮中心對目前國內疫況雖抱持樂觀態度,但仍不敢貿然降級,因此想解除二級疫情警戒可能得再等等;對此,沈政男今在臉書力挺指揮中心,並表示「這是正確的」,他的看法則是全台清零14天,再來考慮解除二級。至於台灣何時清零,沈則表示,今天新增2例本土個案,台北、新北雖各增1例,但都不是近期發病,2例都是篩檢被驗出,這也代表「全台清零,就要出現了」。此外,又有25萬劑莫德納抵台,指揮官陳時中今說,初步將保留給第一類一醫事人員,也會讓他們進行混打;但有醫護擔心混打,等於第1劑打AZ不舒服1次,第2劑打mRNAu又要不舒服1次,稱「不想被卡車撞第二次」!沈則認為「錯了」,他表示,混打的第二劑,副作用就跟兩劑mRNA的第二劑差不多,且遠小於第一劑AZ,也小於第一劑mRNA。尤其嚴重全身副作用,比如發燒、疲累、痠痛,將會是所有劑型與劑次最低。而AZ混打mRNA的保護力,沈更說,他已舉過好幾篇paper了,混打的抗體免疫等於,甚至略高於2劑mRNA,而T細胞免疫則是遠遠高於2劑mRNA。注意,不是跟兩劑AZ比,現在已經沒人在比這個了,因2劑AZ的保護力就是比較低。
-
2021-08-10 癌症.皮膚癌
臉上傷口好不了 小心是皮膚癌在搞鬼
南投縣60歲周姓男子月前突發現左邊眉毛有傷口,擦了藥仍未癒合,甚至潰爛,就醫才檢出是鱗狀細胞癌;另一名85歲曾姓婦人則是臉上出現黑腫塊,還迅速長大,切片檢查確認是基底細胞癌作祟,經腫瘤切除手術後,2人均已痊癒出院。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日前接連有患者因皮膚狀況有異求醫,其中周男就是左眉有傷,傷口不大,想說擦藥膏就好,未料傷口仍然潰爛,沒癒合跡象。曾婦則是臉上長了顆黑色腫塊,起初沒理會,但它迅速長大,這才察覺不能忽視。周、曾2人為此先後到南投醫院皮膚科就診,而經切片檢查確認,周男傷口久不癒合,是因為罹患鱗狀細胞癌,曾婦臉上持續變大的黑色腫塊則是基底細胞癌,所幸2名患者在接受腫瘤切除手術後,目前已痊癒出院。南投醫院皮膚科醫師李瑜芬說,當皮膚出現形狀不對稱、顏色不均、邊緣不規則的腫塊,或是原本的痣顏色改變、變大,或是傷口久不癒合等症狀,就該有所警覺,其中常見的皮膚癌種類,除了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還有黑色素細胞癌。至於治療方式會依腫瘤大小、侵犯部位等狀況來評估,而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若早期發現,可透過外科手術切除病灶根治,治癒機率高;但黑色素細胞癌則為惡性癌,易轉移,因此除了手術治療,恐需後續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安排。李也提醒,皮膚癌除家族史要留意,紫外線曝曬也是危險因子,外出應做好防曬,平時也要自我觀察皮膚狀況,若發現有不尋常、形狀有異的腫瘤,痣的顏色形狀改變,傷口不易癒合或易出血,就該盡早尋求醫師診治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1-07-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可否清零? 醫師:圍堵這傳播鏈是關鍵
國內本土確診個案先前一度低於10例,台灣清零露出曙光,未料近一周又升高,近3日更逾20例,令國人憂心,甚至覺得清零無望,但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認為,特殊社交傳播鏈是一大關鍵,只要圍堵起來就能繼續往清零邁進。沈指出,有人在問,是不是從此就是每日新增10到30例,再也降不下去了?他因此分析近期本土確診個案,並表示,「現在的新增案例,幾乎都是特殊社交分子了」,像昨天台北4例,桃園3例,彰化2例,也高度懷疑台中1例,都是如此。沈政男因此認為圍堵特殊社交傳播鍊是一大關鍵,並明確表示,「如果可以把這些特殊社交傳播鏈圍堵起來,當然就能繼續往清零邁進。」只不過,27日將降至二級警戒,不少縣市將解封開放餐廳內用,沈仍感到憂心並指出開放內用的最大問題,他表示,他昨天看了一個下午發現,原來,官方的指引允許同桌用餐,只要使用隔板或梅花座便可。但有用嗎?他認為,解封如果是憑直覺、看氛圍、猜民意,那麼實在令人擔心。而去年用隔板可以,但今年的變種病毒已經更強悍了,從去年聚餐很少傳染,今年五月中下旬卻傳得亂七八糟,就能窺見。沈表示,「試想,這些(特殊社交傳播圈)年輕人若進到賣場美食街,跟你隔著隔板用餐,大口吃著飯菜,吃到一半拿起手機開始約下一個X友,請問,看了以後還吃得下去嗎?然而,3天後他們就要進到餐廳大口吃飯了。」此外,有婚宴業者打算讓5個人坐10人桌,但如此安排頂多相距1公尺,達不到安全距離。沈強調,室內要開放內用,一個安全準則應該是每個人,不管熟識或陌生,都應保持1.5公尺距離,口水才不會噴到,吃起來才算安全。
-
2021-07-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師揭台灣防疫3法寶 斷言降二級警戒絕不會失控
本土確診個案昨新增8例,是今年疫情報法以來首度低於10例,全國三級警戒26日可望解除,民眾關心解封後疫況走向,唯恐疫情死灰復燃;對此,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認為,台灣有3樣法寶,就算降2級,疫情也絕不會失控。沈政男指出,台灣去年面對疫情能清零的法寶就是「疫調與匡列」,但今年因疫情突然大爆發,台北市因為一開始案例太多,無法疫調與匡列,才會持續延燒,但後來新增減少,北市府就開始做了,而且針對熱區,還進行普篩。而「熱區普篩」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對這波防疫的最大貢獻,零星案例就得精準疫調與匡列隔離,遠交近攻,兩大官方防疫法寶「熱區普篩」+「疫調匡列」就此誕生,這也是台灣用血與淚換來的經驗。至於民間,當然就是「戴口罩」。沈表示,「戴口罩」、「熱區普篩」、「疫調匡列」3樣法寶,構成了Taiwan model of Covid-19 pandemic control,新冠防疫的台灣模式,沒硬封城,也沒強制普篩,但有強制戴口罩、強制疫調與隔離,以及熱區鼓勵篩檢。隨新增確診案例,降到個位數,接下來也會清零,再來重點就是解封了,沈表示,降到二級,疫情也絕對不會失控,頂多就是社區小群聚,這時便以防疫快打部隊介入,只要圍堵速度大於病毒傳播,就能截斷傳播鏈。對於民眾擔心的染疫黑數,沈則認為,染疫黑數不是問題,無症狀傳染也不是,反而是感染源不明必須擔憂。畢竟今年這波疫情死亡率高仍在於,染疫者偏老、醫療崩潰、醫護施打疫苗太少、篩檢略不足。但,絕非什麼染疫黑數還有多少。此外,北市疫苗覆蓋率已節節攀升,未來所有感染源不明個案,也都須施以電信足跡調查;沈也提醒柯,接下來須把疫情放在2022,甚至更後頭的世界與台灣局勢裡看待,這一波疫情所得到的民意支持基礎上,把自身格局推到領導人的層次。
-
2021-07-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苗手臂」能吸鐵器? 醫師紛闢謠直呼:不可能
外媒與國內媒體紛紛報導,接種疫苗後產生磁力,引發關注。但醫師都認為「不可能產生磁力」,違背學理,也沒有相關文獻可以證實。針對「疫苗手臂」、「磁鐵挑戰」的情況,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表示,這個狀況跟所知的學理有點違背 ,「如果打完疫苗就之後可以吸湯匙等金屬物品,是否能請民眾現身說法示範一下」。顏慕庸說,人體磁場改變不是不行,但打完疫苗就改變,在學理上沒辦法解釋。現在大規模幾百萬人接種,就會出現「耦合現象」,施打疫苗及手臂吸金屬物品這2個不相干的事重疊在一起,而施打疫苗變背景值。顏慕庸舉例,今天某人可能出門不幸被車撞死,但現在有了「施打疫苗」這個背景值,就變成打完疫苗後,3天不幸被車撞死,之後就可能傳出打疫苗就可能會出車禍的說法,「疫苗手臂」也是這樣來的。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則對於有民眾反映接種疫苗後能吸鐵,感到哭笑不得,直呼「他沒有聽過這種現象」,他表示,聽到當下只覺得好笑,並強調,從醫且關注全球疫情以來,都沒看過相關文獻說明,接種疫苗後會產生磁力吸鐵。沈表示,台灣近期關注「疫苗手臂」吸附物品現象,但大概在今年6月在歐美網路社群的影音平台就有相關類似影片,當時官方也有出現澄清,接種疫苗不會產生吸附物品狀況,也沒有相關研究實例、文獻可以證實。但因為陸續有民眾反映「疫苗手臂吸鐵」,且國內網路上也有越來越多影片,沈政男則認為,有部分可能是民眾模仿,但也可能是皮膚上有毛細孔,且夏天有些油脂,本來就會有些附著力,因此產生暫時吸附的現象,而非打完疫苗產生磁力。
-
2021-06-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接觸Delta確診司機後印尼移工發燒 接觸14人明篩檢
Delta變種病毒株群聚事件爆發,一名印尼籍漁工與確診白牌車司機接觸,卻在27日搭車到南投仁愛鄉打工,被警方帶至集中檢疫所安置,PCR採檢陰性,但今天傍晚卻傳出發燒,送到南投醫院治療。南投縣衛生局長黃昭郎說,還未接獲通報,但明天會到仁愛鄉華崗為14人篩檢,避免疫情擴散。黃昭郎說,這名印尼移工昨天PCR採檢為陰性,送到南投集中檢疫所收治。因為他在仁愛鄉華崗山區和14人接觸,原本14人要全部載到埔里榮民醫院篩檢,但連日山區大雨,力行產業道路嚴重坍方,暫時無法通行,已經讓14人固定在同一住所避免移動,明天上午由埔里基基督教醫院上山為14人篩檢,確保防疫安全。今天傍晚傳出,這名印尼籍移工疑似發燒,送往南投醫院治療。黃昭郎說,尚未接獲通報,到檢疫所會依照SOP進行處理,將由醫院進一步採檢,確認是否陽性反應或是發燒。南投醫院表示, 只說個案相關情況,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為主,醫院無法透露病患個資。這名移工在屏東擔任漁工,他搭乘的白牌車司機確診感染Delta病毒,他需要隔離14天,沒想到他27日私下從屏東搭車到南投仁愛鄉華崗地區,南投縣民和防疫人員都擔心Delta病毒在南投擴散,希望移工篩檢不是陽性反應,但結果仍須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
-
2021-06-28 該看哪科.眼部
女子左眼視力突退化只見光 竟是急性視神經炎
南投縣一名蕭姓女子雙眼視力良好,就算年過40仍維持在標準1.0,未料今年2月,左眼突模糊,更在一周內快速減退到僅能看到光,幾近眼盲,急向南基醫院求助,診斷是急性視神經炎,經住院及用藥治療3個多月,左眼重拾視力達0.9。南投基督教醫院指出,該名患者今年農曆年後到院就診,稱其左眼視力原本良好,有天卻突然模糊,雖然有去診所就醫拿藥,但沒有好,甚至快速變化,短短一周內就從模糊減退到只能看到光,她很害怕會失明,因此從診所轉往該院尋求協助。南基醫院眼科醫師周介仁說,檢查後發現是急性視神經發炎,導致視力快速減退,若不盡速治療控制發炎狀況,視神經恐會永久損壞,最終導致失明;而向患者說明病情病情嚴重性,排定住院詳細檢查,並進行腎上腺皮質素靜脈注射治療。而急性視神經炎患者前期治療得跟時間賽跑,愈快治癒對視神經傷害愈小,考量患者身體能負荷前提下,以「類固醇」腎上腺皮質素靜脈注射治療,調節患者免疫發炎反應,快速降低對視神經的傷害,並找出視神經發炎病因,以利後續治療。院方表示,住院期間查出該名患者是因為免疫系統異常引發急性視神經炎,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經治療5天出院後,陸續回該院門診治療約3個月,原本只剩光覺的左眼眼睛,現在視力已恢復至0.9,也回歸正常生活。周介仁則表示,為避免復發通常都需找到病因,而免疫系統異常,除了急性視神經炎,也可能出現眼睛疼痛、鞏膜發炎、淚腺發炎、複視等症狀,不可輕忽,患者需按醫囑服藥才不會復發,並保持睡眠充足、規律生活、增加自體免疫力。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慢性病長輩能否打AZ?衛福部醫師:應衡量3要素
明起開放75歲以上長輩施打AZ疫苗,不少長輩有心臟病、癌症、中風等慢性病,甚至曾有血栓病史,擔心接種後血栓風險,但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表示,血栓成因不同,不見得會因接種AZ疫苗而更容易發生血栓,而接種與否應衡量「染疫機率」、「染疫後死亡率」、「血栓發生率與死亡率」,再做整體判斷。沈政男在臉書貼文指出,AZ疫苗引發的血栓稱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這是極少數人因為疫苗注射,對自己的血小板產生抗體,導致血液凝集,形成血栓,此時也會合併血小板減少,因為被用來形成血栓。但TTS和深部靜脈血栓、冠狀動脈血栓、腦血管血栓或肺部血栓等其他血栓的成因並不一樣,而是一種特殊體質反應,因此,有這些疾病的老人家不會因為接種AZ疫苗而更容易發生血栓。不過,沈也提醒,AZ疫苗的嚴重副作用就是血栓,發生率約10萬分之1,死亡率約50萬分之1,因此在英國,施打前會講得很清楚;至於接種與否應衡量「染疫機率」、「染疫後的死亡率」、「血栓發生率與死亡率」3要素,再做整體判斷。而以台灣長輩來說,目前染疫機率比起4周前已大幅減少,因國內疫情已獲初步控制,但老人家一旦染疫,看每天新增死亡人數就能了解,老人家死亡率偏高。沈說,要是對台灣防疫沒信心,覺得老人家染疫機率高,考量染疫後死亡率高,那趕快接種AZ疫苗是合理選擇,即使有慢性病,接種也是理性決定;反之,評估染疫率不高,那也可以等下一批莫德納,不一定要急著在這時候接種AZ疫苗。此外,接種時也會有醫師評估,若醫師肯蓋章,就是評估可以打,否則醫師也不敢蓋章,但他也提醒,這僅是他「一般性質建議,不能做為個別醫療指示」;因此民眾是否適合接種仍建議尋求家庭醫師、專業醫療問診最為準確。
-
2021-06-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雙北疫情有解?衛福部醫師曝兩關鍵 精準疫調確實隔離
國內疫情嚴峻,本土確診病例破萬人,染疫死亡病例昨更達37例,創新高,整體疫況似未見趨緩,但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認為,透過發病人數趨勢來看,疫情降溫中,可審慎樂觀,當務之急,尤其雙北應重啟精準疫調、確實隔離。沈政男今在臉書貼文指出,多數人甚至雙北首長看到每日確診數都維持在400、500例,似乎沒下降,覺得疫情陷入膠著,恐還有疫情高峰,其實應是誤判,因單就每日發布確診數評估,難以反映真實疫情走向,比較好的指標是每日發病人數趨勢。而以每日發病人數趨勢曲線可看出,自5月初以來,疫情可分成3大高峰,分別落在17日因萬華茶室群聚的大爆發,24日因萬華群聚後確診暴增,篩檢塞車引發家戶感染,31日因上一波家戶感染的延續,之後發病人數就呈現下降趨勢。沈表示,依最新疫情報告,截至3日止,全台Rt值為0.78,疫情正在降溫,大家能審慎樂觀,雙北也有樂觀條件,但須重啟做到精準疫調、確實隔離,別讓新增案例再傳播病毒,畢竟台灣去年守成,最重要的除全民戴口罩,就是匡列與隔離。從中部發病趨勢來看,並未出現第二波高峰,就是因為所有發病案例因有疫調,接觸者被匡列隔離,未發生嚴重家戶感染;而雙北當時是因為首波高峰來不及疫調與隔離,但現在既然第一波萬華群聚疫情已經緩和,就必須恢復匡列與隔離。至於也有人說,「從死亡率推估,有一半案例未被確診」,沈說,這要看你使用怎樣的死亡率,若使用去年的死亡率或全世界死亡率,其實並不正確,因為台灣這一波疫情是alpha變種,且染疫族群年齡偏高,不能用以往的死亡率來推估。根據英國數據,alpha變種在60歲以上的死亡率約1.9%,而台灣已超過2%,顯然已高過英國數據。這是台灣醫療量能未能及時處理第一波萬華群聚感染,導致死亡率增加的最客觀證據。
-
2021-05-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南投女大生疑染疫曾買茶飲逛寶雅 業者急關店消毒
繼彰化、台中接連爆發疫情後,南投縣今也傳出2例可能確診的陽性個案,為降低群聚感染風險,縣府公布相關足跡,其中一名22歲草屯女大生曾去碧山路上的寶雅生活館、康青龍,店家因此閉店休業,當地公所則針對周邊環境進行消毒。南投縣政府今下午臨時召開防疫記者會,並於會中說明,近期接獲2例醫院檢驗通報陽性個案,分別為名間鄉60歲女性及草屯鎮22歲女性,是否列為確診雖待中央統一認定,但縣府獲報後就針對個案足跡調查,並於今公布,從嚴預先示警。據了解,草屯22歲女性為一名大學生,傳染源疑與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確診案例有關,因家住南投草屯,因此有相關足跡,而她曾在15日下午2時至3時到碧山路的「康青龍」、「寶雅生活館」消費,而相關足跡一公布也引發縣民關注。「寶雅生活館」今因此貼出公告宣布「全館消毒中 暫停營業」,「康青龍」則拉下鐵門也閉店休息,草屯鎮公所也在今下午針對兩店家周邊區域進行消毒作業;南投衛生局表示,為維護社區民眾安全,環保局已啟動該兩鄉鎮全區清潔消毒。南投縣防疫指揮官陳正昇則說,通報陽性個案是否列為確診,仍待中央統一認定公布,但縣府積極實行防疫作為,公布可能的染疫者足跡從嚴示警,就是希望民眾落實防疫,若與相關足跡有時間重疊狀況,應自主健康管理,並留意自身狀況。陳也強調,草屯女性患者已收治醫院隔離治療中,其父母、姊弟4人一採均為陰性,目前都居家隔離中;而縣內雖驗出陽性個案,但不必恐慌,只要落實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等措施,疫情期間,沒事不要亂跑,就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