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1 養生.生活智慧王
搜尋
蛋白
共找到
5092
筆 文章
-
-
2019-12-31 養生.聰明飲食
丸類都會添加磷酸鹽?看看貢丸是怎樣做出來的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火鍋料中必備角色非貢丸莫屬,而貢丸是由豬後腿肉作為原料,成形的貢丸須經過80°C的水煮20分鐘來定型,接著利用快速冷卻的方式使得貢丸中的蛋白質收縮,貢丸也就因此變的更加Q彈有嚼勁!鮮彈多汁的香Q丸類可說是火鍋必備的角色之一!一顆顆圓滾滾的丸子浮在鍋中的樣子看起來非常療癒,但你知道丸類是怎麼製造的嗎?貢丸真的是「摃」出來的!傳統的貢丸製造最主要是使用豬的後腿肉來當做原料,將原料肉塊切成碎肉之後接著使用木棒進行捶打,將原料捶打變為肉漿會產生熱能,如此一來會使得肉質變差,因此在進行捶打這項工作時,必須加入冰塊,與豬肉一起打碎,再捏擠成丸子,捶打的動作,閩南話的發音為「摃」,就將製成的丸子統一稱作「摃丸」(貢丸),也就是貢丸這個名稱的由來!早期使用木棒槌打製作的貢丸,因為是使用純手工的製造方式,所以每一天的產量非常少,肉類在當時也是高貴的代表,早期更出現一顆貢丸跟一碗麵一樣貴的情形!手工製作過程繁複、耗時、產量低,但是肉攤所販賣的丸子竟然比肉品更受歡迎,Q勁十足的貢丸在當時可說是供不應求呢!現代化工廠的出現,使用機械來製作,每天的產量至少變成傳統手工的10倍以上,雖然工廠內已不再使用木棒來捶打肉漿,但機械式的生產模式較容易控制溫度、產品大小也較為統一、解決了貢丸短缺的問題,更可以大量生產外銷各地!丸類製品是這麼一回事!不論是傳統手工丸亦或是市售冷凍包裝的丸類,其實所有種類的丸類做法全都大同小異!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原料了,選擇不同的部位做出來的口感也會有差異,例如貢丸經常使用後腿肉,因為較少肥肉,肉質相對結實,做出的貢丸較有口感。接下來的製作過程,就是將原料肉塊切成片、攪成肉末,接著便進入了打漿程序,這道程序可說是丸類產品製程最重要的部分!打漿除了要把肉末均勻細碎成漿外,在攪拌過程要確保溫度的控制,避免肉漿產生油水分離使品質變差的狀況產生,因此在傳統手工步驟中加入碎冰塊一起攪打,就是為了控制因攪拌而上升的溫度!此外,在打漿的過程當中,會加入鹽(或磷酸鹽)來做為乳化劑,以確保肉漿中脂肪與水份的安定性,而市售的香菇貢丸也是在此步驟當中加入香菇丁的喔!接下來就進入到成形的步驟啦,傳統貢丸的製作會用手來做擠壓,接著以湯匙挖取成為一顆顆圓滾滾的貢丸,每顆貢丸的大小及重量可就要靠師傅的經驗來計算了!現在則多半會使用機器來做成形的步驟,以確保產出的貢丸都能擁有相同的品質。成形的貢丸須經過80°C的水煮20分鐘來定型,接著利用快速冷卻的方式使得貢丸中的蛋白質收縮,貢丸也就因此變的更加Q彈有嚼勁!聽說丸類都會添加磷酸鹽?關於食品添加物一詞,許多人聽到都避之唯恐不及,但其實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可怕!貢丸中的磷酸鹽是屬於可合法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物,不過量食用人體皆可以自然代謝,磷酸鹽用於貢丸中主要是增加乳化性、口感、風味及彈性,只要不過量食用是不會造成身體上的負擔的!若消費者在購買方面仍有疑慮,可以在採購時選擇具有清楚標示的包裝冷凍丸類,避免購買長時間暴露於室外的散裝產品,若購買傳統手工製的丸類,則須盡快食用完畢或是冷凍保存,當然也可以嘗試自製貢丸,用放心的食材做出安心的貢丸!延伸閱讀▶QQ的麻吉燒跟湯圓有什麼不同?▶想吃火鍋隨時都行!冷凍、常溫包裝湯底是怎麼做出來的?▶魚蝦燕花蛋!暢銷數十年的火鍋餃是怎麼做的?(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19-12-31 癌症.飲食與癌症
燒烤、加工肉增罹癌風險?專家解析無須為此放棄美食
燒烤和碳酸飲料,真會增加患癌風險嗎?如果有人告訴你,燒烤、加工肉製品、甚至碳酸飲料中的一些添加劑和化學物質,會提高患癌風險,你能忍心放棄這些受歡迎的美食嗎?這些所謂的風險到底有多少可以相信?癌症專科醫院希望之城臨床營養師Beatriz Campos,分析了有關食物的五個癌症傳聞。1.吃燒烤會增加你的癌症風險嗎?Campos表示,如果你烹飪的時候溫度過高,一些肉類可能會被燒焦,在肉中發現幾種化學物質,可能增加患癌風險。但是這種風險非常小,小到你沒有必要捨棄美味的燒烤。在燒烤的同時,可以嘗試降低火量,不要讓食物烤焦,這樣可以讓你攝入到更多健康的蛋白質而不是焦肉,更有助於身體健康。2.使用不粘鍋會增加患癌風險嗎?市面上常見的不粘鍋塗層是聚四氟乙烯,而製造聚四氟乙烯需要使用全氟辛酸。根據某些研究,全氟辛酸會增加某些患癌風險。話雖如此,但聚四氟乙烯本身和患癌風險並沒有什麽關系。Campos表示,使用聚四氟乙烯塗層的不粘鍋進行烹飪時,食物實際上是不會吸附其中的化學物質的。但要強調的是,如果不粘鍋塗層損壞了,那你需要換一口新鍋。更重要的是,聚四氟乙烯不粘鍋塗層很有用處,可以在烹飪時少放點油,實際上不應僅僅要關註烹飪的工具,最應該關注的其實是,過量脂肪攝入和肥胖本身。3.硝酸鹽會帶來更高的患癌風險嗎?硝酸鹽是一種添加到熏肉、熟製肉類或醃製加工肉類產品中的食品防腐劑。除了在加工過程中可使肉類有更長的保質期之外,在醃製肉類時還能讓肉製品有一種特別誘人的顏色。Campos說,已有研究表明,由於硝酸鹽,一些加工肉類可能增加患癌風險。但是這樣的結論並非一種直接的關係,並非你喜歡吃培根肉,你就一定會患上癌症,但相關風險的確會有所增加。所以要盡量避免硝酸鹽的攝入,尋找一些快捷、健康的蛋白質和替代品,比如雞蛋沙拉、金槍魚、新鮮烤雞等,要選擇更新鮮的食物而不是硝酸鹽。4.碳酸飲料是否真如傳說中那麽有害健康?碳酸飲料是否會升高潛在的患癌風險?一直備受爭議,問題的關鍵在於肥胖,這和飲料的甜度沒有太大關係。糖和癌症之間確實是和肥胖有關,所以說,如果喜歡甜飲料,可以選擇無糖飲料或代糖飲料,而不要選擇普通的添加了白砂糖的飲料。無糖是一種更健康的選擇。Campos表示,水、不加糖的冰茶和富含果汁的飲料,才是最好的選擇。癌症的風險和人體的體重關聯更大,人造甜味劑或糖並不會直接導致癌症。5.食用有機食品可以降低患癌風險嗎?Campos說,沒有證據表明有機食品可以減少癌症風險。只是希望人們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無論它們是不是有機食品。降低癌症風險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的體重,也要選擇健康的食物和烹飪方式。所以,你可以繼續享用美味的燒烤,使用不粘鍋來減少用油量、烹飪食物。最後,請關注自己的整體健康,這才是應該重視的。
-
2019-12-31 癌症.飲食與癌症
癌症病人最好改成生機飲食? 專家:當心更危險
癌症病人最好改成生機飲食?許多網友常推崇「生機飲食」適合癌友,許多癌症康復者也希望能透過生機飲食預防癌症復發,然而生機飲食真的適合癌症病友嗎?以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兼任助理教授吳映蓉為首的三位營養專家,出版《天然植物營養素》(臉譜出版)告訴你,主張「全生食」的生機飲食,其實容易將癌症病友推向危險中。書中說明,生機飲食是什麼,不同人定義不同,但共通選擇的食材,不外乎蔬果、種子、豆類、全榖雜糧等植物性食材。雖然這種飲食,確實可以促進人體攝取更多膳食纖維及植化素,促進人體健康,但「全生食」的生機飲食,可能會因吃到食材上的蟲卵或細菌,增加食物中毒風險。書中說,人體面對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的威脅時,人體必須有足夠免疫力。但對於正在接受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的癌症病友、老年人或年幼者,可能會因其免疫力不佳或免疫功能不全而無法抵擋細菌或寄生蟲侵入人體。因此,主張「全生食」的生機飲食,其實容易將癌症病友推向危險中。此外,癌症患者必須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D,並搭配運動,才有足夠的原料讓身體合成肌肉,遠離肌少症。如果追求全素食的生機飲食,卻拒絕有「豆味」的黃豆、毛豆、黑豆,可能因為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導致營養不良,增加肌少症風險。
-
2019-12-30 橘世代.健康橘
打破吃藥傷腎的迷思! 醫師表示:三高控制不好,才是腎臟最大殺手
許多有「三高」的民眾,擔心吃藥傷腎,未規律服用控制三高的藥物,或自行減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哲銘表示,這是錯誤觀念,三高控制不好,才是腎臟最大殺手。腎臟疾病雖然可能因遺傳或免疫疾病導致,根據2018年腎病年報統計,透析病人有46.1%來自糖尿病併發症。張哲銘表示,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好,腎臟為了過濾高糖分的血液,長期下來就會使得腎臟負擔過重,導致腎臟病;高血壓則會造成腎臟血管壁承受巨大壓力;高血脂則可能使腎臟血管狹窄、阻塞和硬化,也加重腎臟負擔。有些民眾擔心吃藥傷腎,因此未規律服用控制三高的藥物或自行減藥。張哲銘表示,高血壓吃藥不規律,使血壓忽高忽低,對腎臟傷害更大。因此按時回診、定時量測血壓血糖、規律服藥才是護腎好方法。另外,若是服用不同科別的多種藥物,更應重視腎臟受損風險。張哲銘說,不同院所、不同科別使用的藥物,可能會有重複處方或是交互作用的問題,導致藥效降低或不良反應增加,而加重腎臟負擔。張哲銘建議,病人最好可以記下自己吃什麼藥,就醫時告訴醫師,或是將藥袋帶去給醫師看。若有其他病史,就醫時也要主動說明,讓醫師在開立處方時,可以評估考量。藥害基金會也提醒,有許多人會吃保健食品來「控制三高」,但其成分和檢驗過程不如藥品嚴謹,甚至可能和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且坊間保健食品常誇飾效果,對腎臟的負擔卻被忽略,因此建議民眾食用前最好先諮詢醫療人員。顧腎小撇步:1.穩定控制三高2.保健食品別亂吃3.詳述病史避免多重用藥4.定期健檢,檢測血液肌酸酐和尿蛋白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30 橘世代.健康橘
橘世代如何存骨本? 醫:先從飲食、太陽下手
年過50歲後,若缺乏運動、飲食不均,容易因骨質疏鬆而跌倒。醫師建議,熟齡者應攝取足夠營養,並常曬太陽,此為預防骨鬆的不二法門;若有吃素者建議勿全素,以免長期缺乏肉類攝取而使蛋白質過少。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常務理事、成大家醫科主治醫師吳至行表示,骨質疏鬆症是指因骨密度降低,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病症。骨鬆並無特殊藥物可治療,避免骨鬆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如年過50歲的熟齡者,就得保存骨本、培養肌力。而要如何避免骨鬆,吳至行說,得透過飲食、曬太陽與運動來下手。飲食部分增加豆類、小魚乾、牛奶等鈣質,及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攝取,來維持肌肉量;曬太陽則是每周日曬,增加體內維生素D3轉化,來促進骨質新陳代謝,但切勿選正中午太陽最強烈時,一次半小時內,以免曬傷。而健走、慢跑等適度運動也可增加肌力,是預防骨鬆最好的處方。吳至行也呼籲,熟齡、年長民眾飲食量以比年輕時少,需攝取充足鈣質把牙齒照顧好外,且勿因為怕三高、宗教等因素而不吃肉或吃全素,而缺乏蛋白質,以免肌少症、骨骼弱化。若骨質疏鬆較嚴重時,仍應詢問醫師,再進行藥物控制。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30 新聞.健康知識+
多吃燕麥降膽固醇?破除降膽固醇的飲食迷思
近年來膽固醇的角色一直被挑戰,除了美國農業部取消食物膽固醇攝取上限,也有人質疑控制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無關,但臨床上有一群家族性高膽固醇患者,若不積極控制膽固醇,罹患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將會大增。 醫界多認為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相關性,源自流行病學的證據顯示低密度膽固醇(LDL-C)愈高、心血管疾病就會增加。 比如美國最長期的研究是1972年起在弗雷明翰(Framingham)小鎮,持續30年對居民定期檢驗膽固醇並追蹤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看到類似現象;還有個日本的研究,比對住在日本本土、移居到夏威夷、移居到舊金山的日本人,發現他們的膽固醇值數,隨著移居到美國而增加,心血管疾病也跟著增加,這是針對同一民族的流行病學研究。 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相關性是無庸置疑的,只是什麼程度需要積極用藥去治療?除了藥物,是否還要控制其他危險因子?醫界也在努力找出對不同患者最好的治療建議。 持平而言,會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很多,膽固醇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但若以在高血脂特別門診中所看到的病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簡稱FH)患者的總膽固醇(TC)往往超過300mg/dL以上,這麼高的總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就非常強,就不能不控制。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易早發心肌梗塞 最應積極用藥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因為遺傳了基因變異,導致低密度膽固醇接受體有缺陷,影響了膽固醇的代謝,這樣的人就必須積極用藥控制膽固醇,否則研究顯示,40歲以前就有心肌梗塞的風險。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體染色體的顯性遺傳,有1/2機會遺傳給下一代,若父母都只帶有一條基因變異,那麼有1/4機率的孩子得到父母正常的基因,免受高膽固醇血症之苦。不過若父母其中有一人是兩條基因都變異,那麼孩子至少會遺傳到一條,其膽固醇高的程度,端看接受的基因變異情形。 這是複雜的基因變異,因此孩子的膽固醇嚴重程度不盡相同:比如父母的總膽固醇都超過300mg/dL,孩子若分別遺傳到不同段的外接子(Exon)有變異的基因,導致膽固醇比父母更高、或甚至是父母的總和;或者是一條基因不只一段外接子有問題,而是整個基因片段的外接子都有問題,也會造成孩子的膽固醇超高。 每160人 就有1人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台灣有多少這樣家族呢?若用有家族史,加上15歲以上、其膽固醇符合高膽固醇血症等條件來看,台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比例將近百分之0.62,約莫每160多人就1個,比起國外約500人才1個來得高。 這樣的患者由於膽固醇代謝從出生就出問題,應該接受治療,否則他的動脈硬化程度就會比別人提早20年,因此常常在40~50歲前就發生心肌梗塞,若有抽菸習慣則可能30~40歲就提早發病,但臨床上發現高達8成的FH病人因為沒有症狀,也沒有接受治療。 還有些家族性患者未被找出,是因為患者已經接受治療,用藥後總膽固醇數值看起來約200mg/dL出頭,事實上未用藥前本來是300mg/dL以上,且不只是他個人,應該連其他家族病患也都要來治療,否則理論上家族中有半數的人,可能也會增加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 要找出這樣的家族,必須進行一等親的基因篩檢(Cascade screening),檢視患者的父母親、兄弟姊妹、孩子,必要時連配偶一起,才知道基因是怎麼遺傳下來。其中,男性是高危險群,因為有較多的危險因子。因為本身已經是高膽固醇,加上更容易有抽菸、高許壓、糖尿病等其他危險因子加成,動脈硬化風險比別人更快,因此除了控制膽固醇,還要加上衛教,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很多人自認吃得很素,膽固醇怎麼會高?事實上膽固醇僅20%~30%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高達70~80%來自基因影響,民眾應認清高膽固醇血症是基因缺陷造成的問題,而且比起其他罕見疾病的基因缺陷,這是有藥可治的,連總膽固醇高達500、600mg/dL的患者都可以降到200mg/dL左右。 治療藥物除了口服的史他汀類(statins),現在還有一種針劑的PCSK9抑制劑。PCSK9是肝臟內合成的蛋白質,會提早移除掉「低密度膽固醇」這個接受體,影響膽固醇的正常代謝,這個藥物就是抑制PCSK9蛋白質的作用,避免膽固醇接受體被提早報廢。 不同風險患者的用藥治療時機膽固醇偏高一定要積極治療的患者,首推有高膽固醇血症且已經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減少再次復發的機會,這是很清楚的科學證據。若已知是家族高膽固醇血症,即使還沒有症狀,可透過頸動脈超音波這種非侵入性的檢查,得到客觀的動脈硬化指標;若年紀才30多歲、動脈硬化程度卻如同50歲的人,就建議應接受治療,避免提早發生心血管疾病。 國外甚至建議8歲以上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孩童,就應開始接受治療,因為他們一出生膽固醇就比別人高,提早用藥可把動脈硬化時間延後到和一般人一樣。不過還是要看膽固醇的數值高低,若8歲孩童總膽固醇就350mg/dL以上,當然應早點治療;如果總膽固醇僅250mg/dL,且高密度膽固醇(HDL-C)又高,建議可以再觀察一下。 用藥與否還要看患者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數值,若超過200mg/dL仍建議用藥,同時還要視患者的年齡以及是否有其他危險因子而定,因此用藥與否不是只看數字,要多重角度去考慮。 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 仍可輔助降膽固醇自從美國農業部2015年新版的《美國民眾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不再限制民眾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後,許多人就認為飲食與膽固醇高低無關。 其實,應該這麼說,決定一個人體內的膽固醇高低,7~8成是自己的體質或基因決定,另外2~3成才是由飲食決定。例如總膽固醇220mg/dL的人,其中180mg/dL是基因決定的,另外40mg/dL就是可以從飲食去控制的,如果控制得當,也許就可以降到180mg/dL,就不見得需要用藥。 若要避免飲食增加膽固醇,主餐飯前半小時前可先吃一些含酵素的天然蔬果,比如餐前先吃生菜沙拉、根莖類、蘿蔔等涼菜,或是瓜藤類蔬菜、水果,多攝取蔬菜水果的天然酵素,主餐吃的肉類比較容易消化,膽固醇就不會太高。 其他非藥物治療方式,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不要抽菸、早點入睡。因為熬夜通常會連帶想吃宵夜,但晚上其實是心臟準備要休息的時候,心跳、血壓都會慢下來,若晚餐晚吃還大吃大喝,熱量和膽固醇都不容易代謝,也會增加糖尿病及高血脂的風險,且熬夜也會讓血管一直緊縮而升高血壓,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曾有一項全國營養調查研究發現,若在晚上8點半到凌晨5點攝取較高熱量,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比較高。若把早上應該攝取的脂肪挪到晚上才吃,則每增加100大卡脂肪,低密度膽固醇會高3~6mg/dL;若晚上降低100大卡總熱量攝取,移到早上、中午時段吃,低密度膽固醇顯著降低1.14~1.46mg/dL,總膽固醇也有類似的結果。 破除降膽固醇的飲食迷思迷思一:紅肉對身體比較「毒」,應該只吃白肉?說明:很多人認為紅肉(牛肉、豬肉、羊肉等)是高膽固醇食物,對身體比較「毒」,所以只吃魚或雞這些白肉。雖然紅肉含有較多的膽固醇,然而不同肉類有不同的營養素,比如紅肉可提供鐵質,因此若完全不吃紅肉,可能導致貧血。其實由於環境中有不同汙染源,魚肉、雞肉也難以確保完全無毒,最好是不同肉類平均攝取,除了各種營養都能攝取到之外,也能分散風險。 迷思二:多吃燕麥降膽固醇?說明:燕麥具有可溶性纖維,在小腸內不會被吸收,因此可帶走膽固醇,因為這個特點一直被推廣為降膽固醇的利器。然而重點在於「量」,燕麥若每次只吃1、2湯匙,確實對身體有好處;然而若吃到一大碗,帶走的不只是多餘的膽固醇,連體內很多好營養素如鐵、鈣和蛋白質也吸附帶走。此外,當腸道內太多東西被燕麥的纖維吸附著,通道受阻礙,除了容易感覺腸胃悶悶的,還容易產生胃食道逆流,這是高血脂特別門診常見的主訴之一。高血脂症病患多吃糙米也是值得注意,糙米不好消化,許多中老年人及腹部開過刀的人,消化功能不好者,多吃糙米常引起胃食道逆流。 迷思三:吃五穀米或十穀米比較好?說明:五穀米或十穀米屬於五穀雜糧類,纖維質較多。不過要注意五穀雜糧比較不好消化,有些人不適合吃太多,例如消化功能不良、腎功能不好或貧血者。此外,已經包裝好的五穀米或十穀米,有時摻雜的種類太多了,也無法確定新鮮與否,民眾不妨自己去市場買黑米、薏仁、小米、蓮子、紅豆、綠豆等雜糧,一次買一點,一次一、兩種,少量的搭配在白米飯內;而且這些五穀類應該是「配角」,吃的飯80%仍應是白米。【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42期(2017-10-15出版),原文連結】
-
2019-12-30 該看哪科.皮膚
洗頭一天不超過一次 正確洗髮頭皮不發炎
想要一頭亮麗的秀髮,卻越洗越油,還長出一顆顆的「青春痘」?食藥署表示,選對洗髮精並使用正確的洗髮步驟,「先稀釋再按摩」,頭髮才不會越洗越油,甚至造成毛囊炎導致掉髮。食藥署在「食品藥物安全週報」指出,洗髮精的用途為去除頭髮上灰塵、油脂及頭皮屑,並且可對頭髮表面進行調理以改善外觀,常見的成分包含界面活性劑、聚二甲基矽氧烷(Dimethicone)、調節劑及營養護理成分等。其中,界面活性劑主要為去除油脂和附著異物,常見的有硫酸月桂酯鈉(Sodium lauryl sulfate)及聚氧乙烯月桂醚硫酸酯鈉(Sodium laureth sulfate)等;聚二甲基矽氧烷可使得頭髮順滑;調節劑則用於調節洗髮精pH值及黏度;營養護理成分常見為膠原蛋白、絲蛋白、維生素及植物提取物等。其中,界面活性劑可能會對頭皮產生刺激,因此洗頭髮時最好不要把洗髮精直接倒在頭皮上,也不要因為覺得頭皮癢而用指甲抓頭皮,使得頭皮受傷,甚至可能引起毛囊炎導致掉髮。開業皮膚科醫師朱思穎表示,毛囊炎就像長在頭上的痘痘,會出現癢、痛的症狀,毛囊炎的患者可能會覺得頭皮出油而想要一直洗頭,但這樣反而使頭皮持續處在潮濕發炎的狀態。她提醒,洗頭一天不要超過一次,並盡量使用溫水,而不要用過熱的水洗頭。食藥署提供正確的洗髮步驟,先將頭髮用37度左右溫水弄濕,將洗髮精倒在手上並加水稀釋後再抹到頭髮上,接著用指腹按摩頭皮數分鐘,再用清水洗淨即可。吹頭髮時,吹風機最好保持15到20公分的距離,並用溫冷風,才不會因溫度過高的熱風傷害頭皮。食藥署也提醒購買洗髮精前,要看清楚產品是否有完整化粧品標示項目,季節轉換、頭皮出油量的季節,盡量挑選功能簡單的洗髮精,如有不正常大量掉髮,則應就醫治療。
-
2019-12-29 養生.營養食譜
簡單家常菜 清脆爽口沒負擔
台北市華江高中前校長陳今珍退休後,經常在家製作家常菜,讓讀者輕鬆在家就能上手。「醃漬白玉蘿蔔」是陳今珍的拿手好料理之一。陳今珍說,白玉蘿蔔是高雄美濃地區的特產,每一年就這時侯有生產,只能趁此時做醃漬蘿蔔,特別是醃漬過的別具風味。陳今珍說,經過了兩周的醃漬,來自美濃的白玉蘿蔔,在調汁中浸潤出微酸微甜的曼妙滋味,喀喀喀的脆聲,今年的成品特別的爽脆。「醃白玉蘿蔔配上瓠瓜煎餅,更是對味」。陳今珍將瓠瓜煎成餅,配上已經醃製十天的醃蘿蔔,真是清爽又美味。「鹽水煮毛豆」也是一道可口的小點心。陳今珍說,她在傳統市場看到一包包處理好的毛豆莢,已經剪除頭尾,80元就帶回兩大包。陳今珍說,毛豆和肉類一樣擁有豐富的蛋白質,是可以提供能量又不易造成肥胖的食物,除了可穩定血糖,更富含機能性成分。例如,大豆纖維可改善代謝症候群,大豆異黃酮可改善胰島素阻抗,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發生,毛豆除了擁有上述優點,還具備高濃度的游離氨基酸、胺基丁酸等,是營養價值高的豆類蔬菜。陳今珍說,毛豆除了是日本人最愛的下酒菜之一,更因為營養價值高,在日本更被譽為保健食品。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瓠瓜煎餅是一道很適合小朋友吃的點心,因為瓠瓜有很好的膳食纖維。大人如果覺得吃起來太乾,可搭配湯品。想要減重的人,也可搭配香菇雞湯,增加蛋白質來源。李婉萍說,醃蘿蔔可以幫助消脹氣,是一道飯前開胃或是飯後結尾小菜;毛豆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膳食纖維也高,是一道適合「壓力肥」的人的點心。因咀嚼毛豆可幫助釋放壓力。【瓠瓜煎餅】材料:瓠瓜絲(約800克)、蝦米半碗、雞蛋1顆、麵粉200克、青蔥2支。調味料:鹽、胡椒、香油1.5大匙。作法:1.瓠瓜削皮刨絲後加入一匙鹽,用手抓揉讓瓠瓜絲軟化,擠乾鹽水加入調味料及爆香的蝦米、雞蛋、麵粉、切碎青蔥拌勻。2.準備下鍋煎,瓠瓜軟化後會釋出水分,拌勻時不必再加水,口感較Q。3.平底鍋適量油微火慢煎,兩面煎熟即可,可沾胡椒鹽或番茄醬。【鹽水毛豆】材料:毛豆。調味料:鹽巴、八角、花椒。作法:1.水中加鹽,將毛豆放入,稍浸泡後洗淨。2.將搓洗乾淨的毛豆瀝乾水份,用剪子剪去兩頭尖角備用(較能入味)。3.鍋內注入清水,加入鹽、八角、花椒,大火煮開後放入毛豆,再煮六分鐘即可。4.準備好加入冰塊的白開水,將毛豆撈出瀝水後迅速放入冰水中浸涼。5.加入蒜薑蔥末及切碎紅辣椒拌勻即可。【醃漬白玉蘿蔔】材料:白玉蘿蔔20台斤(一斤鹽拌合出水)。調味料:一碗糯米醋、兩斤二砂糖、兩碗米酒、薑片十片、紅辣椒兩條。作法:1.蘿蔔洗淨後晾乾切塊。2.洗淨鹽水,將蘿蔔脫水(找重物如石頭或石板等把出水的蘿蔔壓瀝掉水分)。3.醃蘿蔔放多少醬汁拌合有黃金比率(醃蘿蔔的醬汁包括米酒、糯米醋、二砂糖、薑片、少許辣椒)。4.醃製兩天後可食用,放愈久味道愈入味,將醃蘿蔔用密封箱放在冰箱冷藏室醞釀,兩星期後是最佳賞味期。
-
2019-12-29 新聞.健康知識+
再生你的健康!抗癌名醫提倡2種飲食模式有益幹細胞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逆轉疾病的科學食療聖經》,作者李維麟】幹細胞促進飲食模式雖然我們聚焦在影響幹細胞的特定食物和飲品的證據,但是飲食的整體模式也可對身體的再生能力產生有益的作用。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原本不是一種正式的飲食,而是住在地中海國家人民的一種廣泛飲食模式。這種飲食型態的資料蒐集最初來自義大利和希臘,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安塞爾.基斯(Ancel Keys)與他的同事自一九五八年開始進行了著名的七國研究(Seven Countries Study)。這份研究檢驗和比較一萬二千名男性在飲食和健康上的關係,參與者分別住在義大利、希臘、南斯拉夫、紐西蘭、芬蘭、日本和美國等七個國家。這是顯示飽和脂肪和心臟病間有相關性的最早研究之一。地中海地區的飲食,長期以來就與心臟健康相對較好的結果有關。現在,從許多不同的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中,我們知道地中海飲食可以降低發展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慢性健康疾病的風險。這種飲食的特色在於它由水果、蔬菜、全榖、豆類、堅果、橄欖油和魚類所組成-多樣化是一個特徵,而且每種食物都具有屬於自己的健康防禦活化的生物活性物質。地中海飲食的有益影響包括刺激幹細胞去幫助身體再生。西班牙哥多華大學(University of Cordoba)研究二十名健康的老年人(男女各十位,年齡皆大於六十五歲),在四個星期的過程中,他們不是攝取含有特級初榨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就是攝取高飽和脂肪酸的飲食(三八%的脂肪量是來自奶油),抑或是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核桃、比斯吉、果醬、麵包)。研究人員分別在實驗前後測量血液內循環內皮前驅細胞的數量。研究顯示攝取地中海飲食的人,相較於攝取含飽和脂肪或高碳水化合物等較不健康飲食的人,其循環內皮前驅細胞增加了五倍。為了檢驗飲食是否會影響血流,研究人員進行了缺血性反應充血測試(ischemic reactive hyperemia test)。這個測試利用雷射去測量血管在經歷四分鐘的壓縮後(上臂使用標準的血壓袖套)復原的程度。袖套會膨脹,暫時阻斷血流。袖套移除後,血流恢復正常的程度可以反映出受試者循環健康的一般狀態。西班牙的研究中,相較於攝取飽和脂肪的飲食,攝取地中海飲食或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血流復原的能力提高了一‧五倍,這個結果與內皮前驅細胞數量較高的結果相關。這些幹細胞保護了血管內襯,因而造成較好的血管健康。這項關於地中海飲食對幹細胞影響的研究替瞭解其對心臟健康的益處增添了一個全新的範疇。限制卡路里與斷食限制卡路里不是某種流行一時的飲食,而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經歷過的一種情況。特別是在狩獵-採集時期(hunter-gatherer period),那時我們的祖先無法預期能否找到食物。因此,我們的新陳代謝不僅進化到可以忍受卡路里受限,還能在這些情況下運作良好。眾所周知,卡路里限制的定義為減少二○ 四○%的熱量攝取,這樣可以增加壽命並且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發現限制卡路里可以活化腸子的幹細胞,有助於腸道細胞的再生。其他研究顯示減少老鼠攝取的卡路里可以增加再生蛋白質SDF-1 與其受體CXCR4 的製造,它們一起可以徵召和吸引骨髓中的幹細胞進入血液中。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和第二軍醫大學(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個聯合研究,並且有了驚人的發現。他們發現斷食可以刺激大腦再生。不同於卡路里限制,斷食過程中,食物完全被剝奪並且持續一段時間。科學家們研究急性中風後的老鼠。他們讓一組老鼠斷食四十八小時,然後將其與正常飲食的老鼠做比較。中風四天後,取出老鼠的內皮前驅細胞,研究人員發現斷食組的幹細胞在再生大腦,與再生攜帶血流以幫助中風復原所需的血管能力上更加優異。當斷食後的幹細胞注入其他中風老鼠的血液後,斷食幹細胞也展現出優秀的表現。它們遷移至受中風影響的腦部,並且產生較平常血管新生好上五○%的反應去恢復血流,同時將腦部的受損區域減少了三二%。接受經過斷食的幹細胞的老鼠相較於接受沒有經歷斷食的幹細胞的老鼠,在神經學上的恢復也較好,包括平衡改善和行走速度。
-
2019-12-29 新聞.科普好健康
類風濕性關節炎 跟吸菸有關?
吸菸增加肺癌及心血管風險已是共識,最新研究顯示,吸菸跟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密切相關性。慢性關節炎成因複雜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關節炎,成因多樣而複雜,從遺傳、感染、荷爾蒙到環境,都是可能的致病因子。如果無法及時治療緩解,可能造成關節不可逆變形,甚至有關節外器官損傷。因此,早期診斷並積極治療是目前的準則。以抽血檢驗,除了類風濕因子外,新一代抗CCP抗體可以偵測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而環境影響因素,吸菸是目前最受關注的議題。吸菸是重要危險因子早在1978年牛津大學研究即發現,吸菸女性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2010年學者以統合分析(Meta-analysis)指出,男性吸菸者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未吸菸者2倍,女性則為1.3倍。除此之外,遺傳研究也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家族出現第二個個案的風險分析,吸菸是重要的危險因子。影響自體免疫抗體吸菸為什麼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近期研究分成幾個部分:第一個是吸菸增加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氧化壓力與自由基相關,自由基會促使發炎反應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吸菸過程中包括焦油及揮發物質氧化壓力,這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扮演一定角色。第二個研究重點在於自體免疫抗體(autoantibodies),這是近年來最被重視的機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出現對抗瓜氨酸化胜肽(citrullinated peptide)的抗體是已知的重要致病機轉,近期研究也證實吸菸會激化對抗瓜氨酸化抗原產生自體免疫抗體。也是連結吸菸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最有力的證據。既然,吸菸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戒菸會不會得到好處?2019年11月剛發表的風濕病期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國家醫院風濕科及脊椎中心醫師Dr. Ida K以吸菸為主題,分析美、英、荷、西、加、挪威等10國的世代研究,收案3331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依吸菸史分類,1012位已戒菸、887位仍吸菸中、1412位從未吸菸。有家族史者風險更高平均追蹤3.5年,期間有235例心血管疾病發生。收案時,仍吸菸組的中高疾病活動度病患數高於戒菸組及從未吸菸組。以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分析(血壓、脂蛋白等),從未抽菸、已戒菸及仍抽菸三組、危險因子呈階梯狀差別,從未抽菸組最少,仍抽菸組最多。至於戒菸組及從未抽菸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也顯著低於仍抽菸組。戒菸組則與從未抽菸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相當。結論是吸菸者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率,如果有家族史者風險更高。已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戒菸可以降低疾病活動度,也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因此,菸害防制推廣應擴大到全民,尤其是關節炎病患。
-
2019-12-29 養生.聰明飲食
喝大骨湯補鈣防骨質疏鬆?營養師:大部份的鈣都在這
許多人認為豆漿的營養與牛奶相似,兩者都富含鈣質,但真是這樣嗎?以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兼任助理教授吳映蓉為首的三位營養專家,出版《天然植物營養素》(臉譜出版)告訴你,其實一杯豆漿的鈣質含量僅相當1/10杯鮮奶的鈣質含量。書中比較豆漿與牛奶,指《本草綱目》記載,「豆漿利水下氣、制諸風熱、解諸毒」。根據現代醫學的觀點,豆漿所含的「大豆蛋白」,雖然為植物性來源,但營養價值與動物性蛋白相同,並且可以調節血壓、抑制壞的膽固醇被氧化。身體中壞的膽固醇太多時會堆積在血管,當膽固醇被氧化,有如生鏽的斑塊,更容易卡在血管壁上,而大豆蛋白可以延緩這種「生鏽」狀態的發生。然而豆漿雖好,真要比鈣質多寡,根據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以100毫升的全脂牛奶與無糖豆漿為例,全脂牛奶含鈣量高,1毫升約含1毫升鈣;無糖豆漿的鈣就比較低,僅等於1/10杯鮮奶的鈣質含量。因此,豆漿並不能算是較好的鈣質食物來源。不過,無糖豆漿含有植物性蛋白質、大豆卵磷脂,也富含大豆異黃酮素,對於心血管保護有很好的效果,仍是很好的營養。如果喝牛奶容易拉肚子,不妨把富含鈣質的芝麻和豆漿打成芝麻豆漿,或是多選擇鈣質含量較高的小魚乾、傅統豆腐、地瓜葉、空心菜等食材,仍可補充鈣質。此外,喝牛奶也並非越多越好,以國民健康署公告的每日飲食指南來看,每日一至兩杯(每杯240毫升)的乳品,就可以滿足每日25至50%的鈣質需求。該書也破解另個關於鈣的迷思「喝大骨湯可以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書中指出,許多人認為大骨湯熬煮的時間越長,越能把骨頭和肉裡的營養熬出來,也就是湯裡越多鈣。但其實大部分的營養如蛋白質,仍在肉裡,大部分的鈣離子,仍在骨頭裡。根據研究顯示,一公斤重的豬大骨以 3.5公升沸水熬煮4小時,湯中所含的鈣質量微乎其微,100cc豬大骨濃縮高湯也僅含4毫克的鈣質,看似白濁的湯頭,還有大量的動物性油脂,對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造成更多不良影響。
-
2019-12-28 新聞.科普好健康
吃甜食怕胖?咖啡因或許是減肥藥以外的救星
高脂肪、高糖飲食是很多人減肥道路上的“絆腳石”。近日,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在一項對老鼠的研究中發現,咖啡因可通過減少脂肪細胞中脂質的儲存,限制體重增加和膽固醇的產生,抵消掉高脂肪、高糖飲食帶來的某些健康風險。該研究最近發表在《功能性食品雜誌》上。科學家發現,食用從馬黛茶中提取的咖啡因的老鼠比攝入不含咖啡因的馬黛茶的老鼠,體重減輕了16%,體內脂肪減少了22%。合成咖啡因的效果與之相似。 咖啡因是一種天然興奮劑,我們經常喝的咖啡和茶,以及巧克力中都含有咖啡因。拉丁美洲東南部較為常見的馬黛茶是咖啡因的較好來源之一。研究稱,每份馬黛茶中咖啡因的含量為65毫克—130毫克,而一杯沖泡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為30毫克—300毫克。在四周的時間裡,研究中老鼠的飲食中含有40%的脂肪,45%的碳水化合物和15%的蛋白質。此外,他們還攝入了從馬黛茶中提取的咖啡因,其攝入量相當於每天喝四杯咖啡的人的攝入量。四周過後,不同組別的老鼠去脂體重的百分比顯著不同。從馬黛茶,咖啡或合成咖啡因中攝入咖啡因的老鼠,體內脂肪的蓄積量少於其他組。包括這項研究在內的大量研究表明,馬黛茶除了提供與酚類化合物,維生素和類黃酮有關的其他有益健康的作用外,還可以幫助對抗肥胖。“馬黛茶和咖啡因可以被認為是抗肥胖藥,這項研究可以擴大到人類,以了解馬黛茶和咖啡因在預防超重和肥胖以及與這些疾病有關的後續代謝異常上,作為潛在策略的作用。”該研究的合著者,伊利諾伊大學營養科學部主任Elvira Gonzalez de Mejia說。根據這項研究,在老鼠中,脂肪細胞中脂質的蓄積與體重增加和脂肪增加顯著相關。為了確定作用機理,科學家進行了細胞培養研究,將老鼠的脂肪細胞暴露於合成咖啡因、咖啡或馬黛咖啡因提取物中。他們發現,無論咖啡因來自哪裡,都會使脂肪細胞中脂質的蓄積減少20%-41%。科學家還追蹤了與肥胖和脂質代謝相關的幾種基因的表達。研究人員發現,無論何種來源的咖啡因,均會導致脂肪酸合酶(Fasn)和脂蛋白脂肪酶(Lpl)的表達水平顯著下降。在食用馬黛茶咖啡因的老鼠中,Fasn在脂肪組織中的表達降低了39%,在肝臟中的表達降低了37%。肝臟中Fasn和其他兩個基因的降低,也會導致肝臟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降低。“咖啡因的攝入減輕了高脂,高蔗糖飲食對人體器官的負面影響,這是因為脂肪組織和肝臟中某些脂肪酶的調節所致。Fasn和Lpl的下降導致脂肪組織中甘油三酸酯的合成和蓄積降低。”de Mejia說。需要注意的是,過量攝入咖啡因也有負面作用。《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指出,過量攝入咖啡因可能會增加骨質疏鬆的危險。此外,部分對咖啡因敏感的人可能會出現心跳加速、噁心、頭暈等不適感,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頻次及飲用量。《共識》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不超過210毫克—400毫克咖啡因(大約相當於3杯—5杯,每杯150ml)。孕婦不建議飲用咖啡,如果飲用,每日不超過兩杯;兒童及青少年應當控制咖啡因攝入,包括咖啡、茶及其他含咖啡因飲料。本文摘自《搜狐健康》
-
2019-12-28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吃地瓜跟雞蛋容易消化不良?營養師來分析
早餐是全天中的第一餐,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從營養學的角度上來看,早餐佔三餐的比例為30%,補充適量的穀薯類、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奶製品,有利於一個上午的營養攝入。可為什麼有的人說早餐不能吃地瓜跟雞蛋呢?知情的人表示,地瓜跟雞蛋一起吃容易消化不良,引發腹痛等不良的情況。其實在不知道這個事情之前,可能很多人都親自實驗過,兩者一起食用並沒有出現不好的反應,到現在有時候還會這樣吃。對於個別人來說,如果你是屬於天生就不能吃地瓜或者是雞蛋,每當在吃完其中一種食物後, 立馬就有腹痛、腹瀉的反應。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你對這種食物不耐受,單獨找出來過敏的食物,就大可以幫你避免這種情況。或者是你可以到正規的醫院做下過敏原的篩查,有利於幫你找到難受的病因。除了這種情況,地瓜跟雞蛋的搭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並不存在不科學的理由。在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每天每人吃穀薯類的量要在50g~150g,而地瓜則是其中的一員,每天適量食用有利於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地瓜比較突出的特點,還是膳食纖維、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C比較突出,對人們美容養顏、清除體內自由基、護眼、提高晚上的暗視力都有很好的幫助作用。並且,人們把地瓜當成早餐的主食來吃,它的飽腹感非常強, 更有利於我們一天的精力滿滿。那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呢?從食物成分表中可以查出,地瓜的血糖生成指數為77,屬於高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雖然如此,糖尿病患者適量吃也是沒有問題的,況且它跟別的主食相比,特別是愛吃精白米麵主食的人,人體所吸收的熱量更低,更適合人們食用。而雞蛋的好處,大家應該都知道,它所含有的優質蛋白跟氨基酸成分,可以說都是最接近人體的。即便是血脂高,或者是高血脂的人,每天吃一顆雞蛋對身體也是百利而無一害,最好的吃法則是水煮,並不建議的吃法則是煎雞蛋、炸雞蛋、烤雞蛋,容易讓機體額外吸收大量熱量, 反而讓雞蛋的整體營養價值下降。所以,大家適量吃雞蛋、地瓜即可。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2-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D水平低反而不易骨折?打臉廠商的「維他命D悖論」
悖論(paradox)的意思是,事件的發展出現了與原先預期相違背的結果。今天我要談的是一個鮮為人知,但卻很重要的悖論。 2007年11月12日,權威的骨科醫學期刊Rheumatology發表了一篇編輯評論,標題是The Vitamin D Paradox(維他命D 悖論)。這篇評論的作者是英國骨科及維他命D研究權威Roger Francis醫師。他除了是Newcastle大學的教授之外,也是幾家維他命D廠商(如Shire,Nycomed,和 ProStrakan)的顧問。可是呢,他的這篇評論毫無疑問的是對這些維他命D廠商“打臉”。他說,儘管維他命D被認為對骨骼至關重要,但是接二連三的臨床試驗卻一再顯示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並不會降低骨折的風險。而也就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寫這篇The Vitamin D Paradox(維他命D 悖論)。附註:請看我在2018-10-6發表的《史上最大宗分析:維他命D無用》,顯示維他命D補充劑連最起碼的護骨功效都沒有。2008年8月,權威的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發表了一篇回顧論文,標題是African Americans, 25-hydroxyvitamin D, and osteoporosis: a paradox(非洲裔美國人,25-羥基維他命D和骨質疏鬆症:一個悖論)。這篇論文的作者是美國骨科及維他命D研究權威John Aloia醫師。他說非洲裔美國人血清維他命D的濃度大約只有白種美國人的一半,但是骨折發生率卻也只是白種美國人的一半。還有,他的研究也發現,給非洲裔美國人每天補充2000單位的維他命D,既不會防止骨質流失,也不會降低骨折發生率。因此,他稱這種現象為Vitamin D Paradox(維他命D 悖論)。請注意,這裡所講的維他命D 悖論,比前一段所講的維他命D 悖論,還更悖逆(因為這裡所講的是,維他命D濃度越低,骨折發生率竟然也越低)。2015年9月,Dr. John Aloia所率領的團隊發表一篇研究論文Free 25(OH)D and the Vitamin D Paradox in African Americans(非洲裔美國人游離的25-羥基維他命D和維他命D悖論)。他們發現,非洲裔美國人血清裡的總維他命D濃度雖然比白人低,但是游離的維他命D則與白人相當。根據這樣的結果,研究人員建議不應該篩檢總維他命D濃度(一般都是做這樣的篩檢)。這個悖逆現象(即《維他命D濃度低,但骨折率也低》)引起了美國政府最高健康研究機構的注意。在2017年12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下屬的《膳食補充劑辦公室》,《美國國家少數族裔健康與健康差異研究所》,《美國國家老齡研究所》以及《美國糖尿病與消化系統及腎臟疾病國家研究所》共同贊助了一個專家小組會議來討論這個悖逆現象。隔年5月,這個專家小組會議發表了The vitamin D paradox in Black Americans: a systems-based approach to investigating 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 expert panel meeting report(非洲裔美國人的維他命D悖論:一種基於系統的方法來調查臨床實踐,研究和公共衛生 – 專家小組會議報告)。我把這份會議報告的重點結論翻譯如下:可能有許多因素會影響美國黑人的維他命D水平,而了解這些因素可能是理解及改善所有人群骨骼健康機制的關鍵。數據顯示,儘管肥胖,皮膚色素,維他命D結合蛋白多態性和遺傳因素均導致黑人與白人之間維他命D水平的差異,但沒有任何一個單一因素可以解釋維他命D悖論。但是,小組成員的確同意這一悖論很重要,因此有必要進一步調查。專家們也都同意,對非洲裔美國人而言,補充高劑量維他命D非但不會有任何骨骼益處,反而會有不利影響。讀者們,您有沒有注意到《補充高劑量維他命D非但不會有任何骨骼益處,反而會有不利影響》?這可是美國政府最高健康研究機構所召集的專家們的意見呢!事實上,維他命D 悖逆現象不見得是非洲裔美國人特有的。在2019-8-27,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發表Effect of High-Dose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Volumetric Bone Density and Bone Strength(高劑量維他命D補充對體積骨密度和骨強度的影響)。這項研究發現,骨密度與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的劑量成反比,而骨強度也有下降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是在加拿大進行的,而調查對象裡95%是白人,所以,這是不是表示白人也出現了維他命D 悖逆現象?說穿了,這整個事件其實就是一齣鬧劇加悲劇。早在2017-2-8我發表的第五篇維他命D系列文章裡(維他命D,補還是不補),一開頭我就說:「1922年,美國生化學家馬可倫(Elmer McCollum)發現魚肝油可以治療佝僂病。他把魚肝油裡的有效元素命名為維他命D。這個發現,很了不起,但是,這個命名,卻為後來有關維他命D的應用與研究,種下禍根。」在我發表的第四篇維他命D系列文章裡(維他命D是一種荷爾蒙),我說:『維他命D的正確分類是《類固醇荷爾蒙》,…由於大多數的研究把維他命D看待為營養品,所以,它們的實驗結果不但是正反兩面都有,而且往往是互相抵觸。…由於醫學界到現在還是甩不掉《維他命D是營養素》這個舊思維,所以,五六十年來,在投入了龐大的資金和人力後,還是搞不清楚到底要補還是不補。…所以,想要撥雲見日,當務之急就是,徹底接受《維他命D是荷爾蒙,而不是維他命》,此一事實。』唉!如果五六十年前醫學界就接受「維他命D是荷爾蒙,而不是維他命」,《維他命D 悖論》這齣鬧劇加悲劇,就絕不會發生。原文:維他命 D 悖論
-
2019-12-27 橘世代.健康橘
還在沒時間運動? 小心肌少症找上門!
運動對身心健康有益,也能因著肌力增加預防跌倒失能,但不少人總是感嘆「沒時間」。「怎麼會沒時間?」64歲的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每日上班前步行虎、豹、獅、象等四獸山,走1圈約1個多鐘頭,腳程比許多年輕人快;若當天早上事情多,可能改至下班後再爬。衛福部國健署提倡「每日1萬步,健康有保固」,簡文仁則日行約17000步,還加上一套自創的肌力訓練體操。他說,運動益處多,特別是銀髮族肌肉與行動力佳,才能談獨立快樂生活,因此在尚未退休的年紀,就應該為預防肌少症作點準備。許多人感嘆沒時間運動,其實,每天爬山時也可以想工作、規畫事情、甚至接聽電話,「時間不會浪費的!」有些人的工作或生活型態無法撥出完整的一、兩小時來運動,「那也沒關係,就將肌力訓練融入生活當中」。簡文仁說,訓練肌力必須要作阻力運動,阻力運動簡單來說就是讓肌肉能用力收縮的運動,「散步太慢不算,游泳每划一下就漂很久也不算,得有點速度」。平日裡,可將步行速度加快、走路墊腳尖走、在廚房作菜洗碗時微微半蹲著作、邊看電視邊深蹲,如此均能訓練到小腿與大腿肌力。核心肌群的訓練同樣重要,核心肌群包括背肌與腹肌,沒有練好容易腰酸背痛、體態走樣。要練腹肌,平日可找點空檔練習仰臥起坐,邊看電視邊坐在椅子上將雙腳平行舉高與放下,邊看電視邊坐在椅子上讓雙腳踩腳踏車般轉動,入睡前躺在床上將雙腳平行舉高與放下,「最簡單的就是走路縮小腹、隨時縮小腹,不僅練到腹肌,還能修飾體態!」簡文仁提醒,要提升身體肌肉量,除了訓練肌力,還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素食者與節食者尤須注意。依據衛福部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日熱量需求在1500大卡、1800大卡、2000大卡的人,豆魚蛋肉類食物所需份量分別為4份、5份與6份。●一份豆魚蛋肉類是多少?= 黃豆(20公克)或 毛豆(50 公克)或 黑豆(25公克)或 無糖豆漿1杯= 傳統豆腐3格(80公克) 或 嫩豆腐半盒(140公克 )或 小方豆干 1又1/4 片= 魚(35公克)或 蝦仁 (50公克)= 牡蠣(65公克 )或 文蛤(160 公克)= 雞蛋1個= 去皮雞胸肉(30公克)或 鴨肉、豬小里肌肉、羊肉、牛腱(35公克)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27 科別.耳鼻喉
台大建議聽損兒確診就應做基因檢測 少走治療冤枉路
依據國民健康署新生兒聽力篩檢結果,每年大約有700位新生兒被診斷出先天性聽力損失,急需在6個月內決定治療方針,一旦超過6個月才介入,未來聽、說、閱讀能力都會顯著較差,但醫師和家長有時候單憑聽力檢查和影像檢查,很難決定最適合的療法,家長難以預期孩子未來聽力變化,無法預知自己的孩子聽損類型,是不是特別需要避開有耳毒性的藥物或可能傷害內耳的運動。隨著基因檢測的進步,醫師和家長不再需要像過去花很多時間從錯誤中找答案。台大醫院耳鼻喉部教授吳振吉表示,雖然新生兒篩檢找到的大多是中度以上聽損,如果把18歲以前遲發或輕度聽損的孩子都算進去,盛行率大約是2到3%,其中三分之二的病因來自於基因,與聽損相關的基因總共有200到300個。吳振吉表示,現透過基因檢測,可以提早找到大約有大約佔5到10%聽損兒,是神經發育有問題,就算花了七、八十萬裝電子耳,聽力改善效果也有限。這種狀況如果能提早向家長說明,即便家長還是選擇要裝,期待不會落差太大,醫師也能及早為孩子安排積極的聽語復健、手語學習,因此現在台大醫院的電子耳手術前除了做聽力檢查、影響檢查,基因檢測也是必備。對於另外90%孩子裝了電子耳效果很好的孩子,基因檢測也有幫助。吳振吉表示,基因檢測可以提早找到合併特定內耳結構問題的孩子,醫師會提醒家長,孩子需要終生避免服用某些會造成耳毒性的藥物,也不能從事容易撞擊到頭部的運動如拳擊、橄欖球。吳振吉表示,因為基因檢測能高度準確地決定聽損治療重要方針,目前在美國、日本、歐洲先進國家,健保都有給付確診聽損的孩子做基因檢測,台灣雖然沒有給付,但仍然高度建議確診聽損的孩子都要做基因檢測。目前台大醫院提供的聽損基因檢測有兩種,針對台灣人常見的30個位點檢測費用7000元,檢測與聽損相關的200到300個基因是3萬元。台大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所長陳沛隆表示,目前已知的200到300個聽損基因,可以解釋大約七成患者的病因,但還有三成聽損是從這三百個基因也找不到原因的,可能需要做全基因體分析才能找到答案。目前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提供台大醫院1000個名額,包括聽損、癌症、代謝或神經相關疾病診斷,都可以透過「台灣AI雲」超級電腦的強大運算能力,快速進行全基因體分析。
-
2019-12-26 新聞.健康知識+
你以為的暖身食物反而需忌口?禦寒高手的「冬季養生法」
酒越喝越暖、吃火鍋禦寒……殊不知,有些方法不光取不了暖,還可能損了健康。《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你冬季飲食需要“忌口”哪些食物,並送你一份高階“禦寒法”。天冷飲食,有4個忌口1.烈酒不少人認為,冷天喝烈酒驅寒,冬季酒桌上也常以此作為勸酒的“藉口”。其實,喝酒暖身是暫時的假象,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熱量有限,身體無法從中吸收需要的能量。酒精中的乙醚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酒下肚後,血管擴張會讓血液循環與呼吸加快,促使內臟、肌肉等體內的熱量從血液散發到體表,從而讓人感到身體在發熱。但同時,體內已經在變冷了。酒精及代謝產物在一定程度上會麻醉中樞神經系統,讓皮膚對外界溫度的敏感度下降,也“欺騙”了身體的感覺。喝酒不僅不能暖身,還容易著涼。過量酒精會增加肝損傷、痛風、結直腸癌、乳腺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烈酒”的酒精含量較高,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有害飲酒行為”是指30天內有1次或以上飲酒超過60克,相當於60度白酒喝2兩。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2.過於辛辣的食物冬天一到,麻辣火鍋再次受到人們追捧,成為“暖身佳品”。辛辣食物能刺激味蕾,但它也會刺激胃腸道,產生痛感、熱感,因而讓人感覺由內而外的“暖意”。這種刺激對消化道是一種挑戰,尤其是消化道敏感、容易發炎的人,更容易造成胃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等問題。吃辣後血管擴張、面紅耳赤、毛孔打開、大汗淋漓,體內積蓄的熱量隨著汗液散發到空氣中,如果突然從室內到室外,毛孔來不及閉合,容易受涼感冒。3.燒烤、油炸食品從食材來說,肉類很適合在冬季攝入,不但可以滿足人體蛋白質需求,還能維持免疫力以及肌肉的活力。同時,高蛋白食物的“食物熱效應”比較高,也是“暖身”食材的首選。但燒烤會在肉的表面塗抹大量植物油傳熱,油炸更是在高溫下讓油和肉、澱粉接觸,不僅產生過多脂肪,還會產生苯並芘、雜環胺、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質。喜歡吃肉的朋友,不妨用煮、燉、蒸的方式來烹調。4.寒涼食物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在體內,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基礎。冬天適宜吃溫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豬腰等,有助於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涼性食物最好忌口,如西瓜、黃瓜。吃涼拌菜時,最好放點蔥、薑、醋等熱性食物來中和。 禦寒高手的「冬季養生法」除了飲食上注意“忌口”,睡眠、運動、心態等都是冬季養生的硬指標,每一項都有講究。睡宜早 養精蓄銳冬天草木凋零,動植物多處於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年的生長做準備。為了順應“冬藏”,人們在起居上也應注意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正如《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天不妨“偷點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動宜慢 微汗即可冬藏時節,萬物蟄伏,人體也應順應自然界特點而適當減少活動。此時的鍛煉要有節制,微微出汗就好。所謂“小寒慢跑跳踢毽,暢達樂觀防腎寒”,建議大家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比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起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切不可追求大汗淋漓。此外,運動盡量選擇在白天、陽光充足時進行,並應做好準備活動,防止運動損傷。頭宜暖 胸背足忌涼冬季是腦血栓、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關節痛、感冒等疾病的多發季節,保暖也就變得異常重要。頭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點保暖的部位,年老陽氣弱者更應注意。建議出門時戴好帽子,避免濕髮出門,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選擇舒適保暖性能好的鞋子,並經常用熱水泡腳。心宜平 節制喜怒曬太陽冬季白天短而夜間長,寒冷的天氣、呼嘯的北風、頻發的霧霾,常會讓人們的心情受到影響,引發失落、沮喪等情緒,甚至患上抑鬱症。因此,要注意積極調節自己的心態,節制喜怒,多聽音樂,參加娛樂活動,積極樂觀地面對寒冷的天氣變化。還要多曬太陽,接受“光合作用”,靜心等待寒冷過後的春色。4個壞習慣,其實是保暖誤區冬天雖然要時刻注意防寒,但也要避免這些“保暖”誤區。關嚴門窗不透氣關閉門窗後,由於不通風,室內氧氣逐漸下降,而二氧化碳急劇增加,尤其房間小、人多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根據研究,入睡3小時後,臥室內的二氧化碳會急劇增加數倍,同時細菌、塵埃容易積聚,被吸入體內。所以,晚上睡覺最好不要將所有門窗關緊,可以在客廳留一扇換氣窗,打開臥室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通常來說,開窗半小時,室內空氣就會更新一次。在沒有暖氣的南方,開空調時將溫度調到適宜的範圍,最好再給窗戶留一條縫。蒙頭睡覺易缺氧很多人覺得頭部冷,或尋求“安全感”,習慣將頭埋進被窩。時間長了,很容易導致大腦缺氧,夜裡易做夢,早上醒來頭暈乏力、精神萎靡。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更要注意。整晚不關電熱毯在沒有暖氣的地方,很多人習慣整晚開著電熱毯取暖,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這樣會使人體皮膚血管擴張,水分蒸發快,引起皮膚乾燥瘙癢、喉嚨乾渴等症狀。糖尿病患者以及對溫度感知差的老人,容易低溫燙傷。質量差的電熱毯長時間開啟,還可能引起火災。所以,如果用電熱毯取暖,最好睡前通電加熱,入睡時關掉電源。衣著過厚更疲勞人在睡覺時,身體會處於放鬆狀態,此時穿寬鬆的睡衣有助消除疲勞,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倘若衣著過多過厚,不僅肌肉得不到應有的放鬆,次日醒來還會腰酸背痛,且妨礙皮膚正常的“呼吸”和汗液的蒸發,更容易出現感冒。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2-26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先別嚇自己!醫師解釋給你聽
在台灣,癌症已連續28年都是國人10大死因之首,癌症虎視眈眈的威脅,讓許多人在健康檢查時,都以癌症為「假想敵」,也希望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不少健檢套餐中,都包含基本的癌症指數篩檢,透過簡單的抽血檢查,就能得知幾種癌症指數。哈佛健診院長納祖德說,當身體面臨發炎反應或異常分裂增生、甚至是罹患癌症時,細胞會分泌一些特定的物質如蛋白質、多醣體等,進入血液、尿液或身體組織中,此時經由檢測,就會發現這些物質的濃度可能比正常人高。 由於癌症指數篩檢費用不高,檢查起來方便、簡單,不少人會以為這項檢查讓自己安心,但納祖德強調,癌症指數篩檢特異性不高,對癌症判讀的正確率並非百分之百,當指數過高,可能跟其他疾病或身體異常有關,不見得一定是癌症,因此,不能當成早期診斷癌症的依據,建議當指數升高時可當成一項警訊,盡快搭配其他檢查,由醫師專業判斷,找出是否有相關疾病,不要急著下定論。 不過,納祖德也說,即使當癌症篩檢指數正常時,也不代表沒有問題。血液的癌症指數篩檢僅是檢查的一環,還是要搭配臨床上是否有不適症狀、其他影像學檢查以及從頭到腳的理學檢查,初步包括大腸鏡、胃鏡、X光和超音波,若發現異常再進一步做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甚至正子掃描等,以便提高診斷的敏感性及專一性。 國人癌症發生率愈來愈高,納祖德認為,除了大環境中的土地、空氣層出不窮的污染有關,個人有抽菸惡習、多肉少蔬果等不健康的飲食、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影響健康的一大因素。 要預防癌症找上門來,納祖德建議,到了30、40歲左右,應安排第一次的健康檢查,包含抽血、X光、超音波檢查等,即可了解血球、評估肝功能好壞、膽固醇的高低、胸部及肝膽胰脾腎功能狀況等,建立基本的資料,據此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外,往後的健檢報告也可與其相互比較。 但也不見得第一次一定要做高階健檢,可考量自己的其他風險因素,搭配其他進階的檢查,例如:若有消化不良加做胃鏡;有血便加做大腸鏡等檢查;若是B、C型肝炎帶原者應追蹤肝功能、掌握肝臟健康等;有抽菸、嚼檳榔習慣,則要多注意口腔癌的防治等。 而家族的疾病史也是預防癌症時的重大線索,如果有乳癌、大腸癌、攝護腺癌等家族史,可以提早進行相關癌症的篩檢,發現異常早期治療,並且可善用衛生署國健局目前提供的免費篩檢資源。 延伸閱讀: 健檢的尿液檢驗 能揪出什麼病? 年紀輕輕就患上糖尿病? 這項檢查近5成民眾都忽略它 
-
2019-12-25 橘世代.健康橘
吃對蛋白質 40過後人不老!
歲月賦予成長所帶來的豐碩果實,同樣也會造成一些生理機能的退化。年紀漸長,身體總會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不適,尤其是中年期至更年期女性族群容易忽略蛋白質攝取過多或太少,進而出現肥胖、水腫、感染等情況。透過營養師的提醒,可以從日常生活飲食的改善,讓輕盈的體態與美麗的人生延長活躍期限。生命的積木--蛋白質蛋白質對於身體的重要性被形容為「生命的積木」,由超過20種胺基酸組成,可以提供熱量,也是組成肌肉、毛髮、牙齒、骨骼等組織的要件,含有建構、修補組織的功能。另外,也是製造賀爾蒙、酵素、調節酸鹼平衡,強化免疫系統的主力,其中成人有9種必需胺基酸無法由人體自行製造,得從食物中攝取。臺安醫院營養師趙于賢指出,根據衛福部定義,中年期至更年期女性泛指40歲到52歲的族群,其中更年期介於45到52歲之間,這階段女性會產生更年期症候群症狀。根據流行病學研究以及臨床試驗顯示,適量食用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可以改善這些問題,含有異黃酮類的豆科植物與紅花苜蓿等是植物雌激素主要來源,其中黃豆含量非常多,因此也希望更年期女性多攝取豆製品。「這個階段容易營養過量,代謝率降低,脂肪堆積後造成肥胖,因此蛋白質建議以低、中脂為主;而攝取雌激素可以保護心血管健康,至於骨質流失造成的骨質疏鬆可以藉由豆腐、豆干、濕豆皮或奶類、小魚乾等食物中的鈣質來補充,同時也可以達到足量的蛋白質營養。」趙于賢表示,女性從30歲過後就要開始注意蛋白質的攝取,每日3餐的均衡分配可以延緩身體退化時程。表1:蛋白質食物低、中、高脂分類(資料提供/營養師趙于賢) 蛋白質攝取不足,小毛病上身比起熱量的精算,女性很少會注意蛋白質攝取的重要,殊不知這小小的疏忽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趙于賢表示,蛋白質不足會有掉髮、肥胖、自體免疫功能降低,譬如傷口不容易復原、感冒不容易好等症狀。正常來說,30歲以上的女性理想的體脂肪率為20〜27%,高過30%就是肥胖。而現代人普遍體脂肪偏高,如又有前述的蛋白質攝取量不當,或運動量不足,會逐漸出現肌肉量減少的狀況。目前計算蛋白質每日攝取量有簡單的依據,最常使用的方式是人體重量乘以0.9〜1公克,每個年齡階段不一樣,以一位無運動習慣的中年期至更年期女性來說,遵循這個計算法便可。例如50公斤的女性每天需要約45〜50公克的蛋白質,也就是6~7份(魚肉豆蛋類)蛋白質或5~6份乳製品。如果活動量較高,再視狀況增加攝取量。「在同一個年齡層當中,影響蛋白質的攝取量包括體重、年紀、活動量等都是主要因素,除了攝取足夠蛋白質,可以多從事阻力運動或有氧運動。」趙于賢指出,最基本的活動量也要滿足每週至少150分鐘以上的運動時間,譬如每次快走30分鐘(含以上),至少每2天一次,可增加肌肉的形成,配合蛋白質攝取能有相輔相成的效果。蛋白質攝取有優先順序瞭解了蛋白質與身體的關聯,如何從食物中等量取得也是課題之一。大家可以按照文章中蛋白質攝取表去自行搭配。優質的蛋白質來自於豆、魚、蛋、肉類,以及乳製品,面對琳瑯滿目的選項,趙于賢用更簡單的辦別方式讓大家輕鬆規劃。「一般人對於計算相同重量下的食材有多少蛋白質覺得費力,有個取巧的方式,以女生的掌心為準,例如肉或魚,只要半掌心大小就等同一份蛋白質。」趙于賢列出幾項生活上常用的蛋白質食材作為攝取參考,以一份蛋白質(含7公克蛋白質)為基準,魚、肉、豆、蛋類各類食品所需份量如下表:表2:各類食材蛋白質含量一份乳品類蛋白質計算方式略有不同,以8公克為基準,對應的乳製品份量如下表:有些人會糾結於烹調方式,其實只要依照蛋白質攝取優先順序,避免油炸和加工過度的食品,也能阻絕過多的油脂與納含量。挑選種類以豆類為優先、再來是魚類及海鮮,之後才是蛋類、禽肉與畜肉,不一定只能用水煮的方式,這樣也會影響食欲。滷煮蒸屬於低油的烹調方式也可以交錯運用,或者多運用蔥、薑、蒜……等天然辛香料的鮮香味,可減少不必要的人工調味料,謹記少油少鹽的原則就好。一天三餐蛋白質攝取建議菜單(資料提供/國民健康署....) 註:以一位50公斤的退休女性為標準,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45〜50公克計算。本文摘自《綠主張月刊》,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2019年11月出版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25 癌症.飲食與癌症
「把食物當藥物」癌症患者怎麼吃?營養師圖文解說
已有很多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的癌症病患接受治療的效果會比較差。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王馨羚營養師表示,營養不良會讓患者的體力變差、降低治療效果及生活品質,以致病情惡化等問題。王馨羚營養師指出,評估癌症病患的營養狀態時,除了營養攝取量之外,還會去了解營養攝取的種類,是否符合患者體態以及體重變化所需要的建議量,為每一位病患進行完整個人化的評估。六類營養,缺一不可營養師提供建議時,會分成六大類食物,包括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堅果種子類。要「吃飽」也許很簡單,尤其癌症病患有時會有「早飽」的效應,建議病患能以均衡飲食搭配方式,在正餐中能攝取全穀雜糧類之澱粉食材,配上蛋白質類,即豆(指黃豆、黑豆、毛豆及其製品)、魚、蛋、肉等,再加上蔬菜纖維質類的食材,兩餐中間可以搭配水果,一天可以喝一次乳品。由於部分患者喝乳品會有腹瀉,且為增加病患的營養攝取量,並有體位較輕狀況者,可以考慮把乳品改成不含乳糖的配方營養品。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有些患者在治療過程會有食慾不振的情況,以致造成攝取量降低,我們會建議搭配營養補充品,以輔助熱量以及蛋白質的攝取。抗癌過程,把食物當藥物治療前期,主要會建議患者均衡營養的概念,首先確認患者體位是否過輕,體位過輕的患者要加強營養輔助,否則將可能在後續的治療中體力透支,這也是治療前的營養補充很重要的原因。在治療中期,患者可能出現藥物副作用,例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狀況,營養師會依照患者狀況給予建議。最常發生的噁心、嘔吐或腹瀉,會建議少量多餐,在最舒服的時候就盡量吃。傳遞「把食物當成藥物」的觀念給患者,食物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一定要吃不然身體沒辦法承受後續的狀況,這樣患者比較能夠理解。關於熱量攝取,有個常見的迷思,很多家屬會燉雞湯、燉魚湯,他們認為營養都在湯裡,所以就多喝湯,不去吃裡面的固體食材。王馨羚營養師強調,固體食材才有足夠的營養,正確方法是先把料吃完,有多餘的空間再來喝湯。癌症病患如果沒有糖尿病,偶爾可以吃些濃湯、奶昔、蛋糕等高熱量食材,補充熱量。或適時地搭配一些配方營養品,希望患者每一口吃進去的熱量能夠比平常一口進去的熱量多一些。 治療後還是要繼續維持營養攝取,原則一樣秉持均衡飲食的概念,除了每餐裡面能夠均衡攝取之外,也希望能夠「多樣化」。有些病患聽別人說哪一樣東西很營養,就幾乎都吃那一樣,會造成營養不均衡。王馨羚營養師建議要多樣化均衡的攝取,譬如說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豐富的植化素、營養素、抗氧化劑的種類就不同,能多樣化攝取為佳。當然,我們也建議少吃不健康的食物,減少紅肉、醃製、煙燻、燒烤等食物的攝取量,有含酒的料理要盡量避免。很多患者在食慾不振、腹瀉的時候會吃益生菌,但是患者若有白血球較低的狀況,則不建議。同時,白血球較低時也要避免生食。均衡飲食最優先!王馨羚營養師解釋道,蛋白質的功用就是建造、修復組織,蛋白質經過分解後會變成胺基酸,胺基酸有很多種,人體細胞會利用胺基酸來合成各種蛋白質,維持生理機能,是非常基本、重要的營養。海中多醣體褐藻醣膠、胺基酸如麩醯胺酸、不飽和脂肪酸如精氨酸、核苷酸、魚油、乳清蛋白等特殊營養品,皆有助調節生理機能。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萃取褐藻中水溶性纖維,近年在台灣有許多針對免疫相關的研究報告,於醫學上使用備受矚目。從營養師的角度,最建議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在不足夠的情況下,可以適時地用配方營養品補充熱量、蛋白質等。患者、家屬很關心的特殊營養品,其實要在基本熱量、營養足夠的狀態下再來補充。只吃這些特殊營養品,其中的蛋白質、氨基酸也會被身體當成熱量利用掉。我們非常強調基本營養要攝取足夠,再來談其他的營養品。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許多患者被診斷癌症後,家人都很緊張,所以會燉魚湯、雞湯,或者買很多蔬菜汁、保健食品等,反而正常的食物不太重視。經過一兩次治療之後,患者便開始發覺肌耐力不太夠。我們會分析飲食給病患一些正確觀念,建議患者一餐要攝取到至少碗的七八分滿的飯量,搭配蔬菜量,一碗飯配一碗蔬菜,再加份一個手掌大小的蛋白質量。一次進食中沒辦法把一餐吃完沒關係,可以分成兩次的量,少量多餐,這樣的進食方式,大部分患者都會覺得比較有體力,從抽血中也可以看到營養指標逐漸回復。建立正確的營養觀念,完整攝取,對身體最好!原文:癌症營養支持,營養師圖文解說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25 養生.聰明飲食
購買中藥材會在7天內吃完嗎?專家:未妥善保存易出問題
大家的成長經驗裡,應該都曾經有過一杯溫熱的枸杞茶,用來明目養肝度過求學時期,比較講究的還有黃耆加紅棗熬製成的補氣湯。民眾大多習慣買一大包中藥材及乾貨,長時間存放在家中慢慢食用,但是若不當貯存,是否容易會有變質的疑慮呢?四神湯、藥燉排骨、薑母鴨等美味且藥性溫和的藥膳,不少人會買回家自己煮。但,買回來的中藥材及乾貨,你會在七天內吃完嗎?或是認為它們不易腐壞而久放於家中?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江文章表示,中藥材、乾貨若未妥善保存,很容易出問題。乾燥、低溫、通風是貯存要件中藥材及乾貨容易因存放環境不良而變質,尤其臺灣氣候潮濕且高溫,不利貯藏。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發霉,不僅會導致中藥材及乾貨失去藥效及風味,更會產生黃麴毒素及赭麴毒素等致癌物危害人體健康。易發霉的藥材包括黨參、當歸、黃耆、桔梗、陳皮及冬蟲夏草等。因此在貯存上最主要必須防止黴菌污染,務必要保持乾貨及藥材本身的乾燥,環境則要陰涼通風,相對濕度不能超過 70%,藥材水分含量則要保持在 15%以下。太陽曝曬或低溫冷凍可防蟲害中藥材及乾貨保存不良還會出現蟲蛀、泛油、變色、散氣或失潤等問題。蟲蛀會造成藥材損傷,如人參、黃耆、當歸等,一般害蟲在48℃以上或 -4℃以下可致死,可利用太陽曝曬、烘焙及低溫冷凍來殺蟲。泛油是指糖質、黏液質在表面呈油狀泛出,如杏仁、枸杞、麥門冬等,多半是因高溫多濕、不當擠壓或存放過久而造成。變色是指受到酵素作用、光線照射、氧化作用及濕度影響,造成中藥材及乾貨顏色改變,如紅花、菊花、枸杞等。散氣是指揮發性成分揮散走氣,如麝香、丁香、小茴香等。失潤則是指過度乾燥,導致失去質地潤澤變得乾硬,如五味子、桂皮、橘皮等。以上問題的根源幾乎都在溫度與濕度,江文章認為,一定要注意防潮,避免高溫多濕,因此務必要密封,最好還可以冷凍(除了有些藥材受凍後,蛋白質或其他膠體會發生不可逆的凝固作用,解凍後無法復原,購買前可先詢問),或至少要冷藏保存。而且記住千萬不要買多,並盡快趁新鮮食用才是良策。(本篇審稿專家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江文章)
-
2019-12-24 新聞.健康知識+
平常不感冒或生小病 一旦發作就是大病一場?
很多人有一個認知「平時不生小病,更容易生大病」,如果長期沒有生病,一旦發作就會非常嚴重。其實某些時候是因病毒潛伏時間長,並不是經由小病累積的。百科名醫網指出,導致感冒的病毒約有30%~50%都是鼻病毒。鼻病毒就寄居在上呼吸道裡,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等,造成流涕、鼻塞、頭痛、咳嗽等一系列症狀,1週左右就能自癒。在入侵體內的病毒大量複製、傷害呼吸道上皮細胞之前,身體的免疫系統會設置幾個門檻,阻止病毒肆虐。第一個是干擾素,在抗病毒機制中,干擾素是身體最早出現的防禦反應因子,它能阻止病毒在體內的進一步複製和擴散。在出現流涕、鼻塞等諸多症狀之前,身體就已經開始恢復了。另外我們的細胞會自己凋亡,病毒感染細胞後,細胞可以主動凋亡,從而破壞病毒複製的場所,抑制病毒複製和擴散,繼續對身體造成影響。免疫力和遺傳因素、年齡、一般健康狀況等因素有關,但有些病毒能輕易突破免疫防護,像是B肝病毒、痘類病毒、腺病毒等;有的病毒的蛋白就有毒性作用,用不著高度複製,就能導致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病毒很早就入侵體內,侵入宿主細胞後,會潛伏一段時間,並不表現出任何症狀,這段時期被稱為潛伏期。潛伏期長短不一,短的可能只有幾分鐘或數小時;大多數病毒的潛伏期為幾天,長的可能達到幾個月甚至幾年。潛伏期長的病毒,被免疫系統限制在特定部位,沒有任何疾病表現,不足以引起我們的注意,甚至不會被免疫系統識別和清除,而是與免疫系統達成一種暫時的平衡。一旦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潛伏在體內的病毒就能大量繁殖,突然出現症狀,給人一種突然爆發大病的感覺。所以平常得不得感冒,跟生大病並無因果關係。
-
2019-12-24 養生.聰明飲食
素食者最易缺6種營養素 吃素的正確方式學起來
以前逢年過節必吃肉,現在恨不得每天都“吃草”。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女性,開始追求純素食飲食。雖然看似健康,但長期吃素很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素食者最容易缺少的6種營養素1、維生素B12據英國《電訊報》12月18日報導,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學專家在一次報告會上指出,針對172名純素食男性的研究發現,約1/5的參與者嚴重缺乏維生素B12 。而維生素B12缺乏可能導致的結果有:惡性貧血、神經受損、雙腳、雙手麻木、男性不育等問題。專家指出,由於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魚、肉、家禽、雞蛋、牛奶和奶製品中,絕大多數植物性食物中並不含有。因此,純素食者長期得不到補充,就會出現缺乏的情況。解決方法:長期完全素食者可食用額外添加維生素B12的食品或膳食補充劑。2、n-3多不飽和脂肪酸不含魚、蛋或海洋蔬菜(海藻)的飲食通常缺乏長鏈n-3多不飽和脂肪酸,如EPA和DHA等,它們對心血管健康以及眼睛和大腦功能很重要。與非素食者相比,素食者,尤其是純素食者,血液中的EPA和DHA濃度較低。解決方法:素食者可以從部分海藻類食物(海帶、紫菜、螺旋藻、髮菜、裙帶菜等)、亞麻籽油、紫蘇油等食物中補充它們。3、維生素D在EPIC-Oxford研究中,素食者維生素D的平均攝入量最低(0.88微克/天),是葷素搭配者平均攝入量的1/4。解決方法:對於純素食者來說,維生素D的狀態取決於陽光照射和維生素D強化食品的攝入。4、鐵動物血、肝臟、瘦肉中的鐵為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高,而植物性食物雖然鐵含量較高,但主要是非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低。解決方法:對於純素食者,可以從菠菜、蠶豆、扁豆、黑木耳等食物中補充,但利用率不高,此外,還可以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促進鐵的吸收。5、鋅純素食者的鋅攝入量比雜食者低,缺鋅的風險也相對較高。解決方法:素食者,特別是純素食者注意,要適當增加堅果、菌菇類、豆類、全穀物等的攝入。不過在食用堅果時要注意控制量,防止攝入過多脂肪。6、鈣對於那些連奶製品和雞蛋都不吃的純素食者,鈣的來源非常局限。解決方法:多吃其他富含鈣的食物,如綠色蔬菜、杏仁、用石膏做的豆腐等。如果缺鈣問題嚴重,建議適當攝入一些乳製品,甚至雞蛋。吃素也要營養均衡,不建議單純靠吃素來減肥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臨床營養師胡環宇提醒,人們從“吃素”中得到的氨基酸,鐵,鈣,鋅,一些維生素等必需的化合物很有限。此外,植物蛋白的吸收要慢得多,所有這些都會對免疫力和生殖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天然素食品中,想獲得全面豐富的營養,並非就是青菜豆腐那麼那麼簡單,還得有所講究。建議素食者堅持喝奶類,特別是牛奶,補充鈣質。吃素的人,吃糙米或胚芽米才更完善,因為糙米或胚芽米中補充了麵筋所缺的氨基酸,至於碳水化合物、脂肪、穀類、植物油都可以足量滿足要求。而對於想通過吃素來減肥的人,營養專家並不推薦。不平衡飲食結構,很可能造成營養素不足,如果素食者不能很好的掌握飲食方法,不能及時補充容易缺乏的營養素,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純素食並不值得過度提倡。本文摘自《搜狐健康》
-
2019-12-24 養生.聰明飲食
吃巧克力護心、防中風! 營養師教你怎麼挑對身體好
你沒有看錯!多吃巧克力真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根據許多研究指出,人體腸道中含有許多共生細菌,可以幫助食物的消化及疾病的預防,與人體的免疫力有極大的關係。其中,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研究更發現,腸道細菌還能發酵純巧克力成為一種消炎化合物質,而這種消炎物質被證實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率。研究團隊發現,最原始的可可豆,不僅零膽固醇,也沒有糖分,尤其裡頭含有一種名為「黃烷醇」(flavanol)的成分,經由腸道發酵後,可以釋放出多酚類化合物,對於心臟及血管有極大的益處,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因為巧克力是一種多酚類的抗氧化物,而抗氧化劑可以對抗體內自由基的產生,研究發現,裡頭含有一種為「黃烷醇」的成分,具有降低血壓、降發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好的膽固醇),並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壞的膽固醇)的氧化作用等優點,因此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想要利用攝食巧克力作為心血管保健方式,張斯蘭說,目前市售的巧克力,多半可可含量都只含20~30%,尤其部分巧克力為了增加風味及硬度,還額外添加了奶油、氫化植物油等,這類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含量,絕大多數含有過多熱量,很容易導致肥胖、糖尿病、心臟病與中風,反而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因此,最好是挑選包裝標示可可成分含80%以上的無糖黑巧克力,不一定要買含百分之百的可可,因為可可含量越高,製作成本就越高,且口味吃起來又酸又苦;另外,白巧克力成分僅有糖與脂肪,並不是巧克力,可別搞錯了。雖然黑巧克力中的黃烷醇有益心血管的保養,但並不代表可以隨意的大量食用巧克力,那麼每天該吃多少量?張斯蘭說明,目前文獻並沒有明確建議每天應該要吃多少的量,但是站在營養學的立場,建議適當攝取為佳,每天以1到2片(或顆)的量為主,若超過5片(或顆)就屬過量,反而會適得其反。另外,張斯蘭也建議,可以購買沖泡的可可粉,因為比起固體狀的巧克力,可可粉加工的手續較少,相對的,黃烷醇破壞的程度也會較低。飯前或飯後吃巧克力都可以,飲食上並沒有特別的禁忌,但因為巧克力的磷成分較高,腎功能不佳的民眾應視自身情況攝取,而市售的巧克力多半含有些許糖分,糖尿病患者也不宜攝取。值得提醒的是,因巧克力含有少量的咖啡因,雖然適當攝取有助情緒好轉、降低壓力、幫助安定神經等功效,然而若有失眠或睡眠障礙者,下午3點過後就避免再攝取巧克力了,以免造成睡眠方面的問題。延伸閱讀: 吃粥整腸健胃? 4種狀況恐怕會愈吃愈慘 五穀雜糧健脾養胃 搭配2種食物還能助消化、改善疲勞 
-
2019-12-24 科別.兒科
5歲男童狂做伏地挺身2個月練出腹肌 醫:母湯喔
中國大陸一名五歲男童喜愛搏擊運動,爸爸兩個月前開始訓練他運動,如今男童已有腹肌,甚至可以連續做幾十個伏地挺身。但醫師表示,太小開始練肌肉恐影響發育而長不高,甚至容易有骨折的風險。根據《澎湃新聞》報導,大陸遼寧葫蘆島一名五歲男童喜歡搏擊運動。爸爸發現他很有練武天份,因此從兩個月前開始訓練他,如今男童不但可以連續做幾十個伏地挺身,健腹滾輪也可以推二、三十下,現在已練出腹肌。但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侯家瑋表示,孩童尚未發育成熟,骨密度也未發展完全,若是為了練肌肉而從事重量訓練或過度運動,可能因為力量拿捏不當,容易發生骨裂、骨折的危險。且過度運動也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對孩童反而是個傷害。另外,重訓和過度運動也可能導致生長板受傷、發炎。由於生長板周邊受傷會產生修補的結締組織,可能影響骨細胞的增生數量,導致孩童長不高。因此侯家瑋建議,練肌肉還是等到18歲後才開始比較好;若是想要長高,也可多補充蛋奶豆魚等優質蛋白質以及牡蠣、豬肝等含鋅食物。侯家瑋說,想要訓練孩子的運動和協調能力,最好以有氧運動為主,並且不可過量,感到痠痛就應該停止。他舉例,跳繩便是很好的有氧運動,並可刺激生長板;通常小學一年級一天的跳繩量不可超過100下,並分多次完成為佳。至於練肌肉,等到長大再練也不遲。
-
2019-12-23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遇冷手腳冰冷很正常?醫師提醒有這些症狀需特別警覺
35歲郭姓少婦每當遇到寒流或氣溫下降,四肢常會出現僵硬、冰冷症狀,雙手更是慘白毫無血色,原本以為只是血液循環差,不以為意,沒想到日前右半邊臉頰竟然也面癱,趕緊到醫院就醫,經仔細檢查後確診為「冷凝球蛋白血症」,給予藥物治療後已無大礙,醫師提醒應注意保暖,有異常狀況應盡快就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免疫風溼科主任蔡肇基表示,「冷凝球蛋白」是人類血清中的一群遇冷即沈澱之免疫球蛋白,在低體溫時,會在血管產生凝結,導致局部血流阻塞不順,當體溫上升時,則又會再次溶解恢復正常,因此罹患此症患者的手指或腳指,遇到氣溫驟降,往往就會出現血液循環不佳的症狀,膚色變白或變紫,外觀有如凍傷。該少婦除了皮膚異狀之外,也出現手部關節僵硬、臉部局部面癱的情形,就醫時自述並沒有相關的病史,因此趕緊安排抽血檢查,發現是C型肝炎帶原者,由於C型肝患者約有五成機率會出現「冷凝球蛋白血症」(即「抗磷脂症候群」),進一步分析血清後,果然確診為此症。蔡肇基指出,目前針對「冷凝球蛋白血症」的致病原因主要是以身體免疫疾病患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及硬皮症等疾病所引發,慢性發炎性疾病,像是癌症或C型肝炎都會引起,若症狀較輕者可採用通暢血液循環藥或抗凝劑來舒緩症狀,嚴重時需考慮使用免疫抑制藥物及類固醇,多數患者用藥後的效果都十分顯著。蔡肇基也提醒,冬天手腳冰冷的原因很多,以急症來說,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因心臟力量不足或動脈血管硬化等問題,無法將血液輸送到四肢,特別容易手腳冰冷。此外,慢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中有些會釋放出冷凝蛋白,而使血液結塊血管栓塞,而甲狀腺機能低下者,也會因新陳代謝緩慢,血管活性差而四肢冰冷。至於最常見的貧血者,因紅血球數量不足,導致血液攜氧量不夠,都屬於容易手腳冰冷的族群,一旦發現自己比過去似乎變得特別容易手腳冰冷,或手腳冰冷過程有異狀,都須特別提高警覺,以免延誤治療黃金期。延伸閱讀: 冬天總是手腳冰冷? 別以為很正常!恐是心血管疾病前兆 怎麼穿都還是好冷? 常吃8樣食物讓你從胃暖到心
-
2019-12-23 新聞.健康知識+
對抗血管過度新生導致疾病 抗癌名醫推薦吃這2類水果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逆轉疾病的科學食療聖經》,作者李維麟】抗血管新生水果核果(Stone fruit)是夏季的水果,它們以甜美帶著汁液的果肉與中心裝著核的凹洞而著名。你能夠馬上認出它們:桃子(peaches)、李子(plums)、油桃(nectarines)、杏桃(apricots)、櫻桃、芒果甚至是荔枝。許多抗血管新生(以及再生、DNA防護,我們之後將會討論)的生物活性,包括類胡蘿蔔素、山奈酚、花青素(anthocyanin)、檞皮素和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都存在於核果中。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U.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和芝加哥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兩項研究顯示每天攝取兩顆中等大小的核果與減少男性六六%的食道癌風險和一八%的肺癌風險有關。當涉及選擇核果時,沒有所謂壞的選擇,但是一個有用的訣竅是李子抗癌多酚(cancer-fighting polyphenols)的含量是桃子的三倍。在實驗室中,杏桃成份中一種稱為葉黃素的類胡蘿蔔素,可以預防會損害大腦的β- 類蛋白澱粉纖維(beta-amyloid fibrils)的形成,這種物質與阿茲海默氏症的異常血管新生有關。雖然食用果乾可以容易彌補不足的水果攝取量,但還是盡可能挑選新鮮的水果,因為乾燥會降低其生物活性的含量。蘋果對你很好,但是要瞭解選擇哪種類型可能令人困惑。蘋果中含有若干抗血管新生多酚,包括咖啡酸(caffeic acid)和阿魏酸(ferulic acid)。兩項主要的營養流行病學研究,歐洲癌症營養前瞻性調查(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EPIC)和退休美國人的飲食與健康研究(NI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分析食用某些水果和癌症間的相關性。針對蘋果的結果令人印象深刻。每天食用一到兩顆蘋果的人,罹患膀胱癌的風險減少一○%、結腸癌風險減少二○%,而肺癌風險減少一八% 。生長於全世界的七千五百種蘋果中,市面上可買到的大約有一百種。除了它們的味道和質地以外,堅實、酥脆、甜、酸、溫和,很難知道它們對於健康有何不同的影響。研究提供了答案,眾多品種中,擁有最高防禦促進多酚含量的前三名分別是:翠玉蘋果(Granny Smith)、五爪蘋果(Red Delicious)和小皇后蘋果(Reinette 或Little Queen)。每當蘋果季節來臨,一定就會有蘋果酒(apple cider)。濁蘋果酒(Cloudy apple cider)對健康尤其有益,因為它保留更多生物活性。清蘋果汁(Clear apple juices)已經被過濾,雖然不是全部,但是這麼做會移除許多的健康複合物。梅約診所(Mayo Clinic)一份針對三萬五千一百五十九人的研究顯示每個月飲用兩份蘋果酒或蘋果汁與減少三五%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相關。季節性的莓果,如草莓、覆盆莓(raspberries)、黑莓(blackberries)、藍莓(blackberries)和蔓越莓(cranberries)都可以增強你身體的血管新生防禦。它們強烈的色彩和酸度是有效生物活性存在的暗示,包括花青素和鞣花酸(ellagic acid),兩者皆具有抗血管新生的活性。在歐洲癌症營養前瞻性調查中,跨越十個歐洲國家,共四十七萬八千五百三十五人的飲食和健康模式持續被調查超過二十年,以取得它們與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包含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相關性。一個關鍵的結論:攝取莓果與較低的癌症風險有關。每天食用五分之一杯莓果(berries)的人發展出肺癌的風險降低了二二% 。黑覆盆莓(black raspberry)是一種特殊的覆盆莓品種。深色反映出它生物活性的高濃度。黑覆盆莓的臨床試驗已經在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s)患者身上進行去檢視它們的效用,這個症狀是一種癌前病變。結果顯示黑覆盆莓可以使病變較不具侵略性,減少預示癌症進展的細胞變化。相同的結果也在癌前大腸息肉上看到,黑覆盆莓同樣減緩了它們的成長。藍莓天然的深藍色反映出它們具抗血管新生生物活性的飛燕草素(delphinidin) 。七萬五千九百二十九名女性的研究顯示每週食用一杯新鮮藍莓的人,罹患乳癌的風險減少了三一% 。如同我之後會告訴你們的,藍莓在活化多種健康防禦系統上擁有卓越的能力。草莓是鞣花酸的良好來源,具有有效的抗血管新生活性。草莓的酸度反映出這種酸。高濃度的鞣花酸可以在三種品種中發現:紅寶石(Rubygem,源於紐西蘭)、卡姆羅莎(Camarosa,來自俄亥俄州河谷)和奧斯曼(Osmanli,源自土耳其) 。這些品種值得你在市場中搜尋。儘管蔓越莓非常酸,但是它們其實只有低含量的鞣花酸。不過它們具有高濃度的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ns),這種生物活性也具有抗癌和抗血管新生的效用。
-
2019-12-22 養生.抗老養生
長壽研究員找出長壽祕訣 百歲人瑞都吃的7種藍區食物
長壽研究員布特納(Dan Buettner)在新食譜《藍區廚房》(The Blue Zones Kitchen)中指出,全世界活到100歲以上的人瑞,其飲食有許多共通點,或許這就是他們的長壽祕訣。雖然長壽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但普遍認為飲食可促進老人健康。所謂「藍區」就是指居民壽命長的地區,從哥斯大黎加到日本、希臘及加州,這些居民的飲食通常富含以植物為主的食物,而且藍區飲食攝取的糖、肉和乳製品,也遠低於美國飲食。以下是布特納列出的七種藍區食物:豆子 每天至少半杯從鷹嘴豆到大豆、黑豆,藍區居民都愛吃豆子。豆類的纖維含量很高,對健康和長壽至關重要,因為有助腸道內健康的細菌,還含有大量蛋白質。豆子配上像米或玉米的全穀物,就形成完全蛋白質,也就是含有健康所需的所有胺基酸。藍區居民所吃的豆類是美國人的四倍,布特納建議每天至少吃半杯。堅果 每天吃兩把百歲人瑞的另一個共同點,就是習慣把營養豐富的堅果當零食,堅果富含健康脂肪、纖維、鉀、鎂和蛋白質。布特納認為,如果每天吃兩把左右的堅果,可能給自己延壽幾年。橄欖油 減少慢性病藍區居民把橄欖油用於幾乎所有的烹調,還與麵包、沙拉和蔬菜一起食用。橄欖油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壞膽固醇(LDL),繼而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它還具有抗炎作用,並富含抗氧化劑,降低罹患許多慢性病的機率。十字花科蔬菜 減緩衰老布特納發現屬於藍區的義大利撒丁島(Sardinia),居民特愛吃十字花科蔬菜。這些蔬菜的飲食有益於甲狀腺功能,可減緩衰老過程,而且富含纖維、葉酸和維生素C、E和K,對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健康、強壯骨骼、加強免疫系統都很有幫助。水 藍區最愛飲料除了食物,飲料對長壽也很重要,藍區居民最愛的飲料就是水,他們大量飲水。西化飲食中,每天多達一半的糖來自汽水,即使是無糖汽水,所含的人工甜味劑對健康的傷害不輸糖。咖啡和茶 防癌健腦許多研究表明咖啡對人有好處,可以降低心臟和肝臟疾病的風險,且有助大腦健康。若你不愛喝咖啡,可試試喝茶。在藍區之一的日本沖繩,人們喝大量的綠茶,有助防癌和降低糖尿病風險。適度飲酒 葡萄酒預防心臟病藍區另一個共同特點是人們適度飲酒,尤其是葡萄酒。葡萄酒的酒精濃度不高,但有豐富的多酚(polyphenols),這種葡萄皮的化合物可以預防心臟病。紅酒還可提高吸收抗氧化劑的能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19-12-22 養生.聰明飲食
少了這項營養素加速老化!研究顯示年長男性最易缺乏
我們都知道攝取各種維他命有益人體健康,但是維他命的種類繁多,更有幾種特別容易被忽略。波士頓塔芙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負責「維他命K實驗室」的莎拉.布斯博士說:「年長者,特別是年長的男性,是攝取維他命K最少的年齡層。」研究顯示,缺乏維他命K容易加速幾個老化現象,如認知能力、心血管功能及行動能力等。密西根大學Samuel and Jean Frankel心血管中心心臟科醫師巴恩說:「維他命K和凝血息息相關。」除此之外,蛋白質也相當重要,可以強健老化的骨骼及心血管,布斯說:「避免組織鈣化對老年人非常重要,比如說膝蓋的軟骨鈣化經常導致關節炎,而維他命K正是避免鈣化、生成組織的關鍵元素。」美國營養與飲食協會發言人茱莉.史特凡斯基表示,維他命K分為K1和K2,深綠色蔬菜中通常含有豐富的維他命K1,而維他命K2可以從蛋黃、牛肉等肉品及發酵食品中攝取。維他命K建議的攝取量男性為120微克(mcg),女性為90微克,通常一杯深綠色的蔬菜就足夠一天的維他命K攝取量。史特凡斯基提醒,吃蔬菜加些健康油脂,更能幫助體內維他命K的吸收,因此建議烹調蔬菜時使用橄欖油等健康油品。抗凝血劑Warfarin可以預防心血管栓塞,但也會影響維他命K在體內的作用。因此專家建議,定期服用抗凝血劑的人,要調節攝取維他命K的分量,然而這不代表要完全避免攝取維他命K,因為維他命K含有其他成分如抗氧化劑、纖維、葉酸和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