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莊人祥
共找到
1912
筆 文章
-
-
2022-08-08 焦點.元氣新聞
新病毒「瑯琊」 陸再發現
中國大陸再發現新的人畜共通病毒「瑯琊病毒」,山東、河南已有卅五例感染個案。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目前尚無人傳人證據,仍需持續觀察,但國內已著手建立實驗室核酸檢測方式,預計一周內建立檢測方法,若有需要也會納入監測重點項目。醫療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八月四日刊文說,在山東、河南發現新病毒,出現動物傳人案例,命名瑯琊病毒(Langya virus、LayV),已有卅五例急性症狀的感染者,主要症狀為發燒、乏力、咳嗽、厭食、肌痛、噁心、頭痛、嘔吐,並伴有血小板減少、白血球減少異常,及肝腎功能受損。莊人祥說,琅琊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的一種,在錢鼠發現血清抗體陽性達二成七,推測是此病毒的天然宿主;根據最新追蹤資料,患者間無密切或共同接觸史,也無人傳人證據,尚未傳出死亡案例。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說,立百病毒、亨德拉病毒可說是琅琊病毒的親戚,過去都傳出動物傳人,但這次感染琅琊病毒人數稍多,且分布在兩省,大陸需做出完整疫調才能判斷風險高低,但目前傳播威脅不大,國人無須緊張。
-
2022-08-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反轉? 莊人祥:這周可能持平
國內今天新增本土個案2萬1771例,單日新增病例數較昨天多出約兩千例,約上升10.5%;與上周日相比多出九百多例,增加4.5%。針對個案數回彈是否代表疫情開始反轉,莊人祥表示,除了這周日和上周日的單日比較外,也需要比較整周累計的確診數才能判定,疫情持平、回升或持續下降都有可能;不過「接下來這周持平可能性較大」。莊人祥表示,這兩天的確診人數「較詭異一些」,昨天降得很低(新增1萬9753例),以致於今天看起來增加較多,還需要多觀察幾天確認數字起伏的原因。他說,除了前後兩周單日的確診數比較,也還需要看每周累計確診數的趨勢。由於周日是一周統計的開始,因此還需要觀察這周的狀況,才能判定疫情是否反轉。未來持平、回升或持續下降都有可能,但接下來這周持平的機率比較高。
-
2022-08-07 醫療.感染科
猴痘昨現第3例匡列2人 第2例關29天仍未出院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第三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一名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自美國返台後,於居家檢疫期間發現染疫,並已匡列兩名友人為密切接觸者。原疾管署表示將調閱艙單,將返國航班左右鄰座旅客列為中風險接觸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調閱艙單後,發現個案鄰座即為其友人,因此僅匡列二人。該名個案今年7月前往美國旅遊,8月2日返台後進行居檢,3日出現淋巴結腫大、膿疱、背痛及發燒等症狀,目前正在醫院隔離治療中。莊人祥表示,目前個案的狀況良好,僅有一些膿皰、初診、分泌物。至於第二例猴痘個案,沒有新的症狀出現,但因為痂皮仍未完全脫落,因此尚未出院。第二例境外移入猴痘個案,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5至7月至美國出差,7月3日開始出現左睪丸腫脹、發燒、鼠蹊淋巴結腫脹狀況,曾於7月5日就醫服用抗生素,後續未改善且出現皮膚紅疹及腹瀉等症狀。7月10日返國入境時,自述疑似罹患猴痘,由機場檢疫人員後送就醫;目前已住院29天仍未出院。
-
2022-08-07 焦點.元氣新聞
大陸爆琅琊病毒動物傳人 疾管署:將建立核酸監測方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冠肺炎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大陸又發現新的人畜共通病毒。權威醫療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於8月4日刊文指出,此病毒被命名為「瑯琊病毒(Langya virus,LayV)」,由北京、青島的微生物學者發現。對此,我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目前沒有人傳人的證據,但無法下結論。國內後續建立實驗室核酸檢測的方式,若有需要將納入國內監測重點監測項目。預計一週內可建立相關檢測方法。《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的研究分析,LayV屬於亨德拉病毒(Henipavirus)的其中一種;在山東、河南等地已發現35例出現急性症狀的感染者,其中有26例僅感染LayV,其餘有感染其他病毒。進一步分析此26人的症狀為發燒(100%)、乏力(54%)、咳嗽(50%)、厭食(50%)、肌痛(46%)、噁心(38%)、頭痛(35%)、嘔吐(35%),並伴有血小板減少(35%)、白細胞減少(54%)異常,肝腎功能受損(35%)(8%)。莊人祥表示,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山東、河南已經發現35例感染個案,但目前無死亡個案。琅琊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的一種,在人工飼養動物中,包括狗(5%)、山羊(2%)發現血清抗體陽性;另外在錢鼠中發現有27%為血清抗體陽性,推測是此病毒的天然宿主。根據目前追蹤的資料顯示,患者之間沒有密切或共同接處史,且監測個案的家人或密切接觸者九人中,也都沒有人傳人的證據,因此認為人類感染只是偶發或散發的事件。不過,莊人祥表示,雖然目前沒有人傳人證據,但無法下結論,還需要密切監測。由於這是新的病毒,國內仍須後續建立實驗室核酸檢測的方式,目前會加緊針對核酸剪測方法標準化,以利未來若有監測需求,納入國內監測重點監測項目。莊人祥表示,由於相關研究發嫑於期刊需有病毒序列,因此國內實驗室可據此合成核酸後做測試。一但建立起檢測方法,會與農委會一起合作,先針對國內監測動物或人是否有類似的疾病存在。他舉例,過去中國大陸發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我國據發表的研究建立檢測方法後,在國內發現有類似個案,反而沒有境外移入個案。而琅琊病毒目前觀測以動物傳人為主,因此境外移入的可能性較低。至於是否派員前往中國大陸了解,莊人祥表示,將持續觀察再決定是否派員。
-
2022-08-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兒童重症新增2歲女童MIS-C 免疫球蛋白治療中
本土新冠肺炎今天新增死亡個案42例、中重症87例,包含新增一例兒童重症個案,為孩童多炎症後群(MIS-C)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155例, MIS-C增至88例;死亡個案維持25例。今天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11日至8月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8月4日,25例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1755例,死亡8376例。另中重症包含53例中症、34例重症。其中新增一例MIS-C個案,為兩歲女童。莊人祥表示,個案慢性病史也未接種疫苗,曾於6月9日確診。7月30日起持續發燒,最高到40.5度;8月2日出現嘔吐、腹瀉、咳嗽等症狀,8月4日出現發燒、腹瀉且伴隨腹痛而到急診,懷疑為急性腸胃炎住院檢查。住院後也懷疑是MIS-C,目前仍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包括腦炎26例、肺炎20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8例、到院前死亡6例、MIS-C88例、共病3例;其中死亡個案25例。莊人祥也表示,目前6個月至四歲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共11萬1598人,佔該年齡層14.1%。目前全國疫苗接種覆蓋率第一劑92.1%、第二劑86%、追加劑第一劑71.5%、追加劑第二劑7.8%。
-
2022-08-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新增2萬1771例、273例境外 較上周增加4.5%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較上周增加。今天新增2萬1771例本土個案及27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2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較上周增加4.5%。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2萬1771例本土病例,為9942例男性,1萬1824例女性,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040例),台中市(2,675例),桃園市(2,343例),台北市(2,328例),高雄市(1,968例),台南市(1,707例),彰化縣(1,006例),新竹縣(679例),苗栗縣(635例),屏東縣(626例),新竹市(537例),雲林縣(487例),宜蘭縣(446例),南投縣(394例),嘉義縣(383例),花蓮縣(379例),基隆市(362例),台東縣(233例),嘉義市(226例),澎湖縣(176例),金門縣(138例),連江縣(3例)。今日新增4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4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且皆具慢性病史,其中25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1日至8月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8月4日。今日新增27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57例男性,1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日本(5例)、越南及泰國(各4例)、菲律賓、英國及新加坡(各3例)、澳大利亞、土耳其、韓國及美國(各2例)、馬來西亞、柬埔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紐西蘭、印度、愛爾蘭及德國(各1例)移入,另236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7日至8月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其中473萬8861例確診,分別為2萬1756例境外移入,471萬705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22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9,21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009例、台北市1,047例、台中市914例、高雄市847例、台南市721例、桃園市692例、彰化縣541例、屏東縣387例、雲林縣279例、南投縣266例、基隆市及苗栗縣各210例、嘉義縣204例、宜蘭縣186例、嘉義市152例、花蓮縣149例、新竹縣144例、台東縣135例、新竹市86例、澎湖縣21例、金門縣14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
2022-08-07 醫療.感染科
第3例猴痘入境 匡列2高風險接觸者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第三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一名北部廿多歲本國籍男性,自美國返台後,於居家檢疫期間發現染疫,疾管署已將與坐在患者左右旅客的同班航班旅客列為中風險接觸者。目前累計有廿一例疑似案例通報,其中三例確診者均為境外移入(包括德國一例、美國二例),其餘十八例均排除。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第三例感染猴痘的個案,今年七月前往美國旅遊,八月二日返台後進行居檢,八月三日出現淋巴結腫大、膿疱、背痛及發燒等症狀,目前正在醫院隔離治療中,已匡列兩名高風險接觸者,另將調閱艙單,將返國航班左右鄰座旅客列為中風險接觸者。
-
2022-08-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145 增3童MIS-C 11歲男童確診發燒嘔吐住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45例本土中重症個案,以及新增51例。國內今年本土病例累計至8月5日已有466萬1038例,包括中重症2萬1668例,死亡8334例,輕症無症狀比例占99.53%。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天六個月到四歲幼兒疫苗共4629人接種莫德納疫苗,累計10萬7256人,占該年齡層13.6%;全年齡疫苗接種,昨天46186人次接種,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92%,第二劑86%,第一次追加劑71.5%,第二次追加劑7.8%。今日最年輕死亡個案,為2名40多歲。40多歲男性,曾施打1劑疫苗,本身有癌症,簽署DNR,死因為肺炎、自發性細菌腹膜炎、肝硬化;另一名40多歲女性,沒有接種疫苗,本身有精神疾病,長期臥床,死因為肺炎併心肺衰竭。今新增3例兒童重症MIS-C個案,莊人祥表示,2歲女童,沒接種疫苗,沒慢性病史,6月6日確診,7月27日起陸續有發燒、腹痛、活力食慾下降,7月30日至急診,住院檢查治療,8月3日通報MIS-C個案,目前病況好轉,已於今日出院。4歲女童,沒接種疫苗,沒慢性病史,7月4日確診,7月28日起陸續有發燒、腹痛,7月30日到急診,初步懷疑泌尿道感染,住院治療,因發燒持續且出現全身紅疹、結膜炎,發炎指數升高,診斷為MIS-C,經治療後病況好轉,已於8月4日出院。11歲男童,接種兩劑疫苗,本身有心臟瓣膜疾病,7月16日確診,8月1日起陸續有發燒、全身紅疹、咳嗽、流鼻水、嘔吐、腹痛,8月4日就醫懷疑misc,並轉診至醫學中心治療。截至今天,兒童重症154例,包括腦炎26例,肺炎20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八例,家中死亡6例,MIS-C87例,共病3例,其中25例死亡。
-
2022-08-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嬰幼兒疫苗進度曝光 王必勝:下周寄檢驗標準品
國內日前通過輝瑞6個月到4歲幼兒嬰幼兒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每人接種3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已與廠商完成簽約,採購190萬劑6個月至4歲輝瑞嬰幼兒疫苗。對於輝瑞嬰幼兒疫苗到貨時程,指揮官王必勝說,目前正在安排聯繫,下周廠商會寄檢驗標準測試品來台。國內6個月到4歲幼兒目前僅莫德納疫苗可以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8月4日六個月至四歲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共2613人次,累計目前10627人次,占該年齡層接種率13.0%。日前指揮中心宣布已採購190萬劑輝瑞嬰幼兒疫苗,針對疫苗到貨時程,王必勝表示,目前進度是與廠商做聯繫,安排出貨,還需進行品管作業流程,廠商下周會寄檢驗標準測試品來台,指揮中心會持續追蹤。不過BNT嬰幼兒疫苗接種3劑,3劑間隔分別為3周與8周,完整接種須11周,ACIP召集人李秉穎日前表示,ACIP專家將於下周開會討論,研議幼兒疫苗接種是否縮短間隔。國內兒童重症MIS-C個案累計84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5歲以下超過六成,比預期還要多,國外MIS-C較多是5到12歲,相較我國干擾因子,因5到12歲兒童施打疫苗較早,6個月到4歲幼兒現在才開始打,因此現在MIS-C較多5歲以下個案,如果疫情持續,沒有打疫苗的幼兒可能成為下一波族群,沒打疫苗MIS-C也可能增加,因此飆破百例也有可能。據統計,84人中13位有打疫苗,其中1人打過1劑,12人打過2劑,其餘都沒打過疫苗。
-
2022-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要等次世代嗎? 莊人祥:符合資格者快打現有疫苗
新冠變異株不斷出現,藥廠也正研發次世代疫苗。但面對可能再起的疫情,民眾擔憂若符合接種條件是否要先接種第四劑,還是要等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內目前已針對莫德納次世代疫苗進行滾動式審查,但上市時間都還是未知數,且上市後離到貨、封緘檢驗都還有一段時間,建議目前已符合資格盡速施打現有疫苗。莊人祥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通過次世代疫苗的審查,現預期8月底後可能有一波疫情上升,建議符合資格者,無論是第一到第四劑疫苗。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疫苗覆蓋率第一劑為92%、第二劑86%、追加劑第一劑為71.4%,追加劑第二劑為7.6%。至於6個月至4歲幼兒接種累計9萬9830人,占該年齡層12.7%。另傳出新竹一名一歲孩童重複感染,且病毒量比第一次感染時更高,外界擔心兒童是否不受「無敵星星」保護。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針對兒童重複感染較有規模的是英國研究,其分析去年與前年Alpha、Delta變異株流行期間,2343位16歲以下出現重複感染情況的兒童,比較二次感染的住院、重症、死亡率等。結果顯示初次與再次感染的住院率分別為2.7%、2.4%,統計上沒有差異,而入住加護病房則分別有7位、4位,致死率為0.01%、0。因此兒童重複感染嚴重度並沒有增加,甚至會下降。新竹個案可能是特例或單一個案,需再觀察其他病例,家長不用過度擔憂。
-
2022-08-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韓推8月免簽 我跟進放寬檢疫?莊人祥:還有配套要做
南韓政府宣布從8月4日至31日暫時開放台灣、日本及澳門旅客免簽入境,旅客僅需在起飛72小時前至電子旅行許可制度(K-ETA)官網填報個人資訊並取得旅遊許可。我國是否也會將入境措施進一步從「三加四」縮短為「〇加七」備受關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對此表示,單單針對南韓不會用這樣的方式互惠,至於未來是否縮短為「0+7」,還有需多配套需要持續修正,才有可能實行,將視疫情調整。莊人祥表示,南韓疫情之前是一波大流行,最近則是以一天9萬多人確診再度上升,國內則是正在下降,一天確診僅約2萬多人;以每百萬人的發生率看,南韓為1722人,我們則是920人,疫情規模不對等。他說,配套措施包括48小時內免PCR證明、一人一戶未來可能改成一人一室、採檢部分持續放寬等,這些配套都持續開放且落實,才有可能推行「0+7」。他說,雖然國內疫情穩定下降,但大家都預期8月底還會有一波流行,「當然這波到底規模多大還要觀察」,國際疫情也需要看變異株流行情形納入參考;另外幼兒接種率也是指標之一。而針對BA.5可能造成的下一波疫情,莊人祥表示,目前疫情下降幅度較緩看來不是因為BA.5,主要還是因為人流量、民眾防疫程度較鬆懈等。目前社區BA.5陽性率約占2%,可能持續向上,而8月底單日確診數確實可能達到3萬人,但這是高推估,也有可能到8月底都不會到3萬,只是緩緩上升。
-
2022-08-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新增2萬2707例 莊人祥:仍在緩降未反轉
指揮中心今公布最新疫情,本土確診持續在2萬上下徘徊,本土個案新增2萬2707例、境外移入252例、死亡個案則為56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和上周四相比下降4.7%,還是在緩降階段,沒有看到疫情反轉。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469例男性、1萬2188例女性、5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326例)、台中市(2,807例)、台北市(2,388例)、桃園市(2,352例)、高雄市(2,159例)、台南市(1,744例)、彰化縣(1,094例)、新竹縣(713例)、屏東縣(598例)、苗栗縣(585例)、雲林縣(584例)、新竹市(570例)、宜蘭縣(427例)、花蓮縣(420例)、南投縣(409例)、嘉義縣(387例)、基隆市(345例)、嘉義市(265例)、台東縣(264例)、金門縣(143例)、澎湖縣(119例)、連江縣(8例)。今日新增5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1例具慢性病史、42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8月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0日至8月1日。今日新增25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47例男性,10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22例)、越南(9例)、日本(4例)、韓國(3例)、香港、埃及、泰國及菲律賓(各2例)、加拿大、柬埔寨、英國、瑞士、義大利、德國、土耳其、荷蘭及中國(各1例),另19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9日至8月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67萬5128例確診,分別為2萬0980例境外移入、465萬409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082例死亡病例,其中9,067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85例、台北市1,040例、台中市901例、高雄市826例、台南市710例、桃園市679例、彰化縣533例、屏東縣377例、雲林縣270例、南投縣264例、基隆市208例、苗栗縣204例、嘉義縣196例、宜蘭縣181例、花蓮縣149例、嘉義市148例、新竹縣141例、台東縣135例、新竹市86例、澎湖縣21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8-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出現第2起家庭群聚 指揮中心:BA.5正低度流行
台北市日前出現兩例新冠肺炎BA.5變異株社區感染個案,其中一名卅多歲男性指標個案母親採檢陽性,昨病毒基因序列確認也感染BA.5,為國內第二起經基因定序確認的BA.5家庭群聚。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說,國內BA.5看來正低度流行,「心裡要有打算,這是下個挑戰」。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該六十多歲母親七月廿五日曾開車載兒子就醫,於七月廿八日出現症狀,昨病毒基因定序結果為BA.5。依據接觸時間、出現症狀的先後,研判該名母親係被兒子感染。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說,觀察美國疫情曲線,BA.4、BA.5等變異株確實讓疫情再度升起,但與之前大爆發相較,只是一個小波段。「我國幾周後將出現一波BA.5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六十五歲以上或脆弱族群在接種第四劑後,可減少感染、重症和死亡率。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說,依各國相關研究,感染過BA.2的人還是可能再感染BA.5,所幸重症、住院率並未明顯增加。昨新增二萬三七一八例本土個案。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通過BNT幼兒疫苗緊急使用授權,供六個月至四歲兒童接種,建議施打三劑,一、二劑間隔三周,後兩劑間隔八周,共需十一周時間。指揮官王必勝說,下周將召開ACIP會議,討論是否縮短每劑疫苗間隔時間。
-
2022-08-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BA.5變異株若進入社區 估幾周後疫情就會開始上升
昨新冠疫情新增二萬三三○二例本土個案,新增中重症八十四例、死亡個案卅一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預估,這周疫情會維持下降或持平趨勢,但觀察各國狀況,在確診人數到低點時,BA.5變異株進入社區,幾周後疫情就會開始上升。莊人祥說,近期本土疫情下降幅度不大,主要受人流、大眾行為和防疫模式等因素影響,而無法進一步下降。目前社區中BA.5變異株個案仍屬少數,相關陽性確診的家人、同事病毒基因定序報告還要一至二天才會有結果。昨八十四例中重症個案中,包括兩例兒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分別為七歲及八歲男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兩名小朋友均無慢性疾病,於五月中下旬確診新冠肺炎,皆在七月廿六日出現發燒、紅眼、皮膚紅疹、活力及食欲下降等症狀,就醫後確診為MIS-C,都在加護病房治療中。指揮中心統計,十二歲以下兒童重症個案累計一四二例,其中七十六名重症個案罹患MIS-C,占比超過五成,其次為腦炎二十五例、肺炎二十例、哮吼八例、敗血症三例、共病三例、心肌炎一例、到院前死亡六例,廿五人死亡。至於新增卅一例死亡個案,最年輕者為四十多歲男性,曾接種三劑疫苗,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七月廿六日因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症狀,緊急送醫,廿七日確診,接受瑞德西韋治療,但仍於廿八日因肺炎及顱內出血過世,死因為肺炎、顱內出血合併中樞神經衰竭。今年一月以來,中重症累計二萬一一三九例,其中八一四一例死亡。
-
2022-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幼兒選BNT或莫德納? 莊人祥:相信指揮中心是一種選擇
指揮中心昨宣布,BNT幼兒疫苗取得我國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可供六個月至四歲兒童接種,建議施打三劑;但疫苗到貨時間未定且ACIP尚未討論疫苗接種事宜。由於小小孩目前已可接種幼兒莫德納疫苗,有醫師建議家長不要等BNT,以免開學群聚,因此家長們對於疫苗該如何選擇多有疑慮。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僅表示,「相信指揮中心也是一種選擇」,並未給予正面回應。指揮官王必勝昨在疫情記者會表示,已簽妥BNT幼兒疫苗採購合約,請廠商安排出貨,共採購190萬劑BNT幼兒疫苗。但目前幼兒BNT疫苗尚未到貨。王必勝也提醒,目前BNT還沒到貨,民眾有莫德納疫苗可選擇,兩劑間格4周;BNT則要打三劑,一、二劑間隔3周,後面間隔8周,要11周時間,提供給民眾參考。台北榮總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陳俊仁表示,幼兒BNT疫苗每一劑量為三微克,幼兒莫德納疫苗則為25微克,從學理看,劑量與抗體量為正相關,但副作用也可能強一些。若要快速獲得保護力,就選莫德納疫苗,但副作用可能比較強;BNT則因劑量低,保護力生成較慢,但副作用可能較小,家長可自行決定疫苗廠牌。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昨天六個月到四歲幼兒共9萬4704人接種疫苗,占該年齡層12.0%。全國疫苗接種率,第一劑為92%、第二劑85.9%、追加劑第一劑71.4%、追加劑第二劑7.4%。另外,年輕女性罹患長新冠容易喘,獲醫師開立威爾而有改善。對此治療方式,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就胸腔專科依照病歷開立威爾剛讓血管擴張的方式指揮中心予以尊重,但要提醒民眾這是處方藥,不要自行購買,以免有藥物交互作用。
-
2022-08-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BA.5將破萬例?莊人祥:不排除這兩周疫情反轉
國內昨日新增2例BA.5社區感染個案,個案皆在台北,有家人或是職場接觸者檢驗陽性,仍待病毒基因定序確認群聚規模。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表示,目前定序仍要時間,至於昨日自泰國移入的BA.2.75個案,目前4位同行者皆陰。至於BA.5變異株是否造成全台疫情反升?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參考各國狀況,的確有可能進入社區後,過幾周疫情便開始上升。羅一鈞昨預估,國內BA.5變異株的佔比大約會到2%,也會隨境外移入個案增加,而有相對應的提升。今羅一鈞說明台北市2名BA.5個案最新調查情況,個案的家人、同事定序還要1、2天時間,有結果會再報告。至於昨天自泰國境外移入的BA.2.75變異株個案,羅一鈞表示,目前採檢4名同行者,結果都是陰性,初步判定疫情沒有擴大,也沒有新增BA.2.75個案。至於有專家表示,下周一台灣就會面臨到BA.5變異株影響,疫情將開始反轉,並且BA.5月底將破萬例。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疫情看起來還是下降趨勢,只是幅度不大;不排除這兩周會出現較前一周同期高的狀況。BA.5月底是否預估會破萬例?莊人祥說,現在社區中的BA.5還是少數,目前病例數也趨於穩定,降幅不大主要因為人流,以及大眾行為、防疫模式影響,所以疫情才無法進一步下降。
-
2022-08-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增2萬3302例 指揮中心:較上周下降約6%
指揮中心今公布最新疫情概況,其中本土確診來到2萬3302例、境外移入254例、死亡個案則有31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跟上周相比減少4188例,下降6%左右,這周下降屬於持平趨勢,會繼續觀察。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3,302例本土病例,為10,836例男性,12,453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920例),台中市(2,923例),高雄市(2,400例),台北市(2,295例),台南市(2,050例),桃園市(2,027例),彰化縣(1,192例),屏東縣(771例),雲林縣(735例),苗栗縣(705例),新竹縣(646例),新竹市(497例),宜蘭縣(475例),嘉義縣(460例),南投縣(423例),花蓮縣(421例),基隆市(338例),嘉義市(333例),台東縣(310例),金門縣(209例),澎湖縣(153例),連江縣(19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9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28例具慢性病史、19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31日至7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13日至7月30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5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27例男性,12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德國(11例)、越南(8例)、新加坡及菲律賓(各4例)、澳大利亞及美國(各3例)、日本(2例)、挪威、柬埔寨、馬來西亞及泰國(各1例),另215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2日至8月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912,55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277,937例排除),其中4,628,294例確診,分別為20,535例境外移入,4,607,70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8,99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97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77例、台北市1,035例、台中市882例、高雄市817例、台南市708例、桃園市667例、彰化縣529例、屏東縣373例、雲林縣269例、南投縣259例、基隆市207例、苗栗縣200例、嘉義縣196例、宜蘭縣179例、花蓮縣148例、嘉義市146例、新竹縣138例、台東縣131例、新竹市85例、澎湖縣20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8-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國內第2例 無確診紀錄卻罹MIS-C
昨新冠疫情新增二萬○八二四例本土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本土確診人數較上周日下降百分之三,另增卅四例死亡個案、八十八例中重症個案,包括三例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其中一名六歲男童先前無確診紀錄,但檢驗抗體發現曾感染新冠肺炎,為國內第二例未確診紀錄的MIS-C個案。莊人祥說,昨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廿多歲至九十多歲,最年輕個案為廿多歲男性,未接種疫苗,死亡為肺炎併多重器官衰竭。至於中重症個案,莊人祥說,一名六歲男童未接種疫苗,也無確診紀錄,七月廿五日出現發燒、頭痛、暈眩等症狀,廿七日發燒至卅九度,合併嘔吐、下肢皮疹至急診就醫,檢查發現肝指數及血栓指數上升,PCR陰性,當天收住兒童加護病房;七月廿八日檢驗N蛋白和S蛋白,結果皆陽性,顯示曾感染新冠,通報為MIS-C,目前病況穩定,但仍在加護病房觀察。另兩例MIS-C個案分別為一歲女童和十一歲男童,均住院觀察中。其中男童五月廿九日曾接種第一劑疫苗,七月十五日確診,七月廿四日起出現症狀,廿八日至急診,檢查發炎指數上升,診斷疑似MIS-C,收住兒童加護病房。
-
2022-08-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DNR爭議 衛福部研議新冠安寧醫療新指引
今年染疫致死國人中,三成六簽署DNR,較去年多一倍,本報昨報導眾多專家意見及病家經驗,引發回響。不少醫師認為,此議題敏感,應由政府與相關醫學會共同研擬處置措施。指揮中心則回應,衛福部醫事司近日將與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討論第二版新冠肺炎安寧緩和醫療建議指引。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說,台灣長期使用呼吸器的臥床民眾人數眾多,不少人住在機構,一旦染疫,家屬大都同意執行DNR(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如果單看DNR占比,作出「此為導致致死率偏高原因」結論,可能讓許多家屬無法承受壓力而不敢同意,希望「救到底」,但如此一來,醫療量能勢必更吃緊。此外,新冠肺炎屬於新疾病,本土資料及預後實證報告等資料較少,難掌握病程進展;且疫情期間兵荒馬亂,跨領域團隊可能很難有時間與病家詳談細節。李俊宏建議,應由公部門自主或委託發展相關資訊,提供理性和科學數據,讓醫療第一線人員能有做出良好決策的空間。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持相同意見,他希望政府盡速擬定疫情階段DNR執行程序及指引,如果醫院人力不足,程序不完備,就不要硬推,減少爭議;反之,如果醫師認為有一搏的機會,也應向家屬說明可能的結果,由家人來決定要不要救到底。莊人祥說,根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由兩位醫師診斷、簽署同意書才能執行DNR,指揮中心尊重第一線醫師的臨床判斷。台大安寧病房主任蔡兆勳說,DNR不是不能碰觸的禁忌,台大醫院去年起就盡可能克服疫情中的各項限制,透過視訊或其他方式,協助家屬陪伴病人走完生命最後一段路。日前就協助一對九十幾歲、雙雙確診的老夫婦以視訊告別,老太太病癒出院,但另一半無法脫離呼吸輔助設備。妻子透過視訊親切地對另一半說「我們都等你回來喔!你要加油喔!」老先生則點點頭,不久後安詳離世。
-
2022-07-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死亡DNR比率高 莊人祥:尊重第一線判斷
Omicron疫情爆發至今,累計死亡人數昨突破8千人,國內多名專家、醫師認為,DNR占比偏高也是致死率偏高原因之一。根據去年指揮中心分析死亡原因,有17.8%簽署DNR,而本報分析今年死亡案例數,簽署DNR比率已達36.4%。不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致死率和其他國家相比其實是低的,在DNR簽署上指揮中心尊重第一線臨床判斷。根據本報報導,自今年5月6日到7月29日,公布7963名死亡個案,其中2902人簽署DNR,占比約36.4%。這些個案當中,大約58.2%逾80歲、60到79歲有32.7%、50多歲5.8%、20到49歲3.1%、有0.2%在20歲以下,其中女性占4成、男性達6成。而多名醫護人員、專家表示,除了對新冠患者的高致死率感到不解,有人直指確診者簽署DNR的時機和情境,有檢討的必要。對此,莊人祥表示,首先要強調國內新冠肺炎致死率和其他國家相比,其實是低的。至於DNR的執行依照「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由兩位醫師診斷和簽署同意書等就能執行,因此指揮中心尊重第一線的臨床判斷。而對於專家認為簽署時機應再檢討,莊人祥也說,醫事司8月會和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討論第二版的指引。
-
2022-07-31 醫療.感染科
國內第2例猴痘個案未出院 莊人祥:沒出新疹、等痂脫落
國內自6月24日出現首例自猴痘確診病例,目前已累計二例個案,分別自德國和美國入境。其中第一例猴痘個案已於7月15日出院;至於第二例個案,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個案目前沒有發燒,生命徵象穩定,全身也沒有新增皮疹且原先的疹子也都結痂,等結痂脫落後即可出院。針對猴痘,國內已於今年6月23日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國內出現二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其一例已經恢復出院,另一例目前還在醫院治療中。第二例個案為3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5月至7月至美國出差,7月3日開始出現左睪丸腫脹、發燒、鼠蹊淋巴結腫脹狀況,曾於7月5日就醫服用抗生素,後續未改善且出現皮膚紅疹及腹瀉等症狀。7月10日返國入境時,自述疑似罹患猴痘,由機場檢疫人員後送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確認陽性。另外,國內於7月28日到貨504人份的抗病毒藥物,至於疫苗採購進度,莊人祥表示,還在簽約階段,盼能在8月底前到貨。但疫苗採購數量是否會比抗病毒數量多,莊人祥表示,兩者的適用對象不同無法比較,採購數量等確定才能對外說明。
-
2022-07-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兒童重症增3例 6歲男童無確診卻MIS-C 國內第2例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趨緩,今天新增34例死亡個案、88例中重症個案,包括三例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一名六歲男童先前無確診紀錄,但檢驗抗體發現曾感染新冠肺炎,為國內第二例未確診紀錄的MIS-C個案。死亡個案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33例具慢性病史、16例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17人超過80歲以上。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1016例,死亡8074例。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20多歲男性,未接種疫苗。十多年前曾因車禍造成創傷性腦損傷,長期臥床。7月8日因肺炎發燒至39.6度,送醫住院。住院期間病況不穩,於7月15日確診,曾開立瑞德西韋治療,但仍於7月16日病逝,死亡為肺炎併多重器官衰竭。中重症包括55例中症、33例重症。莊人祥表示,一名六歲男童未接種疫苗也無確診紀錄。7月25日出現發燒、頭痛、暈眩等症狀,27日發燒至39度並出現嘔吐、下肢皮疹而至急診,發現肝指數及血栓指數上升,新冠PCR陰性,當天收住兒童加護病房。住院期間使用疫球蛋白及類固醇治療,7月28日檢驗N蛋白和S蛋白皆為陽性,顯示為曾經感染新冠,因此通報為MIS。莊人祥說,此為第二例未確診的MIS-C個案,個案目前病況穩定,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另外兩例MIS-C個案為一名一歲女童,無接種疫苗,曾於6月6日確診,7月26日出現發燒、腹痛、腹瀉、嘔吐,7月27日急診診斷為急性腸胃炎,住院於一般病房。但因住院後仍持續發燒,診斷MIS-C,給予免疫球蛋白和類固醇治療,仍在一般病房治療中。11歲男童,5月29日曾接種第一劑疫苗,7月15日快篩陽性確診。7月24日起出現發燒、出疹、頸部淋巴結腫、活力食慾下降等症狀,28日至急診,結膜炎扁桃腺腫,發炎指數上升,診斷疑似MIS-C,收住兒童加護病房並使用免疫球帶白等藥物治療中。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140例, 腦炎25例、肺炎20例、敗血症3例、哮吼8例、心肌炎1例、MIS-C74例、共病3例,到院前死亡6例;死亡個案維持25例。而針對六個月至四歲的幼兒疫苗接種,莊人祥表示,昨接種8066人,累計8萬9688人,接種率11.4%。目前全體第一劑疫苗涵蓋率為91.9%、第二劑為85.9%、追加劑第一劑71.4%、追加劑第二劑7.3%。
-
2022-07-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緩降!今本土+2萬824例及245境外 34染疫死亡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緩降,今天新增本土個案2萬824例及245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較昨天病例數下降2.1%、較上周日下降3%。今日新增2萬824例本土病例,包含9645例男性,1萬1172例女性,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673例),台中市(2,577例),桃園市(2,258例),台北市(2,061例),高雄市(1,979例),台南市(1,645例),彰化縣(999例),屏東縣(653例),新竹縣(630例),苗栗縣(542例),新竹市(526例),雲林縣(495例),嘉義縣(416例),宜蘭縣(405)例,花蓮縣(390例),南投縣(375例),基隆市(331例),嘉義市(284例),台東縣(263例),澎湖縣(156例),金門縣(151例),連江縣(15例)。今日新增3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9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3例具慢性病史、16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6月23日至7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7月12日至7月28日。今日新增245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47例男性,9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感染國家為新加坡(4例)、印度及美國(各3例)、泰國、柬埔寨、日本、澳大利亞及埃及(各2例)、越南及印尼(各1例),另223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4日至7月3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58萬8185例確診,分別為2萬54例境外移入,456萬807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927例死亡病例,其中891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64例、台北市1,030例、台中市872例、高雄市811例、台南市696例、桃園市665例、彰化縣526例、屏東縣370例、雲林縣265例、南投縣258例、基隆市207例、苗栗縣199例、嘉義縣194例、宜蘭縣179例、花蓮縣148例、嘉義市145例、新竹縣137例、臺東縣128例、新竹市85例、澎湖縣20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
2022-07-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口罩令難鬆 張上淳:BA.5已進社區
BA.5本土已累計十一例,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昨首度針對BA.5疫情示警,指BA.5已進入社區,口罩措施若放鬆,疫情將迅速再起。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國內整體疫情雖有下降,但幅度不高,預估八月中BA.5疫情將襲來,未來解封腳步會以幼兒疫苗接種率、國內外疫情趨勢等兩方向評估。張上淳說,BA.5已進入社區,現在放鬆口罩措施,BA.5疫情將快速上升,未受疫苗保護的長者,恐怕染疫不幸死亡。據指揮中心統計至七月廿五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疫苗涵蓋率第一劑八十七點四%、第二劑八十三點八%、第三劑七十四點三%、第四劑廿七點五%。以我國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約三九八萬人推算,大約有五十點一萬名長者連一劑疫苗都沒接種。指揮中心日前提供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五十五歲以上原住民打疫苗可獲得五百元額度衛教品及兩劑快篩劑,獎勵措施發放今為最後一天。莊人祥表示,預期國內八月中會有一波BA.5疫情,不過考量BA.5整體致死率及嚴重度,與先前Omicron疫情差不多,未來仍會逐步鬆綁。
-
2022-07-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Omicron BA.5疫情8月中恐再起 50萬長者「一劑都沒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今年8月中將有一波BA.5疫情,因此近期加強幼兒疫苗接種。不過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表示,長者疫苗施打率相較其他國家仍不理想,也不足夠,憂心疫情再起長者可能染疫死亡。據計算,我國約50.1萬名65歲以上長者一劑皆未接種。根據疾管署統計至7月25日,65歲以上長者疫苗涵蓋率第一劑87.4%、第二劑83.8%、第三劑74.3%、第四劑27.5%。以我國65歲以上長者約398萬人推算,65歲以上約有50.1萬名長者連一劑疫苗都沒接種。國內BA.5本土案例已有11例,包括接機7例及社區感染4例,不過近日天氣炎熱,許多民眾仍期待口罩措施再鬆綁。張上淳受訪表示,BA.5已進入社區,現在放鬆口罩措施,BA.5疫情將快速上升,未受到疫苗保護的長者,恐怕染疫死亡,口罩令應觀察疫情走向滾動式調整。指揮中心日前提供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打疫苗可獲得500元額度衛教品及兩劑快篩劑,獎勵措施發放今為最後一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打疫苗獎勵已發放一段時間,後續不會再以中央獎勵催長輩施打疫苗,由地方政府加強長者接種疫苗。莊人祥表示,目前國內整體疫情雖有下降,但幅度不高,預估8月中BA.5疫情將襲來,未來解封腳步,會以觀察幼兒疫苗接種率及國內外疫情趨勢等,二方向評估。
-
2022-07-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措施暫不變 莊人祥曝解封腳步要看2件事
入夏連日高溫,民眾期待能全面解除口罩令,不過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今受訪表示,現在Omicron BA.5恐怕已步入國內社區,若放鬆口罩憂心BA.5疫情恨快就上來。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口罩措施再微調空間有限,未來解封腳步主要考量2方向,包括國內外疫情,以及幼兒疫苗接種率。張上淳今天表示,口罩政策應是逐步放寬,但現在Omicron亞變種BA.5已初步進入國內社區,若大家都放鬆了,BA.5疫情很快就會上來;此外,雖國內疫苗施打率不低,但長者施打率與其他國家相比仍不理想,也不足夠,當疫情再起時,不少長者會因染疫死亡。因此口罩令放寬還是要看疫情控制程度,做密集性滾動性調整。先前為鼓勵長者接種疫苗,指揮中心提供65歲以上長者,以及55歲以上原住民,施打疫苗可獲得500元額度的衛教品及兩劑快篩劑,先前已數度延長發放,最新規定將發到7月31日止。莊人祥表示,因打疫苗獎勵已發放一段時間,且疫苗數量很充足,後續不會再以中央獎勵催長輩施打疫苗,由地方政府加強長者接種疫苗。對於長輩未接種疫苗恐影響解封腳步?莊人祥說,目前主要考量幼兒疫苗接種為主,且評估BA.5整體致死率及嚴重度與先前Omicron疫情差不多,雖仍會考慮長者接種率,但不會因此作為解封考量,解封腳步會以幼兒疫苗接種及國內外疫情趨勢2層面考慮。猴痘疫情於全球快速擴散,猴痘藥物、疫苗需求增加,張上淳表示,並非所有人都要用藥,僅病情嚴重者需要用藥治療,但藥物及疫苗還是要提前準備,經過討論,若有準備數千劑,足以應付短期內疫情狀況。我國日前已到貨猴痘口服抗病毒藥物(tecovirimat)504人份,莊人祥表示,猴痘疫苗合約仍在簽訂中,實際數量會等到貨後再公布,目前國內維持先前2例猴痘個案。
-
2022-07-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熱中暑確診死再+1 男解隔離上班2天 高燒40.9度不治
國內熱中暑且確診新冠肺炎死亡再加一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60例確診死亡個案,年齡層介40多歲至90多歲,最年輕死亡個案為40多歲男性,日前剛確診新冠肺炎,解除隔離返回職場上班,2天後竟因熱中暑昏迷就醫,體溫高達40.9度,經搶救4天仍不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該名40多歲男性曾施打2劑新冠疫苗,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慢性心衰竭、慢性肺阻塞肺病等,先前7月12日確診新冠肺炎,完成隔離後,7月19日解除隔離,後續返回職場上班。莊人祥表示,該男7月21日當天有上班,但當時反覆高燒,且出現意識不清,後續被送往急診就醫,使用呼吸器等,且體溫高達40.9度,經過兩天治療,不幸於7月24日死亡,根據其生理、抽血檢驗資料,研判死因包括熱中暑及新冠死亡。
-
2022-07-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156例 9歲男童MIS-C、收治兒童加護病房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56例本土中重症個案,及60例死亡個案。今日新增一例兒童重症是9歲男童,為孩童多系統炎症症候群(MIS-C),沒有接種過疫苗,確診後約10周出現MIS-C症狀,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名9歲男童沒有慢性病史,也未接種過新冠疫苗,曾於5月16日確診新冠肺炎,7月24日開始陸續出現發燒、腹瀉、頸部疼痛、噁心、嘔吐、食慾活力下降等症狀,7月26日到急診就醫,檢查有結膜炎、頸部淋巴結腫、發炎指數升高、心臟酵素低下等,診斷為MIS-C收治兒童加護病房,使用免疫球蛋白跟類固醇等藥物治療,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截至今日我國兒童重症137例,包括腦炎25例、肺炎20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8例、家中死亡6例,MIS-C共71例、共病3例,共25例死亡。我國今年1月1日至7月29日,本土個案累計451萬14098例,中重症共20928例,其中8040名死亡,輕症無症狀佔全部病例99.53%。莊人祥表示,6個月至5歲以下幼童莫德納接種,昨日共9531人次,累計8萬1366人接種,占該年齡層10.3%。昨日共接種8萬0431人次,國內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91.9%,第二劑85.9%,第一次追加劑71.3%,第二次追加劑7.2%。
-
2022-07-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1273 境外+228 增加60例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萬150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1273例本土個案及22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0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病例數較昨天減少約1700例,降幅約7.4%,相較上周六減少約1074例,降幅4.8%。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1,273例本土病例,為9,875例男性、11,385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750例),台中市(2,770例),桃園市(2,164例),高雄市(2,163例),台北市(2,067例),台南市(1,717例),彰化縣(1,066例),苗栗縣(612例),屏東縣(603例),新竹縣(585例),新竹市(549例),雲林縣(523例),宜蘭縣(434例),花蓮縣(430例),嘉義縣(347例),南投縣(328例),基隆市(311例),台東縣(284例),嘉義市(238例),澎湖縣(167例),金門縣(147例),連江縣(18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6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7例具慢性病史、42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4日至7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2日至7月27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2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23例男性、10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10例),美國、泰國及德國(各4例),新加坡及印尼(各3例),比利時、馬來西亞、西班牙及法國(各2例),菲律賓、芬蘭、愛爾蘭、英國、香港、羅馬尼亞及韓國(各1例),另185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6日至7月2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794,18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220,482例排除),其中4,567,122例確診,分別為19,808例境外移入、4,547,26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89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87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62例、台北市1,030例、台中市866例、高雄市807例、台南市692例、桃園市665例、彰化縣524例、屏東縣369例、雲林縣262例、南投縣256例、基隆市207例、苗栗縣199例、嘉義縣190例、宜蘭縣178例、花蓮縣147例、嘉義市144例、新竹縣137例、台東縣126例、新竹市84例、澎湖縣20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