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血便
共找到
264
筆 文章
-
-
2021-01-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腸躁症會變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醫警告「3情況」最好快就醫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少人都有便秘的問題,有的人則是容易出現腹瀉的困擾,尤其是遇到壓力事件之前,恐怕常會拉肚子,然而也有人一陣子便秘,明明飲食沒有特別改變,隔一陣子卻又會突然變成腹瀉,兩種情況交替出現,以上這些症狀有可能是罹患了腸躁症。腸躁症難確診 需先排除非生理因素造成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許希賢表示,要確診是不是罹患了腸躁症,必須要先經過各種檢查,包括糞便潛血、照X光看大腸有沒有糞便堆積,抽血確認是不是有貧血的問題,甚至是大腸鏡、胃鏡等侵入式的檢查。 在確定患者出現的不正常消化症狀,不是因為生理因素造成,排除了腸胃、肝膽等器官的疾病之後,而且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每個月還會超過3天以上有類似症狀,才能夠真正確診為腸躁症。腸躁症在診斷上之所以會這麼困難,就是因為它並不是發炎或感染所造成的疾病,而是胃、大小腸等消化系統,在運作上出現了不正常而引起的功能性疾病。 引發的原因不明 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什麼是導致消化系統運作發生不正常的原因?截至目前,在醫學上還沒有證實,不過,醫界將這個情況推論為精神層面所造成,有一派的說法是認為,大腸受到中樞神經的影響,可能是處於高壓的環境下,有些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因此失衡,直接刺激腸道產生症狀。腸躁症主要是跟三個神經系統有關: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或腸道神經系統的失衡,造成排便習慣改便,或對腸道脹氣、膨脹的感覺異常敏感。由於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了2~3倍,有的患者在經期時症狀更會加劇,因此,也有人認為荷爾蒙也是導致腸躁症發生的原因之 一。 腸躁症不會導致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腸躁症患者常得忍受不正常的消化症狀,更令人擔心這樣不正常的排便表現,會不會導致大腸癌?許希賢認為,腸躁症與大腸癌是兩種完全不相干的疾病,病因也不同,前者主要為情緒失調、壓力過大所引起,後者則跟飲食不正常、大腸癌家族史等有關,因此,腸躁症並不會演變為大腸癌,不必過度恐慌。症狀方面,腸躁症與大腸癌相當類似,像是大腸癌一般認為的症狀,大多與腹脹、腹痛,合併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體重減輕等有關;然而,腸躁症的患者,雖然也可能出現與大腸癌症狀差不多的情況,但是在排便之後,腹脹、腹痛就會大幅改善。許希賢指出,兩者最大的差別是腸躁症不會產生血便或造成貧血,也比較少有嚴重的體重減輕問題。 國內研究首度證實 腸躁症會提高大腸息肉風險有另一種說法,認為腸躁症仍然有其危險性,根據國內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在201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患有大腸激躁症者,有21%的患者在5年內會得到大腸息肉,由於大腸息肉早已經被證實是大腸癌的前身,因此,這份研究可以說是首度證實了腸躁症是大腸癌的致癌因子之一。 治療腸躁症 保持好心情才能根除病原有腸躁症的人想要改善症狀,許希賢說,醫師常會開立鎮定劑,並且建議患者減少壓力來源,避免引起消化道問題。在飲食方面,只要妥善調整飲食的習慣與內容,也能減輕不舒服的症狀;像每天最好在固定的時間進食,讓腸子能規律的發揮功能;避免吃過量;早餐多吃一些富含纖維質的食物並且多喝水,因為多喝水就能促進排便更順暢。至於細分不同類型的腸躁症患者,例如腹瀉型患者則要少吃高纖、有潤腸效果的食物,以及寒涼瓜果類水果,相反的,便秘型患者則可以多吃點這類食物來刺激排便。不過,為了減少腸道鬧情緒,最好要稍微忌口,包括少吃過甜、過辣、過油的食物、濃茶及咖啡等刺激腸胃的食物,也要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像是各種豆類、地瓜、芋頭、甘藍菜、包心菜、青椒、洋蔥、花椰菜、堅果、碳酸 飲料等;當然,也要減少糯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延伸閱讀: 排便太用力小心大腸憩室! 吃蔬果助順暢,醫師點名「這類水果」更難消化 痔瘡與大腸癌的血便如何分辨? 不要見血才就醫!出現這些附加症狀別輕忽
-
2021-01-13 科別.消化系統
潰瘍性腸炎症讓人狂拉肚子 前日本首相也受害
腹瀉不可預期,造成生活困擾。醫師提醒過於頻繁的腹瀉需要留意,南投縣50歲陳姓男子腹瀉持續數星期,剛開始以為是吃壞肚子,不過每天幾乎都在廁所度過,甚至拉出血便,才到醫院急診,經大腸鏡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大腸直腸嚴重發炎、潰瘍,經抗生素治療及靜脈輸液治療後才出院,並回門診持續追蹤治療。潰瘍性腸炎症狀與腸胃炎、腸躁症類似,容易被忽略。除了持續腹痛、腹瀉之外,還可能出現體重減輕、發燒甚至血便、貧血等症狀,疾病時好時壞,但發炎往往會持續多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南投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許家榮醫師說,潰瘍性腸炎都是腸道黏膜慢性發炎所導致的疾病,成因不明,可能與免疫系統失調、家族史、感染、生活壓力等有關。潰瘍性腸炎需盡早就醫控制,且需要長期治療,與疾病和平共存,降低併發症。若控制效果不佳或不規則治療時,疾病會有惡化的可能,嚴重時恐需手術治療,也不排除有癌化的可能性。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也罹患潰瘍性腸炎多年,並因反覆發作,在去年辭掉首相職務。許家榮提醒潰瘍性腸炎患者,應聽醫囑、持續治療、定期追蹤,維持正常作息,才能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
2021-01-07 醫療.消化系統
大便很臭怎麼辦?如何改善?從粗細、排便頻率看健康
你的腸子比實際年齡老還是年輕?最容易觀察的就是每天的便便狀況。腸道健康的第一個指標是糞便,建議每次上完廁所後別急著沖掉,仔細看看便便的形狀、顏色等,是否有異樣,以及排便的習慣,都是腸道健康的信號。 排便頻率 3天1次是正常胃腸肝膽科醫師許文峰表示,排便頻率從1天3次到3天1次都是正常的範圍,依照個人的情形而定,有人吃得很少或是腸道蠕動較慢,可能3天才排便1 次,有人排便較順暢,1天可以大便2~3 次,如果大便的形狀、顏色都正常,就代表腸道很健康。若大便頻率突然改變,例如本來2天解1 次大便,變成1週上1次,或是1天本來大 便1次,忽然變成大便3~4次,就要提高警覺多注意;建議當自己感覺到不舒服,或是症狀持續1~3週以上,一定要求診,由醫師來判定排便習慣改變的原因,常見的可能是功能性改變,包括大腸激躁症或是腸道蠕動功能不良;細菌或是病毒感染 造成的腹瀉,或是最不樂見的大腸癌。 粗細應像10圓硬幣大 心理因素可能改變形狀許文峰指出,正常的大便粗細應該像10圓硬幣的大小。一般來說,若是大便突然變細,有可能是肛門出口狹窄引起,最害怕是直腸腫瘤造成阻塞。不過,心理因素也可能改變大便形狀,例如壓力大時交感神經興奮,造成腸道蠕動異常,使排便受到影響,此時,就可能發現大便形狀改變,如果是短暫1~2次沒有關係,但若持續就要注意。 形狀要呈香蕉狀、浮在水面上 3種情況應特別注意此外,健康的大便形狀是一長條狀,看起來像是稍微風乾的香蕉,而且要漂浮在水上,代表便便的水分足夠,不會太過乾硬;若表面有些許的氣孔,則意味著攝取充足的纖維。許文峰提醒,以下幾種便便形狀要注意:1、羊大便狀代表糞便水分不夠,可能是因為在腸道停留時間過久,水分不斷被吸收的情況下, 糞便就會變得又乾又硬,或是水喝得不夠多,蔬果量也不足。 2、不成形狀飄散開來有點像爛泥巴的模樣,代表腸道蠕動速度太快了,可能因為有腸躁症,解便次數 過於頻繁,建議多紓壓有助改善。3、水便狀比泥狀還稀,代表腸道正受到細菌或病毒的侵略,可能罹患腸胃炎,或是吃了不 潔的食物或飲水,應該要看醫生。顏色以黃色或粟色最好 其他顏色持續太久需就醫健康便便的顏色應該是黃色或粟色(土黃色),但是排便顏色可能跟前一天吃進 去的食物有關,比如吃多了紅色火龍果、仙人掌果汁等,隔天可能會大出紫紅色大 便;前一天吃了大量豬血或鴨血、紅肉或藥物如鐵劑等,也可能讓便便呈現暗黑色,這時不要慌張,若為食物引發的排泄物變色,且停用該食物就未再出現糞便變 色身體也沒有不適,即不用擔心。許文峰提及,當便便呈現以下顏色,就要多加注意,若是持續數天,務必就醫, 找出異常原因: ◎偏黑色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問題,最常見的原因是來自於胃、十二指腸或其他上消化道位置的出血,而血液經胃酸與消化液作用後,使糞便呈現黑色。常常像柏油的樣子,並有特殊臭味,也稱為「瀝青便」。出血的原因,最常見的是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其他原因包括食道或胃靜脈曲張、糜爛性胃炎或胃食道接口的撕裂傷、血管增生異常甚至是腫瘤。◎鮮紅色大便時噴射出鮮血或是鮮血混雜在糞便中,看起來呈鮮紅色,有可能是痔瘡或腫 瘤所導致。有人覺得是痣瘡破裂流血,對於便裡有鮮血不以為意,但大腸癌的一個警訊是「血便」,大便混雜黏液血絲時,有可能是息肉或腫瘤因糞便摩擦出血,混合大便呈現紅色或暗紅,所以,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的徵兆之一,為求謹慎還是就醫檢查較安心。 ◎灰白色有可能是膽汁分泌受到影響,常見造成的原因與膽管阻塞有關,為膽道結石或是 腫瘤,絕對不可忽視。 ◎綠色有可能是腸道細菌作用不足,或是與膽汁分泌過多、消化不良有關;有些腸躁症 的患者也易解綠便,因為經常性腸道蠕動快,膽汁未能與食物及腸道細菌作用混 合,造成綠色外觀。此外,而有腸炎的患者或是長期服用抗生素,也可能會有綠便產生,甚至伴有腥味和不成形的外觀,建議要到醫院檢查。 便便味道 不能證明腸道健康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大便的味道與腸道健康有直接相關。許文峰強調,有人吃肉或豆類等較多的食物,大便味道酸臭,這是因為蛋白質分解之後產生氨或硫化氫等物質,而造成味道比較重,但不代表腸道有問題;當然,吃太多肉會造成身體負擔,因此,也相對代表腸道負擔重,可能飲食配比要調整。不過,也有一說,因為腸道也有好菌及壞菌之分,在健康的狀態下,體內腸道的好菌會多於壞菌,但當受到飲食、疾病、生活習 慣的破壞之下,壞菌會漸漸變多,甚至比好菌還要多,一旦腸道內的好壞菌失衡,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腸道疾病,大便的味道也開始變臭。延伸閱讀: 多吃蔬菜還是便秘? 醫曝「便祕兇手」愈做愈是一肚子大便 大便大不出來,是便秘嗎? 連續3天沒解便就算是!醫師說明原因 
-
2021-01-01 科別.消化系統
吃太辣小心得痔瘡!多少算是適量? 胃出現「1狀況」就該停
當辣椒的刺激感在味蕾綻開,不論寒暑、男女,都愛上那種吃了滿頭大汗、大呼過癮的感覺,「辣」在不知不覺中,已成了多數人生活離不開的味道。但怎麼吃太辣會引起痔瘡出血呢? 辣吃過量 增加腸胃負擔、引發痔瘡許多文章卻指出,吃辣有可能會引起痔瘡發生的可能,針對這樣的問題,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沈明宏抱持不同的看法。他說明,痔瘡乃是每個人天生都有的一種組織,所以,吃辣並不會引起痔瘡,只是,若病患本 的痔瘡已有癢、腫痛,甚至是出血的症狀時,這個時候若還吃過量的辣,就會加劇痔瘡的病況。另外,許多人吃辣會感覺腸胃道有種說不出的不舒服感,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助理教授陳巧明指出,雖然辣椒中富含抗氧化成分,但其實辣椒不管對食道或是腸胃道的黏膜,都是一個很大的刺激,若辣吃過量,研究指出,除了引起腹 部絞痛、腹瀉外,也可能會加重胃炎、胃 潰瘍的病情,同時對食道也是一大傷害。 吃辣優點多 8個好處報你知除了排毒的好處之外,吃辣的優點真的很多,諸如開胃、養顏美容、促進血液循 環等,但到底辣是否真能排毒、養顏美容呢?以下集結國內外研究,說明吃辣椒的益處:1、排毒:因為辣椒中含有許多抗氧化成分,維生素含量也相當豐富,諸如脂溶性維生素 A、E、K,及水溶性維生素C及B群等,有 排掉身體的自由基,達到排毒的功效。 2、開胃:辣椒能夠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慾。 3、驅寒:辣椒是一種溫熱的食物,中醫學上說能溫暖脾胃,若遇寒時,出現嘔吐、腹瀉、肚子疼等症狀,可以適當吃些辣椒,有助緩解不適的症狀。 4、促進血液循環:以中醫學來講,辣椒能「除風發汗、行痰、除濕」,指的就是辣椒能讓身體發汗、除去濕寒,進而促進血液循環。 5、養顏美容:辣椒能促進體內激素分泌,適當攝取有助改善肌膚的狀況。 6、降脂減肥:辣椒中的辣椒素能加速脂肪分解,其豐富的膳食纖維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7、增加新陳代謝:美國研究發現,長期攝取含辣椒素的食物,像是咖哩、辣椒等,可提高體內新陳代謝,有防止老化的功效。 8、使人心情愉快: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辣椒素能激發人體口腔內的「疼痛感受器」,繼而向大腦發出一種信號,使大腦分泌出一種讓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不僅能緩和辣味帶給人的刺激,而且能有效改善人的情緒,使人心情愉悅。 吃辣要適量 出現胃悶應適可而止 至於有人就會疑問:「吃多少算是適量?」答案是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對辣的耐受度都不同,有些人一點點辣就受不了,有些人大把的吃辣椒也忍受得住。所以,吃辣量的拿捏實在無法明確定量,但若發現在吃辣時,胃出現有點悶悶的感覺,就應該適可而止了。 正確排毒 攝取膳食纖維、多喝水、運動是根本 陳巧明指出,吃辣雖可增加腸胃的蠕動,達到排便、排毒的功效,但因辣是一種刺激腸胃道黏膜的物質,過量攝取會增加腸胃道的負擔,因此,建議若想要排毒,應透過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好菌, 及喝足夠的水。除了飲食之外,沈明宏建議,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讓毒素由皮膚排出去,才是排毒的不二法門。延伸閱讀: 痔瘡要不要開刀? 依症狀分4個階段!醫師解析用藥、手術時機 痔瘡與大腸癌的血便如何分辨? 不要見血才就醫!出現這些附加症狀別輕忽
-
2020-12-22 科別.消化系統
排便不順吃蔬果助暢通?醫點名一類水果讓你更難消化
排便太用力會得大腸憩室症,蔬菜水果吃得少,腸子蠕動得少,往往要用更大的力氣,才能把腸道裡的糞便往肛門口推擠,腸道才會出現一個個小洞;而一提到大腸憩室症,很多人都一個頭、兩個大,憩室到底是什麼啊?大腸憩室 通常與飲食、年紀有關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郭立人表示,大腸憩室指的是大腸的結構狀態,而「憩室」就是空腔的意思,說白一點,就是「洞」。就整體來說,大腸內壁的表面呈光滑狀,如果上面出現一些小洞,就稱之為「大腸憩室」;一般人的大腸裡多少有些憩室,有人只有一個,有人則有好幾個,其實也不用太在意。大腸內壁原本都呈平滑狀,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個小洞?有人研究發現,西方人可能和長期偏向肉食的飲食習慣有關,蔬菜水果相對吃得少,腸子蠕動得少,功能逐漸變差,往往要用更大的力氣,才能把腸道裡的糞便往肛門口推擠。就因常常用力,腸道的壓力較大,腸道才會出現一個個小洞。郭立人指出,大腸憩室症通常和年紀有關,年紀愈大,腸道受到的壓力愈多,出現大腸憩室症的機率也愈高;根據統計,40歲的中壯年人,約有5%的盛行率,一旦活到80歲,盛行率則飆高到80%。通常無不適症狀 肚子痛、排血便要就醫 所幸,大腸憩室症並不是腫瘤,也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如果沒有併發不適症狀,醫師通常建議患者不用太在意,不妨學著與之和平共處。臨床統計顯示,大約只有一、兩成患者會有症狀。郭立人說,大腸憩室症造成的症狀可分兩大類,一是大腸憩室發炎,一是大腸憩室流血,大多數患者並不會感到特別不舒服,除非是出現肚子痛或排血便等不適症狀時,才會到醫療院所就醫。1、大腸憩室流血:大腸憩室症造成的血便,是大腸憩室處流血引起的,不僅量較大,且呈暗紅色,和痔瘡排出的那種鮮紅色血便不一樣,其實還好辨識。2、大腸憩室發炎:若是大腸憩室發炎,會出現肚子痛不舒服,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就可檢查出來;大腸憩室流血則無法立即診斷出來,通常先以保守治療止血,再透過大腸攝影或內視鏡來診斷。禁食多可修復 嚴重者需要開刀大腸憩室一旦形成,就無法透過外力來改變其性狀,那些腸壁上的小洞洞也很難再填平或消失因此,就算診斷出來,也只能施以症狀治療。若確診為大腸憩室發炎,首先會要求患者先不要吃東西,讓腸道休息一陣子,期間再打點滴補充水分、養分及電解質,加上抗生素治療。在這種消極性的症狀治療下,大部分患者的症狀可在3、4天內緩解,一週內出院。除非這個患者真會忍,大腸憩室發炎好幾天了,都還不就醫,大腸就可能出現破洞,而引發嚴重腹膜炎,那就非得開刀治療不可。多吃蔬果助排便 少吃水果籽避免發炎、出血外界總認為,中年肥胖男性是大腸憩室症的好發族群,郭立人強調無此說法,若真要扯上關係,只能說因為中年男性已有些年紀,加上肥胖可能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使然,腸道蠕動功能變差,常得用力排便,腸道壓力較高,罹患大腸憩室症的機率當然偏高。既然大腸憩室症很可能和飲食習慣有關,郭立人建議,最好養成多吃蔬菜水果的飲食習慣,提升腸道蠕動功能,也增加排便頻率,可減少罹患大腸憩室症的機率,也降低糞便卡在憩室而造成發炎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雖應多吃蔬菜水果,但最好少吃南瓜籽或火龍果、奇異果等有籽的水果,至於在吃西瓜、釋迦及芭樂這些籽籽超多的水果時,也記得把籽一顆顆吐出來,免得這些水果籽吞下肚後,卡在憩室的小洞裡,時間久了造成發炎及出血。勿吃抗擬血功能的保健食品 預防腸胃道大量出血近年來國內興起一股保健食品風潮,有大腸憩室症的人腸道原本就比較容易出血,如果又常吃些紅麴、靈芝、銀杏等具抗擬血功能的保健食品,就有可能出現腸胃道大量出血,不可不慎。延伸閱讀: 大便黏馬桶是大腸癌徵兆? 想太多!可能是這2個壞習慣害的 大便大不出來,是便秘嗎? 連續3天沒解便就算是!醫師說明原因
-
2020-12-21 癌症.攝護腺癌
預防攝護腺癌 男逾50歲應做PSA檢測
●男性排尿量變小、夜尿,攝護腺抗原指數(PSA)超過4ng/mL,恐罹患攝護腺癌●攝護腺癌位居國人癌症死因第六名,台灣患者診斷時高度惡性和晚期比率高●治療以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和積極監測為主62歲王先生因排尿量變小、夜尿就醫,經檢查發現,不只是攝護腺肥大引起排尿障礙,攝護腺抗原指數(PSA)高達8.2ng/mL,懷疑是攝護腺惡性病灶,進一步做切片檢查,確診為第二期局部性攝護腺惡性腫瘤,癌細胞沒有造成遠處骨骼或淋巴結轉移。台灣每年逾4千人攝護腺癌詳細討論後,王先生選擇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攝護腺切除手術,術後傷口復原良好,飲食正常,排尿功能也慢慢恢復,已回到工作崗位。術後追踨PSA指數持續降低至小於0.1ng/mL,並無復發情形,只要每三個月定期追蹤PSA指數即可。根據衛福部107年統計,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攝護腺癌排名第六,成為男性常見的泌尿道癌症。近年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急遽上升,每年逾4千人新診斷為攝護腺癌,相對於西方國家,我國男性有較多高度惡性和晚期的攝護腺癌,死亡率亦明顯高於西方國家。手術、放射治療影響性功能國衛院攝護腺癌臨床治療指引建議,男性大於50歲應定期接受PSA檢測,有高風險家族史者應更早於40歲。目前PSA指數訂在4ng/mL,當數值超過時,就要懷疑是否有攝護腺癌。針對局部攝護腺癌治療,以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和積極監測為主。根據「新英格蘭期刊」攝護腺癌10年追踨報告: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在復發率和死亡率上較低;進一步比較放射和手術治療初期6個月來看,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出現較多腸胃炎、血便、頻尿、夜尿等症狀,手術治療則可能造成早期排尿失禁,但隨著時間延長,排尿功能慢慢進步;手術或放射治療都對性功能帶來負面影響。若有復發 多採荷爾蒙治療長期來說,放射治療著重於是否引發放射性膀胱炎和直腸炎帶來的血尿及血便。手術治療則是著重排尿和性功能的恢復。整體而言,治療後帶來生活品質影響和焦慮程度差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手術治療後如果病理報告為切口邊緣陽性(positive surgical margins)或有較高期別的腫瘤侵犯,可根據當時病人的排尿情況,給予術後輔助性放射治療或者荷爾蒙的治療。接受放射治療後的病人,如果追蹤有癌症復發現象,一般多會採用輔助性的荷爾蒙治療。達文西手術出血少、傷口小攝護腺手術治療進展迅速,相較於傳統的手術,機械手臂造成出血較少、傷口較小,術後短期排尿及性功能有較佳的恢復。目前使用機械手臂仍需自費,但健保分別對攝護腺切除手術與部分腎臟切除手術,給予手術費補助,整體醫療費用較過去少,減輕不少負擔。
-
2020-12-08 科別.消化系統
長期腹痛、腹瀉要小心 5大警訊可能是克隆氏症
腹痛、腹瀉是相當常見的症狀,但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甚至是合併其他症狀,要特別小心,可別以為只是一時緊張或吃壞肚子,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克隆氏症。 腹痛、腹瀉合併3症狀 當心可能為克隆氏症 長庚紀念醫院腸胃肝膽科系李柏賢醫師表示,腹痛、腹瀉一般而言最常直接聯想到的就是腸胃炎,時間較為長期的也會想到腸躁症,但若合併出現了血便、貧血、體重減輕3大症狀,並且持續了3個月時,就應特別留意可能是自體免疫失常造成發炎的發炎性腸道疾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兩種,兩者侵犯的範圍不同,前者只侵犯大腸;後者是從嘴巴到肛門都有可能侵犯,臨床控制、治療都會相較困難些。兩者原因目前還有待研究,根據目前的研究推測可能跟基因、飲食、食品添加劑有關。這些因素可能造成腸道長期反覆性發炎,造成廔管、穿孔等情況,也因此患者常見需要反覆接受治療的情況。 李柏賢醫師分享,日前就有一名38歲男性的克隆氏症案例,起初被認為是盲腸炎開刀治療,但後來又出現了腸子通到皮膚的廔管及肛門附近的廔管,前前後後開了七次刀,最後甚至小腸破洞,身心俱疲,一度放棄治療。好在後續嘗試了生物製劑進行治療,把疾病控制了下來。 常見合併腸道外症狀 克隆氏症應盡早改善 馬偕紀年醫院腸胃肝膽科章振旺醫師指出,克隆氏症是一種免疫性的疾病,症狀不僅出現於腸道引起相關不適,腸道外也常見合併出現關節炎、虹彩炎、結節性紅斑等症狀。且值得注意的是,克隆氏症的症狀和嚴重程度未必成正相關,並非情況較嚴重時才可能出現腸道外症狀。章振旺醫師就表示,臨床上有3/4的案例是在確診克隆氏症後,陸續開始有相關的腸道症狀出現,但有1/4的案例卻是在診斷之前就有,民眾不可大意。 許多患者會因為自己有相關不適症狀進行大腸鏡檢查,但卻也在沒有發現異狀後輕忽。李柏賢醫師指出,克隆氏症最常出現的部位是在大腸銜接小腸的末端迴腸,大腸鏡需進入到此部位才檢查得到;另一方面,克隆氏症從口到肛門都可能侵犯,因此胃鏡檢查也是必要的。其他視情況也可能需要進行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重組的腸道攝影,以利清楚觀測小腸是否有發炎的情況,並以膠囊內視鏡、氣囊輔助式小腸鏡確認小腸發炎的情況。 如何治療急性克隆氏症?確實確認黏膜癒合是重點 章振旺醫師表示,克隆氏症急性期的治療重點會先放在緩解患者的症狀,此階段可能就會以類固醇藥物進行治療。在患者得到緩解後,腸道黏膜癒合則是治療目標,疾病控制得宜的情況下,將來便有利改變病程,甚至可以減免產生廔管、腸道切除後產生副作用的可能。 在患者症狀緩解後,接下來常見則會運用到免疫製劑,以此延長治療效果。而當疾病出現惡化的情況時,治療的方式也會有所提升,就有可能使用到生物製劑。章振旺醫師表示,每種生物製劑都會有不同的優缺點,在進行治療之前醫師會詳細跟患者多做討論,患者可以放心治療。 黏膜癒合是克隆氏症的治療目標,但值得注意的是,沒有症狀並不代表目標達成。李柏賢醫師指出,克隆氏症的臨床症狀和黏膜癒合並非正相關,臨床上許多病人已經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經檢查還是發現潰瘍,此情況後續復發甚至需要接受手術的比例高。醫師表示,唯有治療到內視鏡檢查沒有發炎及潰瘍等情況,才能助改變患者的預後,後續也才不用進入到需要切腸的地步。呼籲患者應定做內視鏡追蹤檢查,確實確認是否達到黏膜癒合的目標。 避免克隆氏症及復發 留意3大誘發因子 李柏賢醫師表示,壓力、感染、飲食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因此若要避免克隆氏症及復發,應盡可能保持生活作息正常,多運動、早睡早起、適當紓壓、避免不潔的飲食等。 除了良好的生活作息外,正如前述所提到,克隆氏症雖然目前確切還有待研究,但目前推估可能和飲食及食品添加物有關,因此醫師也建議飲食方面應盡量避免食品添加物,並也避免高油、高糖的飲食習慣,以及不必要的保健食品。 克隆氏症在妥善的治療下,患者是可以回歸正常生活的,因此章振旺醫師也呼籲,除了注意3大誘發因子外,民眾若持續腹痛、腹瀉一段時間,並且合併前述相關症狀時一定要盡早前往檢查,以利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 .腹瀉原因不明?當心發炎性腸道疾病來攪局 .沒有腹瀉就不是腸胃炎?諾羅病毒&急性腸胃炎10大迷思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05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下背痛「休息越久越不舒服」?醫師提醒得提高警覺
「今天早上我的背又痛到不行!」小陳發出簡訊:「可能要請假…」「你年紀輕輕,怎麼這麼容易腰痠背痛?」友人迅速回覆。「可能是之前車禍傷到吧。」小陳寫著:「我本來也以為多休息就會好,偏偏每次都是起床的時候最痛。」「聽起來怪怪的…」友人傳了張沉思的貼圖,接著回覆:「趕快去看醫生吧,我進公司會幫你請假。」下背痛有兩種:機械性、發炎性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翁孟玉醫師指出,腰酸背痛是經常遇到的問題,大概每個人都曾經在工作後、久坐後背痛發作。當背痛發作,肌肉緊繃痙攣時,我們通常可以透過「多休息」來舒緩疼痛。這類型的腰痛稱作「機械性背痛」,最常見的原因為過度活動、姿勢不良,或搬運重物使背部受力過大,導致肌肉與韌帶過度拉扯而受傷。面對機械性背痛,要盡量維持良好的姿勢,多多休息,適當地做復健,就能漸漸緩解。然而,如果發現自己「休息越久,越不舒服」,就得提高警覺,這可能是「發炎性背痛」。發炎性背痛的患者常於晨間起床時感覺僵硬疼痛,但起床活動一段時間後症狀相對改善。而且,發炎性背痛的患者年齡大約在二十歲上下,絕大多數都小於四十歲,較機械性背痛患者來的年輕。發炎性背痛患者的家族成員中常有類似的症狀。翁孟玉醫師提醒,「發炎性背痛」比較難纏,需及時接受藥物治療,才能減緩狀況惡化。假使有這類型的腰痠背痛持續三個月以上,最好要就醫檢查。發炎性背痛有哪些?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黃文男醫師表示,多數的發炎性背痛患者會抱怨下背部與臀部附近的疼痛與僵硬,這種發炎性背痛的原因是身體出現了慢性發炎反應,使脊椎關節處於持續發炎的狀態。以下是常見導致脊椎關節慢性發炎的原因:1)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常出現在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主要症狀為下背痛、晨間僵硬和下肢關節發炎,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經常被誤認為是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造成的下背痛,也有不少病友已經長期習慣了疼痛,而錯過早期診斷及早介入的時機。2)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是一種外顯於皮膚上的免疫疾病,雖然主要病灶表現於皮膚,卻屬於脊椎關節病變家族的其中一員,近三成的乾癬病友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3)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會讓病友出現腹瀉、腹痛、血便等症狀,常被誤以為是腸躁症,約有四分之一的病友腸胃道以外的症狀,關節發炎就是其中一個症狀表現。4)其他反應性關節炎及非典型脊椎炎也是發炎性背痛的可能原因。如何診斷僵直性脊椎炎?翁孟玉醫師解釋,要診斷患者是否罹患僵直性脊椎炎,醫師需要了解病史,患者下背痛的狀況是否已經超過三個月、是否符合晨間僵硬、經休息無法改善等典型特徵。接著醫師會進行身體檢查,確定腰椎運動範圍受限的程度、擴胸範圍受限的程度、脊椎的彎曲程度,並評估是否有其他肌肉骨骼的症狀。患者需要抽血檢驗體內的發炎指數和是否帶有人類白血球抗原B27基因(HLA-B27)。根據研究,帶有HLA-B27基因的人2-10%將會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影像的部分會安排X光檢查,以評估薦腸關節發炎的程度。該如何治療僵直性脊椎炎?黃文男醫師說明,發炎性背痛經常是慢性且反覆發作,因此患者在面對僵直性脊椎炎時,要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好好了解疾病的病程與可能帶來的後續問題。若能及早診斷、早期介入,利用藥物控制僵直性脊椎炎,則能大幅減少關節破壞、避免功能喪失。目前,第一線治療藥物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可以降低關節發炎的程度、緩解疼痛。類固醇可用於局部注射,不建議長期口服或注射。免疫調節劑(DMARDs)對於合併周邊關節炎病患有部分療效,但是,少部分人會出現腸胃不適、皮膚過敏、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倘若傳統治療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就應該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生物製劑是具有專一性的免疫抑制劑,可以抑制特定的發炎因子,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先前研究發現,僵直性脊椎炎病友體內有高量的發炎因子「腫瘤壞死因子(TNF)」,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便成了醫師們常用的治療武器,並具有多年的臨床經驗證實其療效及安全性,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也有條件性的給付,詳情可以與醫師討論。生物製劑需要注意感染問題,但不須過於擔心,醫師會進行事前評估及追蹤,將風險降到最低。黃文男醫師說,「我們都會一再提醒患者,僵直性脊椎炎屬於慢性病,務必與醫師好好配合,定期回診,依照指示用藥,才能讓病情穩定,減少關節發炎或功能的損失。」不治療會怎樣?翁孟玉醫師叮嚀,假使沒有好好控制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脊椎會於不間斷的骨頭重塑過程中失去活動度,導致患者姿勢總是躬身前傾。而且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也很高,因而提高了之後骨折或脊髓損傷的風險。關節變形往往是不可逆的傷害,及早治療是預防功能喪失的最佳辦法。此外,由於僵直性脊椎炎是自體免疫所造成的慢性發炎反應,不但會影響關節,也可能進展到為全身性疾病,可能出現虹彩炎而眼睛痛、畏光,或是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肺纖維化、骨質疏鬆等多種麻煩的共病。若有持續超過三個月的背痛、晨間僵硬、越休息越不舒服的狀況,要提高警覺,盡快就醫喔!原文:下背痛有兩種,第二種別輕忽,醫師圖解懶人包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11-30 醫療.消化系統
內痔出血多久會好?完整解析內、外痔的症狀與治療
如同電視廣告中常出現的廣告詞,便秘、火氣大都可能是引發痔瘡的原因,其他像是生活習慣不良、飲食油膩,腹壓大等疾病,也都可能導致痔瘡的發生。「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也是一個難以啟齒的隱疾,不少患有痔瘡的人常會拖到症狀非常嚴重,有出血、腫脹疼痛時,才勉強就醫,反而讓痔瘡變得更為嚴重,甚至必須挨上一刀除痔。引發痔瘡的原因尚不明 久坐久站、蔬果少需特別注意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沈明宏表示,目前引發痔瘡的原因尚不明確,但臨床上發現,久坐、久站或經常忍住便意、延遲上廁所,甚至經常腹瀉,以及因病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或吃太油膩、刺激辛辣食物等,長期腹壓上升例如肥胖、懷孕婦女,都會發生痔瘡。尤其孕婦常會出現痔瘡困擾,沈明宏說,主要原因是孕婦活動量減少及胎兒體重增加、子宮漸大,導致腹內壓增加,肛門靜脈回流受阻是引發的原因之一;此外,懷孕期間,很多婦女會感到腸蠕動減慢、排便困難,甚至最後用力生產還會造成痔瘡惡化、脫垂、嚴重出血等問題。而腹內壓經常升高的疾病,例如肥胖、肝硬化,腹水、腹腔內腫瘤及攝護腺肥大等,也會導致痔瘡產生,沈明宏強調,一旦症狀造成生活上的困擾,應該就醫治療。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 出血、腫脹盡速就醫免後遺症其實每個人出生時都有所謂的「痔」,因人體肛門有縫隙,必須靠肛墊把縫隙塞滿,糞便才不會突然跑出來,且肛墊能保護底下組織如括約肌,使其不會因糞便摩擦受傷,但如果痔因為長期便秘等因素導致血管擴張,糞便就可能將其磨破而流血,或是太過用力讓結締組織鬆掉造成脫垂,就稱為「痔瘡」。罹患痔瘡以20~60歲青壯年居多,臨床統計,有症狀就醫者約占4~5%。沈明宏指出,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位置是以齒狀線來區分,齒狀線位於肛門外緣以上2公分的解剖位置,在齒狀線以上形成的痔瘡,稱為「內痔」,齒狀線以下的則為「外痔」,也有內外痔同時發生的「混合痔」;不過,內痔或外痔,一般人較難區分,必須就醫由醫師診斷。內痔的主要症狀包括脫垂、腫大、疼痛、流血等,長期流血就很可能造成貧血問題;外痔症狀主要是血栓、疼痛、患者常抱怨大便後擦不乾淨,而外痔出血較不嚴重,多半是破皮流血,因此,就算覺得肛門癢,最好不要亂抓,避免導致破皮、感染。沈明宏說,有的人會感覺到痔瘡脫垂,但不會痛、沒有異狀,不影響生活,應可不就醫,一旦嚴重脫垂、腫痛難耐或是大量出血時,最好趕緊就醫治療。第1級內痔及輕微外痔改善生活即能好轉 嚴重痔瘡需開刀治療 一旦痔瘡症狀影響生活,例如出血、脫垂、感到卡卡不舒服等,都應就醫治療,以免症狀惡化嚴重,甚至需開刀治療。沈明宏認為,第1級內痔及輕微外痔,因流血較為輕微,患者不一定要就醫,通常過陣子會好轉,如果已感到不舒服而就醫,建議先從調整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做起,並輔助給予痔瘡止血塞劑治療。第2級、第3級脫垂的內痔,可以在門診接受內痔的橡皮帶結紮手術,利用簡易的器材將橡皮帶套在痔瘡根部使其因缺血而自然壞死脫落,改善脫垂現象,但此種治療只可用在內痔,且一次以結紮1~2顆痔瘡為限,避免導致病患過度疼痛。至於第4級內痔以及嚴重的外痔,則需以開刀手術方式來將痔瘡切除,通常開刀需住院4天,術後前1週會開給止痛藥及軟便劑服用,緩解術後傷口及排便疼痛,2週後會逐漸復原,完全復原需要4週的時間,不過,臨床發現,開刀完,若生活習慣未跟著改變,仍有較高的復發機率。痔瘡與大腸癌的血便不同 兩者這樣分辨由於血便也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有的人發現如廁時出血就感到非常緊張,沈明宏解釋,通常痔瘡出血呈鮮紅色,嚴重時會明顯感到有血噴出,馬桶整個都是血,但痔瘡的出血,有可能因調整生活作息後會稍微好一些;至於大腸癌血便,則會混著糞便,且屬黏液血便、呈現暗紅色,如果血便超過3個月以上應就醫檢查,排除大腸癌的可能性。此外,不管大腸癌或痔瘡,都可能因慢性出血導致貧血。一般人較難以區分痔瘡與大腸癌,沈明宏建議,有任何疑慮仍應就醫檢查,醫師通常會先做肛門指診或肛門鏡檢查,若是低位腫瘤也可初步診斷。若是20~30歲的患者且沒有家族史等危險因子,一般會建議做乙狀結腸鏡或糞便潛血作為初步診斷工具即可;若是50歲以上或有大腸癌家族史、血便、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等症狀的患者,會建議患者做全大腸鏡檢查,釐清是否有大腸癌的問題。預防勝於治療 日常生活習慣這樣養成預防勝於治療,平常應有規律的生活飲食習慣,以免發生痔瘡,尤其痔瘡治療後,更應改變原有的不良習慣,避免痔瘡再復發。沈明宏強調,在飲食上,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果、多喝水;要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蹲馬桶時間每次不要超過10分鐘;上班族每天坐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好幾小時,或是站過久都會引發痔瘡,建議每隔一段時間應走動一下,並應有適度運動,以預防痔瘡發生。 另外,在生活保養方面,每天溫水坐浴,一次不超過5~10分鐘,或是經常泡溫泉,也能夠促進肛門血液循環,不易引起痔瘡。沈明宏說,如果有輕微痔瘡,建議排便後應清洗肛門,並使用較為柔軟的衛生紙擦拭,可避免惡化;要是已經有輕微痔瘡脫垂現象,不妨在適當潤滑後,將痔瘡輕輕推回。對於患有痔瘡的孕婦,除了建議每天正常排便習慣、多吃高纖維質食物外,提醒孕婦千萬不要因為肚子漸漸變大,越來越不想動而長時間坐著,應多散步,做些簡單的體操及伸展運動。如果已經產生痔瘡,建議溫水坐浴可以消除痔瘡腫痛,如果腫痛受不了,也可以局部冰敷來舒緩;但不要自行使用瀉劑或灌腸,以免影響子宮收縮,發生早產或流產危險,因此,若有任何問題應趕緊向醫師詢問。延伸閱讀: 不只久坐易釀痔瘡! 10原因都會讓你屁屁見紅 痔瘡要不要開刀? 依症狀分4個階段!醫師解析用藥、手術時機
-
2020-11-21 癌症.胃癌
癌症是由自己的細胞變異而來! 醫:做好這件事就能遠離「胃癌」
依據最新的國健署統計,胃癌的發生率佔全國民眾惡性腫瘤,排名為第九名,而死亡率為第八名。為什麼說胃癌是自找的癌症呢? ⠀一般外科陳榮堅醫師表示:胃癌與個人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例如有抽菸、喝酒的習慣,熬夜、飲食不規律或是喜歡吃醃製食品,這些都容易造成胃癌。以熬夜與飲食不規律來說,熬夜又吃宵夜,不僅會使得胃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又會刺激胃酸產生,造成胃壁長出不正常的粘膜細胞。作息以外另外一個要注意的就是用藥習慣,若是長期服用止痛藥者,會使得細胞長期處於發炎的狀態,最終就會變成癌細胞。止痛藥劑量是否會越吃越重呢?可以看我們之前拍的影片,按此觀看影片。這邊要提到一個觀點:癌症都是由自己的細胞變異而來。胃癌在消化系外科來說,算是一個較不好的癌症,因為胃的血流非常豐富,對於化學治療、電療效果有限,最好還是以胃手術的切除。胃癌五年的存活率僅 20%如何遠離胃癌?最標準的診斷方式是「照胃鏡檢查」,當發生下列症狀時,建議安排檢查。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胃鏡檢查?◎維持一段時間的上腹部不適,如連續一個月反覆胃痛,常有莫名的胃酸感 。◎解便時發現有黑便、血便。◎有莫名其妙的胃酸感覺最後堅哥特別提醒,現在醫療已經進步很多,做胃鏡檢查真的沒有那麼恐怖,不要因為害怕檢查而耽誤了就醫時間。若是在胃鏡檢查時早期發現,有些是可以馬上切除,甚至連開刀、腹腔鏡等等都不用。所以如果有發現不適,即早檢查即早治療。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0-10-30 科別.消化系統
反覆腸胃炎 可能自律神經失調
日本前首相安倍身體亮紅燈,不得不辭官休養,傳言是長年罹患潰瘍性大腸炎惡化,也就是大腸黏膜發生潰瘍或糜爛,進而長期腹痛、腹瀉及血便。此疾病確切的致病機轉未明,推測與壓力、環境因素、遺傳等有關,許多患者因此處於慢性壓力及神經適應失調的惡性循環中。今年疫情爆發,新冠肺炎病毒無情肆虐,助長人類對病毒恐慌,也考驗人們的適應能力。個性比較敏感的人,自律神經超前部署,一旦失調則造成胃食道逆流、胃炎、胃潰瘍等;抗壓性較強的人,長期處在不安與焦躁,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不規則亢奮,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腸道收縮紊亂,產生腹絞痛、便祕、腹瀉、排氣等症狀,生活造成極大困擾,影響工作表現、被迫離開人生中更重要的崗位。有人反覆做了胃鏡、大腸鏡,報告正常,卻找不出原因;也有人吃了特效藥,腸胃不見好轉;更嚴重的是,當神經失調,自體免疫力也會產生變化,體內的免疫細胞會轉過頭來攻擊自己的腸胃細胞,引發潰瘍性大腸炎。若不好好處理,罹癌風險大增。自律神經失調與病毒感染都是不挑身分只挑身體的,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就診,配合專家仔細了解病史並調整生活作息,必要時輔以適當藥物治療,才能找回自律神經平衡,重拾規律的生活。
-
2020-10-2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最重要的「小」事—— 護理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護理師的心聲」,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三位資深護理師剖心掏肺地與大家分享他們對病人與家屬的「愛」,以及由病人或親友的病痛、甚至死亡所得到的對護理志業與人生更深一層的體認。衷心希望這真誠的「心聲」能使讀者更瞭解神聖的護理工作,讓台灣社會大眾與醫療團隊其他成員更加珍惜、尊重這些白衣天使,更希望台灣會有更多有愛心有能力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這令人尊敬的行業。做了13年的護理師,老實說我沒有想到有一天會離開我熱愛的臨床工作。我不是工作狂,也不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活菩薩,我只是跟大家一樣的普通人,工作就是為了賺錢養家糊口。但熱愛究竟是從何而來,我也是花了一點時間才弄清楚,原來人與人之間良性的互動可以喚醒孟子二千年前倡導的人性本善論。在照顧病人的當下,我不曾想過偷懶,不是因為我人很好,而是因為我不希望自己的懶惰造成別人的傷害,這種惰性跟放假在家當沙發馬鈴薯截然不同,當沙發馬鈴薯這種無害的生物我真的可以。常常有人笑我們「當護理師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打針、發藥、翻身、換尿布」,小時候的我不懂得反駁,只覺得委屈。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都是資優生,但從台大畢業之後就搖身一變,成了大家口中的「小」護士。現在已近不惑之年的我,對於護理角色有了全新的定義,不再去在乎別人的誤解,但我相信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曾被我照顧過,你會很喜歡被我照顧著且打從心裡尊敬我,稱我林護理師或是護理長。當然我不是護理長,只是因為他們總是認為很厲害的護理師就是護理長!相反的,也有人會以為資深的我是新進護理人員,原因在於我總是笑容滿面,自然的與他們對話,盡量不露痕跡的把每天應做的日常評估藏在生活互動中。例如:「陳小姐早安,昨晚睡得好嗎?有沒有又半夜痛醒呢?」 「多虧你有幫我跟醫生說,昨天他幫我加的那顆睡前的止痛藥好像有效耶!」「哇!真是太好了,那你早餐吃了嗎?」「我還不想吃。」「你最近好像吃得很少耶,有排便嗎? 要不要我幫你聽聽肚子,看看蠕動的如何?」「好啊!我昨天是沒有排便,但屁倒是放了不少(害羞的笑了出來)。」「喔~那不錯,有排氣至少腸子應該是有在工作的,聽起來也蠕動蠻正常的,(叩診砰砰砰)嗯~確實空氣很多,少吃點容易產氣的食物,像是……(族繁不及備載)」「你一定是新來的吧!才會這麼親切。」「哈哈,我就當作是稱讚囉!」就這樣每天打針、發藥、翻身、換尿布,讓我知道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是關乎病人生死的大事。在醫師開出處方,藥師調劑藥物,傳送人員送到病房,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出錯,在我的十幾年的臨床經驗中就遇過,醫師把藥物開錯床、藥師發錯藥、傳送人員送錯病房,最後的守門員當然就是護理師,萬一在給藥前仍沒有被發現,那承擔一切後果的就是完全沒有保護自己能力的病人了。我曾在一本書中讀到「護理師是病人的最後一道防線(Nurses are the patient’s last line of defense)」,所以我們在打針、發藥的每一刻完全都馬虎不得。看到這裡或許你就可以同意,打針、發藥確實證明了護理人員具有醫療專業知識,不然怎麼在醫師開錯藥時知道那個藥不應該給那個沒有那些症狀的病人;也有藥物專業知識,才能告訴病人要注意什麼藥物相關副作用,還有什麼藥不能跟什麼食物一起吃,例如每年中秋節都要不厭其煩的提醒有在吃脈優(Norvasc)的病人,不能跟柚子一起吃,因為柚子跟葡萄柚一樣都會抑制體內的CYP3A4酵素,進而影響藥物代謝。那翻身跟換尿布呢?哪裡有專業可言,這不是每個人多練習幾次就會的技術嗎?不知道大家可否還記得第一次幫小baby換尿布的手忙腳亂,尤其怕他的排泄物呈現土石流狀,在翻開尿布的那一刻的進退兩難。更不要說我們換的尿布是大很多號的尺寸,也無法將他雙腳抬起來,快速把尿布進行抽換。再說,病人拉稀便並不是最可怕的情況,我最怕病人解血便或黑便,因為這樣的症狀往往代表著消化道哪個部分正在出血,若沒立即與醫師討論後續措施,病人的出血情形就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後果,像是出血性休克。在旁人眼中以為很簡單的換尿布,但我們並不只是單純做這個動作而已,同時間眼睛也沒閒著,得一邊掃描查皮膚的狀態與完整性,幸運的話可以發現初期的壓瘡,在傷口產生前就可以開始給予預防壓瘡的護理措施,像是兩小時翻身一次或是使用特殊敷料進行皮膚保護。以上這些無論是醫學、藥理或是護理的專業知識,我們都必須依據病人的背景知識,用他們可以理解的語言來進行解釋達到衛教效果,否則說得再多都是徒勞。常常在醫師離開後,病人張大眼睛很像課堂上很想認真上課卻無法理解老師的一字一句,我看過那樣的眼神,也知道那種無力感。所以我試著用他們可理解的語言再解釋一次,同時鼓勵他們發問,因為我們總是可以透過一來一往的過程,了解彼此更多。但所做的一切難以為外人道,因為社會大眾總是以南丁格爾的神聖形象來視這些付出為理所當然。我不意外有些護理師因為在臨床遇到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會透過社群網路來宣洩不滿,我也有真的很不開心的時候,不是因為感覺自己做得沒得到回饋,而是在社會上有太多的家庭關係太過複雜。有時候病人並無法如願地當自己生命的主人,家屬有時因為太愛所以無法妥協在生命末期用支持療法(Best Supportive Care, BSC)取代侵入性或過分積極的醫療行為。身為被賦予病人代言人(patient advocate)的我們,在與家人溝通前期必須先充分了解他們的想法,這過程勢必會充滿火花,因為他們會以為你不懂得愛才會要他們放手,但你得讓他們理解,如果我們的愛只會增加並延長他的痛苦,不停用「我都是為他好」來說服自己,其實放手(let him/ her go naturally)才是真正愛的表現,但放下我知道一輩子都不可能真的放下。說到這,或許你會好奇既然我熱愛那又為何要離開。對我來說,其實我不曾離開。在臨床工作那麼多年,所以很清楚有那些問題仍需要改善,很多事情想做、該做、要做,無論是護理教育或是改善護理人員的執業環境。現在的自己專注在強化個人的研究與學術能力,未來無論會往哪裡走,我都知道一定不是捨棄理想的那個方向。
-
2020-10-23 科別.消化系統
潰瘍性大腸炎如何檢查及治療? 肝膽胃腸科醫師告訴你
前陣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為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反覆腹瀉以及血便影響工作,為了治療頑疾,過去曾經為此辭職的安倍首相再度請辭,而影響日本的政局。在醫療日新月異的時代,潰瘍性大腸炎仍然是難以治療的疾病,潰瘍性結腸炎的盛行率在台灣每十萬人約有八點五人,男性族群比女性略多,近幾年也有增加的趨勢,但到底何謂潰瘍性大腸炎?應該如何檢查以及治療?本文將為您做初步的介紹。潰瘍性大腸炎和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關係潰瘍性大腸炎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大類,另一類是為克隆氏症,此兩類疾病在臨床表現及治療上極為相似,潰瘍性大腸炎主要影響大腸,而克隆氏從口腔、胃、小腸到大腸都可能發炎。發炎性腸道疾病較常出現在歐美地區,相較於低發生率的亞洲地區,發生率高達五倍之多。不過近年來亞洲國家的發生率有上升的趨勢,推測跟西化的飲食,高糖、高脂的食物攝取有關。整體來看,潰瘍性大腸炎比克隆氏症常見,兩者都好發於年輕人身上,主要介於20歲到40歲的成人為主,而60歲以上的成人是第二個好發族群。臨床上常見的症狀病人一開始就診最常見的症狀是反覆血便,大便外面混著鮮血或是解出黏液鮮血便,休息就獲得改善,不過一旦超時工作或是壓力大,症狀就又再來,其次是腹瀉,發炎的腸道會有吸收不良的情形,嚴重的腹瀉甚至連廁所都來趕不及,此外腹瀉的狀況也會反應疾病的嚴重程度,部分病人會有腹部疼痛,多發生為反覆左、右下腹部疼痛,嚴重時甚至會合併腸道阻塞甚至腸穿孔、破裂,而長期腹瀉以及吸收不良的狀況,導致營養不良和體重減輕也是常見的症狀。部分病人有腸道外症狀,包含眼睛葡萄球炎、外鞏膜炎、口腔潰瘍、皮膚光過敏反應、關節炎等不典型表現。要如何檢查與診斷潰瘍性大腸炎?基本的非侵入性檢查可藉由抽血,檢查病人是否有貧血、免疫系統疾病、細菌或病毒感染,有時血便但肉眼無法分辨時,藉由糞便潛血檢查可以確認有無活動性出血,此外腹部X光檢查對於嚴重腹痛的病人,可以幫忙排除腸道阻塞或是腸穿孔。內視鏡鏡檢可以直接觀察腸胃道內膜以及進行切片檢驗,是屬於侵入性的檢查,選擇包含大腸鏡、乙狀結腸鏡和胃鏡,根據臨床症狀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可以早期診斷潰瘍性大腸炎。潰瘍性大腸炎如何治療?內科藥物治療是潰瘍性大腸炎的首選,藉由藥物的使用減少腸道的發炎破壞,根據病人的嚴重程度選擇適當的藥物,大多病人在藥物治療後可以獲得控制,在急性期時會使用較大劑量的藥物,在維持期則儘量用最小劑量的藥物。藥物有以下幾類:抗發炎藥物因應發炎侵犯的腸道選擇不同劑型,有顆粒劑、持續釋放型顆粒劑、栓劑和浣腸劑型。類固醇對於中重度的發炎,有快速治療的效果,另一個對於嚴重發炎的治療選擇是免疫調節藥物,可藉由抑制淋巴球的活化和增生而達到發炎抑制。近期新開發的生物製劑對於過去困難治療的發炎性腸道疾病也有卓越的效果。過去沒有良好的藥物控制時,許多病人反覆接受開刀切除狹窄或是疑似腫瘤的腸道,隨著醫療的進步,發炎性腸道症的病人開刀的發生率也在降低,不過內科治療無效或是併發症發生時,外科手術治療就是不得已的選擇。若是懷疑潰瘍性大腸炎,何時需要就醫檢查?當出現慢性腹瀉、時好時壞,甚至有血便產生時;大便習慣改變,包含變細或是突然會想上廁所,卻怎麼努力也無法順利排便時;慢性腹痛超過兩個月;沒有刻意減肥卻體重下降;或是不明原因的貧血或是發燒,建議到肝膽胃腸科門診詳細檢查。發炎性大腸炎很難預防,但可及早診斷,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症患者在發炎獲得控制後即可恢復正常生活,最重要的是規則服藥、定期門診及內視鏡追蹤,注意壓力調適,讓自己以及家人一起面對疾病的控制。
-
2020-10-22 新聞.健康知識+
天氣轉涼剩菜保存仍得注意 以免腐敗變質食物中毒
最近天氣轉涼,南投縣陳太太認為食物不用擔心變質,剩菜直接留到晚餐吃,未料嚴重腹瀉就醫。營養師提醒,台灣氣候濕熱,食物在常溫下容易腐敗變質,提醒剩菜還是要放入冰箱,食用且也得充分加熱,避免食物中毒。陳太太說,婆婆飯後都將飯菜留置在飯桌上,覺得天氣漸轉涼,食物不會腐敗,就不冰存,直接留到下一餐食用。結果晚餐吃到中午的炒高麗菜,已經有酸味,接著開始腹瀉不適。南投醫院營養室主任蔡秀雯說,常見食品中毒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候伴隨血便或膿便,但是不一定所有的症狀都會同時發生。引起食品中毒的致病原因種類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品等因素,均會影響中毒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甚至可能會因為食品中毒而死亡。一般食品中毒的症狀通常會持續1天或2天,有些會持續1周到10天。一般而言微生物生長最適合的溫度在30至65度,所以剩菜應盡快密封後放入冰箱內,避免放置在室溫下時間太久,細菌會快速增加。若一次烹煮量較多者,應在煮好之後,分成小包裝,放入冷凍,要食用時再解凍,避免反覆復熱,造成營養素流失也容易增加細菌。蔡秀雯提醒,食物食用前應充分加熱,將細菌降到最低。冷盤及需加熱之剩菜應分開盛裝,避免交叉汙染。食物中的營養素尤其是維生素在烹調過後就會快速流失,應該要低溫快速烹調並盡快食用。
-
2020-10-17 新聞.用藥停看聽
抗凝血藥吃對了嗎? 藥師提醒5種情況需注意
「我吃了好多種藥物,有哪些需要暫時停用呢?」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柯彥志藥師說明,許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長輩或病患,經常在手術前急忙詢問藥師,該停用哪些藥,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口服抗凝血藥物」,其主要功能是透過抑制體內凝血因子的作用,以免形成血栓,藉此預防中風、治療或預防深層靜脈栓塞及肺栓塞。柯彥志指出,口服抗凝血藥物主要分為兩種:傳統的口服抗凝血劑Warfarin與較新型的口服抗凝血劑,包含Dabigatran(Pradaxa®)、Rivaroxaban(Xarelto®)、Apixaban(Eliquis®)及Edoxaban(Lixiana®)。 由於傳統的Warfarin口服抗凝血藥,易與其他藥物或食物產生交互作用,尤其是維生素K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菠菜、花椰菜等),造成許多使用限制,服用此藥也需抽血監測、評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確保療效及安全性。若病人正在服用此藥,需特別注意自己的飲食攝取,並留意平時是否常有因輕微碰撞而瘀青,或產生異常出血狀況(如流鼻血、牙齦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女性患者也需注意經期是否異常。 至於新型的口服抗凝血劑,較少與其他藥物或食物產生交互作用,且不需特別監測病人的凝血功能,雖然不必另外抽血檢測,是否適合使用此類藥物,也須經由專業醫療人員仔細評估,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仍得小心留意,一旦發生異常出血或不適,需立刻向醫師或藥師諮詢,以評估生活習慣或用藥情形是否有問題,如果要動手術或拔牙,也要主動告知醫生目前正服用抗凝血藥物,確保自身用藥安全喔。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10-06 癌症.大腸直腸癌
老人貧血原來是大腸癌上身 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
3名90多歲的老人家因貧血、頭暈等原因就醫,都診斷出大腸癌,腫瘤體積大,甚至幾乎完全阻塞腸道,因年紀大,原本放棄手術,經大千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討論後,3人接受腹腔鏡微創手術,成功切除大腸癌,術後恢復狀況良好。96歲涂姓老婦人頭暈跌倒急診,抽血檢查血紅素只有4.6(正常值12以上),經胃鏡及大腸鏡檢查,確認橫結腸大腸癌;95歲李姓老翁食慾不振、腹脹到醫院就診,檢查診斷乙狀結腸癌,且腸道幾近完全阻塞;另名93歲的黃姓老婦人因食慾不振、頭暈及疲倦急診,檢查血紅素值5.5,經檢查發現是右側大腸癌,且腫瘤體積大,幾乎完全阻塞腸道。3人因年紀大,家屬擔心手術風險高,原本想放棄治療,經與馮啟彥討論,接受腹腔鏡微創手術,成功切除大腸癌,馮啟彥表示,大腸癌目前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好發於中老年人,初期沒有特別不舒服的症狀,除非腫瘤很大引起腹痛,或是解血便合併貧血,病人才會驚覺大腸癌的發生。馮啟彥指出,大腸癌治療有腹腔鏡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快,一般手術後2天可下床走動,3到5天即可進食,因此病人雖然年紀大,但若與醫師討論及評估後,仍是可以接受手術治療改善病況的,他曾醫治過的病患,最高齡是103歲,術後恢復良好。他說,人口老化比例增加,加上長輩表達能力較差,身體有狀況常常連自己也不知道,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民眾要多多關心家中長輩的健康,如遇疾病需要治療時,也不要輕言放棄,可多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
-
2020-10-01 新聞.健康知識+
路邊「野菇」不要採 認明這2種植物別誤食
中秋連假烤肉菇類不可少,但「路邊的野菇不要採」,尤其中秋節天連續假期出外踏青,別看到「白色雨傘菇」及「芋頭」相似的植物就採來吃。衛福部食藥物署提醒,「這兩種植物」有毒,千萬要認清楚,以免誤食中毒。食藥署近三年協助鑑驗民眾因誤食野外有毒植物而引起中毒案例共6例,尤其今年就發生三例。其中最常見的是將有毒的「綠褶菇」及「姑婆芋」等野外植物,當成一般可食用的「白色雨傘菇」及「芋頭」吃下肚的中毒事件。「綠褶菇」屬中至大型菇菌,是一種有毒不可食用的菇類,其外表顏色淺不鮮豔,與可食用之白色雨傘菇及雞肉絲菇相似,常被混淆。但綠褶菇誤食後1至3小時會發生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姑婆芋」則長得像芋頭,但芋頭葉面具有絨毛,姑婆芋卻是表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且芋頭葉柄與葉面相接處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遠,姑婆芋距離則較近。姑婆芋植株全株有毒,因含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會,誤食的話會發生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甚至伴隨著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和腹痛。食藥署呼籲,民眾應避免自行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植物,若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物剩餘的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
2020-09-29 科別.消化系統
困難梭菌感染抗生素治療無效 癌嬤吃便便救命
●困難梭菌感染嚴重,會一直拉肚子、血便●免疫力弱的長者、住安養院體弱的人、長期使用抗生素者易遭感染●口服微菌叢膠囊或大腸鏡植入術,治癒率8、9成以上糞便變黃金?吃「屎」可以救命?一名85歲阿嬤5月因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反覆腹瀉及黏液便,經多種抗生素治療無法改善,6月接受口服膠囊微菌叢植入治療,也就是將帶有健康菌叢的糞便移植到病患的腸道中,排便即恢復正常,解除致命危機。植入治療術 北榮完成15例台北榮總目前已完成15例經微菌叢植入治療術,包含完成首例經口服膠囊微菌叢植入治療術,14例經大腸鏡微菌叢植入治療術,持續追蹤患者療效。台北榮總內科部主任侯明志表示,不論是口服微菌叢膠囊或是大腸鏡植入治療方式,治癒率都高達80%至90%以上。侯明志指出,人從出生起,人體中就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主要存在於腸道,不僅幫助人體分解、吸收養分,也協助新陳代謝、生長發育以及免疫系統的運作。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是腸道裡的一種細菌,一般人的腸道也可能存在的細菌,當腸道菌叢遭到藥物、飲食或環境的影響而失調,這些功能也會受到影響而引發疾病。腸道菌叢的失調,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激躁症、代謝性症候群及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癸汌解釋,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症,最常見的是造成「偽膜性大腸炎」,但往往使用很多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彰,反而使病菌坐大,產生嚴重腹瀉、血便等症狀,且一再復發,甚至變為頑固性感染,也就是抗生素用藥無效,死亡率高達10%至20%。成立首個微菌製備實驗室侯明志表示,免疫力弱的老年人、住院病患或住安養院體弱的人、很多共病的人、長期使用多種抗生素的人等,腸道菌叢容易遭到破壞而失衡,進而導致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因此,國內外研究發現,將帶有健康菌叢的糞便移植到病患的腸道中,重建腸道菌叢的多樣性與功能,或許能遏止疾病的進展,甚至治癒疾病。衛福部107年9月公告,開放微菌叢植入治療法,用於反覆性或常規治療無效之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病人。北榮正式投入微菌叢植入治療法,並擁有國內第一個獨立的微菌製備實驗室,兩年間完成14例經大腸鏡微菌叢植入治療術,今年6月更完成了國內首例經口服膠囊微菌叢植入治療術。患者是一位直腸癌住院化療的85歲阿嬤,口服30顆健康糞菌膠囊移植到腸道中,在大小腸裡釋放,排便即恢復正常。「膠囊微菌叢植入術是蒐集健康捐贈者的糞菌後,即分裝至膠囊中冷凍保存,再口服植入,是對病人最便利的植入方式。」李癸汌說,其治癒率與大腸鏡植入術相等,成功率高達8、9成以上。目前台灣大多使用大腸鏡將製備完成的健康糞菌植入患者的腸道中,李癸汌指出,執行大腸鏡前,病人必須清腸,部分年老體衰的病人較難以承受大腸鏡過程中的不適,也不易在植入術後配合維持側躺,影響治療效果。而其他替代植入方式如灌腸、鼻腸管等,治癒率都不及大腸鏡植入術。
-
2020-09-28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吃柚子不能吃藥隔餐吃就好?醫師:跟你想的不一樣
中秋節吃柚子,但柚子與很多藥物都會產生交互作用,血中濃度變高,進一步增加不良副作用的產生,有些人以為隔餐吃或間隔吃就沒問題,但醫師表示,其作用可能長達數小時到2、3天,不是隔餐吃就行,有服用相關藥物,柚子最好還是淺嘗即可。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也是腸胃科醫師許秉毅表示,曾遇到過一位75歲的老先生,中秋假期時,在家裡解黑便昏倒,被家人送到急診。後來發現老翁是胃潰瘍出血,而且血液難以凝固,才造成大出血血便。老翁平日有心房顫動心律不整,長期服用抗凝血劑,預防血栓形成,原本「凝血所需時間」控制在正常人的2倍左右;來急診時,「凝血所需時間」竟然達到正常人的5倍,經查原來是吃了太多柚子,引起兩者交互作用。許秉毅表示,柚子裡含有「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抑制肝臟中的代謝酵素CYP450 3A4,可能導致許多藥物的血中濃度升高,增加藥物副作用的產生,而且很多人以為「只要不要在一起吃即可」,或是「隔餐吃即可」,但事實上其作用可長達數小時甚至兩三天,即使間隔服藥也無法完全避免其交互作用。他表示,以下七大類的藥物易與柚子產生交互作用,在服用的人,柚子只能淺嘗,切勿吃多:1. 抗凝血藥物 (如Warfarin (Cofarin ®,可化凝)、Rivaroxaban (Xarelto®,拜瑞妥) 、Dabigatran (Pradaxa®,普栓達) ): 增加出血風險。2. 降血脂藥物 (如Atorvastatin (Lipitor®,立普妥)、 Rosuvastatin (Crestor®,冠脂妥) 、Simvastatin (Vytorin®,維妥力)) : 可能增加肌肉痛、深色尿、肝毒性的風險。3. 降血壓藥(如Nifedipine (Adalat OROS®,冠達悅歐 樂) 、Amlodipine (Norvasc®,脈優) : 導致血壓過低,週邊水腫,心跳加快。4. 心律不整藥物 (如Amiodarone (Cordarone®,臟得樂)、Dronedarone (Multaq®,脈泰克)) : 導致心臟毒性。5. 鎮靜安眠藥物 ( 如Diazepam (Dupin®,樂平;煩靜) 、Trazodone (Mesyrel®,美舒鬱) 、Quetiapine (Seroquel®,思樂康)) : 容易發生暈眩、嗜睡。6. 抗癲癇藥物 (如Carbamazepine (Tegretol®,癲通)) : 增加藥物過敏的風險。7. 免疫抑制劑 (如 Cyclosporin (Sandimmun Neoral ® ,新體睦)、 Tacrolimus (Prograf®,普樂可復)):增加噁心、頭 痛、麻痺、抽筋、腎毒性等不良反應。
-
2020-09-28 癌症.大腸直腸癌
婦人愛吃燒烤、煎炸食物 血便檢查罹患直腸癌
一名65歲婦人平時嗜吃燒烤、香腸或是煎炸食物,4個月前血便,起初以為是排便用力所致,沒想到又陸續出現排尿、排便時馬桶都是鮮紅色的血,以及大便變細的情形,經醫師檢查確定罹患直腸癌,經接受放射線治療和進行切除手術,目前恢復良好。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邱騰逸指出,婦人肛門出血長達4個月,大腸鏡檢查發現位於直腸接近肛門處,有約公分大小的腫瘤,切片確診為直腸癌。他說,大腸癌因腫瘤發生部位的不同,可分成結腸癌及直腸癌,由於直腸位在肛門上方,很多人擔心術後要裝置人工肛門,造成社交及生活品質上的不便,遲遲不敢就醫治療,但現在只要在術前先接受放射線治療,有機會免做人工肛門。邱騰逸說,婦人的治療方式是先接受放射線治療讓腫瘤縮小,減少癌細胞之擴散及局部復發機率之機率,也能完整保留肛門,維持正常排便和排尿之功能,接著再進行「腹腔鏡直腸腫瘤切除術」比起傳統開腹手術,術後恢復天數較短,目前術後恢復良好,只需3個月定期追蹤一次。他說,據106年統計,大腸直腸癌連續蟬聯癌症發生率第1名長達12年,目前更發現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1次大腸鏡檢查。如果本身有腸癌家族史、飲食習慣不均衡與缺乏運動等等,針對高風險族群也要提早注意自己的腸道健康。若是發現最近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體重驟降、大便變細等狀況,建議及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
2020-09-23 科別.消化系統
長年腹瀉、腹痛、體虛…發炎性腸道疾病 小心癌變
●常見症狀:腹痛、腹瀉、血便●分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前者侵犯大腸和直腸表面黏膜,後者侵犯範圍廣,可能從口腔到肛門,腸道內部黏膜到外部漿膜層都會影響●若癌變,早期治療是切除癌化腸道,晚期輔以化放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28歲王姓男子因長年腹瀉和腹痛,身高170公分、體重不到50公斤,體虛模樣被老婆嫌棄,最終離婚收場。就醫檢查,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之一的克隆氏症。持續治療後,症狀改善,也養出好體魄,已與新女友閃電結婚,找回幸福第二春。分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分為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前者侵犯大腸和直腸表面黏膜,後者侵犯範圍更廣,可能從口腔一路到肛門,腸道內部黏膜到外部漿膜層都會影響,發炎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腸道阻塞、瘻管、腹內膿瘍和腸穿孔等問題。潰爛逾10年 罹癌機率高發炎性腸道疾病已被證實,因腸道黏膜終年處於「爛爛的」狀態,潰爛逾10至15年以上,比一般人發生大腸直腸癌的機率更高。但腸道疾病的症狀都很相似,例如時好時壞的腹痛、腹瀉或血便等,容易跟腸躁症搞混,必須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才能鑑別診斷。但也因為民眾很難自我察覺,臨床常有延誤就醫的案例。蔣鋒帆強調,發炎性腸道疾病只要及早確診,通常透過藥物治療就能達到控制目的。但若等到發炎狀況較為嚴重時,則必須手術截掉嚴重發炎的腸子,避免腸穿孔致腹膜炎或膿瘍等併發症。無法根治 但服藥可改善目前發炎性腸道疾病雖無法根治,但藥物醫療進步下,可以改善疾病的本質,患者能和一般人一樣的生活。蔣鋒帆強調,有疾病不可怕,沒治療才讓人遺憾與後悔,建議患者應和醫師討論最好的治療決策。若不幸癌變,早期的治療是切除癌化腸道為主,晚期則依轉移情形需輔以化放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等方法。癌症治療期間,蔣鋒帆提醒,患者要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能讓預後更佳;也可適度補充營養保健食品,抑制發炎、提升免疫力,讓體力恢復更快。長期飲食上,「盡量吃原形食物,遠離科技製造的加工食品!」大腸直腸癌 可以預防「大腸直腸癌是可以預防的。」蔣鋒帆說,預防方法除了老生常談的均衡飲食、戒菸、多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減少生活與精神壓力,「不好的生活型態,才是健康的最大殺手。」50歲後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具家族史、抽菸史和糖尿病等高風險患者,更應於40歲就提早接受檢查,才能保障腸道健康。蔣鋒帆將於癌知識講座,分享防癌抗炎新知,歡迎報名。癌知識講座資訊主題:癌知識360度–治療、營養、照護,營養學問大時間:10月17日(六)14:00-16:40地點:台中市政都心廣場國際會議廳(台中市市政路386號3樓)線上報名:https://crm.udn.com/members/register/activity.do?id=233電話專線:02-86925588轉2698或2636
-
2020-09-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六旬夫妻同時得到結腸癌中晚期 醫揪罪魁禍首:嗑瓜子
嗑瓜子嗑出癌症末期!一對退休的六旬夫妻近期因為兩人同時皆出現血便的症狀,覺得事情不太單純,就醫仔細檢查後竟然發現已經是結腸癌中晚期,檢驗結果不僅讓這對夫妻不解,連醫生也覺得背後應該還有其他因素造成。根據長江網報導,家住漢陽的67歲張先生與另一半王女士,退休後就常宅在家看電視、玩遊戲,打發時間的同時,還會吃零嘴,吃得最多的就是瓜子,有時候甚至一天下來要吃掉一斤多。今年九月初,兩老發現大便中帶血,於是一起到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就診,經過大腸鏡檢查後確診為結腸癌中晚期。腫瘤科主治醫師何威華在詢後詳細病史後才了解,夫妻家族並無腸癌相關病史。在排除一系列的腫瘤誘發因素後,何威華認為其罹患結腸癌與平日的不良飲食習慣有極大關聯。他解釋,市面上販售的五香瓜子、多味瓜子,生產過程中用了大量香料、食鹽、糖精,而香料中的黃樟素有輕微毒性,如果攝取少量對人體無害,但長期大量食用則會累積性中毒,引起肝癌和腸癌。另外,一些腐爛的瓜子,或是品質較差的,可能也含有致癌物黃麴毒素,一旦吃下去對人體也有危害。何威華也提醒,會得到結腸癌與飲食習慣很有關係,「高脂肪、高蛋白、粗纖維少的飲食容易誘發腸癌。」他提醒,除了精緻澱粉或白米飯之外,民眾平常必須要多吃蔬果及其他的五穀雜糧食物,而如果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血便、腹瀉、便秘及腹痛等症狀,建議要立即就醫檢查。針對食品添加物中會出現的黃樟素,事實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公布研究指出,黃樟素是小鼠肝癌致致物。研究者在小鼠的飼料中添加0.04%~1%的黃樟素,150天到兩年可誘發小鼠產生肝癌,而如今在美國,也不再允許黃樟素作為食物添加劑。
-
2020-09-18 科別.僵直性脊椎炎
不再硬鏘鏘!找回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幸福超能力
一名長得頗帥的小伙子,卻覺得自己今生與戀愛、結婚無緣,因為每天起床二小時不能動,光是跨上機車的動作就要慢很多拍,工作也因無法久站而常請假,被診斷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心情非常低落,覺得人生很是憂鬱。 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李蒔青指出,當僵直性脊椎炎病患長期處在發炎狀態,增加的發炎酵素導致腦部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減少,病患容易覺得憂鬱沒有動力,而身體疼痛不適進而憂鬱的心理狀態,又會導致體內的發炎狀況更為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這名年輕人說,他從事糕餅業,需要長時間站立,但是肩、背疼痛,讓他沒辦法好好工作,需要經常請假,很擔心造成雇主與同事的壓力。 而且每天早晨起床,會在床上晨僵二、三小時,出門要騎車上班,光是跨上機車這個動作,就痛苦萬分。他對醫師說,他不想談戀愛,也不想生小孩,免得害了別人。 在接受生物製劑的治療之後,二個月就緩解了症狀,從此生活煥然一新,一年之後結婚了,帶著親手做的糕點向醫師致謝,那是他女兒的出生蛋糕。直至今日,每年都帶著糕餅回診。從他表情看到的是一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重獲新生。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許多病患誤以為是「絕症」,李蒔青強調,無法治療的疾病才叫做絕症,而僵直性脊椎炎並不難治療,只要配合醫囑,規律回診,正確治療,多數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病情都很穩定。 許多民眾對僵直性脊椎炎的印象停留在,駝背、僵硬、頭不能轉的刻板印象,李蒔青指出,十多年前,門診中,確實很多因為衛生教育及醫藥不發達的年代,因此延誤就醫,導致脊椎大範圍沾黏,才會導致變成俗稱的「竹節狀脊椎」,如今已經非常少見。 李蒔青說,難治型的僵直性脊椎炎,有時合併皮膚乾癬、或血便如潰瘍性結腸炎、眼睛虹彩炎等,但有賴於現今醫療科技的進步,已有許多的治療藥物可以使用,且治療效果都非常好。 對於病患的憂鬱問題,李蒔青指出,透過藥物控制發炎物質,搭配運動、飲食,患者的症狀改善,生活品質提升後,腦部的血清素也回升,對生活懷有希望,擺脫憂鬱人生。李蒔青醫師 專長:過敏、全身性紅斑性狼瘡、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硬皮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痛風關節炎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經歷: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天主教聖保祿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超音波學會會員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
-
2020-09-15 科別.消化系統
安倍罹潰瘍性結腸炎辭職 醫師:未來癌變機率高
一名53歲中小企業老闆近幾年常腹瀉卻不以為意,直到腹瀉合併黏液和血液,才趕緊安排大腸鏡檢查;另名45歲家庭主婦,更是每天腹瀉高達20次,2人都以為是壓力過大導致腸躁症,但都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經透過藥物治療、培養良好習慣,終於能和疾病和平共處,降低日後癌化風險。兩患者主述的症狀都是跑廁所次數多,該名企業老闆甚至形容「「跑廁所次數比接電話還多」」當他們獲知潰瘍性結腸炎為罕見重大疾病,且無法治癒、未來癌變機率高,當下均無法置信,甚至情緒激動的否定、崩潰、大哭,經詳細衛教並配合治療後,兩人才破涕為笑,學習與疾病共處。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張家熙說,除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長期為潰瘍性結腸炎所苦,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前總統小布希的弟弟馬文布希等許多名人也深受其擾,故潰瘍性結腸炎也被暱稱為「總統病」。他說,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腸道發炎疾病,致病機轉不明,推測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失調、腸道共生菌失衡、飲食、壓力等因素有關,好發於20歲左右年輕人,以及50至60歲中年人,通常會出現持續腹瀉、嚴重腹痛、解血便和黏液便,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症狀,並可能造成腸道出血、腸道穿孔,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等併發症。張家熙說,潰瘍性結腸炎症狀類似腸躁症,都可能出現腹痛腹瀉、排便情況與型態改變、糞便帶有黏液或帶血等症狀,常與情緒和壓力有關,在鑑別兩項疾病時,需要透過綜合病史、臨床表現、抽血和糞便檢驗、大腸鏡檢查合併組織病理切片方能確診。治療上,輕度患者會使用抗發炎藥物治療,以降低發炎對腸道造成的破壞,重度患者則會使用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若仍然無效,就須透過生物製劑治療,以協助修復腸黏膜,降低未來癌化的風險。他提醒,患者平時應避免過於刺激、油膩或引起脹氣的食物,多補充鐵質、葉酸改善貧血症狀,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助腸黏膜修復,同時切記症狀改善也不可擅自停藥,需長期回診追蹤,才能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併發症。
-
2020-09-10 科別.消化系統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免疫系統出問題! 年輕人超危險,出現5大症狀須警惕
外電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舊疾復發,決定請辭震撼各界,然而安倍已經是「第2次」因病去職,日前各方揣測小道消息傳出,最後證實安倍是「潰瘍性大腸炎」再次出現,導致身體無法承擔國務重擔。台灣小腸醫學會表示,莫名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和發燒為發炎性腸道疾病5大警訊,如有上述異狀,應積極就醫。發炎性腸道疾病是免疫系統疾病 好發在20至40歲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胃腸科主任蘇銘堯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 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是1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因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所引起。全民健保重大傷病檔資料顯示,國內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約有4千多人,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族群,依發炎部位和型態,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兩者的症狀表現不太相同。反覆發炎提高大腸癌風險 症狀超過1個月就該就醫蘇銘堯說,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常因反覆的腹瀉、腹痛和血便,而影響生活品質。如果症狀嚴重,還必須切除腸道,透過靜脈注射補充營養。並且由於腸道反覆發炎,還提高併發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台灣小腸醫學會提出發炎性腸道疾病5大警訊,但這些症狀特異性不明顯,容易跟其他腸胃疾病混淆,因此還是建議民眾,如果持續上述症狀,超過1個月,就應就醫檢查,接受專業診斷。類固醇藥物穩定病情 規律用藥定期追蹤病情在治療上,蘇銘堯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無法根治,但症狀較輕者可透過5-ASA藥物、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來穩定病情。至於症狀嚴重者,則可使用生物製劑,來改善臨床症狀,恢復腸黏膜,以及緩解病理上的發炎反應緩解,進而有效控制病情。蘇銘堯建議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應遵從醫囑,規律用藥,並定期回診追蹤病情,平常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多運動,均衡飲食,適時放鬆心情,抒解壓力。刺激食物最好避免 清淡營養均衡很重要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秉修表示,潰瘍性大腸炎發生原因,大多不是只有1個,可能跟自身免疫力與壓力等因素,都會有關係。飲食上要注意刺激性食物,尤其辣的、酸的、烤的、炸的,可以的話盡量避免。吳秉修也補充,潰瘍性大腸炎患者除了刺激性飲食要減少外,均衡營養也相當重要,攝取足夠營養素,才能協助身體運作正常。吳秉修再次強調,潰瘍性大腸炎一定避免吃刺激食物,讓消化道能夠和緩工作,否則疾病復發或嚴重度恐怕都會上升。(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發燒、腹瀉只是腸胃炎? 加上6表現恐是「克隆氏症」 男大生尿尿漂菜渣 竟是免疫系統攻擊腸道惹禍
-
2020-09-09 癌症.大腸直腸癌
婦人愛吃炸物 大腸鏡查出可能癌變的鋸齒狀腺瘤
台中一名39歲婦人平時愛吃炸物,近期因腹部悶脹、排便不順及排血便前來就醫,經大腸鏡檢查後在大腸處發現有一鋸齒狀腺瘤,於是立即在手術中切除,避免日後癌化風險,讓她放下心中大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曾晟恩說,患者平時喜愛吃臭豆腐,偶爾也會吃炸雞、烤肉,雖然知道對身體不好,但總是改不了口,直到出現上述狀況,才趕緊就醫檢查,但她過去曾剖腹產兩次,聽到要做大腸鏡,一度相當緊張,所幸全程順利,也提高大腸鏡檢查影像的清晰度。他說,大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3名,其中大腸息肉根據癌變機制,可分為增生性息肉、無蒂鋸齒狀腺瘤和傳統鋸齒狀腺瘤,後兩者有癌變的可能性。根據患者的病理報告,顯示為「無蒂鋸齒狀腺瘤」,位於大腸近端,在內視鏡影像上呈現平坦且顏色較接近腸背景色,因出現在腸壁褶皺,經常被黏液層覆蓋,可能貌似未清腸乾淨的糞便渣,使息肉界線不清楚,容易因忽略而未切除,再加上許多人重複篩檢的意願低,故時間一久,很容易產生大腸間隔癌。曾晟恩指出,新式「免麻醉減痛大腸鏡」以水代替原本的空氣,將大腸撐開,改善充氣造成乙狀結腸變彎的情況,有助於減輕大腸鏡通過轉彎處時的疼痛,並由醫師單人操作內視鏡。此外,使用用藍、綠光照射組織,使黏膜表層細微的血管型態對比更強烈的特性,透過偵測棕色病變區域,可揪出早期病灶。他提醒,當出現間斷性血便、腹部悶脹、腹痛、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時應特別留意,有可能為腸息肉所致,應即時赴醫接受大腸鏡檢查,並遵守醫囑治療,並定期追蹤,才能降低息肉癌變的可能性。
-
2020-09-06 科別.消化系統
健康醫點靈/常腹痛、腹瀉 注意腸道發炎警訊
花蓮一名30歲陳姓小姐常腹瀉、腹痛,向門諾醫院求診,擔心是大腸發炎。腸胃內科主治醫師戎伯岩表示,潰瘍性大腸炎屬腸道慢性疾病,不易根治,也易誤判為其他腸胃疾病,並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民眾若出現持續性腹痛,及長時間慢性腹瀉等,應就醫檢查治療。戎伯岩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中,以「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最令人耳熟能詳,雖屬於罕見疾病,但隨著飲食西化,比率有逐漸升高趨勢,尤其好發於20歲到40歲間,西方人患病比率高於東方人。戎醫師說,發炎性腸道疾病顧名思義,就是大腸小腸因某些原因引起發炎相關症狀,民眾若出現持續腹痛、大便次數增加、大便質變稀、軟或水瀉、血便、發燒、莫名原因貧血等警訊,就要特別注意。然而,這些症狀易和腸道其他疾病搞混,民眾有疑似症狀還是到醫院檢查為佳。戎伯岩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確會增加大腸癌的機率,特別是「全大腸型發炎」的潰瘍性結腸炎,若罹患逾15年,發生大腸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且每隔5年危險性會倍增。他建議有發炎性腸道病史超過10年的民眾,應每年做大腸鏡檢查,也要注意其他如淋巴癌發生的可能性。目前醫界認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因與免疫系統、腸道內細菌、環境及遺傳因子有關。醫師建議,患者除配合使用藥物、定期追蹤病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適時地放鬆並減少不必要的壓力,也能有效降低病情惡化。
-
2020-09-04 科別.消化系統
安倍為難承受之痛辭職 生物製劑療法有助潰瘍性大腸炎
喜歡打球的17歲「小偉」最近幾個月,媽媽發現他越來越瘦,常常抱怨腹痛。起初媽媽以為升學壓力導致,直到體重持續下降,也不跟朋友打球,馬桶看到血便,趕緊帶他到嘉義長庚胃腸科醫師顏志維求治,經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大腸從最外頭直腸有很嚴重發炎跟潰瘍合併出血,且發炎持續往上延伸至左段結腸,診斷「小偉」不是罹患腸躁症,而是與日本首相安倍一樣的「潰瘍性大腸炎」。顏醫師對「小偉」追蹤大腸鏡檢查,發現雖有輕微改善,但仍沒達到目標。幾個月過去,「小偉」抱怨雖然比較少拉肚子了,但是右邊肚子痛偶爾就會發作。顏醫師認為讓黏膜癒合才能徹底解決問題,於是進行特殊單株抗體也就是「生物製劑」針劑治療,以達目標。半年多來,「小偉」打針完後未有不適,每2個月一次的療程,也沒耽誤他即將上大學的課業準備。漸漸的,「小偉」覺得肚子不痛了,口服的藥物減少了,體重跟體力也慢慢地恢復,終於身體狀況復原到可以回去打他最愛的籃球。在打針半年後,再次執行內視鏡檢查顯示腸子潰瘍發炎幾乎不見了,抽血發炎指標也都正常,治療效果令人滿意,但醫師仍耳提面命叮嚀「小偉」飲食還是要持續的控制,僅剩的兩三顆口服藥物治療仍不能中斷,如此才能達到有效的控制。顏志維指出,潰瘍性大腸炎是慢性發炎疾病,目前原因不明,可能跟基因也就是體質,現代化環境、飲食、過敏原接觸及自體免疫的誘發有關,好發族群為10至20歲的年輕人及7至80歲的長輩。在過去環境汙染不多,飲食單純的年代,此類疾病並不常見,不少醫師未有相關經驗診斷及治療病人,因此病人往往求醫無門輾轉流浪於各醫院的胃腸科。潰瘍性大腸炎治療,跟一般肚子痛感染腸炎治療很不一樣,潰瘍性大腸炎在排除感染之後,主要是讓腸子不要發炎,除特殊消炎藥物外,飲食控制,如避免牛奶接觸,避免抽菸及二手菸,多吃蔬菜水果,多以白肉取代紅肉等,也是重要的課題。潰瘍性大腸炎病情變化可以很快,腹痛出血甚至可能因感染引發敗血症,因此需要專業醫師及個管師密切與病人聯繫,依據病人狀況做藥物調整。
-
2020-09-04 科別.消化系統
父母要注意!5歲女童誤食0.5公分磁鐵卡腸急送醫
台中市5歲王姓女童日前玩耍時,不小心吞進一顆0.5公分磁鐵,媽媽見狀來不及阻止,連忙帶她至長安醫院急診就醫。急診醫師查出磁鐵卡在女童小腸內,沒有腸胃道穿孔情形,會診兒科醫師韓舒萍,再三確認只吞食一枚磁鐵,並觀察無發燒及其他腹部不適如腹痛、腹脹、嘔吐、血便、黑便,女童後續順利經由排便將磁鐵排出,虛驚一場。韓舒萍說,研究顯示,六個月到六歲是孩童吞食異物最常發生的年紀,直徑小於3公分或長度小於5公分的小物件都有可能被吞下肚,如硬幣、磁鐵、水銀電池、耳環、彈珠、小玩具、藥品或乾燥劑等。韓舒萍表示,面對孩童異物吞入情形,呼籲家長預防勝於治療。除了告知孩子不可將小東西放入口中,最重要的還是保管好這些小物品,放置在幼童伸手拿不到的高處,或櫃子上鎖,特別是藥品。玩具的電池必須不易被取出,也建議遵循玩具的年齡分級遊戲等。韓舒萍提醒家長,一旦不小心發生異物吞入的狀況,父母務必注意孩子呼吸的狀態,若發生呼吸困難、無法發出聲音,這時表示異物已經完全阻塞呼吸道,請立刻撥打119,並執行哈姆立克法,直到異物咳吐出、移除,有必要時則需施行心肺復甦術,再送醫處理。韓舒萍說,務必確認小孩吞食的物體、數量、時間,然後盡快送醫檢查。如吞食了清潔劑,請先依照瓶身的的誤食注意需知處理,隨後立即送醫。預防勝於治療,家中有六歲以下孩童的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免得誤食異物的情形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