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3 養生.樂齡保養
搜尋
被動收入
共找到
37
筆 文章
-
-
2024-06-01 退休力.自在獨立
高齡女性新課題!從照顧者到人生自主,追求有尊嚴的獨老
二○七○年的台灣,有將近一半超過六十五歲的「法定老人」,而這些高齡者中,有三分之一超過八十五歲。在那個有一半是老人的未來台灣,多數高齡而活躍的會是女性,她們的晚年單身、喪偶、獨居。現在的我們該如何做準備,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老太太?《橘世代》將推出系列報導,從不同的故事看見,女性如何能夠走出傳統的人生劇本,活得快樂又自主。阿月在退休不久後成為照顧者,六十八歲時照顧七十歲生病的先生,七年後,先生離世,她終於不需要再擔任照顧者,但七十五歲的她也病了,獨居又病痛纏身,獨自度過身體不健康的餘生,一直到八十三歲離世。阿月的故事是目前台灣女性年老生活的樣板—已婚女性在退休後的多數時間都在照顧生病的配偶,經歷漫長的照顧歲月後,獨自面對生命中衰弱死亡的最後幾年。一個人的老年 不需悲苦「我們從統計數據理解到,老年的問題就是婦女的問題。」台灣望年協會創會理事長曹愛蘭長年關注婦女權益,她認為,女性生命裡有些獨特處境,例如照顧、例如獨立生活,這些都不是過去的男人會關心的議題,多數男性認為自己會被太太照顧到生命的最後一天。根據衛福部數據,民國一一一年的平均健康餘命,男性七十歲、女性七十五歲;平均餘命,男性七十七歲、女性八十三歲。而台灣初婚年齡,是男大於女兩歲。「不管你是否結婚、有孩子沒孩子,所有女人大概都會一個人面對自己的老年。」曹愛蘭強調,在長壽高齡社會裡,女性對自我處境有覺察,才可能起身行動,追求有尊嚴的生活,改變過去的樣板人生,不需孤單悲苦,即便一個人,也能當個快樂的老太太。寫小說學理財 翻轉老化現年七十六歲的曹愛蘭正在嘗試一個快樂餘生—她七十四歲開始提筆寫小說創作,作品還獲選到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參展,最近構思的,是母女關係的糾結以及和解的故事;她和好友創立台灣望年協會,開設理財、善終等課程,倡議「自主老年」;她學理財,將名下房子售出投資債券,創造被動收入,為自己賺退休金;最近則迷上了使用AI,終於可以看懂許多西班牙文的書籍。但是她坦承,關於如何好好度過餘生這件事,大約是她七十歲之後才開始關心。七十歲之前的她,忙於專業與工作,不覺老之將至,七十歲那些年,父親、母親、妹妹相繼離世,她當了好幾年的照顧者,親友逐漸凋零的她深感「哇,我即將變老,要走往人生終點,我該為自己的餘生做準備了。」她笑說,人生很多事都要「面臨」才會行動。她舉自己任台南社會局局長時的例子,那時一直向民眾宣導家裡要準備地震包,無論是苦口婆心還是威脅利誘,效果都很有限,後來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台南倒了幾棟房子,家家戶戶都很自主地找到先前社會局提供的清單,很快備好東西。她認為,年輕時覺得遙遠無妨,但不要排斥,多接受相關訊息,老了真的需要時,可以很快抓到重點就夠了。概念、資訊有了,當你人生關卡來了,意識到「我不會永遠活下去」的時候,就知道要開始做這些準備,知道怎麼準備。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8 焦點.元氣新聞
「換長夾」真的能提升財運嗎?命理專家提供獨特理財視角,春節轉財運讓理財更有效
春節即將來臨,大家都知道,金錢在這個時候變得格外重要。因此,讓我們以一個貼近春節氛圍的開場問題開始吧。簡少年,一位在新創科技圈中被譽為國師,同時也是一位專業的命理看相風水師,曾在他的著作《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為什麼一個看似普通的長夾能夠對我們的財運產生如此重要的影響呢?簡少年表示,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當你打開一個長夾,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有多少張1,000元鈔票,多少張100元鈔票。這不僅讓你對自己的財產一目了然,也有助於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換長夾開啟理財之路,謹防虛榮陷經濟困境當今天你換成長夾時,你會發現對錢的理解更深刻,對金錢的關注度提高了,這是財務管理的第一步。有人建議不僅要換長夾,最好還選擇一款高價的,以增加貴氣。儘管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牽強,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與俗話中的「你要成為誰,得先假裝自己是誰」相符。透過長期模仿,你有可能真的改變財富觀念,變得更有錢。然而,我仍然建議大家謹慎評估自己的經濟狀況。不要因為一個高價錢包就過度擴大支出,尤其當日常開支已經困難時。謹記要踏實地管理金錢,避免因為虛榮而陷入經濟困境。要提高財運,從細節入手,建立健康的理財習慣,才是關鍵。壓力下隧道視野,忽略儲蓄陷債務談到周轉問題,我們來談談「隧道效應」。當我們處於壓力或急迫的情況下,我們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難以長遠規劃。這就好比進入一個隧道,前方看得到,但左右周圍卻無法清晰看見。就像開快車一樣,速度越快,專注於當下,而忽略了周圍的風景。相反,當我們緩慢前行時,才會發現「哇!周遭風景如此美麗。」這就是所謂的隧道效應,也是造成貧窮難以擺脫的原因之一。經常思考賺錢卻過度勞累,賺來的錢又很快花在立即帶來快樂的事物或娛樂上,導致無法儲蓄。這樣一來,當意外事件發生時,財務狀況迅速惡化,不得不借錢應急。為了還債,更加努力賺錢,但也更疲憊,反而花更多錢在娛樂上。最終,不僅無法還債,還積欠更多債務,形成沉重的債務循環。隧道效應佔心力,脾胃健康助財富談到隧道效應,最令人擔憂的是它長期佔據心力,而非短暫現象。各種活動,如健身、減肥、工作、早睡早起,都需要心力。假設因無法存錢,下個月的房租成問題,這焦慮佔據30%心力,僅剩70%。這影響表現、金錢、生活,形成惡性循環,難以改變。存錢能力與面對隧道效應時的餘裕、安全感有關。安全感強者面對風險更鎮定。現實不可怕,恐懼是想像的結果。恐懼時,我們可能誇大困境,認為無法解決,但勇氣踏出第一步或改變結果。養腎和養脾胃重要,但培養面對困難的心理強大更關鍵。脾胃健康有助積累和保持財富。揭露隱藏負債,資產增加致財富自由讓我們找出是什麼原因使你處於高速前進的危險中。例如,你的男朋友花你的錢,或者你有一個朋友不斷向你借錢。此外,要找出隱藏的負債。來參考《窮爸爸和富爸爸》的邏輯,每月賺的錢是資產,每月支出的錢是負債。舉個例子,如果你擁有一台娃娃機,每天賺錢,那麼這筆錢是你的資產。然而,如果你擁有一輛跑車,每月需要支付高額的洗車費、保養費,或者可能發生意外需要修理,這些支出就是負債。當你的資產越多,被動收入就越多,越接近財富自由。控制支出遠離破產,多餘裕啟財富自由相反,支出越多,你越接近破產。舉個例子,如果你有十萬元,每個月虧一萬,最終你會耗盡錢,可能必須努力工作,進入隧道效應。你可能一直忙於應對未支付的帳單和未付的負債。減少被動支出,增加餘裕,這就像是能夠慢慢開車、慢慢欣賞風景的過程。當你的工作表現不斷成長,你更容易獲得更多收入,事業也會更加成功。這就是馬太效應的核心,多的更多、少的更少。擁有更多餘裕意味著能夠創造被動收入,進入正向循環,最終實現財富自由。 本文節錄:《簡少年現代生活算命書:讓神祕玄學輕鬆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一書☛此為民俗說法,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切勿過度迷信。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13 名人.劉秀枝
需要存多少錢才能退休時財富自由?名醫曝最容易被漏算的花費
一向以為我老有所備,因為個性獨立,生活簡單,靠著退休金,老後生活應無虞,但隨著年齡增長,看看發生在身邊親友的現況,就不敢斷言了。例如一位86歲失智好友因急性膽囊炎住院14天,在醫院裡請了24小時看護,每天2800元,兩星期下來,就花了近四萬元。隨著她年紀愈大,因生病或住院而需請人看護的機率也會愈來愈高。十多年前我90多歲的母親罹患失智症,在家裡由兄嫂和看護照顧,每個月的看護費高達6萬元,感謝雙親辛勤經營米店60年,有足夠的積蓄可以支付。有位75歲的好友因腎癌轉移而需定期接受標靶與免疫療法,免疫療法要自費,一年來已花費150萬元。戰後嬰兒潮的這一代逐漸步入老年,即使沒有罹患重病,隨之而來的視茫茫、齒牙動搖,早晚有機會動白內障手術或植牙,植牙需自費,白內障手術雖有健保給付,但如採用較精準的飛秒雷射手術,則需自費約75000元。台灣醫療進步,就醫方便,又有健保給付,但需針對疾病的適應症,做合理分配,不能無限制的使用最先進的醫療資源,因此免不了有些需自費。但人總難免想要最好、最先進的治療,因而花在自費醫療的費用愈來愈高,例如頸椎、腰椎的微創手術與某些植入椎間盤。曾經有位朋友拍拍自己的頸椎、腰椎,再張開嘴巴,並眨眨眼睛說,光是我身上的裝備就已是百萬身價了。一般人估算需要存多少錢才能財富自由地退休時,大多只考慮退休後想要的生活水準,以及將來的餘命(男性77歲,女性84歲)所需,而沒考慮到醫療的自費與照護費用,那麼該怎麼辦呢?小時候,父母教我們節儉省錢,長大後要努力賺錢並儲蓄,但儲蓄只是理財的初階。若學校能開設投資理財的通識課程,使我們進入職場時就懂得理性理財,而退休後則選擇風險小且有合理報酬的投資,則能在退休金與儲蓄外,加入一筆「被動收入」。如果無法增加被動收入,至少不要貪圖高報酬率或受到詐騙導致血本無歸。一般人退休後,收入大幅減少,但支出也相對減少,如少應酬,衣飾簡單舒適不追求名牌,甚至把舊衣服重新搭配,穿出個人品味。保養品與化妝品選擇網購或在藥妝店購買等等。加上年紀大,代謝慢,食欲降低,吃得也少,這些都是簡單可行的省錢方式。還有一個小撇步,那就是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以預防疾病,或是症狀輕微時即就醫,避免變成重症,例如癌症早期發現,就有機會治癒,不至於轉移或演變成重症,而需自費醫療或請人照顧。又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於2023年7月6日核准新藥Lecanemab,以減緩輕度阿茲海默症與輕度認知障礙者約27%的認知功能減退,但一年的藥費高達26500美元,約台幣82萬元。如果我們平時就能多動腦、多運動、人際互動、睡眠充足等以增加認知存款,降低失智的機率,那不就是省下一大筆錢了嗎?FB粉絲團請搜尋:劉秀枝joy筆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2-12-12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一個人的準備/楊淑惠:財務3區塊,打造退休保護傘!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加上少子化,獨老,造就新的單身世代。對於一個人的退休財務準備,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資深副總經理楊淑惠表示,除了創造老後穩定的被動收入及透過保險轉嫁醫療風險,更要留意資產保全及長期照顧與醫療安排。根據長期為各戶規畫退休財務的經驗,楊淑惠提醒三個重點必須留意,分別是老後照顧、提防高齡詐騙和財產分配。獨老將成趨勢,一個人生活,需注意老後生活品質及照顧需求。如何達成?楊淑惠表示,主要還是靠穩定的終身收入,維持老後生活基本開銷,可利用固定收益型商品、年金險或還本險,設立專屬退休帳戶,或將退休金存入退休安養信託,專款專用,避免晚年退休金不足影響生活品質。至於照顧需求,醫療花費與年齡成正比,退休後若遇到生病無人照顧或大額開銷,對單身退休族將是不小的負擔。楊淑惠建議,以日額及實支實付醫療險打好基底,再加上重大疾病險或一次性給付;在不幸罹癌或中風等重大疾病時強化醫療保障,再來就是透過失能險或長期照顧險,轉嫁持續性醫療開銷與照顧需求。高齡詐騙案件日益增加,警政署二○二○年統計,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詐欺受害案件在五年內增將近一倍,中信各分行櫃員防止詐騙案例也逐年增加,如何避免老年老本不保,也是退休規畫重點。另一方面,必須面對財產分配,子女爭奪財產或互相推諉照顧責任的事件屢見不鮮,建議預做傳承規畫,或將財產委託給專業機構。避免高齡詐騙和財產分配紛爭,楊淑惠建議,可透過退休安養信託,把資金交由金融機構,設定專款專用,預先約定老後生活照顧細節,如給付費用給專業醫療機構、安養機構等,並選擇值得信賴的親人或社福機構作為信託監察人,避免老後法自理或管理財產,建立人生下半場的保護傘。來測退休力●「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
-
2022-11-23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不怕老本留失 預簽型安養信託讓自己和家人都用得到
王教授子女都在國外,不想影響下一代生活,他和妻子退休後住進養生村,最近更成立了預簽型安養信託。王教授說,雖然目前健康狀況不錯,但考量年紀大了需他人協助,先將財產交付信託,約定80歲後啟動撥款照顧機制,由銀行幫忙處理各式費用,以防未來失能或失智可能無力處理,更不想退休金遭人覬覦及詐騙。統計顯示,全台獨居人數已破3百萬人,少子化成趨勢,獨老成為新日常。聯合報自2020年啟動國民退休準備工程,去年推出「六種動物測退休力」,今年因疫情造成人際隔離與孤獨,將進一步關注一個人如何面對老後,財務是退休準備的起手式,累積財務退休力更是所有人預備老後生活不可或缺。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資深副總經理楊淑惠表示,獨老或老人照顧老人的情形愈來愈多,關於退休財務準備,建議從退休金及老後醫療保障兩方向規畫,老後金流安排及照顧也是重點,可透過信託建構財務安全網。信託的特性是專款專用、財產保全,可協助預先安排老後生活細節。楊淑惠表示,信託2.0推動後,民眾可以透過預簽型安養信託,將辛苦累積的退休金存入信託帳戶,避免因突發事件導致無法妥善運用使退休金流失,影響生活品質。例如王教授利用的預簽型安養信託,事先約定資產用途及支付細節,如定期給付養生村、醫療、交通、生活各式費用等,受託機構照約定運用信託資金;民眾可設立信託監察人,協助信託運作及監督帳戶,王教授將子女設為監察人,避免他和妻子無法自理財產時,資產管理不當或遭詐騙侵占,甚至不當挪用。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詐騙層出不窮,高齡防護網若不及早建置將成為嚴重社會問題。信託2.0鼓勵滿55歲以上民眾提早規畫安養信託,將財產交付信託專戶,專款專用;預簽型態安養信託可提供先行體驗,大家可慢慢將資金存入。楊淑惠也提醒,有關退休金準備,許多人仰賴社會保險及職業退休金,但國人壽命增加,加上通膨,退休金缺口往往超乎預期。建議民眾可以先試想嚮往的退休生活,及早規畫以金融工具,累積複利;退休後則建議,將資產配置在較穩定且能創造被動收入的理財工具。另外,一定要規畫醫療保障,醫療支出隨年齡增長,國人平均不健康存活期達8.5年。建議身體健康時加強持續性給付的長期照顧險,或透過失能扶助險轉嫁長壽風險;高齡或身體狀況不佳者,建議採取風險自留方式,設立專款專用醫療帳戶,確保醫療花費有所支應。 解讀信託2.0●什麼是信託2.0為了讓信託普及化,除了安養信託,金管會近年開始推動信託2.0,讓信託不只協助資產管理,從個人、家庭延伸到家族及企業,都可採用適當的信託規畫服務。信託2.0是全方位信託,不只聚焦在高齡及退休族群,也涵蓋普惠金融的願景,並無特別門檻限制,不同人生階段都可能有不同的信託需求,可以透過信託規畫。名詞解釋:普惠金融聯合國於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又稱為包容性金融,是指普羅大眾均有平等機會獲得負責任、可持續的金融服務。●為何信託2.0是預備高齡生活的第一步?退休規畫除了檢視退休金及醫療保障是否足夠,老後金流安排及照顧安排也是規畫重點。可藉由信託的特性,即專款專用、財產保全,預先安排老後生活細節,建構保護傘。信託2.0後,民眾更可以透過預簽型安養信託,先將辛苦累積的退休金存入信託帳戶,避免因為突發事件導致無法妥善運用退休金,生活品質降低。此外,可透過信託契約約定信託資產的用途及支付細節,如定期給付安養機構費用、醫療費用、交通費用、生活費用等,受託機構即依照約定運用信託資金。建議民眾可設立信託監察人,協助信託運作及監督信託帳戶資金運用狀況,避免因身邊無人照顧或無法自理財產,導致資產管理不當或遭受詐騙侵占或不當挪用。●哪些民眾需要信託2.0?信託2.0除了聚焦高齡及退休族群,不同人生階段面對不同目標,都可能有不同信託需求,例如成家立業階段,父母以家庭為核心進行理財規畫,「子女保障信託」可使父母放心將子女教育費、生活費等各項資金,透過信託逐步交付給子女。準備退休或屆齡退休階段,可開始考慮規劃「安養信託」或「預簽型安養信託」,想運用信託財產來照顧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甚至身後財產的處理,「遺囑信託」或「保險金信託」提供解決方案。信託2.0鼓勵滿55歲以上的民眾提早辦理安養信託規畫,將財產交付信託專戶進行專款專用,讓安全有保障;預簽型態安養信託,更可以提供先行體驗信託的功能,建議民眾利用這個機制慢慢將資金存入,提早達到退休安養、樂齡生活的理想。● 一般信託與信託2.0差別在哪?信託其實是協助民眾資產管理的好工具,為了讓信託普及化,金管會除了推動安養信託外,近年也開始推動信託2.0計畫,鼓勵信託業者從組織架構、人才培育、異業結盟等面向進行發展,積極推廣信託業務,讓信託除了可以提供客戶財產保障與安全,更能串聯起多元的異業服務,民眾透過信託規劃即可滿足資產管理需求與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各式所需。信託是普惠金融服務,並無特別門檻限制,民眾可以尋求信託業者進行妥適的信託規劃建議,為自己、家庭、家族或企業建構一個資產保護暨傳承的機制。●信託很貴?一般民眾負擔得起嗎?早年信託規畫主要依據個案情況量身打造,客製化費用動輒數萬元或數十萬元,近年為響應政府安養信託及信託2.0政策,各信託業者紛紛推出制式化安養信託、預簽型安養信託等信託產品,一般民眾無須擔心會負荷不起。信託收費標準每家銀行各異,以中國信託銀行而言,信託相關費用分為簽約手續費及信託管理費,簽約手續費約新台幣數千元,信託管理費則於信託資產交付至信託專戶後才開始計收,一般而言年費率約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間。預簽型安養信託,屬於先行體驗信託的模式,尚未開始啟動撥款機制,民眾可多加利用,一舉數得。 (諮詢專家: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資深副總經理楊淑惠)
-
2022-09-17 退休力.活躍好學
部落客「嫺人」49歲被迫離職!鑽研理財考導遊、寫作演講,人生下半場找到新方向
你理想的退休年齡是幾歲?以退休理財被認識的部落客「嫺人」還在職場時,認為55歲是理想退休年齡,到了這個年紀,她的孩子從研究所畢業,自己累積了一些積蓄,體力也還不錯,適合開啟人生下半場。沒想到49歲那年,任外商保險公司副總的嫺人意外離開職場。退休生活舉白旗 狠哭兩周改變現況想熬到55歲再退休的嫺人曾試著找工作,「但是49歲時要再去爭取工作,情況和30幾歲時大不同。」嫺人苦笑,離職後第一個應徵的工作,面試她的是位階相仿的同業,她要極力說服對方,她會乖乖聽話,即便是小工作也會安分地做,而非年輕轉職時談理想抱負、談如何幫公司獲利。另一個工作則是獵人頭公司來詢問,開出相較以前三分之一的薪資,做與本業無關的工作。被迫成為「中年退休族」後,嫺人嘗試過「想像中的退休生活」,睡到飽、唱歌、追劇、做家事、陪長輩看醫生,但是一個月就舉旗投降。她非但不享受退休生活,反而迷思了自己的定位與價值。更慘的是,退休後和家人的關係也變得緊繃,長輩時時關心讓她有莫名的壓力,她每天在家也成了兒子和先生的壓力。狠狠哭了兩周,她決定改變現況—不回組織工作,並不表示不再工作。寫作演講 工作與退休不再涇渭分明嫺人從架設部落格開始,分享退休後心路歷程,並自學SEO(搜尋引擎優化),讓自己的文章可以更容易被搜尋到。一年後,嫺人架設的部落格領到廣告第一筆收入,雖然不到500元,和投入的時間不成正比,但是寫文抒發心情,研究SEO寫作後見效,都帶給她成就感。寫部落格的同時,她也去考日文檢定,一路從日檢N3考到N1(最高階),也考了領隊和導遊的證照。後來疫情開始,嫺人想去日本打工換宿,或是想成為帶外籍遊客認識台灣風土的導遊夢想後來沒能實踐,但卻在過程裡認識了很多年齡相仿卻一直還在學習作夢、遊玩的朋友。她也研究理財。突然退休後,嫺人才回頭盤點錢夠不夠下半生支用,那時候發現台灣很多投資訊息,卻很少退休理財的資訊,她於是研究國外談退休理財資訊,重新整理資產配置,透過存股領息、指數化投資為自己創造被動收入,還常常受邀分享自己的退休理財心法。離開職場5年,明年就要抵達當初自己設下的理想退休年齡55歲,嫺人心中對於工作與退休不再涇渭分明。不久前,她閱讀著某個40幾歲離職斜槓創業者的書想著:「人生為什麼要那麼努力?」才發現曾經在職場非常努力的她,人生已經走到了另一個階段;她的人生下半場,在49歲被迫退休那年就已開啟。部落格同溫層:中年人取暖 分享職場的難嫺人的部落格漸漸成為中年人遭遇職涯困境、中年危機時,取經和取暖的地方,問嫺人中年的職涯處境,她分享的故事裡有各種的難。50歲上下的中年人,多半因為在公司待得久,捲入辦公室政治角力,也因為職位夠高,靠近決策圈,終而發現公司決策過程的荒謬,偏偏中年人累積的經驗讓他已非當年那個願意接任務辦事、專注培養能力就好的職場新鮮人。對老闆來說,一個年資久、薪資高、意見多的員工也不好用。當組織轉型、公司轉賣、人力精簡時,很多中年員工不是被資遣就是被冷凍。這樣的難處不限於企業,也有任教職或是公務員粉絲來詢問意見,老師招架不住這個世代的學生家長、多變政策,也有公務員因為壓力罹患憂鬱症,決定捨棄退休金直接離職。當有人問要不要離職,嫺人還是會建議先盤點財務,「退休後會花到的錢比你想像得多。」例如用了一輩子的牙齒需要植牙、父母和親人的照顧支出,甚至日本、歐美都有已經獨立離家工作的孩子,因為在外生活不易或是短暫失業,搬回家同住的例子。她建議,若真的離職,也要保持學習力與人際連結,很多生命的轉機會出現在新學習與新朋友中。若有收入需求,找工作找久一點都會找到,而且離開後再尋尋覓覓重回職場,許多期待會不同、標準也會比較低。退休理財心法 穩健投資 不相信專家關於退休理財,嫺人的原則是「不追求暴利、穩健投資」,做法是「不要相信專家,相信市場」,她是這樣做的:1.贖回工作時買的基金,既省下手續費,也不用擔心操盤者判斷錯誤,改定期定額投入被動的指數化投資,像全球股票型ETF VT、台灣的0050/006208,也有債券ETF BND。2.買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中配息穩定的個股存股,創造被動收入。3.做好資產配置比例,控制投資的風險,目前是股5債1定存4。
-
2022-08-19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不求賺得快,護理師靠「二招」6年存到200萬!曝「月存3.6萬」煎熬史
現在「萬物皆漲,唯有薪水不漲」年代,要順利存到錢可說是相當不容易,為了增加被動收入,不少人會靠著投資、保單儲蓄來達成。日前有一名護理師分享自己的理財經歷,在畢業迄今6年成功存下200萬,他是怎麼辦到的?這名護理師有感而發地說,存錢的動力真正來自成就感。 一名護理師在「Dcard」上分享,自己如何在畢業6年後存到2百萬元,他表示,自22歲畢業後,就被家人強迫買保單儲蓄,每年需存1萬美元,折合新台幣大概33萬元左右,不過,當時原PO於8月才開始工作,「等同接下來的9個月中,每個月要存3.6萬元」,非常地辛苦;不過,好在熬到第二年,要繳的錢令他輕鬆一點,一個月存2.5萬元左右繳保單,再加些夜班賺額外津貼,為自己多賺取收入。 這名護理師坦言,剛畢業的薪水不多,除了得面臨新人的壓力跟折磨,還有存錢的壓力,只好咬著牙過生活,「同期新人休假在大吃大喝,我只能用眼睛吃,然後追劇或運動。」 原以為已經擠出夠多錢儲蓄了,但針對保險的利息,該護理師仍覺得遠遠不夠,因此他再度實施了第二個理財計畫,挪出一些錢存零股。 「2018年,我畢業的第二年,繳納保險那一刻計算了一下,保險累積約90多萬,存股現值22萬,哇!原來我存一百萬了」,看到金額後便更有動力存錢,「逢低加碼存股,領股息也再投入,陸陸續續到現在,股票現值也110萬元了,今年估算可以領5.6萬的現金股利」,原PO表示,加上保險金,目前人生已存到2百多萬元。 「保險雖然資金卡住不夠彈性,但也因此強制儲蓄,存股票雖然沒有短線賺得快,但就是穩定又可以抗通膨,有存錢就好」,護理師表示,保險剛好在今(2022)年到期,因此跟家人講好要辦理解約,把錢投入股市,盼未來能有一天可以靠股息生活,能走到這一天,他感動地說,存錢的動力真的來自成就感! 該護理師分享的經驗一曝光,立即引發廣大迴響,不少人讚歎道「真的很棒!但生活也要顧到,可以培養一些休閒興趣或者去旅遊,這樣才會有繼續存股的動力」、「希望我也能跟妳好好學習」、「有規劃很棒,我每個月強迫儲蓄70%,剩下的才規劃消費,平均定期定額投資,試算了一下,今年也默默的有38萬左右的股利,前幾年沒什麼感覺,堅持幾年蠻有感的」、「太厲害了,持之以恆!」
-
2022-07-23 退休力.理財準備
單身族老後的保險怎麼選?專家:健康老/不健康老/有錢/沒錢...一次看懂4種身分的保險規畫
對單身族而言,規避老後風險的重要性遠甚於有伴相隨的人,考慮到晚年生活可能面對的意外、疾病、長照、現金流來源等問題,盡早透過保險規畫,才能分散日後「走不了」,甚至是「活太久」等風險。問題是,在琳琅滿目的保險商品中,哪些是單身族非保不可的「標配」,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又該如何設定優先順序,讓專家為您一一解惑。1.不健康的老 實支實付醫療夠不夠磊山保經業務經理楊雅珽建議,可以從不健康的老和健康的老這兩種樣態,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商品。為不健康的老預作準備,她認為要先檢視實支實付醫療部分是否足夠,當需要大筆醫療費用支出時,才能轉嫁到保險上。根據現行規定,民眾最多只能買三家保險公司的實支實付型保險,考量未來自費用藥的費用可能逐漸攀高,建議投保的醫療費用給付合計至少要30萬元;此外,醫療保障要每年檢視,就像健檢一樣,因應醫療環境去調整,額度若太高也可適度減少。此外,實支實付醫療要留意理賠收據規定是正本或副本收據,如果買的三張保單都是正本理賠,最後會面臨只有一張可申請理賠。楊雅珽說, 最常遇到的狀況是若保戶已投保公司的團體保險,因為團保保費相對較低,理賠單據多會要求正本收據,遇到這種情況,保戶要加保實支實付醫療,就得購買副本實支實付的商品。除了實支實付型保險,另一塊不能缺的保險拼圖則為失能險或長照險,楊雅珽指出,目前僅剩少數保險公司承保失能保險,基本上,失能險適用殘廢等級表狀態符合即可申請理賠,長照險方面,適用巴氏量表及評估失智的CDR量表來申請理賠。2.健康的老 創造被動收入現金流針對健康的老,面對勞保財務的不確定性,楊雅珽鼓勵在有能力時準備退休金,創造固定的被動收入,老後才能應付基本生活開銷。至於有哪些創造被動收入的保險產品,她表示,透過投資型保單可選擇有配息的基金,創造被動收入現金流,唯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投資風險屬性。另一種是還本型保單,特色是活愈久領愈多,目前市場上有美元以及台幣商品可選擇,其中美元利率較高,且能滿足未來出國旅遊的需求,但要留意匯率風險。3.有錢單身高齡 失能照護和資產保全永達保險經紀人業務儲備處協理陳淑芳則說,單身高齡族規畫退休可分兩種情況來談,分別是有錢和沒有錢的單身高齡族。對有錢族群而言,醫療費用的轉嫁基本上可有可無,要注意的是失能照護、資產保存和財富傳承等需求。透過投保失能險,萬一意外、疾病突然降臨,導致無法工作,可以轉嫁照護費用,讓生活更有保障。資產保全方面,除了要避免投資失利、詐騙等風險,把錢存銀行長期下來也會因為通膨等因素造成資產縮水,建議透過利變增額終身壽險,儘管操作比較保守,但一定領得到;如果是透過投資型保單,要注意面臨因為景氣和市場波動導致縮水。4.沒錢單身高齡 有重大傷病、意外險如果是沒有錢的單身高齡族,陳淑芳表示,醫療的部分要做好,其中實支實付一定要有,另外是重大傷病一次金的部分,以及癌症險、意外險等險種。此外,最好從年輕開始就用少少的錢做準備,讓老後有穩定的現金流,建議可投保增額終身壽險,利用其繳費期滿、保價複利增值的優勢,逼自己長期儲蓄。以51歲的單身女老師為例,如手邊有600萬元存款,但想補強醫療保障。陳淑芳說,首先會建議要補足實支實付醫療險及失能險,建構高品質的醫療保障,以及失能照護保障。至於退休問題,雖然退休老師領有終身俸,但年改不確定性高,她建議要多準備一筆退休金。並建議規畫總額540萬元、年繳36萬元、15年期的增額終身壽險,加上雙豁免,以杜絕失能風險;且保證繳滿享一次貼現,內含首期保費10倍壽險保障及每月失能給付。存款方面則規畫總額600萬元、年繳百萬、6年期的還本險,繳費第一年末即開始年年領,滿足即刻掌握現金的需求。透過這兩張保單,65歲時可享有1140萬元的退休金,未來再加上信託機制,即可退休無虞。
-
2022-04-12 養生.人生智慧
退休生活絕對不是更縮衣節食!前金融業董事長張玲玲:想要財富自由必做的2件事
編按:財富自由的關鍵,在於減少開銷、增加被動收入。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怎麼做到?創富教練張玲玲,曾在金融業擔任高階主管多年。她指出,記帳掌握自己的需求和財務缺口,透過低波高息的投資工具累積被動收入,才能過有餘裕的退休生活。與創富教練張玲玲碰面這日,她剛結束在大學的兼課工作,正式進入退休生活。她笑說,不用工作的第一週,她仍是天天早上6點起床。睜開眼睛,才想起此後的每一天,都是屬於自己的時間。不必為錢工作後,人生更自由了。58歲的張玲玲,曾任台証期貨、陽信證券董事長,在金融業工作多年。她擁有組織心理學博士學位,也在臺北城市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投資實務,幫助學生找到理財行為的盲點。她觀察,無法累積財富的人,有3大特質:不記帳、花錢衝動,以及缺乏正確的理財知識。如何改善讓錢包「漏財」的壞習慣,創造更多被動收入,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必做事事項一:記帳一年,財務漏洞、掌握實際收支「我常跟學生說,理財的第一步是金錢整理。」張玲玲說。她從20歲時就有記帳的習慣,因為小時候家中經濟出了狀況,三姊弟在學生時代必須自己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每筆收入、開支都記錄得一清二楚,才能確認錢是否夠用。出社會後,進入證券業,客戶知道她記帳功力好,常委託她幫忙計算不同帳戶的股票投資獲利。結婚生子後,她也用同樣的方式管理房貸等家庭支出,為日後的財富累積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什麼記帳有助理財?張玲玲指出,人的記憶並不可靠。特別是消費社會充滿了誘惑,人們常在不知不覺中,順手花掉小錢也不心痛。然而每天1百塊、1千塊的消費,一個月下來就會增加3千到3萬塊的額外開銷。「有人覺得自己開銷不多,錢應該夠用。一記錄,才發現並非如此。」她推薦使用手機App記帳,例如CWMoney等App,可以記錄每筆開銷的類型,方便日後比較。例如,她會將餐飲開銷細分為蔬果、冷凍肉類、早餐、午晚餐外食等多個項目。如此一來,就能確認自己在哪些食物上花最多錢、不同月分的外食成本消長。「記帳記得愈仔細,你才會知道該如何調整預算。」她也建議,記帳時間愈長愈好。畢竟,一年四季的吃穿用度不同,「冬天的衣服就是比夏天貴。」記帳至少一年,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消費習慣。此外,也有些消費是多年才發生一次,像是老家電故障需要修理、退休後想重新整修自宅等,都要提前列入預算。「我還沒遇過記帳一年,沒省到任何錢的人!」張玲玲笑說。記帳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對數字變得敏感,繼而改變消費行為。像是她有位朋友是多年老菸槍,但記帳3個月後就決定戒菸。「一包香菸的售價不貴,隨手買不算什麼,但一年下來就不得了了!」必做事項二:提高被動收入,讓未來不工作也有錢進帳存到一筆豐厚的存款,就可以離開職場了嗎?張玲玲提到,身邊有些朋友過去收入不錯,也自認存了足夠的退休金。然而,退休後,出門社交、旅行玩樂都要花錢,再加上孩子準備結婚、多年老屋得裝修等非預期支出,讓他們驚覺錢竟不夠用了!「當你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心情會忐忑、不安。這不是退休後該有的情緒。」張玲玲指出,財富自由有個公式:年度被動收入/年度總開銷。數字大於1,才能安心地退休。達到財富自由的方法,無非是讓分母的開銷變少,分子的被動收入增加。前者可以透過記帳管理,後者則需要有計劃地投資。她回顧自己從上班族到財富自由的歷程。最重要的投資決定,是在35歲時買了期滿領回的年金險。當時股市行情正好,身邊的人大多認為年金險的利率太低,不贊同她的做法。但她認為,老後要過得好,穩定的被動收入比高獲利更重要。「等我股票做不動了、腦筋也不靈光了,年金領回還會固定給我年薪。」不過,她也坦言,2000年時的經濟環境和今日有很大的不同。當時年金險的保費不高,年利率可達7%。在今日的低利環境,市面上已找不到利率如此高的保險商品。儘管如此,創造被動收入、分散風險仍是財富自由的關鍵。她建議,可挑選「低波高息」的基金產品。這類基金商品大多投資波動較小的金融股、資產股等,每年穩定配發現金股息,對準備退休的族群而言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想投資股票,張玲玲的做法是挑選不同類型產業的龍頭股。例如,半導體類股挑台積電(2330),5G電子類股挑華通(2313)、鋼鐵類股挑中鋼(2002)等。不同產業的公司股價會輪流波動,進而達到平衡風險的目的。她認為,股票是最能對抗通膨的投資工具。因應需求帶動物價上漲的同時,經濟成長也會拉動生產力提高,連帶使得股價長期往上漲。她也直言,只靠削減開銷並非對抗通膨的好方法。「少吃一個雞腿便當省錢,能撐多久呢?挑有潛力的產業進行投資,即便通膨,你的投資組合報酬也會持續增加。」50後有4件事的開銷不要省!健康、社交、學習、旅行過了50歲,身邊有愈來愈多朋友離開職場。張玲玲觀察,除了煩惱錢不夠用以外,退休朋友的煩惱還包括生活失去重心、出現憂鬱或焦躁的情緒。也有人身體出了問題,頻頻進出醫院。她強調,退休後要活得健康快樂,運動、社交、學習、旅行,這4件事的錢絕對不能省。現在她最自豪的成就,不是錢賺得多,而是全身肌肉量增強。以往在辦公室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讓她已是肌少症的高危險群。重訓2年以後,她已經能夠肩扛40公斤的重物。她語重心長地說,「沒錢但健康,我還可以去工作賺錢。有錢不健康,賺再多都只是送到醫院。」做過董事長、總經理等高階主管職位,50後的人生,張玲玲希望重新開始,挑戰從未嘗試過的有趣事物。例如上表演課,學習如何當演員,「我一直好奇怎麼有人可以在幾秒鐘就掉出眼淚!」她哈哈大笑說。此外,定時和朋友聚餐、出門走走、到處遊玩,也是不可少的。她指出,退休後時間變多,學習、旅行、娛樂的預算至少會是退休前的2倍。記帳掌握自己的需求和財務缺口,透過投資累積被動收入,退休才能過得有餘裕。「退休生活是要更怡然自得、愜意暢快,絕對不是更縮衣節食!」原文:擔心,不是退休後該有的情緒!前金融業董事長張玲玲:想要財富自由必做的2件事
-
2022-03-07 養生.人生智慧
42歲就退休!理財顧問吳家揚:財富自由並非毫無節制的揮霍
編按:許多人嚮往「財務自由」(FIRE)的人生,但具體來說該如何達成?理財顧問吳家揚過去從事科技業,因為善於理財,在42歲時就達到目標提早退休。他認為財務自由的前提是需要了解自己的資產收支狀況,因此他提出「人生五張表」的理財法則,合理設定財務目標、量入為出,更切忌盲目投資。近年來「被動收入」以及「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是理財話題中的熱門關鍵字,不工作也能支撐自己想過的生活,儼然是許多人嚮往的人生理想目標。今年52歲的吳家揚,就在42歲時透過理財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果斷退休,成為令人羨慕的「無業遊民」。吳家揚說,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憑什麼在42歲就退休?」對此他說:其實理財說穿了,就是把「收入」、「支出」和「資產」放在一輩子的時間作分配,只要能達到平衡,就算是成功了。沒錢萬萬不能 做足功課把握投資機會許多理財達人都很早就開始累積對於金錢和理財的敏感度,吳家揚的父母從事小本生意經營,有時候手頭緊得找人周轉,他就經常被媽媽帶著到處借錢。「那時候我大概才念幼稚園或小學,但已經可以感受到沒有錢的痛苦,要看人臉色的人情冷暖,所以我很早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有錢、也絕對不跟人借錢。」他從念高中時就開始進場股市投資、上研究所之後,投資獲利就讓他可以賺自己的學費,不再和家裡拿錢。出社會之後,吳家揚進入科技產業工作,但年過30後,他自覺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頸,累積財富的速度也不夠快。雖然他當時的薪水跟多數上班族比起來已經算是不錯,但要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一方面科技產業變化迅速,他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哪天就沒工作?後來他跳槽到一家未上市的新創科技公司,當大部分同事只敢小額認股,他則把握這個機會大量投入資金,因此得到相當可觀的投資獲利,讓他提早實現財富自由的目標。但吳家揚也提醒:他的例子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如果不是有長年投資的經驗,加上對公司有一定了解,當時公司的母集團是營運很穩健的五百大企業,過去的上市記錄足夠可靠,我也不敢貿然投入,重點在於當機會來的時候,是不是能把握住。」股市獲利入袋為安 善用房地產、保險等穩健型投資標的為什麼敢在42歲就退休?吳家揚說,當時他的計算方式很單純,以每個月花3萬塊、再活60年來算,他手上的資金已經足夠支應這個數字。「當時的通膨還不嚴重,但為求保險,我還是在賣出股票結算之後,多工作了5年,讓資金更充裕。」吳家揚認為,在盤點自身的財務管理狀況時,首先必須要設定合理的目標,例如每個月給自己多少可花用的預算,或是希望在幾歲退休。接著根據這個目標,檢視目前所有的資產是否足夠,如果不夠的話,就需要透過投資來增加,或是重新調整目標。其次是保持一定的儲蓄比率,「很多人可能說我在科技業收入高比較好存錢,但我從第一份工作年薪不到50萬,到最後要離開職場時,每個月的支出都保持不超過薪水的50%。」愈是收入有限時,管控支出就更顯得重要。此外,吳家揚並沒有繼續將大部分的資金留在股市,而是選擇獲利出場,轉而投資在報酬率相對穩健的房地產和保險。「很多人會忽略保險這塊,但我認為風險管理也是理財很重要的一環。」一般保險分為投資型和保障型兩種,在40歲到50歲左右的階段,若自己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那麼保險是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不會因為突然的變故而陷入財務危機,到了50歲後,家庭責任慢慢減低,那麼就可以提高投資型保險的比例,例如年金險或是儲蓄險,增加自己的退休金。善用5張表自我管理 讓財務狀況一目瞭然那麼,該如何盤點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而做出規劃?吳家揚提出「人生五張表」的管理法則,「從財報可以看出一家企業是否經營妥善,放在個人理財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人生五張表」共有以下五項:1. 日常支出表:支出管理了解自己平常把錢花在那裡,是理財的基本功。現在坊間有很多記帳軟體和APP,每天花幾分鐘將支出分門別類記錄,長期下來就可以看出自己的消費習慣。記帳不會讓自己變有錢,但是一個審視支出,可以知道從哪裡下手省錢的好工具。2. 投資交易表:損益管理這張表可以幫助自己瞭解目前投資的盈虧情形,建議每個月(或每季)紀錄一次。3. 現金流量表:財務管理這個表會列出平常主要的金流項目,包括常用帳戶餘額、投資現值(股票、基金、投資型保單等)等收入及資產,以及日常家用、信用卡、保費或大筆開銷等支出項目。以上項目每個月結算紀錄一次,一頁有12個月份的資料,藉此可以粗略預估未來的資金進出狀況,若有持續入不敷出的情形,便可以即早有所反應。4. 保險內容表:風險管理很多人買了保險,卻不清楚自己到底買了什麼內容。透過保險內容表,將自己每次購買的保險內容(包括保費、保障範圍和期限等項目,可以先做大致的總表,也可以針對個別保險內容詳細記錄)定期檢視整理。這張表除了可以看出自己目前保了那些險種,是否還有缺少或需要加碼補充的部分,萬一有理賠需求時,也可以馬上掌握自己可以獲得那些保障。5. 生活記錄表:時間管理生活記錄表有點像是簡易版的日記,大略記錄自己每天做了些什麼,特別是對於退休族群來說,可以更有效地運用時間,而不會虛度人生。透過以上五種表格的定期整理,就有助於了解自己的財務體質,進而找出需要加強或是需要調整的部分。財務自由不等於無節制花錢 而是當時間的大戶很多人也好奇,在離開職場,可以完全自由運用時間後,吳家揚又是如何度過「財富自由」的人生下半場?「大家好像覺得所謂財富自由就是從此可以毫無節制的揮霍,其實並非如此。確切來說,應該是經過計算和分配,可以長期維持在損益平衡、或是小有盈餘的財務狀態。比如說若有一筆保費或是股票的收益入帳,我也可能要把他分配在2、3年作運用。」在42歲退休告別上班族生活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一起到泰國清邁long stay 3個月,享受「當時間的大戶」。「以前在職場工作時,是用時間換取金錢,所以要不斷追求效率、要做得更快、更好;現在我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時間,即使一樣是出國旅行,感覺也完全不同。」吳家揚說,所謂的財務自由其實就是擁有時間的自由,這也是他覺得真正富有的事。在感受生活之餘,他也從事專欄寫作和出版、演講,並持續進修取得金融證照,和更多人分享他的理財觀。「只要收入大於支出,賺多賺少是其次,人生要留下什麼足跡才是重點。」除了保持終身學習或是擁有興趣的生活動力,吳家揚也提供5個關於理財與生活的法則建議:1.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2. 投資自己、強迫儲蓄3. 學習辨識投資機會4. 養成記錄人生和財務大小事的習慣5. 過簡單低慾望的生活「退休和年紀無關,而是和心態及財富有關。」無論是財務投資或是人生規劃,量力而為,保持學習的熱情,人生就能更豐富多彩!原文:42歲就財富自由退休!理財顧問吳家揚:善用五張表,重新做時間的主人
-
2021-12-21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2021/靠自己 財務準備年輕化
從「Google trends」看熱門關鍵字搜尋量,在台灣「投資」、「理財」、「保險」,皆於今年達到最高峰。三級警戒是一場突襲,但疫情帶來的危機感與工作型態改變,加上股市大熱,意外讓許多年輕人關注理財,著手退休財務準備;但另一方面,高齡台灣,高齡者退休財務能力不足,延後退休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前進股市 期待財富自由股神巴菲特曾說:如果你沒找到一個睡覺時還能賺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這句話讓卅出頭的阿倫「引以為戒」,台股指數於疫情後一路往上飆,她也開始對股票加碼投資,認真分析那個領域比較有前景,期待早日「FIRE」工作。 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縮寫,通常稱為財富自由。主張當全年被動收入大於基本開銷,人們就可以選擇是否繼續工作,並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中信銀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觀察,這兩年「FIRE」風潮吹進台灣,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主動思考財務獨立,探尋提早退休的可能性。根據聯合報與元氣網進行的「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在「是否因疫情三級警戒重新配置理財規畫」的複選題中,投資基金或股票者有百分之卅六點一、買防疫險的有三成二、購買或調整醫療險的有一成二、增加存款者有百分之廿六點七,顯示疫情的確改變個人的理財行為。不再認為退休事不關己楊淑惠分享,近一年證券新開戶數、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人增加、防疫保單熱銷,很多人開始進行財務規畫。年輕人不再認為退休是遙不可及、事不關己。許多人也因疫情工作受影響。調查發現,有四成的人因疫情而在家上班或工作方式改變,被減薪或裁員者近百分之五、自行提早退休的也有百分之五,有百分之一點七「被退休」,近百分之四考慮轉職。從事家教的理化老師Hank,因疫情實體教學停擺,轉往線上平台,過去通常一對一,現在線上學生最多有卅人。他暑假時帶父母環島,白天遊山玩水、晚上家教賺錢,未來希望持續線上教學。外送市場 三年多四萬人但非所有年輕人都如Hank快速找到方向,根據聯合報退休準備指標的三萬人填答資料分析,卅歲以下投保國民年金達百分之四十二點一,但也有七成五表示有勞保,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解析,應與在工作轉換間投保國民年金有關,顯示有相當比率處於換工作狀態。許多年輕人投入外送,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系教授李健鴻分析,三年前,大約僅八萬人從事外送工作,如今已有十二萬人,從業者有相當比率是弱勢族群,亟待政府訂立前曕的勞動政策。另一方面,高齡者延後退休,已是不可逆轉趨勢。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辛炳隆表示,疫情強化企業數位轉型,高齡者因此可節省體力,不必提早退出職場,對就業有正面影響,但也可能因數位落差,形成高齡者就業障礙,這是疫情對高齡者工作負面效應。他認為,台灣自一九九○年代後薪資走下坡,很多高齡者如今無法退休,是因為沒有儲蓄。
-
2021-11-22 養生.人生智慧
用300萬本金,5年滾出千萬資產!大學教師江季芸教你存「免費股票」
編按:離開職場後,要如何達到財富自由?大學教師江季芸,有感於少子化對教育界的衝擊,她為自己擬定了一套「退出校園10年計畫」,希望能達到年領百萬股利的目標。她採用「波段存股法」,選擇體質良好且景氣循環有一定週期的企業,賺取波段價差,也領取殖利率5~7%的股利。雙管齊下,自己的退休金自己賺。40歲開始存退休金,來得及!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江季芸,6年前有感於少子化對教育界的衝擊,決定「超前部署」理財計劃,讓自己離開校園後也有安穩的財務保障。存股5年,原本300萬的本金已滾出千萬資產。「雖然我很愛教書,但我相信繼續待在學校,以後會更辛苦。」江季芸回憶。43歲以前,她的理財方式偏向保守,以基金和定存為主。但定存利率愈來愈低,基金贖回扣掉手續費、管理費,獲利所剩無幾。此時的她已經打定主意,要在10年內離開校園。想賺取更多被動收入,必須改變投資型態。於是,她以年領百萬股利為目標,積極投入股市。進可攻、退可守的波段存股法 以獲利3成為目標,存「免費股票」2015年,中國股災引發全球股市下跌,江季芸以300萬的本金進場。初期投資標的,她選擇了穩健的金融股中信金(2891)。當年9月,中信金的股價從18元往下跌,她一路買進,最終以均價16元買入185張。隔年,中信金每股配息0.81元、配股0.8元,讓她領到近15萬的股利和14.8張股票。股利入帳後,她又買入200股零股,累積200張中信金股票。她原本預計,若中信金日後的股利政策不變,只要持續將股利再投資,就能順利在10年內達到年領百萬股利的目標。然而,2017年,中信金不再配發股票股利,只配發每股1元的現金股利。如此一來,若想年領百萬股利,需要1,500~2,000萬本金,買進1000張中信金的股票才能達成。如意算盤被打亂,她決定轉換投資方式。身為大學教授的她,拿出研究精神,觀察不同企業的股價走勢。她發現,有些體質優良的企業,股價每隔2~3年便會經歷一次景氣循環週期。找到相對低點買進,耐心等待相對高點賣出,約可獲利2~3成。待股價漲到預期的獲利目標時,她會賣掉相當於本金的股票張數,留下的便是「零成本」的免費股票,每年配發股利。回收的本金,則可投資其他標的。她將這套投資方式稱之為「波段存股法」,進可賺價差、退可領股利,財富累積更快。好公司怎麼挑?4個指標,挑出能生蛋的金雞母江季芸比喻,這套存股方法,就像是農場主人到養雞場買雛雞。過了2、3年後,將成雞載到市場賣出,收回成本。主人可等待市場上的好時機,買入其他家禽,而農場上剩餘的雞也可繼續生蛋、賣錢。不過,一開始要如何找到優質養雞場,確保雛雞真的能健康長大呢?江季芸提出4個選股標準:體質良好、有發展前景、正派經營、獲利穩健。例如,她曾在大賣場看見自動結帳機,出於好奇心,認識了自動化設備大廠盟立(2464)這家企業。近一步查詢資料,發現國內許多知名企業如台積電、義美食品、愛之味等,都是盟立的客戶。她認為,自動化結帳將是未來的商業發展趨勢,值得持續關注。再者,盟立的董監事持股約維持在13.5%、申報轉讓也以贈與、信託為主,並未發生異常轉讓的現象。「這代表,董監事對自己的公司很有信心,符合『正派經營』的原則。」江季芸指出。至於,「獲利穩健」,她會觀察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每股盈餘(EPS)、毛利率等指標。她認為,理想的投資標的是ROE近5年平均大於15%、EPS近5年平均大於2。她在2020年買入盟立時,其ROE大致都在12%以上、EPS多年來也有2元以上的水準。此外,盟立的毛利率10年來維持在15%以上,顯示公司有一定的附加價值創造能力。她提醒,存股族若以創造被動收入為目標,一定要找穩定發放股利的公司。以盟立為例,該公司連續23年發放股利,近年來每股配發現金股利約2元。以這兩年來每股約30~40元的價格而言,殖利率達5~7%,對她而言已是很不錯的標的。如何找進出場時機點?「黑天鵝」事件發生是買入好時機選出好公司後,何時該買入?江季芸採用技術分析的方法,打開股票App,選擇週線或月線。當K線由下往上穿越D線時,代表價格接近歷史相對低點。反之,當K線由上往下穿越D線時,則代表股價接近相對高點。知道股價的高、低點大概落在哪,就能設定進出場的時機。「例如,前一個週期的低點是52元,我可能會設50元是我的進場點。」她舉例。如果買入股票後,等了幾年仍未達到2~3成的獲利目標,怎麼辦?江季芸指出,股價一定會有波動。但若該公司年年穩定發放股利,一樣可以安心「套牢」,等待獲利出場時機。她曾在2018年以每張80元的價格,買入5張創見(2451)的股票。接下來的一年間,股價始終徘徊在60幾元上下。但她沒有出場,因為這5張股票,讓她在第一年領到3萬元股利,殖利率約7.5%。隔年,創見每股配發5元現金股利,殖利率也有6.25%。儘管股利殖利率不錯,江季芸也觀察到,創見的營收的確逐年衰退。她耐心等待出場時機,2020年創見的競爭對手倉庫失火,發生轉單效應,股價終於上漲。她在接近82元時出場,收回本金。她強調,選股時一定要觀察企業的基本面。只要公司體質強健,就不必擔心短期的股價下跌。甚至當股市發生黑天鵝事件、好公司的股價下跌時,才是進場的時機。「巴菲特說,每個泡沫都有一支針在等著他。股市何時崩盤是無法預期的,但如果你這時停損,就撿不到便宜股票了。」如今帳面上已有千萬資產的她,一年可領到約60多萬股利,距離百萬目標還有最後一哩路。她仍持續在學校工作,但心中對於未來有更踏實的藍圖。在教職本業以外,她也喜歡畫畫、縫紉,期望日後能進一步發展這些興趣。有安全可靠的財源,才能放心追求夢想!原文:金氏世界紀錄最高齡上班族!91歲日本OL:工作讓我有被需要的快樂,又何必退休?
-
2021-11-19 癌症.癌友加油站
健康吃愛運動,卻被宣告肺腺癌!她月花20萬抗癌不喪志,罹癌後發現這些事超重要!
2019年5月,Magritte因為久咳,被家人要求去醫院拍X光片,沒想到醫生竟然告訴她:「妳得了肺腺癌,而且是第3期或第4期。」聽到自己得到癌症,她沒有驚慌失措或情緒失控大哭,只跟醫生說:「不可思議!」 樂觀、活潑的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罹癌,「第一時間,我覺得自己很健康,平時我吃得健康,有做瑜珈的習慣,很愛走路,精神和心情都蠻豐富的。」 她和家人決定尋求第二意見,於是前往台大醫院。她回憶那一天在診間,看到醫生的嚴肅表情,已經有心理準備:應該就是癌症吧,「第一時間我在想,遺產要怎麼分配?房子要給誰?」停住話題,她感嘆:「反正一切都是天注定。」 「我本來就覺得生、老、病、死是很一般的事情;確診的當下,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就這樣接受了。」她說:「我也很訝異自己的沒感覺,可能是因為這幾年都有修佛,想說這就是修行,它就找到我了。」 分析罹癌的原因,她認為可能是過去太愛吃冰,「從小我媽就一直勸我,不要吃冰,但我太愛吃了,無法忌口,每半年都會感冒一次。」那一回,實在是因為咳太久,才不得不到醫院檢查。 辛苦化療,笑說自己腦袋都星星 「那天,醫生一看到我的X光片,立刻交待助理,要我馬上住院。」她進入台大醫院化療,「第一次住院14天,安裝人工血管、注射化療藥物,最大的困擾是經常腸胃不舒服,有時候覺得腳好腫,抽過好幾次水。」她說:「腳會腫是因為肺部積水,後來,我的心瓣膜也積水。」 因為肺腺癌轉移到腦部,她做了16~18次電療,「現在我的腦都是星星,但不會影響記憶及說話,只是會緩慢一些,有時記性不太好。」她苦笑道:「腦部被癌症侵襲後,不會變好,電療只能控制,並保持原狀。」 離婚沒小孩又單身,幸有家人朋友支持 「在這段過程中,家人的支持是很大的力量。」離婚、沒有小孩,單身的Magritte,很幸運有愛她的親友。「一位大學同學經常來陪我,張羅東、張羅西,有時候我會笑她:『妳是我媽』,真的超級熱心!」 另外一位單身的女性好友,有空時也會來陪伴她。這位好友身體很健康,前陣子忽然在運動中過世,讓她體悟,生命真的很無常。 她很少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只有當家人和朋友偶爾忙碌到沒和她聯絡,才會比較低盪。「不過,我覺得宗教的支持力量很大,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念經。」多年前,她開始學佛,「現在我的心情可以很平靜,要感謝宗教。」 10年前退休,財務已做足準備 罹癌,除了面對死亡,另一個關卡就是財務。幸好,5年級的Magritte向來很有理財想法。10年前就已經退休的她,靠著工作存下來的錢,在海外置產,租金加上儲蓄險,每月至少有2~3萬元被動收入。只是,生病後,她才發現,這遠遠不夠。 「我曾經在保險公司上班,很慶幸當年買了壽險和醫療險。」20多年前,她投保終生癌症險,當時,她將重點放在住院,「除了住院的那幾天,前、後也會支付費用,平均住院一天,包含營養費等,可以拿到1萬元左右。」 不過,她的實支實付一次最多只能給付4.5萬元,「在確診之前,保險業務有問我:『要不要再加?』但壽險公司沒有核可。」 「生病已經快2年,我覺得保險太重要了,它是一個保護傘,不見得要買很多,但要足夠。」她說:「現在,我很鼓勵大家要買保險,這是必要的,生病不要帶給家人負擔。」她也很感謝政府有健保。 努力吃養體力,每月要花20萬藥費 Magritte對第一代和第二代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吃藥,造成她的四肢無法動彈,只能坐輪椅。 行動不便的她,請一位24小時看護照顧。最近,醫生讓她改吃第三代標靶藥物,但因為健保不給付,一顆要價近7千元,光是藥物一個月花費就超過20萬元。 「我將這間房子抵押,貸款幾百萬元,現在已經花了一大半。」生病後,不能吃太差,她在好市多買5000元的牛肉,一個月伙食費要上萬元。問她每個月整體開銷多少?她坦言:「我不敢算。」 儘管Magritte被醫生宣告癌末,她依然保持樂觀的心,「我不覺得自己生活苦耶!可能在海外還有房產,起碼不用擔心經濟有問題。」 沒有經濟問題,她少了一半以上的心理負擔,能全心抗癌,「我只想要把每天的日子過好就好。」 懷抱希望,還要四處旅遊圓夢去 她燦爛地笑道:「我這一生可說是了無遺憾,這輩子雖然不長,但是我到處遊歷,去過很多國家,光是峇里島就去了6次,也曾到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中國等美麗的國家及地方旅行。」 「最重要的是,還有這麼多人愛我。」Magritte還有很多夢想要去完成,她期盼病好了以後,能夠四處旅遊。●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50歲夫妻月入18萬,存款僅3萬?他曾助2萬戶解決家計:答不出這3問題,很難留住錢.從台大班對到一起讀哈佛,連頭髮都太太幫忙理!李應元昔日告白:妳是我最穩定的支持力量.姐弟抗壓性都很高,只有我…在比較中長大的她也想堅強:你們說的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
2021-10-22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女性易偏頭痛,止痛藥周吞2天以上更惡化!醫:這樣做降發作次數
20至50歲女性常會發生偏頭痛,誘發因素包含壓力、遺傳、飲食、睡眠、環境等,嚴重甚至影響生活與工作。 有位51歲林小姐,高中就有偏頭痛問題,至今30多年嘗試各種過治療,只要偏頭痛一發作,便吞服止痛藥,後來到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王嚴鋒醫師門診,3年多前改以肉毒桿菌素治療,偏頭痛大幅改善,降到每週僅發作1次。 偏頭痛濫用止痛藥,恐更惡化 林小姐說,偏頭痛是難以言喻的痛苦,就診北榮頭痛門診前,幾乎每天頭痛,發作時對光線、聲音都很敏感,想吐卻只能乾嘔;想躺下來休息,腦門、眼窩都搏動性抽痛著,甚至常痛到講不出話。 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暨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王嚴鋒醫師說,從偏頭痛認知調查亦發現,6成(62.5%)國人會不定時頭痛,卻有近半數(44.6%)民眾不清楚過度使用止痛藥,反而會使頭痛惡化。 偏頭痛靠3招:運動、紓壓、預防藥物 為喚起國人重視並遠離偏頭痛,台灣頭痛學會發想「偏頭痛超前部署123懶人包」:每週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每週服用止痛藥超過2天以上恐令頭痛惡化、預防偏頭痛靠這3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期望藉簡單好記的口訣加深民眾印象。●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單親母受不了生活壓力,抱女兒燒炭!接體員:其實,媽媽不能決定子女的死活.丈夫不願待在家,是家裡東西太多、太雜!3步驟斷捨離:渴望和老公更多共處時間.金融高管49歲被退休,爆哭2周再出發!「嫺人」花4年探索、被動收入增3倍:閒人也有好日子
-
2021-10-14 養生.人生智慧
存款多寡跟努力程度真的成正比嗎?專家教你如何離財務自由越來越近
「連睡覺也在賺錢」是學習投資的重要目標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同時,大規模的失業潮與經濟崩跌也日日夜夜地折磨著人們,導致許多人因為疫情必須被迫放無薪假。也就是說,在存款不夠支撐生活的情況下,人們必須想辦法讓每一分錢都發揮最大的效益。 不過,有個議題值得大家思考,那就是存款多寡跟努力程度真的成正比嗎?很明顯,答案是否。不知道大家在打工或工作有沒有遇過很無能的主管或老闆,明明就整天出一張嘴,卻賺著比我們多的錢。我想這就是學校最大的盲點,學校老師總是告訴大家:「要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然後找一個好工作。」 不過,現實世界可不是這麼運作的,在辦公室加班加到半夜的那個人,往往都不是最有錢的那個人。 如何離財務自由越來越接近?那麼,我們到底少了什麼,或著說,究竟要擁有什麼,才可以離財務自由越來越接近?答案就是「被動收入」。 如果說學習投資要有目標,那就是「連睡覺也在賺錢」,因為富人往往可以在理財方面取得成功,就是因為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如果我們遇上沒有工作的狀況,還可以有收入進來。因此,我們都需要它。被動收入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關注。其中,投資股票、債券、收房租等等,都是被動收入的一種。 雖然一開始要懂得設定投資標的什麼的,不過他們並不會因為停止工作或失業就停止賺錢,不論這個世界上發生了什麼,這些資產都會持續性地為我們帶來收入。換個更實際的情境,如果有一天我們都老了,需要退休,也可以繼續依靠被動收入來賺錢,或是在被動收入是主動收入的兩倍或以上時,也可以直接離職、不再工作,因為這樣就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條件了,可以在很年輕就退休,直接去完成自己的夢想,這聽起來難道不吸引人嗎? 你會選擇先賺錢?還是先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東方社會中,大家總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好好讀書,接著到一流的大學就讀,這無非就是希望小孩可以在未來進入好的公司工作,並取得一份看起來還算不錯的工作,然後拿到足夠的薪水養活自己。但問題是,這樣真的對小孩最好嗎?之前我在一場演講中聽到一組有趣的研究,在研究中的大學追蹤了1,500位商學院的學生,並且給他們2個選項: 選項1.「先賺錢,再做自己喜歡的事。」 選項2.「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賺錢不是難事。」 結果選了第1個選項的占了83%,第二個則是17%。 過了20年後,這些商學院的學生出現了101位富翁,不過狀況跟大家想的可能不太一樣,因為在這101位的學生當中,總共有100位在當年選了第2個選項,而選擇第1個選項的中學生當中,只有少少的一位成功成為了富翁。 就結果來說,成功變成有錢人的同學其實沒有把專注力放在「賺錢」身上,而是往自己有興趣,並且真正熱愛的長處去發展。看看富比士上的世界級富豪就可以了解,他們從來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巴菲特除外,因為他的興趣就是享受賺錢的過程),而是將自己的專長推到世界巔峰,至於賺錢呢,真的就只是隨之而來而已。 其實,我一開始會研究投資也是覺得很有趣,因為這個世界上居然有不用工作就可以拿錢的好康。在股海的舞台出道後,我真的很享受靠股票賺錢的快感,遇到虧錢時我也常常會思考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也因此我這一路上總是不斷地精進自己的知識與技術。 甚至,到了這一、兩年,我發現我已經有一定的知識量可以去跟別人分享股票的大小事,結果也喜歡上幫助別人的感覺。 畢竟這世界上有太多人因為金錢而受苦,所以我希望可以盡可能地跟身邊的人分享投資的美好。因此,寫這本書也是希望可以幫助到想投資卻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人們!※本文摘新自然主義《如果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不如一開始就學投資賺錢!!:致富思維X實戰方法》
-
2021-09-23 養生.人生智慧
人生最悲慘下場?陳怡芬:為孩子鞠躬盡瘁,自己卻變成下流老人
編按:錢,是親子之間最複雜難解的議題。當成年孩子開口要錢時,父母要贊助到什麼程度?要不要留遺產給孩子?曾在金融業工作多年的理財專家陳怡芬指出,贊助孩子前一定要先為自己留下足夠的老本。養老防兒,才不會變成悲慘的下流老人!孩子想出國讀書、結婚、買房,為人父母的我們該出錢贊助嗎?不捨孩子為錢煩惱想幫忙,卻又擔心自己的老本不夠用?錢,是親子之間最重要,卻也最難啟齒的議題之一。清大計量財務金融系兼任助理教授陳怡芬,在金融業工作近30年,曾任花旗、富邦、新光等多家銀行高階主管,是國內最早推動親子理財的專家。育有2個女兒的她認為,父母想支持孩子、贈與金錢是人之常情。但是,提出贈與時,不能附帶情感上的條件。否則,最終失望的往往會是父母。「不要把自己的老後,賭在孩子身上。」她提出中肯的建議。子孫滿堂未必是幸福!不想變下流老人,幫孩子前先為自己做打算從事金融工作多年,陳怡芬很喜歡觀察不同世代、族群,對於理財的態度有何差異。以父母對下一代的贈與為例,她認為,現在70、80歲的世代,多會毫不考慮地將財產留給孩子。例如,當年她才剛出生不久,父母就將房子登記在她名下,「他們都不怕我以後棄養父母!」她笑說。這樣的觀念,也和社會環境有關。陳怡芬指出,在早年的台灣,孩子還是青少年時就可以外出工作,16歲就能成為家庭的生產力。父母投資孩子,將來他們也會照顧雙親的老後。然而,現代人出社會的年齡愈來愈晚,父母養育孩子的時間也隨之延長。許多50世代總開玩笑說,過往是「養兒防老」,如今必須「養老防兒」。陳怡芬坦言,今日父母提供孩子金援,「比較像是欠債,不是投資。」既然把孩子帶到世界上,就有責任撫養他們,直到孩子可以獨立生活。至於什麼時候才「可以」,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不過可以想像的是,愈晚放手的父母,愈是辛苦。她有個親友,57歲,有4個孩子和一位青少年階段的孫子。當同齡人多已經退休享福時,她仍為了孩子們的生活辛苦打拚:要照顧離婚的女兒、要贊助兒子買房,又要出錢幫人在澳洲的孩子取得公民身分⋯⋯。賺來的錢,幾乎都用在孩子身上,只為了老後有人照顧自己。「養兒防老的觀念,讓她多了很多負擔。兒孫滿堂,不一定是幸福。」陳怡芬感嘆。「我們這代的女性,不論家庭狀況如何,大家的共識都是靠自己最穩定。」陳怡芬指出,在高齡社會,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更要做好老後的財務規劃。孩子需要錢時,父母想幫忙的心情無可厚非,但應該先評估自己的能力,再決定要資助孩子多少。如何判斷自己的「老本」夠不夠用?陳怡芬提供簡單的試算法。假設目前50歲、每月生活開銷5萬,一年的支出約60萬。若預計60歲退休,到90歲之間共30年,60萬乘以30年為1,800萬。這個數字,就是你需要準備的退休金。且考慮到通膨、老後可能的醫療開銷,實際上需要的退休金應該比上面的數字略高一些。陳怡芬指出,50世代的女性,一定要思考如何避免落入老後生病、貧窮的窘境。照顧好自己,就是對家人和社會最大的貢獻。千萬別為了孩子鞠躬盡瘁,自己卻變成經濟有困難的下流老人,「那真是人生最悲慘的下場!」如何為自己存夠老本?傻瓜花園投資法,分散風險創造現金流陳怡芬指出,退休理財最大的重點,是創造每月穩定的現金流。「你要找到一隻金雞母,讓牠每個月下金雞蛋給你。」她如此比喻。該怎麼找到屬於自己的金雞母?陳怡芬建議,優先投資價值穩定,且會固定創造被動收入的理財商品,例如配息型基金、儲蓄險、年金險等。每年領股息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股價波動較大,且有些股票的配息政策並不穩定,最好分散投資標的,不要單押一支個股。在投資前,本金不足的人應先清點資產。例如,名下有房產的人,可考慮「以大換小」或搬到郊區。買賣的價差,就可以作為投資的本金。或者「以房養老」,藉由反向抵押貸款創造每月的現金流。「不要認為房產應該留給小孩,很多人都是老了窮得只剩房子。」她說。至於個人的理財策略,陳怡芬偏好定期定額買入共同基金,且基本上只停利,不停損。除非投資標的長期表現不佳,才會考慮脫手。她稱這套理財心法為「傻瓜花園投資法」,購買不同區域或單一國家的基金,就像在花園撒下各種植物種子。定期澆水,時間到了就能收成,不需要費太多心力照顧。她也指出,定期定額的優點是長期下來可平均化購買價格,不至於買在最高點、賣在最低點。此外,建議挑選基金標的時以股票型基金為主,因爲產業型基金的景氣循環時間較長,要許久才能達到停利點出場。50後還要不要買保障型保險?先評估你能承受的風險人生下半場,是否需要買新的保險商品?陳怡芬指出,保險最大的意義,是為我們分擔風險。人生最需要保險的階段通常是青壯年,因為他們是家中的主要經濟支柱。然而,到了中、熟年,保障型保險的保費變高,想買新的保險商品要審慎評估。她以長照險為例,這是近年來各大保險公司針對熟年族群極力推動的商品。但她提醒,購買前應留意保單的給付條件,並且思考幾個問題:你有多高的機率會發生需要長照的狀況?如果你老後並未失能,而是罹癌或心臟病發作離世,現在的保單有無足夠保障?她認為,除了購買保險商品外,長照費用也可透過其他投資商品創造的現金流支付。比起錢,更重要的是創造老後的人際支援系統。她以自身經驗為例,父母晚年皆中風、需要人照顧。她和妹妹都住得近,再聘請外籍看護,沒有保險也能讓父母生活無憂。然而,對她這一代5年級生而言,子女未必隨侍在旁,有些國家更已開始禁止輸出勞工到台灣。50世代的老後,可能會面臨無人照顧的窘境。屆時是否有朋友可以互相照應,或者需要提前搬到安養機構?政府長照2.0的服務,可以幫上多少忙?如何延長健康自理的時間?這些問題都需要提前思考,並預先做準備。「有了長照險,不一定就能高枕無憂!」她提醒。陳怡芬形容,人過中年,理財就像一場考試。及格標準是老後夠用、不變成「下流老人」。如果還有餘裕,想考得更高分,不妨思考如何讓錢創造更大的社會意義。她看過一位北一女的學姊,畢業後在美國當工程師。70多歲時,她捐贈50萬美元給母校,而非全數留給自己的兒孫。「她覺得比起留錢給孩子,讓年輕的學子有更好的教育,錢用得更有價值。」她呼籲,50世代的同輩人,一定要趁意識清楚、可以獨立行事時,為自己做好財務規劃。將自己賺來的每一塊錢,花在你認為值得的地方!原文:不想當下流老人,如何「養老防兒」?陳怡芬:養隻金雞母,坐等穩定現金流
-
2021-01-28 養生.無退休時代
年領股利200萬!謝士英45歲後的傻瓜投資法:只要會乘法,3年帳戶數字變5倍
編按:老後生活所需的資金,你準備好了嗎?65歲的存股達人謝士英,從45歲開始存股,至今每年約可領200萬元的股利。他強調,存股不難,只有一個原則:用好價錢買進好公司,如何用存股,為自己打造可長可久的被動收入?人生下半場,你有哪些計畫?想環遊世界看風景、常常和朋友聚會嚐遍美食、去學幾個工作時無暇鑽研的新嗜好……無可否認,我們想做的事情多數需要穩定充足的財源支持。持續進帳的收入讓人有安全感,也確保我們的老後能夠獨立自主,不需要仰賴他人。近幾年來,勞保基金不時傳出破產危機,讓上班族擔心自己的退休金岌岌可危。再加上平均壽命延長,人生中不賺錢、只花錢的時間會愈來愈多。退休後少了工作所帶來的主動收入,錢從哪裡來?自己創造的「被動收入」,會是重要的財源。65歲的高師大退休教授謝士英,年輕時和多數人一樣,認為理財就等於存錢。然而,隨著銀行利息逐年降低,定存投資報酬率已無法對抗通貨膨脹。45歲那年,他開始積極「存股」:不以賺價差為目標,而是挑選好的投資標的、每年固定領股息。累積的股息收入,可買進新的股票。如今他持有超過1,000多張股票,年領約200萬元股利。不僅足以支付生活開銷,還有餘力捐出1/10做公益。想年年領股息 好公司怎麼挑?有別於不少股市專家喜歡從股市均線、週線、K線等技術分析的指標選股,謝士英認為,存股族只須謹記一個大原則:用合理的價格,買下好公司的股票。好公司的股票值得長期持有,不要隨大盤的起伏起舞輕易賣出。「股神巴菲特沒盯大盤都變成世界首富了,我們普通人何必那麼辛苦?」他打趣地說。他比喻,存股就像經營一座咖啡園。體質良好的咖啡樹可年年收成咖啡豆。用賣咖啡豆所得的現金再買的樹苗,久而久之,咖啡樹愈來愈多,年年都有大豐收。只是,台股上市櫃公司多達1,700檔以上,存股新手該如何從中挑到結實累累的好咖啡樹?謝士英指出,儘管他持有的股票超過1,000張,但檔數僅約25檔。從產業性質穩定的業界龍頭找起,是最容易挑到好公司的管道之一。他的第一批存股名單,包括統一(1216)、中鋼(2002)、台塑(1301)、南亞(1303)等,都符合這個原則。他建議,新手開始投資可以從自己較熟悉的產業下手。不熟悉、變數多的產業,盡量少碰。例如,他從不買航空公司的股票,因為航空股的股價容易受空難新聞影響起伏。時下熱門的生技股、3D列印概念股、再生能源股、5G概念股,他也不輕易出手:「不熟的產業就不要買,你沒辦法辨識公司的經營狀況好壞。」財經雜誌的企業評比、董監事的持股比例也是觀察好公司的指標。謝士英指出,若董監事的持股比例高達10%以上,代表公司向心力高、經營團隊對公司前景有信心。以玉山金(2884)為例,該公司團隊由專業經理人組成,在企業評比中常名列前茅。且董監事的持股穩定、高階主管多以股票做為退休金,是他眼中值得長期持有的「好咖啡樹」之一。存股雖然不用天天盯大盤,但仍需長期追蹤掌握公司經營狀況。每隔一段時間,謝士英會上「Yahoo! 股市」網站,確認手中持股過去4季的營利狀況。每季的毛利率、營收一目瞭然。若公司獲利狀況變差,不用急著賣掉,但要密切注意並找出原因,評估「好學生」是一時考差,還是本質上已經變成了「壞學生」。除了營收等具體的量化指標外,謝士英也喜歡用生活觀察作為質化指標,判斷公司的經營狀況。例如,他過去持有裕隆(2201)股票時,假日會刻意到銷售點參觀,問銷售員買一台車要等多久?答案若是不用等,代表生意清淡,投資人要有所警覺。反之,若買氣踴躍、購車還要登記,則顯示經營狀況不錯,可以放心。10、20、40原則 用本利比算出進場合理價找到好公司,下一步是用好價錢買進股票。多少錢是好價錢?謝士英有一套「10、20、40」的算股公式。一檔股票,當年預定配發的股利乘以本利比10、20、40,會得出3個價格:便宜價、合理價、昂貴價。當股票的價格落在合理價之上、甚至超過昂貴價時,就不是存股族進場的好時機(見表1)。表1:算股公式設定買進時機以大家熟知的台積電(2330)為例,2020年台積電配發現金股利每股7.5元,其便宜價、合理價、昂貴價分別為75元、150元和300元。2020年第二季,台積電的股價約為325元,以股利收入除以持有成本,投資報酬率約為2.3%。從存股的角度來看,這個價格已經超過昂貴價,投資報酬率自然也較低。若心儀的好公司股價一直降不下來、找不到進場時機,怎麼辦?「不要管他呀,去買別的標的!」謝士英舉例,同樣是晶圓股,產業龍頭台積電(2330)股價太貴時,他會選擇聯電(2303)。後者營收雖然不若台積電亮眼,但過去多年營運穩定,年年配發每股0.5~0.75元的現金股利。2020年,聯電配發現金股利0.804元,股價則落在合理價16元左右,是存股族可以考慮持有的標的(見表2)。表2:聯電近年現金股利政策* 資料來源:Yahoo!股市咖啡樹長蟲害 何時要調整手中持股?咖啡園裡的樹種久了,難免會碰上天災,甚至遭遇蟲害。何時該調整手中的持股?謝士英指出,存股族賣出股票有3大原則:出現更好的投資標的、股價太貴導致存股投報率變低。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公司變壞了。不只是一時營收減少,而是有數個指標,顯示公司長期發展確實不被看好。第一個指標,是公司宣布不發放股利。例如,裕隆(2201)在2020年公布前一年財報虧損244.65億元,董事會決議不分配股利。「對存股族來說,不發股利就像老闆宣布今年不發薪水。」謝士英出清了手中大部分的裕隆持股,換成股價將近的玉山金(2884)。因為後者不僅營運狀況穩定,今(2020)年還配發0.791元的現金股利和0.797股的股票股利,相較之下是更好的投資標的。好公司變壞的另一個指標,是經營團隊易手、績效不佳。謝士英以他曾經持有的大同(2371)為例,自從老董事長過世後,家族成員爭產不斷,接班人甚至因掏空公司入獄。這些負面消息,都會影響公司的經營狀況,連帶反映在股價和股利政策上。此外,也要留意公司的主力商品是否能與時俱進。像是大同的子公司華映(2475)曾是映像管市場的龍頭。然而,隨著映像管被LED面板取代,華映公司倒閉,股票也隨之下市。宏達電(2498)在2011年智慧型手機剛興起時,每股股價曾高達千元以上,每股現金股利37元。但隨著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價格下降,市場競爭又日益激烈,2020年宏達電的股價只剩30元,且數年不發配股利。不怕黑天鵝 存股族看長不看短在股災、黑天鵝事件頻傳的時代,謝士英提醒,存股族要秉持「看長不看短」的心態。各方消息、人事變動,都會造成股票漲跌。但只要公司長期發展看好,就不用擔心帳面上的短期損失。「我常常今天買股,明天就跌。但沒關係,我就穩穩領配息。」他說。他也強調,股票市場上總有許多利多、利空消息。當公司傳出負面新聞時,投資人要判斷影響是一時或長期,避免錯殺「好學生」。他以食用油製造商大統益(1232)為例,2013年台灣發生黑心油風暴,另一家油品製造商大統長基被爆出以低價棉籽油混充高級油牟利。受此新聞影響,名稱相近的大統益股價也跟著下跌。但謝士英觀察,大統益的油品沒問題,股價下跌只是短期效應。因此,他不但沒有賣掉手中的大統益持股,還趁股價低時多買了幾張。從2014年至今,大統益每年都穩定配發現金股利5元,堪稱是存股當中的資優生。與此相對的,市場上傳出利多的耳語時,投資人反而要更加謹慎:究竟是真的有利,或者有人刻意炒作股價?謝士英以生技股浩鼎(4174)為例,2016年,浩鼎釋出新藥即將解盲的消息,股價一度超過750元。他詢問藥廠朋友,得知解盲僅是階段性的試驗,離新藥上市還有很長一段路。即使解盲成功,也不算真正的利多。浩鼎後來解盲失敗,除了股價下跌,上市以來也從未發放過股利。「浩鼎這種未來可能會獲利的公司,比較適合創投投資,而不是小股民。」他說。45歲開始認真存股,謝士英僅用3年半的時間,就讓220萬的本金成長為1000萬元。他強調,存股一點也不難,只須記住最重要的原則:用好價錢買進好公司。即使50歲過後才開始,也不用擔心太晚起步。以股利所得繼續持續買進好的投資標的,不出2、3年就能看到成績。若手頭資金較不寬裕,也可以從零股買起。每個月買進100股,積沙成塔,一年下來同樣可擁有一張股票。如今,謝士英的「存股咖啡園」,每年為他帶來200萬元的股利。扣掉稅金、90萬元生活費和公益捐款後,剩下的金額還能持續投資,讓咖啡園的收成一年比一年更豐盛。存股不只讓錢愈存愈厚,還讓人生更自由。他笑說,「省下看盤、為了一點小錢錙銖必較的時間,我可以拿去跟別人哈拉、打籃球。」即早開始準備,過有餘裕的下半生! 原文:年領股利200萬!謝士英45歲後的傻瓜投資法:只要會乘法,3年帳戶數字變5倍
-
2021-01-05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退休後不想過得比現在差?中信銀專家有解
聯合報系退休力大調查引發全民熱潮自我檢視退休準備,趁年輕應全方位存本,長期關注退休議題的中信銀率先回響願景工程報導,針對各世代退休力不及格提出對策。台灣在二○一八年就進入高齡化社會,預估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長期關注退休議題的中信銀個金副執行長楊淑惠認為,老年人口過多、少子化未解決,財政負擔加重之下,社會將呈現低成長、低利率,不管是三十、四十、五十歲民眾,都必須有及早、長期退休規劃的準備,且掌握基本的資產配置觀念。楊淑惠表示,台灣民眾雖關注高齡長壽議題,但對於退休準備的進度落後,普遍民眾在退休準備上有四大迷思:第一,低估老後所需,許多民眾認為退休後月生活費三萬就夠,但依據主計總處的統計,六十五歲以上家庭每月開銷是六到十一萬元;第二,理財工具保守,許多民眾目前理財工具只有儲蓄或定存,低利率時代光仰賴定存配息易被通膨吃掉。第三,過於仰賴政府年金,繳多、少領、延退已成未來的趨勢;第四,忽略高齡照護所需費用,台灣擁有健全的健保制度,但很多民眾忽略老年後的長照與醫療費用,失智、慢性病或重大疾病伴隨的醫療費用將是退休後一大負擔。楊淑惠指出,退休前著重在資產累積,退休後是要著重在管理金流與長壽風險,但不管哪個世代,國人面對退休準備須擁有三大基本觀念:第一,退休金帳戶專款專用,依據每人的資產狀況與退休後想要的生活目標進行規畫,可運用銀行的退休金試算網站,輸入自己的應備、已備後計算出缺口,就能知道每月或每年該挪多少錢在退休準備,並要定期追蹤是否達成目標。第二,資產配置且長期投資,並掌握基本股債配置,距離退休越近債比重拉高降低風險。股票標的要選擇長期穩定、穩定配息、體質健全、具有未來成長性的產業或公司,以近兩年來說,可選擇AI、5G、防疫相關標的;債券則是要抵禦波動性高的股票資產,除留意債息外,也要留意債券品質,可直接買債券或透過債券型基金投資,例如全球債、高評等投資等級債券,若是高收債最好避免高收益、低信評的債券。另針對手上有一大筆金錢可準備退休者,楊淑惠提醒,除掌握上述的股債配置,最好挪一成資金進行避險,可投入黃金、美元。第三,醫療準備,如果挪不出一筆錢做為醫療準備金者,可透過保險轉嫁風險,在體況還可以或年輕時及早規劃。接著,才是針對不同世代選擇不同工具。三十歲年輕世代普遍面臨低起薪、高物價的困境,對年輕族群來說因人生階段還有更迫切的目標,例如存第一桶金、購屋、結婚,很少年輕人會把退休排入最優先目標,普遍患有「退休準備拖延症」。但楊淑惠認為,年輕世代有兩大優勢,第一,大部分年輕人身體狀況良好,建議趁此時補強重大疾病或意外失能保障,此時保費較便宜,不只及早建構老年的「病本」,也能避免當身體有狀況時無法投保;第二,距離退休還有三、四十年,可及早累積並善用複利效果,若晚十年才開始準備,之後每月提存壓力將增加一點八倍。楊淑惠建議,年輕世代首先如果想擺脫薪資困境,可從開源節流做起,透過升遷加薪、跨足副業或投資股滾錢來開源,並建立儲蓄與長期理財習慣來節流。建議至少每月領到薪水可存兩成下來,而理財前要先存到一筆緊急預備金,可設定兩個月的生活開銷,之後的錢才進行投資理財。在退休準備上,年輕人可善用勞退自提,最高可提撥百分之六,除加快退休儲蓄,也能省稅;自己理財部分,股債配置可設定為七比三,並善用定期定額來累積資產。到了四十歲,大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薪資雖然比年輕時期高,但開銷也較大,這時容易因子女教育或奉養父母,就忽略自己的退休準備。楊淑惠建議,三明治世代家庭責任重,可透過保險將家庭責任轉嫁出去。例如:善用投資型保單,除有壽險保障效果也能投資持續累積退休金;或是利變型壽險,投保初期用壽險保障轉嫁家庭責任風險,保單價值則每年複利滾存。如果是想保險與投資分開者,可適度增加定期壽險轉嫁家庭責任,投資上股債建議六比四,較保守者可採五比五。選擇配息型基金,息收可用來支應保費,或持續滾進去達到複利效果。到了五十五歲以上橘世代,距離退休剩五至十年,打造多元被動式收入成為重點。楊淑惠指出,越接近退休時點,被動收入越顯重要,建議適度增加固定收益標的,例如債券型基金、海外債、貨幣型基金、年金險等,股債比可設定為三比七。同時,要開始留意財富安全,失智或高齡者常成為歹徒的詐騙對象,除詐騙外,年長者也常面臨子女爭產、推卸照顧責任的問題,橘世代可趁意識清楚時,善用安養信託,由專人管理財務,包含給付費用給專業醫療機構、安養機構,並事先做好財產分配,透過信託把錢分配給繼承的子女。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1-01-01 養生.無退休時代
退休比上班快樂10倍!前嘉裕西服總經理,靠5大練習面向、1萬小時法則建構退休美夢
走進嘉裕西服前總經理江育誠位於新北市八里的工作室,從玄關望去,映入眼簾的是江育誠前一日在淡水寫生的未乾油畫,朦朧山水,如夢恬靜,線條隱約而厚重,頗有法國印象派大師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的意趣。仔細聆聽,房間角落擺放數十個歐洲古董時鐘與懷錶,滴答聲此起彼落,整點還會發出噹噹報時聲。這些都是江育誠親自修復,才得以重生而恢復運轉的。 沒錯,除了繪畫和雕塑,江育誠還是個「鐘錶醫師」,20多年來,他購入4百多個故障古董鐘錶,每個價值1萬元到20萬元不等,他修復後在eBay拍賣網上價格瞬間可飆高2倍以上,甚至有鐘錶商開出20倍的高價請他割愛,但他的目標是成立一間鐘錶博物館,因此一個都沒賣。 再轉入臥室,江育誠拉開櫥櫃抽屜,順手取出一盒沉甸甸的多寶格,其中最特別的一枚是法國巴黎在1900年,為同時舉辦奧運會與世界博覽會而鑄造的紀念幣,充滿歷史的醇厚感。像這樣的紀念幣,江育誠共有一千多枚,閒暇之餘取出觀看,較之一般古董賞玩,更有另一番異國雅興。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退休三年時光,比上班還快樂十倍 「退休3年了,我現在簡直比上班時還要忙、還要快樂10倍!每天睡覺前就滿心期待隔天要做的事,早上起床時便興致勃勃地展開一天。」江育誠並沒有因為退休而改變生活作息,每周還特意分成「感性創作」、「理性維修」、「親情與社交」三個時段。 周一到周四,是他的藝術創作日,上午在屋裡琢磨畫藝,思索如何再精進突破;中午準備畫布和擠顏料,下午走遍台北郊區寫生,每日可畫兩幅。 周五則為鐘錶修復日,工程師魂上身,在3百多個古董鐘錶環繞下,精密檢視每一個故障的原因,再上網尋找合適零件。待零件到貨,馬上組裝,使其恢復運行,並測試時間準確度。 周末則為家庭日與社交日,太太、兒子、兒媳、孫子們相聚吃飯,共享天倫之樂。若有昔日職場好友邀約,則出門聚會,保持人際活躍度,不與社會脈動脫節,有時還會互相交換股票操作心得。 不吝分享規畫祕訣一萬小時法則,建構退休美夢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6年台灣人平均壽命為80歲,扣除最後5年的病痛期,75歲應該是人生黃金新高點,再往前推,從65歲法定退休年齡到75歲之間,等於是人生最黃金的十年。依照「一萬小時刻意練習,可以變身專家」的概念,則在法定退休年齡65歲之前,就要花一萬小時來磨練興趣,每天2到3小時,總共10到15年。 工作是十年磨一劍,準備退休的道理也是如此!以繪畫為例,這是江育誠年少時就懷抱的夢想,但他53歲才正式拜師學藝,為了督促自己實現專業畫家的理想,他特別在課堂上「放話」,自己不是來消磨時間的,而是要成為藝術大師,以後絕對要開個展! 已成為「退休專家」的江育誠,系統化地整理出「快樂退休練習」的黃金法則,包括五大練習面向:「興趣」、「健康」、「時間規畫」、「理財」與「家庭」,而落實的訣竅在於「從職涯頂點開跑」、「興趣優先」、「家庭諒解」等三大執行關鍵。 2005年,在任職滿20年之際,江育誠被指派轉任嘉裕西服總經理,同時身兼嘉裕西服總經理、紡拓會董事、吳舜文新聞獎助基金會祕書長、台文針織副總經理、裕隆籃球隊領隊等五個要職,生活緊湊而忙碌。 然而,這一年,也是江育誠「刻意練習退休」的第一年。因為,時年53歲的他,為了10年後的退休大計,必須開始照表操課了。 練習面向一》利用空檔拜師學藝,富有滿腔熱情 他首先依偏好、專長、實用性,選擇了繪畫、鐘錶修理及昆蟲攝影三種興趣來練習,多元興趣讓自己可以隨時自由轉換軌道,也可以讓生活的精采度與豐富度乘以3倍! 「還記得下定決心到台師大報名那天,不禁激動地在校門口掉下眼淚,心想著,這麼容易就可以踏出第一步!」江育誠回憶當日情景,仍有無比感慨。其次,基於理工人對機械的喜好,江育誠本來就有收集鐘錶的習慣,後來一轉念,不如親自修復還更有興頭。 練習面向二》積極走出戶外,爬山運動促進代謝 第三種興趣,則是攝影,主題設定為「昆蟲交配」,當集滿一百種昆蟲的照片,就出版專書。會設定這個目標,江育誠意在為自己打造走出戶外的誘因。從2007年至今的10年間,他果然攀登了10座名列百岳的大山,台北市郊的觀音山和大屯山,更已攻頂3百次以上! 爬山攝影,可以依體能調配速度,提高肺活量和肌耐力,並促進新陳代謝,江育誠過去的「三高」警訊,居然因此解除,退休後體檢,身體狀況比上班時還要健康有元氣! 練習面向三》讓他人配合你,彈性運用閒暇時間 在職涯巔峰,最缺的往往不是錢,而是時間。他一方面在心底有個紀律,每周兩天的繪畫課盡量不缺席,一方面逐漸非正式地向公司內部透露自己這兩天晚上不排公事,慢慢地,老闆和同事就會接收到訊息,有默契地盡量避開這個時段洽談公事,讓江育誠時間更運用自如。 練習面向四》維持足夠的現金流,搭配投資理財 江育誠除了三棟房子,多數的投資都放在藝術品、紀念幣與鐘錶的收藏上。若依市值計算,保守估計價值4千萬元以上,再加房租收入、現金存款利息及勞保月退金、每個月至少有3、4萬元的被動收入,利用股票獲利每年還能進行兩趟國際長程旅行。 以2000年到中國出差時收購的水墨畫家南海岩三幅畫作為例,購入總價格約新台幣30萬元,當時被老婆念慘了,但現在三幅畫作加總約新台幣2千1百萬元,增值幅度為70倍。去年南海岩來台開展時,還特別提醒江育誠:「要不要賣掉?現在價錢可以買一間台北的房子了!」 練習面向五》對家庭盡責,培養孩子競爭力 其實,江育誠原先表定的退休年齡是55歲,卻延至63歲才退休,其中的關鍵正是對於家庭的責任。2006年展開退休大計時,次子江尚正台大電機系畢業,任職本土專利公司,但江育誠不斷建議他赴美再深造。 現年39歲的江尚正說:「當時我們父子二人關係降到了冰點,有大半年的時間幾乎不說話,一來當然是我對父親收藏嗜好的批評,二來則是因為我的婚期在即,不想再出國念書,造成家中財務負擔。」 最後為了打破父子兩人的僵局,他勉強於2007年帶著妻子一起赴美國新罕布夏大學攻讀法律博士,在4年內迅速畢業,還考上加州律師執照,並生了個兒子才回來台灣。 「大部分的人都有個夢想,希望等退休後才要做什麼事,但那是不對的。」江育誠說,妹妹江惠美,就是退休前後一兩年間罹癌過世,幾乎所有夢想,都在身體很不好的狀況下匆忙做完,甚為可惜。 「生命的長度是上帝在控制,可是生命的寬度是由我們自己決定。」江育誠在退休後,才真正感受到自己人生的完整,幾乎已經快要觸及完美了!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當下流老人!45歲前一定要做對5件事,才能好命過日子.更年期睡眠障礙、婦科問題多,白雁教你3動作促進出汗排濕氣,重拾優雅生活.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是從「我以為」來的!要讓自己變得更可愛,多些體貼、少點自以為
-
2020-08-19 橘世代.好野橘
「準備900萬就可以退休?」4%法則算出你真正需要的退休金
退休金到底該準備多少?這會依你打算幾歲退休、每月生活費等因素而變動,金額不是隨意亂喊。透過「4%法則」就能用月支出去推算所需的退休金,它還是退休後的「安全提領率」。許多人在討論退休金時,往往對於「退休金額」含糊不清,只能用一般推算法。例如,退休後每個月想要有5萬元過日子,一年就需要60萬,如果65歲退休,以活到85歲來計算,餘命是20年,60萬×20年=1,200萬元,這就是自己所需準備的退休金。但是,如果想要提早退休,例如40歲就退休,若同樣活到85歲,是不是就得準備60萬×45年=2,700萬元?看到這個數字,很多人會立馬倒吸一口氣!因為以目前國內的平均薪資來看,一般上班族想在40歲前存到2,700萬元,就算每天不吃不喝,也達不到目標。是不是真的要準備這麼多退休金呢?其實不然,只要運用「4%法則」來計算所需的退休金,就能知道自己幾歲可以退休。什麼是4%法則呢?簡單來說,它又稱為「安全提領率」,也就是每年從退休金中提領4%出來當生活費。這個4%法則也可以用來計算自己的退休金,用簡單的公式呈現是:退休金=每年生活費÷4%(或25倍的每年生活費)。一般人在「想像」退休到底需要準備多少錢時,往往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大部分都是用上述方式來估算,但退休後你每個月會花多少錢,不能用「想像」的,而是必須透過詳實的記帳,知道自己現在每個月的生活費到底是多少,然後加上未來通膨率與醫療費來推算得出,這樣就會比較接近真實數字。換句話說,對於退休,每個人雖然都有不同想法,但何時退休,其實不是看工作年資,也不是看年齡,而是由你的「支出」來決定。 每月生活費3萬元 只要準備900萬退休金有人說,退休金要1,000萬才夠,又有人說要2,000萬、甚至3,000萬才夠……金額隨人喊,似乎越多越好就是了!但你有真正算過,退休後1,000萬真的夠用嗎?或是,你真的需要3,000萬這麼多嗎?如果根本不需要3,000萬,你卻拼死拼活存下這筆錢,這就是浪費自己的精力與資源。因為如果經過有系統性的試算,你只需要1,250萬元就能退休,等於是可以提早很多年就退休,根本不必為了拼到3,000萬元,而一直工作到70歲,或是把肝操到爆……舉例來說,如果透過記帳,你發現每個月支出只要3萬元就夠用,那麼一年就是36萬元支出,這時候你該準備多少退休金呢?答案是900萬元。運用前述的公式,你需要的退休金=36萬÷4%=900萬元。看到900萬,有沒有大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900萬相較於2,000萬、3,000萬這種遙不可及的數字,顯然親民許多了!但你一定心裡充滿疑惑:900萬真的夠我退休嗎?而且能讓我支用到80歲、甚至90歲嗎?前面說過,4%法則不僅可以用每月支出推算所需的退休金,它還是退休後的「安全提領率」,這是什麼意思呢?先說4%法則是怎麼來的。它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在1994年提出的理論,他分析長達75年的股市及退休案例,發現只要在退休第1年,從退休本金中提領不超過4.2%的金額當生活費,之後每年依通膨率微調,退休金到死都花不完。所以,「4%法則」原本是每年從退休金提領不超過4%的金額當作生活費,但我們可以更進階做到另一個層次:那就是依照每月支出,以4%法則推算出退休金之後,把這筆退休金拿來投資一項每年可以穩定獲取4%或大於4%的工具(商品),這樣就完全不會動用到本金,每年只要靠領取配息就能過退休生活,一直到上天堂為止。 投資4%報酬率的商品 這生都花不到本金簡單來說,就是當你有了900萬元的資金之後,只要把錢投入每年有4%投資報酬率的工具上,這樣每年就有36萬元的報酬所得(股息或債息或年金),每個月就可以支出3萬元,完全不會動用到900萬本金。透過前面的4%法則算出具體退休金數字後,你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降低花費、提高存款這兩個重點上,就能提早退休。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在工作期間,如果存款比率越高,代表每月支出越低,長期下來,養成習慣後,退休後的生活支出自然也不會高到哪裡去,因為節儉已經成為你的日常生活習慣。而當所需準備的退休金額不用那麼高時,你就可以比別人提早退休。此外,退休金放在投資工具上時,越安穩的越好,而安穩的退休工具通常報酬率並不高,但4~5%是一個很容易達成的目標,只要長期買進ETF指數基金,或是每年穩定配息的債券基金,或是民生必需品公司的股票,每年配息大概都有4%左右。只要這些投資標的每年創造的被動收入大於(或等於)36萬元時,你就能安心退休了。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可以立下新目標:每個月從薪水中提撥一筆錢,存錢的比率越高越好,並且把錢拿來定期投資有穩定配息的工具,如0050、0056、規模大的債券基金等,而且把每年拿到的配息繼續滾入再投資,這樣就更能縮短累積退休金的時間,退休後你每年就可以提領這4%的配息,本金依然不動,這筆錢會一直永遠為你服務。善用「4%法則」,盡早投資穩定配息的工具,這就是提早退休的魔術數字啊!本文摘自《Money錢》更多退休金大小事↘↘↘。《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找出好的進場點, 就能避免虧損嗎?。「我能不能提早退休呢?」 先評估有沒有6項條件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8-14 養生.樂活人生
選擇在收入最高的45歲時勇退,夫妻攜手旅行14年!精彩退休靠這些秘訣
南極看企鵝、巴黎看鐵塔、義大利吃披薩…老黑45歲就退休,至今去了超過50個以上的國家,無論眼前的風景如何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身旁一定有老婆Olivia的陪伴!中年後,兩人還能恩愛牽著手到處旅遊,維持快樂婚姻、精彩退休生活的祕訣是什麼呢?老黑與老婆Olivia各有朋友圈,也有不同興趣,以運動來說,一個喜歡瑜珈、一個喜歡跑步,但遇到兩人都有興趣的活動,總會聚在一起,像是騎腳踏車、旅遊。 這樣的婚姻模式,不就是朋友的相處模式嗎?「有人結婚後會說『我不像以前這麼愛得這麼濃烈了』,當然,你不可能愛這麼久的。」 老黑認為,相處久了,友情比愛情重要,能夠舒適地好好相處,一起做熱愛的事,比整天我愛你、你愛我,但無話可說來的重要。 「尤其是退休後,更要把對方當一個朋友對待,不要當成你的附屬品。要比全世界的人更尊重你的另一半。」 以旅遊為例,Olivia是發起旅行計畫的始作俑者,之後老黑再一起加入討論,所有決定,都是兩人的決定。至今兩人一起去了50個以上的國家。 另一半眼中的風景,就是你眼中的寶藏 有次兩人去印度,老黑覺得當地環境髒亂,但Olivia拉拉他的衣角說:「你看印度人的臉上總是掛著笑,沒有一絲怨懟。」旅途上,兩人總能聊出新感受。 當然,旅途中免不了吵架。艷陽天下,兩人在國外人生地不熟,又迷了路,老黑堅持這條路才剛走過,要走另一條;Olivia反駁:「你記錯啦!」兩人開始拌嘴。 老黑說:「通常是我錯,哈哈!」即使會爭吵,老黑還是堅定地說:「另一半,就是最好的旅伴!」 結婚至今快25年了,問起老黑覺得Olivia哪裡最美,他笑瞇了的眼裡仍有愛意:「當然是全部都美!」笑完,他認真得說:「我覺得她個性最美,包容整個我。」 她有很多讓我崇拜的地方,同理心、藝術家個性讓我很愛慕,像剛說的印度,她很容易注意我沒看到的美好事物。」 「我們越來越知道我們是彼此的『伴』,陪伴彼此變老、變病,吵太久對大家都沒好處,婚姻中的時間很珍貴。」在最後一天來臨之前,還剩多少時間呢?很少人能這麼想,甚至將婚姻視為枷鎖,彼此越看越討厭。 世界各地旅遊的基金,來自健全的財務規劃 兩人去環遊世界,一趟就花了160萬,幸好老黑有投資理財的習慣,他分享三大理財秘訣: 1.具備一定的積蓄、妥善投資理財; 2.願意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 3.選擇去物價、房價較低的地方生活。兩人從北京搬回高雄,也力求簡單樸素,能走路就走路、不然就騎腳踏車,減少外食,卻發覺自己吃得更好、也更健康! 他說,投資最重要的還是觀念,把握高收益必定有高風險的心訣,中年投資布局求穩健、被動收入能打平、或超過日常消費就好。 於是理專愛推薦年利息10%-15%的金融產品,他碰都不碰,只選擇年利率4%-5%的金融商品,例如:高收益債券基金、保險等。 因曾在外商公司待過,老黑熟悉海外投資,於是曾在澳洲開戶,「但你要是對當地不熟悉,就不建議特地去開戶,不要把錢放在你不熟悉的地方。」一切保守、知足、穩健就好。 精彩退休的基礎,來自健康的身體 老黑選擇用郵輪環遊世界,雖然比起搭飛機省事、方便,但還是很需要體力,除了做金錢上的投資,他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資本。 但熱愛跑步、騎腳踏車的他,也難免老化侵蝕,一年半前他罹患青光眼,伴隨著視線越來越狹窄,嚴重可能喪失視力,是種不可逆的疾病。他害怕,卻沒花多久時間就決定動手術,除積極治療外,也更注重身體健康。 「40、50歲之後,身體只有一條路走,就是往下坡路走。」但他依舊樂觀、知足地說:「雖然人都有進步空間,但『現在』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缺再多,我還是會說我現在是100分。」 明年10月初,環繞非洲的郵輪船票老黑已經訂好了! 他在臉書上開心分享:我很幸運,趕上在願望清單打上一個大勾的機會…從這件事我清楚學到「有夢最美,即知即行」的真理,它不止適用於旅行,也適用於人生。 老黑在收入最高的45歲勇敢從職場退休,追尋自己的人生方向;在57歲罹患青光眼,積極開刀治療;59歲依舊對生活充滿熱情,對世界充滿好奇。 不管未知的未來會如何,已知的是,老黑正朝著無憾的美好人生,一步步邁進,而身旁,一定有Olivia的溫暖陪伴。●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極簡人生,也可以活得高貴!老教授的智慧:重視3件事,人生才是最踏實、穩定.退休後失去工作上的角色,你也產生焦慮了嗎?3個調整心態的方式,喜迎快樂新生活.48歲確診乳癌,讓丈夫抱著她大哭 花漾阿嬤:一個疾病的歷程,讓後半輩子變得更棒了
-
2020-07-19 橘世代.好野橘
超實用!五招懶人理財法,找出最適合你的理財方式
「賺得多,花得更多」是許多家庭理財上的一大痛點。理財方法百百種,不知道哪個最適合自己?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許郁氛提供5種不同的記帳工具或理財方法,建議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長期執行並且保持彈性調整的空間,唯有符合自己的生活價值觀,才是可長可久的理財模式。1、善用數位工具記帳 (1)用手機記帳APP,可提供多元記帳方式,包括掃描發票、拍照或語音。(2)用第三方支付APP或信用卡消費,提供彙整報表的功能,等於記帳在上面。(3)透過數位工具可快速地進一步生成分析報表,將消費分類成食衣住行等不同項目。2、搞懂「消費、浪費、投資」 就能管好錢包由日本理財規劃專家橫山光昭提出,他認為想存錢並非努力避免浪費,反而應該適度地浪費、積極對自身投資,才是正確的理財方法。做法上,首先要能夠分別出每一筆支出,是屬於「消費」、「浪費」或「投資」;接著,只需要管理這三大項目的支出比率,就能夠輕鬆理財。橫山光昭建議,這三項分別佔總支出的「理想比率」分別是:消費70%、浪費5%、投資25%。但個人可依照本身價值觀去調整這份收支計畫,例如重視生活樂趣多一點的人,可能在「浪費」的比率上會高一點。而且某些消費也是一種對自己的投資,例如安排聚餐可能建立社會人脈,但如果幾個月下來發現這項開銷的效益不大,就要檢視是否過度浪費。如何判斷一筆支出是屬於「消費」或「浪費」?在這方法裡,是以個人「價值觀」做為判斷的原則,因此透過這個方式可以建立符合自己真實需求的收支計畫,並隨時檢視自己的花錢習慣,就能把錢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3、懶人理財法: 做好「預算制」 省了一筆一筆記錄的麻煩先設定出每月的支出預算,所有花費都依照預算做調整。通常家庭裡會有一些固定開銷,例如買菜錢一天多少,有些人會從預算裡面去想辦法節省,例如盡量去傳統市場購買,或有些食物可以自己做。若剛好這個月開銷高過預算,超過的金額就要思考是否挪到下個月,或是想辦法調整其他支出項目。許郁氛指出,預算制的好處是不用一筆一筆紀錄支出,只需要思考如何在預算內達到最好的效益,因此是懶得記帳的懶人理財方法。4、分戶理財法:帳戶分類,讓你更輕鬆每個月的發薪日,就將固定金額轉到另一個「理財帳戶」,分別不同用途。「薪資帳戶」支應每月的生活支出,包括吃喝玩樂、交通等;「理財帳戶」則固定扣款支出,包括水電、手機、租屋或房貸、保險和稅務等。用一個帳戶去固定扣款,好處是不用等到繳錢時才來準備,財務規劃安排上更有餘裕;並且用一年的帳戶明細表來看,就可以預估下一年要提撥多少金額到理財帳戶,先做好預算規劃。5、六個罐子理財法由哈福.艾克所提出的理財方法,他將收入分成6個罐子(也就是帳戶),每個罐子設定一個比率,6個罐子加起來是100%:(1)「財務自由」帳戶:透過理財賺取被動收入(2)「教育」帳戶:投資自己的學習成長(3)「生活必需」帳戶:生活必須花費(4)「玩樂」帳戶:享受生活(5)「支出用長期儲蓄」帳戶:需要儲蓄一段時間才能實現的事,例如買車、購屋或出國旅遊(6)「贈與」帳戶:公益或幫助他人最後這個方法結合「分戶法」與「預算制」概念,透過6項規劃可以去預期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財務,重視家庭生活品質的人,可能會拉高「支出用長期儲蓄帳戶」的比率,相對要降低其他項目比率,理財的同時也在規劃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更多投資理財精選延伸↘↘↘】。「我能不能提早退休呢?」 先評估有沒有6項條件。專家:想存一桶金,先想想10個「有必要買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6-15 橘世代.好野橘
認清投資目的,別讓自己成為「金錢遊戲的輸家」
有句老話說:「若沒有目標,去哪裡都一樣。」也可以進一步說:「若是目標不對,再多努力都是枉然。」投資理財亦是如此。沒有認清投資理財的目的,會讓自己掉入困境。有人將投資理財視為一場與旁人競爭的金錢遊戲,大家在比較財富的累積。通常參與遊戲的絕大多數為輸家,因為人比人,氣死人。也有人誤以為理財就是為了滿足無底的欲望,要賺更多的錢,而掉入賺錢與消費的旋渦中。賺錢是為了消費,而為了更多的消費必須要賺更多的金錢。這種人沒多久就變成了金錢的奴隸,再多錢也不能滿足。在我們過去受的教育裡,很少碰觸到金錢和理財方面。大多數人的認知是,若要有錢,除了含著金湯匙或中樂透,努力工作、拚命賺錢好像是唯一的途徑。記得剛畢業回母校教書時,在老師的大辦公室裡,我的鄰座是一位英文老師,他個性非常好,也很喜歡哈拉,但他總是來去匆匆,沒有機會和他好好聊天。有一次因為月考監考,讓我有機會問他為何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小聲地告訴我,他在外面還有兼課,連學校的課加起來每週72小時。天!拚經濟需要這麼拚嗎?他指著另外一位數學老師,84小時!那時,還沒有一例一休。到美國讀書的第二個寒假,我回台北。某天,有機會回學校探望那些老師,英文老師看到我激動地告訴我,他現在的課少很多了。我離開台北的第二個暑假,台北市南陽街有老師過世,可能是過勞。消息傳來讓許多名師心生警惕而減授鐘點,開始注意自己的養生和保健了。傳統的賺錢觀念就是所謂的增加主動收入,不外乎就是多找一份工作、加長工作時間。但每天就只有24小時,扣掉休息時間所剩的有限。犧牲睡眠與家人相處的寶貴光陰去換取財務上的報酬,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也有人建議可以增加個人價值,提高自己每小時的報酬。這除了要努力學習和花時間去累績經驗才有機會,而且要獲得市場認同才行。否則我可以將我的演講鐘點費定為每小時20,000元,但結局是有行無市,沒有任何邀約。1985年,我回國時,公家單位給的演講費是一小時1,600元。早期還將演講費當成執行業務所得,與稿費相同有一定的免稅額。三十年過去了,還是每小時1,600元,唯一變的是放進個人所得裡,沒有免稅額了。最近,演講費提高到2,000元了。結論是,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要靠主動收入來獲得財務自由難度非常高,無疑是緣木求魚。因此,若能增加被動收入,讓錢滾錢,是我們另外一個選項。讓錢替我們工作,而不是我們在替錢賣命。存款領利息和民間互助會,算是最傳統的被動收入。遺憾的是,最近存款的利率低到幾乎忘了它的存在。民間互助會倒會時有耳聞,連校園裡也常有同事倒會被扣薪水。利率過低和風險太高,都不是理想的被動收入。在選擇和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能找到好公司,讓一流的人才來替我們賺錢,我們每年都能夠有穩定的被動收入,同時能與公司一起成長,應該算是目前比較穩當的投資理財方法。【投資理財精選延伸閱讀↘↘↘】。「定存」好還是「儲蓄險」優?表格整理比一比。要存股、不要遊戲機 小學兒子比老爸更愛投資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6-07 橘世代.好野橘
被動收入「不該太複雜」,先弄懂何謂:可投資好公司
什麼是好公司?對我而言,會賺錢且能穩定配發股利的,才算是好公司。若是公司受景氣影響很大而賺錢不穩,或公司尚在研發但還沒賺錢,就都不在我的好公司名單之內。像是浩鼎(4174),三年前還曾高達七百多元,還未曾獲利,尚在研發階段。非常有可能是我國未來的明星企業,但因為還未獲利,當然也沒有股利可領。這種公司留給創投公司和賺差價的去投資,我是不會碰的。另一類會保持距離的公司像是所謂的概念股。不久之前的3D 列印概念股、太陽能概念股和被動元件之類的產業,各種媒體天天大張旗鼓的宣傳,現身的專家和所謂的老師們都像合唱團般口沫橫飛的一起歌頌。但因為個人所知有限,對這些公司的現況和未來發展都不清楚或是沒有研究過,不論這些股票被形容得有多吸引人,就是不碰。因為這些都不是巴菲特眼中的好公司,如果他來投資台股的話,他不會投資自己不熟悉的行業。以下我個人認定好公司的特質:1. 大型公司且維持一致的獲利能力。我並未認真去限定股本一定要多大,但一定是上市超過兩年的公司。有的公司在上市前的財務報表會經過美化,等上市後營運就沒之前那麼好。用兩年的時間去觀察,比較能確定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一般上櫃和興櫃的公司我通常會敬而遠之,因為不太能確定是否值得長期投資。2. 擁有良好的經營團隊。3. 簡單易懂的企業。這對於一般投資人很重要。創造自己的被動收入,沒有必要弄得太複雜,也不須花太多的時間去搞懂一個陌生的產業,除非自己有興趣去鑽研。巴菲特持有的可口可樂和吉列刮鬍刀都是不需要再進一步解釋的產品,路人皆知。我持有的統一(1216)是天天在街頭巷尾都可以接觸到的,星巴克、7-11、康是美、黑貓宅急便等都是屬於統一的,個人也對這家公司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我是買進後持有,有機會在買。4. 持續的競爭力。按照巴菲特的說法,競爭力就像是護城河,又深又寬的護城河保護著公司,不讓其他公司能夠輕易地攻城掠地,甚至把其他競爭對手擋的越遠越好。最近抓娃娃機店如雨後春筍般的在街頭巷尾出現,以無人商店的模式在經營。多次經過發現,還真的是無人店,連顧客也沒有。這種好像只要有些資本就可以經營的行業,誰都可以加入,就好像是沒有護城河在保護著,大家競爭的就只是誰的資本夠雄厚,誰的氣夠長。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在過去一直不斷地在街頭上演著。早年高雄隨處可見的棒球打擊場、保齡球場、葡式蛋塔專賣店、泡沫紅茶、烤小饅頭攤等,都曾風光一時到現在已成記憶。我們股市也會有這種現象,太陽能或光電概念股也曾是投資人心中的寵兒,更早的網路概念股也是有同樣的命運。最後,能脫穎而出的還是具有真正競爭力的好公司。一般而言,具有持續競爭力的公司不是資本雄厚,就是一直研發保持技術領先,還擁有優秀的管理團隊,讓公司一直保持領先的位置。就像在面對2020 年新型冠狀肺炎,好的領導團隊會帶領公司挺過這次危機,優秀的團隊會面對危機,將之轉為機會而使業績更上一層樓。這就讓我想起股市的名言:好老師帶你上天堂,不怎樣的老師引你住套房。5. 董監持股大於10%。一家公司董監事持股多寡,代表他們對公司的信心。自己都一直在賣自家的股票,怎麼可以讓一般投資人能放心地長期持有。感覺好像是船長帶頭跳船了,其他乘客能不去搶救生圈嗎?玉山金(2884)除了董監事持股穩定,其中高階主管也都長期擁有股票當作退休金。除了一直穩定成長,這也是我長期買進和持有玉山金的理由之一。若覺得前述的五個特質還是太過繁瑣,我會建議投資人去找個領域中的龍頭。會成為龍頭的公司幾乎都是好公司,像是台積電(2330),它在晶圓代工的領域中已經是居世界的領導地位。絕對符合我們買進持有的第一個原則,只是現在的價格稍微貴了些,尚不符合買進的第二個原則。本文摘自《我45歲學存股,股利年領200萬:投資晚鳥退休教師教你「咖啡園存股法」,讓股市變成你的搖錢樹》,采實文化 2020/05/28出版【更多投資 理財大小事↘↘↘】。「定存」好還是「儲蓄險」優?表格整理比一比。要存股、不要遊戲機 小學兒子比老爸更愛投資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22 橘世代.好野橘
其實沒有那麼愛「它」!簡單四招與「衝動購物」說再見
我曾經收過網友私訊:「Selena怎麼辦?我知道投資理財很重要,可是我還是每天都很想要買東西,很想要買一些新衣服讓自己穿得漂漂亮亮的,明明知道自己的衣服已經非常多了,但還是很想買,到底該怎麼辦呢?」其實女生喜歡打扮自己我覺得並沒有什麼不好,這是投資自己的一種(S媽也鼓勵這件事),只是你的消費必須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地消費,變成一種浪費。1.訂預算我在第二章會更仔細分享帳戶理財法,這裡先簡單說明。每個人都必須要有多個帳戶,每個帳戶都有不同的功能,而你可以將其中一個帳戶的功能訂定為治裝,每個月分配固定預算給這個帳戶。這樣一來你每個月就不會超出自己所能負擔的範圍消費,同時也不會影響到其他功能帳戶的預算,也可以很有效率地存錢。2.專注在賺錢就會沒時間花錢我也曾經非常喜歡逛網拍消費,可是我後來發現,當你專注在不同地方時,你就會忘了買東西或是逛街這件事情。比如我現在就會很想要知道怎麼賺更多錢,所以我就會去看其他對我更有意義的影片,或是教人怎麼賺錢的書等。當你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研究怎麼賺錢時,除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開銷之外,其實你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去逛街,也就會忘記花錢這件事了。我現在雖然還偶爾逛逛網拍,可是已經比以前少很多了。3.別讓社群銷售你這時候有些人也許會想問:「可是Selena,現在網路上都會推播一些消費的東西給你看啊,你不主動去看還是會看到。」所以接下來就要推薦大家第三個絕招,就是強迫自己不要看。很多人有購物的欲望,其實是因為看到別人擁有了,所以激起了你心中的那個欲望。我用過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現在拿出你的手機,打開你的社群媒體,把一些網紅、網美,品牌的粉絲團和IG帳號,全部都「取消追蹤」。這個方法真的非常有效,有時候你看一些網紅、網美每天吃吃喝喝、穿漂亮的衣服、拿名牌包,只要是人,多多少少都會覺得很羨慕,這時候可能就會激起你購物的欲望。現在很多網紅跟網美都會接一些商業合作,或是他們本身就在經營電商品牌。我承認這些真的都很好看,我也很喜歡看。可是為了要避免自己花了一些不該花的錢,這些資訊,我都會建議你先取消追蹤,你很快就會發現生活少了很多欲望。另外,品牌的粉絲團大部分時間就是要推銷他們的商品,時不時的促銷活動也會讓你覺得心癢癢,不買很痛苦。這時候就是不要追蹤、不要看就對了。只要你不接觸到它們,就不會激起自己內心的欲望。即使你不追蹤這些人,不去看這些資訊,但因為現在Facebook都會推播廣告給你,所以有時候我逛了一兩家之後,Facebook就會偵測我可能是對網拍電商有興趣的精準客戶,然後就會推薦我更多賣衣服的商家,品牌的粉絲團到我的社群主頁。這時候每看到一個,你就要按「隱藏」。廣告的右上角都會有一個按鈕說你「不想再看到這個廣告」,你就可以按「隱藏」。當你多做幾次之後,Facebook就會偵測你可能不喜歡看到這類的廣告,它就不會再推播這些買衣服的廣告給你看了。4.放進購物車後不要立刻結帳最後一個方法,就是當你買任何東西時,把它放進購物車中,但要隔一天再去結帳。很多時候大家都是衝動性消費,可能當下覺得實在太喜歡了,我一定要買,可是隔天就不一定那麼喜歡了。我有時候買東西,等收到的時候,我對它的熱情已經消失了。所以買東西的開心,只是一個當下的感覺而已。如果你想要防止自己亂買東西,就規定自己一定要把東西放在購物車裡超過一天。一天之後,如果你還是真的很喜歡再去買,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你衝動消費的機率。本文摘自《打造富腦袋!從零累積被動收入:月收翻倍的財富攻略》,如何出版社 2019/12/01 出版【理財精選延伸閱讀↘↘↘】。投資與理財關係你清楚嗎?第一步先搞懂「理財目標」。從月光族變「富媽媽」如何靠存股獲利100%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20 橘世代.好野橘
別等「有錢」才理財!三個決心致富的黃金心法
我相信你已經意識到投資理財的重要了,但是大家也明白「知道」跟「做到」的距離,其實還是很遠。我們到底該如何讓自己動起來,下定決心地去執行投資理財這件事情呢?我在第一節就要跟你分享三個方向,幫助你下定決心開始理財! 1.你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你想要財富自由,你想要開始投資理財,是為什麼呢?有可能是為了想提供家人更好的生活,也可能是為了想完成自己的某些夢想。每一個人的原因都不一樣,你一定要靜下心來問問自己,到底你是為了什麼而理財?以我自己為例,我就是為了兩個字——「自由」。我希望我可以得到全方位的自由,無論是思想上的、時間上的,還是人生的自由。最重要的,是我想自由地成為我想要的自己。而以上這些自由,都必須要有財富自由來支撐,這就是我的動力來源。現在換你問問自己:你為什麼想要財富自由?你為什麼覺得投資理財很重要?2.你的生活夠痛苦嗎?你面臨的財務挑戰夠大嗎?你的痛苦值達到臨界點了嗎?有研究指出,讓人下定決心開始改變的動力並不是追求美好,反而是逃離痛苦。如果你今天沒有動力改變,變得想要開始投資理財,表示你的生活還不夠痛苦。這時候,你就必須找出一個讓自己很痛苦的點。以我自己為例,我很不喜歡「沒辦法做選擇」。對於那些因為自己沒有經濟能力而被勉強做的選擇。比如搭飛機因為有經濟壓力,所以必須搭經濟艙;或有些人喜歡的工作薪資不高,所以要勉強自己去做一些給薪更好、但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工作。這樣的狀態讓我非常痛苦,所以我有非常大的動力去投資理財、建構自己的被動收入。仔細去看很多成功的故事,很多都會描述他們以前有多痛苦,導致現在有多成功,這是經過心理實證的。當你今天很痛苦時,為了不再過那樣的生活,你會逼自己一定要做出改變。很多人現在為什麼沒辦法下定決心呢?就是因為你還不夠痛苦。雖然你每天抱怨你的生活沒有特別好,但是你的生活其實也不差,沒有痛苦到讓你想要改變。有時候只是我們習慣了這樣的痛苦,只要你把它挖出來面對,你就可以讓自己下定決心去改變。3.讓自己天天被打擊問問自己是否有重大的衝擊,或是被刺激的頻率高嗎?你應該聽過一些故事,某些人在人生中遇到一個重大的衝擊,讓他突然間完全變了一個人。當你沒有重大衝擊時,你該怎麼去刺激自己呢?這就要提到我剛剛問你的第二個問題,你在生活中被刺激的頻率高不高呢?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看到身邊的人財富自由,每天過得很開心,可以自由安排自己時間的時候,你多多少少都會被影響。「我也很想要那樣的生活」「我也想要開那樣的車」「我也想要住那樣的房子」。當你一直被刺激時,就會更有動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夢想,或是去完成他們都能辦到的事情(也可以說是一種,「別人可以辦到的,我也可以」的競爭心態)。很多人所處的生活圈太過安逸,沒辦法刺激到自己。這時我只能建議你上上網,去看一些你羨慕的人或是偶像,看他們現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或是像當時的我,去報名很多財商課程,逼迫自己換一個交友圈。我因此認識了很多投資理財的前輩,常常也會告訴我,他們又投資了一間房子!或是有人美股賺了多少%等,都是刺激自己很好的方式。本文摘自《打造富腦袋!從零累積被動收入:月收翻倍的財富攻略》,如何出版社 2019/12/01 出版【精選理財延伸閱讀↘↘↘】。死薪水也能變有錢!找對投資工具退休存千萬。小資理財/聽過二八法則嗎?適合上班族的ETF投資術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18 橘世代.好野橘
理財要簡單才更能持續!3個步驟簡單存錢
我以前是月光族,雖然並不是刻意地把錢花光,但錢就是會莫名其妙減少。我後來覺得這樣不行,怎麼能帳戶都沒有存款呢?於是決定開始存款。但我是一個非常懶惰的人,所以理財、存錢的方法一定要很簡單才有辦法持續。在這個章節中,我就要跟你分享四個簡單存錢的方法。PART1 強迫儲蓄首先,你要先去開第二個帳戶,如果你有兩個以上的帳戶,那很好,你可以把其中一個帳戶當成強迫儲蓄的帳戶。如果你今天已經開始工作,你會有一個薪轉戶(工作收到薪水的帳戶),先把這個帳戶當成是你平常使用的帳戶(帳戶A),這個帳戶必須設定在每個月固定日期自動轉帳到另一個帳戶B。比如說你是每個月6號領薪水,你可以設定每個月的6號或8號自動扣款一萬塊或是一萬五(看你自己覺得每個月應該要存多少錢)到帳戶B,留在帳戶A中的錢,才是你這個月可以花費的錢。很多人都搞錯順序,拿到錢就先花,沒花完的才會存下來,但應該是把這個順序交換,先存款,剩下的才是可以花費的。最重要的是,這個帳戶B的金融卡你必須收好,不能放在錢包裡,也就是這個帳戶裡的錢你不可以隨時動用,這樣一來就可以很自動化地存款。PART2 培養記帳習慣老實說,這個部分的確是比較麻煩一點,但是現在手機APP都很發達,比起以前傳統計帳的方法,已經簡化方便很多。我個人是使用CWMONEY,介面都還蠻清楚好懂,而且可以分帳戶記帳(在後面,我會詳細說明怎麼分帳戶記帳)。我要強調,記帳的目的是要你有意識地花錢,當你覺得拿出手機記帳的頻率很高,或是看著螢幕上的數字越來越多,自己會在花錢這件事上比較有意識,就不會亂花了。PART3 改用現金研究指出人類在花現金時,會比較有痛感,如果是刷信用卡,這種痛感就會比較低。你可以每個月領薪水時,只先領一萬元(金額自己設定),然後就要限制自己這一個月都不能再領錢了。我自己很不喜歡領錢的感覺,只要一領錢,我就覺得自己又要多花錢了。你可以規定自己在每個月初時領一筆固定的金額,並規定自己在下一次領薪前,都不能再領錢了。回到本章的主題,22k到底能不能存錢呢?我想以上這三個方法都可以開始幫助你存錢,不過如果你今天每個月只有22k,除了節流之外,你還要思考的是如何開源。「開源」與「節流」,到底哪一個重要呢?如果以哪一個可以幫你更快達成財富自由的方向思考的話,那開源比節流更有機會。假設你現在每個月現金流(薪資等收入)是五萬,你再怎麼會節流,每個月最多也只能存下五萬;但如果開源的話,每個月能存下的金額就是無限大。不過「節流」卻比「開源」容易做到,因為你無法現在此刻就立即開源,但你可以從現在就開始節流。節流的同時,你也必須時時思考該如何替自己開源。我曾經看到一句很認同的話:「我們現在的狀態,都是由2~3年前的自己決定的。你的『現狀』簡單來說,就是你的『過往累積的成果』。」如果你清楚這個邏輯,就會知道你想要馬上改變現狀有多困難了!累積跟耐心固然重要,但堅持更重要。你必須「從現在開始累積」。而三年後的你,會感謝此刻開始努力累積的自己。本文摘自《打造富腦袋!從零累積被動收入:月收翻倍的財富攻略》,如何出版社2019/12/01出版【投資理財精選特輯↘↘↘】。死薪水也能變有錢!找對投資工具退休存千萬。小 資理財/聽過二八法則嗎?適合上班族的ETF投資術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18 橘世代.好野橘
如何擺脫「負身價」?一張圖表畫出你的負債狀態
很多人會認為,「設定目標」是投資理財最重要的事,但鼠認為在確定目標之前,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現在距離目標有多遠。而了解自己財務狀態最容易的方法,便是計算自己目前的身價。看到「身價」二字,可能會覺得跟自己無關,因為每次在新聞上看到身價後面接的單位都是幾個億,例如米老鼠身價已經達到多少億美元、郭台銘身價有多少美元⋯⋯什麼時候自己的名字後面才會出現這兩個字啊?其實說身價有點抽象,更具體來說應該叫「淨值」,也就是「個人資產減去負債」之後的數值。假設鼠現在銀行裡有50,000 元存款,但這個月信用卡已經刷了20,000 元,此時存款必須減掉卡費後才是真正的淨值。當然一般人的淨值計算,不只有存款和信用卡帳單,以「資產」來說,來源就可能有很多,絕大部分是薪資、獎金(三節、年終)、贈與繼承(長輩紅包或客人小費等)、機會中獎(買福袋抽中汽車)、資本利得(各種利息、交易所得)、其他(路邊撿到錢)。而「負債」形式就更多了,像是卡費、學貸、車貸、信貸、房貸,還有各種要繳的稅金、保險費、水電費、手機費、會員費⋯⋯相同的概念也可以用在公司(法人),不管是土地、廠房、機器設備或技術專利都是屬於公司的資產,減去融資、貸款、稅金、已發行的公司債等,剩下的就是公司的淨值,又稱「股東權益」(後面章節會有詳細介紹)。但鼠相信多數人應該都無法馬上回答出自己目前的淨值有多少,但如果改問:你目前的淨值是正的還是負的?我相信大多數人心裡都會有答案。如果你可以很肯定答案是正的,不管是正一點點,還是正很多都沒關係,鼠恭喜你的理財之路已經有不錯的開始,但如果很不幸答案是負的,也不需要灰心,至少你很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態。不過鼠建議,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做一件事,就是「關注你的淨值」。為什麼呢?因為淨值才是我們真正擁有的,在還沒扣除負債之前,我們的東西並不完全屬於自己,請一定要記住這件事。例如:用貸款買了一間房,表面上是我們在住,但其實大部分的錢是跟銀行借的,就某種意義上,銀行也擁有這間房子的一部分,只是銀行把他們的部分暫時借給我住,以賺取房貸利息。但只要鼠繳不出錢,銀行隨時有權利透過法拍取回他們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在信用可以自由擴張的環境裡,以為貸款或刷卡分期買的東西就是自己的財產,而忘記自己持有的究竟是淨資產,還是包含了尚未清償的負債。你的信用,不等於你的身價2005 年至2006 年間,台灣發生過「雙卡風暴」,有人戲稱當時信用卡和現金卡是「只要會呼吸就能辦」,銀行發卡浮濫,提供高額的信用額度。鼠印象很深刻,當時有個跟我同期剛入社會的同事,辦一張白金卡核發的額度居然有四十幾萬元。月薪30,000 元的上班族,卻擁有四十幾萬元的額度可以隨時消費,是多麼臭屁的一件事。當時最高的循環利息是20%,比現在還高5%,而且那時全球正處在金融海嘯前的景氣擴張階段,銀行狂打雙卡廣告,電視每天都在「George & Mary」(註1)。我還記得當兵時,有一位學長辦了現金卡,他一休假就上酒店,據說還沒退伍就欠了快八十幾萬元,當時借錢太容易,導致很多人都透支信用還不起錢,有的以卡養卡變成卡奴,越來越多人被債務壓垮,最後演變成雙卡風暴。也因為風暴衝擊太大,在2015 年修法,把雙卡利息上限從20%調降到現在的15%,以避免雙卡風暴再次發生。鼠講這段歷史的意思是,當制度的缺陷加上人性的弱點,很容易讓我們不知不覺陷入負債循環,掉入無底洞難以脫身。我們或許無法期待制度能快速改變,但我們可以克服的是人性的弱點。現在網路購物已經是家常便飯,刷卡零利率分三期、六期是基本款,加上這兩年最夯的行動支付,現在便利商店、麥當勞都可以手機支付了,出門幾乎可以不需要帶錢包。在不知不覺、不痛不癢的情況下,買了不需要的東西或多飛了一次東京。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面臨的消費誘惑,比起十幾年前又更難察覺,更難以抗拒,而且消費門檻越來越低,痛感越來越少,所以默默地讓人越陷越深、負債也悄悄地越滾越大⋯⋯擺脫「負身價」的第一步如果你的資產減去負債後的淨值為負,而且已經負了很久,那你的收支肯定有哪裡出了問題,鼠建議你立刻做以下三件事:1.整理出所有負債,不管是長期或短期的,可能是學貸、卡債、每個月要繳的房租、水電、孝親費、還有出國旅遊的消費等。2.畫出「負債象限圖」,縱軸代表負債的程度,橫軸代表負債的規模大小,把各項負債歸類在ABCD 四個象限。3.把會自動膨脹和不重要的項目,用紅色圈起來,列為優先清除項目,例如卡債。負債象限圖,是幫助自己快速釐清負債狀態的一種圖解法(紅圈可能因人而異)透過這種方式把負債重新解構排序,再擬定清除或替代方案,例如今年不出國或舊手機繼續用等,設法讓負債項目從表上消失,特別是有紅圈標記的部分,先讓自己的淨值從長期負數的回歸到零,也就是至少不要負債,再來想如何從零到正,並透過記帳每月檢討收支、開源節流。當你開始真正花心思「關注你的身價」,也就是你的淨值,你會越清楚什麼該花、什麼不該花,往後在面對消費誘惑時,就會知道如何警惕自己,也會知道該用什麼方法幫自己增加淨值,這就是投資理財最重要的第一步!(註1)喬治瑪莉是台灣第一張現金卡。本文摘自《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為投資理財打好基本功,讓你不靠勞力,增加被動收入,快速FIRE》,采實文化 2020/03/26 出版【更多精選理財延伸閱讀↘↘↘】。小資族也能大翻身 掌握三個超簡單的「致富觀念」!。「如何擺脫貧窮體質」 6達人傳授理財心法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18 橘世代.好野橘
國外都在「FIRE運動」!極簡理財讓生活不為工作而活
對有意義且快樂人生的探索,早已不是新鮮事。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告訴我們,快樂的祕訣不在於追尋更多事物,而是要發展懂得安貧樂道的能力。孔子更曾言:「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則說「幸福取決於我們自己」,而不是取決於我們穿戴的手錶品牌,也不是我們曾經遊歷過多少國家。就連現代研究也這樣表示:「親密關係更能使人終生快樂,超乎金錢名利」。我很肯定,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假如我說「坐擁豪宅,不一定讓人快樂」,你最有可能點點頭,不假思索隨即贊同。然而,我們仍有許多人,不斷陷入超時工作與過度消費的循環裡,達到即時性的滿足感,而非尋求更深層持久的心滿意足。對此,我也很有罪惡感:我的妻子泰勒與我犧牲心境上的平和、相處時間、親子時刻、有意義的關係,就只為了更加勤奮工作,花錢支付更多事物。我們知道有比豪華轎車與美味大餐更幸福快樂的事,但卻還不足以讓我們停止追求。然後,在我33 歲之際,有人向我介紹一個非常吸引人的現象,簡稱「FIRE」,也就是「財務自主,提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運動。FIRE 社群人數日益增長,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收入等級各不相同,致力於過著積極節省和低成本投資的人生,以求掌控自己的財務,買回自己最珍貴的資源,也就是時間。終極目標是要達到「FIRE」,這是一種擁有充足被動收入的狀態,不須工作即可支付生活開銷。許多達到FIRE 的人依舊出於熱忱,在自身領域繼續貢獻心力,但有許多其他人不再工作,轉而環遊世界、投身非營利組織、追尋創意企畫,或僅僅只是簡單過活。事實上,儘管這項運動名稱是「提早退休」,我發現FIRE社群的人經常不會採用「退休」這個字眼及其意涵。「財務自主」是要享有自由與彈性,追尋自己真正的使命感,不論賺錢與否。FIRE不是指在沙灘上暢飲雞尾酒享受餘生,卻是要腳踏實地度過寶貴歲月,做些事情,而非坐在辦公桌前暗自數著每分每秒流逝,心不在焉,直到5點下班為止。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我了解到FIRE正是日常職務「苦差事」的一帖解毒劑。或許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也或許你討厭自己的工作。不論是哪種情況,很多人都跟你一樣:有半數美國人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不管你對自己工作的感覺如何,你可能覺得自己毫無選擇,只得繼續工作下去,這我也頗有同感。另一方面,假如能夠獲得財務自由,你隨時可以離職;即使你的工作很有成就感,倘若有朝一日可以想做就做,或許你根本想都不想,就願意離開原本的圈子。如果必須仰賴薪資過活,你人生某些方面很可能就必須讓步;但若辭職不幹,意味著要面臨財務上的不穩定。不過,要是你可以不靠薪水過活,又會如何?屆時你會選擇做什麼事? FIRE終究提供了這樣的自由。聽起來真是不錯,對吧?所以,要怎樣才可達到這般無憂無慮的生活?很簡單,只要少花錢、多存錢、投資差額即可。通往FIRE的康莊大道即是:將50%到70%的收入存下來,把這些存款投資於低手續費的股票指數型基金,在大約十年後就能退休。當然,實際數目因人而異,但是在整本書裡,我已提供關鍵方程式和FIRE公式,你可以把自己的數字套入其中,判定FIRE 是否是你的合宜路徑。追根究柢,「少花錢」才是至關緊要,也是這項方程式最難的一部分。FIRE社群發展出一種有創意又迥異以往的巧妙生活方式,深深席捲人心,縱使我並未刻意在自身生活裡一一實行每項作法,也覺得讓人印象深刻。這是因為FIRE很有彈性,你務必親身一試;購物之前,如果可以,請先三思而行。常見的FIRE實務包括:與室友同住、搬到較便宜的區域、在家烹煮三餐、付現購買二手車、家裡只需要一部車(或甚至不開車)、大宗購買雜貨、樽節預算或「砍掉」旅行計畫,以及放棄購買奢侈品,譬如精品皮包、皮鞋、手錶、電子產品、珠寶、家具等。較為極端的FIRE 實行者可能住在露營車或旅行拖車裡,自己栽培作物來吃,然後乾脆多年不購物;在零下溫度的氣候裡,騎著腳踏車去工作;或者,甚至離開祖國,追尋較低成本的生活方式。我在2017年發現FIRE,當時的我肯定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花費300美元吃一頓晚餐、與友人搭機飛往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週末高爾夫球之旅或租用全新車型,對那時的我來講根本不算什麼。但若說我只是著迷這些做出極端生活方式選擇的人,可就太過輕描淡寫了。這樣的生活需要什麼樣的全心投入?放棄中產階級生活的「正常」牢籠,感覺又是如何?況且,倘若我已經比日常生活的一般人更有管道取得這麼多奢華和經歷,為何我不覺得更加快樂?或更有甚者,為何他們看似如此快樂?本文摘自《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低薪、負債、零存款、打工族……也能達到財務自由,享受人生》,采實文化 2020/04/30 出版【更多精選理財延伸閱讀↘↘↘】。小資理財/聽過二八法則嗎?適合上班族的ETF投資術。存錢不等於養錢 挑對基金 母親節紅包錢滾錢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