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荷爾蒙
共找到
1375
筆 文章
-
-
2020-11-28 養生.抗老養生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台灣高齡人口快速增加,肌少症成為隱藏的健康危機!肌少症不僅僅是肌肉量漸少問題,背後常伴隨走路遲緩、行動吃力、握力下降、體重減輕、反覆跌倒等衰弱症狀,嚴重恐造成長者晚年失能、疾病預後差。國內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據統計,50歲以上靜態生活型態者,每年約以0.5~1%的速度減少肌肉量;根據荷蘭2013年發表的研究,僅臥床休息5天就會導致約1公斤的肌肉組織丟失。「微肌」風暴襲擊,健康老化前途堪憂造成肌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運動神經退化、相關荷爾蒙的減少(如生長激素、睪固酮、類胰島素增長因子等)、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營養供給不足、久坐少動等。值得注意的是,肌肉流失過程,脂肪組織也會慢慢的堆積!研究發現,30~60歲每年減少約0.23kg肌肉,但脂肪量卻增加約0.45kg。這種肌肉質量減少與身體脂肪增加的狀態被稱為肌萎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若肌肉流失的銀髮族群同時存在於肥胖問題,對健康會產生加乘的負面影響,恐加快老人家身體失能率、罹病率與死亡率上升。目前,國人平均健康餘命為71.2歲,遠趕不上平均壽命的80.7歲,也就是說,在人生最後近10年間,都必須飽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因此,維持良好的肌肉量是健康老化的開始。3大微肌飲食型態,加速肌肉流失許惠玉指出,預防肌少症必須先從如何延緩肌肉流失做起。董氏基金會於今年訪談近50位50歲以上長者,分析發現,導致老年人肌少症發生的飲食型態有3種。微肌飲食習慣1:粗茶淡飯多數老人家覺得隨著年紀增加、活動量減少、胃口不好、三高忌口等因素,擔心蛋白質吃的多,也會伴隨著飽和脂肪的攝取,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因此,飲食多偏清淡,盡量不吃肉,以全穀雜糧、蔬果為主,覺得這樣才養生。微肌飲食習慣2:挑軟的吃許惠玉說明,上了年紀的長輩常因牙口不好,總是避開需要花力氣咀嚼的食物,尤其肉類,而多攝取容易咀嚼消化的澱粉類食物。若真的要吃肉類,也會選擇質地、口感較軟的肥肉。微肌飲食習慣3:三餐不定剛步入50歲的銀髮族,自覺新陳代謝變慢、擔心三高及體重控制,認為少吃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如果肚子不餓,索性略過一餐;又或者退休獨居在家,因為怕麻煩選擇不吃,或煮碗清湯麵、吃剩菜剩飯等隨便打發一餐。許惠玉指出,長期不重視營養攝取,或有偏食習慣的長者,愈容易因為熱量攝取不足、營養不均衡,尤其是缺乏製造肌肉原料的蛋白質,出現肌肉量大幅減少的微肌現象,讓肌少症不知不覺找上門!解除微肌現象 攝取蛋白質3項原則普羅大眾都覺得年紀大、活動少,熱量與蛋白質攝取應該要下降。許惠玉說,這個迷思需要被打破!事實上,預防肌肉量流失是需要蛋白質的幫忙。為確保攝取的蛋白質,能更有效被利用於促進肌肉合成,建議攝取3項原則。存肌本飲食原則1:改變烹調方式就能吃得下銀髮族普遍會遇到咀嚼、吞嚥等牙口能力退化問題,容易養成只吃脂肪較高的控肉、肉燥等。建議可選用肌肉纖維較短、較容易咀嚼的雞肉,連牙口不好的人也可以方便食用。亦可改變食物質地,例如,將雞腿切絲、雞里肌絞肉等來烹調;另外,可加入豆腐、胡蘿蔔、洋蔥、雞蛋等軟質食物,讓長者更容易吃得下。存肌本飲食原則2:熱量及蛋白質要吃得夠許惠玉提醒,在熱量攝取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維持肌肉量仍是無效,所以,每天應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銀髮族每天應攝取「豆魚蛋肉類」食物6份,且平均分配三餐中攝取。若偶爾想到才一次吃很多,超出身體合成肌肉所需要的量,可能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造成肥胖發生。存肌本飲食原則3:多白肉、少紅肉才是吃得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評估發現,牛奶、雞蛋與雞肉為食物主要優質蛋白質來源,其胺基酸組成比例佳、易為人體消化吸收。許惠玉表示,作為高血壓輔助飲食的「得舒飲食」,實行原則也是多白肉、少紅肉。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若要預防癌症,一週煮熟紅肉食用量不應超過350~500g;世界衛生組織亦表示,每天攝取100g紅肉,大腸癌的風險可能會增加17%。許惠玉進一步解釋,因為紅肉裡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於想預防肌萎性肥胖發生的長者,應優先挑選脂肪較低、蛋白質較高的雞、魚等白肉類。除了每天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外,許慧玉也建議,要維持良好的肌肉量,最有效的方式是飲食與運動,兩者缺一不可。唯有解除「微肌」問題,才能存好健康老化的肌本!諮詢專家/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 許惠玉
-
2020-11-28 科別.骨科.復健
臺灣骨折比例高 慎防3類飲食恐導致鈣質流失!醫師建議這些食物能助補足鈣質
現代人普遍不愛曬太陽,若加上運動不足、營養失調,恐加重骨質流失、增加骨鬆風險!聯安診所資深營養師徐景宜表示,吃對食物是補充鈣質、預防骨鬆的重要關鍵,尤其飲食要少吃含高磷或碳酸的飲料及含鋁胃藥,並選擇補充奶、蛋、芝麻或高鈣蔬菜等,以強化骨骼健康。 台灣骨折發生率高,光是髖關節骨折每年就有將近2萬例,資深營養師徐景宜表示,若長期飲食失調,將可能加重骨鬆、骨折發生風險!徐景宜營養師進一步解釋,飲食造成的骨質問題可從三個面向來看: 1. 更年期女性荷爾蒙減退加速骨質流失:女性停經後雌性激素分泌大幅下降,進而加速骨質流失速度,因此更年期的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容易患有骨質疏鬆症。徐景宜營養師建議,更年期的女性可適時補充大豆異黃酮,以平衡體內荷爾蒙、幫助預防骨質疏鬆症。 2. 鈣質需輔助身體酸鹼中和:若飲食偏好攝取高磷或含碳酸的飲料,身體就會從骨本中釋出鈣質以達酸鹼中和;因此若日常飲食鈣質攝取不足就可能加速引起骨質減少。 3. 長期使用含鋁胃藥會阻礙鈣質吸收:習慣性使用含鋁胃藥以抑制胃酸,除了會導致胃酸濃度下降之外,還會連帶影響蛋白質無法正常吸收、鈣質無法被有效利用,長期也將不利骨質健康。 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及早儲存骨本方能打造強健的骨骼!徐景宜營養師叮嚀,日常飲食建議可從雞蛋、牛奶等食物補充鈣質,亦可選擇豆腐、黑芝麻等高鈣食材;此外,深綠色蔬菜如芥蘭菜、紅莧菜、莧菜、綠豆芽、紅鳳菜、川七、小白菜、油菜、芥菜、地瓜葉等鈣質含量豐富,建議民眾可以經常食用,以補足鈣質與高纖需求。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聯安診所 資深營養師徐景宜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1-27 癌症.乳癌
乳癌化療中,我是不是無法生育了?年輕、中年、老年得乳癌要怎麼治療,名醫提供指引
乳癌自民國98年便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年增萬名以上病例,且逐年增加。雖然乳癌治療進步,整體五年活存率達85%,早期(0-1期)乳癌更超過九成,但對於年輕的乳癌患者,罹癌是人生的全面衝擊,工作、婚姻、育兒皆面臨之前未曾設想的挑戰;對於年長的患者,應該接受何種治療、治療程度等,也是需要思考的功課。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外科名譽教授張金堅,繼十多年前出版 「乳房診治照護全書」之後,最近推出「超越乳癌」, 由國內七位乳癌專家,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從乳癌的預防、診療乃至追蹤等各方面,提供乳癌病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書中內容更印證了年乳癌治療的進步,重點如下: ●乳癌進入精準治療階段,朝向個人化治療過去十年,藉由微陣列(microarray)晶片分析乳癌基因表現進展,乳癌依特定基因轉錄體(transcriptome)表現型態,實際上是四種基因突變與臨床表現迥然不同的次分類組成的疾病集合。使用分子亞型分類法,讓乳癌從傳統TNM分期,進步到精準醫療,乳癌不再是單一疾病,在基因突變、基因轉錄與蛋白質轉譯層次上,都有特定脈絡可循,可辨識不同的分子亞型並找出特定基因突變,甚至相對應的治療標的。•管腔A型(Luminal A):占所有乳癌30~40%,對荷爾蒙治療效果良好,預後最好。•管腔B型(Luminal B):同上,但預後稍差。•HER2過度表現型(HER2 overexpression):淋巴結轉移,遠端轉移及復發機會較高,預後也較差。•三陰性乳癌(Triple Negative):約占15%,細胞分化趨於惡性,預後也較差,幸好化療仍有反應,帶有BRCA1/BRCA2 乳癌遺傳基因突變的病患大多屬於此類。 ●乳癌治療與生育不必二選一在台灣,約有三千位女性乳癌患者,在生育年齡(45歲之前)時被診斷出來,約占全體乳癌患者兩成。文獻發現,乳癌患者於治療後懷孕並不會增加復發機會,但在治療過程中使用的化學治療,非常可能傷害卵巢功能,在35歲以前,化療後約9成女性在一年內月經可恢復;35至40歲,月經恢復比率約50%。一般認為,乳癌復發風險隨時間減少,最好在2至3年後再懷孕。建議冷凍保存卵子在化療前進行,若患者已婚,可考慮讓卵子與先生的精子受精,形成胚胎後冷凍保存。但要提醒的是,人工生殖法規定,冷凍胚胎在夫妻離婚或有一方死亡時,必須立刻銷毀,使用時也需要配偶同意。●老年人透過CGA評估可改善治療結果高齡社會來臨,老年乳癌患者勢必增加。目前老年乳癌患者接受標準治療比率偏低,但治療強度的考量應著重其功能年齡評估,而非只考慮實際年齡。使用周全性老年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藉由多專科團隊根據8種面向評估老年患者:共病症、營養、功能狀態、疲累、認知功能、用藥、心理狀態、社會支持,可幫助老年癌症患者進行治療選擇。放射治療的劑量與頻率都應思考是否可以降低治療的毒性。臨床上無淋巴轉移的老年乳癌患者,可考慮不做腋下手術,對於無法接受手術或拒絕手術的老年乳癌患者,仍可使用荷爾蒙療法治療。●乳房手術開得大不一定比較好!重建可幫助恢復信心手術是乳癌治療最重要的一部分,手術目的在於完全切除腫瘤和腋下淋巴結廓清。淋巴結是否有癌細胞轉移,是乳癌病患最重要的預後因子。多年來,乳房保留手術加上術後放射線治療,已被證實與傳統乳房全切除術,有相同的預後。根據美國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Monica Morrow 教授研究分析,因為現代醫學有了良好的全身性治療,例如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與放射線治療,手術安全距離無論是1毫米或5毫米以上,復發機率並無不同。乳房局部切除後,仍有一大部分組織存在,可在乳癌切除時,同時結合整形概念,稱為「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Oncoplastic Breast Surgery),可用剩餘乳房重新排列出乳房形狀,或使用乳房附近組織填補缺陷,提供較佳的乳房外觀。在「超越乳癌」新書分享現場,有三位不同年齡的乳癌病友到場。高齡97歲的王研清行動自如,腦袋更是靈活,她勇敢接受治療,現已抗癌十餘年。53歲的連敏暖抗癌14年,患病時才38歲,曾接受乳房切除,而後接受化療,而後有多處骨轉移,歷經放射治療丶荷爾蒙治療及卓骨她丶癌骨瓦等治療,都能與癌細胞共存,經常快樂旅遊,並當基金會志工,幫助更多癌友一起樂活。潘怡伶在新婚5個月時就發現罹癌,為了把握治療的黃金期,並與醫療團隊溝通,依照個人的想法與意願選擇了適當的生育計畫、並且乳房進行全切除、隆乳、化學治療等。張金堅從事乳癌防治逾40年,「超越乳癌」由他總策畫,邀請國內權威乳癌專家醫師群 ,包括台大外科部主治醫師郭文宏、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臺北榮總乳醫主治醫師黃其晟與劉峻宇、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台中澄清中港分院院長鍾元強共同撰寫。期望能幫助乳癌病人與家屬獲得最正確的乳癌知識。許多乳癌患者得知罹癌時,心情非常不好,沮喪的心情對治療沒有幫助,乳癌防治基金會總監蔡愛真也在書中提供攝影作品,鼓勵病友打開心的視窗,人生旅遊難免出現難解與無奈的習題,超越問題,才能找到答案。
-
2020-11-25 科別.眼部
3C上班族、外食族都是高風險族群 6招預防乾眼症上身
● 長時間使用3C產品、待在空調室,小心發生乾眼症● 眼睛乾燥缺水、淚液不足或過度蒸發,易眼睛發炎● 台灣乾眼症盛行率約50至60%乾眼症是現代文明病,長時間使用3C產品、待在空調室的上班族,因眨眼次數少,容易眼睛乾澀,是常見的乾眼症高風險族群,而三餐老是外食、眨眼時眼皮常不完全閉合、50歲以上更年期、服用抗組織胺、精神或神經科藥物者等也是乾眼症好發一族。國泰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杜培寧分享,一位50多歲女士,每天使用3C產品且工作長達12小時,三餐外食及更年期荷爾蒙減少,出現紅眼、灼熱及眼皮浮腫等乾眼症狀,2年來自行頻點人工淚液,直到出現雙眼灼熱疼痛、視力模糊,影響工作,才緊急就醫治療。外食多油膩 高脂影響代謝乾眼症是眼睛乾燥缺水、淚液不足或過度蒸發,使得淚液滲透壓變高並引起發炎反應,最終造成眼表損害、眼睛不適及視力不穩定。外食飲食不均衡,易缺乏維他命A、C、E等護眼營養素,且外食多油膩,高脂攝取會干擾人體必須脂肪酸利用與代謝導致乾眼症。乾眼分3類 人工淚液別亂點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張朝凱指出,乾眼症分缺水、缺脂質或缺黏液三類型,未經儀器診斷難以確認屬於哪一類,點錯人工淚液,可能使脂質層和黏液層更不足,症狀惡化。應及早接受治療,若療程無效,可盡快釐清眼睛乾澀是否與更嚴重的風濕免疫問題有關。缺淚液 恐結膜、角膜發炎張朝凱推估,台灣乾眼症盛行率約50至60%,年輕人好發原因多是過度使用3C產品,長者乾眼症則與退化有關。淚液除可滋潤雙眼,同時也具消炎功能,缺乏淚液易出現眼睛紅腫、發炎、視力模糊,若置之不理雖不至失明,但患者仍受慢性結膜及角膜炎所苦。杜培寧說,傳統乾眼症檢查是使用試紙做淚液分泌試驗,只能檢查淚水分泌量是否不足,但乾眼症患者高達8成伴隨瞼板腺功能障礙,因此,傳統檢查容易低估乾眼症發生機率;若使用人工淚水或消炎藥水緩解症狀,卻無法針對瞼板腺功能障礙達到根本治療目的。若檢測出有瞼板腺功能障礙,杜培寧說,可採保守治療,早晚眼瞼熱敷,以軟化阻塞的瞼板腺,並配合眨眼訓練;藥物治療則可使用人工淚液、自體血清眼藥水、免疫調節眼藥水或搭配類固醇眼藥水,也可口服四環黴素衍生物。避免過度用眼 熱敷可舒緩預防乾眼症,應避免過度用眼,杜培寧建議,每用眼40至50分鐘,就要休息5至10分鐘,用眼時眨眼頻率1分鐘不得少於6次,並可於早晚熱敷眼瞼各5至10分鐘,溫度建議攝氏40至45度左右,可舒緩瞼板腺功能,減少阻塞。張朝凱建議,外食族應減少高脂攝取,可多補充魚油等Omega-3食物與維他命A、C、E等抗氧化物;注意室內空調風扇勿正對眼,也可在空調室內放置一杯水,避免乾燥環境,導致乾眼症加劇。
-
2020-11-25 癌症.抗癌新知
「化學治療藥物」常見副作用有哪6種? 藥師告訴你該如何處理
今年衛生福利部公佈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及肺炎,與2018年相比分別上升1.8%、1.1%、6.9%,排名順位與 2018年相同。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口腔癌(6)前列腺(攝護腺)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前六大主要癌症之順位與2018年相同。多年來癌症一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嚴重危害國人身體健康。隨著科技進步,手機會進化,藥物也會進化!癌症的治療選擇包括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藥物、標靶治療、免疫療法、荷爾蒙藥物治療等。其中「化學治療」是利用化學藥物達到治療效果,藥物隨著血液循環到達癌細胞,進入癌細胞後抑制它們的生長,使其萎縮,甚至消失,而達到治療目的。癌細胞是生長分裂速度較快的細胞,而化學治療藥物就是針對這個特性專門設計的,除了會消滅生長快速的癌細胞外,也會影響一些生長速度較快的正常細胞,例如骨髓造血細胞、毛囊、口腔、消化道和生殖系統等(如圖一)。1.骨髓抑制化學治療藥物可能會造成血球數目下降。白血球太低時對感染的抵抗力會變弱;紅血球過少,身體各處即出現缺氧狀態,而產生虛弱、疲倦、怕冷、頭暈、呼吸急促等貧血現象,必要時會考慮輸血;血小板量不足易導致出血的情況,可能會出現容易流血、瘀血、齒齦出血、月經不止或黑便等情形。血球低下時,應補充足夠的營養及避免生食(如:生魚片)及未煮熟的食物,選擇帶皮的水果,削皮後食用,並避免出入公共場合,儘量在家休息,以促進血球恢復及降低感染的風險。下次的療程則可由醫師評估降低化學治療劑量或是使用血球生長因子的適當性。2.掉髮的困擾 化學治療藥物可破壞毛囊,在首次治療後,頭髮通常會在2-3週後掉落。頭皮方面可能會發癢或敏感,梳理和洗頭時要輕柔,使用寬齒梳子會有幫助,如假髮發燙或發癢,可改用頭巾或圍巾。晚上戴網套或睡在緞面枕套上,以防止頭髮結成束。接受化療期間,使用冰敷(冷卻帽)可能會減少掉髮風險,但需要考慮冰敷的一些副作用,例如頭痛,頭皮疼痛以及頸肩不適。化療結束後大約六個月,頭髮通常會重新長出來,新頭髮可能更捲曲、更直、更粗或更細,甚至換了新顏色,這些變化是短期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您的頭髮很可能會回到治療前的狀態。3.口腔併發症 化學治療後1至2週可能出現口腔潰瘍(也稱為黏膜炎或口腔炎),當唾液不足或唾液變得非常稠密時,就會發生口乾,會增加蛀牙和口腔感染的風險。良好的口腔保健和經常喝水是解決口乾或唾液濃稠問題的方法。避免攝入酒精和煙草,避免食用酸性水果和果汁、有硬皮的食物、太鹹或辛辣的食物,並儘量減少咖啡因和過多的糖攝入。良好的口腔護理是幫助減少口腔潰瘍的風險或嚴重程度的關鍵,漱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清潔,並且可以緩解不適。化療結束後,大約需2至4週的時間才能癒合。4.噁心嘔吐 由發生時序可區分為急性期(給藥後二十四小時內)、延遲性(給藥後二十四小時以後)以及預期性(下個療程前接受到視覺、聽覺或是嗅覺的刺激產生的一種情境式反應);依據療程藥物可分為低-中-高致吐性。化學治療藥物前會先給與止吐藥物或類固醇等來加以預防。可運用飲食調整及生活型態改變,如少量多餐,治療前不要吃太多東西等方式來減少不適。5.腹瀉/便秘 便秘較少發生,但容易造成腸道黏膜細胞不同程度的損傷,引起消化功能障礙、脹氣、腸痙攣等,最後造成腹瀉,每天數次有或沒有不適的稀疏或水樣便,給予止瀉藥治療能緩解症狀;同時應少量多餐、避免油炸、油膩、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腸胃蠕動造成腹瀉及絞痛。食用清淡流質飲食可以讓腸道獲得休息,另外也要注意肛門周圍皮膚黏膜的照顧,定時溫水坐浴,以減輕肛門不適及感染發生。6.週邊神經病變 化學治療藥物引起的週邊神經毒性,主要是以感覺神經病變來表現,最常見的不舒服症狀是麻痺感、針刺感以及燒灼疼痛,而且這種針刺的感覺以及痛覺異常的表現,常常分佈在四肢末端,會讓病人覺得好像戴手套與穿襪子的感覺。通常短期內給予類固醇、抗抑鬱藥、抗癲癇藥、鴉片類藥物或麻醉藥治療可以緩解週邊神經病變可能帶來的疼痛。治療期間要注意保持手和腳溫暖,並在寒冷的天氣中遮蓋好,儘量避免極端溫度。 以上所列出的是較常見的副作用,醫師會根據藥品特性給予預防用藥或建議,以減少副作用發生;如果治療期間有其他不適,應儘早與主治醫師討論。
-
2020-11-22 醫療.整形美容
隆乳新風潮/做太小被抗議罩杯飆升 女性為自己而美
「以前女性隆乳多是為了改善夫妻關係,現在愈來愈多年輕女性為了自己而來,也不在意讓人家知道是『假』的,只要大又美麗,能自信展現身材就好。」為許多年輕女性隆乳的開業整形外科醫師邱大睿如此分析。跟風歐美,健身女教練就愛又大又圓。十年來隆乳市場的變化,站在第一線的整形外科醫師看得最清楚,「我曾經幫一位女性健身教練隆乳,由於患者的需求與一般人不同,加上受歐美健身教練影響,女教練希望愈大愈好,甚至超出本身乳房寬度、兩顆圓圓掛在胸口也沒關係,而且她們的伴侶也是同樣想法。」這讓邱大睿非常驚訝。邱大睿說,健身教練因為運動的關係,只有肌肉、脂肪很少,而脂肪最多的雙峰就很容易在健身過程中「消失」。更由於健身很常使用到胸大肌,因此植入物的位置就得在胸大肌上面的筋膜層,而為了運動教學時乳房不會跟著動作亂跑,則必需選擇像是「霧面記憶果凍」這類的微絨毛材質,才能跟組織緊密貼合。「早做早享受」,大方分享隆乳經驗。這些願意展露身材的女性,也大方的在社群媒體分享自己隆乳的經驗。邱大睿兩年來已幫二、三十位女教練隆乳,年紀幾乎都在30歲以下,與十多年前隆乳年齡多為40歲以上的女性,足足年輕了10歲。女力覺醒讓年輕女生有「早做早享受」的想法,而隆乳的罩杯也「UP」升級,以前C罩杯就讓女性很滿意,現在做太小還會被抗議,都要至少D罩杯起跳。邱大睿還為一名女性加量為F罩杯550cc,他無奈地說:「這是我做過最大的罩杯,術前有盡量和患者溝通,但患者堅持大就是美。」這股大奶風氣也往南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暨癌症中心主治醫師張智皓發現,南部通常都喜歡大C小D,但社群媒體興起後,網紅大露事業線,南部女性要求的罩杯也愈來愈大。乳癌重建一條龍手術,保住健康、找回雙峰。其實,最早的隆乳手術是因身體殘疾進行義乳重建。擁有乳房外科及整形外科雙專科的張智皓指出,早年乳房外科為了救命,把胸部能切的全切除,但現今已認為乳癌患者不必在「命」與「美」之間二選一,醫療已發展出為了乳癌患者進行乳房全切時,保留乳頭及皮瓣,再使用植入物重建,並讓另一邊的健康乳房「順便升級」,這種「一條龍」的手術方式,讓患者因病進開刀房切除乳房,出來時雙乳並沒有消失,反而更美,是種「逆轉勝」的概念,很受癌友歡迎。一台刀就能完成癌組織切除、乳房重建、隆乳手術,正是最新的乳房醫學。張智皓說,日前一名42歲的乳癌一期患者,因有乳癌家族史,選擇右側乳房全切除,左側同步進行隆乳手術,目前每天服用荷爾蒙藥物,也不太需要擔心乳癌復發情形,患者不只沒有失去乳房,還變得更加自信。張智皓也提醒,隆乳首重安全,對於醫材的選擇,整顆植入物必需通過美國及台灣FDA核准,有十年臨床追蹤報告,數據完整可考,對醫病都有保障。產後隆乳新趨勢 做好3件事避免變成布袋奶近年產後因乳房下垂進行隆乳的個案也不少。整形外科專科醫師歐冠彣說,產後乳房下垂的原因,在於皮膚及乳腺鬆弛,就像是洩了氣的皮球,皮膚的彈性回不去了,尤其產後快速減重的女性,更容易造成乳房下垂。至於隆乳後會不會影響餵母奶,歐冠彣說,要看手術切口,採乳暈切口比較有可能影響到乳腺,就有可能無法餵奶。而為了避免產後乳房下垂,歐冠彣提供三招預防:孕前控制體重懷孕前後,體重增加控制在8-10公斤內。 內衣好好穿懷孕或產後因漲奶胸部變大,很多人覺得穿內衣不舒服,但穿內衣可阻止地心引力讓乳房下垂。 增加胸大肌厚度平常要健身,增加胸大肌厚度就能增加力量,多少可以拉提乳房,減少下垂。
-
2020-11-21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控制不好才打胰島素?醫師圖文解說何時打最好
「同學們,我被診斷出糖尿病了,大家也要注意身體啊!」阿德在大學同學的群組上留言寫道:「可能是太常熬夜又不運動,畢業十年就胖了20幾公斤。」一看到訊息,同學們紛紛留言:「我們還不到35歲,原來也會得糖尿病啊!」「唉…我都不敢去檢查!」「你有什麼症狀嗎?」「我也胖了25公斤,血糖大概也超標囉。」年紀輕輕罹患糖尿病的消息令人錯愕,同窗好友紛紛表示關心慰問,也都開始擔心自己也會成為糖尿病候選人。年輕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童綜合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曾耀賢醫師指出,根據目前的診斷標準,若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任何時間血糖超過200mg/dL,或糖化血色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為HbA1c)超過6.5%,加上高血糖症狀,即診斷為糖尿病。很多人都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會遇到的問題,然而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不到四十歲的青壯年,被檢查出第二型糖尿病。 「大概十個患者中會有一個屬於年輕型的糖尿病,其中男性患者佔的比例較高,」曾耀賢醫師說:「現在年輕型糖尿病患者不僅人數變多,還有個特色,就是這群患者的胰臟功能退化比較快,胰島素的敏感性比較不好,需要積極介入治療,趕緊把血糖控制下來的族群,傳統降血糖藥物也不容易維持血糖穩定,早期積極合併治療或新一代降血糖藥物是保護胰臟功能的策略。」積極介入,改善血糖曾耀賢醫師強調,剛檢查出糖尿病時,醫師都會建議從飲食與運動兩方面著手,來改善血糖。飲食方面要改掉喜歡高油脂、高糖分、高鹽分的飲食習慣,運動方面可以進行有氧運動,讓心跳達到每分鐘130次,每次持續30分鐘,每周運動三到四天,希望可以減掉脂肪與多餘體重。增加肌力訓練亦有助於增加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幫助控制血糖值。其實剛開始血糖偏高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因此高血糖患者普遍不知道自己血糖值早已超標。直到被檢查出糖尿病時,可能往前回推2年、3年甚至更久,就已持續處於血糖過高卻沒治療的狀態。曾耀賢醫師說,「患者發現有高血糖問題時,常常胰臟已經剩下不到一半的功能。這時候,即便是改變飲食內容,增加運動強度與頻率,由於本身胰臟功能不足,就很難有效率地改善血糖值,需要搭配藥物使用。」 曾耀賢主任特別提醒,年紀小於四十歲的族群,較少有固定健康檢查的概念,若發現自己血糖高的時候,常常已是糖尿病比較嚴重的狀況。若糖化血色素HbA1C的數值超過10%,患者不僅是血糖控制的很差,而且連胰臟功能都退化的很快。因此我們在治療糖尿病時,一定要從「保護胰臟,讓胰臟休息」的概念去著手。胰島素可改善血糖並讓胰臟休息在治療糖尿病時,我們一直強調胰臟的健康,究竟胰臟是怎麼調控血糖呢?原來胰臟會分泌「胰島素」這個荷爾蒙進到血液循環裡。有了胰島素的幫忙,葡萄糖便能從血液中進入體內細胞,成為細胞活動的燃料。如此一來,血糖就會下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會有高血糖問題,起因於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較不敏感,使胰島素無法有效促使細胞利用血糖。這時,身體為了把血糖降下來,胰臟細胞會更努力地分泌胰島素,但是依然成效不彰。隨著糖尿病進展越來越嚴重,胰臟持續過勞,分泌胰島素的量就越來越不足,患者血糖也越來越難控制。過去治療糖尿病時,常常是等患者口服藥吃了兩樣、三樣,卻還控制不好血糖時,才會使用針劑胰島素控制血糖。然而現在發現,在早期診斷糖尿病時,若加上針劑胰島素的輔助,例如胰島素或腸泌素,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並讓胰臟獲得休息。這觀念在治療年輕型糖尿病患者時相當重要。 曾耀賢主任表示,台灣在利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有四個「十」的困境。第一個「十」是患者常等到糖化血色素高達「10%」時才接受胰島素注射;第二個「十」是常拖到糖尿病病程達「10年」以上,才開始接受胰島素注射。由於拖到很晚才開始使用胰島素,胰臟沒有早期受到保護、獲得休息,後來功能變得更差。因此第三個「十」,就是血糖控制達標者不到「10%」。第三個「十」是當血糖很高才使用胰島素,造成低血糖的機率也會比較高,可能達「10%」。「過去的觀念常以為要血糖很差才會打針,」曾耀賢主任不斷強調:「其實及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過高的血糖,保護胰臟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新觀念。」目前胰島素的劑型選擇很多樣,有速效型、短效型、中效型、長效型胰島素,可以視患者需求選用不同的胰島素劑型。例如飯後血糖特別高,可以利用短效的胰島素治療;有些患者需要利用長效型胰島素模擬自然的胰島素基礎濃度,讓整體血糖下降;甚至也有長效加短效不同比例的混合型胰島素,有的各佔50%、50%,有的則以70%、30%的比例,適合不同的族群,患者使用也更加便利。胰島素是身體本來就有、不可或缺的荷爾蒙曾耀賢醫師解釋,很多患者常抱持對胰島素的誤解,而有類似「打胰島素會洗腎、失明」的說法,其實胰島素是我們胰臟本來就會自然產生的荷爾蒙,對身體不會有特別的副作用,甚至在懷孕婦女、一歲幼兒、肝腎不好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對肝腎功能的安全性高。糖尿病患會洗腎、失明,乃是長期血糖超標的併發症,與胰島素無關。相反的,若能善用胰島素把血糖控制好,越有機會避免腎臟衰竭、視網膜病變。使用胰島素可能遭遇的問題,是患者注射時間點或劑量沒調整好時,可能導致低血糖。我們通常會配合進食的時間來注射胰島素,假使打完胰島素卻吃很少或沒吃東西,就容易出現低血糖。有些患者則是增加了運動量,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改善,這時就要調整胰島素的注射量,以免出現低血糖。 低血糖會讓患者感到不適,像是血糖值降到70 mg/dL以下,甚至到50 mg/dL以下時,可能出現全身無力、虛弱的感覺。「冒冷汗、視力模糊、發抖、心悸,都可能是低血糖帶來的症狀,」曾耀賢主任提醒:「照顧者若發現患者變得嗜睡、精神不繼,也可能是血糖太低。」若出現這樣的狀況,可以趕緊驗個血糖,然後吃15克糖,大約是三顆方糖,或喝一罐養樂多或一罐濃縮果汁。15分鐘內若沒改善,可再補充第二次的糖份。要減少低血糖發作的次數,最好能規律進食、量血糖。若有運動量增加或飲食量下降的狀況,可以依據血糖值調整胰島素的用量,或搭配使用不同類型的胰島素。曾耀賢醫師回憶,曾經有患者在早上、晚上各打140單位胰島素,一天需要280單位胰島素,因為血糖高舊增加胰島素劑量,反而應該從飲食、運動、注射劑巧著手,這位患者經過指導,調整飲食、運動和避免固定施打部位產生的脂肪增生,漸漸把胰島素劑量調下來,一天只需要80單位胰島素。可見飲食、運動和衛教的配合對糖尿病相當重要。胰島素是幫助控糖的好工具,糖友要好好記錄自己的血糖變動和施打劑量,回診時就能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組合!原文:善用胰島素,穩定血糖、保護胰臟,醫師圖文解說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11-20 養生.抗老養生
如此溫暖的冬天還需要補嗎?吳明珠建議先吃這類食物平補
立冬之後居然還這麼溫暖,在這天氣仍不穩定的過渡時期,身體的小毛病也很多,這時該怎麼補,才能為為立冬之後的寒做準備?元氣網粉絲團本月請到開業中醫師、中醫婦科醫學會理事吳明珠教大家養生,她建議多吃老薑、生薑,及黑豆、黑芝蔴、烏骨雞等黑色食物溫補,可以為身體驅寒。不過可不是什麼人都適合這樣吃,例如痔瘡、溼疹、三高的人,一下子太過急進的進補恐怕造成適應不良。因此,吳明珠建議先從「平補」開始,例如喝點四神湯,裡面加山藥、茯伶、蓮子、薏仁等都不錯,讓腸胃稍微調整適應一下,再進入溫補,是比較適當的。這時再加點冬天根莖類的蔬菜、例如羊肉加菜心、老薑下去煮,都是很好的食補。等到冬至較冷之後,就可以開始吃四君、四物、十全大補湯、麻油雞、薑母鴨等暖身體了。至於有網友問到,如果是有三高或有在服藥的長者,吃這些補品適合嗎?吳明珠解釋,補品裡面特別注意人蔘的食用,平補可以用比較普通的黨蔘就好,比較不那麼強烈。而現在早晚溫差大,有些人鼻子容易過敏,早上起來不妨在床上坐一下,按按在大拇指與食指中間的合谷穴,按壓右邊的合谷可舒緩左邊的鼻子,按左邊舒緩右邊的。也可按鼻翼與法令紋之間的迎香穴,每次按30下,按到有酸酸脹脹的感覺最好。而按壓位於中指與無名指彎下來掌中心位置的勞宮穴,配合呼氣吸氣手掌張握,對手腳冰冷的人有幫助。冬天有腰痠背痛問題的人,則可試著按後背腰間脊椎的腎俞穴,以大拇指或拳頭按壓,配合俯仰彎腰動作,是很好的晨間運動。冬天寒氣容易讓人感冒,吳明珠也推薦補氣養肺茶飲,不但可補肺氣、清肝火,對皮膚毛孔代謝也有幫助。此外,現代女性不婚晚婚的情況多,加上生活作息不正常,卵巢機能漸退化,才40歲出頭就有類似更年期的症狀,加上太操勞導致陰虛火旺,這是一個警訊,吳明珠建議趕快找醫師調理一下應會改善。也有人經期愈來愈短,從28、27、26…愈來愈短,表示內分泌荷爾蒙開始在降低,也要趕快調理,燥熱的食物也不要多吃,生活作息也要調整,好讓更年期不要那麼早來。
-
2020-11-15 性愛.性福教戰
重訓練肌肌會變小GG?專家:做一件事可能造成萎縮
「怎麼每個健美先生的GG都那麼小?」轉台時,剛好看到運動頻道節目,小雲轉頭看著最近至健身房勤練重訓、正在客廳角落舉啞鈴的老公褲襠,突然有種不妙的感覺,心想「原本就不大的,再這樣練下去,那還得了!」體型肌肉變壯碩,視覺上陰莖會變小。許多重訓有成的男性常習慣穿著背心或打赤膊,展示傲人肌肉,或常以手機自拍胸大肌、肱二頭肌、腹肌、人魚線或是粗壯的大腿,甚至對著鏡子來一張背部斜方肌。不過,脫光衣服後,小老弟就顯得有些不長進。健身真會影響男人的生殖器大小嗎?義大大昌醫院男性健康中心主任王起杰表示,最近幾年,國內掀起重訓風氣,許多男性投入健身、重訓,配合高蛋白飲食,希望肌肉能夠一瞑大一吋,但練大了肌肉,陰莖睪丸卻維持現況,從視覺角度來看,確實縮水了。 補充過量男性荷爾蒙,生殖器萎縮、提高不孕率。王起杰強調,如果只是練練重訓,補充高蛋白,身材變壯碩,小老弟有些不稱頭,沒跟著長大,這還沒關係。就怕為了在短時間內增肌,補充過量男性荷爾蒙,這就可能讓陰莖及蛋蛋萎縮。王起杰說,曾收治過好幾個健美選手,一進診間,直言想使用男性荷爾蒙,口服或貼片劑型都可以,希望讓肌肉變大,消除脂肪,但這種取巧方式卻有許多後遺症,恐造成生殖器萎縮,甚至提高不孕機率。一般來說,男性荷爾蒙是用來治療男性更年期,或是男性荷爾蒙低下等症狀,在治療前,必須先抽血檢驗荷爾蒙濃度,如低於一定標準,才會在醫師評估下使用。愛運動的男人,愛愛頻率比較高。如果男性荷爾蒙正常甚至偏高,還使用男性荷爾蒙製劑,蛋蛋就會開始偷懶,產生依賴性,減少分泌男性荷爾蒙,以致逐漸萎縮,最後製精能力也變差,提高不孕比率。王起杰說,這說明了為何許多健美先生比賽時,全身僅著一條小小三角褲,體型是黝黑的「大巨巨」,但褲檔裡的內容物卻嚴重縮水,與滿身肌肉相較,確實不成比例。不過,小雲先別緊張,如果另一半只是勤練重訓,多吃高蛋白飲食,GG是不會變小的,而小雲還可能因此受惠。男性如果養成運動習慣,持續有效運動,睪丸分泌較多男性荷爾蒙,提高性欲,研究顯示,男性荷爾蒙與性衝動成正比,所以愛運動的男人愛愛頻率比較高。達到333有效運動,能提高性愛品質。做哪些運動,才能提高性欲?答案是「有效運動」,王起杰表示,只要達到「333」原則,就能增加荷爾蒙分泌,一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且心跳要超過每分鐘130下,所以重訓、打球、跑步、有氧運動,除了維持體能,還能提高性愛品質。至於瑜伽,因無法提高心跳,而難以促進荷爾蒙分泌,增加性欲。不過,練習瑜伽,能夠讓身體更柔軟,在性愛過程中,嘗試許多高難度動作,也有助於增加性愛愉悅度。如何維持男性荷爾蒙?1. 持續有效運動,達到一定的心跳。2. 避免熬夜,生活作息正常。3. 適時紓壓。4. 適量攝取牡蠣、蝦子、蛤蜊等貝殼類海鮮。5. 減少高熱量的飲食。6. 規律用藥,控制三高疾病。
-
2020-11-15 新聞.健康知識+
研究:「愛情荷爾蒙」 或許可延緩失智症發生
有許多研究報告都說,保持和諧的性關係以及夫妻之間的情愛,可以延緩老人失智症的發生。最近在使用腦細胞所做的實驗室研究中,發現催產素(Oxytocin)似乎可以逆轉老人失智症中因澱粉樣蛋白所造成的腦細胞硬化,失去彈性等的致命作用。催產素是腦垂體後葉分泌的一種激素,女性分娩時,催產素會刺激子宮收縮,促進分娩。除了對雌性動物重要,催產素在男性身體亦有一些作用。催產素有時會被稱為「愛情荷爾蒙」。目前公認老人失智、記憶力和認知能力下降的原因,是一種澱粉樣蛋白在大腦中聚集,使腦細胞失去彈性而引起。最近日本東京科學大學用催產素做動物實驗時發現,澱粉樣蛋白會抑制一種特殊長期增強神經細胞記憶的編碼神經質,而這種愛情荷爾蒙在腦細胞間可以加強這種編碼神經質。換句話說,能促進大腦細胞間傳遞訊號的編碼神經質的激活能力,而逆轉了澱粉樣蛋白對細胞所造成的傷害。
-
2020-11-14 新聞.健康知識+
老毛病反覆發作治不好?出現10大症狀當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作怪
血糖低飢餓不止又盜汗,當心罕病神經內分泌腫瘤上門 許多民眾年過40歲,開始察覺自身毛病不斷出現,長期臉潮紅、盜汗、皮膚癢,以為只是老化造成的病灶,但其實要小心其中可能潛藏罕見疾病「神經內分泌腫瘤」,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腸胃內科教授郭昭宏院長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由內分泌顆粒分化成表皮的惡性腫瘤,能夠分泌許多不同的分泌物,在全身各個器官皆有可能生長。常見症狀包含咳嗽、氣喘,臉部潮紅、盜汗、腹瀉、腹痛,全身皮膚癢與反覆胃部潰瘍等十大症狀。郭昭宏院長表示,當症狀反覆持續發作,且治療沒有得到改善甚至開始惡化,就要小心可能是神經內分泌腫瘤。 為何有腫瘤卻難察覺?老毛病反覆看診好不了是警報 根據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在國內的發生率從1996到2008年,10年間發生率上升將近5倍。郭昭宏院長表示,目前神經內分泌腫瘤尚未找到確切原因,然而某些因子顯現出較高風險,包括好發於40到60歲之女性、黑人族裔或是家族成員曾經被診斷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病史,還有自身免疫功能調節弱的病人,都是須特別注意的危險族群。 郭昭宏院長表示,診斷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難處在於病患接受治療後症狀仍反覆發作,由於其症狀較無特殊性,病患自身無法提早警覺,診斷過程可能長達5至7年才會確診,也有可能屬非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初期大多毫無症狀,直到健康檢查或就診才意外發現,或是腫瘤轉移到其他臟器器官才開始出現不適。 神經內分泌腫瘤可依有無分泌過量荷爾蒙引發症狀區分為「功能性」與「非功能性」兩種,功能性腫瘤會因過量荷爾蒙產生各種症狀,而非功能性通常無明顯症狀,導致難以診斷。郭昭宏院長分享,現行主要檢查方式有X光、電腦斷層、內視鏡、超音波檢查或是正子攝影、體抑素掃描等。根據資料統計目前50%發現時已有轉移,其中有27%是屬於遠端器官轉移,尤其以肝為主,若確診時未發生轉移,10年存活率可高達9成,反之若已有轉移,10年存活率僅剩5成。 神經內分泌腫瘤也能手術切除!? 確診後有哪些治療選擇? 郭昭宏院長說,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取決腫瘤大小、生長位置、是否轉移以及病人的健康狀況,經由評估後才能決策最佳治療方式。目前手術切除是唯一可以治癒的方式,若無法進行手術根除,則會考慮減積手術搭配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或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依照不同狀況選擇相對應治療。 郭昭宏院長提及,目前有一個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可作為病患的治療新選擇,除可以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達到20.5個月,緩解腹瀉、潮紅等症狀也達70%。不同於傳統針劑治療,需往返醫院進行注射,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經專業醫療人員指導後,病患有機會可在家自己或由家人完成注射,使用便利性提高且疼痛感較低,對忙碌的上班族或是行動較不便之長輩族群不啻是個新福音。目前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也已經通過健保給付。隨著藥物進展愈來愈多,建議病人可與醫師多討論,選擇便利性高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郭昭宏院長提醒,神經內分泌腫瘤若可早期診斷相當重要,有疑似上述十大症狀時應盡早治胃腸科檢查,避免錯失發現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先機。 《延伸閱讀》 .防皮膚癢,腸道要顧。腸道不好易引濕疹、過敏,留意4大重點能改善 .長息肉會罹癌嗎?專家:置之不理可能癌變,高風險族群要注意 .慢性發炎是致癌元兇?醫師3招助排毒:睡好覺、吃彩虹蔬果、多運動通淋巴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14 癌症.乳癌
那怕只有1%機會 她患三陰性乳癌因免疫治療獲好轉
40多歲王小姐因有家族癌症病史,2年前,乳房篩檢確診為第二期的三陰性乳癌,今年3月,生活和家庭的多重壓力下,癌細胞已轉移到頸部淋巴,被醫師宣判最多只剩2年,原本萬念俱灰,最後在朋友一句玩笑話「你已經慘到谷底了,不會再更慘」,激勵了她,「哪怕只有1%的機會,也不放棄」,最後經彰基使用免疫治療半年多,恢復狀況良好。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表示,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之首,每年新增約1萬4千名個案,相當於每37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新確診乳癌1。其中,荷爾蒙受體ER、PR和HER2基因都呈現陰性的三陰性乳癌,因過往的治療武器匱乏,造成復發率高、轉移率高、死亡率高的「3高現象」,成為治療最棘手的乳癌類型。陳達人表示,文獻顯示,三陰性乳癌患者首次手術後5年內,復發機率是其他類型乳癌的1.5倍4;台灣本土研究也顯示,9成以上三陰性乳癌患者出現癌細胞轉移現象,且以肺部和骨頭轉移尤為常見5。相較於其他類型乳癌有對應的荷爾蒙療法、標靶治療可使用,三陰性乳癌過去20年來主要以化學治療為主6,化療藥物雖一代換過一代,但藥物的快速失效也導致預後較差。然而,拜醫療技術快速進步之賜,近年三陰性乳癌的藥物研發出現重大突破,免疫療法可透過精準抑制癌細胞特定抗原,喚醒自身免疫能力來消滅癌細胞,並且抑制乳癌細胞的生長與複製,進而達到疾病治療和控制的效果,為這群病友帶來一線曙光。陳達人醫師表示,晚期三陰性乳癌患者存活期通常不到1年半,但是,在免疫療法併用化療之下,研究發現PD-L1陽性之三陰性乳癌病友,半數的整體存活時間可超過2年,且降低約4成疾病惡化和死亡風險7.8,大幅扭轉三陰性乳癌的治療困境。不過,目前因健保尚未給付,有些患者無法負擔、錯失治療良機,其實三陰性乳癌患者人數相對其他乳癌患者少,適度納入給付應不至於造成健保太大負擔,期盼政府多給三陰性乳癌病友多一點關懷和照顧。
-
2020-11-14 科別.泌尿腎臟
男性避孕怎麼做? 除了保險套,還有這5種選擇
隨著醫學進展,男性避孕的方式也相當多元,除了容易失敗的體外射精外,還有哪些方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目前較常見的避孕方式主要是保險套以及結紮手術,亦可選擇使用男性避孕藥、避孕針等方式,藉由荷爾蒙以抑制精蟲數量,達到避孕的效果;若有避孕需求,建議主動向醫師諮詢適合的做法。 生兒育女是一輩子的責任,如果,你還沒準備好孕育新生命,那就不可不知避孕的方法了!傳統上,避孕似乎是女性的事,但身為負責任的好男人,為女伴多做一些避孕措施,更顯貼心喔!目前男性避孕的方式包括以下幾種:1.保險套保險套是最為人所知的避孕方式,待勃起後套上,並於性行為過程中全程使用,能大幅降低懷孕的機率。 2.男性避孕藥男性避孕藥中主要成分包括合成荷爾蒙「去氧孕烯」(desogestrel)與男性賀爾蒙「睪酮素」(testosterone),可藉以抑制精蟲數量,降低受孕機會,同時又能兼顧男性性致的效果。 3.避孕針避孕針的主要成分亦為男性賀爾蒙「睪酮素」,每月固定注射有助抑制精蟲細胞的生長,以達避孕之效。 4.避孕膏這類凝膠劑型的藥物含有黃體酮與睪酮成份,只要將避孕膏塗抹於肩膀或上臂處,藥物可經由皮膚吸收,達到抑制精蟲生成之效,同時不會對性能力造成反效果;然而,這類型的藥物並非用一次即可,目前實驗指出需連續使用20週,精蟲數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時才具有避孕的效果,且此產品仍在實驗研究階段,尚未正式量產。 5.避孕膠美國研發出一種避孕凝膠,只要局部麻醉後將凝膠注射於輸精管中即可阻絕精子通過,以達到避孕的效果;然而,此產品目前尚未上市。 6.結紮手術結紮手術是最一勞永逸的避孕方法,將輸精管切斷阻絕精子排出,故能達到避孕的效果。結紮手術約30分鐘即可完成,且不會影響性功能;然而,結紮前應仔細考慮,一旦結紮,日後輸精管復原手術相對不易,且會影響自然受孕的機率,建議術前須謹慎評估。 然而,黃建榮醫師提醒,上述避孕方式除了保險套能同時兼負避孕及預防性病之外,其餘都仍可能有性病傳染之虞,提醒民眾若必要仍建議搭配使用保險套,以保障自己的健康。 男性避孕相關問題,建議諮詢「泌尿科」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 黃建榮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1-12 養生.健康瘦身
不挨餓瘦身!營養師研發「優減442飲食法」
「減肥」是一生持續的「全民運動」。要將身上的肥肉減掉,最有效方法是「增加肌肉、減少脂肪」,營養師黃韋堯的團隊研發「優減442飲食法」,每天只要掌握黃金10小時的進食時間、吃對食物、搭配運動,就可以不挨餓,輕鬆地增肌減脂,越吃越享瘦,一個月平均減重4公斤。很多人以為「少吃」就可以減肥,但往往減下來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很快就會復胖。其實,成功減肥的關鍵是必須減掉脂肪,增加肌肉讓基礎代謝率提升,才不復胖。營養師黃韋堯所屬團隊研發的「優減442飲食法」,經實證結果顯示,一個月下來可以健康減掉4公斤體重,瘦身效果不錯。所謂「優減442飲食法」,是根據每日控制與分段進食的時間,讓胰島素分泌減緩,降低脂肪合成,增加燃燒激素,進而改善身體阻抗性的一種飲食調整的優化策略。此優化的飲食瘦身法結合時下正夯的「間歇性斷食法」,是以身體機能運作調整區隔進食的時間,在人體燃燒代謝循環最好的黃金10小時裡,在「4hr‧4 hr‧2 hr」的分段時間內,將所有食物吃完即可。也就是:第一餐與第二餐間隔4小時;第二餐與第三餐間隔4小時;第三餐吃輕食無負擔的食物,於2小時內消化完,所以食物在體內大概10小時的時間循環。黃韋堯進一步解釋,一般正常吃正餐大約4小時消化完全,就開始會微餓,因此設定4小時是符合一般人的身體結構,而輕食晚餐吃的量和油脂比較少,大概2小時就會消化完,其他時間以喝水為主,不額外再吃食物;其他14小時不進食,讓身體習慣利用脂肪當作能量去燃燒。若採行「優減442飲食法」,每天妥善分配進食與體內代謝的時間軸,以及優化飲食內容、調整身體荷爾蒙,在「黃金10小時」內可有效提高整體身體的代謝、減少發炎、增加細胞修復、有效利用堆積脂肪當能量作系統式管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後,即使往後沒有刻意節食,也不用怕再復胖了。黃韋堯強調,「優減442飲食法」妥善分配運用黃金10小時,不僅提高身體的代謝率,有效減輕體重,也可避免飢餓感可能帶來的身體不適性或心態崩潰而報復性飲食,尤其分段進食能讓體內記憶性燃燒更徹底,堅持度也更持久,才能開心吃,瘦身效果更持久。【飲食建議】1.搭配早餐和午餐為正餐。2.正餐的一半要吃蔬菜;1/4吃蛋白質食物,包含:黃豆、豆漿、黑豆、毛豆、肉、蛋、魚及海鮮;1/4吃水果或澱粉醣類。3.晚餐輕食建議以液體為主,例如:牛奶、豆漿、清湯類或代餐等,不吃固體食物。4.其餘14小時以水分補充為主,每日喝水量須達到至少2000至3000cc,每次喝約200cc左右,1天喝10次,才可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運動搭配】1.一周建議可以有1至2天早上起床空腹做低強度有氧的運動,直接利用脂肪去燃燒產生能量,減脂的效果佳,但如果身體不適或有低血糖問題則不宜運動。2.一周安排1至2天做肌肉的訓練運動,讓肌肉可以生長,不論是減脂還是增肌運動,在運動後補充一杯450cc無糖豆漿即可。營養師/黃韋堯學經歷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研究所國家考試合格榜首營養師NCSF美國運動營養專家SNSAFAA美國個人體適能顧問PFT糖尿病衛教師CDE腎臟病衛教師CKD食品安全管制系統證照HACCP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能力鑑定
-
2020-11-12 科別.婦科
熟女抓住青春尾巴 陰道雷射治療搶救幸福、改善漏尿
52歲珍珠(匿名)與先生感情好,可是自從更年期後,陰道乾澀搔癢甚至有輕微漏尿症狀,導致在親密行為時遭遇嚴重疼痛問題,有苦難言的珍珠接受雷射治療後解決乾澀、疼痛問題,改善生活品質。台灣婦女泌尿暨骨盆醫學會理事長、彰基婦產部婦女泌尿健康中心主任孫茂榮表示,婦女更年期前後,產後哺乳期以及因婦科癌症與乳癌後治療,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分泌減少,導致陰道失去彈性與張力及泌尿道萎縮,造成停經期後婦女生殖泌尿道症候群,包括陰道黏膜萎縮、陰道鬆弛、乾澀、性交疼痛、灼熱、搔癢,甚至產生排尿障礙、頻尿、漏尿等令人尷尬的困擾,降低了生活品質、性生活滿意度及自信。珍珠說,2016年起因心悸、脹氣、痠痛,經朋友提醒她才開始接受更年期障礙治療,也順利排除不適,但陰道乾澀症狀問題未能解決。孫茂榮表示,陰道乾澀傳統治療方式包括陰道保濕劑或陰道潤滑劑,但效果短且使用上不便,口服女性荷爾蒙或外用荷爾蒙塗劑,效果只有10到25%,又有女性荷爾蒙使用致癌的疑慮,頻尿及輕度尿失禁傳統治療方式包括藥物,但副作用大 接受度低, 骨盆底肌訓練運動(凱格爾運動)也常因忙碌、不易學習及缺乏恆心而成效不彰。孫茂榮指出,新的陰道雷射治療可提升陰道壁細胞含水度與血管新生,強化陰道壁結構的緊緻與彈性,促使原本薄而平滑、萎縮乾澀無彈性的陰道壁,改變成為厚實溼潤、有皺摺、較有彈性的健康陰道,改善停經期後婦女生殖泌尿道症狀。
-
2020-11-11 養生.營養食譜
吃雞肉補肌肉 掌握2秘訣煮出軟嫩雞肉料理
台灣熟齡男女肌少症比率達兩成以上,研究發現,30到60歲身體會「增脂減肌」,平均每年減少0.23公斤肌肉,增加0.45公斤脂肪,50歲以後肌肉每年減少1%,但長者習慣粗茶淡飯、挑軟食吃、三餐不定,導致肌肉加速流失。董氏基金會提醒,雞肉是優良蛋白質來源,善用「打水」和「醃漬」兩招,就能做出軟嫩雞肉料理。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運動神經退化、荷爾蒙減少、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營養不足、久坐少動,都是肌少症的成因;肌肉流失同時,脂肪組織也會慢慢堆積,稱為「肌萎性肥胖」。許惠玉指出,肌肉合成需支鏈胺基酸,其中三種人體無法合成,雞肉和蛋奶都是很好的來源。每100克去皮雞胸肉就有1克纈胺酸、1克異白胺酸、近2克白胺酸,相較於紅肉,雞肉飽和脂肪含量較低,去皮後幾乎不含脂肪。但長者大多粗茶淡飯、三餐不定,也有很多人嫌雞肉太硬就不吃,恐加速肌肉流失。許惠玉說,採用「打水」及「醃漬」兩招,可以幫助雞肉軟嫩。「打水」是將冷藏肉放入碗中,一邊慢慢少量加水,一邊用手向同方向攪拌,直到肉品不再吸收水分為止,完成後淋上少許油,幫助鎖水,但要特別注意使用冷凍肉,因為常溫肉不吃水。「醃漬」則是將雞肉浸泡於牛奶、優格或鹽水中,放置於冰箱隔夜即成。鹽水可以用200毫升的水,加上一小匙鹽巴即可。許惠玉建議,也可以用雞絞肉取代豬絞肉做獅子頭,好入口又能減少脂肪攝取;拜拜剩下的雞肉常越煮越柴,可切小丁塊,加上炒軟的洋蔥、雞蛋、蒜末、麵包粉,做成雞肉煎餅,長者及兒童都能咬得動。
-
2020-11-11 該看哪科.婦產科
坐月子不能洗頭?坐月子不能外出?關於月中的5大迷思,產科醫師告訴你
Q1 坐月子期間最好不要出門?是過去為了避免產後媽咪發生「產褥熱」而採取的作法。產褥熱是過去產婦在產後死亡的主要原因,過去在自然生產後,因為會陰部裂開,以前沒有縫合技術,也沒有預防細菌感染的概念,只知道要求媽媽腳夾緊、夾一個月,當然也就不可能出門。不過現在傷口縫合技術好、又有提供適當的藥劑給媽媽,只要注意術後的個人衛生,不太會有傷口發炎的問題。因為懷孕期間子宮變得很大,現在要等子宮慢慢恢復,媽咪產後可以稍微走動,幫助消化。因此,坐月子期間當然是可以出門的,但因為身體還在修復期,視體力的狀況,不要進行長時間活動即可。 Q2 坐月子不准洗頭,不然老了就知道?古時為了避免媽媽的傷口被細菌感染、發炎,所以會告誡要避免洗澡、洗頭。坐月子期間當然是可以洗澡洗頭的,建議自然產媽媽第一個星期以前二天擦操,第三天起淋浴的方式;剖腹產媽媽視傷口的情況,第一個星期以擦澡為主。而不管是自然產或剖腹產媽媽,因為傷口癒合的情況還需要多觀察,所以坐月子期間盡量避免泡澡,洗完頭也一定要吹乾,吹乾後才能走出房間外,以中醫的理論而言,是避免風邪入侵身體。Q3 有了寶寶,先生說我變冷淡了?我遇到不少媽媽在照顧新生兒期間,因為先生有需求而來詢問我:「這時候可以有性行為嗎?」我們建議爸媽在寶寶滿月之後比較適合有性行為,一方面是剛出院,媽媽產後的傷口可能會有變化,一個月後再發生性行為,傷口比較不會痛、也比較安全。另一方面是,媽媽在哺乳期間由於荷爾蒙的關係,性慾是下降的,所以會自然產生不想要跟先生「在一起」的感覺,會覺得先生很煩,都是很正常的,也聽過有些媽媽覺得先把寶寶放一邊,跟先生在旁邊「辦事情」,很奇怪啊!媽媽心裡會有一些障礙,想得比較多,就不太想跟先生有性行為這樣,如果是這種情形,我們建議可以先藉故請婆婆或親戚照顧一下寶寶,這樣跟先生才有獨處的時間,心情也會比較自在、放鬆一點。或是我們會先跟媽媽做心理衛教,告訴媽媽有這種「冷淡」的感覺是正常的。 各位爸比們,和老婆討愛愛之前,請先試著多說幾次:「來,孩子換我抱」吧! Q4 產後多久會有月經呢?產後一個月內從陰道排出的血液稱為「惡露」,並不是月經。而產後的生理期什麼時候來,和媽媽有沒有餵母乳有關,有餵母乳的媽咪,因為體內泌乳激素上升,泌乳激素具有抑制排卵的作用,所以會比較晚來月經,大約在產後2個月~1年之後才來月經都有可能。另外如果是餵寶寶「部分配方奶、部分母奶」的媽媽,泌乳激素濃度不如全母奶媽媽高,月經會比較早來一點;而餵寶寶「全配方奶」的媽媽,產後約1~2個月月經就會來了。如果產後幾次來的月經量很多,或是一個月來好幾次,明顯和產前不同時,建議媽咪們有疑問都可以就診檢查。提醒媽媽們,無論產後的第一次月經何時到來,都不代表月經來之前就不用避孕,因為只要有排卵,就有可能懷孕,如果不希望短期又懷孕,就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在產後不到半年就再度懷孕,母體可能會難以負荷,並且會增加孕期的風險,請媽咪們還是以自己和未來寶寶的身體健康為重。新手媽咪第一次照顧寶寶會特別辛苦,如果暫時沒有再次「中獎」的打算,記得做好避孕措施!Q5 生產後「狂掉頭髮」,怎麼辦?生完寶寶後大量掉頭髮的情形大約會持續半年,每天的落髮量可能有懷孕前的四倍那麼多,不過會慢慢改善,最慢在產後一年應該會恢復到孕前的落髮量。我們的頭髮是從頭皮毛囊長出的,而毛囊的生命週期是「初生期→生長期→衰退期→休止期」不斷循環,產後的大量落髮主要是因為懷孕時,血液中的動情激素濃度升高,延長了頭皮毛囊生長期的壽命,所以掉的頭髮比較少。但是因為出來混都是要還的,之前要掉的頭髮都沒有掉啊,所以當產後激素濃度大幅下降,處於生長期的毛囊快速進入衰退和休止期,一次在產後半年掉光光,媽媽誤以為自己有嚴重掉髮,但其實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大約在產後半年到一年就會通通恢復了這樣子,不必擔心,假如產後一年還是沒有改善,才需要到皮膚科就診。 作者/林坤沂、李容妙、楊雅雯、吳宗樺、張簡銘芬、彰化秀傳暨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本文出處/摘錄自台灣廣廈出版《權威醫療團隊寫給妳的坐月子.新生兒照護全攻略》
-
2020-11-11 癌症.乳癌
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早歐美8至10年 醫籲定期篩檢存活率高
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年,奇美醫學中心今天公布案例,提醒民眾應適時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及治療,早期乳癌五年存活率「超過九成」。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威宇表示,60多歲張女士於去年9月時咳嗽、呼吸喘、骨頭疼痛就醫,檢查發現罹患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和肺部,因賀爾蒙受體為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第二型陰性,使用賀爾蒙治療加上CDK4/6抑制劑,目前持續追蹤已超過一年,本來需坐輪椅,但現在可自行到門診追蹤。陳威宇表示,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雖逐漸上升,但乳癌的治療選項也愈來愈多元,病人不見得一定要先進行手術,或先進行化學治療,醫師會考量病人的腫瘤、健康狀況而做不同的建議。若病人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已經可以超過九成,呼籲民眾應注意自身身體狀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據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四位。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當中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顯示乳癌是各個年齡層女性都需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的乳癌治療方法可分為局部與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有外科手術和放射線治療,全身性治療有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療法。通常乳癌病人在進行手術切除後,八至九成病人須接受輔助性藥物治療,以預防癌細胞復發或轉移,並延長總存活期。輔助性治療有化學、荷爾蒙及標靶等藥物,其中荷爾蒙治療多為口服方式,具備便利性、低副作用及高療效等特色,病人的接受度較高,常用於乳癌細胞呈現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病人的治療。乳癌形成的原因與女性荷爾蒙有密切關係。雌激素(estrogen,又稱動情素)是女性荷爾蒙的一種,約三分之二女性乳癌病人的癌細胞呈現雌激素接受體陽性。因此若能阻斷雌激素對癌細胞的刺激,就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這就是一般所謂的荷爾蒙治療,或更精確說法應該是「抗荷爾蒙治療」。目前荷爾蒙治療有許多藥物可選擇,2014年多項研究證實,以停經針結合口服荷爾蒙藥物,治療效果更好。結合停經針的使用,能全面降低荷爾蒙作用,新型藥物有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只適用停經後病人,歐美國家停經後乳癌病人多,但台灣乳癌病人的年齡多介於45至55歲,停經前病人比例不低,用停經針讓卵巢停工,結合新型藥物,能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
2020-11-09 科別.婦科
醫病天地/頻尿、腰痠 小心骨盆鬆弛
女性60歲以上或多次自然生產、慢性便秘、久咳不癒等造成長期骨盆加壓,可能出現骨盆鬆弛,導致頻尿影響生活品質,基隆市一名60歲張姓婦人因頻尿多次就醫,甚至被建議切除子宮,到衛福部基隆醫院進行「保留子宮之陰道式骨盆鬆弛重建手術」,解決多年問題。基隆醫院婦產科主任陳致宇醫師指出,停經後的婦女荷爾蒙水準驟降,導致骨盆的結締組織弱化,是引發骨盆鬆弛的主要原因,不過因為它不像更年期的症狀來得快又明顯,往往會因為病況的進展緩慢而忽略。初期會有腰痠及輕度的垂墜感,接著有不明原因的頻尿、反覆尿路感染、以及解尿之後仍有餘尿感,會陰部位因潮濕混雜所形成尿騷異味,往往會造成婦女參加社交活動的困擾,直到持續子宮下墜,如同「陰道內夾一顆蛋」的異物感,進而脆弱的子宮頸因磨擦引發出血。陳致宇說,好發年齡從50歲開始,60歲以上為發病高峰,若女性有多次自然生產或產程過長、產過巨嬰,體重過胖,慢性便秘、久咳不癒等造成長期骨盆加壓,骨盆曾經接受手術或家族成員中的女性長者曾有上述類似經歷等,都是可能出現骨盆鬆弛的風險族群。陳致宇表示,陰道式骨盆重建及子宮復位手術的好處,在於可保留子宮,術後可直接飲食不受排氣限制,隔日清晨若能自行解尿則可離院返家。
-
2020-11-08 癌症.攝護腺癌
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攝護腺癌確診逾3成已晚期 醫師教你預防之道
民眾常見迷思?所有攝護腺癌都一樣? 近年來,國內攝護腺癌發生率快速上升,2017年新增約5200位患者,與以往相比發生率大幅提升,儼然成為國人男性癌症中的隱藏殺手。雖然與其他癌症相比沒有那麼可怕,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翁竹浩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未經妥善治療容易有致命危險,提醒不能因此疏忽。尤其早期攝護腺癌症狀不明顯,台灣民眾約33%確診時已是第4期。若不能及早發現,將大幅提升死亡風險。 翁竹浩醫師說明攝護腺癌除了1到4期的標準分期,還要以風險高低來區分,包含術前PSA數值、格里森分數、癌症侵犯範圍,有無遠端器官轉移,都是影響攝護腺癌預後的重要因素。翁竹浩也表示風險高不代表就是晚期,晚期通常是已經有轉移,而轉移性攝護腺可能產生骨頭、器官等遠處轉移,危險性更不可輕忽。 高風險攝護腺癌有分早晚期嗎?治療方式有差別? 翁竹浩醫師說明,一般而言低風險的攝護腺癌,在初期來說,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治療方式為「積極監測」。由於攝護腺癌非常早期時,惡化速度較緩慢,可以先不進行積極治療,惟病人仍須定期回診追蹤,一旦攝護腺癌腫瘤開始出現變化,就需要及時介入控制病情。若攝護腺癌初診斷即屬中風險,可考慮接受達文西手術。擔心手術風險者,也可以選擇放射線治療合併短期荷爾蒙治療。至於診斷為高風險的攝護腺癌,則以放射線治療搭配長期荷爾蒙治療為主。 此外,轉移性攝護腺癌,即診斷就發現遠端器官轉移,傳統以荷爾蒙治療為主。翁竹浩醫師說明,轉移性攝護腺癌根據格里森分數高低、是否有多處骨轉移、內臟轉移等指標,可分為高風險與低風險。當判斷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時,預後情形較不佳,現在可與荷爾蒙治療搭配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實驗證明能延長整體存活率,合併使用4.5年,相較傳統治療可增加1.5年存活時間。另有少部分患者在治療後快速惡化,癌細胞逐漸轉變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這時化療就會扮演重要角色,可能與荷爾蒙治療同時使用。 男性要注意攝護腺癌的預防之道? 翁竹浩醫師呼籲,超過55歲的男性,當有泌尿道症狀出現,就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詳細檢查,目前攝護腺癌的預防主要以PSA(抽血)檢測、肛門指診、超音波為主,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則應提早到50歲開始每年定期檢查。由於攝護腺癌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會出現小便不順、頻尿、尿急、夜尿,甚至有漏尿情況,若年齡已到,建議定期檢測PSA評估風險,若太高可進一步討論是否需要切片檢查。 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是風險衡量標準,不是判斷癌症的依據。國內目前標準為4ng/ml,4以上代表罹癌風險高,需要切片檢查,而PSA標準又會因攝護腺大小、年齡發生變動。醫師表示面對攝護腺癌,除了定期檢查,還要積極治療,並定期回診追蹤,才是正確治療對策。 《延伸閱讀》 .攝護腺癌也有惡性高低之分?不治療可能失明腦轉移?黃一勝醫師:癌細胞會自給自足 .攝護腺癌骨轉移「像被老鼠啃過」!及早使用合併療法改善存活 .骨頭痛排尿困難當心「高惡性」攝護腺癌!治療攝護腺癌也要「超前部署」健保給付新福音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07 科別.呼吸胸腔
打呼跟睡得好不好無關!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在睡覺發生,專家揭嚴重下場
外宿時,總關心同住的友人是否有打呼習慣,最怕出現同宿者陷入熟睡、鼾聲雷動的狀況,自己卻被吵到睡不著覺。睡覺會打鼾是一件惱人的事情,尤其對枕邊人、同房室友而言,更是苦不堪言。 不過,可別以為打鼾只是單純噪音而已,也別把打呼當成是身體較疲累所致,或者是睡得沉、睡得好的表現。據統計,國人「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約2~10%,估計台灣有數十到數百萬的患者。呼恐是呼吸中止症警訊 嚴重恐造成猝死風險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表示,長期打呼恐是呼吸中止症的警訊之一,嚴重者隨時會有在睡眠時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腦中風,甚至猝死的風險。他說明,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睡覺時因上呼吸道變狹窄,而使呼吸變淺且費力,因此打呼聲特別大聲,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上呼吸道完全堵塞而吸不到空氣、窒息,這也是為何臨床上偶會聽到有人在睡夢中猝死的案例。不僅如此,睡眠呼吸中止症者因常在夜間反覆缺氧,會造成心臟負荷增加、血壓上升、血管發炎。長期下來,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日益嚴重,如高血壓、糖尿病、心律不整、心肌梗塞、中風等機率都會大幅增加。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中風、失智風險高據美國睡眠心臟健康研究會(SHHS)長期隨訪結果顯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OSAS)患者,中風機率高於健康人3至4倍,甚至未來失智風險也大幅提升,不可輕忽。洪育忠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不一定會打呼,但大多是會的。他解釋,睡眠呼吸中止症者常有打呼症狀,但是,有打呼不見得一定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疑慮,建議進一步做深度的睡眠檢測,幫助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態。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睡覺時發生 不管胖瘦都會出現而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否都在睡覺的中期才發生?洪育忠進一步說明,在睡眠的前中後期都可能發生。因此,瞭解自身整體的睡眠狀態與品質,有其必要性,才能對症下藥找到方法解決。睡眠呼吸中止症通常是胖的人才會有,瘦的人不用擔心?洪育忠提到,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原因很多,飲酒、鼻塞、鼻中膈彎曲、過敏性鼻炎、舌根無力者都有可能,所以任何體型都有可能有上述狀況,不單限定於肥胖者。睡眠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人一生將近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想瞭解自身睡眠品質,或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洪育忠建議,可進行做完整的睡眠檢測,包括全身健檢、新世代心肺耦合睡眠檢測、壓力荷爾蒙、情緒荷爾蒙等,勿輕忽睡眠對健康的影響。(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洪育忠)延伸閱讀: 睡覺鼾聲如雷吵醒枕邊人 4打呼原因一次搞懂 睡覺會打呼是5大疾病高危險群! 中年男性、更年期後女性要注意
-
2020-11-06 癌症.抗癌新知
口腔細菌的大本營在舌苔 但為何專家建議別用漱口水或牙刷刷舌苔?
人身上的細菌數量大約是人體細胞數量的 1.3 倍,分布於身體各部位成一部落。主要的部位包括口腔、鼻腔、胃腸道、生殖泌尿道和皮膚。這些細菌總共有 500-1000種。生存於口腔和喉嚨的細菌約 900 種,總稱為口腔菌叢。這些細菌散布於牙齒、牙齦、舌頭和喉嚨。在牙齒表面的黏著性菌斑生物膜上有許多的細菌。此外,在牙周小袋深處也可聚集菌斑和殘渣,上面也有大量的細菌。由於有些部位(如牙齦縫隙)不會受到唾液的沖刷;有些部位(如喉嚨和舌頭)出現上皮細胞持續地剝落。所以口腔內不同部位的菌叢組成不盡相同。不過大體而言,口腔菌叢中主要的細菌包括鏈球菌、奈瑟菌、梭桿菌、普氏菌,以及其他的厭氧菌。好的細菌對身體有益,譬如有些可分解養份方便人體吸收,有些則協助製造腎上腺素、皮質醇、血清素、γ-氨基丁酸等,協助體內荷爾蒙的平衡。帕金森氏症的病人常常在其口腔和腸道出現不足量的普氏菌,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帕金森氏症的病人腦中的多巴胺量不足之因。相反地,口腔内也有許多對健康有害的細菌,例如導致牙齦病變的具核梭桿菌、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牙齦紫質單孢菌、導致蛀牙的變種鏈球菌、單純疱疹病毒和白色念珠菌等。眾所皆知口腔衛生不佳的人有較高的風險得到牙齦疾病。牙齦炎是牙齒表面上的菌斑引起的牙齦發炎。牙周病是一種低度而慢性的發炎。它是由致病菌引的牙齦發炎,可導致骨質流失、沾黏性喪失、牙齒鬆動甚至喪失。除非定期看牙醫,牙周病常不被人察覺,也常常不會造成不適。美國疾管局的統計,約 47% 的人有牙周病,而 65 歲以上的人約 70% 罹患牙周病。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口腔的細菌除了能夠引起阿茲海默症外,也和身體許多疾病有關。2005 年科學家以牙齦紫質單孢菌感染豬做實驗發現,即便沒有高膽固醇血症,反覆的菌血症也會引起冠狀動脈和主動脈粥狀硬化。有許多研究發現,在動脈的粥樣斑塊中可找到牙周病的細菌。目前有許多專家認為牙齦紫質單孢菌會促進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生。美國牙周病學會也指出,牙周病患者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一倍。此外,與牙周炎有關的細菌進入血液循環會造成 C 反應蛋白的上升。C 反應蛋白是血管發炎的標記。2014 年科學家以老鼠做實驗發現,口腔感染牙齦紫質單孢菌會改變腸道菌叢,增加擬桿菌門細菌和減少厚壁菌門細菌,這種菌相的改變會導致迴腸的漏失,而產生內毒素血症和全身性的發炎。近年來有研究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有較高的機率罹患牙周病,尤其是ACPA- 陽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由上述可知,口腔衛生和健康極為重要,不是只有造成牙周病而已。所以減少口腔的細菌滋長是非常重要的保健方式。目前已知會增加口腔細菌滋長的情況包括抽煙、用藥、基因、食物的種類、青春期和懷孕。此外,如果有牙齦炎的話,也要積極的治療治療。因為如果牙齦炎不治療的話,牙齒和牙齦中間會形成一個牙齦下小袋,其內充滿了細菌。在這種情況下幾乎不可能除掉細菌了。這是很重要的議題,因為大約一半左右的成年人都曾經罹患過牙齦炎。比上述例子更駭人聽聞的是口腔細菌「具核梭桿菌」竟然和大腸癌有關!2011 年分別有三組有科學家同時研究大腸直腸癌和遠離癌症之正常大腸組織。比較這兩組樣本的腸道菌叢後發現,大腸直腸癌的樣本有一個共同處,那就存在大量的具核梭桿菌基因。2014 年有研究發現,具核梭桿菌竟然是「穴居在」大腸癌細胞中。也就是說這些細菌住在大腸癌中,不過是在癌細胞的外面。研究發現,有一半的大腸直腸癌可找到這種細菌的存在,而且令人驚訝的是腫瘤發生肝轉移時,這種細菌也跟著出現在轉移的癌症組織中。研究人員發現,原發的大腸直腸癌和肝臟轉移癌相隔兩年,但是出現在肝臟癌組織的細菌是原先就感染在大腸癌上面的,並不是後來才感染得到的。換句話說,如果原先的大腸癌沒有感染這種細菌,那麼肝臟的轉移癌也不會有這種細菌。研究人員認為, 這種細菌顯然是隨著大腸癌一起轉移到肝臟的。這是否表示,這種細菌是大腸癌的一部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把這個感染具核梭桿菌的大腸癌接種到老鼠身上,讓這個癌組織長大後,再切一小塊移植到另外一隻老鼠身上。如此重複四次,到了第四隻老鼠身上後,還是可以從這個移植的大腸癌內發現這種細菌。這細菌和癌細胞可是黏得緊啊!更有趣的是,當科學家用殺菌劑「甲硝唑(metronidazole)」治療移植的老鼠後,具核梭桿菌被殺死了,腫瘤的生長也跟著減緩了。相反地,用紅霉素當作對照組(紅霉素無法殺死具核梭桿菌),則可以發現,腫瘤的生長不受影響。顯然具核梭桿菌可提供某種大腸癌需要的東西。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但是具核梭桿菌的確在大腸癌的發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進一步分析發現,伴隨具核梭桿菌的大腸直腸癌有較高的比例出現特定的基因變化。口腔的細菌主要在哪裡?答案是舌苔。舌苔是口腔細菌的大本營。舌苔通常是白色的。有時可以變成黃色,甚至是黑色(圖5)。不管什麼顏色,舌苔基本上就是多層細菌和霉菌的組合。舌苔一旦取下來放在紗布上來看都是帶有顏色的,從淺咖啡到深咖啡都有。這是因為不同細菌有不同的顏色所造成的。口腔菌叢之間應該維持生態平衡,用漱口水消毒或使用抗生素都會破壞細菌之間的平衡,這樣會讓某些細菌成為主流。舌苔也不能夠用牙刷去刮,因為會把舌頭上面的鱗狀上皮細胞弄得粗糙,讓細菌更容易附著和生長。一旦菌落之間失去平衡,舌苔顏色會改變、出現口臭,也會有自覺性的口腔異味。密蘇里州的醫師於 2018 年 9 月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告一個蠻嚇人的個案。一位中年女性因車禍而使用抗生素。結果不到一星期,舌頭出現黑色的舌苔。後來停用抗生素並力行口腔清潔後才恢復正常。(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
2020-11-06 癌症.乳癌
女性殺手——乳癌,尤其有家族史的要特別注意!
在最新的國健署統計,女性的惡性腫瘤——乳癌,在全國女性發生率排名是第一名,致死率排名是第四位。在以前男醫師的比例相對多,許多年長女性可能會諱疾忌醫,導致許多病患都拖到病情惡化時才就醫。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乳房檢查越來越普及,但 一般外科陳榮堅醫師 提醒大家要有一個觀念——檢查不代表治療,有些人雖然規律地做檢查,但是仍有可能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就難以接受。罹癌的原因可能因為生活習慣,可能因為家族遺傳,無論如何,定期的檢查還是有它的必要性。且越早發現需要付出的代價就越少,醫療科技的進步,對抗癌症的方式越來越多,也提倡精準醫療,無論是副作用或是傷口,都能夠降得越來越低。檢查不代表治療癌症的分期:大部分的癌症都分為四期,第一期的乳癌:五年的存活率高達 95.6%,雖然檢查不代表治療,但是早期檢查發現治療的效果也會更好。 ⠀如何遠離乳癌?1.戒掉抽菸、喝酒的惡習,乳癌與荷爾蒙有關,而荷爾蒙的調節又與油脂有關,因此避開高油脂飲食習慣也是相當重要的。2.可以自我檢查乳房是否有硬塊。3.有研究顯示 30 歲以前生育第一胎,有機會降低罹患如癌的機率。罹患乳癌的高風險族群◎家族有乳癌病史◎初經早、停經晚,指的是 12 歲以前初經來潮,55 歲以後才停經。 ⠀◎建議女性30歲以後,每一到兩年做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40 歲以後加做乳房攝影。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0-11-05 醫療.整形美容
宅花媽媽產後乳房消風 搶救下垂奶大作戰
「其實,我沒有要很大的胸。」這是部落客宅媽花花在臉書粉絲頁的自白。從17歲懷孕生子,經歷漲奶與親餵的疼痛,在哺乳9個月時,決定使用退奶祕方,然而三天後胸前立刻像風乾的酸菜般一片乾癟。宅媽花花因為懷孕而造成肥胖,藉由運動與控制飲食瘦身與擺脫憂鬱症,參加過2013年度全國總統盃健美錦標賽,獲得女子組第五名。蛻變後的她,現在是知名的粉絲團主,現代女力在她身上發著光。「在漫畫中老奶奶的胸部可以垂到往後甩,不是誇張!」宅媽花花感嘆道。由於退奶後,胸前鬆弛的皮膚面積太大,整形外科醫師評估後,需要切除部分皮膚進行提乳手術,再加上使用大尺寸的記憶果凍隆乳,才足以撐起已經鬆垮的下垂奶。 宅媽花花說,就算離了婚也從不後悔生了兩個孩子,但生完老大後因為胸部下垂嚴重,看到自己不堪的胸部,連親密時都不想開燈,雖然想解決乳房的困擾,但當時伴侶對隆乳觀感負面,甚至放話不喜歡摸假奶,讓宅媽花花打消隆乳的念頭。 隨著丈夫外遇以及離婚的諸多打擊,躁鬱症也同時找上了她,所幸在28歲那年接觸了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逐漸領悟到人應該為自己而活,而非只為了迎合別人的眼光及期望,從此展開了書寫分享及自我療癒的過程。 她也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下垂奶,積極的尋求解法,她立即決定找熟悉的醫美診所,「請推薦給我這裡經驗最豐富的整形外科醫師!」。她暱稱重生後的乳房為「奶奶2.0」,也不吝和讀者們分享她滿意的術後效果,現任的伴侶也非常支持她這樣勇敢的為自己做決定。2019年,發生乳房植入物被下架事件,她才發現醫師為她選用的是來自美國醫療大廠,已有10年研究報告的成熟產品,全球使用者超過6百萬人,即使是在法國將眾多品牌下架時,她使用的品牌仍是安全的,「真的很感謝醫師為我把關」花花鬆一口氣說道。 宅媽花花目前是健身教練,對於有人質疑女性隆乳就是「物化自己」,她也站出來反駁,「女人從外貌到內在,都應該要活得漂亮,而且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自己!」認為展現美感就是物化女性的人,才應該檢討自己的有色眼光。 整形外科專科醫師李得維指出,會造成乳房產後下垂的原因,是因為在懷孕及哺乳的過程,乳腺及皮膚都被撐得過大,當不需要餵奶、沒有產乳需求時,就會造成乳腺萎縮,鬆弛的皮膚則因真皮層的膠原蛋白無法及時回到原來的長度,就造成乳房下垂,這就像是打飽氣的皮球突然洩氣,剩下一張鬆垮垮的氣球皮。 李得維直言,只要經歷乳腺脹奶的過程,媽媽們幾乎無法避免乳房下垂的狀況,而臨床上,若施打退奶針,有些媽媽的乳房確實下垂得更為嚴重。 哺乳是媽媽的偉大付出,但又得面對乳房下垂的問題,時常得委曲自己。李得維就有一位年輕媽媽的個案,本來胸部就不大,生產完後乳房下垂到連自己都感到崩潰,認為更沒有吸引力了,甚至不敢在老公面前脫衣服,最後她選擇隆乳,成全自己的自信心。 李得維也觀察現到,現代女性對於隆乳接受度愈來愈高,這幾年因產後乳房下垂來隆乳的患者大約增加二到三成,不過,李得維也提醒,即使隆乳後堅挺的胸部,隨著年紀增加,皮膚的老化愈來愈鬆弛,仍有可能要面對下垂狀況。 另外,隆乳後到底可不可以哺乳,李得維認為,基本上因產後乳房下垂來隆乳者,都有打算不再生小孩,但懷孕這件事有時很難預料,他也有好幾位患者隆乳後性生活更加美滿,因此又意外懷了下一胎。現今隆乳醫材安全性高,像是光滑面與霧面的記憶果凍植體都已經相當成熟,有10年的美國FDA臨床報告,只要手術切口避開乳暈,不傷害乳腺的狀況下,不太會影響哺乳。 至於隆乳後的脹奶又退奶會不會影響隆乳效果,李得維表示,若將植入物放在乳腺下方,乳腺等於是在皮膚較淺的位置,一旦懷孕後,乳腺會因荷爾蒙關係開始變大漲奶,隆乳後的乳房可能會稍微變形,如果擔心這樣的狀況,可以選擇新一代水滴形植入物,原廠甚至提供了含懷孕前後的八年使用追蹤照片,讓媽媽們對隆乳未來多年的狀況更有信心。
-
2020-11-0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還是瘦不下來嗎? 中醫師教你「生理週期減肥法」 掌握黃金4週期輕鬆瘦!
月經來潮,總是讓女人苦不堪言,殊不知,從中醫觀點來看,善用月經週期的特點,調整飲食與運動策略,不但可有效減重,更可藉以調整虛弱體質,讓自己精氣神百倍。月經週期減重法,可將女性生理週期劃分為4階段:中醫師羅珮琳表示,所謂「月經週期減重法」,是依據女性的生理週期循環及體內荷爾蒙高低變化,來決定減重計畫的安排,如何進行階段性的飲食、運動、調理等,使減重效果倍增。第一期:行經期(瘦身停滯期)時間:月經來潮的1至7天生理狀況:子宮內膜開始剝落、經血及內膜從陰道排出,因體內黃體素的濃度未完全消退,通常會有下腹悶痛及水腫的情況,也較容易有情緒不穩、容易飢餓、想吃甜食的狀況發生。中醫認為,月經排血期間稱為「瀉」,這時子宮應將經血排淨,如瘀血未排淨恐會影響代謝,使身體經常出現水腫狀態,體重不易下降。飲食計畫:以消除水腫為主要目標,多吃活血、消腫、幫助子宮收縮的食材,如黑豆、紅豆、生薑、紅鳳菜等。※瘦身茶飲 紅豆水※材料:紅豆100克、水1000c.c.。 作法:紅豆用清水洗淨,無須浸泡。水煮滾後,將紅豆放入,待再度沸騰後關火,蓋上鍋蓋悶20至30分鐘。濾掉紅豆後,將紅豆水當水喝。注意,紅豆不煮破才有效,而剩下的紅豆粒可另外煮成紅豆湯與家人分享,不浪費。 3.功效:紅豆作用與中藥的赤小豆類似,具有利水消腫之效。運動計畫:行經期第1至3天,因經血量大,需要充足的休息;第4至7天,體力略為恢復後,可兩天做一次運動,每天散步或騎單車30分鐘,也可在睡前做伸展運動。第二期:月經結束期(減重黃金期)時間:月經來後的第7天至第14天生理狀況:月經結束後,卵巢濾泡處於發育階段,身體荷爾蒙分泌旺盛,身體代謝機能也處於最佳狀態,是減重的黃金期。中醫認為,經過行經期的「瀉」之後,子宮應要開始「藏」,這時,最需要做的是「調血補氣」為進入下個月經週期做準備。建議調養以「養陰補血」為主,若保養得宜,可讓身體狀況處於代謝旺盛狀況,有助減重。飲食計畫:因經血排出後,血海空虛,可多吃補血、補鐵的食材,如牡蠣、豬肝、牛肉、海帶、菠菜、櫻桃、葡萄乾等。可多喝水,幫助提升新陳代謝速度,尤其是在餐前30分鐘飲用,可幫助腸胃蠕動助排便,並可抑制食慾。建議可減少每日固定攝取的熱量,減重效果會加倍。※瘦身茶飲 決明子普洱茶※材料:決明子3克、普洱茶3克、水1000c.c.。 作法:水煮滾後,加入決明子、普洱茶,煮10分鐘。將茶渣濾出即可飲用。 3.功效:決明子具有清肝名目、降壓降脂的功效,還可幫助排便;普洱茶經過發酵後,產生具有分解脂肪的酵素。運動計畫:加強運動強度,維持1周3次的運動頻率,每次持續1小時。而這1小時內,必須進行10分鐘暖身運動,防止運動傷害→15分鐘無氧運動,強化肌肉→30分鐘有氧運動,消耗熱量和脂肪→5分鐘舒展拉筋與按摩,減少蘿蔔腿機會。第三期:排卵後期(瘦身快速期時間:月經來潮後的第14天到第21天生理狀況:排卵後,體內荷爾蒙開始出現變化,黃體素濃度緩慢上升,而雌激素在排卵前達到高峰。由於荷爾蒙作用,子宮內膜持續增厚,出現輕微水腫及便秘的情況。中醫認為,排卵期基礎體溫由低轉高,相對於人體陰陽變化是由陰轉為陽,若能著重「補陽」,提高身體能量,便能使代謝機能維持高點。飲食計畫:排卵後期適合多吃補陽食材,如韭菜、大蒜、青蔥、洋蔥、黑豆、羊肉、鱔魚、牡蠣、紅蘿蔔、栗子等。※瘦身茶飲 杜仲葉茶※材料:杜仲葉3克、枸杞子3克、水1000c.c.。 作法:水煮滾後,放入杜仲葉、枸杞子煮10分鐘。將茶渣濾出,可當成一日茶水飲用。 功效:杜仲葉具有強精壯骨、代謝脂肪的功效;枸杞子是補肝腎、明目的常用中藥材,也能降低血糖、抗脂肪肝等。運動計畫:持續上週的運動模式,可多搭配1至2次的游泳,或可做做SPA、蒸氣室、烤箱之類,有助於加強流汗,幫助體內水分排除。第四期:月經前期(瘦身緩慢期)時間:月經週期的第21天至第28天生理狀況:體內荷爾蒙持續變化,黃體素濃度高導致體內水分滯留產生水腫,同時使腸胃蠕動變慢造成便秘,加上不斷波動的荷爾蒙牽動身體的自律神經,會特別感到煩躁、想吃東西。飲食計畫:以抑制食慾為主。多吃高纖低熱量的食材,如黑木耳、白木耳、海帶、紫菜、燕麥、菇類、青菜、豆腐等,可增加飽足感又不攝取太多熱量。※瘦身茶飲 黑木耳露※材料:乾燥黑木耳1兩、紅棗10顆、枸杞子10克、生甘草10克、老薑片2至3片。 作法:將黑木耳泡開洗淨、去蒂頭,用果汁機打碎至小顆粒狀。將所有材料放入鍋內,用水蓋過食材,置於電鍋內,外鍋加2杯水烹煮。煮好後,撈起薑片和甘草,即完成。食用時,可依據喜好加水稀釋或加入黑糖,當作每日點心。 功效:黑木耳富含胺基酸、膳食纖維、鐵、鈣等,非常適合女性。其還具降血脂、降膽固醇、促進腸道蠕動等功效,加上熱量極低,是減重好食材。運動計畫:仍維持規律運動習慣,至月經前期時,下腹會較腫脹,可多做強化腹部、下背部等核心肌群的運動,如瑜伽、皮拉提斯等。有小腿水腫問題者,可在睡前做抬腿+腳板上抬、下壓的動作,進行5至10分鐘,利用小腿肌肉收縮如幫浦般將下肢多餘水分擠壓回心臟,改善水腫情況。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諮詢專家/璽悅中醫診所中醫師 羅珮琳
-
2020-11-0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晨間手指僵硬、腫痛別輕忽! 小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人易好發
50歲的陳媽媽(化名),手部腫痛了好幾個月,無法自己穿衣服,甚至連洗澡都要靠兒子幫忙才能完成。看了國術館、吃了醫師開的止痛藥都沒有用,最後是女兒帶她到免疫風濕科看診,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雖馬上接受治療但效果不彰,直到醫師幫忙申請生物製劑,治療3個月後症狀就有了明顯的改善。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女性 推測與女性荷爾蒙有關 收治個案的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俊銘表示,陳媽媽是屬於比較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臨床上,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都跟她很像,總是忍痛了很久才來就診,這時候關節已經變形,甚至已經開始遭到破壞,嚴重時可能導致身體失能。 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女性,特別是30歲到50歲之間的女性,男女罹患的比例約為1:3。有學者推測,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因為女性荷爾蒙會讓身體的免疫細胞比較活躍,一旦過度反應,就會造成免疫細胞自我攻擊。 類風濕性關節炎 以手部關節為主 陳俊銘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典型症狀以手部關節為主,除了會出現明顯的晨間僵硬腫痛外,還可能會有鞏膜炎、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及心包膜炎等嚴重關節外的併發症,所幸比例並不高。 但令人擔心的是,這類患者的血管年齡會比一般人更加快速老化,容易出現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陳俊銘解釋,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慢性發炎導致血管同樣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所以治療上不僅要解決關節症狀,更要注意三高問題。 把握治療黃金期 避免關節變形 陳俊銘指出,目前在診斷上除了詢問發病過程外,還會進行關節腫痛位置數目評估、X光片及抽血等檢測。治療方面,除了改善患者關節疼痛的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外,更重要的是以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病情,減少發炎狀態。除了傳統藥物外,目前生物製劑已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帶來治療的曙光。 生物製劑是以基因工程的方式製造抗體,輸入人體後可以結合特定的細胞激素或訊息傳遞物質,精準的鎖定目標達到調節免疫反應的效果。但生物製劑也不是萬靈丹,單一藥物仍然有兩到三成病患對藥物反應不佳,還好目前生物製劑的種類很多,患者可多與醫師溝通討論適合自己的藥物。 陳俊銘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旦發病確診後,務必要持續接受治療,千萬不要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拖延治療的黃金期。同時保持低油、低熱量飲食與培養適當運動習慣,降低再發炎的機會,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讓關節遠離慢性發炎,甚至變形等危機。(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陳俊銘)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傷關節! 細數6大恐怖併發症 瓶蓋打不開別只想到肌少症! 「不死癌」中年婦女最危險
-
2020-11-03 該看哪科.婦產科
住月子中心女寶滿臉痘化膿引熱議 醫:出現4異狀請就醫
有網友爆出生才20天的女兒住月子中心滿臉疹子還化膿破掉非常痛心,擔憂女兒會留下後遺症,質疑月子中心有疏忽,引起熱議。台中還有一名廖媽媽看到二寶全身起紅疹還拚命往身上抓,簡直嚇壞了,連忙就醫,發現是過敏引起的蕁麻疹。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李春銘說,新生兒常見疹子大致四種,第一種是新生兒毒性紅斑,又稱胎毒斑,通常在一個月內消失;第二種是熱疹,也就是長痱子,通常是悶熱造成,第三種是皮脂腺分泌旺盛造成脂漏性皮膚炎,甚至會出現結痂或皮屑,第四種是過敏引起異位性皮膚炎等。另新生兒出生一、二個月內會有脫屑、脫皮現象。他建議家長可觀察疹子變化,若發現疹子一直沒好,長膿惡化、範圍擴大,或孩子不舒服拚命抓等4種異狀,請就醫診治。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部部長林鴻志教授認為,新生兒臉上長俗稱「嬰兒青春痘」痤瘡,出現丘疹或粉刺,通常是暫時性的,寶寶出生後2至4周是好發高峰期。正常狀況下並不需要治療,只要做好日常清潔工作,透過清水搭配溫和的嬰兒沐浴用品清潔孩子肌膚,數周後至4個月內症狀就會慢慢消退;但若孩子臉部狀況仍未見改善,或範圍有擴大,需要赴醫檢查,以找出其他可能的病因。林鴻志解釋,目前新生兒痤瘡成因不明,可能是受到母體或自身荷爾蒙暫時影響,亦可能受到皮屑芽孢菌感染,提醒當新生兒出現痤瘡,應避免孩子抓破皮膚,清潔臉部後,更不可替寶寶塗抹乳液,否則油脂阻塞寶寶皮膚表面,可能使症狀惡化,只要保持皮膚乾燥、定期清潔衣服,寶寶臉部紅腫就會自動消退。
-
2020-11-02 科別.腦部.神經
眼睛黑矇、暈眩…頸動脈狹窄恐造成中風,這個族群是高風險群
「老伴,你怎麼啦?」老太太與老先生說著話,突然老先生用手撐著頭,反應有點異常。「剛剛眼前黑矇一片,頭暈暈的。最近爾偶會這樣。可能只是用眼過度,或是最近比較疲勞吧!」老先生回過神回答。「會不會是中風前兆啊?趕快去醫院檢查看看!」老太太警覺地說。 臺中榮民總醫院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醫師表示,「有許多患者認為暈眩、眼睛黑矇是過度疲勞或眼睛不好所造成而拖延就醫;其實主因是頸動脈狹窄,而眼動脈是頸動脈的分支之一,當頸動脈變得狹窄、血流減少,最常以眼睛黑曚來表現。」頸動脈狹窄造成中風?兩者關係密切崔源生醫師解釋,頸動脈是負責供應頭頸部血液最主要的動脈,在我們頸部的兩側各有一條頸動脈。若是因為斑塊鈣化堆積在頸動脈血管內,就像水管堵塞一樣,水流量減少如同血流量減少,使得腦部無法獲得足量的含氧血供應,只要短短幾分鐘,腦細胞就會缺氧壞死,這就是所謂的「缺血性中風」。頸動脈狹窄的初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然而,頸動脈狹窄會導致長期血流量下降,而讓大腦缺血。隨著腦部缺血愈來愈嚴重,患者會感到暈眩、反應差、注意力不集中。接著會出現各種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腦中風的症狀,像是突然肢體麻木無力、說不出話或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單眼或雙眼看不見、失去平衡等。你是頸動脈狹窄高風險族群嗎?「頸動脈狹窄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顯著關聯,因此年紀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通常頸動脈狹窄的患者年紀都在60歲以上。」崔源生主任說明:「另外,男性佔了頸動脈狹窄患者約八成的比率,因為女性荷爾蒙能對血管內皮細胞提供一些保護作用,讓女性較不容易產生血管粥狀硬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的患者,比較容易罹患頸動脈狹窄,因為高血壓對血管造成過大的壓力,血管較容易受傷;高血糖則會弱化身體代謝脂肪的能力;高血脂患者往往有更多膽固醇聚集成斑塊,這些都增加血管粥狀硬化及狹窄的可能性。抽菸亦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危險因子,香菸裡的有害物質會傷害血管內層組織,使血管問題更加惡化。 還有一類患者因為罹患頭頸部癌症,接受大劑量的放射治療,進而導致頸部血管的狹窄。先天性遺傳疾病也可能會增加血管病變的機會。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方便且安全崔源生醫師指出,頸動脈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可以檢驗出是否有頸動脈狹窄。其中,頸部超音波是最方便、實用的篩檢工具,因為不具侵入性,也沒有放射線,可以每年固定篩檢。接受超音波檢查之後,若是發現有頸動脈狹窄的可能,建議需要進一步接受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了解血管狹窄的程度,並看看是否已有腦中風的跡象。在考慮進行治療時,還會安排血管攝影。治療頸動脈狹窄 提前預防中風發生當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60%,且有頸動脈狹窄造成的視力黑矇、暈眩等症狀;或沒有症狀但頸動脈狹窄超過70%,可以選擇傳統內膜剝離手術或微創頸動脈支架進行治療,預防中風的發生。 內膜剝離術是國際上治療頸動脈狹窄的主要方式,外科醫師利用一個頸部的切口找到頸動脈,切開頸動脈,移除堆積於頸動脈的斑塊後再縫合血管。至於微創頸動脈支架的原理就與心臟的冠狀動脈支架非常類似,醫師從患者鼠蹊部放入導線,一路延伸到頸動脈,直到導線穿過頸動脈狹窄的地方,再順著導線展開頸動脈支架,接著可以用氣球做局部擴張,將斑塊撐開,回復頸動脈的血流暢通。 「微創頸動脈支架治療時間短,約半小時到一小時,且不需麻醉,在患者清醒的狀況下施行,對年紀大的患者來說較能負荷。」崔源生主任解釋。放置頸動脈支架 配合保護裝置 在放置支架時,為了預防在操作過程中的血塊掉落,醫師會運用更精細的導管設計。其中一種方法稱為「遠端濾網」,是在導管的遠端打開一個網孔很密的保護傘,讓血液流得過去,但是當斑塊剝落掉下,這個遠端濾網就能及時攔截,不讓剝落的斑塊往大腦流過去。待頸動脈支架操作完畢後,再回收遠端濾網即可。另外一種保護設計是「頸動脈近端防護氣球裝置」,在頸動脈近端展開氣球,能夠暫時堵住血流,當血流暫停,再將頸動脈支架展開,此時如有脫落的斑塊不會隨著血液漂流而引發中風;待頸動脈支架操作完畢後可吸出少量血液及脫落的斑塊,再將防護氣球裝置消氣放掉,讓血流恢復流動。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如果本身不具有危險因子,可以在60歲之後每年固定進行頸動脈超音波篩檢。」崔源生主任一再提醒:「如果本身有三高、又有抽菸習慣,建議從50歲就開始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看看是否有頸動脈狹窄的狀況;若曾出現眼睛黑曚、視力模糊、暈眩等症狀,要盡快就醫,才能及早治療,降低中風的機率。」原文:
-
2020-11-01 癌症.攝護腺癌
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教授:貿然去做就悲劇了
讀者李先生在2020-10-2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Ken-d.- Berry,Md醫師,肯恩.貝里醫師在(診療間裡的伪醫學,)一書中第110頁,男性服用,,睪固酮會導致攝護腺癌,是個謊言。這個謊言的支持者是:1940年代的CharlesB.Huggins醫學博士,他只基於非常有限的研究,甚至只基於一個人接受過荷爾蒙療法的病人的研究,就認為睪固酮恐提高攝護腺癌的風險,並發表在第一期的癌症研究期刊,CancerResearch。但現在有些懶得思考的醫師,包括泌尿科醫師,支持這個說法。後來有很多大規模且嚴謹的研究,都為睪固酮補充療法和攝護腺癌風險增加沒有關聯性,。有的研究甚至認為睾固酮補充對於治療攝護腺癌有益,請問教授:對於補充睪固酮,是否會增加攝護腺癌的看法,因為我也想試試請醫師幫我補充睪固酮,但又擔心上述風險。以上看法,還請教授釋疑。感恩不盡。讀者提到的《診療間裡的偽醫學》是一本今年8月在台灣發行的書。它的副標題是〈5分鐘破解醫學謊言,有效避開要命的隱形危機〉。我看了博客來書局提供的內容簡介和推薦評語,不禁搖頭嘆息:「做賊的喊捉賊,說謊的叫打謊」。這本書的英文原版是LIES MY DOCTOR TOLD ME: Medical Myths That Can Harm Your Health(我的醫生告訴我的謊言:會傷害你健康的醫學迷思)。我在Google Books的網頁瀏覽了一下它的部分內容,在第21頁看到這麽說(翻譯):「這本書不是醫學忠告。你一定不要根據你從這本書看到的資訊而啟動,停止,或改變任何醫藥」。我想,這應該是這本書裡最誠實,也是重要的內容。如果作者是真心為大家的健康著想,那他就應該把這些話印在封面上。有關睾固酮和攝護腺癌之間的關係,雖然一開始難免是「只基於非常有限的研究」,但經過將近八十年的研究,目前的論文數目已高達三萬多篇。所以,現在還在說「只基於非常有限的研究」,實在是居心叵測。至於這本書所聲稱的「睪固酮補充療法和攝護腺癌風險增加沒有關聯性」和「睾固酮補充對於治療攝護腺癌有益」,就更是拿男人的性命開玩笑。讀者李先生在四天後(2020-10-26)寄來三頁這本書的照相,裡面有幾行他做了記號的重點,例如:「如果體內睾固酮高是攝護腺癌的風險因子,高中男生的睾固酮那麼多。應該常死於攝護腺癌。你去回想念高中的日子,有多少同學得了攝護腺癌?是不是?沒有半個!…攝護腺癌病患都是睾固酮低的老年人…如果醫生還在想這個謊言,你光憑簡單的常識,就足以對他發出嚴重的質疑。」我看了這段話,實在無法相信一個受過醫學訓練的人竟然會做出如此荒唐無稽的邏輯推理。要知道,癌細胞的形成是由於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的機率是隨著年紀而升高,所以高中生之所以很少罹患攝護腺癌,最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基因還不常突變。而既然沒有癌細胞的形成,睾固酮當然也就不會引發攝護腺癌(何況高中生體內的睾固酮並非是從外面補充的)。反過來說,年紀大的人有較高的機率會有癌細胞的形成,而這個時候如果補充睾固酮,就會使原本緩慢生長的攝護腺癌快速增長。但很不幸的是,這位醫生的荒唐邏輯很顯然是打動了讀者李先生。而如果有人被這位醫生蠱惑而貿然去做「睪固酮補充療法」,那就更是悲劇。不管如何,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睪固酮補充療法」。它的醫學術語是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而此一術語在台灣醫學界是翻譯成「睪固酮替代療法」。不過,「替代」其實是錯誤的翻譯,因為Replacement在這裡的意思是「補回去」,也就是把失去的部分補回去。所以,把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翻譯成「睪固酮補充療法」是會比較符合此一療法的真諦。不過,由於Replacement的確是有「替代」的意思,所以已經有專家建議把這個字去掉,就直截了當地說Testosterone Therapy,既簡單又不會造成誤會。那,既然是「補充」,當然也就是在不足的情況下才需要施行。也就是說,「睪固酮補充療法」是只適用於「睪固酮不足的人」。還有,由於有大量的證據顯示睪固酮會促進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所以施行「睪固酮補充療法」的另一個要件就是「患者沒有攝護腺癌的風險」。有關補充睪固酮到底有什麼好處,我們來看一篇兩個月前才剛發表的綜述論文Reflections on the T Trials(T試驗的反思)(註:T是Testosterone的縮寫)。這篇論文共分析了7項臨床試驗的結果,而被分析的病患對象是必須符合四個條件:(1)65歲以上,(2)確定是低性腺功能,(3)沒有可察覺的攝護腺癌高風險,(4)沒有近期發生的心腦血管事端。分析所得的結論是:睪固酮補充療法能增進性功能,活力,和骨密度,也能改善貧血,但不能提升認知功能,也可能會不利於心血管功能。所以,有意要嘗試睪固酮補充療法的人,最好是能把這些臨床試驗的結論列入考量。有鑑於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醫生給病患施行睪固酮補充療法,男科專家和醫學會紛紛發表論文提出警告或提供指導。由於論文數量龐大,我就只會把今年發表的兩篇和去年發表的四篇列舉在這篇文章的最後供大家參考。下面是這幾篇論文的共同結論:1.只有符合睪固酮缺乏症標準的男性才能接受睪固酮補充療法。2.只有經過篩選確定沒有攝護腺癌風險的男性才能接受睪固酮補充療法。3.接受睪固酮補充療法的男性需要接受仔細的實驗室監控以避免攝護腺癌的形成。從這三點結論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那本《診療間裡的偽醫學》所聲稱的「睪固酮補充療法和攝護腺癌風險增加沒有關聯性」和「睾固酮補充對於治療攝護腺癌有益」,不但是一派胡言,而且是在拿男人的性命當兒戲。下面是剛剛提到的那六篇有關「睪固酮補充療法」指導原則的論文: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 (TRT) and prostate cancer: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with a focus on previous or active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睪固酮替代療法(TRT)和攝護腺癌:更新的系統評價,重點關注先前或活動的局部攝護腺癌)。European Academy of Andrology (EAA) guidelines on investigation,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of functional hypogonadism in males: Endorsing organization: Europe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歐洲男科學院(EAA)關於男性功能性性腺功能低下症的調查,治療和監測的指南:背書機構:歐洲內分泌學會)Safety of testosterone therapy in men with prostate cancer(攝護腺癌男性中睪固酮治療的安全性)Guideline of guidelines: testosterone therapy for testosterone deficiency(指南中的指南:睪固酮缺乏症的睪固酮療法)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estosterone Deficiency: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Lisbon 2018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for Sexual Medicine(睪固酮缺乏症的診斷和治療:里斯本2018年國際性醫學諮詢的最新建議)The effects of 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the prostate: a clinical perspective(睪固酮替代療法對攝護腺的影響:臨床觀點)原文: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