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搜尋
致癌
共找到
969
筆 文章
-
-
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HPV感染致癌男女都有 口咽癌已超過子宮頸癌
人類乳突病毒(HPV)除了是子宮頸癌的重要危險因子外,已有研究證實,超過3成的口咽癌患者也與HPV有關,口咽癌罹患人數也早已超越子宮頸癌。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馬偕醫學研究部主任張志隆指出,避免HPV感染是可以施打疫苗來預防,美國CDC建議9歲到26歲無論男女都可以考慮接種。很多人會懷疑HPV到底和我有沒關係嗎?張志隆指出,只要開始性行為後,一年後感染的機率3成,3年內增加到5成,由於HPV感染後只有半數的人在18個月後才會產生抗體,而且抗體很微弱,這讓病毒有機會重複感染,由於感染是發生在子宮頸,並沒有全身血液內感染,也無明顯症狀,病毒就留存在體內成了致癌因子。HPV會造成的癌症無論男女,除了子宮頸癌,還包括陰莖癌、口咽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及菜花。其中子宮頸癌是少數可以積極預防的癌症,WHO號召全球在2030消滅子宮頸癌,將年發生率降至每10萬4例,希望達到997目標,9成青少女接種HPV疫苗,7成女性一生接受兩次子宮頸抹片檢查,9成癌前病變或癌症可進行治療。張志隆指出,國健署從84年開始推動30歲以上女性每年可以做一次子宮頸抹片,依統計,近3成的婦女6年內沒接受過子宮頸抹片篩檢,而3年內沒做過抹片則超過4成,而3、40歲女性罹患原位癌愈來愈高,但篩檢的比例不是那麼高,因此光靠抹片要來消滅子宮頸癌是無法達成的,還是得靠疫苗施打達到目標。張志隆指出,歐盟為了響應WHO消滅子宮頸癌的計畫,建議女性覆蓋不夠的地區,要將男性納入接種計畫,甚至要達到9成疫苗施打率,也建議15歲青少年男女共同接種。目前,國健署在107年全面提供國一女生接種HPV疫苗,覆蓋率約85%。至於男性青少年是否需要施打,張志隆說,金門很早就有針對青少年公費施打,但礙於經費無法全國推行,但男生若能自費接種很好,可以預防自己致病,也能降低HPV盛行率,還能預防頭頸部癌。因為HPV引起的口咽癌已占頭頸癌3成的比例,實際上,從2018年口咽癌發生率每10萬8.37人,早已超過子宮頸癌的每10萬7.67人。張志隆指出,根據本土425例接受治療口咽癌患者進行研究,腫瘤採樣偵測到HPV的比例,北部較高盛行率達3成3,東部最低18%%;依台灣流行病學統計,HPV導致的相關頭頸癌年增率比非HPV還高。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建議,要透過降低致癌風險因子可及早預防頭頸癌發生;美國CDC認為,無論男女都因施打HPV疫苗,建議9歲到26歲都能接種。至於27歲到45歲是否施打可與醫師討論。
-
2022-04-03 癌症.抗癌新知
推拿會導致癌細胞擴散?癌症患者可接受推拿嗎?
讀者丁小姐2022-3-2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定期X光追蹤乳癌是否可能壓迫腫瘤造成擴散」。她附上的兩篇文章是:康健雜誌在2016-1-1發表的推拿會讓癌細胞擴散嗎?健康雲在2018-1-16發表的放射線+機械擠壓超NG!定期乳房攝影反而讓癌細胞擴散我已經在前天發表乳房X 光檢查會造成癌細胞擴散?健康雲助紂為虐。今天要討論康健雜誌的那篇文章。康健雜誌那篇文章有這兩段話(合併成一段):【「如果發現有硬塊,就儘量不要去碰,」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趙大中指出,腫瘤外科手術有一項最高原則,叫作「no 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不接觸的隔離技術)」,避免不恰當的外科操作,導致癌細胞擴散。因此,就連醫師在進行腫瘤切片而留下的穿刺針道(Needle track),手術時也會連同腫瘤一併切除,避免癌細胞有機會透過針道跑到身體其他部位。】這段話裡提到的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NTIT)的確是腫瘤外科手術的一項原則,但是,它對病患是否有幫助,醫學界目前是還沒有共識。早在1988年就有一篇論文表明NTIT並沒有顯著增加結腸癌病患的存活率,而也因為如此,NTIT並沒有被美國或日本的結直腸癌手術指南採納,請看:1988年: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 in colon cancer: a controlled prospective trial(結腸癌中的不接觸隔離技術:一項對照前瞻性試驗)2001年:Guidelines 2000 for colon and rectal cancer surgery(2000 年結腸癌和直腸癌手術指南)2020年:Japanese Society for Cancer of the Colon and Rectum (JSCCR) guidelines 2019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日本結直腸癌學會 (JSCCR) 2019 年大腸癌治療指南)今年發表的一項大型臨床研究(30個醫學中心,853位病患)也發現NTIT並不具優越性,請看:2022年: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Versus the 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 for Primary Tumor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JCOG1006):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結腸癌患者原發性腫瘤切除的傳統技術與不接觸隔離技術的比較 (JCOG1006):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籤、隨機、III 期試驗)至於「腫瘤切片…癌細胞有機會透過針道跑到身體其他部位」的說法,早在1979年就有一篇論文表明,進行活檢對病患的存活率並無影響,請看The effect of biopsy on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osteosarcoma(活檢對骨肉瘤患者生存的影響),而事實上活檢目前還是腫瘤診斷的選項之一,請看克里夫蘭診所。康健雜誌那篇文章的另兩段話是(合併成一段):「臨床上最常見、也已經證實,因大力按壓腫瘤處加重癌症病情其實不是乳癌,而是骨肉瘤。但這類癌症卻最常被以為是一般疼痛,轉求推拿造成惡化。台北榮民總醫院骨腫瘤研究中心主任陳威明帶領的團隊,曾針對骨肉瘤患者進行研究,發現在診斷前若直接在腫瘤上推拿,癌細胞轉移到肺部、局部腫瘤的復發率都高於未推拿的患者,5年存活率也從92%降到58%,該研究刊登於英國《骨骼與關節手術期刊(JBJS)》。」請注意這段話裡的「直接在腫瘤上推拿」,也就是說,這是為了做實驗,故意的在腫瘤上推拿。可是,我想,在正常生活裡,應該沒有人會故意在腫瘤上推拿吧。事實上,推拿(按摩)在正規醫療裡是被認為可以減少癌症病患的疼痛和焦慮。請看:2007年:Massage therapy for cancer patients: a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mind(癌症患者的按摩療法:身心的相互關係)2009年:Effects of a full-body massage on pain intensity, anxiety, and physiological relaxation in Taiwanes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one pain: a pilot study(全身按摩對台灣轉移性骨痛患者疼痛強度、焦慮和生理放鬆的影響:一項初步研究)2013年:Massag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ncer: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轉移性癌症患者的按摩療法:一項初步隨機對照試驗)一個叫做BreastCancer.org的美國乳癌資訊網站有發表Massage(按摩),而裡面有一句「沒有證據表明按摩會導致現有癌症擴散。」澳洲的Cancer Council(癌症委員會)也有發表Does massage spread cancer?(按摩會讓癌症擴散嗎?),而它的第一段是:「沒有可靠的證據表明按摩會讓癌症擴散。 事實上,許多癌症患者發現按摩有助於改善他們的整體心理健康並緩解與治療相關的一些症狀。 癌症的擴散(轉移)是一個複雜的生物過程,涉及基因表達、突變和生化信使。」總之,只要不是故意在腫瘤上擠壓,目前並沒有確切證據表明推拿(按摩)會讓癌細胞擴散。當然,是否進行按摩治療,最好還是先跟主治醫師商量。原文:推拿會讓癌細胞擴散?
-
2022-04-01 焦點.生活用品毒害
沒拔插頭、沐浴乳、灰塵...看懂6大居家「塑化劑」陷阱!醫師傳授吃5類蔬果排除塑化劑
因《犀利人妻》走紅的36歲藝人朱芯儀日前公開自己去年罹患乳癌,事實上台灣的乳癌患者也出現年輕化趨勢,而女性容易忽略卻關鍵的致癌因子之一就是環境荷爾蒙,特別是我們每天幾乎都會接觸到的「塑化劑」。塑化劑是最常見於生活中的環境荷爾蒙,種類多達上百種,因為能讓材料柔軟、液化,改變物品原來的特性,不只是塑膠製品才會添加,從塑膠製品(塑膠容器、寶特瓶、塑膠袋、塑膠吸管、保鮮膜、塑膠手套等)、定香劑(存在於有香味的化妝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中)到藥品的膜衣、膠囊等都含有塑化劑。家中的壁紙、地磚、家具裝飾材料、油漆和清潔品,以及小朋友經常接觸的巧拼、塑膠地墊、塑膠玩具都可能是塑化劑暴露來源。像是前陣子風靡兒童、國小學生幾乎人手一個的「滅鼠板」益智玩具,就要當心塑化劑疑慮。塑化劑對健康的影響:罹癌風險、不孕,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塑化劑有類似女性荷爾蒙的作用,長期大量暴露對健康的危害包括:1. 可能增加乳癌、子宮內膜癌等風險2. 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平滑肌瘤、第2型糖尿病與妊娠高血壓風險增加3. 男性精子稀少、活動力弱,容易不孕4. 女童性早熟及乳房提早發育5. 孩童容易產生氣喘、過敏性疾病6. 可能影響孕婦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激素濃度降低);研究也發現孕婦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越高,若生產男嬰,其生殖器官先天性異常風險越高7. 嬰兒腦部發育可能受到影響(嚴重可能會智能低下)8. 有些臨床症狀包括偏頭痛、嘔吐、暈眩等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臨床教授兼主任蘇大成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塑化劑還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頸動脈內中層厚度)明顯呈現正相關劑量效應:塑化劑暴露會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失常,增加壞膽固醇滲入的風險,長期影響之下形成脂肪斑塊,若斑塊破損阻塞就會造成心臟病。塑化劑對內皮細胞的破壞,是動脈硬化的關鍵起始點。雖然塑化劑進到人體後約兩到三天可被代謝,但在居家生活、環境和空氣等仍有機會接觸到塑化劑,當環境毒物的微量持續暴露,仍會造成身體全身性的影響。隨手拔插頭、避免用巧拼⋯⋯醫師教你避免塑化劑毒害雖然專家也強調並不是所有的塑膠都含有塑化劑,但接觸來源在日常環境中幾乎處處可見,所以更需要有意識的注意相關成份如何入侵我們的生活。統整各方專家與醫師建議,要避免塑化劑毒害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勤洗手:高雄醫學大學的實驗發現,用肥皂搭配正確洗手6步驟能有效移除塑化劑達95%,遠高於只用清水洗手的9%,並建議選用無香精、成分簡單的肥皂和洗手乳。尤其是小朋友摸過塑膠玩具後,一定要洗手後再吃東西。• 多喝水:多喝水及透過運動排汗可加速身體代謝體內的塑化劑毒素。• 多吃各色蔬果:蔬果中含有各式各樣的植化素,例如茄紅素(番茄、西瓜)、胡蘿蔔素(木瓜、南瓜、番薯)、花青素(葡萄、李子)、葉綠素及葉黃素(深綠色蔬果)等,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功能,可減輕塑化劑的毒害。而脂溶性的維生素像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E,更能幫助代謝脂溶性的塑化劑。中山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欣湄指出,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小白菜、白蘿蔔等含有「吲哚」,對塑化劑排除有些幫助。• 少吃高油脂食物及內臟: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大多以脂溶性型態存在,因此少吃高油脂食物及內臟可減少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累積體內的風險。• 凡是塑膠製品都避免高溫加熱:因塑化劑遇含油、酸性物質的熱食容易溶進食物,不論是哪一種材質的保鮮膜,微波時建議一定要把保鮮膜拿掉。另外,現在許多人都會買超商微波即食加熱食品,食藥署建議若所需加熱時間較長,可以採用中溫、多次加熱的方式微波;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則建議,不管是使用PVC或PE等類型的塑膠包材,還是要把外包裝拿掉再放進微波爐加熱較安全。• 冷凍食材的塑膠袋包材選擇:分裝肉品或含油食品冷凍保鮮時,應避免使用PVC材質。因PP材質在低溫下容易有脆裂的可能,PE材質中首選HDPE材質較耐低溫;冷藏也最好避免塑膠製品直接接觸食材,以免油脂促進塑化劑的溶出。• 慎選塑膠製品:如美耐皿餐具、兒童的塑膠玩具、文具、塑膠地墊、巧拼、桌墊等等大都含有塑化劑,長期接觸恐有健康疑慮。• 慎選保養品、化妝品和香氛用品:每天洗澡用到的沐浴乳、洗髮精等都可能添加含有塑化劑的「定香劑」,所以應多使用天然的手工肥皂或比較不香的清潔用品和保養品;除了不要在密閉空間長期使用香氛和精油等產品,浴室也要避免擺放空氣芳香或除臭劑。• 不用的家電要拔掉插頭:電線無論是在待機狀態或使用中,都會因溫度上升而加速釋放塑化劑。• 定期清除灰塵:分佈在室內環境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塑化劑最後可能被吸附或沉積在灰塵中,而可能被吸入或留存在地板上。資料來源:《食品不安全的年代如何自保?顏宗海醫師教你怎麼吃最安心!》《環境荷爾蒙:認識偷走健康.破壞生態的元兇》延伸閱讀: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兒子被逼到跳樓,留給父母的最後一句話
-
2022-03-29 養生.聰明飲食
滴油不沾不如選對好油 補足營養素才可以健康瘦、減緩經痛
● 與其不吃油,不如「選對好油」● Omega-3、Omega-6和Omega-9需平均攝取● 不要一油到底,家中常備二至三種油品不少人因為怕胖「滴油不沾」而餐餐吃水煮食物,可以健康瘦嗎?台北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萬萬不可!油脂是身體必要的營養素,攝取太少,可能導致皮膚乾燥、排便不順、經期紊亂。因此,與其不吃油,不如「選對好油」,除了攝取足夠營養素,還能減緩經痛,甚至降低腫瘤生成和脂肪肝的風險。黃淑惠指出,油脂是人體重要營養素之一,不但能儲存熱量,以備不時之需外,臟器脂肪也有維護器官的功用,當人們摔倒、撞到東西時,能夠減少衝擊、保護內臟。長期缺油脂 皮膚乾燥易便祕尤其脂溶性維生素需要透過食物中的脂肪才能被人體消化和吸收,其他如細胞膜、神經髓鞘和荷爾蒙的組成也都和脂肪有關,因此若是長期缺乏油脂攝取,可能導致頭髮枯燥、皮膚乾燥脫皮、便祕、影響經期等。油脂攝取「過猶不及都不行」,高油脂飲食易引起肥胖、心血管疾病。黃淑惠說,一般人營養攝取上,醣類建議占總熱量的55%至60%、蛋白質占15%至20%,油脂則占總熱量的25%至30%,不可超過總熱量的三分之一。三高病人不需要調整總攝取油量,但應慎選吃進去的油品。雞豬牛動物性脂肪 少吃為宜「好油」如何選擇?黃淑惠解釋,油脂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結構安定,不怕高溫烹調破壞結構,適合炒、炸,但卻不易代謝,容易在體內的肝臟、血管壁上堆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會增加低密度脂肪酸(LDL),也就是壞的脂肪酸,並減少高密度脂肪酸(HDL),即好的脂肪酸。因此,除非是要炸雞排,否則如雞油、豬油、牛油等動物性脂肪,要少吃為宜。植物油中的椰子油屬於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的油品,但其化學鏈較短、較容易代謝,黃淑惠建議,若真的想要高溫炒炸食物,可使用椰子油。橄欖油、苦茶油 不宜高溫烹調至於不飽和脂肪酸結構含「雙鍵」,又分單元和多元兩種。黃淑惠表示,大部分油脂都含有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只是比例高低的不同。常見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品,如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等,具有降低體內LDL、保持血管暢通的功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品,包括魚油、亞麻仁油、葵花油等,會調降LDL和HDL。但是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品含「雙鍵」,相對不安定,不適合高溫烹調。依據雙鍵的位置,油品又分為Omega-3、Omega-6和Omega-9,且各有不同的功能,沒有哪一種對人體最好,最重要的是要平均攝取。如Omega-3具調降三酸甘油脂、抑制血栓、抑制腫瘤細胞成長和提升記憶力等功用,代表油品是魚油、亞麻仁油;Omega-6有抑制脂肪在肝臟堆積的效果,能提高免疫力,常見油品為大豆葵花油;Omega-9則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的功用,最具代表的油品是橄欖油。不同食材烹調 使用不同油品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建議,家中最好常備二至三種油品,依據不同的食材、烹調方式使用不同的油品,不要「一油到底」。例如,橄欖油不適合高溫烹調就用來涼拌、椰子油可用來炒炸。「我們家從來不爆香」,譚敦慈表示,盡管有些油品的發煙點高,高溫不容易裂解,但只要冒煙就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因此建議炒菜時不要爆香。購買油品時一定要注意保存期限,開封後使用不要超過六個月;舊油、新油也不可混用,且最好使用深色罐裝,放置在陰涼處,避免油品變質。
-
2022-03-22 焦點.元氣新聞
恐怖室內二手菸!實測酒吧PM2.5濃度 空汙紫爆「12倍」
「菸害防制法」行政院版修正草案3月1日立法院一讀通過,但內容諸多爭議,包括一禁(電子煙)一開(加熱菸)、警示圖文未採用素面包裝等,另外雖然擴大禁菸場所,董氏基金會直批,老人福利機構、酒吧及夜店等仍可設置吸菸區,且3人以下的室內還是能吸菸,相較全球已有28個國家「室內完全禁菸」、65個國家「酒吧、夜店等室內全面禁菸」,我國仍然跟不上國際腳步。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下,除了增加致癌風險,也會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及死亡風險。世衛最新報告指出,二手菸「沒有」安全曝露量,接觸二手菸恐導致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和癌症,非吸菸者若與吸菸者同住,罹癌及過早死亡風險大幅提升。世衛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第8條更明定,應保護民眾免於二手菸暴露的危害。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室內空汙懸浮微粒PM2.5主要來源是二手菸、三手菸等,二手菸是A級致癌原,菸霧有超過7千種化學物質,超過250種有毒性,近93種為致癌物。研究顯示,PM2.5可深入肺部、血管內,造成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傷害,長期甚至導致癌症或死亡。林清麗指出,吸菸者身上帶有菸品燃燒後的微粒,殘留在衣服、家具上,甚至無色、無味的三手菸,更可以在室內「停留長達3個月」。根據統計,台灣年平均PM2.5濃度近21微克/立方公尺,超過71微克/立方公尺就是空汙「紫爆」,研究單位至台灣夜店實測發現,PM2.5濃度高達800微克/立方公尺,是「紫爆」的12倍。室內設置吸菸室PM2.5更高的嚇人。根據董氏基金會資料,台灣某五星級飯店設置的合法吸菸室,室內PM2.5最高值為313微克/立方公尺,超出「紫爆」4倍,某大型購物商場吸菸室,鄰近商場婦嬰用品、遊樂樓層及男女洗手間、哺集乳室,其室內PM2.5最高值達888微克/立方公尺,是「紫爆」的12.5倍。林清麗指出,政院版納入大專院校禁菸值得肯定,但WHO重視室內公共及公眾場所全面禁菸,全球已有65個國家及地區「夜店、酒吧全面禁菸」,我國還停留在「可設置室內吸菸室」,等於落後全球65個國家及地區。尤其新型菸品不僅只有PM2.5,還有更微小的PM0.3懸浮微粒,更是恐怖的「隱形殺手」,應將所有室內「全面禁菸」,創造真正的無菸環境。由130個團體組成的「台灣拒菸聯盟」,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修法訴求,提出民團版5大「菸防法」修法重點,除了與政院版相同的「全面禁止加味菸」及「禁菸年齡提高至20歲」,另外包括:一,全面禁止電子煙、加熱菸等新型菸品。二,菸品容器正反面印製85%警示圖文,並採用素面包裝。三,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確實全面禁菸。四,禁止菸商具名贊助並加重違法罰緩。五,明文禁止菸商干擾菸害防制政策。
-
2022-03-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貧血只吃鐵劑治療,可能延誤大腸癌診斷!預防腸癌的3個重要提醒
我曾經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病患,她是一般上班族,因為子宮內膜癌就診,婦產科檢查出她帶有HNPCC家族突變基因,將她轉到我的門診檢查。結果,大腸鏡一做,發現了大腸癌。 大腸癌切掉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都好了,事隔五年定期追蹤做電腦斷層時,發現了胰臟癌。也就是說,她因為家族基因得到三種癌症,但不是轉移,因為三個癌症都是原發,幸好早期發現,多是第一、第二期,存活率比較高。這是病人自己有健康意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例子。現在她活過了十五個年頭,至今生龍活虎,差不多五十歲了。 早期篩檢的好處,需要不停宣傳。國人比較常罹患的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零期大概百分之百,一期大概九三%,二期大概八二%,三期大概六九%,四期大概十二%,早點治療的效果真的很不錯。 之前政府一直推廣有家族病史的人免費做大腸鏡,我有位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單純因為女兒罹患大腸癌這個家族史前來接受檢查,結果發現直腸癌,檢查後就切掉,至今十多年沒有復發。她的女兒是三十多歲時得到大腸癌,只是發現得太晚,開刀發現淋巴腺三十八顆腫瘤中就有三十七顆是陽性,後續治療的難度完全不同。 根據國家提供的糞便潛血篩檢數據來看,固定兩年做篩檢的人口只有四○%,五十歲以上接受篩檢的人口只有六○%,很多人不在意早期篩檢。其實當篩檢比例達到六○%,癌症死亡率可減少三六%。而且經由篩檢發現的大腸癌,大概七成以上都是早期,第一期、第二期或是零期的,第四期大概只有七%,如果是一般非定期篩檢的病人,發現大腸癌第四期的比例高達二○%,甚至二五%。 以篩檢比率來說,目前還有四成的空間要努力。如果四十至五十歲的人都能接受糞便潛血的定期檢查,有家族史的人再提前檢查,相信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會再降低。 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 從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二○一六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是世界第一,每十萬人口有四十七個大腸癌症患者,超過第二名韓國的四十五個;健保署的統計資料則是第五名。儘管人數有點出入,但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五名,還超過美國。 大腸直腸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肝癌,排行第三,也是健保推行早期篩檢四大項目之一。有人將大腸直腸癌稱為富人病,通常是吃得太油膩,造成膽固醇和血脂肪太高,換句話說,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尤其是紅肉攝取量大增,加上青菜吃得少,運動少,以及抽菸又喝酒。 現代人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醃肉、加工肉品、毒油等,尤其外食族很難控制或了解商家用油品質,有些店家使用回鍋油,油都變黑了,形成過氧化物的自由基,這是一種致癌物質;除此之外,我也建議盡量不要食用再製品。 美國政府曾委託一位教授研究牛肉與疾病的關係,發現牛肉所含的油脂形成的脂肪膽固醇進入人體,在大腸中的細菌分解後,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攝入膽固醇脂肪愈多,得到大腸癌的機會愈大,因此他的結論是建議不要吃牛肉。 喝酒也會引起大腸癌,尤其是啤酒。酒一進入體內,酒精去氫酶會分解成乙醛,再被醛去氫酶分解成乙酸排出去,乙醛對大腸是有毒性的。大部分的乙醛去氫酶存在肝臟及小腸,較少在大腸,所以酒進入人體在小腸就大部分消化掉了。一般人喝啤酒都是大杯、大杯喝,一下子沖到直腸去,因為量大、沖下去的速度快,大腸的乙醛去氫酶量少,乙醛因而堆積在大腸,容易誘發大腸癌,所以喝酒、抽菸都可能引發大腸癌。 要預防大腸癌,建議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 家族性病史與遺傳基因 大腸癌患者有少數屬於家族性大腸瘜肉症,比例約一%,就是患者腸子裡大概有上百顆大腸瘜肉,這類病人帶有一種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基因。帶有APC基因者,可能十多歲開始長瘜肉,所以有這樣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提早做大腸鏡檢查。 如果置之不理,根據統計,大概三十八歲左右就會變成癌症,建議在二十歲左右先做大腸鏡檢查,確定有多發的瘜肉後,做全大腸直腸切除與迴腸袋肛門吻合術。研究顯示,如果不治療,可能四十三歲前後離世,所以我建議要早一點檢查、治療。 我有位病人就是家族性大腸瘜肉症,十幾歲時確診。她兩位哥哥都做了手術切除。我們等她二十多歲時做大腸直腸切除術及迴腸袋肛門吻合術,至今已經二十多年,預後很好。 家族史的大腸癌有好幾種,其中一種HNPCC,就是遺傳性非瘜肉性大腸直腸癌。如果兩代當中有三個人得到大腸直腸癌,兩個人是一等親,三人之中有一位小於五十歲,就可稱為HNPCC家族。這種癌症比較早發,後來發現其他癌症也和這個基因有關,是基因修復錯誤所產生。 除了大腸直腸癌症外,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腎臟癌、胰臟癌,甚至腦癌,都可稱為HNPCC家族相關癌症,也都有相同的基因突變,現今有新的Bethesda Guideline,可謂廣義的HNPCC家族。如果檢測出帶有這種基因突變,一生中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是八成,也有可能罹患其他癌症。 美國有位醫生在小鎮執業時,一位婦人前去看病,每次都提到她將來會死於大腸癌。醫生覺得很奇怪,她怎麼可能知道?於是問她:「你怎麼知道自己會得病?」她回覆:「因為我家族很多人都死於大腸癌,所以我覺得自己也會死於大腸癌。」 由於這位患者反覆宣稱自己是癌症家族的一部分,醫生開始朝遺傳性癌症潛心研究,終於發現HNPCC基因和癌症的關係。後來遂以醫生的名字亨利.林奇(Henry Thompson Lynch),將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綜合症稱為林奇氏症(Lynch Syndrome)。 定期檢測的重要性 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用糞便篩檢則相對經濟,篩檢結果有問題,再做大腸鏡。不過糞便篩檢並非百分百沒問題,有時會出現少數偽陽性及偽陰性,所以提倡五十歲以上至少做一次大腸鏡,若在照大腸鏡時發現瘜肉,可直接切除。 大腸癌在五十至六十五歲之間是發生的高峰期,現在健保給付糞便潛血篩檢是五十至七十四歲,每兩年做一次。五十歲做一次大腸鏡,如果沒有問題,以後五到十年做一次;假如發現瘜肉,就要再提早一點。一般來說,大腸癌約九五%都是從瘜肉轉變而來,如果增生性瘜肉是良性的,不需切除;如果是腺性瘜肉,建議拿掉,以防將來變成癌症;絨毛性瘜肉是最容易變成大腸癌,有時會長得大一點,愈大代表惡性機會愈高;其次則是腺性瘜肉。 我有一位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因為做婚前體檢而發現大腸癌,手術切除至今十五年,育有兩個小孩,身體狀況安好,保持定期追蹤。所謂真正的早篩就是希望在沒有症狀之前發現病況。 那麼有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以左側大腸癌來說,因為離肛門近,一出血就會發現,痔瘡的血是鮮紅色,如果是暗紅色、帶黏液的血,或糞便裡面有血,多半是大腸出血。 癌症長在左側大腸會刺激直腸,患者會一直想大便,可是如果腫瘤大到引起阻塞,則有一種解不出大便的感覺,我們稱為「裡急後重」,就是想大便又解不出來。左側大腸癌是痛在下腹,右側大腸癌通常痛在上腹,痛的位置不一樣。左側大腸癌的大便習慣改變、出血症狀會比較明顯。右邊大腸癌因為出血經過很長一段距離,排出來已經看不見,肉眼不容易判斷,只有檢驗大便會有潛血,因為這種出血是長期慢性流失,會產生貧血症狀。很多右側大腸癌的病人,容易全身疲倦、頭暈、臉色發白,檢查後才發現貧血,但有時會誤以為是缺鐵性貧血,長期服用鐵劑反而延誤了治療。 此外,十二指腸潰瘍也會造成貧血、大便潛血及上腹痛,所以這些症狀很容易誤以為是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如果這個時候照胃鏡,患者正好又有潰瘍,很可能誤診為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 所以我們一直宣導,貧血一定要做大腸鏡,不能只做胃鏡或者給予鐵劑治療貧血,如今這種延誤診斷的現象已經愈來愈少。同時,右邊大腸因為比較寬,腫瘤要長得比較大才會產生阻塞現象,診斷時多半可以摸到硬塊。右側大腸癌的常見症狀有:摸到腫塊、消化不良、上腹疼痛、貧血,還有大便潛血,這些都是必須注意的狀況。 活下來需要更多的信心和準備 我有一位病人,八十歲時檢查發現罹患乙狀結腸癌,因為肝臟已有多處轉移,外科無法切除,改用標靶及放射治療大腸癌部位。三個月之後,因為肝臟還是沒辦法切除,繼續用放射治療肝部病灶,並施打標靶藥物。現在有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能夠精準照射,照完之後三個月評估發現,還是無法切除,再打三個月的標靶,前後超過九個月。九個月之後評估發現腫瘤縮小了。於是我們決定把大腸切掉,肝臟也切三塊下來,結果大腸和肝臟切下的標本,統統找不到癌細胞了。 這是一個奇特的案例,患者剛就醫的時候,沒有辦法切除肝轉移的大腸癌,療程結束卻完全不存留癌細胞。在以前年代,八十歲的老人家根本不敢想像又做化療又做放療,尤其是這位老先生外形瘦瘦小小的,居然能夠撐過放療、化療和大手術,真的是非常配合。至今開完刀兩年多了,沒有復發。 我在看診時,常常遇到許多病人提出治療之外的疑問,像是醫療費用。年輕時買保險的確有幫助,譬如防癌險和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 會這般建議是因為,癌症治療費用昂貴,很多新的治療及藥物並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之內,或是有給付時間的限制。我有一位大腸癌症病人發現肝、肺轉移,因為早年買了較周延的保險,每次住院有六萬元醫療給付,各項治療及藥物的使用較不受限制,如此活了八年,幾乎是與癌共存的境界。一般人如果沒有醫療險,就不太可能負擔這麼久的藥物治療。 此外,人工肛門也是很多患者的疑問,害怕做,有時候又不得不做。事實上人工肛門很好照顧,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很多病人做完人工肛門照樣上班,幾十年都沒有影響,每天只要灌一次腸就好,比有些人便祕還好解決。 有些人因為誤解、不了解,堅持不接受治療,導致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甚至性命難保……我真心希望大家能接受醫生的建議,不要因為害怕而錯失治療良機。 大腸直腸癌3個提醒 提醒1:有家族史且有基因突變者,二十歲時就要注意,可能衍生出不同的癌症。提醒2: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糞便篩檢相對經濟實惠。提醒3:貧血也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症的病徵之一,勿掉以輕心。 (本文摘自《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贏得十倍存活率的癌症真相》,今周刊出版,林肇堂, 邱文祥, 陳昭旭, 陳晉興, 陳瑞裕, 康仲然, 黃俊升, 楊培銘, 賴瓊慧, 饒樹文, 黃亞琪著)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脂肪肝恐致肝癌!醫師建議:多做4件事,遠離罹患癌症的可能.抑鬱症真是可怕惡魔!苦苓:那時唯一念頭是要怎樣尋死,才能讓妻子拿到全部保險金.攝護腺手術容易出現低體溫!骨科、泌尿科手術特別要注意,「這樣做」避免併發症發生
-
2022-03-22 養生.聰明飲食
水果發霉削掉爛掉部分就能吃?營養師揪隱藏陷阱
水果買太多吃不完,或因為擺太久而發霉,這時候節儉的媽媽們總是捨不得整顆丟,覺得只要削去爛掉的部分,其餘沒壞掉的地方,應該還可以吃吧?發霉水果吃下肚 嚴重恐致癌發生營養師張智傑表示,水果水分很多,一旦長黴菌,很容易進行滲透,導致整顆水果受到黴菌的污染。而黴菌主要以真菌為主,不小心吃進肚子,輕微可能頭暈、噁心、嘔吐,若情況嚴重,恐怕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而且有些食道癌、口腔癌及胃癌的發生原因,也和常吃到發霉食物有關。(推薦閱讀:水果愈甜熱量愈高? 營養師公布「夏季水果TOP15熱量排行」...西瓜竟墊底)含糖類、水分高 細菌孢子散播快一般含糖類、水分高的食物最容易長黴菌,只要一出現黴菌,約2~3天可看到菌落,過一星期細菌孢子就開始散播開來,所以很多民眾很納悶為什麼擺放一起的水果,只要爛一顆,其他水果很快便受到波及,原因就在這裡。(推薦閱讀:吃10顆蘋果仍不夠一天所需膳食纖維! 營養師公開「高纖水果排行」:第一名超意外)因此,買回來的水果最好盡快吃完,不要擺太久。如果家裡人口少,不要因為貪便宜,一次買一大箱,這樣很容易還沒吃完就腐壞,建議以少量、多種類水果為購買原則,較能同時攝取多種營養素。(推薦閱讀: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小心「這些無糖食物」也是陷阱)避免買到發霉水果 4大注意事項要留意此外,購買水果也大有學問,如何才能避免買到容易發霉的水果?1、千萬別貪便宜:水果商最清楚水果什麼時候會開始發霉,在還沒爛之前,為了趕快銷售出去,會降價促銷,可能從原本一顆30元降到15元,甚至一堆一堆便宜賣,假如一味貪便宜,很可能吃出問題。所以建議選購當季且正常價位的水果,比較安心。(推薦閱讀:水果罐頭可以久放是因防腐劑? 專家曝真相…罐身出現1情況最好快吃)2、切好的水果要小心:開始腐壞的水果,有些店家會將壞掉部分削掉,再切塊裝盒便宜賣,忙碌的上班族如果想買切好水果,最好要求商家現挑、現切比較保險。當然能自己買回來處理是最好不過,因為水果也要用水清洗,才能去除表面的農藥殘留而且切好的水果,一段時間後營養就開始流失。假如沒時間處理,建議選擇不用削的水果,如蘋果、芭樂、香蕉,在清洗之後就能馬上吃。3、榨成果汁的陷阱:有些水果攤會同時販賣果汁,此時要小心店家有可能把發霉的水果榨汁賣,建議最好當場要求店家現榨,而且不要加冰、加糖,因為冰、糖會掩飾壞掉水果的味道。(推薦閱讀:天天喝自打果汁…竟變胖還罹糖尿病! 營養師曝「1關鍵」害的:跟甜度無關)4、表皮損傷最好別買:有些水果在運送過程中,可能會撞到而受損,表皮一旦破損,比較容易受細菌污染,而且擺在攤位上,人來人往很容易接觸口水而增加細菌污染的風險。延伸閱讀: ·美公布「2021農藥殘留最多」12種蔬果 「先洗or先切」差很多:第一名嚇壞一票人 ·營養師點名「這些水果」恐害排便不成反變胖! 蘋果、水梨都上榜
-
2022-03-17 活動.健康聚樂部
【元氣一日課】沒時間運動?腰背、肩頸痠痛,體脂肪狂飆!7個生活訣竅,助你快速燃脂又健康
長大後才發現,保持健康不是件容易事,多數上班族三餐外食,不愛喝水、成癮於手搖飲料,久而久之身體也累積出各種大小毛病,對沒時間運動的你,建議你每天做一分鐘深蹲,CP值極高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臀部、腳踝和脊椎的靈活度,還能鍛鍊到核心肌群📢除了深蹲運動,再教你 6 招,訓練心肺、肢體平衡|舒緩腰背痛|養成健康習慣!快跟著元氣網一起登入學會健康生活訣竅。你注重健康嗎?還是你有健康意識,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元氣網一日課程】聚集最豐富的專家群,告訴你生活健康大小事,並透過一日健康學習表,按照自己的步調輕鬆學,發掘自己不一樣的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快來元氣網,體驗獨家免費一日健康課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主題簡介】1日健康養成術!培養這4個好習慣 讓你的健康覺醒「我想好好吃飯,但沒時間;我也想好好運動,但沒時間。」關於照顧自己的健康,我們總覺得是一件耗時的事,的確,健康生活不只是喝杯綠奶昔、每天半小時伸展瑜珈,或是上健身房做重訓那麼單純,健康生活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無論你的目標為何,快跟著專家學習簡單的健康習慣,可以協助你讓每一天更平衡、更有活力。【專屬你的健康學習表】元氣網提供主題式影音課程、內容,可參考健康學習表自主分配個人生活作息時間,並陸續完成目標,無觀看時間與次數限制。📝目標Get:✅ 完成 1 個自主運動(帶動有氧,訓練心肺功能以及肢體平衡)。✅ 學會 3 個生活技巧(背肌訓練動作,遠離腰痠背痛)。✅ 進行 2 個健腦活動(魔術輔療改進身體靈活度,協調聽力、視力和認知技巧)。✅ 閱讀 2 篇健康知識(正確走路法,防失智、增血管彈性)。★完成學習目標後,元氣網還會不定期寄送客製化學習包、優惠訊息電子報給你!★【立即開啟你的一日學習】●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 10:00-12:00【活動】居家活動●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閱讀】醒腦運動● 15:00-16:00 下午茶時光● 16:00-18:00【活動】放鬆活動● 18:00-19:00【閱讀】食在美好● 19:00-20:00【技巧】洗澡沐浴● 20:00-21:00【技巧】一夜好眠● 21:00 準備就寢⏰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抗疫運動-樂活健康帶動跳:運動專家 許貴婷⏰ 10:00-12:00【閱讀】居家活動魔術輔療-魔術超級變變變: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職能治療師 鄭凱文⏰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夜市美食多!直腸外科醫師揭5個最易致癌的地雷小吃:臺安醫院大腸直腸科外科主任 糠榮誠⏰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閱讀】醒腦運動你怎麼走路,看出老後失智機率!醫學博士公開「正確走路法」防失智、增血管彈性世衛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走路可以刺激神經迴路,有助活化腦部,還能利用肌肉的收縮與伸展,刺激肌肉包夾的血管,增加血管的彈性,可預防罹患心腦血管疾病。👉《點此看全文》簡單跨大步,預防失智提早上門!越年輕開始訓練,腰腿越有利⏰ 15:00-16:00 下午茶時間⏰ 16:00-18:00【活動】讀一本好書⏰ 18:00-19:00【閱讀】食在美好只要1分鐘就有巨大改變 專家曝22個簡單健康習慣如果你沒有運動習慣,那先從輕度的活動如每天爬一段樓梯開始,之後再逐步增加鍛鍊的強度。如果你喜歡待在戶外,就找一項安全又舒適的活動。如果你喜歡互動,各地的運動中心也都有提供相關的團體課程。如果你不喜歡到公眾場合做運動,也可以在家練習深蹲,強化雙腿的肌力,改善臀部、腳踝和脊椎的靈活度,並增加全身血流量,也能鍛鍊到核心肌群。只要跨出一小步,你的生活型態就會帶來改變,養成運動習慣,讓它變成日常作息。👉《點此看全文》懶散地癱坐椅子上,易使背部的肌肉和韌帶拉傷!醫教「這招」簡單舒緩⏰ 19:00-20:00【技巧】洗澡沐浴浴室清理 保持乾燥別掛毛巾: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 譚敦慈⏰ 20:00-21:00【技巧】一夜好眠躺平時背超痛?醫教你如何改善方式:運動醫學名醫、聯新國際診所院長林頌凱⏰ 21:00 ~準備就寢————本課程規劃參考————※運動時間點:根據《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掌握完美時機的科學祕密》一書提及,於在早上運動,可以藉此達到,減重、提振心情、保持習慣、增加力量的效果;而下午到晚上運動,則可避免受傷、發揮最佳表現、略為提高運動快感,因為此時肌肉有彈性,不易受傷,心肺機能也較佳。※居家活動安排: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中心社工主任陳俊佑指出,2013年法國有大型老人世代研究,追蹤3675位健康長者20年,結果發現,相較於不玩桌遊組,每周至少玩一次桌遊、棋類、牌類等遊戲的玩桌遊組,20年後認知測驗表現較佳、罹患憂鬱症機率較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15%。還有更多健康主題粉絲專頁,歡迎加入了解更多!📍 元氣網📍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全銀運動 | 銀髮族遠距健康
-
2022-03-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脂肪肝會有症狀嗎?重度脂肪肝會導致肝癌嗎?
現代人飲食充足,平均每100人中,就有30至50人有脂肪肝,但症狀輕微者居多。一旦發現有脂肪肝,從飲食調整、運動、減輕體重做起,才是降低脂肪肝威脅的不二法門。Q 瘦子脂肪少,不會有脂肪肝?脂肪肝的產生,是因身體會將熱量轉成脂肪,肝臟本身除了有工廠功能(排毒),也是倉庫,貨品(脂肪)太多會堆積在肝臟中,一旦堆積太多造成肝細胞腫脹,就可能引起發炎。40歲起身體新陳代謝減緩,如果吃得多又運動不足,就會增加脂肪肝發生機會。即使外觀偏瘦的人,若身體肌肉量少、脂肪比例較高,還是可能出現脂肪肝。另外,平時攝取過多油炸類、含糖飲料的孩童也可能出現脂肪肝。邱毅群在臨床上觀察到,曾有一名男性BMI在正常值22,平時沒喝酒,也無B、C型肝炎,肝指數(GOT/GPT)卻達50,已有輕微肝炎症狀。Q 脂肪肝會有症狀嗎?「發現脂肪肝其實也不用太緊張。」大部分的脂肪肝沒有症狀,多數患者的肝功能正常,即使肝功能異常者,也可能沒有症狀,都是因健康檢查、腹痛或其他原因透過超音波才發現。其中十分之一可能引起脂肪肝炎,少數會因肝指數上升導致疲倦、惡心、食欲不振,更嚴重者會肝功能異常而出現黃疸,或右上腹脹痛等症狀。Q 脂肪肝最後會導致肝癌嗎?脂肪肝演變成肝癌的時間,與肝臟發炎狀況有關,發炎越嚴重、時間就越短。舉例來說,正常肝指數約在40左右,50~60屬輕微發炎,要演變成肝硬化、肝癌可能需要30~40年以上;但如果肝指數已達100多,可能只要10年、20年就會變成肝硬化、肝癌。因此一旦發現脂肪肝炎,也不能置之不理,不要讓發炎惡化,至少讓肝指數下降,才不會一步步演變為難以恢復的肝硬化、肝癌。Q 驗血時GOT╱GPT正常,就表示肝功能沒有問題?還是需要加做其他檢查?想檢查自己是否有脂肪肝,只要抽血、照超音波即可。超音波可檢查肝臟有無脂肪肝情形,抽血則是檢查三酸甘油脂、血糖、膽固醇、血脂、肝指數等,如果指數過高,首先了解成因再做進一步治療。如果家中有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或是自己有肥胖問題,也建議進一步做超音波檢查,了解有無脂肪肝。脂肪肝患者中,只有十分之一肝指數(GOT/GPT)會升高,因此很多人即使有脂肪肝,但肝指數卻正常,臨床上就有肝癌患者肝指數正常的案例。因此針對高風險族群,如B、C型肝炎帶原者、有飲酒習慣或是脂肪肝較嚴重的民眾要定期追蹤,除了超音波、驗血,還會再驗「胎兒蛋白」,確認有無肝癌跡象、有無看到腫瘤等。每次看完診,醫師也會約固定時間回診,B肝或C肝大概每半年回診一次,脂肪肝較輕微者則是一年。Q 胎兒蛋白指數升高代表什麼意義?絕大部分的肝癌都會在做超音波時發現,而胎兒蛋白專門用在監測肝癌,只要肝癌發生,胎兒蛋白就會上升。此外,女性懷孕時胎兒蛋白也會上升,所以當胎兒蛋白升高時,排除懷孕可能後,就可能是肝癌。建議女性懷孕期間,可先了解是否為高風險族群,定期以超音波檢查。Q 脂肪肝有藥物可以治療嗎?可以靠改變生活飲食逆轉嗎?如果出現脂肪肝,要檢查成因對症下藥,若是三酸甘油脂、膽固醇過高,就用藥物降膽固醇;若是喝酒造成的就要戒酒;若是單純肥胖,醫師就會建議從體重控制開始,只要減少幾公斤,就能發現肝指數降很多,有機會讓脂肪肝從重度到輕度、輕度到沒有,肝指數也能恢復正常。想改善脂肪肝,還是要從改善飲食、加強運動做起。大部分藥物對脂肪肝沒有確切幫助,有些保肝藥物也只是讓肝指數稍微恢復正常,治標不治本。其實只要能減重5公斤,就能發現肝指數明顯下降,每次回診發現肝指數下降,對患者都是正面回饋、增強減重信心。如果BMI在35以上,可能需借助減肥門診等方式。Q 黃麴毒素對肝臟傷害大,哪些食物含有黃麴毒素?黃麴毒素是致癌物質,因豆類、五穀類、咖啡保存不當,內部潮濕讓黃麴黴菌生長,進而產生黃麴毒素,它的特點需達攝氏280度以上才能被破壞,因此感染黃麴毒素的食物,即使經過烹煮也無法消除。食物從胃腸道吸收後,到肝臟做第一次代謝及分解,肝臟只能承受黃麴毒素的攻擊,可能造成肝指數上升進而引起肝癌。食物一定要保存在乾燥、不潮濕的地方密封好,如果一包花生內已經有1、2顆發霉,可能菌絲已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肆意生長。民眾平時喝的咖啡豆、咖啡粉也一樣,建議在食物保存期限內放進密封罐保存,並且冰進濕度、溫度相對較低的冰箱內,是最為保險的做法。另外,食物反覆解凍也可能增加細菌滋生風險,不得不慎。諮詢/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系主任邱逸群
-
2022-03-12 新聞.健康知識+
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要先消炎,醫師教你「對抗發炎」該怎麼吃、怎麼動
肥胖會讓發炎指數增加,並因系統性和長期發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發炎相關疾病的罹患風險。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比喻,「慢性發炎就像全身都在放火」,會導致肝炎、肺炎、神經炎、腎臟炎、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炎、糖尿病、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各種問題。所以維持健康體重是預防慢性發炎的重要關鍵,那我們就要先了解發炎和肥胖之間的關係。「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就要先消炎脂肪細胞會持續製造及分泌促進發炎的脂肪激素,包括IL-6、IL-8、TNF-α,造成胰島素阻抗增加,進而造成各種的代謝異常,如血糖值過高。而過多胰島素也會促進發炎,發炎又導致肥胖,這時脂肪組織當然又增加了。所以,肥胖、糖尿病和發炎就是致病鐵三角,想要健康和減重,就一定要滅火、消炎。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世鐸則提到,過多的脂肪細胞因造成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加上因堆積脂肪酸而增大細胞較不穩定,所以這些細胞容易因為受到物理性的壓力而破裂,進而引起發炎反應。台北榮總研究也發現,身體發炎物質會與胃腸道內分泌系統相互影響,由於腸道荷爾蒙會影響食慾、體重、脂肪與肌肉組成等等,一旦發炎問題未經治療控制,身材胖瘦也相對容易失控。呼吸也會胖?!這些肥胖背後的原因都和發炎有關當我們拆解導致肥胖背後的原因,不難發現每一項幾乎都和「發炎」有密切的交互影響。包括:‧ 糖類和精緻澱粉攝取過多:除了添加糖的飲料和甜食,白麵條、白吐司等高升糖指數的精緻澱粉吃多了也會促進發炎。‧ 煙燻燒烤食物:食物經過高溫燒烤會產生多環芳香烴 (PAH) 、異環胺 (HCA) 或丙烯醯酸 (AA) 等致癌又促老的物質,不但會讓身體發炎嚴重,也與肥胖、大腦發炎脫不了關係。‧ 長期熬夜、久坐不動:當胃的饑餓素以及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脂肪的瘦素以及腦部血清素分泌降低,都會造成發炎反應增加,引起肥胖。而熱量消耗降低、血管易發炎,全身就容易堆積脂肪,也會增加三高風險。‧ 空氣污染: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表示,許多研究發現PM2.5濃度過高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及胰島素阻抗使得血糖連同血脂上升,造成人體一系列代謝混亂,並導致肥胖與三高。對抗發炎變胖的正確飲食和運動有肥胖困擾的人,如果想降低身體發炎,達到減重效果,建議先從「抗發炎」食物下手。由於人造奶油、速食、高溫油炸食品及大部分植物油所富含的「亞麻油酸」會促使大量生成親發炎性的物質,所以烹調方式也要避免高溫和油炸。:1. 各式色彩的蔬菜水果:能攝取豐富纖維及各種植化素(phytochemicals),其中像是鳳梨當中的「鳳梨酵素」可以幫助身體有效減少一些不必要及過度的發炎反應、增加免疫力並溶解血栓,具有不容小覷的抗發炎效果。不過也要避開高糖分水果及果汁,以免越吃越胖。2. 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Omega-3具有抗發炎的效果,在日常的飲食中較需要刻意加強補充,如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鮪魚等深海魚及亞麻仁籽、海藻、酪梨、芝麻、堅果類等。另外油品也很重要,橄欖油、苦茶油、茶籽油、酪梨油、或玄米油是較適合的選擇。3. 綠茶:綠茶的茶多酚有抗氧化及抗發炎的效果,龍井或烏龍茶則次之。4. 辛香料:像是咖哩的薑黃、薑、紅辣椒、大蒜、洋蔥、迷迭香等,都含有抗發炎效果或抗氧化的植化素。其中「天然薑黃素」不僅比維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多出2.75倍,臨床醫學也發現它除了有抗氧化效用外,對降低血脂、抗發炎、抑制腫瘤、抗癌及預防動脈粥狀硬化都有幫助。除了飲食,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想要降低內臟脂肪並減低身體長期發炎,又以「有氧運動」的效果較佳,能減少發炎、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可達到保護心血管的效果,像是跑步、游泳、拳擊或有氧舞蹈等等。專家也建議,可選擇多樣化的運動模式刺激身體,所以適合的有氧強度運動以外,不妨每週安排兩天的肌力訓練穿插。資料來源:肥胖與發炎─同樣的胖子,不同的健康?類風濕性關節炎研究重大突破:發炎影響胖瘦延伸閱讀: 乳癌9成以上是後天!護理師、空姐都是高危險群...妳一定要戒掉的6個壞習慣
-
2022-03-11 新聞.元氣新聞
解開「癌王」神秘面紗 中醫大團隊發現關鍵蛋白酶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堪稱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沉默殺手!胰臟癌初期因症狀不明確而常被忽略,約有85%的患者發現時就是晚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或組織,不論是以手術切除、化學療法,甚至於標靶治療等療效都很有限,且預後效果極差,5年存活率不到10%。近年來,胰臟癌的發生率緩慢上升中,造成胰臟癌的確切原因至今仍不明確,但「癌轉移」是主要致死率的原因。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佘玉萍副教授致力找出關鍵蛋白酶對癌轉移的調控機制,研究團隊已發現「膜蛋白ADAM9」與病人預後不良有關的重要機轉,未來可望研發出小分子藥物抑制胰臟癌的生長。身為癌症研究者 有責任研發新藥佘玉萍專長為分子生物學、癌症細胞生物學以及免疫治療,尤其是研究癌症與癌細胞轉移的機轉。「身為癌症研究者,我有責任研發出新藥物,為癌症照護與治療帶來新希望,早一步防堵癌細胞的擴散。」佘玉萍說,膜蛋白ADAM9原本用在肺癌領域,後來發現對於胰臟癌的治療效果更好,於是專攻開發蛋白酶小分子抑制劑,這項抑制癌轉移的調控機制成果,榮獲第17屆國家新創獎。早在2014年,佘玉萍即發表論文,論述肺腫瘤轉移到大腦的關係,後來鑽研膜蛋白ADAM9在胰臟癌的作用,期望開發出抑制劑作為新穎抗癌藥物。目前研發團隊以治療胰臟癌的新藥開發為主軸,佘玉萍表示,臨床上,有9成患者具有致癌蛋白突變或增幅的情況,不正常致癌蛋白會過度活化下游訊號,加速胰臟癌的進程。目前臨床上,僅能針對一小群特定蛋白突變的病患進行標靶治療,「我們不同於以往多數針對致癌蛋白活化部位開發藥物,而是以促進致癌蛋白分解的策略,尋找適合的標靶,藉此開發出小分子藥物,因此能夠擴大治療的病患族群。」佘玉萍很有信心地表示。可搭配其他標靶藥物 不會明顯副作用佘玉萍長期投入癌細胞移轉機制的研究,近年來更鎖定胰臟癌移轉機制的研究,一路走來,她非常感謝多位貴人的幫忙和協助,讓她有機會繼續前進,包括前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李文華,提供胰臟癌動物模式,以及中國附醫外科部主治醫師葉俊杰提供臨床案例,供團隊研究分析。研發團隊的目標是找到胰臟癌的新治療方式,也就是抑制癌細胞生長的藥物,經多年的研究開發,目前在動物試驗中,證實可以搭配其他標靶藥物使用,也不會有明顯副作用,安全性相當高。佘玉萍表示,癌症治療最大的問題是癌細胞轉移,儘管早期癌症病人可以手術切除腫瘤,但即使切除腫瘤後,仍有很高的復發率,導致病人存活率低;目前市面上的抗癌藥物雖然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但對降低癌細胞轉移仍非常有限,因此有效降低癌轉移才是提高治療療效、延長癌症病患存活期的最佳策略。藥物的開發方向是抑制腫瘤的生長,減少癌轉移的機會,目前已找到抑制胰臟癌的重要機轉,研發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分析驗證,希望能找出蛋白如何影響腫瘤移轉的交互作用。終極目標:讓癌症變成歷史研發初期,由於藥物的溶解度不佳,即使嘗試多種方式,仍無法順利突破瓶頸,藥物毒性和劑型開發並非佘玉萍團隊的強項,因此找了工研院生醫所一起合作,在工研院團隊與校內中醫藥研究中心的協助下,終於找到較適當的溶劑,將藥物毒性降低,並提升藥物穩定度。佘玉萍表示,新藥開發需橫跨多種領域,且研發週期長、投資金額龐大,學研界大多只能從事致病機制的研究和藥物的上游開發探索,但到臨床試驗階段的投資金額龐大,不是學研界的資源可以完成。因此需要由類似工研院、生技中心等法人機構或廠商接手、技術移轉,才能持續往臨床驗證、藥物開發方向邁進。期望政府可以長期投入研發經費,並整合各界的資源、跨領域地投入,如此一來,台灣的新藥研發產業鏈才能持續成長茁壯。佘玉萍指出,團隊最常引用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所說的:「讓癌症變成歷史」作為終極目標和使命。台灣絕對有能力發展出抗癌藥物,造福全世界的人類,擺脫癌症的健康威脅。Box 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佘玉萍副教授團隊台灣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現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分子醫學中心副研究員,專長為分子生物學、癌症細胞生物學以及免疫治療。研發團隊結合藥物專家、臨床醫師,目前致力開發的ADAM9蛋白酶小分子抑制劑,榮獲第17屆國家新創獎殊榮。
-
2022-03-10 癌症.乳癌
朱芯儀乳癌轉移淋巴!「9大危險因子」曝光 幾乎所有患者都中
乳癌是女性健康的重要議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終其一生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106年約有1.3萬名女性罹患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108年死因統計有2,633人死於乳癌,每天約有7人因乳癌失去生命,是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第3位。 乳房X光攝影檢查 早期5年存活率超過9成 乳癌並非不治之症。國民健康署指出,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目前國際實證研究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定期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達到早期發現、降低死亡率的目的。透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發現的乳癌,有超過6成是早期個案(0+1期)。 (推薦閱讀:乳房腫塊自摸檢查有盲點! 辨別良性、惡性這1個動作很重要) 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延遲治療導致晚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則僅約3成。 乳癌有9大危險因子 定期檢查防憾事發生 除了可以到醫療機構接受檢查,亦可利用衛生局所提供的社區癌症篩檢服務。乳癌的危險因子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具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 (推薦閱讀:乳癌治療有哪些選擇?我適合用哪一種? 醫師詳細解析各優、缺點) 所以國民健康署除補助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婦女外,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也具有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服務。延伸閱讀: ·胸前長痘痘小心是乳癌警訊! 醫列「致癌習慣」:快戒吧 ·2020年高達230萬名女性確診乳癌! 醫曝「致癌環境賀爾蒙」:塑膠餐具、香水少用
-
2022-03-09 新聞.元氣新聞
電子煙是否應合法納管?支持反對兩方激辯
攸關國人安全和健康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今年1月13日通過行政院審查,立法院3月1日一讀通過,將送衛環委員會審查,此次修法重點之一「禁止電子煙」,仍引發社會各界爭議,今CDPA中華辯論推廣協會今舉辦辯論賽,就雙方意見相互交流。「我國電子煙應/不應合法納管」政策辯論表演賽,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趙康照洲、藥理學研究所副教授王湘翠及立委蔡壁如、陳以信等專家與會擔任評審。CDPA中華辯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賈培德表示,「菸害防制法」牽涉廣泛,國家管制生活層面時,制定法律是在必要時、得限制人民自由權利,但界線應該介入到什麼程度,都牽扯到管理跟人權角度,值得挑戰跟討論。王湘翠指出,電子煙最早在2003年在大陸被研發出來,作為戒除紙菸的替代工具,2006年正式進入歐美國家,發展至今已16年,目前研究對於電子煙健康的危害是確定的,無論法規禁止與納管,民眾都應了解電子煙的毒害性和變化性很大,甚至加熱煙也一樣有危害。正方辯士認為,青少年因好奇吸食電子煙,而國外屢傳電子煙爆炸的案例、品質參差不齊,若無納管民眾容易買到劣質品,建議應將電子煙納入菸害管制法,透過劑量評估,禁止有毒物質参入等。反方辯士認為,電子煙檢測出上百種有害物質,且傷害機轉至今不明,國內也有6例電子煙肺損傷案例,我國有5.7萬名學生抽電子煙,還有國小生團購電子煙,政府有管制必要。反方辯士指出,許多事情科學當下無法知道,都需長期追蹤確認,包括過去使用塑化劑、硼砂、火力發電等,後續才知對人體有害,如今已知電子煙有危害,為何要再做一次亡羊補牢之事?尤其肺癌是十大死因之首,7至8成又與抽菸有關,即便抽菸是個人選擇,但不該打著自由大旗影響全民健康。正方辯士指出,國內實體電子煙商家達500家,還不包括網路賣家,無法可管情況下市場已存在。雖電子煙有危害,但不代表法律要管,法律應秉持柔性管制,成癮物質並非疾病,包括酒、咖啡、糖、網路等文明病都容易讓人成癮,國家不應過度介入,應給予空間,不單是自由而是包容,還給吸菸者可以呼吸的自由。蔡壁如表示,國內吸菸人口約13%,根據衛福部統計,國高中生超過1.6萬人吸加熱煙,5.7萬名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年輕人因好奇、同儕壓力或且添加草莓、香草等口味使用電子煙。尤其尼古丁會成癮,造成肺部氧氣通透性變差,影響健康,她是支持無菸環境。蔡壁如指出,市面上充斥電子煙,若全面禁止而不管理,恐讓電子煙流於黑市。她期望透過修法,包括公共場廣設吸菸區、讓癮君子有抽菸權利。她也提到「購菸實名制」概念,如同口罩實名制,搭配8千億前瞻計畫打造的「雲端健康資料雲」,未來憑健保卡買菸,在顧及個資前提下,精準掌握國內真實的抽菸人口。康照洲認為,以毒理學角度來看,所有物質過量都有害,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分類,酒、鹹魚也都算致癌物質,但人民一樣喝酒、日本菜吃鹹魚等,宛如麻醉藥品可醫用,自用卻變毒品。各國對於管制都有不同態度,如同大麻在荷蘭合法,但其他國家則不然。他認為我國雖朝零菸害方向,但有20%的吸菸者一輩子無法戒菸,開放加熱煙不妨作為替代品。康照洲指出,過去任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期間,也曾協助國民健康局制定尼古丁藥品定量,及針對菸草建立毒性資料庫,是已逐漸管制方式來達到禁菸,朝台灣零菸害目標邁進,未來是否禁止仍是可討論議題。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3-07 新聞.健康知識+
發霉易增罹癌風險,怎麼清潔?譚敦慈教2招除黴,日曬、擦拭都沒用
台灣氣候潮濕,不論是夏季或冬季濕度都不低,相當容易生長黴菌,而物品發霉不單是影響物品外觀,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影響,甚至增加罹癌風險。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提醒,日常生活應盡量斷絕黴菌的生長要素,若發霉也應妥善清除,以避免傷害健康。 黴菌4大特性:潮濕、擴散、會飄、看不到。 譚敦慈護理師表示,黴菌生長要素如民眾所知,溫度和濕度都是關鍵,在溫度約25˚C、濕度60%就容易孳長,濕度65%會加速生長、85%則是高發,且未必是在夏季,台灣整年普遍濕度都相當高、即便入冬溫度也不低,幾乎可說是一年到尾都是適合黴菌生長的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黴菌的特性不只是會擴散,也包括了會隨著空氣飄散,因此家中若有一處發霉,恐怕也意味著整個環境都有黴菌的孢子在空氣中流動,這也是為什麼常見一處發霉,過沒多久其他地方也會開始跟著發霉。 物品發霉時,不少民眾會用紙巾擦拭,或是用雞毛撢子等試圖清除,這類的作法雖然確實可讓外表乾淨,但實際上向內擴散的黴菌卻尚未根除,物品看到發霉已是較為嚴重,裡頭往往已受到黴菌入侵,肉眼並不可見。也就是說這些動作往往只是清除了表面上的黴菌而已,而撢的動作甚至還容易讓黴菌四處飄散。 發霉、黴菌4大健康問題,護理師:恐增罹癌風險! 譚敦慈護理師表示,物品發霉不單只是影響外觀,空氣中長期飄散著黴菌,最直接的影響自然就是呼吸道系統,除了常見引起過敏等上呼吸道疾病,也會影響到下呼吸道的肺部,形成慢性肺部疾病。而黴菌當中有黃麴毒素、赭(ㄓㄜˇ)麴毒素等毒素,黃麴毒素容易傷肝,赭麴毒素容易傷腎,若誤食發霉食物,也都會提升相關癌症的風險。除此之外,身體若常接觸發霉物品,例如帽子、衣物等,皮膚除了出現疹子、痘痘等,也容易受到黴菌感染,雖說一般衣物民眾會常洗,但帽子、冬季外套單品就較少人會常洗,大多一個月或甚至一季之後才洗,需特別留意。 防發霉傷健康、增罹癌風險,護理師教2招有效除黴! 防範物品發霉、黴菌傷害健康,譚敦慈護理師建議,最基本的作法就是阻絕黴菌生長,若溫度不易控制,至少濕度得控制好。例如連續下雨的日子就建議開著除濕機,家中最常見濕度過高的浴室,可以把地板的水刮乾淨後,蓋上馬桶蓋候用除溼機除溼,馬桶的水槽有水,若開著馬桶蓋除溼恐怕效果不彰。毛巾也建議掛在通風處,避免成為黴菌滋長的溫床。也特別提醒,許多民眾會以冷氣機作除溼,但不論是除溼機或冷氣機也要注意是否有發霉,若這兩者發霉,黴菌一樣會隨此在空間飄散。 若是發現物品發霉,自然得盡早清除,譚敦慈護理師建議情況允許就以漂白水、除黴劑清潔,兩者是最能去除黴菌的物品。但像是皮件等無法以此方式清潔的物品,就建議請相關專業清潔專家處理,或考慮直接丟棄,不可認為外表的黴菌擦拭掉了就代表清潔完成,如前述提到,黴菌已生長到肉眼看不見之處,光清潔外表,過沒多久就會長出來。另外,也有不少人認為黴菌怕熱、怕日曬,便在擦拭外表後拿去戶外日曬,這其實沒有什麼幫助,若清潔妥當日曬確實可避免潮濕、防止黴菌滋長,但若只清潔外表,黴菌還是在物品當中,拿回室內過沒多久還是會再長回來。 若是食物發霉,不少民眾看到食物發霉會剝掉發霉處,但發霉的程度也並未可知,恐怕整個食物早已受到汙染,甚至擴散到旁邊的食物,這些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因此建議最好的方式就是丟棄,以撇除食安疑慮。 《延伸閱讀》 .食物發霉易引肝癌,切掉就好?營養師:母湯,這4種情況都不能吃。 .房間整潔間接影響健康 毒物專家:發霉有致癌風險,塵螨影響呼吸道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3-04 癌症.大腸直腸癌
年長患者腸癌發現多已中晚期!大便習慣改變要注意,8症狀提早察覺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結直腸腫瘤的發病風險與年齡密切相關,從55歲開始持續走高,在80~84歲達到高峰。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生理功能會逐漸減退,老年人因此會出現反應遲鈍。再加上結直腸腫瘤一般生長較緩慢,早期症狀缺乏特異性,多數老年患者就診時往往已進入腫瘤中晚期。結直腸腫瘤患者常見的首發症狀是大便習慣的改變,以及血便、黏液便,此外還有腸阻塞、腹部腫塊、腹痛、腹脹、腹瀉等。老年人一旦出現上述情況,一定要及時就診並進行相關檢查,包括肛門指檢、全結腸鏡、腹部CT等,以避免腫瘤漏診。腸道腫瘤常見8症狀.大便習慣改變.血便、黏液便.腸阻塞.腹部腫塊.腹痛、腹脹、腹瀉幸運的是,高齡患者所患的結直腸腫瘤大多惡性程度相對較低,存在較好的預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根治性切除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年齡早已不是手術的制約因素,通過術前合併症的有效控制,圍手術期的監測與治療,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預防結直腸腫瘤的發生,老年人應從生活習慣入手,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減輕體重,控制血糖,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少吃剩飯剩菜。多吃蔬菜和水果可減少便秘,縮短糞便中致癌物與腸道黏膜的接觸時間。對高脂肪、低纖維、熏烤、油炸、醃漬的食物也應敬而遠之,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少吃剩飯剩菜可以減少致癌物亞硝酸鹽的攝入。預防便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不過應採取正確的方式。很多老年人習慣用瀉藥來解決排便困難的問題,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是藥三分毒”,瀉藥雖然能幫助排便,但長期濫用會引起胃腸道功能異常,破壞腸道菌群。老年人如果長期使用還會產生藥物依賴,一旦停藥,將出現更為嚴重的便秘。老年人每年都要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每兩年應進行一次結腸鏡的篩檢。如果發現直腸息肉或癌前病變,應及時處理。(記者衣曉峰整理)8招預防結直腸腫瘤.戒菸限酒.減輕體重.控制血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預防便秘.少吃剩飯剩菜.遠離高脂肪、低纖維、熏烤、油炸、醃漬食物.定期腸鏡檢查
-
2022-02-26 養生.聰明飲食
喝茶養生?外國研究:瑪黛茶喝太多 罹癌風險多2倍
多數英國人習慣早上喝一杯英式早餐茶,搭配早餐,且多項研究指出喝茶有益健康。然而,英國太陽報報導,許多外國研究指出,若喝太多瑪黛茶(maté tea)可能使罹癌風險提高兩倍,對身體的傷害等同抽100根香菸。瑪黛茶是種傳統的南美洲草本茶,是將巴拉圭冬青乾燥葉子浸泡水中作成的茶飲。這種茶因為有增強免疫系統等保健功能備受讚譽。然而,大量研究也顯示,飲用過量瑪黛茶可能大幅提升罹癌風險。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出版「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 」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刊登研究顯示,飲用過量瑪黛茶可能提升民眾罹患肺癌,及食道癌、胃癌、腸癌、胰臟癌和肝癌等消化道癌症風險。專家指出,這是因為瑪黛茶含有多環芳香烴(PAHs),而這種物質也存在於烤肉和香菸煙霧中,可能致癌。他們表示:「飲用大量瑪黛茶增加罹癌風險可能歸因於,以過高水溫飲用這種茶,或是伴隨潛在致癌物。」不過,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資深健康資訊經理史密斯(Nicola Smith)表示:「儘管有很多研究指出飲用過熱瑪黛茶與罹癌風險增加有關聯,但依舊沒有足夠證據可以確認。如果想降低罹癌風險,最好的方法還是均衡飲食。」
-
2022-02-24 新聞.元氣新聞
電子煙釀肺傷害已6例通報 年齡最小僅16歲
電子煙、加熱菸等新興菸品猖獗,行政院今年1月13日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朝將全面禁止電子煙。然而,年輕人使用電子煙比例逐年提升,甚至還造成肺傷害。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近2年已有6例通報疑似電子煙肺傷害個案,其中年齡最小只有16歲。國健署2020年2月起成立「疑似電子煙相關肺傷害個案處置參考流程」,截至2021年9月共接獲6例通報,經過專家會議討論,有3例為使用電子煙造成肺傷害之高度可能個案,年齡為16歲男性、56歲男性、23歲男性。其他3例,22歲女性為使用電子煙加重可能個案,42歲男性、31歲男性為誘發氣喘之可能個案。使用電子煙的時間介於半個月至4年期間,5位併用紙菸,1位停用紙菸。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陳妙心指出,根據109年大專校院學生健康行為調查發現,大專生紙菸吸菸率為5.4%相較107年5.2%略升,電子煙使用率從107年2.5%竄升至5.4%,增幅超過2倍。而紙菸使用率男性8.9%、女性1.9%,電子煙使用率男性7.5%、女性3.2%,大專女學生電子煙使用率高於紙菸。大專生使用電子煙的原因,以「口味選擇多」為主,占30.9%,其次是「不想要有菸味」(29.6%)、「同儕影響」(28.9%)及「感覺健康危害較低」(24.9%),顯示電子煙正在危害年輕族群。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陳木榮表示,菸品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風險因子,國人十大死因都與吸菸有關,每年至少2萬人死於菸害,平均每20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失去生命。陳木榮說,菸煙中有超過7千種化學物質,其中93種成分為致癌及有害物質,當中有15種被國際癌症研究署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尼古丁恐讓大腦對其他物質更容易成癮,包括酒精、藥物甚至毒品等,且青少年正值大腦發展重要階段,使用菸品恐造成大腦永久傷害,包括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降低等。陳木榮指出,電子煙含有丙二醇、甘油、尼古丁與其他化學品,經研究發現,煙油含有超過41種有害、有毒致癌物質等。部分標榜草莓、香草口味的電子煙,添加的食用香料、香精等雖然能吃,但不代表能吸,因煙油添加物缺乏呼吸毒理測試,但年輕人存在誤解,甚至還稱電子煙是「果汁條」,令人擔憂。統計發現,大專生校園二手菸暴露率由107年47.0%上升至109年48.8%,相當於每2位學生就有1位在校園中遭受到二手菸的危害,主要暴露場所以「吸菸區」為主(34.6%),其次為「校門口」(23.7%)及「校園空曠處」(18.2%)。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許多標榜無尼古丁的煙油,其實都測出含有尼古丁,且全球每年約120萬人因二手菸死亡,其中15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為6萬5000人。陳木榮說,若家長在家抽菸,二手菸、三手菸會留存在沙發、地毯超過半年,恐造成兒童認知能力缺損、氣喘、中耳發炎等,甚至恐釀新生兒猝死。研究發現,吸菸者比不吸菸者更可能發生新冠肺炎重症、死亡,且電子煙也無法戒菸,最後恐變成傳統煙和電子煙併用。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已函請立法院審議,此次修法擴大禁菸場所,包括大專院校、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居家式托育場所列為全面禁菸場所,避免孩童在生活中接觸菸品。教育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王明源表示,去年8月31日已修訂各級學校菸害防制實施計畫,將新興菸品防治列入工作項目,也支持《菸害防制法》修正案,包括禁菸年齡提高到20歲、各級學校列為禁菸場所,未來將與國健署、社家署及各級學校持續努力。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2-24 養生.聰明飲食
隔夜菜引發敗血症害男子截肢?教授揪出真正禍首
讀者李先生昨天(2022-2-2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請問教授這是真的嗎?」上面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前天發表在TVBS的文章,標題是:男子突引發敗血症雙腿遭截肢 罪魁禍首竟是隔夜菜?雖然這個標題有給自己打了個問號,但它難免還是會讓大家以為吃隔夜菜是很危險,有可能會導致截肢。事實上,隔夜菜很危險的傳說已經行之有年,只不過,這些傳言裡的罪魁禍首是亞硝酸鹽。請看我發表的華視:年菜回鍋恐致癌,以及亞硝酸鹽致癌?誤會大了。TVBS這篇文章是這麼說:【《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去年刊登的文章,近日因為一支YouTube影片受到矚目。文章記載一名男子吃了朋友的隔夜剩菜後,竟出現致命敗血症,雙腿慘遭截肢。 「Chubbyemu」在Youtube擁有246萬位訂閱者,他近日將《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的離奇事件翻拍成影片,也讓該文章受到媒體關注。綜合外媒報導,該文章指出,一名男子吃下朋友剩的雞肉、米飯和撈麵後,還不到24小時,就開始出現急性腹痛、反覆嘔吐、頸部僵硬和呼吸困難等症狀。後來,他的皮膚開始變紫,在朋友陪同下緊急送醫。抵達醫院後,他嚴重高燒,每分心跳速率飆高到166下。根據就醫紀錄,男子沒有任何過敏,也有接種必要的疫苗。後來,醫生才在男子的血液中發現腦膜炎雙球菌,使男子發生腎衰竭,出現血栓。此外,醫生也發現該男子雖然在中學前接種第1劑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卻沒有在4年後接種推薦的加強針。 醫生後來只能截肢男子膝蓋以下的腿部,以及部分手指。男子於26天後才恢復意識。目前仍無法得知食物中出現這種細菌的確切原因。】TVBS文章裡所說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文章,指的是發表於2021-3-11的一個案例報告:Case 7-2021: A 19-Year-Old Man with Shock,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Rash(病例 7-2021:一名患有休克、多器官衰竭和皮疹的 19 歲男子)。這個案例報告的摘要是:「一名 19 歲男子因休克、多器官衰竭和皮疹被送入兒科重症照護室。入院前 20 小時,他在吃了餐廳剩飯後出現腹痛和噁心。入院前 5 小時,皮膚出現紫色變色。 做出了管理決策。」TVBS文章裡所說的「近日一支YouTube影片」,指的是發表於2022-2-16的A Student Ate Suspicious Leftovers For Lunch. This Is What Happened To His Limbs(一名學生吃了可疑的剩菜當午餐。 這是發生在他四肢的事情)。在這個影片裡,網名叫做Chubbyemu的醫生Dr. Bernard用紀錄片的手法講解那個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案例。在他的敘述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情節,是TVBS那篇文章完全沒有提起的。事實上,TVBS那篇文章所說的「朋友」,應當是「室友」才對,而隔夜菜就是這位室友吃剩下來的。Bernard醫生說這位室友在吃那份餐館食物時,就已經發生嘔吐。也就是說,那份食物在還沒有被放隔夜之前,就已經是有問題。醫院檢查那位患者的血液,發現他是被腦膜炎雙球菌感染而發生敗血症,但是他並沒有出現腦膜炎。Bernard醫生還說這位患者在12歲時有接種一劑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但是卻沒有在16歲時再接種需要間隔兩個月的兩劑疫苗。Bernard醫生也說這位患者的室友則是有接種完整的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也就是說,那位室友有得到疫苗的保護,但那位患者則沒有。事實上,Bernard醫生在影片的一開始就說:「我不打算就食物或剩菜來嚇唬任何人。今晚我會吃剩菜,就像我每天都會做的一樣。我馬上會讓你了解,這是一件在完美風暴序列中發生的異常事故。我每個月都會發布一個視頻,所以如果你點擊訂閱和通知鈴,我們就可以一起吃剩菜。」所以,Bernard醫生開宗明義就說,他本人是天天吃剩菜,也邀請追隨他的粉絲一起吃剩菜。那,為什麼TVBS偏偏就要說「患者被截肢的罪魁禍首竟是隔夜菜」?後記:文章發表並轉載到我的臉書後,邱品齊醫師在我的臉書留言。原來他在2022-2-21已經在他的臉書指出媒體的錯誤。原文:男子遭截肢,禍首是隔夜菜?TVBS誤導之嫌
-
2022-02-24 新聞.元氣新聞
B、C肝免費篩檢 3月起擴大服務
肝癌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二位,八成肝癌由B、C型肝炎造成。自3月1日起,衛福部國健署將擴大辦理B、C肝免費篩檢服務,全國近七千家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特約醫療院所均可提供服務,只要健保卡一刷,就知是否符合肝炎的免費篩檢。所有專科醫師皆可提供篩檢,估計3.4萬名醫師加入行列,提升篩檢便利性。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2030年消除C肝,我國目標2025年根除。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肝是沉默的器官,肝病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有症狀時大多已晚期,呼籲民眾一生至少接受一次B、C型肝炎篩檢。B、C肝篩檢自109年9月28日起擴大服務,提供45歲至79歲民眾、原住民提早至40歲免費一次篩檢,放寬至今篩檢人數高達140萬人,篩檢量大幅提升。根據100年至110年11月成人預防保健受檢資料顯示,B型肝炎陽性率平均為12%,C型肝炎陽性率平均為3.4%,透過早期發現、提供適當治療,避免演變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並減少致癌風險。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言指出,慢性B、C型肝炎患者都是肝癌高風險族群,需要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現今C肝治療效果佳,治癒率高達98、99%,若要根除,最重要的是「篩檢出病人」。
-
2022-02-18 養生.聰明飲食
避免湯底汙染、致癌,這種食材一定要最後煮!營養師教健康嗑鍋4原則
天氣寒冷,許多人喜歡嗑火鍋,暖身又暖心。可是大多數的火鍋常暗藏高鹽、高油、高熱量的地雷,怎麼吃能夠滿足口欲又兼顧健康?1、選擇清清如水的湯底湯底最容易暗藏高鹽、高油、高熱量風險的地雷,如麻辣鍋、酸菜白肉鍋、牛奶鍋、沙茶鍋等,每100㏄的熱量就可能超過100大卡。建議選擇蔬菜、藥膳或昆布熬製的湯底,既減少熱量攝取,營養也均衡。2、進食順序很重要不同食物在腸胃的消化速度不同,一般而言,植物性會比動物性更容易消化,熱量較低,因此吃火鍋順序,應該先喝點清湯,接著吃蔬菜、菇類、根莖類、豆製品,海鮮、蛋類,最後是雞肉或豬羊牛肉。另外,如果有根莖類如芋頭、玉米、南瓜、地瓜等主食類,其實就不需要吃飯和麵了,以免醣類攝取過量。豆類要避免吃油豆腐跟炸豆皮,選擇腐皮或豆腐較健康。至於肉類則建議最後燙熟,因為會產生大量的浮沫,浮沫是血水、蛋白質、油脂遇熱後變質的雜質,會有細菌汙染、致癌的風險,所以如果想喝火鍋湯,最好在煮肉前喝。3、沾醬聰明調不要小看火鍋沾醬,僅是一匙的沙茶醬,就高達100大卡,若再加上一顆蛋黃,熱量就相當於六分滿的飯了。若能以天然的蔥、薑、蒜、辣椒、洋蔥、九層塔、香菜、蘿蔔泥,佐以白醋、醬油調製沾醬,是較健康的選擇。4、少吃加工品為了口味與食品安全需求,火鍋料如丸子、餃類等,通常會額外添加油、鹽、防腐劑、食用色素等,多食不利健康;例如:3顆蛋餃的熱量約80大卡,幾乎跟一份的肉差不多熱量,可是蛋白質卻僅有一份肉的一半,鈉含量則超出快10倍。
-
2022-02-18 新聞.食安拉警報
學者:開放福島5縣食品 健康風險極低、可忽略
日本福島5縣食品即將開放進口,學者今天指出,在符合檢驗標準下,進口福島5縣食品的健康風險極低、可被忽略,且改為品項限制也更能安全把關,並符合科學做法。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舉辦日本福食與食品安全線上記者會,邀請學者說明輻射食品的科學證據,以及目前制訂福島食品進口的規範時,如何評估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清華大學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教授許芳裕指出,目前輻射效應數據是依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的劑量規範,原則上一般人的暴露劑量只要不超過每年1毫西弗,對人體健康方面的影響都是可以忽略的。許芳裕指出,ICRP將輻射對健康的危害分為確定效應和機率效應,前者是指過量輻射對人體的損害會隨著劑量提高,如皮膚紅斑、白內障、不孕症或掉髮等;後者則與致癌、基因突變等機率有關。許芳裕說,依國際標準,單次或年累積暴露的劑量在100毫西弗以下即可忽略,100毫西弗以上可能會有健康影響,因目前研究證據顯示,100毫西弗對人體沒有確定效應,機率效應的影響則可以忽略。許芳裕表示,目前各國法規均訂有人員劑量限值,輻射工作人員職業暴露每年不得超過50毫西弗,一般人則不得超過1毫西弗,只要符合法規劑量限值內,健康效應的風險應可忽略。他也提到,目前台灣和日本的輻射標準,相對其他國家較為嚴格。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謝婉華則說明她在2017年的研究結果,大部分的檢測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因進口食品產生額外的輻射暴露,健康危害應是可被忽略的。謝婉華說,在計算民眾額外的輻射總暴露風險時,0至3歲兒童的額外輻射暴露總量是每年約0.000147毫西弗,相比照胸部X光暴露量為0.02毫西弗,相對風險極低,但和攝食的暴露風險無法類比。謝婉華提到,分析2015至2017年日本櫪木、茨城、千葉、群馬4縣,共54萬多筆資料的檢測結果也發現,考慮不同年齡和性別,97.5%以上的台灣人不同食品的年攝食量遠小於1毫西弗,且所有族群的健康風險在1年的暴露下,都低於千萬分之1。謝婉華也引用澳洲官方報告指出,日本福島核災事件造成的澳洲居民風險低於1毫西弗的輻射暴露量,對人體的機率效應影響可忽略。另謝婉華提到,去年9月美國解除日本食品輸入的「進口警示」,分析日本共1749筆資料,僅有3筆資料檢出輻射量但遠低於標準,分別為2筆綠茶與1筆薑粉,因此現今開放日本福島5縣食品,對台灣民眾的健康風險應該可忽略。許芳裕與謝婉華都同意,針對特定品項限制與特定品項檢驗,是比限制進口地區更安全的方法。許芳裕補充,因輻射粉塵可能會飄落到其他縣市,鄰近福島5縣的地區可能也有些風險,以品項限定也較符合科學做法。
-
2022-02-15 新聞.食安拉警報
艷麗紅湯圓恐暗藏毒性化學物質 可用驗鈔筆檢視
今天是元宵節,許多人會選擇紅湯圓、紅龜糕,紅色帶來喜氣。但鮮豔的「紅色」可能是行政院環保署公告的毒性化學物質「玫瑰紅B」,吃了有可能會中毒。花蓮縣環保局提醒商家,需在容器包裝上標示「禁止用於食品」,以降低誤用的可能;民眾則可用驗鈔筆檢視,或盡量食用未染色的食品。環保局指出,「玫瑰紅B」原先被實驗室用來作為細胞顯影染色用劑,或當作水流方向、流速追蹤染劑。雖然目前對人體致癌性研究不夠充足,不足以證明該物質對人體致癌性程度,不過環保署仍將「玫瑰紅B」公告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避免人體中毒,以源頭管控方式把關。環保局表示,現在「玫瑰紅B」已依毒性化學物質,列管為第四類毒化物,商家無論製造、輸入、使用、販賣等,都需申請核可才能運作,且必須定期申報運作情形,以了解其流向。民眾為避免誤食添加玫瑰紅B紅湯圓或紅龜糕,除了可以儘量選擇吃原色系的食物,減少風險,或是利用玫瑰紅B放螢光的特性,使用驗鈔筆照食物,如果變成鮮紅螢光色,可能就有玫瑰紅B的存在,需要留意。
-
2022-02-15 癌症.頭頸癌
三立董事長林崑海頭頸癌病逝 醫:不手術難撐過2年
「海董」三立電視台董事長林崑海今凌晨2時於高雄榮總辭世,享壽68歲,傳他因頭頸癌末病逝。醫師表示,頭頸癌好發中壯年男性,多因抽菸、嚼檳榔等危險因子所致,若出現不明潰瘍、腫塊或吞嚥困難,應盡快就醫接受手術治療,若僅靠藥物治療「可能撐不過2年」。頭頸癌是許多癌症的總稱,原發部位不同,包含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台北榮民總醫院口腔外科主治醫師楊政杰表示,不同於一般癌症常出現在壯年或老年後,頭頸癌、口腔癌發生時間更早,除了生活習慣、環境因素,近年口腔癌年齡更下降到青壯年。好發於中壯年的「頭頸癌」,台灣男性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是59歲,因為發病年齡較年輕,平均餘命比起一般男性國人減少近18.3歲,因此被稱為「最短命的癌症」。國外研究指出,許多病患因疫情而延遲治療,恐增加3至9%的死亡風險,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過去也呼籲,癌症進展不等人,勿停止就醫。男性常暴露於菸、酒、檳榔等高致癌因子,故罹患頭頸癌機率相較女性高。楊政杰表示,頭頸癌致癌因子與抽菸、吃檳榔習慣有關,若暴露時間越早,罹患頭頸癌時間也越早,過去統計罹患頭頸癌多為勞工階層,有香菸、檳榔等病史,可能董事長早年為了事業打拼,才有這些習慣。媒體報導林崑海罹患晚期頭頸癌約2年,但不肯開刀,僅接受藥物治療。楊政杰說,像是血液、淋巴癌等會全身循環,很難用局部手術切除,不過像頭頸癌這類的固體癌症,原發部位是固定,都會建議盡量手術切除,畢竟癌症是惡性細胞發展成腫瘤,最好還是手術切除。楊政杰指出,有些患者可能不想接受手術,或身體有重大疾病,包括嚴重心臟病、高血壓或曾經腦中風等,慢性疾病讓患者無法接受麻醉進行手術,則可以選擇放射線治療固體癌症,也能有很好的效果,像是鼻咽癌直接以放射治療效果極佳。楊政杰說,若不手術、不放療,僅採用藥物治療,對於治療固體癌「效果不是很好」,因為藥物只能抑制癌症生長,沒有辦法根治,只有手術切除才有機會治癒,以過去臨床上碰到病人,「若只用藥物治療,撐幾個月、一兩年就很極限了」。只要口腔周圍有異狀,建議應及早就醫治療。楊政杰提醒,若口腔周圍出現潰瘍、破皮、嘴巴張不開、吞嚥或發音困難、或頸部出現不明腫塊,超過2周並未好轉,就有可能是頭頸癌、口腔癌徵兆,應盡快到醫院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千萬不要誤以為嘴破是火氣大延誤治療,建議由醫師判斷,看身體出現不明潰瘍,是否因壓力性、熬夜或因癌症所致。
-
2022-02-12 養生.聰明飲食
福島食品解禁!是核食?有何風險? 醫詳解要注意什麼
國內近日預計解禁日本福島食品進口,引起社會關注,民眾關心這是否代表核食將進入台灣?是否會致癌?有什麼風險要注意什麼?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逐一說明。 福島食品有何隱憂?是核食嗎?會致癌嗎? 顏宗海醫師表示,民眾關心福島食品,莫過於日本311大地震遭遇核災、輻射物質外洩,可能增加致癌的風險,國際主要檢測的項目為碘131、鍶90、銫134及137等。 輻射物質對人的影響和半衰期息息相關,也就是反應降低至一半所需要的時間。碘131的半衰期為8天,鍶90為29年,銫134為2年,銫137為30年。核災至今已過10年,將邁入第11年,碘131、銫134半衰期已過,較無殘留疑慮,而鍶90和銫137則因半衰期長,尚有風險隱憂。 不過民眾所擔憂可能增加致癌風險的核食,應是受核汙染的食材、原料、材料等,因此福島食品和核食是兩種不同的存在,應分成兩件事情看待,開放「福食」不代表開放「核食」,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政府需作好完善的風險管理。 福食解禁三原則、三配套,台灣嚴格食安標準管控! 顏宗海醫師表示,行政院公布了「三原則、三配套」,三原則包括回歸科學檢驗、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為民眾食安把關。三配套則包括將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針對具風險品項要求提供雙證(輻射證明及產地證明)、福島等五縣食品於邊境逐批檢驗。 從行政院公布資訊了解,加拿大、歐盟、美國對碘、銫的檢驗標準,原則上均依Codex標準參考進行管理。例如檢驗標準以乳製品檢測碘131來看(單位貝克/公斤),Codex為100,加拿大為100,歐盟為500,美國為170,容許值越低,表示越嚴格。而台灣在食品輻射檢驗量能充足的情況下,會經過書面審查、現場查核、取樣、檢驗,標準為55,且每日檢驗結果將公開公布在食藥署網頁,嚴格把關福島進口的食品。 福食解禁要注意什麼?醫籲:政府應落實食安管控。 對於福食解禁,顏宗海醫師也呼籲政府應落實所公布的三原則、三配套管制,執行機關也需加強食品安全的把關,產品包裝建議要明確標示產地,讓民眾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而民眾採買食品時,也建議以台灣在地的農、漁、牧產品為優先考慮,購買食品時,應注意產品標示,減少相關疑慮。 更多檢驗比較、相關配套請見行政院網頁。 《延伸閱讀》 .日核廢水對台民眾有何影響?專家指4大問題:不單只是吃魚與否。 .微波食物安全嗎?會不會致癌?毒理教授:比起輻射更要小心4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0 癌症.食道癌
無聲癌症食道癌為何難救?出現3症狀多屬中晚期!日常預防靠6招
當發生吞嚥困難、喉嚨卡卡超過2周時,千萬不可輕忽,小心可能是食道癌找上你了!癮君子、紅臉族、紅唇族、嗜吃醃漬或燙舌食物的人、有家族史、曾經罹患頭頸癌的人,都是罹患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食道癌是無聲癌症,一旦出現「吞嚥哽咽感」、「喉嚨乾卡」、「不停咳嗽清痰」三症狀,加上有抽菸、喝酒、嚼檳榔、喝滾燙茶湯等習慣者,應盡速接受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及早確診治療。無聲癌症食道癌食道癌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六位台灣每年新診斷食道癌患者約2,700人左右、死亡人數約1,800人,九成以上都是男性,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六位、癌症死因排名第五位。男性好發於50至70歲間,近年台灣男性食道癌的發生有年輕化趨勢,可能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包括長期吸菸、嚼食檳榔和飲酒過量等不良習慣,愛喝滾燙的湯或茶,以及吃太多重口味醃燻燒烤、醃漬食物,都是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的危險因子。菸、酒、檳榔 罹癌風險增200倍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飲食習慣是重要的高危險致癌因子。有飲酒習慣的人,罹患食道癌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二至四倍;若同時有抽菸、飲酒、嚼檳榔三大惡習,罹癌風險更是一般人的200倍之多。另外,常吃含亞硝胺成分的醃漬食物或發霉食物的人,以及口腔衛生不良的人等,都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熱食燙舌入口 刺激食道恐癌化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超過攝氏65度以上的食物、飲品,可能刺激食道黏膜而受損。因此,長期飲食高溫燙舌程度的食物,恐會造成食道黏膜病變產生癌化,大幅提高得到食道癌的機率。有食道癌家族史、曾罹患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等頭頸癌患者,也容易罹患食道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下咽癌患者,終其一生會罹患食道癌,還有體內缺乏代謝酒精酵素乙醛去氫酵素(ALDH2)的人,罹患食道癌風險更增加50倍。吞嚥困難、咳嗽、清痰就醫 發現多屬中晚期據統計,台灣食道癌患者確診時,超過六成已是第三、第四期。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詹凱翔表示,因為食道具有彈性,即使早期出現腫瘤也很難發現,通常出現吞嚥困難、喉嚨卡卡、常咳嗽清痰、胸口灼熱,甚至咳血、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時,可能已經是食道癌晚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解釋,食道長約20到25公分,一旦癌細胞長在黏膜上不會有痛感,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僅有黏膜表面的變化,可能以發紅或輕微黏膜凹陷來表現,隨著腫瘤長大占據管腔空間,才會逐漸感到吞嚥困難,起初是白飯難吞下,再來是滑溜的麵食也卡卡,最後連喝湯水都不順暢。後續咳嗽、清痰動作、身型消瘦也伴隨而來,當症狀明顯就醫時,大多是食道癌中晚期。食道癌治療高危險族群 可經胃鏡檢查診斷食道癌最有效的檢查方式,是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也就是胃鏡檢查。若自覺是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可以藉由胃鏡直接觀察黏膜表面的色調和平整度,再經由病理切片檢驗,若確診罹患食道癌後,可利用食道內視鏡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正子攝影電腦斷層、支氣管鏡檢查及上消化道內視鏡攝影,評估腫瘤侵犯黏膜的程度,判斷是否有局部淋巴結轉移、遠端器官轉移,做為選擇治療療程的依據。早期手術治療,中晚期合併放化療一般而言,食道癌除了很早期可以利用局部治療處理外,絕大多數病人都建議先經過放、化療將腫瘤控制縮小好再切除,這樣會有比較好的存活率。當食道癌嚴重時,必須透過開胸手術切除大部分食道,再用胃或腸重建,並合併化療與放射療法。預後不好,五年存活率第三期20%、第四期不到10%預後通常不佳,尤其後期食道癌預後相當不好,因為食道附近的淋巴系統豐富,因此食道癌容易在相對早期的時候就發生淋巴或周邊組織轉移,五年存活率第三期食道癌只有20%左右,第四期則不到10%。然而,無論是化、放療或者手術治療,由於食道鄰近心臟、肺臟等重要器官,很容易因為無法正常進食,造成營養失調,或壓迫氣管導致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甚至是引起大出血等,使病情急速惡化,必須慎防。食道癌各期別治療方法及存活率期別腫瘤侵犯情形治療方法存活率第1期腫瘤侵犯黏膜層或黏膜下層1.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2.食道熱射頻燒灼術3.光動力治療經治療5年存活率約6~7成。第2期2A─腫瘤侵犯肌肉層2B─腫瘤侵犯超過肌肉層1.手術治療為主2.術後化學或放射線治療為輔經治療5年存活率約有3~4成。第3期腫瘤侵犯到外膜層、局部淋巴結轉移。1.合併化學及放射線治療2.腫瘤縮小可進行手術治療經治療5年存活率約有2~3成。第4期腫瘤侵犯到周邊器官、遠處器官轉移,常見如肺臟、腹部、肝臟、骨骼、腦。1.化學及放射線治療2.症狀控制經治療5年存活率不到1成。食道癌預防如何遠離食道癌威脅?國健署提醒民眾,及早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相當重要。詹凱翔則強調,減少暴露菸酒等危險因子是首要任務,特別是濃度高的烈酒,更是誘發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導致食道癌患者增多及年輕化。因此建議若有這些暴露的話,在還沒有症狀前,於健檢時可以考慮安排胃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外,更應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補充維他命C。若超過兩周感到食不下嚥,吞嚥困難、喉嚨卡卡,應盡早就醫釐清病因。預防食道癌日常6招1.戒菸、酒、檳榔。2.平日飲食減少過燙食物。3.少吃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4.保持口腔清潔習慣。5.規律運動。6.如有不適症狀,例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應及早就醫檢查。(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2-02-09 癌症.飲食與癌症
吃什麼可以抗癌?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點名26種抗癌食物(上)
癌症一直為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之首,而癌症的發生很有可能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聯。那麼要怎麼從日常飲食改善呢?不妨參考,美國癌症權威【美國癌症研究組織】列出26種抗癌食物吧!26種抗癌食物:蘋果、蘆筍、藍莓、綠花椰菜、孢子甘藍、胡蘿蔔、白色花椰菜、櫻桃、咖啡、蔓越莓、亞麻籽、大蒜、葡萄柚、葡萄、羽衣甘藍、柳橙、豆類、覆盆莓、大豆、菠菜、南瓜、草莓、茶、番茄、核桃、全穀類蘋果富含膳食纖維和多酚化合物,膳食纖維可以幫助體內益生菌生長,減少毒素在腸道中的時間,進一步可以預防腸道疾病,像是大腸癌。蘆筍含維生素A、B群、β-胡蘿蔔素,能維持上皮黏膜細胞的完整、抗氧化、正常生理機能,另外還含鉀,可以調節血壓、神經傳導、肌肉收縮等。藍莓含豐富的植化素及營養素,在研究中顯示具有潛在的抗癌作用。其中一項研究發現,吃藍莓會增加血液中的抗氧化能力,防止細胞受到損害。十字花科蔬菜綠花椰菜富含維生素A、B、B2及維生素C外,還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β-胡蘿蔔素等。其中,蘿蔔硫素可以減少細胞損傷,預防癌症發生。孢子甘藍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維生素來說,有維生素 A、B、C、K,有助維持視力健康、抗氧化、維持細胞健康、抗衰老等,而維生素K更有助抑制鈣質流失和預防骨質疏鬆;豐富的礦物質像是鋅、鉀、鈣和磷等,則有助促進細胞的修補和再生。胡蘿蔔富含膳食纖維及硒元素,並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B6、C、胡蘿蔔素等,同時也含有鈣、磷、鐵、鉀、鈉、菸鹼酸及草酸等礦物質。對於肺癌、乳腺癌有一定的抗癌能力。白色花椰菜屬十字花科,富含槲皮酮和黃體素等抗氧化物質。槲皮酮是一種強力抗癌物質,能使許多致癌物質失去活性,還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凝血的作用。櫻桃含有花青素,可以對抗心血管疾病。另外,還含有褪黑激素,這種荷爾蒙可以幫助失眠者入睡。咖啡研究顯示,喝咖啡可以降低患子宮內膜癌和肝癌的風險。蔓越莓所含的植化素有助於預防炎症、延緩炎症過程,並預防心臟病。研究顯示,經常喝蔓越莓汁,可以通過增加好的膽固醇、減少發炎反應和防止膽固醇氧化,達到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亞麻籽富含膳食纖維,可溶性的膳食纖維能夠帶走一些膽固醇,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在相關研究中也證實,尤其是膽固醇含量比較高的人,效果還更明顯。大蒜含有硫化合物,具抗菌、消炎作用,對幽門螺桿菌、真菌、病毒等都有抑制和殺滅作用。葡萄柚富含維生素C、纖維、鉀、果膠等營養素,具有抗氧化效果的成分,可避免細胞受損、降低膽固醇。
-
2022-02-06 養生.聰明飲食
剩菜剩飯極限只能放3天! 營養師授「隔夜菜保存重點」:這1類別吃
剩菜隔天吃或帶便當是許多家庭的習慣,也是惜食的表現,但如果保存或復熱不當,可能滋生細菌造成食物中毒,在歷年的食品中毒事件中排名前三的有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惜食吃隔夜菜錯了嗎?如何正確保存及復熱?常見隔夜菜疑問 解答一次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張瑄筠針對常見的隔夜菜疑問一一解答:1、剩菜要如何保存,放入冰箱就萬無一失?先分裝到餐盒內,而不是餐後才把剩菜裝入。尤其煮大份量時,如滷肉、燉雞等,可先行分裝,避免菜肴沾染到口水而增加細菌汙染風險。冰箱的冷藏只能抑菌,並無法滅菌,料理過的食材冷藏最多1至2天,不要超過3天,冷凍期限也頂多一個月,過期就要處理掉。 2、熱食不能放冰箱,真的是這樣嗎?細菌滋生風險和溫度、時間控制有關,所謂「危險溫度帶」意指介於7℃~60℃,此區間適合細菌快速生長繁殖。因此,料理好菜肴放於室溫,降溫到不燙手就可放進冰箱,快速降溫到7℃以下才能有效抑制細菌滋長。食物中毒通常夏天是高峰期,建議食物沒吃完一小時內要放進冰箱,以免變質;此外,有些人為了方便,把食物放在電鍋中保溫,其實這樣不太好,因電鍋在保溫狀態下溫度低於60℃,如同在培養細菌,建議還是要冷藏,食用前再復熱。 3、剩菜復熱到底要多熱?剩菜或隔夜菜再復熱時,中心溫度須達70℃以上,可消滅大部分病菌。若使用微波爐可分段加熱,中途稍微翻攪,讓受熱程度均勻。無論用何種方式,復熱以一次為宜,不宜反覆加熱,才能兼顧食材美味與食的安全。4、哪些食物不宜帶便當?蔬菜含亞硝酸鹽會致癌?海鮮類最好當餐食用完畢,富含組織胺的魚種(如鮪魚、鯖魚、鰹魚等),隔天吃可能引發食物過敏。而葉菜類含亞硝酸鹽,目前沒有足夠的研究證明會提升致癌率,在蔬菜清洗時就可清洗掉表面上的亞硝酸鹽,且葉菜類富含植化素、維生素C、E等抗氧化物,衡量得失,倒可不必太擔心亞硝酸鹽的問題。不過,綠色蔬菜復熱後顏色變灰黃色,口感較軟爛,不建議帶便當,可用茭白筍、玉米筍、高麗菜、蘿蔔、菇類或冷凍花椰菜等來替代。 5、吃隔夜菜有吃進營養?食物中醣類、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都不會因為復熱而過度流失。先前研究指出,維生素C的確會在烹調加熱甚至保存時減少,流失的部分可由新鮮水果補足,毋需太擔心吃隔夜菜會營養不足的風險。 保存容器需注意 應以不鏽鋼、玻璃為宜張瑄筠提醒,保存剩菜的容器也要注意衛生,不鏽鋼與玻璃材質較安全,塑膠蓋或容器如已有刮痕,可能藏汙納垢,應立即汰換;另外,盒蓋內側矽膠條環記得要清洗,若消潔不當也容易滋生黴菌和細菌,進而汙染食物,對於免疫力差的人、老人或小孩,都可能引起身體不適。  延伸閱讀: ·隔夜菜加熱「1閃失」小心急性腸胃炎! 專科醫授拉肚子「能吃&不能吃」食物 ·隔夜菜怕吃出食物中毒? 專家授「保存撇步」:不等涼就放冰箱 
-
2022-02-03 養生.聰明飲食
炸物要好吃需炸2次?科學家教你讓炸物美味的秘訣
幾年前某部韓劇中,全智賢(전지현이)的那句「下雪就該吃炸啤」的台詞,曾經讓中國人瘋狂深陷於「炸啤」的熱潮;然而就算沒有看過這部韓劇,冷颼颼的下班路上,若是聞到不知何處飄來的炸雞香味,任何人都會深陷那香噴噴的誘惑之中。事實上韓國炸物飲食文化迄今時間不長,一九六○年代的街道上,誘惑人們的雞料理並不是炸雞而是烤雞,直到一九八○年代炸雞料理才成為大趨勢,一九八四年美國著名的炸雞專賣店肯德基首度進駐首爾的鍾路,開設第一家店。全球擴散的飲食文化那麼全世界的炸物料理是從何時開始的呢?根據文獻記載,平底鍋發明於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人們開始食用用油料理的食物。西元前五世紀左右開始,埃及或希臘等地出現炸物飲食,西元一世紀的羅馬料理書已經有炸雞的紀錄,之後以容易取得橄欖油的歐洲為中心,用油炸魚、炸蔬菜的飲食文化逐漸向外擴散。炸物歷史的重大事件之一,應該就是炸物料理的方法傳到了日本,一五四三年從中國上船,要前往澳門的三位葡萄牙船員,因為航道偏離而抵達日本的某一島嶼,他們是首度踏上日本的葡萄牙人,爾後日本與葡萄牙人開啟了近百年時間的頻繁交流,直到一六三九年日本以葡萄牙人傳播基督教福音為藉口將葡萄牙人驅趕為止。然而葡萄牙人雖然撤出日本,卻為日本留下一代表飲食「天婦羅」,葡萄牙人非常喜歡將青豆裹上麵衣、放入油鍋炸,稱為peixinhos da horta,特別是不能吃肉的四旬節期間,是人們非常享受的美味飲食。據推測,原本意為禁食期間的拉丁文「Tempora」,在日本則是轉換為「天婦羅」(Tempura)。碎裂的香氣與酥脆聲想像一下剛炸好的薯條放入口中咬下的那一瞬間,響起的那「酥脆」聲,接著是麵衣碎裂在嘴裡的口感與香氣,舌尖所感受到的那熱油風味,薯條那略帶些濕潤的麵衣與香甜的馬鈴薯滋味,讓人們沈浸在幸福之中。但為何炸物會如此酥脆呢?就跟著炸物的過程,來一趟科學之旅吧。炸物的過程可區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炸物最初浸入熱油鍋大約十秒左右時,滾燙熱油的熱氣迅速進入食物表面的麵衣,麵衣的溫度到達水的沸點階段,熱油鍋中熱油的密度就會下降進而往上升、原先在上層的熱油溫度則會下降變重,並往下沉,形成對流現象,循環的油加熱食物表面後,熱量開始傳遞到食物的內部。下一階段就是表面起泡與滾沸的階段,許多人看到泡泡會認為是「油滾了」,但這些泡泡並不是油滾而是麵衣內的水分,因為滾燙的熱氣導致蒸發所產生的氣泡,在氣泡爆發的瞬間更加促進了油的循環,讓熱油持續加熱食物;另一方面,水蒸氣的氣泡會在食物周圍形成水蒸氣膜,阻擋熱油滲透到食物內部,這個過程是讓麵衣酥脆的階段,其原理類似於水果片或蔬菜經由乾燥過程讓水分跑掉,進而變得酥脆一般,這時的油溫維持在150~200℃之間,但食物內部溫度略微超過100℃。接下來的階段就是傳遞到內部的熱度,使麵衣內的食物逐漸變熟的過程。內部水分到達沸點,促使內部營養成分產生變化,表面產生的最具代表的反應就是梅納反應,換句話說就是將以澱粉為主成份的麵衣或馬鈴薯等變成值得一吃的褐色,並帶出甜美香氣。炸物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不斷冒出氣泡的時候,這時必須馬上將食物撈出油鍋,否則熱油就會滲入食物內部,酥脆感就會消失。炸冰淇淋,和彗星一樣的結構冰冷的冰淇淋也可以在熱油鍋中炸嗎?答案是可以的,事實上也真的有這樣的餐點,那麼要如何製作呢?首先是冰淇淋製作的溫度比一般冷凍保存的溫度(一般是零下15℃)還低,再用比一般挖冰淇淋的勺子還大一些的派皮,薄薄地包裹成如同炸物麵衣一般即可。接著放入熱油鍋中油炸些許時間,就如同前述說明一樣,派皮麵衣在油炸的初期,往內部的導熱速度較慢,派皮麵衣內的冰淇淋幾乎不會融化而能完整保存其型態。不過,雖與其他炸物料理相同,但炸冰淇淋必須馬上食用,才能吃出其味道。科學家說彗星與炸冰淇淋的樣貌相似,因彗星內部是混合著冰塊與岩石,雖然冷冽卻有柔和的非結晶體狀態,而其表面堅硬且因為摩擦的關係,經常處於火熱滾燙的狀態,與炸冰淇淋很像。炸得更好吃的科學秘訣!炸物金黃酥脆的外衣與濕潤的內部食材融為一體時,是最美味可口的時刻。麵衣在酥炸的過程中,其表面產生的強烈反應能保護內餡,在維持內部水分的同時,也是酥脆外衣的必要要件,為此麵衣必須包含澱粉。當然像馬鈴薯這一類原本就含有澱粉的食材,不需要額外裹上麵衣也可以油炸,另外麵包粉相較於澱粉來說,氣孔更多,水分容易蒸發之故,所以酥脆的麵衣可以維持較長時間;若要用麵粉,可以使用低蛋白質的低筋麵粉為佳,若想要酥脆的口感,可以用玉米粉或是沒有麩質的米粉為佳。為了讓炸物更好吃,經驗上都是要炸兩次,這裏隱藏有幾種科學根據,首先是炸物冷掉後內部殘留的水份會往麵衣移動,使麵衣變軟。在此狀態下再次放入油炸時,凝聚在表面的水分會再次往外跑,總水分含量會降低,等到再次變冷的話,表面水分的移動就會減少而更能維繫酥脆感口感。第二個原因是油炸過程中產生的細微通道。由於第一次油炸過程中,水分蒸發讓炸物內部出現不少彎曲的細微通道,因此再次油炸時,這些彎曲通道會變直,且互相連接,讓水分蒸發更加容易,炸物就會更酥脆。還有一個科學要領能讓炸物更好吃,炸物開始冷卻時,內部殘留的水蒸氣會凝結成液態水的狀態,此時體積縮減呈現一種微弱的真空狀態,而炸物表面的油會往內滲透,讓食物變油膩狀態,為了防止這一情況,在炸好後馬上將表面的油擦掉,這訣竅不僅能讓炸物維持酥脆口感,還有益於健康。健康享受炸物的小竅門炸物擺明就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但多數研究卻指出對健康有害,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研究指出,一份歷經二十五年針對一萬名男女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一週最少吃一次以上炸物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臟病的危險增加,再者,依據炸物食用的頻率或攝取量,其危險也會依比例增加。舉例來說,相較於不吃炸物的人,一周吃四〜六次的人罹患糖尿病的危險是39%、一周吃七次以上的人則是增加55%的危險。雖然炸物飲食的高卡路里是一問題,但油品中對人體有害的成分也會隨之一同攝入,反而更加危險。此外,外食的炸物採用重覆、不新鮮油品的可能性極高,使體重增加,誘發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或是增加罹患糖尿病與心臟疾病的風險。二○一七年義大利帕多瓦(Padova)醫學院尼古拉教授(Nikola Veronese)發表的研究結果更具衝擊性,一週食用兩次以上炸薯條的話,壽命會縮減。一份以四十五歲〜七十九歲、共四千四百四十位成人為對象,持續八年的調查結果顯示,一周吃兩次以上炸薯條的人,相較於不這樣吃的人來說,早期死亡率會增加兩倍以上。對這份研究結果,有許多專家從研究方法論與解析層面提出建議,在信賴度部分尚未經過嚴格驗證,但小心並非壞事。主張炸薯條對身體有害的根據,在於料理過程中會產生化學物質丙烯醯胺(Acrylamide),其在高溫料理過程中,會與氨基酸、砂糖反應,造就許多炸物料理,然而丙烯醯胺經由動物實驗等發現會產生致癌物質。曾任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諮詢委員、俄亥俄州立大學的肯利教授說,健康的人適當攝取含有丙烯醯胺的食物不會有危險,但若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就必須特別注意。想要健康的享受炸物,就不要重覆使用油品,同時必須在油品燃點以下的溫度使用不飽和脂肪酸,使用富含ω–3脂肪酸的橄欖油、大豆油、芥花油為佳。炸物的色澤越深,丙烯醯胺的含量就會增加,所以油炸的時間必須減少。另外馬鈴薯放入冰箱後,醣成分會增加,所以盡量常溫保存為佳。炸物雖然對健康有害,但那香噴噴與酥脆的口感,真的很難令人忽略,尤其在冷風颼颼、或是下雪的日子,吃著炸啤所能感受的小小幸福,也是豐富人生的事件之一。※ 本文摘自《料理美味的科學:五星主廚無法解釋,權威科學家告訴你食物更好吃的幻變魔法》。《料理美味的科學:五星主廚無法解釋,權威科學家告訴你食物更好吃的幻變魔法》作者:朴容基 譯者:陳聖薇出版社:方言文化出版日期:2021/12/29
-
2022-02-01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癌細胞也會冬眠!談「腫瘤休眠」在癌症治療中的新進展
前言去年(2021年)6月2日在知名國際醫學期刊「自然」(Nature)由瑞士巴塞爾大學Mohamed Bentires-Alj教授之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及人體組織樣本,發現乳癌細胞從原發腫瘤病灶轉移到肝臟,會在肝臟休眠一段時間,休眠時間可長可短,但有時候被喚醒而且變大,這種「沉睡」與「甦醒」有特殊而且關鍵的「開關」。在其研究成果裡證實,「沉睡冬眠」時是因肝臟中有足夠的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s)可以分泌干擾素γ(IFN-γ),控制腫瘤細胞處於休眠狀態。但如果NK細胞數量如果不夠多的時候,則會被肝星狀細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取代。此等活化肝臟星狀細胞,會分泌一種CXCL12分子,與NK細胞上的受體CXCR4結合,抑制NK細胞增生,反而「喚醒」腫瘤細胞,並開始增殖,且在肝臟大肆轉移與擴大。此外,在去年(2021年)12月13日在「自然癌症」期刊,亦有一篇與「腫瘤休眠」有關之重要發現。此是由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所進行,結果發現腫瘤附近第三型膠原蛋白較多的話,則可使癌細胞保持休眠狀態,如果腫瘤細胞附近的膠原蛋白變少,則癌細胞再次活躍,進而長大擴散。這二篇研究在「腫瘤休眠」有突破性的進展,使我們對「腫瘤休眠」在癌症進展中扮演的角色倍加重視。什麼是「腫瘤休眠」及「腫瘤休眠」的機轉腫瘤休眠的現象早於1864年就被Dr.White提出,指在原發腫瘤切除後很長時間才發生全身或局部的腫瘤復發。處於腫瘤休眠的病人,如同處於慢性疾病病人疾病完全控制的狀態,沒有臨床症狀,而且各種影像或任何檢查都無法發現病灶。1954年,Dr.Hadreld首先用休眠一詞來描述長期存在於人體但又沒有明顯增殖的惡性腫瘤細胞。他觀察到在部分乳癌、黑色素瘤、直腸結腸癌等實體瘤中,在原發腫瘤切除後2年以上,甚至數十年以後出現復發,而推測殘存的腫瘤細胞很可能是進入了一種分裂停滯狀態,並用休眠一詞來描述這些長期存活而又沒有明顯增殖的惡性腫瘤細胞的生存狀態。另一方面,Dr.Holmgeren等在研究血管生成與腫瘤生長的相關性過程中,發現了腫瘤體積之所以不增加,是因為增殖與凋亡取得了平衡。腫瘤休眠是指腫瘤細胞在人體內長期存在而沒有明顯生長的一種狀態。腫瘤休眠可以分為腫瘤塊休眠(tumor mass dormancy)和腫瘤細胞休眠(tumor cell dormancy) 或細胞休眠(cellular dormancy)兩種。前者是指腫瘤細胞仍然分裂,但由於血液供應受限或免疫系統被啟動的原因,腫瘤大小在長時間內無明顯改變;後者是指腫瘤細胞進入靜止在細胞週期的G0-G1階段,既不增殖也不凋亡,但仍具有增殖的潛能。早期乳腺切除後處於臨床無病狀態的乳癌病人中,術後10-20年的復發率穩定在1.5%左右。臨床癌症休眠還常見於甲狀腺癌、腎癌、攝護腺癌以及B細胞淋巴瘤和黑色素瘤,而肺癌很少出現這種現象。1971年,美國哈佛醫學院福克曼博士(Judah Folkman)指出,腫瘤生長必須依賴於血管的生成,也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血管不充分新生(insufficient angiogenesis)假說。為了支持和證明這一假設,世界各國科學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發現當直徑很小的微小轉移灶內的癌細胞處於無血管生成時,雖然癌細胞的增殖速度與原發病灶的癌細胞增殖速度可以相近,但由於尚無血管生成,癌細胞仍長期處於休眠狀態。但是,一旦腫瘤血管系統在轉移灶內形成,癌灶則進人血管期。由於新的血管生成提供給癌細胞以足夠的營養,這時癌細胞瘋狂增長,危害身體健康。腫瘤休眠在轉移性腫瘤治療上的應用晚期癌症治療有幾個重要觀念:(1)正視腫瘤的存在,要有與腫瘤長期共存的準備;(2)要有足夠的抵抗力和營養支持,避免併發症,為與腫瘤長期共存營造有利而適當的條件;(3)個人化治療使腫瘤休眠,而不一味追求腫瘤縮小或消失。目前最常用的腫瘤休眠方法仍是化療,但與傳統化療不同,並不要求通過化療使腫瘤減小或消失,而是適度的化療,使活躍生長和高侵犯性的癌細胞得以遏止,使之處於不活躍狀態。化療藥物並不是只有對癌細胞本身發揮作用,化學治療對癌細胞周遭的環境也會產生影響。這其中受到相當大注意的即是腫瘤新生血管 (tumor neovasculature)。自從1986年mitoxantrone首先被證實具有抗血管新生作用 (anti-angiogenic effect)後,幾乎大多數的抗癌藥物均被證實或多或少具有抗腫瘤新生血管的作用,最近亦有抗血管新生藥物的標靶治療相繼問世。結語隨著基因圖譜的解謎,越來越多致癌信號機轉被發現。有關腫瘤休眠和復發機制一旦完全闡明,可通過研發標靶藥物及合併適量的化學治療,清除或控制這些持續存在的腫瘤細胞,從而控制腫瘤的轉移和復發。希望有一天,我們在面對末期癌症的時候,也能像治療高血壓、糖尿病之類的慢性病一樣(這些疾病至今也是無法根治的)。透過藥物的循序調整,與疾病和平共處,並繼續維持有生活品質的人生旅程。