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蘇一峰
共找到
79
筆 文章
-
-
2022-04-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陽性了,先衝急診室PCR?五張圖教你正確做法,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本土確診病例連續多天超過5000例,週二(4/26)居家隔離改為「3+4」新制,對於匡列密切接觸者的天數,也從原本的4天縮短至2天。民眾在接觸到確診案例後、自己被列入密切接觸者,第一步就是要用家用快篩來確認是否染疫,萬一快篩陽性,不少人想到是「立刻往急診室做PCR」,這樣的想法卻已經造成急診室人滿為患! 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發文說,雙北急診想要做PCR的排隊人潮,從早到晚都滿滿、急診主任醫師白永嘉也提醒,快篩陽性的民眾千萬不要因為恐慌,就到急診採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雙北和其他高風險縣市,已陸續開設社區篩檢站,快篩陽性的民眾若出現警示症狀才需要去急診,如果是為了知道是否真的確診,要利用社區篩檢站,把急診資源留給有嚴重症狀的急重症民眾就醫。●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發放公費家用快篩試劑定點診所 什麼是警示症狀? 台灣急診醫學會也特別製作圖表說明,只要這7項警示症狀出現任何1項,就要到急診就醫,包括1喘或呼吸困難。2持續胸痛胸悶。3意識不清。4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5無發燒但心跳超過每分鐘100次。6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7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 4類民眾篩檢指引 1無接觸史且無症狀之民眾:無須接受病毒篩檢,請勿至醫療院所或社區篩檢站要求篩檢,維持適當個人防護及衛生習慣即可。 2無接觸史但有輕微症狀,或有接觸史但無症狀之民眾:用家用快篩自我檢測,若陽性,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 3有接觸史或接受匡列隔離且有輕微症狀,或前述家用快篩陽性之民眾:請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 4. 出現新冠病毒中重症警示症狀之民眾:請立即至急診就醫。 新北市政府整理快篩陽性後,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最安全、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四個問答一次看! 問題一:快篩結果是陽性,我該怎麼辦?解答:一、請速至鄰近的社區探檢站或篩檢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二、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使用過之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請攜帶至社區探檢站或篩檢醫院,交予院所人員。 問題二:不能搭大眾運輸,我要怎麼去採檢?解答:一、可自行前往(步行/自駕)或請同住家人在做好防疫下協助載送,並建議一起做進一步探檢。二、偏遠地區民眾,無同住家人協助載送,可撥打所在地衛生所電話,請求協派送防疫計程車。 問題三:等待PCR結果出來前,我要注意什麼?解答:必須外出時,請全程正確佩戴口罩,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觸不特定人之場所,禁止聚餐、聚會或其他類似活動。禁止至醫院陪病,非急迫的醫療或檢查應延後,倘有急迫性醫療需求,應主動與地方衛生所聯繋,或撥打1922,依指示就醫。 問題四:當我接到醫院通知或查詢健保快易通是PCR陽性時,我要注意什麼?解答:先不要驚慌,目前流行的病毒株特性,全國輕症無症狀比例為99%以上,請先離自己一人一室,戴口罩、保持窗戶通風,如有外請無接觸拿取,靜候衛生單位聯繋。●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重點不是丟多少物品,是不買多少物品!斷捨離5好處,讓你生活輕快愉悅、無腦存錢財富自由.醫師:每天做1個動作,焦慮、憂鬱、巴金森症一網打盡!.打個噴嚏啟動過敏開關,眼淚、鼻涕流不停?3分鐘顫掌改善體循環,減少感冒、鼻子過敏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雙北醫院快擠爆!白天到黑夜擠滿採檢人潮 醫拜託「這2類人」別來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本土確診數連2天突破5千例,許多擔心染疫或足跡重疊的民眾都到醫院採檢PCR,就有醫生表示,現在從白天到黑夜,醫院擠滿排隊採檢的人潮,雙北的醫院都快被擠爆,呼籲無家人確診或無症狀的民眾,不要因為恐慌就擠到急診篩檢,請把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台灣本土確診數日日攀高,許多擔心染疫的民眾都擠到醫院做採檢,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寫道,從白天到黑夜,醫院充滿排隊採檢的人潮,因人數太多,導致排隊民眾不斷地抱怨,感嘆「與病毒共存真的沒那麼輕鬆」。從蘇一峰貼出的照片,可見不論早晚急診室外都是長長的排隊人龍等篩檢,因為一般人只能到急診採檢PCR。他表示,半夜隔離病房急收入喘起來的病人,本想請急診櫃檯幫忙,但急診回應「目前忙爆了」,「現在半夜了,急診還有十幾個民眾在等待篩檢處理」。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也在臉書表示,急診室每天擠滿做篩檢的民眾,雙北的醫院都快被擠爆了,各縣市狀況應該也都差不多,因急診還必須處理很多心肌梗塞、敗血性休克、重大外傷等中重症的病人,呼籲「無家人確診或無症狀的民眾,不要因為恐慌擠來急診篩檢好嗎?」白永嘉並分享急診醫學會呼籲民的4點就醫策略,希望能把醫療資源留最需要的人:1. 無接觸史且無症狀之民眾:無須接受病毒篩檢。請勿至醫療院所或社區篩檢站要求篩檢,維持適當個人防護及衛生習慣即可。2. 無接觸史但有輕微症狀,或有接觸史但無症狀之民眾:用家用快篩自我檢測。若陽性,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3. 有接觸史或接受匡列隔離且有輕微症狀,或前述家用快篩陽性之民眾:請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4. 出現新冠病毒中重症警示症狀之民眾,請立即至急診就醫。
-
2022-04-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阿妹演唱會再傳確診 陳時中:下載APP不會影響這麼多人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被問及日前記者會前四度吸鼻子,外界擔心是過敏還是感冒。陳時中表示,「雖然年紀大了,但身體健康還好」。至於阿妹演唱會陸續出現確診者,陳時中也表示不會任意取消活動,若民眾下載社交距離APP,就不會影響這麼多萬人。由於蔡英文總統日前因接觸確診家人而自主隔離10天,曾與蔡開會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和衛福部長陳時中則因蔡英文總統PCR陰性,只需自我健康監測。但他日前在記者會在四度吸鼻子的片段,醫師蘇一峰在臉書寫出「喇叭開到最大聲,仔細聽阿中部長是鼻子過敏,還是普通感冒,還是?」陳時中今天下午臨時新增行程,參加第32屆台北電器空調3C影音大展時被問及此事。他表示,「大家很關心健康,包括咳嗽和吸鼻子狀況,雖然年紀大了,但身體健康還好」。另外,他今天在記者會也表示,考慮將以社交距離APP取代現行的實聯制。但外界質疑若民眾連實聯制都懶得掃,推行APP難道不會有困難?陳時中表示,目前APP下載約600萬人,希望能推到1200萬人,讓防疫步調可以加快。而對於天后阿妹一連12天的演唱會陸續出現確診者,他也表示,現在走的是正常生活下的防疫,所以正常活動不會任意取消,也因此希望大家都能下載社交距離APP,近距離接觸者才會收到通知,就不會一場演唱會就影響那麼多萬人;民眾也可做快篩把疑慮降到最低。
-
2022-04-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篩國家隊準備中 陳時中:有800萬劑共同供應契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今受邀至義光教會婦女團契進行專題演講,提及將提供800萬劑家用快篩共同供應契約。會後陳時中接受媒體採訪時則透露,「快篩國家隊」已在準備中,免費發放快篩試劑是「沒有問題。」被問及是否參戰桃園選舉,他感謝民眾抬愛,但目前沒規畫選舉之事。地方傳出桃園市長鄭文燦看好陳時中,認為他若參選一定勝選,只是綠營布局除了桃園,也要考慮雙北。對此,陳時中表示,謝謝大家抬愛,目前沒有規畫選舉的事。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日前指出,國內快篩需求大增,試劑售價卻比國際高許多,呼籲行政院速籌組「快篩國家隊」,由政府發放免費試劑,以減輕人民負擔。陳時中演講後回應,「這都在準備中,沒有問題。」另有關有醫師蘇一峰於臉書質疑,陳時中日前記者會時吸鼻子四次,「是鼻子過敏,還是普通感冒,還是?」他建議比照醫療人員,連續PCR 14天就可以繼續上班。對此,陳時中表示,「無論隔離或相關狀況都有科學證據和做法,每個人的身體要自己照顧好。」至於今天新增本土案例數是否會超過500例?陳時中表示,下午疫情記者會再宣布。
-
2022-03-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疫苗止疫情? 醫師:提高3劑覆蓋率才是重點
明日起邊境解封,將開放外籍商務客來台,第4劑疫苗成為外界關注議題,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認為,目前的新冠疫苗保護力已到極限,需新疫苗才能止住疫情;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則表示,提高3劑疫苗覆蓋率為主要重點目標,次世代疫苗「最快這一兩個月就有結果」。蘇一峰舉例,根據以色列研究為例,打完4劑疫苗的人,抗體可上升9至10倍,但還是會被Omicron感染,症狀輕微,但病毒量高,抗感染效力最多30%,「疫苗保護力似乎已經到了極限」,需要開發新疫苗。潘建志表示,台灣現在主要目標還是要繼續提升第1、2、3劑的覆蓋率,打完前2劑對於Omicron「防止傳染」的能力僅3個月,而打第3劑是為了延長保護力,不要再繼續傳染下去。潘指出,香港防疫不比台灣差,但去年6至9月打完前2劑疫苗,過了3個月,遇到Omicron時,已無法阻止病毒傳染,但仍可防止重症;台灣去年10至12月才剛打完2劑疫苗,還在3個月的高抗體濃度保護期,因此疫情才沒這麼嚴重,顯見打第3劑提高保護力的重要性。潘建志說,針對Omicron變異株開發新疫苗,國外看到以色列的經驗後,也開始研發次世代疫苗,如AZ及莫德納已經進入人體試驗,最快這一兩個月應該就會有結果,台灣也已經下訂單;另莫德納今年2月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次世代疫苗預計於2022下半年推出供民眾施打,但仍取決的各國主管機關核准的快慢。
-
2022-03-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第4劑? 醫師:面對Omicron「疫苗保護力已達極限」
國境嚴管已超過2年,隨著本土疫情逐漸趨緩,明日起邊境解封,將開放外籍商務客來台,第4劑疫苗成為外界關注議題,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指出,近年開發的新冠疫苗似乎無法抵擋,關鍵在於「保護力已到極限」,恐怕需新疫苗才能止住疫情。面對Omicron疫情,需要打到第4劑疫苗嗎?蘇一峰舉例,根據以色列研究為例,打完4劑疫苗的人,抗體可上升9至10倍,但還是會被Omicron感染,症狀輕微,但病毒量高,抗感染效力最多30%,「疫苗保護力似乎已經到了極限」,需要開發新疫苗。但蘇一峰也說,在預防重症的前提下,打過2劑或3劑疫苗就足夠了,還要不要繼續打,全憑個人選擇,但「台灣有大量疫苗最近快要過期了,如果開放第4劑,我願意去打」。
-
2022-02-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非一律補助至上限 指揮中心:醫護染疫補償取決兩標準
眾多醫護因抗疫卻染疫,衛福部去年三月提高醫護染疫補償金上限,從卅五萬元提高至一百萬元,但一名確診醫師肺纖維化,易喘,只拿到廿萬元,另有確診醫師只獲六萬五千元補貼,遭批人命不值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補償金審定由審議小組依症狀輕重和治療過程而定,並非染疫就補助至上限。一名染疫胸腔科醫師說,自己被患者嘔吐物噴濺,確診後住院十天,停工一個月,卻僅獲六萬五千元;另一位醫師病情更嚴重,停工兩個月,肺部組織三成纖維化,永遠無法恢復,最後獲賠廿萬元。莊人祥說,衛福部有成立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只要康復後六個月內有任何醫療相關問題,都可參與此計畫。「這根本是在踢皮球,把球又踢回醫院。」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說,癥結不在於到哪裡看病,政府不應以「可去整合門診看診」帶過,必須正視醫護染疫的補償問題。此外,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公布今年一月廿七日最新會議紀錄,與新冠疫苗相關共四十件,最後六例核予救濟。
-
2022-02-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染疫醫:20萬補償 換不回健康肺
醫護染疫不得已,最近一位染疫醫師拿到防疫補償金六點五萬元,同儕不平,大嘆人命不值。本報獨家專訪這位醫師還原染疫過程,當天為了幫一位患者插管,同時協助的醫護和清潔、傳送員及警衛,累計十人確診。他說自己是輕症,補償金額少,一位肺部三成纖維化的同事拿到廿萬元,但這廿萬換不回健康的肺。穿全套隔離衣 難擋病患嘔吐衛福部去年三月宣布將醫護染疫補償金上限,從卅五萬元提高至一百萬元,但去年五月本土疫情爆發造成許多醫護染疫,北市聯醫陽明院區更是「重災區」,多位醫護癒後飽受「新冠後遺症」困擾,體力大幅下降、半夜胸痛驚醒,更有工作人員因家人染疫死亡,就此離開傷心地,不願意重回醫院工作。這位獲六點五萬元補償的胸腔科醫師說起染疫情形,歷歷在目。去年六月疫情高峰,天天都有肺浸潤患者急須插管治療。當時他遇到插管困難的百公斤病患,「病患一邊插管,一面嘔吐,不時要監測血氧,除了我和三名護理師,還有麻醉主任、麻醉護理師。」大家穿起全套隔離衣協助,最後六人中有五人染疫。當天的負壓隔離室外,還有一位外科醫師診查外傷病人及一位泌尿科醫師會診,兩位醫師也雙雙染疫。此外急診室的清潔、傳送人員及警衛也被波及,同天累計十人確診。肺損走路會喘 拿30萬又如何胸腔科醫師表示,他被嘔吐物噴濺感染住院十天,使用瑞德西韋治療,出院後自主健康管理,累計停工一個月,薪資大打折,卻僅獲六萬五千元。但另一位醫師更嚴重,使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治療,停工兩個月,肺部三成纖維化,永遠無法恢復,獲賠廿萬元。清潔和傳送人員也受創嚴重,一位住院二個半月,走沒幾步路就開始喘,「四成肺功能喪失,就算拿卅萬又如何?」;另一位雖為輕症,但先生也因此染疫,重症往生,「先生過世後她非常憂鬱,最後這兩位都辭職了。」醫師問她是否在意自己拿多少?她一點也不關心。對她來說就算拿到一百萬,也換不回先生。他很不忍,「醫護非自願染疫,在病房出生入死,拿廿萬、卅萬元換回你的肺有多好?更別說親人染疫往生的陰影,根本無法彌補。」他指出,自己去年六月上旬確診,院方協助蒐集病歷、請醫護填寫染疫過程,院內前後已有十多位醫師確診,但有一半的人至今都還沒有收到審定補償金公文通知。他表示,「有同仁開玩笑說,醫院這麼多人染疫,應該也有幾十萬要請客,沒想到打開只有這些。」讓人質疑審核標準,又是哪些領域的公正人士負責審核?還記得當時社會瀰漫著對醫護人員的恐懼及不友善,「很多醫師都不敢回家,深怕傳染家人,在旅館住好幾個月,我的理髮師也請我去找別人剪頭髮。」他說,現在還有許多院內醫護持續在胸腔科醫師蘇一峰門診治療,對於政府畫大餅開支票,卻沒替第一線奮鬥的醫護送暖,感到心寒。
-
2022-02-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幫患者插管染疫…醫師僅拿6.5萬嘆:補償再高換不回健康的肺
本土疫情爆發後,多位醫護傷痛仍未平復。最近一位染疫醫師只拿到6.5萬元補償,外界大嘆人命不值。聯合報獨家專訪這位醫師還原染疫過程,為了幫一位患者插管,當天協助的醫護和清潔、傳送人員及警衛也確診,同一天累計十人確診,且不乏有人癒後飽受「長新冠」後遺症,體力下降、半夜胸痛驚醒,現在都還在治療。胸腔科醫師(化名L)說起染疫情境,「去年六月疫情高峰,許多重症患者被塞往急診室就醫,天天都有肺浸潤患者急須插管治療。」當時他值班第三天,遇到一個插管困難的百公斤病患,因體型大、脖子短,須要多人合力協助,他與醫護同仁扛起急救責任,殊不知這天就此蒙上的染疫陰影。「當時這位病患一邊插管,一面嘔吐,不時須要監測血氧位置,除了我(胸腔科醫師)和三名護護理在內,前後請了麻醉科主任、麻醉護理師都到現場。」大家穿起全套隔離服到負壓室監測協助,最後六人中,有五人都染疫。當天負壓隔離室外,還有一位外科醫師正在檢驗外傷病人及一位泌尿科醫師正在進行會診,兩位醫師也雙雙染疫。此外急診室清潔、傳送工作人員及警衛也確診,同一天累計十人確診;之後還有兩位護理師染疫,一位甚至有孕在身。胸腔科醫師L表示,他被嘔吐噴濺感染住院十天,後使用瑞德西韋治療後順利出院,出院後因須自主健康管理,累計停工一個月,薪資大打折,卻僅獲六萬五千元。但另外一名外科醫師症狀更嚴重,須使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治療,停工二個月,獲賠廿萬元,有三成肺部纖維化,永遠無法恢復,可領重大傷病卡。除了醫護,症狀嚴重的其他工作人員,有一位光住院就住了二個半月,走沒幾步路都會開始喘。另一位雖是輕症,但創傷更深,她的先生因此感染,出現肺浸潤等重症,最後在加護病房往生,「先生過世後她非常憂鬱,最後這兩位都辭職了。」他很不忍,「醫護非自願染疫,在病房出生入死,拿廿萬、卅萬元換回你的肺有多好?更別說親人染疫往生的陰影,根本無法彌補。」L醫師自嘲,自己症狀相比其他人算非常輕微,「金額數字越少,應該開心慶祝!」但另一症狀嚴重醫師獲二十萬元補償,卻讓他嘆人命不值,「醫護非自願染疫,在病房出身入死,拿廿萬喚回你的肺有多好?」更別說醫護和醫院工作者還是承擔當時社會的恐懼及不友善,「很多醫師都不敢回家,深怕傳染給家人,在外面旅館住好幾個月,就連我的理髮師也請我去叫別人剪頭髮。他指出,自己在去年六月上旬確診,院方也蒐集醫院病歷、請染疫醫護填寫染疫過程,而醫院前後已有十多位醫師確診,且有一半的人,至今都還沒有收到審定補償金公文通知。「我問阿姨會不會在意自己拿多少,她一點也不關心。」醫師想想說到,對她來說就算拿一百萬,也換不會她先生的命。他說,當初中央說將補償金從卅五萬提高到百萬,至今過了半年收到公文,「同仁開玩笑說,醫院這麼多人染疫,應該也有幾十萬要請客,但沒想到打開只有這些。」其中光是值班費和看診費就不及補償金額,懷疑審核標準到底在哪裡,又是哪些領域的公正人士負責審核。如今回到醫院是否會有陰影?他無奈說「有陰影的都辭職了」至於院內同仁,後續在胸腔科醫師蘇一峰門診護持續治療,深深體會到「一但染疫後,面臨長新冠的痛苦和無奈。」對於政府開了支票,卻沒有替在一線奮鬥的醫護及工作人員送暖,感到心寒。
-
2022-02-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醫護染疫補償金、匡列隔離補助費落差大 陳時中回應了
衛福部去年3月宣布將醫護染疫補償金上限,從35萬元提高至100萬元。北市聯醫胸腔科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醫院同仁染疫出現肺纖維化卻僅獲6萬5000元,對於醫護染疫賠償落差大,審核標準嚴苛。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由中央審議小組審議,最高補助上限100萬,但因個人染疫後傷害有所不同,審議小組會根據需要補償的公平處裡,而未來因新冠肺炎相關損害和住院天數等都比較低,所以補助金也會變低。但為於隔離者遭匡列隔離是否有賠償。陳時中說,隔離者的補償是特別條例第三條,各級主管機關認定應接受隔離檢疫者,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受隔離檢疫者,若有支領薪資或有其他補助者不得重複請領。「有立委說我們擅自修訂辦法,但法條寫得很清楚,不能簡化為受隔離者就有補償,是需要符合規定。」他也強調,前年該法條頒布,在去年也修訂過,不是衛福部或指揮中心擅改規定。
-
2022-02-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百萬補償金跳票!醫護染疫獲6.5萬 通過38案平均10萬
衛福部去年3月宣布將醫護染疫補償金上限,從35萬元提高至100萬元。北市聯醫胸腔科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醫院同仁染疫出現肺纖維化卻僅獲6萬5000元,認為「政府說要挺醫護」,但結果不如預期,門檻依舊嚴苛。蘇一峰指出,院內有同仁因重症COVID-19 患者插管困難,被患者嘔吐噴濺感染Alpha株病毒。「不只發燒、喘住院多天,被迫停工一個月頓失收入」。如今過了半年收到公文,發現僅獲6萬5000元。且身體除了輕微纖維化,隨之而來的「長新冠」症狀更讓人困擾,體力已大幅下降。此外,蘇一峰說,院內也有7、8名醫護染疫,且另一名醫師症狀更嚴重,有明顯肺部纖維化,且須高流量氧氣鼻導管,且停工二個月,如今該名醫師體力非常差,晚上睡覺時常胸痛驚醒,獲賠20萬元。蘇一峰不解,「政府說要挺醫護,但當初說的百萬補償金,如今連35萬賠償都不到,難道非要到確診身亡才算數。」認為醫護補償金「門檻仍高」且「宣達不實」,認為不該拿「挺醫護」作秀。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去年3月,允諾加碼醫護染疫補償金,修訂「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補償金從原本的35萬元提升至100萬元,且可溯及至去年1月15日。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指出,目前100萬指的是上限,醫護染疫後還需經過中央審議小組審查,比如依感染程度、住院時間長短研判,並不是每項案子都能拿到最高上限。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醫護補償金申請共有106件,其中80件審議完畢,有38案核定補助,2案不予補助,發出總額達391萬9500元。平均每案僅10萬3144元,其中單案最高核定金額為53萬5000元,超越過去35萬元天花板。蘇一峰表示,國內本土疫情在5月最為嚴重,許多醫院醫護全程穿著完善防護衣仍須捨命救人,但許多染疫醫護申請補償金卻超過半年,「本來應該又快、又到位,如今是又慢、又打折。」審查結果卻讓不少醫護心寒。
-
2022-01-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毒性低、流行沒關係? 醫駁斥:美國死亡人數已追上Delta
Omicron病毒株入侵,造成新一波本土疫情延燒,部分民眾認為「與病毒共存」是台灣的下一步。台北聯合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日前在臉書發文,指出美國因Omicron死亡的人數已追上Delta造成的死亡人數,提醒民眾不應輕忽疫情。蘇一峰提及,「最近有些人提倡說Omicron毒性低,所以就讓病毒流行!」他不贊成此說法,並以美國新冠肺炎染疫者的數據解釋,「美國Omicron流行時期死亡的人數,已經追上Delta流行時期死亡的人數。」從圖表中可以得知,在美國,Omicron染疫高峰期的確診人數是Delta高峰期的四倍左右,而Omicron造成的單日死亡人數也已追上Delta。蘇一峰強調,「只要短時間病人的人數夠爆多!就會造成醫療癱瘓死亡上升!」他呼籲,可以與病毒共存,但是不能讓疫情失控。部分網友認同地表示,「如果大家心裡都有僥倖或共存心理,台灣清零的成本就會變得很高」、「更多的副作用,必須長期追蹤才能知道」。不過也有網友認為,「不能單看美國,可以看看各國再來判斷」、「打疫苗不能說沒效,但效果愈來愈差,病毒不斷突變」。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社區疑多點爆發? 陳時中:疫情觀察期恐延至春節後
今日本土疫情再創新高,且高雄地區繼一家三口染疫後,又暴增十例個案。外界憂即將對於春節過年的聚餐及通勤,恐怕會讓疫情加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當然不要去太過壅擠,若要正常生活、回家看家人,務必口罩要戴好,進到家門手要洗乾淨,外出隨身攜帶乾洗手也是很好的方法,太壅擠的地方就避一避。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認為,「現在與病毒共存會失控,還可能封城。」陳時中說,做任何政策都要「一步一步」在可以的範圍下進行。台大醫院附設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社區有多點爆發,之後會出現各地爆發。」陳時中指出,希望不要發生,也會密切注意。同時疫情觀察期恐會拉長到過完年後。
-
2021-12-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曝九成年輕人胸痛都打BNT 指揮中心:沒接到通報
國內正值疫苗施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近期有百位胸痛患者就醫,其中有二成心電圖異常,部分為輕微心衰竭、心室肥大。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尚無心肌炎第二劑的通報個案。蘇一峰於臉書表示,來看診的民眾中,有近九成為年輕人,且多施打BNT疫苗。莊人祥指出,北市聯醫沒看到有任何通報不良反應事件會持續了解。指揮中心表示,已知我國自12月29日止,有32萬9241人青少年施打過第二劑疫苗,有43例不良事件,分別為9女、34男,莊人祥說,有出現起疹、發燒、呼吸喘、心悸、胸悶等,但暫無收到第二劑心肌炎通報個案。莊人祥指出,文獻已知接種mRNA疫苗,如BNT或莫德納,在第二劑施打後,在年輕男性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率較高,台灣也是一樣,民眾若有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心悸等相關症狀,應立即就醫讓醫師評估。目前國內被歸類為心肌炎、心包膜炎的12-17歲青少年族群,有兩人住院,而18歲至29歲,有1位,其餘皆屬輕症,就醫後讓醫師進行判斷。
-
2021-10-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恐打不完也送不出去?醫師建議:開放第三劑加強針
國內高端疫苗打氣不佳,加上美國並未開放接種高端疫苗者能入境旅遊,施打誘因更低,衛福部長陳時中坦言可能會打不完,同時透露正在跟其他國家洽談捐贈,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建議,不如開放第三劑當加強針。指揮中心昨日表示,高端疫苗目前已驗收223萬劑,實際施打136.7萬劑,尚有86.4萬劑未施打。依照合約,高端疫苗仍需在年底前交貨500萬劑給政府,否則將被罰款;高端疫苗若在國內打不完,政府將捐贈給其他國家,但前提是其他國家必須讓高端疫苗通過EUA(緊急授權許可)。蘇一峰指出,高端疫苗買了太多打不完,不如開放第三劑加強針,讓民眾自己選擇,就他所知,身邊有不少醫護人員想打第三劑加強針,而且高端是心目中的選項之一,「放著過期不如使用」。不少醫護表態支持並表示,若疫苗供應充足,可開放給民眾決定是否混打,風險解釋好、自負風險,由民眾立同意書及切結書,這樣去化庫存會更快。但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也留言指出,第三劑藥和第二劑隔半年,因此大部分的第三劑都是明年的事了,到時候可能所有的疫苗都有剩。
-
2021-10-16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城中城大火奪命 醫揭「濃煙致命危害」:獲救後也要注意
高雄城中城大樓大火釀46人死亡,震撼全台人民,也讓各界再次關注防火逃生資訊。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特別提醒,火災現場有大量濃煙,人體吸入後易導致肺部急性損傷、一氧化碳中毒等狀況,提醒民眾若經歷火場後幸運獲救,也要密切注意肺部相關症狀,避免延誤就醫治療時間。高雄市鹽埕區府北路上的城中城大樓,14日凌晨發生嚴重火災,共計造成46人死亡、41人輕重傷。高雄市消防局長李清秀說明,造成嚴重傷亡的主要關鍵包含發生在凌晨時段、低樓層有許多玻璃帷幕、住戶多為弱勢長輩等,而罹難者致命原因,則多為濃煙嗆傷所致。針對火場濃煙危害,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示,待在火災現場時,人容易吸入大量濃煙,進而造成急性肺部損傷,引起缺氧風險。他說明,原理在於滾燙的濃煙可能灼傷肺部與呼吸道,導致呼吸道水腫,無法正常進行氣體交換。蘇一峰指出,發生上述狀況後,人體此時會因肺水腫缺氧與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甚至因而死亡。他也特別提醒,若民眾遭遇火災後幸運獲救,由於同樣吸入許多濃煙,後續須密切注意自身的肺部功能,觀察有無肺阻塞、肺纖維化,或是肺癌的發生,避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
2021-10-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柯指打2劑免戴口罩 招名威怒:北市死亡率全台第一你知道嗎
我國疫情逐漸趨緩,各方開始關心戶外是否免戴口罩,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拋出「打完2劑疫苗何必戴口罩」說法,毒理學專家、中原大學生科系副教授招名威痛批,這是個不負責任的政策,全球已有多數案例證明打完疫苗仍突破性傳染,「身為醫生的柯P不當一回事,我來提醒一下,台北市的死亡率是全台第一你知道嗎?」招名威在臉書指出,世界是有這麼多案例已證明,打完兩劑疫苗仍發生突破性感染,且機率只有越來越高,意思是死亡風險也更高,看看美國、歐洲、中國、以色列就知道。「身為醫師的柯P不當一回事,我不理解他看到的事實是什麼?」招名威說,我來提醒一下,台北市的死亡率是全台第一你知道嗎?招名威怒說,「不要每次都說疫情造成死亡很多,表現自己很心痛的樣子,但又主張打完2劑就不管制,可以不戴口罩,無視突破性感染可能導致的死亡風險,請問是人格分裂嗎?」招表示,這幾天看到四處人潮壅擠,他都在捏冷汗,希望不要有任何破口出現,難道柯P都不會擔心嗎?「打兩劑後可不戴口罩,這個政策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政策」,因為這又是把責任丟給市民自己判斷,萬一沒守住,是否又要重演之前的破口?招名威認為,防疫政策不是口號,也不是選舉,「柯P請謹言慎行好嗎?畢竟我們真的禁不起下一次突破性感染和任何一個死亡」。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也表示,打了2劑疫苗仍可以突破性感染,不戴口罩一樣會被感染,美國研究發現,突破性感染病毒一樣多,而英國研究發現,突破感染者一樣有感染他人的能力,呼籲打完兩劑疫苗仍要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
2021-09-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學校回收意願書 9成家長同意孩子打BNT
BNT疫苗將於廿三日於校園開打,台北、高雄、彰化等多個縣市目前回收的意願書中,家長同意孩子施打率逾九成,但也有家長煎熬中,台中市超過一半學校說「家長還在考慮、猶豫」,市長盧秀燕認為,這是第一次幫學生接種疫苗,家長審慎評估及考慮是正常現象。同意比率比家長團體原先預估六到七成還高,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副理事長王瀚陽分析,這陣子指揮中心勤於說明打疫苗後的副作用,許多醫師也推廣此事,應是施打意願提高的主因。不過,台中梁姓國中生家長說,猶豫原因是政府沒有清楚說BNT打疫苗的風險,只聽說可能有心肌炎,孩子沒有特別做過心臟類的檢查,也不知道假設心臟沒問題,是不是還有副作用,很猶豫。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說,家長在孩子接種廿八天內,都須提高警覺注意。對疫苗過敏、接種當天身體不適就先不要打。黃玉成也說,未成年男性接種BNT疫苗,出現心肌炎機率較高,每十萬人可能出現個位數心肌炎案例,但治療後都可獲得控制。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學童、青少年感染後,大都為輕症、沒有症狀,回到家裡容易傳給家人,造成家戶感染,建議青少年還是應該接種疫苗。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建議,青少年接種BNT,又怕心肌炎,可先打一劑BNT,第二劑再觀望看看,因為BNT第二劑的心肌炎風險增加幾十倍,再者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不容易重症,打一劑預防重症足夠了。
-
2021-08-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為何打了疫苗還染疫? 醫師指:沒做好1點 治標不治本
中央指出,截至昨日止,國內已有915萬4501人次接種,疫苗人口涵蓋率36.88%,然而卻不斷傳出已接種者仍感染的情況,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根據自然(Nature)期刊指出,主要原因在於抗體濃度低,而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則說,打疫苗主要是提高全民免疫力,避免病毒演化、變種,但如果沒做好防疫措施,仍治標不治本。針對民眾打完疫苗為何還是會被感染,蘇一峰在臉書指出,Nature引用於7月28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的一篇研究指出,今年1月至4月以色列進行廣泛病毒檢查測試,發現39名已接種的醫護人員,仍感染SARS-CoV-2。進一步分析指出,在感染的39名醫護中,取得其中22位感染者感染當天或前一周的抗體測量,發現感染者的中和抗體水平較低,只有沒感染者的三分之一;打完疫苗後,沒感染者的保護抗體是感染者的3倍,顯示打疫苗後產生的高濃度抗體能保護人類。蘇一峰表示,新北某醫院日前爆發群聚感染,感染者7成均打過疫苗,而北市聯醫也有感疫醫護過半打過疫苗,許多醫護人員目前也都是打過第一劑或完成兩劑AZ疫苗,仍有一定的感染風險。打疫苗並非免疫,但能降低重症情況。顏慕庸則說,「疫苗是驅趕變種病毒的引擎」,根據生物現象及群體免疫的立場去看,病毒演化就跟醫院使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是一樣的道理,最主要還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提升全民的免疫力,避免病毒竄流,「病毒只要在人體繼續流竄,就有可能演化、變種」。病毒不會永遠在體內,它會消失,但在沒打過疫苗的身上就會演化。疫苗基本上會打兩劑,第1劑讓身體的免疫細胞產生疫苗抗原,打第2劑時免疫細胞抗原就會變強。顏說,這個病毒傳染力沒這麼強,台灣免疫群體達到7成就沒辦法流竄,國外疫情狂傳播,但台灣社區透過不斷宣導戴口罩、酒精消毒、保持社交距離,阻斷傳播鏈,讓R0值小於1,只要病毒沒機會傳播,就不會變種。對於打完疫苗仍要進行PCR篩檢的情況,顏慕庸解釋,這是一個廣篩的概念,台灣若要清零,就不能有隱藏感染源在,所以要盡量廣篩,以國外傳染情況來看,為何全美、以色列高達7成民眾已接種2劑疫苗仍不斷被感染,就是因為疫苗變種,突破抗體效益。台北市長柯文哲不斷強調,目前北市主要感染源為家戶感染,顏慕庸說,PCR篩檢為廣篩的其中一個方法,但只做廣篩,後面防疫不做,就是治標不治本,還是要呼籲民眾,防疫新生活,在家能戴口罩還是戴、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分時分流用餐、酒精消毒等,做好防疫措施。
-
2021-07-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確診新冠痊癒卻肺纖維化! 醫揭「高價藥費」嘆:弱勢吃不起
國內新冠疫情未解,統計至22日為止,本土確診人數累計14205例。針對感染新冠肺炎後的個案狀況,醫師蘇一峰表示,許多患者幸運痊癒,但卻仍出現「肺纖維化」的後遺症,除了可能大幅縮短剩餘壽命之外,相關治療藥物價格不菲,讓他擔心部分患者恐怕「吃不起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示,目前在臨床上,看見越來越多新冠肺炎的倖存者,在痊癒之後產生肺纖維化。他說明,中國一項研究招募了284名臨床治癒的新冠患者,有239名均患有肺纖維化,佔84.15%,其中,中度患者的發生率為78.9%、重度患者則為100%。蘇一峰指出,身體產生嚴重的肺纖維化,將可能導致剩餘壽命縮短10至20年,也可能讓人生提早依賴氧氣與呼吸器,因此,患者最好越早使用抗纖維化的藥物,幫助減少日後肺纖維化的狀況,只是問題在於目前健保不給付相關藥物供新冠患者使用,因此他憂心「弱勢族群吃不起藥」。他最後也分享,自己目前手頭上就有3名發生肺纖維化的新冠痊癒者,其中一名窮苦患者難以負擔藥物費用,於是他只好拚命打電話拜託廠商,最終得到一家廠商願意提供一盒免費藥物,不過蘇一峰仍苦惱地說「總不能一直凹藥廠免費提供」。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好奇藥物的實際價格,對此,蘇一峰也在留言區回應,一週的藥費平均需要5千至1萬元,且至少需服用三個月才能達到治療效果,計算下來,整段療程的藥費,就需花費5至10萬元左右。【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00多萬疫苗打不到300萬 醫界不解中央扣疫苗的邏輯
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國內疫苗已有700多萬劑,但截至8日上午10點止,全台僅施打280萬劑左右,整體覆蓋率一成多,高雄市長陳其邁昨在防疫記者會向中央請命,打得快的縣市應先給,「不要讓速度快的同學等速度慢的同學」,高雄縣、市兩大醫師公會也認為,趕快配發,愈快打愈能建議群體免疫力。根據高市府統計六都排序,至7日為止,六都AZ疫苗使用率高雄市98.5%居冠,其次是台中97.7%、台南市95.4%,莫德納部分高市使用率46.2%,其次是桃園市45.3%、台南市39.5%。高雄市施打率在六都雖跑第一,但陳其邁昨午向中央建言,在總額控管之下,打得快的縣市應先請領疫苗,以加快接種速度。否則像高雄現階段,就在終點等後面跑慢的人,整體施打速度無法加快。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也針對中央發放疫苗「卡卡」發聲。他說,「縣市要多少,只要不超過規畫的配額就給人家嗎」,「你不撥來,人家一打完就唱空城」。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賴聰宏也持相同見解,認為打得快的要先給,愈早打愈有助於建立群體免疫力,也能愈早提前解封。王宏育說,據他估算,全台一天若能打1%,即施打23萬劑,按此打速,兩2個月疫苗覆蓋率即達6成,「就畢業了」。就算單日目標打個5折,4個月內也是能打完。但事實上,指揮中心7月1日至7日全台撥64萬劑,平均一天是9萬劑,就樣的打速也難怪乎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會在臉書發文,「打速太慢」。「至8日上午10點為止,全台約打280萬劑,其他數百萬劑疫苗為何不快下放?」國內醫界最近對近對此問題紛感不解,南部一名醫師就表示,看不懂中央控管疫苗的邏輯,扣住疫苗究竟是要人家來求中央才給,還是怕疫苗快速撥下後,後續斷貨無以為繼,政府沒面子!
-
2021-07-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居家快篩1小時「浮兩條線」 男大生二篩出爐虛驚一場
日前有一位24歲男大生跟同住室友出現呼吸道症狀,擔心感染新冠肺炎,於是到藥局購買居家快篩試劑,檢測當下顯示「一條線」陰性,不料他的快篩盤放置到隔日,呈現出淡淡「第二條線」,憂心轉陽,趕緊到醫院就醫採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該名男大生到醫院進行快篩後,仍顯示為陰性,因此鬆了口氣。但因應疫情,有越來越多人會自行購買居家快篩試劑,這名男大生跟室友一起購買居家快篩試劑,兩人檢測後,過一至兩小時,其中一人試劑顯示盤轉為陽性,另一人則無,男大生擔憂「自己是不是轉陽了」就醫採檢,經TOCC史詢問無異狀,同時重驗篩檢仍為陰性。蘇一峰表示,這名男大生購買的是羅氏快篩試劑,據說明書要於快篩後15至30分鐘內看檢驗結果,否則快篩試劑都有一定的判讀時間,若試劑不穩定,若試劑品質不穩定,可能放久可能有抗體變性,造成判讀錯誤,就好比驗孕棒、流感快篩,若未將試劑丟棄,隔日也都可能會出現淡淡的一條線。但他提醒,不管是居家快篩或PCR,仍然會有「偽陰性」機率,民眾保險起見仍可至醫院篩檢。醫檢師高裕凱指出,當居家快篩出現陰轉陽,民眾若超過30分鐘後判讀,當判讀色層色帶出現異常,例如模糊、層色反應,有可能是三種原因,包含試劑氧化還原的化學原理問題、人體攝取含色素性添加物之食品、飲品或藥物、疫苗干擾等因素。他表示,當民眾出現居家抗原快篩陽性異常請先不要擔心,請依指示聯絡當地快篩站或主管單位,並依指示進行核酸檢測,若對對於快篩異常或試劑判讀有疑慮請用三層夾鏈袋包好,請盡速拿至當地快篩站供醫師判讀並依據醫療廢棄物感染管制回收。另外請同住與接觸者進行居家抗原快篩,要依操作指示於15-30分鐘內進行判讀,假使自我採檢造成侵入式傷害,請尋求合格醫事人員進行採檢。
-
2021-05-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施打人龍「繞醫院1圈」北市醫護怨臨時通知很錯愕
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今早出現大量排隊人潮,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臉書上表示,疫苗開打,民眾排隊人山人海,不少警察弟兄也來打疫苗,排隊繞醫院一圈,還排到對面國小,以Google Map初步測量陽明院區周圍,粗估排隊施打人龍長達約700公尺。有醫護指出,北市衛生局昨天臨時才通知,面對大量湧進醫院施打疫苗人潮,頓時間有些錯愕。根據「全國環保公務機關總工會」臉書上發布的訊息(https://www.facebook.com/laborscleaningsquad/posts/2988472834728617),北市聯醫陽明院區、中興院區、忠孝院區對面成德區區民活動中心,今日分成早上9至12時、下午2至5時等2個時段,協助警員及環保局外勤收運垃圾人員施打疫苗,每個時段總計有400至600人不等。一名北市聯醫醫護抱怨,醫護量能緊繃,所有醫護人員忙得天昏地暗,沒想到衛生局昨早臨時通知環保清潔人員須全面施打疫苗,昨日下午2時就湧入大量排隊民眾,醫院最後才知道,讓醫護人員有些錯愕、手忙腳亂。北市衛生局專委歐佳齡說明,中央配發疫苗下來後,按照原本的規畫施打速度太慢,但部分尚未施打疫苗的第一線工作人員,需要前往疫情熱區,因此昨天才會通知北市聯醫,要求各院區協助第一線人員施打疫苗,加快接種速度。歐佳齡指出,平時疫苗施打有固定的門診及人數限制,但第一線工作人員數量太多,若依照門診規定施打,恐會來不及,因此才會想利用假日醫院沒有門診的時候,加上施打疫苗者需在現場休息30分鐘,醫護人員觀察沒事後才能離開,因此才會請求北市聯醫開放較空曠的地方,協助疫苗施打。歐佳齡坦承,訊息通知確實慢了一點,才會造成醫護人員手忙腳亂,但防疫期間訊息變化萬千,政策隨時也可能有變動,只能請大家多加諒解。
-
2021-05-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預防居家隔離「隱形缺氧」猝死 蘇一峰:自備血氧機
本土疫情擴大,自本月23日起已連續3天單日增六死,年長者居家隔離猝死案也屢見不鮮。陽明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研判,老人居家隔離死亡恐與「快樂低血氧症」有關,有些新冠肺炎確診者不會因為血氧低而感到窒息感,導致延誤病情,建議民眾居隔期間可購買血氧機,隨時注意身體狀況。醫療院所近期擠滿就醫民眾,有些居隔或輕症確診者現排不到病床,只能在家隔離。蘇一峰表示,以美國而言,如果染疫者等不到住院病房,必須待在家中隔離,這時候就會建議買一台血氧監測機。他解釋,由於臨床上有許多病人,照肺部X光出現問題、一夾血氧偵測數字也很差,但從外觀上卻看不出異樣,研判可能是新冠肺炎造成的「快樂低血氧症」,因病毒影響呼吸中樞,導致感受氧氣濃度,及提醒大腦缺氧的功能喪失。由於在家隔離無法照肺部X光掌握病情,蘇一峰建議,血氧偵測機在家即可使用,對於居家隔離者來說,尤其是老人家,需要定期監測項目,除了血壓、體溫外,還需要多一道血氧。蘇一峰說,老人家肺部功能較差,血氧濃度比年輕人低,假使生病容易出現低血氧猝死,更需積極監測,建議一天起碼要量三次,觀察血氧濃度多少,血氧濃度若>95,就是安全值,介於91至94間就要注意積極追蹤,
-
2021-05-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疫是否四級警戒 5月28日是關鍵
對於指揮中心「校正回歸」回補四百例確診,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昨天質疑,「三二一加四○○等於三二一?」回補的這四百例若未及時通報,將對社區產生更大威脅,這才是核心問題,五月廿八日恐成防疫是否升上四級警戒的關鍵。衛福部長陳時中說,前幾天已說明,疑似案例要在家等通知,需注意的項目等,現在已經大動員協助安置,由於現在新北資源比較不足,已經協助幫忙盡速離開居家環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四百人中有一百多例快篩陽性,已立即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其餘則自前晚開始陸續通知協助安置。蘇一峰指出,醫院採檢量能爆炸,採檢後依過往慣例告訴民眾,二、三天內沒有通知,就表示是陰性,因此這四百人中若自認陰性,就開始與家人或社區接觸,後續恐引爆更大的傳播鏈,特別前幾天有非常多人反映沒收到報告,相信有人因此自認為陰性案例。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邱弘毅說,他確實是第一次聽到「校正回歸」,假設校正回歸只發生一次,應是把塞車案件清完,理論上未來發生機率低。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從來沒有大量快篩經驗,快篩陽性與PCR確診時間有落差,現在的關鍵是四百例校正回歸的傳染期。中華民國醫事檢驗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林慶元表示,過去台灣一天可以做一點六萬件的檢驗,但現在檢驗量暴增,從採檢到確實上機都會有時間差,再加上通報格式複雜,導致時間差愈來愈大,他呼籲除了要簡化通報流程,也應該要採購高通量的檢驗儀器,讓檢驗乘載量可以加速,北中南各放一台就能加速檢驗速度。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呼籲蔡英文總統出面召集全國防疫會議,或由前副總統陳建仁、副總統賴清德主持,以決定未來防疫的大政方針。
-
2021-05-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篩檢潮 名醫疾呼:非危急不要到急診掛號以免無謂波及
國內疫情日趨嚴峻,防疫升到二級警戒,新光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志華在臉書疾呼,各醫院急診都排滿是疑似個案在篩檢,若非危急狀況,請大家不要到急診掛號,以免受到無謂波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的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也在臉書表示,恐慌採檢人潮湧入塞爆急診,急診室醫護人員辛苦了,「北台灣目前的感染壓力很大,全民大家一起做好自身防疫,幫國家渡過難關」。
-
2021-02-28 科別.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氣喘治療特色醫療院所
林口長庚醫院氣喘患者平均59歲 投入豐沛治療資源根據健保署109年統計,無論主診斷氣喘件數、使用氣喘控制型藥物及緩解型藥物,林口長庚皆位居所有層級醫院第一名。林口長庚胸腔科系主任林恕民表示,林口長庚20年前即加入健保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加上每天有12位醫師看門診,床位也多達160床。林恕民表示,現在大家鮮少聽見氣喘死亡案例,但過去氣喘令人聞風喪膽。健保署建置的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雛形即由林口長庚內科部主任郭漢彬參與,因此林口長庚也最早加入試辦計畫,投入大量資源,送醫師出國進修,改善治療流程等。林恕民表示,林口長庚診斷氣喘的程序有別於他院,只要懷疑氣喘,第一步先確認患者肺功能,急症者在一天內完成檢查,一般患者在一周內完成檢驗,同時檢視患者對藥物反應,是否有過敏體質。一旦進入治療程序,每位患者皆先接受衛教師用藥諮詢,了解藥物控制的重要。在林口長庚治療氣喘的患者平均59歲,高於其他醫院。院內氣喘患者以成人居多,加上林口長庚屬於治療急重難症的醫院,相對嚴重患者也多,院內設置胸腔科病床160張,約10%因氣喘住院,平均住院天數為7天以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避免氣喘加身 要從「胎兒」做起根據健保署109年統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主診斷氣喘件數,為區域醫院第一名。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表示,氣喘好發時期兩極化,發病原因複雜,除過敏外,也跟體質、抽菸、慢性病等有關,成年人氣喘較難治療。蘇一峰指出,第一波高峰多在6、7歲學齡前幼童,男生發病比女生多,主要以過敏為主,幼童會頻繁揉眼睛、咳嗽,台灣每5個學齡前孩童就有1人氣喘。第二波發病高峰為50歲以上,若過去曾得過氣喘,因身體免疫力、心肺功能走下坡後,就會復發。小時候沒氣喘,成年有氣喘的機率不高,但也可能因吸入過多髒空氣或抽菸等造成氣喘。蘇一峰曾遇過一名不抽菸的病患,卻因肺功能不好而有氣喘,原來他擔任交通指揮警衛一職,長期吸入大量交通廢氣,才導致氣喘。檢查時,透過抽血可看到過敏指數高低,指數高代表是因過敏而引發氣喘,指數低者也可能得到氣喘,低指數者對藥物反應不佳,較難治療。根本避免氣喘要「從胎兒做起」,母親在懷孕期間喝酒,孩子出生後家中潮濕長黴菌、家人抽菸、生活環境大量空汙、感冒拖很久等,都會走向氣喘之路。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各項檢查排程快 有利長期追蹤需求根據健保署109年統計,輔大附醫主診斷氣喘件數位居地區醫院第一名。輔大醫院檢驗醫學科暨胸腔內科主任李麗娜認為,輔大醫院檢查項目齊全、排程快,且新北市人口數較多,診斷件數可能因此相對較高。李麗娜說明,氣喘病是一種慢性氣管發炎及氣管過敏性反應的疾病,受到宿主體質和環境因素雙重影響。氣喘可經適當的治療而緩解或恢復,依嚴重程度可能有久咳不癒、呼吸困難、喘鳴音、胸悶和咳嗽等症狀。病人不見得能分辨氣喘和心臟疾病症狀的差別,氣喘發作可能很迅速也可能慢慢表現,但是急性發作時可能會很嚴重,若未能即時給予有效治療,可能引發呼吸衰竭、甚至致命。氣喘發作危險因子包括塵、化學物質、藥物、病毒感染、空氣汙染、環境的溫度或濕度改變等。北部濕度相對較高,是過敏原如黴菌、塵蟎喜歡的環境。李麗娜表示,輔大醫院在診斷氣喘的檢查項目,包括各種肺功能檢查、過敏原檢測、IgE檢測、嗜酸性白血球等,都非常完備齊全。相對於醫學中心來說,檢查排程更快,便利性佳,更能適切吻合地區性與長期追蹤治療的需求。新竹陳君毅小兒科診所幼兒期配合治療 有機會擺脫氣喘109年主診斷氣喘件數,新竹市陳君毅小兒科診所高居全台基層診所第一名。曾任長庚兒童醫院小兒科、長庚醫學中心兒童急診主治醫師,擅長兒科過敏氣喘的小兒科院長陳君毅表示,通常兒童的感冒表現都以咳嗽為主,若久咳不癒,就應將過敏氣喘列為主要鑑別診斷,但能依經驗做出正確診斷的醫師卻不多。陳君毅指出,氣喘是兒童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發生率很高,與現代環境工業化變遷、飲食西化、家裡擺放地毯有關。一般兒童感冒咳嗽療程約一至兩周,但過敏氣喘的咳嗽卻會持續一至兩個月,反覆無法痊癒。有些經驗不夠的醫師只會告訴家長咳嗽恐與過敏有關,但仍開立感冒藥,最後症狀卻沒有改善。陳君毅說,過敏症狀通常不會單獨發生,會合併其他身體部位包括氣管、鼻子、眼睛、皮膚等。有些家長無法接受孩子有過敏氣喘,因此他看診時都會旁敲側擊,並根據年齡、習慣給予不同治療方式,一個治療階段大概是三個月,若有改善就會減量或停藥。有些兒童的過敏氣喘會因長大體質改變使症狀好轉,但在幼兒年紀是需要治療的。家長要與醫護人員配合討論治療計畫,讓氣喘遠離兒童不是難事。
-
2021-02-09 癌症.肺癌
吸電子煙竟肺炎纏身!疑國內成人通報第一例
一名40歲男性已擁有20年的菸齡,經朋友介紹後,最近1年開始使用電子煙,沒想到卻開始出現腹脹、腹瀉、喘和呼吸窘迫等症狀,一開始至腸胃科門診檢查無明顯異狀,接受X光照射後確認為肺炎,後經更詳細檢查,發現該患者的肺功能竟在短短3個月中減少了快4成的肺活量,醫師指出,這可能是台灣第1例因電子煙造成肺受損通報的成人案例。記者目前尚未獲得國民健康署證實。陽明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此名患者在出現呼吸困難、有喘鳴聲且腹脹腹瀉等症狀後,一開始到腸胃科門診檢查,並未診斷出明顯異狀,後至胸腔科與感染科照射X光發現為肺炎,分別住院3次治療,期間皆以為是一般的肺炎,給予類固醇治療後症狀改善後出院。然患者出院後仍感到喘悶不適,經醫師詢問後,得知患者近1年有使用電子煙的習慣,並自覺每次吸完電子煙後,呼吸道的症狀就會馬上加劇,且這1年來體重減輕10公斤,走路或爬樓梯就會氣喘吁吁,體能嚴重明顯下降。經更詳細檢查後,發現該患者的肺功能在短短3個月中減少了快4成的肺活量,且每天胸悶喘都需要一直吸急救用的擴張劑才得以舒緩。蘇一峰指出,該名患者是於去年收治,已通報給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可能是台灣第一例通報的成人案例。記者於晚間接獲消息,目前尚未獲得國民健康署證實。蘇一峰指出,該患者使用美國原廠電子煙和煙油,他提醒,電子煙的相關人士指出的「得到電子煙肺損傷的患者一定是使用劣質電子煙與電子煙油」的言論大錯特錯,勿因好奇就盲目嘗試。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0-10-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自美返台咳嗽急診不耐久候叫罵 醫師:穿防護衣要時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上Po出,一名從美國回來的患者因為出現咳嗽症狀到急診就醫,但是因為急診醫師正在搶救重傷患者,讓他等了20分鐘,相當不滿大聲叫囂,蘇一峰表示「我們要穿防護衣要花一點時間」但是對方仍然不能諒解。網友對此非常不滿,紛紛聲援,「種人真的很可惡,自我中心!只想到自己!讓他等讓他等!!!!他必須等醫護人員保護好自己!!!!」、「在美國不是要等更久,台灣只等20分而已ㄟ......」、「美國真的要等很久的,這些人只敢欺負自己的同胞在美國都不敢吭聲」蘇一峰表示,因為急診裡面有重症患者,醫護人員急救了三個小時,急診裡面其他的病患能等的時間都被延後,但是大家都知道醫護人員在忙,並沒有人抱怨。但是一名9號從美國返台的民眾,因為有呼吸道症狀,到陽明醫院掛急診,卻不耐久後,在現場叫罵。蘇一峰表示,這名患者前後只等了20分鐘,最主要美國是高度危險的區域,醫護人員必須要全副武裝,光是穿全套的防護衣就要花上不少的時間。他表示,上班12個小時連一口水都沒有喝,連晚飯也來不及吃,就去處理件美國回來的患者,而且醫護人員為了保護家人,也必須要全副武裝,希望這個能患者能夠有同理心與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